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ICU护士 健康 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80-02
ICU是集中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对重症病人进行生理功能检测和积极治疗的专门单位[1]。各种仪器集中,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无陪护,加上治疗、用药、护理多变,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与其他专业护士相比,这种只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极易产生疲惫感,护士往往承受着更大压力,若不注重调解,提高适应能力,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必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1 工作压力对ICU护士的健康影响
1.1 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ICU患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时常面对来自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患者的声,加之均携带多种管道,用药频繁、复杂多样,护理难度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能准确区分各种仪器工作的正常声音和各种强度 的报警声音并及时排除故障。Poncent[2]报道,在ICU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约1/3的ICU护士患有极度劳累综合症。
1.2 护理工作的高风险 担心工作出错是临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ICU是全封闭、全方位、高质量的精细护理场所,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责任重,风险大,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同时因为费用相对高昂,家属对ICU的期望值高,,由此常会引起一些护患纠纷。加之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可能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实施抢救多、动作要快而准。在抢救过程中口头医嘱相对较多,易发生医嘱错误,一旦对患者造成伤害,医护均有责任,这无疑又给ICU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1.3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ICU护士除需要具有多专科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监护仪器的使用及临床监护参数的分析。护士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以能及时果断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急变化,因此,不仅需要高度饱满的精神状态,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1.4 心理因素 ICU收治病种多而病情复杂,仪器复杂并不断更新,要求护士的专业知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及时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断更新知识。因此, ICU护士往往存在对自身的不满足及过高的期望,由此逐渐产生心理压力。
1.5 护士人员编制的变化 由于护理工作任务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冲突,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增加,人才流失、人员流动。在较大型的综合教学医院里,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考试项目多。同时由于担心人员流动大,带教过程中不敢“从严带教”,这些都是加重工作压力的来源。
2 社会、家庭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2.1 护士的个人价值观与现实冲突 虽然护士的学历普遍增高,但护士角色在社会人群中被认为是“医生的嘴、护士的腿”。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包括同行的心中,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目前,医院的护士多为聘用制,在医院不能被平等对待,加上工作极不稳定,护士群体普遍存在无归属感。与此同时, ICU护士工作繁琐辛苦,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责任重,风险大,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护士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心理反应。
2.2 职业病的风险 长期接触的各种消毒机、床旁X线摄片、化学消毒剂,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配制各种药物以及针刺伤等。所以, ICU护士遭受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相对较多,感染的几率很高,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很容易造成自身伤害。
2.3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护护、医护之间处理意见不同,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的配合。加之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医生的不满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降低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尤其是护患冲突,它将直接影响到护患双方的利益、健康、经济、道德与法律问题。所以,护士在遇到患者情绪激动、无理取闹甚至辱骂护士时,还得保持冷静、理解患者的心情,心平气和地解释,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长时间的感情压抑使护士精神耗竭。
2.4 家庭支持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不能很好的照顾家庭,在妻子、母亲、女儿、姐妹这些多重角色压力下,不能一一诠释兼顾,从而造成的个人的理解/被理解程度下降,进一步造成了个人身心损害。
3 解压应对
应对是人们持续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人们遇到压力后,常采取情绪调节或压力处理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感[3]。
3.1 劳逸结合 放松心情 合理安排作息,适当进行不过劳的体育锻炼,静坐、倾听音乐、放慢呼吸,这些都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精神负担。
3.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优秀的护士除了具备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要有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及适应力,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3 提高护士的业务应对能力 护理人员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提高应激能力。管理者重视ICU护士的专业培训,结合临床特点,温故而知新,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举办各种业务讲座。
3.4 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帮助ICU护士建立最佳身心状态 合理布局抢救室,制定周密抢救程序,定点、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抢救药品及仪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缓解护士紧张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医护之间、临床和后勤之间要团结合作,学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病人及家属理解与支持。
3.5 处理好家庭事务,取得理解和支持 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将家庭、工作事务安排合理,去除后顾之忧,取得家人理解和支持,获得释放压力的空间,并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4 小结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工作压力可以损害生理健康,而在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中,工作压力是最强的预测指标,其次是自尊,说明高工作压力可以导致低生理、心理健康,而高自尊在维护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4]。ICU严密的监护、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各器官功能的维护,以力求及时、有效地阻断和逆转危重症的进程。其繁、重、急的学科特点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较强的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应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以人性化的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与照顾,提高护士的地位与待遇,才能将护士身心健康及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张锦.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107~108.
[2]PoncentMC,Toullic P, Papazian L, eta.l Burnout syndrome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straff[J].AM JRespirCirt careMed, 2007, 175(7): 698-704.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4
1.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因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处境相对不利,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或不良情境时,身心仍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在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的能力品质,是对抗压力、自行复原、适应良好的能力。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发展的结果,是个体遭受压力或挫折时,倾向于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结果,不仅不会被压垮,反而会发展得更好。還有些研究者将心理弹性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面对不利情境时,调动自身各种内在能力不断发生动态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迅速复原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尽管对于心理弹性的界定迄今学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纵观以往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认识存在两点基本共识:一是心理弹性是个体身处不利处境的一种表现;二是心理弹性指向一种积极结果,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心理弹性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实际研究中,国外学者常将心理弹性作为与危险性因素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性因素来进行研究。例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着家庭贫困、母亲精神异常、父亲酗酒等危险性因素的侵袭,也可能会受到关爱的亲戚、和睦的邻居等保护性因素的支持。这种保护性因素可以影响危险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最终结果,一个性格良好、擅长人际交往(保护性因素)的孩子会克服“家庭不和睦”(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影响,而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Rutte则把心理弹性的这种保护性作用描述为一种“交互进程”:即一个变量可以增强另一个变量的协同效应,如危险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尽量减轻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护一保护机制侧重于保护性因素对另一个或一些保护因素的作用,从而减缓或减少可能出现的消极结果。这些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通过直接、间接或交互关系发生作用。Luthar等人研究发现,在经历生活事件时,不仅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也是一种保护因素,并与心理弹互作用,使个体避免罹患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同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了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密切关系,即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生活事件是一种常见心理社会应激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们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心理弹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上,对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深层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事实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儿童,当其遇到生活事件时,他们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指导和帮助。这种处境不利状况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克服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这一积极保护性因素,不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更有可能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活事件及其他保护性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状态。因此,鉴于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更能够不断发现留守儿童内部的自我生长力,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半年以上(包含半年)、同时被交由父母一方或他人抚养、照顾、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选取已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以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揭示它们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考察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H1: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四者之间显著相关。
假设H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假设H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从广西四个地区选取4所有代表性的农村或乡镇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946份,筛选出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523人(初一172人,初二174人,初三177人;男生186人,女生337人;独生子女118,非独生自己405人;汉族72人,壮族440人,瑶族4人,其他1人,缺失6人),样本有效率为90.1%。平均年龄为14.24±1.13岁。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
该量表由张文新教授修订,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量表共51题,主要包括外部保护因子和心理韧性特质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2.2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人于1987年编制,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项6个因子,即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其他。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为1-5分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危险因素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编订,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其信效度经过多次验证,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由于被试均为中学生,因此研究者对量表中的一些语句作了修订,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同时将有关“配偶”的选项去掉,从而保证真实地反映农村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76。
2.2.4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由60个项目、10个分量表组成: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偏执、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得分越多表示心理问题越多。研究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其总均分转换为心理健康水平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4。
2.3数据管理与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输入、管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
3.1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考虑到本研究数据来源相同,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之前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项目进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4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29.46%,所有项目抽取公因子的数量不是1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也未超过40%,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研究结果没有受到严重干扰。同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多组考察,以Tolerance、VIF、DW为考察指标,结果显示:Toleratace在0.36-0.99之间(>0.1)、VIF在1.01-2.76之间(
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
3.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3.2.1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首先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部分类别变量转换成虚拟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使其纳入方程;再以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将自变量(生活事件)和调节变量(心理弹性)逐步纳入回归方程,然后将调节项(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方程。如果调节项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则表明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显著。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回归分析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除调节项之外都做中心化处理。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β=-0.09,P
为了进一步把握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两变量按照得分抽取高低两组(高于平均数为高分组,等于或低于平均数为低分组),来考察其具体影响作用。图1结果表明,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增高,生活事件对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明显减弱。在面临高生活事件时,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但对于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趋势则不太明显。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可以作为—个缓冲因素,减缓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研究假设H2得以验证。
3.2.2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就社会支持而言,方法同上(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01;β=0.15,P
为更加清晰地揭示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将被试按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平均数、等于或低于平均数分为社会支持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两组,分别计算心理弹性较低和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社会支持都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较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相较而言,当心理弹性较低时,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大(t=-3.45,P
那么,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是什么影响了同为保护性因素的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向?前述相关结果提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皆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将生活事件这一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了层次回归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在控制生活事件的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方向。结果表明,在控制生活事件这一水平的情况下,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仍然显著(R2=0.01,F=8.18,P
为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控制生活事件条件下,心理弹性水平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我们分别按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高低对被试进行分组,考查其具体影响作用。
图3结果显示,在生活事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1.69,P>0.05),如果心理弹性高,则高社会支持和低社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2.09,P
图3同时表明,在生活事件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心理弹性较低,社会支持高和社会支持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t=3.12,P0.05)。相较而言,心理弹性高的留守儿童,高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增进明显小于心理弹性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4.讨论
4.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负相关,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经历的丧失、受惩罚、人际关系紧张等不利事件皆可以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以往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在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事实上,不良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对于留守心理健康的最终影响,不仅取决于事件的刺激属性(性质、强度和频度),還与留守儿童本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心理弹性、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不仅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也显著相关,其中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既可以成为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心理弹性潜能,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生活不利事件。
对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皆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心理弹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已有研究所提示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高达0.22。回归分析的结果更加清晰地呈现了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作用。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而言,处境不利儿童身上的自我生长力和向上力,家庭、朋友、同学、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为儿童应对生活不利事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使儿童更有能力和信心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利事件,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的证据,一定程度支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生活事件作为危险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良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则属于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4.2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已有研究中对于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影响的考察多数基于单独考察某一因素的具体影响,无法理解个体、环境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过程。事实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并不能完全独立,相互影响,例如在保护性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危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很小或根本不产生影响。而且当多个保护性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各保护性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只是多个因素的简单相加。为了更清楚地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及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综合影响,基于Rutte等人对于心理弹性的综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了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所证实的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Rutt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弹性可以补偿或抵消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尽管生活事件作为一种不利于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环境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其影响就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留守儿童本身的心理弹性潜能,作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性因素,在留守儿童面临不利生活事件境况下得以激发,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本研究对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下,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变化的进一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表现出对于二者关系质的改变,而主要体现在量的变化上。无论心理弹性的高低,生活事件的增加都会带来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随着心理弹性的增强,生活事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冲击确有明显减缓的趋势。因此,当留守儿童面对较多不利生活事件的冲击时,高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更加积极重要的意义。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论心理弹性高低,社会支持较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社会支持较低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较高的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保护性意义。心理弹性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保护性因素,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并不稳定,当生活事件水平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方向呈现了一定的矛盾性,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强化效应只有在生活事件较低的情况下才出现,当生活事件水平较高时,心理弹性未能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增强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作为调节变量,心理弹性对于社会支持的影响并不稳定,最终调节结果受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iley和Ecken-rode等人的经验研究也曾检测到,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受外界环境、个体社会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曾守锤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儿童往往要同时受到多个保护性(或,和破坏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各个因素的简单相加。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时,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两大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心理弹性并不必然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其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事件情境。事实上,当个体经历较少的生活事件时,个体为对付环境要求所作出努力并不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较小,积极努力的行为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减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当个体面临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时,这种高压力的情境下心理弹性较高的儿童往往会更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以期获得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留守儿童对于事件最终的发展抱有一种较高的积极期待。如果这些帮助和关心最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则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心理冲击,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这种保护性因素的最终效应不一致的状况,在学者们对于乐观心理品质的考察时也曾出现,例如对于乐观的适应性优势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曾提出“乐观易损”的假设,在压力较高的情境下,乐观积极的个体对于积极结果的高期待、积极努力的行为将使个体的适应性优势不复存在,甚至可能成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危险性因素,使个体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不利处境的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保护性因素,对于减轻不利生活事件这一危险性因素所带来的负向消极影响的缓冲作用是稳定的,但其对于社会支持这一保护性因素的强化作用,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呈现,其表现并不稳定,调节方向和最终结果仍是不确定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初步考察了四者之间的关系,但其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则需要我们将来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得以厘清。
4.3教育启示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留守儿童内部心理弹性潜能,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不利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保护,对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整体视角,更要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合力,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挖掘留守儿童自身内部的心理弹性潜能,提高其对于逆境的应对力;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情感关爱和心理支持,营造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机制。
5.结论
(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篇3
【关键词】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心理健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62-01
异文化压力是由于文化适应期间引起的,因为本地文化与异文化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心理和文化之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文化适应期间,群体或个体全面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1]。在文化适应中所造成的后果是异文化压力对文化适应中的个体人群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中美国华人移民产生的异文化压力和心理健康情况报道的较少。本组研究证明异文化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相关的影响变量具有的关系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全美范围以内对亚裔美国人的家庭采取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亚裔及拉美裔美国人的研究中随机抽取了236份美国华人移民的样本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
1.2方法
1.2.1心理压抑产生的原因异文化压力是由于文化适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本土文化与异文化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导致心理和文化的压力。异文化压力不同与其他类型的压力,异文化压力是由于一种新文化在适应时,遭到特殊的情景或者压力而形成的。异文化压力主要包括感觉到的歧视,感觉到的仇恨或排斥、恐惧,因为改变而引起的文化压力、内疚、冲击等不同的维度。在异文化压力适应的个体之间发生适应性改变,但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个体感受到的冲突水平超出了自己个人能力而无法控制时,将直接导致异文化压力。而当异文化压力的水平过高,个体自身文化适应无法得到控制时,将会引起难以解决的调节过程,进而年造成心理压抑。
1.2.2异文化压力影响的变量异文化水平主要与英语语言的熟练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社会联结有关[2]。英语的熟练度反应着移民转向和他们密切联系的社交圈、就业机会、拓宽教育以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水平能力。英语交流障碍对移民的心理适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英语熟练度较低是产生异文化压力的一种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效应表现为对美语、人际交往的适应,有利于减轻异文化压力,对移民心理健康症状起到了中介及缓冲的作用。而对于社会经济地位来说,人们进入到更大一个社会空间,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一般比原来所处的社会经济较低,地位产生相对损失造成相对压力。人际适应也对异文化压力具有一定影响,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形成当地社会的支持网络,可以缓解移民的思想情绪、不安全感、无助感以及孤独感。总体适应对于异文化压力的水平具有更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即总体生活方面的适应情况对异文化压力产生影响,移民适应程度越好,异文化压力也就越低。
1.2.3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异文化压力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最为危险的因素。异文化压力对移民心理适应、职业技能、决策能力及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或终身的影响,与抑郁症、焦虑症密切相关。异文化压力可提示移民的自杀风险,异文化压力与种族认同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了中介变量作用。高异文化压力及低种族认同是导致抑郁症和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个体对应激源及压力的反应。当个体感受到的异文化压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或是超出了个体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便会造成抑郁、焦虑及身心疾病。异文化压力是导致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但有关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支持、个人资源等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
2结果
通过研究可知,异文化压力在心理健康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而异文化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是社会支持、社会地位、英语熟练程度。
3讨论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对异文化的接受程度,或相应文化的指导,对移民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对主流社会的接受情感,与美国人的融入程度,对心理健康的提高密切相关[3]。异文化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英语熟练程度、文化差异冲突、社会支持等。异文化压力对移民总体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的状况预测的有效性,是通过社会地位及英语熟练程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得以实现的。并且在异文化压力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关系中,英语熟练度的中介效应较大。这说明在与异文化压力对抗时,英语熟练度及社会地位可以发挥有效的缓冲和中介作用,对移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效应,为美国华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异文化中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异文化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症状起到了缓解作用。总之,异文化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可以对美国华人移民者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预测,与移民的危险状况及健康具有重要联系。
参考文献
[1]肖三蓉.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J].华北师范大学,2010,4:184-185.
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 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 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4-0055-07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健康老龄化”是21世纪老年保健的重点内容,指的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大多数老年人都能保持较好的身心健康,拥有较好的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经济的功能与状态。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其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我国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并不容乐观。据全国老龄办2007年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老年人还是农村老年人,真正健康的老年人并不多,大部分是健康状况一般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08年对我国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取样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呈现很好、良好的态势的人群达到85.6%,超过1.3亿人,按照调查结果推算,我国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的仍有2200万人左右,占受调查人数的11.4%;很差的近500万人,占受调查人数的3%。且此次受调查对象已经排除了智力迟滞和已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个体。
贫困老年人作为老年群体中更为弱势的特殊群体,在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和不良环境,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对于老年人是否更容易遭受心理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国外学者Giordana等从老年人与其他群体心理健康的比较得出,虽然老年人更容易遭受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原因,如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下降、社会关系减弱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在所有心理健康方面都比其他群体差;王娟通过自编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持尚好。然而,包江波等的研究则表明,老年人因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的就诊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是老年人,自杀已在我国老年人死亡原因中排第十位,而在自杀死亡的老年人中,95%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吴振云等的研究结果则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群体差异,除75岁以上老年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某些方面较差外,总的年龄差异不明显;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好于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有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从事脑力职业者好于体力职业者。
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姚远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人格特征更趋于内向,性情更趋于平和;情绪稳定性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好于情绪不稳定性的老年人;胡宏伟等的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其越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症状的表现越不明显;吕晓标、李金平等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更有益于老年人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在家庭层面,栾文敬研究发现,不同户籍、家庭关系的老年群体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贺寨平认为,不仅老年人本人的经济收入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有较大影响,其网络成员的经济收入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也有影响;谢桂华的研究表明,得到更多的、更经常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其他老年人群。有研究表明,有同住子女的父母可以得到子女更频繁的关心和照顾;子女居住得离父母越近,则越经常给予父母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宋璐等的研究表明,提供孙子女照料会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高国武等的研究则指出,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比较密切的家庭因素有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参加活动等,而子女的人数、居住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大;在社会层面,Wilkinson认为,除了绝对或相对收入以外,一个社会(地区)的收入差距本身也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影响;李实等的研究显示,随着养老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
老年贫困主要源于老年人经济自立能力不足和外部经济支持不足。对于贫困老年人而言,经济上的自立能力,或者说经济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心理、精神上的自立性。拮据的物质生活、不太和睦的家庭关系、昂贵的医药费、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家务劳动繁重等,都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关于我国城乡老人生活及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家庭及社会支持、健康状况、社会参与及养老需求。共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18%。
在被访的2 028名老年人口中,共有贫困老年人466人,占总体老年人的22.98%。其中,农村贫困老年人为241人,占贫困老年人的51.72%,城市贫困老年人为225人,占贫困老年人的48.28%。
(二)研究设计
1 老年人的界定。文章中的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 贫困的界定。文章以户籍为基础,设定了两种不同的贫困标准。在农村,主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完成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的贫困标准,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年。在城市,主要采用2011年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报告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中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在人均收入7500-8500元之间,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城市贫困标准界定为人均收入低于8500元/年。
(2)在家庭特征方面:首先,家庭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即贫困老年人的家庭总收入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家庭总收入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如果老年人的家庭总收入越低,那么当面临困难时,其抗风险能力会越低,承受的压力会越大,那么对其心理健康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否向子女倾诉心事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否向子女倾诉心事对非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负向影响且结果并不显著。一般而言,人在老年以后,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减少,而对精神层面特别是子女的精神慰藉有更高的需求,尤其是贫困老年人,当他们有心事时,特别希望能与子女诉说,从子女那儿得到开解和慰藉,这一倾诉渠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再次,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贫困老年人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越好,其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并且这一影响非常显著。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国情所致,家庭养老仍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与赡养人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年人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否和谐,是否能从子女那里得到经济支持、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等。如果贫困老年人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良好,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则其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反之,如果贫困老年人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不好,家庭矛盾重重,将会给老年人的情绪带来极大的波动,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最后,生活由子女照料为主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方式以子女照料为主的话,其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这与一般经验相悖,有待进一步检验。
(3)在社会经济特征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对贫困老年人具有正向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贫困老年人生活窘迫,如果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则国家的低保、五保等政策会给予他们很大的经济支持,使他们的生活有最基本的保障,大大减轻其经济和心理负担,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结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检验。其次,帮助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帮助者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越差。当贫困老年人遇到困难时,如果他们身边有能够提供帮助的人,并且其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则他们能起到的支持作用就越大,满足贫困老年人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贫困老年人焦虑、恐惧心理也有很大的缓和作用,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2 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分城乡回归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公共资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也呈现地域之间的不公平,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并且从上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下面将城乡对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见表5。
在个人特征方面,性别对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同。对农村贫困老年人来讲,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性,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城市贫困老年人来讲,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性,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年龄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著正向作用的,与总体结果保持一致;年龄对城市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但回归结果不显著。身体健康状况无论是对农村贫困老年人还是城市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与总体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总收入、与赡养人的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和城市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总体回归结果一致。是否向子女倾诉心事对农村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好于城市贫困老年人,并且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在社会特征方面,从贫困老年人的参保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且结果不稳健。从户籍来讲,参加社会保障对城市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正向的,但对农村贫困老年人是负向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制度的保障水平较低,参保人员自身健康状况较差,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帮助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与总体回归结果一致;虽然帮助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贫困老年人具有正向作用,但回归结果不稳健。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来说,贫困老年人较非贫困老年人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2)户籍对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即城市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贫困老年人。(3)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对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贫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总收入相对越高、与主要赡养人的关系越好,其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并且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别。(4)年龄、向子女倾诉心事、帮助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城市贫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个年龄是他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也是他们逐渐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和小学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对社会、家长、学习和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态度。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农村,个别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家长对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一大缺陷,农村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导致很多农村中学生在个人交流上会有问题,更有甚者退学,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只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分析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是指个人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良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一个积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这样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校和生活环境,培养一个健康的个性,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个最佳状态。
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生,我个人认为应具备以下的心理状态:(一)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二)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三)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生产劳动;(四)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五)富有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三、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根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课题组”对近万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另外,由于农村中学还不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例如一味抓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孩子与父母、老师缺少沟通等,农村学生的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不容乐观。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对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四、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一)学习成绩与学习适应能力的关系。优、差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显著,优生显著高于差生,学习适应能力是困扰农村初中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因素。若要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应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帮助
(二)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会有超人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对每一件事感兴趣,在别人的启示和指导下,他会努力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自信、乐观、积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下接受教育,就会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反之,效果很难想象。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前应首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圆满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三)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能力的大小,许多时候取决于心理素质的好坏,1983年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赫瓦加纳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心理构架》、他指出过去我们对智力下的定义失之褊狭,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IQ而是多方面的智能,美国教育专家也曾提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决定于智力因素,而决定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兴趣、态度、情感等。最近,又听了著名心理学博士赵一博先生的报告,他要求学生要有自我心理暗示,相信我能行,我自信,我成功,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等。这些因素与心理健康是分不开的,教师经常讲:“ 某某同学心理素质好,考试能超常发挥,某某同学心理素质差,发挥失常。”所为心理素质好坏,其实就是心理健康与否,心理健康与否决定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大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时刻表现出积极乐观、充满自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经常缺乏自信,自信心的强弱就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学生成绩好坏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目前,从学校方面来看,升学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成绩排队等等压力巨增,使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心理不平衡状态之中,因此,教师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应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的个体恢复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反之,若教师再用刻薄的语言、甚至体罚去伤害本来就心理不平衡的学生,那成绩可想而知,因为老师刻薄的话和体罚,而不喜欢某一门学科,最终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比比皆是。
五、总结
探索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提高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保持刻苦勤奋的学习心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应试的策略和技巧,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芳芳,李雁杰,张胜良,等. 初中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研究,2004,
[2]王芳芳,刘德华,崔明. 初中优、差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2,
篇7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篇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的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病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心理健康。
1 生理健康
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自控能力较好,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所处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能受到别人的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未来目标明确且切合实际,不断的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的良好心态是人与社会共同交融的产物,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有机综合体。心理健康三条标准表现在:(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出现有两种极端,均不利于自我成长:一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高傲自大,这会出现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之表现;二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算心理健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2)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社会规范和环境能约束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但个体需求往往不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甚或两者发生冲突。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甚或社会问题。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3)悦纳自己。衡量心理健康的第三条标准是喜欢还是讨厌自身,即悦纳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对自己如实了解,还要愉快地接纳和欣赏自我,但绝不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错误行为给予宽容或欣赏。这要求自己要正确对待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欺骗自己,不憎恨自己,促进自身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往往处于“亚健康”甚或“亚临床”状态,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甚或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心理紧张、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以及营养过剩、代谢失调和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因此,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程度,才能杜绝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可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后者又是前者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神经系统指挥的生理活动协调的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心理状态不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的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平稳,心胸开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营养调摄和锻炼身体,还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避免持续的情绪紧张,以确保自己的身心始终是健康的。
患病的人们,由于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心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所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情绪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佳的保健措施。
3.2 心理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认为,很多生理疾病,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众多病患中,由于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疾病的占10%左右,间接导致疾病的占50%以上。在疾病恢复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因素占35%。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导致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心其原因在于理活动影响神经系统,后者是调节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因此,心理因素能作用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其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
研究表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等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力强,对工作专心,不善于放松休息,能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B型性格与A型性格正好相反。统计分析显示,如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A型性格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性格人群,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原发性高血压则主要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机体长期处于紧张、恐惧、抑郁尤其是关系较为密切的焦虑、愤怒、敌意等情绪状态,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可升高血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认为焦虑、求全责备、激动、冲动行为、刻板主观为多数高血压病人的性格特点;西方学者也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点与冠心病患者相类似,具有A型性格的基本表现。消化性溃疡病人一般不好交往,秉持因循守旧的顺从行为,高依赖性,创造性差,情绪不稳定,过分关注自己,可见不良情绪是众多导致消化性溃疡因素的组成部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敏感多疑,固执己见,谨小慎微,易烦恼,压抑愤怒、敌意或怨恨在心里等是偏头痛患者的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心理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视其为心因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高的心理应激、不良情绪体验多和压力的长期存在,这会使自主神经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这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水平仍在不断提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探索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过程中,精神刺激和心理紧张因素在部分癌症患者发病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精神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使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致癌因素容易趁虚而入,成为恶性肿瘤的诱因。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社会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特别是吃饭生闷气的人较其他人易罹患胃癌。另外癌症有自愈现象,原因可能为在良好心理状态下,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所致。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后,癌细胞生长被阻止或造成无法适应的状态,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取代或转化为正常细胞。相反机体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会显著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癌症病情日趋恶化甚或病死。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心理状态与预后紧密相关。如果患者得到患有癌症,精神全面崩溃,可能不日撒手人寰;相反如果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坚持合理化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的患者不仅坚强地活下去,生存率不断提高,还能继续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融入正常社会。
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无时不刻地影响其生理健康。性格孤僻、内向的人,遇事不和家人、朋友沟通,自己又解决不好时,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长期作用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机体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数量增加,改变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呼吸和心率等生理现象受到负面影响,导致生理“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的发生,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心率过快,会降低睡眠质量间和睡眠时,明显增加了疲劳感和不适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后,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减慢减弱,导致消化不良。原本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果经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整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茶饭不思,不思进取,最终也会一病不起,处于郁郁寡欢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更要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感到心情持续不畅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必要时到医院看门诊心理医生,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自身处于心理和生理全面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无论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还是从医学专家们对健康的理解,都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都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能使机体在一种良好的、旺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能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是非常有益于机体健康的。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结构。
分类号B848.9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人社会功能的健全。因此我们认为,健康素质应当是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在内的、影响或决定一个人整体健康水平的个人内在特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促使人们日益关心个人的心理康宁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复杂、深刻而又迅速的变化在给人们带来发展机遇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挑战和压力。一个人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总是有限度的,面对着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其中重型病人占一半左右,仅精神分裂症患者便有780万!这个数字自然不包括更多见的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状态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的科学研究,为维护和增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做出应有的贡献。
1关于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这里要探讨的基本概念包括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
1.1关于素质的概念
在传统心理学和医学中,关于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解释都强调它的生理学方面,将素质和心理素质视做主要由先天或遗传因素决定的东西。自从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后,人们开始重新定义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素质(diathesis)通常被视作个体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在荆其诚主编的《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素质被视做“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医学上也指易患某种疾病的先天倾向”[1]。在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素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觉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结构和机能特征等”,“可能包括脑和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大脑皮层的细胞群的配置、神经细胞层的结构、神经类型特征等”。素质“主要由遗传决定,也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2]。
医学则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待素质,将素质看作是由某些基因或基因组合构成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个体对某种或某些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具有体质上的易罹患性(constitutional predisposition)或脆弱性(vulnerability)。在临床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疾病的“素质―应激模式”(the diathesis-stress model)。该理论模式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拥有某种疾病素质这一个内在因素还不足以使人患病;如果具有某种疾病素质的人遭遇难以应对的应激事件,其遗传素质便会使他做出过于剧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那么他便很可能会患病,包括罹患精神疾病[3,4]。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遗传性是先天的既得性和后天的获得性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遗传性决定了一个人对某些心理障碍的易罹患性的大小;但遗传性是否显现,不仅取决于致病基因是否存在,而且还取决于某时段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谈遗传性,总离不开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和心理社会因素二者之间不能顾此失彼[5]。
我们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主流文化意识。我们需要吸纳教育和社会科学界的观点,重新界定“素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术语。因此,我们尝试将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或决定其健康和功能活动水平的内在的、基本的身心特质。
1.2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
心理素质应当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其他素质。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什么是心理素质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1)肖汉仕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6]。
(2)刘华山提出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个人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7]。
(3)刘金平提出心理素质是人在自然素质基础上,在人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元认知、一般认知、社会实践能力、人格心理素质、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等[8]。
(4)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9]。
我们认为上述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之间有不少类似的地方。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保证一个人有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是一个人经常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条件。
1.3关于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便提出,健康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的一种完全的康宁(well-being)状态或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无病和不虚弱而已。这个定义和据此定义所提出的标准目前在医疗卫生界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心理健康在一个人的整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心理不健康不仅使人感到情绪痛苦,而且也会损害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
如果进一步问,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却有不同的说法。下面列出国内研究者目前对于心理健康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7]:
(1)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主观康宁感,subjective wellness;或subjective well-being,SWB)、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按照这个定义,心理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要不断地依据现实环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从而达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是一些人格特征或特质的完美组合。由于一个人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应激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社会适应,因此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是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例如,马斯洛便认为,只有具备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的人才能称作心理健康的人。
(3)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持积极乐观、开放、现实、辨证和通达的态度。他们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吸纳新经验;他们富有利他精神,能够在助人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他们追求高尚而又现实的生活目标,有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弹性的道德准则。他们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4)心理健康是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自知与自我接纳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国外的大多数心理健康专家强调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当事人有主观康宁感,他们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10]。
我们认为,不能脱离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空谈心理健康。所以上述观点都是可以接受的,它们分别强调了同一现象的不同侧面。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心理健康视作一种充满生命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环境并有积极的内心体验的、完全的心理康宁状态。
1.4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前边说过,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由健康素质派生出来的概念。在国内外文献中,我们还没有查到这个术语,更没查到对这个术语的科学解释。
结合我们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尝试为心理健康素质提出下列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和基本的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整合,这些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的整合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对于各种内外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适应水平。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素质主要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之所以将“身体特点”也纳入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涵之内,是基于下面两点考虑。第一,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例如遗传的身体特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内在的影响或决定因素。例如,国内外的大量调查研究(家族研究、双生儿研究和寄养儿研究)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在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病人中,也可以发现脑损伤或神经生物化学或神经内分泌的异常变化[3~5]。第二,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身心一体化的观念,主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和看待疾病和健康现象,而不是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11,12]。
构成心理健康素质的个体内在的身体特点通常不被作为心理学家重点研究的内容,心理学家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到对于构成心理健康素质的那些心理特质的探讨上。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将心理健康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和基本的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对于各种内外刺激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并进而影响或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或维度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下面几条路线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
第一条路线是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或特质。
第二条路线是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而后对这些欠缺的心理品质或特质加以归类,便可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维度或侧面。
第三条路线是通过国内外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的许多研究,来分析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
目前被国内外研究者探讨过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为内在的心理因素,另一大类为个体内在的生物学因素。内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质,习惯性认知和归因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自我概念和健康信念等[13]。例如,叶明志等探讨了A型行为、生活事件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认为A型行为是一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14]。梁宝勇和郭倩玉的研究发现,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向的人格特质同一些适应不良的应付方式有较高的正相关,也同心理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15]。姚树桥等发现,抑郁的人有自动思维的特点,他们习惯于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和未来,存在着认知歪曲和不合理性的信念[16]。Beck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证实,抑郁同歪曲的思维方式有关[17,18]。
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的生物学因素,目前较多的研究涉及神经类型、身体素质、疾病(特别是大脑的病变)、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化(神经递质)等因素。例如,国外有大量研究探讨了脑部疾病和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异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神经递质的异常已经被视作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的生物学原因,并成为目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研究的前沿[19]。
从理论上看,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的分析可以聚焦于人格(或个性)这一变量,即围绕着人格的内涵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心理学中关于人格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20]。在这里,我们采用广义的解释。在人格变量下,人们通常区分出人格动力特点(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气质、性格以及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
联系心理健康,在人格动力维度下,可以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需要、动机、健康信念、价值追求和世界观等分维度。
在性格维度下,可以分出同个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认知风格(反映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调节(情绪性,应对和心理防御风格,反映性格的情绪特征)、现实态度和意志品质(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等4个分维度;也可以按照性格倾向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倾、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等分维度,还可以区分出A型和B型性格等分维度。
在气质维度下,可以按照传统的做法,区分出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和胆汁质。目前已经有较成熟的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大量研究证实,气质类型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自我概念维度下,可以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测、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及理想我和真实我等分维度。
上述各维度和分维度,均可以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内在的心理因素,而且都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它们在个体心理健康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它们都可以被视做心理健康素质因素,但它们在心理健康素质中处于不同的层次。例如,一个人的性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以及对问题的应对和防御风格,而认知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又会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可见,在这里所涉及的三个层次中,性格是第一级维度,认知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是第二级维度,心理健康则是第三级。
参考文献
1 荆其诚主编.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73
2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大词典.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204
3 Alloy L B,Acocella J and Bootzin R R.(eds.) Abnormal Psychology: Current Perspective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6. 81
4 Halgin R P & Whitbourne S K(eds.) Abnormal Psychology, Boston: McGraw-Hill, Inc. 2000. 129
5 梁宝勇主编. 变态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 肖汉仕.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中国教育学刊,1999, 4: 26~29
7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 2001, 24(4):481
8 刘金平. 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 河南师大学报, 2002, 4: 115~117
9 张大均. 论人的心理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143~146
10 Schwarz N and Strack F. Evaluating one′s life: A judgment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track F, Argyle M and Schwarz N(ed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 22~48
11 梁宝勇, 王栋主编. 医学心理学(第三版).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5
12 李心天主编. 医学心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3~32
13 Diener E D, Suh E M, Lucas R and Smith H 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 276~302
14 叶明志, 王玲, 张进碚等. 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8): 572~573
15 梁宝勇, 郭倩玉.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III应付方式与人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1): 7~9
16 张琼, 姚树桥. 学龄期儿童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3): 161~163
17 Beck A T. Depression: 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New York: Harp and Row, 1967. 231~238
18 徐俊冕, 季建林. 认知心理治疗. 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9. 30~44
篇10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中正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地影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等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其消极面主要表现有:①情绪变化无常。②厌学情绪严重。③渴望异往。④家庭及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仔细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变化,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稳定心理素质、崭新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
学校要对教师,尤其对班主任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掌握青少年心理特点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