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用途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的用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园林;绿化
1前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壤退化变得更加明显,所以,人们逐渐在土壤中使用土壤改良剂,从而使土壤尽快得到修复。到目前为止,国家上已经研发出多种土壤改良剂种类,例如:松土剂、消毒剂、土壤改良剂等,这些土壤改良剂品种都对土壤的修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园林绿地逐渐消退,由此看来,给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已经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减少园林绿地土壤的消退。
2土壤改良剂的发展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干旱、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施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现如今,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加节制的使用土地,例如:大量施用各种农业与化肥,这样一来,便加快了土壤绿化的消退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土壤生产力的稳定发展。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快速修复消退的绿化土壤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大量使用土壤改良剂。近几年,我国对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有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推广和使用了土壤改良剂。
3土壤改良剂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由于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偏多,因此,不同的改良剂会有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第二,提高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第三,改善土壤中的酸碱成分,中和PH值;第四,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同时酶的活性也会大大提高;第五,土壤肥力增强,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4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现如今,由于市场中的土壤改良剂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必须哟对土壤改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分类,这样一来,变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与使用土壤改良剂。在实际生活中,土壤改良剂的可以按照其性质与用途加以细致分类。按照其性质可以把土壤改良剂分成酸性与碱性土壤改良剂、有机物与无机物土壤改良剂;而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便可将土壤改良剂分成防土壤退化与防土壤侵蚀微生物改良剂、生物制剂改良剂等多个品种。
5土壤改良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重要性
5.1土壤改良剂在贫瘠土地上的应用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都是在城市和城市周围进行的。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而且,在大面积进行土地绿化时,势必会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从而会使绿化种植条件变得非常差,有些甚至会在土壤中混入建筑垃圾,如果在表层种植草坪与树木,这样一来,草坪与树木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传统的方法是在土地表面覆盖异地土,尽管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另外,又能增加用土量,甚至会提高运输成本,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土壤的能力下降。
5.2土壤改良剂用劣质水灌溉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导致水资源非常缺乏,从而使城市生态用水比例会大大减小。为了更好的满足绿地的观赏、生态的需求,逐渐扩大绿地面积,这样一来,我国水资源缺乏变得更加明显,由此看来,园林绿化应该大量开辟水源,从而使劣质水的比例会逐渐增多。如果过多的使用劣质水,那么会增加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量,有机物变会快速分解,但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大的,通常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逆转的特性。另外,由于长期的重金属污染,从而在土壤中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直接会影响到树木与草坪的正常生长,园林景观效果也不可观。
5.3土壤改良剂在预防土壤病害上的应用
土壤病害指的是某些土壤病原物侵染所导致的植物病害。其中主要包含各种病菌,例如:真菌、放线菌、线虫等,在这些病菌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真菌。特别是在园林绿化中,草坪病害非常多,尤其是土传染病害,情况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受到污染,一般来说,大多数病菌都是由根部可是侵入植物的器官,到目前为止,治理这种病虫害主要以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为主。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及时改变传统施药的方式,并在土壤中大量施用多种生物改良剂,例如:甲壳素,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土壤病害,另外,也能使药物次数与用量大大减少。
5.4在草坪种植上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绿化面积逐渐增加。可以说,在园林绿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草坪,而且,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由此看来,绿化、保护、改善园林绿化面积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草坪的根系在表层土壤的5—10厘米。一旦根系过于密集,那么土壤表层土壤的水分就会很快被消耗,所以,必须要灌溉大量的水,否则势必会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有些甚至还会死亡。另外,灌水量的增加,使城市生态需水量也加大了,这样一来,水资源缺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其中,聚烯类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除此之外,土壤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状态,释放更多的肥料,然而,这样做,会大大增加成本费用,有些中间产物还会产生有毒的中间物,因此,这些土壤改良剂要尽量少施。
5.5在树木移栽上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经常会移栽树木,这样一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起到美化与绿化的效果。在将树木从原有土地移栽到其它种植地时,极易使植物的根系受到损伤,再加上,一旦施肥不到位,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在移栽树木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移栽树木后,通常会移栽到道路两旁和建筑场所,所以,会在土壤中掺杂很多建筑垃圾,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中的成分,导致吸水能力大大降低,这样一来,树木移栽的成活率就会有所降低。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保水剂与有机肥料相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5.6调节土壤酸碱性的应用
各种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成分会影响植物的生产速度与质量。其中,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所提高,人们在假日送花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对花卉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因为南方花卉都是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但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呈碱性,因此,在种植花卉时要适当的条件土壤的酸碱性。
6土壤改良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土壤改良剂都是水溶性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快速溶解在土壤中,从而收到俩个号的改土效果。为了改良土壤,我们通常会混合使用改良剂,特别是和多种有机肥料同时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在使用土壤改良剂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比例,改良剂施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如果用量过多,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用量很少,改良效果又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改良土壤时,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义群,董元华.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态环境,2008(3).
[2]高伟,邵玉翠,杨军.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筛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1).
篇2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轮作 养分使用 措施特征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01-02
一、安丘市土壤利用情况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10处镇、2处街道,1个旅游开发区,1231个行政村,90多万人口。市境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约二百二十多万亩,水库坑塘16万多亩,沟、路、渠、河等26万余亩。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四个类型。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作物布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别是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尤为突出,就粮食作物来说,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瓜、果、桃、李,蔬菜等种植面积更是急剧扩张。土地经济效益逐渐明显增强。但在使用土地上,由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市农民也存在着“短视”行为,集中体现在用地与养地上矛盾明显,突出表现在重用轻养,实行掠夺式土地经营,主要表现在:
1.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此外还有小麦-大豆一年二作制,大部分土地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复种,没有一定的轮作倒茬制度,一年中只在秋作物收获后,有半月左右的腾茬整地空闲时间,有机肥施用量极少,不能抵偿有机质的消耗量,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积累,对土壤的培肥是不利的。
2.在粮食作物中,豆类作物所占比重较小,过去群众有玉米间作大豆的习惯,但近十年来,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减少,现在全市豆类作物面积仅万余亩,这样大大减少了养地作物,加速了土壤肥力的消耗。
3.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复种指数及绿化面积逐年扩大,提高了地面覆盖率,对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水土,土壤起了一定作用。但山区地带由于陡坡开垦,或顺坡种植,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壤趋于砂砾化。即使近几年我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但树木成活率,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另外,由于片面强调扩大复种指数,又不注意培肥地力,导致水、肥、气、热不协调,土壤肥力衰退,生态平衡欠协调。
4.部分潮土和砂姜黑土,土质粘重,耕性不良,耕作后易超坷垃,透风失墒,不利播种。
因此,通过农、林、水、措施改良培肥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业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轮作耕作
为了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必须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正确处理用地与养地的关系。农谚说“换茬如上粪”这就说明轮作换茬在养地方面的作用。固作物不同,吸收营养元素也不同,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常常形成某种营养元素的不足或缺乏,而对另一种作物,并不一定会缺乏,如长期种植禾本科作物后,土壤中氮素会显著减少,面栽培豆科作物后,则会使土壤中的氮素增加,磷素不足长期栽培旋花科作物,土壤中钾素就会缺乏,实行轮作换茬,各种作物互为创造条件,充分协调利用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使其发挥最大的增产效益。
耕作的过程就是加速土壤熟化,促进水、肥、气、热协调及用地养地的过程。
深耕改善了土壤空气状况,增加了土壤的蓄水能力,促进了微生物活动,加快了矿物质养分的释放,耙压的作用在于调节土壤孔隙状况与通透性,使大孔隙减少,不至于通气过强而引起跑墒及养分分解过于迅速。中耕有保墒和散墒的作用,随着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市目前主要以一年二作(如小麦-夏玉米)和一年一作(如棉花、春地瓜)为主,部分一年三作,全市复种指数提高了,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但连年种植单一作物和采用单一的耕作方式,破坏了土壤养分的正常循环,从而缩短了土壤的休闲期,增加了土壤的负荷,使土壤处于重用轻养的状态,影响了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力的不断提高。
2.施肥
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协调土壤养分比例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直接措施。
我市自建国以来,在施肥上经历了“重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化肥并用-重用无机肥的循环。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施用量极少,因有机肥肥效缓慢,土壤肥力虽高但产量较低。七十年代,有机肥用量增加,化学肥料开始大量使用,但以氮肥为主,忽视了磷、钾肥使用,导致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到八十年代,注意了氮、磷、钾协调使用,产量开始上升,实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由于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看到了化学肥料的效力,开始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由于前几十年的土壤有机肥的利用,土壤肥力较高,加上肥料肥效快的特点,农业产量急剧上升,我市很多地方出现了“吨粮田”,但到了近几年,由于农村家庭承包土地的缺陷,人们已很少使用有机肥,从而对土壤采用了掠夺式利用,土壤肥力下降,再加上大量连续使用化肥,使土壤的理化性质也迅速恶化。
3.灌溉
流经我市发源于我市的河流主要有潍河,汝河、渠河、洪沟河等大、小河流五十余条,主要分布在市区东、南、北部,由于历史的原因,有许多河流如洪沟河、浯河等一到枯水季节即干枯。因此,我市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到现在已修建水库,塘坝、拦河闸等蓄水工程一百多座,总库容4亿余立方米,灌溉面积近四十万亩。目前我市也大力开发地下水源,使水浇面积进一步扩大。我市多数灌区,灌水效益较好,利用率高,通过灌溉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提高了作物产量,有部分灌区,由于水量大,实行大水漫灌,不仅水的利用率低,还造成了土壤板结,物理性状变环耕性变劣,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4.整地改土
农田基本建设,主要是整地改土,使山区丘陵中、小部所开垦的耕地,从岭坡到坡麓多为人工改造的梯田,土层加厚吏极薄层和薄层土壤变成了中层土壤,由零星地块变成了较大连片的梯田,水土流失减轻,物理性状得以改善,低洼易涝地区,通过挖沟造田沟沟相通,地块成方,有些地块并通过压沙等措施,使理化性状变好,耕性改善,适耕期变长,土壤供肥能力有所提高,平原和岭间平原地,通过深翻改土,活土层加厚,地面平整不,渠系配套,能灌能排,提高了灌水效益,缩短了灌水周期,关节炎作物的合理布局及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5.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包含农田林网,营造水土保持林、四旁植树等,发展林网化,能够减少场面蒸发,涵养水源,降低了风速,增加了大气温度,减轻了干热风的危害,山区地区通过封山育林,减少了地表迳流,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保持了水土,加厚了土层,加速了土壤热化,
三、肥沃土壤的一般特征及培肥措施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采取的对土壤肥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如施肥、灌溉、耕作等来培肥土壤。
1.肥沃土壤的一般特征
肥沃土壤能够充分、及时地满足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肥沃土壤应具备的一般特征是:
1.1耕层深厚,土层构造良好。高产土壤一般要求整个土层厚度一般在1米以上,具有深厚的耕作层,约20-30cm,土壤质地较轻,疏松多孔,孔隙度52-55%,通气孔隙10-15%犁底层不明显,心土层较紧实,质地较重,为上虚下实的层次构造。
1.2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丰富。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和熟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度熟化的肥沃土壤有机质较高,潜在肥力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养分转化,含有效成分高。
1.3酸碱度适宜,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肥沃土壤的酸碱度范围为微酸性性到微碱性,因为,多数植物适宜于中性微酸到微碱性,另外,也有利微生物活动。
1.4土温稳定,耕性良好。肥沃的土壤,温度稳定,表现在上下土层和昼夜间土壤温度变幅小,稳温性好,冬不冷浆,夏不燥热,有利于早播,早熟,高产。土壤疏松,宜耕期长,干耕不起坷垃,湿耕不成明垡条,耕作质量好。
1.5地面平整。地面平整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表冲刷,促进降水渗入土体,有利于土体内水分,养分均匀分布。
2.培肥土壤的措施
2.1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土壤肥瘠的重要指标,它是土壤团粒结构,尤其是水稳性团粒结构的胶结构,具有协调水、肥、气、热的功能。土壤有机质有作物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是养分的主要来源。
目前,家畜、家禽粪尿及人粪尿及厩肥圈肥、绿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但养猪、羊等少了,粪便数量亦逐渐减少,根本不能满足需要。
作物桔杆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应该还田增加了有机质,改善了土壤性质,保水保肥,节省了人力、物力。日前做到千杆还田的仍比较少,还应大力宣传推广。
2.2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丘陵地区要有防山洪及水土保持的良好措施,要搞好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整修梯田,开发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达到水不出沟,土不下坡,保水保肥,平原地区要实行“园田”化种植,要兴修水利,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旱涝保收。各地要因地制宜,治水改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3深耕改土,创造深厚的耕层
以深耕为中心的耕、耙、耱、压等耕作措施,是加速土壤熟化,定向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
深耕能疏松土壤,破除紧实的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透性,为植物根系下扎创造良好条件。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深耕结合施肥,使土肥相融,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深耕创造了深厚疏松的耕作层,扩大了植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和吸收范围,为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深耕要注意,第一,深耕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因地制宜确定,在我市以伏耕,秋耕为主,有利于晒垡,熟化土壤和有机质分解,并可多蓄雨雪,增加水分,但均需旱耕,群众说:“七月犁金,八月犁银,十月再耕不如人”又说“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没有油”即是此理。
2.4合理轮作,用养结合
合理轮作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因为各种植物由于生物学特征不同,对土壤有不同的影响,如有的植物需肥多,从土中带走的养分多,地力消耗大,那么这些植物主要是用地。而豆科植物和绿肥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还能利用土壤中深层养分,一仅对土壤养分消耗少,甚至不能增加养分,这种作物就能养地。用地植物与养地植物轮作,就是用养结合。
2.5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肥料是植物增产的物质基础,合理施用肥料,尤其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大幅度提高植物产量水产,改善植物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
篇3
1、提出申请,接到申请后,承办人应对资料及宗地情况进行详细审查了解;
2、现场勘察应与有关资料对照核实;
3、审核评估报告与转让协议,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的,建议市政府优先购买;
4、填写转让审批表,进行审批;
5、审批后,也可在审批前到产权科对补签出让合同及审批表编号;
6、经办人依据补签出让合同、转让审批表等,填写变更登记审批表进行变更登记。
【法律依据】
篇4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地利用类型;季节变化;垂直变化
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0802
1 引言
土壤酶学是研究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特性的科学,是一门介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1]。土壤酶作为土壤组分中最为活跃的有机成分之一[2],是生态系统的催化剂,不仅可以表征土壤物质能量代谢旺盛程度,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3~4]。它既是土壤有机物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5],其活性不仅能反映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高低,而且能表征土壤养分转化和运移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土壤肥力体系的重要参数之一[6]。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使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不同,从而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土壤酶的活性状况。薛S[7]等研究干热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珠江南北盘江上游岩溶区域的玉溪市澄江县西南部的尖山河小流域(北纬24°32′00″~24°37′38″,东经102°47′21″~102°52′02″),为抚仙湖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35.42 km2。最高海拔在流域北部,为2347.4 m,最低海拔在尖山河入抚仙湖的入口处,为1722 m,相对高差625.4 m。澄江县属低纬度高原气候,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流域内的土壤主要是红紫泥土和红壤。尖山河小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坡耕地和梯田等几种地类。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
每个样地的面积大于1 hm2。在每个大于1 hm2的样地内各设置3块400 m2(20 m×20 m)的样方,样方间距大于20 m,在每个样方内按S型或梅花型布点,分别取0~20 cm、20~40 cm土层土样,将相同生境、相同层次的5个点的土样等比例混合为一个样,去掉土壤中可见的植物根系和残体,重复3次,编号,用于测定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
3.2 样品分析
脲酶: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蔗糖酶: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过氧化氢酶:高锰酸钾滴定法;蛋白酶:茚三酮比色法。
3.3 数据分析
利用WPS Excel和SPSS21.0等软件,对观测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土壤酶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参与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由于季节性气候温度的变化、植被种类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4种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图1)。
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依次表现为人工林>次生林>灌木林>原生草地>坡耕地,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依次表现为灌木林>人工林>次生林>坡耕地>原生草地,脲酶活性均依次表现为次生林>人工林>灌木林>坡耕地>原生草地,蛋白酶的活性依次变现为次生林>人工林>原生草地>坡耕地>灌木林。4种酶的活性中次生林的活性均表现为较高,原生草地和坡耕地的酶活性表现相对较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次生林林内的植被群落受外界的干扰较少,植被盖度较高,地表有机物丰富,为有机质的转化提供了丰富的酶促底物;二是林内土壤结构疏松,透气性透水性好,且林内湿度较大,温度适宜,有利于提高酶活性,加快酶的反应速度,促使更多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易于植物吸收的成分。坡耕地和原生草地土壤酶活性较低的原因则是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堆积较少,提供酶促反应的底物较少,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地表土壤的水分较少,缺乏土壤酶反应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土壤酶的活性较低。
从气候条件来看,4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均表现为雨季的土壤酶活性大于旱季。土壤酶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一般的来说,当温度过高时,土壤酶会丧失本身的活性,而温度过低时,虽然不会丧失活性,但会抑制土壤酶的活性;土壤水分同样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土壤湿度较大时,土壤酶的活性会提高,但是如果土壤湿度达到一定的值甚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则会抑制土壤酶的活性,当土壤水分减小时,相应的酶活性也会减弱。雨季实验区内气候环境适宜,湿热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土壤酶的产生以及酶活性的增加;旱季试验区内的温度明显降低,土壤的水分含量较少,相应的酶活性减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次生林、人工林和灌木林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差异较大,但是坡耕地和原生草地的酶活性的差异性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坡耕地和原生草地的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堆积层薄,有机质含量较低,缺少发生酶促反应的底物;另一方面是区域内的土壤蒸发快,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地表易板结。这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4.2 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0~20 cm、20~40 cm土层的4种土壤酶活性变化曲线有一定的相似性,即0~20 cm的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表层土壤的土壤酶活性较高的原因是地表的凋落物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为酶促反映提供了充足的底物,凋落物的腐解会释放一部分酶进入土壤,提高酶活性;凋落物的腐解还会促使土壤表层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的提高,进而使得土壤酶的活性升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的容重大,土壤的孔隙度变小,透气性变差,抑制微生物以及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酶的释放。土层加深,土壤的温度、水分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也会随之降低。综上所述,土壤酶的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小。杨式雄[8]等人对武夷山土壤酶的垂直分布做了详细研究,得出统一地类的土壤酶活性表现为上层高、下层低的层次性分布;吴旭东[9]等人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的差异,3种酶的活性都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这一系列的研究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可以看出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关系密切,尤其以地表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明显,因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养分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5 Y论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存在显著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酶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来讲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次生林和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均表现较高。
季节变化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雨季气候环境适宜,湿热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土壤酶的产生以及酶活性的增加,4种土壤酶的活性均表现为雨季大于旱季。
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酶的活性不同,总体上是随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降低;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随土层加深的变化幅度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2]Marx M C,Wood M,Jarvis S C.A microplate fluorimetric assay for the study of enzyme diverzity in soils[J].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1,33(12-13):1633~1640.
[3]张咏梅,周国逸,吴 宁.土壤酶学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1):83~90.
[4]董 艳,董 坤,郑 毅,等.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3):527~532.
[5]Badiane N N Y,Chotte J L,Pate E,et al.Use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o monitor soil quality in natural and improved fallows in semiarid tropical regions[J].Applied Soil Ecology,2001,18(3):229~238.
[6]Paz Jimenez M D,Horra A M,Peuzzo L,et al.Soil quality :a new index based o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02,35:302~306.
[7]薛 S,李占斌,李 鹏,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768~3777.
篇5
一直以来,师生普遍认为有关地图的知识不仅枯燥而且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有幸观摩了衡水中学的一堂课,感觉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地理组如何实施地图这一节内容的教学。
一、制定明确目标,合理突出重难点
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立足教材,符合实际,内容言简意赅。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和地形图的判断与绘制。目标简洁,学生看后一目了然,易于完成教学任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动手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应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而本节的地图教学与实践联系密切,要求学生不但能看懂而且能自己动手作图。3.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地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将比例尺、方向、等高线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确定为本节重点,不偏不漏。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向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该节课对这个知识点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二、教材分析精练,教具展示适时
地图是多种信息的综合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第二部分讲述在地图上辨认地面上的高低起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教师从整体上对教材先做大致介绍,让学生对教材有初步了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尽管学生手中也有相关图例,教师仍用板图或投影图展示,这样便于老师指点,学生齐找齐看,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读图更有针对性,既可缩短读图的时间,也可增强读图的准确性。
三、三段式讲练结合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原理讲解――举例分析――练习巩固
1.在教师讲解地图三要素时,首先提出问题:“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接着,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比例尺的定义;其次,让学生看书,总结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再次,做练习题,教师提问并检查教学效果。在检查教学效果时,教师启发诱导,提醒学生在分析比例尺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比例尺是个分式;(2)要注意比值的大小。最后,教师总结导入下一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一直占主导地位,而是师生互动,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识、技能并重。
2.在利用地图判断方向的教学中又贯穿了这些思想: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表达,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具体方法如下:(1)要求学生进行文图转换。(2)要求学生进行图图转换。教师通过投影举例,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图例,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还可在集体回答中很快得到启示,以便所有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立即辅以适当的练习,及时提问检查,并对图例、注记、高度的表示做简单提示,让学生接着看书。
3.多幅投影和板图引导学生分析等高线地形图。这一举措更加体现了“三变四让”的精神,尤其是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识技能并重,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用投影图展示等高线的绘制,从图上判读坡陡坡缓,引导学生学会判读五种地形等。在多幅投影和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剖面图的过程中,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鞍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掌握了画图的技巧,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篇6
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土壤墒情测报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墒情监测的关键技术、土壤墒情测报模型技术以及物联网交互服务终端的开发运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土壤墒情测报工作显著提升了测报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物联网;墒情测报物联网
近年来发展迅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涉及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物联网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基于物联网的新概念、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以及相关装备的迅速普及,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也逐步拓展。精准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等词汇的内涵在不断发展,最典型的就是物联网技术对于水肥控制的应用。我们都知道干旱一直是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搞好土壤水分的监测和预报对于研究土壤水分运动、作物水分状况以及灌溉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业用水管理和灾害预警服务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传统测报方法具有费工、费时等诸多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土壤墒情测报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1物联网墒情监测关键技术
农业物联网主要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等基础信息感知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连接起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或产品的智能化识别、数据采集、智能控制、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拓展,在土壤墒情监测及预警技术中主要应用到了以下关键技术:
1.1水分传感器
感知是物联网的基础,水分传感器就是用来感知土壤容积含水量的仪器,目前常用到的传感器有FDR型和TDR型等。FDR(FrequencyDomainReflectometry)频域反射型是利用电磁脉冲原理,由一对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其间的土壤充当电介质,电容和振荡器组成一个调谐电路,FDR探头的阻抗依赖于土壤介质的介电常数。根据电磁波在土壤中传播频率来测量土壤的表观介电常数(ε),进而得出土壤容积含水量(θv)。它具有测量自动、快速,体积小、量程宽等特点,使用比较广泛。TDR(TimeDomainReflectometer)时域反射型是通过测定电磁波沿插入土壤的探针传播时间(t)来测定土壤的介电常数(Ka)进而计算出土壤容积含水量(θv),TDR具有快速、便捷、连续等特点。
1.2自动气象采集系统
农业生产受旱与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土壤容积含水量是墒情测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还需测定诸多其他气象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光照等。这些要素的传统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气象观测站来获取。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些野外作业一般可以通过物联网自动气象站来完成。物联网自动气象站是按照一定的要求设定的一种能自动观测和存储气象数据的远端采集设备,它主要是由各种传感器、转换器、通讯模块、移动嵌入式系统、电源等组成。设备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关感应原件会随动,再通过I/O转换,把工程量转换成要素值。由于光电转换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在野外的能源持续性供应已经变的相对容易,气象站可以自动长期稳定的开展观测,并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实现观测项目的拓展。
1.3RFID/WIFI/4G等无线传输技术
墒情监测一般在田间,大多采用无线传输手段。无线传输技术虽然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不过物联网设备上的无线传输技术,大部分仍类似于移动无线设备上的技术,包括蓝牙、近场通讯、移动蜂窝技术等。近距无线传输一般使用RFID、WLAN、ZigBee、蓝牙、WMN、NFC等传输技术,低成本、低功耗、对等通讯是它们的特点。中远距离无线传输一般依托GPRS/3G/4G等成熟无线通讯网络进行,它具有投入少、费用合理、不受距离限制等特点。这些技术综合比较因其对传输速率、传输范围、功耗等的要求都是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2土壤墒情测报模型技术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到大量的气象及墒情数据,传输到数据服务器后,如何运用好这些数据为下一步的灌溉管理提出指导就必须依赖于土壤墒情测报模型来完成。目前,土壤墒情预报模型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系统模型、概念模型、机理模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模型(SPAC)。系统模型主要是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建立模型,它不考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机理,而是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和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型反映了作物根系层水分变化和水分收、支之间的关系,看重的是土壤水量动态平衡。其中,收入项包括降水和灌溉,消耗项包括蒸发、地面径流和渗漏等。机理模型主要是指土壤动力学模型。SPAC(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模型可采用大叶模式提出土壤—植物—大气的冠层湿温方程,并构造耦合迭代求解。近年来神经网络因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和适宜的鲁棒性与容错性,很适合土壤墒情预测的非线性映射与决策,因此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3物联网交互服务终端
物联网交互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重要工具,它担负着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和呈现等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它是直接面对用户,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它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常用的终端分为两种,即特用终端和通用终端两类。特用终端出于成本、功能等的考虑,一般不能扩展,仅满足单一应用,但成本低廉,易开发、功耗低,系统稳定,简单易用。通用智能终端通常具有行业应用的通用性,外部接口多,具有如RS232、RS422、RS485、USB等通用接口,还可通过拓展模块对接口进行数量拓展,可自动识别传感器,甚至内置GPS模块,知识规则等。此种终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未标准化,但功能多,一般在野外携带一部基本就可完成大部分的专业应用。当然在日常应用中通常也可借助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等开发个性化的应用终端如台式电脑、农业服务触摸屏一体机、智能手机、专用PDA等。目前智能手机终端因具有移动性强、实时通讯,在使用中可通过开发专业APP扩展功能等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土壤墒情测报工作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通过建立远程土壤墒情监测站,开发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并配套相关灌溉标准和模型,科学指导适时适量灌溉,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用水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永卓.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基层农技推广,2014(8):61-63.
篇7
关键词:根系;土壤压力;作用;探究
1 绪论
根系不仅是植物汲取土壤中养分的重要器官,而且对植物的生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决定着植物的生长状态。随着植物的生长,根系在不断的突破土壤的阻力生长此时就会使土壤和根系之间产生作用,发生位移;同样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壮大,植物需要汲取更多的营养,根系必须不断地想土壤的深处增长,当根尖向下延伸五到十毫米时其根系的发育延长的过程就会对对土壤产生机械压力,这种长生的机械压力就会使土壤的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土壤的特征和养分的分布问题。
根系相对于土壤以及压力的探究属于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各种植被,不论是参天的大树,还是渺小的植被其对土壤的作用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植被的大小而被改变,因此研究起来就方便多了,经研究表明提让所受到根系的作用与土壤的质量,土壤的深度都是成正比的,即根系对土壤的作用越大,其土壤的质量也好深度越深,鉴于对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对根系对土壤每一部分的压力进行研究,大都是采用的是通过探测器的方法对土壤所受到的压力进行测量。因此,可以自制一个压力测量的装置对对土壤所受到的压力进行测量,并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2 不同直径与土壤之间的机械压力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根系的直径也是不同的,根系直径的不同对于让的压力作用也是不同的。其关系是根系对土壤的压力与根系的直径是成正比的,直径越大,根系对土壤的压力越大。相反,土壤层越厚,根系为了汲取更多的营养,其直径会变大。
在不同的土壤的条件下根系会因土壤的特性,养分分布的不同,根系相对于土壤的机械压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植被生长的土壤其根系在其生长的土壤中的分布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根系会在土壤中伸展,其对土壤的压力的机械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的根系在不同的土壤特征的情况下,根系与对土壤机械压力的作用成正比,在根系直径小于8毫米的情况下,土壤收到的压力的机械作用不还是很明显,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多,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作用呈现非负的正相关,随着根系的延伸对土壤的机械压力均小于上层土壤,在大自然界中,至五环外土壤的生长是相互依存的,不论是何种植物都会使土壤的能力有所改善,使其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土壤的物理特性包括土壤的透气性,土壤的渗透性,土壤的保持水分的能力,溶质的迁移等,土壤的特性越强企土层的坚硬度越大,根系在生长是受到的阻力越大。比较小的柔弱的植物在坚硬度大的土层中生长时,它的阻力就会越大,生长的就越缓慢,植被的根系就会达不到所需的长度,而导致根系汲取不到足够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因此来说,随着土壤特性的密度的增大,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的作用会增大。因此根系的直径与土壤机械压力呈现递增的函数关系。
3 风力与根系对土壤相关的机械压力的关系
对于植物的生长来说,风成了植物生长必不可是的因素,风的大小,风的方向都在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系也会随着风力带给它的负荷对土壤的机械压力产生作用,如植物的自身产生的重力,外部的能力如风霜雨露等都发挥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产生影响。
研究在风力的作用下根系对土壤机械压力的作用,分别选取不同直径的根系,在相同的土壤质地和相同的风力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经研究表明。要想使根系对土壤产生相同的机械压力,其根系的直径越大所需要的风力也就会越大。因此来说,植物所受到的风力与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机械压力呈现递增的关系。
4 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
文章主要论述了植物的根系与土壤地机械压力的关系,不同直径的根系对土壤机械压力的作用,植物的根系与土壤特征的关系,风力与根系对土壤机械作用的关系等,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即根系的直径,根系所能延伸的长度、土壤的特征质量、植物所受到的风力的大小、外部环境风霜雨雪的作用,都会使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其上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根系的直径变大,根系对土壤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随着土壤特征质量的提高,根系对土壤的作用会增大,根系也会伸长。植物受到的风力越大,根系对土壤的机械压力也会增大。
由于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并不能真实的完全地反映出植物的根系对土壤压力的作用。但是其研究仍然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研究是在初步阶段,探究的结果和实际的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张吴平,刘建宁,李保国. 结构与功能反馈机制下根系生长性模拟[J].农业工程学校,2009,25(增刊2):110-117
[2]王政权,郭大立.根系生态学,2008,32(6):1213-1216
[3]张云伟,戈振扬,周跃.植物侧根对土壤牵引效应的计算及仿真[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35-39
[4]崔喜红,陈晋,关琳琳.探地雷达技术在植物根系探测研究中的运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8.24(6):606-611
[5]刘晓利,何园球,李成亮,等.不同利用方式和肥力红壤中水隐性团聚体分布及物理性质特征[J].土壤学报.2008,5(3):469-464
[6]丁晓红,林建忠.基于应力场的植物根系模拟及工程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30(2):152-156
篇8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 沼液;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中图分类号 S1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99-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io-slurry as topdressing on soil NPK during planting process of lettuce,the field test was performed by setting up 8 treatments,including 2 cases(no fertilizing and fertilizing) and 4 application levels of bio-slurry(0 L,0.5 L,1.0 L and 1.5 L).The indexes of soil quality were detected after th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io-slurry 0.5 L,1.0 L and 1.5 L,soil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creased by 577.26%,624.14% and 666.20%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increased by 89.60%,280.35% and 503.37%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soil available potassium increased by 106.12%,135.62% and 169.68%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With or without fertilizing,bio-slurry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il nitrogen,effectiv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pplication amount of bio-slurry,the increasing effects of total nitrogen,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soil is enhanced,so the application of bio-slurry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oil quality.
Key words bio-slurry;soil nutrition;total nitrogen;available phosphorus;available potassium
沼液中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含有锌、铁等微量元素。据测定,沼液中含全氮0.62~1.10 g/kg、有效磷20~90 mg/kg、速效钾400~1 100 mg/kg。沼液中的养分可利用率高、速效性强,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是一种速效复合肥。此外,沼液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微生物和酶类,有利于促进作物新陈代谢和防治病虫害[1-2]。沼液作为一种适宜的速效复合肥料,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品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实现农作物的无公害种植[3-7]。
土壤质量又称土壤健康,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气质量以及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8-9]。全氮指土壤中有机氮和无机氮之和[10-11]。有效磷也称为速效磷,是指土壤中可以被农作物吸收的磷,主要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但是当土壤中全磷含量少于0.03%时,土壤往往会缺少有效磷[12-14]。速效钾是指土壤中农作物可以直接迅速吸收利用的钾,主要包括土壤中游离的钾离子和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钾,后者占90%以上。因其含量受施肥量、气候等的影响,所以变化很大。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全钾含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但是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黏土状矿物所固定的钾离子及黏土状矿物中的钾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有效钾含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有效钾后备库存量[15]。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预处理
试验材料为花叶生菜种子。种子经催芽育苗后,用于试验。沼液取自实验室,其以猪粪为原料,TS为12.91%,VS为64.23%,pH值为7。
将生菜种子一部分用温水催芽,另一部分用沼液催芽,然后分别放入2个100孔育苗盘中。很明显用沼液催芽的效果要好于用温水催芽的效果,待生菜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后,选取用沼液催芽的生菜幼苗用于试验。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每组重复设10个平行,即每组种植10株生菜。于100株幼苗中,选取80株长势良好的幼苗,分别种入花盆中,每10株一组,分为8组,即A1、B1、C1、D1和A2、B2、C2、D2(表1)。A1A2组为不施沼液处理,B1B2组为施沼液0.5 L处理,C1C2组为施沼液1.0 L处理,D1D2组为施沼液1.5 L处理;A1B1C1D1组为不施基肥处理,A2B2C2D2组为施基肥处理。试验共进行50 d,每组约1 m2。生菜种植在室温(22~26 ℃)环境下进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试验结束后,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中全氮的含量;通过联合浸提-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中全氮含量
由表2可知,各组间土壤中全氮含量不尽相同,将各组土壤全氮增量和增幅计算整理为表3、4。通过软件SPSS,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2~4可知,处理组B1、C1、D1土壤中全氮含量较A1组的增幅分别为679.40%、738.91%和788.66%,且A1组与B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A1组与C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A1组与D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不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且不施基肥时,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处理组B2、C2、D2土壤中全氮含量较A2组的增幅分别为511.97%、550.70%和587.90%,且A2组与B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2组与C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2组与D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且施基肥时,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B1B2组、C1C2组和D1D2组土壤中全氮含量较A1A2组的增幅分别为577.26%、624.14%和666.20%,且A1A2组与B1B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C1C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D1D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且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施基施较不施基肥处理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幅为22.26%,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A2组土壤中全氮含量较A1组的增幅为55.42%,且A1组与A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施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B2组土壤中全氮含量较B1组的增幅为22.03%,且B1组与B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施0.5 L沼液时,施基肥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含量。C2组土壤全氮含量较C1组的增幅为20.56%,且C1组与C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施1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含量。D2组土壤中全氮含量较D1组的增幅为20.31%,且D1组与D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施1.5 L沼液时,施基肥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综上所述,施相同量的沼液时,施基肥更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且A1A2组、B1B2组、C1C2组和D1D2组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幅分别为55.42%、22.03%、20.56%和20.31%。因此,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相同量的沼液时,施基肥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的效果减小。
2.2 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由表5可知,各组间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存在差异,将各组土壤有效磷的增量和增幅计算整理为表6、7。通过软件SPSS,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5~7可知,C1组和D1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A1组的增幅分别为240.00%和467.50%,且A1组与C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组与D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不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且不施基肥时,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B2组、C2组和D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A2组的增幅分别为133.58%、318.14%和537.21%,且A2组与B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2组与C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A2组与D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且施基肥时,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B1B2组、C1C2组和D1D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A1A2组的增幅分别为89.60%、280.35%和503.37%,且A1A2组与B1B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C1C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D1D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且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A2B2C2D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A1B1C1D1组增幅为29.84%,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A1组的增幅为7.50%,但是A1组与A2组之g不存在显著性差异;B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B1组的增幅为76.21%,但是B1组与B2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C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C1组的增幅为32.21%,但是C1组与C2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D2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D1组的增幅为20.70%,且D1组与D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施1.5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2.3 土壤中速效钾含量
由表8可知,各组间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各不相同,将各处理组土壤速效钾的增量和增幅计算整理为表9、10。通过软件SPSS,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8~10可知,B1组、C1组和D1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A1组的增幅分别为80.90%、130.50%和155.90%,且A1组与B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组与C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A1组与D1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不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且不施基肥时,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B2组、C2组和D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A2组的增幅分别为122.24%、138.89%和178.49%,且A2组与B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2组与C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2组与D2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施基肥时,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且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B1B2组、C1C2组和D1D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A1A2组的增幅分(下转第206页)
别为106.12%、135.62%和169.68%,且A1A2组与B1B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C1C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1A2组与D1D2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施沼液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且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A2B2C2D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A1B1C1D1组的增幅为71.30%,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A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A1组的增幅为56.55%,且A1组与A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施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B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B1组的增幅为92.31%,且B1组与B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施0.5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C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C1组的增幅为62.25%,且C1组与C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施1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D2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D1组的增幅为70.37%,且D1组与D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施1.5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因此,施相同量的沼液时,施基肥更有利于增加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
3 结论
(1)不施基肥或施基肥时,施沼液均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且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沼液使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的效果增大。
(2)不施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施0.5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施1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施1.5 L沼液时,施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3)施相同量的沼液时,施基肥更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
(4)随着施沼液量的增加,施相同量的沼液时,施基肥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的效果减小。
4 参考文献
[1] 聂莹,曾晓楠.以猪粪为原料的沼液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467-11468.
[2] 沈其林,单胜道,周健驹,等.猪粪发酵沼液成分测定与分析[J].中国沼气,2014,32(3):83-86.
[3] 殷世鹏,张无敌,刘士清,等.施用沼液对生菜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2):91-93.
[4] 吴红林,刘士清,张无敌,等.发酵水葫芦汁液对大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20-26.
[5] 倪亮,孙广辉,罗光恩,等.沼液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土壤,2008,40(4):608-611.
[6] 汪吉东,马洪波,高秀美,等.水葫芦发酵沼液对紫叶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2011,43(5):787-792.
[7] 杨世文,罗君华,陈亚林,等.钾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07(5):37-39.
[8] 王昊川,史秋萍,陈玉成.模拟沼液灌溉对紫色土土壤环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3):174-177.
[9] 赵其国,孙波,张桃林.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J].土壤,1997,29(3):113-120.
[10] 吴飞龙,叶美锋,林代炎,等.沼液施用量对象草N、P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N、P养分含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1):103-107.
[11] HJ D I,CAMERON K C.Nitrate leaching in temperate agroecosystems:sources,factors and mitigating strategies[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2,64(3):237-256.
[12] 余薇薇,张智,罗苏蓉,等.沼液灌溉对紫色土菜地土壤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6):178-184.
[13] 王卫平,朱凤香,陈晓D,等.沼液浇灌对土壤质量和萝卜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484-487.
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作用;危机意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图书馆学教育家刘国钧在谈到图书馆的功能时说:“图书馆教育,苟善用之,其影响于社会、于人生者,且大于学校。”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传播知识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一)在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方面起到的作用
高等学府是我国培养各种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内的图书馆承担的责任也更重些。学生的论文(尤其是毕业生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学习期间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又反映出我国现有学科前沿发展的动态。要想取得先进的科研成果,需要阅读、查找大量的资料,而且必须是准确的信息。许多学生喜欢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其实,从海量的信息里淘出自己需要的资料既费时间,准确性又不保,所以,在资料的准确性方面,图书馆给予了学生保证。
当然,为了缩短学生信息检索的时间,图书馆还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编制各种电子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报等,辅助学生的论文研究,让莘莘学子早日成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群体。
(二)对高校里科研人员的帮助
高校校园里,除了莘莘学子们为了成为我国栋梁努力学习着,更有一大批正在为我国科研事业做贡献的老师们。他们没有时间亲自去社会上做调研,更没有精力亲自对资料进行整理。他们常日夜不出自己的研究室,在亟需一手资料时,他们只能寻求图书馆的帮助。此外,作为老一辈研究人员,因为不会使用现代化电子设备,只能查阅书刊形式的资料,而大量齐全的资料,只能有图书馆来保存。而作为科研人员休息和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到图书馆阅读一些休闲的类书。在采访清华大学环境系的几位教授后,他们表示,放松时就是去到图书馆看看书。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我国科学研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在教师进行教学方面起到的作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展开,教师面临着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教好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启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以及更快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教师的业余时间大量用来充电,而校图书管就要做到更好的为教师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危机
(一)电子及无线网络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
高校学生因为接受先进理念和新鲜事物较快,无论是思想还是事物都比较喜欢具有前沿性的。所以,在电子和(无限)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多的是敲击键盘,在网络里寻找知识。于是,传统的图书馆就很难吸引学生。例如,在北京理工大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在“图书馆阅读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35%的学生保留去校图书馆查找资料或阅读的习惯;4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去图书馆找资料,而是在宿舍上网或使用电纸书、平板电脑等上网工具阅读;8%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去图书馆消磨时间;17%的学生去图书馆为了上自习。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电子产品和网络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主导位置了。
(二)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经济压力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经济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图书市场混乱。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开发加强,不少出版社转为企业,加入了市场经济主控的战场。于是出现了多渠道发行、销售方式多种多样的景象,这虽然搞活了图书市场,促进了图书的多样性,但其中也不乏以牟利为目的的出版商,以劣质图书充斥市场,过高的定价与过低的实用价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经费的合理使用。
2. 物价上涨,图书馆经费使用不合理。随着近几年物价的不断上调,图书馆的维护、维修费用、人员工资、采购资金也都在上涨,尽管国家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投资力度,但受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波及,高校图书馆经费常常被浪费,没能做到合理使用。
三、合理使用经费,建设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
如何合理使用经费?如何建设现代化图书馆,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加强硬件设施
图书馆经费支出总体来看可分为三大部分:书刊采购经费,人员经费和其他费用。而在其他费用中设备购置费又占据着较大比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对一些高新科技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如计算机、电子防盗报警器、扫描仪、自助借还书仪器等已经成为先进图书馆不可或缺的器材。从图书馆效益出发,馆方购置的设备的质量规格应较高,对于计算机的要求配置一般即可,但质量要有保证,这样就可以省下资金购置更需要的设备。
此外,对于书刊采购的经费不能含糊,但也不能过于铺张。采购人员首先要挑选国内信誉好的出版社,要购置最新的书刊,同时还要洽谈好折扣。
最后是服务人员工资、电用设备的耗电费用、设备的维修和折旧费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二)多为员工谋福利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怎样令我们的灵魂更美丽、圣洁?首先,要直面现实生活,只有工作人员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们才能更好的工作。其次,给工作人员上升的空间和机会。
作为馆内服务人员,虽然工作内容不会过重,但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乃至生活激情。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有:①情感衰竭,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消失;②去个性化,个体以消极、麻木的态度对待工作;③个人成就感降低。管理者如果看到工作人员有以上状况,要及时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开展馆内竞赛——比拼对馆内图书知识竞赛;检索信息准确性和速度的竞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此外,还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评定,制订《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或者《工作量度排名表》,从心理上刺激员工积极工作,加强工作中的危机意识。
(三)必要的投资——图书馆内部装饰改善
要想吸引学生进馆读书 ,就有必要对馆内装饰进行改善。当代大学生们都追求浪漫、唯美、轻松和小资的环境,所以,有必要对图书馆某些闲置空间进行装修。例如,国家图书馆的走廊里,用红色欧式沙发取代传统的课桌或木凳,给人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此外,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对馆内进行整体装饰,可借鉴国外知名图书馆的装饰装修风格,让学生有置身名著的感觉。
(四)开展“爱书、爱馆、爱校园”活动
作为高等学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想让图书馆发挥其作用,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利用和实用图书馆,除了图书馆管理者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学校的配合。首先要唤起学生对图书的热爱,宣传图书的优势,培养学生对读书的耐心,阐明沉迷使用网络检索的弊端(使学生懒于思考、缺乏思考的主动性)。进一步宣传爱馆意识,不能让图书馆成为一种资源浪费,而是要充分利用它。热爱读书、热爱图书馆、热爱校园,不是一种形式活动,而是要长期坚持的信念,只有真正做到爱书、爱馆、爱校园的学府,才能真正孕育出国之栋梁。
作为孕育精神食粮的重地之一,高校图书馆必将也必须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要想在新时代里屹立院校之中,要想继续发挥自身的热量,就有必要与科技相结合,与时代同步,探索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及方法。
作为保存传统文化的基地,在为师生提供作好的服务的同时,更应该唤起国人对读书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刘剑虹,胡坚强等.《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经济危机》[J].浙江林学院图书馆,2009.
- 上一篇: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知识
- 下一篇:高压电工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