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篇1

在第一个解释框架中,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目前的诸多问题(包括三农问题在内)都是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些制度没有同步建立起来造成的,因而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就是进行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而且也是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民主政治的配套改革。

同时,有三农学者认为,农民也是理性的,目前的农民一些行为方式在一些人看来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是一些体制环境造成的。这仍然说明,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体制建设是相当重要的,既要在经济或物质层面引进市场机制,也要在政治等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只是在原有的体制之上,装上市场这只“手”,是很难奏效的。也就是说,在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引进市场体制,必然引起不良的后果。

对此,有专家指出,不要把市场或市场体制理想化、简约化,要看到它的复杂一面,对这些复杂的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要注意到市场之内不同行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至少要注意到千百万农户、几万个乡村政府和集体企业与各种民营企业主三个主体的不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于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结构性影响作用。因此,有专家认为仅仅用市场不足、政府干预过多来解释当前的问题是不够的。同时,对于制度引进,要注意到是谁在引进,以及引进的制度本身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专家们不同意“引进制度”这个说法,认为制度这个游戏规则是在游戏的博弈之中自然形成的;同时,要注意到制度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关系和各种不同的力量进行具体的分析。当下的中国问题(包括三农问题在内),实质上是各种社会力量不平衡博弈的结果,单靠制度引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第二个解释框架是“工业化-城市化”解释框架。有学者认为,三农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农民有八九亿之巨,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这种状况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不能分享工业化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他们的工资水准不足以支付城市住房的要求,难以在城市安家落户;同时,在我们国家又不允许以“贫民窟”这样低成本的居住方式来吸纳农民工进城定居。也就是说,在未来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城市化过程难以将农民快速地转变为市民,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小农式生产、生活模式将不会有大的改观,三农问题必然长期存在。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逻辑结果。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路径选择就是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然而,这个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缓慢的、于事无补的(前面的学者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而且它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所以这个路径选择是不恰当的;另一个路径选择是“工业反哺于农”,这也是一些学者的主张,但是,这个主张似乎有一厢情愿之嫌,因为它根本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工业资本必须“反哺”于“农”;(工业)资本本身不会基于“道义/道德”的要求来运行。所以,后一个路径选择在实际中也不见得有效果。

“工业化-城市化”的解释框架实质上是一种“二元”的解释框架,即“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关联分析(或“城”、“乡”、“工”、“农”之间各种组合分析)。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分析,是关于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分析范式。在这个分析范式中,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将三农问题归咎于“城”对“乡”的“剥夺”,或者直接归咎于这个二元社会结构本身,因而,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三农本身,而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不在三农之内,而在三农之外;“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我认为,这个观点本身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偏颇之处,对于它的偏颇一面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以免误导政策将解决问题之着力点仅仅放在三农问题的“外部”,误导研究者将研究的视野从三农本身移开。其实,三农问题的“外部化”和外部问题的“三农化”(内部化)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三农问题之复杂性远非上述简单对立分析框架所能解释的。

“跳出三农看三农”,一旦成为一个典范之见,就会沦为一句“政治正确”(苏力语)的口号,对于研究三农问题是相当有害的,因为其言下之意是三农本身没有必要再进行研究了,似乎在他那里三农问题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可是,有谁敢说他真正地了解了农业、了解了农民、了解了农村呢?三农问题是什么尚且都说不清,谈何解决之道呀!如果有谁把中国的三农问题弄清楚,我认为,得个诺贝尔奖是不成问题的。由此可见,阅读中国三农问题这本书,还需要同志们花大精力、共同花精力、花几代人的精力。

第三个解释框架是“近代化-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这个解释框架认为,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一个独特问题。近代以来,在各种现代化战略的号召下,我国展开了各式的近代化(现代化)事业(如新式教育、文化建设等)建设和各种现代化国家政权建设,这些现代化建设的成本基本上都是由农民承担着。落实到具体方面,这些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向农民收费、征税来解决它们的原始资本。正是基于这种收费、征税之需要,导致了基层社会“官”“民”的对立和“草根”社会“吏治”的劣化,从而加剧了中国农民问题的恶化和中国乡村社会的落后。

现代化的“下乡”,不仅导致了乡村社会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资本外流,也深刻破坏了保留在乡村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对乡村资本的贪婪“榨取”,一方面是对乡村文化的肆意“破坏”,一方面是基层吏治的空前窳败和政权的日益“内卷化”。这些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三农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另一个“副产品”。这就促使我们对于这个源自于西方特殊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更应当引起高度的警惕和反思。

中国社会无疑是要向前发展的,不发展就会落后并“挨打”;但是,发展与现代化之间不是一个数学式等号,现代化是发展的一种模式,除了现代化还有其他的发展道路。其实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以致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公式:“发展=现代化=西化”。这个公式本身,就匆忙地把中国社会简约化为与西方毫无二致的社会。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错误啊!

如果把中国社会看成一个与西方社会雷同(或迟早雷同)的社会,其逻辑就非常简单:只要引进西方的制度就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要引进就必须“全盘”引进。问题的关键是中国政府愿意不愿意引进西方的制度。可是,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要走一条中国式道路!

对于中国三农问题之解决,必须从中国本土实际出发,探讨它的切实路径。这个探讨,需要建立一个真正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范式。

倡导中国三农研究的“主位意识”,首先必须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研究中国三农问题,或者说是进行“本土化”的中国三农研究。简单地说,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三农、解读中国三农、认识中国三农,从中国三农研究中国三农。研究的着眼点在中国的三农,研究的落脚点仍然是中国的三农。

篇2

1、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民生问题。

“三农”问题提出的初期,就曾有人指出,三农问题不过是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个缩影。如果说确有必要把“三农”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那么以后还会有“三工”问题、“三学”问题、“三医”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这种说法不是忽视“三农”问题的存在,也不是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而是要求国家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从长远规划的视角来全面审视“三农”问题,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三工”问题密切相关。从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方的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的发展基础和前进方向,反之,工业的发展进程又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的整体水平。回顾历史,目前理论界有一种看法是:建国以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始终支撑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很小,在某些作法上甚至成为了抑制农业发展的阻力。实际上,农业与工业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环节,哪一环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到整条流水线的运转。所以,一个国家各个产业之间是一不是二的关系。另外,从建国至今,工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没有与农民有太大的差距,两者基本上平行发展,把城镇中少数富有人群扩大代表了城镇户口中的全体,进而得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结论,有失客观和全面。所以,究其实质,“三农”问题凸显的还是民生问题。

2、“三农”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探究其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应当说,民生问题首先表现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现在老百姓关注四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这四个问题基本都是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二方面的理由:第一,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都与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关,也与政府自身的行为有关。一个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强,围绕民生问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也许并不突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众的认可。反之,则可能是另一种状况,所以,我们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也是一个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行为问题,这实际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凸显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过去34年的改革开放,广大民众确实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但为什么到今天,民生问题如此凸显,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基于以上二个理由,我认为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

篇3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专题节目;节目编排创作;内容吸引力

笔者在龙陵县广播电视台担任新闻记者工作,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逾16年,通过自身在岗位实践中的经验积累,结合对电视台专题类栏目的理解,认为当前县级电视台应当紧抓实际,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资金能力,运用创新的节目编排方式,重点应当加强自身电视专题类栏目的内容吸引力,来提高电视台收视率,加强电视台媒体影响力,确保电视台能够在创新中求得发展。

一、在栏目创作上充分听取民声

县级电视台不能依靠照抄照搬大型电视台的电视专题类节目创作思路,而是应当结合民生,听取民声,从群众中征求意见,结合民意,探讨群众所需,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发展、三农问题,设身处地去谈创作。只有不空想、不蛮干,切实从贴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来考虑该设置什么样的专题,才能让这专题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这才是回归于县级电视台自身发展目的,最适宜县级电视台专题类节目发展的选择。

结合笔者在龙陵县广播电视台的相关工作经验,建议县级电视台在充分考虑体现地域特点进行栏目设置的过程中,结合村镇发展建设创作一些评述发展先进典型的专题栏目,结合三农问题创作一些科学惠农、技术慧农、政策惠农的专题栏目,或者结合新闻采编,创作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下创新发展的专题栏目,这些专题内容,才是真正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好栏目,是易于被群众所接受的好专题,也是真正能够发挥县级电视台影响力的内容创作。

二、在栏目采编上充分融入群众

1 充分认识到县级电视台贴近群众的优势

县级电视台虽然在媒体资源上和资金能力上,并不优于市级电视台和更高级的电视台,但其具有中小型广播电视台的先天优势,需要县级电视台电视专题类栏目的创作采编人员充分认识到县级电视台自身的优势,扭转陈旧的创作采编观念,杜绝照抄照搬大型电视台的创作采编思路[1]。

县级电视台设立在贴近县乡、靠近群众的基层环境,更是具有贴近民生,深入群众环境,充分融入群众的资源优势,是获取民生问题、三农发展问题、城镇发展问题的采编内容的第一现场,是值得深入挖掘、融入群众进行贴近民生的创作的。笔者长期工作于深入基层、关注民生的采访工作中,对此深有体会。只有贴近群众,所采编到的资料和新闻材料才是创作县级电视专题栏目的宝贵资源,才能创作真正能够打动群众,牵动群众真正关心的、具备吸引力的好栏目。

2 充分发挥好灵活的采编方式方法的作用

县级电视台的栏目采编,更加轻巧灵活,能够更加机动、迅速、便捷的接触到第一线,还能充分发挥优势,采取灵活的采编方式,同乡镇群众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所取得的电视专题类栏目的素材,更是富有群众性,易于被群众接受。

笔者在十余年基层工作中,总结出非常朴实的工作经验,就是接触群众,要以群众的思维方式去设问,又要以专业媒体人的思维去思考,还要以联络人的身份去做好相关的对接工作。在采取灵活的采编方式过程中,需要以帮群众办事的态度处理专题栏目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为县级电视台的电视专题节目取得最为实用的内容材料,也才能保证最终创作出来的电视专题类栏目能够真正被群众所接受,产生群众对专题节目内容的认可[2]。

3 充分地融入群众需要切实做到求真务实

县级电视台的采编更要求真务实,不走形式、不搞过场、不拘泥于采编条件的约束。例如我在走基层下乡村的采访过程中,农民群众在哪里工作,我们就设点在哪里,群众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真实的反映什么内容。讲的是乡亲们的话,用的是土办法,想的是实在事,才能保证为县级电视台的专题类节目提供优质的原创资源。

三、在栏目设置上充分发挥民主

结合前面所谈到的,从内容上,县级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必须结合民众所想,创作体现民生化、生动性和鲜活性的节目内容,节目设置上,应当充分发挥民主,让群众参与进来,让内容得到群众的理解。不能盲目地谈框架,而是应当在群众中找内容。用简单的话讲,就是谈群众关心的事让群众想要看,用群众说话的方式讲让群众愿意看,充分跟群众互动让群众乐于看,这才是真正考虑到县级电视台所接受的受众性质,认清县级电视台发展目标,找到县级电视台科学发展思路的栏目设置方法。例如多设计一些灵活的走访专题、民生专题,让群众能够参与互动,让群众积极提意见,并且接受群众的意见,在适当的范围内,发挥民主[3]。

四、在栏目编排上充分体现民生

县级电视台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应当将体现民生的内容有重点地突出出来,突出县级电视台自身的内容特点,适当采取侧重县域经济发展、村镇建设、三农问题的内容,在专题栏目的设置上,增加结合本地民生的内容比例。在编排上,也不能一味追求内容的统一化,还应当讲求多样性,将原本单一的内容设置朝着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上发展。

注意对县域经济、三农问题的引导推动作用,切实发挥县级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力,这是进行县级电视台专题类栏目内容吸引力创新的重要目的。内容要务实,让群众觉得有用,形式要有艺术性,让群众觉得爱看,栏目编排要创新,要能持续的带动群众,产生延续性发展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县级电视台的电视专题类栏目想要增进自身的内容吸引力,就必须结合县电视台现今的技术条件和资金能力,了解电视节目的市场和受众情况,结合县级电视台的自身内容定位,整合自身资源的优势设立品牌栏目,听取民声满足群众需要、深入群众,才能让内容接地气,面向群众需求才能受到群众欢迎。需要树立县级电视台的创作信心,结合群众搞创作,才能真正发挥县级电视台的优势,谋求自身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智勇. 县级台如何设置电视专题栏目[J]. 科技传播,2015,03:211-212.

篇4

㈠ xx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xx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xx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xx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xx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xx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xx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xx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篇5

关键词:对农广播;农村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尽管国家与社会对对农广播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着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对农广播存在收听率过低等客观情况,广播运营者们对对农广播节目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发展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当然就会对对农广播节目缺少支持。因此,普遍存在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从而严重制约了对农节目的加速发展,长此以往,周而复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实践已经证明,对农节目办得好的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来说也快一些,反之亦然。这说明对农广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

纵观媒体兴衰发展的历史,我们能够知道,任何一轮媒体的兴衰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分析现在我国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交通广播节目、现在正在全国各地热播的房地产节目以及饮食娱乐节目,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各种媒体争相下大力气去追逐的行业,肯定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有非常大利润空间的产业,与此同时,这些行业所涉及到的人群必须非常庞大,可是由于势单力孤,就特别需要各种媒体替他们通过宣传等手段来处理解决一系列的事情。所以,为该类人群开办相应的节目便自然而然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样,各种媒体就会为他们进行宣传大造声势,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村正逐步成为吸引资金的一个热点。资金的流入也预示着农业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民间资金也迅速地流向了农村。另一方面,从事农业这一产业的人也在发生着相应地变化,他们已不再是过去那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靠种地来养家糊口的农民了,他们甚至已经能够称为农业某一生产领域的专业人士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再把农业当作仅是简单地种地,而成为一种行业,从思想深处意识到从事农业亦能致富,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农民。所以,不仅要作专业的对农频率,更要作好对农广播节目,这就好比是在发掘一座有着巨大潜力的金矿。那么,对农广播到底能为农民提供哪些帮助呢?首先,能为农民提供买卖信息。他们生活在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农民,更是一个农业经理人,他要负责管理经营某块土地的所有事宜。耕种的时节、管理的细节,均由农民自身来决策。其次,提供引导信息,利用信息帮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为他们提供同农业生产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让他们成为经营农业的职业经理人。

还有,在现代农村里尤其要重视这两方面的群体:一个是农村中的青少年,第二个就是农民工。国家的未来是青少年,农村的未来当然就是农村的青少年,如果让他们受到跟城市市民同等的教育与培养,他们就有希望负担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职责。人的能力是决定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青少年捕捉掌握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提高农民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少年的能力,不仅要靠大力发展教育这项大工程,提高农村青少年捕捉掌握信息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因此,将获得、利用、使用信息的能力给予农民尤其是给予青少年,这对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加快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另一个,还必须重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农村当地群众里,农民工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属于有魄力、有胆识,能对农村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属于可以架起城市与农村桥梁、能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类人。我国现在究竟有多少农民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已知在农民中二亿五千万为农民工和准农民工,有一亿二千万的农民工为跨省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农村总劳力的 40%左右都已成为农民工,已经达到中国工人总数的50%以上,而且目前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的 90%都是农民工,在煤矿的采掘业占有五分之四,在纺织服装业占有 五分之四,在各城市的一般服务业占一半左右,我国现有的1000多万个企业,其中 六万余家为建筑企业,各类采掘企业有五千多家,纺织服装业上万家。”①农民工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在农民工受到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是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一个群体,目前我国公民总体上由三大部分构成,城市居民、农民工与农民,农民工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现在,我国农民工面临八种较大的困难。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另二个是培训问题,第三是社会保障问题,第四是权益维护问题,第五是子女入学问题,第六是生活文化问题,第七是土地流转问题,最后还有参与政治问题。该问题里好多都是由于信息交流不畅、信息获取不足以及信息利用率过低等引发的。各种媒体不可能帮助解决农民工面临的一切问题,可是至少可以促进该类问题的解决。信息化应该成为一个着力点,加强政府相关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让大量过去较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现在能够比较轻松地做到并且处理好。在国家的指引下,诸多机构已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去帮助农民工解决他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信息化为三农服务、对农广播等,都不应当轻视甚至忽视农民工这一我们国家公民三大板块中最大的一个板块。像这样一个极其庞杂的系统,必须有一些原则作为基准,比方说,可以专门出台一些针对农民工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一些服务项目,推动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

综合来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同对农广播密不可分的。对农广播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和农民工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竞争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事物向前发展的大方向来分析,对农业信息化的完善与改造将成为信息化进步和完善的主战场。现在,我们国家农业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农广播一定要紧跟农业工业化的步伐大步向前迈进,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注释:

①屈哲.从频道包装方案浅谈对农业节目的几点思考[J].2004,2.

篇6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

我国农业进入新发展阶段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呈阶段性下降趋势,即从1978?1984年的15.1%,下降到1985?1988年的5%和1990?2000年的4.5%。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即从以往的资源约束为主转为需求约束为主,与此相联系,困扰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不能卖掉,以及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就会导致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甚至歉收。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越来越困难的直接原因。

978?1984年,我国农业之所以能获得突破性的增长,除了实行家庭承包制对生产力的解放这一重要因素外,还因为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66.3%,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11.1%,使得等量农产品交换工业品的数量增加51.6%,农民纯收入增长的30%是由农产品提价获得的。这6年间,平均每个农民因农产品提价增收46.42元,因工业品零售价格提价而增收24.91元,两者相抵增收21.51元。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5.1%。1989?1991年农业生产增长较快,按不变价格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但农民实际收入增长停滞,年均增长下降为-0.7%,出现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的新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1985?1990年提高57.7%,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达9.5%,而同期农产品价格却没有提高多少,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1990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6%,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只增长1%。1992?1996年,国家两次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979?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而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才增长4%,下降12个百分点。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但农村人口仅从1949年的85%降到目前的63%,前者下降70%,后者仅下降22%。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转出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多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的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21世纪我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增幅趋缓问题,而其实质则是就业不充分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农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增收的潜力,主要不是来自农业,而是来自非农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96年为5.1%,1997年和1998年均为3.5%,1999年为2.8%,2000年为2.4%。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比1998年增长3.8%,即增加48元,几乎完全靠农民的工资性劳动报酬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两项分别为630.2元和256.7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56.7元和34元,两项相加共增加收入90.7元。而1999年种植业纯收入比1998年则减少45.2元,畜牧业纯收入比1998年减少10.1元,两项相加共减少55.3元。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非农产业的收入来弥补,1999年农民不是增收而是减收。1998年和1999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已呈绝对减少。从相关数据分析,近十几年来,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即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的28.52%,而同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则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2002年比1998年,农民外出就业的劳务收入增长68.4%,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317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上亿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镇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与城镇化相脱节的乡镇企业发展,是缺乏后劲的。这具体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和带动就业的能力,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九五”时期与“八五”时期相比,乡镇企业GDP年增长率从42%下降到16%,就业增长从年均吸纳400万人下降到近乎零,相对固定资产的就业弹性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3倍左右。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城镇化规律是不可阻碍的,限制城镇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很不对称、很不协调。其所导致的后果,集中表现在近几年来前者的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回落。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所表现出来新矛盾、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农业、农民、农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到农业、农民、农村外部做文章。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相当多的地方注意了农产品品种质量的调整,发展市场需要的名优特产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问题,不仅仅是农业内部结构问题,还有农业外部结构问题,即城乡结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打破,60%多的人为30%多的人提供商品性农产品的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市场容量就很难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就寸步难行,农业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持续增加。根据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其改革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内部进行,而必须站在城乡一体化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理论上说,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提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城镇化”的提法,似乎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农村需要向外转移的人口数之多,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这就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承担吸纳农业人口的责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的小城镇居于城之尾、乡之首,既具有农村所固有的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可以作为联系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以其逐步增强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沟通城乡市场,繁荣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我们之所以强调发展小城镇,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不是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而是以农村的繁荣为前提。这就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城市化的内涵问题。即完整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还应理解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农村除经营农业外,还要发展二、三产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绝对多数,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接近或达到城市的水平。

我国城市化滞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即20世纪50年代,为了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在农村实行体制和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垄断性的低价农产品购销政策,将大量农业剩余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转向城市。在城市实行食品配给制度来维待城市职工的低工资,以便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采取完备的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以强制农民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发展重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并解决重工业资本密集缺乏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弱点。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我国城乡劳动就业被人为地制度性分割为城市和农村两部分。在城市,政府通过统包统配用工制度来计划安排城市劳动力就业,城市职工享有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农民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来统一组织进行农业生产,并按自己挣得的工分来领取农产品和获得货币收入。据统计,目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地展开竞争的门槛。这其中不仅包括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取消的不合理经济负担,也包括各种政治、社会及文化传统方面种种有形或无形因素的束缚。

鉴于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央政府因此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限制,并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就业原则,但是在具体解决城乡就业矛盾问题上,地方政府基本上采取城乡分开、分而治理的办法。这种对策在短期间内对缓解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对城市的就业压力有一定作用,但却无助于城乡矛盾问题的根本解决。实质上,城乡就业问题的严峻性与城乡经济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失业问题的加剧,是由于城市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缺少市场销路。而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抑制了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增长,进而无法为城市工业品提供所必需的市场。可见,城乡失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经济缺乏良性互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积累与农村消费市场拓展缓慢,导致城市工业品销售滞缓,城市生产能力过剩加剧和失业增加,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排挤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使城乡经济的失衡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篇7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九亿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在城市,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篇8

一、强抓团建工作,加强班子建设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抓团组织自身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抓紧近阶段开展学习“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机遇,由支部领导带领青年团员进行学习,把增强团员意识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加强团组织班子建设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每月定期组织支部成员参加团干培训,通过共同学习、提问题、讨论研究,进一步巩固学习培训的效果,强化对基层团建工作的认识,总结出经验和新的工作思路,务求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带头开展好青年团员工作。

二、开展各项团支部活动

(一)以“禁毒”为主题的活动

我们团支部在2月禁毒月,给每位团员上了一节关于禁毒的团课,课上介绍了各种,关于如何去拒绝,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看法,都深刻体会到了禁毒的重要性。

(二)以“学雷锋”展开一次团支部活动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团支部在这天举办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每位团员都讲述了对当代雷锋精神的理解。

(三)参观白塔山烈士陵园

4月7日我们团支部组织去了白塔山烈士陵园,我们去看望了那些烈士们,向他们瞻仰,表达我们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现在。

(四)“五四”青年节活动

五四青年节,我们团支部团员全数参与了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了共青团的发展历史,我们身为共青团的使命与职责。

(五)“六一”慰问活动

6月1日,团支部积极参与农业局党支部组织的慰问幼儿园的活动,送去了慰问金,并向小朋友们表示节日祝贺和美好祝愿。

三、青春建功新农村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否的基石。对此,青年人更应充分认识到历史形势,自觉地将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投放到广大的基层。县农业局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振兴农业大市的基础工作,局团委紧密结合14年局工作重点,调动各团员立志建功的积极性,这一年来,各团员注重学习,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五进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等活动中,并取得了喜人成绩。

篇9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9

1 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了农业的发展,涉及到人口最多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提不上去,农民收入增长不上来,小康社会终究只是个泡影。而为了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从农业税的废除到农业补贴的下发,大量工作的进行并没有实现预想中的山区农民收入的大跨步飞跃。山区农民积极性有了,负担小了,但收入却没有大幅度提高。

虽然农业税的废除和农业补贴的发放提升了一大批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但多元化的时代使得当前农民收入已呈现出多样化甚至于部分农民主要收入来自于其所从事的副业,如建筑施工、进城务工等。虽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扶持与指导,而走依托土地馈赠的传统所实现的农业生产收入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改变。

2 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各级政府在各地兴建了一大批试验基地,用以试验、培育、培训、指导农村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新种植作物的培育和推广、高附加值和产值种子的提供以及优秀农业管理方式的推广等,降低农民作业的劳动强度和劳动作业量,并使得很多农民掌握了基本农田防害的常识和知识,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通过农田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

如新型小型傻瓜玉米播种机的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种植玉米传统的人工种植的低效率和大工作量,与此类似的还有链式开沟机等;无土农业技术的推广等,使得农民对土地空间的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原来667m2地的土地可以通过对空间的利用变成原来的2倍甚至3倍;特色农业的推广使得农民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到了多元化种植的局面,通过种植高附加值、高观赏价值的苗木、花草等大幅提高了原本靠粮食为经济来源的狭窄局面等。

3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极大地为农民提供增产、增收的途径,但在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山区农民基础素质薄弱,接受能力差是其中较为客观而且较为棘手的原因之一。

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先天性不足加上其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得其不能完全的追随现代科学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喜欢以偏盖全,使得其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始终保持一定的敬畏而不敢大胆采用。

而在部分偏远地区,特别是西南山区某些少数民族聚集生活区域,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陷入停滞的原因既存在着农业推广投入不足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农民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阻碍了新型农业技术的使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某些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农民依然采取着传统的手收脚耕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氛围,但极为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4 未来应着重进行的工作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是对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节点,因而引进新鲜血液,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素质水平就变得极为重要。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工作的方式进行改变,由政府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素质教育与培训,并采用考核上岗的方式来把控人员素质。

在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应该主动注意农民基础素质偏低的特点,尽量推广农民可理解、容易接受的新型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具等,通过基地示范方式来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之后,应该设置专人负责分片包管的方式,将各技术人员下放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使用新型技术的困难,做好后续技术服务工作。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自主创办定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交流会,通过定期的讲座和不间断的培训来提升农民对新型技术的认知和理解,为新技术的采用、农民的增收打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5 结 语

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提升农民对新型农业技术设备、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采用积极性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工作内容。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必须要承担起足够的责任,来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葛兵.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增收作用的研究――以潍坊市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篇10

一、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并且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了。随着农业生产中的诸多问题的显露,我国也开始加快农业经济转变的节奏,开始不断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融入低碳理念。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不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残留超标的问题非常严重,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化肥使用过多也导致了土壤板结现象的新出现,土壤内有机物质含量不断降低,这也给以后的农产品出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问题都给人们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资源浪费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一)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农业人口普遍存在着文化层次较低的问题,其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这样一来,很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就得不到落实,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十分传统,粗放式发展依然是主要形式,其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其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就自然无法理解低碳理念了,在农业生产中必然也不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逐渐紧张,越来越多的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地区转移,这也是造成农村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在农产品中,很多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真正的绿色食品已经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人们自身的健康情况。

(二)科技水平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得不到明显改善,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其没有足够的受教育程度,并且生活水平也受到了限制,知识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提升,新型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难以在这些地区大规模推广,仅仅可以按照旧有的方式维持耕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是无法在这些地区得到有效推广的,新技术在这些地区没有用武之地,农业依然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机械化水平停滞不前,所以生产率低下也是一个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如果想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环境情况,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举例来说就是重视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及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形势,下面对这些形式分别进行列举。

(一)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条可行的产业形式,举例来说,其可以将旅游和农业这两个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让市民更加贴近自然。并且更好地提高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促进农村的建设,让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只有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实行减量化生产形势。通过农业部门对于新型化肥和农药的推广和普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新的生产资料,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以及生态的影响;其次,对于农业废弃料应该采用再利用的形式,减少农业废弃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具体的方式可以有建立与农业相关联各行业的合作关系,将畜牧业和农业有机结合在在一起,通过将农业废弃料转化为畜牧业的饲料,以及通过发酵形式转化为沼气等能源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取代对木材或者碳的应用,提高能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效果。

(三)发展生态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