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输工程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运输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力工程 电力自动化技术 发展 应用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的技术也在随之创新和变革中。其中,电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能源之一,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企业生产效率等等的提高都举足轻重。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在我国的电力工程体系里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力系统的创新速度。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含义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糅合了信息技术、电子力学、互联网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等多方面的学科。它的发展速度与在国内的应用程度往往可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电力发展水平和国内的生产水平的革新速度。在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这既有利于节省国内的电力资源,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生产效率,满足了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更有效地处理了电能在传送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向和趋势。在国内,电力自动化技术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上世纪中叶的发展阶段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在技术层面上的难题都被攻破了。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比较大,包括了电网的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的供电系统、自动化的火力和水力发电厂、自动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的自动传输等等。多方面的应用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不同层面的技术支持。例如,电网的自动化调度,是通过计算机的作为核心去进行操控的,进而对信息的采集、安全性的检测、工况分析计算和实时控制,达到既可有效及时地管理和保护电网系统,又能快速解决和处理突发状况,有力地维护了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自动化的供电系统则只要包括了自动化的变电站、负荷控制和实时监控地区调度这三个具体方向,实现优化组合电力系统,有利于集中应用和收集、处理相关的信息。自动化的火力、水力发电厂则主要面向大坝监控维护、水库调度和电站的运行,通过系统自动地监控和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依据,对整个系统的运作、维护和控制实时监控,并会采取相应的维护服务。自动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信息的自动传输则主要将信息传播于调度中心、变电站和发电站之间,把运动通道和运动装置合成了自动传输的系统。此外,电力自动化的系统控制有基本的要求,要根据实际运行的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实现对全系统的不同层面和元件间的协调合作,最优化地运行经济和安全的目标,实现人力的节省、劳动强度的减轻和设备寿命的延长,尽可能减少电力系统内的事故发生。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运用
自动化电力补偿技术。这样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一般是应用于电线负荷的用户,有别于旧时那种单一信号与三相电容器的无功和低压补偿技术,它结合了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的技术,智能化应用,并将三相共同补偿、分相补偿、稳态补偿、迅速补偿等多方面的方式应用于一体,更好地克服了单一技术的缺点,能够有效地适应电力的负载情况的快速变化,智能控制电容器,确切地提高补偿的精确度,克服了过去那种缺乏分析和考虑电压平衡的问题。
现场总线技术。这是一体化的综合技术,是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的装置接合仪表监控设备,组成多方向多站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并达到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等多方面技术的融合。这种多向、串行、多站、数字化一体的技术是对我国多年来变电站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突破,是对变电站自动化体统的升级和改造,不单有利于带给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让用户可以有一个自主去选择品牌的自由,还有利于将硬件的数量和投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节约了相应的维修保护和安装,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当前,这种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作,一般是透过设备和传感器,将电阻和电流的大量数据传送到主体机组上,方便相关工作者把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探究,使得相应的数据指令可以发到控制的设备里。现场总线技术极大地满足了现在多样化发展的电力需求,有效地提高了电力数据的控制质量,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不断完善。
光互联技术。这种有利于达到三维网络、互联数大和无接触互联等优势的技术,主要是借助自由空间传播的光束来传输数据和信息,通常应用于继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限制电力扇出数,把电力的系统集成度进行提高和升华。这使得它可以摆脱平面的限制,加强了抗干扰的能力,为电力工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有效保障,扩大了数据传送的便利性。
3 电力自动化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我国电力工程的一步步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原先电力体系中资源整合不易,各个层面间信息闭塞而导致的状况,也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有效的改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趋向于一个信息共享。体系完善、平台高效的自动化信息体系,走向智能化电力自动技术,实现对电路网络的科学管理,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为电力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江海涛.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硅谷,2009(21).
[2]王怀喜.电力自动化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资讯,2009(01).
篇2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
前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会沿着安全、稳定和可靠的方向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科学是无止境的,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会变得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居民对用电量的需求。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保障电量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居民家中变得非常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生产和运输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基本流程是:在电力调控是的中心区域安装一些计算机,在周围的和变配电站中安装一些控制设备,对这些和变配电站进行辐射,之后对安装在和变配电站中的设备进行设置,并实现远程监控,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网络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对运行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转。
2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2.1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收集、计算和分析电网调度过程中的信息。一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运用于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通过这种监控,可以有效掌握电网运行中产生的异常状况,从而为居民的用电提供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运用于节能减耗,在进行电网运行的监控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进行调控,从而提高供电效率。
2.2电力系统自动化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电网改造建设方面,其主要的核心技术依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使配电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水平,通过建立主站、子站和光纤终端这种多层次的结构,使每个层次能够紧密配合,可以高效的进行通信传输,从而优化了配电系统。
2.3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变电系统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变电系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处理二次设备进行监控和测量,通过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对变电系统进行优化,建立一种集监视、测量和协调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对变电系统中各种设备信息进行搜集,通过这种信息搜集,可以使电力工作管理人员清楚的了解变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掌握变电系统中产生的故障,为相应的调试和修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从而使变电系统更加流程的运转。
2.4基于配电网络系统当中的自动化技术
基于配电网络系统中,计算机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状下,配网系统的网络化逐渐提升,现有三层结构,即为基于配网的主站、基于配网的子站及基于配网的光纤终端。在配电系统网络化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是自动化系统拥有了高效的功能。除此之外,在变电系统中,也具备自动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进一步对二次设备进行有效处理,并完成二次设备的测量及监控工作。与此同时,还能够对优化设计功能加以应用,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起到对运行设备操作信息的搜集作用。
3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探究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控制技术的支持下,使电力自动化的处理功能日趋完善。毫无疑问,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未来还能更具发展前景,主要体现为电力自动化系统规模的扩大及电力自动化技术自身的稳健发展趋势。
3.1电力自动化系统规模方面
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说,在接入信息量、信息种类及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下,其规模也会逐渐扩大。除此之外,基于实时生产管理上,对所需要的系统软件也会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及要求,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规模扩大并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便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着极高的标准及要求,以此使其能够在电力生产及管理中发挥重要的推进作用。
3.2电力自动化技术自身发展方面
基于电力系统开发方面来说,电力自动化技术将面向智能化及协调化等方向发展。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将从原来的单一化功能逐渐演变成为多功能及一体化功能。电力自动化技术为了更好地在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展现,同时使电力系统运行的速度得到有效保障,便会在其性能方面加大改进力度。显然,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而言,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供电能力得到了有效强化,同时使外界各类干扰得到有效降低。现状下,我国使用的标准化接口为IEC61131,标准化的接口让设备管理更具便捷性及简单化,与此同时也能够让设备运行的编程过程得到大大缩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需要一个通用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电力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将其功能及作用充分有效地展现出来,显然在这一过程中,电力自动化少不了机械化接口及程序接口的使用。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必将能够在开发投入及生产成本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该项技术也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从发展历程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经历了模拟技术阶段准数字技术阶段全数字技术阶段并向网络化阶段。对于并向网络化阶段来说,主要具备的功能是对设备进行自行诊断,并对系统进行实时操作。渐渐地,便会发展成为智能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将具备自组织的网络功能,可以对网络进行自动识别,与此同时将提升自身的融合功能及网管功能,将提供速度更快的通信速率,并且对于大规模的组网应用也能够给予充分支持。
3.3平台开放式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一个通用的平台,先进的技术才可以发挥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表明,使用标准化接口程序,按目前国家标准,规范使用 IEC 接口所有电气设备和管理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使设备运行编程过程缩短。标准化是电气自动化具有统一接口和编程语法,以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设备允许信息交流更容易。实际的操作方式为利用一个和外界相通的接口,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部件和相应系统的监视调节,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是电力系统运动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核心。
3.4 操作系统通用化发展
Windows 操作系统是目前最为通用的操作平台,其具有操作简单、维护便捷的优点。通常,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多个系统进行协调,通过内部网络结构实现各个设备系统的有效控制。因此,系统结构的通用化是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其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的协调一致性,以最大化地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探究认识到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均展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及发展。与此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过对计算机及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使电力系统在运行方面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效强化。总而言之,电力系统要想实现安全且高效地运行,便缺乏不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因此,在未来需加强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改进及完善,进一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363.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03-01
电能作为一种具有易控制、运送方便、转换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等诸多好处的能源,为顺应当代化生产的节奏,具有对电能生产、传输和办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广泛、网络结构复杂的综合性系统,主要由变电站、输配电系统网络以及终端用户群组成,实行统一调度和运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极大的推动了电力工程的发展。
1 现在电力自动化的主要技术运用
电力自动化体系运用广泛,电力自动化体系从开始范围于单项自动装置,到普遍接纳远动通信技能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后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网实时监控体系的出现,电力自动化体系渐渐迈入当展的轨道。电力自动化技能主要包括电网调治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体系信息自动传输体系、电力体系反变乱自动装置、供电体系自动化、电力工业办理体系的自动化等方面,并针对几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1)供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计算机组成。变电站自动化主要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通过对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应用,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负荷控制通常采用工频或者声频控制方式来进行,根据负荷记录描绘出负荷曲线,以实现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控制的目的。
(2)电站计算机监控体系对全站配置运行、发电机组的安全检测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包管电站运行的安全和优化。
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电运行配置的安全检测、计算机实时控制、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以及稳固监督和控制等。
(3)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代电网调度是基于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实现信息的采集、安全性检测、屏幕显示、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的功能。其基本结构按照功能可分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以及人机联系子系统。电网调度在电力工程中主要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管理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中。该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全网的信息,便于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维护和管理,应对突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稳定和安全。
(4)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的功能是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
电力自动化技术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将电网用户数据、在线离线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在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2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将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形成多向多站的信息网络,并且将数字通信、智能控制以及计算机设备等集成一体化的综合性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相关设备和传感器,将电流、电阻等信息参数传递到主机上,工作人员根据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最终将指令发送到控制设备上。近年来通过对变电站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改造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在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安装、维护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给予用户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让用户自主选择设备品牌,市场潜力巨大。
(1)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采集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三相互补。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对于主要用电为单相负荷的用户,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补或者欠补,而且该补偿技术没有考虑到电压的平衡关系,且一般不具备配电检测的功能。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与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技术单纯固定补偿的缺陷,能够较好的适应负载变化。并且采用先进的投切开关、科学的电压限制条件等技术模式,实现电容器投切的智能控制,提高补偿精度,同时具备缺相保护功能。
(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软件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软件的开发、封装、设计方向等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电力工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方面,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在对象技术和主动功能的支持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由于对象技术和触发机制的引入,数据库自动监控得以实现,同时处理后的数据准确率高,利用价值高、能够为相关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通过在国际上借鉴先进技术和国内专家研发完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极大地满足了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电力自动化技能的生长趋势
随着人们生存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固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电力企业的各部门职能不统一,各体系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导致在供电进程中不行克制的出现马虎。因此,在以后电力自动化的发展中,必须整合电力体系各部门的资源,渐渐改进这一现状。将本来疏散、具有单一成果的电力自动化体系转化为信息共享的体系,将数据与配电体系、监控体系、办理体系、地理体系、高级应用软件包、通信体系集成和馈线自动化整合为一个体系完善、平台开放、信息共享、高效方便的信息体系。
在社会发展和当代科学技能的推动下,电力自动化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电力工程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新一代的电力自动化技能,即智能电力自动化技能应运而生。它在第二阶段的配电自动化体系的根本上增长了智能配电成果,更科学地管理庞大的电路网络。智能配电体系不但可以大概在妨碍时发挥作用,而且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必将推动电力工程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和生活广泛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将朝着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供电质量的方向不断努力推进,这一技术对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作为电力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应该不断的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变电运行的安全,减少电力工程不必要的损坏。只有加强变电的验电和变电运行的保护工作,才能加快变电系统运行的速度,提高变电运行在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变电系统中安装避雷针,可以减少夏季雷雨对电力工程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为了变电运行的安全,也要大力的宣传变电安全文化,提高变电运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为电力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现状
1 . 1 危险因素
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现状之一是危险因素的制约。变电系统分为不同的型号设备,不同设备的运行时间也不同,这些状况在对变电运行检查时,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变电设备和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很多检查人员不理解变电设备的结构,不能对其设备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危险性因素不断增多,再加上变电运行操作人员没有落实好防范工作,最终导致电力工程的变电设备处于瘫痪的状态,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影响着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效率。
1 . 2 变压器异常
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现状之二是变压器异常。变压器是变电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器异常往往表现在内容零件的摔坏,零件的破损,变压器磁芯就不能正常的运转,产生强烈的振动,发出嗡嗡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知道变压器没有正常的运行。特别是阴雨天气,变压器损坏会导致局部放电情况,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变电器在室外长期的运作,加上环境的影响,防爆管会发生破裂,喷出更多的油,也极容易燃烧,火灾也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迫使变压器运行中止。
1 . 3 互感器异常
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现状之三是互感器异常。在变电系统中互感器也是重要的运行设备。互感器异常主要是在其停电的那刻,变电系统被动停止运行,电压保险没有及时熔断,电压互动器发生故障很难排除,互感器被损坏。瞬间负荷过大,温度过高,电源中断,互感器难免不存在着异常。电流互感器故障时常常伴有声音或其他现象发生,例如:若铁心穿心螺丝夹得不紧,硅钢片就会松动,铁心里交变磁通就会变化;电流表指示降为零,有功、无功表的指示降低或有摆动;电度表转慢或停转;差动断线光字牌示警;电流互感器发出异常响声或发热、冒烟等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重视。
1 . 4 油位异常
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现状之四是油位异常。变电器的油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内部放电,烧毁线圈和铁芯,影响变电器的正常工作。油位的上升,会导致变电器快速运转,强烈的摩擦,变电器外部也会产生放电,极其容易发生火灾。油位的下降,会造成变电器运行缓慢,从而保护了变电器内部系统的零件。但是变电器油位过低,可能造成瓦斯保护误动,严重缺油时,变电器内部线圈暴露,可能造成绝缘损坏击穿事故。另外,处于备用的变电器严重缺油使线圈暴露则容易吸潮,并使线圈绝缘下降,它制约着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工作效率。
1 . 5 温度变化
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的现状之五是温度变化。在变电运行中,温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变电的安全性。变压器的温度过高时,不利于机器的散热,不利于风扇有效的运转,不利于冷却器性能的发挥,不利于油循环流动。变压器的温度过低,降低了机器运行功能的效率。忽高忽低的温度变化,会造成机器的老化,经受不了几年的使用就会被淘汰,影响着电力工程事业的资金流动。我们不难发现,温度的变化是制约变电器运行的重要的因素。
2、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措施
2 . 1 加强变电的验电工作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就要加强变电的验电工作。验电工作有效地预防变电系统的漏电和放电情况的发生。变电设备在装置地线的时候,要提前进行验电,并对其线路进行维修,避免不安全因素出现,减少带电地线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同时验电人员也应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戴好绝缘的手套,再进行验电的一系列工作。验电人员要认真负责各项检查,针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减少变电运行中不安全隐患,以及不安全因素带来人身安全和机器事故。
2 . 2 加强变电运行中保护措施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就要加强变电运行中保护措施。变电运行中应加强保护的主要有瓦斯和差动行动两个方面。瓦斯保护侧重点在变压器,就变压器是否存在着异常,是否存在着喷油、是否存在着线路中断,是否存在着线路混乱等,这些类似的问题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检查。差动保护行动主要是对油位、油色以及套管等很多相关的零件部位进行检查。例如:可以根据气体的颜色来判断电压存在的故障,积极的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变电运行中技术的安全使用。
2 . 3 避雷针的使用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就要使用避雷针,防止雷电对电力设施造成的破坏。避雷针可以疏导电压,减少电流的聚集,在雷击时,及时的切断电源。避雷针是电力工程变电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避雷针的使用,可以把变电所有的雷电流分散到地面各个方向,起到保护的作用。在使用避雷针时,要合理的设置避雷针的按放位置,才能更有效的发挥避雷针的作用。
2 . 4 处理开关异常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就应该及时处理开关异常。线路开关发热,其处理方法与单母线隔离开关相同,所不同的是该隔离开关有串联的断路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展,因此,隔离开关可以继续运行,但需加强监视,直到可以停电检修为止。在检修该隔离开关时,线路应停电。其次,隔离开关瓷瓶有裂纹、破损,其损坏程度不严重时,可以继续运行,但是也应该对开关瓷瓶有放电现象或者其损坏程度严重时,应将其停电。
2 . 5 加大变电安全文化宣传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最后离不开变电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只有加强企业员工对变电安全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电力工程服务。变电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首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的任务,企业应该加大其宣传的力度,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变电安全知识培训,促进员工在变电运行操作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减少电力工程变电运行中不安全的隐患,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本文就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充分地分析了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现状:危险因素、变压器异常、互感器异常、温度变化,并为此提出了解决的问题的办法,主要有加强变电的验电工作、加强变电运行的保护、设置避雷针、加强开关异常处理、加大变电安全文化宣传五个措施,切实加强电力工程变电安全运行,以及变电运行技术的重视,探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可以维护好变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变电运行操作的系统监管,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占统.变电运行 [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
经济的发展使得各个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加大,此时变电设备的电压不断升高,而且它的容量不断增加,而且电压也在变高。价值使用人对其稳定性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就使得变电站无法很好的开展停电活动。而且,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力设备更加精细化,这就使得我们无法开展解体检查工作。所以,要想确保电网运行稳定,确保相关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就要掌握设备在运行状态下或者即使让设备退出运行也不需要解体设备的故障预测及检测方法。
1电力状态检修的意义
对于电力设备来讲,所谓的检修指的是在做好状态检测工作的前提之下,结合得到的数据,合理的安排检修工作,比如定下检修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总的来讲,检修时以监测工作为前提的,诊断是依据监测工作来开展的。
2影响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故障检测与排除
(1)过电压。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变压器,它的高压线一般是架空的,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就会引发问题。同时,如果系统初选了问题同样会使得数值改变,此时电网的能量就会变化,进而使得异常电压升高,导致绝缘受损。所以,对于此类变压器,一定要在他的低压以及高压旁边都安装上避雷设备,平时做好监测工作。
(2)接地或者是负载短路,变压器接地或者是负载短路时,将承受短路电流的冲击。一般来讲,短路带来的电流较之于平常的电流要大很多,它生成的电力会使得绕组的形状改变或是导致油质变差,所以,要对其做好差保护设置,以及单相接地保护等,以此来防止短路问题。
(3)如果线路拉合之后,其光字信号不存在,就要想到是不是主变进线旁边有问题,比如线路是不是出现了接地问题。(4)进行倒母线一次操作刀闸之前,应投入母差非选择性压板,取下开关操作保险。由于母联开关仅有充电保护,取下操作保险能够避免母差保护等保护误动使母联开关错误跳开,假如两条母线的电压不一致,闭合刀闸会使得电流变大,进而生成短路现象,最终引发很多问题。
3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措施
3.1验电
如果要开展检修工作,一定要在设备断电之后,设置接地线以前的时候做好验电工作,经由验电我们可知设备到底有没有电压存在,因为假如还存在电压,此时我们合闸就会引发很多性质恶劣的问题。具体来讲,要在设备的进线以及出线两边都进行验电活动。假如在木材质的结构进行验电活动,不连接地线时验电设备是无法运行的,可以在其上联通接地线,不过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进行高压验电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绝缘工作,假如缺少验电设备,可以借助绝缘棒来测试,具体要讲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会出现火花或是通过它放电的声音来判定。
3.2装设接地线
在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安装接地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作的时候骤然来电,而且还可以起到消除线路上的电压的作用,这样就可以确保相关人员不受伤害。具体来说在安装的时候要确定好位置,一般设置在设备有较大可能出现干硬电压的区域。在安设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绝缘工作,一般是利用绝缘棒或是佩戴专门装置,而且要由两个人一起开展该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要明确好次序,通常是先接地然后在导体,确保连接无误,在拆除的时候其顺序正好是反着的。为了防止意味事故发生,就要在显眼的位置挂上警示牌,保证工作者不会因为不当操控而引发安全问题。具体措施需要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假如线路有人在操作,就要在线路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把手上,均应悬挂标示牌,假如在停电装置工作的时候,其和没有停电的装置的间隔过小,也应该做好暂时性的遮蔽工作。
3.3跳闸故障
当出现跳闸现象之后,要先查看保护动作,检查范围包括从线路出口到CT的各个部位。如果没有发现异常状况需要检查跳闸开关,消弧线圈,三铜拐臂以及开关位置指示器。假如是电磁结构的开关,此时要查看它的保险,假如是弹簧性质的,就要查看弹簧是否可以储能,假如是液压性质,就要检查压力。各项检查工作完成以后,确定不存在问题才可以强送,此处要注意的是强送之前一定要保证保护掉牌归位。
3.4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低
压侧开关跳闸一般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超级跳闸,开关误动。然而在实际检测的时候还要依据以此设备等来判定。当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对保护动作的查验等来先行判定;假如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主变低压侧开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两种故障。此时只剩下母线以及线路故障了,然而在判定这两种问题的时候就要借助对设备的检查了。在具体的检查的时候,要着重分析它的保护压板是不是存在漏投现象;查看直流保险有没有熔断现象存在。在检查一次设备的时候,要着重分析站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假如线路以及主变保护都出现了问题,而开关并未跳闸,就可以将问题断定为线路问题了。所以在检查的时候,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更要检查线路。
3.5主变三侧开关路闸
具体原因有如下的几个:(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超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超级。具体故障原因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瓦斯保护动作,如果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主要查看设备的形状有没有改变,有没有着火;查看释放压力的阀门是否喷油;查看二次回路是不是出现了短路现象等等。差动保护动作,如果是差动保护动作,一次设备的检查范围为主变三侧主CT间。差动保护能反映主变内部线圈匝间,当差动作保护动作后,要认真查看主变,比如它的油液的色泽以及套管和瓦斯继电器。假如瓦斯继电器里面有气体,还应该将其取出,依据它的色泽等来分析问题所在;假如经由检查得知主变区一切正常,就可得知问题主要在于保护误动了。
4结束语
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的进步都不能够脱离电。可见电力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社会的发展,就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和它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带动经济进步,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创造便利,就要确保电力系统运作正常。作为电力单位,其发挥着为广大群众以及各个企事业单位发电的主要作用,因此,要想将工作开展到位,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和社会,就要积极的开展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利现象,积极应对,将问题遏制在发生之前。
参考文献
[1]罗应伟.电力系统变电状态检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
[2]邰晓宇,祁俊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3(02).
篇6
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了良好的解决,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技术难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就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应用
正文: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较差
一些电力工程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管理的认识不是很到位,特别是一些单位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管理理念方面比较落后,从而影响到实际的管理水平。这些问题都会对实际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阻碍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影响到施工整体的水平。
1.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做好沟通工作
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协调与沟通是最基本的工作,如果出现沟通不顺的情况,就会给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就应当使得电力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材料、人员以及资金的使用方面进行协商,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将沟通工作加以重视,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到位,以至于对工程项目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1.3流程不够合理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而言,流程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当前的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着流程方面的问题,对经济效益过度重视,也会有违规的操作出现,并且施工在预算、决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各种问题的不断积累,使得施工中出现各种违规问题,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后期施工埋下质量隐患。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完善
2.1完善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
对于电力施工而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电力企业的施工水平大大提升,并且使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得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责得到明确与划分,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制度的作用加以夯实,从而保证施工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以电力企业的发展为中心,对各种技术进行完善,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建设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基础,只有将各种技术的吻合度与全面性加以调度,才能够真正使得企业的制度得到完善,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2.2注重安全运营的有效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建设技术的应用当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不管施工进行到哪一步环节,都应当将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加以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好保障,在施工管理体系中要加以明确。并且在此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及电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当切实将安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从而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达到企业发展的重要目的。
2.3优化电力施工技术
在电力施工建设项目中,应当以提高施工效果为重要目的,将施工技术来作为重要的对象,并且与之前的经验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管理进行优化,从而使得质量问题的出现大大减少。所以在实际的项目中,就需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首先,需要优化的是工作流程,对各个技术的难点加以明确,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加以保证,对整个的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即就是要对关键环节进行保留,对各个细节要点要加以重视,并对各种新技术加以运用,并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得信息共享的程度大大提高,并且保证在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内能够实现动态化的管理,在发现问题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此为基础,可以建立专业的管理体系以及目标考核评估体系,优化施工技术的管理流程。比如,在投标完成之后,电力企业可以以及市场管理中心的信息对招标结果进行确定,并且对图纸进行转交。与此同时,管理部门与业务部可以对材料进行采购,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保证材料的质量。
2.4加强人员技能培养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施工人员是重要的基础,所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免人为因素对施工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实行奖惩制度,从而促进施工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对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实施加以保证。与此同时,还应当将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进行提高,对合同条款中所规定的各项内容熟悉,降低索赔情况的出现。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应当对问题原因及时的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处理,从而将损失最大程度上降低。总而言之,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电力建设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对于目前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高效化与规范化,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柯洋.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低碳世界,2016,11:61-62.
[2]周应林.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10-111.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故障排除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 A
1 不断强化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力度
1.1 实现制度化的规范管理工作
如果组织设置了相对健全的制度,却没有将其最大程度的贯彻落实,就限制了制度的价值发挥,只有将制度最大程度的贯彻落实才能称之为该项组织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在进行电气变电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组织管理结构,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清楚的划分,落实在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避免出现权力交叉的现象[1]。同时可以将组织管理的最终结果跟岗位责任制挂钩。坚持每一个工作人员均具备相应的责任,负责自己的工作,同时要积极的参与工作,将自己的潜力以及创造力投入工作当中[2]。不管是什么环节,均需要经过岗位责任人具体的细化、量化。同时岗位责任人还需要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做好相应的日常维护工作,降低仪器的耗损。详细的规定如下:非工作人员需要接触仪器就需要得到岗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保管人员的许可,仪器设备不可以用于其他非法用途,这样就能够保证运营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1.2 不断强化思想意识培训教育
想要变电运行工作稳定开展,就需要不断强化思想意识培训教育,也就是指强化培训以及教育变电运行人员,提高其思想意识,有着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开展变电运行工作的过程中,变电运行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变电运行的基本内容、运行规律、运行方法以及运行特点,而且还要充分掌握电力安全规章制度跟相关法规的详细规定。与此同时还要促使运行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将安全工作的思想最大程度的渗透落实,有利于强化运行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使命感。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思想意识的培训,促使变电运行工作的整个过程均实现进一步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提高变电运行工作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水平,促使运行人员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1.3 不断提升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
变电运行工作的工科性非常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具备长期所积累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以及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但是目前的情况下,变电运行工作中的从事专职工作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的少,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兼职工人,一部分甚至是半路出家的工作人员,不具备长期的经验,同时也没有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对电气技术知识了解不够透彻,难以准确的掌握变电运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点,限制了变电运行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有的变电运行人员由于经验的缺乏,专业素质不够,导致爱岗敬业精神的缺乏,难以准确的掌握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常,造成电气运行故障越积越多,最后形成损失。因此,工区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且不断提升电运行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强的培训。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总体提升运行管理操作能力,有利于有效的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为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稳定运行提供切实的保证。
2 强化安全技术的管理力度,有效的排除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2.1 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将责任划分实现不断的规范化、具体化以及条理化,给运行人员一定压力,同时提供相应的动力,不断提升运行人员的生产主动性、安全生产积极性以及生产工作责任心。想要实现生产的安全高效就需要着力构建一系列安全责任制制度。根据每一个岗位以及工作人员设置相应的责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2.2 不断完善监督考核制度
想要很好的防止安全责任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实现贯彻落实,就需要不读建立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在开展每一想工作的时候需要监督工作以及计划的准备是否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要督促具体工作的实施,做好相应的验收考核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动态考核以及指标考核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以安全生产的实绩为基础来考核班组长绩效,不断健全奖惩制度。
2.3 家里健全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相关系统
在进行变电运行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的联系变电运行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跟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利于变电运行工作实现安全的运行以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强化变电运行人员对相关软件的认识以及掌握。在进行变电运行工作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发挥则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同时还具备相应的实施难度,除此之外还具备很强的综合性等。相比于其他的办法,质量管理软件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工作时间比较短,同时具备较高的运算准确性。所以,构建相应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有效的控制、评价以及审核现场的施工质量。为变电运行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动态管理控制,为决策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方法及解决措施[J].价值工程,2008(05).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安全
1引言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管控手段,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控中;在工程管控中使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时,要依据该项方法的要求对资源展开有效分配,同时对某些资源展开动态的改变,进而使资源使用做到最大化,以保证工程管控具备更高质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方法工程管理管控和应用存在的难题
2.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
一方面是项目管控人员自身对于数据的把握难题,数据方法属于一项高新科技,项目管控人员自身不能实现为我所用,未能将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的优点完整的发挥出来,对于信息化数据的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2.2缺少高效共享制度
将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应用到项目管控的过程中,高效地做到资源的共同使用是其是否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项目管控的相关管控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使多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同使用受到了阻止,需要采用必须的方法展开解决。
2.3存在的安全问题在使用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展开项目管控时,网络的安全会由于计算资源的共同使用而受到损伤,同时缺少规范的管控制度约束,此类因素成了威胁计算机电子数据的安全的因素,非法人员更是使用难题来达到自身目标;在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的使用中,由于大家大多了解不够深入,同时数据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互联网的开放性,数据随时可能被窃取,不法人员对这些窃取的数据非法使用,以至于危害到整个社会甚至是我国的全局利益。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3.1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数据管理是计算机电子数据中的重要工程,一般情况下,电子数据项目需要处置的数据量巨大,数据处理要保证准确性;把电子数据项目和计算机连通后,电子数据通常会受到计算机的影响;由于计算机的复杂性,来自网络攻击非常多,电子数据项目重要用于处置数据,这样数据安全要得到保护,因此要借助计算机方法为电子数据项目展开数据的处置提供空间,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方法约束数据处置;网络安全对电子通信项目来说也很重要,数据通信中,关键任务要保证数据安全,电子通信项目重要任务就是数据保护,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是现阶段该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采用计算机的密码方法、防火墙方法等提升计算机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必须提升,是很难做到绝对杜绝。
3.2在设备研发中的应用
3.2.1通信干线电子数据项目通常处在通信干线之后,使用者的公司网和接入线是重要组成;在应用中,人员要明确专用、公用线路间的区别,并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3.2.2传播媒体在邮件传输、数据查询及共同使用资源中计算机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部分科研机构都在应用传播媒体,这项方法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计算机网络是国际数据公路的重要代表。
3.2.3WEB浏览器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在线文件阅读,通过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可使公司机构网络的所有工作站使用者更好的检索网络各种数据。
3.3在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云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了电子数据项目中的资源共同开发,使用云方法,将数据数据存储在网络虚拟空间,使用者合法登录就能做到对数据的高速传递。
4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分析
4.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安全方法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法;它通过在互联网中设置检查模块来实现安全目标;防火墙技术是在需要保护对象和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道防护,使内部资料不能传输到网络外部,网络外部有病毒的数据不能入侵到内部网络,不会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
4.2数据加密
正确使用计算机数据加密方法,能够增强数据的防护等级,并能够减少不安全问题的产生;数据加密方法就是运用特定算法对计算机数据展开再次编辑,实现数据隐藏,让使用者自身对数据阅读展开自我控制;数据加密方法的有效使用,不仅提升了网络数据安全性,同时避免了数据传输暴露风险,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安全控制方法;依据加密方法的方式,可以把加密方法分为传送加密、存储加密、完整加密等方法。
4.3身份认证
计算机的身份认证主要是使用者在对计算机展开操作时对操作方展开身份验证,保证是合法人员登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行实名认证机制,还能够在发现恶意病毒后,在展开检测时,能够通过对病毒的检测确定黑客登陆位置,减小范围后再对认证时提供的数据展开分析,进而找出入侵计算机和影响网络安全的黑客,减少网络安全问题。
4.4展开入侵控制和检测
入侵检测主要实现对计算机中异常情况现象展开检测,及时发现和拦截未授权的某些恶意行为,已经属于当前应用广泛的安全防范方法;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计算机使用者的各种行为操作展开检测,一旦找出异常行为,会及时上报系统管理员,阻止其恶意行为,达到安全防护的目标;但是此类方法如果仅仅展开某一种行为检测,容易产生巨大的检测错误;需要结合人工混合检测方式,共同应用到网络入侵监测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机制,提升数据防护的准确性,保证数据安全。
5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进步极快,各公司要谋求更大、更好的进步,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展开计算机网络项安全中,对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的优点展开充分地部署,进而使整个网络安全管控工作更加高效;对于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有效运用,还要对该项方法展开相应的创新,进而在持续提升我国计算机电子数据方法过程中,促进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刚.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2]陈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
篇9
关键词:GPS技术;电力工程;勘测;应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高科技化、标准化、精密化已成为本时代勘测工作中的代名词。传统定位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高精密性探测要求。而GPS技术以其全天候、全过程跟踪、精密定位等优势而在电力、水利、公路等工程勘测中得到了良好而广泛的应用。为充分发挥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效用,有必要对其定位技术与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GPS技术及其优势分析
1.1GPS定位技术
我国对于GPS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较之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还需要继续不断的提高。但相比于传统GPS技术,我国现行GPS定位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在电力工程勘测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定位过程中,卫星轨道误差、电离层延时等是造成GPS定位精度存在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1]。而最新研发的GPS定位技术通过选用双频接收机来作为自身的数据采集装置,从而能够实现利用LC相位组合来将电离层延时干扰有效的排除。不仅如此,GPS定位技术还能够利用观测的相位值准确计算出双频接收机与对流层延时的位置信息,以及利用高精度卫星钟差和星历来降低轨道误差等对定位和测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大提高测量精度与定位准确性。
1.2GPS定位技术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GPS定位技术,最新GPS定位技术突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测量所需设备只需安装一台双频接收机,便能够实现对全世界范围内目标的高精度跟踪定位;在传统GPS定位技术中,无法对出现的误差进行优化处理,一旦误差较大就会对定位产生严重影响,大大降低测量的精度[2]。而最新GPS定位技术采用非差模式进行测量计算,虽然影响参数众多,但通过选用科学的数学模型便能够对误差进行一定的优化处理;在定位精度方面,传统GPS定位技术与最新GPS定位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差距,传统定位技术精度最高可达10m左右,而最新GPS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最高可达厘米级别。综合而言,在定位精度、误差处理、测量范围、测量设备等几方面最新GPS定位技术都明显优于传统定位技术。
2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2.1在电力控制网坐标系勘测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前期阶段,需要企业组建一支专业的测绘团队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并将地形图按照规定的比例绘制出来,以为与国家坐标系相匹配测区控制网的构建提供参考资料[3]。但由于近几年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且许多工程工期紧张、难度等级大,尤其是海拔高、人烟稀少、工作条件艰苦地区,因而为克服这一系列困难,保障电力工程顺利开展与完成,就必须依赖最新GPS定位技术对电力工程实施精密测量,确定出控制网的起始坐标。为促进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优势充分发挥,通常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其与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相互融合使用。由于GPS定位技术测量精度高,加之GIS与RS技术的辅助,因而也可以采用非常规测算方法对控制网坐标系进行确定,即先按照假象坐标系对控制网进行布设,然后再开展控制网起始坐标系的测算与定位计算等相关工作。测算出电力控制网坐标系后需要对其进行检验,若确认无误则可以进行控制网的约束平差工作。当所有控制网相关工作全部做好之后,依照实际测算出的控制网利用GIS技术对假象控制网坐标系进行调整,使其与国家坐标系相匹配,最终制作出电力工程测区控制网精密数字地图[4]。GPS定位技术在电力工程测区控制网坐标系测算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测算环节,缩短作业周期,提高电力工程测算精度。
2.2在输电线路户航外作业中的应用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要保证航外作业全面完成。输电线路航外作业主要完成的工作是,根据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对由航测获得的数据执行调绘与GPS外控作业。在这一环节中,准确找出国家等级控制点非常关键。鉴于早期建立的控制点精度较低,且在野外开展联测作业不仅难度大而且任务艰巨,因而必须选用高精度测量定位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来开展此项工作。在利用GPS定位技术、GIS技术与RS技术对输电线路实施航外作业时,为保证定位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将首级控制点平均分布在施工区域范围内,布设位置应尽可能设在便于观测或交通便利之处,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间隔依据输电线路布设长度级控制度数量来确定[5]。严格按照GPS技术观测流程对控制点与像控点实施在线监测,监测时间保证在6h以上,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采用MATLAB软件、AOTUCAD等软件对输电线路观测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控制点可靠性进行评估,若准确无误则进行后续约束平差、建立国家坐标系等相关操作。
3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案例
3.1工程概况介绍
安徽地区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全长67km,为220kV电压等级,线路铺设前半段为丘陵地带,中间段为高山森林覆盖地带,并跨越多个住宅楼与高速公路。为保证该电力工程建成后能够为区域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采用最新GPS定位技术、GIS技术和遥感技术,以及4台动态双频接收机来实施该电力工程建设。
3.2静态控制网布设
经作业人员多次现场勘测后已在规定比例地形图上初步确定了输电线路走向与拐角,如图1。根据线路走向和地质水文、土质等勘测结果,确定在整条线路上布设10个控制点,控制点位置以接近国道、住宅区和乡村主干道附近区域为主,以便于观测人员及时到岗就位。为保证卫星载波相位接收质量,降低电离层延时等因素对动态双频接收机观测工作的干扰,需要将控制点与高压线、水域、通讯塔、公路高速行驶的汽车等均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基线长短差距较大,为节省测量时间,对基线较短的线路测量采用单频接收机,对于基线较长的线路测量采用动态双频接收机,全线测量均采用同步测量方式,且每条基线同步测量时间必须保证在70min以上。对控制网约束平差的计算,本文采用MATLAB处理软件来完成。鉴于线路勘测对高程与距离的考虑都是相对的,且在很小范围内大地高差与水准高差之间的比较值很小,因而适合采用大地高来对控制网平差进行计算。首先,参考表1对基线向量进行解算,高度截止角取15°,模糊度计算方法采用LAMBDA。解算出的基线方差均大于4,中误差最大值为0.017,说明所有基线均合格。由基线向量解算出的方差值即可计算出控制网平差基线坐标矢量。基线向量解算完成后,对自由网进行平差,解算起始数据采用第一台接收机的WGS84坐标,自由网平差结果显示多数基线改正值均较小,不需要剔除不合格基线,意味着平差计算结果满足工程勘测精度要求。
4总结
由上文表述可知,GPS定位技术作为一种定位准确可靠、测量精度高的新型定位技术,其在电力工程勘测作业中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测量精确度高,而且能够有效缩短勘测作业周期,在电力工程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电力工程作业人员应对GPS定位技术进行不断学习,提高该定位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我国电力产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快速前进。
作者:翁鹏浩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建军.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5,35:204~205.
[2]周学文.“3S”技术在电力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应用的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9,01:45~48.
[3]姚士文.电力工程勘测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及质量管控研究[J].通讯世界,2015,19:85~86.
篇10
1.1 主要特点 在当前国内一些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及施工管理由原来的专业化朝着技术密集型方向去发展,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整个工程的工期时间,但是,它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所起到的推进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1.2 技术标准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技术的运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制造领域,包括制造工艺、标注、质量等,可以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早已是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电设备的选型设计标准方面,充分考虑到机电设备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注重的还是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选型设计、方案设计等方面,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机电设备产品的设计,这也是根据当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1.3 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及其应用技术等领域所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的管理制度上,包括水利单位管理内部缺乏一套有效的整体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工程的安全评价及其鉴定评价指标都不够明确,这些都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在机电设备本身,由于工作管理人员过于疏忽对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相关工作,再加上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够及时、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2 机电设备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本部分内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其机电设备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是从丹江口水库的东岸引水,整个工程途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主要的水利渠道是沿着黄淮海平原――“中原地区最大平原”的西部边缘进行开挖的。在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工程沿岸区域的城市居民用水,与此同时还得保障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及其当地的农业灌溉用水不受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2014年的12月12日正式开通,于当日下午开闸通水,每年可向北方地区输送的总用水量达到了95亿立方米,基本相当于整个黄河流域的百分之十七,极大地缓解了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缺水局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所以取得如此快的进展及其质量保证,最根本还是得益于先进机电设备技术的引入与运用,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机电设备技术的运用。
2.1 水泵机组的安装应用 ①水泵机组的施工准备阶段:在安装工程施工之前,先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措施,包括仔细研读相关机电设备技术的文献资料等标准,之后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科学、规范地编制一套专业性的施工规划设计方案。②水泵机组的底座安装阶段:在对水泵机组进行底座安装之前,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仔细勘察,并对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及其尺寸进行检查,切勿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保证安装的底座尺寸与规划的图纸相符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用千斤顶、楔子板等机械工具来对底座中心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③水泵座、导叶体、弯管、液控阀、出水钢管安装:首先是对泵座进行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之前,必须仔细地复查相关的尺寸,保证与设计规划的图纸相符合,最后将导叶体一起与泵座在组装之后吊入底座上方,并利用千斤顶、楔子板来调整水泵座的中心、高程、水平,使其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的规范。在安装弯管时,将弯管与水泵座进行连接。④电动机机座与电动机的安装:在对电动机进行安装之前,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核对与检查,保证零部件齐全,同时还要检查一下电动机起吊工具、起吊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电动机吊装的需要。
2.2 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应用 在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水利水电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技术应该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水利水电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将会逐渐朝着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机电设备应用领域去发展。当前我国机电自动化监控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也是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技术标准体系下的基本构建框架。
首先,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制造标准,因为在机电设备生产制造方面,所应用的不仅只有水利行业,同时还包括电力行业、机械行业、消防行业、建筑行业等众多领域,因此就需要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与制造。由于机电设备的综合复杂程度,决定其必须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去发展。其次,在水利水电机电设备的造型选型及其设计标准方面,由于机电设备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机电设备应用专业主要从事的工作就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技术标准、方案设计、选型设计等,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选择能够适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发展的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充分满足水利水电项目工程设计的完整性、方案性、协调性,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相关机电自动化设备产品及其型式的科学性、专业性、合理性,最终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应用技术的多样性。
- 上一篇:法治思想学习情况汇报
- 下一篇:道路交通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