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双元主体一体化 校企合作 模式

所谓“双元主体一体化”是指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构建由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相应生产经营资源整合组成的若干紧密型实体。江苏省煤炭地质局和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共生发展为基础,签订“双元主体一体化”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大地工程勘察院”,江苏省煤炭地质局安排长江集团工程勘察院部分生产经营资源、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安排地质工程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作为合作投入,校企双元主体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实体。

一、“双元主体一体化”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分析

(一)共同组织管理,责任共担

学校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是有很大差别的,主要是因为各自运行的目的和目标不同,所以简单松散式的校企合作,往往不能实现双方尽心尽责合作的真正深度融合。“大地工程勘察院”实行股份制,独立运行,独立核算,江苏省煤炭地质局占股49%,学校占股51%,职工的工资、奖金与办学效益、生产经营效益挂钩。院长即企业法人代表,由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学校地质工程系支部书记担任书记,副院长由企业的副职和学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共同担任,负责人才培养和生产经营及教科研等。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工作,又承担生产经营工作,双岗双责。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管理,共同承担责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校企合作。

(二)单个专业合作,快捷有效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单个专业的人、财、物参与大地工程勘察院合作,学生少,组织结构简单,能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实训设施、实习岗位进行人才培养;在顶岗实习阶段,方便安排学生到长江集团参加生产实习,增加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机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提高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技术的革新。

(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

“大地工程勘察院”人员组成包括工程地质勘察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调研制定是专业工程技术员的职责,因而能够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校企共同对工程勘察项目所有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工程项目育人”特色,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基于工程勘察施工整个工作过程模块化和行动领域编写教材,实现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横向上包括国民素质教育、专业本领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纵向上强化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具有“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交替式、素质教育与职业培养互融式、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并进式;教学组织项目化、学习形式多样化、成绩考核和能力评价动态化;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培养目标(三式三化一目标)”特色,能有效地把企业集团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内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培养出的毕业生符合江苏省煤炭地质局所属地质单位或其他地质勘察单位的需要。

(四)共同实施教学,提高质量

“大地工程勘察院”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都是双岗双责,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统一安排在教学一线,能够让学生掌握工程勘察项目生产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一些实用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具有理论经验和技术技能的教师授课,又有工程勘察项目生产施工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授课,在这种交替式授课中,学生明确了工程勘察施工生产岗位和将来工作岗位的方向、内涵、要素及要求,熟练掌握生产施工技术要领和工艺流程方法。教师、师傅和学生三方互动,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

(五)共同建设“双师型”队伍

目前职业学校中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专业实践经历很少甚至没有,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上不去。“大地工程勘察院”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通过完成工程勘察项目施工,熟悉工程勘察项目生产施工工序、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掌握各种钻机等设备的操作技术技能,积累工程勘察施工经验,在勘察技术研发和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中提高教师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工作中,还可构建“大地工程勘察院”教学和施工科研团队、技术创新团队,深入钻研技术,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勘察项目施工效率。

(六)共建实训基地,促进就业

校企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实训基地,完成了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土工试验室、泥浆试验室、工程勘察训练场、岩心钻探实训场、地热钻井训练场、基础施工实训场等6个实训室及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具有教学研究、地质文化、地质精神、安全生产教育功能。形成了“课堂与项目生产施工现场统一、教师和师傅统一、学生与学徒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作品与产品统一”,“教、学、做”融为一体的生产教学科研共享的实训基地,促进了学生“零距离”就业。

二、“双元主体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为100%,学生技能大赛获奖率高,用人单位评价高,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教师团队全面成长。有1名教师成为注册岩土工程师,6名教师成长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1名教师成为江苏省联合职业学院工程勘察技术专业带头人。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在《地质与勘探》等核心期刊发表教科研论文60多篇。

(三)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共同制定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人才方案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通过专家验收。该课程结构体系对接了工程勘察项目施工生产要素,课程内容对接了工程勘察项目施工中项目负责人岗、施工员岗、预算员岗、安全员岗、监理员岗和机长岗、班长岗、操作员岗、土工试验员岗等,提高了学生培养的专业针对性。

(四)开展真实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大地工程勘察院”结合了教学和生产经营,承接工程勘察项目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培训能力增强,2012年成功承担并完成江苏省人力资源与保障厅和江苏省煤炭地质局举办的江苏省钻探工技能大赛。学校该专业已经在省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

[2]康树元.对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1)

[3]王玉栋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8)

[4]肖称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与激励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2(12)

篇2

摘要:我国一贯重视培养国土资源调查人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基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职业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构建出成熟的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内源型;项目导向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和聚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成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需要大量能源和矿产资源支撑。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矿产资源消费国。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长率居高不下,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必将继续大幅增加。能源和矿产资源是基本生产资料,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来源多元化,高度重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量。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地质工作,寻找更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提高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

地质矿产勘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国家一贯重视培养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建立了一批本科地质院校(系),以后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中等地质学校和中等地质技工学校。20世纪下半叶,这些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人才,他们艰苦奋斗,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到了充足的矿产资源,在共和国史册中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进入21世纪,沿用半个世纪的地质教育层次结构及其产生的地质人才层次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质院校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形势发展,开始实行培养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一批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应运而生。其历史沿革是:本科地质院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下嫁”高职层次和中等专业学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高攀”高职层次。多年来,虽然随着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土资源行业对技能应用型国土资源调查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合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适,难以培养出既具必要理论知识,又具较强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面对地质教育形势和地质工作要求,不能采用带有本科色彩和中专色彩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采用先进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培养高职层次的国土资源调查人才。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发展的需要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传统专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建校之初,学校就开设了“地质调查及找矿”专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办学基础。我院基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职业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期望构建出成熟的高职层次国土资源调查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市场状况及其对策

人才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技能应用型国土资源调查人才严重短缺,野外作业地质勘探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更是如此。就我院而言,近年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单位需要,人才供给与需求比例达到1:5甚至1:10,极不平衡。就全国而言,国土资源调查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本科层次数量相对较多,高职层次数量相对较少,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不符。

我院主动适应国情,重新制定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增强实践能力,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旨在培养出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和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满足国家需要。

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运行机制,构建培养模式

我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联合地质勘探单位,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按照“项目导向、产学结合”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共同实施,构建“内源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地质调查与找矿方向)主要面向地质勘探行业、矿山企业和矿产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专业设置地质勘探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和矿产开发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200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因此,加快资源开发建设的时机已经到来,地质勘探行业面临着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我院根据国土资源行业发展状况、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地质找矿),将新专业设置为“国土资源调查”。

课程体系建立由地质勘探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职业分析入手,将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通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按照职业能力设计相应课程,如图1所示,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逐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措施,强化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并吸纳地质勘探单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评价等的全过程,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全新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按照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显现新成果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在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线,根据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陈旧、重复、过深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环节;并将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考试大纲紧密融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教学中大力提倡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教学手段,实现开放式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将教学与职业岗位衔接起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实践技能和模拟岗位操作经验,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强化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贴于 。(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中心,借助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装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于一体。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2)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项目法教学。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主体,联合地质勘探单位,采用“项目导向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①,通过能体现和涵盖职业功能模块中工作内容的项目教学,将实际的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环境带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环境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途径利用校企合作,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校企合作、项目导向的方式主要有:(1)内源型。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师生共同参与地质项目;(2)合作型。与地质勘探单位合作,建立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三)保障体系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培养与引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结构指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双师型”比例、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教学能力和生产、科研能力强的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实验(训)基地建设以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按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标准,做大、做强本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通过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训、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质量多功能基地,满足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培训需要。

教学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1)与地质勘探单位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式,成立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是建立教师教学标准;二是建立与专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与职业技能认证高度融合的专业课程理论标准。以国土资源专业职业岗位高级技能鉴定考核要求为基准,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逐项分解到每门课程中,建立起专业课程的理论标准,并根据地质调查新方法和矿产勘查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增加或更新体系内容。(2)与地质勘探单位和矿山企业共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专业已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纳入地质勘探行业和矿山企业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学生实习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系统的作业文件,形成教学全过程运行监控体系。研究管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监控,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校企共同实施“三证”制度。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国土资源调查类职业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建立顶岗实习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由企业向学生签发“实践证书”,毕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评价采用“3+1”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1”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系部考核、督导考评、学生评教和企业评价。着重考虑地质勘探单位的要求与就业需求,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形式;校企共同考核,健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通过探索,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专业设置更能满足国土资源行业需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能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更加优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加先进。近年来,我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成为了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了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教育部资源勘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团体一等奖。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质工作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我院“项目导向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三个递进教学阶段分别为:(1)专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在校内完成,通过实验教学、课间野外实践教学、校内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2)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阶段。以学院地质工程公司为依托,以自主地质勘探项目(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矿区详查、压覆矿产、矿山动态储量测量)主导的综合性生产实训等工作任务为载体,并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中心)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仿真实训,达到岗前技能强化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3)专业能力强化阶段。在与地质勘探单位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训,学生直接参与地质勘探项目,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培养工作能力,实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10-14.

[2]孙中义,陶潜毅,等.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6,(3):3-28.

[3]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9):58-59.

[4]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8,(1):10-14.

[5]魏东新.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6]李红莉.浅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建设教育,2006,(9):15-17.

篇3

关键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地质学;中美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45-02

一、引言

本科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构成单元,也是决定大学社会影响、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地质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来看,虽然目前已在专业建设、培养数量和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学生专业素质不足、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留学人数的快速增加和国际石油等能源(外资)公司的进驻,中外地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过程及中外地质学专业毕业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学术创新能力的比较日益频繁,中国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压力日益突出。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 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中的“顶层设计”。

二、培养方案对比

本文选择美中两国在石油地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UTA)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eleum,CUP)进行本科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美国UTA成立于1883年,是德州大学系统中的主校区,也是德州境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美国最大、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该校地球科学学院源于1888年成立的地质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体包括地质科学系(1888年成立)、经济地质调查局(1909年成立)和地球物理研究所(1972年成立)。2013年在校本科生325名和研究生318名。该校授予地质学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分为8种(入学前2~3年不分专业,之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方向;2010~2012级适用)。具体包括:(1)环境科学理学学士;(2)通用地质理学学士;(3)地球物理理学学士;(4)水文地质理学学士;(5)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学学士;(6)教育地质理学学士;(7)地质系统工程与水文地质理学学士;(8)地质科学文学学士。在上述8个专业中,学生最多的属通用地质方向,其次是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方向,其他专业学生很少(表1)。

在此选择该校通用地质学专业(General Geology)本科教学大纲(2010~2012级)进行介绍。UTA通用地质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特点包括:(1)地质基础课在1~2年级开设,为必修环节。(2)地质选修课为3年级之后开始选修的专业课,共6门课,1分。(3)可选修的地质课程可分为:①低年级课程,共19门;②高年级课程(upper division、高级、专业课程),共63门可选。按照培养计划,每个学生还必须选修6门专业课。(4)进入3年级后每学期一门技术选修课,共4门课,12学分。

CUP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学生近14000人,教职工1284人。1953年建校,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高校,1997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该校地球科学学院由1953年成立的石油地质系发展而来,下设地质学系、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954人,研究生951人。开设地质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分别大致与UTA的通用地质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相当。在此,选择地质工程专业对其培养方案进行简要介绍。

对比UTA和CUP在培养方案方面的差异表明:(1)中美高校地质类本科培养方案在学分要求和课程要求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高校最低要求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114学分,选修课最低30学分,实践教学34学分;而美国UTA最低学分要求126学分,2门写作性课程、高年级课程(upper division)至少包括12个学分。(2)培养计划中,都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课程又可以分为:①通识性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③专业课程。两校在这三部分的学分比例大致相当。(3)通识性课程通常包括:①数理化(及计算机)类,②文史类,③体育类,④外语类。所有高校的通识性课程学分比例都超过40%,最高接近50%。(4)中美高校在通识性课程的前两类学分比例基本相当,但在内容设置方面差异巨大,尤其是文史类,美国高校强调艺术、历史、政府、写作训练课程的学习和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在体育和外语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内高校在1~2年级普遍开设体育课程,而美国没有;国内高校在外语学习方面学分比例一般占总学分的8%以上,而美国高校相对略低,为6.35%。(5)中美高校在专业基础课上基本都是指定,且在课程选择上非常相似;但在专业课程方面,都提供了较多的课程供选修,一方面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另一方面开始关注不同工作性质的要求。(6)在专业课程方面,美国高校可在全校公选技术课程,选择余地大于中国高校,更利于学生学习新技术手段,培养研究兴趣。

三、结论

通过对UTA、CUP地质类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明确了中美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给予中国高校在培养方案改革以新的方向和思路。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在地质专业本科培养方面有待改进的领域包括:(1)适当合并、整合部分通识性课程和专业课程,适当增加重点课程学时,保证学习深度、练习―实践时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改进学习效果。(2)在通识性课程中注重修辞写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注重艺术、历史和社会学课程学习,增强人文底蕴。(3)加强重点课程的课内实践效果,增加课内实验、习题课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内野外实习,改善理论学习与野外实践脱节的影响。(4)针对学校实践和学生差异,打破统一性毕业设计安排,鼓励优秀学生提前(大三)进入研究项目组开展毕业设计研究,同时开设对应专业课程或其他实践课程,代替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何春艳,雷涯邻.中美地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04):69-72.

篇4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工科教育;培养方案;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82-02

一、引言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国家执业资格制度,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的一种门槛准入控制。该制度有助于提高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便于国际上的交流和互认,在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许多年。我国建设部信息中心于1992年印发《建筑师、工程师注册制度研讨会纪要》通知,开始探索注册工程师制度。我国人事部和建设部于2001年公布了《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对各部门职责做了总体规定,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制定了纲领。

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及格率,可以部分地反映出该专业的办学水平。现在大学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仍有脱节,毕业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成为合格的注册工程师。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注册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本文以我校勘察专业为例,介绍了基于注册岩土工程师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1.修订培养大纲。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代表了工程界对岩土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总体要求,也为我国高校制定培养大纲提供了重要参考。本课题组根据考试大纲,提炼出注册岩土工程师所需的岗位能力,调整我校勘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所要求的大岩土概念。

为了方便学生毕业后尽快获得行业“准入证”,我们将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分配到大学课程中去,以求教学内容涵盖注册考试内容。同时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减少课程的总学时,尤其删除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部分。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不仅包括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还包括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等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还包括边坡加固、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组织、桩基工程、地基处理等专业课的内容。要掌握这些内容庞杂的、相互联系的知识,需要对现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描绘出能力要求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图。

2.优化课程体系。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包括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些知识与能力,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改革与之相配套,注意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在课时分配上注意参照注册资格考试大纲,科学分配课程学时,调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关系。充分研究课程内容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减小不同课程中内容的重复,构建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使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比如在土力学中适当增加渗流固结、斜坡土压力理论,为今后从事地基处理、边坡加固、基坑支护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基础工程课程中,适当增加桩基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引入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的一些内容,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在技术课程中,增加岩土规范与建筑法律法规的内容,这也是注册岩土师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专业课程开课的前后顺序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重点在于介绍勘察技术,同时又是工程地质、土力学等课程知识的综合实践与应用,所以应该把岩土工程勘察安排在土力学之后讲授,因为土的工程性质和土的分类这些内容要依赖工程地质、土力学课程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基础类型的建议,也需要有基础工程作为先修课程。

3.改变授课方式。改进教学环节,尝试采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观看录像、论文报告、室内试验、野外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例,课堂上的工程案例是为学生进入实际工程所作的准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既有机会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意见。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都可以提出来并加以比较讨论,这为他们将来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注册岩土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在岩土工程实践过程中,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培养了较好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沟通等综合能力,毕业时即可以胜任工程师岗位的工作任务。例如根据一栋高层建筑上部荷载和地质勘察报告,如何确定基础方案就是一个综合问题,要采用桩基、筏基、箱基中的哪一种基础类型,除了考虑建筑功能、结构强度问题外,还涉及到各工种互相配合协调、深基坑开挖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如果学生没有培养出综合应用能力,就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

三、课程改革的成效

1.专业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本课题组采用实地走访、分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岩土公司企业、本专业校友进行调研,听取他们对专业改革的意见,了解福建省的人才需求趋势,结合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本专业培养计划能够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本课题组还跟踪本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能力培养的进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还增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并根据每年注册工程师考试大纲和试题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加明确,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更加紧密,课程体系突出主干课程的核心作用。

2.教材建设体现了注册工程师的能力要求。以前的教材编写是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为依据,对行业的注册考试关注不够。现在我国土建行业已基本建立起完善的注册考试制度,作为行业准入门槛。但现有的大部分教材,还是没有体现出注册考试的影响,这样使学生毕业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准备注册考试。本课题组以其中的专业基础课《基础工程》为切入口,编写了较有特色的教材,体现了注册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3.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工程实践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地质实习、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测试实习、边坡基坑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岩性辨别、现场试验、岩土设计等方面获得实践训练,以达到人才培养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的性质不同,分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依照课程的安排顺序,遵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循序渐进,组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凸显行业特色。相关的成果获得我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有待增加。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岩土工程师的培训任务很大程度上由企业承担,而我国的岩土工程毕业生在职业培训方面还未形成体系,施工企业和设计院大都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和实践经历。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毕业生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迫使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与注册师执业制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要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机会。

2.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我国青年工科教师这几年数量大增,普遍缺少工程经验,这样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就难免捉襟见肘。在兼职教师方面,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造成工作时间和教学时间冲突,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和鼓励,所以到大学兼职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很多。

参考文献:

[1]曹霞,金凌志,蓝丽江,付强.注册师制度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

[2]李飞,霍宁.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与高校教学改革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

[3]孙超,常虹.与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28(2).

[4]张云峰,詹界东,李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

[5]周德泉.岩土执业资格制度下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J].交通高教研究,2003,(2).

[6]黄真萍.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篇5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改革 设计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il Mechanics Course Based On Cultivating Core Occupational Ability

LIU Shuli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 The key link of realizing the cultivating core occupational ability is how to implement it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Taking the exampl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il mechanics" cours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pecific training scheme of the cultivating core occupational ability, reforms and designs the cours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re occup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core occupational ability; teaching reform; design; training scheme

1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准确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描述是进行能力培养和测评的先决条件。要根据水利行业实际特点明确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我院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目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笔者以2012届和2013届水利就业招聘会为平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向企业一线专家、技术人员广泛征集了社会对高职水利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及需求信息,并通过系部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等的教学研讨,明确了水利工程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合作的社会能力;具备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创新发展的方法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2 结合课程特点明确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结合课程体系中的四大能力平台,①按照课程特征、教师能力素质高低,对职业核心能力不同模块分别进行侧重培养与测评,从而 “递进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②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属于水利工程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的必修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独立实训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对目前该门课程的学情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疲于思考,在技能考查过程中表现出的获取相关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整个团队合作意识欠佳等。所以结合本课程特点及学生现状分析,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与测评的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为: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落实在职业岗位中凸显重要性的与人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制定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标准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改革以往只片面重视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明确提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将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细化为一系列的学习目标明确体现在教学文件中,把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专业教学之中,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4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的具体落实

4.1 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将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分为2个总项目和 8个子项目,结合技能考核方案中设计的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并明确提出各子项目侧重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目标(见表1)。

4.2 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以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下转第118页)(上接第80页)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灵活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角色转化、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设计中各项目要求和特征,在教学内容中安排自我学习、团结协作、信息处理等环节。

表1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项目设计及能力目标分析

(1)项目载体、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阐述性内容不感兴趣,对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积极性较高的特点,本课程结合技能考核方案,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探讨交流等形式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带差、差赶优以及灵活的小组竞争机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发现、交流沟通、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平台。

(2)自主学习:对于较简单的基本知识点,采用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分组汇报的形式进行,通过角色转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处理、沟通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3)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土力学部分综合性较强,但目前大多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欠佳,学生的惰性强,疲于思考,针对这一特点,对技能考核方案中的项目进行有效设计,将指标的提出、分析、检测和应用融为一个整体,既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递进性,同时锻炼了学生信息处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行为习惯,所以应改革以往“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案,创建“以能力为本位、强化过程性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见表2),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紧张性,“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学生平时不学、疲于思考甚至考试投机取巧的不良学风,突出能力目标,锻炼职业技能的同时,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

表2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评价体系表

总之,只有我们立足于专业实际和课程特点,注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教育各环节中真正落实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核心能力贯穿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名称:职业核心能力全程融渗式培养在水利工程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329494,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注释

篇6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分析。

工程地质主要是对人类活动以及工程建筑相关的地质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为工程建筑的地质条件作出查明和判断,对的确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中所出现的变化,为人类活动的确提供优势的位置。但是目前我国工程地质正面临挑战和新的发展机会。工程地质要研究分析人类活动如何顺应自然情况,并不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更改,同时要探讨工程地质日后在我国发展情况。在为人类活动寻求最适合的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破坏自然环境,因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工程地质中要认真关注此问题的发生。

1.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工程地质研究方面包括人类工程活动所带来的自然环境影响,保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预防自然情况的发生,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在研究工程建筑时制定相应的勘察方法,保证工程建筑的地基稳定性,防治出现工程建筑下陷与破坏的情况;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对工程地质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工程地质是以确定岩土组成、组织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对建筑工程稳定型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方面的研究往往会出现勘察方法不恰当、事物针对性不明确、观察重点模糊的情况,并且勘察方法落后。工程地质在勘察工作时会因使用的方法与计算公式不同,与现实情况有差别,而导致勘察结果出现错误;有些时候工程地质勘察并没有深入到现实中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就下定结论,造成工程地质工作中出现事故;工作人员在进行勘察工作后并没有将现实中的情况详细反映,导致资料收集出现漏洞或者结论诊断有偏差,给审查过程带来难度,延缓工程建筑的进行。即使通过检查,也会给今后的工程建筑过程中带来隐患,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质量问题,做到目的明确,确定重点,选取最适合且正确的勘察方式,提高勘察质量,避免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3.勘察周期不合理

从对工程地质的具体情况勘察到提交勘察报告需要一个时间进行整理,方面以后的工程顺利进行。但是有些时候因为该工程没有给工作人员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时间,而直接选用了勘察报告,导致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在国家级工程建筑中并不多见,而是往往多见于一些小型工程建筑与地方性质的工程建筑。因为在工程建筑之前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对地质的研究没有概念,会加重工程建筑的投资金额,工程建筑在进行时时刻对建筑方法进行修改,在不能控制投资金额的同时也加重了工作负担,但是最严重的还是会因为这些基础工作的不完善而引起“豆腐渣”工程,在建筑中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发生重大工程事故,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重视技术管理问题

近年来某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交的勘察设计报告并不是由地质师所写的,所以在工程地质知识方面得不到准确的参考,而且在审查中出现很多错误,该事件已经助长了工作人员不负责的心理,并且对勘察设计单位的大众形象也受到损害,而且还会延长工程的审查时间,导致工程建筑不能按计划时间进行。所以在对技术管理方面要重视,这项工作属于控制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主要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技术管理,一定要宣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使其在工程地质中发挥最佳效果,这也限制了上级单位工作人员的审要性。只有加强技术的管理才能培养技术责任心,提高勘察质量,避免因为此环节中的不合格而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进行。

加强对工程勘察方面的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工程地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人才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人说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地质师,其实不然,优秀的地质师要保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要有丰富的时间经验,对勘察工作有高度的敬业与热爱精神,在勘察工作中要有专业的分析能力并且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寻求创新的方法。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培养一个专业的地质师是要通过多方培训与历练。而且目前我国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极为重视,所以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社会竞争强力,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是要面向社会的,只有加强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人才培养,才能使得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得到飞速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地质师的培养,重视高素质的教育以及复合型人才的潜质开发,能够使其专业知识充分运用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来。

其他问题

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环境情况调查不足,或者是由于投资经费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工程地勘察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前期工作投入不够,就会是勘察工作不能得到合理计划,造成经费大量使用。因为勘察设备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水平有限,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进行,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发展的需要,发展出现局限性。有时因为审核人员不认真,导致设计图纸中出现错误,在工程建筑实施中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出现严重工程事故。地质分析不合理现象得不到解决,非水利水电勘测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时因为研究领域不同会导致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出现差异。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问题的解决

随着几十年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我国地质工程工作人员为建设工程建筑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与经历,在工程地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勘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够本工作经验。但是我国目前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还是具有严重的挑战,所以根据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所存在的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解决之前要根据工程地质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应该承担责任的相关部门。首先要解决工程前期投入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根据勘查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找到相关负责人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情况中来,不要只在嘴上进行探讨。制定出解决方案时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找出最合适的工作方案,提高工程时间与质量。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探讨往往会发生矛盾,因为以往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合如今的社会发展情况,所以在勘察方法中要进行创新,但是新的创新方法与旧的管理模式也会出现冲突,所以要尽量使两者之间进行磨合协调,找出最适合的发展方法。

在工程地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重点进行,因为一个优秀的地质师可以有效的将其自身经验融入到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来,在工程建筑方面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案,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情况完整的联系在一起,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筑中来,同时也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错误,在人为方面也保证了工程建筑的安全,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也有一个保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J].工程地质学报,1999(3).

篇7

关键词:合作教育;地质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66-02

一、前言

地质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地质行业需要高技能人才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目前,各高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为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野外实习及毕业设计几个环节。虽然培养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教学环节,但在理论及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仍然没有接触到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加上教学计划、学校经费的限制,很多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学校都接触不到,致使学生在“学”之后不知如何“致用”。甚至一部分临近毕业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由此可见,传统的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为了让学生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到实际工程去,学以致用。合作教育是教育机构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将课堂学习与有计划、有督导和有报酬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允许学生进入企业,在工作实践中将所学理论得到应用并获取实用技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确立就业方向。合作教育不仅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还能将工作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学科研中,使学校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针对职业需求及培养要求,结合合作教育培养特征,本文分析我国合作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的特征,构建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质工程专业的合作教育模式。

二、合作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国外的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归纳成功的合作教育模式的总体特点为学生将课程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工作中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学校通过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改进其教学。受国外合作教育的启发,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增加1~2个月合作教育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到学校指定合作教育基地或自行联系合作教育企业中参加部分实际工作,从而达到实践教育的目的。但由于各高校在合作教育方面投入资金限制、各专业方向所从事的行业不同等因素,我国大多数高校合作教育还是停留在产学合作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有所成效,但也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系统分析起来存在以下问题:

1.合作教育岗位难以控制。地质工程专业是个系统性很强的专业,虽然各高校地质工程合作教育模式不同,但很大一部分高校合作教育采用集中式到企业实习方式进行。该模式合作教育可以集中时间接触专业业务,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地质工程项目耗时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学生到企业参加合作教育时间较短,只能接触一个项目的一角或更少,加上合作教育学期安排的限制,学生到企业后,往往参加的实践可能只是野外取样、野外测量等,有时参加合作教育时间很长学生对专业知识收获甚少。

2.合作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一大难题。目前各高校都推行合作教学,各专业类别的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这就要求有大量的专业相关的合作教育岗位。但是由于业务限制、经费缺乏等各类问题,很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带薪实习对于很多企业是负担;即使有的单位愿意参与合作教育,但所提供的岗位也寥寥可数;而有的可提供合作教育岗位的企业所参与的工作也是单纯机械式的体力劳动,对于专业知识的使用及学习很少,所以也会失去合作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3.实践型师资队伍的缺乏。我国的教师队伍大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高学历人员,基本没有从业经验,尤其近些年,各高校招聘要求基本均需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的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就来校任教,没有行业背景,没有实践经验,甚至有的教师对专业的某些方向从未涉猎,故而由于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一部分教师只能讲述理论知识,自身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所以更无法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地质工程专业是实践型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深入分析专业问题,也无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困难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4.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问题。产学合作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效果的保证需由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来控制。目前提出合作教育的高校均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合作教育关系,但是由于参与合作教育的企业少,且每个合作教育企业接受学生名额有限,当一届学生人数较多时,则有部分学生只能分散到其他有需求的单位。学生在合作教育过程中,由合作单位监管的学生,只要能完成单位的任务,对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单位一般不做要求,而非合作教育单位的学生,由于参加合作教育管理的教师有限,学生所在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所以教师很难做到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全过程跟踪管理学生,导致学生在企业的动态及实践环节的检查得不到反馈也无法得到质量的保证。

三、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

为了探索创新性地质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标准,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将合作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可以接触各种实物,参与实际工作,知道具体的工作、生产、组织过程,在一线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扩展课堂知识,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同时,还可以查找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不但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合作教育的效果,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机制中做出一系列的改革。

1.设立专门的合作教育部门。部门的主要作用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连接作用,一方面为学校学生寻找合适的合作教育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合作教育实践反馈企业所需专业方向,适当调整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为学生及企业双方服务。管理人员来自企业和学校,企业人员与企业联系密切,在安排学生合作教育岗位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合作教育基地的建立。由于建设经费的短缺,单独设立合作教育基地困难较大,但为满足学生合作教育要求,联合与专业相近的一个或几个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基地的建立。基地的选择及建设应满足创新性人才的职业岗位和专业设置要求,通过企业与高校协调,为学生构建一个先进、实用、创新的合作教育基地。结合合作教育部门的管理,使学生能够在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掌握高超的技能。

3.教学制度方面改革。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到企业参加合作教育时,工作性质不同所以需要工期有长有短,但受限于学校课程的安排,学生在企业参加的工作时常被迫中断,所以有必要建立灵活的学分学制。开设自由选课系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接受合作教育的时间及单位,安排学校下达的专业学习任务,以便能集中时间到企业参加合作教育;参与合作教育的企业,必须与学校共同完成“合作教育课程”,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的人才,为学生打造就业的“直通车”。

4.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针对高校没有实际业务经验的教师,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培养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为高校的“访问工程师”提供工作和学习场所。通过培养与引进,建设一支地质工程专业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教学和生产能力强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

5.引进企业高工讲学。针对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引进企业高级职称人员到课堂讲学。考虑到企业人员业务繁忙、时间的安排问题,可将合作教育联合企业人员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在学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专业课某一章节的应用问题,请企业高工进行教学,如有必要可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做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及实际应用价值,而且也不占用太多企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达到高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四、结语

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才能初见成效。本文分析了我国地质院校合作教育的问题,并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特征,建立了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为保障合作教育成功实施并取得预期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模块,并通过今后长期的理论、实践反馈调整,以达到合作教育预期的目标。本文的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合作教育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2]高怀世,陈传胜,徐明.以项目为导向创新高技能地质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08,(4).

[3]王英立,乌力吉图.美国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4]曾勇,隋旺华,刘坚.工科地质类“产学研教”互动型合作教育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4).

篇8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以无线传感网、RFID、4G、IPV6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电子信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技术相关人才要求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这与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口径是一致的。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主动变革,迎接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急迫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交换和检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面宽,而且作为高新技术专业,薪资收入较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工科教育普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毕业生的质量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要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

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工科教育,在整个创新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工程教育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进行各种有益探索,努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调整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综合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的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主干学科及社会需求预测,结合我院(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编者注)实际,我们制定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发及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设计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重点突出我校在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以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要以用人单位的求为导向,要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以保证学生到企业就能或者很快就能独立工作,并且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 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实践证明:课程设置是高等工程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中实践性环节缺乏造成了对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不足。其原因主要有:高等工程教育的部分专业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科学性,因此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在课程体系、教材编排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切实际,学生学完了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学校的教材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学不能以致用的原因。

(1)课程体系――两个方向,三个层次,五大模块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以及通信相关的专业知识,毕业生应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通过对其他院校的调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师资条件,学院设置了电路与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并为每个专业方向配置相应的课程模块;为了克服学时紧张的问题,将课程模块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了集成优化;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设置了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专业特色教育、专业拓展教育以及专业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支撑。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学院按照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群,在同一个课程群里,突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贯彻主干课一条龙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践课联系及增加综合实践的思想。

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理论+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理论+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理论+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 智能仪器及接口技术(理论+实验+课程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理论+实验) 电子线路设计CAD(理论+实验)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理论+实验)信息理论与编码(理论+实验)通信原理(理论+实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实验+课程设计)MATLAB语言在电子信息科学中的应用(理论+实验)

三个系列课群从多方面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让所有课程共同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实验环节,注重实用性,压缩验证性实验,将验证性实验通过仿真等手段让老师课上演示,不仅有效地节省了课时,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打通相关课程,将各门课程孤立的实验统一开设,例如集成电路、高、低电子线路实验;集成MATLAB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这样对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非常方有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能力很有帮助。

课程设计加大力度。专业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设计,并且在课程开始时就布置下去,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

(3)完善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电路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学生来说,要具备电脑操作能力、仪器仪表操作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器件识别和选型能力、焊接能力、PCB绘制能力、开发工具应用能力、基本编程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在实际电路设计与调试过程中才能得到的。因此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实践环节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竞赛为契机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部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飞思卡尔电动车大赛等,学生都感觉受益颇多。学生参加竞赛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团队精神与实践素养,是一种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很多政策,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以及创新实践项目,但是也要防止学生和老师进入另一个误区:参加竞赛完全以得奖为目的。有些竞赛对于学生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学生宝贵的时间来说,是一种浪费。

创建学术型社团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虚拟仪器俱乐部和嵌入式创新实践俱乐部。从俱乐部的经验来看,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是互相促进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这种兴趣小组,虽然他们还没学专业知识,但是跟着学长边做边学。这时候他们的收获,不在于他们独立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于专业知识提前有了感性认识,带着出现的问题进行后续的课堂学习,他们会更有兴趣,更有目的性,理解也更深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了学长的传帮带,到大三的时候,这些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时参加一些竞赛,帮着老师做些课题,在专业能力上就更加成熟了,这样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设想

高校特别是工科专业应该形成一个闭环的培养系统。高校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病是只管培养,不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也没有沟通的渠道。这样就缺乏一种用户的反馈机制,对于我们及时修正我们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学生是不利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不能只关注课程的体系化,更不能因人设课,应该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要接地气,真正把课程设计得科学有效。因此,建立毕业生的追溯机制,将用人单位记录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回馈作为评价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的有效方法。这种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才是健康的。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旨在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倡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承担企业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真枪真刀地做毕设,做课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地锻炼,毕业后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对学生就业意义深远。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作为老师也没有条件时刻紧跟新技术,但是闭门造车绝对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因此,需要创造条件走出去,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实习或者调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去兄弟高校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知道差距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请进来,就是请企业来给学生做讲座,讲新技术,讲企业的用人需求,介绍新产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新技术敏感,视野开阔,而且通过和企业互动的机会,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企业可以发现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才。

4. 结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是211和985平台学校,但是就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还是比较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较弱,而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本专业的声誉。本文从一名一线教师的视角,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方法和手段。

篇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11)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校申报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从学校已具备的学科和专业基础条件、实验条件、师资队伍条件和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最后从专业特色建设问题,专业社会认同问题培养方案和专业教材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培养方案;专业特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自从2002年,中南大学首先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目前已有30余所高校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然而,由于高校办学特色和背景不一样,在准备申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在自己高校办学特色下能不能申办该专业,怎么办好该专业等关键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水利水电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申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过程中,也结合自身的基本条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膨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建筑用地紧张,道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大量的利用地下空间,我国著名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曾经说过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将会是越来越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项目将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地下空间是大势所趋。

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地下建筑设施,包括人防工程、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等,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开始大量建设地铁,城市地下隧道和地下商场等,城市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教育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尽快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3 增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我校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我校作为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高等院校,担负着为水利水电行业和河南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培养人才的重任。申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土木建设方面的专业群,另一方面将我校在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全国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2.1 我校具有开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基础条件

我校目前建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相应的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比较接近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其中“地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2 我校具有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验条件

我校目前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验室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综合实验室和地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等,实验室设备齐全,性能先进。其中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建设,试验设备有了长足发展,仪器精度高,功能强大,能完成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地质工程综合实验室承担了学校的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筑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等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地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是专门的科研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项目、水利部及河南省项目等各类技术服务项目多项。

2.3 我校具有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条件

目前,我校从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约为50多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占到一半以上,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这些教师大都具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专业背景,有的还从事过现场实际工程的施工工作,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是一支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待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申报成功之后,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安排,还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和安排有关教师外出进修,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条件可以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2.4 我校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办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1994年,我校开始了基础工程专业(专科)的招生工作,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该专业的地下建筑方向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非常相近,18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该专业培养思路清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备齐全,这些都为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招生就业问题

自2002年中南大学首次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以来,该专业诞生时间只有10余年的时间,相对传统土木类学科,如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诞生时间并不长,社会认可度相对差很多。很多人不清楚该专业是干什么的,将来就业主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该专业在刚开始开办时存在招生和就业问题以及如何让社会认可的问题,尤其对于水利院校更是如此。

3.2 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课程教材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新专业,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培养方案制定中体现我校水利背景特色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作为一个新专业,适合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不多,影响了该专业培养质量,为适应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前景,迫切需要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

4 结束语

针对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大趋势以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设置该专业的院校数量,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增加社会认可度,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抓紧编写该专业教材,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8,18(2):69-74.

[2]陈海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信息,2012,(33):483-484.

篇10

1.1缺乏对环境科学新问题、新方向的了解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不能对学科前沿性动态产生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

1.2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较为单一

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无法跟随学科和人才发展的新态势,譬如新兴的环境监理、环境第三方监测和环境生态修复等领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是学生却没有掌握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也造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老大难”的问题。

1.3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的环节欠缺

目前,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则要加大理论课程的深度,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其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而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需要强化动力能力和应用技能,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常表现出“博而不精,广而不专”,这也亟待通过分层次培养模式加以解决。

2协同创新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各教学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才培养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也适用于人才培养。自2012年始,安徽大学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协同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强调创新,旨在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对过对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培养策略、教学组织和人才市场等关键要素的分析,解决各要素间存在的矛盾,不断整合协同各要素的关系,发掘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协同机制”的建立,优化课程体系

协同创新与跨学科教育的合作培养人才体现在为科研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方面,特别是体现在对学生学术视野、开放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安徽大学“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为契机,设置人才培养联通式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中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中心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中心管理。成立由资深教授、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中心管理提供咨询。二级学院与中心成立工作班子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及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内与协同创新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不断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在学校发展规划处的指导下,在校内强化学科间的协调,消除学科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壁垒。通过加强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地质学与环境科学间的交叉,突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学科基础、复合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与校外协同单位机制的建立,把本科培养方案中与课程设计等实训内容安排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调整了一批核心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内容重复的部分,精心设计学习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科学分配课堂学习时间与课后学习时间的比重;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内涵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协同机制”的建立,

2.2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协同机制”丰富教学内容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人员实质性互聘等举措,聘请科学家、企业家等作为学校课程教师,实行学校-中心“双导师”制,把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师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内教师;兼职教师为协同体内聘请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设置名师讲堂,定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科研进展进行讲座或授课,开办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大学生视野,强化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为人才培养增添新的内容,形成一套完善的“双导师”制实施、考评和激励办法。

2.3建立“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类型的实验教学平台,选派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研究优质资源平台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作用。与企业合作建立多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科学评估其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中效果。在协同体制下,联合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共享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导师互选,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本科生可选择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暑期科研训练、实习、本科毕业论文。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整合中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能力训练平台、工程技术开发平台、生活保障平台以及实践教学信息系统,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

2.4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4.1“3+0.5+0.5”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环境科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成员高校中进行0.5学年的互认学分学习或相关课程的选修。在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中从事实践锻炼0.5学年。

2.4.2“寓言于研”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教师为指导,鼓励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提出一定量的适合本科生的科研题目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与能力提出自选题目,通过双向选择,成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动态化管理,将一部分学生吸收到导师的实验室或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对考核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院跟踪管理,学院领导小组及导师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每半年对创新团队项目进行中期考核,每年对项目进行结项考核,特别优秀的报送攻读研究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