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建议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意义;阻碍因素;对策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2.绿色会计的含义及其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亦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和实物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应用科学。

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在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绿色会计,能够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进企业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绿色会计可以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绿色会计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只有结合低碳经济,重新审视绿色会计的体系和内容,才有可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3.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意义

3.1 顺应了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当前,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则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3.2 便于政府部门了解企业环保方面的贡献

充分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环保部门对环境总体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低碳化发展规划、探索低碳化模式、落实低碳化发展措施的责任,把低碳化发展的指标纳入对企业的考核体系,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作出公正的评价与决策。

3.3 帮助社会公众、债权人了解企业环境情况和环保形象

社会公众逐渐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消费观念,积极响应低碳消费,不断增强构建低碳化社会的社会责任,促使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化发展的道路。因此,社会公众只有了解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才能真正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

3.4 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顾及环境和社会的决策

首先,企业必须努力适应不断上涨的能源、交通、废物处理和原材料价格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其次,企业必须理解并遵守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减排政策。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是主要排放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必须面对来自投资人、雇员和消费者关注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当然,低碳也带来了机会和新的市场,而提高效率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将使企业可以在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增加盈利。

3.5 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企业适应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其适应某些投资所在国的要求。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阻碍因素

4.1 缺乏对绿色成本的认知

在对待环境成本时,很多企业单纯的只是对企业的排污费以及其他防止环境污染开支费用简单核算。一般只在年终报表进行简单的披露,还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将环境成本单独立项。其环境成本核算只是被动的进行计量。

4.2 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相对不完善

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目前绿色会计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确认、计量及环境成本的核算上多数处于空白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核算主要是在环境费用的处理上。大部分企业为了简便快速计算出成本,在发生与环境有关的支出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样的处理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对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很不利,是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目前规范会计行为的《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中并没有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绿色会计内容,也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绿色会计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动机,但由于绿色会计研究还停留在学者们的书斋里,还未形成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还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计量要求。

4.3 理论与实际不符,实际情况达不到理论的完美化

目前依然有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对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相关事项才予以考虑,另外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环境监测费用不一定计入环境成本中。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

4.4 缺乏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储备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的边缘应用学科,它要求运用者不仅要具备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与环境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然而由于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目前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专业及其培训较少,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大多数现有的素质只是具备普通的会计知识。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4.5 审计机构缺少对企业环境报告的跟踪审计

企业环境问题对财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确认和计量时就要求审计人员有更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更多的经验。目前在风险防范上还没有全面深入开展绿色审计,以及在尚未制定相应的绿色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环境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后果,同时也孕育较大的审计风险。

5.完善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5.1 深化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将绿色会计的相关内容列入会计法中,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绿色会计有法可依,使绿色会计的计量、核算以及信息的披露有统一标准。将企业环境核算和披露列入会计工作最高层级规范的会计法中,是将绿色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手段。同时,为了保证绿色会计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行,可由财政部牵头,吸纳环保、税收等各方力量共同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中,使之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企业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及报告形式,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5.2 做好绿色会计的配套工作

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力量,修改《审计准则》,增加绿色审计的有关内容,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管理规定(ISO14000)的要求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国环境审计指南草案,强制规定对企业必须经过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有环境成本报告的绿色审计报告才能有效,实现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再监督。注册会计师队伍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审计融入到常规的企业财务审计之中。各级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上所有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依法对企业的绿色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进行审查,即进行绿色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可以包括核实企业排污数据、调查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调查企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建议在现有的税收制度基础上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单独设立环境税,针对那些对环境有损害的气体征收排放税。同时也要采取优惠政策,允许清洁能源企业、污染治理企业、环境公用事业以及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加速投资折旧,对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的企业实行优惠鼓励的减免税收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将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

5.3 构建绿色经营系统

企业如果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就应该以建立绿色经营系统为基础,绿色经营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5.3.1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密切关注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绿色企业文化是绿色管理的精神核心,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时,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让企业的领导及普通员工都以积极的心态自觉参与绿色环保管理工作。

5.3.2 绿色融资

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5.3.3 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

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环境咨询委员会,设立社会环境部,在各工作部门设立环境管理小组,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管理工作。

5.3.4 积极参与“企业绿色合作”,将“绿色”推向最广,实行企业“清洁生产”与“零排放”理念

绿色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还应积极参与合作,将企业产品产生的煤渣等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产品生产的原料再加以利用,形成企业产品间彼此相互依靠、互为上下游的工业生态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3.5 加强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

企业绿色会计的信息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等行为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而言,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建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考虑采用表格、文字、图形等多种方法设置相对独立的环境信息报告段落作专门的报告。在编制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以先以文字、图形等定性化描述的方式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再附以大量的定量化表格,以保证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5.4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绿色专业知识

要想在企业充分实施绿色会计,对于现有财会人员就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对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环境会计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对企业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从而使有关环境政策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5.5 引进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

作为辅助引导功能,建议企业的领导采用激励机制,鼓励财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或扩展环境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从而使环境成本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绿色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规定。绿色会计是适应社会时展需要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应了解和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环保化发展的绿色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特嘉(德),罗杰.布里特(澳).现代绿色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92-94.

[3]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99.

[4]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122-123.

[5]张晓芳.浅析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与法,2009(38):11.

篇2

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间为6月11日至17日,其中低碳日时间为6月13日。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为“工业低碳发展”。

二、总体要求

宣传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普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知识,营造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降碳。加强与网络、通讯、城管等部门的衔接,妥善做好相关宣传材料的推送、及张贴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节能低碳宣传活动。

三、主要内容

(一)宣传周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

1.2017年xx市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6月11日(周日)上午9:00,在文城镇xx公园举行。以简洁方式,启动我市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责任单位:xx市科工信局、xx机关事务管理局,承办单位:xx靓菲招牌制作中心)

2.节能科普及节能技术产品宣传展示。6月11日,在xx公园,以宣传画板、摊位展示、现场演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宣传节能科普知识、节能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展示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展节能减碳咨询活动,发放《节能降碳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国土资源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旅文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xx市委、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

3.绿色出行、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活动。配合宣传周启动仪式,6月11日在xx公园,组织海马、小二租车等公司开展电动汽车绿色低碳出行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宣传行动

1.部门行动。宣传周期间,主办单位在办公楼醒目位置悬挂内容为“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等宣传条幅;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及口号;在电梯间、会议室、宣传公告栏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普知识、技术及产品宣传。在校园、社区、商业网点和长途客运站、码头等地方悬挂宣传条幅。编印节能降碳技术产品推广案例等资料,印制节能宣传周海报及宣传单,向社会发放。(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科协,文城镇政府)

2.媒体行动。宣传周期间,在《侨乡xx》等报刊等上刊发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有关内容、开设节约用电宣传专栏。(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旅文委)

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话题,在微博、微信上进行节能低碳的互动讨论。(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三)节能进机关活动

1.参加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市级公共机构组织参加xx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要求市直机关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本级和下属单位开展好节能宣传活动。各镇级公共机构要组织开展一批影响较大、氛围浓厚、参与率高的宣传活动,增强节能宣传效果。

2.营造活动氛围。宣传周期间,公共机构要通过悬挂主题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及利用电子显示屏,同时组织相关媒体宣传节能工作,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

3.举行“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全市各公共机构将同时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以停开四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关停办公区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绿色出行方式践行节能减排;通过日常办公尽量采用自然光,办公室无人时及时关闭办公电脑、空调及照明开关,减少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等绿色低碳的办公模式支持节能工作。

4.开展节能政策法规宣讲。宣传周期间,各公共机构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贯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指导性文件,学习贯彻情况纳入节能工作考核内容。

5.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制作示范单位创建宣传展板,大力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事例,推广节约型机关、学校和医院的先进经验。

6. 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宣传活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积极推进直饮水和电开水器改造项目。

7.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形成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办公和生活方式,培养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

8.组织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要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倡导广大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节能节水实践,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医院。(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四)节能进校园活动

1.利用周一升旗时间,举行节能宣传仪式,向全体学生发出宣传倡议,通报活动安排。依托学校LED屏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语;通过校园广播站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相关信息;在宣传栏、校园内适当处悬挂节能宣传条幅、节能宣传海报,整体营造倡导节能低碳宣传氛围。

2.以宣传节能减排相关法规为主线,依托学校官方及各单位“双微”渠道,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粮食宣传教育微活动。

3.开展绿色低碳体验活动。6月13日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停开学校4层以下办公楼、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电梯、停关办公区空调等方式开展电力紧缺体验,倡导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4.学生会积极行动,开展校园节能活动周的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到食堂、教室等地,张贴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空调控制温度26度以上等节能宣传标语,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共青团xx市委)

(五)节能进企业活动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创建活动。动员国有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加快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加大国有企业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节能减排低碳专业技能。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装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低碳的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2.在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推动广大职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崇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提高职工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意识。(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3.开展全市燃煤锅炉淘汰督导工作。(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

(六)节能进社区活动

1.组织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利用社区宣传栏或设立展板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水价政策,推动居民合理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

2.社区节能低碳宣传。宣传周期间,到社区派发节能宣传手册、传单、宣传品,现场咨询家庭节能节电及低碳有关知识。(责任单位:文城镇政府)

(七)节能进农村活动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运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农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2.推行节肥、节药、节水生产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科学合理使用新技术,推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通过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3.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蕴藏着能源资源,引导采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后,能产生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沼气,以及优质的有机肥——沼渣沼液。(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八)交通节能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公交、港口等公共场所及车船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站、码头LED 显示(宣传)屏及公共交通工具、客货运站场张贴宣传节能标语标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积极宣传交通节能低碳技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推广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九)建筑节能宣传活动

1.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应用知识,组织各建筑设计单位、图审机构学习《关于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琼府办〔2017〕8号)等。

2.组织绿色建筑(小区)知识宣传。宣传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小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政策、知识,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认识。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政策标准宣贯培训会,宣传培训《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琼建科〔2017〕x号)、《xx省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设计导则》等内容。

3.组织学习《xx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目录(2017修订版)》,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多元化方面引导政策,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

4.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xx省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办法(试行)》。(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绿色商业宣传活动

1.加大绿色商业宣传力度。在流通行业、商场、超市等的基础上,把宣传范围扩至居民小区各社区,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2.增强绿色商业宣传手段。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版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十一)低碳专题活动

1.低碳知识宣传。以宣传展板、节能低碳产品展示等方式,宣传低碳知识及我市推进低碳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2.组织宣传节能减碳适用技术。开展科技示范宣传,普及节能减碳实用技术,组织太阳能技术和产品体验周活动,提高公众节能减碳科技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工信局、市科协)

(十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

1.宣传散装水泥政策法规。总结近年来我市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建筑产业化成果,宣传专项基金征收规定调整情况等。(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市商务局)

2.限塑及空调温度控制专项检查。采取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大中型购物商场、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超薄塑料袋使用及温度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宣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文城镇政府)

3.“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专项检查。采取资料核查、建筑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专项检查。(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三)节能知识普及活动

1. 组织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员培训班,开展节能法规及节能业务知识培训,推介节能技术。(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

2.组织开展节能“四个一”实践活动(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从小培养节约意识。(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3.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四、组织机构

2017年我市节能宣传周及低碳日活动由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牵头(办公室设在市科工信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旅文委、市教育局、市国土环资局、市环保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文体广电出版体育局、市机关事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等为主办单位。xx广播电视台、《侨乡xx》等新闻媒体和市政府网站负责宣传工作。

五、有关要求

篇3

关键词:大连港;绿色港口;环保;建设

大连港港阔水深,常年不淤不冻,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大连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经济腹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是东北最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是环渤海湾和辽东半岛沿海城市面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口。拥有矿石、散粮、集装箱、客货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客滚专用泊位是国内荷载最大、智能化最高的滚装泊位,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基础设施,为大连港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型大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为大连港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创造了条件[1]。大连港的建设促进了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连港也要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港口资源在过度无序开发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废水、废气等问题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给港区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因此,寻求港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是大连港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的现状

实现绿色港口建设的合作伙伴

2008年12月4日对大连港来说是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及《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的签约仪式上,大连港作为国内唯一的一家港口企业与美国西雅图港务局缔结了合作伙伴关系,两港将广泛开展在码头设备清洁能源使用、港口码头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研究等港口环保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从此大连港开启了绿色港口建设的漫漫征程。2009年11月,大连港集团又与美国塔科马港、泰国林查班港、韩国仁川港和日本北九州港签署了五港共建绿色港口协议,借鉴国外绿色港口的经验,为大连港实现绿色化建设积蓄力量。在“2010中国经济年会大连论坛”上,大连港务集团总经理孙宏指出,大连港要打破常规,建成既有临港产业又有港口综合社区服务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绿色生态港,实现大连港从地区型港口向国际型港口转变的三级跳[2]。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大连港投资超过3亿元用于港区生态港口的建设,港区环境卫生得到提高,为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目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大连港在使用中水回收、海水热源地泵、海水淡化处理(如图1)等新技术上居国内港口的前列,大连港接受船舶垃圾2700吨/年,船舶压载水处理达标率100%,共有5处生活污水处理,总处理能力达3590吨/日[3],并在港口新能源使用、港口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在一步步的向“低碳智能化”港口迈进。

图1 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的使用使单箱能耗下降37%以上,单箱成本节省61%以上;在一、二、三期集装箱码头场桥的选用上,多采用轨道式场桥(RMG)和市电驱动场桥(ERTG)与传统的轮胎式场桥(RTG)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在停电状态下能够合理调配场桥, 保证码头装卸搬运作业的正常运行,电场桥的使用不但降低了能源消耗(如表1所示,以大连港三期集装箱码头(DICT)为例),而且减少了各种污染排放[4]。使用柴油机发电的轮胎式场桥(RTG)柴油机转速也实现了1100RPM至1800RPM的突破,场桥单箱能耗节约26%以上,这些机械设备的革新大大降低了集装箱装卸搬运的总成本。在散粮码头,自制研发的全封闭双梨式多点卸料皮带机的使用明显提高了接卸散粮专用车的作业效率,为港口节电135度/小时,节省检修费700元/月,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2010年在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同比增长11%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综合能耗指标下降9.9%。

表1DICT场桥改造前后单机月度耗能比(取月度平均作业8000自然箱)

ERTG RTG

单机年度用电 48.29万kwh 单机年度耗油 128.64t

折算为标准煤 59.35t 折算为标准煤 187.43t

节能约68%

单机年度费用 53.66万元 单机年度费用 90.82万元

单机节省费用 37.16万元 年度节省费用 891.8万元

节约费用约41%

科学治污实现清洁生产。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是影响港口绿色化建设的重要障碍,大连港吸取其他港口的经验和教训,较早实施环保控制工作。目前,污水处理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日处理能力达3590吨,处理后的水资源多被用于港区绿化、散货作业除尘等。散粮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污染港区的空气环境和地面卫生,影响港区工作人员呼吸道健康,加快港区作业机械的污垢堆积,严重影响散粮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为了实施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散粮码头重视装卸设备的更新,对散粮装卸作业采取密闭和安装布袋式除尘器的方式有效减少粮食粉尘外扬。

新能源使用促进环保港建设。大连港借鉴国内外生态港建设经验,在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中使用海水源热泵技术解决前方港区的供热问题,在实现港区清洁生产的基础上节省运行费用达7万元/年,并逐渐把该技术推广到集装箱码头、散粮码头等其他码头的建设中,大大节省了港区建设总投资。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港口经营者环保意识淡薄

目前,大连港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港口企业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着力建设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等的现代化大港口。港口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经营港口运转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港口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港口发展、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经营者看来,货物年吞吐量增长率高、利润增长额高的港口就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港口,在他们对港口的整体规划方案中很少提及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5]。

有关绿色港口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过去的3年里大连港人民一直致力于绿色港口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与纽约――新泽西港、上海港等国际型大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关港口环保制度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价港口环保状况的标准和体系,不能准确的衡量污染物对港口的危害程度以及哪些污染对港口环境资源的破坏较严重,因此,很难有针对性的制定降尘排污的方案。

港口环保设施系统不健全

目前,大连港拥有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区基础设施健全,每年有大量的油轮停靠。2010年“7・16”输油管爆破事件使1500吨原油入海,2011年2月16日“日光联”在大窑湾港区的倾斜使船舶部分燃油入海,至1990年以来,在大连辖区水域约发生重大油污事件14起,入海油量约3078吨,严重污染了大连港的海域环境,因此,大连港应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及时控制泄露油品对大连海域、陆域的污染范围。

大连港绿色港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港口经营管理者加强节能环保意识

港口经营管理者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计划的关键。环保意识强的港口经营者会在港口的发展规划中制定明确的环境污染指标及治理措施、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他们的行为能够不自觉的影响港口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理念,最终带动全港节能环保工作的进行。

完善港口环保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针对大连港节能环保建设的法律法规较少。2011年6月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制定的《大连港集团矿石码头环境预警方案》能有效监控突发污染事故的发生,降低污染损耗水平。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存在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行动,因此,大连港应加强与有关环保部门的合作,完善港口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

鼓励技术设备更新改造

新技术的使用能减少机械设备装卸搬运货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能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能开发挖掘出新的清洁能源,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港口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大连港在绿色港口建设时要注重节能环保新工艺的推广使用,不断加速散粮码头降尘防污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油码头油品装卸监督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早日实现大连港绿色港口的建设目标。

加强港口绿色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收集历年来有关港口资源开发、港口码头运营状况、船舶航运状况、港口周边环境等对港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数据,分析预测港口未来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借助港口绿色信息系统将有关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相关管理和操作部门,以便于节能环保措施的制定[6]。

“十二五”期间大连港集团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的实施,实现港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大连港计划投资8亿元人民币用于港口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预计到2015年实现再生水回用率达50%,港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90%,生产综合能源单耗比2010年下降5%。2011年7月13日省环保厅与大连港集团签署《建设新型多彩生态港口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省环保厅将协助大连港处理在绿色港口建设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帮助大连港早日实现绿色港口建设的发展目标[7]。

参考文献:

[1]刘翠莲.辽宁省生态港口群建设与对策研究[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6)

[2]中国港口网省略.cn

[3]宋玺州. 大连港全方位创建“绿色环保港”[N]. 中国水运报,2010.11.01(05)

[4]李艳阳,王岩.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场桥节能减排的一些做法[J]. 港口科技,2010(06)

[5]蔡佩林.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珠三角绿色港口建设[J]. 世界海运,2010 (11)

篇4

关键词:低碳旅游;对策;湖南

目前,环境和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一个突出的社会因素,发展低碳经济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也是湖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旅游强省的今天,发展低碳旅游正是湖南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一大突破口。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报告预测,到2035年前,剔除航空业外的旅游业碳排放年增长2.5%。报告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未来15~20年内,将旅游业(包括相关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年增长控制在2.7%以内,并最终向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方向迈进。报告认为,支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是提高能效。为达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相关行业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推广新的运输技术和清洁能源;二是加速运输工具的更新,特别是飞机;三是减少低效设施或让落后运作模式退出行业,如单程运输、专车或专机运输;四是让航空业加入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避免国家与地区间因减排引起的利益矛盾,减少航空业碳排放;五是加速旅馆建设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倡导能源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颁发热效和绿色证书。报告测算,如果要在2035年全部落实上述措施并达到有关的节能减排目标,全球范围内包括各相关行业在内的旅游业需要投资几千亿美元。

自这一将“低碳”和“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报告以后,原本已经存在的“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业”的概念在实践中被改名为“低碳旅游”,其中有些内容也丰富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旅游机构将“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招顾客,如将以前便已存在的绿色生态旅游、野外徒步健身旅游或“无公害旅游”都称作“低碳旅游”。显然,与最初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相比,低碳旅游的内涵外延仍在发展之中。可以预见,随着旅游产品的创新以及人们对低碳生活新风尚的追求,低碳旅游的概念将日益丰富起来。

二、湖南如何发展低碳旅游

2009年12月下旬,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碳经济的硬指标首次纳入2010年湖南省委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迈出坚实步伐,单位GDP能耗下降4%。旅游作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必须努力倡导低碳消费模式,践行低碳消费,使湖南通过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拓展。事实上,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这种移植“低碳”概念的做法,其实是与倡导低碳生活行动不谋而合的一件好事。至少,它在游客中普及了一种新的低碳生活理念。其实,低碳生活理念不应该仅仅落实在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行动上,它更是千百万旅游产品消费者应该关注并积极实践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在湖南的许多景区中,有些旅馆房间的面积变小、变得更合理了,一次性洗漱用品或拖鞋没有了,旅馆的灯具没有原来那么多了,不少星级酒店的免费早餐饮取消或减少了。最新的时尚是,许多旅游产品在网络上直接将相关的碳排放量向消费者明示,并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导消费者选择或安排更少碳排放的行程以及旅游休闲方式。

1.制定湖南低碳旅游发展的规划、政策法规和指标体系。一是规划引领。应结合湖南两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湖南的低碳旅游发展战略,将低碳旅游纳入湖南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从而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开展旅游产业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旅游企业、景区开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二是制定全省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结合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尽快形成低碳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路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等。三是政策驱动。加快制订和修改与低碳发展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引导低碳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引导社会低碳消费与生活。四是指标支撑。加快制订并实施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规划相对应、与湖南实际相吻合、与现有节能减排措施和低碳经济发展方略相衔接的指标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指标支撑。

2.树立低碳旅游意识,提倡低碳旅游方式。(1)树立低碳意识。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创建低碳型旅游景区活动,特别是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旅游建设内容渗透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节约、环保、绿色旅游和低碳意识。旅游企业单位、旅游景区等要经常性组织开展的低碳宣传,大力宣传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紧迫性。(2)加快推进低碳化旅游方式。通过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发展低碳旅游、建设低碳景区的重要意义,普及低碳旅游知识,积极倡导人们在旅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生活和消费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便利旅游”,淡化“面子旅游”,力戒“奢侈旅游”,使低碳旅游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习惯。深入开展低碳旅游企业、低碳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在全行业营造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低碳景区建设。

3.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旅游发展。(1)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湖南旅游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低碳旅游的跳跃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南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湖南应该大力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旅游技术方式,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引领湖南向新型低碳旅游发展。(2)优化产业结构,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途径,扶持鼓励低碳型旅游企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产业,大大降低高耗能旅游产品的比重。在未来的发展中,湖南旅游企业可以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和旅游产品;向后端延伸,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与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全省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发展低碳旅游和建设低碳景区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方案,审批专项创建方案,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低碳旅游论坛”,作为宣传推介、联系交流、决策咨询的平台,打造景区和旅游企业新名片。

5.构建“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先行试点。国内一些省市已试点推出“低碳景区”发展示范项目,以期能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推广至全国。而湖南的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应该成为湖南低碳旅游政策推进的经济转型试验地,在建筑、交通运输、景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低碳旅游产业创造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点。一是在低碳交通方面,要努力优化游客出行方式。在景区建设中,下决心保留和扩大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游客“绿色出行”,同时对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实行适度禁限,减少交通碳排放。二是发展低碳建筑。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在增量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引入低碳理念,注重低碳操作,同时对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存量建筑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严格执行新建景区公共建筑节能50%、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三是在资源开发方面,进一步发展碳汇林业。切实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造林绿化力度,加强生态湿地保护,因地制宜发展高碳汇植物。

6.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实施有效的旅游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培育是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并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保证旅游人才开发的适度超前,力求旅游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与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旅游人才素质提高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步,以实现旅游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廖先旺."低碳旅游"内容日益丰富 旅游新理念成生活风尚.人民日报,2010.02.26

[2]董学生.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长沙低碳发展的调研与思考.长沙晚报,2010-05-25

篇5

[关键词]葡萄酒;酒类消费;绿色经济;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F7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80-03

1 我国酒类市场消费结构现状

现阶段,我国酒类产品的消费结构整体上呈现以啤酒和白酒消费为主,葡萄酒为辅的格局。洋酒和部分果酒消费量较小。据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的《2003―2008年我国酒类消费结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日常酒类商品消费主要酒种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在我国酒类商品消费中,啤酒占了绝大多数,接近90%,白酒消费量稳定在10%左右,葡萄酒消费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1%~2%。但不同地区的不同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等因素会导致酒类产品消费比例出现一定出入。2009―2010年度 IMI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媒体接触研究报告关于居民酒类产品购买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居民最近三个月购买啤酒、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的比例分别是60.8%,30%,24.1%和9.2%,而上海地区这个比例依次是48.6%,18.2%,23.4%和8%。

据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展览会组织(VINEXPO)的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上升140%,达到1.285亿公升箱,相当于15亿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国。VINEXPO研究报告预测,中国葡萄酒消耗量于2011―2015年将进一步上升54.25%,相当于8448万公升箱(即10亿多瓶),到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提倡“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的今天,葡萄酒本身所蕴涵的健康和温文尔雅的消费理念以及中国政府对葡萄酒消费的支持,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着其他酒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适时对葡萄酒的消费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规范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葡萄酒引领中国酒类市场绿色消费趋势

由于葡萄酒本身所具有的节约粮食,绿色环保,饮用健康等特点,加之其在当下中国酒类消费中所占比例小,需求增长快的现状,使其具备了引领中国酒类绿色消费的潜力。葡萄酒行业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葡萄酒所具有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与以人类健康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绿色消费概念相吻合。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葡萄酒引领中国酒类市场绿色消费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2.1 节约粮食、绿色环保

啤酒和白酒的生产原材料中,粮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按照传统的酿造方式,酿造一斤上好的白酒,需要四斤半优质粮食,而且白酒酿造中有大量粮食浪费:头尾酒都要去掉,陈年还会挥发。中国虽然是一个粮食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所言“全球一年出口粮食无法满足我国半年需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粮食价格的上升,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酿酒企业对粮食的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升趋势。相比之下,葡萄酒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栽种葡萄的土地,大部分是沙地或者砾石地,不与粮食争地。第二,葡萄喜欢干旱少雨的地理环境,这些地区大部分都不是传统的产粮基地。第三,葡萄的产量大,一般年景,每亩能有4000斤左右的收成。而且,平均一斤半葡萄,就能酿出一斤葡萄酒。因此,增大葡萄酒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能减少酒类行业对粮食的消耗,对缓解我国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年底,波尔多酒业联合会(CIVB)宣布,一瓶波尔多红酒的碳足迹是0.265千克,不到烈性酒的10%。其中有45%来自笨重的瓶子,18%来自运输过程。葡萄酒低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葡萄酒的酿制不消耗粮食,因为酿酒过程中每消耗一千克粮食,就增加0.8千克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酿酒葡萄的可持续种植和葡萄酒的有机酿造也能大幅减少碳排放。所以,从节约粮食和低碳环保的角度来看,葡萄酒都比白酒更加绿色,如果原来消费白酒的消费者转而选择消费葡萄酒,不仅减少了生产白酒的粮食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碳排放量。因此,从环保、绿色消费出发,提倡消费葡萄酒意义重大。

2.2 饮用健康

中国人习惯的高度白酒,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肝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啤酒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但长期饮用会致使人们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饮料,往往一次大量饮用,酒精的积累量逐渐增大,易造成胃肠炎,食道癌和铅中毒等危害。

与白酒、啤酒相比,葡萄酒对健康做出的贡献最大。葡萄酒是酒类中少有的含有碱性物质的酒之一,并且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能增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葡萄酒特别是优质干红葡萄酒含有较高的白藜芦醇及其甙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从医疗保健角度来看已达到了治疗剂量。葡萄酒中含有的逆转醇、单宁酸和抗氧化剂等成分能促进血液的流通和减少血管壁沉积,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胆固醇聚集所形成的动脉血块,大大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法国,每10万人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仅有61人,这与法国是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有关。丹麦研究人员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每天饮用葡萄酒的人群与不饮用者对照,心血管病死亡率低49%。葡萄酒不但可以起到抗病毒药剂的作用,更是滋补饮料,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经常饮用可使皮肤细腻、润泽而富于弹性。葡萄酒含有多种有效的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此外,葡萄酒中酒精含量较低,品饮葡萄酒时,情绪亢奋度递升率会较之烈性酒大幅度降低,每天最佳饮用量约为80毫升。

2.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葡萄酒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葡萄酒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在完善葡萄酒产业链的同时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酿酒企业在葡萄种植上与农户合作,使当地农民能参与到与传统的粮食种植比较而言更具价值的葡萄酒产业中来,对于提升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河北省拥有中国十大酿酒葡萄产区中的两个,环渤海的昌黎产区与怀涿盆地的沙城产区,种植酿酒葡萄历史悠久,是中国酿酒葡萄的出产大省。“昌黎葡萄酒”还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葡萄酒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河北怀来葡萄产业年创产值30亿元。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在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同时将葡萄酒产业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出“葡萄沟”、特色葡萄酒庄等与葡萄酒相关的集生态游、名胜游、探险游和农家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链,并获得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就是很多具有酿酒葡萄资源的地方都将葡萄酒特色旅游作为葡萄酒工业的一项重要附加项目进行发展的主要原因。

葡萄酒工业、葡萄酒旅游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拉动内需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河北、云南、宁夏玉泉、胶东半岛以及新疆等葡萄酒主产区和生产企业都先后开发出了与葡萄酒相关的旅游区和旅游项目。将葡萄酒工业与旅游业结合,以低碳节能的第二产业和绿色环保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观、资源观的整体发展思路,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4 引领文明饮酒风尚

纵观当下中国,“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的饮酒准则已经掩盖了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礼仪”和“文化”的内涵。《礼记》中有“长者尊未尽,少者先尽,则为不恭也”的记载,而现在中国人更倾向于把酒当做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至于酒本身味道的好坏已成次要。而且中国有劝酒的习惯,不论一个人的酒量如何,拒绝别人的劝酒就意味着不敬。然而从理性和健康角度出发,这种饮酒行为是欠妥当的。人们应当注重饮酒的过程,关注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饮酒据礼,以酒会友,而不应该片面的将酒当成一种工具。

从餐桌礼仪角度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品尝和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葡萄酒正是提倡这种“酒贵在品”的文化,在慢慢地品味中体会酒的香气和魅力,这些可谓烦琐的餐桌礼仪显然还不能被中国人所普遍接受。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日益关注,中国人在发掘本土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吸收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精华,如进行中国菜肴与葡萄酒搭配的探索,提倡健康饮酒等。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因其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使他们逐渐摒弃了很多中国饮酒习俗中激进、低俗的形式,继而转向传统文化的关注,流行因素的追求和自身健康的维护。他们即将成为中国酒类市场上的消费主力,同时,因为他们所坚持的消费理念决定了他们也是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放弃世俗酒文化中的“劝酒”“罚酒”等不利于健康的形式,形成由葡萄酒引领的“以品带饮”的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有理由成为一种健康文明的饮酒风尚。

3 葡萄酒消费应注意的问题

消费者是一切生产的原动力,因此树立其正确的消费理念对于促进葡萄酒产业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葡萄酒消费可以满足其当前“有机、绿色、低碳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使其消费更加“绿色、健康和环保”。

3.1 就近消费,选择低碳交通工具运送来的产品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葡萄酒生产出来后送往市场需要大量的交通工具,运输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专家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的运输工具的碳排放量,发现空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大,其次为卡车,集装箱海运产生的碳足迹最少,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购买本地葡萄酒,不但支持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意味着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2 理性消费,健康饮酒

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容量,力争一次饮用完毕。有一些消费者爱好葡萄酒收藏或者投资,会花费巨资来修建酒窖、购买酒柜等,这些行为都会增加碳排放量。对于此类消费者笔者建议选购酒花和期酒,或者在酒庄或酒厂进行整桶定制,这些方法都会比建酒窖或买酒柜减少碳排放量。

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方式还不成熟,很多人在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仍然使用类似白酒和啤酒的饮用方式,即大口饮用或者加果汁、汽水饮用。这样不仅失去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和绿色健康的意义,也失去了葡萄酒文明消费和高质量消费的内涵。

3.3 绿色可持续消费

目前,葡萄酒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现状,实现葡萄酒的绿色环保消费不仅需要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上下大工夫,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树立一种绿色可持续消费的观念。这其中包括消费者应节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在消费时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消费者应有意回避选购过度包装的葡萄酒,而更多关注采用了能节约资源、无毒无害、易被分解吸收和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的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葡萄酒产品。

4 结 论

由于葡萄酒在节约粮食、绿色环保、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使葡萄酒在引领中国酒类绿色消费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同时,又因其在提倡健康饮酒的方式和文化方面的贡献,使其更容易被人接受而成为酒类消费市场的宠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并得到规范。

虽然目前由于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葡萄酒从口味到饮用方式以及搭配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抵触,但是随着大众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要求的增加,葡萄酒替代白酒、啤酒成为中国酒类消费的主流将成为大势所趋。

篇6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1.资源环境承载力向极限靠近约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所容纳的人口规模、资源对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的强弱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高强度、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向极限靠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四化”发展深入推进,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势必上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大气污染、水资源供需失衡等都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

内蒙古资源开发已有几十年历史,资源开费严重、能耗高、生态环境破坏大、利用效率低是我区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特点。2009年我区单位GDP能耗是北京的3.32倍、广州的2.94倍、上海的2.76倍;2011年我区单位GDP能耗降低到1.405吨标准煤,全国排名居贵州、甘肃、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之前;2014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内蒙古降低3.94%。内蒙古是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定位我区要建成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又要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正确处理能源基地建设和打造生态安全屏障二者的关系意义重大,在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中走出一条独具我区特色的道路难度也不小。

我区高强度、大规模开采资源,发展资源型经济的同时,也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沉降、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和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炭开发为例,煤炭开采占用大量土地来堆放废弃物,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2014年乌海市占用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7%来堆放4亿吨中煤和煤矸石。根据有关部门估算,当前内蒙古每开采1吨煤的代价是直接破坏地下水1吨以上、需支出50多元用于恢复地表,开采所得效益和治理生态环境成本明显不协调。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实行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政策,内蒙古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受到约束,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产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2.我区工业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实现“超常速”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依靠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煤炭行业为代表的能源工业。在经历一段发展之后,自治区政府出台支持延长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的鼓励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产业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方面原字号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较高;二是产品方面多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三是资源转化率低、精深加工不足、科技对产业贡献率低。例如,2015年我区煤炭就地转化率为30%左右,还远低于50%的预期目标。我区煤炭采掘业和洗选业、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从国内产业分工体系格局来看处于体系的中低端环节。企业投身资源采掘业的主要动力是行业暴利的驱动,眼前的高额回报极大地降低了参与创新活动的动力,企业对技术研究与发展投入的经费和时间、人力资源普遍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资源型产业高收益的发展,对其他行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使得其他行业的投资相对减少,一些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面临的新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蕴含转型新机遇。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机遇期,重化工产业增速明显放缓,重化工产业的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接近峰值。粗钢、煤炭等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乏力,存在产能过剩。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这将为我区工业绿色转型赢得宝贵空间和时间。

二是产业深度变革蕴含赶超新机遇。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在调整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突破,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比如,德国“工业4.0模式”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都重视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点将打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步增长的“诅咒”,培育形成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新发展模式。

三是制度变革蕴含突破新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逐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金融体制,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自治区也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有助于改善自治区经济发展环境、打破绿色发展中的体制机制藩篱,加快“十三五”时期我区工业绿色转型步伐。

二、内蒙古工业绿色发展的几点建议

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指出:“绿色生态是内蒙古的最大优势和最响亮的品牌,依托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区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最大潜力。”我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坚持“绿色发展”,将“绿色”作为标准指导实践,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加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作为新的突破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时期,要促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将绿色打造成一种文化,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始终,将“绿色工业”打造成内蒙古的一张响亮名片。企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一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有效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处置“僵尸企业”,整治不达标企业。二是实施“一企一策”等措施,打好降成本“组合拳”。三是提高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稀土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耦合度,增强产业间依存度和抵御风险能力。四是大力支持企业围绕水资源循环利用、脱硫脱尘、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转变观念,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二)推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制度是有力保障。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内蒙古,一方面要建成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另一方面要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制度创新,摒弃传统发展方式,告别粗放发展路子。一是建立既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又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破坏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用能、用水、排污和碳排放交易机制,严禁“三高”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对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企业,规定其缴纳碳排放税。三是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发展在全区蔚然成风。四是重点围绕绿色产品、工厂、工业园区完善我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并加强绿色评价。五是进一步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将绿色GDP考核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增加环保考核权重。六是引进市场机制,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拓宽生态补偿融资渠道。

(三)大力发展绿色新型产业

“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一直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其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把装备制造、稀土、云计算、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另一方面要严格产业准入,严禁新增投资进入产能过剩领域。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一是对传统产业实行绿色改造升级。增加投入支持力度,引进消化先进技术,推进“绿色+智造”,将绿色理念、工艺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依托我区高新技术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做好培育绿色新兴产业这篇文章。借力信息技术力量,发展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器材、特种车辆制造、蓝宝石切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色产业。三是借力“京蒙对口帮扶”,开展在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硅砂资源利用等能源、交通各行业多领域合作,利用北京向我区转移的高科技成果服务自治区工业绿色发展。四是加快推进我区呼和浩特经济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的绿色生态化改造。

(四)壮大科技创新强劲引擎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强大主引擎,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支撑点。一是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支持创新的政策,调动科研人员参与工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积极性。二是全力搭建科研平台,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内蒙古,凝聚优秀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实行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发挥绩效评价形成的倒逼作用,使科研人员将精力从争资金转到重研究上。四是从自治区层面统筹建立权威性强的科研转化平台,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基地予以大力支持,真正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五是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继续实施“草原英才”等人才强区工程,建设自治区专家智库,鼓励智库之间围绕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强合作。

(五)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篇7

国际上对小微企业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尽相同。根据我国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2011年6月联合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至2000万元为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为微型企业。在外贸实践中,一般将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归类为小微外贸企业。

2低碳背景下小微外贸企业的困惑

近年来,我国小微外贸企业占出口企业总数70%以上,所创造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65%左右。然而,小微外贸企业由于受资源、能力、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生存处境岌岌可危。2.1小微外贸企业外部挑战(1)低碳技术壁垒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碳经济产业布局和技术积淀已经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历史,而我国绿色产业起步较晚,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特别是我国的小微外贸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无法应对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壁垒。如,2010年当欧盟委员会废止了用能产品生态设计的EuP指令,以针对更广泛的ErP指令取而代之。首批ErP指令就使我国出口到欧盟的80%的办公设备、空调、冰箱等产品被拒之门外。这其中大部分产品是由缺乏核心碳技术的小微外贸企业生产的。(2)低碳贸易壁垒挑战。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通过推行各种碳壁垒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这些碳壁垒主要包括:碳关税壁垒、碳标签壁垒、碳减排证明壁垒及低碳政府补贴及政府采购壁垒等。业内专家认为,光启动碳关税一项,“中国制造”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有可能下滑1/4,这对小微外贸企业来说,将是不可预估的挑战。目前,全球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碳标签制度,包括“沃尔玛”、“英国乐购公司”在内的1,0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生产的产品将受到其他国家强制碳标签标准的限制。

2.2小微外贸企业内部瓶颈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小微外贸企业大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体制,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的特点,限制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其次,技术力量薄弱、低碳创新能力低下。由于我国小微外贸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较低,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不具有竞争能力。再次,人才、物资、资金等相对匮乏。众多的我国小微外贸企业规模小,人才吸引能力差,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能够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管理人才。所以,在低碳经济兴起时,小微企业难以应对国际规则的变动。当然,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客观上也制约了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

3产业集群是小微外贸企业应对低碳壁垒的利器

3.1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中小微企业学术界对于什么是产业集群,有不同的认识。Porter(1991)认为,简单地说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不管学者研究的角度怎样,普遍认为产业集群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集群成员中的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在企业网络关系中,集群可分为两类:一类集群内基本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如江苏兴化戴南镇不锈钢制品,浙江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等等;一类是环绕核心大企业的中小微企业集群,如湖北十堰的汽车产业集群等。所以说,无论从理论研究结果,还是从社会分工实践来看,中小微型企业都是产业集群的绝对主力,而其中小微企业所占的比重更大。

3.2小微外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应对低碳壁垒的优势(1)产业集群为小微外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平台。首先,产业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通过低碳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带动小微企业吸收应用,既是现实的,也是经济的。其次,每一个企业仅仅是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当其创新的低碳技术满足了上、下游企业的需要,并相互适应时,必将加快技术的扩散和应用速度;再次,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集群内具备专业特长的知识机构和企业走联合协作创新之路,不但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本,而且有利于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优势。(2)产业集群为企业碳足迹提供标准。产业集群内的质量检测、监督认证等服务机构或行业协会,会适时公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碳足迹标准,并会与标准化机构合作测算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和通用数据,为企业提供次级数据。小微外贸企业可从中获得产品的碳足迹国际标准及外部通用的次级数据。产业集群为企业碳足迹的测算提供了外部支持。(3)产业集群可以为企业碳足迹测算提供初级数据。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服务)从原材料购买到生产、销售和作为废弃物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它不仅包括产品的制造阶段,更需要追溯至原料开采,材料采购及最终废弃物处理阶段,均需纳入碳足迹的计算范围,因此,碳足迹测算难度非常大。碳足迹测算,根据《PAS2050:2008》主要是: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所有能源和材料;排放因子是将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每千瓦时能源使用量或者每千克材料输入量的千克温室气体排放量。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测算流程长,数据繁杂。某一出口企业不可能获得全部数据,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采集行业协会报告中对同类材料或过程提供的次级数据。如果行业协会的次级数据精度不够,服务没有跟上,还要使用供应链中别人直接测量的初级数据。而集群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聚集与合作,上游企业可以为下游企业提供初级数据显然更加便捷。(4)产业集群能为生产经营提供绿色生态环境。产业集群的聚集特性使打造低碳生产经营环境成为可能。星罗棋布的产业园是产业集群主要的实践体现。在产业园区内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就有可有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这种集群共生和要素耦合,保证了循环运作、低碳运营。使集群内低碳产品生产成为可能,进而增强了企业出口竞争力。如,上海化学工业区从资源、能源、环保、管理四大领域入手,将自然界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食物链”关系移植到产业系统中,实现物质封闭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其万元产值的循环经济指标大幅度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其中能耗低于行业的1/2、废水低于行业的1/8、废气低于行业的1/3。

4依托产业集群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前所述,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生长的最佳土壤是企业集群。以集群功能发挥为主要着力点,利用、挖掘内外两股力量,全面提升小微外贸企业低碳化水平。

4.1优化立体软环境,增强集群低碳发展的外部动力政府行为、社会舆论、大众消费三个层面勾勒出低碳发展的立体软环境,对企业及企业集群的低碳化发展施加着强大的外部动力。(1)法律、政策加速企业低碳进程。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其国内低碳生产和消费行为由一开始的法律约束现已上升为企业、国民的自觉行为。我国也在能源、环保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低碳化国际大背景下,各国政府通过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等政策实施,引导企业在低碳化轨道上前行。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免税政策。2015年3月23日总理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拉加德时表示,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这种政策前拉、法律后推相结合的政府行为给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建议国家尽快修改、完善低碳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系统性、权威性。各级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鼓励力度。(2)营造低碳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学术界要加强低碳理论的研究,形成科学实用的、有指导意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理论体系;企业界要通过学习转变思想,消除技术改造导致短期成本上升的观念障碍,增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前瞻性和使命感;面对社会大众,要培育低碳创新文化环境,增加公众低碳科学的教育,激励公众参与低碳创新;新闻媒介部门,要积极向社会大众普及低碳知识,各行业协会、企业集群多组织低碳创新活动,拓宽参与低碳创新的公共领域。(3)培育公众的低碳消费意识。早在2005年,联合国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85%以上的人在购买产品时都会考虑产品的环保标准。我国很多消费者还不太清楚如何真正做到低碳消费,2011年3月起,我国环境保护部开始向包括家电和办公用品在内的两类产品实施低碳认证标准,向社会推广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现实中全国人民在呼唤蓝天归来,寻找绿色食品。曾经《温州都市报》调查发现,有高达88.27%的调查对象愿意融入到低碳生活中来。社会大众对于低碳生活的向往与支持,必将倒逼企业产品或服务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因此,培育公众的低碳消费意识,也是促使产业集群低碳发展的又一外在动力。

篇8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和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财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政策干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指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状况,亦即自然生态。它们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改变了这种自然生态,这就是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各种资源速度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条件,否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根基,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因此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一体”来概括,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当生态不文明时,民众生活必受影响,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

简单地讲,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消费不具排他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或者市场可以通过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免费搭便车”享用其成果,导致投资成本难收回,投入效益难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失灵必然压抑社会投资,造成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介入,主要调控手段就是财政税收政策,也就是说,必须由财政税收政策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文明的外部性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这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阐述。正的外部性,实际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决。然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100多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30年内出现,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发期。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许多资源已接近枯竭的边缘;在20世纪,人类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一次出现自然资源全面紧缺的问题,第一次出现增加农业用地的障碍;生态危机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北京长期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天然草原退化……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负外部性”带来的惨重代价。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在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表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引人关注,令人振奋。同时,“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这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机制,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900多亿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还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税收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税务部门一方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完善现行税制,包括改革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另一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税政策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从财政角度看,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生态方面的预算投入、推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建设。但目前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还不够健全。如财政补贴数额相对有限,补贴环节较为单一,不仅直接奖励补助较少,而且环保设施没有财政运营补贴通道,存在环保设施建成后因运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无法发挥环保设施应有的效益的现象。

(二)税收政策方面

从税收角度看,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保持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收制度改革显得滞后。1994年实现分税制以来,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环境税,仅仅只是开征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间接税,大体有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的缺乏,不仅制约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资金来源,从而减弱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财政手段与税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态环境投入。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国(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间,美国(1998)占1.6%,而我国不足1.5%。还有的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适量国债的发行,利用财政支持作用,实施BOT融资、贷款担保形势等。另外,对需要巨量资金支持的大型节能项目,美、日等国都以提供金融债券或贴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鉴的。税收政策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就有支持节能和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方式,对“三高”产品提高税率档次,从多角度优化本国税制的绿化水平。税收激励性优惠措施从只注重能源供应方的调节转向更注重消费方的调节。如美国以税额抵免的方式对纳税人的消费动机进行调节,引导纳税人的消费动机和行为。

总的来说,金融、财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许多方面具有税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对特定优先发展项目的扶持,需要较强的能效评判标准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税收手段则在调节产品价格,干预节能产品市场方面具有普遍适用的优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整合资金政策,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着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着力健全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应当在充满挑战和制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财税的只能作用。

(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发展新型建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强化排污费征收,扩大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推进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绿色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启动一批水资源配套和绿化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支持推进整山连片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宏观上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应重点打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带;发展联系紧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选择宜居宜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的规模较大的经济区;建设有较大规模、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统筹、东中西互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不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需在总结我国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和生态税费体系、种类、结构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总量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进一步完善税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动力。

改革资源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改革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资源价格,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含量,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节约意识。因此,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征收范围和税率,既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也可为资源丰富的地区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环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设置环境保护税包括对污染大气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收费制度改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山石、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以及游览等自然保护区开发和使用行为征收生态保护税,以环境污染者自行负担控制污染的成本,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具体来说,应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税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纳税人。同时,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

参考文献

[1]连家明.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郑志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3).

[3]齐玲.有关生态补偿的财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0).

[4]唐英.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J].生态经济,2007,(05).

[5] 刘丽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探讨[J].新会计,2009,(07).

[6] 钱水苗.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2).

[7] 王梅.浅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J]. 科技传播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8).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阶段,无论从人均面还是从覆盖率积来看,我国城市绿地规划都处于较低水平。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不再以是视觉欣赏为目的,它也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主体而存在,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所以城市绿化要以生态优先为第一要义,在保留原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基础之上,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注重绿地规划与建设,将人为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

一、城市绿地的现状

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城市绿地覆盖率低,区域差异大,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小,国际上通常认为最适宜的人均绿地面积为60m2,而我国人均公共绿地仅为6~8m2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只着重于扩大绿地面积并不能实现目的,还要依靠科技,对有限的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比如在生态类型、空间结构布局以及斑块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将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经管整体的生态效应扩大,共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这一重大问题。

二、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绿色有机整体,它是由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所以,在规划中,要将绿地系统当成整体单位进行思考和管理,以便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二)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通过构建多样性生态绿化景观,并合理配置绿地整体生态空间,将改造与恢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协调好,利用自然生态要素,使整体生产力提高,使景观生态结构健全,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物质生产以及能量流动的高效进行。比如,可以将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综合减灾系统结合起来,将绿地调节城市水文循环系统的功能发挥出来,提高绿地对水分的吸收、储存和渗透功能,减少地表径流,补充城市地下水。

三、城市绿地“生态化”建设措施

(一)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城市绿地建设着重点,因为城市不同,其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都不同。所以,在绿地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切忌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盲目攀比、相互模仿,而是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绿化方案要科学合理。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景观资源与生态要素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地规划由城市景观廊道及各类绿地斑块构成的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生态绿地数量不仅要多,分布也要均匀。一方面,既要立足于城市当前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在新形势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大化的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完美结合。以满足城市规划的合理需求,实现城市的发展。从具体的方法来说,因地制宜应该做到:

(1)应用地带性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要提高,并且达到维持城市的平衡的目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势在必行。使植物种类丰富,使其空间异质性提高,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将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逐渐建设出来;与此同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慎重的引进其他地区或者国外特色物种。

(2)将植物群落自我维持机制提高。依据环境、土壤以及位置等综合因素,利用和适应不同城市特殊地下环境、气候以及土壤,使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尽可能与城市环境相适应;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适生环境,使绿地自维持机制提高。城市绿生态建设要尽量选用与当地土壤、气候相适应的物种,以便其可以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将群落自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

(二)提倡立体绿化

随着道路绿化、景区绿化、庭院绿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用于绿化的空置土地越来越少,而立体绿化恰好破解了这一难题。有数据显示,夏季正午阳光直射2个小时,有植物遮蔽的墙体温度比阳光直射的墙体温度低4℃左右。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提倡低碳环保,立体绿化就是生态、节约型绿化模式的典型,既绿化又隔温,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也能保温,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因此我市园林绿化部门应积极引导市民认可这一绿化模式并加以推广。

(三)综合各项新措施,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纵横交错。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2)兼顾点带。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3)成为城市景观之一。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其历史悠久,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4)连锁反映。依托城市,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四)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创造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点、线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以及街道绿地,以及河流改道扩建,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工厂需要搬迁,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五)利用进行绿地雨水生态建设

一般通过3种方法利用雨水:

直接利用,把雨水汇集起来经过处理直接利用。

通过下渗方式,把马路牙子和路面的水引入草坪中,起灌溉草坪的作用。

3、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如北京的绿色生态小区,就是通过地面到渗井再到处理厂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并用于绿化、冲洗路面等。

结语

总体上来讲,我国中小城市在发展中由于过分注重经济增长,使得城市绿色空间绿化地带逐渐被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为了减少城市建设的土地限制,很多城市中心地带的公园被迁移到郊区,这样城市中心的绿色因此而减少,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营造,一定程度上使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为了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要加大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力度,根据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控制结构指标,重点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所辖范围包括市区以及下辖的10个县(县级市)。该市作为河北省起步较晚的城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匮乏,主要以农业经济为发展主体。根据相关土地调查数据显示,衡水市土地总面积1325.68万亩,其中农用地1044.68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8.81%;农用地中用于耕地的面积有856.34万亩,占比高达81.97%。同时,截至2012年,衡水市总人口为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340.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7%252。2011年衡水市被列入河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其中有9个县(除饶阳县和桃城区外)被列入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因此,衡水市农业人口较多,农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衡水市经济社会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该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该市特色农业经济,减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需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和发展具有特色性和高效性的生态农业。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韦里克针对企业进行战略研究和竞争分析时,提出了SWOT分析法。该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优劣势,而外部因素则包括研究对象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对内外部因素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等。本文基于上述思想,对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为加快该市生态农业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二、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北缓慢倾斜,境内拥有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美誉的衡水湖,河流水系分布较广。同时,衡水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四季气候特点分明。土壤类型主要以土层深厚的潮土为主,全市潮土亚类面积达43.40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2.10%。此外,衡水市在矿产、油气和地热等资源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蔬菜、家畜等。自然资源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有利于该市新型生态化产品的开发、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的改造与推广等,进而推动该市快速形成现代农业体系。

2.特色产业优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衡水在建设农业强市,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就。例如饶阳蔬菜、安平生猪、阜城西瓜、深州蜜桃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形成了特色优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为应对传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衡水市也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园区和合作社,例如邓庄农业园区、武强现代农业示范区、饶阳蔬菜百里长廊等。这种特色产业优势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了该市生态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劳动力成本优势由于历史条件原因,衡水市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无形之中形成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衡水市总人口为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高达340.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7%。以城镇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其中唐山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均超过了50%,而衡水市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41.39%,较全省平均水平和唐山市分别低5.41和12.21个百分点。这说明衡水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需往城镇进行转移,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4.区位优势石黄高速、衡德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G106、G307两条国道,S040、S302等12条省道,以及京九铁路、石德铁路等8条铁路都经过衡水市,使之成为贯穿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衡水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以及冀中南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较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对该市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文化优势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文化,经济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以生态文化作为思想支撑,指导和引领人们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衡水市作为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曾涌现出董仲舒、高适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因此,衡水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着文化方面的优势,例如董仲舒思想中的和谐、重民等思想理念对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W)分析

1.经济实力薄弱衡水市是河北省起步较晚的农业城市,受建市时间短、历史欠账多和资源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影响,该市工业发展落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经济实力较全省及其他城市比,呈现出较为薄弱的态势。2012年衡水市生产总值实现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5%,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8.7%、51.7%和29.6%,但是该市的整体经济仍处于全省11个地级市的后三位[1]。宏观层面上,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指标,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GDP总量最高的是唐山市,为5861.6亿元,最低的是衡水市,仅1011.50亿元,唐山市经济总量约为衡水市的5.79倍。微观层面上,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2012年河北省各辖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唐山市,为79526元,最低的是邢台市,约为21410元[7]。而衡水市人均GDP22907元,处于倒数第二位,仅比邢台市高1497元,却比唐山市低56619元。可见,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看,衡水

2.技术水平落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技术状况的好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对生态农业这种需要依靠高科技作为支撑的产业更是至关重要[1]287。虽然近年来衡水市政府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整个衡水市只有473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以及地质勘查,而从事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科技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可见,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成为了制约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衡水市虽然是个农业大市,但其农业产业化水平并不高,龙头经营组织数量少,缺少规模性的龙头企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2011年该市龙头经营组织总数只有110个。这些经营组织中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仅有25个。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少导致了企业经济效益偏低,制约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并且很难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本来具有知名度的一些生态农产品因规模小而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农业的持续有效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体现,二者相互影响。近年来,虽然衡水市也在积极不断地进行生态保护机制的创新,制定和实施污染减排措施,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仍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统计信息,2013年5-11月衡水市始终处于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同时2013年全年中该市空气质量有10天优,69天良,127天轻度污染,59天中度污染,65天重度污染,33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高达78%[8]。

(三)机遇(O)分析

1.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契机自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地位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此的高度重视,而生态农业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和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在逐渐关注。因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生产生态产品,而生产生态产品也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以绿色需求为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与转变,追求绿色生态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成为21世纪的一大特色潮流。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开始加大对休闲娱乐的关注,积极参与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见,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未来我国消费市场主要是以绿色需求为主。近年来,衡水市凭借自身特色农产品、衡水湖等自然生态观光区等优势,一直作为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供应农产品与观光旅游等服务的重要基地,加上人们对特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亟需更多的生态产品供应量,这为衡水市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3.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载体由于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为原则,强调绿色低碳、生态节能等基本理念,所以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涉及到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来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而且还需要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等。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汇集高素质的人才及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此外,我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因此,衡水市生态农业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载体,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4.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发展平台2012年衡水市武强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该市首例,并且该批农业示范区中河北省也仅有4个。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积极效应,该区已经筹划并正在实施高标准、大板块、大循环建设北大洼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奶牛等特色产业方面初现规模,并且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入驻。因此,要鼓励和扶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从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入手,使其成为发展衡水市生态农业的新平台,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水平。

(四)威胁(T)分析

1.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和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其创新和变革是经济长期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虽然衡水市政府也在积极倡导生态环保与生态发展,但主要是围绕衡水湖和城镇进行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公园和林业园区,关于生态产业制定的战略和采取的措施较少。现有的政策制度也仅限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工程,与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该市生态农业的推进与发展。

2.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地等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等方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基础资源的需要。近年来,衡水市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地下水质、土壤土质污染较严重,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接造成了生态农业缺乏发展的物质资源和条件,阻碍了其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成为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威胁与挑战。

三、衡水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本文分别针对政府、企业和农户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便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来促进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政府在该时期中对市场进行组织和管理,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有效发展。因此,对于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和健全管理体制。根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结合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短长期规划,以布局规划来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具体来讲,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资金、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来保障和满足其需要。例如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技术的引进或创新需要较高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一般很难通过企业或农户自身来提供,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放宽金融机构的贷款限制政策,给予企业和农户一定的优惠与补贴,以便能够尽可能降低其发展成本。

(二)发挥和强化企业带头示范作用通过龙头企业把农民生产与市场联系起来,使生态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企业可以与农民通过不同方式的链接,共同发展当地特色生态农业,拓展和占领市场份额。例如一些种植设施蔬菜这样的生态产品,一般前期投入和最终产出之间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周期,要做到生态无公害化,期间需要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等精细的技术指导以及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等管理过程。而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给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去完成,政府只需适时监督资金的主要流向和项目的进度及绩效即可。对于企业本身,要着眼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生态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创新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入驻示范园区的企业,要及时抓住发展机遇,结合当地政府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和条件,充分考虑产业之间的关联来合理定位,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拓宽产业链的横纵向延伸,实现产业化和生态化经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依托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积极占领和拓宽市场,提升自身的荣誉、口碑和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