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27 07:2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乡村基本情况和重要数据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5人,其中2014年脱贫6户16人,2015年脱贫12户36人,2016年脱贫7户17人,2017年计划脱贫13户42人,2018年计划脱贫3户14人,确保在2018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
二、对2014、2015、2016年精准扶贫包村帮扶工作“回头看”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强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县供销合作社能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派驻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包村帮扶工作组,结合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县供销合作社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多方争取和筹集帮扶资金。
2、建档立卡,压实脱贫责任
协助联系村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多次上户进行核查,确保程序规范、数据准确,并将年度脱贫任务分解到户到人,对贫困户实行包村帮扶组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干部包户的“2+1”双重的责任制,实现帮扶责任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3、落实措施,扶贫取得成效
(1)因户施策,产业扶贫到户。
对每个贫困户逐户分析贫困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利用村距离县城近的优势,充分发挥村民种养传统,通过每户50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支持,帮扶黄、红卡贫困户发展微小产业,帮助发展一些大棚蔬菜,接纳一些有劳动力的黄、红卡贫困户主动参与到生猪、牛养殖大户,帮助一些贫困户掌握实用脱贫的养殖技术,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积极推行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力,合作社包投入、包技术、包销售的产业脱贫模式。
(2)加大宣传,政策扶贫到户。
一方面县社包村帮扶组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对贫困户产业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劳务扶贫等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每户贫困知晓有关惠农政策。另一方面克服供销社弱势部门的不足,要求包村帮扶组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亲人的事”意识,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帮扶组人员和村干部一起亲自上户收集有关材料,积极办理有关低保、残疾人补贴、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两癌救助等具体事宜,比如为贫困户文政忠2015年办理低保、2016年办理残疾人生活补助等,让贫困户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各种弱势群体,真正让扶贫惠民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3)争取项目资金,帮扶扶贫到户
每年我社从有限的财力中拿出2万元用于联系村帮扶,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危房改造和大病慰问等。积极开展对贫困儿童的募捐筹资活动,免费赠送书包和学习用品,积极帮扶一至二名高中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对部分贫困户免费捐赠一部分化肥农资等,确保贫困户正常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不足
1、单位自有资金有限,向上级和有关涉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的渠道少,办法不多,造成帮扶力度不大,帮扶效果不明显。
2、包村帮扶组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与县扶贫办和乡有关党政领导、分管领导、扶贫工作人员沟通较少,造成帮扶方式单一,难以发挥自身部门的优势。
3、第一书记配置不够强,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不彻底,有时月驻村不满20天,帮扶手册记录不够详细,作用发挥还不够。
三、2017年脱贫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1、2017年,我社主动加强与县扶贫办、兄弟帮扶单位和乡党政领导、分管领导、扶贫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的沟通联系,帮扶组长和第一书记主动加入乡扶贫微信群,随时了解和掌握县扶贫工作动态和工作要求,促使我社尽快布置安排有关扶贫攻坚工作。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安排,以区委脱贫攻坚“11358”工作要求为统领,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以促进社区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为目标,把扶贫工作作为本单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着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水平,持续对社区已脱贫户进一步巩固,提高增收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收,为社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局干部职工结合疫情防控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排,了解疫情对贫困户的影响,做到“四个心中有数”,摸排因疫情导致全年收入下滑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情况;摸清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底数,协助社区做好稳岗转岗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分批有序错峰外出务工。
2、努力帮助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两委”共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尽力帮助解决贫困户在就医、就学、就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群众增收。
3、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入户核查走访,和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扶贫政策,确保有关扶贫政策和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4、加大推进产业脱贫力度。根据贫困户自身发展情况,提升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覆盖率质量。协助社区做好穗悦农业、大龙湾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发展带动增收。
5、落实健康脱贫政策。认真落实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制度,积极为社区符合慢性病条件的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重点关注大病户、特慢病等贫困人群。
6、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在进行入户宣传的同时开展好“扶贫夜校”,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7、推进人居环境规范整洁行动。督促开展好以“五清一改”和“四净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三、工作措施
1、完善帮扶机制。一是完善帮扶活动。严格落实“双包”责任,结合本单位实际,从医保扶贫的角度出发,拟定帮扶计划,制定帮扶方案。针对社区实际情况,给予最大限度资金扶持。结合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产业发展意愿、家庭实际情况、技能情况,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饮水安全,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发现实际困难并帮助解决。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二是完善帮扶协调制度。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理清扶贫帮困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并及时与社区两委进行沟通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做好“双包”工作。根据“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要求,我单位有帮扶干部5人,结对帮扶户8人,每月至少一次上门走访,用心用力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撤退。
3、多措并举助农增收。首先是做好产业发展。鼓励群众积极自主发展种植及养殖等支柱产业。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增收。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第三是积极实施惠民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局成立帮扶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严格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入户核查走访,定期调度会商,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工作精神,按照区委脱贫攻坚“11358”工作要求,全心全意地为困难群众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篇3
“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是我街道建卡贫困户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事关我街道脱贫攻坚成效大局。根据中央、市、县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关要求,推动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向后续扶持转移,扎实做好这一特殊群体后续扶持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享受全县建卡贫困户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城口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街道“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户67人,在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措施,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解决易地扶贫分散安置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等问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全面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完善,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完善基础信息台账,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措施
1.按照“强台账扶精准”的要求,各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迁出地资源、迁入地资源等相关摸底情况,与帮扶责任人一道,在充分尊重搬迁建卡贫困户意愿前提下,依据“缺什么、补什么,适宜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采取农业产业覆盖、就业创业扶持、旅游发展支持、民政兜底保障等措施,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台账,建立完善好一户一档台账。
(二)积极强化搬迁后续产业支撑
2.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9户,包括大巴山森林人家4户17人,根据实际置办设施设备给予6000-9000元补助;发展其他产业5户18人,根据实际发展产业种类及规模给予2000-5000元补助。我街道还积极为搬迁户8户33人做动员工作,将空置房出租,赚取租金,年均增收1000-2000元。4户11人已实施社会兜底保障。
3.我街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产业到户扶持力度,对在家有意愿有能力的搬迁贫困户鼓励发展家庭产业或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在享受贫困户普惠产业到户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元/户的一次性补助。
4.切实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充分利用迁入地的撂荒地、未承包集体土地、未利用地等资源,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菜园地”,按照不高于1000元/亩·年标准,支持5年的土地流转及整治费用,保障部分搬迁群众有1分“菜园地”。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搬迁户集中畜禽圈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1000元/户的标准给予补助。
5.巩固完善超面积整改工作。明确整改工作中的市场带动主体及中心带动户,给予室内发展生产经营的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不低于50%投入的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三)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6.加大就业政策扶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在享受建卡贫困户劳务收入绩效奖补的政策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给予当年劳务收入最高不超过500元的绩效奖补。
7.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公益性岗位对无法离乡、无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每户可安排2个扶贫开发综合岗位,原则上同一个人只能从事一个公益性岗位。
8.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培育扶持劳务经纪人,对转移城口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人以上到县外务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劳务经纪人,在享受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奖补的基础上,再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补。鼓励县内企业和在建项目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对吸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劳动力50人以上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企业在享受产业扶持政策、援企稳岗等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带动就业示范奖补5万元。
(四)稳步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
9.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及“建新必须拆旧”规定,综合利用好农房收储和宅基地复垦地票交易政策,稳妥有序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工作,消除旧房安全隐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已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但不愿意收储复垦的建卡贫困户挂牌明确为“生产性用房”,并与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签订旧房拆除责任书。对已纳入收储的农房落实好收储农房的安全管护责任。对已实施收储暂不纳入拆除的夹心房、连体房挂牌明确为收储资产;对已实施收储暂未实施复垦的农房,在保障房屋安全的提前下,考虑搬迁贫困人口在过渡期的生产需求,尊重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意愿,可适当预留一定的旧房拆除过渡期,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过渡期原则上为搬迁农户搬迁入住新建房屋1年以内,同时通过合同约束等方式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五)切实保障搬迁群众权益。
10.一是依法办理安置房不动产权。保障搬迁群众对搬迁安置住房的合法权益,组织搬迁群众依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对具备办理产权证的对象要应办尽办、愿办尽办。二是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做好搬迁群众生活方式调整适应性教育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动员乡村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开展生活融入、心理疏导、邻里互助、健康养老等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科室与各村沟通协调与调度检查,对后续扶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每两周向分管领导报告进展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研判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篇4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办将所承担的“两纲”目标纳入了工作考核机制,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两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划分了职责。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日常工作由综合股负责,及时调查、收集、整理、报送相关材料,组长及副组长亲自挂帅,积极组织人员认真编制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同时,向上积极争取妇女儿童扶贫项目和资金,工作到村、扶贫到每一位贫困妇女儿童。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两纲”实施氛围
我办通过会议、挂标语、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了“两纲”的相关目标任务,让相关乡镇、相关群众深入了解妇女儿童的发展纲要,从而推动了我办“两纲”工作实施进度。
三、加快实施进度,构建和谐美好
(一)建立了《妇女儿童联系卡》,由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汇报相关资料,便于及时了解妇女儿童的真实情况;
(二)我办准时参加了妇儿工委各种会议,按时报送各种资料数据;
(三)加大了妇女在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力度,增强了其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鼓励了妇女自主创业,扩宽了妇女就业渠道,增加了妇女就业率,同时消除了就业性别歧视;
篇5
据统计,*年,全市用于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各类扶贫资金总额达1196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693万元。扶贫贷款5910万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5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2365万元。利用扶贫资金主要扶持三类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一是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投入扶贫贷款3000万元,扶持塞飞亚集团建设2000万只肉鸭加工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在塞飞亚集团建设祖代种鸭场;投入扶贫贷款400万元,扶持康盛公司种兔繁育场建设;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扶持万利丰公司建设肉鹅繁育加工项目;投入30万元,扶持远大公司发展育肥牛项目。在扶贫资金项目的支持下,全市扶贫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增强了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大力扶持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0万元,用于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化基地项目。其中投资100万元用于扶持敖汉旗北山优质肉羊繁育中心,购进优质种羊1500只;投资50万元在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建设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投资50万元在喀旗龙山镇建设色素万寿菊种植基地;投资50万元在林西县十二吐乡建设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投资50万元在右旗巴彦和硕镇建设杂交牛繁育推广示范基地;投资30万元在右旗建设中草药产业基地;投资30万元扶持敖汉旗黄羊洼草业基地建设;投资50万元扶持红山区城郊乡大三家花卉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示范带动,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科技应用水平。
三是大力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肉羊、肉蛋鸡、肉鸭鹅、梨枣、山葡萄、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的扶贫项目.利用扶贫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肉羊31.1万只、育肥牛35873头、奶牛3866头、肉蛋鸡735.9万只、肉鸭180.5万只、肉鹅53.5万只,食用菌577万袋、种草47万亩、种植山1790亩、梨枣3370亩。通过上述产业化扶贫项目扶持带动3.29万贫困户,15.6万贫困人口,其中有4.2万人解决温饱,9.5万人实现稳定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主要工作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了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认识,切实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提高农牧民素质、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实现贫困户收入跨越式增长的突破口。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领导,将产业化扶贫工作纳入本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和总体规划,作为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来认真抓紧、抓实。三是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各贫困旗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是产业化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扶贫办都指定一名副主任专抓产业化扶贫工作;市、旗两级社会扶贫单位都选派得力干部到定点帮扶的贫困嘎查村,帮助基层做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产业化扶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年底考核各旗县区和扶贫单位的扶贫工作时,加大了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权重。
第二,科学选项,规模布局。一是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特点,依托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的辅射带动作用,科学合理地选定不同类型区产业化扶贫项目。按着“养鸡、兔起步,猪、羊上路,养牛致富”的基本思路,贫困农区和农牧结合区,主要依托龙头企业和市场大力发展牛、羊育肥,猪禽饲养等以舍饲和粮草转化、加工增殖及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贫困牧区主要以转变牧民生产经营方式为突破口,采取围封种草、种植饲料作物、青贮舍饲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牛、羊短期育肥等产业化扶贫项目;贫困山区主要以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羊、养兔、养肉鸡、蛋鸡、果树栽培、山葡萄种植等为主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二是按照全市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坚持“适度集中”的原则,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化建设,防止盲目选项,分散布局。三是市、县两级扶贫办都建立产业化扶贫项目库。
第三,加大投入,体现倾斜。一是各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的主管部门,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贫贫困农牧民”的思想,多渠道积极争取、筹集各类扶贫资金,切实加大了对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凡已解决“两基”和人畜饮水的“千村重点村”、世行项目村和移民扩镇示范项目村以及水源条件不好贫困村,都把扶贫资金重点投放到产业化扶贫项目上。三是配合农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扶贫贴息贷款使用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承贷承还,项目到户,资金封闭运行和龙头企业担保、贫困户承贷,建立产业化基地及建立担保组织等几种成功的产业扶贫模式,千方百计提高扶贫贷款的到村到户率。四是本着“性质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自验收、各记其功”的原则,鼓励、支持、协调其它各类项目资金向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倾斜投入。
篇6
新的县委、县政府班子组成以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扶贫与扶志、“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兼顾各方,凝心聚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坚持为民理念,加大领导力度
我们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领导力度。
1、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县委、县政府将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将其与发展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__年初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又把这项工作确定为需重点抓好的全县“三件大事”之一,切实突出出来。
2、组建机构,配强力量。为进一步强化力量,我们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明确由县委常务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抓。率先在全省单独成立了统管城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选配了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进一步理顺了工作体制,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运作。
3、出台意见,明确方向。为使扶贫攻坚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对策,强化了工作措施和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尤其是确定了950户为开发型扶贫的重点,投入资金滚动扶持,确保三年内全部脱贫。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做好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作为靠转移支付发工资、每年县级财政收入仅有**多万元的一个穷县、弱县,我们既保证了上级下拨款物及时全部下摆,不挤不占,对该匹配的资金坚决匹配到位,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每年再拿出**多万元资金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三年来城镇低保每年增加**人,达到***人,每人月补差标准达到*元。20__年以来,全县共免征农业税***万元,发放“两补”资金**万元。完成了**户企业**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共发放资金**亿元。
二、抓住第一要务,打牢工作基础
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也为救助弱势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快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国企改革,三年来共有27户国有企业实现了新企新制,转制搞活,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有利凯米业、兴凯纺纱、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开发,每年直接安置城乡20__多个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2、做强劳务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县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扶贫和富民产业来抓,尤其是把弱势群体作为输出重点,积极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外输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并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落实小额贷款、土地流转、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输出顺利成行。20__年,全县内转外输农村富余劳动力4.87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860元,其中400多个贫困家庭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脱贫目标。
3、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拉动了居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创造便利条件,落实优惠政策,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大部分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三、发展社会事业,分享发展成果
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 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可以使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使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贫穷根源问题。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差,是致贫的最根本原因。治贫先治愚,我们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帮弱的一项治本性、长远性的战略措施来抓。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教育不公问题。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等实际问题,我们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重点解决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以农村为主,三年来,改造教育危房160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锻炼,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明确提出教师定职晋级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从教经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三年多来,全县教育总投入达5231万元,仅城镇就纯增教育用房4万平方米以上,扩大了办学规模,吸纳了更多学生就学。其中县一中新建5500平方米教学楼和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降低门槛,增设农村班,使在校生数量和招生能力均比20__年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一中。三是建立健全救助机制,保障学生不因贫困失学。制定了《**县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征集与使用办法》,共筹集助学基金60万元,重点帮助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妇联开展“春蕾”计划,20__年以来共救助贫困女童238名。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允许其在城乡自主择校,并对家庭困难的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三年来,全县各方面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000多人,实现了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2、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扭转因病致贫状况。伤病是造成城乡弱势群体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医疗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乡镇卫生院“三权”上收,加强了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加大了行风整治力度,有效解决了医生看病收红包的问题。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20__年招标采购药品1082.8万元,让利患者291万元。二是设立扶贫门诊和病房。我们先后在县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使贫困家庭能够用上低价药,20__年让利近百万元。投资370万元建起了传染病门诊和疾病防治中心,提高了疾病防治能力。三是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卫生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到村屯、社区和企业开展巡回医疗献爱心活动,对无能力医治且有救治希望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或低收费救助治疗,20__年先后8次深入贫困村和老区村,为20__多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2万多元。
3、加强城乡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改造城乡道路,解决“行路难”问题。以群众常走的巷道为重点,三年来共铺装白色路面19条8288延长米、红砖巷道43条26100平方米,使城镇道路高级、次高级铺装率由20__年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二是推进综合楼开发,解决“住房难”问题。20__年,我们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将22项基本建设税费的征收标准平均调减了58.6,促进了综合楼开发。连续三年城镇综合楼建筑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开发降低了房价。三是加大改造力度,解决“吃水难”问题。在20__年投资170万元打补水井10眼的基础上,20__年又投资162万元对城镇老化的给水管线进行改造。
四、凝聚各方力量,壮大扶贫主体
我们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投身于扶贫攻坚工作。
1、明确任务,发挥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我们为副科级以上干部确定每人包扶1名城镇特困职工、1户农村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包扶干部积极为城镇贫困职工联系用工企业,解决小额贷款,或直接垫付资金帮助其创业;帮助农村贫困户研究致富项目,联系解决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物资,寻找外出务工门路;主动为贫困学生解决学杂费、书本费或生活费。仅20__年,全县各级干部就为城乡贫困群众确定致富项目1445个,协调落实贷款2392万元,为农村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109.6万元。
2、发挥优势,着力推进部门帮扶工作。对城乡开发型贫困户主要采取部门包扶的办法,包扶部门结合各自优势开展工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牵头拿总,组织帮扶,还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仅20__年就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三年来,计生局开展“幸福工程”活动,共投放资金90余万元,扶持贫困母亲425名;工会组织扎实推进 “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共落实扶贫项目400多个,有650名帮扶对象脱贫;残联集中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次,受益患者300多人,减免手术费3万多元。
3、全面动员,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帮困活动。授予外来客商“荣誉公民”称号,推选民营企业家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调动了他们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的积极性。20__年以来,全县民营企业家参与的“光彩事业”活动,使35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五、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救助质量
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必须适时创新,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
1、集中力量,组织开展解决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20__年,我们筹资300多万元,开展了“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共对606户极贫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和翻建。今年,我们将集中开展解决城镇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
2、多方筹资,建立扶贫开发基金。针对大多数开发型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上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20__年,我们采取财政供养人员捐献,在外__人和私企大户赞助,县财政列支等办法,建立起扶贫开发基金,首批筹资就达100多万元,实现了分散资金捆绑滚动使用,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提档升级。
3、多措并举,大兴尊老敬老之风。我们为全县8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营养补贴,对10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县财政每年为全县10个敬老院增拨经费20万元,每位老人年均增加生活费500元以上。对集中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要求由原所在村按人均承包田面积及当年土地发包价格,给付敬老院经费。对农村得不到较好赡养的老人,组织乡村干部对老人的承包田进行竞价转包,所得费用用于赡养老人,并强制其子女每年每人至少提供100斤大米或大豆,用于赡养老人。今年,我县还要在城郊建1处200个床位以上的大型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
篇7
一、主要成效
1、通过加快推进民政项目、敬老院、敬老院等项目建设,改善了社会福利项目建设面貌。项目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改善对象入住居住环境,提升养老保障能力。
2、通过加快下拨五保供养资金和孤儿生活费,及时保障了五保对象和孤儿的基本生活。
3、通过抓敬老院“五保一改善”制度以及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确保了敬老院安全稳定。
4、通过抓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县苏区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田庄上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公办民营运营,促进了全县养老机构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推进了社会福利项目建设。一是推进了民政项目园建设。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预计今年可实现运营使用。二是推进了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重点抓了镇敬老院、敬老院和镇敬老院项目工程进度,目前和两个敬老院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敬老院正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待政策核准后后将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
2、及时保障了五保对象和孤儿基本生活。一是按照分散供养对象每人每月260元、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月275元的标准及时下拨了五保对象供养资金。第一季度全县五保对象3470人,其中:分散供养对象2297人,集中供养对象1173人。下拨分散供养资金180.51万元、集中供养资金96.77万元,共计下拨五保资金277.28万元。二是为全县孤儿下拨了供养资金,目前,全县分散供养孤儿135名,机构集中供养孤儿35名,下拨分散供养资金28.77万元,集中供养资金11.55万元,共计下拨孤儿养育资金40.32万元。三是为全县五保对象下发棉被1050床,确保了五保对象能温暖过冬。四是为乡镇敬老院五保对象配发暖手宝1200个,解决了敬老院五保对象的保暖问题。
3、加强了敬老院管理。一是认真落实了“五保一改善”工作制度。通过抓“五保一改善”制度落实,强化了敬老院管理,提升了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了敬老院的安全管理,下发了文件,对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从食品、火、电、设施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排查,杜绝了在用火、用电方面发生火灾、煤气中毒等严重问题和意外事故,确保敬老院老人能够安全温暖过冬。
4、促进了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一是扶持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对民办养老机构苏区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我县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按照600元/床位的标准给予了年度运营补贴共计5.82万元。二是推进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将田庄上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公办民营模式进行运营,目前制定了运营工作方案,待政府审批同意后实施。
5、编制上报了一批项目。一是完善了儿童福利院项目手续资料,将儿童福利院项目列入了发省发改委2015年度项目库,同时列入了《全省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是及时上报了2015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6个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确定为2015年重点推进项目。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受目前天气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因财政一卡通系统升级,使分散五保供养资金和象和孤儿生活费纠错名单太多,影响了对象资金的拨付。
四、下步打算
1、继续推进民政项目园建设。做好各类对象入住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
2、推进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继续抓好敬老院和敬老院建设,尽早使两个敬老院投入使用。重点督促、永丰、均村、梅窖、鼎龙和古龙岗6个敬老院改造改扩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敬老院供养保障水平。
3、继续抓好田庄上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公办民营筹备工作,确保该能顺利投入运营使用。
4、继续抓五保对象和孤儿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认真收集整理纠错失败对象名单,及时下拨资金,使对象基本生活有保障。
五、工作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股室工作任务要求,将工作任务明确到人,加强相互协调和股室业务的对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做。
篇8
一、做好妇幼健康工作统筹谋划
对标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各镇、街认真梳理辖区指标完成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收官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指标任务,迎接上级专项督导。在做好2011-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结合市实际确定新周期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和“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支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提出的医疗机构“两个允许”要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三、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孕产妇安全管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对管控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单位实施约谈追责。深入开展母婴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组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能演练竞赛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开展市级孕产妇危重症、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剖宫产率控制在45%以下,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5/10万和4.2‰以下。
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完善生育全程服务链条。推动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健康管理,重点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市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门诊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内涵。
五、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实《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进一步加强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5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叶酸服用率达到90%;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六、巩固妇幼健康扶贫成效
以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基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新筛项目列入市十大工程,各镇、街要强化培训督导,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均衡发展。
七、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
加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监督管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签发机构要按规定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保管和签发,对伪造、倒卖出生医学证明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各镇、街要规范使用和管理妇幼项目经费,做好省级专项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项目服务质量和资金安全。落实好安全生产、院感防控、保密工作等各项制度。
篇9
明确城乡居民中的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省级按照现行政策给予补助。差额部分由各地统筹资金,通过消化结余、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方式予以落实,切实做好资助参保工作,确保10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
为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省级财政对首批脱贫摘帽的12个县(市)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倾斜支持。不足部分由各地统筹社会救助资源。通过消化结余、盘活存量的方式筹措资金予以落实。(云南网)
云南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
2016年,云南省继续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全省财政民生支出3706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3.8%。
2016年,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圆满完成,全省下达扶贫专项资金93.4亿元,支持120万贫困人口、12个脱贫摘帽县如期脱贫摘帽。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35.8亿元。
在社会“兜底”、筑牢社会保障底线方面,对全省170万名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托底。省级财政筹措补助资金95.6亿元,连续13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标准,提高保障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筹措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0.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10.9亿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工作。(云南网)
云南出台高铁安全管理规定
《云南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规定》日前。将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禁止实施下列危害高速铁路线路、车站及列车安全的行为:非法攀爬、钻越车站防护设施;破坏、损毁车站、列车、线路、涵洞、通信信号、电线电缆、接触网等设施和标识;擅自进入列车司机室、机械室等工作区域;擅自进入设备管理和行车调度等工作场所等。
违反上述规定的,由铁路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规定》要求旅客及其随身携带、托运的行李物品应当接受安全检查。拒绝接受安全检查或者强行携带违禁物品进站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损失由旅客自行承担。(《昆明日报》)
云南开通国际医疗互联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探索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正式引入“好医友美国卫星诊所”项目,全面提速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国际化发展,实现云南省与美国医生临床诊疗合作。
项目模式引入昆明,一方面是让市民充分共享互联网高科技成果,共享美国优质医生资源。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云南省目前医疗情况。实现云南、美国医疗的跨境合作,打造从线上(美国医生)问诊到线下(中美医疗实体)治疗、康复的闭环服务,为市民看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渠道。
目前。中美合作诊疗项目主要有“中美联合门诊”、“专科视频会诊”、“联合视频会诊”、“肿瘤精准会诊”等6个方面。所开展的服务项包括肿瘤专科、心血管专科、神经外科等专科诊疗。(云南网)
云南人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开了16.61万个网店
截至去年,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开办的网站2.36万个,同比增长10.7%;涉及网络市场主体1.78万户。而在国内主要第三方交易平台内,云南开办的网店超16.61万个,其中有工商注册的经营者开办的网店585个,自然人开办的网店16.55万余个。
网络产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占到七成多,第二产业占了不足两成,以批发业和服务业为多。其中,批发业4044户,占22.7%;商务服务业2708户,占15.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71户,占10.5%。
区域分布为昆明有1.28万余户,占72.1%;丽江、大理、版纳等州市网络市场主体占比也相对较大。(昆明信息港)
云南将实现邮政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
日前。国税、地税系统委托邮政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代征税款业务在全省启动。
按照昆明市税务部门的工作进度,目前,昆明市的68个邮政网点还没有全部同时开展这一业务,场地、合同、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都还在陆续进行。今年4月30日前,昆明市68个网点将全面实施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代征税款业务。
网点代开税款范围包括辖区内临时从事经营活动,且需要申请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增值税文化事业建设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及资源税。
云南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人员再入伍
《云南省2017年征兵工作措施》正式印发实行《措施》共18项,明确要求重点征集应届毕业生。全省大学生平均比例不低于50%,未取得高中毕业证的一律视为初中学历。
鼓励符合条件退役人员二次入伍,为二次入伍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并按不低于本科学历入伍青年奖励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奖励4000元。对部队培养周期较长的急需专业人才,以及具有驾驶、烹饪、计算机、少数民族语言等特长的青年优先批准入伍。
另外,《措施》强调。统筹役前训练内容,由省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部署普通高校军训第一课学习兵役法。凡学生军训成绩不合格及学籍档案无《鉴定表》的不得批准入伍。(云南网)
2020年云南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
“十二”时期。云南新农合参合筹资标准从2010年每人140元增加到2015年每人470元。参合率提高到98.51%。全省新农合统筹区域内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提高到74.78%。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2.76岁。
此外。全省新增23所三甲医院、10所三乙医院、127所二甲医院和5所二乙医院,完成1 38所二级以上医院的追踪检查。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总床位数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增加到2015年的2.42万个、23.76万张和5.01张,全省现有政府举办县级以上中医医院105所。
到2020年,全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到2人;新增三级甲等医院13所,全省三级甲等医院达45所。(《云南日报》)
2021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将达万亿元规模
篇10
与此同时,近年来,安徽省联社带领全省83家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始终把践行普惠金融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把支持扶贫脱贫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省情和行业实际,具有安徽农金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资产规模已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存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存贷款余额位居全国农信第八位,存贷款市场份额连续七年位列安徽省同业首位,在安徽的金融服务体系中,特别是在农村金融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时值安徽省深化农信社改革暨安徽省联社成立十二周年到来之际,本刊对安徽省联社理事长陈鹏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专访,以期深入挖掘安徽农商银行系统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精髓,以及其改制和金融创新的先进举措,供同行业参考借鉴。
《》:国务院要求全国所有的农信机构尽快完成股份化和银行化改革,安徽是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全面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目标的,安徽省联社是如何实施这一政策的?
陈鹏:安徽作为中部省份,能率先在全国完成农村信用社全面改制并不是偶然的,最为关键的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改制攻坚期间,时任省委副书记李锦斌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亲自设计改革方案,亲自给改制难度较大的12家农村信用社所在市县主要领导写信,提出指导意见,并亲自督促协调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使得改制攻坚得以推进。各市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各地农信社(农合行)改制。各级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部门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快审快批。省联社作为省政府授权的行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创新思路、加强调度,破解难题,在推进改制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对改制工作的协调推动。全面改制工作启动后,面对系统上下的“坐等观望”和畏难情绪,面对全系统几十家风险高、困难多的机构和200多亿元不良资产包袱,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进行统一,先后召开了改革动员会、调度会、协调会,凝聚改革共识;与此同时,加强统筹协调,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特别是在改革攻坚的2014年,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打破“不想改”的观念束缚,以大刀阔斧的闯劲冲破“不敢改”的思想禁锢,加强整体谋划,细化工作措施,提出“指标达标、筹建批复、募股到位、年内开业”的改制路线图,按照“一行一策”的要求倒排时间表。省联社班子成员与改制机构“一对一”挂钩(其中泗县等两家最困难机构由主要领导认领),压实责任、传导动力,统筹谋划改制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形成了改革合力。
二是探索创新改制工作机制。在攻坚阶段,省联社抓住充足资本和不良贷款达标两个重点,组织全系统33家实力相对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帮助11家最困难的机构,并建立了长期的重点帮扶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先进带后进。以泗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改制前是我省出名的高风险机构,由于出现过大案,不良包袱沉重,已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为确保改制成功,省联社多次召开现场会,明确改制纪律,强力督导督办,并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帮扶牵头行选派董事长和工作组,落实改制责任,确保改制进度。目前,牵头帮扶的农商行以引资促引制,通过人员派驻、组织培训、建章立制等途径,帮助其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完善治理架构,转换经营机制,效果初显。
三是加强对改制重点环节的突破。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改制达标的最大“拦路虎”。在省政府分管领导直接推动下,全系统在改革中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创新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用清收一块,改制机构核销一块,优质资产置换一块,财税政策扶持一块,新股溢价购买消化一块等“五个一块”的办法化解不良贷款。有关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强有力的清欠组织,从党政干部、内部员工自借担保贷款和乡村两级及企业欠贷入手,依靠公检法司力量帮助改制机构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打假打恶(依法打击假名冒名贷款和恶意逃废债行为),以“打”促收,先后出现了“太和经验”、“皖北速度”等好的经验和做法,效果显著。以太和联社为例,在县政府的推动下,仅4个月时间,由公安立案、法院执行的案件457起(件),共计清收不良贷款3.4亿元,提前达到组建标准。整个改制期间,全系统共剥离处置不良贷款187.23亿元,其中清收50.65亿元,核销42.49亿元,政府现金和土地置换48.84亿元,股东溢价置换不良贷款45.25亿元。
《》: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在2014年底安徽辖内法人机构的农商银行改革完成后,近两年来,省联社在持续推进改革上有什么新的举措和行动?
陈鹏:83家法人机构全部完成农商银行组建后,作为行业管理和服务的大平台,安徽省联社自身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省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探索实施银行化改革。为此,安徽省联社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工作组对省联社自身改革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先后同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省直有关单位以及兄弟省份机构和其他金融同业进行了多层次的交流沟通。按照坚持银行化改革的方向和有利于服务“三农”的宗旨定位不变、有利于切实维护行业体系不散、有利于守住风险底线的原则,初步起草了统一法人、金融控股和联合银行三种改革方案,并提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统一法人模式是最优选择,金融控股模式是次优选择,联合银行模式是改革底线的具体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此外,省联社还积极推动优质农商银行拓展业务领域,目前全系统已设立异地支行29家、村镇银行49家;有5家农商银行成功发行金融债,共筹资39.7亿元;推进农商银行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有72家农商银行已完成股权集中登记托管,16家农商银行启动上市(挂牌)工作(其中3家计划在主板IPO,13家打算在“新三板”挂牌)。
《》:2016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安徽省联社在普惠金融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及成效?
陈鹏:近年来,省联社指导和引领全省83家农商银行深入贯彻普惠金融理念,保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的战略定力,扩大支农支小服务覆盖面,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加大金融资源有效供给,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是主动下沉服务重心。重点打造综合性惠民金融服务体系,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小微。目前,我们已经在3104个物理网点基础上,形成了由金融服务室和助农取款点组成的“自助银行网”,由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组成的“电子银行网”,由拎包银行和汽车银行组成的“流动银行网”,基本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网格化、全覆盖。“贷款申请不出户、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乡镇”在安徽已经成为现实。
二是实施专营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设立专营机构、专营部门、专营中心为载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方式,优化组织架构,简化业务流程,打造专业队伍,提高应变能力,保持专营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以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三农”、小微企业、扶贫开发等薄弱领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截至目前,我们已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231家,配备专业信贷人员达2000余人。至10月末,全系统涉农、小微和县域贷款余额已经达3296.72亿元、3373.92亿元和4818.62亿元,均占到全省银行业同类贷款投放总量的四成左右。
三是大力拓展电子渠道。累计发行金农借记卡5544.85万张,其中社保卡2681.43万张,约占全省发行量的60%。今年正式发行了杜鹃信用卡。在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的基础上,我们以“金农易贷・福农卡”为载体,推出了手机信贷业务,实现小额贷款“一次授信、自助办理、随用随贷、循环使用”,满足了客户手续简便、灵活方便的需求。目前,手机银行客户已达586万户,今年前10个月通过手机渠道自助办理贷款152.36万笔、666.29亿元,交易量占到全系统小额贷款总交易量的65%。
四是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推出了集生活消费服务与社区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社区e银行”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开发的扫码支付―“惠付”业务也已开始推广运用,不仅让客户买到放心产品,也为许多农产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众多安徽各地的名优特色产品像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萧县苹果、砀山酥梨、潜山瓜蒌籽,还有土鸡蛋、山茶油等农副产品,都在这里找到了销路,让客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魅力。到10月末,社区e银行累计签约商户7.26万户,累计交易商品或服务345.29万件(宗)、2.42亿元。
五是积极推广“拎包银行”。研发推出携带便捷、功能丰富的“金农e助手”移动营销平台,针对偏远地区和部分行动不便的客户,推广流动银行服务车、“拎包银行”等服务模式,定时、定点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金融服务,不仅现场为他们办理金融业务,而且还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使用现代金融工具、掌握防范金融诈骗常识。至10月末,全系统共投入“拎包银行”新设备501套,30余家农商银行累计开展“拎包银行”3771场次,办理各项业务56万余笔,业务总金额超过2亿元,真正省掉了群众享受金融服务的“最后一步路”。
《》: 自从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后,多家农信机构纷纷响应,我们安徽省联社的金融扶贫之路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陈鹏:农商银行生于“三农”、长于“三农”,支持精准扶贫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围绕中央和省里关于扶贫脱贫有关工作部署,我们主动推出了金融扶贫“三四五”行动计划,在履行社会责任上不讲条件、不提困难、不首先考虑成本,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反哺社会,持续助力脱贫攻坚。
“三”就是做好三个方面的精准对接。一是精准对接贫困户。对建档立卡扶贫开发类贫困户逐户上门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和落实扶贫金融需求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二是精准对接农村特色产业。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户施策,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三是精准对接扶贫项目。如我们积极支持大别山区金寨、岳西等5个县自主开展光伏扶贫试点,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开办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四”就是建立了四项工作机制。一是联动机制。省联社和农商银行层面,分别与扶贫办、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推进金融扶贫纵深发展。二是通报机制。实行旬报进度、月报小结,并通过扶贫《简报》加大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三是督查制度。2016年4月初以来,省联社包片领导和职能部门全部深入扶贫一线开展指导。四是考评机制。省联社把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纳入经营目标综合评价和高管履职考评范畴。目前,省联社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接对帮扶活动,省联社在做好省里安排的宿州市桥区顺河乡宋桥村扶贫工作的同时,又主动选择金寨的斑竹园镇王氏祠村、岳西的白帽镇南庄村两个贫困村作为扶贫联系点,开展产业扶贫、兴建基础设施、捐资助学和送温暖工作。
“ 五” 就是实施五大扶贫计划。(1)产业扶贫计划。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积极支持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对发展和利益联结。到2020年,计划累计投放产业扶贫信贷资金不低于150亿元。(2)创业就业扶贫计划。大力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巾帼妇女以及因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创业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从2016年起,每年新增创业就业扶贫贷款不低于20亿元,到2020年,累计投入创业就业扶贫信贷资金超过100亿元。(3)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计划。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电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到2020年,累计投放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超过150亿元。(4)民生保障扶贫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贷款支持,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帮助改善居住环境。到2020年,注入民生保障工程的扶贫信贷资金总量超过100亿元。(5)普惠金融扶贫计划。着力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加大电子机具布放,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村村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共享均等化金融服务。
到10月末,全系统已对95.4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评级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77.58亿元,其中向4.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22亿元;向1098户帮扶企业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0.25亿元,精准带动了1.8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发放农村路桥、农田水利、能源电力、农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5.78亿元;发放帮助贫困户就学、就医、搬迁安居、危房改造等民生保障贷款32.57亿元。通过信贷资源的投入,有力带动了广大贫困群体增收致富。
《》: 创新发展是中央“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驱动力。安徽省联社是如何开展金融创新的?
陈鹏:近年来,我们主要是以改善服务、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为前提,结合县域和农村市场实际情况,从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出发,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一是着力优化改进担保方式,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加大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力度,落实“4321”风险分担机制,全系统与113家担保公司合作发放贷款303.99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同时主动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开展合作,目前已经发放贷款6282万元,惠及105户涉农企业;加强银税合作,至10月末,79家农商银行发放“税融通”贷款余额48.86亿元,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至10月末,已发放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09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19.72亿元,真正让农村地区的沉睡资源活起来,激发了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狠抓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客户有需求,农金有产品”为目标,制定了产品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将省联社打造为服务全省农商银行的“产品工厂”,将83家农商银行打造为服务全省客户的“金融超市”,相继推出了“金农・扶贫贷”、“金农・助学贷”、“金农・道德贷”等众多契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产品,初步形成了“金农+”系列信贷品牌。至10月末,全系统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180余种,在贷客户超过130万户。在亳州试点“金农易贷”业务,以48个政府部门提供的工资、社保、健康、住房等大数据为依托,采取外部模型进行授信评估和定价,一笔贷款从申请到资金进账仅需3分钟。试点3个月来已累计授信5.7万户、36亿元,实际发放23亿元。
三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手段。面对经济下行,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按照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惜贷、不抽贷、不压贷,推出了多种周转贷、循环贷类信贷产品。仅2016年1~10月,就累计办理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续贷贷款等业务670亿元,受益客户超过10万户,有力保障了企业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成本降低。同时,探索非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方式,先后组织17家农商银行对接地方政府和城投集团,支持政府平台的高成本负债置换,积极认购县域城投债,目前已经投资33亿元,预计到年末投资超过80亿元。在岳西、利辛等地试点和推广扶贫基金,引进券商、基金、安徽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一起设计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基金认购投资19亿元,意向签约达到25亿元左右,预计年末将超过50亿元。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安徽省联社在“十三五”期间的规划是怎样的?
陈鹏:安徽省联社将认真贯彻视察安徽的讲话精神,积极落实省委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顺应利率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要求,用情用心谋服务 、用力用智破难题,扎实推进全省农商银行改革发展,坚守风险底线,全面提升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的能力水平,实现全系统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科学发展。
一是持之以恒用心支持实体。引导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更加关注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基建项目、新型城镇化重点工程、涉农产业等重点领域,准确把握当地经济的短板和调转促项目。继续扩大无障碍续贷政策范围,采取更加科学灵活的定价机制,根据企业成长阶段、承受能力给予一定利率定价弹性,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客户,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加注重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产品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流通链开发产品,推行投融贷一体化等新型模式,以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带动信贷投入。争取到2020年,全系统资产总额突破1.6万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居全省银行业第一、全国农信社前列,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5年净增1500亿元,总额突破5000亿元。
二是坚守初心用情服务“三农”。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促进种养和加工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立足覆盖城乡优势,支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做好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创业、就业、消费等配套金融服务。努力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十三五期末涉农贷款总量突破4000亿元。开展金融扶贫,把产业带动、创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为扶贫战役的重要的着力点,抓好信贷投放、模式创新、惠民服务。进一步加大下岗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助学贷款等公益类贷款的发放,帮助广大弱势群体增收致富。到2020年,全系统计划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50亿元、创业就业扶贫贷款100亿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50亿元、民生保障工程扶贫贷款100亿元。拓宽服务渠道,在巩固提升物理服务网点功能作用的同时,以发展电子银行为着力点,助推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打造专业化、多元化、便民化的社区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