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促进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健康促进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健康促进的理解

篇1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心理健康;中学生

中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以镇江为例,2014年下半年教育局的4项重要工作中有3项是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的。每所有条件的学校都配备了1-2名心理老师,并配置了相关的心理疏导室。在各类班主任培训中,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促进学生、尤其是90后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仅靠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中都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美术教师,本文的重点就是通过案例来分析探讨美术欣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的可行性及途径。

一、美术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相信自己,才可能成功。一个连自信都没有的人,怎么会有他信呢。所以,自信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成才的必备的心理素质。首先,美术欣赏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有分数的衡量、高考的压力,也没有对与错的尴尬。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注重的是感受美的过程,品味作品的意蕴,体会艺术家的情感。其次,审美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拥有审美的能力,对一幅美术作品的评价,可能会有理解深浅的差别,但美的就是美的,大家都可以辨别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来表达一番。另外,在欣赏作品时,艺术家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也可以促进学生信心的养成。因此,美术欣赏在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曾任教过这样一个班级,整个班级的孩子都很乖巧。但都不自信,课堂上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害怕自己的答案是错的,被老师批评或被同伴们嘲笑。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首先会讲一句话,“美术课上没有对与错,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是你的感受就可以。”

其次,在问题的设置上,也会经过仔细考量。比如,采用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逐一解决,最后总结的方式。在讲解具象艺术的典型性特点时,我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首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然后以《开国大典》为名进行主题创作。如果笼统的让学生构思,他可能就无法找到切入点。而我会提示学生“1、你要选择哪一个瞬间进行刻画?为什么?2、你要刻画哪些人物形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要把人物形象放在什么位置?4、采用什么色彩?”通过这些提示,学生很快就畅所欲言了。有的学生能够很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的学生则不能,但我都会肯定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很大的耐心,帮助他慢慢捋顺想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就理解了具象作品的典型性是什么,即你选择的瞬间就是典型的时间,你选择的地点、周围的布置等就是典型环境,而每个形象各异的人的塑造就是典型形象。然后,再来欣赏作品,学生们就知道了,我们在欣赏一幅具象绘画作品时,主要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入手来理解了。他也会感觉,美术鉴赏其实也不难,从而树立了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会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上。因此,经常性的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可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二、美术欣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客观看问题的态度

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需要从画家采用的材料、选取的主题、画家的创作意图等角度进行解读。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培养学生全面的、客观的看问题的态度。我们在鉴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既可以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可以从女性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更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能指、所指的分析。因此,美术欣赏是一个综合的感知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它注重对学生综合的、全面的、客观的看问题的态度的养成。这种态度更多的表现为对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接受度上。在学习美术鉴赏之前,学生对美术作品好与坏的评价标准仅仅是像与不像,而学习之后,学生就知道,具象绘画仅仅是美术作品中的一类,还存在有意象、抽象美术作品。尤其是对抽象艺术的理解,也就没有那么抗拒。

对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的理解也更客观了。我们在欣赏文森特梵高的作品时,大家就会疑惑,为什么他的作品会是这样的怪异,为什么他前期的作品与后期的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吃土地的人》色调灰暗,像是用泥巴创作的。画面刻画了一群农民围着餐桌正在吃土地,微弱的灯光将农民们瘦枯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画面的焦点落在了拿取土豆的手上,他们那虔诚的眼光,让人感觉他们在吃一顿圣餐。而后期的《星期一》《自画像》等都色调明亮,善用互补色。现在那么值钱的梵高作品,在当时为什么不受欢迎。当我们了解到梵高当时所处的环境,艺术之都巴黎流行的亮色调,而梵高由于生活在农村,对身边农民的处境的同情,认为只有靠劳动换来的成果才是最神圣的的观念,你对他前期的作品风格呈现出灰暗的色调就不感到奇怪了。而当梵高抵达法国,接受印象派的洗礼之后,他发现了色彩,从而痴迷上互补色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知道,梵高作品风格的改变是有原因的,我们对一个艺术家、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另外,美术欣赏的作品,贯穿古今中外,可以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既可以培养孩子客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事物。培养积极的人格。因此,美术欣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客观的看问题的态度。

三、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

篇2

所谓理解又称之为了解或领会,是社会个体通过大脑对事物进行分析而形成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理解教学法是一种以建立师生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以及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达成师生间的有效对话与交流为手段,用以培养与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意识的培养.另外,理解教学法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本条件,因此,该教学法的应用对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环境的有机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实现了从理念到体系、从模式到方法的全面变革,诸多彰显创新意义的新型教学方法得以研创与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理解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强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全面培养,其核心理念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实用价值低下的弊端,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健美操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对于健美操教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与普及理解教学法,是一种彰显实效意义的创新行为,具有较为显现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二理解教学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创新教学内容体系,为理解教学法的运用

创造条件理解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表征着社会个体对于事物本质的了解与认识程度.因此,在不同社会时期或社会领域,对于理解内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现解观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理解应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达成有机的一致性.因此,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理解应注重对关爱意识的传承,强调对人的社会生活的关注,以便于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良流提供保障.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的健身功效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因此,在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为了推广与普及理解教学方法,要求健美操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突出健康教育与生命价值为主流,使得学生在健美操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学习健美操技能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感悟健美操运动深邃的健康内涵,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参与健美操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营造健康和谐教学的环境,为理解教学法的应用

提供保障教学环境是由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因素所构成的体系,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理解,包含着认同、宽容、尊重与关注的含义.因此,为了确保理解教学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要求在教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必须要凸显健康与和谐的特征.教学环境是由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所组成,相对于健美操教学而言,其物质环境主要是由教学场所、教学器材等基础条件所构成;而精神环境则是由师生关系、教学传统、教师人格、学生态度等诸多相关因素所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物质环境具有固定性,而精神环境则具有明显的可变性.由此可见,为了营造适合于理解教学法运用的教学环境,应以精神环境的优化与整合为主要手段.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强调对凸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平等以及相互支撑特征的新型师生关心的构建,用以彰显教学环境的和谐与健康,进而为开展行之有效的理解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满足理解教学法的运用需求

在素质教育以及和谐理念的引导与促进下,构建人文化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健美操融合了体操与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伴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是一项韵律十足、动感强烈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增进体质的同时,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感受.在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使得教学模式的构建存有严重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择用以及教学评价的采取等方面以满足达标测试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与强制性.使得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只能够为达标而学习,因而无法达成对健美操内涵与功能的全面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构建凸显人文化的教学模式,消除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造成师生间关系的紧张,摒弃狭隘的“唯成绩论”教学观念,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意识的有机唤醒与培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为实施理解教学提供保障.

4研创实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理解教学法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评价以达标测试为唯一标准,不仅具有局限性,同时还凸显强制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学习兴趣下降以及对于健美操内涵的理解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变革现有的教学评价,将达标测试这一传统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转变成为一种辅助手段,将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并有效地充盈人文化元素,构建起凸显开放性、理解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用以开展彰显交往、合作的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实施理解教学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教学方法的推广,同时,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普及理解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高效健美操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由此造成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其自主意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只能够被迫地进行接受式学习.在此充斥强制性特征的教学活动中,会导致师生间的关系紧张,无法达成师生间通畅的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的渠道,因而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严重后果.理解教学法以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强调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促进健美操教学环境的净化与和谐.使得师生在畅达的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中,消除彼此间的隔阂,确保学生对于健美操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机生成,实现对自身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健美操学习的实际效果.

2推进健美操教学内容的人文化进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理解教学法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彰显人文化的教学特征.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理解教学法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于健美操相关理论与技能的把握,同时,更能够促进与引导学生对健美操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在健美操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而建立起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教学内容体系,用以确保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自身体质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3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篇3

【中图分类号】R 193 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 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 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 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认为健康素养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可以通过使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效益。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 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 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 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 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 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养,为成年期及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是面临着可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篇4

情绪智力是智力的一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这种智力把传统的认知结构的智

力概念拓展到情绪领域,把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结构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种能力。情绪智力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①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②情绪对心智发展的能力;③对情绪理解、感悟的能力;④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和级别高低

之分,一级能力最基本,也是最先发展的,而四级能力比较成熟而且要到后期才能发展。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护或改变,它往往传送个体与所处环境关系的某些信息,例如快乐多表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愤怒可能是由于遭受不公平,忧伤可能是由于情感上的失意等等;情绪是个体保持一定适应的能力,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是个体保持理智的能力。那么,作为认知与情绪结合的情绪智力,就成为使个体更理智、更具建设性和创造性、更能良好地适应环境,使个体更健康的智慧来源。

情绪智力对健康的帮助:①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以及情绪的理解、感悟能力,作为情绪智力中较为基本的能力,可以促进个体对所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良好的相互作用。该能力不同程度的缺乏,必将带来适应问题上不同程度的障碍。②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以及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作为情绪智力中较为高级、成熟的成分,是缓解、减少情绪对人活动的破坏性,增强建设性的重要能力。

情绪智力可以使个体更有能力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做贡献,这个道理也可以从许多以往的理论得到支持。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力比多”通过各种途径(合理的与不合理)去寻求快乐,如果顺利使需要得到满足,则产生积极情绪;如果不顺利、遭遇挫折,则产生消极情绪。所以,可以通过增加对情绪的知觉和表达能力,把情绪信息引入思维过程,理解情绪、认知情绪,增强对情绪的调节,促进情绪的沟通交流,这实际上是帮助“力比多”

更好地向求生、求建设的方向发展,进而有利于人格健康、良好地成长发展。

情绪智力与社会动机行为

篇5

 

儿科服务的对象是从胎儿期到青春期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理解能力差,儿科护士面对的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患儿就诊过程中往往有多名家属陪同,患儿家属由于担心患儿病情常常会出现焦虑心理,所以儿科护士还要面对焦虑烦躁的父母家属。以上原因造就儿科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患关系最紧张的科室。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处理协调好儿科护患关系的技巧。

 

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

 

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家属对孩子十分疼爱和怜惜,患病中的儿童父母家属对其更为疼爱,所以家属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成功度要求比成人要高。例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都希望护士能一针见血穿刺成功,一旦穿刺不成功,加上患儿的哭闹,极易诱发家属对护士的不满,引起争吵。所以儿科护士要熟练掌握各项小儿护理操作技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精湛的操作水平完成进行儿科护理,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游戏和绘画

 

适当的游戏和绘画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儿童运动,在游戏中患儿可以学习健康知识,认识世界,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游戏能使患儿心情愉快忘却痛苦,促进身心发育,达到身心与环境的和谐,更可以帮助教育患儿,缩短护士和患儿的距离,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由于儿科护理对象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向患儿说明各项护理冶疗措施时其理解配合较为困难,此时儿科护理人员可通过游戏绘画的方式让其理解。通过游戏不仅能消除患儿对生病住院的紧张焦虑心理还能使其更快适应医院环境。通过绘画患儿不仅可的表达出其内心感受还能使儿科护理人员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其内心想法。通过了解到的这些内容,可使儿科护士更加清楚患儿的身心变化,有助于儿科护理工作者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语言沟通技巧

 

古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话双方的情绪,一言不合护患关系就会剑拔弩张。儿科护士工作中扮演着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能否运用好语言进行沟通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几个技巧:

 

1.主动自我介绍。第一次接触患儿时护士应做好自我介绍,并和蔼亲切的询问患儿姓名年龄等患儿自身熟悉的生活事情,缩短护士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感。

 

2.适当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同,护士根据年龄选择不同方式,应用患儿熟悉常用的词句,利于患儿理解接受。

 

3.真诚理解。患儿年龄小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分析与成人不同,有时会很幼稚可笑,护士应用诚恳态度接受和理解,不要取笑患儿。

 

4.耐心倾听。患儿表达能力较差,往往在陈述一些事情的时候表达不清,语句不连贯,护士应耐心认真倾听。

 

5.语音适宜。护士在和患儿进行沟通的时候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

 

四、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利用非语言行为进行的沟通,又称身体语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动作,抚摸等。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的清爽整洁的着装、和蔼可亲的面庞、灿烂的微笑、亲切诚恳的态度都能让患儿产生安全信任感。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抚摸是最有效的沟通形式,拥抱抚摸是婴幼儿的一种特殊天性需求,儿科护士通过拥抱抚摸可使婴幼儿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产生舒适安全感,有利于其身心发展。

 

五、与患儿家长沟通技巧

 

儿科患者就诊都是由家长陪同,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有助于护士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与患儿家长初次接触应积极热情,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家长交谈,注意认真倾听和观察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给予耐心解释,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患儿要表现出关爱。

 

总之,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扮演好护理计划者、护理执行者、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患儿代言人、护理研究者,努力提升儿科护理操作技术,掌握良好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注重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采用游戏绘画等方式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负担,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加方便儿科护士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儿科专业发展。

篇6

健康教育发展滞缓的原因

(1)护士方面: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一些护理人员平时不注意积累知识、更新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护理知识,满足于现状,形成懒散、不求上进的思想,导致专业知识匮乏;护理人员在社会中承担多种角色,要履行多种义务,使护士身心疲惫,无精力再获取更多的知识。② 沟通意识不强: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认为只要服务态度好,技术过关(硬)患者就会满意,以至在工作中埋头做治疗、护理,忽视了与病人的有效沟通。③积极性降低,急诊科患者多、流动性大,没有相对固定的人群,护士进行健康教育难以了解病人掌握的程度,以及达到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护士的积极性。

(2)患者方面:①患者文化程度和接受认知能力:部分患者文化层次低,接受事物能力差,不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对其不感兴趣,使护士难以与其沟通。②患者年龄、病情、语言表达能力及方言:老年人听力减退,记忆力差,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疾病带来的疼痛导致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焦虑、烦躁的心情,患者难以集中精力;语言沟通障碍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影响护患沟通效果。

对 策

(1)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沟通意识。首先要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要让护士从繁忙的工作中摆脱出来,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才能提高要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需求。要让护士认识到通过交流,患者得到了自己所需的知识,增加患者满意度,而且提高了对护士的信任度,对防病治病及减少护患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宣传形式多样化。健康宣教能否起到促进作用,除了患者本身的认知能力外,还与护理人员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有关。①口头宣教:护士可边操作边宣教,内容要有针对性,语言通俗易懂,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可信任,愿与护理人员交流思想、情感,在双方沟通过程中将知识传授给患者,其乐意接受,能收到满意效果。②书面宣教:将各种常见病、易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小手册,以文字结合图片。此方法可更好的帮助病人理解、记忆,形成健康行为。③电话宣教:电话咨询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接受教育简便快接的方式,而且进一步满足了病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密切了护患关系。

篇7

关键词:形体与舞蹈教学;学生;身心发展

《形体与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型基础学科,从1995年起各中等专业学校已进行了该课程的实验,至2003年各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形、训练仪态、陶冶情操的一门塑造人体美的科学,深受社会的公认和人们的喜爱。它把音乐、舞蹈、体育融为一体,不但能塑造形体,还能陶冶情操,同时又能进行艺术创造;既健身又健心的综合训练,最终达到美的效果。因此,在学校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改善身体结构,提高身体机能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形体与舞蹈的练习可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元等储量增加,血管变丰富,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变,使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更加坚固,从而提高骨骼系统抗折断、弯曲、压拉、扭转的能力,加强了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使身体变得强壮有力,改变心脏本身的循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从而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姿态、礼仪、柔韧、形体操、矫正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形、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使他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使畸形不良和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塑造自己理想的健美形体。

二、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组成,而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形体与舞蹈教学是外环境对肌体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具有连续、协调、速度、力量的特点,使肌体处于一种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下中枢神经将随时动员各器官及系统使之协调、配合肌体的工作。经常练习,就能使神经活动得到相应的提高。此外,形体训练还要求动作要迅速、准确;而迅速、准确的动作又要在大脑的指挥下来完成。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形体训练时,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要建立迅速而准确的应答式反应,而脑又要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经过经常、反复不断的刺激,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使大脑更加聪明。所以说,经常参加形体训练,可以加强肌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大脑的工作能力,使之更加健康和聪明。

三、增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根据我国目前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学生走向社会后将面临着种种压力,这就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而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歌表演”、“集体舞”、“健美操”等可以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这些教学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了在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等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有实践证明当肌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生理唤醒水平会逐渐下降,肌体的紧张状态能得到缓解。当人们听到平稳、柔美的音乐时它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所以,情绪平衡就是心理的平衡,情绪的健全能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四、引导正确交往,树立协作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的全盛期。这时期他们与群体的联系还较成人为多,接触方式也极为丰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礼仪练习、集体舞的学习等这其中有大部分练习是由男女组合完成,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通过舞蹈、音乐等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倡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通过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和倡导从审美角度以多样化形式促进同学间友谊,帮助学生友谊中的相互接纳,彼此意识的沟通,感情的交流,使他们有一个良好交往环境,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愉快。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为对方所接触,所了解,相互了解的不仅是对方,自身也在考虑对方怎样理解自己,也常把理解对方的内容投射到自己身上,从对方得到有关自己的反馈,包括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加深对自己和对方的理解。

五、加强审美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过程中,审美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各种审美要素发展的根本途径。它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要使青少年吸收审美文化的营养,从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人格素质,必须通过他们身心投入其中的审美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青少年的情感表现成为可能,而且使他们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接受全人类优秀的审美成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促使心理结构和人格素质逐渐变化发展而实现的。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是审美活动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形体训练、舞蹈表演、欣赏活动。其中,形体训练和舞蹈表演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身体以及整个心灵去观察世界,美化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大自然的风、雨、日、月,学生喜、怒、哀、乐。也有根据主题内容,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的特征,进行自己组织编排歌舞表演,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在欣赏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用中外著名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知识进行赏析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涵,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表现内心情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秀珍.舞蹈与形体训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范晓清.大众健美操与舞蹈健身[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3]黄宽柔.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

1.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学生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语言,较为接近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

3.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3.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迟缓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是学生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如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在明白周长意义的基础上,我拿着一张照片对大家说:“我要为这张照片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准备多长的相框料?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出尺子量与照片等大的学具卡片(A4纸的一半),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4条边的长度都量了,有的就最了一条长和一条宽,反馈上来的算式有:21+15+21+15=72(cm);21+21+15+15=72(cm);21×2+15×2=72(cm);(21+15)×2=72(cm)。师生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上述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然后因势利导问: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记,最简便?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确定(21+15)×2=72(cm),最简便。并由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十宽)×2,这节课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在课堂小结时,他们为自己会学习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3.3分层要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3.4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3.5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是的那种满意的心情。也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4.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

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5.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篇9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与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3.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社区医护人员是党和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直接执行者,也最能发现预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个组织听听他们的建议以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 小学生 午餐文化 作用 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午餐时,许多小学要求学生在膳食活动中保持安静、不说话被视为遵守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小学生安静就餐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还可以加快吃饭速度,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但午餐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历。小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在就餐时叽叽喳喳、动作丰富,展示着自己最自由、最真实的状态,这并非是小学生不懂传统礼仪的体现,相反这正是小孩间感情表达的途径,是其文化的体现,是他们参与社会性发展有趣的先行。午餐时间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争相表达自己、分享知识经验的舞台。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还必须从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教师必须研究小学生午餐文化的独特作用,并利用这些文化促进学生发展。

二、小学生午餐文化的作用

小学生午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间在午餐时的谈话内容,午餐座位的安排大多以学生的课桌为单位,因此,学生午餐时的谈话,也多是同桌之间的交流。在这种小团体中学生间通过谈话和交流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自身文化的体现,还是一个团体文化的体现;这种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激发、促进食欲。

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使得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小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会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缺乏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学生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的提醒,使学生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到食欲,甚至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二)建立、理解、内化规则。

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作用,小学是规则意识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但这种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的,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建立、理解、内化。正如皮亚杰认知理论所说:“儿童任何道德行为的获得,都是通过他们与环境的互相作用,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体验而实现的。”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当今时代,很多儿童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道在集体生活中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排队就餐、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因此,规则的形成、理解和内化也正是小学生午餐文化作用的结果。

(三)分享、理解、再造经验。

杜威的经验论认为,经验包含主动和被动两个因素。在主动方面,经验是一种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是承受结果,任何尝试都会产生结果,这种结果又会对个体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特殊的结合。对于身心发展有待完善的小学生来说,经验的交流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对以后整个人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午餐时间作为小学生便利的交流空间,同伴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通过互相的经验交流,理解别人的经验,最终“溶化”别人的经验,在自己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再造性经验。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学生谈话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三、小学生午餐文化的利用

小学生在午餐时可能涉及各式各样的文化内容,这种文化是关乎规则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是关乎经验和知识的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是真正属于小学生自己的文化,可以说它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是现在的许多小学中,教师只是关注于学生的饮食状况,要求安静、吃得快、吃得多,忽略、压制了学生的社会性语言的表达,小学生午餐文化大多数被埋没在了这些强制性的要求之中,没能真正发挥其动力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对小学生午餐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自己的午餐文化,并要适时利用这一文化让其产生真正的功效,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