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方法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方法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方法的特征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 自主学习

一、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物理教学方式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物理学科基本特征的必然体现,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也极为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充分遵循“物理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改变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显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物理原则,共同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改变物理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之一,但以往在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直被忽视,新课程改革以来才开始积极探索。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在《物理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一书中讨论的第一个专题就是物理学的本质。文章作者弗伦奇(APFrench)指出:“总的来说,科学的本质就是观察和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试图从已知事物中确定某些潜在的秩序和模式。物理学主要研究无生命的世界,总是力图确认最基本的原理,并把诸多规律统一起来。”他从科学的本质出发,指出了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学的本质特征可以看作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其过程性特征,即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究,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共性;另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的特征,以无生命的世界为主要研究领域,力图确认世界最基本的原理,追求内在的统一性。物理学是在不断追求认识统一性的探究过程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首先要体现的。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说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通过类比、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

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最后达到一题多得的效果。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例如: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聚合和发散思维、类比和联想思维、局部和整体思维、批判和创新思维等等。具体表现为在常规思维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特殊的思维方法技巧。例如:理想法与估算法,等效法与类比法,对称法与极限法,微元法与整体法等等,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篇2

关键词 知识服务 专家知识服务 推断 思维模型

分类号 G252.0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14

Inference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it’s Model Building

Zhou Xinyue

Abstract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ts’ knowledge deman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which taking experts, service personnel, and the process of servi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s the principal part, highligh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dominated by thinking science technology method. It probes into the basic inference method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and builds the thinking model of expert knowledge demand inference.

Keywords Knowledge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for experts. Conjecture. Thinking model.

随着学术竞争日趋激烈,专家针对个体的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对于数据挖掘和比较研究为基础的动态知识组织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需求,而且随着科学向着深层次和高水平发展,学科分化呈现综合化、专业化的特点,学科间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加强以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图情界多年研究与实践形成的知识服务理论虽已较为系统,却难以适应专家知识需求的发展变化,亟需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笔者提出了“专家知识服务”概念及其研究的整体框架[1],进行了技术实现方面的初步探索[2-3],并且认识到研究的重点在于专家知识发现与知识获取的共性要与解决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的知识服务相结合,核心是以专家、服务人员以及二者之间在服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为主体,突出以思维科学为主导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因此,从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和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教训,初步探讨了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推断方法,构建了专家知识需求推断的思维模型。

1 推断

“推”就是“推理”,“断”则是“判断”。推断就是“根据专家个人已有的科学研究,通过多维度的逻辑分析、推理,对其个人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关键环节即将需要的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知识进行主观预测、判断的思维活动”。

1.1 “推断”是一种主观思维活动

“推断”的主体是图情工作者。也就是说,这种对专家个体某种具体知识需求的分析、判断,是图情工作者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的个人观点。

1.2 “推断”是专业性的图情活动

这是面向专家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服务的主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实质是面向特定对象传递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属于图情工作范畴。

1.3 “推断”具有创造性、超前性和主动性

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前谋划即将需要的知识,体现了开拓性与超前性。主动性不仅体现在服务态度,还强调了服务方法与成效的主动性。

2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与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

2.1 专家科学研究的共性――学术竞争优势

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其目的是填补个人专长领域内的研究空白,或者对前人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和补充,或在同时期同类研究中尽快有所突破,其本质是赢得或保持学术竞争优势。

2.2 专家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学术相关性

专家知识需求是为了发现个人专长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或不足,以明确个人的科学研究目的,以及怎么研究有助于在学术竞争中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知识需求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与专家在研或待研的科学研究具有学术相关性上。

3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

3.1 学术特征的四要素

目前,用户知识需求的研究大多采用以文献外部特征的数理统计揭示文献信息篇章之间定量关系的文献计量法和以内容主题符号揭示各类信息篇章内部符号群之间定性与定量关系的内容分析法[4-10],如以主题词或关键词词频统计或共现聚类分析反映某领域研究的结构、趋势和热点,或以文献引证、被引的共现分析表达研究的质量和相互关系。

但是,这些方法只能静态地体现对于知识发现与获取的共同表达,而不能动态地反映知识需求本身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内在关联。要揭示专家科学研究需要什么知识,就必须搞清为什么需要和怎么利用的问题,也就是相关知识体现在研究什么事物(或现象)的什么属性、解决什么学术问题、采取什么工具和手段、得到哪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等内容的差异及其与专家科学研究的关联上。因此,为了准确而又明确地反映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笔者将相关知识的学术特征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大类要素,其信息来自正文、摘要、题名和关键词中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

3.2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础

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或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特性、运动形式、发展规律,这是一个离散结构的多层次关系的体系。树形结构图揭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初始对象开始在每一个具有属性分解的响应点(以下称节点)处进行分枝直到分解停止,每个节点可以按从属、因果、递进等关系分解为下一层的若干子节点,如节点O可以分解为节点O1、O2、O3、O4、O5等,节点O2、O4又可以分别分解为O6、O7、O8、O9和O10、O11等,节点O12是节点O8分解的子节点等,对应于某一节点的子节点体现为并列关系,如O1、O2、O3、O4、O5相对于节点O,O6、O7、O8、O9和O10、O11分别相对于节点O2、O4等(见图1)。

专家通常会长期、深入地致力于某种具体事物或者与之相关的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因此同一专家研究对象对应的事物或现象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轻易突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又有可能变动到相近的事物或现象,如水稻杂交稻、超级稻、优质稻、早稻、晚稻、籼稻等;或者在研究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某一属性之后变动到其他属性或衍生下一级属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基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的延续性,归纳专家已有研究,就可把握专家关注的研究对象,这是推断的基础,而研究对象适度变化,则产生新的知识需求,使推断具有意义和价值。

3.3 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

目前,推断专家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是类比法。类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不同现象与内部属性关系的比较,找出某些属性或关系的类似点,把某一对象的有关信息推移到另一对象。这是融合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特思维方法[11]。笔者认为,两个或两类科学研究,如果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相近或相似点,就可将某一研究的某些特征类推到另一研究,而判断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依据是是否存在某个相同的属性,如果这个属性存在且对应同种事物(或现象)则研究对象相同,对应的是上下位概念的事物(或现象)则相近,对应非同种或同类事物(或现象)则相似。如“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玉米品质”,共同属性为“品质”,“水稻”与“杂交稻”有上下位关系,“水稻”与“玉米”非同种,则“水稻品质”与“杂交稻品质”相近,与“玉米品质”相似。

将专家与他人科学研究进行学术特征类比,如果研究对象相同、相近,那么学术特征的差异,表达了专家专长领域内不同于已有研究的非空白区,可以帮助专家发现领域内研究的空白或存在的不足,确定个人新的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增长点。如果研究对象相似,学术特征差异,可以提供专家个人新研究中可以吸取、扩展、渗透和移植的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

因此,专家需求的知识,就是相比专家已有科学研究具有相同、相近或相似研究对象且有学术特征差异性的他人科学研究的文献或报道。

3.4 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

若专家已对事物O的属性O1的等四个子属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C2、C3、C4,对应于C1有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a:若另有他人对事物O’的子属性O’1的子属性O’2(或更下级子属性O’3)进行了研究,对应于O’2有研究内容C’1、研究方法M’1、研究结果R’1,学术特征如图2-b。

那么,专家已有科学研究与他人具有相似性的科学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顺序进行学术特征依次类比判断的过程如图3。

3.5 专家知识需求的四步推断

专家知识需求推断分为四个步骤(见图4)。

第一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成果集成。根据专家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和机构),从知识源汇总专家已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将其原有的分散状态的学术文献整合为呈现研究阶段积累的有机知识整体。

第二步,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特征分析。从题名、关键词、摘要、正文中提取具有实质意义的词组或句子,按学术特征四要素,通过在认知语境下的动态推理,实现语篇之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理解,提炼、归纳专家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征。

第三步,相似知识采集。通过认知语境下对语篇环境中词汇、句子多层次语义信息的动态推理,从知识源采集与专家科学研究对象相同、相近或相似的文献或报道。

第四步,相关知识类比判断。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四要素将相似文献与专家已有科学研究进行类比,根据类比判断的内容、规则与模型建立推断算法,判断并提取具有差异性的、对专家在研或待研科学研究具有特定价值的文献或报道。

4 结语

专家知识服务是一种强调适用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专家知识服务及其研究的核心是专家知识需求的推断。笔者目前只能通过研究专家具体知识需求与其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对根据专家个体具体决策目标或问题推断其具体知识需求的基本方法与基础思维模型进行初步定性分析,比较粗疏,甚至存在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如专家个体科学研究学术特征的智能挖掘、专家科学研究学术相似知识智能化采集与相关知识智能抽取,都需要进行相关规则、模型、算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周新跃.专家知识服务:面向专家的知识服务创新研究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5,36(8):51-56.

[ 2 ] 周新跃.Notefirst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3,34(8):46-49.

[ 3 ] 周新跃.Notefirst与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在专家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与比较[J].晋图学刊,2013,29(5):27-31.

[ 4 ] 邹永利.情报检索系统文献主题表征与用户需求特征[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1(3):132-135.

[ 5 ] ,张甫,许惠青,等.科技文献资源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8):174-177,18.

[ 6 ] 张莉娅,邓勇,张姝影.基于知识网络的岗位知识需求分析及与知识型人才的匹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35(17):28-37.

[ 7 ] 张为江.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4(9):83-85.

[ 8 ] 贺梅萍,石德万,莫崇菊.基于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39(3):42-44,47.

[ 9 ] 晁亚男,毕强,滕广青.高校学生用户开放存取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1):63-70.

[10] 刘雁.高校图书馆核心用户信息需求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30(10):72-74.

[11] 邝朴生,马跃进,钱东平.创新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3-85.

篇3

【关键词】;哲学思维;创新素质;特征研究;形成过程

创新素质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构成创新智慧的基础。我国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于传统单一创新素质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显得局限,而为了寻求更为智慧的解决路径就需要从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对于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整合作用。哲学思维作为以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哲学观,在尊重实践、科学、辩证地反思与批评中,更能够引领个体从综合能力的展现中来解决问题。哲学思维作为当前创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仅是我们全面阐释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更从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创新价值中客服片面思维的局限性,增强个体创新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及思维表现

1.1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和“素质”两个词,其内涵的把握应该从两者的组合上进行解读。对“创新”的定义,有学者提出创新是对新事物的开发过程,或者是运用知识来创造或改进新事物的形成过程;还有学者从环境学上将对一个组织或一定环境的重新接受,并被应用到新的实践或制造物中的过程。对于“素质”的内涵,心理学认为,主要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如神经系统、大脑及其他感官的特性,是构成个体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见,对于创新素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个体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创造新的事物、解决新的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既包括认知领域的创新素质,也包括实践领域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理论创始人J•P•熊彼特提出,个体创造性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R•J•斯坦伯格提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在良好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还能够以新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勇于承担、敢于挑战,以“全面的”的视角来组织事件。心商理论创始人王极盛从四个方面来提出创新素质的构成,即实现系统,包括个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智力策略;动力系统,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个性等;调控系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协调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等;供给系统,包括潜心能因素,如记忆的潜能、想象的潜能、尚未顿悟及尚未出现的灵感等。

1.2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

创新素质作为个体在继承先天既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后天的努力而形成的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立场、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及思维等。对于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往往是个体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对各类信息进行重组、选择、嫁接、综合的过程。由于创新思维在整个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在探讨创新素质中可以从剖析创新思维的表现来关注创新素质。

1.2.1科学化思维

对于学术界中科学化思维的探讨,也称为求真思维,主要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对于自然科学中的思维方法与人文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倾向于实验数据来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得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逻辑思维,其方法多以精确性、实证性数据对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对于人文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主要倾向于从偶然中寻找必然的思维逻辑,其研究对象与特定事物相隔离,或者以纯粹的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其方法表现在发散性、模糊性、思维的横向性及归纳推理上,侧重于定性分析。

1.2.2艺术化思维

艺术化思维不同于逻辑性思维的按部就班的线性跟进,而是依据个体的情感体验、从想象、联想中来感悟事物的规律及本质。艺术化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性的信息材料基础上,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以形成新的形象。对于艺术化思维的表现,尽管属于非逻辑性思维方式,对思维的结果存在偶然性或有待逻辑证明和检验,但艺术化思维往往能够从直觉能力上获得意外的创新成果,是个体进行创新的必要思维之一。如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思维过程中,将人的自由下落旅行想象成骑在一束光上,从而获得了对科学创新的经典构思。

1.2.3哲学化思维

哲学化思维是通过思辨、批判、反思等方式来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倾向于运用超越性思维来重新审视世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哲学化思维的价值能够从多方科学思维的整合中,吸收艺术化思维、科学化思维的优势来进行创新。哲学化思维作为认识论之一,能够从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协同中把握新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哲学化思维能够从宏观认识上,而不局限于某种科学或艺术性创作方法来揭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等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并给与回答;哲学化思维作为高于局部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求真”中获得更深、更高、更广的认识或价值。

2.哲学思维的特征分析

哲学思维是基于实践形成的,对一般问题获得的唯物辩证地概括与归纳,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性。对于哲学思维并非囿于自我精神的封闭,而是从个体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实践的层面来进行概括与推演,基于实践来理解个体、理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强调个体的理论源自实践,还要将个体的思维方法付诸实践,进而从实践中来对理论进行检验、丰富和发展。二是抽象性。哲学思维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发挥到极限,力求从对象的总和及意义上来把握“无限”。抽象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往往以主观世界的普遍性或一般性来看待世界。可见,对于唯心主义哲学思维,从“物质”特性上进行抽象,超越具体的物质的象,以构建成有限领域内具体物质的象,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本质层面上的普遍性。哲学思维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束缚,从超越具体实物论上,将“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可能的、有限的、无限的最普遍的特性进行整体抽象。三是唯实性。哲学思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其次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上来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哲学思维将“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强调思维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并从个体思维与客观实际的相符合上来崇尚实事求是。四是辩证性。哲学思维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变化发展的动力,在揭示认识事物思维上表现出鲜明的辩证特征。首先表现在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从事物的整体性、多向性和开放性上来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其次从矛盾分析法上来坚持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思维”。五是批判性。哲学思维强调实践性,从尊重实践上来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地创新。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基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将对实践的尊重进行经典阐释;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德国哲学与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来进行探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更是从多种哲学思潮的批判中来进行新哲学观的论述。

3.哲学思维的创新素质形成过程

在对创新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关系研究后发现,哲学思维凭借其立得稳、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从创新思维的高度自觉性、动态灵活性和积极求异性上来实现创新目标。可见,哲学思维在提升个体创新素质上具有鲜明的推动性和涵育价值。一是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了创新立场。作为创新哲学思维,从思维的实践性、批判性、反思性上来促进创新者立足实践,并从自觉反思中来追求卓越;同时,以批判反思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将创新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实现创造真善美的基本立场。事实证明,创新立场的明确,对于创新之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能够从批判和超越中为创新者奠定基础。二是哲学思维为创新方法提供必要的导向作用。创新者在创新实践中,对于所用的方法或程序,如比较法、归纳法、分类法、演绎法等等,这些方法往往表现为单一化倾向,而哲学思维,能够从辩证思维方法上,从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上来看待创新,能够引导个体发现新的创新方法,即客服单一方法的狭隘性和片面性。三是哲学思维为创新过程提供具体的修正功能。创新的过程是从创新计划的实施中获得创新成果,哲学思维首先从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中坚持实事求是,并从辩证法上来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并从联系的、变化的发展中来优化创新方法。四是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科学的理念。矛盾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哲学思维将矛盾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可见,对于创新的开展与实现,需要从问题的发现、深刻的揭示与完美的解决中,遵循科学的创新理念,依据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4.结语

篇4

[关键词]抽象性 严密性 确定性 综合法 分析法 符号 概念

关于思维,心理学给出的定义是: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间接与概括的反应,数学思维既符合人类一般思维的规律,又有它自己的规律。一般来说,数学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思维结果的确定性。

数学思维的抽象性表现在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把思维对象某些非本质的(对数学本身来)东西舍弃,把思维对象抽象化为一定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逻辑关系,然后再把这些特定的数量关系表示成为一般的符号形式。数学思维的抽象性还表现在它不仅仅停留在一次抽象的基础上,通常的数学符号形式可能经过了多次的抽象。与人类的所有思维形式相比,这种完全人为创造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高度抽象化的基础。

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是指数学思维在发生、发展和表述的过程中,完全依据一种形式化的严密过程,这种过程中不容许出现一丝差错,也不允许有对与错之间的状况。正是数学思维的这种形式化的严谨性,使数学成为人类所有科学形式的最终表达手段。

数学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我们知道,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它们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对稳定性在思维中的反应,它是保证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正确表达思维的必要条件。正确的思维应该是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论据充足的。不然的话,思维就将陷入混乱。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规律,就会产生逻辑错误,论证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数学思维中必须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数学思维结果的确定性,是指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其结果是唯一的。我们知道在数学领域中,每一个命题的结果都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数学命题的结果在对与错之间二者必据其一。

数学思维的方法是数学的符号、概念、语言按照数学特定的规律、法则,运用数学思维在数学领域中形成的一种方法。数学思维方法具有一般科学的方法论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式。

按照数学思维方法运用的领域、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把数学思维方法分为宏观思维方法和微观思维方法,按照数学思维的逻辑形式不同,可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按照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程式化思维和发现性思维,按照数学教育的阶段或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带有专业特征的思维方法。

宏观数学思维方法,也称基本或重大的数学思维方法,是指对整个数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数学思维方法,如公理化思维方法、变量分析思维方法等。这些思维方法曾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微观数学思维方法,是指对某个数学分支发挥作用或由某些数学家群体使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如代数学的一些思维方法、几何学的一些思维方法等。微观数学思维方法还包括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问题发现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最基本、最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分析法是从问题的结论开始,逐步推出已知条件或已确认成立的事实,从而断定命题成立的方法。综合法是从问题的条件开始逐步推出命题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法则,采用由普遍到个别,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论证方法,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推理试图从个别的例子中得出一般的规律,采用由个别到普遍、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在归纳推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不一定为真。通常情况下,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还需要用科学的数学方法进行论证。

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是指按照形式逻辑的方式展开数学思维方法。数学的定理、证明及理论构造都是严格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展开和构造的,可以说数学的结果都是按照形式逻辑来表现的。数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是指在数学思维中应用的猜想、直觉、灵感、现象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形式经常地、大量地出现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随着数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思维的程式化方法,是指按照数学习惯的、原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种方式表现为规范的逻辑演绎方式。数学的发现性思维,又称之为创新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它不遵守程式化的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而选择带有个人特性、主观色彩、独立特性的思维方式。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十分重视这种与传统的数学思维相区别的思维方式。

如果按照数学教育的阶段和领域不同还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带有专业特征的思维方法,如按数学分支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几何思维方法、代数思维方法、微积分思维方法、概率统计思维方法等。尽管现代数学的发展使某些数学分支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但对于初等数学或一般高等数学阶段的学习而言,不同数学分支的数学思维方法都有其自身的明显特征。对于初等数学的学习而言,集合对应的思维方法、公理化结构的方法、空间形式的思维方法变量思维方法等都是具有初等数学特征的一些思维方法。

在学习某个数学分支的数学思维中,还可以把数学思维分成不同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论证表述数学命题的思维方法;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篇5

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为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把握科学认识客体(即科学对象)而采用的一般思维手段和操作方法之总和,它包括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逻辑思维法、抽象法、数学法、创造性思维法、构建理论法、综合科学法等。科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方法选取得好,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有什么作用呢?

1. 再发现作用

获斯多惠说 :“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如果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则老师起的作用与一只“复读机”无异。只有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成为科学前沿阵地的先锋。如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列几个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的算式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从而得出商不变性质,这就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再如在教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列一些被“5”整除的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数的特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而用不完全归纳法加以验证,发现个位是“0”、5“”的数能被“5”整除。

2. 论证作用

真理的发现需要科学方法点燃灵感,科学认识的真理性认证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推波助澜,任何一个科学家的理论、假说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检验才能成为一个确实可靠的理论,同样在教学中只有对结论进行论证,学生才能印象深刻,放心大胆的去运用这一结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小学数学结论一般只用不完全归纳法加以验证,如上例中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

3. 纠错作用

对他人的错误的批判不是靠空洞的说辞,而是凭确证的事实,通过精妙的科学方法可以放大或缩小错误的瑕疵。在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中,学生容易受“长方形面积 = 长× 宽”这一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误以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为纠正学生这一错误,教案设计时,可采取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通过科学实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 高”,这样就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几种科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 科学观察法的运用

科学观察法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观察——对事物的仔细察看,科学观察渗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研究对象。如九年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例 l 中八个图形(其中有两个是不封闭的图形,六个是封闭的图形——三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的有意识的主动观察,进而对八个图形进行分类。科学观察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科学观察虽然只是获得八个图形的感性材料,但这八个图形绝对不是机械地、消极地堆积在一起,学生会自觉地运用已有的对三角形、角、线段的认识与眼前这八个图形连起来思考。 转贴于

科学观察在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巴浦洛夫说 :“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教学中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2. 归纳法、类比法的运用

“三角形认识”这一节中科学观察八个图形的同时,伴随着对八个图形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这一合乎逻辑的思维方法我们称之为逻辑思维法。它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类比法等等。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前提是若干个已知的个别事实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推理而获得的一般原理。它根据前提是否完全可分为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如上面提到的从被“5”整除的一些数中得出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两次分类(封闭的和不封闭的,三条边组成的和不是三条边组成的)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等都是不完全归纳法。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规律、定理往往需要证明或检验。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的例子在小学数学中不胜枚举,如教学“如何判断直角三角形”,因为学生已经学过角与直角,学生已经知道运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的方法,这时可以运用知识的顺向正迁移,问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直角三角形呢?”由此物及彼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运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三角形,类比法在教学中具有启发思路,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教学时运用类比的方法变未知为已知,从而快速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在运用类比进行教学时应注意 :在新知识教学之前一般都要对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以便旧知识顺利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时,得先对商不变性质进行复习,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找准知识的切入点,把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效地联系起来。

篇6

    关键词:诗性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 法律方法论

    法律方法论是对法律如何被运用的一系列解释、论证和推理的技术、技巧、规则、程序、原则的系统思考。在中国语境下怎样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实现法治,为中国法治之路的方法论选择提供理论支撑乃是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兴起背景与历史使命。而诗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因其对逻辑思维规则的拒斥而与逻辑思维相对立。因此,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中,诗性思维似乎要成为一个亟待摆脱的羁绊。本文试图阐明诗性思维虽然与知性思维处于对立状态,但是,它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已沉淀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无法剔除的因素。因而,仅仅把诗性思维方式看作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羁绊无助于中国法律方法论的建构。

    一

    诗性思维,是指那种不具有清晰的、严格的逻辑形式的思维方式。它以带有感性形象的符号为表征手段,从而与逻辑思维相区别或相对立。由于摆脱了理性认识活动和逻辑思维规则,诗性思维不是通向概念的方式,不指向任何确定无疑的知识。诗性思维的显着特征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整体性。诗性思维的对象不是一个有限事物,而是一个连续的无限整体。其二是不确定性。在诗性思维中,符号仅仅被视为表达对象之物的工具,名言概念被视为表达对象之物的手段。它通过想象、联想、比拟等思维路径建立其概念和对象世界之间的联系,从而使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形成一种间接性的统一。其三是模糊性。在诗性思维中,概念和范畴具有多重功能,可以表征不同的事物和对象的不同意义,或者说概念或范畴常常出现意义的超载与飘移,构成其表意的发散性和模糊性〔1 〕。

    西方的学术传统起自对于知识与自然的解释与反省,以知识论为兴趣。它以“知识”为中心展开,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有很好的逻辑思辨与工巧的架构。牟宗三就曾经将西方哲学归纳为“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一特征的独立哲学”。〔2 〕

    对西方而言,其整体性的定位,“是以主客( 包括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 二元或二分为前提的。就是说,当西方最早的思想家把宇宙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时,这个‘整体’及其‘统一性’,乃是一种‘客体’或‘客观’的‘整体’及其‘统一性’,就是说,‘主体’或‘主观’并不在其内。”〔3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就已经确立了探究对象之知这一方向,对于对象之知的前提、条件、可能等作了深刻的论证,由此走上了追求绝对的逼真、严格的科学旨趣的道路,期望建立一种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严格的规范性和完善的体系性的科学理论。这样的哲学取向使得他们所关注的不外乎自然事物及其中的数理和谐性,使得他们习惯于拿一种对立的抗争的眼光正视世界,习惯于从人与神、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把握世界的本质。因此,西方哲学家在观察事物时,他们所推崇的即是知性思维方式,总是力求消隐自身、沉没自身,即追求客观事物的绝对纯粹性。

    西方法学的旨趣亦在于此。在司法中寻求一种中立性标准贯穿了西方法律思想的历史。如果司法为摇摆不定的个人偏好所影响,或者为党派政治所操控,那么司法的中立性和正当性就将受到极大的质疑,甚至法治这一理念也将面临合法性的拷问。近代以来,理性至上观念逐渐确立。“就科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感觉经验的对应关系而言,科学追求的目标是,达到概念的最大限度的准确性和明晰性。”〔4 〕哈佛大学的曼斯菲尔德在总结了西方现代史后认为,在激进的革命思潮结束以后,现在人们似乎普遍地缺乏男子汉的气概。这并非是男性不争气,而是与现代法治社会对人的要求相关: 讲究理性控制,每个人都很职业,不轻易发怒。因而骑士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是诡辩家( 包括法律人) 、经济学家、算计者的时代到来了。商界缺乏男子汉气概是因为商业是物质主义的,满足于获取而非获胜,满足于权衡而非正义。商业活动拒绝牺牲,立足于算计收益,当今的体育运动员也是如此。他们更关心挣钱,很难与古代的角斗士相提并论。如今什么都讲究方法与技艺,充满男子汉气概的那种勇敢的又是带有莽撞的正义,已经被智慧与理性所代替,我们这个时代对方法与技能的渴求超越了革命时代的激情〔5 〕。“理智化和理性化的增进,并不意味着人对生存条件的一般知识也随之增加。但这里含有另一层意义,即这样的知识或信念,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 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意味着为世界除魅。人们不必再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像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能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6 〕在这种时代气氛中,法学内部也涌动着“科学化”的内在冲动,法律人和法学学者试图将法律本身科学化,或者借助其他社会科学的工具将法律科学化,以寻求一种类似科学的中立性。到了 20 世纪初年,法学家们开始在反思法律的疑难问题中考虑所谓概念法学的弊端,开始为法学的健康考虑,开始对法律如何被运用的一系列解释、论证和推理的技术、技巧、规则、程序、原则展开探讨,系统地考虑法律方法论问题。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思维方式,诗性思维即成为法律方法论研究力图克服与超越的对象。

    二

    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中,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很快成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陈金钊指出,在传统思维中,对方法的忽视已经使中国的哲学显得不那么完整,在本体论、认识论之外缺乏方法论。他说,中国人思维的整体性缺少细腻的分类要求,因而只要有简单的归类,就不会对过于细致的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优先以及价值判断正确就不需要方法的观念。如果不对此类判断进行反思,就会使一些正确理论发挥不出效用〔7 〕。这不能不说是直击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现代性面前的弱点。从总体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诗意化特征〔8 〕。王树人先生说,“恢弘精微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象思维’原发创生的产物,又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承载者和体现者。”〔9 〕蒙培元先生也曾说,“古代中国是一个文学艺术十分发达的国家,被称为‘诗书礼乐之邦’。其文化是诗性文化。”〔10〕中国的先哲从来不用“× × 是什么”或“什么是 × × ”这样一种事实判断的知识论探究方式的格式,对于道,他们从来不用“是”什么的模式来界定,而是用道“像”什么的方式来摹写。这种超越规则的思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迷恋于近乎模糊混沌的精神运动,强调以体认、体验、体会、体悟的方式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有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解释为“富有成果的模糊”〔11〕。它把文化当作模糊的意义域,总是根据美学而不是根据逻辑进行认识和评价,其对客观性的不重视甚至违背不言而喻。法律方法论是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具体研究,是法学实用品格的体现。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使命是要更多地关注法治理念的实现与具体的法制建设的途径,提供简便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理论上拯救危机的法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诗性思维的批判乃是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题中之义。问题在于,应该在何种意义、何种立场上对它进行批判。

    三

    对诗性思维方式的批判,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其深刻的生存基础。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一般地可以被划分为这样几个类型,即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按照奥特的分析,“科学语言及诗歌语言是日常语言的变体,只不过涉及的是相反方向的变体。科学语言向清晰描述的方向改变口语,直到完全排除一切附带的象征含义。相反,诗歌语言向象征言说的方向改变口语,直到完全排除每一种清晰的描述。口语自身包含两种作用。”〔12〕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乃是日常语言的这种双重性纯化的结果。

篇7

[关键词]哲学 普遍性 终极性 思辨性

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说的普遍理性,既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客观理念、黑格尔所说的客观绝对精神,也不是老子所说的“道”、朱熹所说的“理”、《奥义书》中的“大梵”,更不是“神”或“上帝”的意志或精神。我们这里所说的普遍理性乃是人类通过理性认识所达到的某种具有普遍性程度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普遍理性是和人类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具体感性相对的一种人类主观认识的成果。

一、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普遍性

哲学所追求的普遍理性乃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成果和结晶,这些成果和结晶虽然是人类认识的主观状态的观点和理论,但是,它却力求去把握和描述它所认识的对象的最具普遍性和根本性的性质、根据和原因。所以,由此而论,哲学所追求的普遍理性的第一个性质便是普遍性。

从人类古老哲学所探讨的问题的性质来看,其最为集中的和最为根本的问题便是关于世界本原和本性的探求。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无论是所阐释的以水、或火、或气为本原的世界,还是以“无限者”、或“数”为本原的世界,还是以“四根”及“爱”和“恨”、或“原子”为本原的世界。还是以“理念”、“实体”为本原的世界,其所追寻的都是最具普遍性的“存在的存在”。无论其探索的结论离世界的真实有多远,但从他们研究的方式和追求的目的而论,他们都是在探寻世界的最为基础性和最为普遍性的根据。同样,在古老的中国、印度,哲学家们所探寻和争论的问题,所探寻的方式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都具有这样的性质。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气”、“理”、“阴阳五行”,还是印度古代哲学中的“大梵”、“四大”、“五蕴”、“极微”,同样都是在探寻世界的最为基础性和最为普遍性的根据。

黑格尔就特殊强调了哲学的普遍性特征。他说:“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作无所不包的存在,或什么地方存在者在普遍的方式下被把握或思想之思想出现时,则哲学便从那里开始。”“就哲学思想之为思维能力言,它有一普遍的对象在他前面,它以那普遍者为它的对象,或者它把对象规定为一有普遍性的概念。”他还针对古希腊的哲学说:“事物的本质是水、或火、或思想,则是哲学的命题”,“这种普遍的规定,那自己建立自己的思想,是抽象性的。它却是哲学的起始”。

当然,哲学也是分有领域和层次的。亚里士多德就区分了第一哲学和其下、之后的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本性的问题的讨论,关于“存在的存在”问题的讨论,是第一哲学的任务,与其相关的这些问题都是最具普遍性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在第一哲学之下、之后的哲学,如物理哲学、化学哲学、经济哲学、语言哲学,甚至更低层次的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休闲哲学、饮食哲学中,相关哲学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普遍性吗?其实,在这些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的普遍性是针对这些领域中的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方面而言的,虽然这些问题比较起第一哲学中的普遍性问题来其普遍性程度是低的,但是就这些具体领域而言,这些领域中的哲学所关注的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和所追求的目的,相对于这个领域的范围而言同样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样,我们便可能涉及哲学的层次和普遍理性的层次。

另外,关于第一哲学之下、之后的哲学的普遍性问题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我们上面已经转引过的黑格尔所说的“存在者在普遍的方式下被把握或思想”或“把对象规定为一有普遍性的概念。”在这里,第一哲学相关观点和理论的普遍理性之光可以照耀到其之下,之后的哲学中的相关问题的阐释,为后者提供解释的方式、原则和根据,从而使后者得以升华为更具普遍程度的普遍理性。

当然,对于哲学的普遍性特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疑问。康德对哲学就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竞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予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满足?”

从康德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的这样一种看法:人们总是以观点和理论是否能够被普遍地承认,是否能成为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普遍行之有效作为观点和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评判标准。这一评判标准转移到学科性质的评判上来就是:只有当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普遍有效的永恒不变的。并且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真理时,该学科才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然而,哲学学科的普遍性特征却并不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成立的。因为哲学仅只是提出普遍性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理论思辨的回答。至于这些回答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具有永恒的真理性,是否能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哲学的普遍性仅在于它提出问题的性质、它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它所追寻的目的等方面。

把哲学当做一种科学,并不能保证它的学说、观点和理论具有永恒的真理性,也不能保证它的学说、观点和理论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把哲学当做一种科学,仅仅是要强调,哲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同样是在追求某种真知,同样是要达到解除疑惑的某种理性认识的超然而澄明的境界。严格说来,并非仅只是哲学,人类有史以来的任何其他的科学同样也未曾达到康德疑问中所说的那种“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的状态。人类不同时代的科学理论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这里不仅涉及科学的具体概念和定理、观点和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改变,而且也涉及研究的领域(广度和深度)和方法的不断拓展、更新和改变。并且,这些更新和改变还往往并不仅仅是涉及科学的某些局部和分支内容的,还包括整体科学或某些领域的科学的根本范式的变革。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在人类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的变革,就否定科学的科学性和普适性一样,也不能因为在哲学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的变革,始终存在着不同学派的对立和争鸣,就否定哲学的普遍性,以及哲学也是科学的性质。其实,哲学和科学是相通的,二者是内在融合的统一的。

二、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终极性

哲学是人类创立的最高层次的科学学科。在这一层次上所追寻的普遍理性是人类理性思维可能达到的最高普遍理性。因而,哲学的普遍性又往往具有终极性的特征。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智慧并不等于就是博学,哲学的思维也不在于了解更多的具体事物或拥有更多的知识,而仅仅在于能否对事物做出根本性、统一性、终极性的说明和解释,即能否掌握那驾驶一切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就曾说:“我听过许多人讲演,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够认识到智慧是与一切事有分别的东西”;“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否则它就已经使赫西阿德、毕达哥拉斯以及克塞诺芳尼和赫卡泰智慧了”;“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能“驾驭一切的思想”显然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思想。这里的“一切”显然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既应当说明现存的一切,又能够说明历史,还要能够预见未来。这样,哲学的普遍性和终极性特征便应当包含现实性、历史性、中介性、关系性、未来性、共同性和统一性。在这里,普遍性是全方位的普遍性,终极性是多维度的终极性。就终极性自身而言,它既包含有前提性(历史和过程、原因和结果、根据和条件)方面的考察,也包含有系统性(中介和联系、差异和对立、同一和统一、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考察,还包含有预见性(现实和可能、运动和变化、目的和发展)方面的考察。由此看来,哲学的普遍性特征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终极性特征,而哲学的终极性特征义内在地包含着前提性、系统性和预见性等特征。

当代的哲学家从哲学的一般科学性质出发,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总的根本性看法。同时,他们还强调了哲学作为世界观所具有的系统化、体系化和理论化的特征,并认为,哲学所阐释的最一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这样的一些对于哲学性质的认识也符合关于哲学的普遍理性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特征的看法。

然而,说人们所追寻的哲学的普遍理性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特征。这并不就意味着任何一种哲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已有的哲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便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性和终极性的程度,也并不就意味着在现有的哲学概念、原理和方法中能够找到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绝对真理性意义和价值的内容。

在人类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先后宣称他们的哲学已经达到了对那个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所谓“绝对真理”、“永恒真理”、“终极真理”的绝对把握,或说他们的哲学乃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很显然,这样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是把那种追求的努力和向往与那种已经拥有和获得的状态简单混淆了。

自古以来,很多哲学家都预设了一个绝对的、永恒的、终极的真理的存在,并一再宣称,某些杰出的个人,或历代杰出个人所获得的认识成果的积累,能够达到或最终达到对这个绝对的、永恒的、终极的真理完全把握的超凡境界。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谢林(F·W·J·Schelling,1775-1854)就曾宣称存在某种具有终极性的“永恒真理”。1875年他在《哲学教程》一书中就曾写道:“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而且永远可以这样设想,它们在任何时候,对于自身所有的条件都是适用的。甚至,那些不能说明普遍关系,只能说明个别的、纯系个人问题的真理,也是永恒的。”

恩格斯当年曾对“杜林先生关于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思维的至上性、认识的绝对可靠性”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写道:“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永恒真理的情况也是一样。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从而就实现了可以计数的数不尽的数这一著名的奇迹。”

其实,人的认识是否具有至上性、永恒性、无限性、终极性的问题的评判并不应当简单在个人和人类认识的相对比较中来进行,而更应当在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和宇宙存在的无限性的相对比较中来进行。事实上,通常所说的人类认识的无限性仅只是相对于个人认识的有限性而言的,但是,人类认识的对象却是宇宙、宇宙中的事物,谈人类认识的有限和无限理应在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其所研究的对象之间进行相对比较,而不应当仅仅在人类和个人的认识能力之间进行相对比较。如果把人类的认识和其认识的宇宙、宇宙事物相对比较的话,我们将会发现,由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有限性,而宇宙、宇宙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无限性,所以,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宇宙、宇宙事物的无限性相比并不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上。这就好比数学中的低阶无穷大和高阶无穷大一样。两相比较,前者仅只是一个无限小量。

早在多年以前,笔者就曾经写下过如下几段文字:“在无限自然的无限循环运动、发展的轨道上,人类社会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偶然生成的、为时短暂的小岛”;“对自然来说,人类永远只能是一个不足称道的微小影响参量,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无论社会和思维怎样自命高超,它却仍然只能是在自然的铁的必然性之中,而不是在之外、之上。如果说,从社会和思维自身的角度和方向来看,社会和思维还具有与自然外在独立的某些成分的话,那么,从自然的角度和方向来看,这种外在独立的意义便荡然无存了。”

恩格斯也曾强调指出:“有机生命,尤其是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人的生命的时间,正如生命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非常狭小短促的”。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人要以自身存在的有限性去驾驭宇宙、宇宙事物存在的无限性的真理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理想化地设定了上帝和神的存在,并时时对之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

如此而论,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终极性特征仅仅是在“追寻”二字的意义上才是合理的。它只是一种目的的倾向,只是一种理想探求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有谁硬要把这个“终极性”绝对化、现实化,那么,他便是大错而特错了。

正因为哲学的普遍理性的终极性乃是一种追寻的目标和方向,而不是什么可以已经达到的现实。所以才有了哲学的观点、理论、体系、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革、更新的发展。正因为是这样,恩格斯如下的话才是正确的:“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辩证哲学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所具有的终极性特征的非现实化性质,导致了哲学所具体限定的终极性之思的内容总是具有暂时性和过程性的不确定性。人类追求终极性的哲学的理性探索源出于人类思维的好奇心和超越性的本性,而人类所追求的终极性的暂时性和过程性的不确定性特征则源出于人类和人类思维活动的有限性和受限性。

其实,这种理性成果具体内容的不确定性、暂时性和过程性并不仅仅是哲学的特征,而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切理论思维的成果和一般科学成果所具有的特征。

人类哲学和科学的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所具有的这一不确定性特征,在人类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凡而伟大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哲学和科学的这一特征使人类的哲学和科学之思更注重于研究和探索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满足和停滞于某些暂时获得的结论本身。哲学和科学发展的这一独特的性质引导着人们永不停息地疑惑、思考、研究和探索,从而也带来了哲学和科学本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思辨性

我们说,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而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特征。这就不能不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的认识可以通达这个具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特征的普遍理性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认识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验的、感性的世界,通过这个世界我们所可能获得的只能是那些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的事物的现象。我们要获得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就不能停留在这个经验的、感性的世界,就必须超越经验的、感性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而思辨则正是超越经验和感性的、具有理性抽象品格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一般认为,思辨就是通过概念的运演而展开的纯粹思维活动,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普遍性特征。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哲学家们不仅把思辨思维看做高于感觉、直观、想象、意志的“感性思维”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把它看做高于非此即彼、坚持对立的“知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他们还认为,思辨是达到真正必然性的真正的哲学思维,因而是表述和认识自在自为真理的“真正形式”,或“最完善的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区分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他把这两个世界绝对割裂开来。并认为哲学的活动就是通过纯粹思辨的方法把纯粹理念作为对象来进行研究。他说:“要把握住万有的本原”,只要“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不用任何感性事物帮助,单凭理念本身,就可以达到结论。它从理念出发,通过理念,最后归结到理念。”

黑格尔公开声称自己的哲学是“思辨哲学”,是关于逻辑理念的辩证法学说,哲学的最高日标就是运用思辨思维的方法来把握理念。在黑格尔看来,思辨的思维就是概念的思维,因为他认为“逻辑必然性就在于事物的存在即是它的概念这一性质里。”他强调说:“重要的是把概念的思维努力担负起来。概念的思维努力要求我们注意概念本身,注意单纯的规定,注意象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自身同一性等等规定;因为这些规定都是这样一些纯粹自身运动”。他坚持的是思维的形式、内容、本质和概念的不可分割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只有“在思辨哲学里才获得它真正的表述。”他还认为,只有在思辨哲学里,真正的思维规律才可能“显现它们的本来面目”。他说:“在思辨的内容里,思维是满足于自身的,内容立刻由思维本身得到证明;它本身就是总体,所以它能满足理性的本能。”

事情果真如柏拉图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吗?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够完全脱离感性认识的基础而形成、展开和运演吗?人类理性思维的概念的运动和获得的结论真的能够自给自足、自我满足和自我证明吗?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们在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如果没有从经验或想象中获得相应的感性材料的直接或间接的对应或辅助,这些概念都将会是无法理解的。就是人们在思维中进行概念运演的相关逻辑规则也不是人的思维自然而然拥有的。因为,思维之外的客观自然自身的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本身就有自身的逻辑规则。正是这一客观世界本身存在和运行的规律和法则构成了人类思维巾概念运演规律和法则的最初参照摹本。思维规律中的不矛盾律,之所以是概念运演需要遵循的合理逻辑规则,并不是因为概念运演过程不能违背它(事实是,人类思维的概念运演中违背逻辑规则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足凶为客观自然事物自身的运动不会产生违背不矛盾律的现象;如果人们的思维规律与客观自然的运行法则不相符,那么,需要改变的只能是思维规律而不是自然法则。思维通过概念运演所获得的结论也不町能是自我满足和自我证明的,它必须通过具有感性活动性质的人类实践活动加以证明,否则,人类历史上所有哲学思辨所获得并证明过的结论都将会成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也包括那些神仙、魔鬼、上帝、天堂和地狱。

篇8

关键词:动画; 创新思维;心里活动; 训练 ;

一、前言

设计方法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只有人类才特有的素质——设计活动,走向系统化,理论化,使人们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令人满意的设计结果。设计方法学主要是研究设计规律、设计流程及设计中思维和工作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方法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在总结设计规律、启发创造性的基础上促进研究现代设计理论、科学方法、先进手段和工具在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同时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逻辑步骤和应遵循的工作原则,以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决策的解题步骤贯彻于设计各阶段,使问题逐步深入扩展,以求得最优方案。强调设计中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思维规律,研究并促进各种创新技法在设计中的运用。

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看,人类思维发展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带有种系发展特征的众性思维;二是带有个性化色彩的个体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后者承担着重要分量并最终凝聚为个体艺术的表现特色与风采,演绎为该艺术带有共通性的思维特征。

与其他视觉艺术创作思维路径基本相同,动画创作主要沿着动画表象的提取、梳理,动画语义的联结、编码和动画视像的处理、传达这三大步骤的思维路径运行。期间,创作者的思维意识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复杂,由零散到综合,最终形成完整的带有鲜明情节性和艺术性特征的图像建构过程。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设计学科,创意是它的生命,它是靠灵巧的情节设置,夸张的动作表情,奇特而吸引人的角色造型来吸引观众。没有了创意,动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活力。

二、创新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方法学中的一个研究内容,设计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否,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在动画设计中无论是简单角色模型设计、动作设计、场景设计,还是动画设计,都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

在动画设计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与其在动画教学中的指导:

(一)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角色的各种性格特征抽象出来,也可以把动画的反映的内涵提炼出来,进行艺术的加工,进行情节点的安排和设计,以及剧情的发展,也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去进行安排动画角色的逻辑关系。

(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通过这种思维的指导,可以在抽象的文字之中勾画出符合剧情需要和观众喜欢的性格特征明显的角色,把抽象的脚本形象进行具体的形象设计,把角色的特征表达出来,也可以把动画的场景从文学语言转化为形象语言,进行方案的设计,进行动画分镜的设计和原画的创作。

(三)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很多时候,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无从下手,特别是科幻类动画作品,大家的思维方式都很难脱离现实的思想模式。这个时候,可以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对动画创作过程中一些科幻类动画作品的场景创作和角色进行直觉创作,在直觉思维中寻找需要设计的对象。

(四)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这种思维的形成需要我们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牛顿从苹果的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虽然是灵感的顿发,但也是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想在动画创作中有灵感的拼发,就必须有平时的积累和长期的对其它名家名作的动画作品的观察学习过程。

(五)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在动画角色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动作特征、身体特征、道具特征等来表现角色的不同个性、功能、精神等,达到造型表达准确、精神较好体现的作用。种族或家族成员比较多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特别重要,可以先把每个家族成员或种族成员尽情表达出来,把他们的个性先表达到位,然后再进行综合设计,而不必拘泥于种族或家族纽带的束缚而固步不前。

(六)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讨论和综合,弃劣存优,最后抽象综合出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场景、动作、表情设计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训练,先让每个学生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对每个方案进行讲解,并让大家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方案的综合设计,得到最终的设计方案。

(七)分合思维:就是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解,逐个分析,找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要解决的对象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把要设计的方案进行分解,如角色设计,可以先通过把每个局部特征部位和功能道具先表现出来,最后进行综合设计,得到想要的设计方案。场景设计也是一样,先把场景中的有代表性的东西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综合设计,这样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场景。

(八)逆向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特别适合我们进行动作设计与角色设计,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对我们司空见惯的对象造型进行逆向表达,如该张小的部位让它变大,该是大的部位表小。动作设计也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进行设计,可以达到想要的结果,有时候可能比原来的设想的结果更好,更出大家的预料。《猫和老鼠》中,汤姆和杰瑞两个逗得死去活来的活宝给人带来了阵阵欢笑,现实中的猫和老鼠本来应该是敌对的,而且老鼠很怕猫的,但在动画片中却实现了他们许多和谐的搞笑行为,而且缺少了那一个都不可以。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设计方法学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方法学作为设计的完整系统的方法学,能指导我们在动画创作中应具备和注意到的很多设计方面的问题,能更完善动画设计的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动画作品的要求愈来愈高。结合设计方法学系统的指导方法更有助于创造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动画设计是一种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需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和探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更适合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动画影片。

参考文献:

[1]李珊珊,彭琳著.解读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2]郑建启,李翔编著.设计方法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聂欣如著.动画概论[D].复旦大学,2006,12.

[4]齐东旭著.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8.

篇9

一、教学内容:将理性思维养成纳入教学目标

理性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应有长远的目标和阶段性计划。从学生思维参与过程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要将理性思维养成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尝试从学生思维参与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一些比较典型且能较好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活动,以期促使更多教师梳理教材,寻找更多的促进学生思维素养成与提升的教学契机。

二、教学过程:探寻理性思维养成的突破点

真正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参与。绝大多数教师会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只是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将思维素养的提升纳入教学目标中。本文以“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为例,重点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经历的思维过程、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时教师要演示故障电路,让学生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进而提出问题: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其体现的思维过程是分析,让学生观察整个电路,发现各电器元件连接牢固,但一根导线外皮未剥落,直接接入电路。运用的思维方法是推理,推测可能是导线的塑料外皮导电性能差,导致电路不通,灯泡不亮。

2. 检测常见材料导电性能,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

这一阶段,教师要对检测方法进行指导:将被检测材料接入电路检测器,若小灯泡发光,可以初步断定这种材料容易导电。若小灯泡不发光,初步断定这种材料不容易导电。为了排除接触不良等偶然因素影响,须反复实验。另外,也要进行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并将材料按是否容易导电分成两组。最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这时体现的思维过程是比较与分类:按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光的标准,对材料导电性能做出比较,并按是否容易导电给材料分类。运用的思维方法是判断,判断常见材料的导电性能。

这个阶段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小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可将容易导的材料叫作导体;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可把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作绝缘体。其体现的思维过程是抽象与概括,思维方式为概念,建立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3. 给材料归类

这一阶段主要分析导体材料和绝缘体材料的特点,尝试进行归类。其体现的思维过程是分析与综合,即从导体材料看,有铜钥匙、铁钉、铝勺、铅笔芯(石墨)、自来水等,铜、铁、铝是金属,可推断金属容易导电;从绝缘体材料看,有橡皮、玻璃片、塑料棒、瓷勺等,说明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是常见的绝缘体材料。这一过程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归纳:铜、铁、铝容易导电,都是金属,可以归纳出金属容易导电。

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课前教师将思维素养提升纳入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维培养的内容,在教学过程抓住思维发展关键点,有意识地使用描述思维过程、形式和方法等术语,在板书设计中适当加入思维元素,定将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思维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为什么之前的教学活动没有产生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明显效益?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活动设计不得当,没有切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点,或者说问题、任务的难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文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活动,促进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本文以“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为例,要求学生统计、分析已经持续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日历”中收集的信息,揭示天气变化的规律,感受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天气信息的过程上,发展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以对气温的分析为例,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该月中,哪天气温最高,哪天气温最低,哪天温差最大?第二,该月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气温变化的趋势怎样?

第一个角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层面的分析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或者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这里学生要做的,就是从作为整体的天气日历中把最高、最低气温找出来,通过简单计算,寻找最大温差的一天。

第二个角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层面的综合过程。综合就是将事物的各个成分和个别特征联系起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学生要从对单独一天气温的关注中跳出来,从整体上观察本月气温的变化特点,揭示气温变化规律。受该年龄段心理发育特征所限,四年级学生对事物个别特征的把握比较容易,而从整体上感知事物变化规律较难。所以这里特别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和启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有经验的教师知道,仅仅让学生观察数据统计表,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带领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无论在科学课还是在数学课上,四年级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折线统计图,画起来相当费时间,当堂完成很紧张。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课时,不建议将学习绘制图表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因为五年级的数学课中有专门的学习内容。这里教师可以引入Excel表格,在计算机上演示瞬间将数据转化为折线图的过程,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渗透信息素养的培养。

篇10

科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提问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不能起步。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中不善于提问题,他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也就不能有效地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身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决。”有意识地从鼓励自己从提问入手,培养提问的兴趣和习惯。尤其要大胆质疑,敢于提问。以探索的精神,审视的态度,在教材上圈出重点,画出难点,找出疑点。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通过观察测试,弄清自己在思维发展方面的现状。一般来说,学生在思维方面常存在:“死、碎、单、浅、慢”等 缺陷。“死”就是学的死,不会动脑筋,平时死学,考试时死背。“碎”是指学的知识零碎,一个个知识点分散、孤立,形不成系统,构不成网络。“单”是指思路单一,考虑问题时,不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不会举一反三。“浅”就是看问题肤浅,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看不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慢”即思维的节奏慢,反应不灵活。上述任何一个缺陷都能导致学习上的困难。所以学生要尽快找出自己思维方面的缺陷,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克服缺陷,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我们可以进行观察的几种方法

1 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 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 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 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