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报告称,尽管在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也继续加大,但是下半年随着中央和地方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经济增长率可能有所回升。总体说来,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微弱增长,中国城市经济仍将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其主要原因有四点: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物质基础雄厚,外汇储备充足,具有较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风险的能力。2008年,尽管接连遭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一连串巨大挑战,但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也已基本释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发生根本逆转。
其次,相对于发达经济体,中国在应对危机方面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因为一方面,在这次危机中,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金融体系相对隔离,所受影响较小,且政府具有更强的宏观调控和资源动员能力,危机后迅速出台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逐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刺激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空间。主要表现在: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腹地广,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积累,使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面临着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消费需求升级、扩大的愿望强烈,内需市场广阔,产业带动能力强;相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国劳动力市场更具弹性(如弹性工资、弹性就业等),这种弹性机制有利于减缓外部冲击、加快经济恢复。
再次,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仍然强劲。报告声称,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就是结构变动,而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动力是十分强劲的。动力之一是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动力之二是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向效率更高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动力之三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城市发展的重心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全面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西进步伐加快,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动力之四是中国正在由穷变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再加上国际消费结构变动,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迫切需求,经济增长点多,发展空间巨大。
最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干挑战。一是石油以及一些基础产品的价格下降,有利于缓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二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为中国提供了追赶契机,将会使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多发言权和主动权;此外,国外市场萎缩将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由出口拉动转向扩大内需的调整,而这无疑将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
篇2
不过,这两个主要的依据实际上都值得商榷。
首先,在激烈震荡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半年的GDP增速说明不了什么本质性问题;其次,导致重庆近10年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不能作为一个恒定的基准值预测未来城市经济增长。具体而言,该报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要有“长远考量”。重庆GDP增速为11%、北京和上海均为7%的最新统计是事实,但这只是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充其量只是重庆在局部打了一场“小胜仗”。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球金融险象环生的背景下,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变数不断增多,偶然性也越来越大,甚至一个月和另一个月、上半年和下半年都会剧烈震荡,所以这个“排名第一”是并不稳定的,不宜过度解读。
二是要有“变化眼光”。从2005?2014年,重庆与京沪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这是事实,应给予充分肯定。可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动态地看问题”。
一方面,这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既与重庆在成为直辖市后获得的各种人气与红利有关,也与其近年来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密切相关,这些优势条件和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否持续或延续多久本身还须“小心求证”,并不适合作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依据;
另一方面,长期位居中国经济前列的京沪等城市不会一直“睡大觉”,更不太可能在发现自身经济下滑后仍按部就班地坐等其他城市赶超。所谓“知耻近乎勇”,它们应该会想尽各种战略战术捍卫已有的“蛋糕”。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京沪进入新一轮的快速优质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是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必须顾及的一方面。
三是要有“城市整体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不仅是GDP那么简单,它既依赖政策、出口、科技、产业等,也需要整个城市基础设施、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水平、社会文化建设的配合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以都市人口、都市经济、都市生活质量、都市文化、都市智慧化为一级指标开展的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研究发现,在目前我国12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郑州、南京、武汉、广州、汕头、重庆、成都、西安)中,重庆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并不靠前。从对标的角度看,重庆首先需要瞄准的是郑州和汕头,而非北京和上海。这种综合实力的落后是“冰冻三尺”的结果,不是一个11%就可以逆转的。
四是要有“区域统筹意识”。城市群是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主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重庆发展要和成渝经济区紧紧捆绑在一起。后者的发展进程和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究竟能走多远。 2005年上海、北京经济总量分别约是重庆的3倍/2倍,而2014年它们只比后者多出65%和50%。
然而,眼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显示,目前中国6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方面居前,位属第一阵营;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属第二阵营;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位属第三阵营。
城市化进程当然允许存在“突变”,但这往往需要有战略性的“奇谋”。在上述预测10年后重庆经济排名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以“西部开放战略+高端产品出口+主抓内需市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为核心的“重庆模式”。
篇3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领跑者正在出现。纵观过去40年东亚地区产业链从日本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经历,成功承接产业链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多年领跑。今天中国产业链的大规模内移将推动一些中西部省市经济脱颖而出。
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形成三个梯队:作为第一梯队的沿海省份经济增速回落。珠三角长三角过去30年走过了高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模式,经济增速排头兵的位置已经不能维持。第二梯队是中西部成功承接产业链的“七小龙”,未来5 年将领跑全国。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六省一市增速引领全国,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梯队。其经济增速领先的优势包括: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地理与交通的便利;基建设施的改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良好的工业基础;外资与私人资本的涌入。第三梯队是中部的“八小虎”,经济增速略逊于第二梯队,但也将超越沿海。东北与中部的其他八个省份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梯队,由于交通与工业基础等原因承接产业链的规模不如第二梯队,未来增速可能略逊于第二梯队,但是由于正处于经济起飞期,增速会高于第一梯队。两大重点城市:重庆与武汉,未来五年可能成为中国大城市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且经济增长的质量较高,有潜力跻身成为中西部的“深圳”和“上海”,并带动相邻城市圈的发展。长沙、合肥、成都等城市也将经历经济高速发展。第二梯队省份的消费和投资将有更高增长潜力。第二、三梯队的投资与消费增速已经大幅超越第一梯队。我们认为产业链转移会推动处于第二梯队的地方政府财政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使得这些省份的投资和消费会在未来几年领先于其他梯队。
浙商开放创新发展研究院:京沪津经济转型升级能力全国前三
浙江浙商开放创新发展研究院2010年11月25日的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辽宁、重庆分别为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指数排名1~10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指数评价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7个方面。该指标体系是国内首次推出的比较科学和系统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以为企业和政府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从全国层面来看,转型升级的能力正普遍提升。然而,中、东、西部在转型升级方面差距比较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排在末十位省份中,西部地区就占了7个,表明东部省市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指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五位。浙江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排名第四位,节能减排能力指数排名第三位。
中国三产化研究课题组等:宁蒙陕地区三产化排名前三
三产化的程度反映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反映的是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和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此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有联系。三产化程度越高反映此地的产业结构越高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越好,经济结构的调整越好。据2010年11月17日甘肃农业大学、中国三产化研究课题组的2010年《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报告》显示,排行榜前三甲是北京、上海和天津,排名末尾的是河南、广西和云南。
报告称,和2009年相比,2010年全国省、市、自治区三产化排行榜提高最快的是宁夏,从2009年的23位提升至今年的14位,其次是内蒙古、陕西和海南分别提高了4个位次。
按照报告结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北京市2009年三产化程度最高达223.85,河南省三产化程度最低为28.47。在四个直辖市中,北京市三产化程度最高,重庆市三产化程度最低为43.54。
目前中国城市已掀起三产化的浪潮,许多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迅速扩大,大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进行第二产业退出城市市区,第三产业进入城市市区的“退二进三”,同时必须推行工业退出城市市区,进入方便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处理的开发区和工业区的“进城退区”战略。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潜力有30个百分点,有75%的增长空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有37个百分点,有111%的增长空间。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中国的就业潜力在于第三产业,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例将相对下降,吸纳就业人员将相对下降,但第三产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等:三亚、深圳、海口中国“绿色经济指数”排前三
2010年11月14日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工业经济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等组织联合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指数》表明,中国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为0.1968,资源环境效率极低。报告以北京作为中国绿色经济指数的基准城市,以北京的资源环境效率为基准计算其他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区间为0~1,指数值越大,表明绿色经济水平越高。
排在绿色经济指数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三亚、深圳、海口、厦门、北京、惠州、广州、玉溪、温州和上海。同期,七台河、白山、石嘴山、贵港、大同、吴忠、池州、忻州、广安、中卫排在绿色经济指数最后10位。
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南方污水多、北方烟尘重”的特征没有改变。工业废水排放最多的杭州、漳州、来宾、重庆、苏州、上海、无锡、南京、东莞、常州等前10个城市全部来自南方,上海这些改革开放的样板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样板城市。以往,杭州、苏州、无锡、上海环境优美“甲天下”,如今工业污水“甲天下”。
数据表明,工业烟尘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唐山、重庆、广安、大同、鄂尔多斯、临汾、郑州、三门峡、忻州、包头等城市名列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前10名,唐山成为全国工业烟尘排放冠军城市。
报告称,目前,中国273个城市经济结构总体落后,服务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只有35.2%,不到美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是中国资源环境效率和绿色经济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273个城市经济结构出现恶化的趋势,服务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平均下降了1.6%。在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排名前后10名城市中,有9个城市经济结构恶化。深圳、上海、天津这些破坏母亲河的城市已经失去发展的基本条件,被亮起红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粤京川接收捐赠列全国三甲
2009年是中国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一年。在经历了2008年“慈善元年”的轰轰烈烈之后,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科学院2010年11月2日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我国社会捐赠量达332亿元,比2008年的321亿元增长3.5%,广东、北京、四川为接收捐赠总额三甲。
蓝皮书指出,从接收捐赠额总量看,广东为经济发达大省,也拥有侨胞捐助的丰富资源,2009年共接收21.65亿元捐赠,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因拥有较多的中央部门和全国性慈善组织,2009年接收了15.59亿元捐赠;四川因为灾后重建持续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2009年接收了约12.38亿元的捐赠。
蓝皮书指出,2009年,教育、救灾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仍然是国内最能吸引捐赠资源的慈善领域。其中,有353笔捐赠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总额达37亿元。
2009年各地区接收捐赠总额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鲁苏冀最具区域带动力县市上榜数量最多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到2015年达到52%,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但由于户籍、社保、就业、入学等一系列现实制约的存在,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人口压力相对较小,在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据2010年10月23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绿皮书指出,中小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6.57%;总人口达9.98亿全国人口的75.2%。2009年,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16.6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5.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11811.74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1.23%。从分布地区来看,山东、江苏、河北分列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数量最多的前三名。其中,山东以11个县市上榜,成为上榜县市最多的地区。江苏省有7个县市(区)上榜,河北省有6个市(区)上榜。
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篇5
关键词:土地抵押 信贷扩张 风险 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土地和信贷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土地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信贷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来源,二者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两大“闸门”。
根据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年底,全国84个重点城市中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有12.95万宗,抵押面积和抵押贷款分别为25.82万公顷和35300亿元,抵押面积和抵押贷款同比增长19%和36.3%。土地抵押贷款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根据2013年的《地方债务审计报告》中显示,全国各级政府的债务余额一共为178900亿元,其中土地抵押贷款债务占总债务的37.23%。然而,根据国务院在2014年3月7日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到达60%,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融资来带动。
随着土地抵押融资的增加,其弊端逐渐显现。国家开发银行预测,我国的城镇化融资在未来三年的需求量会达到250000亿元。这么多的融资量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而土地抵押贷款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土地融资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一旦宏观政策调整,土地市场降温,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减少而不能偿还债务,以新债偿还旧债,这样的方式无疑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虽然一系列规范土地抵押融资的政策逐渐出台。2012年1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土地抵押融资环境。但是,2016年2月23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土资源部和银监会《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表明地方政府不得向银行举债储备土地,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
二、土地抵押、信贷扩张:基于文献的分析
土地金融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土地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抵押融资。胡斌、李建伟(2013)选取土地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和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研究土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他们发现1999-2005年这期间政府将征收的土地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用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2007-2012年由于土地金融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房价泡沫,从而导致政府、企业等负债规模过大、货币购买能力降低、经济下行甚至金融危机的发生。丰雷、李莉等(2010)的研究发现,一方面土地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地金融也会影响经济波动。此结论与胡斌、李建伟(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袁崇巍、雷国平(2010)指出了建立有效的土地金融政策的必要性。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既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也可以让过热的经济稳定下来甚至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发展生产力。另外,他们还指出了当前我国的土地金融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土地金融市场、促进土地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十分重要。辛波(2015)通过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产生的后果责任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促进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就可以同时实现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结果造成风险的产生和扩大。陈霄(2013)提出有效利用和管理土地的必经之路是建立健全城镇土地金融制度,使政策性土地金融能够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稳定土地交易市场,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目前的国内文献可以得知,土地资产一方面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土地资产的过度发展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而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过高,通过土地抵押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用来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方式,很有可能威胁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土地抵押与信贷扩张现状及问题
(一)土地抵押与信贷扩张现状
土地抵押金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土地抵押金额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涨。从抵押金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三者在1999-2008年的总体是上升的趋势,并且抵押金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指数增长,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呈线性增长。同时,该图附加了土地抵押金率折线,在1999-2007年呈增长的趋势,2008年下降。另外,从土地抵押金额占GDP的比重来看,在1999-2007年逐年上升,在2008年下降。可见,土地抵押在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作用。
(二)土地抵押与信贷扩张问题
1.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土地抵押融资、房地产企业开发融资和企业重组融资等利用土地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进行融资具有长期性,属于中长期贷款,资金回笼长。目前来看,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过高,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了极大的流动性风险。并且,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竞相争夺融资贷款项目,使得贷款结构不合理,擅自扩大放贷比例,降低贷款门槛,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雪E加霜。
2.地方政府。抵押土地质上是地方政府预支了土地未来产生的收益。土地市场行情上涨,土地价格上升,地方政府的土地抵押的财政收入就会上升,从而增强偿债能力,一旦土地市场行情下滑,那么土地价格就会下降,依靠土地抵押收入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对地方政府偿还债务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严重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3.控制变量:In_social_wholesale、In fix invest、In_govn_out、In_foreign_act、In_emp_n、chzhh、factory分别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对数值、政府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对数值、外商实际投资总额的对数值、就业人数的对数值、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国家的工业化水平,u为随机干扰项。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1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采取逐个增加变量的方式给出了基于全国数据的回归结果。模型1只包括解释变量,模型2运用收入核算理论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和外商实际投资作为控制变量,模型3、模型4和模型5在模型2的基础上依次增加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就业人数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控制变量。最终从模型5的回归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其一,大部分变量都能通过t检验;其二,控制变量的运作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三,就业人数的对数值的回归结果为负,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其四,土地抵押作为土地交易中的主要方式,它的运作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土地抵押融资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土地抵押金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增加0.0246。土地抵押融资增加,一方面政府可以用来投资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越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融资来继续自身生产,从而进行后续的贸易活动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但是,较高的土地抵押融资导致政府债务风险增大,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政策建议
1.金融机构。在发放抵押贷款之前要严格审查抵押人的建筑物产权证明以及土地使用权证明,并且要求政府部门协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审查,保证抵押人的产权信息真实;同时还要检查抵押人的资信状况,根据其信用状况确定信用等级以及贷款’额度,一旦不符合贷款条件,坚决不对其放款。
篇6
关键词: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经济竞争力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related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for reference,and connects with the Hangzhou Innovation Index,evaluate and study the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15 Vice-Province Cities through the aspects:Dynamic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ness,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y Competitiveness,etc.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so as to promoting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accelerating the economy growth.
Keywords:City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Index SystemEconomy Competitiveness
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资源与投入、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与潜力、产业科技竞争力形成的综合区域竞争优势体现。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科学技术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找出差距,认清自身的过程,有助于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提高科技竞争力。
杭州是国内较早开展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城市之一。从2001年始,课题组设立指标体系对杭州年度科技竞争力进行跟踪研究,至今该研究已持续了7年。2008年,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课题组对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研究对象确定为15个副省级城市。
本研究对2007年度深圳、广州、杭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以期为各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科技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指标体系设定
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参考科技部2003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监测体系和《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特别是实现和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衔接,课题组在沿用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对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指标进行了修正,主要是舍弃了科技论文指标,增加了科技活动人员、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出口指标。
2.城市科技竞争力动态评价
2.1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分析。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2004~2007年度15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
2.2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分析。以15城市2004~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各项指标年均增速反映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
对15城市各项指标2004~2007年年均增速打分,设年均增速列第1位的得15分,第2位得14分,第3位得13分……依次类推,第15位的得1分。最后以算术平均法得到各城市的指标年均增速综合得分。
统计显示,2004~2007年15城市科技进步得分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有宁波、武汉、济南、青岛、杭州、厦门,其中以宁波增长最为迅速,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将近30%。历年科技竞争力水平较低的济南、厦门年均增速较高,显示这些城市正在加大力度,加快发展。长春科技竞争力排名低,科技进步速度也排名落后,显示其科技竞争力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加快发展。深圳市、广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远超过其他副省级城市,属于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虽然靠后,但创新能力的增长量依然很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名在第3名,而科技进步速度竟能排名第5,实属难能可贵。从表3可以看出,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而杭州的杭州科技创新能力和增长速度都排名靠前,显示杭州既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数较大,同时还持续高速增长,科技竞争力提升空间极为广阔。
3.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3.12007年度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程度情况,课题组选取一些指标对15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在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借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 》中的做法,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商品总值、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四个方面的因素,定义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EPI) 如下:
EPI = 0.36 ×GDP 指数+ 0.24×人均GDP 指数+0.24 ×出口商品总额指数+0.16×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指数
根据这一公式,测算出2007年度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分组分类 城市经济实力强 深圳、广州经济实力较强 宁波、杭州、青岛经济实力中等 厦门、大连、南京、沈阳经济实力较弱 武汉、济南、成都、哈尔滨经济实力弱 长春、西安3.215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角度来衡量,15城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描述为4 种类型。
第一类,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型。如深圳、广州均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双强”城市,杭州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均为较强城市,这些城市的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科技对经济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科技与经济比翼齐飞,其发展前景与潜力也较为看好。
15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广州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排名一致,沈阳2指标均排名第9。一方面说明沈阳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另一方面则显示沈阳的科技经济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二类,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型。如南京、大连、武汉、成都,其中尤其以南京、武汉为典型。南京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第4,属科技竞争力较强之列,其科技人员、科技潜力更是遥遥领先,但经济竞争力却排名第8;武汉2007年科技竞争力排名第6,但经济实力却处较弱地位,说明其深厚的科技潜力与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其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
第三类,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型。如宁波、青岛、厦门,这些城市呈现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这几个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外资加工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科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个城市中,青岛的情况相对较好,而厦门与宁波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更为严重,这意味着,如果不解决科技发展问题,其长远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积累的雄厚财力基础,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发展科教事业,提升科技竞争力,在保证科技投入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类,科技与经济发展均呈弱势型。如济南、哈尔滨、西安、长春。这些城市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均有待提高,发展亟需加快。
4.结论
各个城市区域特点不同,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差别较大,但总体而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经济越发达,其科技竞争力也比较高,反之亦然。
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当然也有些城市竞争力和增长速度都不高。如何启动一个科技竞争力薄弱城市的科技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少内陆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研发实力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必要加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确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优势。
沿海外向型城市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元三.区域科技统计与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 商业时代 2008-22:10~12
[3]赵顺娣、孔玉生.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07/21:75~77
篇7
本年度报告的主题是“服务业:城市腾飞的新引擎”。除总报告《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城市转型》外,还分别通过七个专题报告与七个案例报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
报告认为,城市扩张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而城市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投入和产出基地。城市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球经济的重要趋势。服务业并不单纯是城市产业的一部分,而是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转型和成长的重要引擎。后工业经济时代,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城市功能及其发展模式的重大变化。
报告将城市的转型分为三类:工业型城市转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认为这三类城市转型的核心目的分别是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深入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寻找接替产业。为了顺利推进城市转型,工业城市宜优先发展那些能够体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生产行业,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体系,提高服务业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资源型城市关键是解决接续或者替代产业问题,实践表明,退出传统的资源性产业,进入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报告认为,以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转型与成长,信息化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的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能级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城市范畴内的具体化,信息化与城市能级提升是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有效利用信息化发展成果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也是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业集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的主导力量。我国城市服务业呈现较明显的集聚发展趋势,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编选:)
附中英文目录: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8:
《服务业:城市腾飞的新引擎》
目录
总报告
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城市转型………………………………夏杰长 顾乃华/
专题篇
城市与服务业互动发展:趋势与对策………………………………李勇坚/
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张颖熙/
信息化与城市能级提升……………………………………冯永晟 荆林波/
城市规模、劳动就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田侃/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刘奕/
服务业开放与城市新一轮增长………………………………………姚战琪/
服务外包:城市增长的新引擎………………………………………霍景东/
案例篇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支撑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夏杰长 霍景东 刘奕/
上海建设全球性国际贸易中心的战略构想…………………………裴长洪/
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的目标与对策………………………李清娟 宋浩亮/
承接服务外包:助推广州经济增长……………………………………吴竑/
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杭州品质与竞争力的“推手”
………………………………………………郑吉昌 夏晴 郭立伟/
服务业发展与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以兰州为例
………………………………………………………姚战琪 张丽丽/
发展生产业与促进资源性城市转型:以东营为例
……………………………………………………………………课题组/
Contents
General Report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Transition in China
Xia Jiechang, Gu Naihua
Subject Report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Service Industry: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Yongjian
Urban Tran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Zhang Yingxi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Exaltation of Urban Energy Scale
Feng Yongshen, Jing Linbo
Urban Scale, Employ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ian Kan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A Major Factor in Remodeling Spatial Urban Structure
Liu Yi
The Opening-up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a New Phase of Urban Development
Yao Zhanqi
Service Outsourcing: The New Engine Powering Urban Development
Huo Jingdong
Case Studies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ie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Beiji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Xia Jiechang, Huo Jingdong, Liu Yi
The Strategic Tentative Plan to Build Shanghai into a Global Trading Center
Pei Changhong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Trading Center: Objectives and Measures of Shanghai
Li Qingjuan, Son Haoliang
Taking in Service Outsourcing to Propel Economic Growth of Guangzhou
Wu Hong
Creative Industry: a Driving For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Hangzhou City
Zheng Jichang, Xia Qing, Guo Liwei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Transition of Regional Center Cities in Western Areas: A Case Study of Lanzhou
Yao Zhanqi, Zhang Lili
篇8
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一、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论文百事通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
当今各类评价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技术指数。该指数由创新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三部分构成。②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该指标由技术创造、新技术的扩散、老技术的扩散和人类技能四方面构成。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它的指标体系分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报告中的多数指标为各国进行横向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了一个参考。④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17项4类指标构成。
2.2国内评价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
国内对RIS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在RIS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占很大比重,但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只是RIS效能的内在依据和潜在基础。②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力的评价。这几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③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评价。徐建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可由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部分综合表征。④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刘国新等在测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时主要强调了三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要素投入,二是创新创业产出及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创新创业潜力。⑤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在国内文献中,目前对RIS整体效能测度的研究非常少。李子彪等认为RIS的效能测度包括对RIS的创新发展能力评价,R]S对区域经济作用和贡献的测量,R]S自身演化的测。
2.3对指标体系的简评
由于国内外对RIS整体效能的评价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阶段,对如何测度RIS的整体效能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家具有区域的一些共性,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具有国家的特殊区域,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区域层次。而且,本文的资源型城市特指我国的一些区域,诸多国家层次的特征在这一区域没有体现。所以,尽管国外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套用。
国内现有的RIS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是对RIS某一方面的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学者们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而且缺乏RIS对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每年编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指标都具有连续性,而且其中的部分指标能够反映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部分内涵,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把该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参考之一。
三、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利用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为四个层次,即总指标层、类指标层、组指标层和初级指标层。很明显,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就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总指标层。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创新体系效能的含义,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四个维度:知识创造、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环境、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本文设计指标体系的类指标层。相对于一般RIS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将更侧重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以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与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密切相关的指标。
3.2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及优化
经过理论预选,初步确定了23项组指标和78项初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7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对所预选的组指标和初级指标进行十分制打分,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剔除隶属度较低的指标,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对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系列筛选,确定了14项组指标和47项初级指标。
四、部分指标的解释
4.1知识创造
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尽管当前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仍将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造指标中从创新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两项组指标来体现资源型城市知识创造能力。
4.2创新资源流动
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时期,依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在创新资源流动的类指标中,主要考虑了技术转移、科技合作、人才流向、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五个方面,最后由于数据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
4.3创新环境
由于创新外部环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法纳入评价范畴,在此只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价,这包括对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评价。本文根据效能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两项组指标为代表对创新硬环境进行评价,选取劳动者素质和政府创造创新环境为代表对创新软环境进行评价。
篇9
第一,从城乡关系入手,厘清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属性。探索乡村旅游开发,首先要从城乡关系入手。中国乡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乡间市场经济发育不均衡,由此导致了乡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途径狭窄和机会稀少。
第二,解决乡村贫困的途径是将乡村经济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使之搭上城市经济发展的快车,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价值所在。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使得原本相互割裂的城乡关系被打破,并同时在乡村地区营造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消费市场,打破了乡村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乡村地区能够分享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三,旅游资源、土地、资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这些开发要素的分析,构成了本书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经营方面研究的基础。突破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思维定势,从旅游要素开发入手,是本书有别于其他相关旅游著作所进行的一个有益尝试。
第四,从探寻乡村旅游收益来源为切入点,进而得出乡村旅游经营实际上是对乡村旅游时间经营这一结论。中国未来的乡村旅游,传统的依赖门票收入的观光式开发会逐渐趋于式微。乡村旅游的经营是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和乡村土地构成的旅游空间进行的开发,使旅游者在旅游空间内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消耗了时间;而与时间消耗相应的是,旅游者必须进行消费。因此,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其实就构成了旅游经营过程的另一面,旅游经营者通过对旅游者旅游时间的经营获得旅游收入,这是本书颇有新意的一段论述。
第五,从解剖乡村居民收入构成人手,作者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乡村发展的希望在于农业经济以外的结论。作者特别分析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乡村居民并不一定要离开本乡本土或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去直接参与旅游企业的经营,他们只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种植品种或工作方式,这使得农民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经济循环之中,从而达到增加收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六,从城乡两种经济形态的差异分析开始,作者以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结果将加速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乡村旅游开发恰恰是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坚固外壳,将乡村经济通过旅游者的联系纳入到了市场经济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城市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归宿。
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80-02
资源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发展产业。资源型城市应立足旅游资源,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为地区经济成功转型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研究旅游业如何助推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成功转型,为中国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一、资源型城市及转型含义
资源型城市就是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因资源的开采开发向社会提供矿业初级加工品,并且逐渐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并最终因自然资源的枯竭而必然转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产业而兴起,又因对自然资源产业的过分依赖而衰亡,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是对城市的产业进行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将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产业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的发展不依赖原自然资源型产业,规避经济发展衰退风险,实现城市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其他系统和谐发展,但城市转型会引发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系统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资源取向的转化和资源结构的调整;二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再选择、再配置;三是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市场取向的调整;四是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与安置;五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转型伴随着产业转移和制度创新,必然也是经济战略和政策的再调整过程。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经济、资源等系统的共同变革,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考虑其发展现状和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
1.发展现状。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不容乐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危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僵化单一的问题。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的特殊机制导致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中的主体,能源、原材料工业与配套产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城市产业之间发展脱节,产业结构聚合质量难以提高。在产业技术水平方面,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技术装备趋于老化,主要工业部门和生产技术结构基本处于中下等水平。在产业组织方面,资源型城市产业组织存在着单调性。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较多,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较小;在企业的规模上表现为大、中型企业较多,而小型企业较少;在人才结构上也表现为单一化,资源型产业人才济济,其他产业科技力量不足,创新人才匮乏。
2.现存问题。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持续开采,一些城市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现象。据统计,中国有典型的资源型城市60余座,其中有1/3处于资源衰竭的困境之中。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发现而立,随资源开采而盛,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累累伤痕”。资源枯竭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以采掘业为单一主导产业的衰退,导致大量闲置失业人员,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原来从事资源开采的职工难以适应其他工作岗位的需要,从而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就业压力。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从产业上说,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更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矿业开采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而且给矿区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隐患。资源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同类型的资源城市,其对城市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如以石油煤炭为主的城市,采矿遗弃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以及人类生存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
三、旅游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环保的旅游发展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改变资源型城市的形象,促进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与其他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1.发展旅游促进城市形象转型。资源型城市具有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原有城市功能属性,资源型城市已经树立原有资源城市形象,其发展旅游产业与当前游客心理承受不相适应,游客难以从当前状态转变过来,这样资源型城市中发展旅游产业必将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首先需要实施城市形象转型,通过设计积极的旅游形象,积极发展资源型城市旅游产品,改变原有资源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
2.发展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旅游的发展属于非国有经济,其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属于引爆产业,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经营者必须为游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一体化的服务,必然相应发展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商业、工艺美术等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系统产业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参与,促使资源型城市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产业多元化,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发展旅游促进区域交流合作。旅游是游览观光的过程,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和迅捷的信息,旅游本身就是国内外、区域间信息交汇的过程,是与外界其他区域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与其他综合型旅游城市进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旅游业,可以相互引进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起到互补互助技术革新的作用,还可以使一些竞争力不够强的当地土特产、工艺品等商品因旅游者的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这样进一步引起良性循环,进而步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强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区域间的交流,共同提高资源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稳定发展。
4.发展旅游提供居民就业机会。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的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将创造1 36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5 4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共6 700万个就业机会。到2013年就业年增长率达3.8%。提供的就业岗位除直面接触旅游者岗位外,如航空公司、餐馆、娱乐业等,还包括相关行业供应商类,如洗衣服务、食品供应等以及政府机构和钢铁制造类,如旅游业的制造和建设等。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存在比较严重的劳动力失业问题,因此,发展资源城市旅游,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不仅能使自身就业人员增加,还能促进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增加,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四、焦作市成功转型实证分析
焦作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多优势,焦作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依托,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的运作管理机制,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优美的城市形象成为游客赴焦作旅游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焦作市是在煤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主要得益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焦作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焦作旅游业,制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及优良的发展环境。抓好城市建设和旅游宣传,完善服务标准,增强焦作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焦作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给焦作市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他们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可以值得骄傲的厚报。一是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二是旅游业已成为焦作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焦作市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四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焦作的知名度,提高了城市品位,美化了城市形象。五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通过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金友.中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理论前沿,2000,(14):15-16.
[2] 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