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调查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调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调查方法

篇1

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对调研方法进行改革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立足于传统调研方法的基础上,对网络时代下的调研方法进行改革,是取长补短的明智之举。

一 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

1.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

第一,二手资料的收集。根据获取资料的性质可以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一手资料的收集,其二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每种又有不同的具体调研方法。获取二手资料的传统方法有:报刊剪贴法、文献资料法,这些方法实施的主要地点在报刊社、图书馆、统计机构等。

第二,一手资料的收集。市场调研方法主要用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这也能反映出市场调研方法的优点。用于第一手资料收集的传统调研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不与被调查者正面接触,而是在旁边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者的表现会相对自然,没有压力束缚,所以就效果而言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传统调研方法。观察法有三种应用方式:直接观察法、实际痕迹法、行为记录法。

询问法,是被应用最多的传统调研方法。询问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询问、直接提问等,是通过不同形式的问答对被调查者有一直观了解。观察法与询问法主要用于定性的市场调研中。

实验法,是指将调查的范围缩小,通过实验来取得想要获得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总体发展结果的可能趋势。

2.优缺点

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在中国的数据收集中有相当高的使用率,对需要评估的对象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数据,供决策者进行参考。但是由于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生硬等特点,导致其存在很多缺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市场调研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信度低。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观察法时,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动机等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观察的结果只是对表层现象的记录,并没有真正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调研,信度很低。

运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询问法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一代,对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很熟知,所以在心理上对市场调研并没有采取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只是敷衍了事。这对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十分不利,传统市场调查统计的结果往往是无用的数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情况的掌握没有起到辅助的作用,失去了市场调研应有的作用。

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实验法时,也有信度较低的这一缺点,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受着各种文化的影响,个性张扬、独立,走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实验法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大众。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具有独特性,用实验样本来对整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判断是不正确的,从实验法得出的数据也是没有可靠的信度的。

第二,效度低。效度指的是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的效率,无论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等所获得的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都需要大量时间、人力、财力来进行。对一个问题的调研所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在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受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很大,被调查者的个人问题、调查者的个人问题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调查的进度,导致调研的效度低。

第三,广度低。广度是指范围,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调查,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大广度的被调查对象,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是达不到全面调查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使用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普遍存在着广度低的现状。

二 网络时代下调研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

第一,信息的广泛性。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收集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相比较受不可控制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来说,对信息收集的广度性是很突出的优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是全班性的、全校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的,这种大容量的信息收集只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信息的及时性。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所调查的是发生过的事情,且只有发生过的事情才有调查的可行性,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昨天的问题今天再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已失去了意义,所以传统市场调查的延时性对现代数字化的社会是不适用的。而利用网络来进行市场调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信息的传递是实时的、准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市场调研需要及时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会得到进行市场调查的有效数据,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完善。

第三,调研的经济性。在用网络进行调研时,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一台电子计算机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如果是采用观察法,要有数位观察人员,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可能还没有结果;如果是问卷调查,需要印制数张的问卷,调查者手拿纸笔对被调查者进行逐一访问。所以,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相对来说是便捷性的、经济性的。另外,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用网络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可行的选择。

第四,结果的准确性。用网络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信度高,产生信度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调查过程不必与被调查者接触,所以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配合度较高,不会产生在传统调研过程中发生屡屡被拒的现象。

2.缺点

第一,网络的虚拟性。由于网络固有的弊端,导致网络调研也会有弊端存在,网络的安全性与虚拟性一直是作为网络优点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对大学生的网络调研,会出现冒名的破坏者,或者无限循环者,这将严重影响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网络调研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技术也处于探索中,对网络调研技术、网络调研流程、网络调研规范都没有准确的范本。另外,网络调研人员的调研水平整体不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调研方法的创新并不代表着全盘否定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不是将网络调研方法作为所有问题的唯一调研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对传统的市场调研选择性地运用,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新时代的网络市场调研方法之中,取各自所长,去各自所短,将两者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准确、有效的调研结果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分析多种不同的结果,进而得到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这才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

1.网络访谈小组法

网络访谈小组,是指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讨论。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调研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访谈小组的方式,借助实时的聊天工具彼此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调研环境轻松、愉悦,大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会相对真实地展现自我的态度和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调查者有机会记录大学生在被调查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2.网络投票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对被调查者往往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不相适宜的。此方法通过网站设置针对性的一两个问题,来获取学生相关方面的态度。因为这种方法占用学生的时间较短且打破了传统的调研形式,学生不会轻易出现抵制心理或消极应对,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3.网络问卷法

网络问卷法不同于传统调研中的问卷法,网络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惯性因素,比如网络用语的使用、美图的编辑优化、网络热点的探讨,通过对问卷进行再设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的主题蕴藏在其中,让学生能用网络的心态去回答相应的问题。

4.网络邮件法

网络邮件的方法实质是替代了传统调研方法中的询问法。通过给大学生发邮件、收邮件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大学生思考的空间,适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中相对较为深刻的问题的探究,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可得到真实可靠的问题答案,且交流的平台是自由的网络,大学生不会感觉受到陌生人的骚扰。

5.网络观察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要求调查者要直接进入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将自己通过某种方式“隐蔽”起来,使被调查者能够表现出自然的状态,而调查者则有目的地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语言、动作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掌握一手的原始资料,但这一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较复杂。而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提供了便捷性。调查者可以通过博客、QQ空间、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这种方法不会“惊动”被调查者,且被调查的内容是被调查者本人真实状态的记录。

篇2

关键词:长沙市;传统村镇;旅游意向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7日

一、研究背景

传统村镇是指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镇。我国关于传统村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本身的保护与发展方面。赵勇从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其保护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并从价值特色确认、划定保护范围、街巷空间保护及环境综合整治调整等论述其具体的保护内容;又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为例详细介绍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刘沛林引入“意象”的概念,运用感觉形式的方法,从传统村镇的自身价值和资源特点出发研究山水、生态等意象对我国古村落选址规划的影响。近几年,随着传统村镇旅游的兴起,我国学者对传统村镇的旅游发展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和探讨。杨载田从古村落的文化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卢松等以西递、宏村为例对传统村镇的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发现旅游客流的“双峰双谷”分布特征及季节差异显著等特点;还有一些学者从旅游对传统村镇的影响以及传统村镇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旅游开发工作。

传统村镇的旅游利用是其发展的最重要途径。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城市居民传统村镇旅游意向的研究,而分析掌握旅游者传统村镇旅游意向,不但能促进传统村镇的遗产保护工作,而且可为传统村镇旅游资源利用工作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基于对长沙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旨在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传统村镇的旅游意向进行研究,以了解影响长沙居民的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促进湖南省乃至我国传统村镇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由课题负责人周宏伟教授设计,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传统村镇基本旅游意向。于2015年8月在长沙市中心地段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随机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2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为78%。研究数据均来源于此次调查中的有效问卷,数据具较高可信性。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简单的定量分析、交叉分析与卡方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影响被调查者到传统村镇旅游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三、长沙市居民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分析

(一)样本特征分析。此次调查,女性19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5%;男性106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5%。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40岁之间,占总数的83%;从居住地看,75%的被调查者为城市居民,居住在县城的占总人数的10%,剩余的14%为乡镇居民;所有被调查者中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员分别为8人、40人、108人,自由职业者和学生的总数分别为87人和58人,离退休人员4人;在收入方面,59人为无收入人群,117人收入在5万元以下,99人收入在5~10万元,剩余30人的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从数据观察分析可得:被调查者具有广泛性,包括各年龄段、地区、职业以及年收入;大多被调查者均为有收入的人群,部分收入较高,在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的情况下旅游行为的发生几率同样较高。

(二)长沙市居民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初探

1、旅游意愿分析。据数据统计发现,长沙市所有305名被调查者中216名曾去过传统村镇旅游,剩余89名未曾去过;在216名有传统村镇旅游经历的人中有199人想再次到类似地区旅游;在89名未去过传统村镇的被调查者中有81人有传统村镇的旅游意愿。由上述统计结果可知,传统村镇对长沙居民有较大的吸引力。

2、旅游目的地意向分析。在280名想到传统村镇旅游的被调查者中,有223人期望到外省的传统村镇旅游,占总数的80%;剩余20%则希望到常住地的传统村镇旅游,即外省的传统村镇对长沙居民的吸引力更大。(图1)

对被调查者期望旅游区统计发现,40%以上的人期望到江浙、云贵地区旅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1)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来看,知名度较高的地区对其吸引力更大。这两个地区传统村镇知名度位于全国之首。云贵地区的传统村镇是列入我国传统村落名录最多的地区,其知名度不言而喻;江浙地区如乌镇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几年的乌镇戏剧节的举办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2)从传统村镇自身看,旅游资源、特色显著的地区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旅游者到常住地以外地区旅游主要受当地不同自然、人文环境吸引。江浙、云贵地区传统村镇的自然资源及文化特色对长沙被调查者更具吸引力;(3)从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看,基础设施越完善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江浙、云贵地区传统文化类旅游兴起较早,基础设施及景区服务等相对完善,可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因此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游览。

剩余大部分被调查者期望到川渝、华北、华南及西北地区传统村镇旅游。首先,这些地区有着异于常住地的环境,对旅游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其次,这些地区的传统村镇本身有着自身特色,如福广地区的客家文化,是吸引被调查者到当地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这些地区的传统村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安徽的西递和宏村是享誉国内的著名传统村镇旅游地。

但仅有6%的人期望到河南河北地区传统村镇旅游。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区的传统村镇知名度不高,本身吸聚力较弱;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环境与被调查者常住地并无太大差异,因此被调查者在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不会专程到这些地区的传统村镇旅游。其他的一些被调查者对台湾地区的传统村镇呈现出较高的兴趣。

由于调查时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仅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选择住宿方式,因此对于该项的选择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很难反映年收入与该项的关系。但我们仍可以从数据中得知,在经济条件满足的前提下,人们会选择较为舒适的住宿方式。

四、结论及建议

首先,由于传统村镇大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其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次,传统村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还可以繁荣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传统村镇旅游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对长沙市居民传统村镇旅游意向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有到传统村镇旅游的意向,而影响他们到传统村镇旅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主观因素,即样本的个体特征。由于旅游者的行为多元化的影响,其旅游行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不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会存在感知环境上的差异。受感知环境的影响,主观个体会对旅游目的地形成不同的心理图像,这些不同的心理图像是影响他们是否会到一地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旅游动机上,传统美食是吸引各类型人群到一地旅游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则是传统建筑;最后是乡土环境和传统节俗。旅游者在选择出游地时都受最大收益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的影响。他们会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的出游地。这也就导致了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会选择不同旅游地,不同收入人群选择在出游方式上的差异。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首先会选择到知名度较高的地区以及自然、人文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旅游。这也解释了为何不论何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所有的被调查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江浙、云贵地区。旅游者到传统村镇旅游是为体验当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因此大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农家乐/牧家乐的住宿方式。同时,为缓解生活压力,放松心情,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愿意在当地的传统村镇做较短期停留。

(二)客观因素,即传统村镇旅游地。首先,传统村镇旅游地知名度大小是影响其客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基础设施完善的传统村镇也会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最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民风、民俗也是吸引客流的因素之一。同时,在大数据影响下,智慧旅游逐渐发展,旅游目的地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数据网络适时地为当地传统村镇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为促进传统村镇遗产保护工作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1)地方政府首先应做好传统村镇的保护工作,保证传统村镇建筑的完整性及环境的整洁性;(2)传统村镇旅游地相关管理单位应加强宣传,以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特色为出发点,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当地独特的乡土环境与历史文化特色,增强自身的吸聚力;(3)传统村镇相关旅游部门应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网,提升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捷性;进一步完善当地相关配套设施,如特色客栈、餐馆等,为游客提供更便利、优质的服务;(4)旅游目的地治安管理部门应加强治安防治工作,尽量降低偷盗等犯罪活动的发生率,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5)当地旅游管理机关加强对传统村镇内的小商贩经营活动的监管工作,避免出现强买强卖等不良现象,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6)旅游者要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尊重旅游目的地习俗,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同时,旅游者良好的个人素质可对当地居民起到正面的示范效应,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五、不足与展望

本文仅分析了长沙市居民对于传统村镇的旅游意向,据此对我国传统村镇客源地市场的分析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简单的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未来关于传统村镇旅游意向的研究,可采取动态分析与复杂的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在结果分析时应考虑大数据对传统村镇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保护与更新,28.8.

[2]赵勇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及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村镇为例[J].地理科学,26.4.

篇3

1.调查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市场调查采用单一的抽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以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推断性一直被市场调查所采用。然而,如果采取的抽样组织方式不合理,抽取的样本代表性就差,调查资料将不能正确反映市场规律。抽样调查注重认识市场普遍特征,忽视特殊状况的存在,不易发现新生事物,不易捕捉到市场的微妙变化,对个性市场的信息不易掌握。

2.调查人员不专业调查员是影响问卷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市场调查员的要求普遍偏低,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需要时就从市场临时招聘一些人员来充当,而且常常是不限学历,也不限工作经验。非专业调查人员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工作懈怠,随意性大。这种既缺乏市场调查基本知识,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又不讲究工作方式的市场调查,最终导致调查准确性差,不能掌握实际资料。

3.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调查资料的搜集是一种统计技术,讲究方法与技巧。常用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采访法和报告法等。搜集方法的选择受到调查目的、环境和经费等因素影响,不同调查目的,需要的调查资料不同;不同的调查资料,搜集方法也应该不同。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就无法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全面性;调查资料不符合要求,后期的整理、分析和预测都是徒劳。

4.调查连续性差,对分析预测造成影响社会在发展变化,市场日新月异,企业不但要了解市场历史,掌握市场现状,还要预测市场将来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状况是由过去发展到今天的延续,市场预测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资料。市场调查工作不连续,或者市场调查资料存储保管不善,致使历史数据丢失,缺乏连续性,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就无法保证。没有准确地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企业的长远规划将是纸上谈兵。

二、科学开展市场调查,提高市场调查质量

1.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不同调查方式特点不同,调查反映的问题也不同。就拿调查产品客户市场来讲:抽样调查往往是针对大众客户,掌握大众趋势,获得的是大多数客户的心声;典型调查可以针对个性客户,容易发现认识新生事物,及时开发新市场;重点调查便于了解重要客户,进行VIP管理,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市场调查要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

2.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最终影响到决策判断正确性。提高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调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要求调查人员持证上岗,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市场调查要建立一系列规范的科学体系,要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规定培训学科,培养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满足市场调查的需要。

3.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科学选择资料搜集方法市场调查的价值主要依托调查资料的质量,调查资料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资料搜集方法。不同的资料搜集方法特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市场调查要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选择合理的资料搜集方法。如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包装、价格等的喜好程度,就适合用观察法;对新产品的包装设计、柜台陈列、销售方式等进行调查就适合用实验法;采访法适合探索性调查,巧妙灵活地搜集可靠资料;报告法适合对办事处、内部销售部门等有隶属关系的部门展开,以便得到很好配合。

4.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并做好资料的存储管理企业不想被市场淘汰,就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断适应和开拓市场,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市场调查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前期主要做好设计工作,形成完整科学的调查方案;中期展开正式的调查,搜集准确资料;后期要明察秋毫,严谨做好资料的整理分析;最后切莫忘记调查资料的存储管理,及时建立长久数据库。

三、网络的发展,对市场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调查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使用多媒体技术,降低了调查费用;动态的沟通画面吸引更多的被调查者主动参与;计算机软件完成资料存储,减少了登记性误差;它的隐身性,减轻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它的全球性和海量性,使问题涉及面更广等等。虽然网络调查有很多优势,但对市场调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调查要适合调查对象网络调查是通过互联网采取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网络调查对调查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要适合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起码要有条件上网并会上网进行交流。目前我国多数城镇居民符合网络调查条件,但对偏远地区的居民,网络调查就不太适合。2012年春节,我国铁路部门为了解决农民工返乡难买火车票的问题,实行网络购票制度,当时却引起农民工的强烈不满。主要原因是许多农民工没有电脑,或者对网络不熟悉,无法网络购票。

2.网络调查对调查问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因为调查手段和调查经费的限制,传统调查问卷都偏向简单明了,很难分层次进行。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调查问卷可以针对调查对象有差别地设计,围绕目的任务,按区域、年龄等进行分层次调查。网络调查的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性,便于及时搜集资料。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很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网络调查问卷需要设计更多、更真诚的语言,打动被调查者,让被调查者意识到认真填写的价值,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心理,使调查不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企业可以通过抽奖或赠送礼品等方式,来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资料,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篇4

论文关键词:大课教学;教学方法;课堂参与;问卷调查

1前言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多种要素,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教什么,一个是怎样教,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它直接体现教与学的关系及教学活动方式,反映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而月教学方法本身也具有教育性。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大课讲授是最传统、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在高等医学院校里,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医学理论课的教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一位教师可以同时向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学生传授知识。可见,大课这种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较多的学生系统地传授大量知识。但该方法其明显的缺点是学生学习被动;教师也很容易“满堂灌”,以“填鸭”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国内外教育界对大课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革,以充分发挥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为了解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对目前大课教学的认识和主动参与大课教学的积极性,探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对大课教学的认识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医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分析。

2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文被调查对象为四月}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发出调查问卷415份,收回有效调查表404,回收率为97.3%。在4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106份来自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占26.3%;108份来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占26.7%;119份来自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占29.5%;29份来自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占7.2%;42份来自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占10.4%.

2.2调查问卷

为了解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对大课教学的认识和主动参与大课教学的积极性,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包括7个问题,它们分别是:1)理论课的教学应该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只需在台下专心听,并认真作好笔记;2)我很希望在理论课堂上有与老师和同学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的机会;3)我很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在理论课堂上向同学提出的问题;4)我希望老师在理论课堂上向同学提问,但不喜欢主动回答提问;5)我不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但被点名回答时,我还是乐意回答;6)我不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不喜欢被点名回答;7)我很喜欢在理论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每个问题下面,都有5个备选项,即:A.完全同意,B.同意,C.无意见,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在回答问卷时,要求学生就每个问题在5个备选项中选择1项,作为学生对该问题的选择,以表达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或态度。

2.3结果分析

404名被调查学生对7个调查问题的五个备选项的选择结果用计数法获得,用百分数表示。不同层次的七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在7个调查问题被选项选择上差异性的显著性检验采用x2分析。

3结果

3.1各调查问题间的关联性

为了解被调查问题间的关联性,我们采用5级Likert计分法对每个被选答案进行赋值后,根据学生的选择对各问题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表1为各问题间的相关系数及相应的P值。21个相关系数中,1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多数的问题间,学生的选择相关。除自身的相关系数为1外,这些相关系数偏离1或一1都较远,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在0.5以下,最大为0.48。表明相关问题间没有重复,没有两个相关问题含义相同的情况发生。

3.2被调查学生对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结果对404名被调查学生就7个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3.3不同层次被调查学生对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

我们对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就7个被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结果进行了x2分析,发现不同层次的七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在对7个调查问题被选项的选择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

3.4不同性别被调查学生对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

性别是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可能影响医学生参与大课教学的主动性。我们对男性和女性学生就7个被调查问题备选项的选择结果进行了x2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在对7个调查问题被选项的选择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

4讨论

受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医学教学模式的制约和影响,传统医学大课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首要目的,所以在大课教学方式上采取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信息只有从教师到学生的单方向流动,而不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双向流动,也没有在学生之间的多向流动。形成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写笔记的刻板学习方式。造成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但创新思维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的所谓“高分低能”现象,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缺乏,严重违背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这一医学教育目标。随着现代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以及医学教育模式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受到教育界、医学界较广泛的批判。

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注重以启发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协调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带领或引导下主动学习;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教学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上。传统观念认为,优秀学生和学习努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是专心听教师讲,认真做好记录。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表2),仅13.9%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理论课的教学应该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只需在台下专心听,并认真作好笔记”.76.5%的学生很希望在理论课堂上有与老师和同学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的机会。表明学生并不满意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希望课堂教学只有信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他(她)们希望在课堂上有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希望课堂信息不仅有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也有从学生到教师和从学生到学生的双向和多向流动。

要实现课堂上信息流动的双向性和多向性,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重要。从调查结果看,18.3%的学生很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在理论课堂上向同学提出的问题。54.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理论课堂上向同学提问,但不喜欢主动回答提问。52.0%的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我不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但被点名回答时,我还是乐意回答”023.7%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我不喜欢主动回答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不喜欢被点名回答”.28.0%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我很喜欢在理沦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表明学生在具体行动上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可能与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长期学习过程中,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有关。

篇5

关键词:实地考查;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调查提纲;民族音乐志

一、实地考查的认识

当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音乐学界普遍接受的时候,中国传统音乐的实地调查(即田野采风工作)也逐渐与民族音乐志写作的要求相融合。民族音乐学是上个世纪中叶诞生的集音乐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民族音乐学是一种具有文化哲学高度和意义的学科属性和学理范畴,而从研究的对象而言,它以人类一切音乐为研究对象,注重对象的音乐及其意义的阐释。中国传统音乐即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又有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内涵,所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可以理解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的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可以借鉴民族音乐的方法对传统意义上的“实地采风”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扩充。[1]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借鉴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中国的传统音乐进行实地考查。

实地考查原本是人类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人类学者把自己融进他们所研究的民族生活当中。研究者长期与另一种文化的民族住在一起,学习使用他们的语言,甚至与他们建立社会关系或亲属关系,并通过这种方系做观察记录,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其中,民间音乐是最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考查的种类,也是最具备考查条件的种类。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民间音乐更具有旺盛的传承生机、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我国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学者们约定俗成把实地考查工作称为“采风”。陈守仁先生指出:“不论是在旷野或都市,学者在一种文化现象发生的实际环境、领域或场合中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即属于fieldwork(田野工作)。这些研究工作包括观察(observation)、访问(interview)资料的分析(analysis of data)、实物的收集(colle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文字记录(written document)、录音(audio recording)、摄影(photograph)及摄像(videograph)。[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实地考察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进一步扩大。

二、实地考查是研究传统音乐的基本手段

对传统音乐进行实地考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有许多的事项需要进行考查的学生或学者加以注意,尤其是那些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学生,在实地考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学者在进行实地考查之前应该首先明确此次调查的目的任务。实地考查工作没有固定的公式遵循。但是有前贤学者们采风的优秀个案可以参考。研究者需要为他研究的主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适的实地考查工作方法。在进行一次调查工作之前,调查者应该首先明确此次调查的目的,包括他对于调查中的每一次访问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应该明白每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每次考查之前最好事先做好案头准备,拟定出调查访问提纲和计划,要尽力避免无准备的调查。

(二)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实地考查工作没有捷径,需要具备很大的耐心。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会使调查工作有备无患,少走弯路。首先应该事先与要调查或采访的艺人联系好,或者与中间的中介联系人联系好,定好日程的安排,没联系好不要轻易地出发,以免浪费时间。而且最好是电话联系,因为现在大家的工作日程安排的都比较满,有时我们写信给对方,对方很少复信,因为毕竟是给人家添麻烦。另外,还应该作好物资方面的充足准备,包括准备足够的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资料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给要采访的艺人带一些简单的礼品表示心意,沟通感情。还要根据需要准备好照相机,摄影机、录音设备等等。最好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了必须要携带的物品,到时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对民间音乐的创造者即民间艺人千万不能抱有偏见或者轻视,应当尊重他们,尊重民间音乐。民间艺人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同时他们没有机会和条件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同时,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生活卫生习惯等都会与学者或者学生有差异,但这并不是我们轻视他们的理由。一个人是否高贵,绝对不应该看他吃什么穿什么、看他的生活卫生习惯,而应该看他的品质。民间艺人大多数是热情好客、谦虚朴实的农民。艺人们较低的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创造的音乐艺术的艺术价值低劣。民间音乐虽然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的业余时间所创造的,但是在民间音乐中却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浩如烟海的民间艺术面前我们应当永远以小学生的态度去真诚地面对。为了对民间音乐获得可靠的科学的调查结果,调查者必须实事求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比民间艺人高明,更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态度,用学校当中的那些理论去看民间音乐,尤其是那些西方音乐理论,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必须注意。因为我们在学校中所学的那些西方的音乐理论只适应于西方音乐,而我们面对的却是有自己体系的具有独特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在考察和研究对方的同时,也把研究者(考察者)当成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在平等互动的相处中,从观念、行为和方法等方面阐释对象。

(四)在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全面,深入,细致。[3]我们在调查一种民间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这种音乐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乃至经济等方面的背景以及它与当地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应当了解这一乐种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其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总之,我们要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进行音乐考查,而不应该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把调查工作做得彻底、全面、深入、细致,圆满地完成我们的每次调查工作。

(五)最好的记录方法是用笔记本亲自做记录。虽然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先进便捷的录音录像器材,并且在目前已经很普及,但研究者最有效的记录工具仍然是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实地考查工作的核心也仍然是研究者自己亲身在现场的观察和思考。有时,对录音录像等器材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这种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的工作。音乐实地考察工作的重点是音乐以及音乐有关艺人的口述资料等。作好笔记,进入深入的分析对于实地考察而言是很重要的。

(六)考查者还应该注意不能过于依赖访问,尤其对于那些自己亲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依靠自己的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于艺人所讲的一些话,要进行分析,不能句句当真。因为有些艺人对于音乐的理解虽然有高明之处,但是由于学识以及理论方面的局限难免会有漏洞,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创造的音乐艺术水平低。另外,在谈论有关艺人以及艺术流派等问题的时候,艺人们很可能会在不自觉中加入自己的偏见。我们要注意不要受到他们的影响。对许多问题,还应该自己多多分析或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七)进行实地考查的音乐工作者还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困难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所逗留的时间也远不如他们那么长。我们最多是在语言障碍、饮食、卫生习惯或气候等方面有所不适,但是这些对于那些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学生而言是相对艰苦了一些,这需要他们有思想准备。同时,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起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坚强的毅力面对在进行实地考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如果连这么一点苦都忍受不了,就不能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事业。

三、传统音乐调查的三个种类

一般说来,民间音乐调查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地区普遍调查、重点乐种调查和专题调查三种类型。[4]在这里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调查。

(一)地区普遍的调查。地区普遍调查是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普遍的调查。通过这种调查,可以对一个地区的民间音乐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求得一个全面的了解。调查的结果可以起一个索引提示的作用,这种调查是有计划地发掘整理民间音乐遗产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调查可以为重点乐种调查及专题提供许多便利。

(二)重点乐种调查。重点乐种调查的目的在于发掘整理某种民间音乐的遗产,对该种民间音乐求得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调查的结果可以成为批判地继承这一音乐遗产的依据,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它。这种调查可以为科学研究、创作、教学以及演出等提供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专题调查。专题调查是根据某些研究课题所进行的调查。这种调查目的在于调查者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际调查去探求一些音乐现象的内在联系或规律,从而推进或更新人们的音乐认识。

这三种调查的目的不同,方式也相异。研究者采取何种调查方式应该根据主观及客观条件和任务要求而定。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三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的地方互相渗透。因此对这三个种类的划分不应该作绝对的理解。在调查工作的时间安排中不应该将这三者截然分开而应该灵活掌握,适当运用。

四、研究传统音乐,实地考查的基本内容――调查提纲

无论学者采取哪种调查,都应该在事先拟出调查提纲,以作为调查时的依据。调查提纲是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调查者在已知的基础上拟定的。作好调查的基础是预先掌握好调查地区的各种情况,了解得越详细越充分调查提纲就越可行。调查者还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才能写好调查提纲。在总的调查提纲之下,学者还可以拟出某项具体目的,具体访问某一民间艺人的提纲。写好的调查提纲也可以发给艺人看一下,使被采访对象在被访问前有所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调查。调查提纲根据种类的不同也分成三种:地区普遍调查提纲、重点乐种调查提纲和专题调查提纲。

(一)地区普遍调查提纲。地区普遍调查提纲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被调查地区的一般情况,包括该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和交通、行政区划、民族情况等方面;也包括该地区的风俗、宗教、语言、文字的状况。然后是地区普遍调点部分音乐情况。乐种情况,包括:1.乐种的数目,包括民歌、说唱、戏曲、乐器、歌舞等;各乐种的名称及来源、流行区域、时间和阶层;演出形式和场所,各乐种发展演变状况等等。2.唱腔、曲牌、曲目的名称及来源,经常演唱演奏的曲目名称、流派的情况、剧种和曲种使用的辙和韵等等。3.乐队组合、以及演员的情况,包括乐器的名称来源、定弦法以及乐队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内容。4.民间音乐组织:各个乐种的组织情况;各个乐种的演出场所和时间;各个乐种组织的发展兴衰及原因;具有代表性艺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专长及健康情况等等。最后,地区普遍调查提纲还包括其他资料的搜集,搜集民间剧本、唱本、脸谱、剧照;搜集罕见的乐器、公尺谱、锣鼓谱;搜集有关的民谣、传说故事、绘画、剪纸、雕刻、拓片及出土文物等。

(二)重点乐种调查提纲。重点乐种调查包括:首先是一般情况。1.名称,这一乐种有哪些习惯的叫法,这些名称的来源及有关的文献记载。2.源流沿革,这一乐种的形成发展兴衰情况。3.流传情况。4.艺人的情况。5.音乐情况。包括(1)演奏形式、乐器的数量、演奏人数排列位置等;(2)乐器方面的情况;乐器的名称、定弦法演奏法乐器构造等等;(3)乐曲方面情况。曲牌数目,曲牌名称等;(4)乐曲演奏。乐曲是单曲牌还是曲牌连缀,曲牌之间是如何连接的,该乐种和其他乐种的关系,包括该乐种在乐器和乐曲等方面和其他乐种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三)专题调查提纲。专题调查提纲主要包括:1.产生某一乐种或没有音乐现象的社会原因;2.调查专题与当地人民生活的联系。比如与当地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爱情生活等的紧密联系等方面;3.与其它地区的音乐形象的联系等等。专题调查的提纲一般是比较灵活的,应仅仅围绕着调查的目的,也就是所研究的专题展开。因此其内容格式就依研究者的课题来决定了。但基本上包含上述几项内容。

五、图文等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

摄影资料的搜集。调查者对于民间的演出活动、演唱或演奏形式、罕见的乐谱以及民间音乐相关的出土文物如乐佣舞佣等都应加以留意并拍摄照片。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进行录像,使记录更为逼真生动。在拍摄时应该注意爱护原物,因为一些曲谱或出土文物都有很大的价值,一旦损害损失无法弥补,千万要注意不能损害。为了自己的信誉,也为了更好地保存好这些珍贵的资料,拍摄完毕应该立即归还,不能让主人或保存这些资料的单位不放心。如果对方不允许拍照,就应该采取劝说的方式,不能偷拍或强拍。拍摄时对于乐器等实物不仅要拍正面也要拍其侧面以及背面,还要记实物的长宽高或直径半径等重要的尺寸。对于乐器,不仅要拍乐器本身,还应拍摄演奏者的演奏姿势。在拍摄了全套乐器图之后,调查者还要注意用同样的距离拍摄每件乐器。

拍摄乐谱和手稿的时候,调查者要注意图片字迹是否清晰,还要注意前后次序以及乐谱或文字的倒正。调查者还应该注意明确地知道拍摄的目的和主题内容。图片要求能说明问题,反映当时音乐活动的状况。调查者还应该在现场将所拍的人形象地填写一份预先设计妥当的摄影登记表,作为以后整理图片的依据,以免日后整理时发生混乱。

调查者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较为少见的乐器或成套的乐器,以及探访地区乐种分布情况等等都应该绘制成图,乐器图应该有正面、侧面、反面和局部分图,还应当记录乐器的质料、尺寸、重量、音高、调弦和定弦等等。要注意各乐器的位置粗细长短等的比例。各种乐器图都应该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调查者在绘制采访地区图、乐种分布图时最好在采访图上注明采访地点,工作时间,采访乐种以及搜集的民间音乐的数目等等。

调查者在调查的过程当中还应该注意搜集古乐器、罕见乐器、有代表性的乐器、文字资料、脸谱等相关的资料。这些实物对于我们的研究大有裨益,可以加深我们对民间音乐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为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它和其他民间艺术种类的关系等方面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参考。对搜集到的每件实物,调查者都应该进行登记,并详细地注明名称来源和用途等等。

总之,当我们面对有自己体系的、具有独特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时,本文提倡在中国传统音乐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写作 “采风调查提纲”要借鉴音乐民族志对表演形式的描述以及对人音乐活动的综合分析和记述。不仅描述声音,而且还描述声音产生和运作的过程,突出地方性音乐传承的特殊性。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作为音乐学者,应该不断学习田野操作的原则和训练实地考察的基本技巧,忠实地记录研究对象,力图从观念、行为和方法等方面阐释对象,促使地方性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注释:

[1]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见《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 中的第一章,陈守仁编,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1997年10月出版,第13页。

[2]参见《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中的第一章第3―4页,陈守仁编,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1997年10月出版,第3―4页。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间音乐采访手册》.人们音乐出版社,1963年6月出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间音乐采访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北京版

[3]杜亚雄.《采风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民俗音乐调查报告]各项记(叙)录指标设计草案》乔建中、韩钟恩《中国音乐年鉴》199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版

[5]薛良.《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

[3]陈守仁编.《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1997年10月出版

[7]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6

有机结合,体现统一性

调查研究,既要调查,也要研究。调查与研究是了解情况的两个相互联结的不同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和谐、统一的。调查是获取感性认识的阶段,研究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研究要以调查为基础,调查要靠研究来提高。如果只研究不调查,就不能了解客观实际,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发现问题。相反,只调查不研究,就不可能获得对于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无法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晰,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工作就打不开局面。只有既调查又研究,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行动方案。因此,要正确认识调查与研究的辩证关系,自觉地把调查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从而构成一个不断调查、不断研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

发扬民主,体现广泛性

调查研究要注意发扬民主,体现广泛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认识世界的聪明才智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而群众并非个别人,而是一群人,这就要体现广泛性。其中包括各个不同阶层、各种不同观点的群众。要多方面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要鼓励群众说真话,特别是要注意鼓励那些如实反映实际问题,敢于提出批评、建议和不同意见的群众,不要闻喜则喜,闻忧则怒,偏听偏信。更不要捂盖子、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只有这样广泛去听取意见,才能达到对客观实际全面、深刻、真实的认识。

突出重点,体现针对性

调查研究突出重点,体现针对性,是提高成效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的单位在调查研究中应该有不同的重点,突出的重点必须切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阶段,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二是打破阻碍科学发展的利益格局。三是克服阻碍发展的思想作风。四是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环境氛围。各市县既要突出这四个方面去调研,又要注意结合实际,或者在这四个方面之外还有重点,或者在突出这四个方面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等等。总之,要针对实际,突出重点。

创新方法,体现深入性

调查研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方法,深入拓展。一般要熟练掌握如下方法:一是熟练掌握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传统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重点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口头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蹲点调查法、建议征集法。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动态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二是拓展、创新调查研究方法。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拓展和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如通过网络开设“网上热议”、“网民之声”、“网络互动”等等。三是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调研人员要明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优点、局限性和适用场合,根据调研目的、范围以及人、财、物力和时间等因素,灵活、恰当、综合运用,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补充,达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最佳目的。

篇7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 “实训型”考试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 品牌管理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施“实训型考试模式”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消除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传统考试方式的多种弊端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传统考试方式存在多种弊端,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施“实训型考试模式”尽管依然存在学生造假作弊的现象,但“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考前做小条,考中满篇抄,考后哈哈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能促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训练”等弊端已然消失。

2.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应用型课程的理论对实践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但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就难以认识到这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实训型考试”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该门课程的实践,从而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施行“实训型考试”之后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感觉这种考试方式使其充分认识到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对市场调研实践的指导意义”。

3.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大力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传授的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能够大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据调查显示,笔者所教学生中90%的学生承认这种考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实践操作能力。近几年来,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实践操作能力太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学生的实习由于实习单位的“盈利与保密”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实训型考试”却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作用。

二、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训型”考试模式的具体实施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实训型”考试模式实行的是学生在“用中学、用中考、考中用”,的考试方式,是“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教学进度相一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任课教师与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相关专家双重评定考试成绩的考试方式”。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其实施过程如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模式过程依附于其教学过程,根据市场调研的程序分七步进行(如图1所示),由师生共同完成。

图1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创新模式过程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研策划。包括调查主体和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的选择,调查样本的抽取,调查方法的确定,等等。

第二步,监督学生进行调查实施。教师监督学生运用前面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在所抽取的调查样本中进行实地的直接的调查。在这个阶段,可能部分学生由于认识不足或其他什么原因而偷懒耍滑,教师需要实时监督,千方百计地避免学生做假。

第三步,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当学生调查结束后,传授了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理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理分析方法对所收集起来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四步,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当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的理论讲授完毕后,就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整理分析的调查资料数据,运用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撰写一份结构完整、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提前把撰写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传达给每个学生。

第五步,引导学生预测未来趋势。当市场预测的所有理论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反复比较每一种预测方法,然后根据此次预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最后运用所选择的预测方法根据前面调查所得的数据信息资料即已经撰写好的调查报告进行预测。

第六步,撰写预测报告。主要要求学生在分析预测过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预测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七步,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试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调研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附有调查问卷的调查报告及说明预测过程、方法、结果的预测报告进行评定。

很显然上述考试模式不是学期末进行的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的集中考试,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之中,是学生综合地充分运用所学的多项理论的实际训练型考试,并且可结合学生自身的需要,促使学生不仅是为了得高分,更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认真仔细地学习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实践。

以上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过程,经管类专业其他应用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模式”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实训型考试类似,是学生在“用中学、用中考、考中用”的考试方式,也是“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教学进度相一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比如:《品牌管理》课程,如果实施“实训型考试”,其过程应该如图2所示。

与企业品牌管理的步骤即“品牌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相一致的品牌管理实训型考试模式的步骤(如图2所示),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图2 品牌管理课程实训型考试步骤

图2显示,品牌管理课程实训型考试过程是随着教学过程而一步一步地进行的。在开学之初,品牌管理课程老师将这种与传统考试方式截然不同的考试模式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让所有学生充分了解这种特殊考试方式。然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共同进行一个又一个模块内容的实训,最后由教师以学生撰写的“制订品牌创造计划书、品牌设计样板、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书”等书面资料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评定该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三、结语

经管类专业应用型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已经刻不容缓,运用“实训型”考试模式是最佳的考试创新模式之一,前文笔者论述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和《品牌管理》的“实训型”考试模式所遵循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完全可以运用于经管类专业所有的应用型课程的考试,具体实施实践步骤给予经管类专业的所有应用型课程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巨大的启示。笔者提出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相关教师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地方高校学分制下考试模式研究.中国考试,2013(8).

[2]高歌.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多样化考试模式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篇8

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该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对实践工作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学习市场调研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调研方法、抽样方法、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更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能够综合应用其他课程所学知识,准确领会调研委托者的需求,遴选合适的抽样设计和调研方法,编制有效的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等调查工具,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调研活动,分析处理调研数据,独立撰写完整的市场调研报告。

二、传统项目化教学设计效果分析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大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都提到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而言,有以下一些优势:一是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学生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大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项目化教学设计都是以调研的工作过程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如项目1:市场调查的认知;项目2: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项目3:市场调查方式与方法的选择;项目4:市场调查的数据整理、分析与预测;项目5: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与提交。这种传统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会以某个调研活动作为载体,按上述的工作过程实施该调研活动。也可能每个项目选择一些独立的调研活动作为案例进行练习。不管哪种设计方式均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很难找到合适的作为项目载体的调研活动。仅以一个完整的调研活动作为所有项目的载体是不太可能的,特定的调研活动因为调研的目标不同,所选用的调查方法、抽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都不一样,一个调研活动无法承载所有的知识点。

(二)缺乏完整调研的练习,学生对整个调研活动工作过程不熟悉。基于上一点的问题,很多的教学实践中都是一个工作过程项目,选择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调研案例来给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做人为地将完整的调研活动划分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练习调研工作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如编写调研问卷、统计分析数据等,缺乏对整个调研活动从头至尾的操作,学生对整体的工作过程不熟悉。

(三)以工作过程划分项目,前后一致性很难实现。由于每个工作过程项目选择相应的案例练习,这些案例前后之间没有关联性,学生缺乏前后一致性的练习。如什么样的调研目标匹配什么样的调查方法?为实现调研目标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数据如何分析能完成调研目标?这些问题需要前后系统地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分工作过程的项目,无法实现这种系统思考的练习,这也是传统的项目教学设计最核心的问题所在。

三、项目化教学方案重组设计

为解决上述的三个问题,笔者对项目教学方案进行了项目重组设计,思路为:设计五个独立的调研活动,以这五个独立的调研活动为项目载体,包含了传统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中所有的工作任务。每个独立的调研项目应用的调研方法、抽样方法、知识点、技能要点侧重各有不同,重要的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重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调研实践能力。重组的教学项目一览表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五个独立的调研项目都需要完成从调查目标的确定、调研实施到调研报告的给出,这一完整的调研工作过程。学生可以反复进行整个工作过程的练习,很好地熟悉调研活动的完整过程。每个独立的项目确定调研目标后,需要系统地思考和分析,匹配一致性的调研方法、抽样方法、实施的过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写出对应的调研报告。这有助于训练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保证了整个调研工作过程的前后一致性。

四、教学实施情况分析

该教学设计和项目重组教学设计方案,笔者已连续两年开展了教学实施,从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检验中发现,教学实施效果良好,最为突出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独立完成调研活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学生经过多轮的调研活动整体实施练习,对整个调研工作过程极为熟悉,在获取调查背景资料后,能独立地进行调查目标的确定,针对调查目标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组织调查实施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在调研活动实施过程中,前后的一致性能很好地控制。

篇9

关键词:大数据 收视率 建构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及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中国电视行业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媒体机构、广告商、收视率调查机构意识到仅凭单纯的收视率数据难以全面、深入地把握和分析受众,“亟须引入新的监控视角和衡量标准来进行评估,综合考量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真实关注情况和态度倾向,了解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以求深入、全面评估电视节目的影响力。”①

“大数据”概念、数据挖掘技术进入传统收视率调查系统,促使收视率调查方法、技术不断进步与革新,依托对大数据监测与整理,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了全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收视行为。

传统收视率调查面临的挑战与质疑

收视率调查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发展,在技术和数据处理上已较为成熟,被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评估。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收视率及其调查方法,已不能反映受众真实、全面的收视行为,进而不能反映和评估出节目的真实价值,亟需创新和变革。

一、测量指标少,无法全面反映收视效果。收视率调查除了收视率一项指标外,还有开机率、占有率、达到率等指标,测量指标表面上很全面和多样,但是受众收视效果分为认知、心理、行为三个层面,收视率测量指标反映了第一个层面的效果,即多少人看了某节目、看了多长时间。受众收视心理效果或之后的行为效果,对视频的喜好态度和满意程度,收视率却反映不了。由此可见,传统的收视调查在指标样本设置上具有局限性,不能反映受众的态度和心理,无法准确评价节目的好坏优劣,影响收视率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造成收视率测量指标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收视率调查公司面临数据采集技术难题,数据收集和分析非常耗时耗力;其次,存储技术也限制了海量数据的收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过于依赖小样本时代的随机抽样,对统计学的认识局限和思维误区,认为小数据时代的随机采取和相关指标能够代替大的样本获得信息,忽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巨大进步,错失一些原始数据背后的重要价值。

二、样本量较少,可信度低,易受污染。传统的收视率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来代替普查,我们不能否认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依赖绝对随机性,在现实环境下非常难以实现,国内收视率调查公司的调查点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偏远地区很少设有调查点,样本数量少。在地域辽阔、人口密集、城乡差异巨大的中国,这样的抽样方式不能反映全部受众的收视情况,不具备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传统收视率调查的日记法要求受众认真准确填写收视日记,但是有些受众在收看过程中没有按时、如实填写,而是事后追记甚至是一周一记录,导致日记法可信度较低。

在传统收视测量中,由于采集到的数据样本少,一旦有少量样本户受到干扰,就将直接影响整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②有媒体曝光一些利益集团采用不正当手段,寻找和接近样本对象,以贿赂、收买等方式影响样本对象的收视行为,让其锁定收看某节目导致收视率数据虚假失实,影响收视率作为“行业货币”的信誉度和权威性。据索福瑞公司的总经理王兰柱介绍,索福瑞在每个大中城市会有300户的样本户,如果有人想通过非常手段来影响收视率,只需要影响6户样本户就有可能将收视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而这一个点的改变,能给电视台、栏目带来近百万的经济收益。”③

三、播出终端多样化,无法开展跨平台测量。进入全媒体时代,受众的时间正被越来越多的媒介、频道、平台瓜分,受众群体因此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受众拥有更多自主性和能动性,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编辑个性化的收视节目单,彻底改变了按照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表来收视的习惯。受众还可以先把喜欢的节目录下来,等方便的时候再收看,这种新技术还提供任意快转、停止、跳过不想看的部分等功能;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其他终端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跨平台收视行为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网络的互动性让受众通过博客、微博、贴吧等网络自组织平台个人各种关于影视作品的信息、表达意见与看法。

在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接触媒介行为更加复杂和多样,产生了海量数据,传统收视率调查技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如何获取更加全面、精准的收视数据,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收视率调查系统面临的严峻压力与挑战。

大数据基础上收视率调查系统构建的可能

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数据量几何级增长还有对分析数据方式、思维与意识的转变,《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时思维变革方式,即“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这些转变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赋予了传统收视率调查系统新的力量与可能。

一、测量指标的构建:多样性与标准性。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收视率调查系统将测量范围由传统的电视媒体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观看视频行为、态度的统计与量化,以弥补传统收视率调查评估的不足。大数据不仅测量监测和分析受众观看视频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将态度和情绪转变为一种可分析的形式,并构建起新的测量指标。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收视率调查公司可以多维度、综合性地测量网络用户收视行为,各种测量指标、内容则不断出现,试图重新构建一套适合在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节目评价标准体系。比如电视剧网络舆情反馈指数构建知名度、关注度、收视度、推荐度、满意度和集中度等六项指标,反映了电视剧在网络上被传统媒体报道数量、网民的评论数量、视频点击量和下载量,更试图测量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层面。电视节目网络人气评估,建立在传统评估体系注重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展开全面的关注意见数据收集,进行更精确的指数计算,采取多维的交叉视角,涉及细化的、多维度的指标,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对受众反馈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对网络讨论的内容分析,实现对网民态度和观点的甄别分析。

任何一项指标都要满足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随着收视率调查公司和数据公司联手对用户收视数据不断挖掘和应用,一些测评数据指标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全面认识受众的收视行为,但是大量的测评指标出现并没有经过市场和时间的科学检验,技术的不完善也会导致指标出现误差,有些调查公司为了私利也会出现数据和测量指明造假问题。如何在众多测量指标中,选择一些科学、实用被广泛认可与接受的测量指标,还需要市场和管理部门进一步发展、完善和规范。

二、调查市场的构建:一家独大与自由竞争。优势公司垄断调查市场现象普遍,但垄断并不能完全消除竞争,少数调查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遭到业界的“集体”抵制。随着大数据广泛运用以及巨大的潜力,互联网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与视频相关行业凭借着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软硬件优势加入收视率调查行业,纷纷成立大数据研究中心和部门,抢占收视率调查市场。传统的数据服务公司也迅速转型和升级服务能力,成为互联网、数字电视领域的综合数据服务商,它们迅速掌握实时、海量数据的监测技术,借助以往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的能力提升构建海量数据挖掘模型的能力,强化自身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生产和分发多种数据产品,服务业界。更有基于新的社交电视媒体的出现而专门从事社交电视评论信息采集、分析的数据服务公司。④

传统的收视率调查市场被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每个参与调查的公司与主体,都无法靠一己之力完成对受众认知、心理、行为等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各调查主体需要通力合作,发挥所长,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共同提升收视率调查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例如,歌华有线公司与中国传媒大学、央视・索福瑞、尼尔森、秒针系统、新生代全景、中传瑞智等单位均开展了深度技术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一个资本与门槛,让越来越多主体参与到收视率调查体系中来,出现了数据存储公司、数据分析公司、数据咨询与服务公司,国内央视-索福瑞公司建立的“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收视率调查市场体系有望被打破,无论是原有的独家垄断和即将到来的自由竞争的收视率调查体系,都将面临数据报告客观、公正和透明的问题,这需要收视率调查市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测量技术的革新:自动化和人工操作。从收视率调查历史看,收视率测量技术随着时代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在不断演进。从早期的电话访问法、日记法、问卷调查法,再到后来的电子仪器法,每种测量方法都各有所长,测量技术的发展总体趋势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对人工的依赖越来越来越少。

大数据专家预测,在海量数据面前,将来作出决策的将是机器而不是人类自己,单纯依靠人类判断力的时代将被计算机系统所改变甚至取代。收视率调查机构可充分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和统计出各类视频节目收视率数据。数据挖掘一般要经历业务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模型等多个步骤。与一般的数据处理技术不同,大数据挖掘针对的是零散的信息――非结构化信息,如网络言论、图片和视频。同时,数据挖掘继承了传统定量研究方法的优势,共同监测受众在新媒体收视行为。例如,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采用网络信息抓取加语义分析新技术,实现了节目调查范围的全域化和样本的海量化以及主观分析的软件化、数据化、自动化;以网民和微博用户的意见和评论为中心,实现了节目评估的客观化和市场化。⑤

在我们以大数据技术为收视率调查带来进步的同时,不要盲目陷入技术崇拜和技术依赖症,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收视率评估的作用。目前,数据挖掘主要采用的方法如关联算法、聚类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能否将它们利用在新媒体收视体系的构建中,学界和业界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受众成分复杂,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的日记法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作用,首先日记法费用低廉,无需装设仪器,所需费用较少;其次,许多传统电视受众为非网络用户,无法采集受众收视行为,只能靠日记法作为收视率调查体系必要补充。所以,在收视率调查体系中,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调查机构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测量手段,发挥其各种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测量工作。

四、测量服务内容的构建:原有业务与增值服务。在传统收视率调查市场,收视率主要是用于视频节目的评估和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参考。电视制作机构需要收视率了解受众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以此作为销售产品的重要依据;广告商需要根据收视率,对电视节目收视情况作出评价,选择性投放广告。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催生了收视率调查体系全新的业务范畴,可以提供更多增值和个性化服务,为收视率调查市场构建了新的盈利模式。大数据分析的精确性让电视节目制作方实时、准确了解受众对节目的喜好,深入挖掘受众收视行为,可以随时调整节目策划、节目制作、节目设置与播出计划,提升节目品质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国好声音》根据网民互动信息制作了姐妹篇《酷我声音》;视频播出机构也可根据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留下的播放痕迹和数据创造新价值,爱奇艺公司就推出“绿镜”视频编辑功能,综合分析用户海量视频观看数据,自动判断用户喜好,生成受众关注程度最高的“精华版”视频。

互联网视频公司也会依托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用户观看视频偏好,为用户提供智能与个性的视频观看服务指南。优酷土豆每月都将《中国网络视频指数》,根据海量的数据和专业分析,洞察用户行为,解读行业趋势。

目前,在营销广告服务领域,研究机构已推出“购买者收视行为研究”“目标消费者收视分析”等产品,深度分析视频受众消费信息、消费行为,建立完整的视频受众消费行为数据库,为广告评估提供多维分析工具,投放广告更为精准有效,避免了广告重复投放,为商品市场营销提供详细的策略。例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首次联手新浪微博以大数据为桥梁,推出微博收视指数为电视媒体从社会化传播的维度开展节目评估、营销传播,提供标准化分析工具。[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风险社会视角下中国电视传播的响应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CXW01);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Y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张树庭:《视网融合时代的电视节目评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7。

②何 蔚,吕 沁:《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电视节目编排管理策略探索》,《电视研究》, 2014(6)。

③小老伍:《收视率造假涉巨大经济利益 霸主央视索福瑞受质疑》,《华夏时报》,2010-07-23。

篇10

武术是我国高校较为成熟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积极向世界推广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武术国际化推广成效甚微,其中既有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外部原因,也有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理论、形式和方法研究薄弱等自身原因。武术如何向世界推广,高校作为武术国际传播和推广的重要场所,其对外武术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也因此成为研究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拟站在武术国际化推广的视角,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对象:武术和其他专业的留学生;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设计、管理与实施者:高校的武术教师及体育教育专家、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中英文形式,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武术的认知、武术教学的意见、内容、形式的选择、学习动机等共13个问题及建议;对教师和专家的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对外武术教学的意见与观点共9个问题及建议。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就调查问卷的效度向19名从事体育外事和武术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教授当面或致函征求意见,特别从跨文化的视角,就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表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等值性问题进行了2轮点评后,认为问卷有较高的效度。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对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用中英语讲解后进行填写,共向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武术留学生,以及随机抽样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16所高校其他专业的留学生发出问卷调查表950份,收回有效问卷936份,回收率98.5%;向高校的武术教师及体育教育专家、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发放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95%,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讲师11人,助教9人,教育和体育外事部门管理人员13人。最后对文献资料、采访、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就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

2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叙述方便,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外国留学生和教师及专家2部分进行分析。

2.1 对外国留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留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获得武术知识途径方面的调查:知道武术的只有256人,仅占27.4%,但知道功夫的却有931人,达99.5%;知道武术(功夫)相关的文化理论知识61人,仅占6.5%,知道一点的139人,占14.9%, 不知道的736人,达78.6%;有756人是通过电影、电视知道武术(功夫),占80.8%,有64人是通过功夫英译书籍杂志知道武术(功夫),约占6.8%,只有116人是通过武术(功夫Kung-fu)学校或太极拳课知道武术(功夫),仅占12.4%。大部分留学生明确表示“武术(Wushu)” 在国外较陌生,由于获得武术(功夫)相关的文化知识非常有限,通过高校武术课的学习,不单要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技术动作,还想了解武术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学基本没有进行武术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介绍,他们时常感到失望。这说明:由于文化差异和外语版本的武术书籍较少,以及近几十年来中国功夫片的流行等原因,“武术(Wushu)”在留学生中的认知度较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不知道武术(功夫)及其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他们对中国武术(功夫)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电影和电视的功夫片,这些中国功夫片大部分都是通过特技摄影手法和艺术加工后的传说或神话故事,而这些传说或神话故事很容易使人们产生武术与封建迷信、江湖骗术联系在一起的错误认识。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并没有武术或功夫的相关理论和文化知识内容介绍;因此,高校的对外武术教学有责任和义务向留学生介绍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武术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消除对中国武术的种种误解。

对于高校现行武术课态度的调查:喜爱高校武术课的留学生519人,占55.4%,不喜爱武术课或无法发表意见的417人,占44.6%;认为高校武术教学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304人,占32.5%,认为不具有和不知道的632人,占67.5%。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虽然一半以上外国留学生喜爱武术和武术课,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高校开设的武术课持否定态度或无法发表意见。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大部分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高校的武术(Wushu)教学与国外的中国传统功夫(Kung-fu)馆校教学相比较,在传统礼仪、服饰、教学内容和环境等方面都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目前高校的武术课程无法真正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虽然大部分外国人喜爱武术,但高校目前按照一般西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的武术教学,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不被部分来华留学生认同;虽然中国功夫(Kung-fu)在国外家喻户晓,但通过改良后的国内竞技武术(Wushu)的普及和认知度却较低:因此,对外武术教学应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救赎处于文化迷失中的中国武术[1],以独特的教学形式,使外国留学生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与武术国际化发展需要文化传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理念活生生地存在着,而“正是文化的多元化传承着、烘托着世界文化的价值” [9]。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只是一种技击格斗术。它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取中华民族的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在运动时,讲究整体运动、阴阳变化、形神统一、气与力合、动静刚柔、尚武崇德等[5]4,凝聚和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长期的对外武术教学中发现:外国人之所以关注和喜爱武术,不仅是因为它的技击和体育价值,更是因为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润育下,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独特的运动方式、体用观和健身理念等,这正是中国武术成为世界多元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所在;这也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只注重技术推广,忽略文化传导,最终导致成效甚微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因此,武术国际化推广不仅要推广其技术,更应在对外武术教学中进行文化传导,其目的并非要用中国文化同化世界,而是让世界了解武术及其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使其成为丰富多彩的世界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需要。

3.2 应解决的问题

1)编写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适合外国学生使用的高校对外武术教材。虽然功夫在国外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0];但是,由于武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学科体系[11],武术及其理论还没有广泛地被国外了解,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还没有相应的外文教材和资料作参考,而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编写的现行汉语教材和中英文对照翻译的双语教材,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关注点,以及用语习惯不同,外国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如何编写既有武术运动方法和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体现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特色,又能兼顾中外文化差异,适合外国学生使用的武术双语教材是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应解决的首要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2)培养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所需要的师资。由于近代中国曾长期备受列强欺侮,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反感,排外、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12]等原因,我国高校不但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而且武术教师中有一定外语水平,对中外文化,特别是对中西文化有一定了解,并能对外学术交流,胜任对外武术教学的国际型人才也很少;因此,如何提高武术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民族文化素养,培养对外武术教学所需要的师资,这无疑是高校对外武术教学进行文化传导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解决它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和武术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努力,通过在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增设对外武术课程,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为对外武术教学培养国际型人才。

3)在对外武术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由于长期受西方体育文化和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武术已被西方体育教学所同化,课程基本是按照一般西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武术教学内容又多以改良后现代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及其文化几乎被丢弃,武术课的民族文化特色难以体现,这就造成了学生热爱武术,但不喜爱武术课的尴尬局面[2]。而按照目前高校国内学生的武术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的对外武术教学,很难满足外国学生想通过武术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形式、礼仪、服饰等教学的内外环境等方面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教学内容方面以传统武术为主,配以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校武术教学进行文化传导必须面对和逐步解决的最大难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武术双语教学,教学对象是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国留学生,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

2)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在对外武术教学中进行文化传导,这不仅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也是武术国际化发展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

3)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是按照一般学校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存在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针对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和能胜任对外武术教学的双语型师资,以及必要的中国文化传导等问题。

4.2 建议

1)对外武术教学应作为武术国际化推广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不断探索高校武术国际传播的新途径与方法,开设对外武术双语课程,并逐渐使其成为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为武术培养国际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