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氛围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情况有待于教育教学界同仁不断深入探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以创造生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为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认识数学命题和公式的本质。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尤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亟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其次要展示与新课程配套的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与研究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水平。利用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理念,进一步让小学生加深印象,便于理解,牢固掌握数学概念。在生活情趣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具体数学难题进行探究性解答。教师要把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形象、生动的动态化演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在对数学概念的反复感知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抽象的基础上完成。
二、改变传统文化观念,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循规蹈矩,尊崇权威,对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不敢随意改变,更谈不上有自主创新意识。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过于严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学生很快能够明白这些数学概念是如何创造出来的,通过赋予生活情趣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形象的语言简述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构建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自学等方面的能力大有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有算式,算理的运算与推理,有对事物的数量、形状、运动状态的分析,还有用数学概念进行的“数”“形”的转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能够主动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归纳和探究,进一步印证数学概念的科学性。学生在学习中以探索精神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广泛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些操作、思考与交流若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则可强化数学教学效果。而这种整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整合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形成内在联系,达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整合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为创设这种情境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为“多元联系表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为复杂、重复的运算、制图提供了简洁、快速的工具,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只有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篇2
【中图分类号】 G354.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40-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利用,舆论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新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恐怕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科技馆也正在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科学文化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强劲发展,为科学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手段,使科学传播变得更深、更广、更长远,远远超出一个科普场馆所能传达的讯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并成为未来信息传播与交流主要载体的潮流下,新媒体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科技传播方式,成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科技馆应如何利用这一发展趋势和有利条件,开发更加吸引公众的科技传播内容和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传播效果、激发公众关心科学、热爱科学,甚至从事科学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
一、新媒体简述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入到媒体领域的技术及其传播方式。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新的媒体形式,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较之于传统媒体,它具备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使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现代科技馆的科普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激发社会公众的科学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1]
二、新媒体技术在浙江省科技馆的应用
多元化、多形式是当今世界科技馆的发展走向。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科技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带来了科技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近年来,浙江省科技馆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优势,将科普工作的内容与信息更充分地展示给公众,增强科技馆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积极培养公众的科学兴趣,营造起更浓郁的大科普氛围。
(一)展览教育方面的应用
1、在展项表现形式上利用新媒体技术
浙江省科技馆一楼展厅的“台风体验装置”展项,就是以我国东南沿海较常见的极端天气----台风为主题,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使用环幕4D影院的形式,通过模拟体验装置,引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台风的形成过程和台风所带来的危害。在体验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台风来临之前,天空云量增多、从明转暗的过程,同时模拟起风的鼓风机开始刮风。台风来临,天空变暗并被雨雾笼罩,狂风大作,造雨机模拟暴雨的效果,豆大的雨滴从天空飘落,鼓风机风力加大。之后,天空开始变亮,模拟台风眼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大风开始从相反方向更加猛烈地刮来,空中伴有易拉罐等杂物飞来,远处楼房的灯熄灭,由此说明台风造成的停电现象。台风过后,天空放晴。这个展项通过新媒体技术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观众对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成因等问题的兴趣。这一体验项目不仅对当地观众具有吸引力,更能吸引没有亲身经历过台风天气的北方观众。[2]
2、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数字科技馆
数字科技馆作为科技馆的虚拟载体,利用网络的传播功能,采用数字技术将科学知识进行虚拟展现,为公众搭建了一个网上学习的平台,为实体科技馆的展品提供了新的展示方式,对科技馆的实体载体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使展品与展示更具感染力与吸引力,对教育的创新发展增加了广度与深度空间。在浙江省数字科技馆,访客不仅能在三维仿真的科技馆场景中以一位虚拟人的身份饱览馆藏展品,体验互动展项,如乘坐宇宙飞船飞越太空、登陆月球,同时还能与其他访客进行交谈和结伴同行,使大家处于更加形象逼真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浙江院士”展区中,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与院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院士请教,聆听他们的学术思想、人生感悟,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虚实结合,最终达到数字科技馆与实体科技馆相得益彰的效果。
3、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物联网系统
2011年12月以采用射频识别(RFID)为主的物联网系统在浙江省科技馆投入试运行。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整个系统以观众手中的一张RFID门票为基础,涵盖了教育、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以此增强参观者体验,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加强科技馆的现代化管理。在科技馆展厅内观众可以随时通过携带的RFID门票在导览系统获取多项服务功能,如展项介绍、影院门票预约、游客中心、周边信息等,也可以在具有网络教育功能的互动机上参与知识问答和游戏项目,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将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于科技馆,不仅可以向观众展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高新技术的应用,让观众亲身体验和感受最新科技的成果,而且通过过程体验,还可增强观众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达到科技馆启迪人们科学观念的目的。物联网系统的建立,不但扩展了展项的教育内容,而且也增添了一种新的参观方式,是科技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新尝试。物联网将使未来科技馆的科学管理、教育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使公众与展品、公众受益与教育效应之间达到新的提升,使科技馆更具活力,向智慧科技馆发展。
(二)科普活动方面的应用
1、与果壳网合作承办品牌科学活动
果壳网是一家致力于面向公众倡导科技理念、传播科技内容的社交网站,也是国内领先的社交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参与性与互动性极强的媒介形态,采取点对点的、网络间的人际传播方式传递信息,对于科普信息传播来说,这是一支极具潜力的传播力量。2012年浙江省科技馆与果壳网正式合作,联合主办了“菠萝科学奖”和“科学+”等多个品牌科学活动,正是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科普活动影响,给科普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例如,2012年4月7日首届“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即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通过征集科学领域内“好笑而严肃”的研究成果,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以生动新颖的手段向大众传播科学,让大众一起体会科学的趣味,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2、开通浙江省科技馆官方微博
近年来,微博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在新媒体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微博又称微型博客、微博客,是一种发端于网络的、基于用户关系的综合信息互动平台。微博以其互动性、即时性、全天候、全球性、海量信息储存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科技传播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模式,使使公众接受科技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可以获取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浙江省科技馆也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及时注册了官方微博,设置了“展品拓展”、“科学名人轶事”、“风貌展示”、“前沿科技”、“科普读物推荐”等栏目。通过微博这一最新的网络媒体,让科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为人们带来最新的科技咨询,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最丰富的科学活动,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亲近科学,参与互动,进而传播科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三、科技馆新媒体技术的特征
新媒体技术在科技馆的广泛应用,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科学兴趣,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应该把握在科技馆新媒体的几个特征。
(一)表现形式多样性
(二)沟通快捷即时性
(三)信息传播互动性
四、新媒体在科技馆应用的发展建议
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国的科技馆事业带来了绝佳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在科技馆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加强观念转变,培养新媒体意识与运用能力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对新媒体发展的认识不足,在管理观念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作为科技传播工作者,首先应当在思想观念上“更新换代”,将科技传播与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新媒体在科技馆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为科技馆服务,把新媒体的运用纳入科技馆的传播战略之中,深入研究科普活动特点,精心策划并制定有特色、高水平的科技传播计划,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便利做好科普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二)加强开拓创新,发挥自身特色
新媒体技术在“以人为本”的科技信息时代,彰显着充分满足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需求的优势。对于科学知识这一意义重大的资源,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无疑为其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把新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加强科普工作的开拓创新,结合自身特色,建立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与阵地。
(三)加强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基础设施是新媒体应用的硬件支撑。目前,科技馆基层科普设施、网络科普设施等都还不能完全适应大规模应用新媒体的需要。因此,要加强规划设计,使科技馆的空间布局、展品、展项、配套设施等,适合新媒体应用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各类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加强物联网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政府支持。
(四)加强高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馆的高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科普理念。新时代的科普队伍,不仅需要踏踏实实从事科普工作的专门人员,还需要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新媒体技术专家,惟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妙趣横生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并能够根据形势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军,王丽. 新媒体在科普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科普研究,2012(6):46-51
[2]杨溪. 科技类博物馆展览如何激发观众参观兴趣[J]. 科普研究,2012(3): 64-69
篇3
关键词: 板图板画 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一语中的,道破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地图,强化空间概念的培养,这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的阶梯。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年轻教师选择丢弃地理板图板画,一味追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其实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很多问题,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很大弊端。使用地理板图板画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
一、地理板图板画的优势
1.简单直观,生动有趣。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当堂画图有比较突出的效果,它是随讲课内容的需要而当堂画出的,就教学实际情况看,应该说这是很突出的直观。它变静为动,变死为活,各部分的先后可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内容可随教学需要而增减。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应掌握的知识。
2.易行易做,操作方便。
地理板图板画还有一个相当突出的优点,就是易行。说它容易实行、推广,我们认为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几乎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只需要黑板一块,粉笔数根。请不要小看这个优点,办教育历来就是个既神圣又艰难的事。财力不足,决策者的认识偏差等,都足以使再好的想法成为泡影。第二,要掌握这项基本功的确不能算是很难,最低也比我们曾经遇到的很多事情要好办得多。
3.图胜于言,画存于心。
地图是最丰富的地理语言。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联系及成因等都可以在地图上得到比较完整的体现。要把这些系统的知识教给学生,画图讲解要比口头讲述效果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它节省了大量的语言和时间,从而为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提供了保障。
有效课堂要求教师精讲和多练,实际上精讲和多练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知识没有讲透,练得再多也练不到点子上;讲得再明白,没有高质量的足够的练习,学生很难将教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教学艺术就在于教师能用较少的时间讲透重点内容,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将这些内容完全消化、真正吸收。当堂画图在这一点上有它的重要作用。
二、地理板图板画的课堂教学作用
1.巧设板图板画激发学习兴趣。一幅好的板图板画既要简洁,又要确保准确,好的板图板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西亚地区图可以形象看做一只狗的头部,板图板画就要突出其特征。霍尔木兹海峡好比锋利的狗牙,苏伊士运河就是狗的咽喉(突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阿富汗则是狗鼻子……还可以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改为“狗嘴里吐出的是石油”。学生既感兴趣,教学又轻松。
2.课上教师可以边讲边绘,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在中国地理教学中采用地理板图板画进行“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教师边讲边在黑板左上角用圆圈绘出铁路干线交汇点,然后用直线条连接成为铁路干线。地形雨和焚风的形成、冷暖锋的形成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3.通过板图板画来辅助原图,化解教学难点。教学地球运动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用平面图学生就易于理解。
俄罗斯的教学可以抓住20°E和170°W,50°N和70°N,乌拉尔山脉,160°E等线条绘制板图板画,让学生理解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两个半球。
4.利用地理板图板画总结课题培养学生的说图能力。说图是学生运地图用语言形象地表述地理事物。动眼、动口、动脑集中参与,经过地理思维用地理语言表达出来,实现图与文的转换。因此说地图是培养地理思维的最好方式。说图不仅要说出应思考理解的内容(概念、形状、分布和特点等),还要说出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内在联系性(规律、原理、成因等),而且要在地图上善于分析、发现新的地理问题,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三、合理使用地理板图板画应注意的问题
1.绘图的准确性。地理板图板画虽然在课堂上顺手拈来,但也要求教师有较深的功底,对所画区域、所画地理事物一定要熟知,做到所表达的地理事物准确无误,特别是地理事物的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一般城市与行政中心城市的符号区别等。地理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认真领会,苦练基本功。
2.颜色的合理搭配。地理板图板画使用的是粉笔这一简单的教学工具,合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并进行搭配,绘制的板图板画效果将大有不同。如绘制南亚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冬季风和夏季风就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区分,让学生一目了然。
3.层次清晰。同一幅板图板画可以有不同的层次,讲解美国地理时,可以把美国的自然地理和工业区划分、农业带放到一幅板图板画里完成,这就要求有清晰的层次,不要画得多、繁、杂,从而影响学生读图及对图的理解。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表达,这也是绘图的技巧。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科技赋予了地理教学更多的生命,但传统地理板图板画的魅力依然使之紧随时代步伐,为初中地理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浅谈地理中的板图板画教学[J].2006-6.
[2]娄义坤.关于中学地理教师绘制黑板板图板画的几点建议[J].2008-3.
[3]浅谈地理板图板画在教学中的应用[J].2006-3.
篇4
[关键词]搜索引擎;信息检索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全球目前的网页超过100亿,每天新增加数百万网页,电子信息爆炸似的丰富起来。要在如此浩瀚的海洋里寻找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能有一种工具使我们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就迅速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吗?答案是“有”,这就是搜索引擎。今天,搜索引擎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信息海洋中自如冲浪必不可少的利器。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就是指在WWW(World Wide Web)环境中能够响应用户提交的搜索请求,返回相应的查询结果信息的技术和系统,是互联网上的可以查询网站或网页信息的工具。它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搜索引擎的服务方式分为两种:目录服务和关键字检索服务。目录服务是由分类专家将网络信息按照主题分成若干个大类,用户可以根据分类清晰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关键字检索服务可以查找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定关键字或词组的WWW站点。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第二大核心技术,涉及到信息检索、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数字图书馆、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所以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
1搜索引擎的发展
1990年以前,没有任何人能实现搜索互联网的功能。互联网发展早期,信息量较少,互联网用户多为专业人士,那时查找信息要相对容易。伴随互联网爆炸性的发展,普通网络用户想找到所需的资料简直如同大海捞针,这时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了。所有搜索引擎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1990年由蒙特利尔McGill大学学生Alan Emtage、Peter Deutsch、Bill Wheelan发明的Archie(Archie FAQ)。虽然当时World Wide Web还未出现,但因为当时网络的主要用途是传输文件,网络中的文件传输还是相当频繁。由于大量的文件散布在各个分散的FTP主机中,查询起来非常不便,因此Alan Emtage想到了开发一个可以以文件名查找文件的系统,于是便有了Archie。
1993年,美国内华达System Computing Services大学开发了一个与Archie非常相似的搜索工具,这个搜索工具既能够检索文件也能够检索网页。
1994年4月,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Gerry Yang)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1998 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博士生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开发出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通过对 20 多亿网页进行整理,Google 可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适需的搜索结果,而且搜索时间通常不到半秒。现在,Google 每天需要为世界各国用户提供 1.5 亿次查询服务。
1997年10月29日,北大天网正式在CERNET上向广大Internet用户提供Web信息导航服务,它是由北大计算机系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研究室开发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文编码和分布式中英文信息发现”的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
2000年1月,两位北大校友,前Infoseek资深工程师李彦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徐勇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百度(Baidu)公司。历经5年的高速发展后,在近两年时间里,百度高居全球网站流量前八名的位置,已经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百度每天接受着超过一亿人次来自各个方面的内容检索请求,中国9400万网民几乎每天使用1次百度。“有问题百度一下”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流行语之一。
2002年,中国搜索(原慧聪搜索)正式进入中文搜索引擎市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发展为全球著名的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商,为新浪、搜狐、网易、TOM等知名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技术。慧聪搜索引擎的优势是从人工审核网站信息源和设置禁查词两个方面入手,有效地过滤了不良信息,降低了垃圾信息的含量。在互联网实时新闻搜索方面,慧聪也实现了网络新闻的实时检索。
2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简单的说,搜索引擎是通过从互联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来建立数据库,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记录,然后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根据搜索引擎提取数据的方法,可将搜索引擎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类:
2.1目录式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站级搜索引擎。目录式搜索引擎由分类专家将网络信息按照主题分成若干个大类,每个大类再分为若干个小类,依次细分,一般的搜索引擎分类体系有五六层,有的甚至十几层。先由程序自动搜集信息,然后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人工形成信息摘要,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由于目录式搜索引擎的信息分类和信息搜集有人的参与,因此其搜索的准确度是相当高的,缺点是需要人工介入、维护量大、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不够及时。Yahoo就是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
2.2机器人搜索引擎:Robot(机器人)一词大家并不陌生,Computer Robot是指某个能以人类无法达到的速度不断重复执行某项任务的自动程序。由于专门用于检索信息的Robot程序象蜘蛛(spider)一样在网络间爬来爬去,因此,搜索引擎的Robot程序被称为spider程序。搜索引擎主动派出称为蜘蛛(Spider)的机器人程序定期搜索(比如Google一般是28天),对一定IP地址范围内的互联网站进行检索,一旦发现新的网站,它会自动提取网站的信息和网址加入自己的数据库。该类搜索引擎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毋需人工干预,缺点是返回信息过多,有很多无关信息,用户必须从结果中进行筛选。Google、北大天网、百度(Baidu)就是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
2.3元搜索引擎:这类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数据,而是将用户的查询请求同时向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递交,将返回的结果进行重复排除、重新排序等处理后,作为自己的结果返回给用户。优点是返回结果的信息量更大、更全,缺点是用户需要做更多的筛选。第一个元搜索引擎,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生Eric Selberg 和 Oren Etzioni 开发的 Metacrawler。元搜索引擎的搜索效果始终不理想,所以没有哪个元搜索引擎有过强势地位。ByteSearch(bytesearch.com)、Mamma(mamma.com)、Profusion(profusion.com)就是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
3 搜索引擎的性能指标
搜索引擎的目标就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搜索的信息全面并且准确。传统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参数——召回率和精度同样也可以衡量一个搜索引擎的性能。
召回率是检索出的相关文档数和文档库中所有的相关文档数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搜索引擎)的查全率;精度是检索出的相关文档数与检索出的文档总数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搜索引擎)的查准率。对于一个检索系统来讲,召回率和精度不可能两全其美:召回率高时,精度低;精度高时,召回率低。因为没有一个搜索引擎系统能够搜集到所有的WEB网页,所以召回率很难计算。对于网民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不是不够,而是“过剩”,如何精确查找到信息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因此,目前的搜索引擎系统都非常关心精度。
4 搜索引擎面临的挑战
目前搜索引擎是网络上被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项目之一。随着Internet的强势发展,网上庞大的数字化信息和人们获取所需信息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数据公司(IDC)曾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被大肆宣传为“使用简便易用,搜索结果丰富”的搜索引擎技术正在被信息更集中的局域网取代,因为大多数搜索系统的表现与用户的期望值相差太大,诸如数据量高速增长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检索,现在仍然是无法突破的难题。搜索引擎越来越不能满足挑剔的网民们的各种信息需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收集的网页数量和其数据库的更新速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用户经常无法打开查询的结果。网络信息时刻变动,实时搜索几乎不可能。就是刚刚浏览过的网页,也随时都有更新、过期、删除的可能。网络信息收集与整理是搜索引擎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搜索引擎需要定期不断地访问网络资源。目前网络带宽不足,网络速度不够理想,遍历如此庞杂的网络时间花费是非常庞大的,这就是不能实时搜索的原因。
对多媒体内容的处理尚不成熟。迄今为止,搜索对象主要是文本。基于语义的多媒体搜索技术还不成熟,比如搜索图片时还只能通过周围相关的文字进行判断,而无法根据图片本身的信息提供检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搜索引擎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期望引擎不仅能挑出自己需要的文章,还能挑出自己所关心的图片、电影、音乐等。
搜索引擎的“智能” 有待提高。 一般的公共搜索引擎只能查到HTML格式,主要的原因是搜索引擎的自动排序软件Spiders蜘蛛程序,只能接受这种格式的网页。这意味着,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上,任何没有使用HTML格式的信息将无法被外部的搜索引擎查到。这就是为什么像PPT、Word、PDF、电子邮件等文件,以及ERP、CRM等应用软件的数据库的信息会长期的“沉没”在信息的海底中。智能搜索引擎具有跨平台工作和处理多种混合文档结构的能力。譬如既能处理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志语言),又能处理SGML(Standard for General Markup Language,通用标志语言标准)和XML(Extended Marked Language,扩展标志语言)文档以及其他类型的文档,譬如Word、WPS等。智能搜索引擎应该可以支持多语言搜索。
搜索引擎应更好地支持动态网页,许多蜘蛛软件不敢去碰动态网页,怕被变化无穷的动态系统黑洞吸进去出不来。然而,网站使用动态网页生成工具乃是大事所趋,解决动态网页查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已成为第三代搜索引擎探索的方向。一个好的搜索引擎不再仅凭借数据库大小、更新频率、检索速度、对多语言的支持这几个基本特性来衡量,随着数据库容量的不断膨胀,如何从庞大的资料库中精确地找到正确的资料,被公认为是下一代搜索技术的竞争要点。
5 特色搜索引擎
在网络信息多样化和网络用户多样化的呼唤下,人们希望在网络上找到更丰富更实用的资源,不再漫无目的地查找,特色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了。
寻人搜索引擎。如果您想在网上寻找一位老朋友,那么可以考虑使用Yahoo提供的寻人搜索引擎(people.yahoo.com)。由于Yahoo的用户群极为庞大,大多数网民都拥有或曾经拥有Yahoo的账户,另外其国际化特征明显,用户群包含了全世界各国的网民。因此,它应该是大范围寻人的较好选择。尤其当您寻找的人正好在某些非英语国家,找不到专门的搜索引擎,Yahoo的优势就更为明显。
图像搜索引擎。图像搜索引擎虽然还没有成熟的产品,但是这项研究工作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据称,美国Purdue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搜索引擎,这种搜索引擎不再使用关键词文本进行搜索,而是使用图像或者草图进行搜索。不就的将来,用户自己画一幅草图,搜索引擎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搜索,并找到所有与草图类似的图像。不过,这要求图像搜索引擎能够快速处理超大容量数据库。这种技术不仅为网民提供了方便,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都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多媒体搜索引擎。FAST(multimedia.alltheweb.com)是国外著名的多媒体搜索引擎,很多同类搜索引擎都会引用此引擎的内容。在FAST搜索多媒体文件,您可以同时搜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图像支持JPEG、GIF、BMP三种格式,音频支持MP3、Wave、AIFF、RealAudio、MIDI五种格式,视频支持AVI、DivX、QuickTime、MPEG四种。FAST为每一个搜索结果提供预览和说明,同时还有可供下载的直接链接,以及该文件所在网站的地址。
房产地图搜索引擎。房产地图搜索引擎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系统(DBMS)和动态Web软件技术开发研制,可以通过智能化地理信息分析查找特定范围内的特定目标。例如用户可以选择购房愿望:价格、面积、户型、房屋布局、地理位置、周边商业、交通、自然环境、小区状况等,在互联网上进行查询。引擎立即会将所有满足条件的房源显示出来,并可以任意放大、缩小、移动房源地图。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搜索引擎——一搜得(Know It All ),它能像拖网一样“捞到”所需资料网页,然后以目录表格形式将其进行整理。目前的搜索引擎使用起来其实并不“方便”。如果上网用搜索引擎查找和搜集想要的内容,将是一件十分单调乏味的工作,因为你必须访问大量网页,检索大量资料数据。但新一代搜索引擎技术将有可能仅“按一次”鼠标,就能找出你想查找的内容。它的研发者埃齐奥尼说:“这种方法很奇特,它可将一大堆网页中的有关信息以目录表格的形式放在一个单一网页上。”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Know It All ”能回答诸如“列表指出1900年以前出生的全英科学家”这样的问题。
搜索引擎的存在使得每个人与任何问题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只有点击一下鼠标那么远。搜索引擎改变了我们上网的习惯,改变了我们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搜索引擎正在不断创造奇迹,而我们正在享受着奇迹。
参考文献
[1] 张兴华.搜索引擎技术及研究[J].现代情报,2004,(4).
篇5
关键词 科技应用,供电服务,品质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供电服务品质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强化科技应用提升供电服务品质的实践的分析,对确保供电服务的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升供电服务品质的概述
电力客户服务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供电服务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效益与实力以及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因此,要通过了解广大电力客户的意见,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再运用供电企业的各种资源来有效提升服务品质。作为处在供电服务最前端、以“大服务、大营销”调度、指挥中心为功能定位的客户服务中心,更需要以一种时代的紧迫感完善电力客户服务,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供电企业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就是完善电力客户服务,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在客户服务的整个链条中,努力做到服务的内质和外形相统一、前台和后台相统一,始终努力保障广大电力客户及时、安全、便捷、放心、满意、和谐用电,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思维诠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宗旨。
三、供电服务的现状
1、当前供电服务与客户的期待仍然存在差距
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业扩报装手续时间偏长;停电次数和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重要客户电源不足以满足要求等。
2、“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给供电服务带来新的挑战
国家电网公司自上而下构建的“三集五大”体系是一项重大改革。将带来组织框架、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的深刻变化, 实施过程存在机构机制变化、岗位调整、关注力转移、人员思想波动等可能影响供电服务的问题。
四、强化科技应用提升供电服务品质的实践
1、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减人增效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用电环节智能化工作的基础。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在客户服务方面,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控,帮助客户及时掌握用电消费状况;在内部管理上,可以实现电费收缴的全面预控,支撑智能电费结算等营销业务的实施,为推进双向互动营销奠定基础。
2、强化科技应用,提升服务品质
(一)、开展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推出“三厅一队”营销新模式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互动化营业厅是以服务智能化为出发点,以可靠通信技术为支撑,以营销业务应用等相关系统为基础,对实体营业厅(指有人值守传统营业厅)在内的传统服务渠道进行整合,部署实体互动化营业厅内容,拓展自助、网上、手机营业厅等新渠道,构建综合性的互动服务平台。互动化营业厅建设是智能用电环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多样化用电服务需求,提升用电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互动化营业厅是基于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理念,通过“人机交互”和“远程交互”办理各项电力业务,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柜台式面对面服务窗口的概念,让客户既可以自助办理业务申请,也可以发起双向视频及语音对话和电力客服人员实现虚拟的“面对面”交流。通过系统的建设,客户可以24小时办理各项用电业务,也可以24小时缴纳电费而不必受制于银行营业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电力客户。互动化营业厅配置电力自助查询终端、自助缴费终端、自助业务受理终端等24小时自助设备,同时辅以安防系统及后台客服人工服务系统。以集约化、低碳化、全面化的理念和方案,有效解决目前电力业务办理上的种种不足,同时达到“分散网点建设、集中业务办理”的效果。用户可自助式办理电费缴费业务;可自助查询电量电费、业务办理进程、停电信息、用电百科知识等信息;可自助办理相关用电业务、投诉、电力求助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进行语音交互、视频指导等“面对面”的交流,让客户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使之形成实用新型的营销技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互动化营业厅的技术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互动化营业厅成为强化科技应用,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工作的亮点,获得了普遍好评。
(二)、开展智能台区建设,及时掌握终端客户用电情况
借助原有的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网络,通过新型的智能型电子漏电保护器485接口,将漏电检测、电流电压检测、功率检测、电能检测、跳合闸控制、RS485通讯、载波通讯、声光报警、手动试验等功能进行上传和远程控制。共建成四个智能台区的建设任务。通过智能台区建设,能及时掌握终端用户的用电情况,提升用电服务水平,并降低用电维修成本,提高用电的信息化水平。及时了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状态,提高故障判断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了解配变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了解电容器的投运状况。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让电力客户享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减人增效提供技术储备。
(三)、开展智能语音用电服务系统建设,探索催费新途径
建立智能语音用电服务系统,针对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催费时段设置不同内容的语音提示,通过自动拨号系统自动向客户播放缴纳电费的语音提示,告知客户用电量和电费。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开通停电信息的语音、短信通知功能,实现停电信息及时传达。另外还可设定不同的用户群,对其实施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提醒。
3、开展智能用电示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一)、尝试建设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迈出智能小区建设步伐
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是实现电网与用电客户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智能电网用电服务系统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对用电的需求,打造更为舒适、便利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智能用电系统提供各类服务和建设智能家居,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倡导能源消费向“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模式转变。通过对用户智能用电管理设备的研究,实现电力客户用电设备的智能识别、现场智能监测管理、智能用电策略执行、远程控制和安全认证等,促进智能楼宇、智能社区的发展和智能城市的建设。目前,部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已建成开始使用了,这项研究项目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客户的高度评价。
(二)、开展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建设,引导客户绿色消费
研究电动汽车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的充电服务模式、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规划布点原则,从小规模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根据省、市公司统一布署,建设完成充电桩的建设任务。同时,通过内部纯电动车辆的示范运行,引导社会车辆逐步应用纯电动汽车。
(三)、小容量分布式能源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即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组合。太阳能极板、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风机电子负载控制器、风机并网逆变器和预付费双向智能电表共同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板产生直流电;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通过风机电子负载控制器转化为直流电,这两股直流电通过各自的并网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供给家庭负载,如果发电量供给家庭负载还有剩余,则通过双向智能电表就近并入当地220伏网络。
五、结束语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的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强化科技应用提升供电服务品质的实践的重视。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电子商务营销方法
- 下一篇: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