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管理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管理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信用卡 调查 杭州论文 开题报告

毕 业 论 文(设 计)

论文题目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韩国红

姓 名 边 瑶

班 级 金融07(9)班

所在系(部) 金 融 系

2009年 6月 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边瑶 班级 金融07(9)班 系部 金融系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 虞月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 [n](2007)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万晓东,何春雷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 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 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 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资料收集。

20009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9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9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六、教研室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 名 冯婷 专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 指导教师 朱维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诸暨市店口镇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况,影响和制约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千. 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n]. 上海:国际金融报. 2006.8.28

[2] 虞月君.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 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 广州:新快报.2007.(3)

[4] 万晓东,何春雷. 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 北京:中国消费者报. 2006.4.28

[5] 赵挺. 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 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1)

进度安排 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资料收集。

20008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8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8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8年4~5月,完成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篇2

Abstract The training service of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is well received in the community。The project pays much attention to researching on user demand and fractionizing service object, cooperating broadly with social framework, brings out virtual service by advanced technology tools, organizes and plans cleverly various forms of personal and investing training activities, to help the community public improving personal finance investment literacy。It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 service to provide a basi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uch practices and policies are worth Chinese libraries studying and learning。

Keywords America library;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training service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亲密伴侣,95%的美国人认为图书馆扮演了社区中心的角色,帮助他们提高了社区生活质量,催使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密切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并广受好评。本文拟以美国图书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情况为例进行解析,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借鉴。

1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概况

很多美国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状况堪忧。据《the 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urvey, 2012》调查报告, 56%美国人没有建立应急储存基金以应对经济危机,49%在过去的一年花光了积蓄,19%入不敷出,61%成年人对基础金融知识所知甚少[1]。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中,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美国家庭陷入生活窘迫的困境,而缺乏个人理财投资意识和知识则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这种状况亦会延缓社会经济的复苏。

美国金融行业监管局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会(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 Investor Education Foundation)和美国图书馆协会(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联合创办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补助项目――Smart investing @ your library,旨在提高社区大众的理财投资素养,为他们收获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始于2007年,至今已投入820万美元到全美范围的112所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在美国图书馆界颇具影响力。项目提供给每所图书馆的补助为5000~100,000美金不等,时效为12~24个月。获得补助的图书馆须采取各种措施为用户提供有效、无障碍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并和中小学、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各类非盈利机构广泛合作,扩大影响。该项目的重点受众是青少年、退伍军人、边远地区农民、在校大学生、老人和幼儿以及低收入家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长期投资或日常金钱管理的理财培训。ALA主席芭芭拉?斯特里普林认为:“该补助计划与图书馆服务不断改革创新的性质相吻合,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区创新者的作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他们迈向成功奠定基础。”[2]

2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解析

2.1 项目管理

在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项目的管理模式上,美国图书馆实行民主的团队协作管理。例如,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鼓励馆员对培训项目运作方案踊跃提供意见和反馈,互相分享培训体会,交流思想,项目负责人米歇尔?加里奥深有感触:“团队协作是成功管理运作项目的最有效方法。”[3] Camel Clay公共图书馆每月都会召开项目团队会议,量化考核目标,以明确权责、分享用户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培训计划[4]。里奇兰图书馆集思广益,注重吸引年轻馆员加盟项目团队,为少年儿童开创生动、活泼、有趣的培训形式,团队成员从中收获了巨大的乐趣,并鼓励少年儿童馆员把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嵌入到传统服务中[5]。此外,美国图书馆特别注重和热心用户、当地学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赢利机构展开合作,吸收他们的可取建议,以增强项目管理运营的实效性和社会关注度。

2.2 需求评估

高品质的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精细的调查分析之上,美国图书馆非常注重用户需求研究。理财需求评估的重要参数指标是受众,生活层次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同,另外用户的性别、兴趣、实际需求、教育背景、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信息接收方式等等都会影响评估结果。图书馆往往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讨论,或与市场调查公司合作进行用户需求研究,深入了解用户的理财投资素质和培训需求(时间、方式、地点、内容等)、利用图书馆的经验、信息获取渠道,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细分目标对象,进行培训规划,使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约姆堡镇图书馆通过发放线上问卷收集收据,综合分析三个年龄段(14~18岁)、(26~43岁)和(44~62岁)用户的理财素养,认为14~18岁用户的理财需求更接近该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目标,同时结合该馆的青少年参考咨询服务优势,将培训的目标对象确定为14~18岁用户[6]。柯蒂斯纪念图书馆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到,87%的女性对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感兴趣,其中63%迫切希望了解退休金储蓄、退休后的预算编制等知识和技巧[7]。

2.3 实施主体

美国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的实施主体有3类人员:(1)图书馆教学馆员,这是主体,多是作一些基础性金融知识的培训。为了增强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自信心,多数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金融知识测验和培训。例如,埃姆斯公共图书馆、Timberland 区域图书馆开展问卷调查测定馆员的金融素养,为培训馆员提供依据。圣塔克拉拉县公共图书馆与 “Info people” 网站合作开设了在线自学课程,提升馆员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及.培训技巧[8]。(2)自愿者,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马特诺莫县公共图书馆由具有资格认证的金融管理培训师自愿讲授部分培训课程;佩勒姆公共图书馆组织的“Reality Check”活动中,杰斐逊社区学院的300多个学生自愿者给予了援助[9]。(3)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多数图书馆与专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这些机构的金融专业人士或直接给用户授课,或担任理财顾问,或参与活动策划,使图书馆的理财投资培训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2.4 服务内容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计划,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提供虚拟服务,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巧妙设计和策划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马特诺莫县图书馆在其网络门户开设了个人理财网页,除了筛选和集成丰富的免费互联网资源并提供相关链接给读者,提供馆藏理财资源及培训信息以供在线查询,还举办免费的社区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活动[10]。Ada社区图书馆为吸引20~30岁用户开辟了“Stash Your Cash”移动门户,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激励抽奖;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Money Story”趣味故事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点心,吸引了大批小读者[11]。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开发了一种个人理财网络游戏“$ave $teve”,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选择与年龄匹配的游戏等级,成功完成游戏可赢得“钱币”存进“猪形储钱罐”,然后晋入更高的游戏等级,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金融知识,锻炼了投资眼光[12]。劳伦斯公共图书馆在格拉斯县高级社区中心开辟“金融健康诊所”,开展债务、信用卡、个人消费和攒钱计划等议题的理财咨询[13]。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为成年人开设了六个关于个人理财和投资的培训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再分组座谈,每个小组均配备金融专家顾问[14]。

多数图书馆加盟了ALA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芝加哥分行合作推动,旨在提升个人理财投资能力的公共意识运动――Money Smart Week@ your library,它是Money Smart Week(始于2002年)活动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每年4月5~12日期间,全美范围的七百多个图书馆联合金融机构、学校、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专家提供海量金融信息和举办形式各样的免费个人理财培训活动,帮助社区大众学习如何较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涉及内容包括信用卡和债务管理、小孩和金钱、退休计划、精明购物等[15]。

2.5 项目实施效果

据项目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77.8%图书馆提交过中期评估报告,66.7%提交过项目结果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会在管理机构的网站上公布,方便社会成员及时了解相关情况。ALA研究和统计办公室了《数据收集方法菜单》,指导图书馆收集反馈数据进行项目效果评估,在众多方法中,发放反馈表单和调查问卷最常用,此外还有分组座谈、个体访谈、测验、讲师评估等其他方法[16]。

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综合运用分组讨论、会议评价、网络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进行项目中期和结果评估,鉴别个人理财投资培训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为改善和提高后续服务提供依据[14]。爱荷华州公共图书馆通过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用户调查发现,能够约略估计退休储蓄需要的增加了27%,形成投资概念并有投资风险评估意识的增加了36%[17]。柯蒂斯纪念图书馆的项目结果评估显示,95%的女性用户认为如何管理个人财务和生活质素密切相关,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实用[7]。

2.6 项目推广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利用补助资金绞尽脑汁地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业务,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做广告,同时非常重视Face 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的宣传作用,还发动馆员口头及发电子邮件传达信息,积极与社区居民互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社区大众眼球。例如,绍姆堡镇图书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该馆馆员采访金融专家关于如何处理债务、储蓄、日常财务管理等问题的节目[6]。有的图书馆非常注重与当地学校的合作,积极向学生和教师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例如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帮助当地41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使用在线培训模块,在中小学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12]。里奇兰图书馆组织策划了一部由当地一支儿童摇滚乐队、图书馆用户和金融专业人士联袂表演的理财投资情景剧“Lunch Money”,在当地小学举办读书竞赛活动,即在活动期间,儿童读者每借阅一本投资理财图书且按时归还就可以积“1分”,累加起来积分最多的学校可赢得一次“Lunch Money”的免费表演机会,这个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5]。

3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带给我们的思考

3.1 注重效果反馈,保证服务质量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重视服务效果的用户反馈,在项目申请之初就要求申请机构申明效果评估计划。效果反馈是保证项目服务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培训项目通过要求用户填写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或者其他有效方式了解服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还借助管理机构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图书馆和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进来,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个人理财培训业务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服务意识强化,需求引领服务

个人理财和投资素养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尤其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若善于理财则令你游刃于困境之外,否则就可能束手无策,甚至陷入泥潭。美国图书馆服务一直非常重视人文关怀,视社区大众的需求为开展服务的引擎,在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民众的个人理财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部分获取理财信息渠道狭窄的弱势群体更加依赖图书馆,图书馆开展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可谓是贴近民心民意,而且在提供服务时进行认真细致的用户需求研究,细分服务对象,巧妙策划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计划和活动,增强了培训业务的用户黏度和实效。

3.3 增强合作意识,拓展服务外延

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是全美范围的图书馆与金融界合作的补助项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助和专业辅助,既弥补了图书馆的资金不足,又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同时,图书馆还和当地中小学、高等院校、各类非赢利机构等实行广泛合作,拓展服务外延。所以,精诚合作是这一项目的亮点和特色。增强合作意识,为图书馆扩宽资金渠道及拓展服务外延,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国内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在以合作为基础拓展特色社区服务方面比较逊色,社区居民需求未被足够重视,如何挖掘这块亟待开垦深耕的“绿草地”,拓展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图书馆人应该担肩重任,责无旁贷。

篇3

【关键词】瞄定机制;主体行为;履约激励

一、引言

为提高中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运行效率,国务院通过“国开办发(2008)29号”文件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建立风险防范与激励约束机制”确立为新型扶贫贴息贷款运行思路,以期通过改革原有运行体制来优化中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瞄定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实现发挥扶贫贴息贷款造血功能和杠杆效应的目的。新型扶贫贴息贷款能否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现有研究尚未给出满意的答复,需要进行详细分析。

新型扶贫贴息贷款相对于传统扶贫贴息贷款的显著特征是构建了“多位一体”的运行体系,改革的初衷和目的是想通过构建一个多方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运行体系,来达到确实提高扶贫贴息贷款运行效率的目的。运行体系参与主体涉及扶贫部门、财政部门、承贷机构、金融管理机构和借款主体等,其行为取向和行为主动性直接决定新型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运行效率。

二、承贷机构行为分析

新型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在承贷机构的选择上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原则,即尊重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经营地位,鼓励自愿按照商业银行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通过发挥各自经营特点和业务优势,公开公平开展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在贴息方式的选择上,新型扶贫贴息政策鼓励直接补贴到贫困农户和项目实施单位。新型扶贫贴息政策的改革初衷非常完美,既考虑到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又照顾到引入竞争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否能调动承贷机构的参与积极性,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一是作为自主经营的承贷机构参与扶贫贴息贷款的意愿较低。众所周知,承贷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遵行的是审慎性经营原则,嫌贫爱富是其审慎性经营原则的典型外在表现,在信贷市场特别是低端信贷市场仍然处于信贷配给和卖方市场的今天,承贷机构既没有积极性参与缺乏规模效应发扶贫贴息贷款,更无必要去选择相对风险较高的贫困户和扶贫项目作为其信贷对象。二是现有政策难于调动承贷机构参与扶贫贴息贷款的积极性。现有政策明确规定承贷机构在信贷运营上遵循“自筹资金,自担风险”原则,在贴息方式上鼓励直接贴息到贫困户(或项目实施单位),在贴息比例上贫困户为5%(项目为3%),即承贷机构参与扶贫贴息贷款既没有实质性的政策优惠,现有贴息比例也不能覆盖其风险,还要占用承贷机构的资金规模,故其根本没有参与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商业上的积极性。

三、扶贫部门行为分析

扶贫部门作为政府扶贫工作的专施单位,现有政策明确规定其在扶贫贴息贷款中负责履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指导服务、贫困户核准、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和贴息确认等工作。作为扶贫主管单位,积极参与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实施理应成为扶贫部门的必然选择,但课题组调研发现,扶贫部门特别是乡镇扶贫干部普遍缺乏积极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的积极性。深究其原因发现:一是现有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缺乏激励扶贫干部和扶贫部门参与的积极性。新型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程序多、工作量大、责任性强,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无疑给人员相对紧缺的扶贫部门既增加了工作,又提升了责任,自然导致扶贫部门和扶贫干部均缺乏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的热情。二是新型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激励机制错位。新型扶贫贴息贷款奉行区域扶贫工作绩效激励制度,即分配给各行政区域的扶贫贴息资金规模依据上年度扶贫贴息绩效进行调整,该制度确实调动了行政区域争取扩大扶贫资金规模的积极性,但却缺乏鼓励扶贫部门和扶贫干部参与工作的热情。三是新型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缺乏鼓励扶贫部门扩大扶贫贴息规模的激励机制。现有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明确扶贫资金实施转账管理,贴息资金不得用于贴息范围之外的其他支出,各地具体实施措施中普遍缺少的扶贫部门贯彻实施扶贫贴息贷款的具体奖励。

四、借款主体行为分析

按照国开办发(2008)29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各地具体实施情况,新型扶贫贴息贷款借款主体主要包括贫困户、农业专业户、龙头企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单位,其中以贫困户、农业专业户和龙头企业为主。按照现有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设计目标,拥有生产能力且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是扶贫贴息资金发放的理想对象,缺乏资金而拥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同样内生有信贷需求,理应具有积极争取扶贫贴息信贷资金的积极性,然而课题组的调研结果却否定了上述观点。原因在于现有信贷机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自动将贫困农户归为劣质客户,信贷机构对劣质客户的态度和贫困农户贷款经历严重挫伤其申请贷款的积极性,课题组的调研访谈结果和部分调研县贫困户贴息资金结余均佐证上述推理。农业专业户和龙头企业由于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与信贷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其相对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为显著的扶贫开发效益,利益驱使和成功经验使其均具有积极争取扶贫贴息贷款的动力,课题组实地调研农业专业户和龙头企业对调研小组的热情和所有调研县项目资金均全部落实证实了上述推理。

五、其它相关部门行为分析

财政部门作为新型扶贫贴息贷款“多位一体”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参与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等具体工作,因扶贫贴息贷款对地方财政收支缺乏显著性影响,故财政部门更倾向于履行职责,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在“多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中,人行负责扶贫贴息政策指导和业务管理,银监部门贯彻审慎性监管,积极推动信贷机构向劣质客户发放信贷简直无从谈起。

六、研究结论

通过对新型扶贫贴息贷款参与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信贷机构参与扶贫贴息贷款的主动性低。由于承贷机构必须遵行“自筹资金、自担风险”的运行原则,加上扶贫贴息贷款对象相对较高的风险,信贷机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2、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干部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的积极性低。由于现有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对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干部的激励机制错位,激励政策不够,基层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干部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的主动性不高。

3、项目扶贫贴息贷款热销和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滞销。由于贫困户和项目实施单位与承贷机构关系及其信用地位和信贷经历的差异,导致贫困户、专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同待遇,最终演化为到户贷款滞销和项目贷款脱销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伟,胡霞.我国扶贫贴息贷款20年运行效率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01).

[2]许莹.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实施状况调查――以铜川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1(04).

[3]郭昭阳.关于扶贫贴息贷款运行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1(20).

篇4

(河北银行天津分行风险管理部,中国 天津 300000)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97.3%,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由此看来小微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主题中最具活力的参与主体,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生力军。但是我国目前传统的融资模式,尤其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容忍度,很多发展势头良好的小微企业往往受困于融资渠道问题而裹足不前。

1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1.1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来源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欠佳,上市融资门槛很高,而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等新兴的金融企业刚刚起步,因此商业银行仍处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在这种市场格局下,小微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又只能依赖商业银行,这就形成了资金借贷市场的卖方市场,我们都知道卖方市场中需求方是缺乏话语权的。就当前商业银行的成本目标、风控目标,小微企业获批银行贷款的概率比较低,大量有真正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本的投入谋求发展,部分企业主还在在资金需求“旺季”拆入民间借贷资金应急。

1.2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状况

根据2014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近三年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平均为75.37,大型企业、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7.59和66.60,其差距显而易见。但是银行贷款审批指数显示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率2012年和2013年稳定在47.6%的水平,进入2014年下降至44.6%。此外,小微企业“小、快、灵”的特点使得其对资金具有季节性、快捷性的需求特点,而商业银行繁琐的申报、审查、审批流程,往往贷款批下来也是“为时已晚”。由此看来,无论是额度还是效率,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小微企业自身素质因素

2.1.1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自有资金少、自主知识产权少,自身积累无论在速度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和大中型规模企业相比。弱经济周期时,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涨,小微企业的倒闭率和关停率大幅度上升。据统计,我国小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仅为3.7年,美国的小企业60%存活不超过4年,40%的小企业存活不超过2年。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媒介,其放贷资本主要是以固定成本的存款构成的,这就要求所投放的项目要有非常高的还本付息能力,而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抗风险能力差,恰恰做不到这点。

2.1.2信用意识淡薄,道德风险大

商业银行贷前调查一般需要搜集企业的验资报告、财务报表等若干资料,但在实地核查企业后又会发现大多存在账实不符、虚增资产等情形。有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和自身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其原因在于小微企业主对于越是亏损的企业就越是倾向于从外部融资,而“不忍心”投入自己的财产。这其中所隐藏的小微企业及实际控制人的道德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金融时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

2.1.3参与民间借贷,违约风险高

汇付天下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盈利能力最好的小微企业没有银行贷款,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借款的企业是盈利能力最差的。在商业银行里也普遍都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越是乐于接受奇高利率的企业,越是要审慎投放的企业。这类不太计较融资成本的企业,一般都是投资高收益的项目后,资金回收期长于预期,而碍于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和项目的合规性,小微企业一般只能找商业银行融到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到期前以民间借贷归还银行贷款,然后再通过另一家商业银行融资偿还高息的民间借贷,这种银行体系内和体系外资金的频繁交错的链条一旦断裂,无论是对小微企业还是对商业银行,都将形成连锁的不良反应。

2.2外部环境因素

2.2.1信用公示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们国家的信用记录公示体系尚不十分健全,虽然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此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的信用体系以及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整合与规范。目前,官方信息公示机构众多却未实现查询信息的汇总和查询功能的互通,如环保违约、诉讼执行、税务罚款、资质合规、贷款记录等等,而且这些信息往往存在被处罚单位不具名、公示时间严重滞后等问题。此外大量小额贷款公司、部分信托机构未接入人民银行系统,使得企业隐瞒其负债水平非常的容易。公示体系的落后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违约成本。

2.2.2缺乏小微金融服务专门机构

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小微金融服务机构,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而我国恰恰缺乏规范的小微金融专门机构,大量机构可以说刚刚起步发展,自身尚不成熟。国内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虽数量不少,但“外源融资限制”、“经营范围狭窄”大大限制了其发展;融资担保公司在国内发展时间较长,却由于担保放大倍数过大,担保能力令人堪忧;而国内商业银行虽大多设立了小微服务中心,但其有对运营成本、存贷比、不良率等等硬性的考核指标,使得大量的商业银行营销方向和信贷资金投向大中型企业的关联公司,变相给大中型企业融资,而不是投放给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

2.2.3资本市场直融门槛过高

在国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门槛可以说是相当高的,甚至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授信准入政策,一方面保证了投资者的权益,但同时也关上了小微企业直融的“大门”。从小微企业自身来看,由于其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业绩记录,财务报表真实性不确定且不愿意公布财产状况等,自身便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因此,小微企业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2.2.4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小微企业虽然是市场的参与主体,但市场环境显然并未给予小微企业应有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要素市场上他们所获得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平等,难以在国企占主导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这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在迈入市场伊始,便未能获得与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等同的起跑线,这当然也包括银行融资。

3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建议

尽管目前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被多方关注,国家也不断出台各项扶持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放宽一些行业准入门槛,理论上大大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认为如何为小微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利于其发展的市场环境是解决小微企业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只有让小微企业修炼好“内功”,资金持有者才会“心甘情愿”的把资金借给小微企业使用。

3.1创造公平市场环境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我国开启了商品市场改革,目前商品市场改革基本完成,双轨制价格已经基本并轨,但要素市场改革一直比较滞后,尤其是资本市场和资源市场的管制政策的存在,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配置功能。如:利率管制降低了低效率项目融资成本,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行业;石油开采被国有企业垄断,可由于历史包袱、机构冗余、缺乏创新等因素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运营成本更高,他们不得不放弃开采难度大的贫油田,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改善现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掣肘因素,在市场准入和政策审批等方面,还小微企业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微企业长久发展、坚定创业的积极性,从而也为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强化国家信用系统建设

近期被大家热议的阿里小贷主要是通过其大量的企业数据及支付宝流水等对企业进行资格审核,极大的降低了前端(下转第375页)(上接第366页)的审查成本,也提高了精准度。这种模式归根结底是抓住了小微企业信用问题。我本人作为一名金融企业从业人员,是非常期盼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能够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类似阿里的信用查询系统的,通过这个系统我们不仅能查询到企业的借还款记录、还能查询到企业的经营流水、纳税记录、工商法院等部门的纠纷记录等,以此判断企业的经营充分性和诚实守信程度,提高了企业违约成本,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审查的成本并且提高审查效率。

3.3提高企业诚信度

小微企业主及其企业则应当着重提升自身素质,苦练内功,创新经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真实情况和自身实力展现企业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珍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诚实守信,以此吸引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应该说,在扶植、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国家始终在不遗余力推进改革。据统计,小微企业获得的每1亿元贷款中,就能产生0.43亿元的净利润,是上市公司的2.4倍,由此来看小微企业贷款投资回报率不容小觑。当前国家层面更是将如何有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致力于营造良好、有序、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国家通过稳步的财税改革,逐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负,鼓励创业、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等一系列举措,正在为小微企业培育适合其发展的沃土,让小微企业不再“先天不足”,这无疑是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的根本措施。而国家诚信体系建设,也在逐步帮助和引导小微企业重视并维护自身的社会诚信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小微企业融资受到内部、外部两方面的多重因素的制约,但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小微企业融资将不再是经济社会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王继承.中小企业2013年度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14(2).

[2]郭登魁.“两化”做好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理[J].中国征信,2012(12).

[3]陈彦斌.要素市场改革之徒[J].财经,2014(19).

[4]刘通午,阴宝荣,罗安邦.缓解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困境的路径选择[J].华北金融,2012(9).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09-03

目前我国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也是学术型大学,主要是重点大学或财务专业在全国较为知名的大学,其财务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从事实际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研究型大学为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使得除研究型大学以外的其他大学都肩负着为中小企业输送优质合格的财务实务人才的重任。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的学生极少有人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从学生的就业范围、就业目标看,必须与研究型高校有较大区别,主要应定位在各类中小企业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非营利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财务专门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适定位。由于应用型大学更需要注重和强调专业的应用能力,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探讨。

一、当今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

21世纪的财务专业人才早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目前很多企业中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所以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求早已不同以往,他们更多地希望大学能够把财务专业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万宝盛华(中国)华南区总监廖继斌先生在20lO年Ac―CA华南区高校财务论坛中提到,当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会计,财务人员首次进入十大短缺人才之列,但是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记账和报告功能,更多的是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为企业提供预测、监控、分析以及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客观事实依据等战略职能。除此之外很多外企或者有海外业务的大型国企、民企更加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包括我校,其财务专业培养目标是既通晓国内会计准则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级财务专业人才,力求培养管理领域的“专才”和财务领域的“通才”,这就对财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

两年来由笔者对全国各地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和饮食服务业的企业专业调研中,与实务界的管理工作者交流中了解到,在当今社会中,用人单位对财务专业本科生表现出较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刚进单位的毕业生需要业务培训的内容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二是熟悉了日常工作后的学生又缺乏对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能力,缺乏工作的创造性和职业发展后劲。三是财务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欠缺的弱点,这一点在外企或有外贸业务的企业表现更突出。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发现,在各个专业的财务课上,相比较财务专业学生是最刻苦认真的,但也是所有专业的学生中最不活跃,最不善展示自己,最低调和最缺乏创造性的。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财务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到工作岗位中能迅速接受单位财务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和所在岗位任务的能力,即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快速获取实践新知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后专业应用能力的灵活应用阶段。当然有些人会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上升到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专业应用能力包括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可使财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发展后劲,而且这一阶段到来得越早就越预示着你的职业能力越强,你的职业前景也就越光明。除此以外,由于财务部门日益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部门,需要财务工作者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的传递、反馈与交流,并配合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的决策,因此需要财务工作者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以及协调组织能力。

此外,由于人的各种能力当然也包括专业应用能力是在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培养财务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习惯的塑造和培养。这些职业素质和习惯包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于诚实守信的品德,当今我国企业和社会严重缺乏这一品质,导致食品安全、醉酒肇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事件层出不穷。财务工作者如果不能诚实守信,则会与道德败坏的管理层狼狈为奸炮制出漂亮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的钱财,不仅使投资者蒙受损失也使社会稀缺的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毫无疑问,这些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对财务本科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尤为重要的。

二、财务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在以上对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对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实施有效的分类,进而进行分类培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时的专业应用能力,实施“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以及对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开设AccA成建制班。

1 有效实施学生分类培养机制。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尽管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是属于一个分数段的,但学生的理解力、接受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仍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踏人工作岗位后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把普通高等学校财务专业本科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财务类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财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型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常规业务财务工作人员。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人才,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学术型人才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实际应用能力不需像应用型人才那样强,旨在为日后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做准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要比普通应用人才要求更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普通应用人才更强,将来就业层次也会更高些。高级应用型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从第一阶段熟悉、从事常规性日常业务往第二阶段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开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较短,这是高级应用型 人才与普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区别,而普通应用型人才这一转变的时间需要得更长或有些人至退休一直都在做着常规性的较低层次的财务工作。我们普通高校的应用型培养总体目标应是尽可能加大中间这一层次即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它代表了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为了切实可行地培养好这三类人才,我们主张实施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目标学生,如果其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

根据以上三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需进行差别化的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这部分学生比重在我们这样的普通应用型高校会小些。应用型占我校学生的绝大多数,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构成了学校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加大,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

2 实行“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所谓“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制度是指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前3个学年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个学年到相关单位在学校导师和实践单位导师双重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财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财务工作的核心也从信息的加工转移到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因此,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的内容和方式,高校需将学生进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的时间点予以提前,利用最后一年的时间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一个准财务工作者的身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大大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在毕业时真正做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这一模式可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进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在实践单位的本科最后这一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应用能力,笔者认为还应在最后一年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为本科生在学校和实践单位各配有一名导师,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适应性强的优秀财务人才。财务专业设立的“双导师制”包括校内导师和校外实践单位导师的配备。我院学生在大一时就配备了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专业学习的指导。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6~8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1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指导时间和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学风,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财务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同化的步伐,高校教师尽管也在尽可能地跟上新准则改革的内容,但客观上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总还是有距离。笔者认为最好的弥补方式即是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应在学生大四进入实践单位实习时配备。校外导师最好是自己学校的实践基地里的业务骨干人士,其主要任务侧重于指导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一些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初步经济管理能力,介绍财务制度和法规的最新变化情况,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为减少对校外导师工作的影响,校外导师一般以集体指导为主。由于校外导师都是学校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这样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指导,同时还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渠道,使实习单位在招人时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实习锻炼的优秀毕业生。

此外,笔者认为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像学术型目标人才那样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根据最后这一年在实践单位中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任务,而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这样的毕业设计环节的要求更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效减少了最后一年既解决就业又要撰写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巨大压力。

篇6

关键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信贷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介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农业个体和私有经济成分占绝对比重的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寻求改善金融支持的途径,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省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金融支持力度弱化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的调整,职能转变以及体制改革的反复,县域经济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目前农行县级银行放贷范围仅限于小额质押贷款、保证金贷款和小量贴现业务,对大额金额使用县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权。信贷授权不足,使得县域经济中的好项目、好企业难以及时取得金融信贷支持。加上近年来农业银行信贷重心向城市倾斜,大量裁撤欠发达地区县域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进一步加深了县域银行信贷的难度。贵州省黔东南州共有44个农业银行网点,其中凯里市就占了13个,而下属的县城有的只有一个营业点,部分乡镇几乎没有农业银行的办事处。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运作方式导致金融支持力度弱化,不能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功能单一,信贷资金主要用来支持规模较大、经营效益好的客户。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优质龙头企业极少,因此.政策性金融支持没有很好地体现政策的扶持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为农村经济提供贷款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2009年,贵州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1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2亿元,存、贷款规模分别居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和第二位,也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经营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人员规模最大、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但农村信用社还处在不断改革之中,其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信贷支持压力巨大。

邮政储蓄机构虽然在贵州县域分布广泛,但其是以吸收存款为主,发放贷款极少。非正规的民间借贷能为贵州农村经济及时提供资金支持,但其服务的范围狭小,主要靠血亲关系,资金数额也小。

(二)县域资金逆向流出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县属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新兴民营经济的规模扩张、农业产业化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当前贵州县域资金呈现“逆向流出”的特征,导致县域资金不仅得不到反哺,反而日益外流。贵州县域金融机构的农业存款在逐年的增加,2005年的农业存款为99.80亿元,2006年为128.31亿元,2007年上升为166.60亿元,到2008年贵州金融机构的农业存款已经增加到216.55亿元,但投向县域资金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的供求矛盾。

贵州县域资金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方面外流:一是体制性资金外流,如邮政储蓄。贵州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邮政储蓄余额连年攀升,2007年上半年,邮政储蓄余额突破了200亿,到2009年上半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250多亿元。尽管这部分资金在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后,有一部分通过支农再贷款形式返还到县域农业领域,但绝大部分游离于县域农村之外。二是政策性的资金外流。近年来由于农业银行实施“抓大放小”的信贷政策,农业银行的商业化、集约化导致其乡镇的网点基本上被演变成单纯的筹资机构,以资金上存的形式抽调了相当大一部分县域资金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三是逐利性的资金外流。由于贵州县域经济中农业经济比重大,为了追逐更高更多的利润,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不惜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将信贷资金由农业领域撤出并转入非农领域,由县域企业转出流向城市利润丰厚的企业。县域资金大量流失,使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难上加难。

(三)县域信贷环境不佳

1、担保资源稀缺,手续复杂费用高

现行的担保法整体制度设计偏重于国有、城市不动产担保,而欠发达地区多是农村集体土地及房屋,这些是不能用于担保的,所以,县域实际拥有的担保资源十分稀缺,继而导致贷款十分困难。贵州县域企业在信贷方面还存在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环节多、收费高的特点。根据地方规定,抵押资产的评估只能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对其他评估机构的评估不予办理登记。办理资产抵押一般要涉及多个部门,并要提供多种资料,且评估费用偏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信贷风险较大

贵州大部分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由于贵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贵州部分偏远县域的农业发展还很落后,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长、已遭受自然灾害等特点,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现有的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贵州县域自身积累有限,资金供求中存在着大量资金缺口,加之农业结构调整中盲目性、无序性与趋同性现象较为严重,风险极易传导至银行贷款上,使得银行贷款难上加难。

3、不良贷款的影响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不良贷款的占比高、盘活难,导致金融风险加大。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与信息传输的末端,许多领域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较深,加之贵州县域原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单一、第三产业欠发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经济主体运行质量不高,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信心。

二、促进金融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改革县域金融管理机制

1、强化政策性金融发挥导向功能

农业发展银行是县域惟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必须进行业务拓展,寻找支持和衔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是可以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和助推功能,服务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用活信贷资金,尝试支持涉农加工、深造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资金使用外延。三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把贷款对象由原来单一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扩大到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以及改制后落实原有债务、具备贷款条件、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非国有企业,适当延伸对粮油产业链条的信贷支持。

2、改革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方面,要改进和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根据基层银行的经营状况适当扩大对基层银行的授权授信额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另一方面要加大贷款营销力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并根据贵州县域经济的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服务品种,在开户、结算等方面提供灵活、便捷的服务。

结合贵州县域实际,进一步完善县域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投入机制,引导农村信用社大力支持县办工业、中小企业,大力支持特色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及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县域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具有高原县域特点的金融服务网络和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根据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配合经济部门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开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有效扩大农村小额贷款的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靠政府或中介组织,协调农户与银行的借贷活动,提高农村金融的组织化程度,如由地方政府组织提供担保,将小额信贷与政府补贴救助结合起来,利用银行供给资金、企业组织生产、农户提供劳作的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以提升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水平。

(二)完善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目前,邮政储蓄已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建议制定县域金融保护法,对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邮政储蓄从县域吸收资金进行限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县域地区网点多的优势,重点加强邮政储蓄为县域服务的功能。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规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投向农村县域,进一步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办范围,探索并开办支农贷款业务,鼓励和促进农村县域资金回流。遏制农业银行的机构和业务收缩,农业银行应该在县域保留相当的机构,真正发挥其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支持农村县域城镇化建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支持农村信用社投资,扩大资金供给。

(三)加强县域信贷环境建设

面对县域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监管,规避金融风险,创建良好的县域信贷环境刻不容缓。单靠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部门的努力显然不够,所以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转换职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体制、政策和服务环境。

政府部门要更新理念,增强指导驾驭金融的水平和能力,可由当地政府牵头,完善个体农户贷款和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规范担保行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简化资产评估抵押审批手续,降低手续费用。县域金融体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收贷收息力度,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和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向社会公布,并通过信用宣传、信用评级活动,强化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为农村特别是县域资金供求良性互动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县域经济中农业是主要产业,由于其天然弱质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所以国家应通过加强政府干预来保护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县域税收、再保险和农业风险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烟草、畜牧业、中药材、马铃薯、茶叶等贵州省农业支柱产业,金融系统应该把这些龙头企业作为切入点,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对县域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充分调动县域金融系统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扩大信贷投放领域,建立风险约束和激励相称的信贷机制,积极开拓适应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积极探索和建立县域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西部开发金融制度调查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7)

②亢爱林.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银企三方互动――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时代经贸,2008(4)

③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④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⑤黄建新.反贫困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5)

⑥贵州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⑦徐志勇.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⑧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03(7)

⑨邢中成.增强县域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农村天地,2005(10)

⑩刘保,江璐璐,缪文娟.重构县域金融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上海金融.2005

篇7

关键词:民间借贷;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一、民间借贷及其信用风险的内涵

(一)民间借贷的内涵

对于民间借贷的概念与内涵,国内外学者已有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多数学者从法律特征和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将信贷活动分为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两大类,前者是指经过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处于金融当局监管内的金融活动;而后者指处于正规金融监管之外、未被信贷管理部门记录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因此,民间借贷也被称为地下金融、灰色金融、体制外金融、非正规金融等。民间借贷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不受政府和金融当局监管,也不受现有法律保护;二是交易主体是民间组织或个人,大都属于私人融资活动;三是大多属于互助合作性质的融资活动,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经济群体中的信用现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当把民间借贷与洗钱行为、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行为区分开。因为这些非法金融行为破坏国家金融秩序,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现行法律法规所禁止。对非法金融行为应予打击取缔,而民间借贷广泛存在于市场之中,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主体资金需求,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资金融通活动,不应一味打压,而应引导其规范、健康发展。

(二)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造成授信人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风险,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破坏性、控制的艰巨性等特点。信用风险是由借贷一方或双方原因造成的。

(三)民间借贷信用风险

民间借贷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监管之外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中,民间组织或个人之间发生信用借贷后,因为借方未能及时、足额偿还贷款而造成贷方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它包含两层最基本含义,即它发生于民间借贷双方之间,是一种违约风险。

二、我国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基本表现

我国民间借贷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与债权人相关的信用风险;二是与债务人相关的信用风险。

(一)与债权人有关的信用风险的特点

1.违约率高

民间借贷违约率与民间借贷信用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外在表现。违约率越高信用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债权人一旦把资金投入民间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违约风险。由于债务人经营不善或债务过多等原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就会选择违约或其他极端做法。

2.无效抵押大量存在

债权人除了面临上述违约风险外,还时常面临着无效抵押担保贷款的风险。由于民间借贷抵押登记机构不健全,以及信贷人员对抵押担保贷款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导致重复抵押、无效抵押的现象大量存在,使得民间信贷资产安全毫无保障。

(二)与债务人有关的信用风险的的特点

1.经营安全水平下降

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可以用企业的经营安全率进行粗略判断。该指标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通常以销售量来表示)超过盈亏平衡点的程度。一般认为,经营安全率大于30%表示安全;10%以下表示危险,应发出警告。据统计,目前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中,平均经营安全率呈现不断下降的势态,这说明目前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不断下降。

2.财务风险增加

当前许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常常面临着融资困难,当其在正规金融市场得不到急需的贷款时,就会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市场。随着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民间借贷资金成本也不断提高。而有的企业为了保证良好信用,达到清偿金融机构贷款后再贷款的目的,用高息民间借贷资金来归还金融机构贷款,此类借贷期限一般都比较短,但其利率都非常主高。随着民间借贷利率的水涨船高,潜在的财务风险随之增加。

三、我国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风险监管主体缺位

民间融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民间自由借贷行为,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理应纳入政府金融监管范围。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正规的法律法规对此加以规范,民间借贷监管主体一直缺位,这使得民间金融处于监管上的“真空”地带,比如社会集资,常常处于几乎无人审批,无人管理,无人监督的“三无”状态。对于集资企业的经济实力、集资用途和偿债能力无人进行审批把关,公众对社会集资的风险无法准确判断,使得社会集资以“非法”形式广泛存在。民间借贷若长期得不到政府的监管,则极易掌滑向非法融资方向。

(二)风险监管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民间融资仍被法律界定为非法行为,须承担严苛的民事、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可谓严刑峻法。刑法所规制的民间融资属于经济犯罪,相对于抢劫、盗窃等“自然犯”而言,基本上都属于“法定犯、行政犯”,带有极鲜明的政府主观意志色彩,其犯罪的认定尤其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左右。在判断对象上,我国刑法曾经将各种绕开当局监管的民间借贷活动都列为犯罪行为,几乎每一种民间借贷活动都能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这一章找到相应的位置。这种严刑峻法不仅给民间融资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也扼杀了经济社会的冒险精神和创造力。

现行民间融资监管模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在国家金融力量与民间融资行为的博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现出鲜明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线,刑罚为辅佐的基本结构。这种监管模式与我国民间融资的重要作用不相适应,重构民间融资政府监管体制已是当务之急。

(三)风险防范制度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借贷未能纳入正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其存在和发展没有相关法律制度作保障。在我国目前的法规或政策中,几乎找不到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爆发的专门性规定,更不用说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了。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没有风险防范意识,缺乏风险防范的科学理论和制度设计,没有风险防范的专门机构和人才,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民间借贷目前高风险发展的态势。由于民间借贷近年来呈现出“规模大、专业性强、扩展迅速”等特点,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其影响将是巨大的,损失将可能是无法预计和估量的。从已有的法律规制和民间借贷案例可以发现,风险防范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到当前民间借贷的发展。

四、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确立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主体

鉴于目前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主体缺位,建议尽快出台政府监管措施,从民间借贷机构的申请、审批到业务监管,都应由政府部门负责进行。比如,若发现有人打着放贷的招牌从事违法活动,监管部门就可以视其情节轻重,对放贷组织采取取消放贷资格、罚款等处罚措施。

在监管主体的确定上,非金融机构贷款人应由地方政府确定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由地方监管机关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给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展地方金融的自。其次,对吸收公众存款的贷款人要严格监管,以维护社会整体金融利益和社会安定;对于不吸收公众存款的贷款人则适当放松管制,给他们以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建立定期磋商的沟通协调机制

由于民间融资参与主体广泛,形式多样,实行的是多主体综合监管模式,因此,加强监管主体间的沟通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民间融资政府监管体制当中,各个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信息的沟通和监管合作,既要避免产生监管盲区,让部分民间融资游离于监管之外,又要避免重复监管和多头监管。因此,应该在金融办的统一协调下建立起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相关监管机构定期磋商和沟通协调机制,明确金融办在监管协调中的主导地位,明确定期或不定期磋商的形式、程序、召集和决议通过方式等。加强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定期就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交流监管信息。全面、及时、综合地监测民间融资的整体活动,科学预测和防范民间融资金融风险的发生。

具体来讲,金融办与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首先要建立金融办与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制度。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沟通和协作,协调民间融资监管相关工作,商定具体合作事宜,分析金融数据信息和各地区民间融资机构经营风险,研究化解民间融资风险的建议和对策,共同提高监管效率和风险防范预警水平;其次,建立金融办与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统计资料定期交流制度。将有关金融统计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明确交流的范围、内容和时间。及时了解各地区民间融资机构经营情况,建立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建立金融办与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查询、通报制度。双方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相互间适时借阅、查询有关金融数据信息资料,以方便、及时掌握相关机构监管情况。对在民间融资组织监管过程中新发现的风险隐患,对日常监管中涉及利率、支付结算等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情况,相互间进行及时通报。

(三)建立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

建立民间借贷机构风险预警制度,确定风险处理的具体标准和依据,在第一时间判断出风险的类别与严重程度,从而实现民间借贷由事中或事后监管转为事前监管,由被动监管转为主动监管。建立我国民间借贷机构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机制,可根据各民间借贷机构的管理能力、营业水平、资本充足率、清偿能力等指标,将民间借贷机构分为正常机构、一般问题机构和严重危机机构。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系统来再次确认风险等级,确定需要一般监管或重点监管的问题机构,对其做出相应的监督并保留监管记录,形成监管档案,长期对其考察,直至正常营业。

做好民间借贷监管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民间借贷发展状态的监测和预警。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民间借贷机构的运营,定期对民间借贷机构进行调查。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民间借贷定点监测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民间借贷动态,增加监测样本数量,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准确性,做好借贷风险防范工作;

二是深入探索适合民间借贷的监管手段,利用电脑分析、数据库汇总、频谱分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对民间借贷利率实行定期监测、分析、通报,为提高风险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经济金融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四是建立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人行、工商、税务等各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全方位做好民间借贷监测。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大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建立民间借贷机构信用基础数据库,把信用差、恶意逃避债务企业列入“黑名单”,联手打击,依法制裁,共建“诚信社会”和“金融安全区”。

参考文献:

[1] 谢毅.关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理论与政策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87–90.

[2] 张健华.民间融资状况分析[J].金融纵横,2009(5):7–10.

[3]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经济界,2011(3):77-98 .

[4] 朱培平.民间借贷对中国金融的意义及其风险控制[J].经济视角,2011(9):56-70.

[5] 王鹏飞.民间借贷信用体系的构建分析-以地方金融改革为视角[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

[6] 唐蔚红,杨伟锋.民间借贷风险的成因、表现及防范措施[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3).

篇8

一机构设置

印度审计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60年,英国殖民政府按照英国模式在印度设立了审计长一职,负责政府审计和会计工作。1919年为制约腐败,避免纳税人的钱浪费,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总审计署的职能,确立了印度审计长独立于政府的法律地位。1935年,印度政府法颁布实施,该法规定设立审计长,成立印度审计会计部(IndianAuditandAccountsDepartment),即主计审计长公署。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印度审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印度审计会计部实行垂直领导、分级负责和归口管理的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主要由主计审计长公署、联邦审计、地方审计(会计长审计办公室)、地方会计(26个会计长账户与拨款审批办公室)和培训机构组成。最高审计机关是主计审计长公署(theComptrollerandAuditCeneralofIndia,简称CAG),由主计审计长负责,设在德里,共有6万多员工,在全国各地设有各类专业机构104个,其中大约有3.5万员工和68个单位从事审计上作,每年审计工作经费大约55亿卢比(折合人民币约9亿元)。每年要审计84000多家单位,向管理部门提交77000多份调查报告并向国会和邦议会提交80份审计报告及300份专题报告。

①主计审计长公署(CAG)包括会计和审计两部分职能,不涉及具体的审计业务,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指导、监督和控制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开展国际交流,考核和培训审计人员。CAG设主计审计长一名,对国会下属的公共账目委员会和公共企业委员会负责。

IA&AD组织结构示意图:

②联邦审计机构指CAG下设的多个“主任审计局长办公室”和一个“企业审计局”。主任审计局长办公室负责对中央政府部门与机构、海外机构、国防、印度铁路、印度邮政电信局等联邦政府部门的审计。企业审计局由副审计长领导,专门负责审计中央政府部门下属公司和企业。

③印度地方审计局指“会计长审计办公室”,负责审计邦级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账目,审查地方国有企业和一些自治机构的账目,根据主计审计长公署的审计计划,承担对联邦政府设在行政区范围内的机构和组织的审计项目。

④印度地方会计局指26个“会计长账户与拨款审批办公室”,主要负责邦(省)一级政府的会计和拨款审批事项,如为大多数邦级政府编报账目,发放工资、津贴和退休金,制定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原则等。从1996年3月起,联邦政府和一些邦级政府已经开始自行负责会计账目的编制。

⑤培训机构包括CAG培训局、一个国际培训中心、国家审计会计学院和九个地区培训机构。印度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为期两年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方能分配具体工作岗位。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还要进行专业化岗位培训,并随着工作的进展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二审计职责和范围

1.审计职责

审计的职能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包括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根据规定,印度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可概括如下:

(1)政府支出审计。

对中央和各邦国库账的所有支出进行审计并报告,确认各账户中支出的货币是否获法律批准,且用于法律批准之用途,确定各类支出是否与批准的要求一致。

(2)政府资金流动审计。

对中央和各邦的所有资金交易进行审计并报告,包括债务、各种存款、沉淀资金、预支、吊销账、汇款账、工商业的损益账等。

(3)负责记载中央政府的各种账目,但与铁路、国防及各邦有关的账目除外。

(4)准备反映中央和各邦年度收支的各种账目,并将其交与政府有关部门。

(5)准备财务总表,并交给总统。

该表反映每年度的各种账目,如总统要求,还反映各类余额、过期未付债务及其它有关资料。除宪法中规定的这些职权外,还履行其他一些职权,包括由议会通过的法律所规定的某些与政府公司账户有关的职权。如对政府审计员的任命及重新任命,必须征求审计总监的意见。有权对公司账户进行补充性或试验性审计。可根据与有关政府部门达成的协议,对某些政府部门或机构的账户进行审计。要在财政管理领域内捍卫宪法和法律,不允许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支出,客观地估价财政领域的执行情况。

2.审计范围

“审计范围可以扩大到这样一些方面,诸如财务方面(会计错误、舞弊、财务控制、财务报表的公正性等等),合规合法性方面(忠实地执行管理及法律方面的要求、政策和规定等等)、以及工作绩效方面(经营控制、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等方面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引自《审计方法与实践——税收审计》,印度审计署,摘自《最高审计机关国际会议文选》)。具体包括:

(1)中央和26个邦政府部门和机构。

(2)政府性的商业机构,如印度铁路、印度邮政通信公司。

(3)由中央和邦政府控制的大约1200个公营企业。

(4)由中央和邦政府拥有或控制的约400个非盈利性自治机构。

(5)4400家靠联邦和各邦拨款的机构和团体。

但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印度国家银行、印度工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等不属于主计审计长公署的审计范围。

三印度国家审计体系的特点

1.地位崇高,独立性强

印度国家审计体制采用的是立法型审计模式,最高审计机关CAG隶属于立法机构,直接对立法机构负责,薪金及其他行政费用由印度统一基金交付,勿需议会表决批准,对政府机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印度《宪法》(1949年11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1979年9月25日第四十四次修宪法令最后修改)专门以一章篇幅规定了印度审计长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总审计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代表议会立法机关,监督和确保行政部门收支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另一方面代表联邦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开支“有法必依”。作为印度审计署最高负责人,总审计长地位十分特殊,他由总统直接任命,监督公共财政,并对总统负责,级别和待遇与印度最高法院院长等同。如果出现行为不当或失职等情况,只有议会两院以2/3票数才能罢免总审计长,程序等同于最高法院大法官和总检察长的罢免。各邦审计长是主计审计长的代表,执行主计审计长的命令。1971年印度还制定了《主计审计长法》,赋予审计工作广泛而独立的权力。正是总审计署地位独立特殊,因此在近年来印度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总审计署加大了对各级政府的审计力度,查起来毫不手软,取得了显著成效。

2.科学合理的审计准则体系

只有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才具有可信性,审计意见和建议才会受到认真的考虑和执行。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是具有衡量和改进绩效的标准。主计审计长公署编制了《主计审计长公署工作守则》

(ComptrollerandAuditorGeneral′sManualStandingOrders),确保了审计实务有章可循。其内容除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外还包括审计规定和指示、审计原理和逻辑以及审计程序。印度的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审计标准和审计指南两个层次,审计标准又分为一般标准、作业标准和报告标准:(1)一般标准,主要规定审计人员任职要求和审计机关质量保证机制。(2)作业标准,是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和对审计工作进行管理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框架。(3)报告标准,对审计报告阶段的框架性规定。《审计指南》是指导审计人员规范有序地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准则得到遵守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包括:费用支出审计,收入审计,公共部门的附属商业机构审计,控制制度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电算化审计,绩效审计,中央和邦政府的预算和拨款账户的审签以及铁路等重要审计领域的单项指南(包括铁路审计指南、邮政电信部门审计指南、联邦政府收入审计指南、公营商业组织的审计指南等)。

3.独具特色的补充审计制度

补充审计,即指政府审计人员运用测试审计的方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国有企业进行的补充审计或追加审计。印度实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有企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根据1971年主计审计长法,主计审计长有权对国家控股51%以上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印度的公营公司分为司局级企业、政府公司和法定公司(引自《公营企业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印度审计署,摘自《最高审计机关国际会议文选》)。其中,会计师事务所或执业会计师公司的注册会计师根据主计审计长的指派,可对政府公司进行审计。为了对注会审计结果的正确性负责,CAG建立了独特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制度。审计委员会由政府审计师和专家组成,有重点地对注会已审的国企再进行一次补充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已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公司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及其资格等。补充审计完成后,国家审计人员把补充审计结果通知注册会计师和被审企业,并给予两周时间征求对补审结果的意见。CAG最后要把所有企业补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报送议会。

4.卓有成效的绩效审计制度

印度审计的主要类型有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财务审计是对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鉴证意见,主要审查有关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看其是否合规、合法,并对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活动、财政状况以及是否遵守了有关的会计制度等发表意见。绩效审计是以项目为基础,考察有关项目是否有效地使用资金并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印度自称,印度已由过去的财务审计,发展到测试评价政府活动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体效益,即测试其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阶段。审计委员会对国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价,除年度财务审计外,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绩效全面评估。其内容包括: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生产情况、设备能力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物资管理、内控制度和成本控制制度、价格及财务状况等。由于印度绩效审计往往能披露出政府或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问题,所以受到了执政党、在野党的重视,社会公众也很关注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给予了绩效审计较高的评价;被审计的单位可以通过绩效审计提高和丰富自己,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这项工作也容易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同。例如,印度节油研究协会(具有印度官方背景)为推动能源节约,确保石油产品高效合理使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该协会把对企业的“能源审计”作为协会每年工作计划中的“重点战”。2005年底,由印度节油研究协会向政府提交的2004年石油节约项目成绩单中,已确认石油节约总额达到了22.7万吨,总价值29.7亿卢比(摘自2005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国际版《印度能源审计显成效》)。

5.初具规模的计算机审计制度

当前世界审计办公自动化工作,主要集中于审计计划自动化,审计管理工作自动化,审计统计自动化,数据传递自动化,计算机编制审计表格和审计报告等方面。印度是世界第一大软件生产国,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广泛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印度审计部门已开始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一是电算系统开发审计,包括对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规范和标准的审查、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管理的审查、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成果的审查等;二是电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审计人员就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三是对电算系统程序的审查,评价控制功能是否恰当、逻辑流程是否合理、程序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四是对系统数据文件的审查,包括纸性数据文件和磁性数据文件的审查。例如,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InstituteofCharteredAccountantsofIndia,简称ICAI)理事会最近在新德里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2005版《银行审计指南注释草案》(DraftoftheGuidanceNoteonAuditofBanks),就包括电算化审计方面的内容。

6.比较完善的审计报告制度

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审计报告制度。每年,总审计长会就联邦政府账目向总统提交财政审计报告,并由总统转交议会两院审议,此外还就各邦账目向邦长提交财政审计报告,并由邦长转交邦议会审议。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由主计审计长确定,除了提交联邦政府的预算与决算的鉴证报告、法定公司的审计报告外,还按部门行业提交分类审计报告。分类审计报告也称专项审计报告或专题审计报告,是对某个待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的专题审计所编写的审计报告,如公共分配系统绩效评估审计报告、农村综合发展规划评估审计报告、扫盲绩效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武器装备审计报告等。审计报告由立法机关下设的公共账目委员会和公共企业委员会审查研究,公共账目委员会负责审查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账目,公共企业委员会负责独立经营企业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指出各种浪费及资金的不恰当适用,并按财政原则进行明确评论。如已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损失的事项,新的服务支出及与各种程序及先例相背离的事项等。审计人员还将编写的重要问题备忘录(问答表形式的)随时提供给公共账目委员会和公共企业委员会,以便政府对审计报告中做出的调查结果给予具体的回答,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和改正方法。

7.近乎苛刻的人事管理制度

CAG拥有一大批资深的审计工作人员,他们具备执行审计职能的广泛技能和丰富经验,能够胜任这一工作。为了保证审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审计人员都是通过全国范围的激烈的竞争考试并从不同的专业和学科中挑选出来的,如金融管理、会计学、成本计算、法律和工程学等。其附属机构人员的更新也要通过竞争考试来完成。一方面,实行严格的人员招聘制度。印度国家审计人员(辅助人员除外)都是通过招聘录用后才安排到审计员、审计监督员、审计总署官员等岗位。其中,审计员由大学文理工商等科毕业生通过“政府人才选拔委员会的考试”录用;审计科长(审计会计监督员)由审计员通过“基层审计考试”或社会招聘两种方式产生;审计长和会计长从审计科长(审计会计监督员)中选拔;印度审计会计服务局官员由“联邦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竞争考试”产生。另一方面,实行成熟的人员培训制度。在印度要想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还必须经过为期两年的岗前培训,包括四个阶段:(1)四个月的行政管理培训,在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学习基础理论课(在印度,所有高级官员都要学习这些基础理论课程)。(2)十四个月的专业培训,在印度审计会计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3)地方专业审计局、财政局、计划委员会等单位的实习;(4)年度结业考试。实践证明,严格的录用、培训和晋升制度是非常有效的。它使印度政府审计人员保持着较高的素质,确保了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印度驻华大使馆网站

[2]OfficeoftheAccountantGeneral,Haryana网站aghry.nic.in/

[3]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on/ch/index.htm

篇9

一、当代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在坦桑尼亚,追求男女平等在1961年独立时被写入了国家宪法,国家致力于在各级教育中促进两性平等和公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坦桑尼亚各级教育不断推出促进各级教育男女平等的措施。1974年,制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政策,并于1977年开始实施。普及初等教育导致强制适龄入学女童小学入学率超过50%。1974年的穆索马决议,为女孩和妇女进入公立(政府)中学、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有区别的入学条件,免除女生2年的强制工作时间。此后,坦桑尼亚推出了教育和培训政策(1995)、妇女参与发展和男女平等政策(2000)、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2002-2006)、高等教育贷款政策(2005)等教育政策直接或者间接地增加了女性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促进了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另外,坦桑尼亚还批准了南部非洲性别与人权发展合作宣言(1997),这使得在整个非洲社会共同关注女子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但是,这些努力不足以改变坦桑尼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窘境,首先女性的入学人数很低,高校当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

1996―1999年坦桑尼亚高等院校中在校男女生人数及比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高校女生的比例有所增长,但是一直没有超过20.0%。而具体到各高校,相差比较大。在坦桑尼亚最高学府达雷斯萨拉姆大学,1998/1999学年,女生932人,男生3240人,女生约占22.3%。金融管理学院,1998/1999学年,女生378人,男生690人,女生约占35.4%;1999/2000学年,女生282人,男生553人,女生约占30.4%;男女生比例最低的则是国立交通学院,1998/1999学年,女生2人,男生45人,女生约占4.3%;1999/2000学年,女生1人,男生57人,女生约占1.7%。相对来说,文科院校女生比例高一些,但是没有超过35%,而理工科学校女生则寥寥无几。这些数据显示了接受高等教育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这与坦桑尼亚总体的男女人数比例截然相反。有一个细节需要关注,2002年坦桑尼亚全国人口普查表明,14岁以下的儿童,占总人口的44%。女性在坦桑尼亚较庞大的家庭中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而从数据可以发现,在达雷斯达拉姆大学中,教育学的女性比例相对很高,如果这些女生如愿毕业,投入坦桑尼亚的教育事业中,作为一股新鲜血液,对推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二、制约当代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为什么在坦桑尼亚,女子高等教育会出现种种问题呢?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经济因素。作为发展中的坦桑尼亚,经济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国家的经济状况虽然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总的来说,不管是国家还是家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女子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进程依然比较艰难。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承担庞大的教育支出,这是坦桑尼亚女性得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基础性条件。坦桑尼亚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公布的一份《2000/2001年度坦桑尼亚家庭开支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经过10多年的经济改革,坦桑尼亚的贫穷程度并未得到显著改善,仍有1/3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人均收入每天不足0.5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报告》表明,由于人口增加速度过快,现在处于生活必需品贫困线以下的人比90年代初增加了200多万。显然,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高等教育是庞大的经济开支。对于还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家庭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不现实的,而对于能够承受的家庭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往往会留给男孩。在坦桑尼亚,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更大。从小充当母亲助手的女性在家庭中是比较重要的劳动力,出嫁后更是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庭劳动。所以,一旦女性将精力投入学习,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不仅是支出的显著增加,更是很大的损失。而对于坦桑尼亚整个国家来说,相比较于其他的非洲国家,因为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制约,在很长时间里,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成本都比较高。以1998/1999年为例,大学生生均培养成本在坦桑尼亚是2718美元,而同年埃塞俄比亚是1320美元,苏丹是1322美元,乌干达仅为345美元。这就使得女性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小。

其次是历史文化因素。非洲本土文化和殖民经历中延续下来的“父权制双重遗产”造就了非洲对女性的一般态度,坦桑尼亚也不例外。女性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负责生儿育女和家庭管理的,家庭主妇是归宿,无须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大多数父亲认为女性教育的收益最终将流向另一个家庭,因此不愿让女儿接受高等教育。

另外,因为女性在社会中的被动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尊重,所以女性往往缺乏自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女性考入高校的信心。同时,由于经费和管理上的问题,各高校校舍的缺失使得部分家长对女性安全的担忧。综上所述,多重因素都影响了坦桑尼亚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的落后使得女子高等教育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坦桑尼亚政府一直在为改变而努力。

三、推动当代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其影响

1995年,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坦桑尼亚政府在会上作出了多项承诺,其中就包括促进男女平等的内容。在2000年6月日内瓦举行的世界首脑会议上,坦桑尼亚政府宣布:到2010年增加妇女和儿童接受各级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机会。

为此,坦桑尼亚政府作出了很多努力,在高等教育方面,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实施了旨在增加女生入学率的肯定性行动方案(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mes,即AAP),卓有成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1)女性入学成绩可以降低约1.5分;

(2)为愿意参加科学项目的女子提供入学前规划;

(3)特殊情况下减免女性的部分学费;

(4)校园住宿女性优先。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金融交易渠道愈加活跃。金融业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同时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多样化。

(1)金融机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此相伴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非银行的金融部门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冲击了传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并逐步成为和银行业作用相当甚至更为重要的金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近年来 变化不大,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则呈现出一个显著上升的趋势。五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也不断上升。(2)金融产品的种类日趋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条件已经较为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竞争白热化、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需求多样化、城乡一体化、资金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意味着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智联招聘统计,2013年新增职位中来自银行、保险以及证券机构的金融业职位需求增长最快,比2012年增加了91%。前程无忧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500家雇主所在的16个行业中,金融/证券/投资成为亮点,金融投资人才在2013年炙手可热。在四季度金融/证券/投资行业增加社会招聘的雇主高达88.8%,而2012年四季度的调查结果为51.6%。

2.市场化。

2014年我国金融改革路线图已逐步清晰,即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层次多元的金融体系。伴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我国金融发展的总趋势逐步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这在为金融系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大。除了因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引起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易便捷度的提高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间的风险相互传导,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具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和拥有较强数理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金融市场最为缺乏的人才类型。

3.网络化。

至2013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余额宝、淘宝基金店、微信支付、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从技术、政策、需求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未来的金融企业中,“电子虚拟网点”将大幅替代现有的“物理网点”,“信息流”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物流”和“现金流”。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大了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在这一新背景下,市场对既拥有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又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4.国际化。

伴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场中。截至2013年12月,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40家子行、190多家的分行。保险业方面,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55家外商独资、合资保险公司,占我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1%。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中国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将进一步提高,包括国际化的眼光、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意识、全球化金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等。

5.复杂化。

伴随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产品由于衍生品的产生而变得越加复杂化。自1992年我国金融衍生品首次在沪深股市交易以来,以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为基本形态而衍生出的各类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产品应运而生,至今我国已涌现了大量以商品期货、外汇掉期与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随之,金融市场对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2年至2011年,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金融行业中高学历人才占比位于所有行业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业。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需求的悖逆和矛盾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高校的目标即是为各行业输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基于以上对行业变迁和人才需求新趋势的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金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足。

目前,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出现劳动力供给结构性过剩。由于金融业逐渐向多样化、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越来越需要通晓金融游戏规则和能够运作全球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对金融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从业人员提高分析市场行情、从事金融产品定价的数理能力,又要求他们拥有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还要求他们增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然而,从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看,高校对学生数理基础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直接导致毕业生素质难以达到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主干课程中缺少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课程,使金融学科未能很好地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也使得学生的能力难以驾驭未来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

2.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金融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的不断壮大,当务之急是挖掘具备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竞争优势地位的形成。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学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工作力度,对原有金融实践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改革效果不够显著,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高校的实践教学理念还没能突破传统金融教学模式的框架。金融实践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金融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师资条件有限,学生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3.“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往往偏重一方,未能发挥整合优势。

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下,主要有两种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部分综合类院校及财经院校更侧重于从宏观经济学视角,进行银行体系、货币政策以及信用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遵循“经济学院模式”。而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院校则偏重于“商学院模式”,这些院校直接借鉴国外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从微观角度出发,以管理学为主,侧重以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为研究对象。现代金融的微观化趋势使得传统的以宏观金融为主的教学内容显得很不全面,说服力也就此减弱。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往往只偏重一方,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在就业方面赋予人才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共赢。

4.金融教学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与目标。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在各个层面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这对我国金融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虽然部分高校已逐步认识到金融教学与国际并轨的重要性,但其实施过程和条件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国际化程度不高,许多理论和内容较为落后。另外,师资力量与国际化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相匹配。金融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没能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对西方国家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不够重视,引用率不高。对国际化教学的整体路线规划不清,在兼采众长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

三、金融业人才培养联动模式的创新机制

由于业态发展、劳动力需求及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联动的关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应该始终适应这一联动模式的要求。以上探讨了我国行业变迁的基本态势以及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的建议:

1.搭建多学科渗透教学平台,立足培养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多。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中盛行的交叉学科教育等都为我国金融学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思路。国内高水平大学也开始进行金融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数学+金融学”教学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南开大学从2001年开始进行跨专业经济、管理和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在这些先行者的引领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在金融专业的基础上设置“2+2”课程,即学科交叉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金融学+X”课程,例如“金融学+数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等。目前,这类“2+2”课程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内已有开设,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这种模式的推广度和普及度并未达到预期高度,因此促进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成为今后金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增加通识教育、平台大课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中应包括社会学、中西文化概论等课程。平台大课是指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选择管理类、文学类、法学类、理学类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从而建立涉及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金融专业特色,又拥有全面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与国外具有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相比,国内高校目前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已建成的金融实验室可实时接收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和上海证交所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供学生实盘演练。然而总体来看,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还限于比较僵化的模式。鉴于此,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高校金融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纯粹的理工科不同,既需要拥有很强的数理功底,又需要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建议在培养金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IP(IInnovation-Practice-Interaction)模式,即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和实践模拟为主要方式,强化基础课、专业课、国际交流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正努力推进IPI模式的实践,不断实现多元交互式教学方法,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促进“商学院”与“经济学院”培养模式的融合。

孤立地发展任意一种模式在如今金融业大发展、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都是行不通的,两种模式均不能有效解决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走两者融合的道路,实现学术型培养模式与职业型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商学院”模式起源于美国,并逐步成为世界公认的优秀培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目标,更为注重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目前来看,我国在金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将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全部囊括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内,既要注重宏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又要强调以实践为导向的微观金融教学。

4.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金融学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符合这一主流趋势,特别是那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点大学,更需要尽快地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金融学英语强化班。目前已有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在2009年成立了金融学(英语强化)班,该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金融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英语特色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欧美社会与文化、演讲与辩论等。另外,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摒弃一些呆板教条化的内容,开设金融专业的双语课程,鼓励学生阅读外国原版教材和读物。其次,建立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海外高校交流学习项目,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和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之处,摒弃循规蹈矩的固有模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金融人才的培养仍然要立足本土,因为金融人才最终要服务于本土市场。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