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 工业 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 经济 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 发展 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硕士 论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 金融 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 历史 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 发展 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 经济 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2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 根本原因 美元霸权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18-02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
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报告中对全球经济失衡给出了定义,即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巨额贸易盈余,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和财政赤字,而与美国巨额赤字相对应的是其他一些国家,即日本、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石油输出国的盈余日益增大。
全球经济失衡突出地表现在全球贸易失衡和全球金融失衡两个方面。
1.全球贸易失衡方面。目前,贸易赤字一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高达8000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7%,较被认为“非常危险”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3%的比重高出两倍之多。而作为贸易盈余一方,日本、中国等弧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就中国而言,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就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2005、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8%。
2.全球金融失衡方面。近20年来,以日本、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及部分欧洲国家等将巨额资金以购买美国国债为主要形式流向美国,其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流出国经常项目存在大量盈余、国内储蓄率高、金融市场狭小及体系不够完善和发达等,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是资本流入国经常项目大量赤字、国内储蓄率低、金融市场发达且容量巨大、国内政府财政赤字等,由此造成两个结果,即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罔,2006年美国外债高达430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霞超过25%;中国、日本则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截至2010年2月,中国持有美国同债8775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持有美国国债7685亿美元,排第二。
二、目前对全球经济失衡原因认识的误区
关于对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认识,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非常流行的误区,笔者之所以认为它们是误区,是因为它们是对全球经济失衡止于表面的认识,或者是对全球经济失衡某一方面的认识。
误区一: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教授克鲁格曼和美国知名的经济类智库的创始人兼所长伯格斯滕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和美国政客,他们坚持认为汇率问题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是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他们的理论逻辑(见逻辑图1)是:中国干预外汇市场操纵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币值低估,严重偏离其正常价值,以至于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大量商品涌入美国,导致中国贸易巨大顺差和美国贸易巨大逆差,中国通过经常账户盈余积累巨额外汇储备,一方面利用储备继续干预外汇市场,压低人民币币值以维持其商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等形式进入美国金融市场,导致美国国内利率偏低,资产泡沫大量形成,最终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伯格斯滕宣称,人民币兑美元币值低估了40%,由此造成过去3年美国每年对华外贸赤字达到了2200亿美元。美国资深议员Dave Camp认为,中国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和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是中国经济每年10%的高速增长以及美国接近10%的失业率的“根源”。因此,他们认为为使全球经济重返平衡和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加快进行汇率体制改革,放开货币市场,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种观点很是冠冕堂皇,但它只是解释中国等国家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的直接形成原因及国际金融失衡的部分及表面原因,它不能更好地解释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持有美元的原因及国际金融失衡的根源,同时也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自2005年7月中国实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逐渐升值,截至目前升值超过20%,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储备与日俱增,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扭转不了美国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低估也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据。 误区二: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原因。以中国主流媒体为代表,认为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中国等东亚国家以相对优势理论为基础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出口,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美国限制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由此造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贸易顺差越来越大,美国贸易逆差愈加严重,本应自动平衡的全球贸易不再平衡(见逻辑图2)。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8年,美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8.3%降至6.3%。
这种观点以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尤其适用于目前中国政府与美国政晰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及金融危机根源的论战,但它只触及问题的表面,不能说明美国愿意大量进口中国等国家商品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商品廉价,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全球贸易政策不平衡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
误区三: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以汇丰集团主席葛霖及中国学者朱民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中国和美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就美国国内经济而言,美国经济以消费为主导,国内储蓄率很低,美国消费占整个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8%逐年上升,在2004年达到72%以上,消赞方面,消费增长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超过70%。储蓄率方面,居民的净储蓄率则趋于下降,目前居民净储蓄率已经从10年前的14%下降到1.6%,家庭偿债额已经达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为近20年来最高,国内储蓄净额占GDP的比重却只有2%。政府支出方面,为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减税的同时不断扩大政府公共开支,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004年美国预算赤字在4800亿美元左右,达到GDP的4.8%。在消费、政府开支大幅增加,投资及经济增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美国贸易逆差必然增加,为使美国国际收支维持平衡,必须保证资本项目上持续盈余,结果是大量外资流入美国。中国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高储蓄、低消费,2004年居民储蓄由1978年的27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2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之多。高储蓄的同时必然是低消费,中国整体消费低于GDP的50%,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因此,维
持中国经济i岛速增长必然靠持续高速增长的对外出口,也必然导致中国经常账户持续巨额盈余,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同时,为确保美元外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美元重回美国。综上两种截然相反的国内经济结构,必然导致全球贸易及金融失衡。
从世界经济微观的角度解释全球经济失衡,使全球经济失衡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但没有解释两种经济体截然相反的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因此,它只能解释全球经济失衡的表层,缺乏溯源。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根源
追根逐源,笔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霸权,即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及美元的唯一性。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强制性的方式确立了双挂钩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从法律上确立了美元的唯一国际货币地位,由于石油危机及日本、德国等国的经济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解体,牙买加体系形成,但牙买加体系只是无体系的体系,在无体系但依然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市场上,美元绝对的国际货币地位被打破,但美元依然维持其国际货币地位的唯一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底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为64%;根据2007年由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三年一度的调查结果,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86%,排第二位的欧元所占比重仅为38%(由于每次交易都涉及两种货币,故所有货币的总量为200%);截至2008年底,大约有45%的国际债券以美元标价,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4月,全球共有66个国家采用美元作为其汇率锚,而采用欧元作为汇率锚的国家仅有27个。在全球贸易结算方面,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6%,其中在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贸易中,美元更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与沙特达成“不可动摇协议”,美元成为石油唯一计价货币,世界前两大石油期货市场的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都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单位,于是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2004年数据显示,美国占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52%(英国占10%,日本占7%,分别排第二、第三位),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以及美国经济较为强劲的增长,又进一步保证了美元的安全及其地位的可持续性。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及美元的唯一性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方面影响全球经济。首先,国际贸易方面,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及美元的唯一性激发两种冲动,其一,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渴望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极力向美国出口商品,从而赚取美元增加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二,美国倾向于多发行美元,印钞机开足马力印制美元,既可以偿还外债,又可以采购其他国家商品,同时美元发行过多导致美国国内流动性过剩,利率下降,通货膨胀率升高,美国内商品价格上升,美国许多商品失去比较优势,从而又通过市场的力量大量进口外国商品。两种冲动的结果是,美国贸易逆差严重,经常账户持续赤字,其他国家尤其是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贸易大量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由此造成全球贸易失衡。其次,国际金融方面,美元的过多发行所导致的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高消费、低储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同时,由于美国货币金融市场比较成熟,市场容量较大,加之美国经济相对持续强劲增长,为美国之外的美元资产提供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外部美元大量回流美国,由此造成全球金融失衡。全球贸易失衡和全球金融失衡共同形成全球经济失衡。逻辑图如下:
篇3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仍然主张比较优势决定着国际贸易格局,然而却无法解释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Linder(1961)提出“重叠需求”,认为两个国家之间有着共同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一个国家的平均收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需求偏好,而两国之间的贸易范围则受这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的影响,若两国之间没有共同的需求,则两国贸易无从发生。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出口那些本国内需求规模大或具有代表性需求的商品。
1.国内需求关联国际贸易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带动和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好处称之为国际贸易的利益。在国际贸易中,两国之间相互需求的强度影响着各自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当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程度低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程度时,本国将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出口产业有着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能为出口国赢得巨大的国际贸易的利益。
2.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国内需求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Krugman(1980)提出了“本土市场效应”,认为若两个国家都有着非常显著差异的需求偏好,每个国家都将瞄准其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业,并用于专业化的生产,而在完全专业化生产的情形之下,每个国家最终将成为其专业化生产的商品的净出口国;而在非完全专业化生产的情况下,若一国在某种产品上拥有较大规模的内需,那么这个国家将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而Amiti(1998)及HolmesandStevens(2005)通过模型分析一致认为:国际贸易模式确实对国家市场规模具有依赖性。由于严格的假设条件,众多学者纷纷引发了对“本土市场效应”的关注,并对经典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模型拓展,“本土市场效应”的普遍存在性和稳健性得到了有力证明,而这也表明了国内需求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并且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
2.2国内需求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
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是怎样受国内需求的影响的呢?分析认为,国内需求构成了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影响了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一个国家的交换能力体现了该国内需市场的广狭,只有具备交换的需求和交换的能力才能实现交易。而交换能力的大小限制着分工的程度,深化分工,有助于促进扩大市场交易的范围,促进分工与交易市场形成循环促进机制。专业化是分工的基础,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专业化是企业在较大规模市场中应该具备的优势,效率由专业化产生,专业化经济程度高的产品更受市场的欢迎,进行贸易的可能性更大。市场竞争的程度,商品交易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国内需求与分工以及专业化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交易效率的改进促进着国内和国际的贸易依存度、市场规模、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增长。并且,当分工随交易效率一同增长,超出了单个国家的人口规模所能适应的程度时,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
3.结语
篇4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分配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阻碍了国际贸易非零和博弈的实现,使得贸易保护方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付出较少的成本,却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与之相关的另一方却成为零和博弈的牺牲品。下面以当代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的主要手段--技术壁垒为例来论证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非零和博弈的负相关性。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都生产产品G和其它产品。两国在产品G的技术标准上不一样。图1(a)和(b)分别为A国和B国G产品的供求曲线。图中横轴表示G产品的进出口数量,纵轴表示进出口价格。Da和Db分别表示A国和B国的需求曲线,Sa1和Sb1分别表示在各自技术标准下的供给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在价格为P1时,在各自的技术标准之下,A国是G产品的出口国,出口量为Q1Q2,B国为进口国,进口量为Q3Q4,这里Q1Q2=Q3Q4。我们假定价格P1、进出口数量Q1Q2和A国的平均成本ACa1(见图2)就是两国非零和博弈的临界点,在这点上两国之间的贸易达到双赢的结果,即进口贸易对进口国也是有利的,因为通过进口可以降低本国商品的市场价格,使消费者受益;同时,也必然使出口商获利。但是一旦突破临界点,要么A国遭殃(出口量低于Q1Q2,价格高于P1,成本高于ACa1),要么B国受损(进口量多于Q1Q2,价格低于P1)。
现在,进口国为保护国内生产厂商的利益,以颁布新技术标准的方式对出口国A设置技术壁垒。技术壁垒的设置对出口国具有数量抑制效应。
新技术标准在实施初期,出口国的产品不能达到该标准的要求,不得不退出进口国市场,即供给曲线移至Sa2,该产品的出口量为零,A国此时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而B国的企业将受益,企业将扩大生产规模,供给曲线移至Sb2,此时没有进口,B国G产品的市场将由本国企业全部垄断,这样,B国之所得就是A国之所失,双方处于零和博弈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A国因亏损或竞争力的下降,将被B国的企业驱逐出市场。于是,出于报复心理,A国将对B国采取一系列的惩罚性措施,掀起一场贸易战,这场战争以两败俱伤而告终。由此可见,新贸易保护主义实施的贸易政策是以邻为壑的零和博弈政策。
二、“蛙跳”理论引发的“技术扩散负作用论”
美国经济学家列维和克罗格曼等人(1993)提出了 “蛙跳”理论。该理论的观点是:技术领先国在旧技术上有学习效应,旧技术的生产率比新技术初始时高,故领先国会选择继续沿用旧技术,而后起国在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可直接从领先国引进技术并以新技术为起点,实现技术赶超。“蛙跳”理论成为“技术扩散负作用论”的一直接理论依据。“技术扩散负作用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赶超,继而导致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赶超,进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文化构成威胁。基于以上论调,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己的国际领先地位,严格限制国际技术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这种限制使得设限方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持续扩大,而受限方却遭遇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贸易双方陷入共输的境地。下面以中美贸易关系为例来说明“技术扩散负作用论”对贸易双赢的阻碍作用。
按照西方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对美的出口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彩电等;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应该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如高科技产品。只有这样,两国才能达到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美国在“技术扩散负作用论”的影响下,严格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警惕一年比一年强烈。由于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近年来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向中国出口上百亿美元商品的机会,这无疑是引起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美国以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实行配额限制,对食品、医药、农产品及新近开发的机电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运用“特保条款”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以致中美双方在贸易和经济上的矛盾一年比一年激化。
可见,“技术扩散负作用论”限制了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正常扩散,成为贸易双赢的约束性因素和导致贸易摩擦不断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国际产业结构静态上的部分重构和动态上的脱接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产业结构出现了静态上的部分重构和动态上的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
第一,国际部分产业结构趋于同质化。依照国际分工理论,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比较优势更大,它们就应该放弃纺织品、钢铁、家电等传统产业的生产,然而,发达国家往往不会轻而易举地退出这些产业,反而采用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如乌拉圭回合签署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该协定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作出的让步,按照协定,到2005年,所有服装和纺织品应进入自由贸易的理想王国,但结果到了2005年,世界的服装和纺织品依然壁垒森严。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国经济和战略上的重大意义,发展中国家就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产品结构的雷同。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设置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结果是:贸易争端就像武林高手过招,精彩的打斗场面一直没有中断。
第二,动态的结构性连锁变动关系未能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就站在国际分工体系的顶尖处,发挥其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品的新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此相适应,欧、日等发达国家就得提升现有的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作为中间投入,以增加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如果这种动态性的结构连锁变动能够形成的话,国际贸易就会出现良性循环的非零和博弈的局面。然而现实却是日、欧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日本因长期不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与新技术的开发,虽已觉察到信息产业的冲击力,却没有能力跟上信息产业的迅速变化;欧盟的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尽管也获得了发展,但是信息技术对该地区传统经济的信息化改造却远未深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产业在日本及欧盟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新型国际分工缺少了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参与,产业分工的链条从中间断开,使得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现实生产力无法实现,IT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制造了严重的过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转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与日本、欧盟和中国等国发生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 竞争优势 外贸对策
当代国际贸易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张五花八门,尤其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这种现象表明,在今天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里,贸易自由化仅仅是趋势,并不是现实。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实施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家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有以下几种: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 tradepolicy)产生于2o世纪7o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之下,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等人于2o世纪8o年代中期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1)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2)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2.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不同于侧重论述产业间贸易的传
统贸易理论,它侧重研究贸易双方在同一产业中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决定因素。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1966年首先提出,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不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1)新生期;(2)成长期;(3)成熟期;(4)销售下降期;(5)让与期。
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完善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一个相互增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四个因素是:(1)生产要素;(2)国内需求;(3)相关产业;(4)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度。
二、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启示
1.积极转化国家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根据生产要素禀赋,我国一直以来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要确立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的外贸战略。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由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继续赚取利润。
3.发展高层次产业内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
4.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市场保护。(1)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即使在出口不利的情况下也可以缓冲风险,避免国内产业受到冲击。(2)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对于高科技产业在关税和其他方面政府给予适度保护,将有利于顶住外国进口产品的强大冲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三、面对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我国外贸对策研究
1.改变“加工制造”的单一功能,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完善管理,改进服务,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业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出口加工区,实现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缓解出口压力。坚持内需为主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在外需不太明确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扩大个人消费,民间住宅投资,加大农村市场的开发,激活国内市场。
3.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产业升级的实质就是技术进步,提高效率。目前我国要积极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较高层次上与发达国家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
4.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我国应该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即要立足于周边国家市场,并大力向其腹地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北美、日本和欧盟等发达经贸体的贸易关系; 尤其要以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为契机,努力强化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加强、一国四方(祖国大陆、港、澳、台)的贸易合作。
5.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我们应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重视产品开发战略,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着力于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竞争力持续发展;重视科研研究和开发,为保持产业持续的竞争力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发挥大国规模优势,坚持扩大内需,激活国内市场。只有这些方面做好了,国家的竞争力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lee.mcnight and joseph p.bailey. intemet economics[m].london:the mti press,1997.
篇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每个国家都为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不相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这些贸易摩擦问题突出表现为反倾销调查、征收惩罚性关税、各种贸易壁垒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同时也面对着各种贸易摩擦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贸易摩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近期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盟“双反”调查为切入,简单分析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以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WTO;应对措施
国际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产生的对国际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表现为国家间各个产业间的摩擦与冲突。近年来,中国众多企业遭遇贸易摩擦,今年六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贸易摩擦”、“反倾销”等词汇又进入中国民众视线。
一、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概况
贸易摩擦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产生的对国际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表现为跨越国家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中国是世界上受贸易摩擦损失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统计显示,2003年——2012年9月,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①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中国遭受如此众多的贸易摩擦事件呢?(一)我们回顾国家贸易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创立,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承认自由贸易是合理和正确的,即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各国的实践却表明,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过程,也就是在贸易保护程度上需要经历一个从高到低的演进过程。②这一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根源。(二)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存在,以及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产生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于政治上面的需求,对我国部分产业实行遏制,从而达到为中国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政治目的。(四)最后还有我国产业自身的一些原因,我国出口企业为了挤压国内同行业的生存空间,利用价格战等一些不正当手段以抢占市场,造成外国对我国同行业所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从这次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从6月6日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旨在保护本区域内的光伏产业,虽然欧盟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并且欧盟有18个国家对此项反倾销措施表示反对,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光伏产业的生长,欧盟委员会还是通过了此项措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国内市场无法消化过剩的光伏产品,才导致出口受阻后,光伏产业遭受巨大的损失。③
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很多人只看到国际贸易摩擦对国际贸易只有消极的影响,而忽视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积极作用,我们下面从两方面思考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积极影响:(一)对于出口国而言,贸易保护的存在,可以使得出口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二)对于进口国而言,可以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从而延缓国内产业的衰退,或保护国内较为幼稚产业,使国民经济免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保证国内经济稳定。(三)对于整个国际经济体系而言了,贸易摩擦使国际贸易中隐藏着的不平等竞争暴露出来,并通过双边磋商和国际有关组织的协调,最终使国际贸易秩序归于相对公平,保障一定的自由竞争,推进技术开发和资源有效配置。④国际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一)国际贸易摩擦对于贸易双方有时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双输”的影响,以这次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为例,一方面不利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很多欧盟国家需要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这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二)贸易摩擦对于进口国而言,虽然有一时的稳定、保护作用,但是长久下去,不利于本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导致国家产业层次低、效益差,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国际贸易摩擦以及贸易保护,既要看到其有利一面,更要看到其不利的影响。
三、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在上文中,我们了解了中国面对的国际贸易摩擦状况以及其影响,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些贸易摩擦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加强外贸方面的立法,以便使执法部门对外贸企业进行监督执法时有法可依,执法部门也应该严格执法。同时,政府也应该因势利导,制定一些有利于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这样可以把问题消灭在国内,更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其次,构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以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例,反倾销调查是一个有众多前提条件的行政调查程序。一般说来,国外某一行业对进口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前,大约需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准备有关申诉的材料,这段时间总会有些征兆表现出来,因此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建立了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就可以通过减少出口、提高价格、协商谈判等方式避免外国提出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再次,中国进行外贸出口的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外贸组织,而是单打独斗,依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和国外大公司,甚至外国政府进行博弈,这样的话,一旦遭受贸易摩擦,就很难取胜。所以,中国外贸企业可以合作成团,成立商会,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如此一来,胜算会大很多。
最后,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要善于利用WTO的规则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国内各行业及相关企业自觉运用国际法律规章和规则,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结: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贸易摩擦的存在,中国政府应该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中国企业,一方面要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不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遇到贸易摩擦应该积极应对,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损失。相信凭借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智慧,一定能够解决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注释:
①《中国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上网时间:2013年6月7日。
②赵春明,《贸易保护》(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1页。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拖欠 信用风险 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出现的经济纠纷也有所增加。其中国际贸易拖欠,即在对外贸易中应收款不能及时安全收回,大量外汇滞留损失在外,成为困扰我国众多外贸企业的一大难题。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一难题造成的损失也在扩大。支付结算是进出口贸易业务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结算工具日渐增多,这给贸易双方带来了周转与交易的便利,但由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其中也潜伏了风险。以托收方式为例,若买方违约,拒绝赎单,卖方便无法收回货款。
一、造成我国出口货款被外方拖欠的原因
从国外统计数据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造成我国出口货款被外方拖欠的原因:
1.从国际贸易拖欠案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2.从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看:(1)海外华人公司(包括我国港、澳、台公司)占50%;(2)不良外籍公司占20%;(3)纯为货物有争议的公司占20%;(4)驻外机构占5%;(5)其他占5%。
3.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
4.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二、外贸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人们经过对几十起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拖欠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在外贸业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不重视对外商资信调查。资信调查是我国外贸公司对外成交不应缺少的一个环节,外商资信状况直接关系到外贸公司能否严格履行合同,安全收汇、收货。有些外贸公司在进出口贸易中,对外商既不做资信调查,又轻率采用对出口方具有极大风险的付款方式(D/A、T/T),给国外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在对外贸易中,即使多年合作的老客户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也并非一成不变。当老客户付款出现异常时,如果缺乏警觉,不及时进行资信调查,了解其目前营运状况,便会丧失避免风险的机会。
2.货物质量有问题,履约不严肃。出口中不按时交货,货物品质、数量、规格与合同不符,导致外方索赔现象时有发生。
3.合同条款有纰漏,业务操作不规范。有些合同货物品质规格不具体,违约责任不明确,支付条款不对等,出现争议难以解决。在信用证条件下的交易中,由于不严格审证,操作不慎,出现单证不符,遭对方拒付货款的不乏其例。
4.不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对外贸易中“重关系,轻索赔”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宁可国家利益受损失,也不愿或不善于拆诸法律,有的公司选择国外不良讨债公司追款,反受其害。
从上述现象和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际贸易拖欠的形成,既有国外原因又有国内原因。就国外原因而言,海外一些不良公司利用我国开放之际,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但相应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外贸公司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还未完全熟悉国际操作规范,又有急于求成的心态,用人情或小恩小惠等方式,将我外贸公司仅有的一些原始警戒攻破,或在合同条款和操作方法上设下圈套,为今后拖欠制造理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逾期未收汇属于国外方面诸多原因中,进口商信誉差和我驻外机构有意拖欠约占50%的比重。另外,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
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公司体制与现代化的国际经贸发展要求不适应。我国外贸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虽经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主权,但在经营、企业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对业务人员和业务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3.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篇8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我国国际贸易能在困境中得以发展与快递业的贡献是分不离开的,快递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最近几年其发展速度更显著,201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1%。
本文将我国快递业务量和我国国际贸易额作为变量,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了快递服务业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的结论。最后,对快递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快递业;国际快递业;国际贸易;回归分析
一、我国快递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国内快递行业连续五年平均增长43.5%,业务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仅15亿件。到2013年,快递业务量已上升至92亿件,6年增长了6倍,实现业务收入1440亿元。[1]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DHL,UPS,FedEx,TNT等国际快递公司陆续与中国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或建立关系,借助其庞大的国际网络、优良的服务功能和成功的经验,不仅为广大的中外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使这些公司及其国内合作伙伴们获益匪浅。目前,仅四大快递公司己占有中国大陆80%的国际快递服务市场份额。这些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是为中国对外经贸活动服务的国际业务。[2]
综上所述,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势头猛进,它以全天候、高效为宗旨服务于国际贸易,对促进国际贸易转型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助推器,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
二、快递业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快递业以其快捷和全面的服务为自身特性,为国际贸易提供基础支撑,对促进贸易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加快了社会经济的流转,激活了国际企业之间的业务沟通,对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引进国外资金、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本节将选择合适的模型和计量方法对快递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出相应结论。
通过对1995年到2013年的快递业务量(万件)和进出口总额(亿美元)的分析,可以看出快递业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有直接地影响。为了分析快递业发展水平与我国国际贸易的量化关系,选取快递业务量为变量x,进出口总额为变量Y,建立回归模型,以此分析快递业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表一回归分析结果
表一是回归方程的系数以及对回归方程系数的检验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和进出口贸易额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模型的判决系数R2=0.761,说明进出口贸易额的大小与快递业务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快递业务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得出回归分析模型:
Y=0.05x+7964.53
上式可看出,进出口总额对快递业务量的回归系数是0.05,即通过回归模型可以预测:快递业务量每增加一万件,进出口总额增加500万美元。
三、快递服务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快递业一直维持着一个较快的发展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快递服务业起步晚,所以存在诸如员工素质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大大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接下来将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说明快递业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面影响:
①快递业务的发展能帮助外贸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全球。由于在设备、员工、资本上不具备优势,中小企业很难和大型企业进行抗衡,更不用说与国外企业竞争。随着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服务任务外包给更有优势的服务提供商,通过外包效应、重组效应和技术促进效应,提高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3]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国际快递企业提供相同的高质量服务。②快递业务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在贸易过程中,双方通过快递实现合同、单证的快速传递,快递大大节约了双方的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快递业承担了单据的安全性保证,减少了贸易风险。
负面影响:
①货物通关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国际间的业务往来。通关效率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周期,特别是对于一些时间敏感性商品,超过最佳使用时间就失去了任何价值。所以,提高通关效率是我国国际快递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加快我国国际贸易的有力保证。②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从快递从业人员组成来看,由于快递业工作量相对较大,快递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快递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甚至部分一线城市快递从业人员以下岗工人为主,使得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很难得到保障。[4]
四、如何改善快递业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策略分析
(一)快递企业应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全面的服务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规范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注意与对外贸易有关标准的连接统一相关行业,对于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提高竞争力的一大法宝,同时,优质的服务需要高素质的员工,如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也是快递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5]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国际快递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不仅局限于仓储、运输、信息处理等,还涉及到外语、报关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从业人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就匆匆上岗,这对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可以在对其自身问题改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跨国物流公司全球化经营的理念、模式、管理与技术,增强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在新环境下努力实现现代物流的全球化。[6]
(三)政府部门应提供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快递业产业链地位比较低,尤其是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受制于电子商务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占,却无能为力。而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发展的无序,缺乏规划和引导。快递主管部门应加大引导和管理,帮助快递业上层次、上水平,摆脱无序、盲目的发展阶段。
政府还需要利用自身的外交关系,加强与多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多多借鉴国外物流公司的成熟经验,大力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物流网络,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长足发展动力和保障。(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庞彪.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全面开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20期:50页
[2]任博华.国际快递巨头在华战略及国内业者的对策[J].物流科技,2011年,11期:136页
篇9
一、倒签提单产生的原因
其一,托运人方面的原因。托运人签了外销合同后,由于国内货源紧张,不能按时组织货源或申请不到车皮,货物不能按时集港及无法按时办理货物出口许可、商检、报关、港口手续等,致使货物已经不能按照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装运或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期、效期内交单,为了顺利结汇,托运人往往出具保函,要求承运人倒签提单。
其二,承运人方面的原因。承运船舶延误船期,晚于装船期到达港口或虽按时到达,但不能按期装完货物,承运人因为自身的原因,要求托运人同意其倒签提单。托运人如果宣布解除订舱合同,重新租船订舱,托运外销合同中的货物,将不能按合同交货,引起外商索赔,重新订舱还会增大自身的费用,因此托运人一般会接受倒签提单。
其三,收货人方面的原因。买方有时候不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手续,但又不想违反货物买卖合同或支付修改、重开信用证多出的费用,也有可能要求卖方延期发货,进而要求承运人倒签提单。
倒签提单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证付款的独立性原则。信用证付款方式下,付款行只负责审核单据与信用证的表面是否相符,即所谓的“镜像原则”,并不负责查验货物,辨别单据真伪,审核单据内容的真实性,了解当事人的诚信、资信等。这样,即使提单上批注的装船日期不是实际的装船日期,只要向银行提交的单证表面符合信用证要求,一般就能顺利结汇,这是倒签提单不能完全杜绝的根本原因。
二、倒签提单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侵权风险
1. 倒签提单的违法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规定:托运人(卖方)违反装运期,构成根本违约,买方有权撤销合同。《海牙规则》、《汉堡规则》及我国的《海商法》规定:货物装船后,承运人应给托运人签发已装船提单;承运人只有忠实履行了各项法定义务才能享受免责和责任限制的权利。可见,合理、真实地签发提单是承运人必须履行的具有强制性、隐含性的义务。倒签提单是托运人、承运人共同的违法行为。
2. 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倒签提单多是在托运人促请或提呈保函的情况下由承运人签发的,也不排除承运人为多揽载,主动倒签提单的情况。如果收货人提起共同侵权之诉,则他有义务就托运人和承运人存在共同欺诈的故意承担举证责任。收货人要证明承运人存在欺诈比较容易,买方通过调查或证据保全措施,如查看航海日志、载货清单以及与正本提单相关的大副收据、理货报告、工班表、装船纪录及相关的理货单据,取得初步证据证明承运人倒签提单后,及时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但是,收货人要追究托运人的侵权责任比较复杂,必须证明托运人参与了欺诈。英美日法律不承认保函的法律效力,造成举证相当困难。我国采取的是有条件地承认善意保函有效的原则,保函构成受益人(托运人)直接参与欺诈的证据。
3. 损害事实是否存在。侵权责任主要采取损害赔偿的形式,损害赔偿的前提是有损失的发生,收货人必须能提供自己所受损害的证明。收货人的损失一般包括:货物跌价损失、连锁性违约赔偿等。如果没有造成或及时挽回了收货人财产上的损害,损害事实就难以认定。
4. 倒签提单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倒签提单与损害事实的发生存在“因果链条”。必须有证据证明,倒签提单造成了延迟交货,正是延迟交货导致了损害事实发生。
(二)违约风险
1. 托运人的违约风险。如果实际装船日期既违反合同中装运期规定,又违反信用证装运期、交单期、效期的规定,收货人可以凭合同或信用证托运人。实务中,大多数情况下,倒签提单违反信用证规定但并不违反合同约定,合同对装期的规定一般很长,如“SHIPMENT FROM MAY TO AUGUST”、“ NOT LATER THAN ”。很少有外销合同快到期了才开来信用证。此时,倒签提单不能以违约托运人,只能以信用证欺诈。
2. 承运人的违约风险。理论上,提单不是运输合同,只是合同的证明,依据是提单缺失作为经济合同的要件,如提单不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履行在前签发在后等,但实践中是将提单视作合同,承、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免责靠提单条款规定、约束、限制。实际判例里,大多数国家将提单视作承运人与收货人、提单持有人之间的合同,只不过将提单和运输合同(或订舱单)看作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同以及在冲突法规则下赋予它们不同地位。即如果提单的内容与运输合同的内容不冲突,提单条款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提单的内容与运输合同的内容不一致,则以运输合同为准。倒签提单是承运人违反提单的默示条款即装船后签发提单的义务,所以承运人应负违约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追究对方违约责任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或无效或可撤销。因此,收货人与承运人之间的提单合同关系并不成立,收货人不能追究承运人的违约责任。根据倒签提单下货物最终装上船的事实,承运人违反的是合同法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承运人对这种根本性违约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一般承担无效合同责任。
(三)信用证欺诈风险
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在满足国际贸易支付工具良好的迅捷、流通性要求的同时留下了实体货物可能受损的漏洞。单纯从法理分析,倒签提单是为满足信用证要求伪造提单日期,是信用证项下的欺诈行为,构成信用证欺诈。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艰难而多变,动辄以信用证欺诈例外中断正常的国际贸易,将使中小企业出口更加困难,动摇了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主要支付工具的地位从而影响整个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法律制度要维护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判决过程中要考虑到裁决是否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这个目标。
实际判例中,一般根据是否是实质性欺诈、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来掌握信用证欺诈的“度”。如果卖方倒签提单是为了能够顺利结汇,所涉货物数量、品质都符合基础合同的要求,市场也没有异常变化,不影响合同当事人预期合同目的实现,如只是错过了船期,收货人没有跌价、违约损失等,则不应认定为信用证欺诈。如果倒签提单违反了合同主要条款且给收货人造成较大损失,如应节货物等,此种情形下则构成信用证欺诈,可以通过法院通知银行停止支付货款、承运人和卖方。
三、倒签提单的风险防范
(一)托运人的风险防范措施
信用证最迟装运期应规定为最迟组织到货源时间加上30天余量,首先确保货物按期装船。一旦发现货物延期装船不可避免,老客户,货值不大,近洋贸易(如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倒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天,远洋贸易(如欧洲、美国等),倒签时间不要超过3-4天。货值较大,可与买方协商修改信用证最迟装船日期或在买方同意倒签提单并出具保函下,再倒签提单。
畅销货物也可要求买方改变付款方式,如将信用证付款改为前T/T。货值很大,出现跌价趋势,与买方协商不成,最好选择放弃,即解除外贸合同,若因此涉诉,买方追究卖方的责任,法院亦会考虑买方不同意修改信用证或改变付款方式以减少损失的因素,即双方均有过错,由双方承担责任。
(二)承运人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业务中,如果货值比较大,则要满足下列签发条件与保证条件,承运人倒签提单的风险较小。货物必须已经被海关放行,货物已经装船出运,倒签提单的签发日期不得超过船舶在港的实际装船日期,倒签提单签发的任何信息不得对外泄露。并取得相应的保证:由托运人出具保函和担保,担保金额最好为货价的150%,通知托运人是否由收货人出具保函,托运人能够随后通知收货人修改信用证装期,争取由船代或无船承运人先签发提单,再签发自己的提单,保函必须由出具单位盖章。
(三)船代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实务中,船代凭承运人指示或授权签发提单,船务基于市场的压力,从商业利益考虑,也经常不得不倒签提单,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船代行为本身不违法,即使承运人倒签提单的“指示”违法,船代不承担连带责任;船代在接受承运人倒签提单的指示时,并不一定知道该行为是善意的或者是恶意的,即不知道是否违法,如果知道,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不知道,则无须承担连带责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乏法理支持。
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七条规定,人知道被委托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活动的,要承担连带责任。《海商法》和《海牙规则》都明确规定,承运人有真实记载提单签发日期的义务,倒签提单伪造了装船日期,是一种欺诈行为,构成侵权,而船代作为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理应熟悉相关法律规定。船代此种情况下最好拒绝作为签发倒签提单,以避免承担连带责任,即使签发,一定要让收货人出具保函。在不得不签发时,必须取得承运人的书面委托。
(四)收货人的风险防范对策
1. 当出现货物跌价趋势时,利用对方倒签提单降低损失,转移风险。在订立合同时,销路较好的货物,在货物运抵后价格下跌,收货人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亏本,在这种情况下,判断是否有倒签提单的可能(一般通过航行时间能判断出),如果有,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甩掉包袱。收货人可以通过海事部门登船要求查看航行日志并进行拍照,查证货物实际装船完毕日期,一经证实倒签提单,拒绝收货并收回货款,赔偿的责任完全落在了承运人身上。
2. 当出现节日供货物能否按时收货时,应随时注意控制风险。对于供应节日的货物而言,如果不能在收货人预计供货的节前运抵,收货人的损失会很大,如果察觉承运人有倒签提单的迹象,则出现了转嫁损失的机会,收货人在取得有效证据后应立即申请司法手段扣船,以便迅速、全额地得到赔偿。
参考文献:
[1]威廉・台特雷. 国际海商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08(2):33
篇10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自由贸易 环境问题 策略
进入90年代以后,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了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济的全球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并存,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亦称“多边环境协定”规定以贸易限制措施作为实现其环境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一国国内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标准,往往会影响该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涉及环境问题的贸易争端已在原关贸总协定内多次产生。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充分表现出来。这些激烈的冲突是世界各国追求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同时发展, 但又难以两全的表现。
一、问题的产生
通常而言,贸易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贸易和环境冲突的根源是由于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失灵。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单靠各国政府自己制定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还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来推动环境成本由外部化向内部转移,从而最终解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贸易与环境从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贸易是经济层面的概念,环境则是社会生态层面的概念。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贸易能促进自然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贸易扩大本身有利于环境保护技术的扩散,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也会保证贸易得以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商品贸易活动扩大了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规模,由此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表现为以及其生产过程会产生过多的集聚性的污染,从而破坏生态系统。
1.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根据Grossman和Kruger最早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可以建立了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
(1)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导致经济活动的扩大、消费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经济活动的扩大使生态支持系统承受的压力增加,可能导致环境的直接损害;而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可以使政府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会带来环境的间接改善。
(2)结构效应。在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各国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贸易结构将倾向于更加环保的产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贸易越能使经济结构向污染较低的方向转化,并加速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
(3)技术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化导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国际商品流动的扩大,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效果非常显著。但也可能使大规模开采资源、破坏环境的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如果有害环境的技术更具有经济效率,就会替代传统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从而产生环境的负效应。
2.环境保护对贸易自由化影响。首先,环境是国际贸易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自然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第二,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非洲需要进口大米等。
其次,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对贸易的影响。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最终签署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及《农产品协议》中,都把成员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的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作为允许的补贴。一方面,绿色补贴和环境支持可以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国际收支的改善;另一方面,这些措施有可能引起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和报复。
再次,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对贸易的影响。由于一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要求, 企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转移到产品的成本中,从而影响产品的价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例如,一个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他竞争者,而更易于进入国际市场。
三、贸易限制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在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贸易活动促进了以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通过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以及贸易商品的运输活动,加剧了自然环境的退化,因此,应禁止或限制贸易活动。贸易限制措施可以作为改善全球环境状况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针对全球性或跨境转移的污染问题和实施多边环境协议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可以使用贸易限制措施。
而自由贸易主义者认为: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而不是贸易活动。贸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可以用于环境保护。贸易自由主义者反对为了环境保护而使用贸易限制措施,认为这将增加社会成本,甚至担心,在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和非关税壁垒大量削减的情况下,环境措施会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变相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阻碍贸易的正常发展。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贸易活动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从短期来讲,贸易自由化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使生产活动规模扩大,在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将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同时贸易还可以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是这也可能增加更多对环境有害商品的消费,从而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
针对这一问题,最优的政策是针对污染源(导致环境污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环境政策,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从社会成本和国民福利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贸易限制措施都是次优的选择。但由于有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跨境转移的性质,以及贸易措施能够影响他国的政策制定,在现实中,贸易限制措施还会在一些方面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四、我国在贸易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也迅猛发展, 在促进我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给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带来日益巨大的压力。加上主要发达国家在贸易和环境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施加过于苛刻的标准, 也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严峻的形势。
1.资源减少,环境恶化。一些地方可能因盲目追求扩大出口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 在管理不力、资金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 片面追求贸易量的增加, 开发稀缺资源,从而使我国局部地区自然资源锐减,加剧环境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
2.发达国家也纷纷转嫁高污染高能耗的夕阳产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 通过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不仅迫使发展中国家廉价出售自然资源, 还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 把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危害严重的危险废弃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直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污染行业的企业数和投资额有惊人的增长。根据2004年的统计,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10个工业行业依次是: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制造业,金属制造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及制品,采掘业,皮革、皮毛、羽绒制品业,塑料及其制品,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而在这些产业中,污染性行业占了大多数。
3.日趋严格的环境法规、标准以及各类自愿性环境措施。一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凭借其环境保护的优势,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例外条款,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由,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人为地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出口。例如, 德国以及欧盟国家为保护人体健康而颁布的纺织品中禁用118种偶氮染料的命令, 美国等国家因发现天牛虫害而对我国出口的木材包装材料加以限制,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受阻等, 就是“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些例子。
4.进口贸易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对进出口贸易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估的能力不强,进口了有害废弃物, 一些危害环境和生物安全的产品有可能带入我国, 对我国的环境安全构成威胁而造成重大环境损失等情况。如广东沿海的一些乡镇企业盲目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废渣、旧汽车蓄电池等有毒废弃物,其再生过程已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5.国外投资对我国环境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一些外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 实施先进的管理制度,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污染控制设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有一些外国公司利用我国环境法规和标准比较宽松,向我国转移有害环境和健康的产业和项目, 如不加强环境管理, 我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避风港。
五、协调我国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策略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工业企业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农村牧区“资源-利用-再循环”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造成或只造成很小的生态破坏,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生态破坏低微以致得到改善(工业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逐步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是深化环境保护和针对贸易与环境新问题的重要措施。中国十分重视并已开始研究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问题。1992年8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要提高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使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3.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贸易的立法和执法,强化环境管理。企业应用战略的眼光看待环保问题,要认识到环保是一种投资,是对外经贸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只有顺应潮流,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才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宣传和培训是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有效手段。宣传主要是通过文化宣传和科学普及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文化宣传和公众教育;使得每个人都能关注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和生态安全意识。
根据国际市场的新趋势,我国要尽快完善贸易中的环境法规,一是要结合国情,加快制定、完善我国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保的标准和法规,使我国经贸环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在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环保标准、法规的宣传,对贸易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依法惩处,并发挥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的监督作用。
4.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入世后,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障碍,要协调我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必须跨过“绿色壁垒”这道门槛。我们一方面要练好内功,促使企业自觉加大无公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力度,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内在质量,促进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能达到较高标准企业的发展。促使那些与破坏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关的一系列初级产品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使不污染或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的比重日益增长,有助于降低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以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和环境保护实力应对绿色壁垒。
参考文献:
[1]那 力:WTO 与环境保护[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
[2]袁 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所面临的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2,(1) 1
[3]余北迪: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5)
[4]谭会萍 田 森:环境贸易:可持续发展中的博弈与融合[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5]高彩玲 赵英明 黄正文 张 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02)
- 上一篇:端午节活动心得体会
- 下一篇:绿色低碳环保施工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