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城沟村基本概况
城沟村辖区总面积53平方公里,距县城小市4公里。山林面积6.5万亩,耕地面积3200亩,农户858户,总人口2970人,共计9个村民组。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900元。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县来看属中等水平,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民对政策不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今年城沟村为农民免费安装自来水,由于地形因素,地下管道需从农户的农田地下经过,施工结束后就恢复其原貌。这本身是一项惠及村民的工程,但是一些农户关注的却不是自来水为其带来的方便,而是管道会不会造成土地减产,后由村干部和农业技术部门人员反复讲解引导,才保证自来水普及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土地制度不科学。城沟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基本上是以人口作为分配土地权利的依据,是一种行政性的“均田制”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造成土地规模过小,地块零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无力抵御市场风险。
三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目前城沟村农业生产仍以人工作业
为主,从播种到秋收,耗费较多的人力,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这个季节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务农。实际上,该村农民的务工收入是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从事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技能型农民相对较少。
四是惠农效应不明显。近年来,国家在粮食提价、粮食直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城沟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拟定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着力转变农民循规蹈矩、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敢闯敢拼、积极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能型农民。
二是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新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把握好国家相关土地政策的基础上,遵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努力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促进土地利用的规模化经营。如:上堡和下堡两村,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调整出300亩土地,作为土地有偿转让的试点,建起280栋反季节温室蔬菜和水果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有10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每个棚室年产蔬菜1万余公斤,每年获利近2万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利用小市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发展中药材、干坚果、水产养殖、特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如:城沟村有山林6.5万亩,是一个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的村,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人工林、经济林和效益林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篇2
×县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类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内容,通过造就一大批直接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为农民致富、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业增收的强有力保证。为适应“三农”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局党委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发现状
、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全县农村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人。其中农民技术人员人,获得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人,发放绿色证书人,农业种植果树、蔬菜(包括食用菌养殖)等农业方面人才人,林业包括育苗、花卉等人,畜牧饲料、家禽家畜养殖、兽医等人,水利农田水利、水产养殖等人,农机机灌、机耕等人,经济经济管理、营销大户等人,能工巧匠及其他人才人。
、我县农村人才开发培养。从年代以来各乡镇对农民技术人员开展了种植、养殖业和技艺性培训共计人。今年,我县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核心户培训的同时,依托农口各部门、农广校等在有限电视频道开办了农民教育课堂,扩大了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期,参训人员达名,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期次,培训余人。从今年起,依托农广校、职业中专等学校开展了农村人才的对口培训,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依托本地的“田专家”、“土秀才”带动广大农民进行传、帮、带,培训内容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紧紧围绕畜牧、食用菌、名优水果等主导产业开展培训,重点围绕优质肉羊、瘦肉型猪、食用菌养殖、速生丰产杨、苹果、网箱养鱼等农户开展培训,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到今年已建立农村各类经济合作协会个,带动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了农民技术员、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初级评审委员会。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以来,共评定各类农民技术员人。
、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发展,迫切要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是,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较低,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农技推广型、生产开发型、经营管理型人才十分匮乏,这与我县推进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思路
一是农村急需的人才类型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种、养殖业、加工业、市场营销、建筑和适合外出务工人员的机电、机修、家政服务等。二是农村人才的培训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技能技术、经营管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三是农村人才的培训方式突出以乡镇为基础,“支部协会”为载体,主管涉农部门为主体,将培训课堂直接办到基层生产一线,面对面与农民群众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四是培训时间视培训内容和对象而定,培训经费上,社会公益性方面的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应以个人出资为主。五是农民技术员职称的评定,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规范评审颁证行为,防止出现多头评审颁证的现象。
三、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及早规划。建议尽快制定《加快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做好十一五期间,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规划。
、组建机构。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配备了人才办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全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涉农部门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职能职责;二是在全县各个乡镇成立劳动保障和人才服务所,专门考察配备专职事业人员到该岗位工作,为搞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组织保证。
、培养人才。对农民技术人员开展种植、养殖业和技艺性培训;规范完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突出抓了公共知识的培训,依托各职能部门开展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在农村人才培训方面,突出以乡镇为基础,主管涉农部门为主体,“支部协会”为载体,将培训课堂直接办到基层生产一线,面对面与农民群众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了向基层农村选派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开展帮扶工作,与广大农民零距离接触,共同寻求科技致富之路。
、职称评定。进一步完善农民技术员、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初级评审,评审工作做到一年开展一次活动。
、人才表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和表彰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先进模范人物、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树立典型,形成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化。
、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大中专毕业生等,引入到农业生产指导、教育行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人才市场。一是完善人才服务中心,依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人事人才服务工作;二是大力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解放思想,营造氛围。一是对农村人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建立一支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土专家”、“田秀才”队伍。农村人才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钻研科学实用技术,以自己的模范行业和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二是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向农村延伸的突破口,切实为“三农”服务。三是树立大人才观,摒弃传统的以学历和资历论英雄的旧观念,农村中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是人才。
、完善政策,整体开发。首先在人才的选拔上,通过调查摸底,将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汇集起来,登记造册,建立相应的人才信息库,并以此为重点,建立优秀乡土人才选拔与引进并举的工作体系,努力在人才数量方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人才培养上,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永久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在农村人才的选拔上,建立优秀乡土人才选拔与引进并举的工作体系。在农村人才的管理上,要采用“分级管理、政策激励、盘活人才、促进发展”的方针,激活人才的运行机制,形成人才的运行机制,把各类优秀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角,推向农村干部领导岗位。在农村人才的表彰上,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形成规模效益并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的农村优秀人才,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以营造开展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良好环境,给农村优秀农村人才更多的实惠。在农村人才的使用上,要建立激励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壁垒、城乡壁垒的界限,支持和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到农村进行科技服务活动,大胆使用农村人才。
、优化环境,聚集人才。一是优化人才“硬”环境。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创事业平台,增强全县对各类人才特别是农村人才的聚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优化人才“软”环境。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好务,努力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共同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篇3
一、目的和意义
让广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群众,倾听基层和群众的呼声,掌握基层、群众的情况,拉近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切实帮组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摸清民情,了解民意,为开展好“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打好基础,提供依据。
二、全员大调研的主体
全体机关干部、乡级单位干部、村主要干部。
三、全员机关大调研的时间
7月13日至8月15日
四、调研内容
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就以下内容进行调研:1、群众生活存在的困难是什么;2、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3、群众的需求是什么;4、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和意见;5、群众身边有那些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得到解决,6、群众对自觉抵制非法营运车辆船只的认识有多高;7、群众对、门徒会的危害认识有多深;8、农民增收途径;9、对惠农政策的认识和意见;10、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1、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那些。
五、全员大调研的实施方法
1、责任到人,全体干部划分到村(社区),深入各村(社区),社(居民小组),户。
2、各位干部到了责任区后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宣传调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意义,并进行现场调研,征集问题。
3、逐社、逐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话,谈心交流。
篇4
科技调查报告是针对科技领域的某一事物、某些现象或某些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认识之后所写的一种报告性文书。科技调查报告要陈述事实、列出数据、分析特征、把握规律,是一种将叙述、说明、议论多种方式融为一体的实用文体。
科技调查报告的作用是为科技领域的决策、管理、研究等提供参考资料。
(二)科技调查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
科技调查报告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它或者针对科技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力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针对科技领域里的某些情况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对其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科技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材料、数据、意见、建议,往往会对科技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数据性
科技调查报告对情况、现象和问题的揭示并不是主观印象式的陈述,而是要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供大量确凿的数据,把认识建立在大量事实材料和科学分析归纳的基础之上。大量来源可靠的数据使调查报告显得内容充实、真实可信。
3.及时性
科技调查报告是针对当前科技领域里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而进行调查、写作的,它在时效性上有较高的要求。当前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也日新月异。如果调查和反映内容已属时过境迁,其意义和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三)科技调查报告的写作
1.标题
科技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一是直接由调查课题和文体名称组成标题,如《光电技术产业动态调查报告》。
二是用提问的方法拟制标题,如《cad能够帮助我们干什么?》
三是正副标题写法,正标题用来陈述事实或提出疑问,副标题写明调查课题和文体名称,如《无证造缆车,六成不合格——对×市七家游乐场游览车质量的调查》。
2.导言
导言是科技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用来简明扼要地介绍调查展开的背景,交代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方法等,阐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中是篇幅最长、内容最重要的部分。对基本事实的叙述,对各种现象的统计和分析,对特点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进行的。
科技调查报告的主体要分出不同层次进行撰写,每一层次可以有一个小标题,也可以用标序码、层间空行、段首关键句提示等方式显示层次。
4.结语
科技调查报告的结语,也就是全文的结尾部分,它可以用来概括全文的中心观点,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提出希望,可以用来作些补充说明。
【 例 文 】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调研报告
科技部赴福建南平调研组
20__年5月25日
【摘 要】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福建南平市地方党委和政府为探索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在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南平市通过大批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特长的科技人员直接下派到农村一线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服务,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基层,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科技下乡”和“科技进村”活动,把短期行为转为长期行为;不同于科技副职,把对基层的行政领导转为直接的参与农村生产实践;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把生产咨询行为转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经济行为;不同于“定点扶贫”,把农村的脱困解难转为示范带动;不同于机关的“分流下派”,把干部的“被动”锻炼转为主动发展,使广大科技干部的人生价值得到最直接的具体体现;也不同于简单的技术服务,把个别项目的个别行为转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注重农产品品质、品牌、专利和标准,兴办农村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供销的集成运作和系统运转。通过综合调研我们认为,在闽北贫困山区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带动了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资源的进一步作大,实现了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特派员”,使当地农民尝到了用科技增收快、增效快、致富快的甜头,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在地方农村经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的新生事物,是一种适合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创举
1.积极探寻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南平地处闽北山区。建国以来,南平一直是福建的经济重地。南平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近年来,随着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长期统购统销环境下形成的闽北传统农业面临着重大挑战。原有的单一以粮林为主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减缓,农民收入增幅下滑,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各种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成本提高,卖难问题加剧。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农业和非农业的收入落差增大,一部分农民抛荒土地,外流发达地区,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空缺。
南平“三农”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农民科学
文化素质低与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矛盾;二是农业发展亟需加大投入与农民收入低、乡村财力弱、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三是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分散的农民小生产的矛盾;四是基层各级党政领导方式上下自成体系与农民自发性生产经营“两个循环体”相互游离的矛盾;五是群众需要干部转变作风、贴近服务与干部作风不深入、脱离群众实际需要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是闽北最突出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全国农村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南平市领导班子通过调研认识到,在众多矛盾中,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成为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另一方面,现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解决南平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只有科技才能救“三农”。
2.积极探索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的新途径
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把大批科技人才派到农村,在科技与农民之间建立起一个直接联系的机制与平台。1999年2月,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进驻215个行政村。这些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涉农部门干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一般任职时间为1~3年。这其中不少人员,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只是普通干部,他们比农民科技、文化、政治素质高,派到农村后就好像进入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找到了干事业的舞台,发挥了超乎预料的作用。三年多来,已先后分四批选派2238名科技人员,进驻1364个村,覆盖了闽北85%以上的行政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浪潮。
南平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步推进的过程。其主要做法:
一是实行双向选择,寻找科农的结合点。(略)
二是创建利益共同体,科技进大户,形成龙头企业示范。(略)
三是高位嫁接,重心下移,成果转化一步到位。(略)
四是建立保障机制,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略)
五是小农经济与集约化联动,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略)
二、“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哪里
经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认为,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就特在制度、机制和途径等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1.特殊的抓法(略)
2.特殊的政策(略)
3.特殊的使命(略)
4.特殊的地位(略)
5.特殊的工作方式(略)
6.特殊的效果(略)
三、启示与思考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南平市在经济发展遭遇诸多困难、经济增长陷于低谷、经济结构面临艰难调整之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南平市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也没有一味向上伸手“等、靠、要”,而是自寻发展路径,在发展中创造条件,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致富,使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呈现出良好的开端。这一制度的创新与实践,也给我们科技管理工作者带来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深层的思考。
1.在落后地区把资源做大,在农村基层“筑巢引凤”,使科农携手,实现了“双赢”。(略)
2.突破“三部曲”,三个资源一起抓,以人力资源重组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略)
3.重心下移,高位嫁接,营造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和网络,为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奠定基础。(略)
4.机制重于技术,防止市场失灵,激活农村经济细胞,做到系统有效。(略)
5.在农村播撒科技种子,把点的技术固化转为面的技术辐射,是新时期农村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使命。(略)
6.通过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资源的重新整合,巩固和稳定党的基层政权,是我国结构性稳定的前提,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略)
四、西北地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刻不容缓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西部的经济发展与西部稳定问题密切相关。同志最近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机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出一条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
西北五省区是我国最大的贫困、半贫困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那里的农村经济能否通过引入科技实现较大发展,闲置的科技人力资源能否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得到盘活,特色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系统建设能否同步进行,是新时期的重大政治问题。根据调研,我们认为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革命老区、闽北贫困山区进行的一场制度和机制创新,是我国由“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时期在地方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的新生事物,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可以在西部进行“移植”和试点。下一步,我们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宣传福建省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经验。
2.科技部将选择西北地区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试点。并在进一步总结有关经验的基础上示范推广。
3.认真贯彻《20__~20__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关于西部地区人才政策、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等精神,在促进西部人才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积极鼓励东部地区科技人才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向西部选派和流动。
4.目前,西北地区正在积极制定有关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试点方案。拟于下半年在西南地区试点,进而辐射到整个西部地区。科技部应对试点进行政策上的指导。与此同时,对西部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地区和城市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
篇5
近年来,大庄子乡党委、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广普及科技新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但如何进一步推动全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分析了解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庄子乡共有6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2437户,8962人,耕地38686亩,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4594.6元,比2005年增加205元。全乡有党员612人,党支部12个,党小组40个。
二、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全乡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结构优化。优质抗虫棉达到75%以上,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广。
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596.6元,比2004年增加200元,增长8.03%,比2000年的3386元,增加1210元,年均增长202元,年均递增7.4%。四是农村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全乡共有2437户,2005年共修建高标准小康房45户,95%的农户按照统一的标准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大庄子乡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部分农民比较富裕,房子比较漂亮,农村也比较稳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近年来,由于乡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及文教卫生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十万、几十万,甚至更多。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大庄子是一个传统的产棉大乡,棉花在全乡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现在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棉花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发展的潜力似乎不大。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处在一种“望天收”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足。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型加工企业。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都还处在创业的初期阶段,自身的生存发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四、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尽管“十五”期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6元,初步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示范带动。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引进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加大棉花的产出率,同时通过棉花膜下滴灌等新技术的示范,带动棉花产业增产增收。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在继续推广jd-3、jd-4、9665、丰棉8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同时,要以科技为动力,坚决淘汰劣质低效品种,积极探索推广棉花双株双层立体间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和潜力。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做到农产品按标生产、有标上市。农产品的竞争已进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时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效益呈倍增长。“十一五”期间,要顺应消费需求,高度重视标准化,普遍推行标准化,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3、要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篇6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11改革?_放制度效应
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种资源也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包括劳动力资源。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另外也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突出了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的外流需求进一步强化。并且随着城镇对各类福利制度、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居住的制约,解除了农民自身生存的限制条件,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12公共服务不完善促使劳动力转移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无论是就业、医疗还是劳动保障、义务教育等各方面均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公共服务长期处于低供给状态,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向农村倾斜,比如道路硬化、建设卫生池等,但是这仅仅表现在硬件建设,而诸如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软件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生产要素投入少
由于农村基础建设较差,因此整体投资环境远远比不上城镇地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现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增长。根据一组来自于部分农业大省的调查,2016年农用资金“非农化”现象比较严重,诸如经商务工人员借贷、农村信用社进城等资金分流渠道增多,除此以外,资金分配、使用各环节、渠道的截留与挪用也弱化了农用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的回报率始终处于较低的地位,农民的积极性低,这些均会导致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资供应紧缺,恶化农业生产环境。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江苏某镇2005年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在096亩左右,而在2015年十年间人均耕地面积则达到了124亩,较10年前有显著增加。主要就是因为人口外流导致部分耕地闲置,间接增加了人均耕地资源,而闲置耕地集中流转至种植大户,有利于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其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以江苏某镇为例,该镇在201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不到1万人,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业的比例也显著高于从事农业的数量,即使留守农民其工作选择也更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降低了农民对耕地的依赖,农村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产业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最后,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江苏某镇其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553元,而在2015年上升到了14119元,十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且有外出务工成员的家庭年收入显著高于无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由此可见,劳动力输出是目前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
22负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一般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劳力为主,农村的留守从业人员以老弱妇劳动力为主,优质劳动力的缺失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产业化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大量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及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筑公路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直接阻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有能力、有意图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劳动力更倾向于政策、资源更发达的城市地区,不利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此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也会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文化产业投资长、见效慢,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文化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甚至流失状态。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弱化了转移者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而留守劳动力在基建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学生集中在城镇学校,促使农村优秀的师资资源向城市集中,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教育质量。
3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负面影响的策略
3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教育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在农村力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现状中,除了普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外,针对成年人的农村科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劳动力学习、掌握更先进的农村科技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先进农村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实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当然,现实情况中政府可支配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农村科技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可实行农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突出当地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作用,乡、村两级农业单位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32加大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
农村生产要素的匮乏使得我国现在还有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人力、畜力等传统形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度低,导致农业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从政策、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化农业劳动力配置,尽量留住知识丰富、技术专业、综合素质高的本地人才,使农民认识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33突出转移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服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行业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巨大,如果发展吸引力强的第三产业,增加农村就业容量,自然可以吸引大批转移劳动力回流。并且第三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劳动技能门槛设置较低,因此,可吸纳文化素质、专业能力较弱的农村劳动力,以更好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网络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无须大量密集型劳动力,适用于返乡农民、创业农民,且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原生态资源,且农村居民可凭借这一先天优势发展特色电子商务、特色农业。不过农民对网络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足,政府部门、相关单位要强化这方面的指导,引导农民群众了解电商、掌握相关知识,积极推广规模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篇7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篇8
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
脱贫工作开展来,人社局高度重视包保帮扶工作,认真按照“六扶”包保责任要求,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新措施,多次到包保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切实履行帮扶单位工作职责,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提质提效。
一、**村基本概况
**村全村1209户,总人口5360人,耕地面积8600亩,位于**镇西侧,由11个自然庄组成,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56人。目前系统内未脱贫59户10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13人,低保贫困户21户53人,五保贫困户35户38人,由人社局10名干部职工负责包保30户66人。包保人每月走访贫困户至少一次,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 、产业发展等问题,投资10万元建设60㎡爱心超市,同时捐赠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用以改善**村办公环境。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村的贫困人口在生产、生活在都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交通、饮水、用电、住房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落后。一是交通难。“交通难”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市场占有份额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民增收难。二是饮水难。据统计,全村饮用水主要靠自家打井取水,到目前饮水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三是用电难。村中虽已不存在无电村,但由于基本未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用电损耗大,因此经常缺电。四是人居环境条件差。通过危房改造,三官村的贫困户住房问题已有很大改观,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住房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并且村中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大部分群众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小部分贫困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干部未能掌握实用技术,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三、导致贫困落后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上说,***村主位于我县西北部,位置偏远,人多地少,缺水、行路难,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通讯缺乏,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二)因病致贫。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居民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正在逐年上涨,基本医保难以解决群众因大病承担的重负,在一些家庭,往往病倒一个,就塌下一个家。截至目前,系统内****村的贫困人口中,因癌症、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病等疾病致贫的有32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0.8%。
(三)自身原因。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还偏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新事物、新产业的认识和接受慢,是造成贫困的内在原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
四、解决贫困村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实现***村率先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必须要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
(一) 提升站位,夯实帮扶工作基层基础。坚持将优秀干部沉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专干,锻炼党性、增长才干。做到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真正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发展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实。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三大革命”中,要加大对***村的倾斜扶持和照顾力度,以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二)改善条件,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后要想方设法在公路、农田基本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自来水、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多组织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免费为贫困群众传授科技知识,送医送药,加大高新科技投入力度,用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思路扶持****村发展。
(三)立足自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村的脱贫与增收,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只是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农民增加收入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有赖于农民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和艰苦的努力。人社局依托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针对****村有条件、有意向的贫困劳动者,采取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同时针对已经创业或者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开设免费创业培训班,成功提高了这些贫困户的就业技能。
篇9
当前,浙江省农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村发展的基层设施,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但随着农业商品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逐步形成,农村合作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关口。这个关口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层次、规范组织行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匮乏是制约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变农村合作经济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关键问题是要有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以合适的模式加快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环境,是当前浙江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鉴于此,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招收并培养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为浙江省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探索出一条可行并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项目主要内容
1.组织实施了全面的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现状与需求调整为了清楚地了解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指导支持下,学院经过认真的研究与筹划,在2007—2009年分期分批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组织了由近200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对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等11个地市、80个县(区)、乡镇的基层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院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
全体调研人员深入到近300个乡镇、102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直接接触农村专业合作社人员1500余人次,召开县(区)、乡镇基层社主管人员及农村专业合作社主任座谈会20个,访谈100余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54份。本次调研活动是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以来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直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合作经济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明确了学院设立面向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履行为浙江省培养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责任的决心。
2.构建了“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的现状和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学院逐步建立了“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两类定向”即三年制定向培养和“2.5+0.5”定向培养;“双元多层”是面向在岗在职人员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与检测、连锁经营管理等多方向、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
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推出了“大学生社倌”计划和“双元多层”教育。“大学生社倌”计划采用两类定向方案。一类是三年制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方向,即面向中职农艺类毕业生实行单招单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涉农企业骨干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趋向。另一类是“2.5+0.5”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定向培养,即每年在全院三年级学生中报名,挑选100名学生参加,0.5学年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方向专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趋向。“双元多层”教育。一类是学历教育,招收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在岗在职,并已获得中级技能证书人员,三年制连锁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专科。另一类是非学历教育,根据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农业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多方向教育培训以及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的培训,取得专项证书或特有工种的中、高级技能证书。
3.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创建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在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要为浙江省农村培养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第一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经济管理继续教育的需求;第二创造贴近农村合作经济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学院针对“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两类定向”即面向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通过培养合作社理念和现代经营意识,进行基本素质、管理素质和实际技能培养。“双元多层”是根据在岗在职人员的岗位诉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三年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教育,更新理念,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强化专项技能培训,以适应各自岗位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4.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从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做到所培养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要求在保证教育教学水平质量基础上,必须做到人才培养紧密贴近农村实际情况。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院2008年在浙江省社的支持下建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地市一级基地。学院与全省11个地市供销合作社、浙江省社的5家直属企业集团签订校社合作、校企合作协议,这些基地的建设要求主要在于教育教学条件的优化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建设以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教育教学为切入点的县(区)基地。学院分别选择可以在本省发挥较好辐射作用的萧山、平湖、绍兴、安吉等17个县(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并与其签订共同培养新农村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学院和基层社按照农村合作经济人才教育标准要求对基地进行建设,基地建设纳入县(区)社整体规划发展中,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基地得到持久的建设并很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建设和教学实践,学院基本达到了以教学切入、全面提升基地整体水平,发挥区域辐射的作用。几年来,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农村合作经济、为农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基地已发展到全省的21个县市,还拓展建立了10个农村合作经济研究基地。学院通过这些合作机制跟踪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开发涉农教材、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组织技术服务和指导等,不断丰富基地内涵,拓展基地功能,紧密了与系统和“三农”的关系,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县(区)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那么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院颇有创意地推出了“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院在每年年初以年会形式通过省、市供销合作社向县(区)、乡镇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菜单”(培训及技术服务内容),让农民“点菜”,然后根据这些“菜单”,制定计划,实施“送餐”。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师生开展“春季调研”、“暑期社会服务”活动,组织了“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检测”、“农村网络信息化技术”等专业教师团队,以支持指导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各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主要任务。这些教学团队深入基层、深入田头、深入农户“送餐”服务,实地进行操作示范、指导答疑。一方面教师服务于农民,同时教师也在“送餐”服务中将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带回学院,不断丰富充实和修正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了教育切入、教学相长、以教促学、全面提高。这一有创意的举措作用明显,受到县(区)、乡镇基层社和人才培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广泛欢迎。
项目创新点
以市、县(区)供销合作社与学院签署协议的形式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此举可把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同时全面提高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整体水平,并成为当地农村合作经济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辐射基地。以“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形式支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此法一举多得,既弘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同时又提升基地、基层社整体水平和影响;建设了教师队伍。
根据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需求的实际,建立了面向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和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两类定向,双元多层”招生就业模式,并得到了财政支持政策,保证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空间。根据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建立了适合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需要的“大学生社倌”计划,“双元多层”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和个性化培养,同时为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项目应用推广意义
本项目最明确的效果是培养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自2009年起至2011年,“两类定向、双元多层”总计招生学历教育300人、非学历教育1万余人,现已有110名毕业生服务在县区涉农企业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
项目涉及到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各个改革建设项目点,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绩,并且在每个建设项目中都还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有较大的延展性。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同样可以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发挥作用,具有可持续性。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稳定浙江农村合作经济人才队伍,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者的岗位作用。
篇10
关键词:我县;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分析;建议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的直辖县,北隔长城和,地域广阔,在实施合理科学的农村合作社管理后,在2010年,阳高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56146万元。与此同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农村合作社需要全面展现出其对于经济管理的重大价值,强化政府和农户间的联系,促使农村合作社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价值
1.1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脚步
发展农村合作社,能够提升农村产业化目标实现的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链能力,健全农业发展措施。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程序。但是,在此过程当中,单凭借群众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还不能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科学的把诸多分散农户相互连接起来,即,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成农户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为合作社成员奉献诸多智能服务,更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市场活动当中的价值。
1.2可以解决当前农业范围内存在的显著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和现代农业的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目前农业生产方法仍旧是小规模生产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诸多成本,并且劳动生产率较低。与此同时,在现代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当中,服务体系缺乏完善性,并且仍旧处在分散性经营中,生产步骤与销售步骤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农产品质量与信誉若想实现统一,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科学技术含量较低、缺少增值能力,这会影响农业总体效益。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标准
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而言,主要由农户与政府组织构造,然而政府和农户间却缺少服务性组织,这会影响每一项政策的准确落实。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构建的组织,借助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把农民有效组织在一起,并且参与到市场当中,不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准则,并且对保护农民权益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借助构建农村合作社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竞争水平,抵抗市场风险。
2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济不再是集体生产的方式,而是制定了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这种全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将每一亩田地划分到每一户中,农民需要独自耕种并且要自负盈亏。此种经营方法激起了个体农民的主动性,为农民奉献了激励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新农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适当的增加了我国的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我国加入WTO组织和农业展现产业化发展,这样个体承包经营为根本的农业生产方法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其一:个体农户的生产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的生产资金投入,减低生产效率,不可以展现出规模经济所存在的价值;其二,个体农户在变换无穷的市场前,未能积极有效的应对,不具备强大的抵御风险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根基非常弱,缺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信息流通途径不顺畅。由此可见,我国的家庭承包联产责任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阻挡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此种状况下,健全的农村合作社能够针对上述状况实施优化,农村合作社可借助诸多途径找寻科技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一定的帮助,以此规避农户在生产当中出现盲目问题。
3做好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相关措施
3.1将专业社作为主力,综合社当成辅助
在国际上,一般会把农村经济合作社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农村经济综合合作社,另一种是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具体指购买、销售等为根本的合作社,譬如:欧盟及北美国家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综合合作社的具体职能是为农户奉献经济数据信息,和另外综合服务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经济模式隶属于专业合作社模式。参照目前我国小农户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当前实施的农村合作社需要把专业社管理方式当成主力,辅力是综合社管理方式,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才能够更好的取长补短。
3.2增强农村合作社间的相互合作
在当前构建的合作社当中,不一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借助强化每个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实行全新农业合作经营方式,务必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应用土地流转渠道将土地更多的集合在合作社当中,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农民在土地解放出来。不一样的合作社借助强化生产经营合作,应用诸多模式实施沟通与合作,相互合作,补充生产与营销当中存在的缺陷,促使农村经济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够走上致富之路。
3.3实施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方式
为促使产品融入到亚洲甚至是国际市场,打开和其他国家交流的渠道。农村合作社需要实施国际化经营,这也是经济全球化所必须具备的准则。譬如:丹麦人口数是460万人,但却是养猪大国,此国家三分之二的猪肉都是合作社生产的,在1999年,猪肉出口数额到达了190亿克朗,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在丹麦最大的合作社当中,有3万余名员工、28个生猪屠宰场及7家熟食加工厂。此产业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养猪户的经济利益,改善了其生活水平。
3.4积极构建联合社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社包含两个组织,一是基层社,另一个是联合社。联合社成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其一,积极为农户奉献社会化服务;其二,获得规模经济利润,社员联合构成基层社,然后再构成联合社团,其最为重要的完成目标是,获取经济利润;其三,为政府或者另外管理人员提出政策意见。譬如:阳高县在积极创建联合社后,就2010年而言,猪饲养量已经达到60余万头,比2009年提升了1/5的饲养量,由此,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升,生产积极性也逐渐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阳高县迈向更大发展空间。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农村合作社的丰富经验,我国家的合作社制度由原本三级转向二级。笔者认为,在经济和文化程度较为落后的农村,可在合适的时间参考当地农户的文化能力,实施基层社和联合社的双向模式,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促使合作社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节省合作社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经严丽,邓玲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以田东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6(03).
- 上一篇: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 下一篇:危废品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