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篇1

GDP发展差距明显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总值占西部地区的份额看,占西部地区GDP的比重在20%以上的有四川;占10%-20%的有内蒙古、广西、陕西;占5%10%的有重庆、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占5%以下的有、青海、宁夏。从各地区生产总值对西部GDP总量的拉动率和贡献率来看,贡献率不到5%的有甘肃、新疆、、青海和宁夏,贡献率大于所占比重的有四川、陕西、内蒙古和广西,这四个省的贡献率的总和达到55.7%,它们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部经济的整体增长情况。

产业结构同中有异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二三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一产业占15%以上的地区有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广西,其中四川最高;第二产业占比在50%以上的地区有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其中陕西最高;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0%以上的地区有重庆、贵州、,其中最高,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的地区。从三次产业对GDP的拉动率和贡献率看,第一产业贡献率在20%以上的有四川和广西;第二产业贡献率在50%以上的有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第三产业贡献率在50%以上的有贵州和。与GDP结合分析,可以发现,西北地区的落后与其过度偏向工业和工业带动率较弱有关。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倾向有异有同

共同之处是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都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极高。相异之处在于投资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的包括重庆、宁夏、和内蒙古;占60%-70%的包括陕西、青海;占50%-60%的包括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广西;占50%以下的只有甘肃。

出口的差异性大

从各地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量的比重看,新疆占20%以上,为最高,其次是四川,在1%-5%之间的有贵州、甘肃和宁夏,和青海不足1%。

工业化的同向性特征明显

除工业化水平较低外,其余的11个省区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34%以上,其中陕西、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的比重在40%以上。

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发展

篇2

市委、市政府旅游工作汤原现场会,明确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抓好旅游业的具体措施。为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我区将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全面整合开发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卓越秀美的旅游名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一、实施政府主导,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提出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即以松花江为轴心,以同三公路为纽带,建立松花江两岸的娱乐、垂钓、餐饮旅游经济带;建立猴石山风景区,发展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建立卧佛山风景区,突出发展冰雪文化与地貌景观,培育旅游新特色。

2、加强领导与协调。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年度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年度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年度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争创大批如卧佛山滑雪场、四丰生态园、千里生态园等名优品牌景区(景点)和特色餐饮服务业。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永红)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

5、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搞好政府调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旅游业,特别是保证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逐步使旅游管理法治化。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使政府决策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科学化。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来源:2010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地方高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00212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政府正在把一些应该在国家层面加以研究推进的重点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就是其中区域之一。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才作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三大职能之一,高等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各层次的合格人才。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产业不断升级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保定市俗称“北京的南大门”,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保定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本科院校,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它们应当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发展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才培养模式较权威的解释。龚怡祖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示范性。”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和模式两个基本概念组合而成。人才培养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在身心方面发生预期变化。“模式”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对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它表明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事物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是思维的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是人们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某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遵循一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强调实质上的人才培养规律,更加强调形式上的人才培养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模仿和复制;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技能型人才已基本获得共识。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本科人才相对于学术,更加突出应用;相对于学科,更加突出专业;相对于科学,更加突出技术;相对于深造,更加突出就业;相对精英教育,更加突出大众化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以培养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扎实、使用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以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发展为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广高新使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所以,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这是应用型人才最显著的特征。这里不能简单地认为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强,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主要表现为具有实践能力,即开发能力、转化能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等;二是创新性。这里的创新不是指理论的创新,而是为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创新”;三是市场性。衡量一个人才可以有很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最终要回到市场检验。市场标准是一个综合标准,也是一个客观标准。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笔者将具体在目标、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上进行详细探讨:

(一)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规定,可以概括为: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基础扎实、口径适中、素质全面、应用为主”的高级专业人才。“基础扎实”即应用型人才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但在理论深度上不必追求学术型人才要求得那么深厚,因为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在于知识的运用。“口径适中”指应用型人才专业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而不是一味地求大求宽。“素质全面”指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其文化品位和素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应用为主”指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总之,应用型人才强调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综合素质。

(二)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重点。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总的目标是使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求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适应性与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培养目标应力求具体,最好能有一定的职业针对性。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应根据岗位群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基本素质进行分解,按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课程体系,并按实干、实践、实用的原则,构建“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平台是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厚基础;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要本着加强基础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的要求,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大选修课比重的同时,优化专业课程模块,增设必要的职业技能课为必修课或加大原有专业课的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时间。同时,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知识的运用;传承与创新结合,强调知识的创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强调个性的培养。在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为落脚点。人才培养是通过多方面实施的。笔者拟选择对于保定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实施中较为重要的薄弱方面,如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论述,以达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的。

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尔文认为,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大学中的许多人对教学方法的重视是不够的,或者是简单化的,低估了教学方法的价值与作用。教学方法本质上还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到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的变革。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注重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其次,教师要善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校园网建设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开发和引进各种优秀教学软件,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推广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更多地使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物演示和角色扮演、项目驱动法、网上答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研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加强实践教学,走产学研用合作的路子。出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虽然地方性院校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目前还未达到尽善尽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教学环节上,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校内培养与校外培训的统一,充分利用专业竞赛、认证培训、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既能做事,又能做人,从而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专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走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到业界的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去认识、去理解、去实训。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提出的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在资源利用和培养过程中与业界密切合作,建设体现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创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高校与业界的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

3、培养“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所谓“懂教育、通实践”,就是他们不仅要成为学术水平高的“学者”,而且要成为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不仅精通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要坚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形成三者的最佳平衡。这就要求学校既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选拔,又要重视人才培训;既要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和实践技能培训,又要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和职业道德培训。

广大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主动学习和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意识和理论自觉;另一方面要深入到企业和社会中去,深入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去,亲自动手,做到要求学生会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会做,努力成为不仅愿意而且知道如何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有意识而且有能力去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真正做到既懂教育又通实践。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林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金国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邓晓东等.引导新建本科高校实现内涵升本[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

[4]陈小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

篇4

关键词: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1]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贴近市场办教育,聚焦产业育人才,针对产业办专业的宗旨。近年来逐渐在“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建设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山社会经济需求和产业特色,通过“政校企”高度合作,共建起了四所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生力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许多个性化的要求,需要通过服务资源条件、服务绩效两方面建立院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体系。[2]

产业学院是依托“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建设模式,依托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相关专业镇政府在其产业园区合作举办的,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实体机构。[3]产业学院的产生的前提就是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产业学院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产业学院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目标

中山的个别专业镇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名气。如古镇的灯饰、沙溪的服装。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成立的四个产业学院都与当地区域经济相关。如古镇灯饰学院、沙溪服装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和小榄经济学院。为保证就业,产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超过或者最起码要达到能为当地产业服务的水平。中山市地处珠三角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山各专业镇的收入水平虽然不见得比周边的城市高,但中山市作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当之大。据麦可思公司近几年的跟踪报告,本地生源一般超过9成留在本地工作,外地毕业也有超过4成留在本市工作。[4]想留下来的毕业必须要达到当地企业的用人标准所以产业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因此,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本身就是当地“一镇一品”的区域经济特色的产物。因此,产业学院抓住专业镇“一镇一品”的产业聚集特色,通过在企业门口办教育,有效解决了专业与课程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兼职老师聘任与管理等实际问题。[5]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好的现实环境。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在真实的最新技术中学习,毕业生的技能水平跟着提高非常快。同时,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结合生产实践,在学习理论中激起的创新火花很快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尝试,也最容易产生创新成果。古镇灯饰学院很多师生的专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提升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超过预期的效果,随着日后的不断发展和探索,应该还有提升发展的空间。

三、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前文提到,产业学院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当地工作。这股有知识有文化有持技能的劳动生力军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人才支持是非常有力度的。

首先,产业学院的毕业生掌握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技能。他们本身就是为了服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培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老师很多就是当地企业的技术能手。

其次,产业学院毕业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都融身其中,对当地工作生活的认同使得离职率比较低,很多学生毕业前已经在所在企业工作或实习过,这样的经历使他们与企业减少了磨合,增强了企业用工效率,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

四、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科研、技术支持

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势必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对企业而言是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结合之后产生的科研动力和对先进技术的改良与追求都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品牌效应

产业学院有师资,有科研氛围,教师有科研能力。真正与区域经济融合后产生品牌效应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沙溪服装学院“第十六届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王荣老师的“敦荣DUNWIN”品牌,荣获“2016年度品牌大奖年度最佳女装设计奖”。王荣老师2014年成立了敦荣工作室,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品牌设计,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6]

其他学院如灯饰学院等也不断有新品牌出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品牌效应必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如何将发展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联系起来,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实事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参考文献:

[1][2]吴建新,易雪玲.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究――基于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2,31

[3][5]林仕彬.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的实践为例[J].职业教育,2015,7.

篇5

论文摘要: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就如何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

1.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政策、财政上纷纷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淮海经济区内的徐州、微山、宿迁等政府纷纷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并在经济上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人员提供支持,学员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可以从财政上报销学费。应该说,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促进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既能掌握更新更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又使自己在事业上更有作为,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回报。2006年12月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硕士生的工资要比本科生高近1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让自己在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内人们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为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质生源的增加,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研究生教育恰恰是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最显著的教育层次。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使个人在未来有良好的收益,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恰恰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淮海经济区内既有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有培养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既有为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还有为各类学校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后,逐渐成为了区域内各行业的管理或技术骨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区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同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来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相比,虽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由于设立时间较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如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影响大,在社会上还不完全被认知,甚至被认为是“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误解为只要花钱就可以读的研究生,是混硕士学位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开展招生宣传等活动,走进政府管理部门和厂矿企事业单位,让社会加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2.2明确办学方向,发挥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优势。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非全日制教育,招收在职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就使得人们基本上就近选择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免影响工作。因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所在的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区域内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依托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输送作用。就淮海经济区来说,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实际,抓住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建立联合培养的生源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根据区域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即面向能源科技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的主战场,服务煤炭行业,服务淮海经济区。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兖州、新汶、济宁、徐州、大屯、淮北、永城等矿区都建立了生源基地,招收工程技术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与商丘、连云港、徐州、宿州、宿迁、淮北等地方政府合作,招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与徐工集团、徐州电力、中联水泥等企业合作,招收企业管理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2.3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校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内关键产业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要发挥区域内关键产业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群的技术含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让科研成果进入区域内企业进行孵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主动加强与区域的联系,积极承担区域科技攻关项目,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促进和辐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围绕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构筑以矿业工程和能源科技为核心的“大采矿”学科体系,既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创新血液。

2.4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区域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高校与区域社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化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管理或生产实践第一线,了解所在部门管理或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去研究解决管理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建立大学科技园或工程技术中心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2005年在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基地)和中国矿业大学(研发基地)分别挂牌成立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建设在煤炭企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篇6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及界定

什么是脆弱性?研究对象不同和研究主题不同,往往定义也不同。自然科学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注重于造成人类脆弱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力机构,研究的对象多是人文系统。无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文系统,脆弱性大体都包括了 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明该系统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脆弱性不具备不确定性,它是系统本身所含有的。(2)该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比较敏感。(3)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对脆弱性进行加以控制和优化,那么脆弱性的结果就是危机的出现。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

某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依赖于其不稳定性、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的敏感性以及外部条件干扰和变化的胁迫下遭受损失的程度,所以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把研究对象放在大区域(或国家)范围进行参照对比。为此,在探讨我省经济发展脆弱性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来反映不稳定性的程度,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反映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用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的程度反映外部变化带来的损失程度。

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地区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差距拉大必然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导致脆弱性。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

河北省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自为战、盲目布局,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2.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二次产业比重加大,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

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

3.经济发展的损失度:人力资本流失

河北省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办事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对策

要想解决区域的脆弱性,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由于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脆弱性,因此,只就共同的脆弱性提出一些对策。

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重要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想长远发展,同时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所应当追求的根本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逐渐被提出并加以实践,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选择。第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总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所包含的每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

长期以来,区域的大多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首先,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其次,消除知识贫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想区域获的发展,就必须消除知识贫困。第三,消除收入的贫困。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服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提高产业结构素质,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产业结构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必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施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主要指的有两点,一是对现有区域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使产业结构趋于平衡。二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达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技术产业会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其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事实证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完善人才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同时,提高各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隐性的人才浪费。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合理的、多渠道的实现人才流动。

四、结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据此,我们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找寻发展最为脆弱的地方,把减少和控制发展的脆弱性作为优化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也正是如此,把区域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找出其存在脆弱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华 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振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增刊)

[3]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经济师,2002,(2):3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0 引言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曾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当前,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安徽省正值经济加速发展、民生逐步改善、效益明显提升时期。而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合理、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创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成为两者之间矛盾的焦点。本文基于此问题,综合分析安徽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现状,进而得出解决两者不相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1 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1.1 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将安徽省建设成为职教大省目标的指导下,我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其配置,使得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高职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5%增长至17.3%,其中高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比重从50.5%上升至59.49%,具体见表1。2010年末数据显示安徽高职院校增长至7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93.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3%,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7.3万人。

另外,从目前全省高职院校目录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现有专业类75个,占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有专业类的96.15%;专业422个,占所有专业的42.9%,其中目录内专业370个,目录外专业52个。同时根据安徽省发展规划处2011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19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量前5位分别是,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

表1 “十五”期间全省高职院校情况分析

表2 2011年全省前5专业大类排名情况

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1.2.1 安徽省整体经济现状

图1 “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图2 “十一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我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并逐步跻身工业化中期阶段。调查近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省人均GDP上限仅16000元,下限不足3000元;2007年我省全年生产总值达7364.2亿元,年平均增长10.4%;2010年全年GDP为12263.4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图1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生产总值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06年开始,全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另外,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01.9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9%与22.6%,,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0.9∶69.1变化为29.7∶70.3。图2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迅速,发展势态良好, 它们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中选取全国六大经济区为样本对其竞争力进行了比较,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位(67.53分)。安徽省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东地区,作为毗邻长三角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安徽省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仍然偏低。

另外,由于安徽省幅员辽阔,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比对近几年来17个地市的人均GDP、三大产业增加值,非农人口比重等指标后得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隶属本省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0元/人以上,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01%,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外贸易也较为密切。淮南、淮北、黄山隶属本省经济特色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6%,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蚌埠、滁州、巢湖、池州、宣城和安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42%。阜阳、宿州、亳州和六安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GDP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64%,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很低。由此可见,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安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2.1.1 专业设置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就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供求缺口约在300万人,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全省技工总数的3.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办学效益出发,热衷于开办所谓“热门”且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但往往这些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眼高手低,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实际上企业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却依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专业设置不合理引发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导致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2.1.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途径和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对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不仅造成

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体现不出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1.3 本地化服务功能未充分体现

近十年,尽管安徽省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未能充分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地方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从表象上看,高职院校整体就业率很高,但本地化就业率却偏低。“本地培养、异地从业”、职业教育和就业长期“倒挂”、经济与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安徽省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

2.2 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

2.2.1 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对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依据2011年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以及安徽人事部门的相关资料,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以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我省对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和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应鼓励发展此类专业。

2.2.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使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方式,由企业向高职院校“下订单”,学校依据订单要求培养学生,确保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2.2.3 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本地化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安徽作为全国典型的职教大省,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内涵式发展中的技术保障功能。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双向的、共赢的工程,双方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在合作中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企业在合作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财、物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使高职院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型、“永久牌”技能型人才,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3 结束语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随着安徽全面进人到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时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在此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实现安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6.

[2]陈楠.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广场,2011:248-250.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

(1):66-67.

[4]张辉,苑桂鑫.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17).

篇8

>> 企业总部经济集聚的模型分析 基于总部经济的会计服务业集聚发展策略浅探 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 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究 探索发展县域农村经济新路径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发展县域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路径探讨 产业集聚激活总部经济链式反应 白洋淀生态经济区芦苇画技艺人才集聚路径研究 发力产业集聚区 麻江脱贫走新路 总部经济推动区域发展 总部经济与产业发展 产业集聚区升级路径研究 总部经济离县(区)有多远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总部经济发展策略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B/OL]. [2012-04-12].http://.cn/csr/ .

参考文献:

[1] 申欣旺,郁玫. 集聚总部经济[J].中国经济周刊,2012,(1).

[2] 郝琴.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之路——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12,(12).

篇9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 成人高等教育 地位与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性,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以效率为导向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政策,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整体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性,讨论成人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一、关于区域经济

[1]经济区域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地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和产品、产业相对密集分布和联系的空间性经济活动总体。区域经济即经济区域的经济,它以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以各种资源要素间和产业间、地域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市场供求联系为基本纽带,区域经济运行具有综合性、中间性和差异性。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因素其性质和功能分为自生性要素(自然、历史原因);再生性要素(人力、资金、技术因素);牵动性因素(市场);制动性因素(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其中,再生性要素、牵动性要素与制动性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这三种要素都受到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

二、成人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更应该围绕经济建设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结构、学科种类、专业特色都要顺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要求。[2]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那么成人高等教育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运行,促进其增长和发展的呢?它表现的主要作用和地位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与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主要指人力、科技)、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直接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保尔.朗格朗于1965年提出的,学习化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成人高等教育的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推进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适龄青年(18—25岁)接收高等教育的比率在15%以下时,为精英教育阶段;达到15%—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时为普及化阶段。[3]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就意味着:1、数量上的大发展,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2、准备人才资源,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3、普及中等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行。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学员社会化,大门向非传统型学生敞开,对学员没有特殊的身份要求;二是以行业、地方办学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三是办学形式灵活,规格多样,能满足社会、公民的多样化需求;四是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强调应用,培养适应生产和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或技艺型人才;五是成本低、效益高。这些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促进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新局面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个战略任务的提出为我国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为一体。这就要求成人教育不仅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而且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的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功能首先是社会责任。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感情化、生活化的学习需求越来越旺盛,教育作为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民主和社会的道德、文化、历史的传承主要靠教育来实现,教育是理想、价值与社会构建的主要驱动力,人类进入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在为和谐社会、和谐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成人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大军

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近百年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通过大量投入资本和自然资源而达到,但其后果却可能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和收入的分配的不公,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或破坏性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界提出了“基本需求战略”的发展观,进入80年代后,则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即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进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使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能持续、协调地相互依存。而成人高等教育坚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毋容置疑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的有效的途径。

2、为农村人口转移城镇提供保证

随着知识经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新和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智力劳动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同时,伴随我国农村人口转移城镇的加快,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高等成人教育的承担的重要任务,目前,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还跟不上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的数量15%,与发达国家26%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依靠成人高等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推动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城市二、三产业的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提供智力支持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加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切实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水利、能源、通信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依靠成人高等教育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掌握现代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推动城市化飞速发展

21世纪的今天,以缩小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转变农民身份,拉开城市框架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程度也就成为评判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达7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40%左右。而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不到平均指标。[5]成人高等教育对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程度的提高加快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生产技术和设备越先进,生产人员素质越高,生产资料的消耗率就越低,则劳动生产率越高。(2)教育程度提高了城市人口的整体素质。(3)分析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区域教育竞争力每增长1%,区域经济竞争力将增长0.178%。

5、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统计数据表明,科技进步对企业产值的贡献率约为45%,生产的过程已成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企业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国技能型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较低,特别是高技能劳动者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6]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9000多万技能劳动者中,高级技师仅占技师队伍人数的8%,北京市的比例也不到20%,而发达国家则高达35%,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要改善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状况,就必须依靠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历和能力并重的成人高等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能力,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以及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most closely one with higher education forms.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tatus and function

[参考文献]

[1]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M] 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2]吴农.论成人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J]成人教育,2001(41)

[3]李广庭,张慧敏.论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2,(14)

[4]马根喜.浅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及地位[J]现代企业文化2010,(187)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契合度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相应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则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如何有效和区域经济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十二五”时期淮安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1.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纺织、机械、轻工和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地位得到巩固;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重点扶持,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2)产业发展规模显著提升。突出项目建设,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通过实施“航母”项目工程,“三百”项目工程,“551”产业提升工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大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明显。培育了一批能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旗舰”企业,建立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着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工程稳步推进,突出发展旅游业。精心打造“运河之都、伟人故里、美食之乡、生态家园”旅游品牌;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金融业集聚规模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淮安正逐步建成承南起北、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科技和商务服务业。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开始涌现。部分会计、税务、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综合化、规模化发展。

(2)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核心集聚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正逐渐成为苏北地区最具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化商业中心;特色集聚区规模日益壮大。淮安国际商城、淮安火车站综合大市场、淮通物流园、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逐步发展成为一级物流市场集群和物流服务中心。

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稻米、蔬菜、生猪、家禽和水产五个百亿元级的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稻米、小麦等产业深加工领域和生猪、蔬菜等加工总量上获得突破,切实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接近1.2∶1。提升产业化合作经营层次,提高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5%。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职能机构监督、市场中介服务和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二、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1.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

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淮安面临着人才等生产要素被长三角发达地区吸引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人才和技术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淮安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1)二、三产业继续保持用工主体地位,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99.2%。其中第二产业平均用人需求约占71.3%;第三产业用人平均需求稳步上升,接近总需求的28%。

(2)制造业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66.7%,继续成为用人需求最多的行业,表明淮安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工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十分显著。

(3)其他教学人员,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成为最缺人的三大职业,求人倍率都高于2.0,意味着1个求职者有2个以上的岗位虚位以待;保管人员、秘书、打字员、财会人员、物业管理最不缺人,求人倍率都低于0.4。

(4)近9成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硕士学历的求人倍率达到了2.23;近一半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初、中级技能或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伴随着淮安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这一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了2.41和4.03。

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1]“十二五”时期淮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环保服务等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具有环保特色的棉纺织、印染面料、化纤、针织纺织和服装业、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依旧是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行业。

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精神系统类、消化类新药研发业,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人才需求的突出增长点;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成为人才需求的潜在增长点。

驻淮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1.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淮安地区现有高职院校五所,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契合度分析。其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是国家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这三所高职院校2012年招生计划为计算数据源,按照教育部2004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专业设置覆盖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中的15个,覆盖率为78.95%;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29个,覆盖率为37.2%;开设专业91个,覆盖率为17.3%。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旅游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六大类开设专业数占总开设专业数的80.2%,招生计划数占到三所高职院校总计划数的89.76%。[2,3]

2.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从三所驻淮高职院校开设的全部专业来看,总体上驻淮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开始注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用人需求对接。围绕淮安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三所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食品营养与检测、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围绕淮安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部分院校也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开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新能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光伏发电)等专业;围绕淮安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三所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技术、金融保险等专业。然而,从表2所列三所驻淮高职院校计划招生总数排名前十五位的专业比较中我们也发现,三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没有进入排名前十五。实际上三所院校开设的所有专业里,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数仅为一个,专业数与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招生计划数的比重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10%以上),且招生计划数远小于区域第一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与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淮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要求存有较大差距。

(2)第二、三产业对应专业数和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计划招生数比重分别为98.9%和99.6%以上,明显大于第二、三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且开设专业数和计划招生数过于集中在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2.7%和72.7%,而特钢、盐化工等区域主导产业,棉纺织、服装、建材等区域传统产业和淮安市重点培育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明显偏弱,尤其是上述产业对应的核心专业设置的缺漏,致使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上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点契合度不高。甚至部分二、三产业对应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与区域第二、三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呈现两个极端的关系。

(3)院校之间专业设置存在高趋同性。在排名前十五的专业里,会计、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等七个专业三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占总计划招生数的三成。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六个专业两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约占总计划招生数的16.6%。可以说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致使三所高职院校间的不良竞争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尚未有效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对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一方面引导高职院校根据淮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发展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优先发展区域产业急需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并从制度上避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优惠条件,以规范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高职院校加强市场调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针对自身办学特点,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通过人才引进、培养、招聘、企业兼职、校际交流,重点扶持建设与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和专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构建与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一批骨干专业;开发与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若干特色专业;培育一批与新医药制造、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紧密的新兴专业[4,5]。

3.切实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使专业设置能紧密、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最直接信息动态。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区域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的对接工作,通过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强化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制定章程明确企业职责义务;通过制订有关文件规范合作企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机构的运行效能;通过建立年会、定期工作例会和项目合作协调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协调与沟通,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剖析现有专业,论证未来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方向课程的岗位适应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 王清,顾庆龙,向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 展契合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

育,2011,(2):17-19.

[2] 孙孝花.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研 究――以郑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14-17.

[3]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