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可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交通可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交通可研报告

篇1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篇2

关键词:融资模式;基础设施;结构化安排

总理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拓宽融资渠道是关键。要着眼于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确保项目供给,从项目市场属性和融资工具特点出发,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施策、优化组合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城镇基础建设投融资模式。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基本思路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PPP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合同,同时与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达成直接协议,此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金融机构承诺将按与PPP项目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议,这个协议使PPP项目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由此,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具体到项目上来讲,一是对于具有明确收费基础并且经营收费能够覆盖投资成本的项目,如地表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燃气工程、供热工程等,可由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引入市场主体全程参与项目的立项、可研,并负责项目的筹资、建造、运营,向项目使用者收取费用,回收成本和获取回报,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政府。二是对于已由政府出资建成的项目,如公共交通汽车站、停车场、文化广场或公园中的可经营性设施等,可由政府部门先对基础资产隔离,再对经营性资产采取租赁、重组、转让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特许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弥补资金缺口,提高运营效率。三是对于政府看重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对所有权不做要求的项目,如医院养老设施、职业教育院校等,可由政府通过股权合作方式,给予一定资金政策支持,引进办医办学经验丰富的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实现公共服务职能。四是对于纯公益无收益的市政道路等项目,亦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此类基础设施投资纳入政府年度预算管理,通过竞争性蹉商等方式比选投资建设运营企业,科学制定相关标准,按年度或季度等时段支持拨付费用,减轻政府负担,提高市政服务质量和效率。

基金模式。为探索混合所有制合作方式,实现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多元化,可通过机构私募方式,募集一支城镇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可由一家国企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发起设立,或由民企发起设立,政府认领基金股份。旨在建立集政府性资金投入、政策性融资和社会资本于一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该基金可采取有限合伙制方式设立。由主发起人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与社会投资人签订合伙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明确社会投资人获得预期回报。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所有权、管理权、托管权分离。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基金。投资人通过参加投资决策委员会参与基金的投资决策。基金日常运行接受财政部门安排的监督检查,以有效管控风险。鉴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期较长的特点,基金的存续期可设定为10年,分期募集。基金运作将合理摆布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参与基金的社会资本可享受优先股待遇,获取预期回报;政府股份可作为劣后,重在实现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意图,确保城市基础设施有效供给。

捆绑模式。即盈利项目同公共设施捆绑运作模式。可依法依规将公益项目与商业项目合理搭配,做好结构化安排,经包装后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一是将体育馆、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等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与城中村改造等收益较好的项目捆绑。以有盈利预期的商业住宅平衡带有公益特点城市公共设施,提升项目的整体商业价值,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二是将公共交通枢纽、交通站点、机场改扩建项目分别与其配套服务设施捆绑,并依法依规配置土地、物业等开发经营资源,平衡项目收益。对于无收益的道路项目,可着眼对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投资消费的拉动等正外部性因素,将其与周边沿线商业服务设施捆绑,拓宽项目资金来源。三是行业捆绑。将建成区与郊区的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集处理项目、公交交通保障项目等按行业整合“打包”,将增量项目和存量项目统一交给有资金实力、有经营经验的市场主体统筹经营,打破单体项目式的分散运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通过资源的集聚整合和优化配置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融资租赁模式。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大型设备、医疗器械等可移动设备,可采取直接租赁的方式,由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买相关设备,租给项目方使用,由项目方支付租金。租约期满后,项目方可按照有关规定,选择留购租赁物、续租或退租,减少购置设备一次性直接投入。对于已经建成的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可采取售后回租的方式,将其所有权转让给金融租赁公司后再将其回租,一次性融得一笔资金,达到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的目的。

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不同情况,上述融资模式可混合使用,同时还可通过结构化安排,探索引入股权众筹、资产证券化、社会捐赠、招商引资等方式,最大化发挥比较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篇3

1.1总体平面布置和功能设计

(1)功能分区。①主教学区:包括教学行政及实验楼、图书馆、礼堂及学生活动中心、校行政楼等;②学生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学生及教工食堂、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后勤管理办公室、超市、水房、锅炉房等;③体育运动区:包括体育馆、风雨操场、400m跑道标准运动场、室外运动场地等;④中心景观区:包括以校园中心生态湖为核心的景观区域;⑤科研发展区:分南北两区,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储备用地。(2)布局结构。根据新校区临近201国道的区位特点,主教学楼布置于校园东侧中心区域,教学区以中轴对称布局为特征,中央绿地间的南北建筑红线为100m,中轴绿地纵深280m。东侧紧邻201国道设校园主入口。校前区有入口广场,用于人员集散;中轴西侧为校园中心的礼仪广场,用于安排学校重要的公共活动。教学区以中轴为界,分为南北两区,两侧的教学楼均呈院落布局,基本采用五层高的多层建筑。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西北部。学生宿舍为五层多层建筑,每四组围合成院落。食堂为三层建筑。学生生活区的最西端,即校园的西北隅设后勤管理中心和动力中心,对校园整体环境影响最小。校园中心区西侧,学生生活区的南侧,是以生态景观湖为主体的校园中心集中绿地,也是校园功能分区的自然载体和学院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休闲社交场所。生态景观湖西侧、校园西南隅为集中体育运动用地,其中临湖设体育馆,西南侧为400m跑道运动场及室外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场地。

1.2建筑艺术风格和特征

(1)建筑艺术风格。项目建筑的整体风格,是以端庄典雅的院落组团、建筑局部对称的空间手法,以“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营造校园的书院气息;建筑单体设计在强调实用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形态与建筑使用性质的一致性,平面布置以功能为引导,简洁而又富于个性的建筑语言贯穿于整个校园建筑的设计表现当中。建筑群的立面风格以清新的现代风格为基调,强调现代气息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建筑群体采用灰蓝色波形瓦坡顶与平顶结合处理、岩石建筑基墙、白色和浅黄粉墙为基调,与地区气候、绿化景观和水体景观交相呼映。校园内建筑以南北朝向为主导,充分考虑其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以适用技术营造上乘的教学环境。(2)建筑特征。①建筑构造:围护结构采用复合保温墙体。外窗采用平开塑钢窗,外门为不锈钢玻璃门,内门为木门;②地面装饰构造:教学楼、图书馆地面为地砖或磨光花岗岩;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的地面为地砖;微机房地面为防静电活动地板;行政办公用房地面为复合地板;③墙面装饰构造: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宿舍等内墙面用涂料,具体构造为20mm混合砂浆+刮大白+内墙乳胶漆;厨房、浴室、卫生间的墙面为瓷砖,并应根据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在必要的的部位采取防水措施;④天棚构造:公共交通区域采用矿棉板吊顶,报告厅采用声学装修,卫生区域采用铝塑板吊顶天棚,教学办公区为20mm混合砂浆+刮大白+内墙乳胶漆,其它区域天棚刮大白。

1.3建筑功能和结构

(1)建筑功能。本项目的建筑功能是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生活、办公及后勤保障等各项活动的需要。建筑功能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实验室实习场、风雨运动场、校系行政用房、会堂、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教工食堂。总建筑面积12万m2。1)教学实训楼。是全院师生日常教研、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整个项目功能的核心部分。其功能布局适应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督促教学区的布局模式走向集中化。教学楼是集普通教室、阶梯教室、报告厅、办公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教学楼内设大教室35间,每间建筑面积为85~95m2;小教室20间,每间建筑面积为50m2;阶梯教室2间,每间建筑面积为230m2,可同时容纳200人同时上课。2)图书馆。全校师生查阅各种资料、阅读报刊、借阅书籍和学习的功能,报告厅可以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3)体育馆。是学生进行室内文体活动的建筑设施,核心空间可设置两块标准篮球场,亦可兼做其他球类教学、武术、体操、健身及器械训练使用,并兼有体育教研、体质检测、卫生保健和心理咨询用房功能。4)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等可满足学生住宿需要和就餐需求。(2)建筑结构。本项目场地地形平坦,该区域内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丹东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20m,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1.5g。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1)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2)结构体系。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实训楼、餐饮中心等建筑物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结构主要用料。框架梁、柱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框架柱采用HRB335级钢筋;框架梁采用HRB235级钢筋。板、楼梯采用HRB400级钢筋。抗震墙用HRB335级钢筋。框架、梁、柱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其余部位可采用搭接。

2项目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2.1项目组织管理

(1)项目组织。本项目具有建设规模较大、内容较多、工期紧迫、质量要求和投资控制要求较高等特点。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应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并抽调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办公室,做好项目前期和项目实施阶段的各项管理。(2)项目招投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等进行公开招标。其中,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市政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采取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在较广的范围内择优选择信誉良好、技术过硬、具有专业特长及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和产品供应商,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其他招标开始前,先要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中介机构,承办招标程序要求的各环节具体工作,并选择有资质的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监理。

2.2项目实施进度

篇4

关键词:南宁市开发区政府 投融资平台公司 运作

1、南宁市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南宁市三大开发区融资平台公司而言,也存在资产质量较差;经营收入不高;偿债能力不强;债务透明度不高,通过信托、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融资问题突出、隐蔽性强,融资成本高,蕴含新的风险隐患;公共财政收入不高,债务偿还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1.1经营收入不高

当前由于项目建设主体市场化观念不强、项目运作市场化程度不高、职能部门市场化管理不到位,特别是资源市场化进程过慢,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不快,跟不上发展需要。加上平台主体实力不强,投融资能力明显不足。南宁市现有投融资平台规模不大,资产不实,整体实力不强,导致其实际经营收入不高。

1.2债务透明度不高

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政府信息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在履职过程中形成的

信息。但就当前南宁市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和运行实践看,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透明度较低,包括财务管理不透明、地方政府债务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

1.3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南宁市投融资主体有事业单位、企业法人、临时机构,还有常设部门,项目法人公司组建滞后,市场化投融资“借、用、管、还”的责任主体不清晰,项目建设实行分散式管理,难以形成投融资运营合力。

1.4投融资途径单一

当前,南宁市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方式比较单一,放大效益不够突出。方式单一、产品缺少多样性、过多依赖土地收益是南宁市投融资的突出特点,许多外地已开展的低成本、高额度、灵活多样的企业债券、收费权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投融资方式,南宁市涉猎较少。

2、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管理

2.1提升南宁市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资质及实力

2.1.1做大做强现有平台

通过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内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及项目划入,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对城投集团现有土地实行资产置换,将市供热集团的资产注入,并赋予其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和市政建设相关的特许经营权。开发区合力公司本着立足开发区服务开发区的原则,将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注入,将其规模做大。

2.1.2加大力度培育搭建新平台

利用现有优良国企资源,依托市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工业资产投融资平台,参与国有及集体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利用南宁市第三产业的优势,配合专项资金使用,搭建第三产业投融资平台。还可以通过利用现有文化资产和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的文化产业组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为全市文体等社会事业建设筹集资金,有目的指导和扶持条件成熟的区、县(市)建立投融资平台,为地方投资建设筹集资金。

2.1.3加大力度开展非纯公益性投融资项目

以提升城市内部功能、关系老百姓基本生活、有收益的项目为重点,即上马一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等提升城市内部功能、关系老百姓基本生活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是有一定收益的非纯公益性项目,大大增强其现金流。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县区特色园区的合作领域,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区街经济,并以平台为依托在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等社会“瓶颈”领域全面展开合作。重点支持县域经济,粮食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业资源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教育和医疗等解决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项目,使之成为全面支持南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1.4挖掘潜力,以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

为解决财政可支配财力不足的难题,开发区在充分利用好区、市各项补助资金的同时,还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至2013年经开区累计利用社会资金20亿多元对开发区的道路、排水、标准厂房、总部基地等进行投入建设,仅2013年社会投资就达到8.5亿元。由此可见,可以通过吸收民间资本,来缓解本级财政的资金压力,促进南宁市城市建设。

2.2实现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信息公开

2.2.1加强平台公司信息披露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平台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范围,包括平台的资本金状况、负债规模、承担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贷款情况、项目担保情况以及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等。应通过信息披露来强化投资者以及放贷银行对平台的监督,增加地方

投融资平台贷款使用的透明度,完善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机制。

2.2.2加强开发区政府债务管理

推进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开发区政府应加强债务管理。首先,全面摸清开发区政府债务的“家底”。债务“家底”不仅仅是账面上的银行贷款数据,还应包括信托、BT(建设-移交)、集资等方式所形成的债务。其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本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及支出进行分析及评估,对平台公司的收入来源、偿债能力以及平台的运营能力等进行量化分析,合理设定预警目标;及时跟踪平台公司项目建设进度、资本金到位情况、贷款资金使用和偿债资金专户管理情况,及时形成相关风险评估报告,从而形成相应风险预警机制。再次,将由政府作为债务主体的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债务,政府应积极履行债务主体的职责,将债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并严格实施,既能防范风险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新增债务。

2.3建立健全的投融资平台管理机制

2.3.1构建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风险联动防范机制

投融资平台建设要建立落实政府决策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项目市场运作、财政补贴防范、资产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坚持政企分开,以地铁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平台在融资、管理、使用方面的责权利,支持其作为投融资的统一主体开展各类融资。建立健全融资平台借用管还、信贷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探索建立政府和融资平台有机联动、风险共担的防范机制。

2.3.2合理划分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职责

为了进一步推进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应合理划分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职责,实现市场化与政策性相结合的科学的投融资体系。政府投融资行为具有政策性、非营利性的属性,对于投资期限长、金额大、无收益但社会效益明显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须明确政府为建设债务主体,以后用公共财政收入来偿还贷款。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定投融资规模,防止出现偿债风险;同时,还要探索建立以公共服务、民生、经济增长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政绩考核评估体系,完善地方政府基本建设预算和绩效考评制度。对于收益性项目,应以投融资平台为建设债务主体,应尊重平台公司在项目选择上的自,对现有平台应剥离其非营利性项目,将其所承担的公益性项目还贷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其真正落实贷款资金,将其推向市场抢项目、抢资金、抢利润,增强公司独立性、竞争性。

2.4促进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2.4.1强化平台建设,提高筹融资协调能力

通过整合国有土地、房屋资金等良性资产、加大资金投入、收购储备国有土地等资源,不断拓展投融资平台的经营业务范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融资、开发、经营、建设的有机整体,大大提升了筹融资的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筹融资工作的领导,可以成立以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工业、建设、融资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筹融资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做好项目融资前期工作,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及时搜集整理最新的项目资料进行信贷可研制作,对成熟信贷项目进行包装,使筹融资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2.4.2丰富投融资渠道

推进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应鼓励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和采用项目融资、信托融资、资产租赁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项目如市政道路、标准厂房项目,应积极开展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以债券资金来保障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与银行项目贷款相比,具有如下几个优点:期限较长,债券一般年限为7-10年;金额较大,每支债券一般约为10亿元;利率较低;可信用担保,若发行债券主体的信用评级、债务评级达AA,无需落实实物抵押。发行企业债券需考核发行主体三项主要指标: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作为开发区政府,应从资产注入、支持平台公司参与投资经营性项目,充实平台公司资产、收入、利润,增强平台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性。商业开发性项目,应鼓励平台公司按照市场开发主体,采用项目贷款、信托融资等方式筹融资,并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平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既是基础设施配套又具有一定经营性的项目如保障房项目,开发区政府可委托平台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并给于一定的项目资本金,扶持平台公司将项目启动形成资产及收益后,政府再将当初投入的项目资本金所形成的产权逐步转让给平台公司,这样既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得社会效益,也让企业得到资产及收入。除此以外,也要鼓励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入股平台公司,采用多种有效模式,增加平台公司经营的灵活性,更好地增强平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结语

综上所言,要想推进南宁市开发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首先必须改变目前政府投融资平台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和政府信用融资的局限,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进而打造财务结构稳健,具有充裕资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推进南宁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良杰.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J].改革与战略,2011,(06):20-21.

[2]卢捷.地方政府平台贷款业务风险状况调查[J].扬州金融调研,2011,(54):145-147.

篇5

实事一: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就业

目标要求: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实行保底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当年动态清零。确保城镇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城镇失业人员同等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60%,确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85万人,

完成情况: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54.7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9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万人,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到6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20.5万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实事二: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目标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按寄宿生10%的比例、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750元的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按在校生10%比例、每年生均1000元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全部在校生发放助学金,按在校大学生20%的比例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

完成情况:上半年向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722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春季学期教科书。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3500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1亿元额度已下达各高校和市、县教育部门。

实事三: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

目标要求:小学和初中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适当提高,普通高校在上年基础上增加600元。增加对苏北、苏中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学生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全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高校化解债务。

完成情况:上半年我省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普通高校生均公用经费预算已经落实。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工程。拨付省财政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经费11亿元,44个县(市、区)如期完成化债任务。省属高校债务化解补助方案初步形成。

实事四: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

目标要求: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大学生医保政策,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3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70万人、38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补助80元。同时提高困难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

完成情况:上半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3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达337.7万人和36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5.7万人、5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省财政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力度,补助数额由上年的1亿元增加到1.5亿元。

实事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目标要求:省财政投入2.75亿元,扶持建设300个乡镇卫生院、3000个村卫生室,完成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备装备和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鼓励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和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省财政发放补贴。

完成情况:上半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5亿元支持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目前已建成乡镇卫生院20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个。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备装备正在采购。着手开展医学类相关人员到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公开招募工作。

实事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目标要求: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扎实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认真做好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50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00万人。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市、县全面启动建设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建设一批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养老服务设施,60%的县(市、区)建立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

完成情况:上半年继续提高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养老金117元。制定上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方案,全面落实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的相关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52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15.7万人,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8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农民达213.1万人。研究制定示范性养老机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第一批6778万元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建立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苏南、苏中、苏北原则上分别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45%和50%确定供养标准。

实事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

目标要求: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苏南、苏中、苏北城市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330元、270元、200元以上,农村分别达到210元、140元、110元以上。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人群。以及因大重病或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由政府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完成情况:上半年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泰州、淮安7市提高了低保标准,其他市已出台提标文件。全面落实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对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照当地低保标准给予生活救助。对低保对象以内的重残人员按照低保标

准的110%-120%发放低保金。全省共援助临时困难对象24.66万人次,支出援助金额4046万元。

实事八:切实加强住房保障

目标要求:全省新增廉租住房1.2万套,新增经济适用房4万套以上,进一步稳定价格,明确政策,努力使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

完成情况:上半年完成修订《江苏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江苏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全省新增廉租住房1018套,面积5.1万平方米。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89万套,面积156万平方米。

实事九: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目标要求:省财政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6.62亿元,完成3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上半年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6.62亿元,完成3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实事十:进一步解决方便群众出行的问题

目标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建设以大运量公交方式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新增公交车辆3000辆。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建设农村客运站130个、候车亭2000个。

完成情况:上半年开展了城市公交线网优化课题研究,南京、苏州、常州等7市与昆山等10县(市)初步构建城乡一体公交网络。全省新增公交车辆3500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编制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正抓紧推进。

记者点评

经济波动年破解民生难题

从以上盘点,可以欣慰地看到,尽管处在经济波动较大的年份,上半年我省大部分民生实事都按照预定的目标要求得到落实,有些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为什么说不容易?必须联系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来观察,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上半年我省实现生产总值14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增幅明显放缓,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另外。物价总水平持续处于高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2%,涨幅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改善民生的工作压力骤然增大。首先是财政可用财力有限;其次是老百姓就业、增收难度加大,自我调节的能力趋弱;此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压力使民生投入的效益打了一定的折扣。要在这样的形势’下确保改善民生的承诺落实到位,江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上半年十件实事的进展看,在现实存在的困难面前,江苏省委、省政府交出了能够使人民满意的答卷,这是十分可喜的。

当然,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江苏仍有艰巨的任务,结合记者从有关部门所了解的情况,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工作是今后必须加以重视的。 一是进一步提高民生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民生投入以政府为主,上半年我省财政总收入达3645.5亿元,同比增长40.6%,从帐面上看,相当可观,但考虑到物价因素,以及民生工作的面广量大,具体到每一项民生实事,投入还是有限的。考虑到下半年乃至未来两年我省经济仍将处于转型调整期,在改善民生上,除了要“开源”,即加大投入,更要“节流”,即提高民生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压缩5%的公用经费,用于下半年支持民生实事,这充分体现了政府重视民生工作。努力改善民生的决心,与此同时,如何通过创新机制、强化监督等手段,使有限的民生投入资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谋划民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