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特征

篇1

[关键词]新一代大学生;特征;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47-02

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反映了时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思想、心理、个性成长、行为活动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势,为增强思高等教育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当前对新一代大学生认识与评价的误区

(一)把个别现象作为判定整体的标准

目前社会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关注,多是见于新闻报道有关其行为特征的描述,重心大多放在了衣着、消费等显性层面,鲜有理论层面的深入解读。许多媒体的报道,往往借助以少数的细节、个体的行为,特别是缺乏科学设计的随机或抽样调查,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上升为对一个群体的判断。譬如看到有的“90后”大学生入学支出不菲,各类名牌榜身,就武断地作出结论说这个群体“拜金”、“盲目攀比”、“物欲意识强烈”,而事实是现在的许多家庭已有经济能力供孩子消费,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也允许人们有更好的物质追求,不仅“90后”大学生如此,就连许多经历过困难时期、思想相对保守的成年人也开始追求科技、时尚与潮流;此外,舆论在分析新一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时,往往会忽视他们的规划意识与理财能力也在增强的一面。当一批“90后”登上北京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有人就感慨说“90后”大学生并非某些报道所称的“垮掉的一代”,他们同样能吃苦、能担当,同样具有国家荣誉感,其时并没有去想那些奥运冠军们还不是大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极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导致对新一代大学生认识的偏差,如果这种误会发生在高校管理者身上,则可能使教育缺位、错位或失效。只有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坚持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观点,经过深入、科学的调查,并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带强迫性地贴上标定身份的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同样的行为或事件在一些社会中被视为正当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被视为问题;就是在同一社会中,对于同样的现象,人们也会贴上不同的标签。对于“90后”大学生,舆论早已给他们贴上了个性、自私、另类、叛逆、没有责任感等标签,在许多人的思维里,当提到其中的关键词时,就会同当代的大学生划上等号。这无疑带有浓厚的强制性意味,有“欲加之名,何患无辞”的嫌疑。譬如现在的大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被说成是“太自我”的表现,而其他人的类似行为就可能评价为“有原则”并受到鼓励;对当前大学生个性十足的穿着,用“火星文”与别人交流,而事实上从“80后”自身早已融入潮流的大军,火星文也恰恰是从“80后”发明的第一代网络语言“演化”来的。对这一问题,有关注人士也表示了“反省”,武汉大学在公布的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中就鲜明地表示“‘90后’的大学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利用标签建立评价的目标系,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消极意义同样明显。根据标签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出被贴标签者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将“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可能改变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这告诉我们:如果把标签直接同当代大学生划等号,不去加以纠正,一味带着“有色眼镜”以“怀疑”的目光认识和对待当前的大学生,只会招致他们的反感与对立,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改进,迷失成长的方向,造成消极的后果。

(三)传统观念和成人思维的习惯性误读

传统观念习惯将年龄作为判断人生阶段的标志,古时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涵盖各个年龄段的说法,而十八岁被作为成熟和自立的标准线。“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性称谓,纵然是以出生的年龄界定,但在他们十八岁这个所谓成人的年龄(2008年)才能普遍地使用,毫无疑问隐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映射着人们以出生年代认识和评价一个群体的思维定式。

根据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代沟”不仅仅意味着年龄差距带来的沟通障碍,更意味着因成长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当代的大学生没有经受过物质生活匮乏的时期,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宠爱,他们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因而必然不能吃苦,自立意识差,只会关注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关心别人和感恩;改革开放的环境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拓,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会使得心态不稳定,好高骛远等等。然而,现实生活中,出生在各个不同年代的人的表现,并不完全像有些人预见的那样。一些当过知青、吃过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让人汗颜的事;相反,一些家境优裕的新一代大学生,能自觉、热情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对繁重的工作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作出自己的奉献。因此,对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简单地用出生年代进行划分,是不科学的。人的存在毕竟是复杂的,必定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只要主流是积极的,趋势是向上的,就不必为某种社会现象过分的担忧,而是在肯定的同时加以引导。

二、对新一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正确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认为,当前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的确存在着一定误读,往往是根据个别现象来评价整体,没有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他认为,相比以往学生,这新一代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喜欢尝试新事物。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可以说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无论从哪个侧面或角度来看,都体现了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一)独立性:时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倡导和鼓励依法、有序、合理竞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而独立是通过竞争得以生存的法则。“90后”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竞争的状态,这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相对宽松、充裕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自信,可以不完全依赖外界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尝试,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宽容。从时展的角度来看,与新一代大学生休戚相关的教育改革、高校招生改革、就业改革等会继续推进,全新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也鼓励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二)选择性:个人社会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为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可支配资源,也创造了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的选择意识、选择机会、选择能力大大增强;而网络等信息化媒体的发达,使得当代的大学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传统载体之外,有了实现个人社会化的更广泛的途径。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观念、走什么样的路,都是可以选择的。每一次的选择都影响着自身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反过来又决定了他们选择什么,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三)多变性:多元价值的冲突与融合

社会开放使得各种观念、思潮、舆论、信息等竞相涌入,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低俗等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理想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高尚人格的高成本和道德弱化的低成本,主流信息的单一和非主流信息的开放,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新一代大学生复杂的价值观。集体和个人、规则和自由、理想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价值判断过程,新一代大学生在坚守主流价值的过程中,观念不断地经受着冲击,即便微弱的变化也会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总之,新一代大学生总体上不仅仅具备令人担忧的问题,还有很多令人可喜的优点,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而且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他们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憧憬校园生活,期待发展突破;职业发展目标明确。由此可以看出,“80后”到“90后”的变化不是个体刻意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印记,不能简单地用“70后”甚至“80后”的品性和惯性思维来理解、审视和评判“90后”这新一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5期

篇2

关键词:人类思维实质;艺术特征;消解;现代艺术

1人类思维实质的辨析

随着西方进入现代社会,现代西方人倾向于用理性逻辑推理一切宇宙间的奥妙,理性思维已经成为人类思维的代名词。“现在人们认为人类思维实质的认识、判断是一个理性实质的认识掌握”是关于人类思维的概念,从人类思维实质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片面的判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理性思维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一切思想学术领域,包括艺术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但当黑格尔提出著名的“艺术终结论”的时候,理性思维的艺术观念受到了致命的挑战。艺术终结意味着艺术自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转折。近代艺术标志着理想艺术的进一步解体,也标志着艺术进一步的持存,但以另一特质、另一形式和功能持存。

2人类思维显现的艺术特征

人类作为艺术的创造者,其思维实质上具有特殊的艺术特征,即审美特征、(视觉表现方式)象征性特征、模仿性特征、人性思维特征。首先,古代人类的思维在认识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思维方式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艺术性特征,原始人类甚至将艺术观视为他们的世界观。例如,在原始社会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人的脖颈是狩猎归来悬挂猎物的地方,之后发明了扁担、箩筐之类的运载工具,脖颈很少用来干活了,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健壮能干和满载而归,人们便利用战利品——兽骨、兽牙装饰自己的脖子。在猿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就发现过大量经敲打研磨和钻孔并染成红色的串串项颈饰物。1968年,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材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饰物,在一个少女的遗骸颈部由一串小螺壳制成的项链。而这样的发现,进一步说明到后期原始人类并不是全部为了展现自己的健壮能干,更多的是一种审美。其次,早期人类行为被误认为是艺术行为,是因为人类的思想即艺术思想形态表达方式具有象征性,人类学家把这种方式称为“视觉表现”方式。人类最早的权利表现不是对财物的占有,而是对美的占有,即对所谓艺术品的占有。而模仿性特征的显现,以及巫术行为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巫术的思想是一种人的思维实质的显现,一般巫师必须具有两大技能,首先他必须是医生,其次他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巫师有义务创作在宗教典礼上演出的欢乐舞蹈,并制作舞蹈者佩带的面具。巫师在实施职能的行为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特征。在巫师制作面具和使用的行为上了解到,巫师在传达思想行为上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蹈形式(伴有歌唱),一种是雕刻和绘画形式,并且在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戏剧性表演特征。最后,人类是在具有艺术性的行为中展现出人性思维特征的,而且人类艺术行为是以视觉表达方式为基本特征的。人存在的特征是使其生存的环境成为一种人化自然的环境,而人化自然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所谓顺应自然,说明人类艺术实质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认知宇宙自然界的,但其认识的目的与理性思维有着质的区别,人性思维认识自然世界具有审美艺术目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等证实了人类艺术性实质的思维方式不仅具有认知能力,而且在认识和阐述人类的生存形态和自然界现象上远比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要深刻得多,也正确得多,并且展现了人性思维特征。在今天的人类世界中,从人的思维艺术性实质角度而言,已经没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因为人类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适合创造物质世界的理性思维,即用赋予自然以人类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把握它,而自然也因人具有艺术性实质思维的关照有了人性的生命特征。

3在现代艺术中人类思维中艺术显现消解的主要体现

第一,人性思维的艺术特征在消解。以理性思维作为衡量人的智慧以及行为方式的生存环境中,在理性思维生活方式中的生存形态中的人类已经成为自然化和科学化的人。第二,象征性视觉形象弱化,在具有直接体能性的舞蹈艺术行为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科学思想指引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名为电影的科技行为。电影的诞生将艺术作品以一种科技手段搬上银幕,予观赏者一种揭示现实为目的的角度去欣赏所谓的艺术,表面上能够全面和直接地诠释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容。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人们心中所想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对艺术作品,特别是传统艺术行为中象征性视觉形象极大的弱化。第三,艺术性语言能力在消解,即语言中的比喻性和隐喻性在消解,而概念化符号性越来越成为人类今天的基本语言功能,如在世界博览会诞生的著名建筑水晶宫。这座历史上第一次以钢铁、玻璃为材料的超大型建筑,不仅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届伟大的世博会。水晶宫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物,创造性地将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使树木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结果这座原本为展品提供展示的场馆,成为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成功的展品。这个作品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非由艺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第四,被科技性消解,这一突出的体现为人类经千百年形成的艺术样式都不同程度地在高科技制作手段中消解和消失。在电影中将艺术的形象表现性、创造象征性、有限时空性以及美的造型性消解在可以看见的“想象”面前,使电影成为一个永远“现在时”的科学制作产品,从艺术思想的角度来看,电影为人类的想象力画上了句号。比如不少人把视频游戏刻上鲜明的娱乐性。不追求微言大义而突出视听享受已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普遍倾向,而由这种倾向形成的判断艺术价值的标准正在削弱传统艺术注重人文内涵的价值标准。第五,人类思维中的民族性在消解。艺术思想的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对人性的体现,每个地域的人性特征也因为地理、政治及习俗等综合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是科学是无国界、无民族性的一种理性思维的产物,如现在建筑设计中,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一味盲目追求高度,忽视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总会在某报纸上看到某城市建全球第一大高楼这样的消息。

综上所述,今天的艺术应该是一门了解和掌握古代人类思维的学问,而今天我们思考艺术思想的问题,其实质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是在呼唤人类健全的思维的回归,即人类思维审美艺术性实质的回归,呼唤人类的艺术性体能行为的回归。

参考文献:

[1]…祝小苹.艺术学教程——艺术思想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思飞.论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观点[J].工会论坛,2011,17(2).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性思维;培养;探讨

一、幼儿的思维特征与学习特点

人的发展分为多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人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是存在差异的。其中,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脑力和兴趣的形成和开发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今后思维和学习习惯形成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在思维方面,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中他们的想法往往天马行空而又新奇独特。在学习方面,幼儿更倾向于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事物,因此他们更能接受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针对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面的独特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上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元授课形式,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并不是靠简单的短时间内加强教学强度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在长久的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的一步一步地培养出来的。在教学中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样的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和活跃幼儿的创新性思维。笔者认为,采用以下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具有明显的效果。

(一)采用小故事的教学形式

幼儿最先接触的儿童读物一般都是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小故事是他们开始认识世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把小故事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引进幼儿的课堂,针对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倾向,十分符合幼儿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对活跃幼儿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在课堂中运用小故事来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在幼儿本来就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往往就能事半功倍。通常来说,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就能从父母和儿童读物等途径中熟悉不少的故事。对于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来说,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小故事的这一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日常教学,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效果。

(二)采用教学内容情景化的教学形式

情景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这一形式通过模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的环境来加强和丰富学生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情景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等诸多优点。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各种教学道具把日常的枯燥单调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让幼儿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情景构建中去,并通过情景剧、小品、影视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直观的呈现。在情景化后,教学的内容能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教学的效果能大幅度地得到提高。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学的形式,能够给予幼儿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情感、活跃了幼儿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把幼儿带进具体的场景之中,就是既能让他们“用心”来学习,也能让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情景的模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幼儿能够极大限度地参与到了课堂中来,有了充分展现自我兴趣特长和丰富想象力的平台和机会,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三)采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创新这一行为正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能被满足的需要或是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创新离不开生活。因此,在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上,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之中,还应该扩展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去。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在现实社会中教师可以利用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幼儿主动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植物标本收集和制作、参观科学展览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平时也可以通过和家长的互动来一起共同引导幼儿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多动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利用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创新回归生活的本源,有利于幼儿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上进行思考并作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能充分体现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效果。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整个人才教育过程的起步阶段,其教育质量的优劣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也要从幼儿教育阶段着手。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上,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糟粕,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要针对幼儿的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和大胆采用多元的能充分发挥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效果教学形式,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作者:阚艳红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安头屯镇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赵双英.如何在幼教中加强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0(20)

[2]刘亭,陈朴.创新教育——21世纪幼儿教师的必然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

篇4

摘要: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化,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被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思维;概念;语言;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被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以青年为主体,她们接受新的教育观快,但在用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我们有机会观摩了大量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发些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明显地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项目标,为孩子今后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了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教师如果对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每次教学活动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那么,《纲要》所规定的其他目标就无法完成。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

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例如,教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分合号7-2-5,请幼儿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5=7、5+2=7、7-2=5、7-5=2。然后逐一指着题请幼儿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编应用题上。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我们认为,教师加强对数学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地了解数学理论以及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篇5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4.2.“回忆说”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中涉及审美的(A)

A.一般规律 B.特殊现象 C.不可知性 D.虚幻性

4.3.在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中,悲剧的作用在于(C)

A.惩恶扬善 B.愉人耳目 C.净化心灵 D.克制欲望

4.4.西方美学十八世纪出现的转向集中体现在(B)

A.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C.分析美学 D.语义学美学

4.5.将审美经验明确地归结为情感活动。(D)

A.奥古斯丁 B.哈奇生 C.伽达默尔 D.休谟

4.6.康德提出了“游戏说”,其核心在于想象力和知性之间的(B)

A.龃龉不合 B.协调一致 C.似是而非 D.互为前提

4.7.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A)

A.逻辑经验主义 B.社会实证主义 C.语言学 D.自然主义

4.8.在现代美学体系中,科学主义美学的对立面是(C)

A.社会主义美学 B.印象主义美学 C.人本主义美学 D.经验主义美学

4.9.分析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

A.维特根斯坦 B.叔本华 C.海德格尔 D.杜威

4.10.“直觉是把握生命及其生成过程的方法。”这一论点来源于(C)

A.尼采 B.维特根斯坦 C.叔本华 D.柏格森

4.11.在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物是(C)

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胡塞尔

4.12.系统的解释学美学形成于(B)

A.海德格尔 B.伽达默尔 C.胡塞尔 D.维特根斯坦

4.13.美感理论建立在思维方式的基础上。(C)

A.形式逻辑 B.经验主义哲学 C.形而上学二元对立 D.自然主义

4.14.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的一种重要形式。(A)

A.人生实践 B.日常生活 C.阅读接受 D.艺术创造

4.15.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在(A)

A.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 B.写作抒情性 C.激发主体道德体验 D.抒情的泛道德化

4.16.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D)

A.理性活动 B.思维活动 C.感官反映 D.非理性活动

4.17.主张非理性是一种低级混乱的认识,这一观点是出于——的偏见。(C)

A.科学主义 B.自然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4.18.审美经验的本质直观性是在于它把理性从解放出来。(C)

A.客观 B.推理 C.概念 D.判断

4.19.有人说,因为审美经验是直接将形式与自身感受相联系,所以无法把握本质。在这里他混淆了(A)

A.外观与现象 B.直觉与本质 C.形式与外观 D.感受与直觉

篇6

强的目标意识,策略意识和变通能力,能"遇新思陈、推陈出新"。速度快,能力强,水平高是优等生数学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数学教学必须在照顾多数的前提下兼顾到这一部分学生,并根据这一群体特有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培养,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优等生;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52-02

在进行"大众数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略班级中那一小部分对数学有着特别感悟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或思维特征,正确认识这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使他们在数学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关注点之一。

笔者几年从事数学教学和辅导数学兴趣小组,对这些数学优特生有了更多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数学优特生除了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与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外,他们的思维还具有一些区别于一般学生的特点。

1.具有数学直觉思维——速度快

数学直觉思维,就是大脑基于有限的数据资料和知识经验,充分调动一切与问题有关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在敏锐想象和迅速判断有机结合下,从整体上单刀直入地领悟数学对象的本质,洞察数学结构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数学优等生对教师提出的一般问题能直接作出猜测或判断,迅速地给出答案或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意外受到启发而"顿悟"。这就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具有简约性和创造性,还能增强自信能力。一些优等生往往能从整体上把握,而不拘泥于细节,思维呈跳跃式,直奔主题。

例如:36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淘汰赛,要决出冠军,需安排多少场比赛常规解法:先配对赛18场,淘汰18人;再配对赛9场,淘汰9人;再赛4场,一人轮空,淘汰4人;余下5人再赛3场,最后剩下2人进行决赛,所以共赛了18+9+4+3+1=35(场)。数学优等生往往能凭借直觉,就直接判断出要赛35场。为什么?既是淘汰赛,那么赛一场淘汰一人,要决出冠军,需淘汰35人,所以要赛35场。

再如:生产同一批零件,甲要40分钟,乙要30分钟。如果甲先生产5分钟,乙再开始生产,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生产的零件才同样多? 一些优等生并不按工程问题的常规思路解,而从整体上凭感觉立即想到他们各用所需时间的一半时,两人生产的件数就同样多,因此,用直觉思维只一步就计算出来了:30÷2=15(分钟)。

这种数学直觉思维能力源于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及善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是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具体体现。作为数学教师,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外,还应关注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些训练需要严密证明或完全归纳,而有些则可以让学生多交流自己对于题目的第一感觉:自己首先是从哪方面思考的。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或猜测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合理成分要及时鼓励,并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直觉思维不一定严密,但可能是学生灵感之所在。在不断的交流与智慧碰撞中,优等生能够及时汲取别人一些优良的思维方法以弥补自己之不足,普通学生也会因此而受到启发。在不断渗透和感染的过程中,在题型设计与思维训练中,相信学生的这种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具有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强

逆向思维是发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它与创造性发明和发现的思考方法紧密相关,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逆向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运用逆向思维的学生很难学好数学,而善于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学数学,则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志。数学优等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往往能够多管齐下,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分数除法练习:计算1998÷199819981999+12000。此题如按常规计算很繁琐,一般学生无从下手,而优等生往往能根据倒数的知识来解决。因为a÷b=c,则b÷a=1c。由此判断出1998÷199819981999的结果就是1÷(199819981999÷1998)结果的倒数。至此,问题迎刃而解。计算如下:

再如有关整除的练习:求400以内所有不是8的倍数的数的和是多少?不是8的倍数的数非常多,如正面考虑比较麻烦,而优等生的思路是:1~400这400个数之和减去400以内8的倍数之和,利用两次等差数列求和即可。方法简洁、准确。

"山穷水尽"之时,调整思路,换一个角度思考,有时顿会"柳暗花明"。生活中如此,数学学习中更是如此。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们的思维与众不同,其中"反其道而行之"即善于"逆向思维"是原因之一。教师在教学及习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变式性、拓展性及常规思维解决比较困的习题。通过执果索因、反证法等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让学生在探究及争辩中去发现、寻找、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辅以适当的点拨与提示,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使学生积累成功的自信,提升数学素养。

3.具有数学整体思维——水平高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整体思维具其特定的原则和规律:连续性原则、立体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数学整体思维是优等生的思维特征之一。他们善于快速联想、寻找最佳捷径及进行大步骤思维,在思考问题时能迅速判断组成问题的知识集成块,从而快速地调动已有的知识、信息、解题技巧,结合解题的进展不断优选、取舍、调整,进行变更和划归,使思维呈块状出现,思维点辐射广,是这些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分数应用题的练习:由甲是乙的23,你想到哪些条件?优等生一般都能想到:乙是"1",甲是"1"的23;甲是"1",乙是"1"的32;把乙看成3份,则甲为2份,总数为5份;甲∶乙=2∶3,乙∶甲=3∶2;甲占甲乙之和的25,乙占甲乙之和的35;甲比乙少13,乙比甲多12……如果知道了甲可以求什么?如果知道了乙可以怎样求?知道了甲乙之和或差可以求什么?……然后能根据问题和条件迅速判断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就是块状思维,其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整体思维,其实是整体考虑的一种方法。优等生能够根据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快速分解为树形图式,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子问题,降低解题难度,将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排列筛选,从而快速地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养成直觉引路、分析铺路和组块构思的良好思维习惯。这也是特长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差别之所在。进行块状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整体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以确定解题的方向或总体思路。在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探求、思路的寻找和类型的识别,以此养成简约逻辑推理过程,形成快速敏捷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题来进行专门的训练,相信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整体把握题目的能力及块状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如何根据数学优等生思维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引导,对于我们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思路外,笔者认为注意以下几点:

(1)宏观把握。数学教师除了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能钻研教材上好课外,还应该具备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对小学各年段教材的编排体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任教年段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生长点(固着点)及延伸发展有清楚的认识,不能教哪个年级就只管那个年级,人为地割断知识体系,狭隘地理解课本知识。只有宏观把握,微观分析,深入研读、解读各年段教材,才能深刻理解领会每个学段的重点所在,才能在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更合理、更科学地设计训练,达到知识掌握与思维训练的目的。

(2)旁征博引。数学教师除了掌握现代教学理念,能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还应回归数学本真,让课堂充盈着数学文化气息,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正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了解数学文化和数学史,将教师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与对数学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旁征博引的诠释中,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呈现应有的广度。

(3)深入浅出。课改拂去热闹与肤浅的面纱,渐渐回归了理性。数学课堂在经历反思重建之后也逐渐回到本质,"数学还是那个数学"。解题是手段,思维训练是重点,让数学活动具有更高的思维含量应是数学教师的追求。如同文教师要写文章一样,数学教师经常做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也是一种基本要求。如果一个数学教师仅仅满足于会做课本上的题,想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是不太现实的。只有做了许多题,研究了许多题,训练学生时才能做到"通透浅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非"就题论题"。只有聪明的、思维活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思维活跃的学生;只有见多识广,满腹数题的教师才会让课堂呈现特有的深度。

总之,数学教学在照顾多数的前提下兼顾优等生,并根据这一群体特有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既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理想数学课堂构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健.《浅谈数学特长生思维特征》,《小学数学教育》,2006年.

[4]刘超 .《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月刊》,2002年02期.

篇7

一、汉字结构的演变与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脉相承

古人将汉字、语言、思维三者的关系概括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这一概括准确地表述出言、意、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汉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汉字构造与表达则体现出思维水平的高低。关于汉字构造的分析,早在东汉就有班固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之说。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象事、象意、象声”改称为“指事、会意、形声”,形成一直沿袭至今的“六书”之说。“六书”之中,又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更为重要。许慎对“象形、象事、象意、象声”的改称,强调了“象”“指”“会”等不同的结构过程(在古汉语中它们都是单音节动词),比较出它们的本质差异。

南宋的汉语言文学家郑樵,在许慎,班固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演变过程作出精当的概括:“形不可象,则付诸事;事不可指,则付诸意;意不可会,则付诸形声;形声则无不谐也。”(《通志六书略》)郑樵之说揭示出汉字结构演变创造性的变化。班固、许慎、郑樵等语言学家对汉字结构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坚信:汉字的结构正是沿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演变序列逐步发展的,而这种发展与人类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是一脉相承的。为了论证这一点,以下我们将从汉字构造的心理过程及思维特点来加以分析。

本研究为全国规划课题“综合性教学活动中预设并生成主题线索的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象形”属于汉字比较原始的构造方法,其构造的心理过程可概括为“意象的再生”。作为记录语言中“树木”一词的文字符号,“木”字将日常所见树木的共性突出地表达出来,它删除了树木外表那些次要的枝丫和树叶,借助其整体线索来揭示其主要特征,其思维特点具有“整体线索性”。“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抽象符号来表达某些抽象概念。它大都借助于某些关键性细节,如在“木”字的根部下加上关键性的一短横,以表示“树根”,即“根本”的“本”,其思维特点具有“关键指事性”。当遇到“形不可象”“事不可指”等另类复杂的事物时,则可借助于“会意”。“会意”指的是两至三个独体字(意象)的重新组合,如“人”与“木”会意,组合成“休”字,三个“木”字组合成“森”字等,其思维特点具有“意象重组性”。第四种是“形声”。形声字目前已经占汉字的90%以上,它代表着现代汉字结构的发展趋势。如由声旁“滕”、形旁草字头匹配组合成的“藤”字,实现了包括“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在内的音、形、义的组合,其思维特点具有“综合同构性”(一个形声字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多媒体”)。

从“象形”到“指事”,到“会意”直到“形声”,汉字结构的演变过程正如郑樵所揭示:“形不可象,则付诸事;事不可指,则付诸意;意不可会,则付诸形声t形声则无不谐也。”其思维特点正沿着“整体线索性――关键指事性――意象重组性一综合同构性”的线索在逐步演变。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线索到细节,由平面组合到多维同构的演变线索,正好吻合于人类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二、汉字结构的演变是个体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缩影

艾伯特・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在我的思维机构中,书面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可以由我“随意的”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进行在可以转达给别人的文字或别的记号的逻辑结构以前,爱因斯坦认为这正是综合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从时间上讲是一个新颖的从未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盘桓并获得解决;从空间上讲,大都是尚未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新领域、新结构、新事物的发现。对于尚未掌握口头语言的婴幼儿来说,所谓“潜语法模式时期”正是生成和发展综合性思维能力的第一个关键期。

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也是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缩影。“潜语法模式时期”的婴儿尚未能掌握口头语言,与成人交际时,“其外部表达是表情细节的有规律的组合”,其内部思维则是视觉意象和动作意象的有序组合;发展到“独词句时期”,婴儿的外部表达是“单词和表情细节的有规律的组合”,内部思维则是视觉意象、动作意象和听觉意象的有序组合;以后随着语法模式的完善,符号等意象逐步加入其中,便构成多种意象的综合过程。这些意象的综合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表象的再生――细节的抽象――意象的组合――视听的配合。婴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汉字结构的演变过程也基本一致。可见汉字结构的演变过程正是个体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从汉字的构造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必备的三大要素

汉字结构是沿着“整体线索――关键指事――意象重组――综合同构”的线索在逐步演变。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线索到细节,由平面组合到多维同构的演变,既吻合于人类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也是个体综合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整体线索”“关键细节”和“综合同构”是培养个体综合性思维能力所必备的三大要素。如果能紧扣住这三大要素,便可形成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大策略。

1 凸现主题鲜明的“整体线索”

整体线索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性联系。就像象形字“木”字的构造,删除次要的枝叶,凸现树木的主干来揭示主要特征那样,综合性学习也具有“整体线索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主题鲜明的线索既涵盖综合性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概括综合性学习进程的主要环节,还包括了深化主题、生成新线索的全过程。就具体的一段综合性学习活动而言,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设和生成主题线索的成功与否。

预设整体线索是优化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在把握主题的同时,预设必须顺应学习活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有机地整合各方面的内容,设计出最佳的学习流程(以便融会贯通、探究生成)。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整体线索则是师生在特定的主题情景中互动并深化主题的自然进程,是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灵感相得益彰的超水平发挥,类似的互动和生成常常是综合性学习的精华所在。

语文综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至少包含三条思路:即学生学的思路,教师教的思路和教学内容各知识点

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性教学应该能成功地将这三条思路融合为一,形成主题鲜明的整体线索。在动态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中,若能准确地概括出综合课的主题,科学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能获得高效的综合性学习效果。

2 把握融会贯通的“关键细节”

细节是构成事件及其流程的最小单位,在由若干细节组成的事件或流程中,总有少数重点细节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属于人们认识事物、创造事物的关键,这类细节即为“关键性细节”。就像指事字“本”字的构造,在其下方加关键性的一短横,以凸现“关键点”一样,在学与教的流程中也不可忽视“关键性教学细节”的作用。关键性教学细节则是指在学与教的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科学化的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

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节点。”在教与学的网络流程中的这类节点,便是所谓“关键性教学细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关键性细节设计的一般范围和内容包括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引导行为(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综合、信息媒体与各学科间的整合等等不同方面。但在实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关键性细节所结构的应当是一个融会贯通的统一体系。在综合所学内容时,关键性细节是聚合性思维的某个结点;在进行分析、联想乃至创造时,关键性细节则应是发散性思维的某个起点。

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有助于把握主要矛盾,突现关键性学习要点,有助于揭示本质,形成关键性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重新组合,建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建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是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教材该如何驾驭,体系该如何综合,知识点之间该如何重组,分析、探究、综合运用的融会贯通能力该如何培养,这一切都离不开关键性细节的科学把握。

3 实现和谐而科学的“综合同构”

爱因斯坦曾经形象地说过,我们面临的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符号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自然界本身就体现着和谐。当外界各种信息通过形状、色彩、时空运动等形式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信息意识流便通过视、听、触、嗅、味等不同的子系统反映成各类感知意象,思维中枢便自然地将这些意象匹配融合,在“信息同构”的基础上实现对某一事物的初步认识。就像包括“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在内的汉语形声字的音、形、义的组合一样,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同样具有“综合同构性”。

共同的基调(或主题)是和谐综合的必要前提,这种和谐,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或相互感应,而应是多种意象在同一基调上的信息同构,包括感知意象、符号意象和线索意象等。就综合性教学而言,不管是在师生的心灵之间,还是在教学媒体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基调。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这些基调,才有可能获得像优秀散文那样形散神聚的艺术效果。诗歌的节奏、小说的情节、音乐的旋律、美术的色块,所有这些都可能在各自相近的范围内实现巧妙的意象耦合,从而在同一主题下,实现和谐的“综合同构”。

“综合同构法”是实现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所谓“综合同构法”是在特定的主题线索下,紧扣关键性学习细节,维系上下文知识网络,经过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其他知识,实现主要知识点的多维同构,构建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融会贯通能力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法。就具体的综合性学习而言,“综合同构法”正是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篇8

【摘要】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并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本文将由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思维方式;变革;科学发展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都伴随着重大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解放之初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时期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再到改革开放时的“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无不是思维方式改革的产物。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带动观念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一、对思维方式概念的简述

通俗地来说,思维方式就是指一个人是怎么考虑事情的。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许多角度,例如:积极的、消极的、全面的、狭隘的等等。

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同时,它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的。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进行思维的理性,其二是思维所追问的对象。

思维方式是指导人的实践行为和处事方式的。尤其是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和言论,就是我们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而思维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有一个主要的方向,但是在朝着这个方向的轨迹上,思维方式是会随着文化、生活环境、经历、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经济条件下,思维方式会产生变化,也即变革。其变革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观点、言论、处事方式的改变。

二、思维方式与发展观的关联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与支配。

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否则发展观的变革也难以最终实现。而发展观是人们关于人与社会如何发展的看法,人们如何看待发展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思维水平、思维方式的制约。

思维方式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决定着思维方式的结构和状态。相应的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决定着这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而这些方面都会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因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主题与状况、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它就成为相对独立稳定的思维定势,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会影响以至改变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正是在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一种整体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正确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纠正了长期以来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线性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能有序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三、思维方式变革对发展观变化的影响

(一)传统发展观的思维特征

传统的发展观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它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从思维特征来看,传统发展观思维是线性的,而这一发展范式的形成又和近代以来建立的机械论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经济增长发展观就是线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只注重某一要素的发展,追求发展的单一性、至上性和无限性。但以这种发展观为指导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正在渐渐暴露出来,经济增长发展观并没有自动带来诸如实现平等、增加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反,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情况。

(二)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思维转变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认为发展是经济、自然、社会大系统包括人在内的,从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正是以这种思维方式为理论基础,科学发展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因此,科学发展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而正是这种新的思维理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

四、结语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它的提出并不仅仅在于对传统发展观弊端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弥补传统发展观的不足,优化了发展观的体系。科学发展观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发展理念,揭示了复杂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杨小军.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D]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Humphrey J,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2002

[4]钱黎勤.建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系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

[5]杨小军,张建民.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变革[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篇9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思维结构

一、引言

《野性的思维》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专著,他也是著名的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著作有《神话的结构研究》、《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等。列维・斯特劳斯长期从事人类思维的研究,在他看来,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一种“野性的思维”。从这本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作者看来,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和现代人类思维是有着很相似的思维方式,比如它们不仅都有抽象性,也具有逻辑性,同时,还是也都是富于理智的一种思考方式,由此便具有着其充分的存在价值。

至于前人在关于原始思维的研讨时,普遍的标准都是沿用现代西方的思维方式。比如弗雷泽,作为进化论学派的代表的他以为人类思想是经历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阶段,而认为原始思维是一直处于最低层的巫术阶段。列维一布留尔,作为社会学派的代表,他在他《原始思维》这一著作中,说道原始思维是和现代思维存在着质的区别,现代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而原是思维便属于一种“前逻辑思维”,他更加相信世间万物都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络,即遭到“瓦渗律”的影响。而马林诺夫斯基,作为功能学派的代表,在他看来,原始人的思维更看重的是能满足他们的繁衍和对食物的需求。列维・斯特劳斯则相信全人类是有着共同的思维上的结构和思维上的原则,即便在现在的懂文明的人抑或是曾经原始时期人类的大脑中,这些结构和思维都起着相同的作用。然而不同的是,现在人类在现代生活的影响下,过去所具有的那种共同的思维原则已经消磨没了,而原始人类的思维原则依然停留在最初的那种纯朴状态的,因而,关于探讨人类共同的思维构造,在作者看来,是主张沿用原始人类的思维,而作者通过深入探索原始民族思维特征,最后收获了《野性的思维》这一成果。

二、“野性的思维”的实质和特征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如果人类学家带有偏见的认为原始人就是简单和粗糙的,那他会忽视了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然后简单的认为原始人的智力也是非常不高的。所以,他是不认同人们脑海里那张给原始人的生活下那样定义的画面。野蛮人一定是和人们通常想象的那种还带有动物蒙昧特征的生物不一样的,同时他也和被情绪影响而深陷混乱和参与的意识不同。对于以往的人类学家所普遍认可的原始人类和现代人类到底是属于低级还是高级的观点,列维・斯特劳斯则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他认可的是人都是一样的,即便原始人和如今的西方人也是没有不同的。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神话也属于野性的思维,对神话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原始思维的深层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对原始人类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进行对以往的文化的探究。由此,有一点很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就是作者他所想要阐明的原始思维到底是种怎样的思维。

在作者看来,野性思维的特征便是它的非时间性,就好像在房间里两面分别挂在相对的墙壁上的镜子所提供的信息,这样形成的很多的画面里,是没有任何两个是一样的。它创建了多种相似于世界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它也助推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从这个维度上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种模仿式的思维。在这之后,列维・斯特劳斯又认为野性的思维是经过了解的认知而不是经过感情上的作用来展开的。采取的是将之区分开和将之对立的办法,而不是将之混合与互渗。因而我们在这个层面上来又可以将野性的思维看成是种“量化的思维”。

三、本书的贡献

作者以结构主义的观点研究我们人类思维的起源,想找到我们人类思维相似的发展规律。他开展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研究人类思维的发展。这种研究方式,给思维史的探究带来了积极的意义。作者采取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对原始人类的思维展开探究,在探索人类共同的思维特征方面,不仅开拓了新的道路,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办法。在由作者创建的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中,注重的是隐藏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结构。探寻这种结构,也就是想重视过去被前人忽略了的整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对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

四、研究的局限

(一)取材的局限

一种思维的理论,只能说明一部分思维现象是远远不够的。一种思维理论的诞生,只从某些类型的思维现象加以概括,是非常不够的。一种好的科学的理论,不仅能解释与这种理论非常一致的现象,而且要能够解释与这种理论不一致的现象。然而,列维・斯特劳斯使用其结构人类学理论对民俗学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时,却着重选择那些与这种理论没有分歧的现象,而忽略了和其理论有分歧的资料。

(二)缺少对人类思维结构的探究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从原始人的思维发展到现代人的思维的进程中,人类的思维必然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思维史研究的目的便要找到它的变化,和它的这种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等。然而,我们发现作者缺少关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就好像让结构主义人类学派感兴趣的仅仅是共时性的研究,去发现原始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才是他们的研究方向。这种停滞的结构很明显的体现在作者的著作当中。因此对于思维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叙述,是非常不够的。

(三)研究方法的局限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作者过重的看高结构主义的研究法,不认可其他的研究方法的价值,这是不可取的。作者在用探究原始人类的思维时,把现代科学和原始思维同等看待,并不认同原始思维到现代思维这一过程是有本质的变化的观点。作者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开展理论方面的论述,这不得不说是作者理论上的部分欠缺。即使理论上有所欠缺,但是作者这种有开辟精神和没有成见的去调查原始文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我们后来者尊敬的。(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于丹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原始思维研究――评列维-施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J]. 作家. 2009(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97-02

一、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概念

从教育学角度看,创造教育是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充分发展为核心,整合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的健康发展,为儿童将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基的素质教育。创造教育是在挑战传统教育的过程生成和发展的,因此要想更加全面具体地把握创造教育这一概念,十分有必要将其与传统教育进行细致的比较。

由于学前创造教育是由"学前"和"创造教育"两个概念复合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下定义:学前创造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这里主要指3-6岁的幼儿)实施的创造教育。具体而言,学前创造教育是旨在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内化人类的本质与本质力量,内化人类优秀人性,获得更大自由与幸福的奠基教育;是以幼儿创造性的充分发展为核心整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的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依据创造原理和创造性发展规律,把造就创造型幼儿作为培养主体,实现个体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教育。

研究和发展学前创造教育意味着要从守成性教育、维持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化;从注重教育的文化承传功能向注重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转化.学前创造教育将在挑战一般学前教育过程中发展,这必将带来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标准的全方位的变革。

二、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目标的科学设定不能凭主观任意所为,而是要自觉反映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文化学等理论的规定性,才能保证所定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性。

1.创选型人才的特征与课程目标

(1)创造型人才的动力特征

众所周知,人的任何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动力推动.人的创造性活动亦然。驱动活动进行的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决定人的积极性的诱因系统,由需要、动机和兴趣构成;第二层次是决定人的活动方向的意识倾向系统,由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构成。许多对富有创造性成果的各类人才的研究均表明,在动力系统方面他们有着十分相似的特征:

第一,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需要和动机,从而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能不断发现创造目标,推动自己去创造。

第二,他们对创造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常常自发地,十分投入地从事创造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兴趣爱好所引发的内在创造动机比为了获奖或避罚等外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展与发挥。

第三,他们拥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时时表现出求新、求异、求特的冲动,并以此为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些满足和快乐又强化了他们的创新需要,从而诱发新的创造动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造活动。

第四,他们拥有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成就动机、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这些构成了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构成了他们创造活动的方向盘和调节器,从而保证了他们创造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上述创造型人才所表现出的动力特征就应纳入学前创造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中,从小激发和强化幼儿的创造需要和动机,创造兴趣和爱好、创造意识和精神;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不可能在幼儿时期形成,但较为直接、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态度与价值判断是幼儿能意识到的,我们可以由此出发,不断将创造型人才的正确而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渗透其中,逐渐内化。。

(2)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征

众所周知,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之一般人要多。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要素,是创造才能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将从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和创造型人才实际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特征二者的结合上确立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目标。

虽然一般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也能表现出上述某些特征,但却较微弱,而不像创造型人才表现得那样突出和典型。从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不突出、不典型到突出和典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前创造教育虽然不能使幼儿时期就凸现这些特征,但却要瞄准这些特征,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途径,不失时机地去培养和强化这些特征。

2.社会的高创新性与课程目标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创新社会,面对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迫切需要创造型人才的未来社会,一个不创新就无地自立的社会。这一方面是由于电脑的普及将人推到了一个创新的角落,只有高创造力的人才能在这一角落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和知识创新的竞争,而这些竟争的实质都是创造型人才的竟争。因此"学会创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出的强音。我们的全部教育(不仅仅是学前教育)都应将培养创造型人才群体作为主体目标。而造就创造型人才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设定学前课程目标:

第一,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等动力特征。

第二,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认知特征。具体而言,要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加强对幼儿的直觉、想象、灵感的培养,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生活环节,加强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三,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三、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相对于幼儿园课程其他层次的目标属于宏观目标,因此具有概括性强、方向性强、整体性强、引导性强等特点。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哲学层面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是:通过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思维方式、语言文字、行为规范等。(1)使幼儿获得初步的使用和创造"工具"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2)使幼儿在学会交往、关心和合作等基本人性的基础上,逐渐内化人类的优秀人性,使幼儿形成与社会、自然、自身的和谐关系;(3)初步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心理学层面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是:(1)让幼儿初步形成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和好奇心等诱因系统与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等意识倾向系统。(2)为幼儿形成高自控性、高自主性、高兴奋性、高有恒性、高探索性、高独创性、高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协调发展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等健康的心理特征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是社会文化层面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是:(1)让幼儿形成认识变化、适应变化、喜欢变化、促进变化的态度与能力,学会学习;(2)让幼儿形成飞争意识、竞争道德与竞争能力,从小学会与自己竞争,形成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心;(3)让幼儿初步认识到创造的价值,形成强烈的创造需要、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关心创造、学会创造:(4)使幼儿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在此基础上形成乐于合作的态度和善于合作的能力;(5)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和挑战精神:(6)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等,成为2 1世纪合格的公民。

第四部分是教育学层面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让幼儿形成创造性认知特征与实践能力、创造性的情感特征和创造风险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的具体含义实际上是对以上各层面课程目标的分类。

以上各层面的课程目标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些甚至是交叉和重叠的。

由以上各层面的目标可以看出,学前创造教育的课程目标着眼的是为幼儿一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发展打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他们入小学做准备;着眼的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大脑潜能,尤其是创造潜能;着眼的是为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大批能与社会、自然、自身协调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玉勤.着力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新课程》2011、8

[2]李宏文.创造性思维的五种品质.《教育与职业》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