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布署,结合农经站工作实际,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农经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3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3月底至4月底已结束。通过深入动员,组织学习培训,各股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农经工作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从5月上旬至6月底,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在活动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端正态度,增强信心,进一步明确了农经工作的目标,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精神和农业局党组部署上来。
(二) 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
1、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农民负担“四项制度”,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贯彻落实“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做好筹资酬劳监督管理,今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省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村民筹资上限标准和以资代劳工价标准,报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实施。
3、为更好地做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全面准确地了解直补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行力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1、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转发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全面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步伐,力争近期能够全面完成补换发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1、配合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会议,并负责起草《**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报**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经市政府申批后下发各县(区),推动各县(区)工作的开展。
2、组织申报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及时布置,认真组织收集审核汇总上报19个项目。
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站。
4、完成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自评。并将绩效评价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农业厅计财处。
7、组织开展2008年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资金到位、管理使用以及实施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涉及检查项目项目7个,通过市县两级的检查,没有发现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等违纪情况。资金到位及时,管理规范。目前,除宁洱县民安村仔猪养殖协会项目还在实施当中,其他项目已按计划实施结束,通过项目实施,部分已初见成效。
8、认真做好项目挂牌工作。截至2008年**市得到省级财政扶持项目35个,为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根据省财政厅、农业厅项目相关管理要求,市农经站组织各县(区)农经站对2004—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单位全部进行挂牌,设立示范项目标识牌,并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 加强农经统计工作
2、按时完成上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六) 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1、开展业务培训情况。2009年5月31日前,全市共举办“数字乡村”工作培训29期,475人次,其中县(区)级11期,69人次,乡(镇)级18期,406人次。
3、网站维护及信息情况。我4、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市农业局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报送进度统计表、到实地督查等方式检查促进我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使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2、加强对村级财务委托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及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
3、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步伐,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年初制定的50个的发展目标。
4、认真抓好农业部、省农业厅各项统计报表的培训、布置工作,做好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认真开展下半年农村入户调查工作。重点做好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查、资料整理、预测和分析。
5、认真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服务“三农”的信息通道工作。完善和稳定工作机构,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下半年市级计划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一期。
充实完善栏目内容,突出信息的重点。加强对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扩大我市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发掘我市各地乡村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潜能;提供劳务信息、产品供求信息的,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的发展。
篇2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18世纪英国诗人库柏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
时至今日,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老牌的“城市中心”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到无数的新兴城市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及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等,全球70亿人口已有近一半居住在了城市,而到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地方将变成城市。
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已迈入“城市时代”。城市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繁荣和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冲突等诸多挑战。 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
矛盾无处不在,如何科学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有效解决城市问题的路径。
从全球来看,2015年可谓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在这一年,联合国通过了到2030 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部17 个目标中,有11 个是“建设具有包容性、安全、有复原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与此同时,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全球城市以及美国西雅图、德国弗莱堡等其他领军城市也已经纷纷制定了到2030年要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战略规划。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多重挑战。在中国,无论是北上广等率先发展起来的超大城市,还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小城市,其发展的过程几乎都是以高的生态消耗为代价,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疾病、冲突等问题都使得城市陷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漩涡。
如何在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不再只看重冷冰冰的数字增长,而要在规划设计、管理治理时更注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篇3
[关键词]贵州 信息政策 信息产业
一、信息政策概述
信息政策是一种在国家或政府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信息政策可以分为信息财政政策、信息人才政策、信息内容政策、信息技术政策、信息服务政策。
二、贵州信息政策内容分析
(1)适度财政投入
贵州省主要是加大信息财政资金的投入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信息产业,从而减轻信息内容业、信息技术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压力,在信息内容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维护工作,在没有图书馆的地区,重点投入资金建设图书馆,从而有效地保障图书的数量,目标是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图书的共享。在信息技术方面,政府推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系统集成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信息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资金投入,优化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扩展信息服务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2)重视信息人才培养
在信息内容产业方面,主要加强数字内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内容的技术服务能力。将现有培训机构整合,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加强对数字内容产业人员的培训。并且还要依托人才培训平台,建立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培训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培训项目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主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打造创新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重点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尽力提供智力的保障,创造优越环境,引进省内外优秀人才。加快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在信息服务方面,主要是用高薪吸引专业人才,尽力的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使信息服务得到全面普及。
(3)强调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政府就加快贵州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意见。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机制,建立省、市(州、地)、县(市、区)三级联动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推动市、县组建服务联盟。另一方面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为基础,加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网络。2010年,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逐步形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线营销、政企信息交互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贵州省采取的主要是为了稳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政府采取对信息服务的方向、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对服务的范围、服务的质量、收费的标准作出统一的标准,从而稳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贵州省在建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加大资金投入。
(4)全面实现信息内容共享
贵州省结合信息财政政策重点投入图书馆的建设,在贵州省各县市大力建立图书馆,并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图书的数量,以保证公众对图书的拥书权,在数字内容方面,贵州省数字信息内容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重点以白云区数字内容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开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和动漫外包服务业务,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链,带动贵阳各区域的数字内容发展,在贵阳逐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
(5)提高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力
关于如何去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贵州省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IPV6)、云计算等。加强开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关键元器件,进一步推进推进软件业与信息设备制造业。一方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贵州省主要是从增强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政府通过减小对信息技术行业的税收,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多方筹资,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创新力,政府也通过政府采购形式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信息人才的政策的辅助作用,向贵州省的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使贵州省的这些企业加速了发展,并且使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三、贵州信息政策发展策略
(1)制定信息政策时加强公众信息的收集
在信息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多考虑公众的意见,政府也应该多采取公众的意见,企业是信息产业的直接研发主体,企业也应去积极的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总结起向政府反应,政府部门要多和企业沟通,让部分企业参与信息政策的决策,在信息政策的规划时,政府应注重信息的收集,明确信息政策的目标, 政府部门加强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训,使信息政策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2)加大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
在经费预算中,增加贵州贫困地区的信息产业经费,每年应该适当提高,贵州各级政府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各级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出台一些对贵州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在经济投入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力度。对偏远贫困的地区设立专项经费补助,并确保这些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信息产业建设和维护。
(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可以主要发展电信网,互联网,努力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信息服务价格,促进有效竞争。拓展服务领域,鼓励增值服务的发展,推进信息服务业、信息集成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数字化的高清晰度电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为各地区贫困乡村提供多媒体业务等增值服务。
(4)加大信息政策宣传、监督力度
贵州省应注重宣传力度,使信息政策的执行得到大力推广,这样才能使政府补助的资金送达到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应该重点通过信息财政政策给以扶持,以增强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信息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采用正确的组织、协调和监控,让信息服务产业的服务价格得到有效的统一,对信息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使信息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让整个服务市场稳定发展,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采取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来辅助信息政策的执行。
参考文献:
[1]牟锐.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9):24.
[2]马艺. 加快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J]. 贵阳学院学报,2006(3):2-4.
[3]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关于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B/OL].[2011-04-17].http:///content.php?IndexID=204
[4]汪传雷,谢阳群.信息政策研究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1-2.
篇4
■ 一统天下报春晖
在“一”到“亿”这14个汉语数字中,以“一”为首的数词和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里有305条,占了9页;《中国成语大辞典》中有415条,占了47页半。可见,和其数位一样,也以老大自居,量多面广,实属第一。这些众多的以“一”为首的词汇和成语,有不少条目揭示了“统计”的内涵,许多要求对统计工作、统计人也是十分适用的。
统计是搜集、汇总各种事物的量,反映事物的全部内容、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因此,“一统” 、“一总”、“一切”、“一应”、“一并”、“一五一十”、“一以贯之”、“一应俱全”等词语和成语,都诠释了“统计”的含义。统计就是统辖一切,一统天下,“统领”“总括”,“统统”“综合”。世上万物都在统中,世间山河都在计中,统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可谓:多种形式做调查,统山统地统天下;十个数字为筹码,计工计农计万家。
“统”的目的是让人们对事物的全部,包括彼此之间的连续、联系关系,“一目了然” 、“一览无余”、“一清二楚”。常说的“心中有数”,内涵就在这里。只有你一统天下,把事物的全部、本质、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统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使人们“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生产、生活、经营、行政等实践活动中,决策科学方向明,工作高效创佳绩。否则,情况不明,心中无数,就会变成聋子、瞎子,管理和决策必然会“一筹莫展 ”,一个比一个糟,甚至会出现“一塌糊涂”、“一团糟”的局面。
为了达到统计目的,统计人,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在调查任务越来越多、各方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身两役”,甚至多役,一力承担。一天到晚,加班加点,负重拼博;一心一意,一板一眼,一五一十,一统天下。摸清了各行各业的“家底”,揭示了发展变化中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统计,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统计。统计人更要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不要一叶障目,不能对专业和统计对象一知半解,在统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统计信息,观云测雨,一叶知秋,把握社会经济运行脉搏。要进行统计诊断,数中找术、数中觅计。一统天下报春晖,既回报社会,也使统计信息产生一举两得、甚至一举多得的效益。
■ 二话不说勤耕耘
古人曾称“二”为“开天辟地的二”,即一切认识活动,都是从“一分为二”开始的。汉字“二”和“贰”都有“不专一”的意思。成语“三心二意”, “二心”、“贰臣”一词就是指这个意思。但笔者多年观察,统计人像汉字“一”的内涵一样,对统计工作、统计岗位十分“专一”。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不论以什么形式到统计部门的,绝大多数都二话不说,专心致志,心安神泰,从一而终。一代一代统计人,不为名利所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统计事业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终身。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陶渊明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统计人没有“浮躁”,没有“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耐得住清苦、寂寞,一心扑在事业上。运用10个数码和纵横交错的表格,穿梭在城市乡村、深山川区的厂矿商店、部门企业、农场农户之间,调查采集着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所需要的各行各业数字。
笔者敬佩的是,统计人并没有“二满三平”,只求平稳,过得去,也不满足于发挥辛勤耕耘的“孺子牛”精神,而是进一步发扬光大“蜜蜂”精神,“采得百花酿佳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潜心研究数里表间蕴含的丰富的社情民意,隐藏的诸多的玄机和方略,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数中寻宝、探骊得珠,向祖国和民众报三数(事物发展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界限),献良策。
笔者更为敬佩的是统计人的“梅花”品质。置若寒风于不顾,为人们调查获得了俏色夺目的繁茂之花――统计信息。当统计数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成果的标志时,当统计数据成为各行各业发展规划的蓝图时,当统计数据成为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时,这些幕后英雄只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当统计资料成为新闻记者笔下的篇篇头条报道时,成为专家学者研究课题、著书立说的“脚本”时 ,成为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宣传材料、展览图板时,这些无名英雄也无意“争春”,只是慷慨地给这些用数者以默默的支持。
“俏也不争春”的统计人,在赞歌你们的同时,也愿你们在社会环境对数据质量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的情况下,进一步牢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古训,不要“二缶钟惑”,是非不清,而要让这古代的“二缶”,即四斛缶、八斛钟量器,在新时代焕发青春,与时俱进,让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为全国的“二分明月”,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效益。
■ 三折之肱得三昧
“三昧”,是佛教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汉语用来借指事物的诀要诀窍。各行各业都有“三昧”,统计也不例外。统计理念、统计理论,统计工作各个环节和流程里都有“三昧”,即取得成功的独一无二的门径、要诀。干好统计,发展统计,深得其中“三昧”,尤为重要。就统计人来说,深得统计“三昧”,应向古人讲的,“三折肱,为良医”。多次折断胳膊,也就成为一名好医生。实践出真知。实践多,经验丰富,造诣就深,就会深得统计“三昧”。同时,要有古人“三年不窥园”的专心苦学精神,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学习实践中“三思而行”,多问“为什么”,常琢磨,“世事洞明皆学问”,就能感悟到其中的“要诀”,找到窍门,也能开拓创新,成为“行家里手”。
就统计组织来说,则要落实好“三个三”:三位一体强“三军”。统计系统“兵种”多,也有“三军”,即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三位一体”,“三军”联成的整体,是统计系统的战斗堡垒,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同为国家和地方采集“三数”,分析“三数”,上报“三数”。因此,干好统计,发展统计,一定要厉兵马,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打造好统计“三军”,使之形成集中统一、协调配合、精干高效、机动灵活的战斗集体。
三大职能扬“三宝”。统计在国家及各行各业管理系统的五大职能(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中兼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职能。采集和提供信息是统计的基本职能;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咨询建议,是统计发挥智库参谋作用的高级职能;对各行各业、全国及当地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运行态势进行量化检查、监测预警,是统计发挥目标考核、效能评价的管理职能。《统计法》和国家有关文件中明确肯定了这“三大职能”。这是统计的“三宝”,是展示统计威力,体现统计作用的“尚方宝剑”。
篇5
按照可操作、可实施、可落地的原则,要抓紧实施以下重大工程。
品牌基础建设工程
围绕品牌影响因素,打牢品牌发展基础,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创造条件。
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领域标准水平,推动国际国内标准接轨。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开展团体标准制定等试点工作,满足创新发展对标准多样化的需要。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企业改进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压力。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具备条件的经营性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营造检验检测机构平等参与竞争的良好环境,尽快形成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加强国家计量基标准建设和标准物质研究,推进先进计量技术和方法在企业的广泛应用。
搭建持续创新平台。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创新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产品设计创新中心,提高产品设计能力,针对消费趋势和特点,不断开发新产品。支持重点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动态分析市场变化,精准定位消费需求,为开展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开展品牌基础理论、价值评价、发展指数等研究,提高品牌研究水平,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以及品牌发展指数,逐步提高公信力。开展品牌评价标准建设工作,完善品牌评价相关国家标准,制定操作规范,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积极参与品牌评价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品牌评价体系,增强我国在品牌评价中的国际话语权。鼓励发展一批品牌建设中介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设计、营销、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供给结构升级工程
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从一、二、三产业着手,采取有效举措,推动供给结构升级。
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支持食品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针对特殊人群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功能食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针对工业消费品市场热点,加快研发、设计和制造,及时推出一批新产品。支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开发一批有潜质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等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增加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施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参照出口农产品种植和生产标准,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中高端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乡村创建线上销售渠道,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范围,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推出一批制造业精品。支持企业开展战略性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提高新材料质量,增强自给保障能力,为生产精品提供支撑。优选一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展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试验和制造,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为精品提供可靠性保障。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支持重点企业瞄准国际标杆企业,创新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尽快推出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促进制造业升级。
提高生活服务品质。支持生活服务领域优势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服务专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连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生活服务企业品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区养老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城乡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生活服务中心,提供方便、可信赖的家政、儿童托管和居家养老等服务。
需求结构升级工程
发挥品牌影响力,切实采取可行措施,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适应引领消费结构升级。
努力提振消费信心。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有公信力的产品质量信息平台,全面、及时、准确产品质量信息,为政府、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提供服务,为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高低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便于选购优质产品,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规范企业数据采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企业信用档案,逐步加大信息开发利用力度。鼓励中介机构开展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评价,企业信用报告,督促企业坚守诚信底线,提高信用水平,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宣传展示自主品牌。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篇6
关键词:反贫困现状战略启示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一般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达”和“一般不发达”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财富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有一部分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陷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及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其反贫困过程中的具体经验,并找出反贫困工作有意的启示,并根据该国具体国情制定反贫困战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印度状况
1、印度贫困现状
印度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高速成长期,在经济社会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然而,印度也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交织、原始与发展混杂、落后与文明并存,贫穷与富裕同在的尴尬境地。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在印度9亿多人口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有3亿多。
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如果以印度经济增长较慢和政策对穷人较为不利的情况为基础,则印度穷人的数字还将增加1亿左右。印度与中国一样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约占人口一半的穷人问题,成为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难题。
2、印度反贫困实践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是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在印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地区发展不平衡性逐渐拉大,地区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地区差距逐步扩大,产生了贫困人口聚集现象。印度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及北部等高山、内陆地区。因而, 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印度政府反贫困实践的重要举措。
(1)印度“地区性计划”和“平衡发展”的反贫困实践
印度为了应对贫困,早在制定 “四五”计划时印度国家发展委员会确定246 个县和直辖区有资格享受优惠的金融和其他方便,以及后来印度计划委员会又实施了“向落后地区划拨资金、推行特别行政去地区发展计划,促进私人向落后地区投资计划等。在“六五”中提出了“发展落后地区的专门计划”和“工业化发展落后地区专门计划” ,“七五”的“结构性平衡发展”计划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反贫困实践措施。
虽然,印度制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计划但是,它各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有些地区在加重与蔓延。同时,印度甚至在“八五”计划中忽略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大的问题,这使得印度贫困人口进一步集中和增加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阿萨姆、奥里萨、西孟加拉、比哈尔以及北方邦等邦。
(2)印度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反贫困实践
印度开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印度社会保险措施包括医疗、事故和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其中, 政府医院起到社会公平和救助贫弱的“稳定剂”作用, 印度免费医疗网基本做到穷人也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功能――遏制贫困。
三、总结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已引起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能否得到缓解和解决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也与发达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发展中国家内部角度看,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失业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又有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分配不公。针对上述问题,发展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反贫困实践。如印度乡村综合开发计划 (IRDP)和就业计划;
2.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果,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及国家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状况,并留下了许多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文武.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南亚研究季刊.1997
[3]周中林.试论跨世纪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经济评论.1998
[4]王晓丹.印度贫困农民的状况及政府的努力.当代亚太.2001
[5]姜淑华.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6]杨文武,李文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南亚研究季刊.2005
篇7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如何?体育课开课率怎样?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如何?以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曲宗湖教 授为组长的“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历经两年的调研论证,日前在山东师范大 学进行了课题成果报告。他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在稳步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 题,可谓任重而道远。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 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新疆、内蒙古 、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 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 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 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 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 达72%, 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 %以上, 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 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 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 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 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 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 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 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 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 。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 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 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 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 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 %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 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 ,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 ,内地省份约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 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 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 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 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 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篇8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新疆、内蒙古、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达72%,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以上,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内地省份约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篇9
【关键词】 浙江开化县;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对策
一、开化县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的源头,与皖、赣两省交界,县域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占土地面积的74%,坡度小于6度的平原和缓丘仅占11%,河溪湖泊占15%。土地以林业用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0.7%。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有怀玉山、白际山、千里岗3条山脉环绕,有千米以上高山46座,最高山峰白石尖海拔1453.7米。主要河流有马金溪、池淮溪等。常年平均气温16.4℃,昼夜温差平均为10.5℃,年平均降雨量1814毫米,无霜期252天。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101.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3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40.22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49.06亿元,增长10.6%,其中增长最快的分别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6%,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8.0%。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九景衢铁路开化段工程的全部征迁任务,主体工程全面开工;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工程、苏庄至古田山公路改建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设有序推进;S317(17省道)螺蛳湾段整治工程、西里线景观提升工程、公路绿化彩化工程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520.66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49.7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路况好,弯道少。4G网络全覆盖。
图1 2006―2015全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35.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48万人,乡村人口26.51万人。全年出生人数3458人,出生率为9.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3‰,比上年下降1.21个千分点。全县中小学校在校生3412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461人、初中在校学生9039人、小学在校学生1852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068人、特殊学校36人。小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巩固率100%,升学率97.74%。根据我们对开化县6个自然村的抽样调查,文化程度分布大致为:文盲半文盲(小学没有毕业,仅读2-3年)占10.7%,小学学历占18.9%,初中学历占24.1%,高中学历占20.3%(包括职高、中专、中技),大专学历占20%,大学学历占6.7%。呈现出年纪越轻,学历越高的特点。文盲与半文盲的80%以上出现在女48岁,男50岁以上的年龄段。说明开化县的文化教育历史欠账较多,近几年来开化县实现了初中入学率为100%,巩固率100%,升学率97.74%。
二、开化县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1、开化县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的基本调查分析
据对开化县9个镇、9个乡、30个行政村调查统计,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到4万元,大多数家庭一般有5到6口人,有2到3个劳动力,这样家庭年平均收入在6到10万元,我们实地调查的收入比乡镇统计数据要高。分析认为乡镇上报数据偏低的原因在于担心上报数据过高得不到省上扶贫资金及其它方面的优惠政策。具体收入构成如下:第一,农业收入占20%,主要从事特色种养殖业,如发展蚕桑和食用菌等。第二,企业务工收入占70%。其中生产有机硅、电光源等的电子厂占30%。生产细木工板、建筑模板、竹胶板、竹炭、高中档家具、根雕等竹木加工企业占30%。服装加工占16%。小商品来料加工占17%。绿茶深加工、糖醇、无公害农产品、饮用水开发等新型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占7%。第三,自己开店办厂占10%。主要集中在经营农家乐、开饭店、开淘宝店、小商品经营、跑运输等。
2、当前影响山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们对开化县城关镇、华埠镇、马金镇、苏庄镇及林山乡、长虹乡的39个村的实地调研,浙西南内陆山区部分农民家庭收入较低的原因有,土地面积小、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一些地区几乎没有农田水利建设,靠天吃饭,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低,思想保守落后等。但我们深入调查后认为,除了极少数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影响仍然居住在山上,自然条件是制约其家庭收入的关键要素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交通、通信、电力等要素是制约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如林山乡、长虹乡地处开化县偏远山区,由于开化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路况好,弯道少,4G网络全覆盖,当地发展特色农业,这两个山区乡一些农民家庭收入甚至超过了地处县城的城关镇、华埠镇。在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即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低,收入越低。当前影响山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与精品,缺乏深加工精加工技术,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浙西南内陆山区多数分布于中低山粮茶竹产区,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三大作物”为主,这些都属于低价低附加值产品,解决自身温饱可以,不能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要高于粮棉油的涨幅,灌溉用水用电的相对增加,也加大了成本。造成农民种田的投入增加而收入减少,部分农田即使撂荒也不愿意种粮。
(2)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山区欠发达县(市、区)有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但多数县(市、区)山地丘陵面积高达70%以上,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态较为脆弱,农业生产基础普遍较差。海拔高度的影响,产出相对较低。为了提高绝对产量,增加收入,农民一是过度开荒、过度砍伐,二是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长期稳定的收入。
5、构筑能源保障网
加快柯城、江山、龙游、常山等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实施金华燃机油改气项目,积极推进衢江、磐安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优化能源输送网络,加快建设以500千伏网架为骨干、220千伏和110千伏相配套的电力供应网络,加快推进甬绍金衢等成品油管线建设。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景宁大均水电开发建设,加快山区小水电扩能改造,如开化县龙潭、何田、中村、新联成功开发了小水电,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山区风电项目,推进国家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一体等项目,实施开化、龙泉等生物质能发电和余能利用项目。
6、完善水利设施网
浙西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爆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求高,但受历史欠账、资金缺乏、修建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一些山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破旧不堪,远远落后于溪谷平原地区。因此要提高山区水资源保障能力,推进好溪水利枢纽、青田水利枢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条件。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推进病险水库和山塘配套加固建设,山区城镇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
7、培养文化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视野开阔的现代农民
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投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局、农技站合作,对农民进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乡村旅游、致富经验与案例等农村信息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山区农民去国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经商、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捕捉信息、引进技术。
8、优化提升人口集聚平台
浙西南的城市、城镇、溪谷山川等生态环境较好,适合人类发展与居住的地区应作为山区人口集聚的大平台,加快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县城作为推进山区人口集聚的主平台,中心镇作为推进山区人口集聚的新平台,中心村作为山区人口集聚的网络。形成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浙西南城市化发展新模式,居住在高山深山地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口应该全部离土移民,积极创新搬迁安置模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强化配套住房建设,要保证移民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加强宣传,淡化农民的乡土观念,才能使异地搬迁农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参考文献】
[1] 朱岩.浙江嘉兴农地流转试点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4)82-84.
[2] 朱岩,宫相容,汤钢等.城市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政策绩效调研[C].浙江省社科联.浙江民生报告(五).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77-82.
[3] 张兴华,王科跃.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及贫困问题调查报告[J].浙江统计,2012.06.25.
[4] 朱显岳.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启示.浙江农业学报,2014.26(2)483-484.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风貌特色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已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城市物质条件迅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必须面临一系列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社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些问题当中,如何避免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再次重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趋同现象”,这是每一个规划师和建筑师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如图1)。
事实上,我们目前在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导向在重复着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路线------过于专注技术性规划手段的应用,过于用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村的发展。一个村庄的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无序状态下的消失和改变。我们必须要反复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特征”基础是农村社区,他的出现是为解决城乡二元矛盾,提升乡镇居民生活质量,但不是为了割裂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承。
一、乡村风貌的“特色”在逐渐消亡。
[ 王晓雅,《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孔坚说:“祖坟,村头的风水树、 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庙,都是一家、 一族、 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 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 民间的遗产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乡村的魅力所在正是那些融入记忆中的生活要素,与城市人造景观有所区别的生活“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被破坏,其修复过程是不可逆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消除城乡的巨大物质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失去原有的历史传承。两相比较,在GDP、经济利益以及发展速度的压力下,人们很自然的放弃了乡村与城市的不同,选择抹杀了根植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怪圈:人们不遗余力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地呼吁和尝试运用自然的属性纳入城市人工环境为市民服务,却在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毫不留情的为他们烙上城市的痕迹,重新打造一个微缩的小型城镇。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以往村头那个乘凉、交谈、戏耍的树下空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的广场和喷泉雕塑。以往具有人体自然尺度空间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笔直的马路。惬意的农家小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阳台。广场、马路、高层建筑,这些城市有的要素逐渐的取代了原有乡村风貌中的要素,儿时记忆中清澈流淌的小河,随意攀爬的后院大树、偷偷翻墙去采摘的葡萄,这一切都随着城镇化数字的节节攀升而成为了乡村下一代孩子们生活的绝版场景。
乡村“风貌”特色保持策略
记忆中的乡村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逐渐的消亡,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否定城镇化过程中为乡村居民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生活状态的改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建设的误读。
首先,新的乡村面貌应是“洁净的”。早期乡村面貌在自然景观上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整体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城市没有的“单纯”与“洁净”。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发展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上都是扩张性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乡村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无法在城市落户的污染企业在乡村不受控制的发展,排污处理形同虚设,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应以环境为代价,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留原有面貌的“洁净性”。修建先进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新建社区和改建村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不应成为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理的场所,而应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性,成为居民选择“慢节奏”生活的栖居地。
其次,追求个性,追求乡镇建设特点应成为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准则。每个地区,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应以乡村生活的“模式化”和“趋同化”为代价。全球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之后,已经开始将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乡村生活环境,从一开始就应该始终坚持保持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这种地域特色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或人群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而应纳入整体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控制,制订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避免“千村一面”的情况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愈演愈烈。
第三,环境建设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设计。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乡村环境建设应纳入到整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中去,无论是过去分散的村落,还是如今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将其看作是从整体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而不能将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用人工的方式割裂开来。因此,乡村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应更加注意景观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花草园艺、植树造林方面,更应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道路的线形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设计以及城镇标识的设计。应注意区别对待大都市-城市-小城镇-乡村在不同级别中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全面细致地规划,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又要保护水域、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要进行全局性的成片保护原则,而不是单纯的个体保护原则。
第四,合理制定开发策略,形成多元共建的健康环境。乡村小镇的建设在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其中,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乡村小镇建设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和开发商建设是建设资金的主导力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设意图往往成为乡村小镇建设的主导风向。缺少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的约束和指导,地方性开发就成为个人主观臆断的试验场。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数据层面进行指导与限定,而对于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限定与指导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这就很容易造成乡村小镇在建设过程出现“趋同化”和“城市化”的现象;而开发商在乡镇发展过程中极易创造经济效益,却无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加强制定总体开发策略,形成完善的城市设计导则,并将其纳入法定章程,保护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各方利益,形成多远共建的健康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乡村小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将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行动中去。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参与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表面性。地方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建设中来,而不仅仅是“坐、等、靠”的依赖国家、政府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公众参与应摆脱形式化、模式化,保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合法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促进公众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加深公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现代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不能依靠马路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来衡量,生活中也不能仅仅充斥着噪音和汽车尾气;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和文化沉淀永远是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决定因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但是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模仿者”和“复制者”。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然为背景,乡村小镇是两者之间最好的过渡和桥梁,如何保有“乡村”风貌的自然、人文特色,延续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小城镇形象探索的战略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3
小城镇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水乡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08
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形象问题及对策研究[M].王华 陈红玉.福建建筑,2010.08
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M].王晓雅.决策探索,2013.03
【项目基金】:
- 上一篇:传统媒体推广方案
- 下一篇: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