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理论
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 of 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 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国家政府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 and 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二)重视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所产生的成本,解决好“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
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是由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所带来的。如果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过多,就会带来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的增加和准则在应用上的困难。尽管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比较完善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许多会计学家批评fasb制订的准则过多,目前fasb制订的准则有130多个,每年的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制订的成本过大。我国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不能认为制订的准则越多越好,也不能认为大、中、小公司都必须应用同一的准则,更不能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减少不合理的成本的支出。另外,过去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会计界研究的不多。sec曾设想:随着财务报告规范的增多,编报成本的增加部分应由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来承担。但究竟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松年,薜文君.(1999).《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第7期
2.刘峰,李少波.(2000).《会计理论研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订的影响》.《当代财经》第6期
3.冯淑萍.(1999).《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第1期
4.葛家澍.(1999).《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第5期
5.汤云为,钱逢胜. (1999).《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2
1、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3年1-6月,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市场监管的双重作用下,我县房地产市场有所波动,增速放缓,但总的态势平稳。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36%;新开工面积14.32万平米,同比增长32%。
2、商品房竣工面积
1-6月,我县商品房竣工面积3.827万平米,同比增长1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6743万平米,同比增长10%。
二、商品房市场成交情况
1、商品房面积分析
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14万平米,其中商品住宅9.05万平米(755套),同比增长28%,户均套型面积为107.4平米;住宅成交面积为9.05万平米,占商品房成交面积的89%。
2、购买房屋的类型、群体
﹙1﹚据销售统计:选择小高层住宅的占15%,选择多层住宅的占83%,选择高档别墅的占2%。根据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市民因为受传统住房观念的影响,选择的还是多层住宅的居多。
﹙2﹚客群:以本地购房者为主,外地购房者为辅,分别占销售量84%、16%,自住兼具投资需求;
﹙3﹚房价:1-6月份,商品住宅平均价为346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
﹙4﹚供应量:楼市供需基本平衡;
﹙5﹚户型:以90-13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打。89平方米以下面积需求量较少,一般为老人看管孙辈读书人群购买;140平方米以上面积,由于房价因素购买人较少。
3、二手房交易情况
1-6月,我县二手房交易360宗,交易面积4.9万平米。交易金额为3263.2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1%、252%、17%。
三、土地竞拍情况
据县国土资源局土地供应统计显示:从成交结构看,1-6月经营性土地成交主要以商住用地为主,成交面积36.89亩,成交价为155万元/亩。从今年上半年几次土地拍卖情况看,可以看出当前开发商的拿地热情比去年要高。
四、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
1、政策因素
受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县房价也呈现增长放缓趋势。
2、经济因素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预计未来几年我县房地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趋势,但增幅会进一步放缓。
3、社会因素
房地产市场与人口数量关系非常密切。当人口数量增加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就会上涨;而当人口数量减少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就会下落。人口素质、文化素养、教育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可以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我县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对我县商品房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4、其他因素
购房者心理预期变化左右房价走势。心理预期是人们对市场走势的综合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决定市场的走势。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不断上升,购房意向仍然看好。
五、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预计我县房地产市场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看好,价格也将继续稳中有升,但增幅速度会放缓。
一是我县的现有房价比周边县、市低。很多县外人,看好发展前景,在买房、投资置业,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二是房屋建设成本增加推动了房价上涨。近年来,土地成本、拆迁费用、建安成本、配套费用、稅费等有较大增长,对房价上涨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三是消费者对住房刚性需求的增加促进房价上涨。如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撤并、城市化进程加快、婚房需求进入县城购房的比例明显增加,加大了住房需求。四是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进一步增加也带动房价上涨。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使不动产成为居民的首选保值商品,去年以来房价的不断上涨吸引了投资者购买房产进行投资增值,进而带动价格上涨。五是由于开发商越来越重视住宅小区的品质和档次,房屋建设标准的提升也提高了房价。
篇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市工商局、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等市场管理、服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经济开发区菜市场开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农贸市场在方便人民群众,繁荣市场经济,服务全市人民,保证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市场发展形成规模
经济开发区菜市场位于省经济开发区的贝村路,于1995年7投入运营,2001年8月进行改造,是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经济开发区菜市场是一个单层结构的室内市场,占地2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有门店52间,摊位252个,超市网点1个,经营的商品有蔬菜、鲜肉、熟食等11个类别。2011年,市场成交额超1000万元。
(二)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近几年来,市市场建设由国有投资为主,逐步向由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投资转变。城区的星光市场、富强路市场等都采取了私人投资和多元化投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加快了建设速度,提高了营运管理水平。
(三)扩大了就业渠道
市场的繁荣兴旺,拓宽了就业渠道,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减轻了政府负担,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据06年统计,市场有个体工商户2670多户,占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的48%,较2004年增加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8100多人,占全市个体从业人员的79%。今年以来,市场内个体工商户总数、营业收入、上缴税收、从业人员等均呈上升趋势。
(四)促进了市经济的发展
市场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为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集中交易的场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并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二、当前市农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活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在合理布局、设施配套,日常监管,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基本设施不够完善
市经济开发区菜市场建成至今已经有一段历史,办公硬件欠缺,设备陈旧,目前在市场里的办公人员只有5人,市场摊位是分区的,摊位一年一租。隶属于市恒大集团市场服务中心管辖。菜市场设施简陋;通风设备不足,异味难闻;排水不畅,通道湿滑;烧腊熟食档设备简陋,有害细菌超标严重;食品加工档缺乏防火排污设施,突显安全隐患,污染城市环境等。这些,都与现代化城市的市场要求有明显差距。
(二)蔬菜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
在市场外部环境发展方面,如政府在市场建设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外地客商经营的优惠政策问题、开辟绿色通道问题、有关专业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问题以及市场周边住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市经济开发区菜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功能的更好发挥。
(三)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市经济开发区菜市场仍处于摊位式交易的初级、简单、低档的市场形态,市场建设仍处在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市场功能不强,管理理念、手段、措施、服务等都需要加强和提升,同时市场信息指导、综合服务等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大部分产地蔬菜批发市场硬件设施差,市场容量还不够大,难以吸纳更多客户参与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交易半径。市场管理相对滞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和退市销毁管理办法不健全,不利于重点监控,执法力量薄弱,存在监管死角,市场主体管理意识淡薄,在日常管理上存在缺位现象等。
(四)蔬菜批发市场缺乏自我发展动力
市经济开发区菜市场大部分的经营主体大都既是市场建设者又是管理者,一般不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市场的经济收入来源依靠收取交易管理费、出租摊位费等,效益高低取决于市场交易量和市场摊位出租率,收入有限,缺乏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在市场交易参与者中,缺少有实力、有组织的批发商或经纪人的参与,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低效益的状态中。
(五)市场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有些法规存在滞后现象
目前,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市场法规的约束,致使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如蔬菜市场准入管理办法、退市蔬菜销毁管理办法和蔬菜溯源制度等都没有建立,造成市场不符合标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果菜等商品不断涌入市场,严重危害和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利益。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三、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及改造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一)推行市场电子结算管理,提升蔬菜批发市场档次
实行电子结算主要是给经销户发放信息卡,将检测信息和来源、价格、销量等交易信息输入信息卡,实行统一电子结算。当前,天水市零售市场销售的蔬菜基本上是来自各个批发市场,既有本地菜也有外地菜,既有基地菜也有零散菜,来源渠道比较复杂。蔬菜检测关系到天水市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虽然有的批发市场进行了蔬菜检测,但由于交易方式落后,对经营者约束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水市蔬菜上市质量的提高。从全国蔬菜市场管理比较好的寿光、大连等城市看,在批发市场实行批发交易电子结算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值得借鉴。
(二)实施农贸市场的全面监管,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农贸市场是带有公益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的全面监管,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农贸市场监督管理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由牵头部门负总责,加大齐抓共管的合力与力度,尽全力将市场管理的更好。
1、保障食品安全。商贸部门要牵头做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督促市场开办者和商品经营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将质量安全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和各参与主体;加大检测力度,建立健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维护消费者权益。工商部门要加大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消费欺诈等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菜市场建立和落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申诉、举报。实行计量器具定期强检制度,质监部门要加强市场计量器具和计量行为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计量器具准确、计量行为规范。
3、维护消费者权益。工商部门要加大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消费欺诈等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菜市场建立和落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申诉、举报。实行计量器具定期强检制度,质监部门要加强市场计量器具和计量行为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计量器具准确、计量行为规范。
4、稳定市场价格。农业部门要指导各地建立蔬菜供应保障基地,提高蔬菜自给率。商贸部门要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指导建立社区肉菜店,推进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在菜市场内设立直销专区(摊),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物价部门要督促菜市场实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社团收费的清理整顿,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研究并落实促进菜市场价格稳定的具体措施,严格落实价格支持性政策,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切实降低经营成本。有关部门要完善蔬菜信息监测和制度,定期收集产地、批发、零售蔬菜的价格、供求和质量等信息。
5、促进便利消费。商贸部门要会同规划、国土、工商等部门合理规划布局网点,指导制定菜市场歇业、关闭、拆除、改变用途等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居民消费。对市场确需歇业或终止经营的,商贸、国资等部门要指导协调国有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采取协议收购、置换产权等方式,重新选择市场开办者;对市场确需关闭、拆除或改变用途的,由规划部门会同商贸部门审核市场开办者的申请,在征求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提出处置意见,并依法查处擅自改变菜市场规划和使用性质的行为;对转让有财政补贴资金改造的菜市场,由商贸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的菜市场,由商贸部门负责指导选址重建。由市区商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蔬菜行业协会,组织力量,对现有200多个摊位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分类排队。对设施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的市场,认真总结,更上层楼,并推广其经验。对处于中间状态的,要继续改善和提高,争取尽快达到基本标准的要求。而对那些设施落后、管理混乱的市场应会同工商、治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进行深入检查,找出原因,限期整顿,改变面貌。对个别重复布点,违规开设,经审查认为达不到标准的市场,要坚决予以撤销,改变用途。
(三)发展营销体系建设,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市场的交易活跃,除与本地蔬菜产业规模大小有关外,主要靠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的作用,为此要建立一批能规范生产与流通的产销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适时地发挥市场调控功能,不断提升专业市场档次。要高度重视营销主体的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当前要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充分发挥他们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便利条件,促进农产品的顺畅运销。要积极引导农产品运销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合作等形式,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加强合作,建立较为紧密的产销合作关系,将更多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向市场,不断开拓外部市场,努力提高天水市蔬菜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篇4
摘 要 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预算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后,对各单位和部门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分配和控制,促使企业能够高效有序的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报业集团而言,预算管理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笔者就报业集团预算管理的作用、现状进行深入探析,并针对报业集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及报业集团如何通过预算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预算管理 报业集团 现状 措施 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报业市场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激烈化。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报业集团要接受挑战和考验,就要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健全企业体制,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全面了解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时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实施和推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是报业集团走向成功的关键的一步。因此,研究适合报业集团自身的预算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报业集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报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对报业集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分解和落实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行动,以促进集团的发展。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整个运行环节紧密联系,对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个也要求管理者找出达到目标的正确方式,使企业能应对市场的竞争。
(二)有利于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对报业集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是用量化工具使企业经营活动与发展目标、战略保持一致平衡,并识别风险,对这个过程进行预算和评估,从而控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预算过程可以反映企业预计的经营情况,结合结果分析找出风险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对集团进行绩效考核
通过全面的预算,报业集团各单位、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力变得更加清晰明确,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以及对经营的控制。因此,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性离不开全面的预算,二者的结合使报业集团内部的考核更加标准、常态,有利于奖惩制度的实施。
(四)有利于提高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对报业集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将集团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合理加以分配到各个环节的过程,达到优化配置现有资源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要把经营的目标作为出发点,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目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预算管理还包含了集团的各种财务数据,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有效的对下一年的经营决策提供意见。
二、报业集团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据调查,现在报业集团虽有预算管理制度,但多数不健全,缺乏执行力度、考核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使集团的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导致成本高、效率低、财务混乱的现象。
(二)预算编制不切合实际
一些报业集团的预算编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导致预算管理编制没有针对性,缺乏可操作性,实施效率低,制约了预算管理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三)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不彻底
对预算结果的分析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报业集团对于这个环节不重视,形式化的分析结果,没有及时找出最合适的解决策略,没能及时的反馈到财务预算管理编制部门,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解决报业集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报业集团预算管理制度
构件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确定预算单位,按照规定的次序将总部和子公司列入并分户确认。然后是分级管理:报业总部是一级,报业的二级单位和各职能部室为二级,二级单位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是三级。最后,设立专门负责预算管理的委员会,并对各委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
(二)完善报业集团预算管理编制内容
报业集团的经营是一条龙的“产供销”,具有人力、物力成本大、时效性高的特点,对成本费用的预算是最基本的。采购物资的时候,要预测出价格走势从而确定订购数和库存数。要对人力资源合理安排,预测销量,尽可能降低报纸滞销数量。然后就是对现金流的预算。这个环节要求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符合集团情况的预算标准,对预算项目要做到清晰、明确,并且在执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此外,还要对集团现金流量掌控得及时恰当,对与预算有差异的现金消耗进行分析并且改进。另一方面,要控制集团的风险,对下岗、养老等合理安排,设置财务风险警报提示,提前预防财务危机。
(三)对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和考核
报业集团要将责、利、权落实到各个单位部门、各个员工的手上,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执行任务,保证预算结果与预算决策、行为得到统一。此外,预算管理要根据预算的目标进行落实,并将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确定了预算后,各单位部门要紧密围绕预算去执行和开展活动,还要定期开展预算分析会,及时反映执行情况。还有,报业集团要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严格实施奖罚制度,根据执行结果的分析可以适当的调整预算方案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报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而预算管理则是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的推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才能使提高报业集团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稻麦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处理;二是秸秆机械化打捆,收储后多渠道处理再利用。
以南陵县为例,我县现有耕地49.2万亩,复种面积约80万亩,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全年秸秆总量约36万吨。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秸秆禁烧的禁令,切实稳妥地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我县近两年主要做法是:
1 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扶持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发展
近2年,县农机局把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反转灭茬旋耕机列为优先补贴机具,不受补贴资金额度的限制。截止2015年底,我县秸秆打捆机总数达14台,秸秆粉碎还田机达5台,反转灭茬机达350台,有利于秸秆还田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达789台。这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为促进秸秆回收和秸秆还田作业,为在全县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禁令提供强有力的物质装备保障。据统计,全年实施机械化秸秆回收作业约2万亩,实施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约70万亩。全县未发生一起因不能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耽误农时而燃烧秸秆的事件。
2 加强宣传,层层负责,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我县的秸秆禁烧工作从2014年开始就确立了“疏、堵并举”的工作方针。“堵”的一手由县、镇、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网格化24小时监控;秸秆禁烧宣传车在收获季节密集巡逻,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燃烧秸秆的危害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做到宣传进村到户,责任监管到人,对农民实行奖罚分明。对不烧秸秆的农民,兑现12元/亩的国家禁烧奖励金,各镇还列有专项资金予以奖励;对农民燃烧秸秆的,一经发现查实,给予相应处罚,使农民不敢烧。县农委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从一开始就参与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由农机局和农技中心负责,主要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即负责“疏”方面的工作,并为此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
3 开展技术示范,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
禁止农民燃烧秸秆,要做到堵疏结合。在做好“堵”的工作同时,更重要的是探索“疏”的技术路径,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使农民由不敢烧逐渐转变为不想烧、不愿烧,这项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业部门。县农委为此成立了秸秆禁烧工作组,抽调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工作试验示范。在秸秆禁烧的前提下,探索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2年来,农业部门与相关合作社合作,引进了多种型号秸秆打捆机、秸秆破碎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8铧埋茬翻耕犁等新型秸秆回收、还田作业机械;建议给全县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破碎器实施政府补助(纵轴流收割机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补助3000元/台,横轴流收割机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补助1600元/台),共补助安装了500台;建议在目前阶段以推广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为主要措施,以机械化秸秆回收为补充。目前,由于秸秆收集难、存储难、成本高、消化渠道有限的瓶颈尚未突破,秸秆回收只能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发展,避免了盲目发展秸秆回收机械造成农民投资浪费、实效不佳的窘境。在技术路线上,我们结合省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分别在籍山、许镇、三里、烟墩等镇共建立了4个示范点,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3.1 “双季稻”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早稻收获: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耕作平整:采用普通旋耕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翻耕犁加耙等农机具进行翻耕平整地,实行浅水作业 晚稻种植:采用机插秧、机直播、人工抛秧、人工撒播等多种种植方式做对比试验 田间管理。
3.2 “麦-稻”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小麦收割: 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耕作平整:采用普通旋耕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翻耕犁加耙等农具进行翻耕平整作业,可实行旱耕或浅水作业。 水稻种植:采用机插秧、机直播、人工抛秧、人工撒播等多种种植方式做对比试验。 田间管理。
3.3 “水稻-小麦”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 水稻收割: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小麦播种 开沟覆盖 田间管理。
2年来,我们采取政策扶持和技术示范引导的举措促进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形成了符合我县目前农业生产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发展了适度规模的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为我县有效落实秸秆禁烧禁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4.1 秸秆打捆回收现状
4.1.1收集难。由于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样,农作物成熟期不一致,导致收获期不一致,秸秆打捆工作面广但回收量少,回收效率低。据了解,回收直接成本为30元/亩,按每亩回收秸秆500斤计算,即120元/吨。
4.1.2运输难。农田分布农村各地,受道路限制,运输车辆在有些地方不能停靠作业地旁,打捆好的秸秆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转运,导致运输成本增加。据了解,运输直接成本为2元/吨公里。
4.1.3储存难。由于秸秆回收具有季节性,短期内回收大量秸秆以后,需大量场地储存,且秸秆储存时间过久宜霉烂,就是企业回收后也面临同样问题。
4.1.4处理难。目前秸秆回收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电厂作辅助燃料用、企业加工后作商品饲料或燃料、纸厂作造纸原料等,消化渠道有限,且这类企业要么收购意愿不高(秸秆燃烧热效比低),要么分布不均或较少,需求量有限。据了解,稻秆180元/吨,麦秆300元/吨。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以运输30公里5吨为例,回收秸秆直接成本为:120×5+2×5×30=900元;5吨秸秆卖价:稻秆180元/吨×5=900元,麦秆300元/吨×5=1500元。去除机械折旧费,几乎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4.2 市场前景分析
篇6
林小芳(1992-),女,四川内江人,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2011级学生。
罗晓青(1993-),女,四川宜宾人,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2011级学生。
邓胜文(1991-),男,四川南充人,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2011级学生。
指导老师: 李爱民、李学琴,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和讲师。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城市化等的加剧,社会对家庭服务人员的需求日益提高,由此高级保姆即将也必将成为未来家庭迫切需求的服务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同时,随着客户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的变化,家政服务这一行业正在发生由低端向高端的“蜕变”。本文简单介绍了高级保姆的定义、高级保姆的发展空间、高级保姆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发展规范高级保姆的创新点等方面以期分析创建高级保姆公司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级保姆;家政服务人员;市场开发前景;家政服务行业
据中研普华家政服务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的《2015-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员工制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了560亿元,2014年将逼近700亿市场规模。一线城市普遍家政需求缺口在10-20万人之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会有30%-50%的从业人员缺口。预测到2020年我国员工制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从《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家政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定义
保姆: 旧社会俗称的“家佣”“丫环”“管家”,又叫家政服务员,她们是专门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事务的人员,用户要求保姆不仅要有一定的技能,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但在传统观念的潜意识里,人们常误解保姆工作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过庆幸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高级保姆:高素质、高技能、高知识、高层次。不仅可从事一般家政,小到料理东家的衣食住行,大到东家的家庭理财,还可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特长培养、良好行为养成、家庭急救技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授、民族知识、中国国粹了解等,服务范围广。同时,还具有服务意识强、职业心态佳、卫生习惯好、环境适应能力和专业服务技能强等综合素质。与传统的保姆相比,更加注重保姆的综合能力。
家政服务业,相对农业和工业而言,新兴的家政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高级保姆的发展空间
第一,对高级保姆的需求在逐年递增。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整个家政市场的规模为8000亿,而到2014年,规模已经突破万亿,每年呈现20%的成长。由此也可看出,用户对高级保姆的需求逐年递增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二,用户的家政意识不断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忙于工作,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家务打理,因此雇佣人帮忙整理成了一条捷径。而潜意识里,客户反而更愿意花多点钱聘请高级保姆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也能在高级保姆的打理下享受更温馨舒适的环境和状态。
第三,用户对家政服务员的要求更加多样化。简单地说,用户更希望聘请的家政人员不仅会做饭、保洁、维修、洗衣,甚至还希望他们能照顾产妇、辅导孩子、特护老人等。而这种要求,只要高级保姆才能实现。
第四,将家政与家教充分结合。现代社会孩子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了家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或为训练孩子某项技能聘用家教老师,同时还报名参加各类家教中心、辅导班、晚自习辅导机构、家教中介等等机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然而,这一切问题,有了高级保姆就可以解决了,花一份请高级保姆的钱,不仅切实提升孩子的能力,还能为家庭减轻负担。
第五,合理引入男性家政服务员。目前的家政服务行业里,尤其是高级保姆,男性的数量是极少的,但现在很多男性也在开始咨询病人护理,照顾老人等工作,许多家庭也希望找一个男性护工,这也为高级保姆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打破了传统观念。
三、高级保姆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目前家政服务业缺乏有权威的文件指导,对高级保姆的定义、发展、要求、待遇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常被社会上一些人看不起。因此人们对高级保姆的认识和接受度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有相关的条文规定,在“高级保姆”盛行之期也能更好地保证高级保姆们的权益,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第二,市场需求与家政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很多家庭中的老人、病人和独生子女需要照顾。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都市的“上班族”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料理家务。由此对高级保姆的需求也就迫在眉睫了,而遗憾的是市场需求量过大,而高级保姆却人员短缺。
第三,中介型公司占主体,管理混乱。在走访了四川自贡、宜宾、成都、南充、湖北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家政公司后,我们发现,家政人员很多时候达不了客户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客户抱怨、中介费高、员工抱怨、客户刁难的现象。
第四,高级保姆人员的技术还有待提升,综合素质也须再培养。现代社会对高级保姆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家庭需要的高级保姆是一个万能者。而目前市场上真正能让用户满意的“万能者”却屈指可数。因此,加强多高级保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家政行业权益保障机制急待健全。由于家政服务供求双方、家政服务公司与家政服务员和用户之间签订的服务协议有的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签订服务协议,由此可能导致双方权益保障没有依据,发生纠纷时难以处理。
四、发展规范高级保姆的创新点
第一,彻底调查了解家政服务市场,建立家政服务公司的体系,使得高级保姆管理有系统、有制度。
第二,通过加强高级保姆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回访,上门指导,培养有监管的服务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机构。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逐步树立高级保姆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第三,充分利用男性保姆市场和大学生保姆市场,迈出第一步,创建与众不同的家政服务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1世纪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多数人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家庭照顾和管理,因此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急剧了增加。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培养高级保姆,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未来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家政服务业道路,高级保姆也能得到更为广泛的重用。(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指导老师: 李爱民 李学琴
该学术论文获得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郭立杨,大学生当保姆不值得大惊小怪[J]《商》2011(7):12
[2]赵树海,吴爱萍,王蕾.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红旗文稿》2010年第18期
[3]沈强,李国华.关于推进我国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06期
[4]赵勇敏,归鸿倩.关于天津市家政服务业的调研报告[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篇7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理论
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of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国家政府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and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二)重视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所产生的成本,解决好“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
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是由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所带来的。如果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过多,就会带来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的增加和准则在应用上的困难。尽管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比较完善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许多会计学家批评FASB制订的准则过多,目前FASB制订的准则有130多个,每年的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制订的成本过大。我国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不能认为制订的准则越多越好,也不能认为大、中、小公司都必须应用同一的准则,更不能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减少不合理的成本的支出。另外,过去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会计界研究的不多。SEC曾设想:随着财务报告规范的增多,编报成本的增加部分应由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来承担。但究竟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松年,薜文君.(1999).《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第7期
2.刘峰,李少波.(2000).《会计理论研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订的影响》.《当代财经》第6期
3.冯淑萍.(1999).《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第1期
4.葛家澍.(1999).《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第5期
5.汤云为,钱逢胜.(1999).《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单独税率;政策性歧视;紧固件案
中图分类号:D9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4-0071-03
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裁决报告,明确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违反WTO规则,并进一步指出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中有关“单独税率”的规定不符合WTO规则。这意味着,如果此裁决得以执行,中国企业将自动获得单独税率,而无需特别申请获得,同时欧盟2009年对中国企业征收的统一高税率将自动失效。[1]这不仅是对欧盟反倾销体系的重大挑战,也必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欧美关于“单独税率”的规定,指出其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政策性歧视,是与WTO的相关规定相违背的。“紧固件案”的裁决报告为废止欧美等国关于“单独税率”的规定拉开了序幕。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中的处境分析
一直以来,欧盟和美国反倾销法对涉及“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的一项特别政策体现在对其出口产品倾销幅度的计算上,即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所有出口产品的生产商或出口商采取“一国一税”原则。倘若其中某一生产商或出口商能够证明其不受本国政府控制,美国和欧盟对这一出口商实行单独税率(Separate Rate,或称分别税率)。依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在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以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最长不超过15年,因此诸多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承认中国企业的国内销售价格与成本数据,而采用替代国价格认定中国企业的正常价值,并继续认为中国企业的出口完全受国家控制而不给予中国企业单独税率。即使欧盟自1998年起已不再将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这也仅仅是意味着中国不再自动地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企业仍需证明其符合一定条件以获得市场经济待遇。[2]
如果企业既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也没有获得“分别税率”,欧盟和美国将对他们裁定一个较高的统一的税率,此即“一国一税”政策。因此,应诉企业应尽力争取适用单独税率,这一点对应诉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对华适用“法律独立性”和“事实独立性”标准来确定是否给予“单独税率”待遇,这一标准的确立始于1993年的“碳化硅案”。在本案中,美国商务部最后裁决:中国的出口商是否属于“国家所有”,不是考虑是否给予“单独税率”的唯一决定原因。如果该企业能够证明其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受政府控制,那么美国商务部将适用“单独税率”。在2003年的“冷水虾案”和“木质家具案”中由于应诉企业甚多,加重其行政成本,影响了审查效率,美国商务部公告:在反倾销案件中,所有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必须填报《“单独税率”申请问卷》作为是否给予“单独税率”待遇的审查依据。
二、欧美反倾销法中单独税率的规则及其影响
1.欧美反倾销法中单独税率的规则
现行欧盟反倾销法的基本渊源是《1996年欧盟反倾销条例》,它被看作欧盟反倾销诉讼的基本法。另外,欧盟理事会对该条例的三次修正和欧盟委员会就反倾销事项所作的决定、欧洲法院就反倾销案件所作的判决也是欧盟反倾销法的组成部分。1998年以前,欧盟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认定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使用替代国标准。1998年4月27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个重要的反倾销修正案,总体上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但同时欧盟仍然认为中国还处在一个市场机制转型的过渡期,认为应诉企业必须提供材料证明其符合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五项标准,包括是否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是否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汇率的变化是否由市场决定。
1999年4月,欧盟第一次在“黄磷案”中给予中国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应诉企业,欧盟还制定了一个内部掌握的给予应诉企业个案待遇的8条标准,其核心是企业是否有自。[3]美国关于单独税率的规定与欧盟大致相同,都需要生产商或出口商证明其不受本国政府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是针对个别企业审查市场经济地位,不管行业部门的具体情况,而美国是按照行业部门来认定是否属于市场经济,而不是限于个别企业。
2.欧美“单独税率”规则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影响
欧美“单独税率”规则加重了应诉企业的负担,造成了不公平待遇。其对出口商及供货商均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欧美“单独税率”规则加重了申请企业的举证责任。单独税率申请书不仅要求申请企业提交诸如章程、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验资报告等证明文件以及银行详细资料等信息,而且须确保文件在被调查期间是有效的。此外,申请企业还需提供通常不属于其所有的文件,譬如美国7501报关单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放行表,这些文件由美国海关等单位保存,申请企业一般难以获取。在“金刚石锯片”案中,一些中国企业就因为未提供7501报关单,同时没有证明其为了从进口商处获取7501报关单而作过努力,因而美国商务部拒绝给予单独税率。
其次,欧美“单独税率”规则增加了申请企业的附加义务。一方面,根据商务部与美国海关的要求,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应当在初裁公布前填写申请书附录,并提供生产企业与出口企业的详细信息资料。另一方面,美国商务部为了在众多应诉企业中挑选强制调查企业,一般情况下会在立案后向已知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发放数量与金额问卷,即小A卷。所有收到该问卷的出口企业均须回答并及时提交答复,否则将失去获得单独税率的机会。例如,在2003年中国输美“冷冻虾”反倾销案和中国输美“木制家具”反倾销案中,中国上百家企业填报A卷,申请“单独税率”待遇。
最后,给予出口商与生产商联合税率虽然能防止关联企业搭便车从而规避反倾销税行为的发生,但对于获得联合税率的出口商与生产商而言,将不能出口其他被征收更高反倾销税率的企业及其供货商的产品。这样就人为地制造了不平等待遇。[2]
三、欧美“单独税率”规则是制度性歧视
无论是规则本身,还是规则实施,欧盟和美国对华企业实施的“单独税率”申请制度均违反了《反倾销协定》,并属于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解决的争端。
最初的《反倾销守则》并未提及非市场经济国家,也未确定任何替代正常价值的标准,更没有关于“一国一税”的规定。[4]相反,《反倾销协定》第6条第10款明确规定了作为原则的“单独税率”待遇。在反倾销调查程序当中,出口商和生产商获得单独的调查,从而取得适用于自己的单独、具体反倾销税率,这实际上是一项当然的正当权利,也是中国加入WTO时的“合理预期”。然而,欧盟和美国调查当局仅仅依靠一项严重脱离实际的“推定”,就主观的、人为的将所有“非市场经济”出口企业看成一个主体,进而剥夺了它们获得单独调查、取得“单独税率”的机会,从而使得“单独税率”这种“当然权利”变成了一种必须另行申请、另行审查的“特别待遇”。显而易见,美国调查当局的这种做法,单方面限制了应诉企业的权利,实质上是对《反倾销协定》的严重违背。[5]
中国也从未在法律上认可美国对华企业实施“单独税率”审议制度或其他成员的类似做法。《中国加入WTO议定书》是中国与WTO之间签订的协定,确切地说是与同中国进行谈判的各WTO成员,特别是美国之间共同达成的协定,并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后最终被纳入WTO法制的。中国“加入WTO”承诺重申了对依据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成本计算的原则,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方可对生产者不依据该原则进行审查。
四、“紧固件案”胜诉的效应
首先,“紧固件案”胜诉最大的意义不在案件本身,而在于中国将更加自信地利用WTO规则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安特卫普大学研究员Jappe Eckhardt说:“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单方面对中国采取措施,中国被动地接受,这次,情况变了。”“紧固件案”是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首次将与欧盟的贸易争端提交WTO解决。由是观之,中国正寻求积极主动运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在这一案件中,中方重点攻击欧盟的“单独税率”条款违反WTO规则,并最终获得突破,显示了中国在运用规则的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次,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欧盟和美国的“单独税率”规则大同小异,都与WTO规则的规定不符。因此,WTO专家组对于“紧固件案”的裁决报告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当中国和美国就反倾销争端诉诸WTO时,同样可以集中火力攻击美国的“单独税率”规则违反WTO规则,专家组很有可能得出和“紧固件案”相同的结论。
最后,在1999年到2009年间,中国企业共受到445起反倾销措施的指控,为所有WTO成员国发起反倾销措施总和的24%。对于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反倾销案件,在“紧固件案”的先例裁决之下,涉及“单独税率”问题的争端解决上自然使中国处于优势地位。例如,2008年10月,欧盟在对华皮鞋反倾销措施即将期满之际发起期终复审,并于2009年12月22日决定将反倾销措施延长15个月;2010年2月4日,中方就此提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其中就涉及“单独税率”问题。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关于单独税率的规定是一种政策性歧视,是和WTO原则相违背的。正如中国商务部2010年12月3日对WTO专家组的裁决回应所称,长期以来,欧盟一直要求中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证明符合欧盟的所谓“单独税率”要求,对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造成严重负担和不公平待遇。“紧固件案”的裁决报告支持了我国的一贯主张。当然,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紧固件案”专家组的裁决报告只是一个中间过程,双方可在裁决报告之后60日之内提出上诉。由于这是对欧盟反倾销体系的一个重大挑战,欧盟很有可能通过上诉对其进行辩护,因此该裁决报告的影响现在还无法进行准确地判断。但是,无论该案的最终走向如何,都将促使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WTO规则来维护自身利益,使中国企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袁雪.紧固件案胜诉效应:欧盟应征收单独低税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2-8.
[2]窦希铭.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单独税率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3]柳春光.应诉企业如何争取适用反倾销单独税率[J].工业技术经经济,2004:(3).
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计国际趋同;制度性话语权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崭新的全球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也是中国跨国公司大发展的时代机遇,“一带一路”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会计提出中国会计国际趋同战略。
一、会计国际趋同战略的深远意义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规制是重要的商业规则。财务信息是企业对国内外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并购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与财务战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且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制度性话语权、书写商业规则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会计国际趋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有利于中国跨国公司对海外业务进行有效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国际经营活动超出了原先的国际贸易的范畴,一批跨国公司应运而生。中国新生的跨国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相同的特征,在对象国设立众多子公司和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和资产配置,进行更为复杂的跨国生产、采购、仓储、销售、并购活动。中国跨国公司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对海外分公司、子公司进行有效控制。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控制,需要在一套国际化会计架构下运行。财务信息有助于中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融资决策、资产配置和并购活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道国也通过会计与财务制度对中国企业进行监管。同时,在更加复杂多样的环境下进行跨国经营,一方面需要中国跨国公司提高会计和财务水平。
2.有利于中国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需求,使中国的会计国际化成为配合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通过会计国际化战略,中国企业得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投资对象国的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丝路基金的建立、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等因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支撑,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活动依然可能受制于资金瓶颈,遇到资金困难。由于海外项目合同金额一般都较大,于是要求企业拓宽资金渠道,加速资金在境内外的周转。
3.有助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国际认可
从政府层面看,中国在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认同。然而,一些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以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为由,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使中国企业蒙受损失。因此,中国财政部门、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学术界研究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通过会计国际化和国际财务战略,提高会计规则的相互认同,避免一些国家找到反倾销的借口。在确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方面,会计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4.有利于中国企业融入当地经济活动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制度看,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已经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同时保留本国的会计准则与之并行。中国也于2006年实施新会计准则,吸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涵,并与欧盟签署了会计准则相互认可协定。然而,中国目前与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未签署会计准则相互认可协定,使中国企业不利于中国企业进入当地资本市场,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经营、并购等活动。
三、实施会计国际趋同战略的政策建议
1.重视规制制订,提高制度性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和进一步开放式发展,中国应积极推进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商业的制订,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主动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顶层设计。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则是中国全球经济治理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国通过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理事会等机构,更为积极地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中国应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各层面事务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跨国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推动国际会计中介机构的发展
政府应引导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跨国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中国企业应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账簿体系,符合国际认可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并提供独立的审计,以反映该企业的真实生产成本、财务状况和市场经济关系,表明中国企业的完全市场经济主体性质。政府应鼓励本国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跨境服务,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跨境执业行为,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企业、中国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指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构建国际会计与审计服务网络,参与国际竞争,重点扶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创建民族品牌。
参考文献:
[1]汪耀翔等.欧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及等效机制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篇10
一、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
在新形势下,诚信价值主要指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括职业道德、专业质量、服务水平以及信誉等内容。除了这些内容,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还有其自身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公司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者必须根据法律规定、会计行业规则以及所在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向企业内部以及社会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会计资料、信息。它既是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知悉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依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不仅包括审计人员个人的诚信,还包括企业行为诚信,其中企业诚信起着直接性、决定性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相对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多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经常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片面、错误的审计工作报告,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的反复出现。
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就必须使诚信成为经济发展之魂。会计审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必须建立起独立的审计诚信体制:因为如果会计审计企业和工作者只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把诚信二字抛之脑后,审计工作就会徒留形式,而失去其监督的真正意义所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旦会计从业者和所在企业不把诚信作为立业之本,不从客观情况出发,一味的迎合被审计对象的需要,不论是进行过低还是过高评估,审计报告都会丧失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的重要性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诚信价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如果将诚实信用贯穿于会计审计工作中,就会促进相关交易主体建立起有效的信任,进而降低不必要的签约成本、监督成本等,从而最大限度得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交易效率与交易总量和交易成本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越低,交易总量越大,就表明交易效率越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交易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二者成反比的关系,交易效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依照诚信原则进行会计审计工作中,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大大提高交易双方预期,提高签约的效率。对于社会来说,企业间的诚信有助于加快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个具备良好信誉的企业,必然会在市场中得到更多交易对象的青睐。因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最无价的利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加剧的今天,拥有良好信用度的企业才会对投资者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
三、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的博弈
我国现阶段的独立审计诚信制度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都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和风险。贯彻诚信的会计师和审计师以及拥有良好诚信度的会计审计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审计失真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在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当诚信价值越大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会变大。相反,当会计审计工作者的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是在粉饰相关工作报告时,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和风险,从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降低。因此,在会计审计工作中每一个个体和企业都应当重视提升自身的诚信价值,在博弈中所累积的“帕累拖效应”越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就会越来越快。
在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的博弈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被审计和会计审计单位的博弈
在被审计和会计审计单位的重复博弈中,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分配和制约权利,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所有权者往往会聘用职业经理人从事相关的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更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股东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而职业经理人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就会高估企业的经济价值。而股东为了核实职业经理人所提供的企业运行状况,就会聘用或者委托专门的会计事务所对其工作报告进行评估,确认经理人的经营成就,提高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此外,由于很多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出任企业高管,在对企业审计报告的评估中,变为徒有形式而失去其实质意义的经理自我评价,这就会让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当企业中会计审计师对报告持有怀疑时,经理往往会利用其职权和身份,打压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他们为了不被辞退,只能一再得放弃自身得职业道德,对审计报告得准确性、真实性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二)会计审计部门之间的博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会计审计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扩大自身的客户范围。在这个过程中,越低的审计成本、越高的服务质量,对于企业吸引新的客户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会计审计部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审计成本的竞争。从发展过程来看,如果会计事务所以提高效率和交易总量来降低审计成本。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弱化审计专业技术的方式来降低审计的成本,就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