个人信用信息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信用信息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信用信息管理

篇1

内容摘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且关系到管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如何搞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思考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起我国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进而规范并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是一项社会、经济意义深远而且关系到管理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建设规范等方面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克服传统体制的巨大惯性,又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一体化的要求,其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空前的。

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

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的法律法规。这就使我国的个人征信业面临尴尬和困境:一方面,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导致信用数据征集困难;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没有法律对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加以区分,难免面临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尴尬。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法定程序下进行的,并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而我国目前的做法则是,信用机构从中介人(主要是银行)那里获得消费者的信息,作为信息所有者的消费者本人却不知晓,以致于涉及侵犯个人隐私。

尚未树立现代信用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信用文化中,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而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不讲信用,只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经济利益并没受到太大损失。因此,失信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以致于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特别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信用意识并没有随之建立,因而缺乏对失信的惩戒机制,将造成全社会严重的信用危机。

信用数据征集成本较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关系日益复杂,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参与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从而其信用信息广泛散落在各个部门机构。一个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必须以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收集起来为前提。而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难以获得,从而难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在我国这样一个信用意识低下、信用数据分散的国家,由市场来操纵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这就产生了政府支持的要求。而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信用体系建立的背后也有政府的介入。但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专门的执法机构的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将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必将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信用中介机构将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

另外,对个人信用数据的征信过程中,实行有偿征信的费用非常高,尤其是前期,征信任务艰巨,数据库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属于一种投资期长、前期投入高的行业,这对于没有足够实力的民营征信公司来说,很可能会不堪重负。此外,从所有权角度看,个人信用数据应属于消费者个人所有,但如果实行有偿征信,当消费者需要信息时却应该是信用公司将信息有偿销售给消费者,作为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等部门获得了收入,作为所有者的个人却付出代价。

信用中介机构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缺乏现代信用意识,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商品,因而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从而使得信用中介机构因缺乏市场而难以发展起来;从信用服务的供给来看,国内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还很少,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从而难于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报告。而这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议

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信用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最起码的基础。因此,大力培育社会信用观念和意识,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时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整合个人信息资源

我国涉及到个人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较多,有银行、证券、保险、社保、公安、工商、民政和社会共同事业等部门、行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互通有无的个人信息收集平台,此项工作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即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建立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凡涉及到个人信息资源或需要利用个人信用数据的部门、单位均可作为个人信用中介的成员单位,实行资源搜集和享用互补,会员之间免费服务,数据免费采集,会员以外单位按照市场运作,全部采取有偿服务,且依据其服务的项目难易程度以及次数多少、金额大小等,以确定其服务价格的高低。

个人信用评估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个人信用体系建立成败,也是衡量一家征信机构运作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所以科学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十分重要。它要求首先评估数据面要广,既要有个人日常活动数据,如个人、家庭消费、资产、工资、住房、银行往来等,也要有突发性事件数据,如透支、借贷、捐赠、违规等。

其次是评估内容要全,除了能用数据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外,还应包括个人品德,能力以及曾经有过的奖励和处罚等,有利的和不良的信息都纳入其中。可以设计个人信用状况的可操作指标如下:自然情况:学历,年龄,健康情况,其他(家庭构成,户口)。道德情况:社会道德(公检法个人记录等);信用道德(历史还款记录,公共事业付费记录,电信付费记录等)。收入情况工作收入,其他稳定收入(如赡养费、抚养费等),其他家庭成员收入。资产/负债情况:资产(当量总资产);负债(当量总负债)等指标全方位地完善个人信用数据库。

第三是评估方法要科学,既要导入数据测算,设计一套较为准确反映个人信用的计算模型,也要有专家论证分析个人信用报告,全面、仔细、准确、科学地测算个人信用评估的结果。

第四是评估的程序与方法要可比,全国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信用中介机构最终计算的结果,要有一个相对比较一致的报告。

建立个人信用法制体系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征信数据采集法》、《信用信息披露法》,并以此为个人信用的核心法律,逐步规范地方性信用法规和制度;完善《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个人信用的法规条款,充实其个人信用的内容。同时,建立《个人消费法》、《个人借贷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和《信用卡法》等,从程序到行为上作出个人信用的规范。做到宏观上保护依法合规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微观上保护好个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设立专门的信用消费者保护部门,为消费者维权。目前我国普通消费者的维权机构是消费者协会,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的金融消费来说,消费者协会并不一定能为信用消费者维权。虽然银监会负有监管我国银行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但却没有开辟一个专门为消费者维权的部门。

而在美国,所有的信用管理机构都设有消费者保护部门和专门负责消费者事务的专家和人员,这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体系

在我国,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有限性,一些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即使权益受到侵犯也不知道,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些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即使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愿或不敢去投诉金融机构。在美国,许多信用监管机构都开展了消费者培训项目。如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了smart-money成人培训项目,专门针对金融知识欠缺的成人,提高其理财技能,使其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因此,我国政府和银监会应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资,加强公众的金融知识。

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

个人信用意识的培育,必须是具备两个大环境前提:

一方面,让守信者方方面面一路绿灯,受人敬重,而失信者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一旦有了不良信用记录,人人都对其敬而远之,感受到在经济活动中处处被动和步步难行,让其付出比金钱还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凡涉及到个人信用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信用好坏统统录入征信中介机构的数据库中,咨询方可以随时随处咨询调阅任何一个人的信用资料,信用好坏一目了然。只要我们经常提醒或告诫每一个人诚信为本,倡导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理念,我国个人信用意识就会逐渐地浓厚起来。

惩罚机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惩罚机制可以杜绝大多数商业欺诈和不良动机的投机行为,一个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惩罚机制能否正常运转决定了一国的市场信用交易方式能否走向成熟,执行机构的作用是将被判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责任人和处罚意见公告给某一行业的全体成员,让他们根据处罚通知一致拒绝同被处罚者进行交易,一旦该责任人的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中出现该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它将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不能消除,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信贷消费服务、个人信用卡等。

篇2

 

关键词:个人信用  管理体系  消费信贷

     近年来,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步改变,个人信用活动成为信用关系中最具潜力的一部分。它在刺激消费需求、引导资金流向以及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人信用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个人信用管理体系是指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健康、规范发展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一、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

1.缺乏个人信用具体的数据记录

个人信用是通过具体数据的记录来描述的,没有信用记录就无法判别信用的好坏。我国以前一直把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上,而缺乏专门机构来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数据收集,个人能提供的信用文件只有自身的资产凭证,不足以充当资信证明。各类金融机构、商家及有关企业缺少对个人信用记录的记载,即使是发生信用关系较多的商业银行,虽然能够提供消费者个人信贷的数额、期限、还款记录等方面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缺少规范、连续的记载,而且各家商业银行记载的数据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为此造成个人信用记录的持续的缺失。

2.缺乏个人信用体系有效的体制和制度支持我国目前居民的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个人的资产还不能真实透明。消费者个人的信息分散在居委会、派出所、就职单位、银行等部门。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信贷担保法规没有针对个人信用的相关规定,都可能使个人信用行为隐藏着法律和道德风险,影响个人信用活动的发展。

3缺乏统一的、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各商业银行提供消费信贷,进行信用评估时所采取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很不统一,难以形成整个社会对个人信用的完整判断。另外一些中介机构虽然数量扩张快,但由于共享不到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建有信息数据库的规模也普遍偏小,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作用与功效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1.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提高了消费信贷经营成本

对银行来讲,银行间为贷款各自为战,分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借款人进行资信调查,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对借款人来讲,由于银行无法高效准确地获得个人信用信息,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为保证其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担保,繁琐的贷款手续、苛刻的贷款条件和评估、保险、公证等高昂的收费,以及为完成繁琐手续而投入的精力、财力和时间,使借款人的负担大大增加。

2.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

由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和相应的信用评估机构,借款人向银行提供的各种证明资料中,个人身份证和户籍不具备经济担保性质,所在单位的收入证明、个人存单凭证和实物资产不能提供以往信用记录,因此银行无法获得准确的借款人个人资信信息。另外,个人收入的不透明性也隐含着消费贷款的道德风险,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在相应范围内尚未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甚至有部分借款人蓄意欺诈,骗取贷款,或到期拒不履约,使银行遭受了较大的损失。

3.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导致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单调

目前,我国银行消费贷款的品种仅限于住房、汽车、助学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方面,其他如个人债务重组贷款和个人信用额度等信贷产品发展力度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消费信贷的多样化需求。

4.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造成消费贷款用途异化

银行办理的相当比例消费贷款,实际投向了生产或经营,尤为突出的是汽车消费贷款,部分贷款户用消费贷款购买了运输货车和运营客车。还有住房贷款户,有的是假借住房贷款之名行生产经营流动性资金短缺之所需,相当高比例的消费贷款已异化为生产经营贷款。这一现象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已逐渐成为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障碍。在我国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策略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调控能力和动用资源的能力较大,而且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人们对信用经济和信用消费的认知度、依赖度相差很大,所以,需要政府或中央银行牵头组织,才能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1.建立个人基本账户系统

首先应建立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完善的存款实名制应做到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存款时存款人必须使用自己身份证的姓名;二是存款人在各银行的所有存款能通过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实时汇总反映。除了个人存款账户外,还要把有价证券及其他各种派生金融工具也纳入实名制,并规定凡是未进行实名确认的金融资产均不能提取。其次,逐步扩张个人存款账户的范围,在涵盖个人工资账户的基础上,将养老金账户、社会福利基金账户、个人所得税账户等其他银行账户纳入个人存款账户。再次,以现有的较为完善的个人身份证制度为基础,对个人存款账户进行编码,建立起个人基本账户编码制度。

2.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

个人基本账户建立以后,应由中央银行牵头,联合各银行和民政部门、公安司法部门,将个人基本人身信息、个人社会活动特别记录和个人基本账户信息归并整理,建成网上个人信用信息综合数据库系统,从而实现全社会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具体应包括四大类个人信息:一是个人身份情况,包括姓名、婚姻及家庭成员状况、职业、学历等;二是商业信用纪录,包括在各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及偿还记录,个人信用卡使用等有关记录;三是社会公共信息记录,包括个人纳税、参加社会保险以及个人财产状况变动等记录;四是有可能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涉及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和行政处罚的特别记录。

篇3

我国现有的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模式,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纯粹的政府主管模式,另一种是政府牵头并按企业机制运营、按理事会模式管理的模式。

首先我们谈一下第一种纯粹的政府主管模式,该种模式的典型例子是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它主要负责实现各商业银行间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共享工作,同时负责系统的管理和运行并制定征信业务规范和标准,采集个人信用档案和提供利用服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的“银行”也是国家的职能部门,所以它对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各环节的管理就属于政府管理行为。

第二种模式是政府牵头并按企业机制运营、按理事会模式管理的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城市是上海市。它主要是由第三方中介管理机构一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按企业机制运营、理事会模式来管理。该资信机构也是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并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专门从上海市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非金融服务机构。理事会由巧家商业银行、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组成,随后税务、司法、社保、工商等部门也加入其中。这也标志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征信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它已经把征信范围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与部门。

2 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信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每个公民、城市、机构、企业、甚至一个政府的另一张“身份证”。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能够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既是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信用行为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得坑蒙拐骗、合同违约、借贷不还等现象很普遍的存在在中国。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这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发展滞后的原因:

(1)具有局限性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的“银行”,在我国每个辖区都有支行同时也是我国的职能部门。从表面看选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牵头机构似乎符合情理。但是深入分析,它的管理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业务上的局限性,第二个方面是征信范围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来谈业务方面的局限性,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是起草有关金融机构运行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发行人民币并管理人民币流通等的。它对于管理我国金融有关方面的事情是行家,但是对于管理专门档案的个人信用档案的确是外行。作为牵头或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负责制定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征信范围等规定。显然选择中国人民银行是具有局限性的,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对管理档案比较在行的行家来作为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牵头或管理机构。

其次我们来谈征信范围的局限性,在早期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我国“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的建立,系统以各城市支行信贷数据库的信息为基础而建立,在当时该系统主要局限于银行五大类信贷业务方面个人信用信息。显然在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该系统的本意是为本机构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的。它所征集的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只局限于信贷或金融相关信息。根本没有涉及例如司法、税务、通信等社会各个领域,虽然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人民银行把例如通信、税务、司法等领域逐渐纳入它的征信范围,但是从数量上来讲也明显少于信贷档案。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管理国家金融行业的职能部门来管理个人信用档案,这势必将具有征信范围的偏向性。所以从征信范围的角度来考虑,中国人民银行也不能成为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牵头或管理机构。

(2)缺乏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宏观管理

我们可以把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观管理是指为了维护个人信用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而对个人信用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决策、监管、制定统一标准的过程。微观管理是指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具体管理,例如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更新等具体管理过程。我国现有的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纯粹的政府主管模式,另一种是政府牵头并按企业机制运营、按理事会模式管理的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对个人信用档案都缺乏宏观角度上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它主要负责实现各商业银行间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共享工作,它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全国个人信用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决策、监管、制定统一标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是一个管理专门档案的外行部门,即使对个人信用档案有宏观上的管理,该管理也是不专业不科学的。另一种是政府牵头并按企业机制运营、按理事会模式管理的模式,该管理模式本身就缺少一个对个人信用档案宏观管理的部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只是能完成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微观管理工作,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宏观管理应该由政府的某个职能部门来负责。所以综上所述,我国现有对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模式缺乏宏观上的管理。

(3)缺乏网络技术支持

个人信用档案资料的分散性使得征集环节要借助网络技术来支撑,网络是个人信用管理模式建立的技术载体,传统的汇总或登记式办法已经不能及时准确地征集档案了,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网络技术的还相对落后。网络建设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中,上网用户有限、许多中小城市网络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障号、证券开户账号、身份证号等账号之间没有没有内在联系,个人信用档案共享系统要创立,必须将这些账号统一起来,这样才方面利用者查询,这就对网络技术提出挑战。落后的网络技术已经对我国建立个人信用档案造成障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属于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我国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都属于不健全的阶段,所以我国不能够完全借鉴国外的市场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必须要由政府出面对全国个人信用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制定统一征集标准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也就是说我国对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必须要在宏观管理的条件下进行。

篇4

【关键词】个人信用体系 信息安全 监督

一、我国征信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我国的征信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发展起步较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但征信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速度较快,并取得一系列成就。《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相继出台。同时,央行在2006年完成个人与企业两大征信系统建设,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截止2012年,这两套系统累计为超过1859.6万户企业、其他组织和8.2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此外,我国已有27所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专门培养征信管理人才。并且人社部于2005年开设了“信用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认定,为征信行业提供人才培训指导和职业资格认定。征信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二、当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风险

任何一项新的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面临许多问题,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也不外如是。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风险,突出的表现在:

首先,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尽管目前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法规和规章,但最重要的法律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仍迟迟未出。同时,一些法规、规章等条文过粗,缺乏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政府公权力的滥用也让人担心信用管理的公正性,如江苏睢宁将上访纳入信用扣分项目,明显是以政府管理指标取代信用评级指标。此外,社会信用意识的缺乏也是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

其次,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自身建设存在问题和风险。在问题方面,主要存在信息采集过窄(主要是信贷信息)、未能实现有限信息共享、信用信息服务产品单一等,而在风险方面,则主要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以及信息失真或虚假信息风险等。

最后,征信管理人才建设滞后于征信业发展需求。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加快征信管理人才建设,但仍滞后于征信业的发展需求,据估计我国信用管理人才缺口近百万。一方面,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过少,直接影响信用管理人才的供给。另一方面,对于信用管理人员并未建立其强制性的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后期培训制度,也导致信用管理人员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

三、加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征信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外部环境建设

首先,国家应加快个人信用立法建设,尽快从法律层面解决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上位法“缺席”的情况,完善个人信用建设的法律体系。同时,应出台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并细化细则条文内容,增强条文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其次,国家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流程,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评价、使用、存储等相关活动。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上,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处于公立的监督者的地位,而避免公权力干预下的行为扭曲。最后,应加强征信和个人信用体系宣传。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配合,应在宣传中突出信用管理为客户增加价值的内容及强调信息安全保护的防范措施,打消民众的顾虑,增强民众的配合程度,提高全社会信用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创新信用管理,丰富信用服务产品和内容

首先,应完善信用管理的整体框架和体系,在现有信用管理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信用登记、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咨询、信用监督、信用保险等多层次的信用市场体系,多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在个人信用上,应逐渐从商业信贷信用发展到社会综合信用。其次,丰富信息服务产品,加快信息资源共享。目前个人信用信息服务还主要局限在个人消费、信贷等方面,未来应在扩大信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丰富个人信息服务产品,如提供个人信用咨询、信用规划、信用风险管理服务等。最后,加快新技术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管理上,应按照相应标准科学制定出信息搜集、整理、存储、使用等信息提供和使用者的权限范围,严格高等级信息权限的授予与管理。同时,企业自身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规范信息管理流程,职能部门也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加快征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教育部应会同央行、财政部、银监会等职能部门,在研究和吸取国外相关大学专业设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标准,先行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高校根据市场情况开设信用管理等相关专业,加强人才供给。培养过程中可考虑同部分银行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实训基地。其次,建立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发展征信管理培训市场。人社部应会同财务部、央行等职能部门加快出台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和相关后续管理和培训教育制度,完善对征信管理人才市场的监管,提高征信管理人才整体质量。同时,应鼓励和发展征信管理培训市场,细分培训市场,鼓励和培养几个有影响力的信用管理培训品牌。培训机构自身也应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引进优质师资、个性化办学等提高培训质量,丰富信用管理培训服务内容。

四、结论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一环。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提高信用意识,多方协同,共同推动个人信用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会计人员;信息;管理机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1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部门、社会团体、股东等希望能够共享会计人员的信息。目前,我国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部门,还不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人员真实、可靠的信息,所以,建立一个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是保障企业、社会稳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人员的信用信息缺乏

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社会信用制度的确立,形成了全社会的信用文化,信用成为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通行证。美国的企业普遍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在较大的企业中都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为有效防范风险,企业一般不愿与没有资信记录的客户打交道。但在我国信用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主要的原因是:会计人员信用的各项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规范,对会计人员诚信度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个人贷款的付款状况、个人担保、质押等信用状况;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信用状况不统一,如提供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评价、业绩评价。一般在信用评价体系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建立各项评价指标。

因为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则相应的评价方法也无法使用,所以,造成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的获取比较困难。社会缺乏统一的评价机构也是造成会计人员信息难以取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2.会计人员的信息无法集中管理

对会计人员的基本信息的获取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如姓名、性别、年龄等。但会计人员的基础信息一般存放于其所在的企业,由于相关管理部门间信息不能互通,造成信息孤岛现象。而会计人员其他信息的管理在各个部门自成体系,如会计人员资格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缺乏信息的共享和制约,削弱了管理的总体效能。

3.会计信息共享的保障措施落后

首先,虽然各个企业已基本实现用计算机处理企业的各项事务,但企业会计人员的信息管理专用硬件与软件并没有引起各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视。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被认为是企业内部的事情,而不愿意增加企业费用,对会计人员的信息进行专门管理,以便于社会共享会计人员的所有信息。

其次,会计人员信息的管理软件缺乏。目前,多数会计人员的信息只是各个单位间以文档或表格的形式进行相互传递。因为还没有正式的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的通用化软件,所以,各个单位对会计人员信息的收集范围、衡量标准等都没有统一,造成会计人员信息不完整。

最后,信息管理人员缺乏,在领导不重视、相关教育不完善的情况下,信息管理人员得不到技能培训。

二、构建完善的会计人员信息共享体系

(一)构建会计人员的信用信息的采集方法

1.设立标准的评价指标,建立会计人员的信用评分体系

会计人员个人信用评分是一种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统计、计算及量化分析的方法。通常,在个人信用状况方面,它通过对个人经济还款能力的综合评判和以往信用记录量化分析,以预测未来有关信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个人信用评分是以一个分数来反映个人信用状况,一般界定为分数越高,提示该人的风险越低,或信用越好。

2.多渠道采集会计人员信用信息

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加工的技术标准,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效率,为信用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大多数国家来看,可以由相关行业协会出面协调各大征信公司共同制定征信行业的信息采集技术标准、信用报告的标准文本等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征信公司的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便于社会各方面为其提供来源丰富的信用信息。

(二)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中心

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管理机构的目的是要逐步建立起一个能够共享会计信息的平台,使会计人员的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会计人员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保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为行业自律、行业监管服务,激励会计人员自我完善,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和社会经济活动规范化的运作。构建会计人员管理机构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技术、存储技术等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信用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海量化的信息处理成为可能。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特点,改变了传统的通信系统,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的新型工具。通过网络,使分布于不同地理空间、拥有不同信息及信息处理状态的各个计算机之间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高速传递。

2.政府带头原则

制定会计政策和拥有规范的机构或社团,肩负着规范和引导会计人员和系统研制开发人员的责任。政府和权威机构为其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3.规范化原则

在制度制定伊始,应考虑会计人员信息在社会范围内交流的需要,力求制度中的名词、代码、元素、表式做到精确、规范、统一,以利于社会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如各行业同一性质的会计人员编码力求一致,同名报表格式力求一致。对数据的输入、输出提出必要规范,如规定必须提供标准格式的、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光磁介质的对外会计人员信息。

4.前瞻性原则

在软件开发方面,应注意保持软件产品的前瞻性,摒弃狭隘的行为。公开部分文件结构与数据标准,积极将产品从自闭型软件向兼容型、开放型软件过渡。在其功能设计上,应包括必要的按用户要求格式导入数据的功能、网络共享和远程通讯功能、二次开发和可与第三方产品作兼容性组合等功能。

(三)会计人员信息共享系统的具体措施

1.实行社会化管理

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中心作为政府授权行使对本地区会计人员信息实施管理的机构,所有持证会计人员不分行业和所有制,应按就业单位税务登记属地向本地区会计人员管理中心登记注册,实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社会化管理。

2.所有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入信息系统

这项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将原会计人员信息库翻版成会计人员管理中心的信息库;第二阶段是将漏登的会计证持证人员及以后的新增人员,在向中心申请注册时,输入信息库。

3.利用信息库对进入中心的会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为此,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信息内容完整。二是信息记录及时。年检时,会计人员需填写情况登记表,对变动情况作特别说明。三是信息管理规范。会计人员跨区、县、省调动,需办理转会或重新登记。

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后,相关部门可以采用统一软件、统一联网,实现会计人员信息的实时处理与集中管理。整个系统应保障运行稳定可靠,业务处理顺畅,信息准确及时,并不断升级。升级后的新系统能够保证业务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规范、统一、高效,实现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强对系统的防护工作,避免信息的丢失。各联网终端应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Construction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GENG Wen-li 1,HU Ying-song 2

(1.Harbin commerce university,Harbin 150028,China;2.Harbin college,Harbin 150080,China)

篇6

[关键词] 信用 信息 分类 长三角 法律

信用信息是指自然人或组织在民商事活动中或与公共机构交往中产生的反映其诚信情况的有关记录,主要由基本信息、特殊活动(信贷)信息,以及征信机构所作的评估报告等。信用信息在现代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长三角地区由于信用经济发展的需要,征信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分类制度有了相应的地方立法。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了《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其后又于2005年3月17日了《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此外有一些配套性的规定如《上海市征信机构备案规定》等;浙江省则于2005年9月1日颁布了《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办法》,2007年8月21日出台了《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配套性的规定有《浙江省企业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办法》、《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等,至于个人征信问题,《浙江省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和应用管理办法》以及《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和运行工作规则》尚在调研过程中,关于商业征信活动的,尚有《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江苏省于2007年9月13日同时出台了《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订一些配套规则。

目前三地立法大致上将信用信息按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分类:

第一,从信息收集的渠道上,划分为公共机构获取的信息和私人机构征集、加工的信息。浙江省在这方面规定得比较全面。在政府公共信息的采集和提供上,浙江省打破了政府管理的垂直和横向管辖之分,要求这两类管理机构都必须向行政职能部门提供企业基本信息,以使这些信息可以为信用服务机构所获得。这样的征信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被征信主体信息资源内容,减少了市场的信息搜索成本,是非常有效率的。《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各级经贸、外经贸、工商、财政、税务、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民政、劳动保障、安全监管、环保、信息产业、科技、文化、出版、广电、公安、物价、建设、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海关、检验检疫、证券、银行、保险等管理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的相关工作”,第7条具体规定了上述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求它们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及时向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或管理机构报送相关企业信用信息,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或管理机构将本部门信息汇总后提供给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机构。《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6条则规定,信用服务机构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向省信用信息查询机构查询信用信息。而上海市在这方面则显然过于谨慎,坚守金融领域严格垂直管理的原则。《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第4条就规定,“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征信办)负责对个人信用征信进行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涉及银行相关业务的个人信用征信进行监督管理”,第26条还规定,“征信机构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市征信办报告上一年度的下列情况……涉及银行相关业务的,还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报告”。笔者认为浙江省的做法在法理依据上有《立法法》的支持,是可取的,因为地方法规和规章可以就当地社会事务进行全面规范。上海市后来出台的《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就没有再提及金融信用信息的特别监管问题,不知是不是与采纳了浙江省的做法有关。江苏省全面吸收了浙江省的这一立法,并且走得更远,要求公权力部门建立公共信息库的不只是企业信息,还有个人基础信息;要求配合征信工作的不只是各类行政部门,还有司法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公用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在个人信用信息生成之后,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省政府指定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提供。具体提供信息的范围、时间、方式、格式等,由省信用管理机构商有关信息提供单位后,报省政府确定”,第9条规定,“征信机构可以从省政府指定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获取个人信用信息”;《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规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公用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提供企业信用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除外。具体提供信息的范围、时间、方式、格式等,由省信用管理机构商有关信息提供单位后,报省政府确定。企业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之间可以交换信息数据,使用通过交换获取的数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第10条规定,“征信机构可以从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获取企业信用信息”。

第二,从信息的法律属性上,区分为属于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关于什么是隐私和秘密,三地的立法均采用了全国性立法中一般性的解释,但并没有据此对信用信息的具体内容予以明确界定。像上海市规定尊重个人隐私,把个人信用信息范围区分为无须被征信个人同意即可采集的、应当征得同意才可采集的以及除被征信个人同意外禁止采集的信息三类,又进一步把上述信息分为可披露的信息和未经允许、不得披露的信息两类;当然,这些分类标准是非常模糊的,并且往往相互交叉;更重要的是,上述信息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比较模糊的。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是意识到了上述区分信息种类的不准确性,上海市对企业信息就没有再作如此详细的区分了,只是一概地说,对所涉的商业秘密未经被征信企业许可不得向他人提供,但企业信息中哪些属于商业秘密的问题同样未能得到解决。浙江省对于信用信息的分类比上海市更加模糊,《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信用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和提示信息,并没有说明两者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同时又说上述信息中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不得对外披露,但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并不明确。此外,该规章规定企业信用信息按上述分类并按照统一标准、平等披露的原则向社会公开,但根据《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办法》等的规定,哪类主体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也并不明确。《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除规定某些禁止采集的信息以及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进行保密以外,没有对信息作进一步分类,也没有明确哪些信息属于隐私或是秘密。江苏省关于信用信息的分类以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的规定基本上是参照上海市的规定。

第三,依照提供信用信息的主要途径,划分为应公共管理的需要可提供的信息,应民商事主体的要求并经被征信人的同意才可提供的信息,以及应民商事主体的要求但不必经被征信人的同意就可提供的信息。上海市和浙江省同时规定了这三种情况。《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第14条规定:“除下列情形外,征信机构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评估或者披露个人信用信息:(一)被征信个人本人要求提供;(二)具有向被征信个人提供信贷、赊销、租赁、就业、保险、担保等意向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并经被征信个人授权;(三)具有对被征信个人进行商账催收等业务意向,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没有对取得征信产品的途径作详细规定,但一般把它理解为与个人征信的索取是相同的。浙江省对此规定为两种情形,对于政府收集的信息中可披露的部分,根据《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办法》规定,社会成员不需被征信企业的同意是可以查询的,这其实与上海市和江苏省除征信规章以外的其他有关规定(如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规规范)是一致的;而对于民间信用服务机构的征信产品,《浙江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比上海市的授权范围要更宽泛,其第13条规定:“除下列情形外,信用服务机构不得向被征信主体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披露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产品:(一)已征得被征信主体许可或授权;(二)行政主管部门或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需要提供信用服务和产品;(三)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依法进行调查;(四)与被征信主体达成信贷、赊销、租赁、保险、担保、就业等业务意向,确需了解被征信主体的信用状况,且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五)有对被征信主体进行商账催收等业务意向,且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相比之下,江苏省的规定就过于保守,在应民商事主体要求但未经被征信人同意的情况下,征信服务机构原则上不得提供信用信息。《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19条规定,“征信机构提供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应当得到被征信人同意。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从其规定”;《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12条规定,“征信机构提供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企业信用报告,以及企业信用评估报告,应当得到被征信企业同意。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从其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擅自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披露企业信用信息、提供企业信用报告,以及企业信用评估报告”。

从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关于信用信息的分类制度已经比较全面,不过在技术层面上尚显粗糙。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相关法律概念的把握尚待进一步细化和精确化。就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采集的信息的相互关系上,公共机构获取的未必就是公共信息,未必可以向私人征信组织提供;隐私和商业秘密未必仅仅是空间概念,已为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知的信息对于另一个人群而言未必就可以视为公开信息;提供信用信息的对象、条件和途径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把这个问题与特定的信息是否涉及隐私和商业秘密结合起来考虑,公共机构未必就能在任何场合下获取任何信息,而私人请求信息查询的范围与信息所有者同意与否的情形也应详细的加以列示。

参考文献:

篇7

(一)知情权。征信过程中,金融消费者应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首先,有权知道金融机构向哪些征信机构分别提供了哪些信息,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保存必须在金融消费者同意或者知情的状态下进行。其次,有权了解个人金融信息在征信活动各个环节的状态[1],并有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权利。第三,应让消费者知道信用信息的产生流程、来源以及后果,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形成,应当及时明确告知消费者。

(二)隐私权。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和使用信息及征信机构采集、加工、保存、对外提供信息都应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下进行。金融消费者有根据其个人意愿决定不对外公开某些信息(法律规定必须公开的除外)的权利,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处理、加工和对外提供时,要充分尊重和满足金融消费者对个人隐私信息保密的要求。同时,金融消费者能够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自由支配个人信息,包括自主使用个人信息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

(三)异议权。金融消费者有权要求信息管理者保证其持有的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不准确、不完整和不及时的信息有权要求信息管理者在合理的期间内进行更正或删除,否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异议权主要存在于信用信息处理和信用报告查询环节。

(四)救济权。救济权是征信领域消费者一种重要权利。当金融消费者在其个人信息受到非法收集、利用、传播、公开时,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这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也是征信立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大方面[2]。通过赋予金融消费者救济权,可以达到借助个人信息数据主体对信息数据管理者信息公开和征信服务进行监督的目的。

二、我国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个人征信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已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并在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1年底,个人征信系统已采集全国80525.3万人、26152万个信贷账户的信息,开通查询用户达到19.8万个,年累计查询次数达24146.4万次,本人信用报告累计查询217万次,同比增长超过70%。在个人征信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征信过程中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作为征信主管部门的人民银行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信用信息的安全与合法使用。先后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等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了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保障了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二是稳步提升征信数据质量,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打好基础。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努力推动和征信系统各接入机构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采取升级接口程序、加强数据报送监控、认真开展征信数据质量监测和量化评分工作等手段,征信系统数据质量稳步提升,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处理征信异议和投诉,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为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包括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沟通和业务交流;细化了异议处理职责;异议处理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等。目前,异议处理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2011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异议回复和解决天数缩短至8天以内,异议回复率达到100%,解决率达到99.5%。虽然近年来个人征信系统取得长足发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围绕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现有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适配性较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对消费者各项权利予以了界定和保护,但其诸多条款难以适用于金融领域,甚至连金融消费者概念也并未在该法律中涉及;《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了保护,但其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行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目标并不明确,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鲜有条款直接涉及,或只作原则规定,操作性不强;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出了相对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规章或文件法律层级较低,且大多是向金融机构下发的,并不为社会公众所广泛知晓。《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人民银行监管征信业的权利和义务,也对商业银行作为征信信息的主要报送者和使用者的相关责任作了规定,但是《征信业管理条例》仍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完善,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二)信用信息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不高是造成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就目前征信系统采集的信贷信息而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机构本身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主要通过金融机构采集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只有金融机构准确、完整、及时地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才能确保个人信用报告的真实有效性,然而,金融机构部分信用信息质量存在问题,如信用主体的信息出现错误、遗漏或报送数据不及时,导致信用报告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从而使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二是征信系统信贷数据不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已成为个人融资的重要渠道,目前,人民银行也在认真研究和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以使征信系统信用信息更为完整,从而全面反映个人信用,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当前阶段,仍然面临着因信息不完整而不能完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尴尬,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三是由于技术性原因导致数据错误。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及征信机构对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产生的记录尚无有效手段进行科学识别与分析;另一方面是接口程序升级时,与征信系统衔接出现问题而导致数据批量错误等。

(三)部分基层机构对征信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存在违规行为。接入征信系统的总部机构普遍能够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人民银行的规章要求,制定比较完善的征信管理内控制度,但在一些基层机构执行不到位。如对征信系统反馈回来的错误信息不及时纠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不经信息主体授权,一次授权多次查询,设置查询“公共用户”,用户口令密码管理不严格,变更用户不报备,检查制度不落实等,对金融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

(四)征信系统信息防错纠错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征信仍停留在“单方记录”阶段,即只由征信机构单方形成,尤其是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很多都是个人无意甚至银行(或征信机构)出错而造成的,金融消费者个人难以及时发现并提出异议,《征信业管理条例》虽然规定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有告知义务,但并不要求告知到消费者,且告知的及时性和效果难以保证,影响个人经济活动,甚至导致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二是在个人征信信息仍然按月报送更新的情况下,异议处理环节多,程序复杂、耗时长,且修改权限集中于征信中心总部,不利于错误信息及时改正。三是投诉受理机制不健全。目前,银行与信用信息主体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投诉受理的内容、范围、处理流程、方式尚无明确的规定,银行应对信用信息主体的投诉流于形式。四是缺少便利的救济渠道。当金融消费者对异议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信息报送部门或运用部门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金融消费者缺乏成本较低,又比较有效的行政救济渠道,金融机构本身没有比较规范的投诉管理部门,信息主体要么被动的放弃维权,要么诉诸法律,其救济成本大大提高。

(五)使用信用报告存在偏面性。信用报告是对信息主体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反映。偿债能力主要通过信息主体经营收入情况、管理水平、负债总额反映,偿还意愿主要通过历史信用记录反映。实践中,商业银行不将偿还意愿和偿债能力综合考虑,而只是以客户逾期的次数和时间作为信贷审查的决定条件,尤其是对逾期原因不进行认真的分析,如对贷款逾期和欠信用卡年费、贷款逾期1天和30天均同样对待,只要违约次数达到标准就“一刀切”地拒绝与其交易,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信息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容易形成社会公众与征信系统的对立。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征信法律法规体系,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法可依。一是要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保护措施。建议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予以专门立法。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金融消费者权利和义务,为加大对“金融消费者”这一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在《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规则,明确监管主体的权力与职责、征信活动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3],科学设置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后的救济渠道与适用程序,切实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各项权益的保护。二是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法规建设,加强政策可操作性。如应加快制定出台《个人征信信息保护暂行规定》,加大对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惩罚力度,禁止个人金融信息被用于法律规定的其他目的;在新出台金融法律法规或修订《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时,在法律条文中进一步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概念和范围,确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可操作性。

(二)加强数据质量建设,夯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基础。一是商业银行应从重视征信数据,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关制度和业务规程。同时,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征信业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减少录入性错误和操作失误,并建立数据质量责任人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二是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核对和检查工作,充分发挥两端数据核对和数据质量量化考评在保证数据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要求数据错误机构对其发生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整改报告,必要时进行专项核查,加大处罚力度,以减少数据错误发生率。三是应尽快研究制定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接入征信系统方案,充实完善个人信息内容,确保系统内容能全面综合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征信违法违规行为。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征信业管理机关,要运用现场、非现场检查手段监督相关机构在征信活动中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情况,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在目前征信系统建设与应用仍处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将行政执法检查与日常数据核查、异议处理监测、调查研究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解决,防止产生大的法律风险隐患。

(四)建立完善的防错纠错制度。一是严格执行不良信息报送事先告知制度,并要求商业银行尽最大努力告知到消费者,以便错误信息在事前能够得以纠正,同时发挥征信系统对信息主体信用行为的警示作用。二是实现异议处理权限下放,提高异议处理工作效率。可以将部分异议处理权限下放,尤其是对异议涉及机构在分中心辖内的情况,可由分中心处理,跨分中心的异议由征信中心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处理层次,缩短处理流程,从而提高异议处理效率。

(五)规范信用报告解读与应用,合理评判消费者信用状况。建议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台解读与使用信用报告的工作指引,引导信用报告使用者制定合理的政策,用好信用报告。

篇8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推动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管三大体系互促共进,大力建设诚信贵州。因此,完善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的基本保证

政府信用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贵州而言。政府信用建设事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事关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事关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贵州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政府已经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必修课”来抓,因此获,导了世界各地金融界、企业界客商的青睐,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构成,企业信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已经证明,企业信用的发展与发达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经济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问题。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呼吁,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实际上,信用认同是融资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一个诚信缺失或是无法了解其诚信记录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获得银行或投资人的资金的。

因此,加快贵州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是解决贵州企业融资难的前提,是推动贵州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个人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经济身份证,从而提高个人之间或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减少违约、失信、欺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推动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上海、深圳、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诚信贵州

从2003年11月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开始,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职能部门从各自分管领域展开了企业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个人征信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也取得积极进展。

但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有关政府部门及领导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认识不够,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征集信用信息范围不宽和信息质量不高,信用信息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不足,政府信用体系有待建立,群众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不够,信用专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专业信用产品缺乏等等问题。

上述情况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差距较大,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与建设贵州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高度重视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应对该项工作给予进一步地重视和支持,把它作为影响贵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挂帅、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制定《贵州信用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和解决制约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推动信用法规体系建设,使得信用工作有法可依。人大立法机构应该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先进省区的建设经验,结合贵州地方实际,尽快推出一整套适宜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法规体系。

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沟通、共享机制。要整合党委、政府、党派、社团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种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信息收集渠道,解除部门信息垄断,提高信息整合效率,降低协调成本,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共享。

加快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要努力打造“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实服务型政府。参考上海、浙江等地做法,从服务、决策、执行、监督、信息五大方面人手,建立起政府服务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和信用信息五大机制,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公务员信用档案,形成高效、廉洁、诚信的行为规范,较好地垂范于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远发展规划框架,明确以企业信用自律为基础、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信用评级为激励惩戒标准,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省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突破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信用信息壁垒,实行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信息交换,充分调动专业中介机构参与征信、评级、咨询服务和深入研究等,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工作基础,使“诚信品牌”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推动企业信用产品在政府行政运作中的广泛使用。对于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无偿、无息或低息专项资金,或是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和政府出面招商的项目。以及各项企业资质认定审批和评级评优工作等,应该做出相关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信用状况报告,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作为企业是否获得政府相关工作认可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意识的建立,而且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规避运作风险。

推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人行系统对个人征信工作的开展,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和范围,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公民诚信意识。此外,借鉴湖南、上海等地做法,推动个人信用报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比如在招聘、借贷、婚介、扶贫等方面广泛引入运用。

大力支持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由于信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应该借鉴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培育中介绍织的经验,在市场发育的初期,加大对信用征集、咨询、评级、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允许合格中介机构向政府部门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参与技术性工作。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落实试点范围,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调动企业和有关方面参与和配合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征信体系;法律;数据

完善有效的个人征信法律体系是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能够顺利建设和开展的最基础保障。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在相关的法律制定上和个人征信数据完善方法还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与社会所需要的严重脱节,无法有效的配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一、当前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现行征信法律建设中存在问题

我国征信立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截止目前为止,除了《保密法》、《商业银行法》等涉及到个人征信以外,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征信法律。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透明度低,使个人资信评估难以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严重制约着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正是上述法律的缺失、立法的滞后,使得我国各地征信机构标准不一,操作规范不同,不正当竞争加剧。没有法规,何谈效力,当前征信市场缺少有效的管理,失信行为和不规范的征信服务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先行法律制度对于获取征信信息的渠道疏通作用有限,征信机构收集信息效率较低。用户信用信息未经过滤和加以区分,而盲目公开,或者提供给不合法的单位和个人,造成了用户利益受损,忽略了用户隐私保密和个人信息安全。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法律环境下,征信机构的做法势必会影响征信用户和潜在用户参与征信体系、信用交易的积极性,反而不以利于社会诚信的建立,给征信体系建设完善造成了新的困难。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专门的执法机构的情况下,政府的盲目介入也无法解决根源问题,监管和执行部门根本不可能具备较高的效能。

2 个人征信数据不完善

征信机构对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意义认识不足。部分征信机构特别是一些小型中介,没有认识到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只是单纯把此项工作看作是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只注重其上级行量化考核指标,对征信系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在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出现敷衍现象,影响工作质量。

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准确性有待提高。当前国内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主要以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系统为基础,但是部分金融机构的客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工作人员在书籍录入过程中求数量轻质量,而出现差错,导致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一些基本信息录入错误,造成系统无法查询或者出现张冠李戴,获得不对应的查询结果,为以后和公安信息联网留下了隐患。这样既影响了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作用的正常发挥,又造成了客户的信用损失,极易引发纠纷。

部分机构数据报送不完整,对自身系统管理不严格,不注重系统开发和维护,导致个人信用信息在上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现象。特别是信用卡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方面的信息,漏报现象较多,使得数据库信息不完整,同时易引起被征信人提出异议。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社会的信息化为基础,这个基础决定了个人信用资料采集的效率、质量已经采集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同时它还影响了信用评价结果的优良性。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个人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程度越来越深,领域也逐步增加,也开始逐渐脱离原理单一的个人与银行的借贷关系。但是就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众多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交易领域的信息化程度都比较低,很多非常宝贵的个人信用数据都无法进行电子化的记录和保持。最终导致信用数据采集难度大、效率低,分散存放、电子化水平低,征信的成本无法获得有效的降低。

另外,随着我国近几年劳动力的迁移,社会人口的流动性都逐渐增强,使得征信活动的收集工作难上加难,最终导致信用数据的不完善。

二、完善我国现行征信体系的建议

1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组建规范化管理

体制,法律先行,这是任何体制要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也是个人征信体系实施的最根本条件。人民银行在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时,应以我国关于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条件为基本依据,结合个人征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协助国务院就有关个人征信管理的问题寻求最有效的体系架构,为个人征信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该法律应主要围绕提供与收集信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信用信息的建立和流通、个人隐私的保护条例、有效的惩罚措施、信息的使用权限等来制定。国家政府机构还应当尽快完善各项配套的法律制度,来促进个人征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从个人征信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个人征信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实践角度考虑,建议我国从两个方面推进个人征信立法工作:一是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个人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尽早为个人征信中介机构的发展奠定制度框架;二是抓紧研究、出台与个人征信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对个人征信行业的管理制定基本的法律框架,以促进个人征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 建立诚信的奖惩措施

任何体制的建立,不单单只是体制本身的运行问题,它的运行需要很多的配套制度协助,就如奖惩措施,针对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守信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于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违约的行为进行批评。根据欧美国家的实际运行经验,通过奖惩措施,可以有效规避很多不当行为的发生,可以避免很多商业欺诈和不良投机行为的发生。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首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设立合理的惩罚力度和奖励力度,以形成规范合法的奖惩制度。建立快速有效收集经济活动中违约行为的信息,根据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将个人的诚信信用记录按照程度情况不同记录在各自的个人征信体系中。同时,银行还可以对守信的人给予一定的银行利率优惠措施,对信用良好的个人进行优惠。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不仅可以使得违约的人因受到惩罚,而引起告诫,同时,也可以使守信的人从中获得利益,这种措辞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公民的个人守信意识,进而促进社会信用的提高。

3 建立以中国银行为中心的征信监管协调机制

在建立各个行业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配合机制过程中,为了防止信息资源被垄断现象的出现,为了避免征信过程中重复征信情况的发生,为了实现银行之间个人信用资源的共享,为了进一步推动联合征信的建成和实施。个人征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相关标准化工作,制定个人征信信息的规范标准,进行信息的分类、数据的编码、数据的安全保护、保密工作等,以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统一和规范。

同时,在技术方面,应该尽快解决各金融机构和银行单位关于征信系统数据接口的建设,加快现有技术的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最终的信用信息共享。

三、结论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对于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现有的信贷系统运营机制,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当信用成为一个人的本钱的时候,人们对于个人信用度的关注也将大大提高,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会开始注意诚信的生活和诚信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玛格里特・米勒: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张美玲:我国征信机构相关法律问题解析[J].决策咨询通讯,2005(4).

[3]李志萍,白林: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6(1).

篇10

关键词:征信体系;个人信用评估;企业信用评级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制度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征信体系: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顺利建成,并已初具规模。2006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五项征信业标准。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征信业制定的第一批标准,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促进信用信息跨部门跨行业共享,规范征信业务活动,推动征信业快速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还不尽完善,各种潜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目前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盲目性。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政府资金的浪费,也不利于建立真正有效的社会征信体系。

一、政府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的征信业刚刚起步,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条件和市场环境下,社会信用环境并不理想,不能单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从国际经验来看,要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高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各类信用信息特别是政府所掌握的信用信息的公开,清除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障碍,为市场化的信用服务机构的成立和运作创造条件,并对信用服务机构实行必要的监管,最不应当做的,就是搞信息垄断,政府直接投资成立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搞商业化运作。

(一)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的作用和担当的角色

1 从一些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来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制度与规则,核心内容是立法和执法。立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规范信用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保证信用经营、使用的公平性、合法性。比如信用信息管理法、诚实借贷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二是制定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的法律,促进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的信用信息公开。信息服务企业可以合法地获得大量信息,并在法律的框架下公开或合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比如政府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保护法、个人隐私权法等。三是制定规范信用信息专业评估和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规范信用信息收集、加工、传播过程。比如公平信用报告法。四是制定对失信行为进行惩罚的法律法规,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

执法主要体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对违反法律的行为给予民事和刑事处罚,要转变监管理念,减少直接行政管理,发挥法律约束、标准规范等间接管理手段的作用。比如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消费者保护局就是《公平信用报告法》的具体执法机构,对信用调查机构业务活动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在主要以市场方式运作的社会征信体系中,政府的角色是市场秩序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政府部门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实现自己的职责:一是加快个人征信相关立法工作,强制有关行政机构和社会部门以法定途径和方式将个人征信数据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向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开放;二是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比如《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管理办法》,规范信用资料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在条件成熟时,作为个人信用立法的提案人,促进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实现个人信用管理有法可依;三是加强信用行业管理,监督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使其合理、合法地利用和传播征信数据,严厉制裁各种违规行为;四是建立征信市场准入机制和数据模型认证机制,督促社会征信标准化建设。

(二)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出现的行为误区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采取的模式为: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面介入并具体操作征信业务,同时负责征信业务活动的全面监管。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对建设社会征信体系的热情较高,但由于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对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缺乏了解,出现了一些行为上的误区。

1 政府直接从事征信活动

从征信体系的客观运行规律来说,政府不宜直接从事征信业务。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政府直接从事征信业务,事实上是在以自己的信用做“隐性”担保,违反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一旦出现法律纠纷,政府将陷入被动的地位,比如,政府某部门(或具有政府背景的征信公司)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全面,误将信用状况不好的公司(个人)评定为信用状况较好,委托方据此参考作出决策,结果出现损失。政府就陷入被动状况,甚至会陷入日常的法律纠纷。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征信活动非常复杂,政府做不了,也不适合政府做。征信活动涉及信息的搜集(各种渠道,政府部门只能掌握一部分),涉及新的信用产品的创新(比如根据不同用户的繁简不同的、重点不同的信用报告、评分办法),涉及数据的维护,涉及对消费者、企业的法律责任以及救济。政府有政府自己的事情,不应当把纳税人的钱用在为少数人服务上。政府也有政府自己更为重要的工作,也不应当去做本来可以由民间资本完成的事情。信用信息服务由企业来做,完全是一个商业行为,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是一种自愿的合同,征信公司提供的信用调查报告仅供委托方参考,如果真的出现法律纠纷,政府可以作为中间人进行调节。

当前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的各项评比和认定工作,都是与建设信用体系的要求相背离,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比如“重合同讲信用”企业的认定,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守信用标兵的认定等等。事实上,以上荣誉的认定都需要市场来检验,应该由市场化运作的中介组织进行认定,政府认定就是形成了“隐性担保”,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一旦认定的企业与事实不符合,给社会造成影响,政府就会陷入法律纠纷。当前政府部门没有涉入法律纠纷,是因为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处于管理者的强势地位,“民不敢告官”。在监管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和同级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效果是比较弱的,在政府部门内部和同级部门之间的监督更是没有力度的,权力过于集中会滋生腐败现象,反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政府增加财政投资大搞数据库建设

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认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加大政府投人,建立数据库,于是纷纷立项目、定预算,投资建设数据库。一旦建立了政府的

数据库,就要搞商业化运作。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建立庞大的政府信息数据库是一件耗资巨大的工程,其市场价值极为有限,应当特别慎重。从长远看,这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市场化信用服务体系。

第一,它很容易导致政府职能错位,形成新的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第二,会造成很大浪费,很多地方花几千万元建一个信用平台,结果并没有什么作用。第三,它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最终扭曲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衷。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信息的整合应该通过市场的行为来完善,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立法把这些信息无偿或者仅收取弥补成本的费用向社会开放。

3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培育信用市场需求

政府为促进当地征信企业的发展,或给政府出资成立的征信公司创造市场需求,有些地方政府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企业参加“重合同守信用”等评比活动,同时必须提交由某些指定征信公司出具的信用报告。企业为了得到这样的荣誉称号,必须花钱请征信公司为自己出具信用报告。这样的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可想而知。再比如,有些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在资质认定、企业年审年检、专项检查、日常监督、项目审批、财政支持项目的申请等方面必须提交由某些指定征信公司出具的信用调查报告。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来看,对信用报告的需求并不需要政府来推动,而是由市场的正常需求推动。

二、社会征信体系的运营模式和产业特性

(一)目前世界各国比较典型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市场主导型模式,又称民营模式。这种社会信用体系模式的特征是征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信用管理立法,另一方面是监督信用管理法律的贯彻执行。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欧国家采用这种社会信用体系模式。

第二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又称公共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信用体系。中央信贷登记系统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全国数据库网络系统,直接隶属于中央银行。中央信贷登记系统收集的信息数据主要是企业信贷信息和个人信贷信息。该系统是非盈利性的,系统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央行进行金融监管及执行货币政策。据世界银行统计,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七个国家有公共信用登记机构,即中央信贷登记系统。同时,除法国外,其他六国都有市场化运营的私人征信机构。

第三种是会员制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由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在会员制模式下,会员向协会信息中心义务地提供由会员自身掌握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同时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也仅限于向协会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这种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收取成本费用。日本采用这种社会信用体系模式。

在我国的征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既是运营者也是监督者,所以我国的征信体系类似于第二种模式。

(二)信用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咨询活动

中介性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产生,只是将过去由市场交易主体自身从事的活动分离出来,并没有改变过去市场交易主体自己收集信息活动的本身性质。信用信息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只是使信用信息的使用更加专业化,更加有效率,因而成本更低,搜集的信息更加全面,评价的方法更加专业和科学。因此,信用信息服务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咨询服务活动,是企业本身信息搜集活动的延伸,没有更多的特殊之处。

从信息服务市场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来看,在信息服务市场上,主要有征信服务机构(企业及个人征信)和企业资信评级机构两大类。这两类机构的区别在于,资信评级公司提供的资信评级报告主要向社会公众公开,为公众决策提供参考,而征信公司提供的信用调查报告不向社会公开,仅提供给委托人,供委托人决策参考。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信用信息服务活动与金融活动有联系,但本质上不是金融活动,不应作为金融活动来进行管理;相应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也不是金融企业,不应当视为金融企业进行管理。认识这一点对于正确选择中国信用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和建立相应的产业法律规范至关重要。

(三)以市场化的方式发展我国信用信息服务行业

信用信息服务行业本质上属于一般性的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因此,对信用信息服务行业的管理应该遵循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原则,政府不宜过多介入,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但是由于信用信息服务涉及个人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信用信息服务行业的准人制定必要的标准,并对其运营加强监管十分必要。但是对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设置准入标准和实施监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信用服务市场的准人实行业务许可,而非实行机构许可;二是对信用服务业务的特许经营不设置过高的注册资本标准,而将准入标准重点放在对公司管理层和从业人员的要求方面;三是重点对信用服务机构违法的处罚,从信用服务机构违法的次数和程度上设置退出标准。

三、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与企业信用评估机构的关系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来看,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运营模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运行中,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

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对国家机关、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和其他大中小企业进行评级,主要为金融机构服务。而不过多地考虑其他的商业化信用信息需求。个人信用评估机构是由私人和法人成立,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数据的来源更全面。除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外,还来自包括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等方面,为社会更广泛的信用需求服务,服务范围更宽、更广、更全面。从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对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设有企业信用评估机构的大部分国家都确定了最低贷款数额,银行等金融机构仅将超过最低贷款数额的贷款信息提供给公共登记系统,而且许多国家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只向金融机构提供当前的数据,不提供有关一个借款人的信贷行为的历史记录。因此,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也难以全面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防范信用风险的需要。即使在公共登记系统运行较为成功的欧洲大陆国家,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正确认识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的作用和运行模式,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防范和化解信用交易风险,借鉴其他国家信用评估的运营模式,建议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为金融机构服务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有偿提供征信服务,允许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数据。但是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社会公众提供数据的范围和法律责任。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