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2: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安全生产既事关国家稳定的大局,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怎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7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水平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强调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强调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作业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基础管理
要在进一步深化、完善 “五标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领导决策、执行操作、评估监督的运行体系。要健全领导决策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和决策事项的程序,进一步理清科室之间、科室与车间之间的管理权责,解决标准模糊、质量模糊的问题,杜绝擅自决策;要健全事先论证、专家咨询、择优决策、过程监督、事后评估的决策运作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要健全执行操作机制。要认真修订完善干部岗位说明书和具体工作流程图,确保流程合理、职能顺畅、形成闭环;要严格执行干部安全绩效考评、职工安全业绩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专业技术干部安全量化检查、重点事项落实、责任范围内安全生产等情况的绩效考评,按照“达标兑奖、失格免奖、整改返奖、先进加奖”和联责考核的要求,强化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考核,激励干部职工自我加压,不断改进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好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健全评估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季度评估工作,实现对车间、科室工作的全面检查、规范检查,提高检查监督的效果和质量。应用安全控制管理系统,有力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稳定。
三、搞好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一要狠抓现场标准化作业,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身素质。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比武、典型事故分析会、突发性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以规章制度、岗位基本工艺、应知应会、应急预案、“一日作业标准”等基本内容为重点,抓好基本功培训和演练,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二要通过开展电视讲座、举办培训班、演讲比赛、开展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对广大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家庭生活安全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使员工充分了解、掌握各种环境下的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生活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三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业务技术水平强、整体素质高的安全管理网络。
四、狠抓精检细修,提高设备质量
要科学制定年度检修计划,按照等级管理的原则,根据速度等级和承担的任务量,分类制定设备维修的质量规范,按等级确定投入和检修力度,按等级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在技术标准上,要根据运输组织、行车设备、作业方式的变化,及时修建补废各项技术规程、技术工艺、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章,为生产组织、岗位操作,过程控制提供正确的安全技术指导;在作业标准上,要分作业、分工种制作《岗位作业指导书》,给职工明确的、具体的工作指导和操作指南,规范作业行为。认真完善和严格落实设备修前鉴定、修后验收制度及设备质量问题追踪考核办法,在设备鉴定和检修上实现设备质量追踪、设备问题问责的有效机制。提高对设备运行质量的有效评估,建立和完善运行质量分析制度。
五、推进科技应用,提高保障能力
针对安全生产上的难点问题,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进,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采取与社会科研单位、高新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为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积极为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提供和创造学习培训、参观交流和参与重要课题攻关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提高技能、不断增长才干,对解决了重大技术课题、攻克了重要技术难关的人才,要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从经济上给予重奖。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参与技术创新和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锤炼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大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实现生产指挥智能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办公信息管理自动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既有的信息网络系统,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加快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速度,对于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切实可行、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创新成果,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抓紧推广实施,争取早见成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企的战略。
六、倡导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的形成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杜绝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共同负责、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分工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同时,要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
七、发挥各级组织作用,合力确保安全
要深化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和党员专题攻关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送温暖”活动,积极消除职工思想顾虑,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开展群众性节支降耗、安全生产技能竞赛、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会“三支力量”的带头作用;团组织要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发挥好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参考文献:
[1]统计局.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刘颖勃.20世纪后期美国博士学位的历史统计分析.
篇2
首先通过在车间培训实习,与老员工的交流,聊天,了解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厂规厂纪。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一切都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完成生产任务,之所以我们刚到厂的第一天就重点培训了安全方面,了解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安全的重要性。在厂里工作,还要遵守厂里的规范纪律,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条条杠杠的规定是不行的。规定也更好的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和减少了很多的冲突。这点我一定会做一名遵守厂规厂纪的好员工。
第二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之前培训完安全培训的时候,对塔机的了解还是很浅的一个概括,甚至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塔机部件。这次的培训使我们认识了大部分零件以及大型部件的组装和拆卸技巧。对以后的工作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从在办公室培训的塔机基础知识到现场车间实践工作,我虚心学习,并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工作相比较、结合。如塔式起重机部件所在位置,如何区分相似部件。在车间都得到了实际上的提高,40的机子的下回转没有半截标准节,63系列80的机子有。等等一些区分塔机型号的方法,以及常见塔机故障的起因维修。也对我们的产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篇3
关键词 车务站段;安全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现场控制;机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54-02
2005年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将原有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直属站短4级安全管理模式简化成为铁道部、铁路局、直属站段3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减少了职能部门中间管理环节的重复性。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这种模式加大、加重了铁路系统车务站段等基层单位在运输安全生产上的责任,因为车务站段在整个铁路大运输体系中承担着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和现场安全卡控的责任,即是组织所管辖车站运输生产任务的主体,也是确保运输生产质量和安全畅通的主体[1]。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探讨。
1.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1.1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落实
铁路局、车务站段对干部现场的安全卡控、检查和指导次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车站职能科室、安全监察部门、巡视组在关键时段、对关键的岗位现场作业进行卡控,使得这些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及重点作业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对独立站的偏远岗位和中间小站的安全风险管理的覆盖不全面,使得这些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不扎实[2],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存在风险。
1.2职工素质亟需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学会怎么和职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此,我们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管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要加强自身情商的修炼,各种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而作为一名职工,在培养他们工作技能的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规范作业行为,落实作业标准。
1.3约束激励机制有待改变
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为了自上而下能够等效传递安全动力,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内在情绪,我们必须在干部任免、收入分配、责任落实、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完整、规范、统一、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3]。拉大各岗位之间的分配差距,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向现场一线和安全风险与安全责任大的岗位工种倾斜的有关规定。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1.4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参差不齐
自从201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决定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来,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各种制度、体制等都已成型,但是在站段一级的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各车间、中间站由于各自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风险点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为车站安全管理部门的归纳总结带来了难点;同时,由于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新鲜事物,各站段在建立之时都是摸索,而路局层面没能对管理体系和制度等进行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建设进度拖拖拉拉,成效甚微。
2加强车务站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加强高科技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继续加强高科技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持续改进检查手段。一是利用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对关键时段、关键岗位、重点作业环节及边远岗位的监控力度;二是利用视频监控定量每天全过程抽查几趟标准化作业,及时纠正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两违问题;三是全过程监控专特运接车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四是电话抽查干部值班情况,端正干部值班态度;及时处置各种群体性及突发事件。
2.2完善安全机制,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监察
一是实行包保责任制度,车站干部按照分工、专业对中间站、车间、班组进行包保,每月定量对所包保部门进行帮教,及时对安全关键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协同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二是每月安委会要对本月、本季度的安全隐患、关键车间、关键班组、关键人等进行摸排,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盯控措施、帮教政策;三是组织车务站段自己的巡视组,制定量化任务,与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交替对现场进行卡控,确保现场24小时有干部盯控到位。四是在夏、冬等恶劣天气期间,要求全站机关干部及时下现场,加强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卡控,及时查出和纠正作业中的恶性违章违纪。
2.3强化班组自控互控措施
完善自控型班组的各项制度,大力推行班组自控互控办法,结合车站摸排的各项风险点,制定各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和作业流程。及时选派班组长,由班组长在班组内部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及思想教育活动,增强职工对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建立班组连带机制,提高班组互控、自控工作质量,真正做到你错我防、我错你纠。
2.4配强和大力提拔车站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的同时,大力提拔业务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自身业务素养和技术水平来带动现场作业人员,而且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正确处理和稳定局面的作用。同时,运用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强化车务站段及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2]。
2.5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科学的分配机制势在必行。安全影响收入,收入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用科学的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符合新形势下工作条件的分配制度,在绩效挂钩奖励方面,适当调整评价内容,让其成为具有新内涵的评价机制,真正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收入显性分配,让职工明白同岗同责,实现标准不同收入有差距的目标。最后,应提高边远、危险等岗位职工的收入,确保安全生产。
2.6落实问题整改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健全逐项整改、逐项销号的问题整改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把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结论
安全是一个长久的目标,需要众多层面的研判和思考。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抓小防大、超前防范,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运输安全的有序可控。
参考文献
[1]徐安雄.车务段安全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李伟.提高车务段安全管理水平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7(33):93-94.
篇4
论文摘要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初、中级劳动者,是现代化生产中的操作者,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如何在学习时就着重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工厂实习中融入安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各种实际生产中,安全事故极易发生,威胁着广大的劳动者。特别是机电专业的职高生刚毕业,到工厂觉得什么都新鲜,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设备都敢去动,无知者无畏,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职业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1让学生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个32岁的工人,从事工件的精加工磨削,具有多年的经验,正当年富力强时,却在工作中由于砂轮爆裂不幸身亡,他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因失去家庭的支柱而痛不欲生。一个加工工人,因为不慎被机器绞断手臂,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得不残疾终生,面对以后漫长的岁月,他内心将要受到怎样的煎熬,同时聘任他们的企业也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有多少人因为安全事故而颓废,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圆满的家庭,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惨痛教训,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灌输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明白安全是以后顺利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是事关终身幸福的大事。
2让学生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邀请事故人员现身说法,或者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事故发生情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学会对原因进行分析。只有会分析事故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工厂里事故的发生基本分为三种情况:①麻痹大意。许多工作时间较长的操作者,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操作了,思想不集中,很容易发生事故。一个切割工人,长期从事用电锯进行钢板的切割工作,凭借以往的经验,他可以熟练的下料,但最后一次,因为材料的材质软硬不均,工人操作时,仍然按照原有的老办法,结果电锯反弹划伤面部,后经医院抢救,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却毁容了。后来据该工人回忆,如果当时不是麻痹大意,这起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由此可见,麻痹大意的危害,要让学生树立起“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观念。②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比如在操作旋转工件或设备时,害怕烫手,带上手套操作,造成手被设备绞断。长发工人不按安全要求戴好安全帽,头发被绞住,如果不能及时脱离就有生命危险。有个工人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操作,结果头上的行车发出“嚓嚓”的断裂声都不知道,如果不是旁边的同事及时发现,把他拖开,这条生命就报废了。在工作场所嬉戏打闹,在易嫩易爆场所吸烟,酒后操作设备、登高等等这些不符合安全文明生产的活动都是极易出事故的。③疲劳操作。有的工人晚上不好好休息,第二天,昏头昏脑的就去上班,边操作边睡觉,这也是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现在有许多企业要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有时候就要长时间加班,如果不能很好安排休息时间,在疲劳的状况下很容易发生事故。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的养成遵守安全操作的习惯,有意识的规避风险。在脑海里牢牢的树立起“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以后上班做好准备。 3让学生在实习中加强安全意识
篇5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供电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
一、积极学习技术。
有关部门的带领下,年7月。随队到河南济源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把平时工作中遇到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更积极向他进行请教。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供电系统设计。
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免费论文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型号,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先后为井下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设计。本着“一工程一措施”原则,除了固定每月两次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检修,还有敷设或回收高压电缆、设备安装、标准化工作等工程,都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谨组织、科学编制,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批后,施工前传达给每位施工人员并签字,严格措施的兑现,令措施真正地起到防范在前、全过程监督指导的作用。另外,还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设备检修计划、材料计划,并对出现的机电事故提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
针对供电班组对井下主要巷道及变电所的电缆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整理吊挂的情况,为贯彻落实矿下达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年我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几项大的工程:Ⅱ(3采区上部变电所安装及其供电线路的敷设;皮带暗斜井皮带电控系统安装;东三及Ⅱ(3采区变频绞车电控、信号系统的安装;井下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安装;-750掘进面大型综掘机供电系统安装;-750行车间供电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篇6
关键词:农机安全;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农业机械的购置越来越多,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于农村粮食增收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使用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乡镇农业机械使用者的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农业机械事故,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目前加大对农机的安全使用管理意义重大,对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视,才能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乡镇农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漠
由于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用,一时间对于农机安全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没有出台,地方政府对于农机安全使用的重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也没有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去监管。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技站功能也不断变化,编制和人员也逐渐减少,没有专业从事农机安全生产的人员,在生产与安全上没有相关力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临时聘用的农机生产管理人员,待遇低,责任心不强,各村级单位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农机安全管理。
(二)农机使用者素质不高,不重视对农机的保养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年轻一代都向往城市生活,去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一代,文化水平较低,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基本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重视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农机存放也采取露天放置,很多机械零部件经过夏季的高温多雨的潮湿天气后,很容易腐蚀生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对农机使用寿命来说大打折扣,这样的机械在使用中难免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农机户在面对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时,处处躲避,不愿接受安全检查,也不诚恳接受监督管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机械已经达到报废条件,而使用者仍然在使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用于农机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应有地方政府负责,但目前在拨款体制和机构混乱的情况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却成了部门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相关执法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也造成了农机安全监理方面主要靠收费来维持,形成一种轻监理、重收费的现象,对农机安全管理造成严重隐患。
二、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当前,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被提到新的高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率。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机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农机生产事故还是存在,并且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农机安全生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加应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职尽责的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二)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村留守人员中,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安全意识淡漠,往往这种安全意识不强能引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杜绝农机安全使用隐患,就要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不仅能驾驶机械,还要能维修机械,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农机操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机维修保养,接受当地政府组织的农业机械培训教育,主动学习农机知识。在日常操作维护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平时要爱惜农业机械,农闲事要放置在车间库棚内,避免风吹日晒,定期做检查,更换机油和易损零部件。
(三)完善农机安全管理法规
政府要出台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全面依法管理。政府要加大农机管理的经费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各类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及时开展宣讲宣传,,传达到农机使用人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法明确对各类农业机械的操作章程,以及使用寿命,用法律来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安全监理队伍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要定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不断的将国家政策、最新的法律法规、职业素质要求、专业技能等传达到位,要经常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成果,防止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农机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要与相关院校合作,不断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同时,对安全监理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不能达到要求,要对其进行待岗学习的惩罚措施。切实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监理队伍。
三、总结
当前,安全生产刻不容缓,没有余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还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既要政府重视也要群众配合,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于岩风 单位:莱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参考文献:
[1]韩松,葛景文,杨东.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9):84.
篇7
关键词:许可证 现场 审查 证据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根据国务院440号令。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精神要求,总结了20多年来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借签了国外生产许可管理的有效做法,突出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协调的立法宗旨。体现了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地工作原则。《条例》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工作机构职责,细化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突出强调化了获证后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
核查人员指具备一定资质,从事审查申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保证产品质量必备生产条件的人员。山东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及山东省质量认证中心采取了科学客观的层层选拔筛选的模式。经过严格的资格初选、培训、考试、注册、面试、入职专业培训、实习、评价等环节,优胜劣汰选拔造就了一批素质高,品质好,专业能力强,吃苦耐劳的生产许可证审查(专家)队伍。大大地降低了现场专业审核风险。审查员的作用是以客观公正的对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现场采集信息,并做出评价。
现场核查:核查人员是对申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现场以客观公正抽样的方法获取客观证据。是生产许可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审查组依照核查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运用抽样的方法寻找客观证据,对申请企业的基本条件进行核查并做出评价的一系列具体活动。(1)首次会议结束后审查人员由企业负责人带领,按照申请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对企业的主要生产场地,设施的做一次比较完整的观察,通过现场观察,审查组对企业概况,场地设施和现场管理,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等比较全面的基本了解,有利于审查组对核查的重点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评价,做出客观的结论。重点查看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申请单元。设备名称精度,检测仪器,原(辅)材料,是否与申请书记载一致。(二)审查组与企业和实地核查组织单位的沟通(三)核查的企业生产线应该是企业正在生产运行的生产线。(四)审查员在对生产现场进行核查时,应有企业陪同人员在场,有利于核查出不合格问题时,便于企业确认。(五)在对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及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标准,工艺文件等进行核查时,如发现不合格,应做准确的记录,以保持记录可追溯性(六)审查员在分工范围内发现的情况或问题涉及其他审查员分工范围的,应及时与相关审查员沟通予以核实。(七)审查员应指导和督促企业填好产品型号规格确认表仪器设备确认表。(八)对不合格项及轻微不合格的确定,应反复核实并与组长沟通。以保证其客观性和准确性。2.审查组内部会(一)审查组要召开内部会对各自介绍负责的核查情况,主要是存在问题(二)填写核查记录(三)互相讨论,确定企业现场核查中的不合格项,有争议的问题取的一致意见。并与审查组长沟通,做出决定。(四)企业存在问题不构成不合格项的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意见(五)对不合格项形成书面材料的整改要求。(3)《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将核查项目分为七部分(一)质量管理职责企业应有负责质量的领导并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及机构,管理职责应规定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二)生产资源提供1.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必须具备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2.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设备应维护保养完好。3.企业必须具备具有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仪器,性能和精度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并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使用(三)人力资源要求1.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2.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及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3.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及检验技能。4.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5.企业应对与质量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四)技术文件管理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如有需要。1.<企业制定的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完备配套。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完全一致。2.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的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3.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4.企业的技术文件包括〈1〉标准文件〈2〉设计文件〈3〉〈工艺文件〈4〉检验文件〈5〉包装。存储,运输等文件。〈6〉其他文件。采购过程一般包括〈1〉采购文件控制〈2〉对供方的评价控制〈3〉采购合同的控制〈4〉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五)工艺管理1.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或变质。2.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3.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4.企业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名词解释:(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特性可区分的特征)(特征产品、过程或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进行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5.企业应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6.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德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六)产品质量检验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利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定及检验和计量管理制定。2.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根据质量特性,取得科学的数据,出具科学可靠检验报告。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4.企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和试验,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如产品标准要求型式试验或定期检验而需要进行委托时,应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1.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定并实施。2.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防护装置,车间、库房等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进行隔离。3.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4、企业应在建厂初期或申请生产许可证前,进行环境评价。
审查员在对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现场审查时,应按《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要求,根据分工逐一进行,做到勤、望、闻、问、记。审查现场和询问时,应耐心大方得体,语言简练,有必要和条件时可对重点合格项及重点不合格项进行拍摄,并遵守保密原则。新申请的生产许可证企业从建厂始查验证据。换证企业应对其生产许可证获证时起抽查证据。但至少抽查一年的证据,证明申请换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能力,为行政机关审批发证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技术评价材料地保持获证时状况。
篇8
【关键词】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加大时,产品价格就会走俏,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扩大产量。在扩大产量的过程中,有很多前提条件可以决定生产是否进行得顺畅,其中有一条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要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否则既会增加维修成本,又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程,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不利。
二.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3. 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4. 租赁的设备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
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来自三个渠道:1)施工企业自有设备,2)施工人员自带设备,3)从租赁公司租赁来的设备。租赁物体的管理,我国的《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像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目前租赁市场中,各承租企业比较注意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楚,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高、周期又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企业,所以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明显不足,设备只要能将就着用就可以了。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是你施工企业用,日常的维护当然该你负责。设备的管理在此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
三.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设备保养和维修应当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性维修为主,这要求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按照设备的大、中、小型维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生产顺利进行。对于主要生产设备,在日常巡检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以避免造成设备停机故障而影响生产等隐患。为了确保车间正常生产,把需要检修的设备均放在节假日,这样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是非常科学的,避免了由于检修设备而使车间停产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 采用适合设备的维修新技术。
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和更新,建立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配备先进的维修机具,掌握维修新技术,培育维修质量好、工期短的维修能力;对燃料、油料实行科学管理,根据油质化验结果确定使用期。这样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众多施工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采用状态维修与技术改造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3.保养和维修相结合。
维护保养是修理的基础,修理是维护保养的保证,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就能稳操主动权。大量事实证明,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做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机械能否正常运行,能否充分发挥效能和寿命,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目前仍旧坚持传统的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地将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维护保养工作的科技水平。
4. 在施工现场树立“人人有责护理设备管理工作”的观念。
施工现场的设备点多面广,仅仅靠维修人员来护理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每个班组的职工都加入到护养设备的队伍中来,现场才能从根本上充足地保证每台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应该让职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职工向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要工资,而企业靠效益吃饭,效益从稳定的生产中来,稳定的生产要靠运转性能良好的设备作根本保障。只有给每个职工背上护养好设备才有可能有饭吃的意识,全现场的设备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也才能起到有时钳电工无法起到的作用。即使操作工无法解决一些大的设备隐患或故障,但他有强烈的责任心或“有可能吃不上饭”的危机感,就会及时向维修人员开“设备管理工作票”,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并积极协助维修人员尽快抢修好设备。
四.结束语。
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我们在设备设备管理工作这一领域里也可以大加利用,在维修队伍里组成“党员突击队”,塑造典型人物,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全局上促成一支“在施工现场人人都会护养设备”的庞大的维修队伍,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稳步生产,进而保障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琪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1期
【2】孔旭华 吴昊 叶锐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会议论文]2011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机械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
【3】廉秀兰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1期
【4】赵伟霞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民风(科学教育)》2012年11期
【5】赵海波 刘九庆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探讨 [期刊论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年4期
篇9
【摘要】矿山企业劳动安全事故频发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预防和保护劳动安全成为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配合劳动安全管理,从多方面防范劳动安全隐患,化解劳动安全危机。
【关键词】矿山企业劳动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管理
近年来,矿山企业劳动安全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劳动安全事故呈现出多发、严重的特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07年上半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815起,死亡1026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37起,死亡144人,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29人。
矿山企业由于技术工种众多、设施设备要求高、自然环境恶劣等客观原因,属于容易发生劳动安全事故的企业。但由于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善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劳动安全事故,矿山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规定矿山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和保证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机构行使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负责包括劳动安全在内的全部安全事务。
劳动安全管理对矿山企业至关重要,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生存。矿山企业必须从全局考虑劳动安全,调动全体部门配合安全机构,支持和参与劳动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劳动的方方面面,对于配合劳动安全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范劳动安全隐患,化解劳动安全危机。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在进行各项日常管理业务时,积极配合安全机构,从制度和操作上管理和监督劳动安全。
一、严格招聘标准,录用合格员工
为确保劳动安全,矿山企业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更需要拥有一支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较高、安全操作规范的员工队伍,能够主动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具备较强的自我劳动保护意识,降低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率。招聘新员工时,人力资源部门应邀请安全机构参与,对涉及劳动安全较重要的岗位共同甄选合格人员,针对不同类型岗位设立不同标准。
对于劳动安全负有管理责任的矿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生产班组长等等,应重点考察劳动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高层管理人员是矿山企业劳动安全的主要责任人,中层管理人员是部门劳动安全的管理责任人,负有贯彻执行劳动安全法规和制度、指导支持劳动安全保护、检查劳动安全执行情况以及处理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任务,要求熟悉劳动安全法规,具备多年劳动安全管理经验。车间主任是车间劳动安全责任人,负有执行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制订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排除安全隐患、开展劳动安全培训考核以及参与处理劳动安全事故等任务,要求熟悉车间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具备丰富的车间劳动安全日常管理经验。生产班组长是班组劳动安全监督人,负有具体执行劳动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日常班组安全会、监督使用劳保用品以及参与劳动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任务,要求熟练掌握班组岗位操作技能和知识,具备细致的班组劳动安全保护和管理经验。
操作机器设备以及在艰苦或危险环境(如高压锅炉、露天采矿、井下采矿等)中作业的岗位,是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岗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了十七大类特种作业人员,要求这些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矿山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的特种作业。这些岗位容易发生劳动安全伤亡事故,必须由技术熟练、考核合格的持证人员操作。招聘这些岗位时,人力资源部门和安全机构必须严格查验特种作业操作证,无证或无效证件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
二、强化技术培训,落实安全教育
员工技术水平高、操作规范,会减少违章作业导致的劳动安全事故。矿山企业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培训员工提高专业技能,主要包括:(1)设备、工艺等理论知识集中授课,将具备类似作业性质的工种或同一车间工种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地原理、基础知识培训;(2)在岗操作技术学习,采取现场模拟或“师傅带徒弟”等方法培训岗位实际操作技能;(3)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培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4年一次;(4)劳动技能竞赛,同一工种集中进行技术能力竞赛,起到先进表率落后、激励提高技能的作用。
人力资源部门除了组织上述技术培训外,还应配合安全机构,组织落实劳动安全教育。新进员工必须经过企业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员工日常上岗操作,需进行班前安全讲解、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总结并书面记录。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制度、安全知识、安全思想、安全演习等教育。
三、完善安全考核,建立奖惩机制
劳动安全是矿山企业生产重中之重,企业建立了劳动安全责任制,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必须将劳动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达到劳动安全与工作绩效、奖惩相挂钩的效果。人力资源部门实施考核体系时,对于与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岗位,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劳动安全考核:一是设立相对指标,将劳动安全指标列为KPI(关键绩效指标)中的一项,并赋予一定比例的权重,根据劳动安全实际情况进行评分,计入绩效考核总分;二是设立绝对指标,根据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扣减绩效考核总分,例如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扣减全部绩效考核分,绩效总分为零。
实施劳动安全考核时,可以针对不同岗位从以下方面选择考核内容: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率及伤亡情况;劳动安全合理化建议采纳效果;排除隐患防止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发生;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安全教育学习;劳动安全制度制订及落实等等。
根据劳动安全考核结果,对劳动安全绩效优秀者予以奖励,对绩效较差者予以惩罚。奖励可以采取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通过给予奖金、评选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通报表扬等方式实现。惩罚可以采取经济惩罚或精神惩罚,如扣发工资奖金、批评教育、书面通报等,发生严重劳动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善用薪酬手段,健全劳保用品
薪酬管理是促进劳动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通过薪酬手段达到正强化劳动安全,或者负强化劳动安全事故的效果。劳动纪律与劳动安全密切相关,许多劳动安全事故是由于违反劳动纪律产生的,如班中酗酒造成违章作业,旷工导致空岗或临时替岗形成安全隐患。人力资源部门设计薪酬制度时,薪酬数量应与劳动纪律相联系,如旷工1天扣发3天的工资并取消当月奖金,酗酒者责令退出工作岗位按旷工处理,请事假扣发当天工资及奖金,等等。严格的考勤与薪酬管理会强化员工遵守劳动纪律,减少劳动安全事故隐患。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到不拖欠工资,及时准确核算工资,尽快发放工资,避免员工因晚发工资出现焦躁不满情绪,工作时造成劳动安全事故隐患。
劳动保护用品能够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有效防止劳动安全事故。矿山企业由于作业环境较恶劣,对不同岗位配备不同种类的劳保用品更为必要。劳保用品选用原则根据我国1989年颁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规则》(GB11651—1989)这一国家标准确定。人力资源部门应配合安全机构,监督采购足量合适的劳保用品,并按照作业岗位特点定期予以更换或维修。
五、优化工时休假,做好社保管理
工时和休假管理与劳动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工时与休假能够保证员工避免疲劳作业、精力更好地工作,减少劳动安全事故发生。劳动法对工时和休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人力资源部门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实行灵活的工时和休假制度。矿山企业生产一般不能中断,作业人员实行倒班制工时,其余人员可以选用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制,后两种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批。根据劳动法等法规,员工享受休息日、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等假期,女职工有权享受产假。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岗位定编定员时,必须综合考虑工时和休假因素,配备充足适量的人员,避免因人少导致员工无法休息,出现违法用工或空岗,造成劳动安全隐患。
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能够保障员工基本的生活权益和劳动权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保障劳动安全。人力资源部门为全体员工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工伤保险针对员工发生劳动安全事故后,按照工伤待遇由社会或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医疗保险针对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由社会统筹给予经济补偿。
六、受理劳动申诉,预防职业危害
协调劳资关系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矿山企业由于经营复杂、条件恶劣,面对的劳动申诉和建议数量更多。劳动申诉和建议可能由员工提出,也可能由工会等组织提出。劳动申诉和建议的内容涉及员工劳动利益的方方面面,如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等待遇方面,作业环境、劳保用品等劳动安全方面。接收申诉和建议后,人力资源部门应尽快调查了解,寻找解决方案,处理完毕后向员工及时反馈,避免发生劳资纠纷。涉及劳动安全方面的申诉和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应转送安全机构处理,并给予支持和监督。
发生劳动安全事故后,人力资源部门应配合安全机构,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及责任人。对于事故受害人,按规定及时予以救治并给予经济补偿,符合工伤条件的按工伤办法处理。处理劳动安全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发生后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于事故责任人,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事故处理决定,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员工在某些岗位长期工作有患职业病的危险,根据2002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印发的《职业病目录》,我国共有10类104种职业病,并且职业病种类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矿山企业属于职业病多发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配合安全机构,监督和协助改善工作环境和劳保用品,预防职业病发生,保障职业劳动安全。
篇1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orage file salary distribution by the pieces in Shenyang maintenance works machinery depot,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adjust the sequestration salary project, to set up a perfect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system, etc.
【关键词】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方法
【Keywords】enterprise internal; distribution system;method
【中图分类号】F27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0-02
1 引言
沈阳工务机械段主要承担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铁路线路大修、中修和维修的施工任务,由于施工的地点多、生产的线路长、作业的范围广,造就了这个段的生产车间和班组几乎遍及整个沈局各条干支线上。为适应生产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工效挂钩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把工资分配向苦、累、脏、险的岗位倾斜,向生产一线职工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加生产的积极性。沈阳工务机械段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到职工工种比较单一的特点,从2007年开始实行“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办法,通过四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工资分配办法深受干部职工的欢迎,得到了绝大多数职工的支持和认可。 ‘
2 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
所谓封存档案工资,就是把职工本人原档案中记载的技能工资和岗位工资进行封存,在施工期间不再执行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将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中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企业性工资、岗位浮动工资、15%合同制补贴等进行封存,建立以保障工资、工龄工资、工效工资、其他工资四个工资单元组成的个人月度总收入分配体系。
①保障工资,指按铁路局规定的现行办法计发的各种生活物价补贴,包括回民伙食补贴、住房提租补贴、交通补贴、书报费、洗理费、卫生费等,保持现行标准不变。
②工龄工资,指为体现新老职工劳动贡献积累差别而设置的工资,每工作一年按10元计算。
③其他工资,指加班加点工资、夜班津贴、施工津贴、岗位餐补贴、岗位性津贴以及按现行办法支付的先进个人、集体奖励、82大奖励、电话补助费、安全经营考核奖、安全评估考核奖罚及一次性奖励等。
④工效工资,指现行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岗位浮动工资、企业性工资、工资性补贴和与挂钩指标直接相关的各种奖金之和,并冲销工龄工资增加额之后的数额。按照职工工作岗位、承担责任及每月完成工作量情况进行确定,是区分不同岗位职工收入差别的主要工资单元。
3 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的优点
实行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完全符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有效调动了施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各工种默契配合,为切实强化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1 实行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是确保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该办法实施之时,恰逢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既有线改造施工任务十分繁重,围绕事关动车安全的京哈线线路设备整治、事关西部资源战略成败的通霍线多次扩能改造、事关全局安全稳定的沈丹线隧道内线路整治、事关高速铁路建设质量的沈南焊轨基地建设等全路、全局重点任务,会战多、工期要求紧、作业质量标准高,在人员、设备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都能够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3.2 实行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是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保证
由于捆绑工资的数额完全取决于施工作业数量和质量,并且向急难险重、责任大、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保证那些技术业务水平高、工作态度踏实认真、吃苦耐劳的职工收入高于其他人,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体现出与那些出工不出力的人之间的区别,避免带着怨气工作,保证他们心齐气顺地投入工作。
3.3 实行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是有效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是解决了安排临时性任务难的问题。实行前。遇到临时任务靠的是干部职工讲风格,但是就企业管理而言绝不是长久之计。但实行后,遇到临时性任务就出现了主动请缨的良好局面。二是解决了上下道工序衔接配合不主动的问题。实行前,职工都是自己干自己分内的活,不出圈,甚至存在同时在同一处所的工作的职工,一部分忙不过来,一部分闲着没事等活的现象存在。实行后,绝大多数职工都能做到上下道工序互相支援帮助,这样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增加了职工收入,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4 封存档案工资计件分配的缺点和不足
①分配过程烦琐。段根据车间完成生产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车间的工资总额后,由车间再对班组和个人进行二次分配,车间劳资员根据工分和分值计算出职工个人的工效工资,进而确定个人的工资总额。因路局对现行分配项目的诸多规定,因此确定职工个人分配总额后,要根据路局规定的工资项目进行还原,计算出职工个人的生产奖金,还原个人的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由于目前路局的工资项目过于繁多,特别是遇有病事假的时候,将更加麻烦。
②工龄较长的职工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由于封存了技能工资,尽管提高了8元工龄工资,但还不能完全弥补老职工技能工资和企业性工资。
③岗位工资高的职工待遇相对降低。就干部而言,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干部的岗位工资被封存,就意味着他们的待遇与相对较低的工程技术人员待遇一样,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工人中的线路工和大机械司机的岗位工资为16档,是工人中岗位工资最高的,比他们岗位工资低的有轨道车司机、大机械操作手、钢轨焊接工以及电钳工、汽车驾驶员,特别是12档岗位工资的汽车驾驶员与16档的人员一起封存岗位工资,足以看见他们优势的存在。
5 工资分配今后的发展方向
只有对现行的基本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工资制度的弊端,开创工资分配的新局面,才能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针对铁路现行分配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铁路企业工资分配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我段目前生产经营现状,对站段工资分配模式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思考。
5.1 调整封存的工资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分配体系
由于近5年来,路局调整工资都是对现有的岗位工资进行调整,使岗位工资的高低相差越来越悬殊,再加上新老职工技能工资方面的差别,调整封存的工资项目,把技能工资、合同制补贴、企业性工资全部启封,同时还原原来的工龄工资政策,只封存岗位工资、岗位浮动工资和生产奖金。建立和完善一种有制度、有程序、有成效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样一来,既简化了工资分配的计算程序,又使工资分配制度趋于合理。
5.2 建立考核制度,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建立段对车间的安全评估考核、车间对工区的考核、工区对个人的考核、对职工个人进行等级制度的考核、对班组长管理能力的考核以及对大型养路机械保养考核等,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安全紧紧相连,荣辱与共。使科室的管理达到自觉,车间的管理达到自管,工区的管理达到自控,为站段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