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一、燃气突发事故及其危害
据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网上公布的各类燃气爆炸事故达到91次之多。具体而言,燃气突发事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违章操作,引发燃气爆炸事故。(2)私自违规安装热水器造成燃气爆炸事故。(3)人员疏忽,使用燃气设备时离岗,致使燃气软管被火焰烤化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4)室内空气不流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5)阀门未关严,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6)浴室门窗紧闭,造成人员窒息死亡。(7)违规私改,暗装燃气设施,引发燃气爆炸事故。(8)鼠害所致,鼠咬软管燃气泄漏造成燃气爆燃事故。由于燃气突发事故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威胁和损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从而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造成公共危机,激发潜在的社会矛盾,危及国家稳定。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和城市燃气企业要提高应对燃气突发事故的能力,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
二、提高燃气突发事故处置的认识
(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处理燃气突发事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燃气企业要做好救援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忠实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承诺。(2)协调组织,锻炼队伍。燃气突发事故的应对是一项系统工程,燃气企业要同其他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效有序运作,妥善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控不当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燃气企业作为主体,自身素质决定着事故处置的水平和效率,言行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体现自身的责任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要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3)事关社会和谐。燃气事故灾难是引起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提升燃气突发事故应对能力,积极妥善的预防和处置燃气突发事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4)确保信息公开畅通。信息公开是提高公众对应急管理措施认同与配合的前提和有效途径,可以防止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形势因谣言的产生和散播而恶化,可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燃气突发事故发生后,在必要时应及时运用媒体渠道向社会公众告知,使社会形成一股上下一致的强大合力,最终战胜危机。(5)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查清事由,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实情。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速战速决,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要快字当头,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势,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打造快速反应能力,需要领导干部具备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要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充分的警惕性,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绝不能有侥幸麻痹心理。
篇2
为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使用条件,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各类事故,结合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与“三年大灶”有机衔接、同步推进,全面开展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安全的大排查、大整治,切实防范风险和治理隐患,促进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领城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摸清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全面摸清相关单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现状,掌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种、用途、使用方式、使用和储存数量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改,全面辨识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风险档案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2、全面整治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存在的隐患问题。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隐患自查自改的基础上,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强力推动相关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突出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将事故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全面强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求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对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严格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危险化学品的布局、储存和使用条件进行规范,提升全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督查管理,充分运用社会信用体系和联合惩戒机制,压紧压实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
4、全面遏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强化“防事故、保安全”的责任意识,着力管控使用环节安全风险,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执法,倒逼使用单位提升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三、整治重点
1、加强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控。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工程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维护、使用等管理环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排查乙炔等易燃易爆品,以及油漆、涂料等有毒有害材料在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污染,防范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
2、加强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全面管控城镇燃气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建立城镇燃气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实现燃气经营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特殊场所和岗位,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针对燃气企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及危害,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成立应急救援队伍。严格事故信息报告,接事故报告后,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响应、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重点排查本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具体包括:建筑工地储存量达到或超过1吨临界量的乙炔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30吨临界量的液化石油气。并相应建立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保障设备、器具完好,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时序安排
从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2月底前)。按照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部署要求,根据任务分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部署开展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2、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6月底前)。通过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主动上报、线索跟踪摸排、群众监督举报等方式,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大排查、大摸底。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紧盯所监管地区、行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场所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推动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全面开展自查自改、边查边改。
3、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12月底前)。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使用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开展专项治理,部门联动开展督查检查,“四不两直”开展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和重要场所、重要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清单,逐条逐项整改闭环,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4、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6月底前)。总结推广专项治理行动中好的制度措施,梳理典型经验做法,推荐示范单位和先进典型,及时在全街道范围内推广借鉴。要做好全面总结,充分挖掘制度措施、治理方法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成果,并提炼转化为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导。由建设环保服务中心负责人任组长、安全员等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落实责任,精心安排,认真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保障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篇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也曾在全国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上提出,2015年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较大以上事故中有50%以上都发生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特殊作业过程风险认识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具体表现为:很多中小企业特殊作业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作业票内容不全面,作业许可管理流于形式;管理职责落实和交接界面不清晰;检维修作业随意性较大,作业计划性不足;检修作业属地管理不落实;检维修作业中配套作业管理存在缺失;检维修作业许可管理不闭环。
动火作业的分类
动火作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的作业,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风险最大的特殊作业之一。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用火分为生产动火、固定动火、临时动火三类。生产动火是指锅炉、加热炉、焚烧炉等生产性设备用火。固定动火是指在生产厂区内的安全地带,经批准后设立的固定动火区域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当企业需要进行固定动火作业时,应向安全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经安全部门审查并签字后,报消防部门和安全主管部门审批,其固定动火有效期为6个月。
在进行固定动火作业时,需制定固定动火区域管理制度,指定防火负责人。固定动火区边界外50 m范围内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有“固定动火区”标志,并标明动火区域界限,还要建立应急联络方式和应急措施。
临时动火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临时作业,根据动火部位危险程度分为三级: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
在带有可燃(助燃)、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管线、工业下水井、污水池等部位不允许动火,确属生产需要必须进行的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处理。特殊动火必须经单位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属地及动火作业单位共同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可靠的动火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有效落实后方可动火。
一级动火作业是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对于装置停车大检修,工艺处理合格后经厂级单位组织检查确认,并实施了第一次动火作业的装置内的动火作业;运到安全地点并经吹扫处理合格的容器、管线的动火作业;在生产厂区内,不属于一级动火和特殊动火的均属于二级动火作业。
职责分工
属地单位要向作业单位进行安全交底,说明动火作业现场及动火过程中的风险,组织作业单位共同开展风险识别,制定、落实风险削减措施,并提供现场作业安全条件。属地单位还要审查作业单位动火作业安全工作方案,监督作业单位落实风险削减措施,监督现场动火,发现违章有权停止作业。
动火作业申请人负责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的批准人要对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核查风险削减措施落实情况,审批动火作业许可证,组织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并对许可证合规性、有效性及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负责。
动火作业监护人在动火作业前要确认作业相关许可手续齐全、作业现场风险削减措施全部落实并核实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违章行为应及时纠正和制止。当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终止作业,及时进行报警、灭火、人员疏散、救援等初期处置。
动火监护人还应佩戴明显标志,在动火作业期间不得擅离现场,不得从事与监护无关的工作。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应要求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同时收回动火作业许可证。
在作业结束后,属地单位监护人确认无余火和隐患后签字,收回许可证交批准人,申请人与批准人签字关闭许可证。
动火作业人要对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执行动火安全工作方案和动火许可证的要求,做到“四不动火”(动火作业许可证未经签发不动火;制定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动火;动火部位、时间、内容与动火作业许可证不符不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监护人提出停止动火时,应立即停止动火。在作业结束后,动火作业人还要负责清理现场,不得遗留火种。
气体分析检测
动火作业前,应对需要动火的设备和管线进行清洗或置换,并检测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达到许可作业浓度方可作业。在受限空间内动火的,还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方可作业。
可燃气体分析应由有资格的分析人员进行。气体检测的位置和所采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取样点应由属地单位工艺负责人提出,并安排人员带领分析人员到现场进行取样。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采样分析)应保留到作业结束。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LEL)。使用色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5%(V/V);当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V/V)。
动火作业过程中的气体检测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 h,并记录监测时间和监测结果,监测结果不合格时立即停止作业。在分析合格超过30 min后动火,需重新采样分析。动火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及以上,继续动火前,动火作业人、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管理要求
除生产用火和固定动火外,动火作业应执行作业许可。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和属地单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削减措施,必要时编制安全工作方案。
在存有可燃或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须首先进行退料及切断各种物料的来源,加好盲板并挂牌(无法加盲板的部位,应采取其他可靠隔断措施或拆除)。盲板应符合压力等级要求,严禁用铁皮及石棉板代替。
篇4
关键词:燃气、应急演练、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H138.23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我国城市燃气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用气呈现大型化、专业化的特点,加之城市燃气输配具有易扩散、易燃烧、易爆炸等特点。燃气用户,特别是居民用户具有分散性,遍布城镇各个居民区;用户种类繁多,包含正常用户及租房用户等特点,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难度很大。居民用户因使用胶管不当或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存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燃气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行业特点,燃气行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平稳供气,就必须重点抓好应急管理工作,要切实树立“预防第一、主动面对、快速反应、持续改进”的理念。各个城市燃气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通过积极开展燃气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2预案演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城市的燃气企业每年都组织不同频次、不同科目的应急预案演练。虽然各燃气企业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充分准备,但是依据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通过对演练过程的回顾,综合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归纳有以下几点:
2.1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1)预案内容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按要求应急预案应包括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等要素。但多数预案仅包含基本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而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匮乏。比如:针对CNG、LNG槽车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险情处置等燃气行业新兴业务的应急管理,缺少可操作性强的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
(2)预案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燃气企业内部职能部室与基层单位之间、基层单位之间、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衔接力度不够,甚至匮乏,从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到现场处置方案等,存在一些盲点、重叠、矛盾等现象,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也缺少必要的衔接。
(3)预案的培训、宣传力度不足。预案要发挥作用,必须让预案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对预案十分熟悉、准备充分。这就需要通过培训、宣传来增强员工对预案内容的掌握程度,充分认识、熟悉应急处置过程中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职责,补充完善应急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2.2演练存在的问题
(1)有些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很大程度上是以宣传性、演示性为主,而不是按照实际需要组织不同科目、专业性强的演练,只“演”不“练”,不能真正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等应急演练的最终目的。
(2)演练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演练情景设置过于简单,演练达不到技术要求,造成演练人员不清楚具体的行动做法,衔接不好,慌乱盲从。例如,在燃气泄漏事故演习中,设定事件为某条道路燃气管道发生燃气泄漏,但未对泄漏燃气管道的压力级别、泄漏情况、受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环境条件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因此容易出现参演人员目标不清、准备不足等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导致演练质量不高。
(3)演练过程与预案不符。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应急意识不强,处理事故方法欠妥,汇报信息不及时,没有现场指挥权交接过程,现场指挥也没有具体指令,只是听汇报。有些指挥者比较盲目,条理不清楚,演练人员对处理事故的步骤不熟悉,程序较乱。
(4)演练过程有偏差。有的人员对风向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判断,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应急装备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应急需要。还有个别人员对应急过程不熟悉,对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
(5)评估机制不完善。大多演练未建立演练评估机制,对演练的效果多采取定性化点评,而不是有依据、有数据、有分析的量化评判,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演练的实际效果和水平,评估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3预案演练的重要意义
作为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结合应急预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科目的应急演练,可以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改善燃气企业内部各个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全员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应急预案演练人员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本身的演练提高预案的执行能力,更好地预防、处置突发事件。
4预案演练的改进建议
4.1编写、修订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
燃气企业不仅拥有居民用户、工商业用户等不同用户种类,而且内部也存在储配站、CNG加气站、客户管理、管网管理等不同部门,为避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出现应急职责不分,协调、沟通不畅的现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案的编制工作:
一是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出点子、献计策,把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过程变为教育职工群众的行动,经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形成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是搞好单位内部的协调配合。例如,长输管线预案重点是对上游门站、下游调压站、市区中压管网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应急调度的科学、合理,所有参与救援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应急物资设备储备、有效情况等的综合规定,要求内部不同单位之间有高度的协同性。
三是搞好与外部的协调配合。与当地政府、消防部门、应急救援组织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定期上报备案或通报应急预案制订、修订的有关情况,相互了解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物资等储备情况。努力做到一旦发生事故互通有无,相互支撑,共同应对。
四是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检讨、修改应急预案,对难点、重点问题积极破解,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达到应急演练的最终目的。
4.2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长效机制
燃气企业要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正把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燃气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二是根据燃气企业的特点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各个基层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储配站应开展以储气柜燃气泄漏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管网管理部门应开展以燃气管网出现燃气泄漏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客户管理部门应开展以客户用气出现险情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而CNG加气站应开展以加气车辆出现险情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
三是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燃气企业,春季要搞好以防火为主要内容的演练,夏、秋季,管网部门要做好施工高峰期防止管网外力破坏应急演练;CNG加气站要做好防止车辆自燃应急演练及防汛、防雷电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演练,冬季,客户管理部门要做好用户用气事故应急演练及防火、防冻演练等不同类型的演练。
四是依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做好应急演练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燃气企业应依据年度应急演练规划,做好从应急演练组织机构的成立、演练计划的制定、演练方案的设计、演练动员与培训、应急演练保障,到应急演练实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是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进行及时总结。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及时编制演练评估、总结报告。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对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从实战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从理论和实战两方面得到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5结束语
城市燃气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燃气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城市燃气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应急演练不是一朝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且需要通过多次演练来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演练质量。因此,燃气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不断健全完善应急演练机制,逐渐使应急演练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切实把应急演练与日常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应急演练的成果,推动燃气企业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提高。
6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北京,2009年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北京,2009年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关于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目标,大力加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应急救援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水平和成效,为实现全街道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二、检查时间
年7月20日至9月30日
三、检查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安监、派出所、边防所、交通、交警、经贸办、卫生监督等单位部门要认真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抓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物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不间断地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易积水的生产区、储存区,要采取围堰和加高护堤坝等措施;对遇湿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原材料和产品,要采取严格的防水、防潮措施,严防爆炸、泄漏、中毒等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同时,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密监控重大危险源,确保安全生产。要针对暑期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特点,认真做好对各类设施、管道的降温、防雷和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二)加强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城建、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对采石场的安全监管检查工作,督促其认真做好“雨季三防”工作,公安部门要停止炸药供应,要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对砖瓦厂要重点检查截水沟、排水系统、堆土场和职工宿舍,凡是防水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严重的,要责令其停产整顿,并依法暂扣其有关证照;凡是汛期未落实水害防治措施、隐患严重、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要坚决停止生产、坚决撤离人员,坚决消除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三)加强对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的安全监管。安监、派出所、边防所、交通、交警等部门要加强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要严防爆破器材被盗流失,对非法生产、销售、储存烟花爆竹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四)加强对建筑施工、水利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城建、公路、电力、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安全监测和巡查,制订预防和应急避险方案,警惕突发性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有可能遭受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建筑工地和居民区、学校、幼儿园、地下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也要及时做好人员撤离准备,提前组织转移;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水库大坝和防洪堤坝的安全监测,加强对险工险段和重点部位的巡查;电力部门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和水电站大坝定检及补强加固工作,确保安全运行;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作业船只防风暴潮工作,确保海上渔业生产安全;城建部门要加强对燃气管道的安全巡查,严厉查处在燃气设施的安全防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堆放物品、动用明火或者从事其他可能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防燃气泄露引发爆炸和中毒事故,并切实加强对液化气站点的安全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的站点和流动充装液化气等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其它行业和部门都要针对汛期安全生产特点,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监管和防台风、防汛工作。
(五)加强道路交通的安全监管。交通、交警等部门要针对夏季驾驶员易疲劳等特点,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严禁违章驾驶、疲劳驾驶,严厉查处超员、超速、超载、超限等各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交通、交警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企业,一律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车辆,一律不得上路行驶;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贮装设施,一律不得继续使用。
(六)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派出所、边防所、交通、交警、公路、卫生监督、三产旅游等部门要对商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应急广播和照明以及火源、电源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人员控制和疏导措施,确保安全。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社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落实夏季汛期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分析查找汛期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行业(领域)、单位、部位、场所,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加强监管,及早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全街道安全度汛和汛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二)健全机制,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要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农业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的发展变化,同时积极利用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和公众予以。各社区、各单位、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预警工作机制,确保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畅通无阻、指令落实到位。
(三)营造氛围,大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各社区、各单位、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并采取安全宣讲、现场咨询、图片展览、案例宣讲、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普及有关防汛、防洪、抗灾、自救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常识,增强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切实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抗灾、减灾及自救意识。同时,要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适时地组织开展各种防汛抗灾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抗灾应急自救能力和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处置能力,在全街道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现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实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今年以来,全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中有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均有下降,但较大、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建设系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在节前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汲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冬季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作为安全大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坚决责令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整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实行挂牌跟踪督办;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严惩。
三、加强冬季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要加强对事故高发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及地铁工程等重点在建项目的安全监管,继续加大对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指导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施工现场和作业人员生活区的管理,严防火灾、爆炸、煤气中毒、触电等事故发生。
四、加大燃气安全监管力度。要加大城镇燃气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抓好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继续完善城镇燃气系统事故快报制度,建立健全城镇燃气系统应急救援体系,妥善处置各类燃气事故。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做好防控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排查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确保供水、排水和供热安全。要切实加强城镇供水水质督查工作,注重原水、制水和输配水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重点加强对原水环节的监控。要特别重视各类化工企业和各类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的水污染对城镇供水安全的影响,建立健全饮用水源水质预警机制。各地要落实供水管网冬季防冻措施,细化应急预案,完善应对措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冬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并针对可能因断电造成的影响,制定应对方案。冬季采暖地区要督促供热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对锅炉、热力管井的安全排查,防止发生大面积供暖中断事故。要落实水、气、热等重点部位各项安全防范和处置措施,确保城镇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强化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的安全管理。要加强对冬季风景名胜区和公园景点的巡查,及时组织人力清扫冰雪路面,做好游乐设施、冰面、路面的安全防范及公园防火工作。要加强节假日期间对园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举办群众性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防止因拥挤、踩踏等造成人员伤亡。
七、加强城乡减灾防灾工作。要加强与气象、地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应对暴风雪、冰雪灾害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预案,排查整治次生灾害隐患。遇有极端气象灾害,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抢险工作。要督促房屋产权单位、产权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及时清扫大跨轻型屋盖积雪,防止坍塌事故。在建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期,遇有暴风雪等灾害天气要及时停止户外作业。要积极开展减灾防灾及城市安全运行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努力减小灾害损失。
八、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工作。要针对冬季天气、环境特点,做好应急物资、设备、人力的保障工作。要切实加强节假日值班制度,有关领导要亲自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置,同时严格按照事故类别和时限如实上报有关情况。
篇7
当前,哈尔滨燃气面临着拓展燃气市场、改变供气结构、新气源与老气源置换,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将哈燃气今年辖区内发生的燃气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其中的表现及因果关系,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为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依据。
通过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七种类别:一是用户使用不当;二是用户利用煤气自杀;三是违章施工挖断管线;四是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五是进户管漏气;六是室外管或阀井漏气;七是室内管或煤气表漏气;
上述七种事故类别,从事故(事件)发生的部位和规律以及处置事故工作成效等方面我们重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近年来使用不当类事故时有发生,此类事故发生多集中表现在:胶管老化或无卡具脱落、正在使用的燃气无人看护、热水器废气排放不净等原因,通过分析事故原因不难发现,个别燃气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常识是诱发此类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自杀类事故(事件)在我辖区内也时有发生,此类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也是我们安全工作上关注的重点。
三、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一股一旦发生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此类事故多为个别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私挖烂建,未及时与我公司会签造成的。
四、调压箱被人为损坏的事故较为突出,安全防范较为困难,由于调压箱靠近用户墙体,极易受到住房下沉的影响造成根部钢塑接头漏气,此类事故现场处理的要求也较高。
五、进户管漏气事故(事件),一旦发生极易造成大批人员中毒,由于地处北方昼夜温差大,进户管处地下多为浅埋,所以进户管经常发生腐蚀漏气。
六、室外管或阀门井漏气事故发在各类事故中占很大比重,由于我公司还有部分老管线未改造,北方两季交替时地壳变化大,所产生的剪切力极易对室外管线造成伤害,同时,受气温较低的影响阀门井的阀门也极易变形漏气。
七、室内燃气设施燃气泄漏,多因用户室内设施老化,对室内燃气设施保护不当造成,由于处于北方寒冷天气的原因,冬季关门关窗,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易造成人员中毒。
我们针对上述七种事故(事件)类型查找其表现及因果关系,吸取各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总结,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要把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始终,通过利用维修及收费的机会,面对面的向用户宣传普及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把组织各级员工逐户发放安全用气宣传单,重点搞好痴、傻、嗫、呆、鳏、寡、孤、独等重点人群的安全宣传争得理解,最大可能安装燃气报警切断装置,上门为用户胶管加装卡具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客户正确使用燃气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控制使用不当类事故(事件)的发生。
二、我们应针对燃气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作为安全宣传工作上关注的重点,减少特殊用户利用燃气自杀事故(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工程会签的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监护,对重点防范部位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控,除日常的巡检以外,还加强重点部位跟踪检查力度,特别是把市政施工涉及的管线作为巡检的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才能有效控制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巡调力量,采取主动排查的方式,对调压站、柜、箱以及易被人为破坏的重点部位进行分级巡检,通过修订和完善发生紧急情况现场工作的处置程序,充分细化抢险过程中的职责等措施,使事故现场处置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才能使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类事故得到控制。
五、目前通过加强对巡检跟踪检查力度,及时完善进户管基础资料,强化室外燃气设施巡检管理规定的落实,实行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分级巡检,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进户管漏气类事故(事件)。
六、强化隐患整改,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现有煤气老管网和漏气阀井未改造部分整改推进力度;设置老管线监测点,在“普巡”的基础上重点对楼群周围的次高压管线及庭院的暖沟、检测管等要害部位进行“精巡”,才能有效控制外管或阀门井漏气类事故,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篇8
关键词: 燃气管网中压管泄漏抢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6.6+2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已经慢慢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燃气在使用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也愈显突出,危害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尤其以中压管网在城镇燃气管网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压力等级较高,因而泄漏成为主要问题。所以,迫切寻求有效的中压管网泄漏的抢修措施,能够避免火灾、爆炸等发生,科学的抢修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预测危险并能有效的杜绝危险,保证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安全质量。
深圳市城市燃气管网现状:深圳市城市燃气气源为天然气,管网分为高压、次高压、中压三个等级,采取中压入户,进户后降为低压的供气模式,管网约3500km,其中高压、次高压管网共约280KM,中压管网约3200KM,其中PE管2400余公里,钢管约800km,中压管网占整个城市燃气管网的90%以上,因此中压管网的安全运行尤其重要,抢修工作的及时和妥当处置是中压管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以下就深圳市目前中压管网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燃气管网存在泄漏的主要原因
燃气管网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管网泄漏是危害最大的因素,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1 管道腐蚀
深圳市政燃气管网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埋地燃气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经过5年左右的试行,自2003年开始,埋地燃气管道全部使用PE管,并对原有钢管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及开挖检验,进行区域或局部更新改造。管道腐蚀是早期燃气管网出现的主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的燃气管网损坏中,管道腐蚀所占的比例高达6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金属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细菌腐蚀三种。燃气管道的腐蚀,绝大部分属于电化学腐蚀,其主要的腐蚀破坏形式有:均匀腐蚀(管道表面以同一速度被腐蚀)和局部腐蚀(管道在个别区域、个别点被腐蚀)。造成燃气管道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因素早期工程施工的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等多种因素影响,管网所用钢管材质不一,甚至有采用非标管材现象,极易造成管道受腐蚀情况的出现。
(2) 环境因素深圳地处沿海,降雨量丰富,土壤密实度差,燃气管道由于所处不利因素环境,尤其是设置在填埋区或沿海区域的管道,由于土壤中所含的金属杂质,和海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燃气输送管道容易形成比较明显的电位差,产生微电流,造成电化学腐蚀,腐蚀管道。
(3) 杂散电流随着特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市政基础建设和轨道交通不断完善,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地理位置的限制,造成燃气管道与电力线路、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并行敷设的情况,由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产生大量的杂散电流,杂散电流对燃气管道造成的腐蚀危害比自然情况下的电化学腐蚀更大,严重威胁到燃气管道的运行安全,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
(4) 人为因素造成防腐蚀层遭到破坏在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执行,防腐层处置不规范或在进行管道安置时破坏了管道外层表面的保护层;其它工程开挖过程中,造成燃气管道防腐层的破损,均会导致燃气管道在环境中受到各种介质的影响,产生电化学反应,使得管道锈蚀穿孔。
1.2第三方破坏
城市建设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种建设施工,早期对燃气管道的损害仅是破坏防腐层,不会造成即时危害,只有在燃气管道保护区域范围内,使用机械开挖野蛮施工的个别行为,才会造成燃气管道的泄漏事故。随着燃气管网的不断增加,对燃气管网的监控难度加大;管道材质更换为PE材料,在燃气管道上方的人工开挖、地质钻探等作业都极易对燃气管道造成损坏,导致燃气泄漏,第三方破坏已经成为燃气管网泄漏事故的主要因素。
1.3设备、管线及连接
设备、材料从施工安装到运行日常维护管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管网的安全运行,以下都是造成管网泄漏事故的安全隐患:
(1) 使用劣质的燃气设备材料设备、材料达不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压力等级、使用年限等,
(2) 施工操作不规范 钢管未按规范要求防腐、焊接接口不合格、法兰接口不装密封垫片、连接方式不当、PE管未按规定清洁接口进行焊接作业、凝液缸排液管和放散井放散管末端不封堵等
(3) 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不到位未及时清理各类阀井,阀门等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1.4自然灾害
深圳地处南方,是典型的多雨地区,各类自然灾害对燃气管道造成的损害和燃气泄漏事故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雨季造成的地面下陷、山体滑坡都有可能造成燃气管道的拉裂;地形变化对管网产生的应力,日积月累容易形成管道变形,造成裂纹等,降低管道寿命,当外力超过了管道的承受极限,管道就会发生破损,造成燃气泄漏,有时甚至发生管道断裂;近年来,白蚁腐蚀、咬穿PE管道造成的燃气泄漏事故,也不断有发生。
2 燃气中压管泄漏的抢修措施
抢修指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停气、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按照抢修的字面意义理解和抢修的作业过程分析,中压燃气管网泄漏抢修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2.1 抢修现场前期处置
抢修人员在接到燃气管网泄漏报警之后,迅速赶往抢修现场,在路途中可以通过查找管辖片区管网图纸或者咨询信息调度中心,确认泄漏事故区域的管网控制阀门,到达现场后,抢修人员依靠感官、检测工具等确认泄漏区域,根据不同的泄漏程度,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警戒和疏散
在相关范围设立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禁止火种、非防爆电器进入现场;使用可燃性气体浓度仪随时检测下风向天然气浓度,并根据所测得的浓度值及时扩大警戒范围;疏散泄漏污染区的人员、物资、车辆及周边人员至安全地带;
(2)控制燃气泄漏
采用防爆风机强制排风等措施,降低事故区域燃气泄漏浓度;在现场出现燃气大量泄漏的情况下,关停相关设备或有关阀门,对泄漏进行控制,对事故区域管段放散,在阀门两端设置压力监控点,如一级阀门无法密闭,迅速扩大停气范围,关闭二级阀门。
(3)信息反馈
现场的详细情况及时报告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通知相应级别处理事故的管理人员,协调上游供气单位,请求予以配合,并告知影响到的下游用气单位;根据泄漏事故区域现场情况,如当值抢修人员无法处置,及时向辖区抢修队伍负责人汇报情况请求增援,如发生重大事故,请求消防、医疗等社会公共救援力量支援。
抢修现场前期处置能及时解决现场事故危机,避免发生二次危害的发生,反映了燃气企业处理管网事故快速反应的能力
2.2抢修施工作业
现场抢修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彻底解决事故管道的泄漏,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反映了燃气企业处理管网事故的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
(1)泄漏点的查找
埋地燃气管道的损坏状况无法直接用观察到,抢修人员丰富的经验和各种先进的工具仪器检测,可以准确地确认泄漏点,便于快速解决泄漏事故,还可以避免浪费土方开挖的人工,具体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1)在泄漏区域范围内沿管线周边人工钻孔,使用燃气泄漏检测工具检测燃气泄漏浓度,根据现场燃气管道的走向和记录的燃气浓度值,判断泄漏点的具置; (2)如泄漏区域燃气管道为钢管,可以使用管线探测仪检测出管道的走向,然后用防腐层探测仪检测防腐层破损点状况,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判断管道泄漏点; (3)如泄漏区域面广,可以利用管网的分段阀门,或者人工隔断方式,对泄漏区域燃气管道分段试压,确认泄漏管段,再进一步查找确认泄漏点。
(2) 泄漏点的挖掘
确认泄漏点后要进行泄漏点的挖掘工作,在挖掘过程中要预防各种危险发生: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方式,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可以碰撞产生火花的开挖工具,开挖区域配备消防器材;必须采用防爆风机对开挖管沟强制排风,降低事故区域燃气泄漏浓度;开挖区域设专人监测管沟燃气浓度和含氧量,开挖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轮换作业;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边挖掘边喷水的方法,防止特殊事故发生,注水式的挖掘方法不但能够避免铁锹碰撞产生火花,而且能够通过水泡大小确定泄漏点的具置,加快了挖掘速度,保障泄漏事故抢修的效率;开挖的管沟做好防坍塌措施,设好逃生通道或逃生踏步。
(3) 泄漏点的修复
开挖工作完成,确认管道破损泄漏点后,根据管道的材质和受损情况,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1) 如管道材质为钢管,当管道单点腐蚀穿孔,使用补漏夹具,将弧形补强片固定在管道受损点,直接补焊;当管道受损面积较大时,可以使用带紧固装置的环卡,将带密封胶圈的补强板固定在管道上,然后进行焊接作业修复管道;当管道受损或腐蚀面积较大时,需进行整段管道的整体更换,如经核算管道输送气量符合要求,也可以采取将小管径的PE管穿入原钢管内,替代原有钢管;(2)如受损管道为PE管,单点或者局部破损,可以停气后使用电熔焊接的PE补伤片和补偿套筒,对受损管道修复;如破损严重,无法修复,可以采取以下图示方法,按PE管施工技术规范更换破损管段。
在泄漏点开始修复时,要密切关注受损管段上下游管网的压力,避免燃气泄漏到抢修作业区域造成施工事故,避免影响到下游用户的用气。
(4)抢修作业中的不停气措施
正常情况下,抢修施工作业前均需关闭事故管段上下游阀门,放散,将事故管段内的燃气用氮气置换后开始修复作业,这样下游用户不可避免受到停气的影响,如果下游用户有特殊情况,不能停止燃气的供应,则必须采取不停气措施作业:(1)临时供气措施,在抢修施工作业前准备好燃气钢瓶组,视不同气源不同和用气量多少,采用电热气化器或者气化撬将燃气气化后,供应受作业影响区域的用户; (2)旁通供气,使用不停输设备对事故管道进行封堵隔离,利用设备的旁通管道,不停输为下游用户供气。
(5)管道抢修夹具的使用
燃气管道泄漏抢修作业中,无论钢管还是PE管都还会使用到燃气快速堵漏夹具,夹具分成上下两部分,卡在泄漏处,并在管卡和泄漏管道中间添加橡胶圈或涂抹密封涂料等,采用紧固螺栓的方式固定夹具,从而实现暂时的密封,保证正常供气。这种方法增加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能及时解决抢修时可能发生的其他危险,但不宜长期或经常性使用,使用位置需做好标记,在管网更新改造过程中及时去除。
3 结语
燃气中压管网出现泄漏如果能够及时处理能够避免次危险发生,保障居民财产生命的安全。在抢修过程中要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抢修程序,结合实际管道泄漏的状况,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快速、有效的解决燃气管道泄漏,保证居民在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秋礼.燃气中压管网泄漏抢修方法[J].煤气与热力.2011(7)
[2].高华,王宝光,杜振辉等.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定位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12)
[3].王世强.燃气管网安全运行问题[J].工程技术.2008(19)
[4].王文霞,陈涛,刘金美.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8(9)
[5]. 高华,王宝光,杜振辉等.双普在管道两点泄漏定位模型中的应用[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5)
[6]. 纪丽云.城市燃气设施突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J].煤气与热力.2006(9)
篇9
1.1目的
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有可能发生在城市供气系统的重大事故,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协调配合。分级管理,分区负责。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在辖区内在供气过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进行抢修救援,防止事故发生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本预案所指的供气事故指用于本区境内天然气、液化气输送管道、储气、加气站等设施及终端用户所发生的泄漏、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
1.5事故分类
供气事故按其产生原因及影响程度分为3个等级:
(1)特别严重(Ⅰ级):指在居民密集地区,输气设施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死亡30人以上)及财产损失的事故。
(2)严重(Ⅱ级):指输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燃烧、爆炸,死亡人数3人以上30人以下,对周边影响不大的事故。
(3)一般(Ⅲ级):指输气设施发生泄漏但能及时抢修,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终端用户发生中毒、爆炸、燃烧,死亡人数3人以下的事故。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区政府成立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本区供气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组成如下:
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
成员: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交警支队大队等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决定本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停止;
(2)指导和协调区供气系统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及时了解掌握区供气系统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区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4)其他有关城市供气系统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兼任。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职责:
(1)负责收集、分析、报告本区供气事故信息;
(2)向各成员单位传达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3)收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4)协调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工作,配合供气企业做好管网、设施抢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故发展趋势、灾难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抢险救援对策和措施,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5)负责组织事故调查;
(6)负责事故信息报送和;
(7)办理应急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指挥部成员部门的职责
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负责组织协调供气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做好现场抢险修复的应急救援工作;
区财政局
负责安排区级供气事故应急资金预算,审查应急治理项目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应急资金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区安监局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区卫生局
负责抢救伤员、医疗救护、灾区防疫;
公安分局
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查处破坏供气设施的案件;
环保分局
负责对水污染、环境污染的监测及治理;
交警支队大队
负责事故地区交通管制。
2.4供气企业的应急组织与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区人民政府、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地、切合实际的抢险应急预案。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仪器机具,交通通讯工具,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用户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5专家组及主要职责
由城市供气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电力工程,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领导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领导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预防行动
(1)根据事故级别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3.2预警级别及
按照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把供气突发安全事故的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黄色(Ⅲ级)、橙色(Ⅱ级)、红色(Ⅰ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Ⅰ级、Ⅱ级、Ⅲ级分别由省、市、区按级别预警信息。
3.3预警内容
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事故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范围估计及应对措施、机关等。预警信息后,需要变更预警内容的,应当及时变更公告。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和另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4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城市供气系统发生事故后,坚持属地处置为主的原则,供气单位立即进行先期处置,组织相关人员抢险、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报告。
4.2分级响应程序
4.2.1Ⅰ级、Ⅱ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事故后,供气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立即报告区政府和市建委,请求启动上级政府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本区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牵头,组织成立本区供气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本区突发供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2.2Ⅲ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一般(Ⅲ级)事故后,供气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分析研判,认为必要时立即报告区人民政府建议启动本预案。区政府依据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报告的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启动本预案时,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牵头,成立区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供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3信息报告
供气系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向供气企业报告事故情况。供气企业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派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当事故等级为Ⅲ级或Ⅲ级以上超出自身处理能力时,供气企业应立即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和上级单位,启动相应等级应急预案。
供气企业事故报告应依具体情况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报告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3)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的简要经过;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8)事故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9)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4.4响应行动
4.4.1供气企业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搜集工作;
(4)服从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2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3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和上级主管单位。
4.5应急通讯
应急响应期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合理安排人员,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信息沟通及时。
4.6指挥协调
4.6.1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接到供气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4.6.2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方面,通知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
4.6.3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7扩大应急
因突发安全事故情况严重,本区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控制时,本区应急指挥部和区人民政府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市建委报告,请求紧急支援和启动上级相关预案。
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来到事故现场后,本区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本区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应急救援力量配合进行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助行动。
4.8新闻报道
区供气事故信息的公开要报区政府决定。区新闻办对区供气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等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信息要求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9响应结束
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由有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5应急结束
5.1总结评价
5.1.1事故应急处理的各有关单位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书面报告。
5.1.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整理和审查所有书面报告、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5.2调查报告
5.2.1供气事故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5.2.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3)事故结论;
(4)各种必要的附件;
(5)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6)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应利用通信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并加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文字、音像等形式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
6.2应急队伍保障
进一步优化、强化以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充分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供气事故的应急工作。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器材和通信、交通工具,制订各类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方案,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
6.3物资保障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领导组成员单位应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
6.4宣传、培训与演习
6.4.1应急培训与演习
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结合本区供气供应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局办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不断提高本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供气企业对所有参与供气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6.4.2宣传教育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主要内容是供气安全使用及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和供气企业负责进行。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或更新。
7.2奖励与责任
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篇10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扑救,疏散群众,抢救国家财产,减少损失,防止发生混乱,特制定该预案。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消防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发生火灾时的扑救和疏散等应急处置工作。
2工作原则
消防应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3主要风险
3.1重点消防部位
库房、通道、机械存放地、食堂、财务室、施工现场等为消防重点部位
4机构设置及职责
4.1为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和处置工作,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小组,按照分工分为指挥组、应急处置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救护组、通讯联络组。
4.2指挥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 责:
(1) 组织制订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3) 负责事故应急的组织领导。
(4)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 事故状态下,在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现场指挥各小组按部就班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到临危不乱,指挥有方,抢救得力,报警及时。
(7) 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4.3应急处置组: 组长:
成员:
职 责:
(1)在统一指挥下,利用各种消防器材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尽一切可能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2)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
4.4 警戒疏散组:组长: 成员:
职 责:
(1)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
(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现场 。
(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引导群众利用掌握的逃生知识,沿着消防通道逃生,拦阻群众进入预警区及电梯。
4.5 后勤保障组:组长: 成员:
职 责: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4.6 救护组:组长: 成员:
(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4.7 通讯联络组:组长: 成员:
职 责: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常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5预防预警
5.1预防措施
5.1.1认真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工作落实到位,抓好制度落实工作。
5.1.2加强安全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使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做好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会议、谈话、防火演席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忧患意识、防控意识、做到人人知消防、人人重消防的局面。定期对全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主要培训内容为: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火灾的危险性及防火措施。
(3)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如何在发生火情时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要使全体作业人员都能了解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技能。
5.1.3定期检修消防设施
按照集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消防设施台账,定期检修消防设施,,对不符合要求的器材要及时更换,灭火器材要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5.1.4加强自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两次以上的防火自查,主管领导和安全员对责任区进行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主要检查和督查的内容为:
(1)施工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2)用火用电管理情况及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及重点工程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安全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4)消防设施设置和消防车通道畅通情况;
(5)施工材料存放、保管情况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及其他物资仓库的防火安全情况;
(6)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及组织演练情况;
(7)消防安全教育情况。
(8)消防值班、巡查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5.1.5设立防火巡查员,负责做好责任区的防火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记录。如有违章行为,巡查员应立即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隐患,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经理。巡查的主要内容为: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表示是否在位及完整。
(4)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1.6实施动火证管理,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明火”。明火作业要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看火人,落实相应防护措施,
5.2报警和接警程序
5.2.1每名职工都有报火警、扑救火灾的义务。发现火情后,要保持冷静,立即呼喊周围人员参与灭火,并找到就近火灾报警连动器前,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明辨方向、火势大小、起火类型,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很小,第一时间进行扑救。
5.2.2当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5.2.3消防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行动组必须完成各自的任务。要做到临阵不乱、处置有序、扑救有效。
5.2.4发生重大火情时,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发现人应报火警“119”,同时上报主管领导,然后再根据火情扩大情况,通知附近区域。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情等情况。
6应急处置措施
6.1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6.1.1人员沿着消防通道逃生,不得进入预警区,不得进入电梯。
6.1.2设立警戒线,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6.1.3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职工抢救贵重物品。
6.2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6.2.1初期火灾是扑救的最佳时刻,发现火情的第一人,应利用身边的消防器材扑救,如扑救及时,火灾是可以避免的。
6.2.2如电器、电线着火,首先要拉闸断电,防止触电伤人。可采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6.2.3为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各部门人员须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发生火灾后,要按照预案安排的工作进行灭火、疏散。火灾扑灭后,要迅速逐级或越级汇报,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经公安消防机构查明火灾原因,核定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后方可恢复。
6.3火险、火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控制原则与措施
6.3.1火灾扑救原则:
6.3.1.1立即出动,兵贵神速原则。尽早扑救初起火灾,一般初期灭火以起火3至10分钟左右为限,不能消极等待消防队。
6.3.1.2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原则。救火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集中兵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召集灭火力量和灭火器材,将灭火力量用于对火场全局影响较大的方面。
6.3.1.3先控制后消灭原则。应该从上向下控制,以上为主;一端火势向另一端蔓延时,应该从中间部位控制;中间着火,应该从两侧控制。
6.3.1.4先重点后一般原则。在火场上,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贵重物资是重点;火灾蔓延猛烈的区域和其他区域相比,火灾猛烈区域是重点;有爆炸危险的方面相比没有爆炸的方面,有爆炸的方面是重点。
6.3.2火灾扑救方法:
6.3.2.1使用灭火器灭火:适用于扑救任何火险。拔掉保险销,将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控制手柄进行集中喷射。
6.3.2.2使用压沙灭火:适用于扑救集中物料的阴燃或着火,也可用于扑救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表面着火。压沙厚度一般为0.5~3.0厘米为宜。
6.3.2.3使用简易方法灭火:用水、用拍打、覆盖法灭火。
6.3.3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6.3.3.1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
6.3.3.2扑救电气设备上火灾,要防止射水触电事故,应该先断电再灭火。
6.3.3.3扑救天然气管道火灾:应该迅速关闭阀门,断绝气源。
6.3.3.4扑救气瓶类火灾:首先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
6.3.3.5扑救油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同时将其撤至安全地区。
6.3.3.6如果燃烧面积扩大,燃烧强度增大,载热烟气流加上火焰辐射热的作用,使周围可燃物和结构受热并且开始分解,说明火灾已经进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灭火,一定要在加强防护的前提下,集中水枪、灭火器控制火势,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实施内攻近距离灭火;如果火势已经蔓延,空间温度急剧升高,使周围可燃物几乎全部卷入燃烧,火势到达猛烈阶段,指挥扑救的人员应该立即发出明确指令,撤出现场所有灭火人员,然后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利用可使用的器具,控制火势蔓延和降低温度。
6.4部分重点消防部位抢救措施
6.4.1配电室
起火原因:违章使用电器;长时间超负荷运作;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线路短路等引起导线起火;避雷装置失效或不良;遇雷击而起火。
扑救方法:电工立即切断电源,用就近灭火器进行点射或喷射。
注意事项:不可使用水消防栓。
6.4.2食堂
起火原因:油锅着火、煤气泄漏、违章使用电器等。
扑救方法:用灭火毯和灭火器进行点射或喷射。
注意事项:严防火势蔓延。
6.5善后工作处理
6.5.1在火灾扑灭后,由现场消防安全负责人员负责监督现场,以防火灾重起。
6.5.2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经公安消防机构查明火灾原因,核定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后方可恢复。
6.5.3火灾后4小时内,指挥组如实写出火灾分析检查报告并上报集团行政安保部。
6.5.4进行消防整改,防止再次发生,并按规定实施惩处。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7.2安全事故应急常用物资和设备有:
(1)常备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止血袋等。
(2)抢险器材:撬棍、消防器材、常用工具等。
(3)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护目镜、防毒面具、防护服、应急灯等。
(4)机械设备:发电机、汽车、水泵、电动砂轮切割机等。
(5)其他设备:各类通用工具、应急灯等。
7.3应急物资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经常性维护和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做好标识,防止失效。
7.4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单位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8预案管理
8.1 应急预案的
本预案由本单位安全部门负责制订、修订、完善并解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8.2应急救援培训
8.2.1预案在后应制定应急培训计划,组织预案所涉人员学习贯彻、演习演练。
8.2.2对重点岗位,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培训。
8.2.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措施与能力。
8.3 演习(演练)
8.3.1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工作,提高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得到妥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8.3.2演习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援演习。
8.3.3每次演习可针对一种情况,也可结合多种情况综合演习。演习结束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填写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表,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做好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