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篇1

关键词:会聚技术;创新;学科会聚

1.学科会聚的思想

学科会聚按会聚的程度可分为4 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基本形式是知识会聚(浅层会聚),即为了形成新知识和解决问题,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会聚组合,K=fk1,k2,k3,k4 ;第二种基本形式是组织交叉(中层会聚),也就是通过打破组织间的界限壁垒或组织间的联盟与合并,实现人才的互相流通,O=fo1,o2,o3,o4;第三种基本形式是交叉的思维方式(深层会聚),生产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观念,T=ft1,t2,t3,t4;第四种基本形式是价值观会聚(完全会聚),也就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价值即通过不同学科的信念、价值导向和追求等聚融合,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人员的活动方式,实现学科的完全会聚,V=fv1,v2,v3,v4。除了这四种基本形式外,还有这四种基本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的学科会聚[1]。

下面我们将探讨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方法、策略。

2.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策略

本文将探索构筑创新平台促进学科会聚的一些有效途径,并为促进学科会聚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2.1以非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为平台,推动学科的知识会聚

知识的会聚是各种知识相互的融合、渗透、交叉和集成。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现了划“科”而治的观念,学科之间互相“沟通”较少,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存在着清晰的界限和特定的分工。因此,学科之间牢固的壁垒日益受到来自科教界内部与外部的挑战,使得以单一学科为基础架构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越来越渐不适应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社会问题的复杂化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需要。

因此,我们要有效地利用产业、大学和政府的三螺旋结构体系所提供的平台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开知识生产的“孤岛性”壁垒,为学科会聚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发展空间[2],促进我国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和三螺旋战略联盟,这样可以促进技术会聚与学科会聚之间的协同创新、良性互动。这种以技术会聚与学科会聚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推动知识会聚和交流,迅速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

2.2利用组织交叉,增强学科会聚

学科的会聚也是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的会聚。世界领先的综合型大学,经常是世界性的人才会聚交流的中心。这就要求各个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要建立开放性的国际化人才互相流通的渠道,打破组织间的界限壁垒,实现科技合作、构建人才相互流通的平台,集成国内外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多学科会聚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落实、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过程中,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交叉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利用组织交叉实现组织间的联盟与合并,实现人才的互相流通,从战略高度上合理配置各个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的科技力量,从而形成多学科群和学科会聚,促进我国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3]。

2.3发展交叉思维能力,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

交叉思维方式,是指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对其进行新的知识生产的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或改进了的思维方式,用以解决问题。交叉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原有思维方式的限制,突破了线性思维方式的限制效应,产生非线性效应,从而有效地成为创新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叉思维产生的非线性创新机会,将导致系统整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

2.4 整合价值观,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指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关于价值现象和价值关系的总评价和根本看法。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将成为人们价值评价、价值追求的评价标准,将支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模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价值观对人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产生强烈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各个学科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并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处于学科组织之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实践活动。

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之间很难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当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存在有不同意见时,人们就会在研究对象、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生分歧。这就需要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价值观即通过不同学科的信念、价值导向和追求等,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而会聚新的目标并影响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人员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科的完全会聚[5]。

3.结语

高校要鼓励学科间的会聚、交叉融合,积极地促进推进学科融合、会聚,促进高校学科会聚建设的发展。要坚持大科学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积极鼓励学科渗透和学科会聚,强强联合,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打破条条款款和部门界限的制约,在促进新兴学科形成与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适应社会科技发展变化的需求,使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和学科建设相融合,不断拓展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跨学科团队的学科间交叉融合,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地进行知识生产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6]。(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金融资产相依结构模型”(批号:71271227);重庆文理学院重点科技项目“纳米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绩效评价与机理研究”(批号:Z20012SC23)资助。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165-168.

[2]宋爽,姜越,惠晓丽.解读“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J].中国校外教育,2012,33:19-20.

[3]傅秀兰.学科会聚过程中学科结构关系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1):120-123.

[4]孙曰瑶.知识经济中的创新模型与企业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5:30-31.

篇2

首先,就是数学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这正体现了数学的美之所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假如注意经常发掘教材中的数学美并能引入适当地示例,就能把学生领进数学美的乐园,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

其次,就是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它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基本形式、操作手段以及个性品质:而那基本形式又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也正因为这些,它吸引无数的人走进自己的数学王国,并且穷尽终生去探求数学的奥秘,和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就是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等。正因为这样,它给人类带来了科学探索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人们憧憬未来世界美好的前景。都是以数学思维方法为依据,去演绎大千世界的精彩!

另外,就是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立性。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而数学思维的发展在于创新,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的实践的体会,来谈谈对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3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述: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等。

讲读:教师利用教科书边读边讲。

以上三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地使用。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逻辑清楚,学生才能够理解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这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再次,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谈话法的缺点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等等,教师都应当在事前周密考虑和安排。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作为补充。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够准确、精练,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强化他们的收获。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教师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讨论内容。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一般来说,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适当,前者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后者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正确或错误,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善于引导。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等。这些对于讨论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教师运用练习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进行练习,怎样才是达到了练习的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在练习之前讲解和示范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练习的效果。

篇4

首先,在设计素描教学巾耍落实的就是以造形体的训练。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解决造型的本质问题和造型的形式规律,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概括力,要从这几方面人手。有创造性的素捕序是有许多互相关联的活动形式的,这些活动是观察、感受、思维与表现,是对形体与比例有一个整体透彻的lr解,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真实来体现的,而具有相对的时间、空间、肜体、结构、明暗调子等科学规律。训练从整体到部冉回到整体的演进过程,充分发挥观察、思维能力,这利于学生严谨设计思维习惯的形式,对认识设计本质有十H当的益处

其次,埘物象的认识离不开对结构的分析.素捕训练的初步是对整体结构的正确观察和准确把握存实际教学巾需要加强对物体内部结构理解的训练,从整体刮局部,全方佗多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分析,训练要从透视、比例和空问的准确表达上开始。现代设计越来越趋向于简练、概括,更富有突表现对象和组织结构的能力,作为现代素描中的“线”更容易体现这一点。但是,“线”绝不是设计素描唯一的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表现的形式和方法都可以单独或者共同存在于设计素描中,只要是素描的,这就是现代设计素捕的含义。

再次,形体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一定的形体总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通过空间训练,能力深学生的空间意识,有效的把握物体造型的全貌。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体现空间服务,我们面对物象时,在二维平面上要表现的是未知的空间,这个空间不论是二维,还是二维、四维,都需要形体和结构共同构造,我们眼里的物象的解构,是离不开形体、结构和空间这些素描的基本要素的。所以设计素描训练要从素描出发,完全脱离素捕的本意的“设计素描”是不能够存在的。

设计素描教学不应仅是停留在技术训练的层面上,耍把设计素描训练看作是人的感觉训练与情感训练、社会人的精神表达方式,把艺术的想象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启动思维,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想象、提炼、组合,在常规中寻求新的思路和意向。通过形态造型的构想训练,使学生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法则,提高创新能力。设计素描的构图更加关注其画面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安排,在反映物象的本质属性与特征的前提下,考虑其向面的相对完整性,强调创造性地构造与表现物象。

本文作者:刘华东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篇5

数学对于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讨论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改变以往“一言堂”的状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这样简单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听取专家讲课,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总结有如下几点。

一、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至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我们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循序渐进地把这些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二、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监控等)四个方面;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

三、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比如,在新课标中,高中教材加入了计算机算法的部分知识,这就是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过重新编写教材,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准确迅速,具有基本的运算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多元化,更加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篇6

一、实践观与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比较分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它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提高人的能动性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1.与建构主义思想相区别

建构主义剖析了客观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与个体交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强调学习过程个体的主动性、建构性;提倡情境性教学。但忽视社会遗传、社会教育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否认分析和抽象的合理性。而实践观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不仅强调实践的客观性、主动性,还从社会性、历史性出发强调认知中遗传、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作用。与建构主义相反,实践中的认识是经过分析和抽象过程的,列宁这样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2]这里的“抽象的思维”包括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分析和抽象过程,弥补了建构主义的不足。

2.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相区别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体验式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被推广应用。实用主义把教育作为“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3]。而“经验”是一种主观体验,“做”和“学”都是经验的整理和本能的探索。这样的体验式教育理论强调认识主体经验的本能和能动性,抹杀了知识的客观性,淡化了“体验”活动的客观基础。实践观把实践的客观性特征引入,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人与世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与实用主义区别开来。此外,还指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不可知论,解决了实用主义的困境。

二、实践观揭示了体验式教育的本质

本质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那么什么是体验式教育本质呢?用实践观来分析体验式教育的现代本质,既不是建构主义的“建构”,也不是实用主义的“经验”,而是“实践”。“体验”是教育实践,是实践活动在教育领域具体做法的表达。实践观对体验式教育本质的提示是对体验式教育又一重大的理论拓展,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实践”的根本属性蕴含着三层含义。

1.实践在体验式教育中具有优先地位

实践作为体验式教育的本质,首先强调的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基础地位。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这明确表明了实践在认知活动中的优先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的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4]确立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先地位,对于突出体验式教育理论特色,广泛推行体验式教育,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实践出真知”,知识来源于实践

体验式教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表征之一,从“体验”出发的教育活动,其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特征使它成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来源。在“体验”中,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形象比喻为“实践出真知。”他在《实践论》里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5]

3.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的体验式教育理念

体验式教育目的是培育个体主动、能动地建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重视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包括知识、能力、身心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手段突显了人的位置和价值,其实质是以人为本。认识和创造这两种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和最终目的,体验式教育的实践本质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特征。

三、基于实践观拓展体验式教育理论

1.实践是教育的第一需要成为体验式教育理论基础

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从实践的本体论意义来拓宽视野,借助实践范畴,把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这种感性活动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起点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从此体验式教育的“体验”不再被误解为只是认识的起点、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活动”可有可无,而被看成是教育和教育者的第一需要。尽管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体验”的内容和方法上各不相同,但一定要走实践之路。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知识概念的灌输,忽视个体体验活动即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要站在实践本体论高度,把实践观作为体验式教育直接的理论基础。

2.实践能动性特征是体验式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

在实践观视野里,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实践活动,就是“以人为本”,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实践能动性特征当成体验式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就是让学习者在种种体验环境中成为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思考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以实践的基本形式来发展体验式教育

实践的形式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具体方式,它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作为体验式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属于生产实践,有些属于科学实验,但都是这三种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从实践的基本形式出发又不拘泥于形式,广泛推广体验式教育,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验式教育的实践当中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体验式教育融入课堂里,融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推进到个人教育全过程。

实践观在中国被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掌握,要充分发挥这一传统和优势,积极推进其作为体验式教育理论,一方面要改变只有西方哲学作为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情况,另一方面让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发生根本变化。当然实践观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有学者片面地认为体验式教育只需要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不管是建构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都从独特的角度探讨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及其本质,是体验式教育理论的构成要素并依然起着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 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篇7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分析,作为理性认识的个体思维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特异思维,或者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形式。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三种先后交错起作用,在数学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理性认识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产生的。

抽象思维是一种以语言过程为媒介进行表达,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其基本形式,以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为其基本方法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任何其它数学思维方式或者要以抽象思维为基础,或者最终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进行表达,因此它是最重要的并且也是最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抽象思维不仅包括传统的形式逻辑以及进一步形式化和规范程序化的数理逻辑,还包括辨证逻辑等广义的逻辑内容。

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的理解。它以表象、直感和想象为其基本形式,以观察﹑联想﹑猜想等形象方法为其基本方法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先导。在获取数学知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形成表征的重要思想方式。它还渗透于抽象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于,抽象思维就不可能很好地展开和深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数学形象思维是包括空间想象在内的更广义的一种提法,它的含义包括空间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两个方面,并且还应包括形象思维基本方法的运用。即不仅要能运用数学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和数量关系,能在头脑中反映出正确形象或表征,而且能用再现性想象表达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同时还要进一步运用表象﹑直感﹑联想﹑类比﹑想象﹑猜想等形象方法进行推理、分析﹑证明或求解数学问题。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转换

2.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均以感知作为思维的起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共同基础都是客观世界,但它们反映世界的方式不同。前者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反映世界,后者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以观察、理解、想象、记忆等智力心理要素为条件,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发展成熟起来的,形象思维包含着抽象思维的萌芽。两者的形成过程与思维要求不同,在从感知到思维的数量、思维形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以形象为思维手段,其过程为:感性形象认识--理性形象认识--实践--反馈;后者有一定的思维规范,有概念、推理、命题、证明等思维形式。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来看,通过对原始思维以及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已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形象思维先于语言,也先于抽象思维”。

数学中的抽象和形象两者本身是不可绝对分割的,是相互渗透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数学概念本身存在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过程的辩证统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思维过程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的需要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交替使用的。这两者紧密配合地工作,能够获得最佳的思维效果,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数学问题的分析需要形象思维方法作为先导并从观察题目的条件特征入手,借助推理展开联想、运用归纳、类比的手段进行探索和猜想,大致确定解题方向或途径后,在通过比较、分析、演绎综合逻辑推理等多种手段加以证明或求解。因此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抽象思维方法与形象思维方法的辩证结合,根据具体问题的具体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使用。2.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转换。思维转换是思维从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转换是思维的最基本转换之一。形象思维的结果需要进行抽象表达。形象思维过程是主体对数学关系,形体结构等材料或信息进行形象加工,是主体对数学的图形、图式等材料用形象方法进行的特征构思和推理。这个加工过程具有整体性、直观性、模糊性、非逻辑性和间断性。这些特性使主体常常感到似乎已经想得相当充实,但要用词语表达时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乏力和无力,从而只能进行不完整的部分的描述。因此,单纯的形象思维是意识形态的,是人的意识从形象特征角度已经理解了但还不能进行抽象表达的思维形式。但是,由于在具体的数学思维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相交织,通过主体的历时性思维酝酿以后,形象思维可以转化为抽象思维,再外化成词语过程加以表达,这是一个近似的或逼近的过程。

抽象思维对人的形象感知有促进和深化的作用。抽象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和把握直观感知的形象,从而起到对形象感知的促进和深化的作用,但往往表现为间接调节形象感知,起到一种模糊的引导作用。同时,抽象思维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也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抽象思维规范引导着人们的形象思维,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审视形象结构,从而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但它不代表形象思维本身。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的东西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需要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原理和概念,就难以接受和领悟。他们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的和不精确的,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教学中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降低标准忽视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直观的教具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指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细致观察,让他们从复杂的现象中区分出主要和次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他们对同一属性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综合归纳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数学中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运动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动与静的结合,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领悟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概念,启发诱导他们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析不同的情况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形象思维平稳地过渡到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转换方式大致有两种:

①逻辑转换。思维以思维材料为载体,抽象思维以抽象材料为载体,而形象思维则以形象材料为载体,抽象材料与形象材料之间存在着各种逻辑联系,当它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转化时,思维形式也随之转换,这种转换叫做思维的逻辑转换,转换的逻辑通道是思维载体间的逻辑联系。如通过方程与函数的逻辑联系——直角坐标系实现数形数的转化。

②潜逻辑转换。思维的潜逻辑转换往往表现为不按通常的逻辑顺序进行的直觉判断,转换过程具有跳跃性和间断性,主要表现为发生转换的逻辑通道是隐蔽的,转换的逻辑过程在潜意识中完成。这种跳跃与间断实质是思维过程的简约。因此,思维的潜逻辑转换以逻辑转换为基础,它是思维能力向高层发展的结果,也是灵感思维产生的源泉。

3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如前面所述,思维的载体的转化伴随以思维形式的转换,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逻辑转换与它们的载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密切相关。为此,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让学生及早熟悉数学思想。数学解题过程中,基本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变换思想等)和基本数学方法(如换元法、配方法、构造法、参数法等)总是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及早熟悉基本数学思想,使学生能用较高观点分析问题。正确选择解题策略,是迅速顺利的获取思维成果的保证。

3.2提高思维的概括能力。概括是知识领会过程中对感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逐步形成理性知识的过程。提高思维的概括能力就是提高揭示所学知识本质特征并概括为数学概念或数学形象的能力。如数学问题的模型化,就是一种形象的概括。

3.3数形转化的训练。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相互转化,如通过直角坐标系、函数解析表达式与图象、方程与曲线、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的相互转化,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转化途径。加强数形转化的训练,就是要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使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象”统一起来,这对于提高思维转换能力极为重要。

3.4努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将已有知识信息进行改造重组并作恰当的推测估计,有利于丰富想象力。在解题中将已知条件进行了必要的改造重组,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构思新颖,解法简捷,给人以和谐美的感受。

总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很多的,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化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还可以结合数学的实际内容介绍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挖掘和开拓。特别是各种思维之间的转换的作用,当我们能够将各种思维之间的转换灵活的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时,很多困难将会迎韧而解,那我们的素质教育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赵振威、章士藻等.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陈重穆、周忠群等.数学教学通讯[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期

[3]施羽尧.教育思维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4]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5]施羽尧.青少年思维创造浅说[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6]李淮春.现代思维试与领导活动[J].求实出版社,1987年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包装艺术设计

所谓区域文化,主要是指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不同的语言文化、价值观等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由于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特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实现商品流通的安全和方便销售的现代化,将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艺术与防护技术相融的方式来达到现代化商品安全流通和方便销售等目的,使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更加人性化,绿色化,品牌化和文化性,实现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一、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基本表现形式

1.包装艺术设计和文化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从设计中获取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而这些追求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在追求物质的人,也在建设新的文化,因此,设计是文化的的延续,文化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格,并体现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目前,由于商品流通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仅仅依靠商品本身的优点是无法占领市场的,巧妙地应用地域文化,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融合现代设计的基本形式,设计具有时代性的品牌包装。

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基本表现形式

包装艺术设计是对不同商品的形象的保护、美化和展示,主要以吸引消费者为目标。区域文化特征是包装设计灵感的源泉,对包装设计基础和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包装主要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质量要求、审美而进行一个制成品容器外观设计。在当前激烈的商业圈竞争中,优秀的包装艺术设计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商品本身的附加价值,最终使消费者受到影响,保证商家的利润。

二、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除了地理环境外,还有文化因素。目前,许多从历史艺术发展与地域文化特征所形成的演变,有限的不仅是交流,异化的程度也将是有限的。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色彩、图形、材料等方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商品通过设计不仅可以体现精神上的追求,而且可以进行相互的语言交流。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可以称为优秀的设计作品,凝聚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已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包装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

三、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1.将商品特色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

(1)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因为包装传达商品的文化,而创新的思维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设计师运用到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受和分析能力,还需要继续学习其他优良的品牌,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坚持创新概念的传达,设计出更具说服力的、可信的、生动的包装。(2)优秀的设计师根据不同的人的心理,在了解地理和文化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设计,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包装艺术的理解能力往往在于它是否迎合了他们的购物心理,所以设计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看到商品所具有的功能通过商品包装设计、文本、形状并达到其包装销售的功能。

2.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应用

(1)在包装设计中,人们对文化的情绪能够通过醒目的色彩体现出来;而作为辅助文字的工具,图形形象地赋予了文字生动的特点,特别是有关地域文化特色的图形,它通过不同地区的风景、服装等图像使包装更具象征性、风俗性和奇特性,增加及打动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2)文字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文字在包装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和独特的精神和情感的内涵,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的包装艺术设计中大多数属于地域文化设计,总之,地域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包装艺术。人们对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喜爱,若我国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有必要逐步融入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并将传统与现念相结合,从不同的文化中提取元素来创造创新的包装。

作者:侯宇飞 杨磊 单位:湖南工学院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程立珂.《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索》.美术大观,2008(08).

[2]王淼.《开封地域文化在开封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1.

[3]陈欢.《探讨地域文化在宁波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作家,2011(04).

篇9

刚开学时,教师教学内容适中,教学进度不快,学习效果还不错.但期末时,为了应对考试,教师教学内容多,教学节奏加快,一些学生对一些知识理解不深不透,不能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教师盲目提高,对课标的理解不到位.例如:如新课标建议集合部分进行四课时教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讲解约八课时,重点放在了集合之间关系.新课标要求学生会求简单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掌握映射的概念.但不少教师对函数值域进行两课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专题讲解,对映射的概念进行一课时专题讲解.对于幂函数,课标要求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幂函数的基本性质,不要求掌握幂函数性质,教学课时为一课时,但教师普遍用三、四课时研究一般的幂函数.

(二)教材本身的问题.例如:“必修一”中的函数内容与旧教材函数内容相比,新增加幂函数、函数的应用,反函数.教材越编越厚,习题越配越难.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尽管高中数学实行了新课标培养,但不少教师仍然坚信题海战术是教育学生的好方法,大量题型讲解,大量的模拟.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辅资料的良莠不齐.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为了寻求卖点,刻意编写了很多超标的题,由此不难想象,教师的教学内容自然超过课标要求的内容.

二、选择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方法

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2部分.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新课程的实施有更大改变和促进.

(一)理念创新,角色转变

数学属于全体大众,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变为交往者.教师要改变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大工业生产式的流水模式的做法,不能再以课程知识的权威自居,应将“教程”转变为“学程”,将“知识施与”转变为“教育交往”.教师作为全人格和全心灵的交往者,不能把学生当作盛纳知识的容器,应具有民主理念与生本理念.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念.

(三)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4个方面,即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3种类型.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为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体制等方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三、 对新课程选修实施问题的分析

(一)学习课程标准,改革教学观念

要实现课程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如果一个教师对教材新增内容不熟悉,对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不甚了解,那么他可能就无法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从而消极应付,新课程方案就很难贯彻和实施.所以教师应努力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传授者,同时也是课程的研究、建没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切实地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性质、理念、框架、目标和内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此部分内容的背景及教育价值,对教学内容做整体研究,参考编写人员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设计鲜活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对方法的探究

在上课之前,教师不应急于讲课,应该给学生详尽地介绍数学学习的特点,介绍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对今后的数学的学习提出更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方法给予具体的介绍,使学生能逐步适应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新教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了,突出对习题的探索与发散,倡导实践、合作交流,新课程的学习并不刻意讲求轰轰烈烈的课堂气氛,强调对教学本质的追求与探索.

篇10

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简单来说,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以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构建的教育理论,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教育。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它属于情境学习中的一种,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点,充分发挥了群体学习中同伴之间的资源互动的优势,使学生的合作技巧、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空间的挖掘。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何谓“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合作”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指个人或集体之间为达到某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信誉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为达到某一种教学活动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群体动力理论指导下,形成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创设合作情境,系统的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素质及情感的积极的发展,以团体成绩及个人进步和个人对集体贡献为评价标准,使所有学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合作与竞争。该教学模式也符合时代的需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竞争懂得合作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符合足球运动中充满着竞争与合作的特点,自始至终贯穿着双方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和智力多方面的对抗与竞争。

二、合作学习在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组内成员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是小组成员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意识,同样需要合作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度地强调竞争意识的发展,而忽略竞争与合作协调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习得。足球运动是一个团队项目,要想取得发展,就得要求这个团队具有较高凝聚力,要求队内所有成员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达到团队目标。因此,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运用到足球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科学性。

三、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模式

(一)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学习法,就是运用课堂教学的渠道,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依据这些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其基本过程是:(1)组织教学,检查预习;(2)展示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自学;(3)师生交流,小组合作;(4)课堂练习,分层要求;(5)达标检验,总结提高;(6)布置作业,巩固预习。

(二)互助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以学生群体进行学习的模式,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师生、生生、组组)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意和技能目标的均衡。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师生之问和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在师生角色上,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学习小组的划分为异质分组,即不同性别、年龄、学习水平的学生混合编组。其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一个人自学一小组讨论一大组交流一练习评定。在教学评价上,强调标准参照评价,特别注意在形成性测验中、在竞赛中把原来的小组打乱,重新组成“测验组”、“竞赛组”。根据以往学业表现和测验成绩,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等生与差等生一起分组测验,有时候测验的难度也可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都与原属小组团体总分挂钩。在运用机制上,强调合作、竞争与个体化行为兼容并存,并以合作行为为其根本特色,将三者融于教学各个阶段中,使合作、竞争与个体化活动在教学的运作机制上达成平衡,使教学由单一的竞争模式走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