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篇1

1.1点源修复点源修复主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节能减排,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生产方法。对于企业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添加或改进污水处理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农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种植耐旱、抗虫、高产作物,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优先施用农家肥。对畜禽养殖场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粪便集中处理,同时做好防水防渗工作,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破坏。

1.2线源修复对河流进行截污导流,防止外境污水流入武城县,保证受污染的河水不进入其他河流,及时调水降低河流污染物浓度。合理种植本乡水生植物,实践证明,水草茂盛的水体,往往水质较好,而且清澈见底。适当放养水生生物,在水质较好的河流养鱼虾。在放养鱼虾时,要注意食草性、食杂性、食肉性之间的搭配。鱼虾在水里自由洄游,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使河道、湖泊显得生机蓬勃。同时,模仿原有生态环境,适量放入曝氧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物质和水,以达到分解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效果,改善河流的水质。

1.3面源修复针对武城县农村实际,进行合理规划,优化群落结构,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居住更加合理,建设、健全乡镇垃圾中转站。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2012年县环保局编制了《武城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垃圾处理一体化体系规划方案》,预计申请资金465.42万元,惠及全县3个乡镇,48640人。水生态修复不仅包括生态恢复、生态更新、生态控制,还包括开发、设计、建立和维持新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同时使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达到持续的协调统一。

2水生态保护

水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障生态系统维持正常水循环所需的水量平衡关系。大气降水量中只有一部分形成水资源量,其余部分为自然生态系统所利用,这部分天然生态系统直接利用的降水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

2.1保持水量要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加强水土保持,保持原有水量;疏浚河流,改造塘坝,增大蓄水量,增强河流、塘坝等的水调节能力。

2.2保证水质保证辖区水源的质量,防治水污染,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提高直排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督促排污量大的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大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力度,突破高污染、高耗水的发展瓶颈。严格项目审批制度,对排污量多、用水量大的建设项目实施限批制度。建立企业污水处理厂,将全县的企业污水纳入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2.3保全物种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对水中生物进行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物群落结构。适当放养原有水声生物,增加生物数量。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栖息地。

3制度保障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法》《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建议县政府出台有关水生态保护的规章制度,各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充分利用职权,认真履行职责。

3.2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行动涉及与水生态系统有关的多个部门,如水务局、环境保护局和企业、团体、学校以及社区等,因此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到勤沟通、多联系、多协调。建议制定详细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注重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协调。

3.3建立环境资源数据库,实现水环境信息共享建议由县环保局和水务局合作建立全县水环境网上数据库,将全县的水系、水量、污染物浓度和定期监测数据进行公布,实现全县的水环境信息共享,便于各有关部门的查阅和对水环境的监督管理,便于对突发水环境事件作出及时处理,防止水环境变化,维护现有的水生态环境。

篇2

关键词:水生态 监测 辽河保护区

前言

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辽河保护区内的水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期工作。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为辽河保护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质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1、水生态监测的概念

1.1水生态监测的概念

水生态监测是指为了解、分析、评价水生态而进行的监测工作。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分析、评价水体等的生态状况和功能,监测的范围应包括水体及陆地上的植被等;监测内容包含湖泊水文形态、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一般的概念上,水生态监测涵盖了水质监测和生态(生物)监测[1-2]。。

1.2水生态监测的指标筛选

水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与确定是进行水生态监测的前提,应遵循代表性、敏感性、综合性、可行性、简易化、可比性、灵活性、经济性、阶段性、协调性、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的原则。

(1)景观指标。景观指标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包括:悬浮物、水味、水面漂浮物、水色(选测)。

(2)营养盐状况指标。水体的营养盐状况指标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叶绿素、NH3-N、总氮、总磷。

(3)理化环境状况指标。 理化指标反映生物生存的外界环境条件,是指采用各种仪器和分析化学方法,直接分析测定水体中有害物质和它们的浓度。这类指标比较快速、灵敏,不仅能确定有害物质的种类,还能准确测定它们的含量。包括:pH、悬浮物、总硬度、DO、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NH3-N、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以N计)、非离子氨、挥发酚、总氰化物、总汞、铬(六价)、总镉、石油类、总氮、总磷、氯化物(以CL-计)、总铜、河流水位、水温、锌、氟化物、硒、砷、汞、铬、铅、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透明度。

(4)生物指标。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统一体。识别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模拟生态过程,进行生态恢复的评价,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提供恢复措施等奠定基础。包括: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现存量、空间结构及动态;细菌:总大肠菌群数量、粪大肠菌群(选做)、总菌数(选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生物量、叶绿素;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生物量;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种类分布、生物量、优势种类生物量变化;藻类生态测试。

1.3水生态监测的技术及方法

水生态监测技术包括水质标准、监测方案的设计、水样的采集、储运、预处理,水样物理性质、非金属无机物、金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测定,还包括生物监测、底质监测、应急监测和自动监测等综合性监测。目前,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水生态监测的各个方面,为水生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监测的宏观手段[3]。

(1)水文要素监测。水文条件是影响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首要因素。径流深度是直接反映区域产流能力大小的指标,同时受到区域的降水、蒸发能力的综合影响,体现了水热条件对水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因此对水位、土壤含水量、等要素监测采用自动遥测(含自动传输)方式;对流量、含沙量监测等采用巡测;对重要站点的流量也可利用自动测报系统。测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安全条件按驻测、巡测及自动测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

(2)水环境要素监测。对重要站点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其它站点采用移动实验室开展巡测。

(3)气象因子监测。建设多参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以自动遥测(含自动传输)方式进行监测。

(4) 水生态系统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种类丰度、群落结构、种群密度与功能,水生生物监测与调查相结合,收集必要的有代表性的水生生物信息。

(5)其它各要素数据采集次数以能反应各要素变化过程为宜,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引起水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以开展相关调查获取。

1.4水生态监测特点

(1)代表性。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分析、评价水体等的生态状况和功能,更能反映水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及水生态过程的变化,说明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2)综合性。一个全面而高效的水生态监测过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纷繁复杂的,水生态监测监测的范围应包括水体及陆地上的植被等;水生态监测还打破专业限制,内容不仅包含了水文水资源监测的项目,还包括河流水文形态、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等要素。

(3)实用性。由于水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种类丰度、种群密度、群落结构与功能,因此,监测水生生物的生活状态并以此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5]。

2、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2.1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现状

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给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辽河保护区内的水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退化、水生态功能下降及生物多样性锐减。辽宁省环保厅虽然已有一些关于水质监测及水环境管理的信息平台,但保护区的生态监测能力较弱,缺乏合理有效的生态监测平台,监测站点的自动监测水平落后,基本没有实现监测站点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传输;辽河干流水文站和水质监测站(断面),长期以来分属水利和环保部门,二者数据采集缺乏统一口径,不利于数据的使用和对照,需要增设与现有水文站对应的水质监测站(断面);保护区生态监测水平十分落后,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保护区摸清生态资源家底;动态观测和应急响应能力落后,缺乏生态建设保障措施与生态风险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2.2辽河保护区开展水生态监测重要性的分析

从辽河保护区乃至全流域水生态恢复与建设的管理需求看,尚不够完善,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或建立诸如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网络、水生态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水生态管理模型库、环境灾害应急响应平台等信息系统,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环境管理新体系提供技术基础,为辽河流域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政策、体制和法律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建设的研究对保护与恢复辽河生态系统,提高辽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水体净化能力,改善河流水质,增强生物多样性,保证水生态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态格局,对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3月由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省人大颁布了《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开始了辽河依法科学治理的新篇章,使保护区具有较为坚实的监管能力基础。201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辽河保护区主行洪保障区,退耕还河,保障行洪安全与生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辽河干流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 2012年辽河率先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在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脱颖而出,成为辽宁省建设和全国河流治理与恢复的范例。目前,辽河流域保护区已成为了以河流水体、湿地及野生动物植物为保护对象,集综合管理与生态恢复为一体的创新型河流类保护区。因此,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任务越来越重。

3、结论

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期工作[6],由此,建议辽河保护区开展水生态监测,建立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以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站为平台,加强研究,遏制辽河保护区水污染恶化的趋势,为辽河保护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质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愈来愈重要,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南浩林,景宏伟,丁宁,等.生态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35-39.

[2]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

[3]林联盛,夏雨,刘木生,等.鄱阳湖水生态监测现状与监测体系的思考[J],江西科学,2009,27(4):511-516

[4]肖磊,李尧. 现今水生态监测问题的初步探讨[J].城乡与环境,2011,(9):252.

篇3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现代农业;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龚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

[3] 雷玉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3).

篇4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本次规划的区域为珠江流域我国境内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自治区)。此外,供水规划还考虑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需求。

本次规划研究制定了2020年和2030年流域内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保障、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和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性缺水与中小河流治理等薄弱环节建设,统筹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防治水害的关系,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公众十分关心的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0%,2030年为100%,江河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

民生水利唱主角

本次《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把规划重点从以重大工程论证为主线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规划》提出着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近年来珠江流域总用水量持续增加,尤以工业、生活用水增长最快,加之局部干旱、咸潮上溯、水污染等影响,部分地区缺水问题日趋突出。

一是要加快实施西南五省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城乡供水抗旱能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其中农村供水水质基本上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到2030年,在用饮水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用水保证率及用水定额,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二是珠江三角洲现状用水已超出可用水量,人均用水指标高,要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江库联调工程建设,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重视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枯水期用水管理,有效应对水污染和咸潮上溯导致的区域缺水问题。通过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牛栏江调水、漓江补水等一系列骨干水源工程,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全流域多年平均供水量可达到634亿立方米和64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缺水率也将下降到2020年的0.48%和2030年的0.46%。

三是为保障重要区域供水安全,加强需水管理和节约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对重要水源工程进行深入论证,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 在未来的规划期内,珠江委通过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或者蓄水供水工程、新建水源工程和备用水源、新建水库型水源及开拓西江水源解决供水问题。

到2020年,流域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在63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10立方米以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3。到2030年,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在64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60立方米以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8。

《规划》水源工程实施后,生活用水保证率将达到97%以上,工业生产用水保证率达95%,西、北、东江生态用水保证率达90%,农业用水保证率达75%~90%。

在防洪排涝方面,《规划》提出,一是加快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与上游龙滩联合运用,有效调控洪水,提高中下游防洪能力。二是加强西江城市防洪和三角洲地区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做好城市防洪和排涝应急预案。三是加强河口和三角洲河网治理,合理确定江海堤防防洪(防潮)标准,加强规划治导线控制,增强河道泄洪能力。四是重点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洪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五是通过改建、扩建或是新建排涝闸2066座,泵站3753座,使广州市的规划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的暴雨在一天内排完,南宁、梧州、柳州市的自排标准达到50年一遇的暴雨在一天内排完。

建设绿色珠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水环境整治再度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珠江水质总体良好,Ⅲ类水以上河长占评价河长的68%,位居全国七大江河之首。不过珠江还面临着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产业转移水污染及水土流失风险加大。据《珠江片水资源公报2011》,水资源二级区中,水质最差的为珠江三角洲,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49.6%,劣Ⅴ类河长比例达24.7%。

《规划》提出加强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提出了珠江源、东江源、高原湖泊以水源涵养、珍稀水生物钟保护为主,重点实施源区湿地、湖泊的保护与修复;上游南、北盘江主要采取以水质改善为主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红水河、北江中上游、东江中上游等主要以鱼类资源保护为主,实施水电阶梯级开发河段的水生态保护修复;西江下游以鱼类资源保护为主,在控制河段开发程度基础上确保敏感期生态需水要求;珠江三角洲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滨河湿地与河口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等措施。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流域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体系,明显改善水环境,使重点地区、河段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现状的37.2%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使水生态系统退化和损坏趋势得到遏制,高原湖泊与珠江三角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0%。

2030年,完善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体系,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使江河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62%。

篇5

关键词:水资源

论文正文:

经济社会水资源保障思路

一、从严管理,夯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一)以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为突破口,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结合全市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同时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全市规模以上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二)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建立起高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协调与联动机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侧重企业用水工艺的改进和用水管理;推进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完成10余项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75.8%;加快农业节水改造步伐,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积极开展节水宣传,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人心。

(三)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线,强化纳污总量控制。我市于2008年全面启动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2010年被水利部正式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通过规划的实施,综合运用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城市健康发展,为构建以松花江为纲,百里生态长廊带动两翼、北国和谐水系、一江三沟三河自然健康、地表水地下水兼顾、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健康水生态系统奠定基础,为实施我市北跃、南拓、中兴战略提供支撑。

(四)加强立法,推进依法治水的进程。近年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哈尔滨市河道管理条例》、《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和《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哈尔滨市滩涂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制保障。

(五)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2009年组建了市水政监察局,采取流域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执法方式,实现了全市水政监察的统一管理。水政监察局成立后,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阳明滩、金河湾等多处违章建筑进行了大规模强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非法采砂、违规私建、擅自排污等进行严查严惩,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综合执法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六)创新思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高起点谋划,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水定城的理念并进行整体规划,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上升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排水保障工作。通过编制规划,对磨盘山、西泉眼、松花江及地下水等各类水源进行合理配置,保障供水需求;加大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使之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二、科学谋划十二五,扎实做好近期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创新节水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全面实现全市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坚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法制化、制度化;深入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计划用水、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制度。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促进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建立综合供水体系;开展西泉眼水库作为城市正式供水水源的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争取早立项开工建设。

(三)深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活动,促进节约用水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四)进一步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全面开展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完成城区三沟一河综合治理任务;推进北国水城建设,加强松花江及其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五)全面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据《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开展尚志市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覆盖全市范围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提高水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健全水政监察执法体系。积极推进《哈尔滨市滩涂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立法工作,加快推进《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哈尔滨市城市排水条例》等法规的修订工作,使我市的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水事行为。加大执法投入,重拳打击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行为,确保水事秩序健康有序。

篇6

一、特殊的水资源情势决定了江苏必须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江苏水资源的特点

一是本地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达到9492亿立方米。二是降水量大,产水率比较低。江苏多年平均降水量994.5毫米,折合水量达1017亿立方米,但由于江苏属于水网地区,水域面积大,蒸发也大,实际降水所产径流仅为降水量的1/4,低于全国,也低于长江和淮河流域平均的产水模数。三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在江苏,汛期集中了全年60%—70%的降水量,流域上中游来水也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排泄入江入海,形成弃水而不能利用。

(二)水生态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水体污染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1倍,许多河湖水体超量纳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三分之二的水域因水质恶化,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治理速度还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速度。以太湖为例,2012年实际入湖污染负荷中,总磷为0.204万吨、总氮为4.8万吨,分别是全湖允许纳污量的3.0和2.7倍。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水生态环境退化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河湖生物种群锐减,并以耐污型种群逐渐成为优势种,湖泊普遍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持续大规模暴发;另一方面,河湖萎缩,水域面积锐减。同时,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长期围垦、淤积和养殖,大部分湖泊都存在沼泽化现象,生态调节功能日趋退化。大量污染物滞留河湖,在河湖内部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严重内源污染。以太湖为例,污染淤泥淤积面积达到1960平方公里,占整个湖体面积的60%,严重区域淤积的污染底泥达1.5米以上,太湖湖泛生态危害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太湖严重的底泥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是洪涝灾害和局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江苏跨流域调水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在沿海地区、淮北地区和丘陵山区水资源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江苏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为28.9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份,全省缺水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全省缺水10.3亿立方米。

四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用水效率不高,2012年,江苏万元GDP用水量102立方米,高于发达国家50立方米的水平;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5左右,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为7—9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城镇供水综合漏失率达2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降至10%以下。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直接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体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江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出产的经济总量大,排污量也大。据2012年资料测算,当年向河湖排放的废污水总量与本地径流之比达到1‥1.7,为全国平均的15倍多。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水条件,河湖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国家正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靠无限制的增加用水总量满足用水需要不现实,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要求。现在全省用水总量已突破5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约1/10,江苏必将是国家取水总量控制的重点地区。因此,要继续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江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城乡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工程调度和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确立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比如城市规划上,要增加透水面积,包括规划理念和建设材料选取上都要考虑生态的需要等等。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要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和考核制度,严格水行政许可和节水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全面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从强化节水立法、健全管理机构、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和节水技改、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保护。要求从水资源保护的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制度设计,并从严格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快水源地达标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加大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推进地下水控采压采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从实施河湖水域“占补平衡”,建立健全湖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统筹河湖岸线开发利用,加大河湖保护执法、清水通道建设,开展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的要求与措施。

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大力倡导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设城市活水清水工程,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整治,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大力开展生态健康河流、湖泊、水库、小流域和水生态文明乡镇、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退圩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积极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水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对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加快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和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利用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水生态监测评估,加强水生态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等。

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明确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制订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出台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市、县(市、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评审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命名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省水利厅已经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市、县政府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河湖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加强科技支撑。强调必须加强水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落实经费保障。要求各级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和经费要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省水利建设投资切块专项用于水生态文明相关工程建设,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化投入的水生态文明投融资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强调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评价指标达标和重点工程实施等情况和指标纳入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要求市、县政府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省水利厅通报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

篇7

摘要:就某化工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底泥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浚;原位化学处理;生态修复

一、工程概况

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审批,擅自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购进的矿石原料砷含量较高,其中硫铁矿中砷含量高达5760mg/kg,导致生产废水总砷含量严重超标,并直接外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

二、砷污染底泥控制技术

重金属污染底泥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原位化学处理和原位安全固化、调水冲刷等。

(一)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解决河流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通过底泥的疏挖去除底泥中所含的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目前,江河湖库的底泥疏浚主要包括机械疏浚、水力疏浚和爆破等3种形式,共有挖、推、吸、拖、冲和爆等六种施工方式。

(二)原位安全固化

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会以离子态或某种结合态进入水体,如果能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抑制重金属的释放,则可降低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调高pH值是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在较高的pH环境下,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加入碱性物质将底泥的pH控制在7~8左右,可以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入水体。常见的碱性物质有石灰、硅酸钙炉渣、钢渣等,施用量的多少,视底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pH的高低而定,但施用量不应太多,以免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调水技术

调水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调水通过增大污染河道的水量,加速了河水流动,促进污水的稀释,河水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因而不宜在河道中滞留导致黑臭。同时,调水时河道水动力条件的改善使水体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河道自净能力的提高。对于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具有充足的清洁水源、水利设施较完善的河网地区,利用调水改善河道水质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治理方法。

三、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污染河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生物消浪改善生境技术、浮游动物改善透明度技术、水位调控生态重建技术、湖滨带水生植被恢复技术、仿生与水生植物镶嵌技术、入湖河口底泥疏浚技术、人工介质岸边生态净化技术等。

篇8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9):132-134

[2] 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 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届三中全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和中央2009年1号文件“继续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的精神,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2009年*禁渔期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2009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江西省*及*江西段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09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部署,通过禁渔期制度各项措施的实施,加快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管理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做到船进港、网上岸,确保禁渔期、禁渔区内“江湖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鱼”,无违规违法事件发生。通过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增强全社会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促进渔业资源环境修复和渔民增收。

三、禁渔范围和时间

1、禁渔范围

*禁渔区:**市辖区水域;

**段(亦即江西段)禁渔区:上起瑞昌市码头镇江西岭,下至彭泽县马垱镇牛矶山,全长152公里。

2、禁渔时间

*禁渔区:3月20日12时至6月20日12时;

**段(亦即江西段)禁渔区: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

四、禁渔内容

在禁渔范围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包括捕螺、蚬、虾等)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作业活动。

禁渔期间,需采捕*天然水产苗种的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和需进行渔业资源调查的有关科研单位,必须经省农业厅审核报农业部批准,取得特许捕捞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关活动。

五、措施与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管理责任禁渔期制度是养护*及*江西段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我市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把执行该制度作为深入学习实现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要求的具体措施,作为建设我市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禁渔管理组织机构和长效工作管理机制。各地要按照市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2008-2010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工作任务通知书》要求,制定本辖区的禁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做到县(市、区)、乡(镇、场)、村逐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管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责任人及包庇纵容违规作业等违法违纪者,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2、抓好宣传,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各地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禁渔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安全的意义,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宣传内容和方式上,要突出时代特色,提升媒体宣传报道的层次,使禁渔宣传工作做到“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报刊和网上有文”。在3月20日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渔政管理机构要把《禁渔通告》张贴到渔村、码头、船头和市场,把宣传材料分发到沿江滨湖每个渔民手中。通过大力宣传,使禁渔期制度进一步深入人心,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渔民进一步促进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命之河、生命之湖的理念,更加关注、支持和配合禁渔期制度,为坚持禁渔期制度营造更好的禁渔氛围。

3、突出重点,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地渔政、公安、水利、工商、财政和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对辖区水域、码头、水产品市场、农贸市场、餐馆饭店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渔政管理部门要全力以赴,派人派船驻守禁渔区,坚持昼夜巡逻值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充分应用联谊联防机制,或组织禁渔协管员、信息线报员等多种形式进行群防群治,维护禁渔秩序。

⑴开展清江清湖行动3月20日前,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清江清湖行动,动员渔民在禁渔期前将渔船渔网进港上岸,确保禁渔开始前,禁渔区内的渔船必须全部进港、网具全部上岸。

⑵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渔政、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特别是重点难点、交界和群众举报反映强烈的水域,要进行重点整治,强化管理,维护好禁渔秩序。禁渔期间,各地统一执法检查行动不得少于6次。市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将自行组织或配合省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参加3-4次大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重点难点水域、交界水域和群众举报反映强烈水域,进行暗查暗访和突击检查。

⑶设置禁渔标*湖口县入湖口及**段(亦即江西段)瑞昌市和彭泽县两端水域交界处要设置好禁渔标志,做到禁渔范围明确,标志清楚。

4、健全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健全举报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对举报的情况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市禁渔管理举报电话为:*。各地要及时将禁渔值班举报电话报市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加大增殖放流,提高禁渔成效“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是*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各地要积极推进增殖放流事业,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增殖放流规模,规范增殖放流管理,提高增殖放流效果。

6、文明执法,强化服务认真意识各地要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要遵守“渔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做到严格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要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真情关心渔民群众,妥善安排好禁渔期间渔民生产生活。

六、认真做好总结、评估

篇10

关键词:土地整理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农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当前,土地整理过多地关注耕地数量的增加,而对由此引起的生态问题重视不够。不适当的整理方式和技术,使土壤性状发生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生物量减少,甚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探讨土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重视土地整理生态设计,以减少对生物链的不良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来实现,农业区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因此要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代价,而是应该通过工程措施,对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进行利用与保护。

1.土地整理单项工程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不仅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还有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得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渠道直且光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病虫害发生的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土地整理布局的影响

农地的整理多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整理布局中,很多只考虑经济性以及耐用性,而忽视了生态的考量,这极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节省农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在修建排水渠道时,对沟渠进行裁弯取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此外一些地区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并误认为这是一种高品位的设计,这种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特别是沟渠采用“三面光”的设计,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影响了土地生态环境。

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直接减慢了农田物种的扩散,生物的栖息地被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隔开,物种的扩散受到影响,导致群体趋向不稳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在土地整理的空间结构上,土地整理中“路成框”的指导思想势必引起项目区的景观破碎,导致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沟渠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威胁。沟渠遍布在整个项目区,而且在沟渠与路相交处有涵管、桥等水工建筑保证沟渠的贯通,这就为一些动物的迁移、植物孢粉的运移提供了可能。农田防护林在项目区也基本贯通,是动植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土地整理中防护林的建设提倡选用本地物种,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着积极的响。

二、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

生态保护型整理模式多种多样,有从农地整理结构设计、道路设计和河沟渠设计3个方面构建了保育形模式;有从生态模式、仿自然模式和等级模式3个生态型农地整理模式;有从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中,

提出的我国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设计模式中构想等等。其中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如下:

(1)田间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结构,尽量采用土石铺路,混凝土结构不具透气性,导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一些小型动物和微生物无法栖息,从而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该地方的生态平衡。

( 2) 渠道边坡不宜过陡,尽量设计为缓坡。渠道边坡是许多生物生长和栖息的地方,边坡太陡,渠道水位变化过快,很容易对边坡一带的动植物带来冲击,增加了两边生物的存活难度,因此在修建渠道时应该尽量延长渠道边坡的长度,以增加和稳定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修建复式断面的渠道。

(3) 笔直无弯道渠道虽然最具经济效益,但就保持生物多样型来说,凹凸多变的渠道无疑是最佳的,笔直无弯道渠道水流湍急,不利周围生物的栖息和藏匿,多变渠道的渠道则可以阻挡、改变水流,稳定水温,同时渠道凹凸处也是许多生物理想的栖息地。

( 4) 渠道周围规划植栽。渠道周边缺植栽,造成日光直接照射,使日夜温度差很大,对生态的发展亦有不良影响。植栽可提供阴影,缓和水温的变化,制造野生动植物栖息的有利环境。

( 5) 保留一定的沟塘和低洼地区。沟塘和低洼地的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之所,它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

三、结语

土地整理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和谐,随着人类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和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袁志文,何晶晶.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J].上海环境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