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结构设计原理教案

篇1

关键词:地质工程 混凝土结构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12-0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综合性强、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前导课程多。学习该课程需要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等前导课程。(2)经验性理论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具体表现为经验公式多、基本假定多、规范条款变化多、设计方案不唯一。(3)基本概念和构造要求多,且在不断变化。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定义、受弯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等,作者就学及工作以来都经过多次变化。对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往往由于自身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就更加难于理解。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最基本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学以致用,是教学方法的出发点。

1 课程开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方向、通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以及就业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非土木工程专业增设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如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土木工程边缘学科专业。如对地质工程学生来说,毕业后几乎不可能直接完成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但会在边坡治理、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等领域从事挡土墙、坝基、桩基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仍然需要一定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知识。对非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更要适应不同专业应用领域的特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该校地质工程专业,就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2.1 前导课程知识储备不足

对地质工程专业来说,没有开设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等属于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导致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较多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有一定难度,课程设计绘制的图纸不规范。

2.2 教学时间短

课程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32学时外加1周的课程设计。由于临近毕业,大部分学生将面临就业、考研等现实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学习时间。

2.3 所授课程深度掌握尺度不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一般由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担任。往往由于授课教师队伍的相对不固定以及教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掌握不同,因此对所授内容的删减存在很大主观性,也即简单地把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视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放宽了一定的教学要求而已。

2.4 理论联系实际少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由于没有土木工程方面的认识实习,对建筑工地的现场知识也缺乏了解,反映在作业及课程设计图纸中的截面设计的配筋往往不符合一般结构设计的常识。

2.5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结合地质工程的专业背景及今后的就业需要,设计内容是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考虑挡土墙的高度及上部作用荷载的变化,保证学生一人一题,杜绝抄袭。从这几年的指导情况来看,学生们大都在参考范例上直接修改,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思考,更不善于通过查阅规范、文献资料来主动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向老师求助,直接询问来获取答案。

3 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结合其他高校在非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积累的成熟经验,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议。

3.1 了解授课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

授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已修的结构方面有关的内容,了解学生掌握的内容及深度。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未修过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等前导课程,教学时就必须补充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建立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课堂讲授时,在例题讲解中多介绍相应的工程背景,便于解决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

3.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在教学上往往将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提并论,但大多数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不从事传统建筑结构的工程设计,因而如何在教学内容及深度方面掌握得恰到好处,需要教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就业去向都要比较了解,并由此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少又配有课程设计的特点,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弯构件、受压构件等基础且必须的知识重点讲授,而对受拉、受扭构件简单提及即可,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学时内完成基本内容的学习。

3.3 丰富教学手段

考虑到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许多常规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试验没法完成,因此学生们学习时对基本概念掌握不清,可以采用多媒体照片、录像的形式进行弥补,不但能使学生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同时又能弥补实践性环节缺乏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除课堂学习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程相关的教学要求、教学教案、课件资源共享,延伸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利用校内的在建工地及投入使用的典型建筑结构作为教学背景,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切地将所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相对应,必要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周边在建建筑工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材料、设计图纸、施工过程等内容,增加学生们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3.4 稳定教师队伍

地质工程专业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建筑工程系的教师担任,虽然其具备了建筑方向扎实的理论及实践功底,但往往对地质工程领域的混凝土结构不甚熟悉,工程背景较为欠缺,打铁尚需自身硬,因此教师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地质领域的必备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这也需要相对稳定的授课队伍来保证。

4 结语

地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不能等同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单删减,它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科学合理、能用够用的知识内容体系,因而需要在稳定授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必要的工程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程文玻王铁成,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O彗星.非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5):18-19.

[4] 张晓燕,李凤兰,曲福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79-82.

[5] 潘颖.提高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74-77.

篇2

一、说课的概念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可见,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

重点在解说,它是以教师口头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师生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以同行为主要对象,在备课与上课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它要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

由于说课的目的不同,说课可以是课前说,也可以是课后说,主要关注教学设计中的思想方法、策略手段。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上课的共同之处。

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上课的神情。从说课的成功,可以预见其上课的成功。说好课可为上好课服务。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些反映了说课与上课的共性和联系。

2、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虽然一般认为,说课水平与上课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例外,即某些教师说课表现不差,但实际课堂教学却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课比说课多了一个不易驾驭的学生因素。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听众,而是随时参与并作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体。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何机智处理教与学中的矛盾,有效控制教学进程,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中自觉、能动地表现出来,而说课则往往涉及不到或较难充分表现。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说课应注意问题:

①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②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③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④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4—1/5的时间。

⑤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资料上的内容。

⑥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⑦注意避免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⑧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走出说课的误区:

1、说课就是复述教案的误区。

2、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的误区。

3、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的误区。

4、说课过程没有任何辅助材料和手段的误区。

二、为什么要说课?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的结合。3、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

三、说课的内容

1、说课标。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2、说教材。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3、说学法。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4、说教法。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5、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

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篇3

(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会计学》是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科必修课程,其教学组织不同于会计专业《会计学》的课程教学。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者能够高水平地分析、运用会计信息,会计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会计学》课程内容丰富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主观愿望想学好与教学客观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旨在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50—03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重视,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等专业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并将其设置为经济类、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MBA教育也将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陈景用5M1E理论对会计课程进行研究,谷增君以山东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等。2012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在此前提下,本文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结果

根据笔者调查,大理学院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法学类专业、全校通识选修课也都开设了《会计学》的选修课,云南省37个具有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MBA教育也将其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据了解,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大致如此。各个高校非会计专业在经管类甚至法学、工科类都开设了会计学类课程,说明会计学知识很重要。笔者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是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六个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专业、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五个同学。调查结果客观项目如下:

根据以上结果,梳理了问卷调查的主观项目,并进行访谈,得出以下非数据结论:

1.学生主观上意识到了学好《会计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主观上想学好会计学,可由于客观原因和自己不够努力,加之不是专业课程,考试前夕为应付其他专业课程的考试,复习时间不充足,使得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学效果不够好。

2.学生认为会计课程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很重要,但并不是真正感兴趣。

3.关于课程的难度,学生普遍认识到不是知识点难,而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称其难;也有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不充裕和自己学习时间投入不够,没有掌握知识点,所以认为难。

(二)学生意见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有以下较为集中的几点意见:

1.《会计学》课程的先行课程或前期知识不够,所以,突然要掌握很多的经济学常识感觉有点难。

2.《会计学》课程内容较多,而教学学时不够,所以,难以掌握很多知识。

3.《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4.《会计学》课程能否与会计证考试相结合。

5.关于教材的选用,有的学生觉得太难,知识点太多;有的学生认为需要与本专业相结合,进一步加以拓展。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笔者与课程组教师进行研讨,大家认为,本次调查的结论是客观的,当然,由于调查时间、对象、内容等的局限性,有一些没有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也需要参考其他高校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如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受教者,是否科学;教学资源是否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对学生的教学考核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教学效果,等等。

二、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改革建议

1.需要进一步重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建设

首先,各高校非会计专业普遍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从行动上肯定了其重要性。但是,是否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教研室,是否有充足的教学时间,是否有实验室或实训室,是否有一定的教学资源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满足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

2.明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需要

会计学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而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是让未来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者掌握分析、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提供服务的技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的最佳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为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有严格的区分。

目前,很多从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对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都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雷同,没有区别对待。

施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要,应教会学生分析、使用会计信息,用基本的商业语言进行财务管理和交流;其次,有的学生对会计课程很感兴趣,也很有天赋,作为会计学专业教师,应该珍惜人才,积极引导,多加辅导,进行专业、职业介绍,培养会计学高级应用型人才;有的学生从择业上考虑,需要取得会计证,教师也应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对其进行辅导、指引,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3.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依托。总的来说,我国会计学教材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并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能及时映射出我国会计学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2010年,胡语林提出,构建包括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的教材结构和框架,立足于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2011年,学者聂顺江对我国高校的会计学基础教材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基本都编写了会计学基础教材,而且多注明是通用教材,近来也有市场细分,有为非会计专业而出版的教材,但是很少。

我国高校传统的会计学教材构架是:前几章节介绍会计学的产生、发展,会计的内涵、特点,会计的目标、职能,会计的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等会计学基本常识;然后介绍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及设置,凭证的分类、填写、审核,会计账簿和会计核算程序;中间章节重点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最后章节是会计报表的类型及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如何进行报表分析。教材是教学之本,不同的教材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繁杂,教学学时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积极性。据河南中医学院李林红统计,国内大部分会计学教材为通用教材,不区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占会计学基础教材的98%,注明为非会计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仅占1%,同时也只有0.4%的教材明确标明为财会专业学生使用。[2]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处理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正兴趣。

(二)教学建议

1.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可以在教学学时中安排一定的会计实训课,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学生亲自动手,也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保证教学时间;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课后参观企业会计工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阅读会计报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分析。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会计学》宏大的知识容量和庞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争取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声音、色彩、动漫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会计学》知识更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要求,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和选用能较好配合教学理论知识的相关案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课堂教学。选择、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案例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能很好地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能充分展示《会计学》课程的实用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通常选择跨学科,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市场营销、投资和理财、法律事务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各专业知识做出适当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其中,会计信息的处理是关键。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老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听、单方面接受的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思考,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相互补充,相互问答。

2.保障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充分利用

《会计学》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经管类的核心课程,这就需要教学资源的有效投入,并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和购置一定的教学耗材;实践课需要较多的教师和时间,还要使用一定的低值易耗品,这就给教师备课、上课、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师资队伍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会计制度也有许多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高校《会计学》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更应该有研究符合我国经济实际水平,并能走在世界前列的会计理论的历史使命感;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校园中毕业再到校园中工作,没有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现代高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积极探讨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历、职称,提高外语水平和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先迈出一步。

4.高水准的教研活动

高水准的教研活动是保障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开展的前提。成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研组,是建立良好教学团队的基础,教研室要定时进行教研活动,积极研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组织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材、教案等基本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尝试教学改革,研讨我国乃至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核算方法和经济热点,共同申报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研究和科研课题,形成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2]4号.

[2]李林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再探[J].财会通讯(综合),2013(9).

[3]刘伟玲.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专题式教学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