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理论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系统理论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系统理论的含义

篇1

1、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包括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两部分

1930年,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展成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1)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2)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3)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

1、直接技巧:非反思和反思

(1)非反思: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的反应。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p142)

(2)反思:互动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分析实际状况)、心理动力反映(分析内心世界)、人格发展反映(评价以往经历)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考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三阶段

一、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二、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动态诊断(人格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评估)、

2、缘由评估(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3、分类诊断(判断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三、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p143

1、减轻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适应能力;

4、开发潜在能力;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考点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源于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涉及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治疗技巧

一、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在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人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之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改变,环境的改变状况又反过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产生。(班杜拉)

 

这三种理论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

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二、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获取、储存、利用

2、信仰系统:想法、态度、他人的期望、个人经验等

3、自我表述

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三、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是与系统脱敏相反的治疗策略

4、厌恶疗法

5、模仿:榜样示范和模仿练习

6、果敢训练:五个步骤-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无效行为、分析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挑战和改变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寻找有效行为、扩充有效行为的储存库

7、代币管制:用一种替代币的方式计算服务对象做出正确行为后获得的报酬。五个步骤:确定行为修正计划(包括目标行为、测量标准、修正时间)、选择强化物、建立代币管制(类型、方法、人员)、执行计划、逐渐取消代币管制

 

考点5、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既有认知又有行为,既有内在又有外在

 

考点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由艾利斯提出,他与哈帕合作,于1955年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ABC理论

A: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非理性信念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绝对化p148-要求过高,希望完美无缺

普遍化-把某些看法概括为普遍特性

抽象化-把具体场景的经验抽象为一般准则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

(2)理性功课

(3)放弃自我评价

(4)自我表露

(5)示范

(6)替代性选择

(7)去灾难化

(8)想象

 

考点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考点8、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为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

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具体讲述了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

3、介入服务简要

4、服务效果明显

5、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把沟通视为工具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p152

沟通需要达到五种功能: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承担的任务、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2、组织: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3、意识水平的提高

4、鼓励

5、方向引导

 

考点9、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一、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2、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也是可行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考点10、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介入理论

1、危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二、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时间: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考点1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考点12、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开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心理适应不良: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服务对象借助曲解和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的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适应失调: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服务对象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考点1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二、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三、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考点14、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由米纽秦(S. Minuchin)提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形成的组织化系统

2、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p160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观察视角

9、强调优点

 

考点15、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二、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p162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三、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完成三个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

2、改善家庭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考点16、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阶段

工作要求

其他相关知识点

接案或转介

一、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意愿

二、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三、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

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关于转介服务的概念、注意事项、转介的条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p164

收集资料

一、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需要确定三方面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问题;2、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3、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

*在确定问题过程中需坚持:1、个别化视角;2、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3、警惕自己的价值偏向;4、避免简单归因;5、了解自己的判断标准

 

制订计划

 

一、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三、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四、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五、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计划的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三、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五、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

社会工作者需做好4项工作:

1、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2、  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改变和进步

3、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目标达成;2、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4、服务对象出现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解决;5、因不可预测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评估

评估的内容

1、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2、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的方法

1、   由服务对象评估

2、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   由机构评估

追踪

追踪的任务

1、  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取得的进步

2、  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对其支持

3、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考点17、个案工作的技巧

 

工作阶段

技巧

会谈

1、支持: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领: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收集资料

1、会谈运用  2、调查表的使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效果评估;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服务对象影响评估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考点18、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英国,在90年代后发展出“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概念,强调提供一套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服务,目标是管理案主处境和提供支持。

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工作技巧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方法,也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的含义、特点

1、含义:个案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体系取向和过程取向

体系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用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顾的需求”

过程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一种协调的过程,通过协调和获得各种资源,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并在资源取得和使用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

2、工作方法: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

3、功能:具有双重功能:(1)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2)展示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社会问责、强调效率)

 

二、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1、服务对象参与

2、服务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生理、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

评估分为:初始评估、需求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

3、照顾协调

4、资源整合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6、服务的监督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

(一)个案发掘与转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技术: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角色

2、引出服务对象问题的信息

3、把握服务对象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可能带有的负面感觉

4、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5、厘清角色期待

(二)评估(assessment,预估)与选择

(三)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在服务计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个案管理者必须确保能有适当的资源来提供给机构服务使用者,满足其需求;2、个案管理者必须对使用昂贵和稀少的资源负责

(四)监督和评估

服务结束后评估的主要指标:

1、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求

2、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结果是否满意

3、目标是否实现

(五)结案:p180

 

考点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方法。(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

2、人格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3、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实务原则:个别化;签订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基本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倾听、感受、支持、接纳、理解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协议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治疗计划、时间表)、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

2、治疗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3、治疗性对话:p114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阐释过程

 

考点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2、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3、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思维定势、不假思索p115

4、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p116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习得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更是认知的结果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社会工作实务应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认知、不切实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建立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次数、见面主题、目标确定)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

三、服务步骤p118

1、确认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1、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时,应进入结案阶段

2、社会工作者应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作为结案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提供帮助应注意的几点:

1、应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改变是相联的,服务对象的自主意志和信念非常重要

2、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错误

3、服务过程首先要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逐步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鼓励合作,逐步使服务对象成为自我帮助者

 

考点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p125

1、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2、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概念

3、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

4、系统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将人与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社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系统的干预。

5、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6、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p126

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知识

1、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2、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惠、互调

2、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障碍是个人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要从相关系统分析入手

(3)服务对象与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考点4、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相信人性本善,恶是环境的派生现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进行选择

基本原则(临床社会工作者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提出):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p129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

1、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差别,差别应该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个人的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130

 

考点5、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基本知识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点: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彼此理解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实践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4、受助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存在主义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

1、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有意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考点6、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点:

增能(empowerment)

1、巴巴拉·索罗门(Barbare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

2、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p132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

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三、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

1、干预认可:p133是指来自各个方面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

2、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理论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

3、助人过程的注意方面:

(1)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5)以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巴巴拉·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他们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篇2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既要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着教育的发展规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困惑:首先,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先于专业社会工作,然而从发展速度看,又远远快于专业社会工作。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都存在着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同感不强的状况;其次,现在的大学教育理念普遍是教师本位和学术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大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第三,专业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许多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出发点多为选择出路,寻求生存;第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教育主要照搬港台和欧美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第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缺乏足够的专业机构作为实习场所,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因此,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与实施“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一、“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构建“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联系、相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系统以输入输出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作用,并发挥整体的功能。

社会系统被看做是基于要素和关系的动态体系,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突出了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运作都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选择。从宏观上看,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与其周边环境进而与世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通过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系统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

二、“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现实,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构建“一体两翼”式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1.“一体”的含义。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在这种单向授受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而作为一门把“以人为本”作为专业理念和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的尊重、相信人的潜能等视角是一致的。

2.“两翼”的内涵。首先是以整合利用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为一翼,需要知道的是校内教育和实务资源可分为单位内和单位外两部分,这里的单位是指社会工作系(专业)所在的学院或系(部)。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院校师资缺口较大,特别是缺乏有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基于现状,必须先对单位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依据本院系原有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比如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建立学术沙龙等;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团队研究的方式,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专业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以整合利用校外教育和实务资源为另一翼。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聘请在工、青、妇、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长期从事准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关课程的讲授、实习督导等工作;聘请他们参加课程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比如我校与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社会福利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等单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实现了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结合。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到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安置机构“阳光家园”和“阳光家庭”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直接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与香港艾滋宁养服务协会签订社工实习计划,选派学生赴香港实习,聘请香港资深社工担任督导。校外资源还包括在同一个省、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社会工作系(专业),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当然,“一体两翼”并不是任意堆砌的松散联合,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的。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要和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生长点和功能指向,这决定着“两翼”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是教育模式的本质规定性。就“两翼”来看,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两翼”并重,互相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为主体服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为最终目标。

三、构建和实施“一体两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确定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本系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性质、地域特点。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主要培养目标和科研目的。

2.有利于实现教学、科研和实务的有效结合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贯穿着教学、研究、实务内在统一的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实行“一体两翼”教育模式的基础。价值观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理解、认知、实践和内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在“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中均可得到实施。

3.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本校及本地区的发展。“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要求要依据专业方向和特色,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团队力量,整合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专业研究,掌握实务经验,不断提高检验理论与实务之间契合性的能力,这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体两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是笔者在专业建设中的一点思考,虽然仍有欠缺之处,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力图排除万难,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1).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肖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3).

篇3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心理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所差别。鲍姆林德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二是家庭对儿童行为的反馈。我国的心理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理解无本质差异,一般是指家庭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家庭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目标是要培养儿童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因此,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和特点,首先需从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对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期是人格建构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心理健康儿童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1.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民主型,顾名思义,就是用民主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称为“智慧型”。民主型的家庭的特征是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氛围温馨,家长不会无缘无故打孩子,孩子出现的问题后首先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及时纠正孩子当时发生的错误,这样孩子在家庭中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能使孩子知道怎样爱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制型与民主型对应的教养方式,就是家长用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没有自由选择权。这种教养方式下家长常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意行事,按照家长设计的模式无条件执行,孩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孩子是否愿意。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利。由于不尊重孩子得意见,在专制型教养模式下,家长与儿童经常产生摩擦与矛盾。

3.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权威型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是学者鲍姆林德教养方式分类中“authoritative style”的翻译,这里的权威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权威”的含义,鲍姆林德的“权威型父母”更像我们所理解的“良师益友”。这种类型的家长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还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

4.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溺爱型即放任型,家庭以满足儿童的意志和需求为第一要务,从而忽视了其教养行为是否对儿童成长有利。该类型家庭把孩子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完全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童年期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破坏性强,用此来引起家庭的注意来满足其要求。

5.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忽视型即不作为型,家长不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对其行为与学习漠不关心。忽视型与溺爱型截然相反,甚至也与其他类型有着本质不同,忽视型家长不关注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条件,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指导和支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教养方式无论是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还是分歧型,对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与之相比,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体现出了更多优点,两种类型如能良好结合,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

四、我国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存在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专制比较普遍。2.纵容溺爱现象严重。3.家长对心理健康不重视。4.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儿童压力太大,不堪重负。

(二)改进家庭教养方式的对策

1.家长应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儿童要求严格,但对自己要求极其宽松,比如不允许儿童玩游戏、看电视,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这使得儿童感觉不到公平,同时也使家长的威信锐减,不易使儿童心悦诚服。因此,家长行为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2.家长需注意避免溺爱儿童

避免溺爱儿童,应做到以下几点:不搞特殊待遇,坚持理性惩罚;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不包办代替,不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

3.家长应顺应客观规律,科学教养儿童

篇4

关键词:饭店;旅游院校;毕业生

饭店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人才的含义更多地体现在员工的整体素质上。多项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饭店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在上升,但与我国旅游业的地位和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未来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饭店员工素质偏低,就容易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竞争手段单一,缺乏发展后劲。

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饭店对毕业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是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与考虑。饭店要依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取一所或几所院校作为自己较为密切的合作对象,从而做好时间、人员、费用、管理、培训、使用等方面工作的衔接和安排。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长期稳定性,饭店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或工作小组、培训人,在组织形式上给予保证,并有相应的实习管理条例,以便有章可循。

二、规范实习管理

饭店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营状况,确定毕业生的实习时间和人数。在经营旺季,毕业生数量可多一些,但在平季或淡季要适当控制;实习时间较短的,可就近接纳,实习时间较长的则可跨区选择。安排实习岗位时,应尽量克服困难,在饭店能够接受的时间周期内,为毕业生创造在主要业务部门轮岗的机会,可适当缩短对毕业生的培训。对毕业生的考核管理应与学校密切配合,如实评价学生的表现,管理中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对比较优秀的毕业生,只要本人愿意,可提前签定聘用合同。

三、开展有效的培训

学生到饭店实习,如果抱着“我是一名毕业生,不是饭店员工,将来毕业也不一定留在饭店”的想法,就会影响实习。相反,如果毕业生有“饭店是我家”“店兴我荣、店衰我耻”的想法,将自己看作饭店的一员,在工作中就会从各方面真正从饭店的利益出发,尽心尽力来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饭店可让毕业生多参加饭店开展的集体活动,培养毕业生的团队精神,使之融入饭店这个大家庭中,相信毕业生会全心全意为饭店利益着想,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工作尽心尽力。

四、实行情感管理

可以预计,随着饭店对毕业生资源价值的进一步了解,优秀的毕业生会成为各饭店所争夺的对象。饭店要在这一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为毕业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实习环境。不仅要关心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发挥才能、实践理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使他们能通过实习环节,学习到真正的本领。只有这样,饭店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毕业生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五、制订科学薪酬体系

饭店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毕业生对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但随着饭店毕业生项目开展的日益成熟,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毕业生薪酬问题值得关注。饭店应在“节约成本”上做一些让步,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毕业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六、完善规章制度

毕业生一旦走上实习岗位,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在服务对象的眼中即代表企业的行为,因此,毕业生应当与全职员工遵守同样的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手段,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得毕业生对自己的个人素质、技术、分工、职责的要求都有章可循。相对学校来说,企业的规章制度可能更为严格,因而要加强对毕业生遵章守制观念的灌输,使之明白违反制度可能会引起的严重后果,这也是对初次参加工作的新人必须强化培训的一个方面。

总之,饭店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饭店发展的一个瓶颈,拥有一支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经过系统理论教育的本专类旅游专业的大学生队伍就成为饭店提高自身素质的捷径。所以,饭店如果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利用好毕业生,既有助于院校实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有利于饭店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丽伟.专业实习――饭店企业、学生、学校的三赢[J].饭店现代化,2004(7).

[2]张建宏.用好毕业生[J].饭店现代化,2005(8).

[3]马明.浅谈饭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J].泰安师专学报,2001(3).

[4]李祝舜.饭店管理专业实习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

篇5

关怀护理课程设置护理是一门与人文、艺术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如何合理的设置关怀课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和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已是护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国外关怀课程设置

1.科罗拉多大学关怀课程

科罗拉多大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制订并实施早期的研究生关怀课程。课程的首选框架有以下几个部分:着重欣赏文化差异并内容广泛的文科课程;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以生物科学、社会行为和组织系统理论等为核心知识基础,在关怀理论和关怀伦理理论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生物医学技术的道德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决策能力;探索与人类关怀、自我照护、康复和整体性有关的内容价值关系。

2.韦伯州立大学关怀课程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的大学本科关怀课程是由Kathleen Sitzman博士设置并实施。她于2007年在其著作中对Watson人类关怀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进行了介绍。该课程要包括以下10个关怀过程:在有意识关怀时表现爱和友好;充分体验与了解深层信仰体系和我们生活的主观世界;在理解超越自我或个人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培养个人的精神修养;发展并维持建立真正的关怀关系;参与并支持表达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创造性地运用一切知道和现正在用的方法。把关怀作为护理计划的一部分:能从患者和家庭的内在意义中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创造并维持一个完整、舒适、和睦的康复环境,用有意的关怀意识管理人类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关怀的各个方面将心理、身体、精神结合起来;以开放的态度参与有关人类康复的活动。

二、国内关怀课程设置

1.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关怀课程

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本科关怀课程的理论框架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概念框架,以关怀理论的10个关怀因素为理论框架。关怀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如关怀概念、含义和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专业关怀护理机会。课程安排第1年开设关怀课程理论学习,并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第2年安排学生关怀实践活动;第3年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会运用关怀护理行为;第4年进一步学习专业关怀课程。理解和运用关怀理念;第5年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讨论和书写关怀护理行为个案。教学方法包括角色示范、师生互动、教学反馈信息、关怀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等。最后,采用关怀护理行为质量评价表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关怀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护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关怀课程的教学。该课程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核心,主要介绍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概念与定义,人文关怀理论发展过程、人性关怀护理假设,watson的10个关怀要素及人文关怀理论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在完成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后,指导研究生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的角度,开展关怀课题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情况,并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提出个性化关怀能力培养策略。

3.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关怀课程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开设课程名称《关怀理念》,护理本科必选课,16学时,1学分,二年级开设。由于《关怀理念》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国内外还有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主要参考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关怀理念”课程时的教学参考书及国内外“护理关怀”教育的相关文献,自编讲义。讲义主要介绍华生(Watson)的“人类科学与人类照护理论”和诺丁斯(Noddings)“关怀教育理论”,回顾国内外有关“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介绍体现关怀的影片和故事展示关怀技巧,启发学生形成关怀理念并应用到护理工作和生活中。最后,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和学生对于课程及教学方法评价及建议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三、小结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开设人文关怀课程教育对护生整体素质提高有明显的质量效应”。因此,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必修课,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是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Waschington,DC,1998.

[2]Watson J. Theory of Human Caring: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J].Nurs Sciquart,1997,10(1): 49-52.

[3]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4]Jane Lee-hsieh.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ssure caring behaciors in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 [J].Int J Nurs Stud,2005,42(5):579-588.

[5]王庆华,冯红卫,方秀新等.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照护课程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28—30.

[6]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7.

[7] 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 [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8] 王菊吾,严林娟,钱君等.护士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61-563.

篇6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G256

一、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毕生奋斗在教育救国前线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陶行知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一切。抱着“改革教育,使人民大众受教育”的志愿,他综合中西教育方式的异同,改革中国传统封建教育,进行教育试验,开展教育运动,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教育道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初步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1]而“生活教育”理论最能体现陶行知的教育风格,是陶行知的代名词。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实施以及提升生活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脱胎自杜威的教育哲学,他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基本内容。这三大教育原理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层基本含义:①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②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③生活和教育共始终。[2]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范围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它至少包括以下含义:①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它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②“社会即学校”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③“社会即学校”可使教育从“小众”的教育变成“大众”的教育。[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性

“生活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一大特质,是与传统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它是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有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是“前进的”,陶行知说:“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5]

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人从实践中去追求真理。

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是指具体的“做”和“事”。“教做学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6]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解读

(一)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学习化社会等

丁一科认为生活教育改变了生活与教育相分离、学校与社会相隔离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得生活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这是一种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

漆新贵认为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基础。学习将不只存在于传统的学校之中,而是更多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人生和社会活动。他同时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带到人生活的真实世界,关注人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颖玮等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总结出来的。其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对于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当时的现状使然,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时代的要求。[7]

徐志辉认为,我们如果想从“应试教育”的阴霾中走出来,治疗现在教育所患之病,需要“生活教育”。储朝辉认为中国现在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等,生活教育理论能找到新的生长点。[8]申林静也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张昌勋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大不相同,但是其教育思想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吴建君认为“生活教育”思想中的三大理论,包含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提出了教育最终是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9]

李雪章认为通过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改变目前青少年日益淡薄的道德和孝道文化意识。宋雅娟认为社区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主张,与我国正在兴起的社区教育、全社会办教育等教育形式相吻合。林永希认为职业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即实践。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社会与实际的不足,改变了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二)生活教育的课程思想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的课程化、课程的生活化和课程的社会化。生活教育课程思想实质是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陶行知曾说过“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10]陶行知的课程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社会生活实际的需要课程的内容回归到社会生活的实际。[11]

“生活教育的课程化”主要在于生活教育课程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生活教育课程化”的探索,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张伯兴认为陶行知的课程观合乎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做中学、做中教的课程方法观,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的课程资源观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师范教育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倡导“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在他看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2]

林永希指出陶行知以生活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要求师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理论对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努力抓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四)生活教育思想与创造教育思想

金林祥、李庚靖认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他提出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者同时认为生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教育。

(五)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不同看法

王颖玮、张迪平认为生活教育的对象是无年龄限制的广大的群众,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中小学生,他们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

金林祥先生曾对“生活教育”的批判性文字做了简括介绍,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质疑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②忽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③偏重生活与感性认识,轻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13]王文岭认为,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教育的生活化。李华兴认为陶行知把“生活”和“教育”等同,把“学校”和“社会”混同,把“教学做合一”视为普遍的教学规律。夸大了生活教育的功能,忽略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轻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14]

王本余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课程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完全的课程生活化或者生活课程化,对于今天的教育方式而言不一定合适。王文岭认为对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批判多少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只需借鉴,无需做任何的评价。而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断发展,不在于墨守陈规。陶行知生前也曾表示过“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四、小结

总而言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很多我们需要借鉴和研习的地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今天我们的教育所患之病找到良方。

参考文献

[1][2][3]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89

[5]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0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06

[7]王颖玮,张迪平.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0,03:32-33

[8]储朝晖.生活教育的当展[J].生活教育,2006,04:8-12

[9]吴建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2,24:6-7

[10]陶行知.新教育[J].教育潮,1919,1(4)

[11]王本余.简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课程思想[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02:30-35

[12]张昌勋.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0-92+102

篇7

(一)幼儿教师的含义

幼儿教师是指在托幼机构中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专职人员。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1.幼儿教师在托幼教育机构中的作用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园班级是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的主要环境和场所。班级由人员和物质两部分构成。其中,幼儿教师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中的主要作用是:(1)创设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幼儿教师根据学前教育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具有发展适宜性与文化适宜性的安全而丰富的物质环境。教师要注意材料的可选性,如果幼儿无事可做,则表明材料是不可选的;如果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高,则表明材料是可选的。而文化适宜性主要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2)组织幼儿园的活动。幼儿园既是幼儿学习的环境,又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都要由幼儿教师组织。

2.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的任务

幼儿教师对所在班级的工作负责,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并指导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4)参加业务学习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院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幼儿教师的工作场所是专门化的托幼机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幼儿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幼儿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发展水平不高,具有形象思维、好奇、情绪不稳定等。幼稚而又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学前儿童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细心观察和照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中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对学前期儿童有特殊的意义,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养护、照料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儿童进行教育。从早晨入园时的晨检到下午离园时的叮嘱,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幼儿教师的关心、照顾和指导。幼儿教师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穿和玩,还要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总之,幼儿教师的工作十分琐碎、具体,这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幼儿教师的耐心和细心。

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幼儿教师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主要受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幼儿本身的特点。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入园前有不同的教养经历,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的学前儿童。要针对每个儿童的特点,考虑儿童的兴趣、本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性地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教育活动,因材施教。二是学前教育的特点。由于幼儿不断地发展变化,幼儿教师的工作就要不断地调整内容和速度,以跟上幼儿发展的步伐。幼儿教师应善于观察、善于创新,实行弹性计划,计划依幼儿而变,依环境而调整。

二、与幼儿互动的策略与方式

(一)有效的师幼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幼师关系必然是有效的,所谓师幼关系的有效性是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正困惑,找到幼儿发展的真正增长点。针对幼儿实际,引导幼儿与环境、与老师、与同伴积极互动。通过互动,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目前师幼关系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角色定位上,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互动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注意不到或反应淡漠,这种经常的低敏感反应会抑制幼儿与教师深入互动的动机和可能,直接影响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师幼互动的整体性质。

其次,在互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由幼儿发起的下对上的请求、征询、展示、汇报、求助和告状等较多,具有明显的上行型特点,而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如发表个人见解、与教师共同游戏、主动替教师做事等较少;由教师发起的上对下的要求、提醒、帮助、指导较多,具有明显的下行型特点,而对幼儿的关心、抚慰、平等的交流、征询和让幼儿帮助做事较少;对幼儿生活照顾较多,留给幼儿自理、自立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独立、自主较少;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较多,适时、灵活地把幼儿的兴趣和意愿转变为教育,引领幼儿进行自我建构较少;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互动较多,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生的互动较少;教师与幼儿集体发生的互动较多,与个别幼儿发生的互动较少等。

2.利用日常生活时机和幼儿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时刻”,利用这些机会与幼儿进行生活中的教育,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容易让幼儿接受。

(二)有效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

1.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

幼儿走出他熟悉的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去幼儿园,这可谓是其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所以建立幼稚师幼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幼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消除分离焦虑,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权威”,教师如何对待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的师幼关系的性质会影响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

对幼儿的哭泣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训斥威胁。教师可以坐在幼儿的身边,给幼儿擦擦鼻涕、眼泪,抱一抱幼儿,和幼儿一起玩一会儿。等幼儿情绪稳定后再离开,还要注意解释离开的原因。同时,教师对幼儿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做到及时强化。教师的关心、会使幼儿感到有安全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使幼儿能够接纳教师,把教师当作陌生环境中可依靠的保护者,为良好关系的形成奠定最初的基础。

2.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态度影响师往的效果与师幼关系的性质。良好的师幼关系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心理上消除对教师的隔阂,接受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注,密切师幼关系与情感,并要经常使用协商、建议的口吻与幼儿谈话,教师的表情、语气、姿态、动作应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与信任,并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幼儿能从老师和小朋友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

3.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的言语和发出的信息要简明易懂,以适合幼儿理解的方式,使幼儿明白所发出信息的真正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眼神、微笑、语调等非言语的方式传达对幼儿的爱、关怀、支持和鼓励。教师不仅要自己说,还要学会倾听和观察,用积极主动的倾听方式鼓励幼儿说,理解和分享他们的想法与情感,并注意对幼儿发起的交往行为做出及时、适宜的反应。

4.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教师要向幼儿传递一种信息:你们是重要的。对幼儿活动的关注和感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其外在表现是教师与幼儿交往时所处的位置,他的身体朝向、手势、面部表情,甚至所用的感叹词。

5.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幼儿,但是教师批评幼儿时的态度及采用的方式方法不仅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而且影响所建立师幼关系的性质。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如果教师过于严厉地批评幼儿,甚至对经常犯错的幼儿动辄训斥,那么其结果或者是幼儿害怕教师,并与教师疏远;或者是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与教师对立。可见,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

6.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群体生活是幼儿在托幼机构生活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教师应当重视利用的教育资源。这也有利于教师的组织和教育,使教师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对话、沟通,倾听幼儿并理解幼儿,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要、兴趣、观点和见解,有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幼儿同伴的相互作用,为幼儿同伴交往与合作创造条件,鼓励、指导、帮助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营造师幼间和谐、宽松和支持的氛围,为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7.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的性格、认知能力,尤其是行为特征往往是师幼关系形成的前因。因此,教师应增强发展性反应意识,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特征的幼儿要有耐心、有恒心,并且要经常对自己与班级每个幼儿建立师幼关系进行反思,当发现自己与某些幼儿建立的是不良的师幼关系时,应从改变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入手对不良师幼关系进行主动调整。

三、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1.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率

学前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儿童的发展受各种与其产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因素和系统的影响。家园的充分合作才能形成一个优质的教育平台,以发挥学前教育的整体功能,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率。

2.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容易造成大部分儿童的片面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指导。另一方面,儿童刚柔相济、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男性家长的参与,以弥补幼儿园女性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幼儿园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3.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创造最佳发展坏境

每个儿童被送进幼儿园的那一刻都是一张白纸,是受其各自家庭背景影响的个性不同的个体。同时,家长的理念不同、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也不同,若没有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则会导致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4.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家庭资源为学前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个别幼儿教育问题的沟通以及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上,还体现在家长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职业状况方面,这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可以让高学历的家长给幼儿教师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家长进课堂”,让当警察的家长给幼儿园孩子讲一堂安全知识教育的课等。

总之,家园合作能够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没有家园之间良好的合作、衔接,会损害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焱.学前教育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0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残障分类(ICF),残障者是指身心功能紊乱和社会意外造成的损伤后果的社会人,而残疾人是指因先天和后天身体机能受损,而造成无法正常生活的病人。在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和其他190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协议,同意采用ICF的划分标准。“残障者”和“残疾人”概念内涵与外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正常化”理论的应用语境。“残疾人”是医疗模式下的概念,而“残障者”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1]。“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国际组织与社会思潮的新趋势,论文将运用“残障者”这个概念去分析该群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

理论是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除了是一种认知的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在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思想萌芽、理念、理论模式及其行动原则等部分构成。探索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不仅在于要弄清针对残障者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认识过程,了解它在指导残障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了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对于掌握其内在规律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实践价值。

一、文献回顾

在国内有限的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专著中,大多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开论述。例如余向东从残障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角度,论及相关理论。在其论述中,他阐明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础有人道主义理论、公平正义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以及现代残疾人观等。同时在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模式中,论述了先天宿命理论模式、个体残损理论模式以及社会缺位模式等[2]。马洪路从残障者社会工作的角度,论及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相关理论。他把残障者相关理论分为四块:残障的发生理论、残障的预防理论、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以及残障的扶助理论等[3]。李迎升、厉才茂从社会保障角度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其论述主要围绕着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比展开[4]。

在国内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论文中,大多从特定时期和特定的区域去展开论述。例如梅运斌、王国英在分析现代欧洲残疾观的演变过程中,重点论述了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划分时间的节点为1981年[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残障者理论是由个体残疾理论向社会参与理论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则更强调正常化理论与社会融合理论。李莉、邓猛在对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分析中,分析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公平理论、公民权理论到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过渡过程[5]。

另外也有不少学术论文将焦点集中在残疾观念对比和发展上。冬雪分析了残疾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残废人”到收养、救济,再到“平等·参与·共享”的阶段[6]。奚从清在对新、旧两种不同的残疾观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残疾观的基本内容、形成条件等问题[7]。郑雄飞分析了残疾观的演进过程——先天宿命论到个体残损论再到社会缺位论[8]。

在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文献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一个较大的理论模块中去展开论述。Michael Oliver、Bob Sapey从残障者社会工作角度,论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个体型残疾理论与社会型残疾理论中,假设与理论内容的区别[9]。Raymond Lang以及Daniel Mont从社会公平理论出发,论述在工作和教育上应给予残障者更多的机会[10]。Richard K.scotch与Reiko Hayashi论述了人权运动对残障者福利事业发展的作用[11]。Paula D.Kohler与David H Dean论述了公民权理论在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影响等[12]。

既往的研究,开拓了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研究,但较缺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同时也缺乏系统与历史的梳理。因此为发展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亟须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各个历史时期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具体内容与特征

探究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轨迹,首先要明确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各历史分期节点。根据一般的历史分期的划分,一般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古代、现代与当代。结合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相关文献,论文把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理论称为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工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称为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称为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于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在西方,因此在论述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论文只论及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一)古代国内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状况

1.古代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由于西方中世纪的时间跨度较长,宗教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残障者宗教论与残障者慈善观。

宗教历史上,残疾被视作上帝的一种惩罚,残障者通常被视为罪恶、巫师等的化身。残障者往往会被驱赶,甚至被流放。宗教组织本着其教义与除罪的责任,往往会收容一部分残障者,对他们进行各种宗教礼仪和活动,对他们进行除罪。残障者宗教论认定残障者是罪恶的化身,但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讲,宗教通过教廷以及修道院给了残障者栖身之所,并给予他们一些物质生活条件。

与残障者宗教论对应的是残障者的慈善观。在基督教教义中就有规定,每个家庭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去救济穷人和残障者。但是在宗教的慈善观里面,残障者通常被视为悲剧和病态的个体。那些被救济和施舍的残障者,往往被看成是社会的寄身虫和无能者。在施舍的过程中,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被施舍者往往要受到施舍者的歧视。

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残障者是由于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造成的。受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残障者往往被视为社会劣势群体。当时社会出于整体安全需要,给予了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残障者的个体医疗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残障者被认为是病人,是与正常人相对立的“非正常人”。残障者的个人医疗模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古代中国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古代中国残障者社会保障思想,是以国家为中心展开的,这点有别于西方的以宗教组织而肇始。中国古代统治阶层为维护自身统治安全,力推“民本”思想。“性善论”的孔子和“性恶论”孟子、荀子都力推该主张。

孔子提出的社会救助思想,是以其仁爱思想为基础,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3]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民本思想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代对社会弱者的关注。荀子对孔、孟的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明确指出:“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14]

在中国古代,政府层面,本着“仁政”思想对残障者展开救助,集中体现在“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社会治理思想之中。在中国古代政府普遍设立“问疾”类部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聋哑、盲人等残疾人的国家收养,对他们进行治疗与生活照顾。同时基于家族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系统承担了少量的残疾人生活照顾责任。在中国古代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系统中,政府和宗族系统的分工有着明确的划分。在《唐令拾遗》中就有明确记载:“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15]

国内外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本都是将残障者视为非正常人,对病态的人加以社会扶助。在社会扶助主体上,西方主要是宗教组织,而中国是国家为主体的,这也从历史根源上造成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残障者社会保障发展路径。另外从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外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只能称之为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思想萌芽,它们还不是一种系统化的认识。

(二)现代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状况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社会发展问题不断突显。由于工业化大机器生产造成残疾人数目的激增,各个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对残障者等弱势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从此,对残障者的保障措施和救助方式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残障者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在这个时期才真正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极其丰富,其内容主要是论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的社会公平论、公民权论和人权论等。

1.基于社会公平论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公平”指公正、平等地对待人。到了近现代,西方对社会公平最具有典型解释意义的是罗尔斯的《正义论》,他认为,道德层面的社会公平,就是每个社会成员所追求和拥有的社会公平;制度层面的社会公平,就是某一个制度必须保证社会公平,这是社会公平的两种含义。只有保障这样的社会公平,社会制度才能维持下去[16]。在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福利思想体系里,社会公平的含义逐渐发展到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公平,也包括权利、机会、规则、过程和分配的公平。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利益群体,残障者与一般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有着特殊的社会需求和生活方式。虽然如此,但残障者在人格上,在政治权利上,生存发展权利上与其他社会主体是平等的,毫无尊卑贵贱之分。《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旨在说明残疾人是人,基于公平,社会就应该予以公平对待。

2.基于公民权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公民权理论使残障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取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权利,获得与其他群体一致的民事权、政治权以及社会权,尤其是社会福利权。T.H.马歇尔被视为在公民权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家。1950年,马歇尔指出一种与共同体的完全成员身份相联系的基本人类平等, 而这种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应享受到文明体面的生活。他把公民权利分为三种类型:民事权、政治权、社会权。其中社会权,即包括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的经济保障、教育、基本的生活和文明条件等权利[17]。

这一理论成为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残障者社会福利权提升到基本社会需求,使残障者社会保障权脱离了传统的宗教残障观与慈善观,由被动的怜悯变成主动的社会诉求。在公民权理念下,人们把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对残疾人的保障和救助不必再借助于宗教的同情与怜悯。残障者拥有了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平等地位,在消除残疾人的社会歧视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3.基于人权观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人权理论是不断动态发展的,人权理论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个人自由的权利,从政治权利发展到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权利。

在人权理论下,残疾人是也是人,拥有与健全人完全相同的“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正是在这样的人权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残障者作为社会主体平等、自由的一部分,他们享有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以及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在这一理论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相继推出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以及《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一系列维护残疾人权利的纲领性文件。

综观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是在现代三大社会思潮下,逐步建立起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理念,并在理念基础上,展开了制度与相关法律的建设。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最突出的特质是平等化,强调残障者与其他社会群体,都是平等的。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残障者和其他群体的是不同的,是异质性,这是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非正常化的一种历史延续。

(三)当代国内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学者迈克尔·奥利弗提出了“社会型残疾”概念,认为身体障碍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完全是个人悲剧和特殊群体的状态。社会型残障理论模式是对既往个体医疗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由关注于加在某些人身体上的限制,转变为关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于某些群体和某些个人的限制[1]。在残障者社会模式的推动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模式逐渐发展出残障者正常化,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残障者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理论。

1.残障者社会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强调残障群体作为社会中无差异的群体,同时强调应保证残障者的生活条件尽可能接近“正常”的生活条件。正常化理论指出残障者应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让残障者具有生活的尊严和普遍的价值共享。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就体现了正常化理论观点,在分类中强化了正常化理论的广泛性与平等性两个观点。该分类可以适用于所有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不同于以往把残障者作为一个单独群体加以界定和分类。另外不同健康群体(包含残障者)均无参与和活动的限制。

在正常化理论指引下,各国都开展了具体实践。以丹麦、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开始实施对残疾儿童进行“正常化”教育政策。美国社区居所和区域中心对智障人士进行了社会安置和服务。

2.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是基于社会网理论逐渐发展起来,针对残障者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行动理论。社会支持网络通常是一种非正式的支持网络,由家庭、互助小组、服务中心、民间非营利组织、社区等群体和组织组成,拓宽了残障者社会服务渠道,增强了针对残障者的社会服务功能。

根据残疾人的自身残障程度和身心需求,社会支持的目标是为解决低层次的生理功能康复,表达及应对的能力,自理日常生活及帮助少许家务等方面内容,同时也为达到帮助残障者树立自主、自尊意识和发掘个体潜能, 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行动策略包括个人网络策略、自愿连接策略、互助策略、邻里援助网络策略以及社区授权网络策略等等。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旨在消除残障者社会支持鸿沟, 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会网络之中,强化其个人身心健康,提升残障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能力。

3.残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

残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排斥理论旨在说明残障者由于什么原因、受到社会哪些方面的排斥,而社会融入理论则旨在阐明残障者通过何种渠道去消除社会排斥,达到与整体社会价值与权利的融合。

周林刚[18]、马洪路[4]对社会排斥造成原因进行了归类,大致上有三种:自我责任论、社会结构生成论以及社会政策创造论等。而社会排斥的主要方面为:观念排斥、就业排斥以及教育排斥等。在社会融入理论中学者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多渠道开展残障者社会融入,提升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的维护功能等。1981年国际残疾人年的正式目标—— “帮助残疾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是社会融入理论的最直接表现。

在残障者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的指引下,欧美各国纷纷开展《欧盟就业指令框架》、《美国残疾人法案》、《残疾人之平等机会:一个欧洲行动计划》制度与规划的建设。

综观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在社会残障模式的框架下,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框架及其行动原则。并且,在这些理论指引下,各国开展了丰富而具体的实践,有力地提升了残障者的生活质量。当代社会保障理论的最大特质就是正常化,这是对既往理论中非正常化理论的升华。

三、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的启示

在从古代、现代到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从个体残疾概念逐渐发展为社会残疾概念,从狭隘的残疾救济到体现正常化要求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一)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提升

从社会保障学的角度看,针对残障者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供给,是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过程,主要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完成。一个国家的财力和经济水平,将直接制约着对残障者的社会保障水平。从古代、现代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比中,可以明显发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确定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和行动原则过程中,要依据国民财富状况和财政转移水平而定,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念和行动原则。

(二)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随着社会保障理论系统而发展

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是针对残障群体而展开的社会保障理论。从其发展历程看,它与整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具有时间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同时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也受到国家整体社会保障系统理念的影响。虽然欧美国家属于福利国家,但是由于在社会保障理念的顶层设计中,存在诸如剩余福利模式、工业成就模式以及制度再分配模式的不同,它也会影响到各个国家残障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和实施。因此,我国在开展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建设中,应与我国整体社会保障理念保持一致。

(三)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随着社会对残疾人认识的变化而发展

古代、现代到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本上存在两种类型的残疾人认识:个体残疾型和社会残疾型,或者是残障医疗模式和社会模式。

古代与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都应属于残障者医疗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残障者所面对的问题是由于自身损伤和机能紊乱造成的,忽视对家庭与社会的归因,以“疾病”来归类残障者。这样划分的后果直接导致的是残障群体的非正常和异质化。

当代残障社会保障理论属于残障者社会模式。这种模式更强调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融合。在残障者社会模式视野下,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调整,而不是简单对残障者个体进行功能恢复,它强调清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以“功能残损”来归类残障者,从而消弭“正常人”与“非正常”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 梅云斌,王国英.残疾观的演变:欧洲的例证与启示[J].兰州学刊,2008(4):107-109.

[2]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2.

[3] 李迎升,厉才茂.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 马洪路.残障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李 莉,邓 猛.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及实践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7(6):3-9.

[6] 冬 雪.试论理念发展及“残疾模式”剖析与整合[J].中国特殊教育,2005(7):23-28.

[7] 奚从清.论两种不同的残疾人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45-49.

[8] 郑雄飞.残疾理念及“残疾模式”剖析与整合[J].新疆社科论坛,2009(1):34-38.

[9] Michael Oliver,Bob Sapey.Disabling homes:A stu-dy of the housing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 in Cornwal[J].Disability and Society,1995(10):71-85.

[10] Raymond Lang.Human Rights and Disbiilitiy:Ne-w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Disability[J].Asia Pacific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Journal,2006(1):37-45.

[11] Richard K.Scotoch.Politics and Policy in the History of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J].The Milbank Quarterly,1989(67) :145-154.

[12] Paula D.Kohler,Sharon Field.Trasition-focused Education: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J].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03(3):33-38.

[13] 阎 韬,马智强.《论语》评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55.

[14] 鲁国尧,马智强.《孟子》评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201.

[15] 严雄飞.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慈善思想种类与作用[J].前沿,2002(10):129.

[16]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17] 余逊打,陈旭东.人权与社会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7(6):31-32.

[18] 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5):32-38.

Histo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Security Theory on the Disabled

HU Shi-yong1,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

2.Department of Sociolog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Hubei,China)

篇9

关键词:总体框架;内容简介;简评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67-02

一、总体框架

本书由11部分组成:(1)大条目清单,218条;(2)读者指南;(3)主编介绍;(4)参编者,272人;(5)本书介绍;(6)1600年以来语言发展研究大事年表;(7)218个大条目介绍―主体;(8)术语表;(9)参考资料指南;(10)附录;(11)索引。

它主要涵盖语言发展10个方面内容:

1.语言与认知发展。列了12个语言与认知发展的条目:1个综述两者的关系:颜色认知、事件与运动感知、数字认知、空间认知、心智理论、执行功能与语言发展(处理);5个介绍早期单词学习概念基础、自传式记忆与语言作用、标记对认知发展影响、言语工作记忆、范畴化与概念形成。

2.语言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模型。列了19个语言发展基本原理、理论与模型的条目:2个介绍神经基础、遗传基础;4个介绍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Noam Chomsky、Jerome Bruner、Roger Brown、Lev Vygotsky及其理论,3个介绍语言发展阶段、关键期、习得年龄效应等与语言发展时间相关的内容,6个介绍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发展、进化视角、成人一语成就的个人差异、“少即是多”假说、原则与参数框架、普遍语法与语言发展等理论;4个介绍计算模型、联结主义模型、词汇学习的生成联合模型、文化学习与传承模型。

3.语言发展障碍。列了23个与语言发展障碍的相关条目:5个介绍语言发展障碍的生理/心理基础:遗传综合症、威廉斯综合症、局灶病变及自闭症与语言发展、语言发展与障碍的遗传基础;18个介绍语障的临床类型、表现、诊断、评价及干预方法:儿童言语失用症、发展性阅读障碍、语迟、结巴、特殊语障(综述)、语障的跨语言调查研究、语障儿的音系发展、寻词问题、语法发展、语义发展、社会能力、信息处理及缺陷、产出中的持续重复行为与言语失误和听觉处理、语障诊断、阅读障碍诊断、语言能力评价、语障儿干预、阅读与读写能力习得。

4.特殊群体的语言发展。列了15个特殊群体(主要指人:领养儿童、双语者、聋哑人、早产儿、双胞胎、失聪儿童,和动物:鸟类、鲸类、狗、非人灵长类)的语言发展的条目:11个介绍特殊人群语言发展:领养儿童第二一语习得研究、双语发展、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双语间的交互作用、双语者一语磨蚀与损失、哑语系统、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儿童语言发展、失聪儿童语言发展、早产儿及儿童语言发展、双胞胎语言发展和手语习得;4个介绍动物语言学习:鸟类、鲸类、狗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语言学习。

5.读写能力与语言发展。列了8个与读写能力与语言发展的条目:读写能力发展跨语言研究、阅读发展双通道模型、读写能力对认知发展的影响、读写能力教学方法、马修效应、阅读发展、拼读、书面语。

6.语言发展的机制。列了35个与语言发展机制相关的条目:15个介绍语言发展的宏观机制:语言发展中互动取向、联想过程、频度效应、分布知识与语言学习、基于语块的语言习得、交际发展中的模仿、基于类别的特征推理、语言形式的泛化、语言学习中的归纳、基于条目/样例的学习、言语跨模态感知、新生儿言语取向、预测与语言学习、即时思维、言语模仿;2个介绍音韵学习机制:韵律切分和音系和韵律引导;12个介绍词汇学习:词汇学习中贝叶斯推理、跨情境词汇学习、词汇发展中快速映射、从无意听到的言语中学习词汇、词法引导、词汇学习中过度扩展和扩展不足、词汇学习中形状偏好、词汇发展中慢速映射、词汇学习制约因素、词汇学习策略、单词切分、词-到-世界的映射;4个介绍语法/句法学习:听觉顺序/发展中的人工语法学习、语法结构过度泛化、句法引导、句法/结构初始化与语言发展;2个介绍婴儿统计学习和统计优先。

7.语言发展研究方法。列了11个与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相关的条目:儿童语言数据交互系统、基于语料的方法、语言发展电生理学、语言发展/处理研究脑成像方法、合乎语法性判断任务、高振幅吸吮过程、麦克阿瑟-贝茨CDI、优先注释/转头偏好过程、孪生语言发展个人差异研究、视觉世界眼球跟踪范式、Wug测试与诱导产出范式。

8.前语言期交际发展。列了12个与前语言期交际发展相关的条目:象征性体态名称习得、婴儿手势语系统、双方互动与早期交际发展、交际发展体态、共同注意与语言发展、运动表达、指示、前语言发声、早期词汇学习、婴儿交际中类对话与歌曲、交际发展社会基础和婴儿发声的社会影响。

9.语言习得的社会影响。列了21个与语言习得社会影响相关条目:5个介绍指向儿童话语―指向儿童话语和昵称、指向儿童话语及特征、过度发音、言语与姿态协调;6个介绍与语言发展相关的社会因素:抢先/早期干预、学校教育、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父母回应与支架、社会经济因素;2个条目介绍儿童社会习俗与文化学习;5个介绍技能:幽默、撒谎、隐喻、叙事、非字面义语言;2个介绍方法手段:交际发展自然法、语言发展中游戏及其作用;1个介绍语言习得中重述、说明及间接消极证据。

10.语言发展的具体方面。列了62个语言发展具体方面的条目:8个与音韵方面相关―发音、跨模态言语感知、语(声)调系统、音位区分、音韵意识、音韵发展、语音模版、词汇发展中音韵过程、语音象征与语言发展、话语韵律;21个与形态/词汇相关: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助动词与情态动词、限定动词、类属词、关系词、快速映射、慢速映射、跨情境词汇学习、词汇发展、词汇创新、形态发展、填料音节与语法形素习得、词汇学习中名词偏好、形状偏好、口头词汇识别、词汇增长曲线与井喷、词汇学习制约因素、词汇学习策略、词到世界的映射;10个与语法/句法相关:语法范畴、语法性别、体、长距离依赖、句法分析/处理、疑问、句法发展构式语法视角、句法发展依存语法视角、句法发展生成语法视角、复杂句法;4个与语义相关:语义发展、论元结构、隐喻、运动表达;7个与语用相关:语用发展、儿童语言语用学、会话含义、会话技巧、非字面语言运用、指示际、言语行为;1个与语篇相关―叙事发展;6个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方言运用与语言发展、言语感知与分类、话语处理、婴儿对话语变化的适应、新生儿言语偏好、新生儿言语感知;5个与元语言/元认知相关:认识状态标记语、认知标记语、元语言意识、个人/内部言语、思而后说。

二、简评

本书特点有:

1.编纂团队阵容庞大,编纂工作全面、细致、严谨。本书编纂团队阵容庞大,共有274名语言发展研究专家参与。作为一本专业百科全书,采用词典形式和大条目编纂方式,按照字母先后顺序编排,突出教育功能。从每个大条目结尾编者信息来看,每个大条目至少由1名专家负责,很多超过3人,在特定大条目下设小条目扩充,力图全面介绍所列主题,工作严谨。每一个大条目末尾列出与本条目相关条目、列出跟进阅读参考资料、读者指南、术语表、参考资料指南、附录中统计数据和索引,方便读者阅读与研究。

2.突出反映了21世纪以来语言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20世纪后期在先天论/生成观和功能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两种理论统领下的语言发展研究为21世纪以来理论和方法手段上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的研究取代。学科交叉加剧;语言发展研究的年龄范围更大,对不同年龄范围各类人群语言技能发展的研究更全面,实证研究宽度得到更大拓展,对鸟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语言学习研究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多样性不断增强;在传统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新研究方法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与联结主义模型、基于语料库的方法、跨语言和跨文化方法、孪生研究、领养研究、视觉世界眼球跟踪范式、电生理方法、脑成像方法等新近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它既实时介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当代重要进展,又不规避语言发展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类似语言发展跨文化相似度、语言多方面属性普遍性、语言运用中社会与认知过程区域限定性和区域通用性、单一语言习得或多语言习得对认知影响、个人语言学习轨迹与效果中存在的差异的起因等都得到实时、动态介绍。

本书突出呈现21世纪语言发展研究趋势:学科交叉不断加剧、多样性不断增强、研究方法日益复杂。

3.受益面广。本书总体编纂设计既考虑学术需求,又兼顾应用需求;既介绍语言发展宏观问题,又介绍微观问题;因此,它呈现的研究成果不仅有益于语言科学、言语与听觉科学、教育科学、认知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神经科学以及进化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还有利于设计出科学有效的临床和教育干预方案促进语言发展。

篇10

“TheFatherThomas”案(1)中涉及到“船舶优先权(MaritimeLien)”的界定问题,面对在该案中如何解释船舶优先权的固有法律含义,英国法官显得格外束手无策。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现行英国海商法律(包括大量的单行法律)环境下,很难采用制定法的手法对其进行令人满意的解释,以至于一位英国法官发出这样的感叹:“给船舶优先权下一个定义远比认识它来得困难。”(2)当然,这位英国法官的感叹丝毫不能损害对该案的令人信服的解决。因为英国蕴藏着优良的判例法传统,法官借助英国的海事海商案例集《劳氏法律报告》(Lloyd’sLawReport,以下简称劳氏报告)巧妙地解决了问题。笔者认为,劳氏报告所收录的“TheFatherThomas”案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是很宽广的,绝不仅仅在于对“船舶优先权”含义的解答,更重要的是英国法官困惑的解除。该困惑的完美解决依靠的是法的渊源——海商法的渊源。

试想,如果“TheFatherThomas”案是在制定法的环境下来审理,案件对法官的困惑和对法理所产生的挑战与冲击将是更加剧烈的。这是由制定法的法环境所决定。可见“TheFatherThomas”案所彰显的是海商法渊源的独特力量。在英国法下,这种渊源的力量载体就是劳氏报告。劳氏报告囊括丰富的海商海事案例,蕴含了无限的英国法官审理案件的各种理念。作为普通法系演变的重要因子之一,英国法下的海商法传统在其中起到了绝对的作用。英国法下的海商法,无论在法的基础理论和法的渊源上,还是在法的适用体制上,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不仅对普通法系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给予大陆法系国家的商法特别是海商法立法以借鉴意义。在普通法系传统下,在法的形式、法的适用机制上具有与制定法传统的大陆法系存在多重的差异。在“遵循先例”的适法制约下,英国的海商法领域存在大量的判例集,劳氏报告是比较著名的海事海商判例集之一。劳氏报告的编撰具有悠久的历史,囊括了英国海商法领域方方面面的案例,其案例编撰之经典,判词之晓理,法官采证之精深,令人叹为观止。劳氏报告的编撰体例一般为:案名;案情概要;争议的焦点(theissue);法官的判决和理由。

同样,在美国判例法主要包含在上诉审法院所作的判决当中。一份判决通常由名称(以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命名)、注释(headnote)、法庭意见(opinion)和法庭决定(decision)几部分组成。法庭意见通常是判决的主体部分。在法庭意见部分,通常要概括地说明案件的事实、经历的程序,并通过援引成文法、判例法和其他可适用的规则,说明法庭作出决定的理由。上诉审法院的判决可维持、驳回或更改下级法院的判决,也可以指示下级法院采取下一步的诉讼程序。法庭决定根据多数法官的意见作出。同意法庭决定的法官的名字要列于判决之后;同意法庭决定的,但不同意法庭意见的法官可以在判决后面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不写任何意见。

二、海商法的渊源意识的生成

周旺生教授认为,普遍的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自觉且科学的法的渊源意识的形成,需要有可靠的基础和依托,这种基础和依托就是法的渊源本身有重要价值,就是人们对法的渊源价值有系统和真切的认知。迄今以来的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表明,法的渊源同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的确有密切关联,其价值非常重要,这方面的基础和依托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人们对这种关联和价值的认知却远未形成自觉的理论系统,亦少有具体而真切的理论阐述,因而这方面的基础和依托是薄弱的。由此便要求人们先要明了法的渊源同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的密切关联。观察古希腊以来的法律学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差不多每一种重要的法律学说现象,尤其是理论法学现象,几乎都同法的渊源相关。

正是在这种普遍的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理念下,海商法的渊源意识的体系化生成就有了可能和必要。海商法的渊源意识是建在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社会现实渊源和实在的经济渊源的基础之上的。对此,需要人们对海商法的渊源意识进行发现、选择和提炼。

任何法律均有其渊源。但是法律渊源(SourceofLaw)在理论上却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法律术语,围绕着海商法渊源的解释,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法律渊源”是一个借用自“水源”的象征性用语。在法理学中,法律渊源有多种概念,如从经济、历史和社会的观点来探寻法律秩序存在的原因,从伦理价值的观点来探寻法律秩序道德上的源头。

本文基于我国海商法的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对海商法的渊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一般地来说,传统上中国法被认为是大陆法系,因此在论及法的渊源时,也刻意强调“法典化的法律渊源”和“判例不创设法律规范”。一般地认为,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或商法的特别法,因此,学者论及海商法的渊源时,一般持有以下观点。

第一,从海商法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早期海商法的形成基于航海习惯,后来逐渐由不成文的判例汇编,演变成国家制定的海商法典。由于各国海商法的不统一,而后又订立了好多国际公约来加以协调,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权威学者著书立说,陈说利害。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海商法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国家比较强调国家制定的成文法典;英美法系国家虽然也通过了一些单行法案,但他们更看重判例。习惯法在国际航运界是公认的,这是海商法的特殊性。至于权威学者的学说能否成为法源,就是在西方国家也是有争议的。我们国家只承认国内法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是海商法的渊源。判例可供适当参考,但并没有法律约束力。至于权威著作中的学说主张、法理原则,要进行具体分析。正确部分可用来供立法司法参考。但不能据此说它是海商法的渊源。

第二,应当摒弃“法的渊源”一词,而使用“法的形式”一词。进而认为,在我国海商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国际航运惯例。在论及海商法的其他表现形式时,对于判例,普通法系的英美等国,虽然也有单行的海事法规,但是没有成文法典(海商法典—MaritimeCode)。在这些国家,根据“遵循先例”的原则,上级法院的判决作为先例(Precedent)对下级法院具有拘束力,起着法律的作用,判例就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之所以被作为海商法的形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判例所确立的规范往往是含混的,甚至于对同一法律关系,不同判例采取不同的解决原则,这样便于法官灵活运用,任意裁量,使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Discretion)。

我国不承认判例是法的表现形式。理由是:其一,就判例的性质而言,它只是一个司法文书,不是立法文件,是运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的形式;其二,无限提高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之任意裁量,这与我国司法审判原则,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相背离。因此,不能认为判例是海商法的形式。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判例对人民法院审理同类案件所起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海事立法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借鉴就更不能忽视。而对于海商法学说及法理主张,有学者认为,任何一种学说及法理主张,无论它具有多么大的权威性,也仅仅是一种学说和理论,当它还没有依照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之前,不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因此,权威学者的学说观点及法理主张不应看作是海商法的形式。

第三,由于海商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商法的渊源的多样性。具体地说,我国海商法的渊源有国内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

第四,各学者关于海商法渊源的见解,存在一个共性,由于海商法被认为是民商法的特别法,故学者们在考察海商法的渊源时,不免不约而同地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在中国法环境中,海商法的渊源是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对判例和学理主张持怀疑或否认的观点。这完全是受我国大陆法系传统理论的影响所致。(3)笔者以为,海商法的渊源意识的生成,还有另一重要的基础——海商法的体系结构。海商法所以能够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法之家庭中一个有别于其他各法的相对独立的法之部门和独立的学科,其本质特征就在于构成海商法体系的各个分支,亦即它所独有的各种特殊的法律制度。海商法的调整范围以及其体系结构中的各项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人类相关社会活动的进步和发展,也是在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的。(4)

三、海商法渊源意识的生成对我国海商法渊源体系的修正

(一)我国现行海商法修改的必要性,表明制定法在适用上的先天不足

由于受传统中国制定法理念的支配,中国海商法领域立法也凸现了对海商法成文法典化的追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但由于诸多因素所决定,这些法律却发生了许多不能适应新的变化了的情况,以《海商法典》为例,我国《海商法典》需要修正,修正的原因主要是与《海商法典》相关的国内立法相继出台。这些法律包括对外贸易法、国家赔偿法、仲裁法、担保法、保险法、合同法、公司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海关法等。《海商法典》作为调整某一领域特定社会关系的特别法,应当与一般法之间相互协调。为了满足一般法和特别法之间的协调性要求,正常情况下应当先有一般法,后有特别法,但是,《海商法典》早于上述某些一般法出台,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很多不协调的规定。(5)这种一般法和特别法之间的不协调,需要通过《海商法典》的修改得到解决。因此,协调这种一般法和特别法之间的规定,是《海商法典》修改的一项任务。同时,《海商法典》自身需要完善。(6)

为了回应社会发展,法律渊源的形式日渐复杂,数量日渐增多,法律适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这种法律渊源的形式发展态势,《海商法典》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凸现了发现、选择和提炼海商法渊源的重要的法律价值。该法律价值最直白的表现就是,令法律人对《海商法典》在中国的实施现实进行深思:为什么《海商法典》作为当时比较先进和成功的法典,在中国实施了十多年就表现出如此严重的法律缺憾呢这仅仅是《海商法典》的立法技术落后,抑或是《海商法典》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所引起的吗诚然,法律作为一种调节器和它所调整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永远是难以完美地相契合的。但是,我国《海商法典》现在所表现的亟需修改的态势,昭示了法律人由于对海商法的渊源的认识和认可的不周全性。具体而言,这种不周全性表现在,将海商法的渊源仅仅囿于我国传统的法律渊源的制约之下,失去了海商法渊源意识,视《海商法典》为最理想、最权威的渊源形式。

因此,在对海商法渊源意识失去深刻认知的法律环境之下,人们对一部《海商法典》寄予厚望,渴望它至少是“具有极大可操作性、先进的和前瞻性的法律”,与国外相同或相似的法典相比很成功。但是,当《海商法典》不足以担当起重任时,立法者或相关法律人便只想在现存的《海商法典》的基础上或架构下来努力完善他,以希求《海商法典》重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由于受海商法渊源传统理念的桎梏,没有探求海商法其他的渊源。

(二)海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固有的特征,需要海商法渊源意识的生成

法的渊源同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就是这样融合在一起的,法律人就是在同法的渊源交往过程中展开法的思考、参与和回应法律生活的。正因此,我们说法的渊源是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无以离开的基础和依托。在这个基础和依托面前,法律人对它的感悟程度,对它的研究和认知达到何种水准,换言之,法律人的法的渊源意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法律人能否在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两个方面,自觉且科学地同法的渊源发生关联,自觉且有效地实现法的渊源的价值。海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固有的特征,是由其调整对象所决定的。(7)这种成文法所明文界定的调整对象,在诸多方面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不同的特征:(1)该种社会关系广泛地与海上运输、船舶有关的领域,与一国的经济、贸易、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要求法律对其调整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2)该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程度在欧洲特别是英美等国家表现得比较深刻。由此,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英美国家,使海商法深受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交融的影响。(3)海商法被认为是民商法的特别法,其在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衍生了许多不同于民商法的法律制度,诸如船舶优先权制度、承运人的不完全过失责任、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共同海损等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存在与一般法律制度的衔接、协调问题,而且对法官的适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以判例法为主的英美法系较好地顺应了海商法案例的特征,而以成文法为主宰的大陆法系却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于海商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

(三)海商法理论系统的架构:两大法系交融的混血儿

1992年通过的中国《海商法典》就是一部极具海商惯例共性的法律。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商法乃海上之王。”可见,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订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订一部海商法。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不是哪位皇帝制订出来的。

普通法法系与民法法系之间的真正悬殊差别,据许多学者看来,仅在于固有的立法形式、司法方法的一些差异,比如法律创制、司法职业结构和司法判决书的不同,但两大法系对法律的理解和对私法的范畴、本质的理解却并无重大区别,如果两大法系都赞成这个理解为一种文明常识或法律常识的话,两大法系的这种对法律的相近认识,正与罗马法相吻合,表明罗马法是这个常识的创造者,或最初发现者,因此当之无愧为传统。

一般地认为,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具有成文法的传统。在劳氏报告对我国海商法的影响上,一般都停留在英国的判例法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上。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未免太肤浅、笼统。因为劳氏报告所蕴含的法律价值决不止于这些。单独采用哪一理论都不能完好地解释海商法的某一问题,这在海商法领域是常见的现象。原因在于对海商法所调整的某些社会关系的解释需要借助两大法系的相关法学理论进行综合性、历史的支持。海商法是两大法系交融的混血儿。

由此观之,作为混血儿的海商法的渊源,是不能单单依靠制定法或判例法来单独主宰的,需要具有法律渊源意识的觉醒,突破传统法律渊源理论的束缚。

(四)海商法的适用,设立海事法院成为必要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海事法院,(8)我们抛开设立海事法院在司法体制方面的意义,单就对海商法案件对法律在适法环节上的要求而言,强烈地暗示了法律人对海商法案件独特性的理解。这种独特性可以从多角度来阐释。其中进路之一,就是充分认识到海商法渊源的突变。从西方学者对海商法的演变的简约历程可以看出:商法,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都是很复杂的。与海商法的神秘性相比,商法是朴实简单的。把握海商法的基本内容观念的捷径是理解和把握一般法原理。以船舶优先权为例,它具有秘密性而且优先于以登记为公示的抵押权。在一般法下,非占有性留置权在不知情时被转移到善意购买人是无效的;而船舶优先权能够约束购买人。在普通法下,一个从属担保权利人在没有优先担保权利人同意下,可以出卖被担保的财产,而且出卖的效力受制于后者的利益;而在海商法下,优先担保权利人的同意因素是要考虑的。普通法的一般作用在于物权担保的受偿位阶是以时间为原则的;而海商法下的船舶优先权的一般受偿位阶是与此相反的。另外,在一般法下,“对物诉讼”和“对人诉讼”这些法律词语通常用作来区分不动产或财产权利和纯私人权利。在英国海事法下,被用来描述为诉讼的一种类型,而且被用来区别针对船舶——或许更准确地说是对船舶所有人赔偿责任限制请求和以被告的个人责任为基础的请求,尽管是以“对人诉讼”为标榜,但这也包括个人权利。在一般法下,你通常不得不去发现你的被告以便启动诉讼程序;但在海商法下,你指定你的被告,然后即可去找船舶。正如RhidianThomas教授所言:“海商法是伴随着海事高等法院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其继承者,高等法院自由地受到海商法理论的影响,这一点与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判例法是不同的。”

在西方法律发达国家,也强烈地意识到由于受到海商法的特点制约而使设立专门海事法院成为必要。此情形在中国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由此深思:在海商法的适用上,由法律专门为其设定特定的司法机构,是否会衍生成许多其他一般法律所不具有的渊源呢

四、海商法渊源意识的实际情境:对劳氏报告的解读

如前所述,“TheFatherThomas”案被收集到劳氏报告中,该案涉及到船舶优先权的问题。(9)法的渊源同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事实上有密切关联是一回事;而法律人是否认清了这种关联,是否形成了自觉的高水准的法的渊源意识,并用以指导法学研究和法律生活,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法律人对法的渊源有真切的感知和明敏的把握,有自觉的和高水平的法的渊源意识,并能用以指导法学研究和法律生活,便能较好地处理法的渊源同法律学说和法律生活的关联,较好地甚至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法的渊源的价值。

漠视海商法渊源的重要法律意义,是人们在海商法的渊源研究和认知方面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不少学者以海商法的渊源概念直接指代海商法的形式概念,认为海商法的渊源也可称为海商法的形式,是指海商法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或以什么形式存在着,它是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的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果单单从法律的外部表现形式来说,作这种比较狭隘的认知是可以的。但是从海商法的渊源意识的高度来把握的话,作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从对劳氏报告的解读中可以窥见一斑。

劳氏报告的正式编撰始于1919年,这一裁判官创设的法,汇集了许多法律领域的经典判决,这些判决所包括的领域如下:(1)航运(Shipping);(2)海陆空货物运输(Carriagebysea,roadandair);(3)产品责任(ProductLiability);(4)海上保险(MarineInsurance);(5)货物买卖(Saleofgoods);(6)仲裁、实务及其诉讼程序(Arbitration,PracticeandProcedure);(7)银行事务(Banking)。它囊括了航运、水上运输、海上保险等诸多领域的经典案例,在结构上,一般分为案名、判决、法庭意见等。这种经典案例的编撰,决不是对海商案件的汇总,而是彰显了编撰者对海商法渊源意识的深刻觉醒,是在反思海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对此,形成了海商法渊源意识的真正的法律内涵。实践证明,存在深刻挖掘劳氏法律报告的重要法律价值的必要性。海商法的渊源是关于海商法、海商法规则、海商法原则乃至海商法制度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对海商法渊源真正法律涵义的洞察,是探知海商法渊源意识的需要。

其一,海商法的渊源同海商法律规范有密切关联,但它不是海商法律规范。海商法的渊源是海商法律规范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即是海商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劳氏报告面对浩如烟海的复杂的海商海事案件,敏锐地感到单单凭借几部单行法律是不能承担此重任的。这种重任就是把与海商法渊源意识相关的一切资源、进路和动因尽可能地整合起来,尽最大限度地描述海商法渊源的方方面面。

其二,海商法的渊源与海商法的形式有密切关联,但它不是海商法的形式。法的渊源有可能被选择和提炼为法,或有可能形成为法,对法而言,它是一个可能性的概念;而法的形式则是已然的法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它表明不同的法具有各自不同的效力等级,对法的渊源而言,法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法的渊源发展的结果。未经权威国家机关采取特定形式予以表现,法的渊源就不能称为法。从这种视角上来考察,劳氏报告的法律魅力就十足地体现出来了。在劳氏报告充当海商法渊源的功能上,它的确对丰富海商法的渊源形式、增强海商法的渊源意识、弥补海商法成文法的缺憾等具有极大的积极价值。当我们研究每一劳氏报告案例时,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悟:相同或类似的海商法案例,如果在我国海事法院审理,我国的《海商法典》可能会有一种力不从心;但在劳氏报告中法庭的判决判词,可以非常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

五、海商法的渊源意识与我国海商法渊源体系的架构

(一)劳氏报告在中国法环境下所彰显的法律魅力

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法律学人对劳氏报告的纯法律视角的深入研究并没有展开。(10)如果深入对劳氏报告的方方面面进行考量的话,那么就完全可以发现劳氏报告在中国法环境下所彰显的法律魅力。这种法律魅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显露,但并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弥补海商法在本体上的缺憾。

在中国法环境下,我国海商法在本体上往往囿于成文法的概念、形式、体系、权利和义务、责任等约定俗成的模式。研究表明,此模式并不能与海商法的调整社会关系产生契合。反观劳氏报告,在这方面却显得游刃有余。法官对每一海商法案件的充分采证,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使人心服口服。这也是法官面对海商、海事案件的特点所必需采取的巧妙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劳氏报告突破了传统成文法严格、僵硬的法理概念等概念式的格局,有力地弥补了海商法在本体上的缺憾。

第二,可以充分发挥海商法的作用和价值。

海商法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它对海商法的调整对象的指引、评价、预测、管理等作用。而它的价值在于与海商法的秩序、自由、效率以及正义等范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等积极方面。劳氏报告以其多视角的判例,全方位地整合了海商法的作用和价值,而且这种作用和价值以一个个经典的案例为载体,使人感到直白。之所以如此,依靠的是劳氏报告所收集判例的法官的精彩的判词。法官的判词活生生地道出了每个判例所蕴含的丰富的海商法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可以为海商法的运行提供保障。

海商法的运行囊括了海商法的创制、实施、解释和推理以及海商法的程序等领域的内容。在我国,《海商法典》的创制历经几十年,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现在已表露出许多亟待修正的必要性。但劳氏报告在海商法的创制上显示了其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实践表明我国现行《海商法典》的实施、解释和推理等都不得不克服许多困惑,诸如《海商法典》与相关海事公约的冲突、《海商法典》与相关法律如合同法、保险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冲突。相同的情境之下,劳氏报告中的判例法,能够兼容诸多法律的概念和体系,法官的判词能够克服上述产生的冲突。对劳氏报告在中国法环境下的考量,强烈地感受到其所显示的法律魅力

(二)劳氏报告与我国海商法渊源体系的架构具有天然契合性

劳氏报告所收集的海商判例法,本属于英国法官的法。在海商法渊源意识的冲击下,我们感到对我国的海商法渊源体系具有重新架构的可能。这种架构的基础在于劳氏报告与我国海商法理论与实践的天然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是由海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海商法具有独特的体系结构所决定的。既然如此,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法官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就是在艰苦地适法过程中,不断地寻找法律。这也许就是学者所谓的“法官发现法律”。(11)影响法官发现法律的因素是多重的。首先,法学理论,特别是法官自身对其在司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会对法官在判案中的法律发现产生重要影响。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们一直确信,法官的职责就是宣告和解释法律,而不是制定法律。所谓法官只不过是法律的嘴巴而已。西塞罗的《论法律》第3章第222节:“官员只是说话的法律。”柯克爵士在卡尔文案中说:“法官是说话的法律。”其次,法律的非正式渊源对法官的法律发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适用法律的活动中,总可以发现法律适用者思考并运用法律规则的背景根据。特别是当代法律不能给法官提供指导时,法官就会根据他自己认为可欲的考虑——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中,发现法律而为裁判。虽然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法官自己并不认为裁判因此而背离了既有的法律,但通过这类裁判对法律新意的发展却是不容抹杀的。

故而,在我国传统理论下视海商法的非正式渊源对法官的法律发现必然产生影响。届时,我们不得不反思:难道海商法渊源体系真的不能够囊括我国法院所生成的经典的海商判例吗难道海商法的法理和学说在架构我国海商法渊源体系的过程中真的一文不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关键是如何充分挖掘劳氏报告对我国构建富有理性的海商法渊源体系的法律价值。(12)在海事法官发现法律的进程中,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英美判例法对大陆法规制下的海商案件的绝对优势。只有此绝对优势得到体现,才有劳氏报告与海商法理论与实践的天然契合的意义。

(三)海商法的渊源体系更需要判例法:由其历史演变所决定

海事法是关于古代贵族及其后裔的法律。罗得海法是在公元前2世纪或3世纪颁布的,在准备颁布更完善的罗得海法以前,时间已经过了一千年。后来该法典分化成两部分,而且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奠定了海商法的基础。第一部是11或12世纪的奥列隆惯例集(LexOleron)。这部法典传入英国并且在一个名为ElenaorofAquitaine的杰出女王的命令下被海事黑皮书(BlackBookoftheAdmiralty)所吸收。奥列隆惯例集更多的条款是有关由于疏忽致使船舶搁浅的引航员是要承担死罪的规定。比较有意义的是后来编纂于14世纪或15世纪的海法。该时期的海法确实是国际性的,其构成了中世纪的商事法的重要部分。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的商法和海商法都失去了很大程度上的国际化,而随着各国家的兴起而变得越发国内化了。作为中央法庭的海事法院逐渐失去地位,其结果是,在英国,普通法和罗马法律师的影响被取代和各国海商法立法的发展。作为回报,在海事法院已销声匿迹的“对人诉讼”(actioninpersonam)成文法的形式得到复兴。

由此可以轻易地发现海商法的渊源特色和其历史演变之间的密切关联。海商判例法的历史生成是由于商法与所谓“海法”的几经变迁而成就的。就我国《海商法典》在司法上的现实而言,存在诸多因为没有对以往的判例和法理学说的重视而导致的适法上的尴尬。(13)在我国法院审理有关船舶侵权行为(船舶碰撞)所导致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案件时,法官对于该类案件是否属于涉外案件、国内法和公约的关系、责任主体的判断以及责任基础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着严重的认识分歧。(14)

海商法渊源意识的生成和重构可以理顺上述法官的法律认识的分歧。使人很容易感悟到:海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其他法律社会关系一样,也是纷繁复杂的;海商法这种调节器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以现行几部法律法规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强烈地产生一种现实的需要,即亟需丰富、充实、修正海商法渊源体系。通过对劳氏报告的解读,不难发现判例法的强大的生命力。判例法在海商法领域尤为显示了其魅力。学者的研究表明,研究判例(当然包括海商法判例)不仅提供了对法律规则和修辞的初步了解,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替代的生活经验,提供了法律人在其生涯中最可能遇到的特别的生活片断。

六、我的观点:判例法作为海商法的正式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