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展规划方案

篇1

规划总体思路和原则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目标,以及省、市、区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按照“适度、规模、环保、效益”,培育优质特色畜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养殖标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畜牧业。

规划原则:以合理利用要素资源为基点,遵循发展与环保并重原则,坚持限量、提质、增效的原则,非均衡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环境容量原则,合理布局发展畜牧业。

规划目标

根据我镇土地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镇现有可开发利用耕地面积1.4万亩,山地面积28.2万亩。坚持现有养殖状况及植物吸收、土地消化、水体自净的原则以及国家经贸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全镇生猪饲养量应控制在10万头以内,家禽饲养量控制在5万羽以内。

1、禁养区规划目标

(1)在禁养区内严禁饲养和放牧各种家畜家禽;

(2)禁养区内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

(3)禁养区内现有生猪养殖场应于2009年11月20日前全部予以搬迁、关闭、拆除。

2、禁建区规划目标

(1)取缔禁建区内违章建设养殖场,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养殖场;

(2)禁建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必须于2009年11月20日完成整改,实现达标排放。届时未达标排放的,将予以拆除。

3、适度养殖区规划目标

(1)适度养殖区原则上不再审批建设规模养猪场,新建扩建养殖场,应符合规划要求,按审批制度严格把关,严格实行环保“三同时”,做到养殖场废污达标排放;

(2)养猪场必须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有效削减污染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划定

1、禁养区的划定

禁养区其范围划定如下: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后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镇居民区(居民集中居住区100米范围内)、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刘家工业园区;

(4)葫芦山村至金沙自然村公路下侧;

(5)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6)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7)闽江干流沿江两岸1公里范围内。

2、禁建区的划定

下列区域内保持现有畜禽养殖现状,限制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1)江河沿岸线第一重山朝向江面的山坡和铁路、国道沿线以及水库库区第一重山范围;

(2)集镇规划区、工业园区、自然村生活水保护区、以及区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其他限养区。

(3)闽江干流沿江两岸2-5公里范围内。

3、适度养殖区的划定

禁养区和禁建区以外的区域。

确保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落实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居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召开两委会议,研究部署本辖区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工作。

2、依法明确区划。2009年7月30日前,各村要根据现状作出调整,依法明确划定辖区内禁止养殖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并公布实施。

篇2

一∶幼儿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我园现有专任教师__人.全园执课教师__人,生活教师_人;大专学历_人,在读_人;中师学历_人,中专学历_人,高中学历_人;28周岁以下_人,28-50周岁_人.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但许多教师教科研积极性不高,“只埋头走路,不抬头看路”,致使园内在全县范围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较少,总体来说,园内师资青年教师多,经验不足,师资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师资队伍建设急待加强,我园决定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现根据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特制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发生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

2:弘扬三种精神:乐于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务实创新精神.

3:加大园本培训和师资的引进力度,培养__县教坛新秀至少3名,培养一支本园的骨干教师队伍,设立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制度.

三∶分步实施目标与计划

__年9月—__年7月

阶段目标:

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深化幼儿园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实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园本课程建设,内部环境建设,为幼儿的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提高教师自身基本功,建立起我们自己特色的协作型团体.

措施与计划

一∶进一步健全、修改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民主治园的各项举措,把各项监督机制落实得更细更实,进行科学民主管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搞好师德教育,建立起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协作型团体,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弘扬乐于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务实创新精神.

三∶组织教师进一步领会“纲要”精神,不断学习中外先进的幼教理念,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用自己培训自己的方法,采用各种交流活动、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学能手大赛等方式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四∶进行校园网络建设,建立幼儿园网站,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教育资源共享,家园紧密沟通.

五∶搞好园本课程建设,创办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和便利.

__年9月—__年7月

阶段目标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科学化、网络化、人本化等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立足园本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步形成学习型组织,创设一切有利条件,提升我园的综合办园实力,以优质的办园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争创县优质园,不断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措施与计划

一∶对教职工全面实行量化考核工作制,从而达到整体水平的全面发展提高.

二∶全面搞好各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立足本园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做细、做实,充分发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逐步形成学习型团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内化、转化到教育行为之中,既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最大利益,又能指向幼儿发展的未来方向.

三∶抓好“青蓝工程”,为新进教师选配师傅,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让新进教师迅速胜任本职工作.

四∶全面推进园本课程研究,创幼儿园园本课程教育特色.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园内生活和社会活动,创设一个宽松、愉快、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形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六∶制订园内骨干教师评定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与积极性.

__年9月-__年7月

阶段目标

实现现代化管理机制,创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层次开展现代化幼儿教育研究;教学上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加大园本培训和师资的引进力度,培养__县教坛新秀至少3名,培养一支本园的骨干教师队伍,设立园内学科带头人制度;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取得广泛、良好的社会效应.

措施与计划

一∶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层不断吸取新的管理理念,提高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形成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的现代化管理团队.加强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并形成系统的幼儿园管理体系.

二∶依靠课题研究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大园本培训和师资的引进力度,努力推动幼教名师工程,尽快培养出多名在全县范围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教师,以此带动全园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时注意把握团体与个人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团体的发展为基础、为背景、为养料,在团体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同时,又以个人的发展促进团体的更好发展.123

内容.

三∶进行课程改革的第三阶段,完成园本课程、特色课程及新课改的整合.

四∶运用网络系统在幼儿园网站上把幼儿园档案材料整理完善,进一步管理、加工、利用,建立适宜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篇3

(一)园区建设行动

行动总牵头单位:县经贸局、县发改局。

工作目标:在建和新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立项和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工业项目落地实现无障碍施工。

工作内容和要求:

1、完成目前在建的东、中、西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东、中、西部工业区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按青委办〔20*〕13号文件确定的“三十工程”进度要求如期完成。

2、开工建设48个已供地未开工项目和前两年已签约未落地的19个项目,厂房建好后及时督促企业安装设备早日投产。①相关乡镇要帮助、督促已供地未开工的48个项目原则上要在2011年年底前建设好厂房并投入生产,其中:*镇6个,*管委会13个,船寮镇25个,*镇2个,鹤城镇、山口镇各1个。②相关乡镇要加快前两年已签约未落地的19个项目的供地和落地建设进度,并争取在2012年底前投产。预计上述67个项目到2014年底前能新增产值80亿元。

3、完成新增5000亩土地所在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今后五年选商引资实行“零”距离供地。①县规划建设局对新建工业园区要按照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做好规划工作。②落实专项资金,按规划做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工作,重点抓好*、*武垟、*、船寮陈合等区块防洪堤、陈篆至*和船寮至*左岸的公路设施建设,争取在2013年前完工。③有关乡镇和供电、通讯、供水、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及时完成已征地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和配套项目建设。

(二)空间拓展行动

行动总牵头单位:县国土资源局。

工作目标: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拓展5000亩工业用地规划空间;按上级每年下达1000至1200亩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五年完成5000亩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报批工作。

工作内容和要求:

1、规划工业产业园区。县经贸局牵头做好全县工业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按形成产业集聚的要求,选择工业用地区块。

2、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业用地规划指标。县国土资源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落实专人,到实地调查,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业用地空间拓展提供依据。县国土资源局在2010年12月前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落实5000亩工业用地规划,后续发展再增加工业用地规划。

3、落实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做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在年度用地指标上重点向工业企业倾斜,同时要积极包装项目,争取列入省重点,使用省留用地指标。①20*年报批*外洋工业用地450亩,完成已批准992亩土地的征地政策处理工作(*沙埠300亩、*42亩、*150亩、*186亩、*314亩);②2010年报批工业用地810亩,其中*530亩,*上叶洋130亩,*150亩;③2011年至2013年报批农转用和土地征收2750亩,其中*镇*200亩,船寮镇赤岩520亩,*镇*200亩、*130亩,*镇*洋100亩、*700亩,*镇*150亩,祯埠陈篆300亩,*镇*450亩;④2010年底前完成1442亩土地的供地工作,2011年6月底前完成810亩供地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完成2750亩供地工作。

4、加快开展开发区整合和园区前期项目工作。通过就近整合和异地整合,利用围垦滩涂、开发低丘缓坡等形式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重点抓好园区的选址、项目规划、立项,河滩地和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①县经贸局、县建设局及时提出工业区选址、开发意见;②工业区块用地涉及到河滩地、林地的报批,由水利局、林业局负责及时完成报批工作;③交通局、水利局重点抓好*、祯埠陈篆、*武垟、*、船寮陈合等区块的防洪堤、桥梁和道路的规划与报批工作。县发改局在2010年5月底前完成交通、防洪等工程立项。

5、及时完成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和供地工作。相关乡镇必须在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后三个月内完成征地政策处理工作,县国土局在征地完成后三个月内完成供地工作。

6、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多层厂房,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企业用地。

各相关单位要按季度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后续工作计划情况。

(三)选商引资行动

行动总牵头单位:县经贸局。

工作目标:到2013年前新引进项目总投资50亿元,招商项目形成产值达130亿。

工作内容与要求:

1、整合招商资源。在县经贸局建立招商机构,负责全县日常招商工作,重点工业乡镇要设立招商办,负责招商项目的落实和管理工作。县编办、财政局负责落实人员编制和专项经费。

2、加快项目库建设。经贸、发改、旅游、农业等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工业、旅游、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搜集,重新编制投资指南,要求在20*年12月前完成不少于50个项目的投资指南编制。

3、合理产业布局。实施开发区整合提升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县经贸局要在20*年12月底前完成新开发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①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及压延、服务外包等产业,2014年要形成80亿产值。②*、*等区块要引进精铸阀门产业,打造阀门之都,2014年要形成15亿元产值。③船寮、*、*等区块要积极引进五金电器、金属加工压延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2014年要形成35亿元产值。

4、拓展招商范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招商活动,不断拓展招商范围,加大央企和省属企业的引进力度,引进超亿元的大项目至少10个。①坚持招大商。组建招商小分队,面向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招商活动,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行业龙头。②适时在温州等地举办一些招商活动,积极引进温州等地的机械电器、五金制造等项目;③每年4月份派人参加义博会,重点引进金华地区的五金制品项目,每年5月组织人员参加海交会,重点引进台资项目,每年6月组团参加宁波的浙洽会,重点引进外资、侨资等项目。

(四)转型升级行动

行动总牵头单位:县经贸局。

工作目标:到2014年底,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企业新增产值70亿元。

工作内容和要求:

1、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实现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化:①县经贸局、环保局每年确定重点节能减排责任单位,确保完成目标任务。②县环保局、经贸局要及时关停小炼油作坊,完成粘土砖和环境污染的整治任务。③县环保局要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整治。④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⑤县供电局对高耗能铸造行业实行谐波治理。

2、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县科技局、经贸局要组织实施关键、共性技术10项,实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5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5项。①加大对三辰电器、绿水分离等企业的国债项目扶持,加快PTA成套专用离心机、矿山通风控制成套系统开发,要求在2012年完成。②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新技术产品。③规模以上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比率在10%以上。④引进培育钼、叶腊石深加工项目。

3、实施品牌战略。县工商局、质监局要加强对意尔康、青山钢管、青山钢铁等企业的品牌培育,使之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到2014年前,完成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只,省著名商标8只,中国名牌2个、浙江名牌8个。

(五)优化环境行动

行动总牵头单位:县纪委。

工作目标:到2014年,通过实施优化环境系列行动,促进发展环境大转变、企业项目大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工作内容和要求:

1、开展清费减负清查活动。县纠风办通过开展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三项清理工作,规范审批事项,明确收费标准,查处涉企“四乱”行为。严禁各种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

2、开展机关服务效能提升活动。县效能办、审批中心及相关涉工部门通过推进行政许可职能整合归并,实行“两集中、两到位”的窗口化审批,规范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模式和项目审批服务,并积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网上审批。努力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服务制度。由县效能办牵头,加强干部作风检查,组织纪委特邀监督员开展机关效能暗访活动,对暗访查到的人和事要及时给予爆光和处理。由县效能办牵头,联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深入园区和企业,对企业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涉工部门到企业一线调查摸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3、开展发展环境测评活动。每年全县工业经济大会召开前,由县纠风办牵头组织开展“百家企业评部门”活动,对涉企服务部门的依法行政、服务质量、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主要媒体上公布,扩大评议活动的影响力,对评议结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4、开展金融服务企业活动。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开展企业动产抵押、股权和商标权质押、保证担保及部分信用贷款等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加强银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落实金融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具体措施;每年开展1至2次银企对接洽谈会,实现银企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发展。

5、对工业“五五行动计划”实施做出特别贡献的企业给予重奖。①设立工业“五五行动计划”功勋奖。在实施工业“五五行动计划”期间,产值超亿元和当年税收净额3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且当年的产值和税收比上年分别增长20%以上,按产值和税收各50%的权重,评出前10名,每家企业奖励100万元。②设立工业“五五行动计划”新星奖。在实施工业“五五行动计划”期间,凡当年招商引资引进的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土地以熟地挂牌出让的,一年半内投产的或土地以生地挂牌出让的,两年内就投产的,每家企业奖励20万元。③设立工业“五五行动计划”投产奖。对20*年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凡在20*年已建好厂房未投产、项目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年8月底前安装好设备投产,且连续正常生产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若20*年实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不足20万元的,以实际缴纳的税收总额给予全额奖励。20*、2010年新投产的符合产业投资导向目录,且工业用地在10亩以上,20*、2010年度亩均实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税总计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核准后,一次性给予奖励20万元。已享受“一厂一策”企业不再享受该投产奖。

二、建立组织机构

县里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纪委、组织、宣传、涉工部门和相关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业“五五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由经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工业“五五行动计划”的日常工作,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强化督查考核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稳步实施,注重实效,全面推进”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收费窗口规范化服务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提高全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收费所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组织机构

成立江西昌泰高速公路*收费所收费窗口规范化服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规范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费室。

主任:*(兼)

成员:*、*、*、*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对*收费所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的领导和监督,定期研究“活动”推进意见,对“活动”领导组办公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督办。

办公室职责:负责对*收费所规范化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服务和推进工作,认真做好检查、督查工作,定期进行奖评和考核。

三、活动要求

此次规范化服务活动,由征费室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发动,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积极推进。督促员工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礼仪,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服务效率,落实便民措施,不断提高*收费所规范化服务水平。通过高起点规范,高标准要求,高效能服务,确保“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风得到有效落实,着力提升社会形象,推动*收费所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

四、活动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规范员工从业行为,全面提升行业服务理念和文明服务规范,努力打造员工新形象,通过高效服务,实现我所工作效益的提高。活动内容要涵盖全所工作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六个统一:统一企业文化规范;统一机构标识规范;统一办公环境规范;统一着装规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统一文明用语规范。树立三种理念:树立车户中心理念;树立积极上进理念;树立安全效益理念。实现一个目标:实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目标。

五、时间安排

(一)学习动员阶段(2009年8月1日—15日)。征费室要迅速组织辖内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收费窗口规范化服务考核管理办法》(赣高路费字(20*)14号)的规定,把收费窗口规范化服务活动精神传达到每位员工,通过学习、动员、部署、宣讲、教育、提高等,使每个员工切实认识到规范化服务对*收费所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规范化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个农信社员工心中,切实调动广大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共同参与的能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16日—8月31日)。各部门要认真遵照实施方案要求,迅速动员部署,成立领导组织,落实主管责任,明确办事机构,强力推进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三)建立规范化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各部门要不断总结规范化服务活动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规范化服务活动工作机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活动来抓,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实现*收费所行业形象的全面提升。

六、检查监督

规范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不定期对各班组进行检查和督导,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提出批评性建议或给予相应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检查、处罚和整改情况在*收费所务会进行通报,对规范化服务活动不积极响应的班组和个人进行约见谈话或诫勉谈话,对直接影响*收费所规范化活动开展效果的班组和个人,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

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全所规范化服务工作的监督,促进*收费所整体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征费室专门建立监督员暗访制度,对各班组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我所聘请的监督员经常性地开展明查暗访,对各大班组规范化服务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书面形式向本级规范化服务工作领导组反馈情况。规范化服务工作领导组要高度重视监督员的工作,对监督员反馈的情况及处罚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和处理。

七、车主用户投诉受理

*收费所一线费收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讲究处置方法,避免车主用户多头投诉。费收人员遇到客户有意见时,不论是主观或客观原因引发的纠纷,都必须耐心地向车主用户做好解释,严禁与车主正面冲突。若遇司机不满意,当事人经解释仍难以处理的,应立即报告当班负责人或征费室负责人,由当班负责人或征费室负责人受理并协调处理。若责任在我方,当事人、班长或征费室负责人应当向客户致歉,争取客户谅解;若征费室和车主用户双方都有责任,应以诚恳态度向车主用户就我方责任表示歉意,同时用和蔼语气向车主用户说明过错之处,避免与车主争吵或冲突。若车主对处理仍不满意或出现完全是由于司机过错并向费收员无理取闹时,应立即报告征费室领导,必要时向当班领导报告请求派员处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受理各类投诉的主管职能部门(举报电话*),其他各室必须协同做好各类投诉案件的受理核查和处置工作。征费室应建立投诉受理登记制度,各类投诉实行首问责任制,根据“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各有关职能部门对直接接待受理的客户投诉(包括来电、来信或直接上门的投诉),以及由当班领导直接受理转办或新闻媒体转来的投诉,都应立即受理。各部门要制定客户投诉受理办法并公布举报电话。

八、奖惩与考核

(一)*收费所员工违反《规范化服务准则》的处罚。*收费所员工凡违反本《准则》规定之一的,办公室责成相关联社对当事人处以200元罚款,如同一当事人同时违反多条规定的,累加处罚,并对一次违反者取消当年各类评先资格;同一当事人在一年内违犯二次(含二次)以上者,根据情节轻重和对*收费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按照《*收费所业务“十不准”》的处罚规定给予处理。

(二)对被投诉

人及单位的处理。凡经受理的投诉,经查证属实,情节特别严重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损*收费所形象的,办公室将责成相关部门给予被投诉当事人处以200—500元罚款、待岗直至解除劳动合同(辞退)的处理,同时追究所在负责人的责任,并在*收费所通报批评。

(三)对违反投诉受理处理程序规定的处罚。各受理处理投诉职能部门和承办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程序认真处理各类投诉。凡违反客户投诉受理处理程序,对投诉事件处置不当,人为造成事态扩大,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的,办公室将责成相关部门分别给予受理处置经办人和信用社主任200—500元罚款,同时给予相关责任人纪律处分,并对相关责任人和所在部门在*收费所通报批评。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市城乡规划工作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城乡规划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切实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争当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二、整改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整改目标

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按照“沿海新兴临港工商业城市、长三角产业北拓承接基地、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以及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思路,加快研究和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尽快启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服务,致力建成“服务最优、效率最高”部门;进一步优化队伍整体素质结构,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效型、法治型、和谐型的“六型”机关。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更好地破解传统的规划管理和发展模式的难题,突破束缚规划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敞开胸怀,谋划未来。多渠道发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充实完善整改内容。

——坚持真抓实干,责任到人。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责任人、目标、时限,以及措施,坚决杜绝抓而不实、抓而不紧、相互推诿的现象。

——坚持阳光监督,促进落实。通过网络、宣传栏、座谈会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布整改方案,接受监督,确保整改方案的落实。

三、整改落实任务与措施保障

(一)解决规划编制的超前研究不够深,编制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切实加大城乡规划编制力度,提升规划的水准,全面完善全覆盖的规划体系。

——存在不足:规划编制的超前研究不够深,编制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已经初步构建起一整套的城市规划体系,但控规全覆盖后的成果质量,对满足依法规范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说,操作性还有差距。对大市区发展战略定位还不够高,眼界不够宽,重要节点地段城市设计等重点规划的深化、推进速度不快,规划水准有待进一步提升。统筹城乡、高效组织协调市、县、区各类规划编制的力度不够、方法手段创新不足,规划经费保障和专业人才集聚还不能满足目标任务的实际需求,组织体系和务实创新机制有待加强。对城乡建设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做好统筹兼顾以及一些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置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整改举措: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编制的研究力度,全面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城乡规划覆盖面广、整体质量优。

积极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和拓展城乡规划编制深度,有计划、有重点地落实编制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一是研究新问题。将大市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作为城乡规划工作重心,坚持与时俱进,敏锐把握区域与城乡发展重大命题和热点、难点,确保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认真组织研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发挥规划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目标进一步加快大市区的规划建设,努力发挥*作为中心城市在沿海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层次,加强港城互动发展,积极拓展大市区发展空间,解决沿海不临海的问题,把*建设成为中国沿海新兴临港工商业城市、长三角产业北拓承接基地、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当前在深入研读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向上对接,重点是扎实抓好城乡统筹工作,编制好试点镇规划,突出搞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的对接沟通,促进市域范围内城镇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围绕2030目标年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做好有关基础性工作,争取尽快启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大战略问题的研究,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大市区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调整、水源保护、城南新区等规划。加大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重点研究社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的时序及房地产调控、交通停车、服务业集聚等规划。二是探索新思路。针对城乡规划薄弱环节努力创新,提高质量。研究和探索城乡规划统筹协调发展之路,协调处理好城镇与乡村、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关系;研究和探索规划全覆盖对发展的时效作用,及时、有序协调好有关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体系;研究和探索城市特色的塑造问题,大力引进高层次单位帮助规划设计,提高策划、设计水平,邀请专家审核论证把关,抓好实施环节的细节管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深入搞好保护性规划和强制性要求的把关;更加突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规划可操作性,加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设时序、产业调整、城中村改造等规划的策划。三是运用新技术。积极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完善市、区两级规划编研中心工作职能,整合现有规划系统的人才,加强规划设计技术工作的研究;做好测绘基础工作,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对近期建设项目的时序进行动态控制;加强规划信息化管理工作,及时公开审批服务信息、管理信息等;建立交通评价机制。四是采取新举措。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把好任务交办、技术审查、公示审批等重要环节,推动规划编制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全面放开规划编制市场,引进市外高资质设计单位,加强与规划设计单位的对接指导,发挥高资质设计单位的典型示范作用,提高设计水平。加强规划编制的经费保障和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申报年度规划编制经费计划,争取市规委会的大力支持,保证经费保障到位;完善专家咨询论证机制,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整改责任及时限:分管领导为王宏程,责任单位为规划技术管理处。在2010年前要有新的实质性的全面推进。

(二)解决创新规划服务的措施研究不深,规划对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切实加强规划审批管理服务工作的研究,推动大市区规划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存在不足:创新规划服务的措施研究不深、落实不够有力,主动服务意识仍然不强,超前服务还不够。

虽然近年来我局实施了压减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时效和挂钩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但是落实上还不完全到位,突出表现在“三多三少”,即坐等企业上门多,超前介入服务少;被动服务多,主动上门服务少;一般多,个性化特色服务少。个别单位少数人员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超前性不强,服务态度冷淡,在政策的执行上灵活性不够,主动自觉地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还不到位,导致一些领导和基层单位、群众对规划部门工作的满意度不太高。对新的服务措施研究还不深,执行和落实上抓得还不到位,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还不强,主动超前服务的力度还不大。特别是超前介入服务、指导不够,对市里的规划设计要求与规划设计单位主动沟通不够,客观上一定程度造成了建设单位设计工作的多次反复。

——整改举措:切实加强对规划审批管理服务工作的研究,积极推动和服务大市区规划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规划编制是基础,实施是关键。三分编制,七分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对规划实施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按照法定程序来实施规划,积极拓展规划管理的覆盖面,健全制度,充实力量,全力服务城市建设。一是积极开展规划课题研究。开展城乡规划重点工作的调研,加强城市规划科研项目管理,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开展研究工作。从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出发,按照控规和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对各类建筑的总平面和单体方案严格审查把关,以创新管理机制为先导,通过市外甲级设计院多方案竞选措施提升城市临街建筑品位,加快引入专家咨询审议制度,优化健全规划审批决策机制,力求新建的所有建筑都能展示时代风貌,体现*特色,打造建筑精品。当前要重点研究城市规划领域的综合交通、公交优先、控规经济性、历史文化保护、地下空间利用等方法、技术和政策,加强都市圈建设的规划协调机制、区域城际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机制等,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成果的可操作性。注意结合*实际,对规划设计要点从强制性指标体系和引导性规划要求上作深入研究,更好地在前期规划阶段把好关,为规划设计提供系统、全面的要素,为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做好科学的前期规划论证。要注意加强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出台太阳能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文件。二是加强规划业务人才的培养引进。采取超常规、突破性的激励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规划专业人才,公开招录业务人员,充实行业队伍,完善人才结构。同时,进一步强化现有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经验,不断更新城乡规划业务知识,提升城乡规划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管理水平。想方设法引进经济、社会等相关专业人才参加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不断壮大专业化规划管理队伍。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重新审视和反思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积极探索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调整的方式方法,突出抓好规划系统内部机制的改革提高,结合实际,加快制定完善与新法律相配套的政策性文件、规划技术规定与实施措施等相关的制度、规范、规定,便于实际操作。同时尽快对市内现行城乡规划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做好衔接工作,全面构建依法行政、按制度和程序办事的标准化规划管理制度、程序框架体系。重点研究出台《市区民房规划管理办法》、《*市市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办法》、《部门服务职能化办法》,修订《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四是适时修改完善规划公示制度。重点围绕提高规划公示的实施效果,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管理的批前公示、规划许可变更的批前公示,规范公示意见的采信与反馈。按照法律规定和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的需要,积极推动并完善规划听证制度。

——整改责任及时限:分管领导为孔逸忻、王绍前,责任单位为办公室、综合督查处、法规监察处和规划技术管理处。在今年10月底前要完善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解决审批周期仍然较长,服务效能提升还不很快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服务,提高效能。

——存在不足:审批周期仍然较长,服务效能提升还不很快,对受大市区规划调整影响的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主动性不够。

基层和企业反映,规划审批慢、审批难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虽然已经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实现全省各市规划行政审批时限最短,但客观上规划工作法定的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对如何统筹合理安排审批事项、缩短办结时限等问题,在主观上还缺乏研究,创新不够。工作中有时存有超时办理和不够规范、细致,缺乏追求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不能切实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思考问题不深入,关系协调不全面的现象。网上公众互动平台少数投诉件处理不够及时、政务公开范围不够广泛。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效能建设还不到位,反映出我们的工作与规范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整改举措: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目标,深入推进部门特色服务,创新、完善规划行政审批运转程序和管理方法,提高审批服务效能,确保所有审批项目都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办结。

着重抓好十项服务措施的完善和创新,边学边整强服务提效能,边整边建保增长促发展。一是优化规划审批流程。按照集中审批权、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的要求,再造审批流程,在去年已实现省内各市规划服务时限最短的基础上,对审批流程再清理,报建程序再压缩,审批时限再缩短。二是建立重点项目服务“直通车”机制。创新局领导班子、职能处室与重点企业挂钩服务制度,对市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实施全过程跟踪服务,定期深入企业和建设现场,主动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针对重大招商项目、重点建设工程需求全力开通个性化、无假日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三是以“四项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局班子成员挂帅,各司其职,突出服务和效能,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内部运行机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在压缩和简化流程基础上,特事特办,即送即办,做到“一口受理、同步办理、依法合理”。外部协调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项目,及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区级政府沟通协调,积极牵头同步办理。督促检查机制。按时汇总项目办理进度,及时跟踪检查项目推进情况,明确责任追究。四是全面实行规划审批“要素审查法”。强化审查的程序性控制,重点审查强制性规定要素,完善规范工作流程,限制自由裁量权,除需要控制的重点区域和地段外,弱化对建筑平面以及单体建筑的构图、功能、形式、色彩等的审批,严格落实审查人、审核人和审批人三级责任制。五是简化园区和高速圈外项目审批手续。对工业园区项目、高速圈外项目和临时建设项目中,凡不需要规委会研究由我局直接审批的,改原来市局、分局两级会审为分局(处室)直接审批报市局备案,简化审批程序,只要符合控制性规划和技术条件,做到随到随办,日办日结。六是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规定。在完善和落实窗口审核受理、承诺办结、联合审批、领导轮流窗口坐班和签批AB岗、一次答复二次办结等各项服务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容积率管理、日照分析、规划变更管理等规定,进一步强化审批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健全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长效机制。七是强化技术服务主动超前介入。整合现有规划系统的人才,超前介入重点项目,提前了解规划审批需求,明确专人上门,帮办申报材料,请专家先行审查方案,加强沟通协调,减少环节,提高一次性通过率。八是建立审批质量评监制度。定期对审批项目进行回头看,从“办事时限、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监,分层次进行逐项分析,请服务对象质询、测评,由业务处室、分局自评、互评,局领导、专家点评,根据评监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的措施和方法。九是建立城市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度。在完善市规委会决策机制的基础上,拟研究建立城市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赋予规划技术咨询、审查和方案评审等工作职能,完善议事制度,保证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相对分离,提高行政审批时效,集中精力服务大项目、重点项目,发挥政府决策参谋作用。十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督查小组,对所有规划审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督查,全面考察办结时限、办理质量、服务态度等。实行“每周一报”制度,在每周的局业务会办会上通报督查结果。

——整改责任及时限:分管领导为孔逸忻,责任单位为综合督查处、规划技术管理处和监察室。在今年10月底前要形成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㈣解决依法规范管理抓得还不严,民房违法建设发现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还不十分健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行为。

——存在不足:依法规范管理抓得还不严,民房违法建设发现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还不十分健全。

规划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全面实施后,对我们依法开展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健全完善。市区民房建设虽然从客观上讲,审批工作已经停止了10多年,居民住房矛盾比较突出,民房违法建设也多数在后街背巷,而且基本都是在节假日、夜间突击施工,速度快,隐蔽性强,发现、查处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我局主观上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可以说,目前我局尚未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及时发现、立即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从而形成民房违法建设发现慢、查处难、执法更难的现象,一度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邻里矛盾的焦点、重复上访的难点。

——整改举措:切实加大规划管理执法监督的力度,创新民房规划管理办法,努力将各类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全部纳入规划管理范围。

执法监督是城乡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进一步依法加大城乡规划管理的力度。要利用规划监察支队机构升格的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管理队伍和机制,加强与城管、街道(乡镇、社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形成合力。一是严格执行规划。在各类建设活动中,做到没有规划不决策,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不供地,没有批准过的规划不招商,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真正达到有规划可依、有规划必依、执行规划必严、违反规划必纠。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对大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活动,特别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改变规划用途等违法行为,开展全天候的巡查,实行全过程的监察,坚决不留“盲区”,不拽“牛尾巴”。强化执法工作的强制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跟踪到具体项目,建立流动巡查制度,坚决遏制规划批后随意变更现象。完善与综合执法部门的协同机制,避免规划监察中出现盲区。三是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处罚的事前告知、听证公示、督促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执法程序和管理制度,确保规划行政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和适用法律条款的准确性,确保不发生行政败诉案件,赢得执法工作的主动权。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定和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划行政许可听证等制度,特别是对违法建设管理不到位,听之任之的行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强对限制自由裁量权的研究,从制度和关键环节上加强管理,避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保护干部职工。五是实行民主监督。创新规划审批、执法听证制度,对重要地段、重要区域、重要项目或群众关心的建设项目,主动邀请广大市民、开发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利害关系相对人的代表适时举行听证会,听取广泛的意见和建议。

——整改责任及时限:分管领导为孔逸忻、李仁俊,责任单位为办公室、法规监察处、监察室。在今年10月底前要形成《市区民房规划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完善好大市区规划管理监察执法工作运行机制。

㈤解决政治理论学习研究不够透彻,规划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深度还需强化的问题,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存在不足:政治理论学习研究不够透彻,规划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深度还需强化。

虽然长期坚持集中学习日制度,严肃学习纪律,建立学习考勤和学习成果登记等台帐,但平时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强调的不多,组织力度欠缺,专题讨论和学习交流少。规划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提高不快,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虽然十分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检查,做到逢会必讲,警钟长鸣,但是抓得还不够紧、不够深,个别人员的廉政意识还不强,企业对个别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反映,充分说明党风、行风和廉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整改举措: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在全系统开展以“整顿作风、增强素质、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实行开门,公开评议。紧紧围绕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问题,按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印《服务指南》手册,将所有规划方面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纪律、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全部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内部工作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机关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工作运行通畅、高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编制审批流程图和政务流程图,向社会公布职权项目及审批事项、公开范围等。定期开展规划集中服务活动,现场办公,搞好便民、为民服务活动。局领导带领业务处室深入基层、群众征求意见,并将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勇于打破工作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改进管理方式,积极服务和推进城乡建设大发展。与有关高等院校联合举办硕士专修班,提升规划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规划管理上水平、行风建设登台阶、违建查处有突破、审批服务争一流”大讨论,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目标承诺、岗位示范、责任公示为抓手,丰富机关作风建设内涵,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规划管理方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开展以“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廉洁从政先进典型的事迹,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反面典型案例,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

——整改责任及时限:分管领导为孔逸忻、王绍前、李仁俊,责任单位为办公室、机关党委、监察室。在近期要开展一系列活动,创新有关机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成立《整改落实方案》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整改落实方案》涉及的重大问题,监督检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单位(处室)要将《整改落实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积极解决,确保《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规划;发展规划

一、电力系统规划的目标要求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首先在总体上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技术上的合理性,二是投入上的经济性。

规划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技术性能合理和总支出费用最低的问题。为了使规划方案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就需要认真研究电力系统的自身特点和规划的具体环境,然后选择有效的量化分析手段,以便使决策行为最大限度符合预定的目标。

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因此,合理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同时,电力工业又是一个设备和技术密集性行业,设备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不合理的规划又将造成连续顺性的费用和维护费用的极大浪费。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规划方案形成的科学性和求解过程定量化成为可能。

二、电力系统规划的任务及流程

一是能源规划,属于电力规划的前期准备,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规划区一次能源平衡关系和开发条件;分析各类能源的储存分布、输送方式、可供能力、成本估算等,为电力规划及其他能量转换需求提供依据。

二是电力负荷预测,主要任务是,依据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及要求,预测规划期内对用电总需求的相关数据。

三是电源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能源规划和规划期电力负荷需求,提出电源布局与电源容量建设方案。

四是电网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提出主干网络结构设计规划方案并给出系统地理接线图。

实际上,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电力系统而言,只是两者的作用或功能不同,一是发电,一是输电。一般情况下,两者分开处理,然后进行总体协调。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共同实现系统未来的供求平衡。

三、电力系统规划的划分

电力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若按用途划分,则有运行规划和发展规划两类。

运行规划主要针对电源环节而言,它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短期内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确定机组出力分配,进行发电成本和互联系统效益分析,制定燃料需求及储存计划等。

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远景(5-20年之间)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其内容包括:电源布点、装机规模、更新计划、网络结构、输电走向、联网设计等。并在总体上力求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合理,电能质量合格和运行的经济性。

发展规划若按规划的周期长短,又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

短期规划一般指5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针对网络部分进行优化或改进设计。研究5年内电源、电网建设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对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找出电力工业中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电量平衡、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提出5年内电源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电网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开展二次系统规划工作。进行逐年投融资、设备、燃料及运输平衡,测算逐年电价、环境指标等。

中期规划,一般是指1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对系统未来发展结构或方向进行规划估计,通常一个中型水电站建设周期为10年左右,为此需将电源和电网综合在一起规划设计。研究5~15年内电力系统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发电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节能分析、环境及社会影响等。分析: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流向。提出:规划水平年的电源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电网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宜对建设资金、电价水平、设备、燃料及运输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长期规划,一般是指2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它主要是对系统发展的未来给出一种趋势性的设想方案。

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发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综合分析煤、水、电、运和环境等。提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基本布局、基本结构,能源多样化等;电网主框架。必要时提出:更高一级电压的选择意见;电力设备制造能力开发要求;电力科学技术方向。

1.各阶段规划内容与差别

五年规划(设计)包括:大区电力系统设计,省或地区系统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程设计的系统专业配合,电力系统专题设计。

中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重点是测算和分析电力建设资金、电价水平等。长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重点是研究资金、电价、设备供应、人员培训等问题,提出措施。

电力系统规划之间的关系及作用。五年规划(设计)以现状为基础,并应在中期、长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中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表现,也是对中期、长期规划进行补充和修订。其是编制、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依据,电力工程项目开展设计工作的依据。

中期规划以五年规划为基础,并应在长期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其是长期规划的深化,也是长期规划的补充和修订,是电力工程项目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的依据。

长期期规划以五年规划和中期规划为基础,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2.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1)五年规划(设计)即大区电力系统设计。任务是以系统内大电源的接入和主网络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系统内主力电厂的合理布局和主网架的结构问题,相应于推荐方案的无功补偿容量及其配置,某些系统运行技术条件的校核,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如系统调峰、调频、调相调压及系统稳定、短路电流、过电压等问题)。(2)省或地区系统设计。在大区系统主力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和主网架方案已经确定的条件下,研究省及地区电源接入系统方式及二次电压等级的网络方案,通过系统潮流、调相调压及短路电流计算,提出省及地区的系统接线方案及相应需要建设的输变电项目(包括无功补偿配置)。(3)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根据负荷分布和电厂合理供电范围,研究电厂最佳接入系统方式(包括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电厂送出工程相关网络方案、建设规模及无功补偿配置,并提出系统运行对设计电厂的技术要求(如稳定措施、调峰、调频、调压设备的规范及发电机的进相及调相能力等)。(4)本体工程设计的系统专业配合。把电网规划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中确定的技术原则落实到具体工程设计中去,包括设计规模,分期建设方案,电气主接线、主设备规范,建设进度、技术条件校核及可能采取的措施等。系统专业的配合资料是本体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电力系统专题设计:系统扩大联网设计;系统高一级电压等级论证;交、直流输电方式选择;电源开发方案优化论证;输煤输电方案比较;弱受端系统供电方案;特殊负荷的供电方案;发电机励磁方式论证;发电机快控汽门控制方式研究等等。

中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等。

长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根据动力资源和负荷分布条件;电厂建设条件、可能开发的设备制造的技术条件,提出发电电源构成和电源布局方案(包括对发电机组设备技术水平的要求)。电力网发展规划根据对大气环境及社会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此外,还必须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提出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和课题,以保证电力系统能不断地向用户提供充足、安全、可靠、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电力。还包括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等。

四、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

1.基本条件分析

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3个,即电力负荷需要、动力资源开发及运输条件许可、发变电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及时。

2.基本功能分析

分析电网功能就是分析电网各部分及某些大电源及主要网架的作用。对基本功能的分析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全网供电范围、电源建设地点、电源的作用、分区电网之间的送受电关系等,其次应分析主力电源的合理送电范围、功率流向及相应的网架,最后是地区电网的情况。分析时要注意:随着系统的发展,电网各部分无论是电源、网架还是输电线的功能都是变化的。

3.基本形态分析

分析发电厂与变电所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是电网结构。最基本的电网结构有辐射型、链型及环型3种,电网结构主要取决于电厂和负荷的分布、电网覆盖地域的情况等。电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分层分区原则,即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构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地域的下一级电网解列构成不同的地区电网,地区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电压支撑和无功储备。

4.动态分析即弹性分析或可变因素分析

主要是指电网实际发展进程与设计预计有差别时规划电网的适应能力。可变因素主要是指:负荷实际增长超过或低于预计;电源建设进度或顺序发生变化;主要送电线路投产时间提前或推迟等。因此电力系统规划要采用滚动的方法不断修正。

5.限制性条件分析

在制定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那些会影响方案成立的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性因素;供水水源条件;煤矿建设进度不能满足电厂需要;厂、所区公路、铁路、码头的建设进度和规模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输电线存在跨江、河问题;主要电气设备制造困难等。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规划;编制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意义

实践科学发展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取决于办学的质量与效益。它涉及的不仅是教学资源的竞争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科学发展问题。唯有科学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履行学校使命职业院校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要预测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环境变化,并对多种变化引发的问题提出预先的解决方案,以采取积极的措施。

明确发展目标 职业院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必须用基于现实、切实可行、条理清晰、陈述简明的文本规划进行说明,成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蓝本。

认清发展要素 职业院校由于历史根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背景、发展目标等原因,形成各自不同的发展要素和特色。认清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研究、实训能力培养等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要素,方能成就未来的规划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理念

编制有质量的学校发展规划,应有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立足社会需求 审视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和学校在其中的位置,定位自身的发展空间,使学校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重视和谐发展 处理好各类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整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依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统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营造适宜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彰显自身特色 明确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专业品牌和学科体系。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策略

发展适应需求 职业院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自身发展规划要符合经济建设需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校所处的发展环境作出科学的判断,找准自身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学校的比较优势,编制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方案。

顶层结合基层 注重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愿望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顶层规划能传递至基层部门规划,基层愿望能反映到顶层规划。

规划考虑执行 规划要留有充分余地,保障切实可行。规划要求保证能够实现,不是尝试科学试验。历史经验表明:最大的失误就是规划失误,最大的浪费就是规划浪费。

重在实施过程 编制学校发展规划,待论证表决通过后即进入规划实施阶段。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即表明实施行动开始,实施绩效评估随即跟上。务必防止束之高阁的档案型学校发展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应逐年滚动修订、有序调整。

重视宣讲普及 规划文本需要解读、贯彻、宣讲、执行,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知晓,让每一项工作都与规划任务挂钩,让每一步行动都创造预期成效。全体员工都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指导性,围绕规划,同心协力,有效实施。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特点

简洁明了 由学校愿景、发展使命、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简明的规划内容不包括学校现状和内外环境分析。特征是简明扼要,文字不多,语言生动,容易记忆,节省阅读时间,修订方便,具有极强的感召力,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标准规范 由现状分析、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现状分析是对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明确现有资源状况,认清发展形势,评估总体实力,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主要任务涉及人才培养规模、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设施、党政工团、德育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保障措施是确保发展规划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人、财、物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包括加强领导、制度创新、科学管理、经费保障、规划监控等方面。特征是综合全面,系统规范,信息量大,论证严谨,具体明确,具有极强的学术性,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系统全面 有总体规划(也称战略规划)为顶层、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着眼于从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总体设计;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中主要任务的分解,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专业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部门规划包括各部门规划和直附属单位规划。特征是系统全面,规模宏大,分类管理,具有极强的竞争性。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分层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可分三层:一是战略层;二是实施层;三是执行层。规划编制分层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上下联动和滚动修订,各司其职和落实责任,文献检索和稽查督察。

战略层规划战略层规划属中长期(大于五年)可持续发展规划。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学校提供纲领性方向指引。它系统分析学校内外环境、需求变化、地位作用和主要任务,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包括学校中上层干部的培养策略。战略层规划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是发展内外环境分析;二是愿景、使命和目标导向;三是实现目标的战略选择;四是规划发展的主要任务。战略层规划重在解决决策认识的科学性。战略层规划可8~15年编制1次。

实施层规划 实施层规划(五年规划)从战略层规划(顶层规划)中延伸而来。它以战略规划为依据,为学校制定发展的总体实施方案。它系统规划学校发展任务的实现方法和手段。实施层规划由以下六部分组成:一是实施任务的有利或不利因素;二是具体任务的简明陈述;三是分项任务的逻辑排列;四是任务的实施战术;五是实施部门的责任分配;六是实施任务的资源安排。实施层规划以其实践性、方法性、事业性及灵活性为特性。其内容可按主要任务分解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实训基地、素质教育、质量管理、学术科研、职业道德、校园环境、社会服务等篇章来进行阐述。实施层规划重在保障实施任务的可行性。实施层规划每4~5年编制1次。

执行层规划 执行层规划即实施层规划(五年规划)指导下的年度工作计划。它详细规划年内(两学期)的具体工作任务、执行时间、预期成效和落实措施。执行层规划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年度任务分项陈述;二是任务执行时间安排;三是执行任务质量要求;四是执行人员职责分工;五是执行任务保障措施。执行层规划以其部门性、灵活性、差异性、考核性为特点。其内容可因工作性质而分解成教学、科研、服务、师资、学生、党务等工作部门进行描述。执行层规划重在解决执行任务的绩效性。执行层规划每0.5~1年编制1次。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步骤

现状与背景分析 涉及内外环境评估、学校现状评估和价值观念评估。价值评估指学校服务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希望,学校自身服务社会民众的理念与责任。

规划和战略选择 涉及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及发展战略。它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编制周期长,理论概括力强,覆盖范围广。

实施方案编制 涉及分解排列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行动方案。五年发展规划细化到具体年度,包括实施策略,保障实施目标任务的明确可行,便于各部门制定年度执行计划。

文本初稿拟定 涉及按照规范要求写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文本初稿,供征求意见和讨论修改。一般需要几上、几下的过程。

论证审定通过 涉及对规划内容进行论证修订,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党委行政审核,学校教代会、职代会表决通过。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方法

流程控制法 编制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流程。合理地分解任务,明确各阶段、各环节、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有步骤地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以保证编制工作能在特定时间内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完成。

统计图表法 编制学校现状调查和发展规划图表。图表的指标项可分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和模糊数据。定量的用数据表示;定性的用符号表示;难定的用文字表示。数据、符号、文字可转化成直观的图形表示。

量表调查法 利用有关调查量表,如英国政府在制定学校管理规划时常用的scot量表。尽管该量表来源于民间,属于“草根研究模式”,但学校师生员工容易接受,易于得出调查结果,有利提出学校发展对策。

态势分析法 如swot分析法,将与学校规划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反复论证法 初步形成的学校发展规划须经校内师生员工、校外资深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反复论证,多方听取意见,逐步完善修改,确定正式文本,提交学术委员会审核和学校工会委员表决。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组织

编制组织的设立 由于编制有国家的相关规定,一般学校成立临时性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大的综合性院校可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委员会”,待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过渡为“学校发展规划执行委员会”,继续行使职权。

编制组织的成员 应包括校内成员、校外专家和社会代表三部分。校内成员指学校的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和部分学生干部;校外专家指国家或省级专职督学和规划专家;社会代表指主管部门领导、学生家长、社区社团负责人等。编制组成员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可保证学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编制组织的管理 编制组织内可分调查组、秘书组、咨询组、执行组等。调查组负责规划调查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秘书组负责规划文本的形成;咨询组负责规划编制文本的质量控制;执行组负责编制工作统筹安排和实施评估。

参考文献:

[1]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87.

[2]张安富.澳、新大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31(11):92-95.

[3]陈玉云.学校发展规划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1):13-15.

[4]海存福.学校发展中的swot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 2008,24(5):113-115.

篇8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篇9

HR模块职业发展规划

一、职业发展规划定义

职业发展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一生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企业中,职业发展规划一般是针对某一具体职位的培养和发展的计划。随着人力资源领域的发展,企业HR对职业发展规划也有了新的认识,职业发展规划的主体也从职位变成了人。

职业发展规划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模块,一直是HR留人和育人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企业品牌建立的一个重要途径,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员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来说,一个好的职业发展计划就意味着人员流动量的减少,储备人才库的质量和数量的优良保证,人力资源成本的节省,对外意味着良好的企业品牌效益。

二、HR人的职场现状和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

在人们的印象中HR都是很会做职业规划的人,他们可以为不同的职位,甚至为某些具有潜力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引导他们走上一条更为广阔的职业道路。就是这样的HR往往却无法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所谓“医者不自医”大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1、企业中HR部门的架构和编制

要了解HR的职场,就必须先要了解一下HR部门的架构和编制,我们用大型集团化公司和中小型企业的HR部门架构做个比对,向大家描述目前人力资源部最常见的编制和岗位安排。人力资源按照工作内容一般被划分成六个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一些集团化公司如宝马、西门子等,会按照人力资源模块设置人力资源部门的架构,每个模块都会有对应的专人负责;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受企业规模的限制,编制一般在3到4人左右,岗位设置一般为招聘培训岗、薪酬及绩效考核岗、劳动关系及职业发展岗。

2、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HR优劣势对比

大型企业HR每人负责一个模块,在模块的专业度上往往比中小型企业的HR要深入,但却缺乏宽度,除了本职接触的模块外,对其他人力资源内容不了解或了解甚少;而中小型企业的HR与他们正好相反,由于人少事多,在他们眼中人资没有模块之分,只要能做的就会去做,但由于企业的不规范,以及受自身能力的限制,缺乏的是专业的深度。

大型企业重视培训,为了留住人才,会制定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提升能力,HR可以通过这些培训补充知识,但缺乏实战的机会,大型企业的稳定这时就变成了HR成长的壁垒,无法转岗,培训的再多也都是纸上谈兵。小企业虽然没有什么培训的安排,但是多的是实战的机会,对于不懂的内容,HR需要自己找答案,想办法解决问题,实战能力强,却没有理论的支持,往往无法让人信服。这些就是HR人所在的职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HR也有很迷茫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到什么样子。

大型企业的HR可以在某一个模块中做到极致,却无法在面临人力资源大事故时的淡定,受模块的限制,他们无法掌握其它模块的信息,更没有实战经验;小型企业的HR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一些人力资源的棘手问题,却最怕别人让你拿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他们缺的是专业的深度;大型企业的HR想从单一的模块中跳出来,却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企业编制的限制,而受困于目前的职位;中小型企业的HR,希望能有个更大的平台谋求发展,却由于做的太宽泛,而没有自己的专长,被限制了成长的道路。

3、企业中HR人的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曾看到一家企业为HR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非常简单,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条如何晋升到HRD的途径,要用5年的时间把一个HR菜鸟打造成HRD。这家公司的方案是从职位晋升的角度出发制定的,方案仅仅是给出了晋升的指引,忽视了HR对它的接受度和方案本身的可执行性,同时完全忘掉了已经做到HRM和HRD的人,他们在本企业中没有可以在上升的空间,触碰到了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时,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问题。这样的规划不能称之为职业发展规划,但这就是目前国内大多数HR人正在面临的问题。

三、打破职场天花板,重塑职业发展规划

1、树立信心,规划自己

HR人要想打破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首先要的是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HR人既然有能力为别人规划,也一定有能力为自己规划。建议用SWOT方法进行自我分析,再结合所在企业、行业的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份分阶段实施的职业规划。

2、完善自我,提升内涵

制定职业规划只是迈向成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HR人同时要做的就是提升能力,参加培训是一个必要的途径,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提高的是HR人的专业能力;参加人资论坛的实际案例的讨论,从而提升实战能力;人力资源俱乐部的线下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与同行的沟通,提升专业敏感度,获得更多行业内外人资资讯。

3、打破传统,重塑规划

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没有谁规定职业发展就只是一条晋升到HRD的路线,HR人即可以走管理路线,也可以走专业路线。眼下比较流行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做BP的人既需要深厚的HR功力,又需要强大的业务能力和极高的情商,对于已经做到麻木的HR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HRD和HRM来说,可以跳出HR的圈子,去做咨询,目前与我有合作的几家猎头公司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老总都是一些大型企业的HRD和HRM;如果觉得经营有风险,也可以学学三茅论坛的老资格们,开个小栏目,为HR的小咖们指点一下迷经,顺便还拓展了人脉。

四、总结

职业发展规划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是个很大的课题,HR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定计划,并且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改进。本文中仅仅是对HR从业者自身的职业规划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文中提到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发生在HR人的职场中,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向HR人提供一些信息,打开他们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一、基础――履行教育使命职责

校长履行教育使命职责,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应扮演好几种角色:一是“管理者”,即校长应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管理经验,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二是“引路者”,即校长应熟悉教育规律,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三是“思想者”,即校长应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成功的教育本质,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四是“建设者”,即校长应领导课程建设,营造学校文化,淬炼教师队伍。五是“实施者”,即校长应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六是“监理者”,即校长应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

二、目标――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校长制定发展规划必是基于其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学校传统与文化的了解、学校过去与现状的分析以及个人办学理想与理念的追求基础之上。但必不可缺的是规划必须是师生心中所需所想。当校长所描绘的愿景符合个人愿景成为个人的期盼、共识,共同愿景就能获得支持与实现的可能。因为共同愿景的实现体现在日常各项工作中,实现的过程需要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时刻保持着热情与激情。

个人愿景是组成共同愿景的基础,共同愿景植根于个人愿景。如果师生没有自己的愿景,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仅仅是依附和服从,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将共同愿景作为自己的愿景去实现。此两者的关系校长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重视和考虑。然而,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组织,要将成百上千师生的个人意愿简单地全部体现在发展规划当中绝非易事,或者说绝不可能。在学校当中,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形象的提升;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格品质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人在制定学校2011~2015学年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了“以成就学生的自我超越为目的,以成就教师的自我超越为基石,以成就学校的自我超越为愿景”的总目标。师生群体各自呈现的发展意愿共同点或聚焦点体现了师生价值追求的本质,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价值。校长本着“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师生的发展”这一基本原则、目标和方向,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汇各方信息,集众人智慧,行集体决策,让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成为明确目标、凝聚人心,产生“创造性张力”的科学决策过程,为推进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重心――彰显学校特色

以广州市第49中学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学校获得篮球和击剑各类比赛冠军三十多项,向省市篮球队、省击剑队输送了近二十名优秀队员。其中包括为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夺得第一面击剑金牌的被誉为“亚洲第一剑”的亚运会佩剑冠军王锐基。1990年,为表彰本校在击剑运动项目上的贡献,广东省体委、广州市体委和广州市教育局在本校举行了“亚洲第一剑”挂牌仪式,学校成为当时广州市唯一的击剑传统项目学校。尽管之后学校的这两项特色项目发展有所沉寂,但学校充分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是学校生命力的彰显,是莘莘学子留给学校的荣耀,每一个49中人都应责无旁贷地悉心呵护,使之成为学校亮丽的名片和文化精神”。因此学校在2008~2010学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传承特色,重铸辉煌”的办学特色思想,使篮球、击剑特色项目重回健康发展之路。为进一步彰显学校体育特色,本人曾引用《礼记・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释学校为何坚持走体育特色之路:学校育人,不单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即,学生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于社会有用之人,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学会与人为善,必须懂得面对困难、适应社会。而凡此种种均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得以有效的辅助培养。体育运动之于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健康、改善机体功能,使身材匀称、体型健美,还能促进心理健康,促进体内愉悦因子的分泌和释放,从而纠正不良情绪,舒缓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更能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自律全局意识和刻苦乐观精神等意志品质。正是源于这种思维和师生的认同,学校在成为广州市体育(篮球、击剑)传统项目学校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渐进推广到学校其他工作中,引领学校由篮球、击剑体育特色向体育特色学校迈进。

四、核心――打造学校文化

从学校文化显性特征来说,学校的校园环境包括建筑物、课室、教辅场室、运动场、宿舍、绿化、宣传以及各种活动的仪式等都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意蕴、内涵,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文化标识。从学校文化隐性特征来说,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课程、校风、教风、学风、作风、人际关系、文体活动等均承载着学校办学方向、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凡此种种均需要校长站在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高度,以高格调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高品位的环境建设为载体,以高效率的制度执行力为依托,以高标准的行为表现为准绳统领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成长。当然,在此之前,校长应首先做一名有教育理想、有教育追求、有教育责任、有教育认识、有教育思考、有教育规范、有教育创新的师生领头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生命影响生命”。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履行育人职责,引导教师以良好师德熏陶学生,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