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研究报告

篇1

【 关键词 】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系统构建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通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地对国土资源经济信息进行管理和输出,从而达到信息应用的方便、快捷。

2 设计目标

资料和数据的数据库化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成熟和安全的保存方式,其在资料共享、管理和维护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通过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形成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信息系统信息传输、管理、使用基本框架,为科研提供初步支撑,并对科研管理和宣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设计原则

3.1 先进性、成熟性、开放性的原则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信息系统应适应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在服务器选择、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同时又是成熟的技术,并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

3.2 可扩充性原则

系统需要允许用户对系统功能、数据库结构、程序代码等内容进行扩充。提供数据转换接口,以实现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间的交换和共享。

3.3 安全性的原则

必须考虑系统的绝对安全可靠,因此对系统数据必须有备份措施,同时设计了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防止“黑客”的侵入。

3.4 经济实用性的原则

不仅要注重技术上的先进性,也要注意系统建设投入规划的实际情况。因此尽量以较低的投入,较少的人员来维护系统的运转,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

4 数据库结构设计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库主要存储资料类信息,如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这类数据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可以通过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数据项进行检索。同时,数据库又按成果归属分为科研成果和资料两部分,并按学科内容分为几大类,如法律法规、规划计划等。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如图1所示。

该类数据按学科进行划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主要研究方向),分别分为法律法规、规划计划、资产市场、生态环境、产业经济、资源管理、预算定额、标准、土地经济、国民经济、其他共十一类数据。在每一类数据下,又按文献类型分为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申报材料、理论方法、分析成果共八种。每一种文献具有题名、关键词、作者、时间、摘要、全文等统一字段。

为检索的简单统一,数据库数据表设有题名、关键词、作者、时间、摘要、全文等统一数据项,辅助设以编号、版权归属、所属管理单位、所属学科等为数据管理和检索提供标识的辅助数据项。

5 基本功能模块

5.1 用户管理

可以进行新增管理员、删除管理员、修改管理员权限及密码等操作。系统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权限设置,根据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没有经过系统认证的用户,无法登录系统后台进行数据操作。

5.2 日志管理

主要是记录登录用户名、时间、IP及有关操作,使得每一步操作都有记录,加强用户管理。

5.3 数据录入

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在输入用户名、密码以及临时验证码通过验证的情况下,进入系统后台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录入界面进行数据录入,并可以上传资料文件的全文内容。

5.4 数据维护

用户登录后,便可以进行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修改、数据删除,并可以对所维护数据进行打印。数据管理如图2所示。

5.5 数据检索

数据库可按照题名、关键词、作者、时间、摘要等进行统一检索,也可按学科分类和文献种类进行详细检索,并可进行二次检索,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可阅读或下载全文。如图3所示。

6 结束语

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成果的管理与资料的共享,所以应充分考虑数据提供问题、数据库使用问题、纸质资料数字化问题以及全文资料格式统一问题,同时要注意系统数据的安全,从而使用户方便的检索所需要的信息。

篇2

11%

2013年3月3日是第十四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

90万

澳大利亚蝴蝶基金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患饮食失调性疾病的人数已超过90万人。

蝴蝶基金会是研究饮食失调性疾病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份报告由蝴蝶基金会委托德勤经济研究所完成,主要研究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及肥胖症等在内的饮食失调性疾病的社会经济影响。报告说,估计在澳大利亚这些疾病的患病人数达91.4万人。

659

自我国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2013年2月22日,共实现捐献659例,捐献大器官1804个。一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来源匮乏。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三十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真正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约1万台。为改变这一状况,2010年3月,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的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扩展到了19个省市。

60万

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

对于其他残疾人群体,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完成10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任务,培训4万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完成近12万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任务及盲人用品用具配发工作;组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聋儿、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及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康复项目。

新品

普通百姓也能穿上航天内衣

对于生活在航天站的宇航员们来说,所携带的营养品虽然都经过压缩;可衣物,包括内衣,却并没有进行过压缩。因为病菌正是微生物的一种,它的生长,也同样需要环境和能量。正如任何动植物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一样。病菌也需要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如果病菌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它也就只好消亡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航天内衣的纤维中加入了特殊的物质,完全破坏了病菌的生存环境,再加上纤维本身具备的超强的吸湿排汗功能,当然会让病菌无处藏身。

时下,康纶航天内衣的研制成功,更是为航天员的专用产品进入百姓家庭创造了条件。

美批准首个治疗女性膀胱过动症新药上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批准由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可用于治疗女性膀胱过动症的非处方药“奥昔布宁透皮贴剂”上市。

女性膀胱过动症发病年龄多在45至60岁,因身体疲劳和情绪激动而引起排尿,包括尿频、尿急和淋漓不尽。来自美国国家尿控协会的资料显示:美国有2000多万女性患有膀胱过动症。虽然膀胱过动症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80%的患者不会主动就医,而是把症状当做年龄增大的正常表现。

美天才少年:研制出“测试纸”诊断胰腺癌

篇3

关键词:FTA;文化贸易;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6

1 引言

跨境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贸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据中科院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排名全球第七,仅次于美、英、法、德、意、加和西班牙等国。中国已经成为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的大国。根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中国2009年文化产品贸易额为97882.52万美元,2010年为135083.25万美元,2011年达到了145170.65万美元,年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七个文化产业贸易额大幅增加,发展状况良好。

世界文化贸易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及贸易自由化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年来双边乃至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方兴未艾,各国都加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以便为贸易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我国也不例外。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8个。

传统贸易理论指出,区域一体化能够带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以往的研究也验证了自由贸易协定确实能够推动货物贸易的增长。而对于比较特殊的文化商品而言,FTA是否会同样带来正的促进效应,这一点还缺乏实证方面的检验,本文将以中国为例,对二者关系做出经验检验。

2 模型描述及实证分析

2.1 模型描述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研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文化贸易流量的关系。丁伯根(Tinbergen,1962)最早建立了贸易引力模型,用于研究贸易流量的不对称现象。此后,引力模型在测算贸易集团利益和贸易壁垒成本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引力模型引用了一些控制变量,比如人口、优惠贸易协定、殖民关系、共同语言、贸易限制措施等,其形式日益完善。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在引力模型中加入自由贸易协定这个虚拟变量,同时为了改善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采取对数的形式。回归方程如下:

2.2 实证分析

2.2.1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考查的对象为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20个国家(地区),其中10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自贸协定,另外10个国家从世界服务贸易前三十位出口国家(地区)中选出,为了对照,这些国家并未跟中国签订自贸协定。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联合国贸促会数据库(UNCTADstat)创意产业的双边贸易的数据。

2.2.2 面板模型形式选择及回归结果

参数估计和模型选择思路是,分别对模型进行混合、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通过似然比检验拒绝了原假设,排除了混合模型。由于本文要估计的模型中含有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导致Hausman检验失效。同时由于距离变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无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所以,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运用Eviews7.2估计结果如下:

2.2.3 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t检验也比较显著,回归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相符。就我们最关心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与文化服务贸易流量的关系而言,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正向关系,结果表明FTA数量每增加1个,文化贸易出口增加24%。而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文化服务贸易流量与两国GDP的规模,以及文化贸易在GDP的比重都是正相关关系,而与两国距离是负相关关系。

3 结论及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于文化贸易流量有较大的影响,两者呈现了正向关系。因此,为了突破我国的文化出口瓶颈,就必须积极融入国际竞争,进一步适当开放文化贸易。在WTO框架下,文化贸易的开放远未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转而在区域或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中寻求文化部门的进一步开放。当前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文化贸易自由化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文化产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对文化产业的内容、形式乃至基本理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化贸易自由化成为现实。

当然,在双边乃至多边自贸协定的框架下,基于文化贸易的特殊性,既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内容控制,即平衡保护自身的文化和促进工业发展。一方面,因为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放市场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舆论导向功能,涉及到文化安全,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妥善加以控制。同时,政府支持对推动文化贸易出口不可或缺。通过直接补贴、贷款优惠等一系列方式继续加大对文化贸易的补贴力度,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实力,从而实现文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惠,尚雅楠.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1).

[2]曲如晓,韩丽丽.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

[3]Baier S L,Bergstrand J H.Do free trade agreements actually increase members'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71(1):7295.

篇4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哪年都偏冷,刚刚出台的一季度的经济数字也显示出“减速下的冷静”。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9%后,再次波动回落。一季度GDP增长7.7%的数据比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返“8”偏低。

“7.7%低于市场的预期,主要因为工业生产减速比较明显,特别是目前经济增长更多是政府刺激拉动的结果。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非常好,拉动了服务业增长,但是制造业疲软,所以内生增长的动力依然是不足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采访时指出。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完成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发展阶段意味着在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将放缓。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的,“7.7%的增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并不低,总体看属于平稳增长,有利于企业和地方政府调结构、转方式。”

增长方式之变

对中国经济而言,过去30多年持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如今已彻底成为过往。在步入结构转型期后,由于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潜在的生产率趋于下降。在此背景下,注重技术创新、改革要素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等被提上日程。

细读一季度数字,三大产业的增长已发生微妙的变化。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8.3%,比二产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现在我们的工业化慢慢由中期向后期转,比重减弱,而服务业的比重始终在稳步上升。现在服务业的比重还在40%多,涨到50%、60%甚至70%左右才会稳定下来,而第二产业占比慢慢要变到20%左右,西方国家的第二产业目前才占比约10%。”牛犁认为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补充到,目前还不能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工业减速过急,而服务业增长多受益于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使得第三产业比去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但是第二产业减慢了1.3个百分点,减速太猛。”

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年来相关部门没有通过一个很好的机制加以引导,目前来看,它仍是经济转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或将进入提速期。

内需有望继续担纲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十年,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关系此消彼长,总的来看,投资依赖减弱,内需地位逐渐攀升成为中国经济进入缓慢增长期的必然趋势。

2013年一季度GDP增长的7.7%中,有4.3个百分点由最终消费贡献,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5%。而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2.3%、1.1%。内需在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中占主要拉动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居民收入增长很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高于投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2002年开始,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高于消费,在2009年,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达约90%。从去年开始,消费的贡献在10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2013第一季度消费继续保持了这一主要拉动力的角色。

牛犁说,“从长期看来,未来经济的发展必然以消费为主导,这是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欧美居民消费占70%,加上政府消费可能有80%多,投资拉动也就十来个点,外贸逆差还要往下拉一些。促进经济增长,调结构成为必然。”

然而,目前的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投资的情况,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值得关注。“希望它可持续。我们长期以来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但是更希望通过消费来拉动。消费成主要拉动力的前提,是老百姓收入的增多,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短期内肯定有波动,处于变化中。政府的方向很明确,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想方设法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让老百姓收入增加,继续完善经济保障体系,让老百姓尽可能的减少消费的后顾之忧”,牛犁说。

下半年经济态势

如今2013年已经过去近半,一季度的GDP复苏疲软,引起了人们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的普遍关注。

论及今后的GDP走势,牛犁分析,“总的来看,今年是在政策推动下的一个相对温和的复苏态势,尤其是一季度这样一个数据,还是相对偏弱的一个复苏,但是从趋势上看,是在慢慢好转,现在是7.7﹪,到二季度到达8﹪,三季度8.1﹪、8.2﹪,到四季度再回收一下,大体上这样一个态势。”

英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巴克莱银行4月16日发表研究报告称,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底线”可能为7.5%,认为上半年中国将倾向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环境。

对于此观点,牛犁表示,“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长7.4%,就明显低于巴克莱所谓‘7.5%的底线’。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7%,或者再过五年、十年,降至6%都正常,就像欧美国家在经历经济转型期后,现在两个点的增长速度都属于常态。”

对于之后的货币政策,牛犁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仍将是政府的政策方向。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有大变动”。此外,牛犁补充,货币发行规模和政策由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他并不认同当前“货币超发”之说。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时候,需要的流动性要多一些;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经济同比增长7%、8%,而欧美现在增长两个点,当然货币规模增长要快。最核心的是,我们的储蓄结构跟西方完全不同,西方百姓无储蓄习惯,而我们的储蓄率达约40%。另外,资产结构、融资结构亦不同。”

篇5

2月8日,2011年春节假期结束前一天,央行宣布提高银行存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消息一出,国际黄金价格全面大涨,纽约黄金期货(美国时间8日)盘中最高价格达到1368.7美元/盎司,创年内新高。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金价的联动。2月9日,上海金交所所有交易品种均以大涨报收,其中主力交易品种Au9995收于290.20元/克,上涨5元/克。

这是1月以来金价的首次反弹。自2010年12月7日达1430美元/盎司历史最高点后,金价随即急跌入1300美元/盎司下行通道,期金价格一度在1月31日下探至1308.3美元/盎司,此后一直在该区间艰难徘徊。

“春节后黄金价格‘咸鱼翻身’,价格再度上扬,一旦金价成功站稳1380美元/盎司,未来创出历史新高并不是什么难事,上半年就有望攀上1500美元/盎司的高点。”2月14日,金瑞期货黄金分析师侯心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金价再飞

种种迹象表示,随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由宽松走向稳健,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原有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资金正急寻出路。金市,正是这些资金瞄准的下一个出口。

2011年春节后,各地黄金交易量急速攀升,在北京、大连等地,豪客掷百万购买黄金的消息层出不穷。“现在卖得最好的就是金条,20克、30克重的小金条一天卖出十几根没有问题,就连100克重的金条,每天都能卖出3、4根,”北京菜百金饰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这样对记者描述,“简直像在卖白菜一样。”

这是投资者们对“黄金保值”观念的又一次追捧,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目前横扫全球的通胀忧虑。

“2008 年全球各国为刺激经济复苏注入的天量货币迟早要发酵,黄金作为贵重金属的抗通胀保值属性将由此得以发挥,”中投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金融博士李云洁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李云洁指出,近期中国央行的加息举措、埃及局势不稳,进一步扩大了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忧虑。出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考虑,全世界对持有美元的意愿正在下降,美元在中长期将呈熊市,这将支撑黄金牛市的延续。

“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黄金将是重要的保值工具。”世界黄金委员会(World Gold Council)在最新研究报告《黄金:对冲尾部风险》中开宗明义。

国家新推手

国家增持黄金对冲美元的意愿,同样成为金价飞涨的主力推手。

2010年至今,印度、俄罗斯等国央行都在增加黄金储备比例,借以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以抵消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

俄罗斯正在国际市场上马不停蹄寻找黄金。该国2010年黄金储备比上年增长23.9个百分点,达到790吨,黄金储量一跃升至世界第八。2011年1月24日,俄罗斯央行副行长Georgy Luntovsky 更公开宣布,该行计划每年从国内银行购入100吨黄金,以充实该国黄金储备。

作为另一个黄金消费大国,黄金在印度婚姻中至关重要,相比其他国家是更为坚挺的“刚需”,2009年黄金饰品消费高达406吨。另一方面,印度实际利率自2008年已是负值,通胀水平高企不下,2010年达到13%,更是令投资者对黄金保值趋之若鹜。2010年,随着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印度央行也不断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置黄金,其持有量达到557.7吨。

另外,中国也正超越日本、泰国等成为黄金消费的大国。“2010年国内关于金饰、工业用金以及投资型黄金的消费已超过了510吨,2009年这个数字还在300吨左右。”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云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中国自2009年4月宣布将黄金储备量由此前的600吨提高至1050吨后,中国央行实际已逐渐以净买家的身份进入黄金市场。

咨询机构莫尼塔的金融工程分析师赵延鸿博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亚洲央行的黄金储备和欧美比较明显偏低,比如中国的外汇储备是2.3万亿美元,但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不到2%,有很大空间来进一步增持黄金,而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也表现出增加黄金储备的意愿。“这种政府对黄金的潜在需求,对黄金现货市场将是一种长期的支持,将在中长期推高金价。”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黄金储备为8133.5吨,居世界首位,占该国外汇比例为75.2%,而中国仅为1.8%,印度为8.5%,俄罗斯为7.2%。

赵延鸿认为,黄金的矿产量基本稳定在每年2500吨左右,远低于市场的需求,这个缺口主要靠回收黄金首饰制品和各国央行出售一些黄金储备来弥补。黄金矿产量难以提高,而投资需求在不断加大,未来供需缺口可能进一步变宽。

“终极泡沫”为时尚早?

金价强势飞涨,看多者大有人在。2010年12月高盛发表报告指出,2011年金价有望攀升至1650美元关口。里昂证券则预测,金价将有望在2011年达到2000美元/盎司,在此之前黄金没有泡沫。诸如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机构也纷纷表示对黄金看多。

投资大亨罗杰斯、索罗斯等则预言,未来黄金价格将超过2000美元盎司。

看多者的理由是,纵观十年经济数据,黄金的收益率远比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品种赢面要高。

假定1999年黄金熊市(黄金20年最低价256.4美元/盎司,不计通货膨胀影响)开始,用1万美元投资金条,那么以2010年黄金均价1280美元/盎司,就增值为49921美元,增加399.21%。而同样的钱投到股票上,比如追踪标普500指数,那么将盈利1600美元,也就是盈利16%。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隆布拉•雷蒙德测算,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投资金条收益为100.2%,而股票为31.1%。

看空者们则认为,低利率为资产泡沫产生创造了条件,黄金现在成为了“最后的资产泡沫”――索罗斯称其为“终极泡沫”,由此引发了黄金价格可能即将下跌的恐慌。

“如果黄金泡沫如期而至,那么最终会出现的将是现行国际货币支付体系的瓦解,货币制度将重新定义,”暨南大学金融系教授王聪说。

不过他认为,黄金作为贵金属,天然有着对抗信用风险的保值性,不像其他大宗商品会随经济周期的变动而产生大幅度波动。

王聪指出,目前各种黄金ETF所持有的资产只相当于货币市场资金总资产规模的1.5%,公众和整个共同基金行业在黄金投资上的参与度依然非常低,即使有推手将金价虚高待沽,其可操纵的资本规模亦相对有限。“黄金价格离泡沫尚有时日,”王聪说。

新金本位主义与SDR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当下,黄金有可能重新回归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加拿大知名资产管理公司Sprott Asset Management LP 首席投资策划师约翰•安布里2月14日在回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电子邮件时这样表示。

安布里认为,作为国际支付重要手段的强势美元已随美国经济衰落而逐步走向疲软,而当美元信用崩溃时,黄金就很可能重新货币化。

无独有偶,2010年11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应建立一个“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走向国际化继而开放资本账户的人民币”在内的新货币体系,最重要的是“该体系还应考虑把黄金作为通胀、通缩和未来货币价值之市场预期的全球参考点。”

在他的观点里,纸币体系的“地基”都是不稳定的,未来在建立超储备货币(SDR)时,需要黄金这样的真正硬通货来支撑。

篇6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现代制造业 高新技术 测度与评价

一、现代制造业离不开高新技术应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现在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制造业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高新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和技术竞争,世界各发达工业国家将其发展战略和政策,重点放在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上来。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也正是制造业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和必要途径。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先进制造模式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高新技术应用于现代制造业的研究,从国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快我国制造业技术改造与升级的步伐,只有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这一利器,才能成功的实现粗放型传统制造业向集约型的高效的现代制造业转变。

现代制造业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其中包括核燃料加工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光学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传统的制造业技术含量很低,主要进行的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加工和组装活动,核心技术往往被发达国家所掌握。这已经无法适应国际化的市场与竞争。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把握机会,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庞大,人力资源优质丰富等有利条件,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科技水平,进而提升我国的竞争力。

我国现代制造业,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这与我国加大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支撑,把中医中药和新兴的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作为研究开发的重点,2003年医药制造业的R&D投入为2.9872亿元,占中国制造业比重28.99%,排名第一,申请发明专利数757项,占19.99%。与制造业其他行业相比,科研费用投入、科研人员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过科技创新与研发,获得了一批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如数字程控交换机、高性能计算机、龙芯芯片等,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市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今后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又是北京市选定的重点制造业培育对象。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临床资源以及战略性的市场资源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在京发展的根本动力。北京市为现代制造业企业营造的创新环境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创新环境的优化带动技术交易快速增长。以技术产权为主要交易形式的北京现代生物和医药领域技术交易,是北京技术市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现代制造业的企业观念正从“以资金换市场”到“以技术换市场”的方向转变,从资本密集逐步向技术密集的方向转变。

二、技术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

高新技术应用于现代制造业,是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通常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分析等同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用到的方法多是统计学方法,即通过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横向、纵向比较指标在情况下的分布和排序,以界定高新技术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学方法,是将技术与生产率相结合,用度量生产率各要素投入来判断高新技术对于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以数字、模型和更深层次的经济学关系来解释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微妙联系。

生产率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定义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即单位投入的产出效率。生产率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指的是产出对于投入之比,简化的经济学模型中,通常有两种投入:劳动力和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即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技术进步。经济学家通常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小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率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索洛剩余”的测算。索洛(1957)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给定的情况下,将促进经济增长的、不能够被单要素投入解释的部分称为“索洛剩余”,因为这些产出增长率无法被单要素投入来解释,索洛把它归结为因技术变化而产生的,并赋予技术变化率或技术进步率的含义。现在我们知道,技术的增长不是索洛剩余的唯一源泉,实际上它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其中可能有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变革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特殊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进步仍然是索洛剩余中最重要的部分。

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多数学者将经济增长的源泉锁定于资本的积累与增长。到90年代以后,更多的关注内生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定位在知识和技术的增长上。经济的增长需要要素的投入,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靠的是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增长方式也来了各种问题,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是从靠要素投入拉动的粗放型,转变成靠技术进步的集约型方式,现代高新技术在转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方法有索洛余值法、指数法、生产函数法。各种方法各有特色。

索洛余值法是把生产函数和指数方法连接起来,重点测算索洛剩余,以次来衡量全要素增长率和技术对于生产的作用。模型设定一个规模报酬不变,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变化系数的生产函数 ,乘数因子 是用来度量在给定的资本和劳动下技术的变化,即表示每单位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求得 对时间的变化率,即得到索洛剩余。

指数法是乔根森通过对连续时间模型的合理离散近似,对索洛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改进,主要运用指数的方法,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上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三、北京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 对北京现在制造业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度量,选择北京现代制造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医药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要测算的是除资本和劳动投入之外其他因素,也即“索洛剩余”,其中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对北京现代制造业的产出影响。对于不同地区,“索洛剩余”可能没有可比性,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制度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与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选择北京地区制造业发展为测算对象,选择地区较集中,所以索洛剩余中的其它因素相对于技术因素来说,则退到次要的位置。

文中的数据,均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北京市商务局提供的2002~2004年北京新医药类制造企业数据。

本文选取企业的销售收入作为产出的价值指标,企业从业人数作为度量劳动投入的数量指标,关于资金投入指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把资金投入解释生产中占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且大量的学者在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时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作为度量资金投入两个指标,所以本文也同样选用固定资产余额和流动资产余额之和,即企业资产净值作为资金投入的数量指标。

C-D生产函数 ,对函数两端取对数,转化成为线性形式 ,以便进行估计。

北京市商务局提供了北京市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制造业部分企业的生产数据,本文选取其中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的数据,包括2002年的90家企业,2003年的100家企业,2004年的86家企业和2005年的78家企业。因为不同年份,企业也不同,所以无法进行年度之间变化的度量分析,只能估计出各年的lnA值,结果能够反映出北京市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制造业在这三年间技术上、产出上的变化关系,并说明新技术对于制造业的发展的作用。

本文采用Eviews3.1软件,对2002~2005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表中的结果显示,除了2002年lnA的t值较小外,其他各项指标都较显著,说明模型估计具有良好的结果。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lnA值2002年最小,2005年最大,表明技术对于产出的促进是逐年增长的。对于劳动力产出弹性,四年变化不大,而资金投入的产出弹性则逐年下降,表明四年来,北京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正处于资本的作用逐渐下降的时期,从资本密集型企业正转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并重的现代制造业企业。

劳动力产出弹性与资本产出弹性之和(α+β )三年均大于1,说明北京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仍然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但是 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2005年时几乎等于1,表明北京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重组、兼并,做大、做强,规模报酬逐渐降低。

lnA在2002年时不显著,近似等于零,说明2002年时,技术并未得到北京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各企业重视和发展,随着2003年全国医药领域的变动,lnA也增加到0.47,生物技术同新医药技术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和大力推进,2005年医药业技术有了重大的发展,表明北京市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制造业出现可喜的发展局面。

四、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及政策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的步伐,是提升北京工业企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决策。针对北京市制造业技术型发展目标,建议切实加大对科技研发和转化的投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使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实现高效益。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摆脱北京市现代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由外商垄断的现状。加快培养技术力量,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京文,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2006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报告.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篇7

多种方式并存的民间金融

近年来,民间金融十分活跃,民间金融规模逐渐扩大。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的实地抽查,2003年全国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50~8300亿之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定点观察站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农户户均借款来源中,来自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只占26%,而来自私人的贷款则占71%;从地区结构看,东部地区农户资金来源中有81%来自民间金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76%和60%。另据全国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

据有关部门透露,中国非正规金融市场将近银行总存款的4%或2004年GDP的6.5%。

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相适应,民间金融所容纳的融资形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1.民间自由借贷。是一种直接的借贷活动,也是民间金融活动最主要的融资形式。无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民间自由借贷都广泛存在。

2.民间集资。民间集资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当时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对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私人钱庄。1984~1985年间,温州地区曾有四家钱庄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公开经营,但后因国家政策不允许又转入地下经营。目前,尽管在地下活动的私人钱庄的数量不多、活动范围有限,但融资规模很可观。

4.民间合会。这是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历史的民间金融形式,是一种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动、合作性质的自发性群众融资组织。日本及我国台湾省也存在这种组织。民间合会一般都采用现金运作方式,虽然叫法有多种多样,具体做法也五花八门,本质上都是入会成员之间的有息借贷。就规模而言,融资数额较大的合会多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尤以浙江、福建为多。福建福安市的一个“合会”涉及金额25亿元,参与者达65万人。“合会”融资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10多万人口的浙江奉化溪口镇,一年财政收入为1亿元左右,在银行的各项存款为10多亿元,民间游资竟有4至5个亿的规模。

5.农村合作基金会。从性质上看,农村合作基金会并非真正意义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形式。其自1984年由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代办后,在全国发展很快,对组织和调剂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高息揽存,高利率放贷等违规经营行为,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对农村合作基金清理整顿。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解散清算。但目前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极少量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组织,只是经营方式已由以前的公开转为地下。就这一点而言,其和地下钱庄实际上已经没有很大差别。

6.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伴随我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而且私募基金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是躲躲闪闪,但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日益增多,它们完全是由市场需求而自发“成长”起来的,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侧目。私募基金实际规模到底有多大,很难拿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私募基金占投资者交易资金的比重达到30%~35%,资金总规模在6000~7000亿元之间,整体规模超过公募基金一倍。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数字是高估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私募基金作为民间金融活动中一种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只是由于近几年股市持续下跌,私募基金投资的证券资产严重缩水,私募基金的规模明显缩水。

疏导是发挥民间金融作用的良方

一般而言,亚洲国家非正规借贷占整个经济借贷总规模的比重在1/3~1/2之间,同属转型经济国家的越南的非正规借贷的占比更高达73%;其他较高的如马来西亚、尼泊尔和菲律宾等国家,其占比也在70%以上;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韩国,农村地区借贷规模中的50%来自非正规金融部门。而在世界范围内,与正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主导的贷款支持计划面临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成本低,在发展中国家有生存空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并有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如果简单地抑制打压,不利于发挥民间金融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也不例外。民间金融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说明它本身就有市场。所以不应该套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去管死它,而是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比如地下钱庄等,考虑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从民间金融的需求角度上讲,由于正规金融的严格的信贷门槛和机构设置问题,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因无法提供担保或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贷款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

从民间金融的优势角度上讲,它的低成本互的小额借贷,与国有商业银行刚性利率不一样的随行就市的利率定制,都是民间金融活跃的原因。我国的民间金融凭借一套独有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和其低成本经营,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如果我们一味地对民间金融进行否定,永远把目光定位在民间金融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上,结果只会将民间金融推向更加阴暗的角落。随着市场的发展,正规金融体系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一支新的金融体系,一些新的金融组织,或者一些新的金融形式。

近日,人行副行长吴晓灵明确指出 :“只要严格限定这些个人和公司的资金来源并加以监督,允许不吸收存款的贷款组织的存在,将有利于引导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因而我们应该新设立一类金融组织,大的叫投资公司,允许其做各类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小的叫贷款公司,只做贷款业务并以小额信贷为主”。从这几年金融界对民间金融关注程度以及今年来央行对民间金融的态度上可以判断,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纳入监管体系是大势所趋。为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解决小企业和自然人贷款难以及民间有序管理的问题指出了方向。

给民间金融“正名”是首选

通过央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对民间金融特地用专栏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并建议要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的有关政策,以及央行高层多次讲话来分析,民间金融已经成为我国融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民间金融一个正确的定位,将有利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融资体系。

建立民营银行势在必行。经济学家樊纲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大失误就是没有建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目前外资银行已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其经营的业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国有银行也已开始股份制改造,若在此时建立一些民营银行,竞争主体增加了,竞争的环境将更加充分,会加速国有银行改革的步伐。建立民营银行一方面可将大量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资本有规模的组织起来,并合理又合法的取得利益;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融资困难,并避免为偿还高额利息中小企业投资国家控制和高风险行业的风险。虽然没有关于民营资本参股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具体文件,但东北振兴银行、渤海银行、淮海银行、浙商银行、南华银行等一大批新银行的名称不绝于耳。什么才是真正的民营银行呢?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经给民营银行下过定义,“真正的民营银行应该是民营企业个人的资本或者民营资本占绝对总量的银行”。

篇8

制造业,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高地,它关乎就业,关乎经济的创造力,关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中美制造业高地争夺战以及相关的争议持续不断。为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美国通过多个国家计划来启动“制造业回归”,因为美国发现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心仍然在制造业,制造业也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中美两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近,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必须尽快重新塑造竞争力,“世界工厂1.0版”必须尽快升级到“2.0版”、“3.0版”,才能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美国快速启动“制造业回归”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向全球蔓延,随之全球经济结构与国际分工进行深刻调整。自2008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对高端制造业的重视前所未有,希望重新找回经济稳定之锚。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也加大了对低端制造业市场的争夺。在这张世界制造业坐标系里,美国、德国等制造大国,率先意识到要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征战中取胜,必须抢占制造业制高点,于是率先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重振制造业大潮风起云涌。

特别是美国对制造业的定位与以前已截然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美国政府对制造业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首先是美国开始特别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美国从就业培训、研发、融资、基础设施、国际贸易规则、商业环境等方面都提出要促进制造业的回归和发展。其中美国在2009年12月公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推动所谓的“制造业回归”。 随着特朗普当选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两大潜在政策也非常值得关注,其中之一是特朗普的“产业回迁”,意在通过汽车、电子的制造业工厂的回迁美国来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包括福特、通用汽车、丰田、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联合技术、开利等美国最强大的企业都已经感受到这种政治压力;之二是提高自身的制造业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外制造业去美国设厂,这点在今年年初的曹德旺的评论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虽然奥巴马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对于制造业的政策不同,但是他们对制造业的观点还是非常一致的。因为美国和很多国家都发现,经济增长的实质以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心仍然在制造业,制造业将成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奥巴马政府强调“再工业化”,目的是为了保持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方面的领先地位。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美国更是浓墨重彩地规划,2009年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等,重c在纳米技术、高端电池、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清洁能源、航空产业、电动汽车等产业布局。2012年美国财政年度增加了国家科学基金、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实验室等重要科学部门预算,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并启动先进制造技术公会项目。所以“再工业化”也好,“制造业回归”也好,本质上是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

特朗普政府则一方面将汽车、飞机等机械制造业复兴当做未来的产业政策关注点,目的是为了扩大美国就业,解决类似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破产之类的难题;另一方面则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升级也作为未来制造业的重点。特朗普提出一个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承诺选民要花上万亿美元来重建道路、机场、桥梁、排水系统和电网。这个新的“造城运动”同样也会发挥美国中低端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美国“制造业回归”源于制造业成本下降

在美国启动“制造业回归”的过程中,很多人将美国启动“制造业回归”的动机归因于美国制造业成本的下降。波士顿咨询集团出具的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基准(100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这就表示目前在美国进行生产只比在中国进行生产贵4%。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2020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受益于美国多方面的成本优势,目前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十多万家中小制造企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埃森哲咨询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家鲍勃?苏在一份报告中分析说:“美国制造业所拥有的劳动力仅有服务业的1/4,但每位员工所创造的利润几乎是服务行业员工的6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产出几乎占全球产出的1/4。

那么,究竟是在哪些领域美国“制造业”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呢?

首先在资源与能源方面美国制造业成本优势一直在增强。高盛在其2013年前景展望中指出,美国的可开垦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出5.3倍,水资源是中国的4.6倍。2004-2013年,我国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了66%(我国工业平均电价0.6元/度,比美国高出30%左右),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38%;而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使则其能源价格出现下降。目前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米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为2.2元每立方米。美国的原油价格要比中国原油低30%左右。

另外中美两国的物流成本差异巨大。由于高速公路网是由美国各级政府修建,所以美国高速公路几乎不收费,只有一些私营道路收费,但也很便宜。而中国高速公路费用惊人,中国的运输成本相对来说就太高,而且过路费按里程和载重量双重收取。毕马威曾经报告称,中国的运输成本占中国GDP的18%,比发达国家普遍高出10个百分点。对厂家来说,物流成本可以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

在劳动力方面,中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美国的人工成本总体来说大约是中国的4-6倍。美国有些地区失业率非常高,在高失业率地区,工资水平也不高,招聘工人也比较容易。美国很多地区平均工资月薪大概在2000-3000美金,是中国的5-6倍。

在税收方面,美国地方政府权力比较大,每个地方的税率政策也不一样,失业率高的地方,税率就低,而且美国税率是根据企业的赢利情况而来,利润越高,税率越高。甚至还有些州不设企业所得税,如南达科他州、内华达州。美国也有企业所得税较高的州,如纽约州、路易斯安纳州,税率也要达到35%。通常来说,企业家可以选择税赋较轻地方去办厂。

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开始审视原来重视虚拟经济的政策,很多国家于是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如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当然,美国真正想让回归到美国的产业,也并不是所有的产业,因为很多产品在美国制造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在美国,纺织品、服装和家具制造业是典型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没有强势品牌支撑下,毛利率很低。而家电、电脑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制造行业,或者被称为“高科技组装行业”,也居于半导体产业下游,竞争超级激烈,且产业附加值整体较低。所以在这几个方面,美国都把制造业放在了发展中国家,但是将设计、研发和销售等其他环节留在了美国。以手机行业为例,在2015年,苹果独自赚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92%利润,再加上三星,两者利润之和超过了全球手机市场利润的100%。换句话说,所有其它手机企业的整体利润总和是负数――其中,包括了年产16.3亿部手机的中国手机制造商。通过树立高利润制造行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在中低利润制造行业里控制高利润价值链环节,美国制造业获取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早在2011年,Booz&Company的一份制造业分析报告中,包含了一张美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分析图表。该图表清晰显示,美国在化工、宇航、机械、医疗和半导体等领域,仍然占据着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弱势的制造业只是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和计算机设备等领域。由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较长时间的组织能力,所以短时间来看,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和计算机设备等领域回归到美国的概率还是非常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机器人技术在这种产业中大量应用,那么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和计算机设备等领域回归美国的潮流将会成型,比如最近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经计划赴美投资建厂就是典型的案例。

综合来看,目前正在回流到美国或者肯“主动”回流美国的产业,主要是高技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因为这些产品在美国有着先天的优势,即美国强大的基础科研和科技转化能力。目前科技界三种飞速发展的技术,即“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服务”,都与美国强大的创新和创造力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在基础科研领域,很多企业看中的是美国在信息协作竞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对现代制造业来说,信息技术已经远不是上个世纪末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MRPII(制造资源计划)那么简单。从设计、生产、装配到服务,它已经深深嵌入制造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在产品设计方面,利用可视化和仿真软件,制造商的产品设计、测试和优化都得以加速,并获得改善。比如飞机无需大规模风洞试验,就可以进行风阻系数优化;零部件只需要在模拟软件帮助,关键零部件就可以测算使用寿命;制造企业使用企业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综合成本、交货速度、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能源消耗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整合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制定最优配置产业链资源的生产、制造和销售计划。

几十年前,制造业资源管理最为核心的MRPII/ERP理念,就是由美国企业提出的,目前,全球最好的ERP软件,也出自美国。在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前沿领域,如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与可穿戴技术、3D打印,美国有大量最先发明与创立的公司。比如大数据,事实标准Hadoop就是由美国制定,全球最大的十家SaaS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信息技术的领先,还会让美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继续保持。

在科技转化领域,美国企业重视研发,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所以他不管别人做什么,只做自己的,而且要做最好的。连最小的企业也会在研发方面下血本,有了专利就迅速转化成产品。美国制造业会随时调整自己,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劳动密集型基本上没有办法生存,所以都向高端、核心发展了。这就是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要问什么是未来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就是美国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信息协作竞争方面的优势。美国的战略意图是让“人工智能设计”应用于制造业,辅助人们进行设计、测试和制造,使制造业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用“数字化服务”对新产品进行构思、利用模拟器进行测试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等高技术服务集成应用于制造业,以此来引导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革命”。

反思:“中国制造”何以持续竞争力?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美国制造”最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承载的科技含量与创新能力,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是一种结果而非强制的措施。美国强调制造业回归,是重视制造业的重要性。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因为制造业一直而且永远都是所有行业利润的源泉,也是创造与创新的最大承载载体。

Booz&Company的一份制造业分析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全球的主要工业国中,只有美国和墨西哥的成本结构会逐渐向好。较低的薪资增长率、持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稳定的货币汇率,以及显著的能耗优势,将让美国和墨西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星。除中国和韩国以外,其它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商品出口国,平均制造业成本均超出美国成本的10%-15%。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还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看,仍处于低端加工组装环节,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目前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50%、70 %和90%以上;但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利润仅为美国苹果公司利润的40%。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7年2月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指出:我国工业制成品中,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中等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高技能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最少。我国低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尽管拥有较高的占有率,但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则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中国制造业成本最大的优势――人口、资源等红利逐步褪去,而在其他领域的劣势(如税收、物流、能源、隐性成本等)逐步突显。但在很多原因中,最重要的挑战还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而非劳动力成本或者资源成本。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中国制造业现在主要的挑战不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而是整体技术含量偏低、和国际一流企业差距较大,并且趋同化现象普遍。企业的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不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目前有相当数量处于经营困难的状态。

中国正在从改善制造业的生态环境以及减轻制造业的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做出努力,《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第一个为制造业长期发展明确方向和实现路径的纲领性文件,相比于以前常规性的五年规划甚至更短的近期规划,《中国制造2025》更具战略性和全局性。《中国制造2025》在基本的政策思路上有了较大的转变,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制造业国际化和中小微企业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对优化制造业的长期发展环境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事情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中国制造业并不会因为少部分制造业回流美国而就此式微。但是制造业的两极分化可能会更加严重: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却傲视群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含量和创新力。

篇9

金融风暴撼动中国的“民生之本”

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从总的方面来看,基本保持着稳定甚至在某些行业略有改善的形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2008年前9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2008年9 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这两项均与去年年底持平。

然而,在这种貌似平稳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蔓延,处在危机漩涡中的世界各国就业形势迅速恶化。纵观历史,最容易成为金融危机首要受害者的就是广大劳动者。比如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美国的经济总量下降将近30%,失业率从3%飙升至25%,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700万之多。

今年这次金融危机对劳动者的损害程度也十分严重。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始发地美国,据美国劳工部11月份公布的数据,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10月份减少24万个,当月失业率上升至6.5%,为1994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仅仅在截至2008年10月25日的一周时间内,美国持续领取失业救济人数就增加了12.2万人;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换算为年率的数字为384万人,为25年以来最高数字。美国的就业人数已经连续九个月呈降低趋势。截至2008年11月底,2008年内美国的非农支薪人数已经减少了76万人,降至1.373亿人。不仅如此,美国企业正在加快裁员速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难找。美国汽车研究中心不久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旦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制造商倒闭,将可能导致250万人失业。

此次金融危机的另一大受害者欧盟,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形势明显恶化,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为7.5%,要高出去年同期的7.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作为“世界加工工厂”的中国,加工制造业对外依赖度非常高。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国外需求开始大幅度下降,中国的出口产品数量剧减。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一大批出口加工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从各地情况来看,则更是触目惊心: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有“千年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一共关停陶瓷生产企业近70家,涉及各种生产线194条,失业和待岗人员逾10万;东莞市外经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东莞关闭企业627家;在制鞋企业集中的东莞、惠州、广州、鹤山和中山,近一年来关闭的大中型鞋业企业已超过1000家;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的合俊集团旗下两家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产业之一的纺织业,目前也是举步维艰,仅去年1月到11月间,全国纺织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就在15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企业获得的利润,51%的企业身处亏损边缘……

经济增长减缓下的“饭碗风险”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问题,而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也加大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据测算,我国目前在城镇要求就业的劳动力,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劳动力还有2400万人,而每年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约800万人,劳动就业的供需缺口依然十分巨大。此外,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群体、大学生群体等,就业问题也不容乐观。我国目前有8300万残疾人,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仅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就有30多万人受伤,其中相当部分将成为残疾人士,而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率却只有80%左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日益突出,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6年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的总数将近600万人,但这些年来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仅为70%。

就在这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时候,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猝然爆发,这无疑给我国就业工作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受到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农民工。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统计显示,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52%以上。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许多农民工被迫提前返乡,至少有600万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了影响。在出口加工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据香港工业总会估计,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倒闭,以一家企业倒闭将引起500人失业来计算,共将引起87.5万人失业,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部分工人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农民工的大量失业,不但使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民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更加严峻起来。由于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纷纷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比如家乐福(中国)、立白等企业就公告称,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公司将取消其2008-2009年度的全国校园招聘计划;富力、恒大、美林基业这些房地产巨头今年的校园招聘也几乎全部取消;而受金融危机打击最大的金融证券行业,不仅纷纷取消了招聘人才的计划,还加入到了大规模裁员的队伍之中,比如业绩大幅下滑的中金公司已开始裁员,预计裁员比例将达六分之一,而中信证券则计划采取“不裁员只降薪”的方式,薪水降低幅度最高可达20%。

寻求夯实“民生之本”的解决之道

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出来,而其对就业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也有待于进一步论证与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危机潜在的巨大危害正在动摇着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努力做好就业工作,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夯实民生之本的必要举措。

要将“保增长”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是缓解就业压力最有效的办法。经济学中的“奥肯定律”明确地告诉我们: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错的关系。对美国的经验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半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经济增长是带动就业增长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对我国的经验研究中,许多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即所谓的“奥肯悖论”。他们的证据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了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但我国的失业率却逐年攀升,目前的失业率在4%左右,失业总人数近1000万。再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来看,2003―2006年GDP年增长率均在10%左右,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却徘徊在800万人―900万人之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个就业岗位,而在上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提供240万个就业岗位。在GDP绝对值膨胀数十倍的情况下,同一指标带动就业的绝对数却下降了2/3。

不过,这种判断可能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主要是我国就业统计本身的缺陷所致。我国的就业统计范围并未将农村人口包括在内。从就业总人数来看,1978年我国的就业人员为40125万人,2007年则为76990万人,30年净增36865万人。虽然城镇户口的就业人员增长缓慢,甚至因为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导致就业增长下降,但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就业人口却大量增加,目前估计的进城农民工总量已经超过了1亿人。由此可见,因经济增长而吸纳就业的能力无疑被大大地低估了。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不能否认经济增长依然是带动就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经济。

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与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非公经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前期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即将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些年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但非公经济的发展并不理想。中小企业是非公经济中的主体,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容纳就业的主渠道。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在不少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就业人口超过80%。克服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它们的就业吸纳能力,就要认真解决它们目前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实际上,今年以来,针对中小企业的利好政策已出台了不少,比如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大幅降低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负担;从2008年9月1日起,已征收了20多年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将彻底停收。此外,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金融政策也在陆续出台,比如央行已经决定,从今年11月份起全面放开贷款规划限制,大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可以说,中小企业将再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也只有如此,中小企业才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功能和地位才能更加牢固。

篇10

关键词:信息营梢信息银行市场

一、引文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日益成为一种能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企业而言,拥有信息量、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的营销观念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革,这样与新型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信息营销应运而生。

二、信息营销的基本概念

信息营销,乍看之下,很难理解。究竟是将信息作为手段和工具进行营销,还是将信息作为最终产品来营销呢?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看作是信息营销。因此,根据信息(本文“信息”的涵义是基于广义层次的,即从大信息观来看,包括信息内容本身、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等)在营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将信息营销分为两类:

2.1辅信息营销

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信息为重要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组织、利用各类有效信息来制订营销战略,并协调和管理营销工作,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识别、预测并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是企业为了把物质产品销售出去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在营销过程中起纽带作用。企业所开展的市场调查、进行的广告宣传、提供的售后服务、企业信息化及建立的相关支持系统等都属于这一类。

2.2营利性信息营销

它以直接的营利为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卖”信息。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和服务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企业或信息机构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信息或信息产品,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企业借此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网上软件的销售、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企业竞争情报及信息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等都属于这一类。

综合上述两类信息营销,笔者认为,只要是为了一定的商业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提供的信息服务等活动都是信息营销。信息营销以直接促进营销实绩和销售潜力为目标,较之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是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如新兴房地产业和市场就是靠综合利用两类信息营销方式来提高销售业绩的,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这种数字化的互动式媒介,创建公司网站宣传自己的形象,同时在网上采用全数字化的三维技术,引导用户进人真实感和可视化的交互式环节,提供网上选房功能,建立营销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小区信息化作为卖点,推广智能住宅,提供宽带上网、安全防护系统、能源调节系统等。这些措施无疑是种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三、辅信息营销

日益丰富的信息量和高速度信息传播,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依据。市场之战要取得胜利,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运用。对于辅信息营销,值得注意的是:(1)信息不仅是参考依据,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该说,传统营销并不忽视信息的作用,信息在营销活动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地位在决策过程中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信息营销中,我们更应该将信息看作一种重要资源,一种可以创造价值、增加财富的重要资源。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在营销活动中应占主导地位,并对营销组合起定性作用。不仅依靠信息作决策,更新营销方式,促进新产品结构合理化,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商业自动化,而且要把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发展信息服务,及时向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有效的信息,使信息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直接对象,从而获取信息产业市场的主动权。(2)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营销的主要手段,以促进营销活动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信息营销中的各种信息都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处理、存储及传输。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营销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多种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115、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来简化和优化营销活动。例如,电子函件系统扩展了现有传真等通信手段的通信功能;电子支付与电子数据交换使得合作伙伴间的业务来往可完全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来实现;可视电话和可视图文信息系统给企业管理、信息交流及顾客购物带来极大方便等。

目前辅信息营销也有多种形式:(1)电子邮件营销,全球有2亿多电子邮箱地址,可以根据用户的地区属性或其它属性进行分类,如中国用户、美国用户、上海市用户、湖南省用户等,将各类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2)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到全球2000多个中英文的BBS和供求信息网、黄页、电子橱窗、中英文搜索引擎,如goole,yahoo等。(3)短信息营销:将各类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建立手机用户信息数据库,可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发送信息。例如娱乐公司可以不定期的给喜爱音乐的用户发送歌曲排行榜、最新影视、明星动态等消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沃尔玛,在信息营销方面做得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没有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零售业的庞然大物。沃尔玛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投人了大量资金,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SO年代初期,沃尔玛已经建设完整科学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投资7亿美元由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建立了一个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锁店的即时信息管理。借助该系统,公司总部得以同数千家连锁店和几十家分销中心保持实时联络。全球4000多家门店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总部的会议情况和决策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到各分店,也可以进行新产品演示。这种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将自己与供应商及自己的各个店面实现有效连接,大大提高了沃尔玛的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益。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配送成本占其销售额的5%左右,而沃尔玛由于使用了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其商品配送成本只占其销售额的3%。仅就这一项,沃尔玛每年比竞争者就节省下近8亿美元的商品配送成本。沃尔玛也十分重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信息。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还要大,并时时保持数据库的更新。

从沃尔玛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企业在信息营销中既要具备强烈的信息观念,又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营销信息系统和有序、高质的信息运行机制,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来发展壮大自己。

四、营利性信息营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但信息一般不被看作商品,传统的信息服务基本上是无偿的,也正因为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一般都是公益机构,各类图书馆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甚至于在互联网相当普及的今天,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FREE,即自由与免费,信息畅通无阻,一切服务免费,尽管有部分垃圾信息。但随着信息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以及人们信息意识的逐步提高,信息将不再是免费的了。生产和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占有和利用信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今,人们的信息需求趋于多样化和社会化,信息开始进人市场流通并成为商品,从而导致了大规模信息市场和营利性信息营销的兴起。

信息市场是一种新兴的市场形态,在其中流通的主要是信息、信息产品和各类智力型服务。信息企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将生产的信息商品销售给用户,最终使信息商品被信息用户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信息市场已初具规模,进人市场流通、交换的商品包括:(1)资料提供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图书馆、信息部门向用户有偿提供的文献资料的借阅、复制、索取服务。(2)大众传播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广告产品服务,公开营销的报道各种信息的目录、索引、文摘、数据库、音像制品及其他信息服务。(3)定向查询型信息服务,这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通过信息检索工具或系统检索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如定题服务。(4)研究、咨询型信息产品与服务,主要是以信息研究为基础的课题论证、科学预测、市场调查、技术监测、以及科研、工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资讯服务,其信息产品一般是各种分析、总述、预测和咨询报告。(5)技术开发型产品与服务,主要有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远程处理与传播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网络工程服务、信息软件服务、数据库生产服各及相应的信息产品。(6)中介、经纪型信息服务,包括各种类型的中介、和信息经纪服务,如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务、产品广告,以及相应的信息产品。

将信息当作一种商品来经营有时并不容易,信息经营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这主要在于信息不同于传统商品的特性:信息是一种因人、因时而异的特殊商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信息价值的转移十分容易并且具有无限可复制的特点;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难度较大,很难进行市场定位;信息营销最终是要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信息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过程。因此,信息经营者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以优质资讯取胜的中国资讯行在“卖”信息方面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也启发了信息企业的思路。

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国资讯行()是一个专业从事收集、处理、传播中文商业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拥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和网络产业经验。经过7年发展,已成为海内外中文资讯的主要提供商,该公司的定位是“信息银行”。

信息银行的概念来源于传统银行,就是经营信息的机构,从事对信息进行储存、放发、承兑、保密和分析研究等业务。它实际上是提供有偿服务的网络数据库,具备处理信息的职能、银行职能、研究职能三种职能,以突出信息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为特色。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方式,会员以有偿方式到提供商站点获取信息。“信息分享,收益共享”是信息银行的核心。

中国资讯行网站日前建成了最大的网上中文信息银行。该网上信息银行由22个数据库构成,包括经济信息库、商业报告库、统计数据库、金融证券库、环球商讯库、上市公司库、企业产品库和科技成果库等,内含几十亿汉字的海量信息,并以每天150万字的速度不断扩充。其系统及其升级版本把零星散落的信息汇集起来,通过“对用户有偿使用”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销售运作过程与传统商品的经营是有区别的。中国资讯行在7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如何将原始信息变成有价值的、可以售出的信息商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帮助信息拥有者整合信息、包装信息、推广信息直至卖出去。下面从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两方面对中国资讯行的服务作简要介绍。

强大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资讯行运作的基础,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具备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该公司在北京有一个近200人的数据处理中心,每天24小时连续处理大量数据,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万字以上。(2)拥有最好的数据库检索技术,高速海量的中文全文搜索引擎是整个数据库平台的核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3)很好的网站集成技术,因为公司网站既提供信息服务,还有相关服务。当然,随着数据量和访问量的扩大,高效的负载分布技术也是必需的。

信息内容方面,中国资讯行锁定“为商业用户提供中文商业信息”的方向,提供大量的实时新闻、报告、法规等。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把他们的经济研究报告放到中国资讯行的网站为大家所共享,外经贸部文告也通过中国资讯行在海外及网上作独家,新华通讯社将其英语实时新闻通过中国资讯行网站向外,还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台湾中央新闻社、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香港地方报纸和电视台等近百家权威信息机构和媒体纷纷加盟信息银行。正是由于这些机构的加盟,中国资讯行才能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业信息平台。资讯行提供个性化的全球新闻服务,相当于一个全球新闻监视系统,还提供远程商务洽谈室。这是由会员申请开设的,完全按主题进行讨论。同时推出的还有网上商品交易会、金融服务、商业工具、商业知识培训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资讯行在2000年推出的中文商业信息特区。它是对网上数据库服务的拓展,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服务。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商业交流空间,为发展电子商务营造有利空间。在该信息特区内,用户可进行直接的商业交流:商业信息、查询商业机会、接受在线培训等,还可以在商务洽谈室进行远程商业谈判。该特区的会员都拥有一张信息卡,可以在各分销公司购买,此卡是进人特区的“护照”。

资讯行利用丰富的数据库作为产品,已经在香港地区确立了本行业老大的地位,拥有的用户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金融管理局、美国银行、恒丰银行、大和证券等知名企业。它的成功表明:信息就是财富,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探加工,并在网上有偿,不仅赢得了用户的欢迎,而且也给信息提供商带来了不菲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