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是立足组织优势创建载体,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几年来,__妇联系统从自身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创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服务方式。比如,经济开发区妇联、__妇联、__镇妇联结合全民创业工作,把干部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党员服务区作为重要载体进行培育,由村(社区)主任牵头借此向发展主体提供政策、项目、技术、信息等要素服务,使之成为了带领民众干、做给基层看的示范基地;__乡、__桥镇妇联积极履行岗位职责,紧紧依靠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系面广、联系的人才荟萃等优势,把“春蕾计划”打造成服务经济建设的平台,使__在多层次、大空间、广领域获得了关注与支持;县妇联围绕柑橘、烟叶、种植等产业集群扩张和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心愿,开展了“巾帼创业明星”、“双学双比种养大户”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启动了一大批妇女创业项目,还引领了广大城乡妇女从事经济促进增收,更为企业下移生产车间、兴办“乡村工厂”、“炕头车间”找到了方向与落点;其它各乡镇妇联组织也都立足自身优势,在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工作载体,这些载体在满足广大民众求发展、盼致富的热切期望上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立足时代变化拓宽视野,在丰富妇女工作内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首先尝试了利用现代媒体管理经济社会生活。比如,依托“民情在线”网络平台,把造妇女姐妹亲情港湾,把妇联组织所应承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放在政务版块上、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推行网络问政,借助网络视频为群众答疑解惑,畅通了群众诉求及反馈渠道;其次是把触角直接延伸到了经济领域。近几年,__各级妇联把目光聚焦在了经济主战场,把功夫下在了产业开发、项目建设上,把各类生产要素送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到了协助基层研究发展思路、帮助民众寻求致富门路,跳出了就学习抓学习、就业务抓业务的思维惯式。

三是立足锻炼提高队伍素质,在推动妇女干部成才成长上创造了条件。通过专题培训、办班辅导、巡回宣讲等形式,推进了思想解放,拓宽了工作视野,妇女干部的思想知识底蕴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通过聘请技术骨干、邀请专家讲座指导,刷新思维,启迪心智,妇女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更加自觉;通过走出去实地考察、借鉴经验,激发了妇女干部干事创业、成就事业的拼搏斗志;通过建立妇女干部联企包项、扶村帮户机制,提升了妇女干部谋划工作、驾驭经济、服务发展的能力。几年来,县妇联被市妇联评为先进单位;各级妇联组织均得到不同层次的奖励。同时,连续两届的县妇联主席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

从__的实践探索来看,当前,妇女工作中单兵作战的方式方法、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已无法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传统的妇女工作内涵与外延面临着严重挑战,特别是近期省妇联开展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调研学习活动以来,对妇联组织的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工作如何更直接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更好地体现党委、政策决策意图、如何更优质高效地发挥作用,这是摆在每一个妇女工作者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结合这次调研,在认真总结几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做了一点思考。

思考之一,妇女工作只有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有位有为。几年来,__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围绕加快富民强县、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大局,牢牢抓住县委“三突出、三加强”这个重心,主动把部门业务放在中心工作中去思谋与把握,找到了切入经济建设的对接点和突破口。各级妇联组织牢牢抓住民营兴业、全民创业机遇,把近5万妇女群体发动、组织起来,投身到产业创收;借助产业开发,发动万余名妇女发展养殖,年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这些实践探索无不在证明,妇联组织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到经济主战场上去找位置、演角色,妇女工作才能最大化地彰显优势、地位与威信。从__的实践经验看,做好今后的妇女工作,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把部门业务放在发展大局中去思考与定位。谋划思路、部署任务要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出发,跳出就业务抓业务的局限,善于把部门资源、市场要素和妇女诉求有机融合,立足中心工作寻求定位、施展才智。二是设计活动要把推动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决策、抓工作、促落实都应该体现出民生改善及妇女主体需求上,真正做到经济建设运行到哪里,妇女活动就跟进到哪里。三是要提高女干部队伍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各级妇女工作者都要学习经济知识,关注经济形势,研究经济工作,探求经济规律,不断储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量

篇2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原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元亩,西瓜元亩,西葫芦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多元,年人均收入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⒈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⒉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⒈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⒉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原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⒊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篇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冲突等诸多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出现,这使其再次成为一个新的焦点。为此,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就“大学生视点——高校师生交往状况”对当代在校学生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校师生交往状况分析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已不再处于被动的局面,而老师也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师道尊严”的传统亦渐渐淡去,“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师生已走向冷漠化。从问卷调查分析:当代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如下特点:

1.师生交往少,关系逐渐冷漠化。调查结果显示,95%的大学生赞同高校师生已渐行渐远的观点,与此同时,90%的学生认为当前师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点,更有甚者,主张师生间没有必要交往的同学比例高达6%。师生除教学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见面很多人也会因人而异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课,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个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

2.师生感情沟通渠道减少,感情交流动力减弱。根据调查问卷,师生交往中,倾向于短信、邮件交流的学生占到85%,70%的学生与专业老师接触最。而除上课,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几乎为0,87%的学生只会在受到惩罚或者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这说明当前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3.师生互信程度低,学生偏于消极逆反。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期待比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和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向亦师亦友型的关系转变。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有“渊博学识,文雅举止,幽默风趣,人格高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诸多素质的,有的同学在未进大学前就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心中理想的大学老师。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象牙塔过多的憧憬与设计,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自由国度”叛若鸿沟,大学生们往往因此产生过多的消极逆反情绪。

二.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篇4

关键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13

杉树湾村地处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北大门,各类森林覆盖面积14700多亩,耕地2625亩。2014年人均月收入2500元。农业主产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以早季榨菜和南瓜、西瓜盛名,素有瓜菜之乡的美称。第二产业以加工碎石为主,辖区内有年产百万吨的碎石加工厂3座。有年产1万吨的榨菜加工厂1家,6年制义务教育小学1所,有896家农户,共农业人口2979人,是一个南来北往的商贾之地。

1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因素来源

1.1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滞后

2011年,村政府引进一批核桃树苗和杜仲树,本村的土地资源较多,但只有少部分农民开展了植树造林,其他没有加入该项目的土地大部分是荒芜的,没有人去管理上千亩的土地,也没有人去承包这些土地。原因在于该村地形崎岖,种植物零散不成规模,又由于人们的教育水平低下,大家没有创新或者因地制宜的意识,导致很多农副产品没有形成标准化生产。

1.2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2012年,该村进行坡改梯等改造,但仍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比如用于浇灌农作物的水池修建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村的农民,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较好的规划建设。该村没有专业的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并且大棚建设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没有把其效益达到最大化,农民没有预防水灾、旱灾、蝗虫病等各种灾害的知识和设备,农民的最主要收入依然还是来自传统农作物,没有向香菇、西红柿等其他新兴经济作物靠近,收入单一。

1.3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改革创新难度较大

调查结果表明,该村农民的素质偏低。这可以说明农民的保守性比较强,接收新兴经济作物比较困难,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难度比较大,该村政府人员需要做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对该村农民集中召开多次会议,加大力度宣传农业改革的相关知识。

1.4社会基础建设发展过于缓慢

该村从2011年就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还是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在最近三年时间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交通不够健全,农业产业链依然没有成型,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来投资。同时,医疗设备欠缺,街道路灯和文化广场没有较好的规划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2政府扶持与“三农”政策走进该村的巨大变化

2.1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十报告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该村委会认真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完善和强化各项“三农”政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下是该村政府在这两年的工作成效。

2.1.1促进交通发展新常态

2013年5月,村政府响应上级指示,该村开通农运客车,这项工程旨在让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让部分农民有了就业机会。进一步拉近城镇与乡村的距离,方便当地百姓,刺激当地的消费,利用地处交通便利的优势,促进交通的长期发展。

2.1.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责任承包制

2013年,村政府开展了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以及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搞活农村经济。同时,村政府还召集承包者集中辅导有关农业知识。他们把外出打工的荒废土地租借来大面积的种植榨菜、玉米、西瓜、南瓜等。一则避免了土地的沙漠化,二来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

2.1.3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该村建立6个养猪厂和两个蜜蜂厂,并且进行生猪品种改良,生产优质瘦肉型猪肉,适应市场需求,让农民真正做到养猪增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建立良种猪场,繁育大量的优质品种仔猪进行生猪品种改良。为此,政府做了规模化、科学化的详细计划方案。利用地理优势突出和饲料来源广、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了较好的饲养方案。

2.2着力发展民营企业,强化经济发展增长点

2.2.1企业扩建,提供就业岗位

2014年,重庆市涪陵区鸿企采石场和六池塘采石场在政府的监管下做相应的改造,不仅使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了一倍,提供大约100个就业岗位。带动餐饮业和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另外,坐落在该村重庆市涪陵区国色食品有限公司由于污水排放影响了当地的饮水资源,在当地政府的监管和企业改造之下,成功的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建立污水处理中心,使当地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现在,涪陵区国色食品有限公司从原来的20人规模达到了近200人的规模,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难问题,还促进周边村民的部分就业。

2.2.2发挥地理优势,加大创新力度

该村利用地理优势,榨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走访了重庆市涪陵区国色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向我提供了该村7年的榨菜年产量和相应价格曲线图1。

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价格的变化:一是,产量的差值如果变化较大,会直接影响价格的波动,通常是产量达到了某一值时,价格会下降,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逐步趋于平稳,在前几年的价格变化看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长的。我们考虑市场供应量和产量之后,认为产量在10000吨左右较为合理,这个数据对于该村农民来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信息。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民生工程

2.3.1教育方面

该村的杉树湾小学,在校人数约500人,开设幼儿园和小学。在校的学生大部分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教育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交给学校。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当地政府和校领导,通过地方政策,学校招进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并且学校为幼儿园引进一批教学工具,改造校园的建筑,使学校的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得到完善,缩小城镇的小学的硬件差距。

2.3.2医疗方面

该村在前几年没有定点的诊所,只有一个私营药房,导致在以前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几年在村政府的规划下,建立了两个定点医院,农民不仅可以在这里看病,还可以凭借医疗卡享受一定的优惠。另外,该村的乡村医生会每年去涪陵区培训中心进行免费培训,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提高了村医生的就医水平。

2.3.3住房问题

近年来,村政府按照新农村的建设要求,2013年,该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家给予了住房补贴,绝大多数农民住进新房,这项工程让农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国家惠民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农民住房难的问题。

3建议

3.1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环保工程建设

该村两个碎石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粉尘污染较严重。一方面,建议改进碎石场的机器设备,降低灰尘排放量。另一方面,建议在碎石厂周围种植树苗的同时,政府要坚持抓好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有效保护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恢复方案。

3.2保护水资源,修建水库

该村遇到旱灾的情况时,生活用水很紧张。如果修建一个较大的水库,利用地理条件,自然会蓄水。当然,现有的水资源要加强保护,坚决杜绝以污染水资源为代价的企业投产。

3.3加大引进投资力度,发展现代化农业

该村建立的大棚基地和畜牧场,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外界宣传引资,使更多的投资商前来投资,并且建立健全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以农业促工业,以工业带农业的经济模式,促进该村的经济长足发展。

3.4提高该村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农民也对“三农”政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这就对政府对上级政策对接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提高化解矛盾能力,把工作及时完成,遇到问题及时处理,要坚持依法行政,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让农民更加放心满意。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4结论

针对现存的各种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限制,导致调查不够全面,如在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涉及。通过此次社会调查可以看出,预计今后5年的发展该村村民基本达到小康标准。不可忽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和老龄化问题依然是影响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克军.乡村视野:“三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3-28.

[2]翟帅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假期社会调查报告[J].农村.农业.农民(B版)(三农中国),2005,(11):40.

篇5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实践性教学

一、当前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体系视野

目前,中职德育课程比以往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体现与时俱进,但在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上还有欠缺。使得德育课与职业课缺乏有效的衔接,没充分发挥出德育课的思想引领的作用,形成了两张皮:德育课教学负责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课教学负责专业知识的现象,割裂了两者关系。

(二)课堂教学缺少吸引力

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缺少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双元互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还停留在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填鸭式的满堂灌输;课程内容与现实距离太远,教师习惯于用理论讲理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使教学内容缺乏现实的支撑,说服力不强,缺乏可信度,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形式单一,内容涉及面过于狭窄,多为撰写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难以触及中职生思想实质。结果是将网上的报告、社会调查等下载、复制、传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实践性教学现实需要及问题分析

(一)健康成长需要

中职生的思想品德不会自发地形成,他们的思想阵地,正确思想不去占领,消极的思想就必然会乘虚而入,必然导致错误的思想和思潮的泛滥,这种泛滥对中职生的成长极其有害。中职德育课有责任帮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取得社会生活经验,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德育课实效性要求

德育课教学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传授,形成受教育者的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它既是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等因素的辩证发展过程,而认知是基础,是形成其他思想道德素质因素的重要条件。德育课教学正是通过真理的讲授,向中职生展示政治思想和道德领域的知识天地,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学生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讲授和分析,提高他们思想认识能力,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可见,德育课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耳听、手记、口辩和动脑思索,激起思想上的矛盾运动,通过积极的思考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才能达到“入脑”、“管用”和“育人”的目的。

(三)培养目标完美实现需要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德育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将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格健康并富有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职业化人才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化建设视野及建议

中职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需要从学生的现实思想需求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和引导中职生主动参与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获得思想政治方面的直接体验,达到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中职德育课实践性教学要求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德育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互契合。

理论讲授。德育课教学过程首先要结合中职生的认识特点和职业特点,通过对他们关切的现实问题的分析,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中职生的思想认识,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和信念的作用,再把一定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变成相应的行为,并在这样的转变中深化理论认知,有效实现“知—信—行”的转化。

实践教学。加强德育课实践教学就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和管理,建立一整套实践教学规划,把德育课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等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德育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课堂内外。以往人们习惯把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堂”,而把校内的各种课外学习活动,如学术报告、经验交流、自学原著以及其他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校内的课外活动应把专业课学习充分利用起来,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德育课教师应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建立起有效的指导,使德育在专业课学习中产生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课学习不仅不会妨碍德育课,而且还是加强和改进中职生德育的重要途径。”

校内外。德育课教学应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近年来中职生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是中职生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键是“结合”。所谓“结合”,就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防止形式主义和庸俗化。中职德育课教学,应合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记好思想日记,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的增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里学到真知,接受锻炼,努力成才。

篇6

关键词:职中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对策

“在职教领域开展创业教育已迫在眉睫。”这是日前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创业教育研讨会及创业师资培训班上听到的紧迫呼声。

一、职中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是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就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说,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今后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就业和创业素质当然应该成为职中生基本的必备的素质。因此,建立就业与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中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是职校改革与发展的着眼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适应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要求

有人形容当今是知识大爆炸时代,信息高速路的网络时代。随着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职校生就应该响应时代的召唤,不应只是已有知识的掌握者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竞争者,更应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职中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多,就越能激发和驱动创新意识,就业和创业能力就越强,获取自己的理想职业的机会就越多,并且可以通过开办自己的企业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职业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德育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外,还要突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三)是职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先天不足,职中生更是低能的代名词,学习成绩在初中是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远大的理想,将个人成长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社会责任感不强。但是他们仍然是有理想,积极热情、力求上进的新一代青年。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就是满足这一部分青少年的求学愿望,给予较好的上学机会,“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通过加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清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提高自信心、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塑造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和创业。这也与中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相一致的。

二、职中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要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应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要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可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以适应毕业生未来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职校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改变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实行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分制,综合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就业和创业理论,研究就业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使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应参加生产劳动和实际活动,利用暑假,组织教师深入到社会各行业、各种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经营、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写成调查报告,带领学生到车间地头,让学生顶岗实训,教师也得到了一手的“教材”。为就业和创业实践教育提供素材。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为了提高明天创业者的素质,我们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学生,是绝对难以成为明天成功的就业和创业者的。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生物百项活动;举办技能活动月和技能大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成果提供发展的空间。

(四)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篇7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生;区域特色;成功创业;教育

    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有所区别,体现自己的特色。对五年制高职校来说,紧跟时代潮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应当是一个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理念,它有利于提高高职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当前高职生成功创业的新引擎。地方高职校为地方经济服务,抓住区域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抓住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牛鼻子。

    1.大学生创业的高失败率促使我们重视区域特色创新创业教育

    对区域创新创业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创业过于理想化、概念化,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找不到符合区域实际的项目,是高职生创业成功率如此之低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高校中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广大师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许多高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许多大学生也满怀激情投入创业之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却极低。据有关资料表明[1],社会上创业失败率为70%左右,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左右,毕业后自主创业率也不过1%,可见同社会上的创业相比,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不容乐观的。

    2.经济区域化趋势引导着五年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顺应这个时代潮流的创新创业则更容易取得成功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和经济的个性化。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地聚集于有特色的地区。区域特色因个性而存在,个性成为区域价值的依据,如深圳经济区域、苏南经济区域、苏北经济区域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3.五年制高职校的现状决定了其创新创业教育区域化的方向

    地方高职校应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探索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渠道的培养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各地高职校、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地发挥,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高职毕业生区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不强,不愿意在本地创业。因为经济相对落后,毕业生大多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亦将他们向发达地区企业推荐。

    4.高职生区域化使创业倾向区域化

    高职生的生源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即大多来同一个地方,尤其是五年制高职生几乎全来自本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为熟悉,区域化的创业教育有利于创业的展开,并提高成功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对立志创业的五年制高职生如何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提供了参考模型。他们应该试图建立宽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多与人沟通,并与社会网络成员建立广泛的事务关系。而区域化则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抓住以上问题,五年制高职生创新创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山重水复之际,出现柳暗花明。那么,如何进行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呢?各个区域有自己的特色,下面以江苏宿迁为例,作一简单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宿迁市属于苏北经济区,建市十多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增幅连续几年全省第一,被社会誉为宿迁现象,区域经济特色初现,但仍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的落后地区。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的培养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同时,我们还发现引进的外地人才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一、以区域特色教育为中心,重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并建立长效机制

    1.强化乡土教育与创业教学,增加高职生对区域创新创业的了解,培养高职生区域创业之心志

    五年制高职生年龄较小,阅历也浅,对创新创业问题认识不深。区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不强。许多高职生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未必对当地区域全貌及历史文化等有透彻把握;再加上中学阶段的升学率教育,许多学生曾经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界所知甚少。但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快,转化的效率也惊人。因此高职校宜及时开设地域文化特色课程,为其补上这一课,让学生受到丰富的地域文化的熏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强化学院学生扎根宿迁、建设宿迁,在宿迁创业的坚定信念。

    宿迁市编写的《宿迁创业文化读本》,是了解宿迁市市情及创业状况的较好的资料,适合在高职校中传阅。同时,开放教学内容,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查阅区域性报刊、网站等,并逐渐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及时了解区域最新信息、创业文化,学会运用信息,跟上区域经济发展潮流。

    2.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丰富创业内容,调动高职生持续的创业热情,培养高职生区域创业之智能

    五年制高职生的创业热情很高,但其持续性不强,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全部放弃。对此,我们要倍加呵护,为高职生成功的区域创业提供充分的课程准备。课程体系应调整为能够涵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环境、艺术、社会发展知识、区域创业优惠政策等诸方面,满足时代需求的体系。增加区域市场与经济、环境与发展、人文与道德等课程门类,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指导的关系。尤其注重适当的艺术教育,从内外激发高职生创业激情。

    抓住教学这个中心环节,通过教师将区域创业教育内容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热烈的教育氛围,以此提高高职生学习与创业教育有关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评估机制。考试制度的改革应立足于知识的运用、整合与创新,采取书面考试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并且提高能力测评项目比重。

    二、政府、社会、学校联动,共同组建高职生区域创业平台

    宿迁全民创业的热潮正蓬勃兴起,高职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单位,应积极地参与其中,以补充自身,并逐步将社会资源化为己用。可以这样断定,凡是没有明确指明不让学校参加的活动,学校都有参加的可能,凡是没有指明不准让学校利用的资金、资源,学校都可以利用。

    1.充分利用社会培训,积极争取联建创业实践基地。宿迁市政府非常重视创业文化建设,并于年初始组织了多次创业培训,设立了专门的创业服务中心,出台了许多创业优惠政策。学校应带领学生积极利用这些创业平台,带领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积极争取联建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走进基地实践获得经验,让基地的成功者引导学生更好的创业,通过基地寻求创业机会。

    2.以项目带动创业创新,发挥高职校师资优势,带领学生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我国企业没有技术自我研发的传统,大多没有设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一些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却还没有,宿迁市企业多属于后者。

    高职校要跳出只管教书育人、不投身经济战场的封闭办学圈圈。教科研人员不在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的需要不了解,但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师生集体攻关,积极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三、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解放思想,开设适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新研究、新专业、新班级、新培训,以满足五年制高职生区域创业的需求

    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和经济的个性化,对高职生创业有新的要求,需要高职生不断补充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这两者促使高职校不断进行新的研究,创建新的专业形成,而不应该仅仅是文凭的发放点。形式上可采取专项培训、短期培训等。

    这儿的问题是许多高职校在设置专业时,缺乏这种开拓的勇气,不是根据区域优势,而是根据自身优势来设置专业,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学生的感觉还是没学到知识。我们在要求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更要教以致用。也许有人会说,高职校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所有专业都开,有些专业即使是区域所需、学生所需,学校也想开,但缺乏实力。对于这类问题要分类对待,只要对区域创业有益,完全可以尝试着来做,下面试着列举几种情况来说明:

    1.区域成熟产业,看其前景决定是否发展。若是无公害、日不落产业,大力发展,引导学生在此创业,如宿迁花木产业、高效农业、畜牧业等等,都应当深入研究,应当开设此类专业,或者类似短训。师资可以就地取材,从当地聘用即可。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

    2.区域初步发展产业,看其趋势,趋势良好的朝阳产业,则开发新专业。如电子产业等,应用广泛,适合深入开展研究,形成自己优势,同时也可以组织集体攻关设计。对学生加大教育力度,为学生开拓创业领地。

篇8

关键词:教师联系学生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2000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唐代韩愈在《师说》篇中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工具主义逐渐成为教育观的主导。特别是高职院校,因其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教师更加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等因素,教师的分工越发明确,加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人员有限,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高校的育人职能弱化趋势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制度,鼓励和规范全体教师发挥其育人功能。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是加强高职院校育人职能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目的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建立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可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既能促使教师对待育人工作的态度由负担变成责任,又能使学校的育人工作由粗放型走向精细化。

(一)通过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育人职责,拓展了传统的以系、班为单位的粗放型教育模式,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提供平台。

(二)通过教师联系学生育人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价、业绩考核、表彰奖励等机制建设,提高教师发挥育人功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通过强化育人责任,确保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主要途径

根据学校教师人数,把全校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教师联系一个小组,建立起了完整的高职院校全体教师联系学生运转模式和长效机制。

(一)确定培养目标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明确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目标、内容、形式,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能客观评价教师联系学生活动效果的评价方式、内容和机制。定性考核主要是以联系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果的依据。考核方式包括领导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价、个人述职、查阅资料五个方面,每种方式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比重。定量考核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完成了规定动作和内容。

注:教师要收集相关活动文字及图片资料,填写好活动卡片和活动记录,作为考评的支撑材料。

(三)建立表彰奖励制度

建立起教师联系学生活动的表彰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变动、晋升、职称聘任等挂钩。对教师联系学生活动考核不合格者,皆实行一票否决。

(四)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把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一是通过培训,引导教师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二是加强对广大教师育人技能、方式方法、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强制度培训和纪律教育,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搭建五个工作平台

从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培养的目标的实际出发,通过搭建工作平台,使教师联系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思想引领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取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及时发现、分析学生的思想困惑,最大限度地纠正其思想的偏差、校正不良的心态和行为。

2、教育教学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等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理性、严谨的思维和行为,培养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3、心灵沟通平台:要触及学生心灵,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拥有坚强的精神支柱、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树立生活的勇气、增强学习的信心。

4、社会实践平台: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增强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缩短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的适应过程。

5、创业就业平台: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开展“七项一”活动

1、每学期开展一次思想报告。

思想报告会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根据所联系学生的思想状况确定内容,并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取向,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多元化的思想教育策略。

2、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职业发展方向、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或志愿者活动等。

3、为每个学生做好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经历等进行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做符合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创业就业指导方法对目前的学习和职业准备进行决策、掌握提高和发展自己职业生涯能力的方法等。

4、每学期与每位学生做一次面对面思想交流。

在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距离可谓咫尺天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单独对话和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关系。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教育背景。

5、每学期为学生解决一个具体困难。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阻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和就业困难等。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或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并与学生家长沟通。

6、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社会调查。

大学生社会调查是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社会热点、联系教材内容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并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开拓视野、挖掘潜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并把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生活和学习的实践。

7、每学期帮助学生读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伴人生。教师应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教师应首先做到博览群书,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精品,并为学生推荐好的读书方法。让书本成为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加深文学底蕴、引领道德发展的有效载体。

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建立拓展了三全育人的平台和途径,形成工作合力,体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特征。同时,充分发挥了专任教师的育人功能,体现了教师本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及追求,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转变成了有形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夏扬.论教师的人格力量[J]. 高等教育研究. 1997(02)

[2] 朱培经.试论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应具有的素质[J].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88(01)

[3] 邢天来,朱进忠.试论教师教书育人之道[J]. 中国高教研究. 1998(02)

[4] 王惠宏,张晓红.试论教师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S1)

篇9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应用人才;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马莉,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71-0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宗旨和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是经济、金融、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的基础,教师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是,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经济关系复杂,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目前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不理想,更无法将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与实际教学中。因此,我们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课程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人手,进一步了解经济学课程特征,确立经济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应用人才培养教育中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具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应用性、时代性等三个方面:

(一)实践性。经济学原理课程虽然继承了西方经济学原有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但它却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最明显的方面就是其实践性――紧密联系中国改革的经济社会实践。在高职高专层次,在经济学课程建设方面突出表现为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应用性。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联接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公共基础课的特点是侧重于一般性的理论,而专业课的最大特点则在于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其应用性显而易见。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一方面要求承载着相当部分的理论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为下一阶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学习作好准备。

(三)时代性。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的演化和创新。与之相应,中国等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变化则更为剧烈,也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诸多挑战。这些都内在地要求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工作能够体现出一种时代性。高职高专应用性的教学特点,内在规定了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必须更加紧密联系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实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理论,最终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高职院校如何定位是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因此,笔者认为,经济学课程最重要的功能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的各项工作。从课程体系设置看,在高职高专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大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关键取决于前两年的学习和积累。具体说来,把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从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角度来讲,经济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掌握一般性基础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兴趣为目的,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运用为重点,在教学中更为强调授课知识的应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二)经济学是高职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课程。学习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方法论。经济学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规范分析方法为辅,并在整个学科体系上采用了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学生通过对这些分析方法的学习,可以提高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的理论可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性和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要求各专业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工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需要。

综合上述分析,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其最重要的功能毫无疑问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以便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学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复杂,致使学生难以掌握。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是探讨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地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微观部分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等;还包括宏观部分的总产出的决定、经济周期、长期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课程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注重提前预习、上课总结、课后复习查阅资料,不注重前后理论贯穿理解,那么就会拉下越来越多的内容,以至于不懂的内容增多,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高职院校教学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它以应用为目标,以“必

需、够用”为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难点。

(二)经济学课程思维和方法训练较少,造成学生应用能力欠缺。经济学基础课程既是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理论课程,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著名经济方法论专家莱昂内尔・罗宾斯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对象层次和方法论层次。在他看来,“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

由于教学时间的紧迫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有些知识点即便采取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该教学法时也存在方式陈旧、案例陈旧以及与中国本土经济、当前热点不够贴近等问题。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使得学生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等微观的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经济学真正的精髓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成立的,教师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不交论或模型曲来龙去脉,学生往往无法真正理解经济理论的形成思路,以至于觉得经济学难学又难懂。长此以往,教师对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经济学讲解不足,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培养经济思维的习惯,不是在运用中把握经济学知识点,而是在老师描述后去强行记忆知识点,以至于造成应用能力差的后果。

(三)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概念与数学模型,面对艰深的概念和数学公式,学生从头到尾记笔记,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去体会。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讲解,没有将课程的讲解和高职高专教育所倡导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造成教师授课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时感到很茫然,认为经济学空洞乏味,实际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局面。

2.教师对教材的选用不恰当,教学质量不高。目前,经济学教材上大多是以外国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较少,无助于了解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面对教材中深奥的理论和不现实的图像和专业术语,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经济思维。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尤为困难更不要说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学习了。

四、完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关键要使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服从于应用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因此,为进一步完善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择优选择教学内容。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即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淡化,实践能力、特别是毕业后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得到加强和实现。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择优选择教学内容。鉴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与本科院校在经济学教学的设置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的重点上的不同,高职高专经济学课程更应突出经济理论的适用与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必过于艰深,应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具体就微观经济学来说,应主要介绍价格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等。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同时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逐步形成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的思维和习惯,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会学”。

(二)在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上,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综合效果。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高职高专学生通常理论基础知识不是太牢固,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浓。因此,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力争要做到课内老师授课为主与激发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等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通过让高职高专学生到实际生活、企业中调查的方法,到社会去进行现场教学,解决实践应用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高职生较好地理解理论和掌握技能的双重效果。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每年学校都有一个月的综合实习月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大一、大二着重在于打好专业基础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布置一些和经济学课程相关的社会调查项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实地进行调研采集数据,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一、对非监禁刑适用的价值分析

非监禁刑是指由法院决定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禁场所之外实施的,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执行或暂缓执行的制度和方法。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非监禁刑包括:管制、单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正确适用非监禁刑是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节约司法成本、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司法目的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主要表现为:

(一)防止交叉感染,预防再次犯罪

对罪行较轻的罪犯适用非监禁刑,能够有效避免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受到其他罪犯的交叉感染。实践中,有些罪行并不十分严重的初犯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押后,人身危险性却有增无减,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罪犯,更容易受到狱友的传染。非监禁刑不必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禁场所内执行,因此也就不存在同监舍罪犯相互传授犯罪技术、犯罪方法和各种犯罪手段的情形,有利于犯罪分子的成功改造。

(二)适用时展,更好融入社会

让罪犯能受到教育改造、重返社会,是刑罚的主要目的之一。监狱、看守所等监禁场所的封闭性虽能减少罪犯改造期间的社会危害性,但却也存在远离社会、信息闭塞、观念落伍等问题,这也导致罪犯在出狱后缺乏劳动技能,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旦帮教、就业安置等后续工作跟不上,往往会重蹈覆辙,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而被判处非监禁刑的罪犯,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学习和改造,其生活、工作环境不会因服刑而受到显著影响。改造期间也不必脱离社会,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三)降低刑罚成本、缓解监狱压力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每个罪犯的刑罚成本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罪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社会刑罚成本总量增加。在我国,监禁刑的成本是极高的,国家对监狱系统的财政拨款虽然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监狱监管压力非常大。非监禁刑不需要政府安排专门的监管场所,也不需要购置相关的大型监管设备,参与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还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此外,非监禁刑犯在改造期间有依靠劳动赚取收入的自由,可以更好的赔偿受害人。

二、非监禁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非监禁刑的适用率普遍比较低。刑罚措施的内在趋势是由重趋轻,刑罚执行的非监禁化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的潮流。目前西方国家刑罚适用的重点已由监禁刑为主转入以社区矫正为主的非监禁刑模式,非监禁刑在刑事司法执行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与监禁刑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不仅在适用率方面大大高于监禁刑,与监禁刑分了半壁江山,且有取而代之之势。但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有资料表明,我国90%的已决犯是被关押在封闭的设施内的,也就反映了监禁刑目前仍然是我国主流的刑罚方式。 我国过多适用监禁刑,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不利于罪犯的改造与回归社会,从客观上削弱了非监禁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

2.非监禁刑适用数量、类型、对象上存在量刑不均衡问题。适用非监禁刑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主观判断。由于法官理解法律和掌握的适用条件不一致,直接影响了非监禁刑适用的平衡,以致出现同罪同案不同判或不同罪不同案件相同处理结果的情形。主要体现在相同相似案情对本地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数量明显大于外地人,对经济性犯罪人判处非监禁的数量明显大于其他类犯罪,对于渎职类犯罪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机率和数量明显大于其他类犯罪。对于同样的案情,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数量明显高于管制及财产刑和资格刑。

3.适用非监禁刑的程序问题。审判实践中,对刑事被告人是否适用非监禁刑、适用何种非监禁刑完全由法官自由裁量。尽管法官在对犯罪分子适用非监禁刑时也要考虑社会意见及影响,但收集这些社会意见及影响并没有确定的程序进行规范,因而难以将非监禁刑的适用置于有效地社会监督之下。此外控辩双方对非监禁刑的适用没有建议权、辩论权。检察机关关注的是自己提起公诉案件是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在提起公诉的同时甚少要求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并且也极少就法院对某个案件适用非监禁刑发表不同意见。

4.非监禁刑的执行不规范,执行效果差。我国法律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犯罪分子的考察和监管由公安机关负责,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调研中发现,对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在罪犯的交付执行上,法院与公安机关之间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交付制度。法院只是填发《执行通知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犯罪分子是否到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到不得而知。公安机关也极少向法院寄回执行回执或反馈执行情况。二是在对罪犯的考察与监管上,因缺乏对考察组织的组成及其职责、考察的内容、考察的方式和措施相应的规范标准,存在考察与监管走过场甚至脱管的现象。以至于使一些群众形成了管制和缓刑就是放任不管的印象,削弱了管制和缓刑的社会、法律效果。三是公安机关由于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和侦查刑事案件等多重职能,执行管制和缓刑力不从心,造成了部分公安机关开展执行工作流于形式、执行效果不佳的状况,制约了非监禁刑的适用和发展。

(二)原因分析

1.重刑主义思想严重。从刑罚思想上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重刑主义国家,对罪犯缺少人性化教育和关怀,刑罚结果不理想。与目前其它法治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刑罚明显偏重,表现在监禁刑适用数量太多、在刑法分则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罪名都可以判处监禁刑,死刑适用的范围太广,现行刑法中68个罪名最高刑可以适应,占到了我国刑罚总罪名的七分之一,且每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人数惊人,这与全球正在呼吁的废除死刑的发展趋势是明显不符的。 受重刑思想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和舆论通常不大支持适用非监禁刑,甚至简单粗暴地将社会治安形势恶化归结为处罚太轻、打击不力,因此多判、重判便成了普遍的社会呼声。法院对非监禁刑的适用,往往被误认为是放纵犯罪,从而引起一些群众尤其是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强烈不满。

2.非监禁刑的立法不够健全。尽管我国刑法对非监禁刑做了一定的规定,但仍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主要表现为:(1)种类过于单一,适用的罪名太少。我国目前的非监禁刑仅有没收财产、管制、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其中驱逐出境仅适用于外国人,也就是说适用于本国人的只有前四种。随着人性化司法、执法理念的不断深入,这几类刑种是远远不够用的。(2)法条规定模糊,难以判断。如缓刑的法定条件确有悔改表现和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具体标准法律无明文规定,使得实践中不同法官对此把握不统一,容易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此外,部分法院因对法条拿不准,就采取宁严勿宽的做法,少用、慎用非监禁刑。(3)被判处非监禁刑的犯罪人违反了有关规定或再次犯罪后,缺乏有效的制裁措施。如《刑法》第39条规定管制犯应当遵守五项规定,但法律对罪犯违反了这五项规定如何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导致非监禁刑缺乏威慑力。

3.非监禁刑的执行缺乏保障。一是缺乏制度保障。非监禁刑执行制度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对非监禁刑执行方式、内容、程序的明确、具体、系统性的规定,监管工作无章可循,导致各地在的非监禁刑执行的考察与监管上做法不一,造成了非监禁刑执行考察和监管中的混乱状态。二是缺乏基础建设保障。非监禁的执行需要建立专门的执行机关和配备专门的执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虽然法律规定管制和缓刑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公安机关没有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和配备专门的执行人员,也更没有相应的经费保证。况且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无力顾及非监禁的执行。

三、完善非监禁刑适用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方面法官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审判实践中转变司法观念,理解理解非监禁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要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仔细考量量刑结果与重新犯罪几率、社会资源消耗情况、被害人利益、对罪犯及其家庭的影响等方面的关系,正确适用非监禁刑。另一方面应当加大法制宣传,转变社会公众保守的社会意识和重刑观念,增强公众对犯罪和刑罚的理性认识、对非监禁刑适用的理解与支持。

(二)完善现有的非监禁刑的适用条件,增加新的非监禁刑种类

(1)我国法律有关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规定比较宽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主观判断,例如对适用缓刑条件中的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一些犯罪情节相当、案情相似的案件判决结果相差很大,社会效果较差。建议对我国现有的非监禁刑如缓刑、管制等适用的实质条件进行细化规定,以便司法操作,提高其适用率。(2)目前我国的非监禁刑种类过于单一,适用的罪名太少,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丰富非监禁刑种类。如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增加社区服务刑,以加强对罪犯的惩罚教育和对社会的赔偿,避免监禁刑的缺陷。

(三)完善适用非监禁刑的程序规定

一是明确适用非监禁刑的审理程序,赋予控辩双方非监禁刑适用的建议权。控辩双方有权就是否适用非监禁刑以及应适用何种非监禁刑提供证据并进行质证。在这一程序中,允许控辩双方对被告人的前科、认罪态度、品格问题、人身危险性等进行辩论。二是建立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由被告人常住地行政司法部门就其家庭状况、性格特征、一贯表现、社会危害性、是否具备监管条件、是否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建议和意见等提供社会调查报告;由看守所就被告人监内表现、悔罪情形等,提供相关报告。使法官对其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从而对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等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判断更加理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