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15 18: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学教育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zinamo”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0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核查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安徽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指南》的通知的工作要求,在《安徽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收官之年,为确保完善我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如期实现,灵璧县现就开展2020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及受教育情况核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核查摸底,做到精准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灵璧县残联与灵璧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并积极开展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核查工作。
在此次核查工作中,为确保所有信息精准、完整,第一时间灵璧县残联及灵璧县教体局主要领导紧急召开全县残疾人教育工作会议,以最快的速度布置工作。县残联在残疾人办证系统共导出2005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残疾少年数据共计1227人,2020年秋季招生应入学的(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出生)残疾儿童少年为99人。
二、建立信息台帐、妥善安置
2020年9月5日灵璧县残联、灵璧县教体局组织专人对本县数据库内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进行逐人登记,入户排查,力求做到精准、不错、不漏,并认真核对数据库和学籍表,对失联或死亡、正在康复托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增或毕业、2020年即将新入学、等其他的残疾少年逐一分类,(其中总数1227人、现已入学1184人、缓学10人,未入学33人)目前入学率已达到96.49%。根据实际情况,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少年,妥善安排了就近入学或送教上门,确保其不失学、不辍学。
三、统筹安排下一步工作
篇2
【关键词】学风建设;课程设计;教学联动
一、学风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1.学风。《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
2.学风建设的意义。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 号)指出:“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而学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课程建设促学风――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
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有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而其中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
电工技术是大一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然而分析学情有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于文科,他们入学基础差,惧怕甚至厌学理科课程。教师要想改善学风,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对此,在课程建设中进行了以下创新:
1.教材创新。深入行业企业寻求合适的载体,重新编写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项目化教材和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题库及指导,使行动导向教学成为可能。
2.情境创新。将原理论和实践独立进行的教学内容融合一体,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考核创新。将电工技术课程考核融入行业考证,且针对教学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实施“知、会、能三维考核”,其中应知考核实行分项目过程性考核,从题库中抽题,且每人不同;这既减轻期末学生大考压力,也减轻期末学校考务负担,且有效地防止了考试作弊,从而促进了学风,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应会考核实行综合考核,仍采取抽签的方式,主要以实验内容为载体,不仅考核操作技能,还考核相关知识,这一综合考核能有效地弥补过程性考核对知识掌握不牢固之缺陷;能力素质考核采取师评、自评、互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以及对团队的贡献等。
4.激励创新。课程标准中设计有研究性学习汇报项目。学生汇报展示成果,由师生共同评出各团队分和个人奖,不仅发给奖状,且教学联动,给予获奖者认证素质拓展分。
三、教学联动促发展
过去任课教师与后续课教师、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的沟通似乎都只能在课外进行,而教学活动与学生班团活动也互不相干,现在教学联动:成果汇报活动方案与学生共同讨论商定,并报班主任和系辅导员;成果汇报会由班级学生主持,会场由学生布置,记分由学生完成;对于多个平行班之间所进行的成果汇报,除本课程教师外还邀请班主任、辅导员后续课教师代表担任评委,并请专家进行综合点评;对活动所评出的个人单项奖不仅列入课程考核,还将纳入《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考核》;而所在班级参与的《成果汇报会》活动也将纳入《系班团活动考核》。
系学生党支部书记耿玮玮老师由衷地说:过去我们学生辅导员苦于对专业不了解,很难有效地开展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学联动活动,我本人不仅走近了专业,而且感受到了把专业知识与学生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不仅课上学知识,课外时间也在拓展,大大挖掘了学习潜能,提升了自信心。
四、成效
周立同学是文科点招生,入学基础差。他对电工技术课感言:“中学老师的教学几乎都是满堂灌,不容易吸收。我们很庆幸,遇到了与我们之前不一样的老师,老师讲课的方式很特别,不是全理念的灌输给我们,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王子淇同学虽然班级总分排名靠后,但却对《电工技术》课程独有情钟,在“运料小车单循环控制”项目汇报中获得最佳答辩奖,他激动地说:“是电工技术课让我找到了自信。”
实践证明:将学风建设目标融入课程的教材与教学设计、考核与评价方法之中,将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而将课程建设与教学联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扩大学生发展的空间,进而提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忠.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5).
[2]陈秀华.高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篇3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石城县东南部,总面积255。72平方公里。全镇有23个行政村,总人口4。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97万人,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2所、完小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004年至2005年学度有小学生3516人,初中生2568人。
二、政府监督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不仅是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重要步骤,更是兴民富镇的长远大计,为此,党委政府上下一条心,常抓不懈。
1、加强了对“两基”巩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镇长郭柏生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李维章同志为副组长,镇财政、司法、团委、妇联、土管、中心小学、各初中校长成员的“两基”巩固工作领导小组。
2、镇政府制订了《横江镇义务教育发展计划》,做到“两基”工作既有长远计划,又有短期目标。
3、建立并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镇与村、中心小学与各校)列入干部的目标考核。同时与村签订“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责任状,做到“两基”工作落实到人。
4、建立了“两基”考核评估机制,把“两基”巩固工作纳入每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确保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标,确保了学校安全工作。
5、为了确保学生的在校巩固率,镇人大下发了《横江镇保学控流》、《乡规民约》在广播与电视台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6、加强收费管理,中心小学与各校签订了收费责任状,严格实行一费制收费。
三、普及程度
1、2004年全镇小学毕业生953人;初中招生931人;转外县就读初中17人。小学升初中比率达100%。
2、初中入学三年保留率达88.4%。
3、全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0人,29人在小学随班就读,1人在初中就读,入学率达100%。
4、2004年至2005年第二学期小学辍学10人,年辍学率2.9%。
5、学年初在校初中生2568人,辍学58人,辍学率2.26%。
四、教师队伍
1、中小学正副校长34人,培训33人,其中任职不到一年校长2人。
2、全镇共有小学教师157人,专科以上37人,达专科以上比例为23.6%,初中教师123人,本科以上28人,达本科比例为22.7%。
3、中小学教师均已参加培训,且持有《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持有证书者达100%。并有培训内容登记。
4、各校教师均能按要求使用普通话,各校教师规范使用汉字,小学二乙以上95人,初中117人,共212人,达标率为小学69.3%,初中95.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专任教师人(小学137人,初中122人),全镇二级乙等比例为81.9%。
5、专任教师人(小学157人,初中123人)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
五、办学条件
1、全镇小学校舍总面积17025m2,生均校舍面积达50.9m2,,初中校舍总面积25434m2,生均60.1m2。
2、全镇已消灭危房。
3、全镇小学校园占地面积为45561m2,,生均占地13.63m2,初中校园占地面积为65383m2,生均25.46m2。
六、扫盲工作
全镇共有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3所,镇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各校均有教室,教学有内容,开展了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为振兴当地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安全工作
1、镇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
篇4
为确保2020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努力做到了早思考、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现在我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
一、疫情防控情况
1、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学校严格落实了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校长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提前有序做好了开学前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和工作安排。
2、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完善情况。我校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和学生来源特点,修订了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3、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学校加强了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加强协作,联防联控;形成了教育、卫生、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了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开展了防控应急演练。
4、校园环境卫生和重点区域消杀工作。我校开展了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的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了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和日常消毒,做到了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5、常态化防控物资设备的配备。学校及时完善体温计、口罩、手套、消毒药品及器械、手清洁用品等常态化防控物资设备的配备,设立了相对独立区域作为医学观察室,供可疑病例排查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使用。
6、日常校园管理。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
7、健康教育。学校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开展了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8、新生入学防疫准备。学校做好了预案和健康提示,开展新生和家长防疫知识宣传和防护指导。
9、开学后监测工作。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等;每天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体魄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开展经常性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10、饮水安全与卫生防疫情况,直饮水设施等已清洁、消毒。学生晨午晚检工作落实到位。对特异体质学生进行排查建档。
篇5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年履职自评报告和*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篇6
摘要:探索在“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中以研究性教学模式授课,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抽签决定完成某个主题的文献阅读、主题汇报展示,发起课堂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课程考核方式也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都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名著选读;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10-03
自2005年起,教育部大力倡实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而且也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1,2]研究性教学,也称研究型教学,或研究式教学,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研究性教学看似教学模式层的改革,实质上是教学理论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变革,如采用多媒体、建立课程网站等。
一、“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教学现状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根据上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的课时不少于32课时。前修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多门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选择现代语言学经典著作向学生作介绍,使学生通过对语言学经典著作的精读,深入理解和思考语言理论问题,掌握各个不同语言学派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和基本研究方式,奠定学生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从而加深对中外语言学理论、历史的了解和把握,以此为基础提高对语言学的研究能力。
“语言学名著选读”教材用的较多的大致有以下两种:
一是胡明杨主编的《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1988年出版后,受到海内外高校语言专业师生及语言学界学者的普遍欢迎,于1999年被教育部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现又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当前使用的是2007年12月出版的第三版。
中国现代语言学是在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继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一切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这本教材是在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等语言学前辈的关注和支持下,由著名语言学家俞敏、刘伶、胡明扬、石安石、叶蜚声、伍铁平、索振羽等先生主持,选文、翻译和编写的。本教材汇集了欧美十余种语言学名著的精华,弥补了不少西方重要语言学著作没有中译本的缺憾,并且撰写了相关西方语言学家的小传和著作评介,为高等院校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优秀教材,也为广大语言科学工作者和其他学科的教育科研人员提供了一部有用的参考读物。
二是萧国政主编,冯志伟校订的《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收录了索绪尔、叶斯柏森、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韩礼德、克罗夫特6位现代语言学家的著作。每一部分首先介绍作者生平、学术经历和学术贡献,接着列出有关章节目录和内容提要,使读者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才给出具体内容,有的给出汉语译文,有的直接给出英文原文。这样的安排,能够以点带面,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最后,还给出思考题和主要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进一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这样的方式编写的导读真正起到了引导阅读的作用,是我国语言学教学中一个可贵的尝试。
但是不管选用哪本教材,都会觉得老师想讲的内容太多,在有限的课时中讲不完这么多的名家名作,更何况这些教材只关注了现代西方的语言学名家名作,我们还需要增加一部分中国语言学的内容,课时就更不够分配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选读语言学名著顺序逐一讲授,并安排学生课下逐一精读每个主题涉及的语言学理论著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精读原著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常常会出现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出等情况。
面对课时严重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完成的情况,师生都感觉上课是一种煎熬。教学模式亟需转换。
二、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结合“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的特点,我们思考采用分小组分主题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抽签决定完成某个主题的文献阅读、主题汇报展示,发起课堂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期末考核方式也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30分)、期末研究报告成绩(30分)、学生互评成绩(40分)三部分组成。前两项由教师给出,后一项是学生对其他小组展示汇报与讨论给出的成绩均分。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用图1来表示:
如图1中所示,该课程研究性教学过程由创设任务、研究准备、分组协作、自主学习、形成成果和成果评价六个环节组成(学生互评见表1,教师综合评价见表2);通过这六个环节驱动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制定任务分配方案、查找资料、精读文献、撰写报告等方式对语言学流派的分期、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理论贡献与理论缺陷等方面进行主动学习研究,逐渐深化为专题研究成果并学会展示成果、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具有初步研究的能力,为成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通过任务、问题、答疑等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指导,贯穿于各个环节;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最后的综合点评则形成信息反馈,不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提供修正依据,甚至有可能对任务本身进行修正或形成新的任务。如曾有学生选定的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难度太大而更换。
在上述研究性教学设计下,我们面向我校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第一轮实践。教材选用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学生38人,共分为10个小组,选读语言学名著10部,分别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叶斯柏森《语法哲学》、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萨丕尔《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房德里耶斯《语言论》、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认知语言学导论》、克罗夫特《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选读其中经典的章节。
课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教学周。具体的教学设计为:前4周,主讲教师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流派以及各流派代表人物,并提及代表人物的作品与理论贡献。同时,让各小组学生做主题阅读和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从第5周开始,各个小组按照抽签顺序分别汇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或者更深入地思考某个问题。
从各组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小组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认真研读语言学名著,汇报的内容涉及作者的简介、著作产生的背景、著作的目录、精读的章节、著作的理论贡献或有争议之处、著作的不足或局限。但也有部分小组准备得并不充分,对一些问题的细节没有很好地理解,汇报时表现也很尴尬。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设计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
1.体现设计性原则,实现教学多元化:教师在开课前形成研究性教学改革方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提前设计,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考核评价的过程化,体现了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体现设计性原则。
2.坚持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比较大的讨论空间的课题,布置学生分组完成研究并组织汇报、现场讨论,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真正使学习成为学生再发现、再思考和再创造的过程,体现了自主性原则。
3.注重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设计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搜集、分析、整合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体现了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特点的高度结合。
4.辅导答疑形式多样,注重过程指导:可以采用网络平台、电话、电子邮件、BBS论坛、班级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与面授辅导多种形式定时、不定时结合进行,及时指导学生。课程开设不宥于课堂,体现了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素质以外,还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研究探索的教学观,同时应具备发现问题、引导发现、研究实践和科学评价等方面的素质。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对课程进行一系列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性教学方案,包括活动规则的设置,考核标准的制定等。(2)设计适合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所需研究的课题,为其准备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研究视角与途径。(3)建设一个可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查阅相关要求、下载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课程网站。
研究性教学也对学生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来到课堂听讲做笔记,但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主体,学生需要精读某个主题的语言学著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清楚该学者所属的语言学流派,在语言学发展过程中所做的理论贡献,以及有哪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负责汇报展示的学生,还要把汇报内容做成PPT来展示。
学生在期末报告中表示,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课堂形式很新鲜很有挑战力,是属于学生占绝对的主导,而老师的角色则更多偏向于指导者和倾听者。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感受到压力,必须要读与选题相关的很多扩展资料,精读所选篇目,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基础上抓住所选篇目的精髓进行汇报交流。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又牵扯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这对于在大学当中独立性和懈怠性很强的学生们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结束语
在探索“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讲教师转变了观念,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建设了课程网站,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班级群,并在课程网站了上传了课程所需精读的语言学名著电子稿,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重新设计了考核标准,由注重结果考核转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在一轮教学实践之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某部语言学名著,负责汇报展示的同学读的作品较多,而小组的其他成员则较少投入精力。但教师的评价是针对整个小组的,这意味着偷懒的学生和勤奋的学生得分相同,这显然有失公平。现在的对策是小组成员尽量少,保证成员有明确分工,都要去读原著。今后还需要探索更好的方案杜绝这种现象。
2.课程主讲教师肩负全程指导各个小组的责任,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必须对每个专题的作品烂熟于胸,尤其是要有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例子,让学生明白某些语言学理论。这些都要求主讲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不是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躲清闲。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研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工作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质量是第一要务,管理是第一责任”理念,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1年工作总结
一、基础教育工作
(一)“普九”工作巩固提高。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21年全县共投入公用经费5517万元,免教科书730.6万元,享受“一补”资金281万元。“三保”政策进一步落实,编制内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109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个,新建面积
13955平方米。
止目前,我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
(二)幼儿教育蓬勃发展。
目前我县有幼儿园56所,入园儿童8671人,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入园率90%。有学前班270班,入班儿童9844人。我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7所,各类幼儿办学点22个,幼儿教育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办学模式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师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师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新课程学习中心。进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训和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并进行了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加强了教师的学历教育和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全国成人高招、自学考试等学历深造考试。4、配合省、市教育局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我县有8人被评选为国家级骨干教师,30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50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四)以新课改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强化领导。县、乡、校层层设岗,营造“抓质量、提质量、上质量”的舆论氛围,全员树立以质量生存、靠质量取胜、谋质量发展的观念。二是明确目标。从小学“两率”(及格率、优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职业教育工作。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汝南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总投资1亿元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的汝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学校2021年6月首期招生1500人。
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
三、常规工作
(一)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局党组成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党组成员每周五必须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本周工作的督导和落实情况。教体局局长以身作则,赵局长从10月16日报到至今,已走访了十一个乡镇,检查了全县200多所学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看望教师,慰问教师。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内容公开,写在公示栏上,实行开门办公,并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每周的工作落实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校长吃住在校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各校长必须安装固定电话,随时检查在岗情况,现在各中心校、各中学办公电话已安装完毕,汇报工作尽量使用电话汇报;教体局下乡督导,到校必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和业务活动开展记录,听取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工作抓的不实的校长到局办公会上作表态发言。
(二)狠抓校园管理,创建优美环境。
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
(三)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四)精简超编人员,充实一线力量。
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构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我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
在反复调查的基础上,2021年年底计划撤销一批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办公效率。
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出台了汝南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汝南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八)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
为加强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篇8
关键词:托管;课题;教育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知识经济的震荡,打工群的潮动,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教育渴望欲的增强,出现了边远湖区、偏僻村庄的农、渔民将自己的子女送往教育资源占据绝对优势的城区学校就读。他们找亲朋,寻熟人,交纳一定的生活费,委托他人代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及学习辅导等方面的事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托管,受委托管理的学生称之为托管生。目前托管生群体越来越庞大,这给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增加了新的困难,成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容忽视,为全面培养学生和面向学生全体,托管生工作必须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对托管生要多一份关注
托管生群体的出现是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的,政府要有专门机构,组织和研究托管生的新动向、新举措、新成果,建立托管生管理网络,制订审批标准,监督检查托管者创办的条件,确定规模,统一收费标准,积极引导,违规取消,使责、权、利明确,保证托管生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场所。
二、对托管生要多一份厚爱
随着托管生队伍的日益壮大,托管秩序的混乱,不少托管生与“留守儿童”的状况相差无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他们亲情缺失,除社会关注外,学校教育必须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1)学校要建立健全托管生档案,了解托管生详细信息,特别是对托管生玩、买的表现和心理状况要特别关注,定期研究分析,制订教育方案,对症解决玩、买的问题;(2)班主任要把托管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与托管者增加联系,共同解决托管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和心理隐患。在制订班辅工作计划时,检查班辅工作,考核班辅工作,都要把托管生的教育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纳入其中,鼓励班主任总结交流对“托管生”管理的经验,让这一工作成为班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3)教师要把对托管生的爱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心灵中,落实在学生言行中,使学生感悟到教师的爱,享受到教师的爱,用爱书写师生的情谊。
三、对托管生多开辟一些渠道
托管生的缺失突出体现在爱的冷漠、爱的缺失,学校要多开辟一些渠道,增进托管生与家长的联系,加强思想沟通,实行信件往来,每月一次思想汇报;健全通讯联系,每周一次电话沟通;开辟“亲子信箱”每周一次网上见面;汇报成长喜悦,聆听父母嘱咐,加深感情交流,激发学习激情。
篇9
对全县中小学2011年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县教育局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9月1日至2日。
二、受检单位
全县中小学、县直机关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
三、检查内容
有无工作专班,1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否制定安全措施;二是开学前是否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三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是否落实;四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五是校园内部卫生环境整理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是否到位;六是学生乘车管理是否进一步加强;七是维稳工作是否落实良好;八是2011年法制教育开学第一课”否落实。
实行分片包联、责任到人,2学生入学情况。一是否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二是否建立和完善“控流保学”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学生辍学;三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返乡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否建立档案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四是移民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五是湖北省学生学籍网络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新生注册是否正常启动,学籍信息、数据是否准确;六是中小学扶贫助学工作的各项措施是否到位。
各校要组织教师严格按照方案查漏补缺,3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查看相关档案资料。各校实施方案、工作专班;县2011年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信息统计暨安排表》县中小学教师家访记录表》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各校开展活动情况的阶段性小结和信息报送情况;核实走访情况。二是今后的工作要求。利用暑期教师集训。完成走访任务;9月3日前上报《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和开展活动情况的总结。
否合理使用教材,4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一是幼儿园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否科学设置课程;二是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开设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完善落实情况;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行了平行分班,有无乱办班、办重点班、超大班额现象;五是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否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有偿补习活动,学校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六是义务教育学校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严格执行省、市关于中小学教学用书和循环教科书管理的要求,加强教材征订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确保至少65%教科书能够继续使用;八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情况,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各校课程开设情况,否存在高一文理分科问题;九是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学习资料的发放是否落实到位,教师备课、上课是否规范。
否将收费政策予以公示。5学校收费情况。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新机制政策的情况;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施“阳光收费”有无乱收费情况。
四、检查要求
同时每镇必须抽查一所完小,1各检查组对县直学校、各镇直中小学进行重点检查。其它镇直以下的学校由各镇督学办组织检查。
篇10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植物生物学 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继续发现新的问题,循环往复,形成围绕某一问题的研究结果。①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②研究性教学将教学主体地位和权利还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同时锻炼学生在表达、组织材料、审美等方面的能力。研究性教学的模式已经在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多门课程中尝试应用,③④⑤而在植物生物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中尚未见应用报道。
2012年9月-12月,笔者承担了植物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改革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中首次对生物类专业基础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本次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从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设计、实施到教学效果的评价来看,获得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现将改革过程做一介绍,与同仁们探讨。
1 课程基本情况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类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生长与发育、生理与代谢、遗传与进化、分类与分布,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普通生态学、遗传学、植物细胞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将来打算从事植物学相关工作或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动态,受到从事与植物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植物专业人才的要求。
基于课程特点,植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植物生物学主要是采取“老师讲,学生记”的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填鸭式教学往往出现接收而不接受的情况。(2)纯基础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太抽象,学生兴趣减小,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更是如此。(3)教学内容局限。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对教材外知识,如果老师不讲,学生觉得知识量不够,但如果通过讲授的方式提供,学生复习起来没有参考依据,理解掌握比较难,其结果是仍不能接受。(4)传统的授课方式的评价模式单一,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常出现高分低能,知识考完就忘。
2 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对本次教学改革设定了核心理念,即:注重基础,培养兴趣、增强互动、拓宽视野。由于植物生物学为专业基础课,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工作和科研兴趣,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改革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沟通,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通过教学的实施,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训练学生文献搜索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改革思路为:在注重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压缩讲授课时,留出部分课时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汇报。学生自主学习部分以应用知识的学习带动基础知识的消化,以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在改革中我们借鉴了宁波万里学院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学内容突破教材限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立题,组织讨论汇报。在评价模式上,降低考试在学生成绩中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评价过程由学生参与,提高其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取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讨论、汇报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讲授过程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将课程主线、每章知识结构和学习知识要点告诉学生。学生课外根据每章主线自学详细的知识点。在基础知识讲授之外,设立研究性教学学习题目,开设讨论课,并对讨论结果由学生自主评分。课程考核方式也由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转变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研究性教学评价成绩”,各自所占比例为2:4:4。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由以前的80%降为40%,降低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其将精力用于研究性学习中。
3 研究性教学实践
本次教学改革过程除了完成传统的讲授方法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外,新增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需要完成了以下几步工作内容。
3.1 编写新的教学计划
按照教学改革思路,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制定到新的教学计划中。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提出题目、学生选择题目、准备和汇报的具体时间。在研究性学习题目的选择上应精心考虑,主要选择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研究性教学之外,在讲授课程中插入小型讨论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3.2 组织学生准备材料
在本课程的绪论课中,将本学期的研究性教学拟讨论的题目提供给学生,本学期拟定了5个题目:“中国的山野菜资源”、“中国生物入侵植物情况”、“芳香植物及其应用”、“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况”、“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学生之间自由组合以4人为一组,选择感兴趣的题目,选择了其中4个题目。分组要求组内成员团结协作,有合理分工,在课余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所获得的知识形成书面报告及幻灯片。教师在期间对学生准备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释疑。
3.3 集中性汇报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笔者将讲授完成后的四次课安排为研究性教学汇报课环节,每次课就一个专题进行汇报并组织讨论。在汇报以前,由老师引入主题,学生汇报组中选择一位同学作为主要汇报人,汇报本学期以来就该专题的学习内容,汇报时间30~40分钟。汇报完后,学生向其余同学展示书面总结报告。汇报完成后,4位同学一起上讲台,作为观众的其余三组同学就汇报中的知识存在的疑问和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引起讨论,并对汇报过程提出改进建议。汇报和讨论完后,汇报小组就组内4位成员的贡献大小提出组内成员成绩分配比例。其余三个小组由组长牵头,为本次汇报的小组组织组内评分。教师在汇报过程中就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协助解答,并对汇报和讨论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3.4 问卷调查
在本学期教学过程完成后,为弄清学生对教学改革的适应情况及改革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向学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见后。
4 教学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在学生期末评教、问卷调查以及听课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均可体现出来。植物生物学课程上课学生对本课程期末评教的分数为91.593分,教学效果位列全校前15%,说明学生喜欢这种课堂模式,对本次教学改革非常认可。
为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意见情况,在本学期教学完成后,笔者就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了教学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以选课的16位同学为对象,发放和收回问卷15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期开始,通过绪论的讲解,73.3%的同学表现出对植物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出于兴趣学习植物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80%的同学对植物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13.3%的同学兴趣和原来一样,只有1名同学因为觉得植物学有点复杂兴趣变淡了。对于本次教学改革的模式,93.3%的同学觉得老师提供给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适中。所有同学都认为“老师提出题目,自己去查资料看文献”这种模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没有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状态的调查中,只有13.3%的同学很积极地准备了,73.3%的同学较积极地准备了,只有一位同学认为自己是“应付了事”,说明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准备情况的追踪检查,鼓励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设置方面,80%的同学认为很有意思,20%的同学认为较有意思。在团队大小和组成方式方面,本次以自由组合的方式,4人为一组开展协作式学习,93.3%的同学认为人数较合适,只有一位同学(占6.6%)认为人数太多自己参与不够,大家都赞成自由组合,说明今后人员分组方面4人一组比较合适,在人员组成上应鼓励兴趣相投的同学自由组合。在课堂汇报的时间上,本次安排学生汇报时间为30~45分钟,66.7%的同学认为时间合适,而其余同学则认为时间太短,意犹未尽,说明今后汇报过程应适当增加学生支配的时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上,66.7%的同学认为基本掌握了学习内容,20%的同学认为自己勉强掌握,而13.3%的同学认为知识太多未能掌握,这与以前预期一致,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就是让学生对相关应用知识有初步了解,将来涉足到这一领域时再精细地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度上,86.7%的同学希望今后的教学中部分采用探究式学习,13.3%的同学希望完全采用探究式学习,而没有同学再选择传统的讲授式学习。在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方式上,本次改革引入了学生打分的评价方式,60%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很好,40%的同学人为好,但担心学生打分不科学,没有人否定学生打分这种评价方式,说明我们今后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评分的这种模式,但应该制定明晰的标准,使评分过程更科学。
5 结束语
本次教学改革首次尝试了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走出了传统的讲授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的兴趣,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能力,改革取得了成功。这种教学模式将来可以进入更多的专业课课堂,也为今后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素材。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改革团队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老师教学准备过程,制定的研究性教学相关规则,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研究性教学评分标准等。学生还提交了详细的书面学习报告,汇报过程教师都进行了全程录像。这些资料不仅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学生来说,也是大学生活中一个良好的记忆。
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成绩的记录采用期末考试:研究性学习:平时成绩=4:4:2的方式,降低了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作用,更注重平时评价,过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引入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汇报过程由学生给予评分。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次到位,本次教学改革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在本次学生材料准备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准备情况的追踪检查不够,导致学生准备的时候不能非常积极地准备,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学效果的追踪,并把这一过程作为评价的一部分。
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还提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一个有互动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主体,而是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释
① 唐健,李敏华.关于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与职业,2012.3:100-102.
② ,程丽萍,刘云军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初探.生物学杂志,2011.28(2):108-110,113.
③ 王石平,金安江.《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