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共享经济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共享经济研究报告

篇1

[关键词]合作馆藏 资源共享 经济政策 产业情报 信息交流

[分类号]G25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两岸三通”以及相关经贸合作协议下,的经贸往来势必更加频繁,这就需要搜集、分析与使用两岸的产业讯息。在此需求面上,信息服务机构将顺应时势、逐步发展:①两地的产业讯息汇集(两地共同发展寄存、数位化与知识管理的合作);②两地的产业资料整理(识别不同可信度、专业度、影响程度与质量等级的资料);③建立两地的产业研究基地(让两地专家学者能够方便的获取、交流、共享信息)等机制。

合作馆藏建设是发展特色馆藏、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有效方式,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界各有不少相关研究。例如:张秋比较台湾地区的藏书发展政策;索传军和袁静研究电子馆藏发展政策;罗莹研究非资金购买的高校文库发展策略;邱子恒研究文献使用率在馆藏经费的案例;吴明德建议除了加强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也要提升彼此支援能力;林巧敏和陈雪华梳理了电子资源馆藏的5个发展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使得作者产生上述需求面与供给面可能交会在合作馆藏的想法,也为本文进行了大量理论奠基工作。

但是,目前两地合作存在许多实践难题:①有合作意愿与需要的双方缺乏彼此认识;②可供参考的两地合作经验较少;③上述两项原因使得合作模式较难建立。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使用文献汁量法来了解双方供需而;在第三地的非营利和非官方机构进行合作(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从馆藏建没与信息服务,逐步发展两地合作模式的方法。

在传播学中,有所谓“内容分析法”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针对新闻进行词语的量化分析,在图书馆学中,有所谓“文献计量法”,主要是针对图书和文章进行作者数量、词频统计、引文数量等分析和模型验证(关于文献计量、信息计量、科学计量的定义和区分,请参考Tague--Sutcliffe J相关论述)。在信息交流学中,为求理解传播者、被传播者、信息、噪音和环境等信息交流五要素的目的,这两种方法被用作文本挖掘(text mining)的最基本手段。

本研究原先计划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基于引文分析的领域可视化研究所衍生出来的新学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科学文献,对科技交流进行量化研究。通过一些特殊方法,科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测量科学进步与科学家行为的研究中。然而,目前的科学计量学尚未有针对没有引文数据库的灰色文献进行内容评量和分析,采用科学计量法并不能满足本研究欲达成合作馆藏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故此,本文对“中华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CI-ER”),这一对台湾地区经济政策发展提供研究报告之一的情报机构,进行其研究计划报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图书馆与经济政策研究所的共建共享馆藏计划。使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来促进馆藏发展的过程,可以作为其他图书情报工作的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CIER的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偏重:①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②台湾重大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议题倡导;③台湾产业发展策略的知识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是根据元数据格式,对其元数据内容的描述统计分析,其研究范围为特定数据库或特定文献表格。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即研究范围,在CIER研究计划清单中的计划编号、所、计划名称、委托单位、出版年、空白栏位(备注)等,即元数据。元数据下方所标示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即元数据内容,亦即本项文献计量的分析单位;而内容分析则着重对关键词语的抽取和统计。

2.3 研究过程

按照研究目的,对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先进行文献分析(量化分析),再对网络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最后进行合作案建议。研究步骤如下:①数据收集,对网络上已有的CIER研究计划清单下载;②数据清理,在网络上一一核对1232项元数据内容,并补充“备注”栏位;③数据分析,对CIER研究计划清单和已公开报告,进行分析;④图表生成,对分析结果用直方图描绘,并予以解释;⑤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但研究定位是案例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与cI,ER的研究计划报告)。另,数据源(http://cier.edu.tw/sp.asp?xdurl=publish/web/plan―list,asp&ctNode=99)是支持Open Access的机构网址。数据采集日期为2009年9月24日,最后访问日期为2010年1月lO日,后续研究人员可重复验证。

3 结果

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分述如下:

3.1 累计30年来的文献增长

根据CIER所提供的网络资料,经过计算后,有几项值得注意的结果。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讨论合作计划的思考点,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10年CIER的研究报告,每年大约生产120篇左右,因此未来合作计划中可以注意每年120篇的工作量和预算。

3.2 累计30年来每月出版量

CIER累计30年每月出版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报告截止日(同时也是提交CIER图书室的日期)集中在6月、7月与12月,未来合作计划可以考虑在每年2月和8月进行报告寄存的工作。

3.3 主题类别及其政策建议模式

根据CIER的特性:对照不同类别的研究所可将研究主体划分区域类别,对照经济类别的分类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主题类别,对照研究方法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报告形式,对照委托单位的性质可将研究主体划分为若干其他政策。

结果显示,CIER交付的报告中,区域类别依次为:台湾、大陆、美国、日韩、亚太、欧盟和中美洲等。主题类别依次为:贸易、税、农业、服务、能源、科技、国际经贸、技术、创新、金融证券、信息、电力、电子、商业、绿色环保等。报告形式依次为:XX研究、XX计划、XX的影响、XX分析、XX政策、XX策略、XX评估、XX调查、XX措施、对XX的探讨、XX专案、对XX的对策等。其他政策有:产业、中小企业、WTO、台商、外商、知识经济、产值、海关、国营事业等。

按照清单上的计划名称进行分析,获得如上结果。数量和累积数量的排名,虽不能全然代表CIER的研究方向与方式,但可反映若干类别与偏好,本项分析值得

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4 研究所报告占有率及其研究价值

根据清单上的研究所代号:0-院方名义、1-第一研究所、2-第二研究所、3-第三研究所、4-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曾废止,近年复设立)、5-经济展望中心、6-财经策略中心、7-日本中心、w-台湾WTO中心。计算1214笔报告如表3所示:

根据分析结果所显示的报告数量比重依次为: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第一研究所与台湾WTO中心。第三经济研究所是以台湾地区的总体经济、货币金融、财税、经济发展、产业经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福利等为主。第二经济研究所是台湾及中国大陆以外世界各地区的区域研究。第一经济研究所是大陆地区的经济研究、学术活动与经济信息服务。

相对于1981年所成立的三个研究所,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台湾WTO中心始自2003年9月,受经济部委托办理“国际经贸事务研究及培训中心(简称WTO中心)”计划,其报告数量近5年来大幅增长,也反映了台湾近年来所关心的对外经贸政策走向。

此项排名虽不能代表台湾经济政策的优先顺序,但可反映若干台湾经济政策的偏好,本项分析值得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5 计划主持人及其研究方向

研究计划报告的合作,需要研究人员的同意,在此需要主要研究人员的资料和对个别分析其影响力,因此针对计划主持人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主持研究计划超过20篇报告产量的-作者依序是:王建全、刘大年、吴惠林、王素弯、陈信宏、顾莹华、萧代基、杨雅惠、温丽琪、刘孟俊、杜巧霞、王京明、王俪容、连文荣、史惠慈、陈章真、欧阳承新、温蓓章,这18位学者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4 讨论

综上所述,合作案的建立有助于获得CIER优质文献:①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台湾产业政策的制定;③两岸经贸政策的走向;④台湾对美日韩的研究;⑤台湾参与国际上经济贸易组织的评估与策略。

根据产业讯息汇集、产业资料整理及产业研究基地的行动目标,拟定3个步骤与9个细节,分述如下:

步骤一:两地出版品交付。包括:①整理历年研究报告的文献记录(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密级时间);②标示文献的使用对象限制和推荐;③分阶段地传送文献。

步骤二:出版品数字化建档。包括:①编辑文献数据与使用权限数据(文献数据包括: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使用权限数据包括:密级、密级时问、允许存取号码);②扫描、建档、保护、保存、监督和检查;③数子化档案交付和信息系统规划。

步骤三:两地信息系统管理。包括:①抽查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是否缺页扫描、扫描不清楚、输入档名错误、输入档名不完整、新增条目的用语统一、条目的正确性);②开发检索和流览系统;③同时启用并妥善保管。

未来研究,建议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①完成纸本研究报告的数字出版品典藏;②完成文献及检索系统建置;③完成数据库的更新与使用规范。使得双方共同达到出版品异地寄存、数字资源典藏、资料库建档与管理。

5 结语

如上文所述,信息传播学是图书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探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透过量化的信息分析,来解读传播5要素的本质。

在本研究中包括:合作双方,即指传播主体(CI―ER)和客体(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内容(研究报告);情境(合作馆藏的共识);噪音(合作馆藏的障碍)。传播主体与客体双方,相隔两地,需要先从表面的了解,挖掘可能存在的现象,再进一步洽谈合作,并据此发展属于双方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

欲从传播客体的角度消除传播情境中的噪音,达成传播内容的有效互动,需要从客体(哲学中又称之为“他者”)理解主体和传播内容。

CTER台湾著名智库,集聚许多学者专家,名声显著。但是鲜少有人对它进行深度研究,而且因为其神秘感,甚至被误解为间谍机构;其实不然,它是一间汇聚众多资深学者(这些学者往往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家)的研究机构。其成员在台湾社会里并非隐而不显,反而经常出席各种研讨会,在各种学术性、政策性、公共服务性的公开场合均可与这些学者直接交流。

篇2

本刊讯 2007年5月18日下午,以“均衡,文明,共享,创新”为主题的2007深圳(第五届)学生网络夏令营在布心小学隆重开营。来自国家和省、市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全市六区的两千多名师生应邀参加了本次开营仪式。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观光、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励军为开幕式剪彩。

“学生网络夏令营”从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4届活动,每届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师生参与。在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致力于优质资源建设、促进各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于2007年5月1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成立大会。该中心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并成立的。

教育部自1999年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试点高校各类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但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仍显不足,且缺乏规范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制作模式和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该中心的宗旨就是集中各试点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专业资源制作公司的开发优势,搭建一个集研究、开发、推广为一体的优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网络教育的发展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来源:省略)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在鞍山举行

本刊讯 2007年5月20日至22日,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暨成果交流会在鞍山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600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及东北师范大学主办,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政府及铁东区教育局承办。会议旨在展现信息化教育应用成果,探讨解决当前信息化教育应用工作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开幕式上,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分别作了题为“课程整合、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漫谈”、“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下午,温州市、长春市、长沙市芙蓉区、大连市沙河口区、海宁市、武安市分别作了经验介绍。会议期间还在鞍山市华育学校举办了全国优质课教学课例观摩活动,近20个省、30多个地区的优秀教师带来60多节优秀课进行现场教学观摩。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在华育学校组建了12个观摩课教学转播教室,上课教室和听课教室通过视频转播进行对接,这在全国同类活动中尚属首次。

北京基础教育水平居全国首位 沪津分列二三位

在刚刚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第一份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中,北京“基础教育”被评为优秀,成为此项评价指标中唯一达到优秀等级的城市。

《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完成。报告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8个方面,对2000~2004年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服务总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来源:中国青年报)

SumTotal成立中国办事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全球人才及学习管理方案提供商SumTotal Systems公司(Nasdaq:SUMT)今天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国办事处,以满足中国众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

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加大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兼具本地及国际管理技能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随着国外企业不断在国内建立办事处、区域总部以及工厂,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优秀人才及管理者的相关薪酬制度与国际接轨。

SumTotal深信其屡获殊荣的企业人才、绩效及学习管理平台SumTotal Enterprise Suite是帮助中国进行人才开发的关键。迄今为止,全球超过1500家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均已采用SumTotal软件来提供学习培训、进行绩效评估以及人才管理等工作。

信产部:中国上网人数达1.44亿

在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信息产业部相关数据,其中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

今年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中国下一步将研究开发适合于青少年的信息通信业务与应用,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通信需求;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青少年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继续“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继续组织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缩小数字鸿沟,方便偏远地区的青少年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

(来源:中新社)

英特尔迅驰4平台

不久前,英特尔了其研发代号为Santa Rosa的全新一代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该技术包括:更快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965高速移动芯片组、已经推出的支持802.11AGN无线局域网互联功能的英特尔Wireless-N无线模块和可选组件等。

篇3

本文首先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结合案例探讨了新的技术环境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融合途径及两种体系在融合后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为实务中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指明了重点方向,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引言

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参与管理决策、设计规划与绩效管理系统,并在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帮助管理者制定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企业决策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考评的职能。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成为大财务观理念下企业价值管理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管理会计通过与财务会计融合,将为公司治理、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等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服务。后文将从理论分析、案例探讨两层面梳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以期探析两者融合的路径方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理论分析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学以及其他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提供有用的信息,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因其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因此又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会计确认、计量的相关原则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报告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因此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服务对象、时间导向、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与要求上均有差异,长期以来,上述差异使人们的观念停留于“管理会计主内,财务会计主外”的“割剧”状态,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均为企业和企业目标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原始经营活动的会计资料,且两者相辅相成,二者的同源性为其融合提供了可能。财务会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时也推动了管理会计的相应发展,这使得财务人员的注意力从会计核算转至从企业管理视角审视财务和决策系统。根据管理会计的定义和IFAC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图,其将两者置于广义财务管理框架内,可以说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两翼,企业应注重会计领域两大分支的有机融合,借助会计领域的计量方法来加强企业治理,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1侧重点不同。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的“未来”,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评价,对企业发展做出预测,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件做出决策。财务会计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基本特征,其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并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企业的“过去”,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来记录和解释已发生事项。

3.2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其方法的应用根据管理需要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系统论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来源于过去而面向未来,没有时间、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货币计量属性,管理会计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的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因此,其信息提供的形式更加灵活,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财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原则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其会计信息要求准确、真实、可靠、及时、相关等,其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最后以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等为载体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有关企业过去经营的相关信息。

3.3对会计人员要求不同。

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处理知识,熟悉每笔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登录、报表编报等内容,由于有具体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需要财务人员按照各种规范对业务进行处理,要求财务人员懂法规、工作细致、熟练操作程序。管理会计不仅需要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还需要运用统计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决策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变。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探讨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外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财务环境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不断变化催生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和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大量新鲜事物和新业务,企业获得的信息瞬息万变,财务会计在适应新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财务会计在面对新事物时需要按照原有的规范进行处理,而这些规范可能有些陈旧过时,但要进行更新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此提供的信息则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某一经济事项。管理会计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采用最新的会计处理手段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中,规定了企业报告应当提供的信息类型和内容,具体包括五大类。第一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其中包括两个信息要素:一是财务信息;二是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第二类,企业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主要说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等。第三类,前瞻性信息,其中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的对比。第四类,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就董事、大股东、管理人员、酬金等情况以及关联方交易进行说明。第五类,背景信息,其中包括: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内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两种体系内在信息同根同源性的必然结果。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不断密切,以往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这种职能、业务之间的交叉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例如生产部门需要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层需要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会计的这一系列活动又需要财务会计通过日常业务核算给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内容通过财务会计无法进行反映,需要借助于管理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和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途径。

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根据工作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筛选的过程,其最终数据是通过技术统计、模型运算所得到的各种分析报告;财务会计对基础数据的采集是会计确认、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各种分类明细账的数据。两者的数据采集以及最终数据都有区别,但由于两者的数据具有同源性,且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合并原始信息源建立共同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建立共同数据库后,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在信息化系统下,会计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信息目录分类码和编码,以方便管理会计模块进行数据提取,还可以增加备注栏的信息量,提供非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管理会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模块,例如成本控制模块、预算决算模块、投资模块、绩效考核模块等,每个模块下面可以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融合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企业的ERP系统对接,以便会计人员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企业业务部门及时了解企业、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实现企业信息的动态共享。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纷纷致力于集团层面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实现财务信息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将以案例进一步阐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共享层面的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已初步构建了自身的管理会计系统。农行研发的综合财会管理平台11个子系统中有3个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联:数据集市、管理会计二期(MAPII)和监测分析系统。此外,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协作还体现在集团化的预算管理中。以神华集团为例,经过多年持续扩张,神华集团目前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涉足了煤炭的开采、运输、海运、发电及能源深加工等多行业,而业务与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也给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2012年起神华集团上线ERP系统,由此进入全面预算管理阶段。通过利用历史财务数据,神华集团制定了所有二级公司的作业预算指标体系,预算报告也实现了集团的业务全覆盖;并在集团层面开发了适应各作业特征的盈利模型,开发的模型较为稳健;最后通过将预算管理与所有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完成了集团内管理会计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达到经营决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集团的生产经营效率。

四、结语

在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将财务会计和在业务流程上进一步融合,加快建立起管理会计报告理论框架,将为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预算报告、成本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等与财务报告统一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在财务会计“记录价值”的基础上,管理者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提高预测与决策科学性,发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协同“创造价值”的功效,这是未来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价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艾晓锋 单位: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孟焰,孙健,卢闯,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3-12+96.

篇4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电视媒体;进行变革;实际数据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234-02

0引言

电视业是怎样进入大数据时代的,电视业通过大数据时生了哪些(思维、管理以及商业)变革,这些问题是本文重点的研究方向和思考方向,最重要的阐述问题是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全方位转型。

1大数据使电视媒体产生生存危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也随之壮大起来。移动智能终端在不断加速增长,互联网中的视频网站和即时通讯也开始普及,其中这些方面所产生的数据变成了几何级数进行累积。因而,数据逐渐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某咨询公司曾在2011年中旬了一则相关的研究报告,宣布了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出现生存危机的状态[1]。

1.1移动互联网构建大数据媒介业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来临,较大的推动了新媒介的诞生,将观众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电视媒体的观众,二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的观众。更深远的问题是在于这两方面媒体正累积他们的用户所有的数据资料,也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媒体正在构建符合大数据生存的媒介业态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形态,通常通过用户交互、用户共享、个性化等一系列优势吸引了较多的使用者。使用者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回复平台和发表平台,针对使用者在网络上分享的心情状态,留下大量数据。但是,针对电视媒介而言,观众与电视媒体缺少交互,而且电视媒体也缺少收集观众自身对节目喜欢程度的收集,这就产生了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互动过少的问题。因此,按目前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不再依赖电视,导致电视开机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多数大数据专家以为,电视媒体已经出现生存危机。而互联网方面,为了抢占利益最大化的地位,产生了用户与入口之间的竞争,其主要目的是想尽早与更多的用户产生“强连接”的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获取大数据。例如:阿里巴巴增持手机浏览器UC的股份、收购了目前最为热门的APP软件“91手机助手”以及入股高德地图和新浪微博;百度旗下爱奇艺公司收购了PPS视频,其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用意都是为了买用户和增加流量。以上这些方面不必对电视媒体怀有悲观心态,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缺少危机感[2]。

1.2“数据孤岛”展现电视媒体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的到来,促进了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所有行业想要发挥大数据的效应,都需拥有巨量的数据处理能力,包含所有行业自身中无论内与外所有可用的数据。针对光电行业,在目前的行业竞争中,它对数据的需求较大。但是多数电视媒体自身累积的巨量数据还未完成,也未完成媒资库基础性的建设。因此,无法在国内甚至全世界建立一个同步共享的媒资库[4]。

电视媒体业最危险的是并未与外部世界建立起“强连接”。目前电视媒体主要以电视和网络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虽然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并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巴士电视、地铁或轻轨电视、移动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等,但是做了这些工作并没有使观众与电视媒体产生紧密的沟通与有效的互动,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关系没有达到“强连接”的标准,这直接确定了电视媒体具有大数据的能力。

2大数据实现电视媒体转型的基本路径

2.1大数据思维变革

电视媒体自1988年后逐步走向媒介产业改革的阳光大道,由于多种因素,并未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发展规律,更无法消除媒体行业多年来发展乏力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电视媒体的工作人员刚刚懂得资本、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人力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曾尝试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但是因为先天不足,导致电视媒体处于较为落后的经营管理状态,工作人员不能适应当前的文化。所以,大数据思维转型是一种较为困难的过程。但是依然需要直面对大数据的到来,需要电视媒体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全新的理念。同时,需要用以崭新的视角去关注资产,而且不能局限于人才、资金、固定资产等等,需要关注具有数字化的内容产品,更需要第三方具有的巨量的观众数据。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较多学者常常呼吁电视媒体建立属于自己的媒资库,并建立媒资银行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资源库联合起来。仅仅建立数字化媒资银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将媒资银行进行数据化,并要拥有从巨量数据中使用大数据的能力。由于缺乏强连接的能力以及薄弱的聚集能力,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外部数据,意指借助具有大量观众数据的第三方企业[3]。

2.2从“数据为王”到“内容为王、观众为王”

大数据时代中,观众的需求将得到极大的重视,按照目前缺少准确的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将完全依赖大数据中观众的需求,做出观众喜欢的节目。美剧《纸牌屋》的播出使得世界文化产业都意识到了大数据的力量。《纸牌屋》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由数千万观众的客观喜好统计决定。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经济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大众创造的C2B,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制定出符合观众审美和大众创造的节目类型。在相应的经济效益收益过程当中也包含对内容和观众的重视程度[4]。

3大数据时代下电视节目的生产与营销

通常观看电视节目的人群分为: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他们之间各有所需,针对青年人而言,通常喜欢看搞笑的综艺节目、人气较高的电影和热门的电视剧,在大数据时代下的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以上获取到的数据,进行“生产”节目、“营销”节目,将观众所需完全展现在节目当中,从中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和利益。作为国内首个网络调查类互动节目,《你正常吗?》借助其腾讯平台用大数据解读社会文化潮流风向标,其革命性的形态、颠覆性的玩法吸引了大批网友。节目中提供了一个让观众真心参与到节目中来互动的平台,和观众有关有参与度的节目正是节目最好的营销手段。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大数据使电视媒体产生生存危机、大数据实现电视媒体转型的基本路径等一系列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大数据时代看上去相对遥远,但是实际的应用面已经逐渐渗透到数据大时代中,全方位的体现了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总目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7(13):10-11.

[2]喻国明,何睿.大数据时代传媒经济研究框架及工具的演化[J].国际新闻界,2013,7(13):16-27.

篇5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

现状及运行机制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现代化农业仍是其国民经济的强大基础支撑。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数已不足3%,但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高达3. 47万美元,是我国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100多倍,且为名副其实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有一个强大、健全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撑。由于农产品生产量的强劲增长和大额的出口份额,美国更加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美国建立起了体系健全、门类多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为农产品出口和国内畅通销售奠定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

市场体系健全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全国各地中转频繁。经过一百多年的运作与重组,美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日趋规范并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美国拥有相当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渠道四通八达。美国的高速公路遍布城乡,从农产品市场直接通往乡村农场,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铁路运输也十分便利,许多农产品收购站、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实现了农产品的定向流通。

二是市场信息丰富。据统计,美国约有300个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户提供农业信息,各种信息咨询公司、农业网站也成为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农户、农业企业、消费者都可以从这里了解农产品价格变化、市场行情等信息。基于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丰富,电子商务趋势明显。据统计,美国58%的农民拥有个人电脑并掌握上网技术,从事网上交易的农民达16% ,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8%。农业信息的丰富和电子商务的发达,为实现规模化、集成化的农产品物流奠定了基础。

三是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农产品物流分类详尽,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服务供应商。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有:私人供应商,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商、加工商和经纪人等,经营额约占农产品物流总量的60%;专业销售合作社,合作社在美国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有3000多个合作社,社员数量达184万,销售总额超过610亿美元;农业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规模较大,美国农业公司拥有全国12%的农场,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农业协会,美国约有3200多家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农业协会,不仅可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组织农产品加工,并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政府农产品信贷公司,这些公司根据政府法令,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根据市场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产品,稳定市场价格,保证有效供给。

四是零售业高度发达。美国零售业集中程度高,大型零售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在国内零售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超市是鲜活农产品零售的主要渠道,占生鲜农产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美国超市大力推行“直销流通模式”。通过与优质农户签订固定合同,超市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农产品,既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又压缩了流通环节,大大缩短了产品由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大型超市一般都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利于控制运输成本,还能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追踪。从本次考察的芝加哥最大的大家发农产品分销公司情况看,仅一个公司,就基本满足全市中餐馆所有原料供应。据了解,目前,全美78%的农产品实现从产地直接供应分销商,甚至直接进入零售环节。

五是批发商经营规模化。农产品批发经营呈现大型化、规模化特点,中小批发市场较少。据了解,美国仅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6家,却担负着全美甚至世界各地农产品的批发分销功能。以本次实地考察的芝加哥国际批发市场(Chicago international market)为例,仅这一个市场、17家商户就完全满足全州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在批发市场之外从事农产品收购、加工及供销的批发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据了解,美国东部最大的马里兰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只有2l家批发商,却能为马里兰及周围5个州提供水果、蔬菜和水产品。西部的洛杉矶水果蔬菜批发市场,25家批发商经营着500多种水果、蔬菜,能满足美国及世界各地的需求。批发市场内部交易方式主要以拍卖、销售为主。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形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如芝加哥期货市场等。由于采取公开拍卖、销售和期货交易,使农产品市场价格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从而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和信息传播机制。

法律法规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完善,美国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上,逐步实现了立法管理,并不断予以完善,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构架,为全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946年农业市场法案》授权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场,都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1966年信息自由法案》规定: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1995年文书精简法案》规定:任何涉及10人以上的问卷调查或存档要求,以及联邦机构为了统计目的收集信息而进行的任何询问,事先都必须得到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批准。信息资料保密制度:美国农业部对所有的农业信息资料均分门别类地制定了保密和公开的时间,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随意传播尚未公开的信息资料,否则要受到法律和各种条例的制裁。信息资料共享制度:美国既限制对机密资料的传播,同时又反对信息资料的垄断,积极促进信息资料的共享。一旦信息资料经农业部公开,该资料即为全社会共享。此时农业部将无偿提供这些信息,不得获取利润,只能收取资料和印刷工本费。农业信息制度:农业部各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按时间序列和数据资料来源进行规范处理,基础数据由抽样调查获得。公务员不得故意伪造篡改信息资料,否则将被处以5000美元罚款或5年以下监禁,情节严重者两罚并用。除此之外,在《商品贸易法案》、《食品安全法》、《公共卫生服务法》、《婴儿食品法》以及《茶叶进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对市场信息管理进行了严格细致的界定与规范。所有这些,都为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奠定了严谨的政策基础。

流通业态多样

美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非常发达,以“大生产大流通”为主要特点。美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有三种业态。一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是目前美国农产品交易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美国现有的期货交易所中,有6家规模较大的纯农产品期货所。其中,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CBOT)是美国最老、也是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在全球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具有领导地位。目前该交易所有3600个会员,47个期货期权品种,主要交易的农产品期货有小麦、玉米、稻谷、大豆、大豆油、大豆粕、燕麦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不仅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加工的重要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权威价格。二是批发分销。由于美国农产品生产区域化程度高,形成了玉米、小麦、大豆、蔬菜、水果等生产区域,因而农产品产地市场比较集中。销地批发市场占农产品总交易量的20%,但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具有主导作用。三是产地直销。据统计,由产地直接运送到超市的农产品高达80%。美国的蔬菜物流是这种直销模式的典型代表,产品由田间采摘以后,经过预冷-冷库-冷藏车-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的运输链条,到达消费者手中,使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除此之外,由于产地集中、信息发达和网络普及程度较高,现场拍卖、电子商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产品流通业态和销售渠道。

机构队伍庞大

美国农业部雇员有10万之众,占内阁雇员总人数的6.6%,是联邦政府中第四大部,堪称全球最大的农业部。在全世界75个国家、地区驻有自己的雇员。围绕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方面就有5个大的官方机构,分别是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经济研究局(ERS)、农业市场局(AMS)、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以及海外农业局(FAS)。这5大机构组成了美国农业部的信息收集、分析、体系。与此同时,各州农业厅均设有专司信息采集分析的专门机构,一般由20多人组成。另外,联邦农业部、州农业厅还专门有雇员常驻核心市场专门定时定期采集上报信息。加上遍布全国的500家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这些庞大的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机构队伍和众多的雇员,为美国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

采集机制和特点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是影响美国乃至全球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遍布全球的机构人员、强大的财政支撑和雄厚的资金投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环节均已规范、有效,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分析、体系,形成了从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到全过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运行机制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资源公开、依法采发、服务多样、自主采信。主要特点如下:

信息资源公益性

美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农产品信息采集分析工作,并一如既往的遵循公益公开、无偿免费的原则,全力服务美国民众。1966年,美国政府即出台了《信息自由法案》。该法案规定: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人人平等,政府信息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一切人具有同等享受的权利,不受申请人资格的限制;政府对拒绝提供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政府机关拒绝提供信息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请求获得司法救济,法院如认为行政机关拒绝提供的文件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免除公开的信息,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公开申请人请求获得的信息。直到今天,美国政府各级各类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仍然坚持信息资源的公益性。这些信息不仅是价格供求信息,还包括全球各类产品、各国、地区农业进出口政策信息等,使得美国乃至全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信息服务机构和消费者充分享受公益性信息资源,指导生产,规范市场,引导消费。

信息研判专业性

作为高度发达的美国,其农业全方位的专业化程度正是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鲜明标志。表现在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研判上,更是专业人员支撑、专业机构研判,专业水平服务。美国农业部对农产品信息研判工作高度重视,包括有专门的工作机构、良性的工作机制、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权威的信息等。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直接参与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资金和人力保障充分,且通过跨部门合作进行分析预判,适时调整农业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场农产品顺畅销售以及农产品出口收益最大化。此外,目前美国还有大批第三方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机构。这些专门的研究型有偿信息服务机构更是人员专业,资源专业,渠道权威,预判准确。

信息权威性

美国农产品信息采集、分析和工作集中在美国农业部。其中,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局(AMS)在全国各农产品主产州、批发市场、拍卖场及装运点等均设有市场新闻办公室,按每天、周、半月、月、双月、季度及每年形成数据和市场报告报送至华盛顿总部,由总部形成监测报告在美国农业部系统内共享;农业部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负责收集农场主定期报告和进行信息现场调查采集,提供及时、准确和实用的农业统计数据;海外农业局(FAS)承担着国际贸易谈判、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职能;农业部与国家海洋气象局共同设立的联合农业气象局(JAWF)提供气象对作物影响报告,作为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进行作物评估的重要依据;经济研究局(ERS)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追踪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由农业部农业市场局的“市场新闻报告”和由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牵头的《全球农产品供需状况报告》,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在信息渠道上,一是农业部地方办公室直接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网络、电话咨询服务台、电传和录音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二是农业部将相关信息汇总后通过新闻媒体免费向社会。三是农业部每天对农产品期货期权信息实行实时向全球,在多种媒体渠道上予以公布。

信息服务多元性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发展和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仍然大力扶持鼓励各类民间第三方中立信息媒体、中介组织积极介入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如政府网站提供市场信息服务,而电子商务服务则由农业网络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在运行中必然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形式。如美国主要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市场新闻报告、市场形势报告、展望和预测服务、统计报告和研究报告。目前,多种农业传媒(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网络正成为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各农业部门获取科学知识、传播推广实用技术,进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美大约有500多家第三方机构专门从事专业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氛围,得到各级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一致认可。

启示与建议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农业,一定程度上讲,农产品市场信息是影响美国农业的关键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体系严谨、机制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也基本形成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大共识”,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在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科学规划,加快市场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和信息立法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工作责任制度,规范信息采集程序,拓宽信息渠道。要本着规范采集行为,强化采集精度,保障信息时效,维护权威的目的,积极构建采集制度、体制和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加快信息立法步伐,减少对信息的行政干预,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同时,应加强立法监督,对伪造信息、随意虚假信息坑农害农的信息机构或个人,给予严惩。

加大投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主要集中在支持农业信息化,让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受益。据统计,美国政府每年支出10亿美元用于农业信息工作,用于农产品市场新闻的年度预算就达2200万美元。相比较,我国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虽然大有改善,但与构建科学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十分有限。因此,尚需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快速推进。目前,应优先考虑在信息人员补贴、信息采集、分析预警和权威等体系建设方面大量增加投入。结合金农工程、三电合一、物联网等现有信息化推进项目整体推进。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警体系,联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中立第三方机构等,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体系;制定预警工作的实施条例,完善队伍建设,建立数据采集和机制。

积极引导,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美国通过发挥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作用,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高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在信息服务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具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不同特性的信息产品,分别采用政府主导和投资、准市场机制和市场机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丰富的、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和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来实现。围绕实现这一转变,当前应着力培育各类信息服务主体,包括扶持引导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或其他民间中立性组织,逐步让他们承担起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等功能,不断提高各类主体信息服务的质量。

加强协作,掌握农产品国际市场运行情况

篇6

一、超智能社会的主要内涵

近年来,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全球迎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时代。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脑科学等领域的技术的进步,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大时代潮流,也使得超智能社会5.0变得不再遥远,人工智能也成为实现超智能社会的核心。谷歌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战胜前世界冠军李世石;IBM人工智能医生“华生”达到全球医生的平均水平;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收购NBA勇士队,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使勇士在6年之内由全联盟倒数第2变成总冠军等,均显示了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超智能社会5.0是在当前物质和信息饱和且高度一体化的状态下,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高度技术融合为基础,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共存,可超越地域、年龄、性别和语言等限制、针对诸多细节及时提供与多样化的潜在需求相对应的物品和服务,是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解决相协调的社会形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愉悦及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形态。

超智能社会5.0,也是在德国工业4.0强化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变革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智能化技术解决相关经济和社会课题的全新的概念模式。具体而言,不论都市与地方,都可以确保方便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分布式能源的自产自用,以及使用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智能医疗体系等。

超智能社会不仅涵盖能源、交通、制造、服务等多个系统组合,未来还将包括人员、商务、法律等管理机能,以及劳动力提供与理念创新等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建设超智能社会不仅需要高速公路等交通智能化、能源价值链最优化、制造体系全新化等核心智能系统的开发,也需要跨区域的医疗健康系统、食品产业链、生产体系等新的智能价值链的创造与创新,以及导航卫星系统、数据综合解析系统、公共基础设施认证等方面的支持。

二、超智能社会的主要支撑技术

在2016年5月底颁布的《科学技术创新战略2016》中,对支撑超智能社会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域进行了详细描述,主要涵盖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技术领域。

(一)虚拟空间技术领域

网络安全技术:对物联网技术而言,从系统的设计到最终生命周期结束的时间很长,需要以漏洞处理、加密及高存储容量等技术为重点,构建相应的研发及信任体系,并确保相关系统成本的降低;

物网系统构建技术:在大规模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结构改造以及新旧设备的相互衔接,结构边缘及服务器侧的虚拟技术就成为关键;

大数据解析技术:从含有非结构化数据的各种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实时的高速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在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深层学习技术继续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还要推进搜索型、知识型、计算型,以及统合型人工智能的研发;

设备技术:不仅要强化对大数据高速和实施处理的小型超低电力消耗设备的研制,也要努力实现强功能和高性能系统的开发,以及最新的材料和设计技术开发之间的相互融合;

网络技术:在推进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同时,为实现庞大物联网设备间无线通信,开发高容量的无线技术势在必行;同时还要构建对大数据实时把握及进行高度分析判断的网络技术;

边缘计算技术:面对信息的实时高速处理,需要同步推进分散处理技术,确保网关等终端设备安全,并建立无法确保情况下的防范架构。

(二)现实空间技术领域

机器人技术:为实现机器人在通信、社会工作支援、制造、老人及残障人士帮扶等多个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日本应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并引领安全评估的国际标准制订;

传感器技术:在获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可远程实施的远程监控及性能更新技术;

处理器技术:推进与机理、驱动、控制等信赖评价及处理器的人工智能研发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强化微电机系统及生物处理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

生物技术:加强生物传感器、人体运动数据采集装置、生物驱动器等的开发,强化生物基础技术研究,特别是高度小型化及超低电量消费的传感器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在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感知工程、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等领域技术研发的同时,考虑到技术设备的进步,为实现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存,与人类平等或仅为工具等社会伦理问题也需要提上日程。

(三)综合领域相关技术

纳米等原材料技术:支撑能源、基础设施、医疗健康等领域创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发,以及相关应用组件的升级,重点突破领域为:高效电力控制的半导体技术、工艺创新的触媒技术,以及声光控制技术、高端测量诊断和成像技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型原材料技术;

光学和量子技术:为推进对信息通信、医疗、环境、能源等领域给予综合支撑的、具有高精度、高敏感度、大容量、节能又安全等特征的、高端社会及产业基础设施的形成,必须加强计算技术、成像与传感技术、信息和能源传输技术、高加工技术等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光子传输等尖端光学和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

(四)2020年主要成果目标

在作为支撑平台的网络空间技术领域,实现创新性技术突破;

超小型、低电量消耗传感设备的实用化;

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传输基础技术的开发;

新一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全面商业化;

开始进行综合性新材料开发系统的中试;

进行生物性能技术材料的生产;

2030年前后实现基干化工产品新触媒技术的实用化;

2030年前后实现结构性材料的飞跃,在汽车与飞机制造等领域普遍采用轻量化与超耐用的新材料。

被外界誉为日本的“巴菲特+盖茨”的软银总裁孙正义在2014年底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拯救日本,使日本在2050年产业竞争力重回世界第一的豪言。他指出,日本若能采用3000万台可24小时工作的人工智能产业机器人(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制造业劳动人口),而支付给每台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为1.7万日元,这无疑将让日本一举两得地扭转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过高方面的劣势。

而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研究报告《面向2035年的机器人产业未来市场预测》指出,日本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2020年2.9万亿日元、2025年5.3万亿日元、2035年9.7万亿日元。

三、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阶段,劳动力成本增长明显,2012年已过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老龄化问题也日益见突出。为缓解相关压力,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势在必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一)提出“智慧中国2050”

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应充分借鉴日本超智能社会5.0的科学内涵,研究提出诸如“智慧中国2050”的概念,并针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2020、2030、2050年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目标,今后在具体细则制定及实施上,融入“智慧中国2050”等内涵,将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引领未来社会经济l展及模式转变。

(二)注重“人工智能+物联网”

将“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理念之中,建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国家实验室,注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要支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创建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经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智慧中国2050”。

(三)做好产业政策转型,提高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聚焦度

在我国产业政策由选择性为主向功能性为主转变的情况下,将《中国制造2025》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选择性产业政策先中上游产业聚焦,在强化虚拟空间技术研发的同时,注重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现实空间技术,以及纳米等原材料技术、光学和量子技术等综合技术的研发,还应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使产业和技术创新能够真正服务于民。

(四)拓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内涵,推进智能社会建设

进一步拓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内涵,将支持范围扩大至社会经济领域,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应用,关注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对经济社会型态变革的影响,切实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领域的发展。

(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全球产业与经济格局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制造业 地理集中 决定因素

一、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概述

1、产业地理集中的概念

布雷克曼等人(2004)认为,集中和集聚皆为经济活动的某个部分。集中考察少数明确划分的部门(尤其是一些工业)的空间位置,而集聚则考察经济活动的更大部分的空间位置。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或产业地理集中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所形成一个强劲、稳定、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2、产业地理集中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一些产业或部门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选择某些特定的地域来集聚和发展,而形成一些新的产业区或产业集群。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问题。1990年以来,研究转向于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结合创新、技术变化、经济增长和贸易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Lundvall,1992)。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聚集。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2000)从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地理集中有利于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它是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第一,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该理论并解释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马歇尔把这种产业聚集区称为“产业区”。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他实证考察了报酬递增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机理,提出制造业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运输成本三个参数是决定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交易费用概念。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因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

第三,竞争理论。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书,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系统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持续创新能力并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3、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伊利森和格拉斯(Ellison and 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分析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伊利森和格拉斯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群占主体,这种集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集群,并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

二、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情形

1、我国制造业发展概述

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4.2万亿元(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8%;制造业就业人员8000多万人,职工人数3000多万人,分别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1%,全国职工人数的28%;制造业企业缴纳税金4960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的30%;制造业工业制成品出口293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我国1980~2002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9.7%,而制造业相应的年均增长率为12.2%。

2、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情形

“块状经济”不仅适合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报酬递增模型的解释,并且形成独特的“集群优势”,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的规模经济优势;市场拓展的规模经济优势;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规模经济优势;配套和服务的规模经济优势;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等。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即“块状经济”的一个部分。

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情形,也就是研究我国“块状经济”中制造业的分布格局问题。从有关的研究和各地的情况来看,我国块状经济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在东南沿海各地,已经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块状经济。在珠三角地区的404个建制镇中,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在浙江,块状经济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基本已覆盖全省各个县市区。2001年6月,浙江省政策研究室对全省的块状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其他各省区市也都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机械、化纤纺织、医药、钢铁、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集群。目前,全国估计有各类块状经济数千个,其中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等,是出现块状经济最多的几个行业。

这些块状经济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广东珠江东岸的信息块状经济的总经济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珠江西岸的电器机械块状经济的总经济规模在1300亿元左右;2001年,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043.86亿元,电气机械产业实现产值1327.69亿元,机电产品出口500多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45%。在浙江,2001年,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平均规模达到11.5亿元。被誉为“中国袜都”的浙江诸暨市大唐镇,年产袜子70亿双,产值达120亿元,从事袜业的大大小小企业已达1万多家。集群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全省有52个集群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另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调查,浙江有56种特色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居前10位的有336种,占总数的63%。在江苏,武进市邹区灯具城年交易额达16亿元,初步形成一个集科研开发、信息集散、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先进完备的灯具工业基地。

综上分析,由于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很大程度受区域要素禀赋限制,因而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呈非均衡性的分布情形。

三、影响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

1、中心模型揭示了其本质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中心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克鲁格曼认为,行业的地理集中主要取决于聚集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行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工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工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中心理论的核心表明了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如何互动,从而影响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的。

2、外部性是其主要向心力

产业集群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其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获得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效应中,因聚集而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只是一种伴生的、被动的、静态的效应,它的强度有限;产业集群的最大效应是行动主体的共同行动,它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的、持续的效应。从静态角度看,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使得企业可以从本地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不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直接受益,其好处在于同一产业的企业能共享特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产业内部的联系等资源。如果同一产业的企业在某个地区集中,能进一步促进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增长(Krugman,1995)。从动态角度来说,产业集聚的外部收益来源于地域性的技术外溢。这种技术外溢有利于当地就业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提高。

3、集群竞合机制是其推动力

在一个产业集群的各企业之间,往往既有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又有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形成一种竞合发展模式。在许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地理集中地,竞合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着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合作使中小企业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弥补了中小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而竞争则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创新激励。

综上,决定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因素有诸多方面。首先,集聚的扩散效应形成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其次,外部规模经济与当地的区域要素禀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决定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因素将会改变,同时我国的制造业地理集中情形也会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篇8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学术界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点,探寻其演变的一些规律,在对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评价

1引言

自2014年,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学术界和政府研究机构也加强了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组了由熊鸿儒执笔的题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的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创新中心多由经济中心发展而来,拥有相对集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具备“宜居”“宜业”的创新环境。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具备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客观基础,但还需要与硅谷、纽约、伦敦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对标,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引导建设工作,本文就试图构建一个这样的指标体系。

1.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2000年7月,美国《在线》杂志提出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概念”,认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具备培养有技能的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能提供专业技术和带来经济稳定的企业和跨国公司;人们有创办风险企业的积极性;能使好点子成功进入市场的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杜德斌[1]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发挥显著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骆建文等[2]认为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具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发达的创新文化、浓郁的创新氛围、较强的科技辐射与带动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并扮演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的角色。王德禄[3]认为科技创新中心就是科学中心演变而来的。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创新中心是经济中心,而不是技术中心。肖林[4]认为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是狭义的知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而是科技、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创意、创业相互交织的综合性创新中心。以上几位学者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中,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必定要丰富,包括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相对集中;二是科技创新活动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频繁并具有较高的质量;三是科技创新的效益显著,对当地经济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融合,城市文化支持创新,创新繁荣城市文化;五是科技创新对周边的辐射力非常强,发挥区域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六是科技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激发创新;七是该中心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上,并发挥创新的全球引领作用。

1.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钱智等[5]综合北京部分专家的观点,认为当今科技创新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从单一科技创新向产业、科技、文化等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地也是创新产业成长的策源地、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它总体上具备六大标志性特征:一是科学研究中心,二是经济中心,三是开放中心,四是创业中心,五是创新资本中心,六是创意文化中心。楚天骄[6]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包含科技创新链的六大功能:汇聚创新资源、产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提供技术服务、促成技术交易、促进技术转移。从创新的范围来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的创新正在加速融合,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从创意的产生到成果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人才结合的速度正在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应该包括:在“宜居”、“宜业”的创新文化环境中,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创新与创业互动,加速创意产品产业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主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

1.3.1美国硅谷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硅谷的特点有:(1)汇聚创新链条上全球顶级人才。硅谷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50多名,技术移民占硅谷人口的36%(2012年)。(2)产学研集群效应显著。高水平大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孕育了众多的全球顶尖高科技企业。(3)完善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融资、咨询、人才服务和企业协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完备。硅谷年均风险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左右,占美国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资额占整个加州的87%。(4)成熟的创新资源网络。在硅谷,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形成了开放创新资源网络,信息、知识、技术、资本、人才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在其中自由流动,形成共享,促进合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最佳的土壤[7]。可见,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备要素。

1.3.2以色列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全民创新创业+海外资金”。以色列的特点:(1)全民创新。在以色列,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工厂和实验室,而更多蕴含于普通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如何推动全民创新创业?高度重视教育+强调独立人格+通过军事训练和专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创业者群体。(2)政府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与学术界、孵化器、产业投资者、资本市场及其他力量共同营造创新创业机制。(3)形成“循环创新”的良性格局。以色列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出售给跨国大企业或上市。创业者在价值实现后,继续开始新的创新创业历程,产生了许多“循环创业式企业家”,形成了循环创新的局面。(4)实施开放式创新。以色列积极与全球重要的创新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全球领先企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此外,以色列还致力于吸引外资,获得了大量国际资金支持。2013年,来自国外的资金占以色列研发支出的45.6%[7]。可见,创新文化、政府投入、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是资源相对欠缺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前提条件。

1.3.3英国牛津郡的主要特点成长模式———“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英国牛津郡正逐渐成为全欧洲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牛津郡的特点:(1)产业链上纵向协同科技创新。(2)公司之间形成非交易相互依赖性,促进了公司之间知识的流动与学习。(3)政府与大学共同打造资金、创新和学习的企业沟通平台。(4)鼓励科技人员衍生创业。衍生创业主要指的是原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或高校学生自己开办公司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8]。可见,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知识分享、推动不同创新要素持有者之间的交流、支持创业激励创新等是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化的关键要素。

1.4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的文献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对本国科技发展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编撰各类科技指标报告。最早开展科技指标研究和出版本国科技指标报告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全国科技指标研究的组织、资助和协调,例如出版《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及建立与维护有关数据库。从1972年起,每两年出版一期《科学指标》报告。1987年起更名为《科学与工程指标》。欧盟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出版了第1、2号《欧盟科技指标报告》。国内关于科技进步评价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提出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于2007年做了些修改,目前国内只有这个指标体系对每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一个标准值。但是这个指标体系主要针对科技领域,对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很少,而且这个指标体系仅限于评价本区域,对区域影响力的评价没有涉及。赵峥等[9]结合首都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包含三个层次指标的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3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创新带动力、科技创新影响力。二级指标共9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经济带动力、科技创新社会带动力、科技创新生态带动力、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国家影响力、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三级指标共64个,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三级指标20个,科技创新带动力三级指标19个,科技创新影响力三级指标25个。这个指标体系包含部分定性指标,这些定性指标由谁来确定是评价的难点之一,指标值达到多少才符合要求也是评价的难点,另外,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偏多,而创新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偏少,由于纳入了北京地区的特色指标,因此整个指标体系缺乏可比性。毕亮亮和施祖麟[10]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竞争力”(投入产出实力)、“科技研发潜力”、“经济支撑潜力”,二级指标分别有7个、4个和2个。该指标体系考虑的创新资源中,对创新资本考虑不多,也没有纳入创新资源的区域共享指标。彭顺昌[11]构建了由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等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用的全部是相对指标,便于比较,但缺少反映创新潜力、创新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姜鑫等[12]构建了以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效果为一级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演化而来的,关注了创新质量的评价,但缺乏对创新文化方面的评价指标。

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

2.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范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既要涵盖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一般指标,又要将其纳入全球视野来评价,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的评价,一是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有很多文献可以借鉴,但全球创新资源网络地位评价的研究还不多。王德禄[3]认为在网络时代,政府要打造创新网络,把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联系起来。那么将跨国公司、国外的风投机构、国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等创新资源都纳入这个创新网络,就初步构成一张全球性的创新网络。相应地,评价这张网络的创新能力,就要将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数量、引入的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量、国外风投资本在该地的投入量、国际创客团队的数量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征来看,评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等都应该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前面的分析,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国内较为成熟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要充分参考并借鉴这一成熟指标体系;(2)尽可能使用政府统计年鉴中的标准指标,以便于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主要选择各地都使用的标准统计指标;(3)将现有文献中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注意评价指标的全球可比性。初步考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八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见表1。创新资源有三个二级指标,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资源。创新人才资源是创新中的核心资源,其他创新资源都是围绕人才资源汇聚的;创新的技术资源中包含专利、高技术产品工艺技术、隐性知识等知识产权或产品,这是创新的基础资源;创新资本是创新资源的粘合剂,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全球创新资源的迁移是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实现的,也往往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技术变革推动创新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承载并吸引创新资源的汇集,再加上制度变革的支撑,一个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才会逐渐形成。创新产业有二个二级指标,知识密集服务业和生产高技术制成品产业。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有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撑,例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牛津郡的赛车设计与制造产业等,还要有为高科技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业,相应这些产业的数量构成三级评价指标。创新投入有三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本投入、技术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本投入。创新需要在人力、技术和资本等方面进行投入,参与研发活动的人员数、开展的研发项目数、财政和企业投入研发项目的经费都是反映创新投入的指标,专利申请量既是当期研发投入的成果,也是后期研发活动的投入,所以也作为创新投入的评价指标。

创新载体有二个二级指标,公共技术创新载体和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创新活动需要一个载体才能开展,区域的创新载体既有政府和行业提供的公共载体,如:高校、科研机构等,也有企业提供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等,相应的载体数量构成评价的三级指标。创新成果有三个二级指标,论文成果、专利成果、产业成果。创新成果是创新投入的产出,也是科技创新中心效率的实体表现,论文成果既包括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又包括科技类的学位论文数;专利成果要有国内专利授权量还要有国际专利授权量;产业成果包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产业标准的制定、产业的环境友好程度指标等。创新文化有三个二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公民科学素养、知识共享设施。对创新者利益的法律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利器,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律师和人数量,还有产权保护下的知识产权交易量都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人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和投入可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潜力;创新成果是在创新团队成员不断地相互脑力激荡过程中产生的,网络、电话和文献的交换等都是脑力激荡的重要工具。创新创业有三个二级指标:创业孵化园、创业企业、创业人员。创新和创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创业孵化园的数量、新创企业数量、科技人员参与创业的比重等指标能够反映区域创业的繁荣程度,也能反映创业对科技创新的激励程度。创新影响有三个二级指标:区域影响力、全国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创新影响力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中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能够带动周边其他城市发展并提升区域创新协作能力,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数量和创新成果交易量等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心的区域影响力;其次是中心对全国的影响力,一国内部能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往往是区位优势相当突出的城市,应当肩负带领全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使命,其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交易量、科研项目量、风投资本量等占全国的比重能够反映其影响力;最后作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能够彰显其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外资在当地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当地企业在国外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国外风投占当地的投资比重、技术交易额占全球的比重和国际创客数量等作为三级指标反映该能力。

3结论

篇9

关键词:知识交易;自由交易;专家评估

一、 引言

本文在针对组织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不高,组织知识共享机制不完善,从经济学市场交易的理论角度提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模式,对现今企业内部知识交易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研究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模式解决企业知识共享需求。

二、 知识交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是指掌握知识的主体之间的交易,通过交易,知识从一方向另一方转移,知识交易是形成知识共享的基础。陈搏,张喜征提出用博弈来分析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易。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知识资源分布不均衡下,掌握知识的组织员工只有在对价交换的条件下才会愿意长期地供应知识。Hall认为,知识的交易应该应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社会交换理论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应力,钱省三提出用Holstrom和Milgrom的委托模型定量分析知识市场的运行机制。江积海提到了三种交易机制,市场交易机制,指通过一次性合约的方式来买卖知识;联盟和合资交易机制,联盟指双方长期共享资源和知识的合作;内部化交易机制,指知识不通过外部获取而由内部创造的方式。

除了很多学者进行了知识交易的理论研究,一些企业也进行了知识交易共享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针对企业典型应用的知识交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析发现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知名公司和网站论坛都成功的实现了知识转移,他们根据了不同的知识交易需求采取了不同的知识交易模式,对于典型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方式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如表1。例如Infosys是一家咨询和IT技术公司。这个公司建立了内部知识市场,称为K-shop,员工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项目经验总结和其他类型的知识商品。有专家会对这些知识商品进行评价并公布。又如人大经济论坛采用了知识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模式的交易方式,知识供给方可以在此出售自己的知识,而知识需求方也可以悬赏所需要的材料。威客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内部知识交易模式,它采取的运营模式是需求者提出难题和任务,在获得合适的解决方案后支付报酬给服务者。服务者接受任务,当服务者的解决方案得到需求者认可后,服务者获得约定的报酬。

综上文献的研究,更多是关注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自由的交易机制,或者设计合理的交换报酬来保障交易的进行,这在一定基础上为知识交易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知识交易机制提供了设计框架。但是,在知识交易的市场中,对于知识价格的形成是通常是买卖双方初步定价并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解形成了单一的最终交易价格,但是不同的知识资源,价格的形成不能局限于市场调解下形成的交易价格,有时更需要依据知识的特性由专门的定价机制定价,这样的知识定价交易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对于知识的交易还需根据知识本身特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易模式。本文将基于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交易模式的研究。

三、 企业内部知识交易模式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市场机制用于知识交易是知识共享和转移的一种模式,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易不同于企业间的交易,但是在企业内部同样具有市场效应,可以将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市场化交易,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引导知识资源自由流动,集中知识资源的优势,发挥知识资源的最大的效益。对于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更多的是关注在知识交易的结算方式上,研究通过合理的交换报酬来促进知识交易的完成,并且在知识资源的定价方式上通常采用单一的定价标准,没有考虑知识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性定价,同时也忽略了很多专家经验的定价因素,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在知识交易的模式上兼顾以上的不足之处,建立一种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

1. 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模式中,知识交易的参与者只有买卖双方,知识交易的发出、转移、接受都是双方在市场机制下完成的,完全根据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引导知识的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其中,知识的成交价格是由市场的调节最后决定的,并且知识交易的过程完全由双方自发通过协商的方式完成。对于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通常以知识需求来发起知识的交易或者以知识供给来推动知识的交易。需求拉动式的知识交易是知识需求方(即买方)将知识资源的需求通过悬赏等方式放在网站上,知识的供给方采用投标等方式提供知识并获利。供给推动式的知识交易是知识供给方(即卖方)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放在网站上,供知识的需求方购买,这里知识的供给方占据主动地位。知识供给方所提供的知识由此之后就被保留在组织的知识库中,成为组织的知识。

2. 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知识交易的模式。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需考虑到知识交易的效率性,知识交易需要科学合理的定价,也需要保证交易的效率。因此,需要考虑不同的知识适合在不同的评估交易模式。根据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对组织具有的价值可以将组织的知识分类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交易模式。如图1所示。

知识在对组织中的价值作用和适用性两维特征下,对知识采取了不同的交易方式。如一些具有公共知识基础和公共应用领域的知识资源,如基本内容、共用模型,这些知识相对属于基础性知识,适用性普遍,且价值相对较低,创造成本较低,所以可以适用在交易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由买卖双方自由进行商榷定价,这种交易模式可以提高知识交易的效率。对于具有专属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原创性的知识,并且创造成本较高,如发明专利、科技成果等类型的资源适合在专家评估下,双方通过战略联盟合作方式进行知识的互惠共享,以等价交换或成果互惠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结算,这种交易模式能够促成一些具有很高效益知识交易的完成。对于一些适用性较高,知识价值相对较低,如标准规范等,或者价值较高但是适用性较差的知识,如学术论文等,这样类型的知识由专家评估系统给出指导价格,在市场中由买卖双方进行商榷交易达成交易的最终价格,这种交易模式可以保证在市场中知识交易的公平性以及知识的有效性。

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考虑了知识买卖方根据自身对知识资源的评估和收益,并参考市场价格,并且通过市场的竞争调节机制最后形成知识交易的成交价格,完成交易过程。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是在自由市场下加入第三方,对在买卖双方之间,综合考虑买卖方及市场等多种因素对特殊的知识资源进行定价交易,这样的交易是由第三方保证并执行完成。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在企业内部自由交易的模式下,从知识需求和知识供给的角度,自由交易模式可以分为:需求拉动模式与供给推动模式。知识的需求拉动交易是指知识卖方在交易平台上提供众多知识资源并定价,知识的买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寻找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解决方案,这样的交易是供给方发起的交易。知识的需求拉动交易是指知识需求方在交易平台上发出需求,等待知识的卖方提供知识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交易是需求发起的交易。

在推动交易模式下,知识卖方将知识上传至交易平台,当组织的知识较为重要或特属专业领域时,作为第三方的专家会对交易的知识进行综合评估定价,目的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靠的指导价格,避免交易中双方价格协商不一致,知识买方通过搜索知识地图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并在交易平台上与卖方协商完成交易。买方所上传的知识都经过分类,如果是战略意义重大、价值高的知识则会被送给专家系统,通过价值评估方法,专家得到该知识的参考价格返回系统,以此来指导买卖双方的交易。当组织的知识是一般性知识且价值较低时,一般只需要知识卖方参考定价指标定出交易价格,然后在自由市场中与买方协商达成最后的成交价格。这种类型的知识交易可以节约评估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交易的效率。组织中没有的知识,买方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从买方的角度出发,主要是需求拉动式的“悬赏”模式。买方给定悬赏价格,通过悬赏的方式,卖方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传到组织的知识库,使得知识库得到了扩充,成为组织的知识。但这一过程的定价是由买方主导,根据其需求以及对知识资源的预期给定价格,专家参与的成分较少。

在拉动模式的交易机制下,知识买方在交易平台上无法获得所需知识,就会发出知识需求,例如悬赏,知识卖方通过交易平台提供相应的知识方案,交易在双发协商下完成。所得的知识可以进入知识库,当再有此类知识的需求时,此知识会在第三方专家的评估指导下完成交易。而当悬赏过程结束后,第三方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上传的知识也是经过分类的环节,如果判定为是重要的、价值较高的知识,专家评估系统也会对其进行估价,给出参考价格,而这一参考价格往往并不等于买方所给定的悬赏价格。

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第三方参与的知识交易机制适用于高层次、价值高的知识,知识市场中除了买卖双方还有第三方的参与,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在买卖双方间的一种桥梁,帮助交易的完成。针对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独立出来成为第三方参与者,成为各研究室和部门间交易的协调者和监督者,同时也直接参与知识交易,对知识资源进行评估和定价,组织交易活动,制定交易规则,所有交易过程由第三方操作完成,买卖双方是交易终端的用户。

3. 企业知识交易价值评估。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对于知识的定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通常从3个方面进行定价考虑。第一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即知识本身产生的成本和未来能够带来的收益。第二是买卖双方的收益,从知识创造者和知识需求者的角度分别探究影响卖方要价的因素和影响买方出价的要素,从卖方角度,影响卖方要价的因素主要有知识转入成本和买方预期的知识收益贴现值;从买方角度,影响买方知识出价的主要有知识的创新或积累成本、卖方预期的知识使用价值的贴现值和知识转移给买方耗费的成本。第三是市场经济中供需的因素和知识交易的成本,即市场下调解知识资源供需平衡而产生的知识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到了知识的定价。在知识交易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交易的费用,这些费用也会增加知识的定价中的成本。除了在考虑到以上三方面的定价因素,为了保证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对知识的本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例如知识的稀缺性,创新性以及对新领域的开拓性也是影响知识定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专家对于知识资源的定价也是科学定价的保障,加入专家经验对定价因素的评估,也是保证交易定价的公正和客观性。

科学的知识定价是综合考虑了知识资源不同的特征以及知识供需双方对知识双方的收益预期等重要因素,通过不同专家组的评估,形成对知识资源的价值的最终估值,成为知识资源进入交易市场的指导价格,也是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 总结

企业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完善有效的知识交易模式是企业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在经济市场理论下的知识交易模式,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选择引导知识的流动,还激发了知识买卖双方交易的意愿。通过专家的定价机制使通过单一市场定价的知识交易更加公平客观,也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更广泛类型的知识资源的交易。专家在交易中的角色不仅是保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更体现了作为第三方参与保证交易的完成,它可以在完成知识交易后,对知识交易的各方和知识资源进行评价考核,并扮演激励者的角色,这也使知识交易机制在结构上和执行上的完善可靠。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是在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本身特性,体现知识价值的基础上,对知识资源最有效、最科学的在企业内部共享转移,并最终为企业所拥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Weiling Ke, Kwok Kee Wei, Factors affec- 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 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 Electronic Commerce 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

2.陈搏,张喜征.组织内部知识市场交易博弈模型及其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

3.应力,钱省三.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方式与机制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2).

4.韩吉韬,赵涛,路琨.基于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模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周波.知识交易的定价.经济研究,2007,(4).

6.江积海.企业知识交易机制的选择及其动态研究.情报科学,2005,(9).

7.于耀淇,江积海.企业间知识交易市场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情报杂志,2009,(11).

8.江积海,龙勇.知识型竞争性联盟知识交易机制与边界动态性――Crolles2联盟的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5).

9.纪慧生,陆强.知识交易与知识定价模型研究.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高汝熹,周波.知识交易的经济特征.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3).

11.李晨松,和金生.知识中介和知识中介参与的知识交易模型构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2. 陈搏.基于知识价值理论的知识交易及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年5月.

13.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6.

篇1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为满足集约化和精益化管理要求,初步完成SGERP系统以及SG186工程的实施与推广,并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重新整合内部生产关系和业务链条。电网企业内部变革使审计所面临的风险管控压力与日俱增,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审计对象信息化管理覆盖面越来越广,基本实现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新的管控模式和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形成,改变了过去的记录和存储方式,电子化、无纸化使得企业对经营信息的要求上升到了实时化和在线化阶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进步已经为远程在线审计和自动化风险在线监测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如何使审计实现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真正实现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的应用已成为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网企业在审计信息化方面建立起“一个系统和三大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审计手段信息化,但审计信息化运用如何更好服务于企业当前发展,服务于“三集五大”和谐运转提升,进一步系统的、实时的揭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全面风险,正是实践电网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必然面对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回顾

(一)持续审计理论发展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持续审计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根据AICPA和CICA的研究报告,持续审计是“独立审计师用以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产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见证的一套审计方法”,这里只是把持续审计看成是一种基于时间管理的审计方法,特点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或者稍后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审计,涉及到审计活动的各个程序,包括计划、风险评估、测试等,是内部审计师在一个更加连续的基础上执行审计相关活动的方法,其目的是持续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测事项和活动的正确性。但是从现代企业风险管控理念来说,在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持下,持续审计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方法,还是一种对整个业务链条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化风险甄别的审计模式,更加强调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对系统中数据实时的采集、挖掘、监测与分析,实现自动化风险分析和预警,并启动智能化应急机制。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提出的智能化持续审计,从涵义上可理解为在完备的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师通过信息系统工具对特定事项进行全流程的数据化监测与风险控制的过程,且包括对该事项的持续改进效果的最终评估。因此持续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后,持续审计已不再局限于审计方法的范畴,而是成为内部审计的创新模式,并在未来审计事业的发展中成为主流。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持续性和即时性,贯穿于风险评估、审计实施、审计整改等各个阶段,在审计事项发生后立即进行审计,根据需要随着开展,增强了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注重例外事项调查,突出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对与定义规则存在差异数据即时触发审计警报,关注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评价企业经营风险和机制体系建设;能够有效的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相结合,审计师考虑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层侧重于将设定的自动化程序应用到特定的交易,整合审计过程。持续审计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二)持续审计的优势 (1)时间意义。传统审计通常一年仅实施一次,工作耗时,需要被审单位大量配合和基础性工作,而智能化持续审计可以降低审计人员时间成本,提高审计实效性,在短时间内生成或立即提供适时的保证报告形成对被审单位持续审计循环。(2)目标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将审计工作中心由传统的“财务报表”向“系统和经营成果”转变;关注数据互通、系统安全性与正确性,相较于传统“事后”审计更关注整个过程,关注整体过程和风险。(3)交换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可以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使审计人员更有效的与被审单位、上级机关进行沟通;审计人员可以迅速从基础数据中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控制信息,明确权利与责任,了解自身活动如何与他人工作联系以及例外情况如何报告及处理的途径。(4)管控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运用信息系统可用于测试全年的连续交易,同时保证样本量,甚至可以保证100%的数据被检查,检查数据归集、处理更加快速有效,相较于传统人工测试及抽样检查,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持续审计的比较优势如图2。

与现有理论成果相比,本文立足于电网企业信息化实际,以电网企业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从战略意义、现实需要、战略要素等多维度挖掘电网企业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实施方式,试图建立一个拥有目标定位、相互作用、体系完善的电网企业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

三、基于电网企业的智能化持续审计实践探索

(一)电网企业审计信息系统运营现状及差距 2011年以来,伴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全面上线,按照审计信息化要求,信息系统“一个系统、三个平台”(ERP业务审计系统中审计门户系统建成审计学习工作交流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建成风险识别分析平台,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建成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如图3)也全面步入实践阶段,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目前学习交流平台虽然已搭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信息化审计等交流模块,但交流内容较少,人气不足;同时审计理念、风险审计等模块未能实现即时更新;互相学习、知识共享机制还未能快速到位,存在滞后性,部分缺乏实践效果。同时,风险识别分析平台的风险识别缺乏前瞻性,仅仅是对过去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类和甄别,未能从电网总体层面进行分析;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多维度统计分析体系,导向性不足。在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上,SG186工程与SGERP业务审计系统融合度不够,未能实时结合审计需求,完善系统功能;数据的前期管控力度有待提升,部分整合数据出入较大,审计信息化标准还不完善。

(二)智能化持续审计在电网企业应用定位分析 国家审计署2012年明确提出“不发展信息化,审计事业就没有出路”,把审计信息化提到如此高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探索创新审计模式,压缩审计管理链条,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注重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实时研究和把控,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外部环境要求现有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够有效甄别财务风险,更要能分析企业战略定位和管控模式;而智能化持续审计依托信息化,能够有效的辅助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提高效率,提升效果。基于电网企业内部环境现状调研,可以发现,电网企业目前现存的三大信息化系统,已经基本实现对审计计划、内容、方法、整改及知识交流的全覆盖,然而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ERP业务审计系统个别功能还不完善,审计业务系统与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相关数据未能同步更新,影响审计系统的实际应用;多种信息化平台的并存也给基层电网企业运用带来一定困难,普遍缺乏推进审计信息化的思路,缺少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切实有力的措施。同时电网企业审计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关注角度由历史数据向实时信息转变,关注范围由整体数据向重点数据转变,关注方式由存在性向相关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转变;而智能化持续审计能够电网企业部分信息实时性上的不足,与审计人员需求相适应,与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要求相符合。

(三)智能化持续审计在电网企业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电网企业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目前现行的审计系统,尤其是审计ERP管控系统,通过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实时自动化采集企业内部的经营数据,实时反映企业内部的风险,有效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审计系统目前已能够高度自动化地截取和操作数据,实现穿透测试和控制查询,并在短时间内生成高度可靠的信息报告,基本可以提供一个符合智能化持续审计要求的信息化操作平台。分析建立智能化持续审计成本收益可以看出,一方面,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数据穿透力和覆盖面,有助于获取更加及时和优质的审计成果,可以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管控提供更有效、更富有针对性的信息,降低电网企业传统审计方式下的资源、成本消耗;另一方面,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在建设“三型两化”企业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合理分配审计人员自身精力,也为信息化企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途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便捷、高效的在电网企业各层级之间传递,为降低风险提供一个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从机制转变层面分析,一方面,电网企业投资、管理是连续进行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循环的结束就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以财务数据来说,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必要时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复核,尤其是现金支出这种高风险项目,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更能符合常态化控制测试的要求。另一方面,过去的审计方式方法已经不足以分析现行信息化数据,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与审计ERP系统之间已经打通了安全有效的数据通道,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财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已经打通,综合测试、平行模拟等方法只有通过嵌入式审计模块才能更好的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实时把控。

(四)电网企业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战略要点

(1)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安全环境。一是物理安全控制。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逐步规范,已基本完成对空白数据的收集,但同时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形,电网企业可以利用条管企业优势,建立前期数据录入职责规范,实现人员职责分离,构建专人录入、专人核对、主管审核机制。二是逻辑安全控制。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但如果系统进入途径和防护模式不当,可以导致企业内部数据泄露,所以系统的逻辑安全性是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前提。

(2)多路互平台的建立和整合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基础。一是整合业务系统。审计ERP管控系统作为数据式审计的技术平台,处于电网企业现存三大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地位;本文认为,电网企业可以进一步对现有系统进行平台、数据、组件、应用集成,使各个审计信息平台相互贯通,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搜寻数据,互相比对数据,发现危险源点。从实践运用看,可以通过打开与审计门户、综合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使得风险识别机制融入到审计技术平台之中,同时可以使得审计报告后续整改和审计经验交流更加贴近于实际操作,便于审计人员的掌握和使用。二是构建多路互平台。在整合现有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接口,运用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将现行审计程序嵌入进去,实现技术简单、经济适用的审计同步性能,从而使被审单位服务器与审计机构服务器共存于一个平台,构建审计人员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基础。

(3)规范化的服务协议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关键。一是规范实施流程。鉴于电网企业无持续审计规程可循,加之审计人员队伍整体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规范流程时,电网企业可以在现有机制下考虑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二是完善交互标准。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实施,交互标准是关键,电网企业开展智能化持续审计必须从系统开发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在开发环节,需要制定标准,开展可行性研究,将审计人员纳入到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在应用环节,必须确保应用过程的准确、安全、可靠,内控人员适时核查。

(4)有效的数据传送速率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手段。一是设立数据标杆。智能化持续审计对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更为严格,建立数据标杆尤为重要,如涉及财务数据时,可以通过将录入时间、科目一致性、资产折旧等与相关标准的比对,设立准入标杆;也可以通过对会计报表主要项目几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比对后设立标杆数据,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管理费用增长率、财务费用增长率等,防范不规范数据进入审计信息系统。二是建立数据仓库。数据是开展智能化持续审计最有利的抓手。电网企业应当建立审计数据仓库,作为一个单独的企业数据存储仓,作为一个带有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大型数据集,只有被认为会产生企业风险和影响审计风险的经过选择的事项,才能被收集并存储在审计数据仓库中;确保在其他业务系统处理的同时收集证据,将生产经营数据和相关审计证据方便地应用于不同的审计工作中。

(5)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重点。一是发挥信息监控功能。通过智能化持续审计系统,有效集成和分析专业数据,逐步建立指标自动分析体系,实时进行风险扫描和诊断,在各子系统中加以运用;设立单独的监控预警服务器,设立重要风险阀值,将主要指标和分析性程序引入服务器,从被审单位的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后,进行指标分析,在同预定标准库比较后,发送例外报告,提示风险。二是借力数据处理功能。智能化持续审计系统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适时查询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追溯功能,逆向追溯到信息源头,正向追溯到最终结果,跟踪具体业务流转轨迹。三是保证信息对称。加强沟通,打造信息传输、反馈桥梁,保证被审单位和审计机构信息对称是保障智能化持续审计效果的重点。审计人员通过数据挖掘、信息监控发现的问题、获悉的风险,需要及时传输给被审单位,及时与管理层沟通,提供防控风险的有效建议,保障审计质量;同时被审单位也需要适时了解自身企业管理的不足,及时整改和完善,从而保证审计成果第一时间得到运用,更能够防范被审单位未知风险扩大化。

(6)审计人员素质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核心。一是提升业务素质。电网企业审计人员大多是会计、审计专业背景出身,缺乏IT技术和电力专业背景。所以,审计人员应熟悉业务流程,了解电子数据与业务的相关性;理解管控措施,主动参与相关的控制活动,保证获取信息及时有效;同时要能够从实质性测试逐步转变到风险控制测试。二是转变审计观念。审计人员应加强对智能化持续审计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注重人力资源、共享与培训、绩效考评,为持续审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理念基础;同时电网企业要让审计人员了解到,智能化持续审计对信息实时性的把控和企业风险的防范的重要意义,逐步意识到持续审计代替传统审计的必然趋势。三是引入责任追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标准,建立智能化持续审计质量责任体系,引起基层电网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将审计信息化项目价值核算紧密挂钩审计人员个人绩效、职业晋级和薪酬分配,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为智能化持续审计推广提供保障。

以上所述六个关键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安全环境是前提,被审单位和审计机构之间的交互平台是基础,交互标准是关键,将双方的数据传递作为抓手,持续做好信息反馈这一重点,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作为智能化持续审计实施的核心要素,六大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如图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化持续审计是电网企业信息化形势下的新型审计模式,它建构于现有审计系统整合的基础工作之上,又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持续化审计模式,形成有效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对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创建“两个一流”电网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审计信息化现状分析及经验总结,解读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着力于从理论体系、制度保障、数据管控、人员管理及考核机制等多层次阐述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发展方向,并初步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但如何有效落实,如何更好的把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与企业精益化管理系统的融合,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不断完善;同时,本文仅仅从理论构建、经验和现状相结合的层面对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进行探讨,在整体研究内容上尚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践性验证。

参考文献:

[1]易仁萍、陈耿、杨明、孙志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审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