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检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质量检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立质量控制组织,制定相对稳定的标准
1、病案质量的高低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我院成立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检查全院出院病历的医疗护理书写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病历的内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医院管理起到导向作用。
2、我院病案管理组都是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科主任、老专家、主管护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知识,质量控制组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具体检查全院出院病历的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为了使病历书写规范化,检查的标准按照河南省卫生制定的《综
合医院住院病人疾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和《住院病案质量评审表》检合医查记分和展览病案,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病案书写规范》的书写病案,按照《规范》出题,定期让住院医师参加试题答卷和病案书写竞赛。
4、按照《医院分级管理等级评审》要求从“三基三严”做起,加强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各级医护人员认识提高医疗质量。为了使出院病历护理文书每项份都达到合格标准,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河南省病案书写规范》为依据,书写标准做到全院护理文件书写统一。
二、严把病案质量关,定期开展病案展览
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病案质量控制组采取定期评审和不定期随机抽查形式对每份出院病案实施全面评价,对缺陷病案进行登记反馈,综合分析处理,督促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三级检查制度是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我院以《住院病案质量评审表》为依据,对每份病历实行三级检查质控。首先自查,经治医师要在书写过程中把好质量关,每完成一项病历内容都要在病历质量评审表相应条款中标出,当病人出院病历终结时经治医师还要按照评审表逐项自查评分。其次科查,由各科室病案质量控制小组的科主任负责,在病历送交病案室前,对每份病历进行认真的检查,修改并签字,未达到甲级标准的不送交病案室,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评审中“科评”栏内。最后院查,由院病案质量检查小组抽调的专人负责,对科查结果进行审查,并实行院级把关,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及本人到病案室进行修改,保证终末质量达标。同时将院查结果填写在“院评”栏内并签名。
2、定期举办病案展览,我院每年举办一次病案展览,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选择有代表性和有共性的病案参展,将展览的病历分为甲、乙、丙级,展览结果以信息简报的行式通报全院,对病案质量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病案质量检查成绩登记存档,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业务情况的原始依据及培养奖励个人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还明确规定了对丙级病案退回科室限期修改和扣除当季部分奖金,以保证病案质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病案质量提高学术水平
现在有的病案记录内容有的不够详尽,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记录上去,无法满足医生科研方面的需要,可利用价值不高。所以,应加强年轻医生、进修医生的岗前培训,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意识,
增强每一个的病案质量观念,写好病历是学会临床思维诊断技术的重要途径,写好病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处理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病案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对新的住院医师、进修、实习医师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岗前培训。首先掌握病案书写及评分标准,其次学习并了解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原则以及临床诊断联系。而后进行病案书写、病案评审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的测试,合格人准许进入临床工作
2、质控科定期组织常规病历书写诊断、治疗措施、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考试,要求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大查房一次。
3、对医技科室检查及报告质量控制,并制定医学检查报告规范,如:预约时间、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结论等。
4、建立医技科室技师、主管技师、主任(副主任)三级负责制,每月应对疑难、危重、抢救、死亡、科研等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追综检查报告结论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四、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
病案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学科,而不是简单保管、装订、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病案的各种医疗信息进行处理,进行ICD的编码、索引、输入微机、归档,才能保证满足临床科教的需要,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才能使病案保持完整性,才能为医、教、研服务,才能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接受国内外有关病案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
1、我院病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时反馈病案书写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如:没有明确诊断或主要诊断与其它诊断顺序颠倒、首页填写缺项、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不明、出院记录、手术记录不及时完成,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始资料作为法律信据的可靠性。
篇2
【关键词】创新型;妇产科护理;安全意识;手段
1.简介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2.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2.2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2.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2.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3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3.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建立学法制度,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岗位职责。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超级秘书网
3.3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4小结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怎样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落到实处。十七大报告把医疗卫生,人民健康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里面,第五点很大篇幅专门讲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专门谈医疗卫生。第一句话是“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把对健康的关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到党对民生,对人民健康的关注,高度重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全程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0):50
2许晓斌,赵晓勤.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的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5):280
篇3
[关键词]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规范化;护理管理
介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我国的介入医学发展迅速,学科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综观国内开展介入诊治较好的医院,多数是以科室为单位自身发展。我院是一所编制l8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其中心内科、脑血管病中心、肿瘤中心、消化科是我院介入优势学科,对学科和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整个介入实施过程中,因缺乏统一规范化管理,介入中心与临床科室环节工作衔接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工作环境秩序差、无菌观念淡薄、收费管理漏洞、耗材使用管理不当、科室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我院介入诊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医院介入诊治的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形成各科室的特色治疗项目,利用有限设备带动全院介入治疗开展,我院于2008年初决定成立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实施统一规范化管理,期望在短期内使我院的微创治疗形成优势,现将管理体会探讨如下。
一、具体的管理方法
1.1制定全新的管理体制
具体的管理以手术室管理模式为参照,结合介入中心的特点形成国内介入诊治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改变以往以科室为单位自身发展,介入中心向全院开放,鼓励和支持临床科室开展介入治疗,介入手术由介入中心成员统一安排,保证全院所有临床科室介入诊治的需要,中心负责介入手术的全程配合和管理。使介入管理走向了正规化,程序化,统一化,实现资源共享,带动全院介入微创治疗的发展。
1.2建立全面介入护理管理制度、职责、标准
为了加强介入护理队伍的建设,借鉴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制定介入各项制度、职责、护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各岗位职责,并贯彻落实学习,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对违反者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做到制度管人。
1.3制定介入操作流程和护理规范
根据介入手术特点,制定各种介入手术的配合规范、突发病变的抢救流程,如:心内科介入出现的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抢救;脑血管介入中出现血管痉挛、血压下降的抢救;动脉瘤术中出血抢救;消化道出血、咯血介入抢救等流程,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高护士观察能力、抢救意识、急救技能。设计介入护理记录单,记录介入手术过程(开台时间、操作步骤、结束时间)、术中动态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记录、用药情况、抢救记录等,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1.4成立介入中心护理单元,培养专科介入护士
1.4.1成立介入护理单元
根据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体制,介入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介入护理单示,在科主任的领导下,采用护士长负责制,全面放权,培养专科介入护士,介入护士负责环境管理、无菌管理、耗材管理、收费管理、安全管理、感染监控、介入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等,为临床科室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
1.4.2选择介入护士所具备的条件
介入护士由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的护士担任?,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抢救技能,机敏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影像学、解剖学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专科护理内容也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1.4.3介入专科护士培训
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承担了全院介入治疗,手术种类多,涉及知识面广,对介入中心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培养综合性介入中心护士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培训方式:计划性设立专科知识讲座(包括DSA原理、局部解剖、不同部位介入治疗配合规范等);组织查阅收集介入相关资料,掌握其动态发展趋势;参与诊断组、技术组阅片,扩展知识结构;熟悉介入中心规章制度、环境管理、物品规范化放置;轮流安排护士到手术室学习急救技能、无菌技术、无菌管理;急救器材、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结合临床实践、操作示范,掌握不同种类手术的配合要领、技巧、观察重点及抢救流程;熟悉常用耗材的名称、型号及高值耗材管理;学会介入护理记录的书写方法等。
1.4.4建立横向衔接的介入护理模式
由于介入中心向全院开放,参加介入手术的科室增多,介入中心将根据手术预约单向临床科室和患者提供介入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资料,由介入中心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讲解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加强与临床科室相互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护理方法,提高介入护理质量和效率?。
1.5加强介入护理质量控制
1.5.1无菌与环境管理
无菌与环境管理是介入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感染的关键,涉及每个参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和术中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无菌管理的保证[23;介入中心必须严格区分无菌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手术间术前地面、物体的表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定时开窗通风;术中随时清理血渍、尿渍、呕吐物;术后终未消毒,每天1次小消毒,每周1次大消毒,每月进行空气、无菌物品、消毒液、手部培养,及时发现隐患;加强无菌物品管理,专柜分类放置、标签醒目、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过期现象;介入手术严格使用一次性耗材,避免重复使用,按规定分类正确处理~次性物品;污染手术根据污染类型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1.5.2加强安全管理
介入手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查看相关的检查报告,检查术前用药执行情况,碘过敏试验结果,识别高危人群,认真评估,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严格查对制度,层层把关,防止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用错药口3;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即时报告、处理,为急救的成功赢得时间,并做好记录;注意用药安全,将药品放置在易取处备用,以便突发事件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注意保留安瓿瓶备查;神志不清、躁动者防止坠床。介人手术经常可出现一些紧急突发事件,如冠脉痉挛、心室颤动、脑血管痉挛、癫痫、血压下降、动脉瘤破裂、碘对比剂毒性反应等,这时需要护士积极配合急救,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对此我科制定了各种抢救流程,并定期进行演练,以锻炼提高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1.5.3耗材管理
建立介入耗材库,全院介入耗材统一管理,设备科把关,确定供货公司。由介入中心主任及介入相关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拟定申购计划,每周由护士长向主任汇报上周耗材使用情况,并予以补充,保证适量库存。由于耗材种类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将一次性耗材,按种类、型号、有效期等,设专柜存放,并建立耗材信息化管理,将耗材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失效期、销售公司的名称等录入,便于统计、管理,避免手工登记查找、统计困难的现象。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每个月)核对、整理,高值耗材使用后条形码一份随病历归档,一份介入中心备案、一份给医保病人报销用。
1.6收费管理
介入手术由介入中心统一收费,按分成比例将收入划人手术科室,便于医院财务管理,使介入收费更加统一化、正规化、透明化。
1.7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1.7.1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组建优秀团队:根据介入室护士工作性质,尊重、关心、信任、爱护她们,工作中各有重点,合理调整工作任务。老护士把好护理质量、管理、安全关;年轻护士加强培养,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拓展思维,敢于创新,做到一专多能。
1.7.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由于介入工作连续性强,经常加班、长期接触放射线特点,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薄弱环节人力资源配制,避免疲劳工作,缩短上班时间,以体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及人文关怀的精神。
1.7.3加强介入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知识学习: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落实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加强对护理安全操作的管理。建立介入护士健康档案,定期查体,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结果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形成了一套完善了管理体制,改变以往手术科室三不遵守(不遵守手术预约制度、不遵守手术开台时间、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五不合理(收费管理不合理、经济核算不合理、耗材管理不合理、一次性耗材处置不合理,环境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同时逐渐改变以前手术配合由手术科室护士兼职,护士经常调换,工作缺乏连续性,无统一培训、管理,技术不精,介入护理质量落后的现象,组建了一支专科介入护理团队,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技能明显提高,学习氛为高涨,能够承担各种疑难、大型介入手术的配合、抢救工作,各项护理质最检查达标,如:感染监控率100%,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介入知识健康宣教率达90%,患者满意率95%;环境清洁、整齐,为临床医师创造了舒适的工作场所,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结论
成立综合性介入诊治中心实施统一规范化护理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管理中强调以成熟手术室管理模式为标准,结合介入中心特点形成全新的管理理念,使介人管理更加具有向心性、凝聚力,护理管理走向了正规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了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燕君,张玲娟。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47.
[2]周艳,诸葛海鸿。质量控制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22—224.
篇4
药店医保自查报告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接到通知要求后,我院立即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自查领导小组,对照有关标准,查找不足,积极整改。我们知道基本医疗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工作,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定期总结医保工作,分析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规范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在市劳动局及市医保处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管理制度、住院流程、医疗保险工作制度、收费票据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和“投诉箱”;编印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公布咨询与投诉电话3117050;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在医院显要位置公布医保就医流程、方便参保患者就医购药;设立医保患者挂号、结算等专用窗口。简化流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严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监护病房收治标准,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伪造、更改病历现象。积极配合医保经办机构对诊疗过程及医疗费用进行监督、审核并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及有关资料。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无自立项目收费或抬高收费标准。
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以科室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学习了《xx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汇编》、《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支付目录》等文件,使每位医护人员更加熟悉目录,成为医保政策的宣传者、讲解者、执行者。医院设专人对门诊和住院病人实行电话回访,回访率81.4%,对服务质量满意率98%,受到了广大参保人的好评。
三、强化管理,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质量保证
一是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二是在强化核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普遍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院、科、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把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将检查、监督关口前移,深入到临床一线及时发现、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规范早交接班、主任查房及病例讨论等流程。重新规范了医师的处方权,经考核考试分别授予普通处方权、医保处方权、麻醉处方权、输血处方权。为加强手术安全风险控制,认真组织了手术资格准入考核考试,对参加手术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和手术观摩。三是员工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积极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好务,同时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自身的沟通技巧。四是把医疗文书当作控制医疗质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对住院病历进行评分,科主任审核初评,医院质控再次审核。同时积极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病历质量和运行得到了有效监控,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五是强化安全意识,医患关系日趋和谐。我院不断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医疗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慎于术前,精于术中,严于术后。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通过调整科室布局,增加服务窗口,简化就医环节,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咨询台,配备饮水、电话、轮椅等服务设施。设立门诊总服务台为病人提供信息指导和就医服务,及时解决病人就诊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实行导医服务、陪诊服务和首诊负责制,规范服务用语,加强护理礼仪的培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加强妇科门诊的私密性,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使得诊疗活动更加人性化、舒适化。重视细节服务,对来门诊就诊的陪人一天两次免费发放冷饮和热饮,中午就餐时间,为做治疗的患者和陪人免费发放面包。多年来一直实行住院病人免费发小米稀饭,对患者护理服务热心,护理细心,操作精心,解答耐心。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儿科护理专家组成的产后访视队,对出院的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得到产妇及家属的高度赞扬。通过一系列的用心服务,客服部在定期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8%以上。
四、加强住院管理,规范了住院程序及收费结算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工作规范化管理,使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得到全面落实,根据市医保部门的要求,病房采用了医疗保险参保病人专用绿色床头卡,病历盖医保专用章。经治医师均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强化病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临床用药,经治医师要根据临床需要和医保政策规定,自觉使用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因病情确需使用《药品目录》外的自费药品,[特]定药品,“乙类”药品以及需自负部分费用的医用材料和有关自费项目,经治医师要向参保人讲明理由,并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字后附在住院病历上,目录外服务项目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
五、严格执行省、市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
医疗费用是参保病人另一关注的焦点。我院坚持费用清单制度,每日费用发给病人,让病人签字后才能转给收费处,让参保人明明白白消费。
六、系统的维护及管理
医院重视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排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障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市医保处的要求由计算机技术专门管理人员负责,要求医保专用计算机严格按规定专机专用,遇有问题及时与医疗保险处联系,不能因程序发生问题而导致医疗费用不能结算问题的发生,保证参保人及时、快速的结算。
篇5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现代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27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1 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使医院经济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且医院信息管理围绕两条主线,即以经济管理为中心的HIS(管理信息系统)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CIS(临床信息系统),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现代化。
(1)从财务管理方面,医院信息系统经历了从单机版到收费处局域网再到全院内部互联、互通的三个阶段,通过划价收费系统固定检查项目的收费价格,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将病人医嘱和划价收费捆绑在一起,使医疗活动通过计算机自动记账,避免了人工随意记账,对病人的各项检验、检查、治疗等医嘱和费用处理均通过系统网络,传送到各执行科室确认,极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多计费、少计费、乱计费等人为的主客观行为差错隐患,杜绝了不规范的人情收费,有效地控制了“跑、冒、滴、漏”的现象。
(2)在医院药品管理、高值和低值耗材管理和后勤物资管理上,涉及的流通环节多、流程复杂、部门和人员多、存在管理遗漏和死角。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将医疗药品、物资、耗材的信息共享、透明,实现规范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在药品管理系统中,从药品提交需求、采购、入库、出库和调价到药品的领用、调配、药品的盘点和报损,再从药房药品分级发放到最终病人使用等全部通过信息化管理,再加上运用条码技术进行药品跟踪,使全部流程均置于系统网络监控下,及时准确地反映药品流向,严格控制药品在医院各科室的流通,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药品流失,获得了药品的最大使用效益,杜绝了手工运行所带来的管理不清、药品流失和工作人员搭便车开药的现象。这种效果在手工管理的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
t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是医院管理者的难题,通过使用物资耗材系统的追溯管理,可以使高值耗材从采购到物流的配送,到耗材的使用及术后随访,均实现信息化管理,把过去所有不规范的事情都进行了规范。从大库房到小库房,到使用单位,从耗材编号到经手人姓名等诸多信息均有详细记录,管理十分规范。
医疗垃圾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垃圾的分类、交接、转运等方面。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不仅可能造成新的污染源和交叉感染,也无法追踪某些特殊医疗垃圾。通过条形码技术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再配合医疗垃圾监测系统进行医疗垃圾管理,可以对医疗垃圾进行过程监测和分类统计,提升了医疗垃圾的管理能力。
(3)成本核算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运用,使医院依靠信息主导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医院管理从粗放式步入了精细化。通过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和效益分析,使经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测了医院的成本消耗情况,分析了成本的变化、成本的构成,通过对重点科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对医院及有关运营科室的投入产出效益比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医院管理水平由定性管理转为定量管理,在管理效益和工作效率上均可得到提升。还可将分析结构反馈到各运营科室和管理部门,从而增强全员的控制成本意识和运营经济管理的能力,提高科室部门的边际效益。
2 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提升医疗过程管理水平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已成为目前医院信息化发展阶段的一条主线。电子病历的实施使医生和护理人员真正从繁重的病历书写中解脱出来,促使病历质控、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
(1)电子病历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医疗业务的流程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结合临床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等系统将医生、护士以及各项医疗检查、治疗等诊疗信息,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病人诊疗信息的动态智能管理,改变了原来机械式的人工劳动,规范了病历管理流程,减少了医生书写病历的工作量,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无线移动查房车的使用,实现了医生在病人床边浏览病历、医嘱、体温单、检查结果和医学影像等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
(2)对医疗质控管理。实行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系统后,医院质量控制人员通过网络可以对全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医疗过程进行全程实时质量检查、控制,随时从病历文书的时限性、完成情况、完成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病历的时间质控、内容质控,质控提醒、质控干预、质控评分方式可对任一病历进行评价,并将得分情况记录,做出相关统计分析进行管理,从而克服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这一传统医疗管理模式。
(3)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推动。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后,医生通过在工作站下达电子医嘱,护士只需很短时间便可将一天的医嘱核对完毕,将医嘱分门别类地打印成各种执行单,交给各班完成护理任务,这避免了手工转抄医嘱易错抄、漏抄、重抄等弊端。对于病区患者的用药、治疗,护士审核医嘱后,确认提交,系统可自动提取药品和材料信息,病区药房可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领药单进行摆药,送至各病区,进而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3 推进医院信息化,提高医院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信息化使医院行政管理从事务导向型转为决策导向型。医院领导只要在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医院管理系统,就可以清楚、便捷地查阅到每一个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护士工作站的情况;每天门诊、住院收治情况;各药房、药库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和科室合理用药情况;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情况以及财务监管与票据管理情况等,并及时对医院运营决策进行调整和干预。
医院管理层运用局域网或互联网,可将运营和管理信息数据通过异步或同步实时等多种形式进行输入、采集、传输、存储、检索和分析等一系列流程的处理,最后输出形成各类包括医院决策层、各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需要了解和监控的各类数据报表。通过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成本进行决策分析,可提供决策依据,对一次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生成可供医院管理层提高决策的数据,使医院领导决策层及时、准确地获知医院各个部门和环节的运行状况,此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还可充当医院管理者的“千里眼”“顺风耳”,促进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思路,整体把控医院运营管理工作。
4 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促进医疗安全管理现代化
医院信息化系统通过对精细化管理和各类角色权限的管理,保障了医疗的安全管理。对于各类临床医护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其可根据专业、职称、临床经验等人员信息进行分级授权、强化质量控制功能,还包括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手术分级管理;抗生素使用的分级管理;电子病历的审核签字和质量控制;检验检查报告的审核和;毒麻药品的分类管理以及业务信息查询的使用,还可使用RFID射频识别科技防止新生儿在医院被盗等,以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5 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信息化使t疗服务流程得到优化,实现了医院和病患的双满意。现代医院的核心理念是“再造流程”,即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服务流程重新整合,围绕着如何快速提高医院的两个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提高患者提高满意度。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融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1)基于信息技术的“一卡通”的推广使用,可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使用“一卡通”业务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门诊就诊流程,持卡人门诊的注册识别、分诊、挂号、取药和缴费等手续可以按照流程实现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患者来回奔波的次数,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减轻了门诊压力,提高了门诊的容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地解决“三长一短”的现象,使整个门诊业务流程焕然一新,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2)通过触摸屏和自助技术,在门诊增设电子触摸屏查询和电子大屏幕、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和住院病人费用清单查询系统。为病人提供了多种查询信息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助挂号机、自助检验取单柜等自助终端的使用,真正起到了分流病人的作用,部分缓解了医院挂号排队等候时间长和领取检查检验报告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先进管理服务水平,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3)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APP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网上服务,包括网上咨询、网上挂号、看病预约、住院床位预约、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和药品咨询等业务。这样不仅拓宽了病人挂号、就诊、咨询、查询的渠道,方便了病人,广大病人在家里还可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医疗信息,使医疗服务半径范围由医院内扩大到医院外。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严格依法依规执业,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彻底改变我区医患纠纷民意调查排名落后的现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二、现状分析
全区医疗机构共计238家,其中区直医疗机构10家,院外网点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会团体医疗机构4家,村卫生室55家,民营医院3家,厂矿医院及医务所25家,个体诊所87家。全区医疗机构开设病床360张,医务人员共计1083人。近三年来,共计发生医闹纠纷5起、复杂纠纷9起、简单纠纷36起,经过政法、公安、卫生、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的调处,这些医疗纠纷均得到圆满解决,医患双方满意。
纵观近三年来所发生的医疗纠纷,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从纠纷发生的单位来看,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民营医院,其次是个体诊所。
二是从纠纷发生的科室来看,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普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
三是从纠纷处理的结果来看,多数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极少数是通过医学鉴定解决。部分医患纠纷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拒绝作医学鉴定,为保稳定,防止事态扩大,不进行医学鉴定而一次性补偿患方。
从纠纷发生的原因来看,除存在比较复杂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卫生系统医务人员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权益,有针对性地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化解医疗纠纷,往往在医疗纠纷形成后,酿酒成醋。
2.超范围行医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超越手术批准权限,擅自开展二、三类手术,这类现象在民营医院表现比较突出。其次是医务人员充当“万金油”医生,内、儿、妇、外什么都干。
3.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其次是滥用激素类药品。对药物用法用量把握不准,对药物副作用不能有效防范。
4.病历处方书写不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高,门诊病历简单,处方书写不规范,住院病历存在缺陷,病历记录不全面甚至空白。
5.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医生责任心有待加强。由于条件的限制,医生在观察和检查病人时,存在着不认真、不全面、不及时,漏诊和误诊现象时有发生。
6.技术水平有限,临床经验不足。个别医务人员医学知识肤浅,对某些疑难疾病鉴别和诊断不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时会诊和转诊治疗,延误了有效抢救时机。
7.基层医务人员对急诊病人处置能力偏低,对急诊病人治疗手段和风险认识不足,加之急诊科室不健全,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处理不下才被迫转诊。
8.基层医疗机构辅助科室不健全,或者是医生不能正确理解检查报告结果,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造成误诊漏诊。
9.虚假医疗广告或擅自乱打招牌,从某种程度上造成欺骗性招引病人,而实际疗效与广告内容相差甚远,以致酿成医疗纠纷。
10.消毒管理不严格。未能认真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治疗室、手术室、以及消毒打包器械等消毒不严,消毒检测严重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11.制定规章制度不切合实际,难以落实,或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违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12.某些个体诊所在登记审批和校验办证时,所提供的医护人员符合资质条件,并在卫生局登记注册,而实际在岗执业的却是未经登记注册的人员,有的甚至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
非医疗行为引起医患纠纷现象也时有发生。诸如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患者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擅自离院出走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患者不配合诊疗;患者出现病情外的特殊意外;不良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引起的医疗纠纷等等。
自月上旬以来,我局组织卫生监督所,对城区内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严格的执法检查,共检查116家医疗机构,取缔无证行医1家,下发限期整改意见书7家,处罚27家。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太平小区和雨母山的院外网点。从整治的效果和新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来看,对医疗机构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仍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三、整改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XX区医患纠纷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1.要求辖区内一级或相当于一级的医疗机构,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汇报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下段工作。
2.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认真清查违规执业行为,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今后,由局分管领导组织卫生监督所和局医政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医疗机构开展常规检查、不定期检查或明察暗访。凡是存在问题的单位,该限期整改的则限期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则停业整顿,该处罚的则处罚,该吊销的则吊销,情节严重的,则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3.加强医患纠纷调处。认真贯彻落实衡综治办〔〕7号文件精神,对医患纠纷的处理,采取由政府牵头,综治办统一组织协调,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司法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医疗机构在发现医患纠纷和医闹纠纷苗条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和公安机关汇报,该打击的打击、该整改的整改,宗旨要明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组建XX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设区司法局,运用“三调联动”化解纠纷。开展集中排查治理医患纠纷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登记备案集中调处,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处理到位。对医患纠纷突出、医闹现象严重的单位,实行挂牌整改,并由卫生局派出专项整改工作组,深入医院帮助和督促专项整改工作。
4.强化“二个教育和一个培训”。一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诊疗活动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价廉、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设立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实行随门诊病历同时发放“病友就诊意见卡”的做法,接受病人的监督和评判;二是要加强医疗安全教育,以身边医疗纠纷为例,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更新医疗安全理念,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要强化“三基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三基培训考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医疗质量检查评比和医疗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5.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制度,并按职责和制度的要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和考核,根据考核的情况,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引发医患纠纷负有责任的医疗机构领导和医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则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经济责任的则追究经济责任,该移交司法处理的则移交司法处理。
6.强化卫生行政管理,严把卫生行政“三个准入”关。一是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准入关,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在人员、房屋、设备、制度和资金上,一律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逐条进行审批,缺一不可;二是严把岗位人员的资质关,凡是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的,一律不许在医护岗位上从事医疗活动,违者按非法行医论处;三是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审批诊疗项目,重点查处超范围行医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重罚屡教不改者,不断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稳步而健康的发展。
四、整治措施
一是要高度重视。区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从讲政治、讲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医患纠纷处理的重要性,将医患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列入医院目标管理的重点,并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要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均应结合实际,制订医疗纠纷调处工作预案,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