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

篇1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规模不断增加,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不到位、资产资源底数不清、经营处置不当等问题日渐凸显,整治农村“三资”管理乱象,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秩序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不到位

村级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权责不明,内控制度缺失,往往存在资金保管、实物采购、记账、复核、档案保管等业务集中由一人经办的现象。甚至出现村支部书记插手资金收付业务,随意举债,高息借款、人情担保等现象。部分村违规设立账外账,漏收漏支,搞体外循环,采取收入不入账或拖延报账、跨年度报账、以支抵收等形式,规避财务监管。

(二)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相对弱化,家底不清、产权不明

大部分村普遍存在重村集体资金管理轻资产、资源管理问题,村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不完整、不连续,对“四荒”土地资源、捐赠资产、在建工程等集体资产资源登记不全、不细或没有登记,一些历史原因导致部分村集体资产保留在村生产组的,村生产组对集体资产只有粗略的估算,没有明细、清晰的资产台账,因年代久远、渊源复杂、经办人更迭等各种原因造成部分资产权属不清、争议较大,甚至长期闲置。有的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一些公益用房、集体企业等,倒闭后放任自流,没有进行有效登记管理,更没有办理产权证明,导致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不清、产权不明。

(三)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不当

主要表现为:违背民主决策程序,承发包不公开、不透明。诸如集体资产的出租出售、集体土地的承包出租、“四荒”资源的发包等村集体重大事项往往都由支部书记拍板决定,即使是召开村级“两委会”或“两委”扩大会研究相关事宜,也不过是走走过场,难以做到真正的民主协商。由于村集体资金紧张付不出高额的评估费用,在资源处置过程中,盲目议价,往往出现合同规定的承包费金额明显低于该集体资源的市场价值的情况,导致村集体利益受损。相关合同签订简单、草率,发包期限过长,甚至没有书面合同,集体资产变相流失现象严重。

(四)相关主管部门重“代”轻“管,缺乏独立性、客观性,导致监管只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推行村财镇(乡)管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模式,即在保证村集体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情况下,由村集体委托乡镇专门机构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一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为相关主管部门既负责村集体业务的代办又负责村集体业务的审计监督,在村财镇管模式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重“代”轻“管”的弊端,有的主管部门忙于应付周而复始的记账业务,对所辖村集体只求过得去,不求管的好,不认真审核原始单据,草草盖章了事;有的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抹不开情面,不敢说,不敢管,生怕得罪人,村级财务的代管机构陷入了即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境地。

(五)现有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村级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导致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级事务管理的不断推进,逐步建立了一些和农村“三资”管理有关的制度,但与农村“三资”复杂的背景和繁琐的内容相比,现行制度还存在盲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村集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忽视,习惯与将某项业务全权交由一个村委成员办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村集体资产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村集体资金代管模式,进一步消除村集体资金代管的盲区、盲点

推行以村级集体资金收入申报、提款申请、大项支出审批、月审计、月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两申两审一公开”财务代管制度,即收入申报:村级收入的所有款项,由各村财务人员在三日内报镇农村财务委托中心,并缴存至中心为各村设立的代管账户中,若有漏报或有意不报,收入不入帐,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一经查出,严肃处理;提款申请:村集体使用资金时,由村财务人员填写提取代管款项申请书,分别由镇主要领导、村负责人、村会计、中心经办人签字同意后才能提取;大项支出审批:10000元以上的大项支出必须书面报告申请理由、用途等相关事项,由镇主要领导、村负责人、村会计逐级审批后才能支出;月审计:每月报账日,村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上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经民主理财、村负责人签字审计后,报送镇相关主管部门审计合格后进行账务处理;月公开:每月的15号为公开日,定期公开村集体上个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在此基础上,严格票据使用管理,规范村集体债权、债务,杜绝高息借款、随意担保现象,推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有效规范村集体资金管理。

(二)建立健全资产台账及资产清查制度

对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逐一建立集体资产、资源登记台账,摸清家底,落实责任,并定期根据台账盘点、清查。对清查过程中盘亏的资产,要查明原因,对确实无法追回或毁损灭失的资产要形成书面报告,逐级审批后做相应处理。对清查过程中盘盈的资产,也要查明原因,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评估入账。出台统一的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标准,杜绝村集体资产被盲目估值的问题。

(三)健全资源台账、招投标、农村经济合同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规范村级资源管理

对耕地、矿山、林地、果园、荒山、滩涂等集体资源逐一分类登记造册,详细登记每一项集体资源的数量、面积、四至、当前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摸清集体资源存量。村级荒山、荒滩等集体资源的发包要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相关合同的签订须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正式执行。

(四)加强对村集体“三资”处置行为的监管

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重大村情、重大村务等事项要严格履行报备程序。凡涉及集体重大的经济事项、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资源开发利用和收益分配等,要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决策,消除村支部书记对村集体资产处置的主观影响和个人随意性。

(五)引入独立、客观的第三方审计机制,破解经管部门“自管自审”弊端

剥离经管部门的审计职能,设置独立于经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管理的日常监督工作,建立村级财务年度审计制度,每年年初,由独立、客观、专业的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对村集体列报的财务信息及资产、资源的登记信息进行审计,以促进村集体财务信息及资产、资源登记的真实性、公允性。

(六)牢牢抓住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这一根本,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安全高效运转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经济合同管理、资产资源处置流程、定期审计、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规章,形成一套既符合实际又具操作性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同时,狠抓制度落实,对敢于顶风而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办,切实做到惩防并举。

三、结束语

农村“三资”管理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事关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们必须正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健康规范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It is the bottleneck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at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ovide limited funds.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status of Three Rural Issues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is the large agricultural province from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troduced the lack of agriculture responsibility of bank by study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ank based on the "three rural" areas, at last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n leading and supervi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banks.

关键词:三农问题;银行;社会责任;对策

Key words: rural issues;bank;social responsibility;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149-02

0 引言

作为非生产性经济组织的银行,它不仅是经济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促进和引导全社会在环境和社会问题上有所作为的极其重要的角色。银行不仅要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还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然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无一例外地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忽视了支持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弱势地区的社会责任,经营上转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纷纷缩减网点和业务,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农村金融边缘化现象,金融服务覆盖降低,小额信贷满足度不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

1 三农的重要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才能百业兴,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是最大的群体,农民富才能全国富,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安康。农村是最大的市场,农村活才能全国活,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素有“中原粮仓”美誉之称的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70%,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然而河南农业“大而不强”,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在全国均属下游。因而只有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才能真正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全面发展。

2 银行在三农方面的社会责任

银行社会责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社会责任,二是间接社会责任。一方面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与其他企业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即通过企业自身的行为实现社会责任,如员工利益、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公益慈善利益、所在社区利益、自身行为的环保等。另一方面银行作为特有的融资性企业,通过信贷渠道引导资源配置,从而将投资行为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这一社会责任的实现不是金融企业自身,而是通过与金融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行为来实现,是通过金融企业特有的信贷机制来实现的。

2.1 红色信贷 红色信贷将红色比为血液,指金融企业的信贷资金流向除了大企业之外,还应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对一些资金稀缺部门,比如私营企业、弱势地区、农户、贫困学生、个人创业者等应提供安全有效的信贷资金,对于这些主体而言,这些信贷资金就好比血液一样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阳光信贷 金融信贷环节对许多需求资金的客户来说,并不是透明的环节。根据调查,目前就全国而言,企业每获得100万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其非正常的申请费用就接近4万元。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被寻租的境遇最为糟糕,其平均每一万元贷款的申请费用就接近600元①。研究证实,经济发展水平与腐败程度负相关。在处于起飞或快速增长期的华北、西部和华中等地,企业贷款租金明显偏高;而经济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则相对较低,是一种“高腐败――低增长”与“低腐败――高增长”组合。

2.3 诚信信贷 银行业是高度诚信的行业,其整个运营过程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诚信信贷是指银行在提供信贷资金时优先考虑信用度高的客户,尽量为其提供所需要的资金,使其能够真正获得实惠,而对于那些不守信用、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应有的惩戒,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

2.4 绿色信贷 目前绿色信贷已经是国际潮流,绿色信贷不仅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本文认为绿色信贷还应包括支持三农的信贷。目前,为帮助来自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高校开通了绿色通道,提供助学贷款;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减少鲜活农产品损失,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对输送农副产品的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免收公路通行费。因此,作为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的银行应该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倾向于对三农信贷的绿色供给。

3 银行支农现状

3.1 商业银行撤并基层机构,农村业务萎缩,多存少贷 随着商业银行机构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锐减、业务萎缩,吸收的存款与发放的贷款不成比例,机构撤并导致的农村金融空白没有及时被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填补,农村经济受到了机构收缩的负面影响。

3.2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过窄,难以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虽然进入农业生产和开发领域,但其主要业务是为农产品购销提供短期资金,对农业的基本建设和开发,投入较少,同时随着战略的调整,经营重点转向城市,支农功能边缘化,其服务三农的政策也开始弱化②,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3 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外流 邮政储蓄银行将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赚取利差,导致资金直接流出农村,属于一种单向资金流出,其服务于三农的作用几乎没有。

3.4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力度不够 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贷款结构也出现了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非常有限,使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户和企业却难以得到贷款,其作为服务于三农中流砥柱的作用大打折扣。

4 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4.1 引导土地进入金融领域,创新抵押物品种,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银行基于风险收益原则,对农村、农业、农户惜贷,其原因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收期长,而且农户缺乏抵押物。因此,创新抵押物品种,将土地引进金融市场,可以降低银行预期的贷款风险,加大银行信贷额度与范围,促使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土地进入金融领域,构思如下:①赋予农民私人土地产权,建立保障私人土地产权的制度。②建立土地市场,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法律、法规,如起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地抵押贷款法》,使农民能自主地处置土地。经过市场机制的充分竞争,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失去土地的农民获得市场定价的现金补偿,可以进行再投资或转为进城务工者。③组建省级农地抵押贷款部,作为高级机构负责主管全省农地金融机构审批、农地抵押贷款审查、土地证券的发行和销售。④组建国家土地银行,由省级农业银行或农业发展银行经股份制改造而成,实行董事会管理;或按一定的股本要求组建股份土地银行和农地金融中介组织,可以由私人发起成立,也可以由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造改组而成作为中级机构。使其有权发行、购买、销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地抵押贷款法》规定的农地抵押贷款证券,有权在其辖区内从事农地抵押贷款业务,有权以在册登记的农地抵押贷款的抵押品进行再抵押,作为发行农地抵押贷款证券的担保。⑤十户或十户以上想通过国家土地银行取得贷款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组成一个农民贷款协会作为基层单位,组成集体向土地银行贷款和办理抵押。

4.2 建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 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设立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①单独设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专门对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融通进行担保;②依托现有政策性担保机构,增加农业担保业务;③调整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整合现有政策性担保资源,成立统一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办理各种政策性担保业务。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立的方式在发展方向上应选择第三种方式。

4.3 建立资金回流机制,使农村资金流动进入良性循环 应逐步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范围,促使资金回流农村,具体途径如下:①通过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将资金用于国家级大型涉农项目。总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等融资方式用于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开发项目。②在县一级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保证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这些业务法律法规比较健全,风险程度较低,其他商业银行也有成熟的业务操作程序和管理经验可供邮政储蓄银行借鉴。③开办担保公司担保类贷款。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有能力组建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的地区,或是商业性担保能力较强的地区,由邮政储蓄银行替办担保公司担保类贷款,增加贷款种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④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办协议存款业务。邮政储蓄资金还可以参股农村信用社,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方式。

4.4 建立监管机制,促使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复杂性,以及金融创新加速,农业银行集团化发展趋势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等情况,为了整合农村金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在我国目前监管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伞型监管模式,成立由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监督协会,协调三家监管机构,相互沟通信息,研究政策措施,保证监管指标的标准化、监管程序和监管人员行为的规范化以及相关政策的一致性,避免标准、口径不一致性以及重复监管或监管缺位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就是,监管部门应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银行支农贷款额度等信息,以指标体系为依托,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评估,对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活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注释:

①谢平,陆磊.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设计[M].上海,中信出版社2005:45-46,135-136.

②朱盛华,杨森.城乡资金流动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负面效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参考文献:

[1]仲利娟.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垦,2009.(04).

[2]张振江.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9.(04).

[3]谢平,陆磊.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设计[M].上海,中信出版社2005:45-46,135-136.

[4]夏慧.关于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浙江金融,2009.(08).

篇3

关键词:构建;“三农”问题;金融体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表现

目前,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拉动力,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三个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乡村面貌落后。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大大影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在解三农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及其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农信社自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黑龙江省市(县)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已全面收缩,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经营业务伴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粮食流通市场化已逐步萎缩,邮政储蓄不断从农村抽吸资金,已经造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

(2)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与其商业化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黑龙江省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经过多次的重组和长期的行政计划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从内容到实质都不再具备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经变为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农信社又承担着部分政策性的支农任务,并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农村信用社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多元目标冲突。农民对农信社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管理权和收益权,导致农信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寻租现象严重,最终发展偏离了设立时的初衷。

(3)农村信用社农贷业务以粮食生产贷款为主,规模化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营销难以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种植业小额贷款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贷款方式为3—5户联保,额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间。养殖业贷款占农业贷款额的比重在10%~30%之间,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禽蛋业、奶牛养殖业,最高额度在1—3万元之间,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多为一年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筹资更为困难。

2.农村消费型贷款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借贷比较普遍。除农业扩大再生产外,农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分期偿付的中长期贷款,目前仍然很难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出。民间借贷(当地称“抬款”)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由亲属、朋友担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为“吃饭财政”,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市(县)支持主要是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人畜引水补贴等,而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持作用,仅处在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推进阶段,与广大农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强烈需求极其不相称,由此形成了三个不衔接,即“零风险贷款”供给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农业产业化资金强劲需求不衔接,农村金融机构的“恐贷”、“惧贷”行为与农户、企业强烈的贷款作为不衔接,农村金融自身发展壮大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不衔接。这种由于金融供给方式不合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衔接、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制的建议

充足到位的资金供给、高效便捷的信贷经营模式和基地企业规模带动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关键。构建一种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为主体,以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以担保、保险企业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1.明确全省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理顺相互间的资金关系,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落实各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义务,按其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发放支农贷款,对投向龙头企业的贷款比照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办法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进一步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调整职能,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开办“三农”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业务,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农业银行要继续坚守农村阵地,按商业化原则做好农业信贷工作,转变观念,讲求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遇,创新思路,办好信贷扶贫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等;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支农再贷款提升农信社支农后劲;农信社要结合双流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把服务“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业务经营的根本出发点,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业务经营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贷资金,结合优惠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增加贷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现支农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政府要解决农信社的政策性亏损。建议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而多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并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在税收政策上建议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以减轻其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地方财政应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4.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服务。此外,还应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农村存款保险机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支农方式。

5.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存在,证明切实存在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有利可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部分农户、企业先富裕起来、手中握有资金,一部分农户、企业急需发展资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间借贷。因此,应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着手建立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6.抓住契机,从根本上缓解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和财政落实预算,安排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尽快成立农村贷款担保机构。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尝试推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及信用个人为主线的农村信用资信、信用等级体系,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条件下,便利农民担保与受贷。其次,鼓励支持建立“会员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金融企业,采取“自愿入股、滚动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单纯的“资产抵押”为“资产资金双抵押”,为股东提供股本多倍的贷款担保额度和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

7.建立和创新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抗灾、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险种,既可使其成为农业保险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雍哲.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之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汪金敖.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及宏观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2,(9).

篇4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农产品物流 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22-01

一、舟山市农超对接的现状及特点

1.农超对接形式多样

近年来,商业超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欧尚、乐购等大型知名连锁超市落户舟山,为农产品进入超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3年,我市零售连锁店为551家,其中限额以上连锁店为6家。作为本土知名的新茂超市,年销售渔农产品4000多吨,销售额2000多万元,其中30%来自于本地农超对接,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2.销售品种日益丰富

近年来,随着反季节农产品消费热的兴起、大棚农产品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本土鲜活农产品大幅增加,以销售外地农产品为主、本地季节性农产品为辅的格局有所改变。据初步统计,城区超市销售农产品品种涵盖水果、粮食、油料、蔬菜、蛋类、肉类、水产品等十大类300多个品种。

3.生产规模快速扩张

多年来,舟山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种养积极性,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32万亩,全市蔬菜总产量达15.99万吨。全市出栏生猪23.07万头,出笼家禽119.03万羽,蛋品产量4484吨,畜牧业总产值5.20亿元,全市水产品产量141.95万吨,渔业总产值134.53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够到位,积极性不高

相对于省里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舟山市的农超对接工作存在着“上热下冷”的现象。市本级相对比较重视,但县区、乡镇相对滞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而农户长期以来习惯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打交道,对新型流通模式抱有不信任甚至抵触心理,积极性不高。

2.组织化水平较低,供给力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千万户小生产与农产品大流通的桥梁,是实现农超对接的纽带。目前,尽管我市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发展壮大,并成功与超市实现了对接,但总体看,还属起步阶段,供给力有限。一是合作社的供货数量有限。真正有自己产品的合作社还很少,即使有自己产品,也很少有合作社与超市建立起一种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二是合作社的供货质量有限。我市绝大多数合作社难以满足超市对农产品的品质方面的要求。三是合作社配送能力有限。我市只有极少的几家合作社建起了生鲜农产品的冷链配送系统,具备较远距离的配送能力。

3.超市规则制约,对接稳定性较弱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益对接机制制约。大多数超市公司与农户之间还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分配关系,也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影响农超对接稳定性。二是检测体系制约。舟山市检测机构分布区域相对狭窄,无法满足所有农产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后方能上柜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超对接开展。三是进场手续繁琐。超市销售农产品,需要经过采摘、检测、按标准分拣、包装等基本程序,对于农民而言,程序比较繁琐。

三、对策建议

1.建立机制,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农超对接的工作领导

农超对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业生产领域,也涉及商品流通领域,既要明确责任又要分工协作。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推动我市农超对接工作,建议成立农超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林局及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负责农超对接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协作,切实做到领导有力度、部门有责任、工作有目标。

2.舆论宣传,加强引导,进一步营造农超对接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力度。通过渔农天地、农民信箱等农户接触较多的舆论平台积极宣传农超对接,让农户能够了解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农超对接带来的实效实惠,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超对接这个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中来。二是加强政府服务力度。农林等相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超对接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牵线搭桥”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农超对接的开展。三是加强企业引导力度。在农超对接过程中,超市、农业龙头企业等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在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等优势,将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发挥流通带动生产的作用。

3.培育主体,互助双赢,进一步提升农超对接的效率和效益

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农户面对开放的大市场,往往显得势单力薄。注重农产品市场营销主体的培育,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量与质并举的发展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调、指导功能,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推介、统一销售,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渔农业生产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多品种多层次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各类特色渔农业生产基地,推动无公害蔬菜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为我市农超对接夯实货源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浩、安玉发,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农业展望2010,1,39―42

[2]顾万荣,对完善我国农超对接工作的思考,农村经济与管理,2011,5,91―95

篇5

关键词:城镇化 环境问题 对策建议

一、农村城镇化。

1.1农村城镇化概念。

农村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指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狭义上是指近代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质变过程,广义是指地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第三,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日益走向现代化。

第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1.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与该地区常住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据城市蓝皮书公布的数据,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小城镇,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我国城镇普遍呈现结构单一、规模小、数量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由于我国城镇化盲目追逐城镇化率和进度,忽视除经济以外的其它指标,又缺乏先进的技术、有力的监督,加之户籍制度、金融方面的限制,使我国城镇化发展也呈现一种外延粗放式发展、小城镇建设规模和自身发展、依靠政府扶持的发展,而不是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的发展、城镇之间相互联系式发展。也正是这种发展方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无疑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阻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2.1土壤污染

我国是使用化肥、农药的大国。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民不懂得全层施肥,以及在农作物生长各个时期的施肥比例不恰当,使得农药化肥利用量大、使用率极其低下。而过度使用含磷、钾的化肥,会导致土地肥性下降,土地板结。此外由于利用率低,化肥农药会顺着雨水进入深层土壤,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使原本可直接使用的水资源更加稀少。

2.2工业"三废"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进行工业化建设,而许多地方多是引进采矿厂、化肥厂等高污染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普遍特点是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高耗能,在加上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环保意识不足,使得一些高污染企业不能拥有配套的净化系统。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不经过任何处理,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严重污染了当地生态环境。

2.3生活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超过了以往生活垃圾自然式、分散式的处理方式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进度,缺乏统一的处理排污系统,管道建设不完整,生活垃圾不能统一的进行集中处理,只能随意排放至河流、土壤中,或者随意堆放,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影响村容整洁。

2.4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对植被树木的乱砍乱伐,疯狂掠夺自然资源以追求短期利益。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占地修建房屋,大兴水利工程等基础性设施,使得我国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洪水、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空气污染也使得部分地区pm2.5严重超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成因。

3.1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首先,一些企业在当地的设立,是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引进的,对其在当地投资设厂给予了政策上的补助,这些企业是当地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在短期内默许了一些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其次,环保部门建设不完善,经费紧缺,权利有限,人才缺乏,技术落后,不能有效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管理。另外,小城镇环保部门也缺乏对其监督的机构,导致其职能缺失,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很难在小城镇落实,从而出现"无人能管"的局面。

3.2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整体上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政府关注的重点是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追求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问题没解决之前很难意识到环境问题,甚至会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此外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政府对环保宣传这一块的忽视,以及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观念很难改变,也使得当地人们很难从思想上、行动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3对城镇化含义的错误理解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就如同我国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GDP一样,都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又被过度看重和追逐。而这就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全面性,只注重经济建设一方面,使得对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减少。例如,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镇区没有垃圾处理厂,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统,影响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不符合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四、对策及建议。

4.1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

从监督管理机制上,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化,政府和环保部门难辞其咎。首先,政府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唯利是图,只注重短期效益,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发挥其重要的监督监管作用,严格把关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其次,农村环保部门要履行其职能,提高其职员综合素质,另外,也要给予环保部门更多的权利,让其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决策中来。最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所以,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督和舆论机制。

从法律上,一方面,我国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在小城镇,农村并不适用,所以要尽快完善适合其适用的单行法,明确主体的义务与责任,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应该明确资源产权,只要产权得以确定,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生产生活外部性带来的环境问题。

4.2建立循环式经济发展,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同样,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学会变废为宝,建立起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秉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而建设循环经济的关键又在于上下游生产链的建立,所以这也要求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紧密,而不是孤立存在,各自发展。此外,也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可以采取增肥改土措施,科学搭配合理使用化肥,做到以地养地相结合,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农作物交错种植或者每年替换种植方法,增强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以往低效的生产方式。最后,也要积极研发和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并对化肥污染做好专项治理工程。

4.3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增强政府,当地居民,企业的环保意识。一方面,政府自身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GDP,还要关注绿色GDP。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环保意识的宣传,使当地居民从思想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后,企业要培养自己的公共责任心,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

参考资料:

[1]刘德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2008

[2]杨凤华.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环境保护[J].吉林蔬菜,2013(7)

篇6

关键词:城市化新农村 社会保障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城市化水平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紧迫的权宜之计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1。由于农村率先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农民收入出现了难得的连续几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到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到1.8:1。但是,从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城市改革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滞后于城市,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为3.3:1。按照国外的一般规律,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5:1比较合理,超过2:1的国家已经不多,像我国这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是极少的。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村,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甚至影响到政治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最紧迫的大事。

为什么又说这是权宜之计?即使我国建成了新农村,由于我国70%的人口为农民,人多地少,且农业投入收益率低,而农产品在长期中总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农民的收入仍就难于提高,从长期来看,新的城乡差距又会造成新的“三农”问题。

(二)提高城市化水平,减少农民,加快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只有提高城市化水平,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使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城市的产业工人,减少农村的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中国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人口的城市化水平正在加速,1978-1995年的17年间,年均增幅不到0.7个百分点,从1995-2004年的9年间,以年均超过1.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4年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达到41.8%,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加入WTO和国际资本的大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迅速加快。城市中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带动着农村劳动力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转移到城市产业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倾向仍然朝着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方向发展。城市疆界的迅速扩大也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纳入到城市中。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明显加速,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将经历一个继市场经济转型以后的又一个重大的经济转型,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这一重大转型将不仅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使中国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而且还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中国进入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将扮演主要的角色(关信平,2005)。在社会转型加速的历史场景下,九亿中国农农民正走向其历史的终结点。“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而农民的出路是无法从农村自身中寻求的,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在当前和未来的几十年里,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将会转变为城市人(郑杭生,2005)。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代表了当前中国社会运行的主流方向。在这种趋势中,农民的市民化正在也必然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 。顺应社会发展的这种主流方向,相应地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措施也必须顺应城市化的发展。

二、新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加快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能缩小城乡差别、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国际经验看,在类似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法、德等10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加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顺应这种主流方向。

(一)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阻碍了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主流趋势

中国农村长期处于封建、农业社会,因此拥有土地和子女(尤其是儿子)是最重要的保障措施,这种浓厚的土地与儿孙情结一直传承至今。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但基本上只覆盖城镇,虽有个别地方如浙江为农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远远未形成。目前我国农村沿用的是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国家财政只对部分地区实施了扶贫计划、紧急救灾计划和集体的少量调剂互动。实际上作为当今时代的大部分中国农民,其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还是“土地’与“子女”的家庭保障模式,城市居民一系列诸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障制度等等社会保障措施都将农民排除在外。

这种“土地加子女”的农村社保措施束缚了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1999年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47%,而到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到40%,比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近几年,成千上万的农民虽然进了城打工,但他们在城市里是末等公民,他们被排除在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许多农民工赚了钱但仍然节衣缩食,增加储蓄以预防不测。他们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土地。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外出打工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许多人又回到他们的土地上,土地是他们的命是他们的根,他们只是城市里的暂住者亦或是匆匆的过客,这便使城市化的发展受到束缚。正是这种传统的以“土地”为保障的措施导致农民的消费量过小,使得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造成了产品积压,许多消费品、生产资料呈现虚假的供大于求状况,其结果是导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从而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农村传统的以“土地”为社会保障体制下也只能停留在领导、学者的口头上、报刊电台的做秀里。试想现有的土地承包制非常分散,而农业产业化是大面积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即使农业走上了产业化,由于从事农业人数的减少,大量多出来的农业人口在毫无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是难以转业、去适应城市里各产业的需求的。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仅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国家为求稳定,只能使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原始的耕作方式经营农业,造成农民收入低且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

我国传统的以土地为保障的农村社保措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一定作用。在冷战时期,国家的综合实力落后,为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工业,为了社会稳定,对农民实施这种保障措施有其合理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每一个角落,资本、技术、知识、劳动力各种生产要素为追求最大利润而自由流动,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每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因此,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减少农民,消灭传统称呼意义上的农民身份,将农村人口纳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业人口逐渐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由于目前中国农业人口近九亿,一下子将九亿农民全部纳人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只能渐进式地逐步完善。可以首先采用自愿原则,实施土地换保障,对于自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村人口,一次性买断,强制参保,扣除其保费后以货币支付。青壮年农民工重新自主择业,失业期享受城镇居民的低保,就业后必须交保费,将退休年限定为60-65岁;已满60岁以上的农民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后享受社保;未成年人转让其土地使用权的给予一次性补偿,即相当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以免费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形式补偿,鼓励有资本有经济头脑的农民或城镇居民以及企业等承包大面积土地经营权及附属设施,实行产业化经营,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支持。无论是农业工人或产业工人等,社会保险实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其中雇主缴纳10%,雇员缴费5%,缴费年限为30年以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并加快研制和设置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经费来源包括土地使用权拍卖金额、国家财政、个人所缴费额。社会保障基金实行低风险稳妥的投资市场化运营,确保基金增值。另外要注意区域性平衡,由于我国东、中、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在政策上应向中西部适当倾斜。总之,最终应将农村人口纳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至少应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

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拥有了与城镇居民相同的身份和福利,必然有一大部分原先的农业人口涌人城镇,加人各种产业大军,或成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业乃至自主创业,抛弃了土地的低保防线观念。相当一部人会在城镇安居落业,由于拥有了社会保障,他们不再压缩消费,消费需求将以乘数作用猛增,增加的消费需求又以乘数作用激发投资需求,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必将加速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同时政府税收增加、企业扩张、基础设施及其它社会服务机构的相应扩张,也会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而在广阔的农村,由于土地的集中与集约化经营,加之资本、技术、知识、人力资源在平均利润率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作用下,必然使农业走上产业化、现代化的征程,城市人口也会流人农业领域创业,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最终使“三农”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三、终极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为社会保障立法。政府应根据社会保障的终级目标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及相应的法规,使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形成并发挥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社会化、制度化,实现其强制性,当前社会保险费征缴难、管理不统一、使用不规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的强制和约束力。因此要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将社会保障的目的、原则、方针、权利、义务等加以明确。从目前看,如果制定全国的社会保障法的条件尚不成熟,可以从制定单项法规入手,如制定养老保险法、失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以解决目前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改革现行土地分配制度,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实行补偿,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其像城市居民一样成为自由择业的劳动者。土地的产权本身就是国有,农民不过是承包了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而已。我认为,国家可以拿出一些资金,或通过各种渠道融资方式,给予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合理补偿,然后国家再将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大面积打包拍卖,一切个人、企业或机构均有权竞拍其30年或50年的经营使用权,且规定须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而农民就像国有企业的工人一样一次性买断成为自由择业的劳动者,在农业行业中不再存在单个的农户家庭,只存在农场、农业企业。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消失了,在农业企业中被雇佣的是农业工人,原先的农业劳动者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其从事的工作,或者是农业工人,或者是产业工人,也可以进人服务业。

(三)改革社会保障机构与运行机制。社会保障部门可考虑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模式,个人持卡在全国各地都能投保;社会保障经费在严格监督与管理下,实行低风险市场化运作,使其保值增值。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要的财力支持是关键。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在很多国家是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近年来我国财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比重是有可能。

参考文献

郑新立 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包晓霞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建设工程《中国社会学网》

王建军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5

高尚全 尽快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网

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逆向选择 成因 对策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民的健康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故而,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逆向选择是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klerlof)在1970年发表的文章《“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首次提出,阿克尔洛夫通过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交易行为的影响分析,指出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同样,逆向选择理论也常用于保险学范畴中,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逆向选择问题频发,成为了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我国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出发,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逆向选择现状的成因,进而提出可行建议。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逆向选择问题成因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涉及医疗机构、经办机构和被保险人三方,毫无疑问,这三方都有发生逆向选择的风险,但是相比而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现问题较大的是被保险人即农民群体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被保险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原因并探究对策。

1.自愿参合原则。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与商业医疗保险相似的自愿参保原则,虽为了防范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设计了家庭联保的机制,但是逆向选择问题仍然极易发生。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自愿参保,导致了青壮年及身体状况较好的人群倾向于不参加保险,而年老体弱者则愿意参保。这种自愿参保的原则虽然维护了农民的自主选择权,但却极易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入不敷出的状况。即使是有年老体弱者的家庭中,也存在着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作用不大的情况,产生不愿参合或退出状况,也就导致了所谓的逆向选择。

2.大病统筹机制。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非遵循其他保险的“广覆盖,低水平”原则,而是采取大病统筹的机制。国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农民面临大病时,不至于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导致延误治疗,以及后续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的发生。但是,相对于比较常见的门诊疾病,大病发生的概率是相对很小,加之人们常见的侥幸心理的作用,健康人群不参加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几率大大增加。而易发生大病或有病史的人群则更加愿意参合,或者人们为了报销而小病大治,这无疑更加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一年为期的自愿参保,且大多数地区是不设等待期的。对于许多大病来说,即使已得病在参保也是可行的,这就加剧了“选择性进入”及“选择性退出”的风险。

3.定点就医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的是定点就医的原则,即参合者必须在所在乡镇的定点医院就医才能报销医药费用。而我国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欠佳,人们在患病时无论大小都倾向于到大型的医院看病治疗,在这种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倾向下,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就更加减弱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逆向选择风险的存在。同样,这种逆向选择下的道德风险同样存在在医疗机构中,由于患者的无法选择,医疗机构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就更难以提高。更重要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如果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返回参合地就医,如在外地就医则不给报销。这种制度设计显然对流动人员是不公的,将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员排除在了体制之外,这种情况也加重了逆向选择的发生频率。

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逆向选择问题的对策建议

1.实行强制保险。

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我国社会保险的现实中,强制性都应是社会保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着我国很大部分的农村人口,正是因为这样,笔者认为实施商业保险领域的“柠檬定价”原则是不可取的,则会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丧失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性。所以实行强制保险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从理论上的分析。从实践过程中也可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的自愿性原则不利于该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和发展,虽然有家庭联保制度作为保障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强制性。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强制保险是大势所趋,能有效避免年轻力壮者参合自愿性、积极性低,而年老体弱者更愿参合的逆向选择问题,增加制度的互济性,使制度发展更可持续。

2.对门诊基本实行适当保险。

“保大病”的原则降低了很多人参合的积极性尤其是健康人群的积极性,但是却将许多常年患病特别是慢性病的人纳入了制度中,这种逆向选择极不利于保障人们的基本就医权益及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议将部分常见且花费较高的门诊疾病或门诊大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目录,以扩大政策的保障人群范围。最好可以兼顾大病和门诊疾病,在保大病的同时,报销一定的门诊费用,这样既易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又可以有效规避小病大治及小病拖成大病的问题发生。同时,对参合人群设置一定合理时间的等待期,以免疾病发生时才参合的问题发生,以有效降低逆向选择问题发生的概率。同时,除了病后治疗之外,还应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改变一直以来重治轻防的问题,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程度,以吸引更多人自觉自愿的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体系之中。

3.两方着手解决定点就医问题。

对于现存的定点就医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加以解决:其一,要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和专业及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人员,并加强对其服务态度的引导,以增强更多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其二,可在大城市的医疗卫生水平较高的医院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口就医处,以避免农村医疗无法满足农民需求而在大医院就医有无法报销的两难局面,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并有效规避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对于流动人员,应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如短期内无法实现,也可采取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的医院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服务处的方式解决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就医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报销时也应相对放松异地报销的要求,切实保障参合者的利益。

4.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在上述提到的解决措施中,无一例外的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其一,造成逆向选择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面对这一情况,政府要做到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本质,进而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其二,如要实现强制参合以及扩大保障项目范围,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将更多的资金注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中,以避免在扩大范围的情况下出现资金不足导致制度难以继续的问题;其三,加强立法建设,在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自愿参合到强制参与的过渡当中务必要做到立法先行,以立法保障制度的发展,充分做的法制;其四,由于农村内部的个人及家庭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在短期内做的一刀切式的强制参合难以实现,此时,政府就要采取措施通过医疗救助来帮扶因经济条件所限无法参合的人群。同时,政府也需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内部制度衔接。除了上述四点以外,政府还需做到加强监管,完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估机制等。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对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制度中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逆向选择即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公认的,科学的、合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保障应保障者的利益,一定程度解除其后顾之忧,所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规避逆向选择是一个影响面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紧跟时展的步伐,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力量和功效。

参考文献:

[1]郑舒文.逆向选择视角下农民拒参新农合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5.

[2]董长存,周宇.对“新农合”下“逆向选择”问题的反思[J].山东经济,2011.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重庆市城乡统筹的背景

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着重城乡统筹,注重协调城乡二元发展,继续探索“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均衡发展模式,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2年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是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是缩差共富之道,是富民兴渝之基,是科学发展之魂,为重庆发展定向导航。其中,“一统”即统筹城乡,是缩差共富之道。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空间结构于一体,“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区域差异、城乡发展差异、贫富差异表现尤为明显,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突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城乡要素流动及制度创新仍然困难重重。只有区县富强、农民富裕了,重庆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市第四次党代会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首要战略目标,高屋建瓴,定位准确,是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正确决策,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

二、财政支持加快统筹面临的总体形势

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一体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和履行职能的重要工具,决定了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统筹的过程就是政府要依托财政工具拿出“真金白银”,逐步偿还对“三农”的欠账,最终实现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持加快统筹重庆城乡发展中,在财力供需矛盾、财政资源配置失衡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

1.支持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供需矛盾突出

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对加快重庆城乡统筹的新增财力供需进行测算:其中财力供给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中央税返和转移支付补助;财力新增需求包括农村公共产品重点投入、农民公共服务重点投入、农业支持重点投入;最后计算得到支持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供需缺口。结果表明重庆在加快城乡统筹方面财力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2.支持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财政资源分布错位

2.1 纵向财政资源分布失衡。1994年全国实现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逐步形成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转移的模式。中央上收地方财权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层层进行了财权集中,导致财政资源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不均衡,大大削弱了县乡一级财力,带来基层财政困难。重庆作为全国首个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财力的合理高效配置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支撑,财政资源纵向配置失衡将阻碍城乡统筹步伐,使得现行财政体制与城乡统筹任务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2.2 横向财政资源分布不均。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长期以来就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从区域发展发展来看,重庆目前共有40个区县,以重庆主城区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一圈”区域,涵盖了23个区县,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GDP占全市总量的80%左右,是重庆的经济主体和产业聚集区。而以三峡库区为住的渝东北11个区县和渝东南6个区县(“两翼”),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贫困人口集中,还面临着长期落后与限制开发的双重压力。无论从收入还是支出方面,一圈都占据明显优势,而在重庆城乡统筹的探索中,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地区是重庆发展中的短板,是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承担着转移人口、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所以在着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强化“一圈”的引领和率先作用的同时,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横向财政资源配置分布不均的问题,满足“两翼”地区在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快速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对财力的巨大需求。

2.3 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目前重庆市地方财政实际包含了三个基本层级:一是直辖市本级财政;二是承担城市和农村地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区县级财政;三是乡镇政府。现实中,乡镇政府承担了一系列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其责任的落实与否、完成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城乡统筹的成败。然而,与乡镇政府庞大事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镇政府的财力来源种类少、数量小、绝大部分乡镇政府依靠负债维持运行。各级地方政府间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不清晰,直接导致在支持重庆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基层政府主体“有心无力”而上级政府主体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有力无心”;财政支持针对性、灵活性不够;资金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等一系列矛盾,对加快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形成极大制约和障碍。

三、财政支持加快统筹重庆城乡发展的措施建议

重庆直辖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城乡差距、财政供需缺口、财政资源分布失衡等突出问题,财政实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先行试验区,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应着力构建创新财政支持机制,提速提档发展经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城乡公共服务产品的均等化方面作为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探索出西部地区统筹发展之路。

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理、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在未来一段时期,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做大财政收入这块“蛋糕”、并切好蛋糕、吃好蛋糕为总体要求,以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三农投入保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源,实现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实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2.主要目标和措施

2.1 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形成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地方财政收入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正确运用有效的财政工具和手段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根据重庆的实际情况,坚持资金投入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增长,壮大财政实力。一是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现代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二是实施城市化战略,鼓励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现金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基地的建设。三是落实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北部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化工园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以及40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工业增长极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2 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差距

立足现有财力基础,扩大财政增量,优化财政支持手段,落实好财政支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一圈两翼”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握好“蛋糕”切块,优化支出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一是在保证法定支出的同时提高对事关民生的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如确保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实施、确保政府机构正常运行;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加大救灾扶贫力度等。二是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重点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资金投入上,财政不能全部承担也不可能全部承担,通过贴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和外资、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新机制。

2.3 全面推行财政绩效管理和考核,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在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上发挥最大效益

公共财政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是惠及于全民之福祉,又是让全社会监督财政支持的绩效见证。绩效监管将重点在保障以农村公路、水利、人畜饮水与安全、电力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统筹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搞好城乡低保、就业与再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体现城乡统筹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财政支持重点项目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奖惩制度,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发挥好财政资源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赖星霖M,杨秋,冯蜀晋,龚丽.生态·山水·信息网络化发展亦乡亦城——以城乡统筹促重庆森林城市建设[J].电子商务,2010(5).

篇9

关键词: 农户; 小额贷款; 经验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07-02

一、农行汉寿支行农户贷款的基本情况

农行汉寿县支行作为农业银行全国153家和全省8家“三农”试点行之一,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一是惠农卡发卡规模持续攀升,保持领先水平。截止到2011年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惠农卡5万多张。二是农户小额贷款授信覆盖面快速扩大,批量网罗优质客户。截止2011年3月末,该行累计授信4457户,其中今年新增授信1071户,同比多增676户;累计授信金额6479万元,其中今年新增授信金额1548万元。三是农户小额贷款总量继续扩大,实现优质发展。

二、农行汉寿支行农户贷款的经验

具体说来,农行汉寿支行在农户贷款上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

(一)选准模式、零售业务批量做

在农户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该行本着服务“三农”、加快发展、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创造的原则,优化发展模式,采取“整村推进”和“公司+经销商+农户”两种模式,实现了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快速、有效发展。

1.用“整村推进”模式批量发放惠农卡。零售业务集约化经营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佳途径。面对分布在30个乡镇的66万农户,要想做好惠农卡发放工作,实现“广覆盖”,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为实现该项工作的良好开局,该行首先将发卡对象瞄准市、县两级信用村和示范村村民,使农户自发感觉到“只用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惠农卡”。为争取主动,提升服务质量,他们实行上门服务,做好“五带”,即带小型复印机、带发卡申请书、带惠农卡宣传资料、带支付通、带复印纸到村组、到农户家中。通过该行客户经理的热情服务与勤劳付出,农行发放惠农卡的好消息迅速传遍全县。

2.用“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做优、做大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汉寿县是个农业大县,由于交通方便,水面宽阔,水产养殖业较发达。该行党委从当地经济特点出发,抓住商机,以通成、新希望、骆驼、立成等几家知名饲料公司后在本地设立饲料分厂为切入点,开展重点营销。从解决农户购买饲料的流动资金需求入手,成功践行了“公司+经销商+农户”的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模式,大大减少了该行的人力成本,网罗了优质客户群体。

(二)严准入标准,控源头风险

从源头抓起,优选客户,这是做实、做精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要前提,更是防范贷款风险、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核心环节。汉寿支行防范风险从源头抓起,严格准入标准,严把贷前调查关。

1.针对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该行制定并严格执行了7大措施。

(1)饲料生产厂家、一级经销商和银行必须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2)准入前厂家必须和银行客户经理一同摸清经销商基本情况。

(3)银行必须对经销商、农户进行惠农卡知识现场培训。

(4)银行对经销商的调查必须开展实地调查。

(5)银行客户经理必须通过走访五位邻居调查经销商品行。

(6)银行必须告知经销商配偶准备对外担保额度。

(7)厂家必须明确一位专门协管员协助银行管理小额农贷。

2.针对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该行制定并严格执行了4个标准:

(1)优选目标。该行重点选择81个市、县两级信用村和示范村中27418户农户为营销目标,将其锁定为第一批整村推进的优选对象,从而从总体上有效控制风险。

(2)摸清底子。由村委会成立五人信用评议小组,对全村的村民进行信用评议,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授信对象。

(3)邻居走访。银行客户经理必须走访5户以上的邻居了解借款申请人情况,核实村委会推荐的情况是否属实。

(4)张榜公布。银行对计划授信户张榜公布,旨在借助公众力量、周围村民共同监督授信户的经营情况、个人信誉情况,及银行客户经理廉洁办贷情况等。

(三)严审查标准,控操作风险

为有效防控各类操作风险,该行在经营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依靠实践经验,成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控制授信额度。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发放的贷款,授信额度控制在1-2.5万元之间。“整村推进”模式下的一般控制在1万元以下。该行农户小额贷款单户平均授信额度为1.4万元,其中“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下的单户平均额度2万元。二是控制授信比例。针对经销商提供的业务担保,将单个经销商提供的担保户数控制在30户以内、担保总额控制在60万以内。“整村推进”下的授信面按发卡量的5%—10%进行合理掌握。三是独立审批人依据农户申报材料及相关合作协议进行审查。为防止其他客户搭车,支行独立审批人必须凭农户申报材料和准入合作协议名单进行审查。四是所有贷款担保须由农户联保、经销商担保及经销商按贷款额度的10%缴纳贷款风险保证金等形式组成。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过程中,该行做到了四个必须:即在借款申请时,必须是借款人和配偶共同在借款申请书上签字确认;在签定贷款合同时,必须是借款人和配偶共同在贷款合同书上签字确认;在发放贷款时必须是借款人亲自在借款凭证上签字确认;在领取贷款时,必须是借款人持本人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前亲自领取。

(四)严管理标准,控贷后风险

在贷后管理中,该支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节,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1.聘任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特别督察员,特别督察员在支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可以直接对行长室负责。全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与特别督察员岗位责任考核挂钩。从而使农户小额贷款有专人抓,专人管。

2.贷前贷后一律电话回访。为防止出现冒名贷款、多人承贷一人使用、社会闲散人员骗贷情况的发生,支行规定对所有贷款人贷前贷后一律电话回访。

3.公司+经销商+农户模式的贷时实行资金用途一律封闭管理。为保证经销商利益、资金用途的合规性,支行对农户申请贷款后应农户要求将资金一律汇往农户指定饲料厂家,防止资金挪作他用。

4.所有贷款一律购买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为防范客户因经营以外带来的风险,在做好客户工作情况下,要求客户购买两险。一年多来的5户意外伤害险的客户都进行了赔偿。

5.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汉寿县支行贷款收息管理办法》。从收息范围、收息的频次、收息相关责任人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6.提前下发《到期贷款名册》。在当月15日前在支行网站和通过邮件下发至各“三农”网点,内容包括借款人姓名、地址、金额、到期时间和管户责任人。

7.提前下发《每季结息贷款余额表》。在本季结息月10日前在支行网站和通过邮件下发至各“三农”网点,网点收到余额表后增加客户电话号码、账户资金余额栏,并将此表作为季度收息台帐。

三、启示与建议

农户小额贷款作为一项服务三农,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重大政策措施,在农业银行全国范围全面推广以来,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但在该业务推广以来在推广过程中已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支农效果的有效发挥:

一是投放不均衡。由于弱势农户大多数从事传统的单一种养业生产,经济基础较差,致富技能匮乏,在小额农贷推广过程中存在“嫌贫爱富”、“抓大放小”的思想,以控制信贷风险为由,降低弱势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抑制了农户贷款有效需求,导致小额农贷发放的“马太效应”,富裕的农户容易得到支持,贫困农户难以脱贫,小额农贷支农功能弱化。

二是容易出现贷款挪用。少数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较高的农户利用小额信用农贷政策,贷款转借他人并赚取利差,或者是多人承贷一人使用,甚至出现了多个贷款户“化零为整”骗取贷款投向“非农”产业,掩盖了小额农贷的实际用途,并极易造成银行信贷与民间借贷之间的纠纷。

三是重发放轻管理。不少地方的小额农贷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管理粗放。一方面,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把商业性贷款“政策化”,不少乡村干部、农户将小额农贷误解为中央“救济款”或无息贷款,与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混为一谈;另方面,农户资信评定把关不严,隐藏道德风险,因基层客户经理人手普遍不足,有的农户资信状况调查摸底不够充分,有的完全依赖当地村组干部评级,主观随意性大,农户资信等级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小额农贷资信档案登记管理普遍不完整,一年一度的资信跟踪审查不及时,重放轻管现象较突出,导致小额农贷回收率不高,形成了新的风险。

农行汉寿支行在农户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本着服务“三农”、加快发展、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创造的原则,优化发展模式,采取“整村推进”和“公司+经销商+农户”两种模式,实现了农户贷款业务的快速、有效发展。该行的做法思路清晰、模式先进、风控有力,已取得了明显的经营效果。其经验针对小额农户贷款普遍存在的投放不均衡、容易出现贷款挪用、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给予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从农行汉寿支行在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所做的情况来看,在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中既有借鉴别人的地方也有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新亮点。该行在业务发展中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方式推进既:“整村推进”和“公司+经销商+农户”;根据这两种模式,结合实际,为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和有力推进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公司+农户”模式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是关注公司的服务能力。在生产经营环节,公司对农户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跟不上,使大量农户无法按企业要求完成种养计划,导致公司停工待料,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对银行“公司+ 农户”贷款形成潜在威胁。二是在利益分配环节,公司与农户权责严重不对等,收购协议往往有失公允,损害农户利益,对农户贷款形成潜在威胁。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公司利用农户法律观念淡薄、维权意识差的弱点,在收购合同的订立上,搞文字游戏,向农户收取各种费用。农户与公司签订“公司+ 农户”收购协议前,受自身知识水平所限,大多数人不能仔细阅读、推敲合同文本,对公司日后收取的上述费用,往往有口难言,吃哑巴亏。长此以往,势必引发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纠纷。三是在农户贷款环节,个别公司弄虚作假,与农户串通,以“公司+农户”贷款之名,行公司用贷款之实。主要特征是农户集中贷款、集中还息,或者出现集中欠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或资金链出现问题,农户认账不认还,或以公司用款为由,干脆不认账,则“公司+ 农户”贷款就会集体出现不良。

(二)巩固完善“公司+ 农户”模式,有效化解贷款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银行贷款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各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政府协调,完善基层政府农业技术力量,并督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其次,发挥金融机构在“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协调作用,保护农户利益。“公司+ 农户”模式下,为减少公司与农户间纠纷的发生,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公司+ 农户”贷款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将“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向签约农户收购农副产品”等内容写入银行、农户、企业签订的《三方协议书》,并将“公司与农户发生纠纷”、“公司违约低价收购农户农副产品”等列为重大风险预警信号内容,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及时予以披露,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后,加大贷后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公司+ 农户”贷款,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在“公司+ 农户”贷款发放过程中,“农户贷款、公司使用”、“农户贷款、公司还息”等做法,不仅扭曲了“公司+农户”贷款的本意,而且容易掩盖公司经营问题,积聚信贷风险。因此,各经办银行要加大对“公司+ 农户”贷款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虚假、冒名贷款,一经发现,对相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严厉信贷、结算制裁,必要时依法收回全部“公司+ 农户”贷款;对纵容、默许、协助企业以“公司+ 农户”方式骗取贷款的银行内部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信贷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三)对于“整村推进”模式的建议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该行“整村推进”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该方式有待优化:

1.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该种模式下,农户的个人信用情况必须要和村组的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村组的信用、联保小组(担保方式)、个人信用分别在信用考量中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行信用评价。对各村组的信用评价必须进行一个标准化的长期的跟踪及调查。

2.需要有更强大或者说覆盖面更广的农业保险、农村财产险的支持。“整村推进”方式意味着农户风险的集中度更高,银行要承受的风险就越大,在风险补偿(既利率不变)的情况,要分散风险就只能采取保险(风险转移)或者是消极的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 李保颖.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基于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4).

[2] 张微娜,肖诗顺.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

[3] 齐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8,(5).

[4] 罗胜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3).

[5] 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6]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7] 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1998,(10).

[8] 孙培宽.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 吴霞红.浅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商界,2010,(12).

[10] 李建国,刘淑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河北金融,2007,(3).

[11] Jacob Yaron etc. Rural Finance-Issue, Design, and Best Practices, The World Bank,1997:58~136.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补偿机制;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2-0074-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很多地区出现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1996年之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农村一直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半官方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合作基金会、储蓄会、农经服务站等,以及广泛存在的民间借贷,例如钱庄、标会、基金会等,但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有绝对优势。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商业和合作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这从形式上和一定实际功能上看。已初步形成了三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1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现状。农村的国有商业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此类机构一般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到2002年底,四家国有商银行的分支机构由1997年的153704个减少到98944个,缩减比例为35.63%,从2003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进一步加快从农村的撤并步伐,2005年6月相比2000年支行以上机构数目减少了34.08%,支行以下机构数目减少了45.21%,人员减少了19.98%。而且伴随着机构的撤离,放贷权限也进一步上收,也就是基层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的老大难问题。自1996年脱离农业银行以后,农信社一直在改革,但是这些改革一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农信社的合作性质早已名不副实,其经营模式已与商业银行无异。对利润的追逐往往使其脱离为“三农”服务的定位,导致农村金融体系整体上呈现出系统性负投资。

3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状。对应于农业的政策性银行是1994年11月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办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进行贷款。其资金一般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同时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自古以来救济不救穷,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仅仅针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辅助支持。尽管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生产性长期投资的不足,但是从农户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其支持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对象并不是农户,农户作为一个个体几乎不可能从其中获得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置初衷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4 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现状。正因为上面的正规金融机构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三农,使得高利贷等非正规金融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旧社会高利贷与欺压百姓常常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常常戒备其发展,但当今社会它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真正现状,且这些民间借贷多发生在生活需求上。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是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农村金融抑制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因而使得农业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导致农户贷款意愿降低,从而导致农村投资不足。对于农户来说,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导致他们的投资需求强度不足,即农户对投资收益成本的权衡进而导致投资的意愿水平和投资动机不强烈。假定农村金融的供给不变,则需求程度决定于农户对收益的预期及成本的测算,成本降低或预期收益提高,则需求程度加大,融资行为就会更容易发生,反之则会形成融资惰性。我国农村生产性投资在农户投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正说明农户的生产性投资意愿正在弱化。农户金融需求强度降低的背后存在各种约束使其要么降低了收益的预期、要么提高了成本的估计。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实施的措施主要是以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的,几乎没有单独的法律条文与之对应或者这些文件的出台也不是基于专门的法律规定。针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意见、办法,每年不下几十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政策的执行往往大打折扣。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的执行者不愿代表国家,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且这种歪曲政策付出的代价不大,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责任。2006年虽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对于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该法其实间接的给排除在外了,且由于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各项针对三农的政策制定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由此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的波动受制于经济政策的波动。

(二)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

民间借贷一度被定为非法、商业银行被大家认为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信社合作性质名不副实、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种种现象似乎在违背经济规律,农民对金融产品有需求为何却没有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原因就在于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实行严格的管制,无论是农村金融市场还是城市的金融市场。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必须尽可能的获取借方的信息,但由于农民的大部分日常行为在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没有留下多少客观的信息,使得银行获取信息的费用太高,再加上我国利率被国家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商业银行就转向了那些容易获得信息,交易费用比较低的客户上。可见,要想让资本回流农村,要么通过法律强制国家商业银行必须将一部分资金投放农村,要么通过补贴让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要么放开利率完全市场化。

(三)农村金融组织的单一性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组织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与农信社组成,农信社的运作原理与商业银行几乎无异。而这些金融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运作,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存、贷、汇。西方典型农村金融模式中的保险、、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产品与服务在我国远没有形成

规模。机构种类的单一性、产品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多样需求。

(四)农业风险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两种方式进行灾害救助。第一种方式是由民政部门实施的政府农业灾害救济,但这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到国家财力不足的限制,而且不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投保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第二种方式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开办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这两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然而,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供给出现萎缩,尽管最近已经筹建了一些涉农保险公司,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巨大需求。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形式上看似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各个金融部门功能发挥不完善,既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金融日益成为经济核心的大趋势。因此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使农村金融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

(一)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从法律上规范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改进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技术,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其次要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和按照合作原则建立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民间金融共同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再次,中央银行要根据有关金融法律制度决定,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以维护其良好地运作,并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一个适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环境同样需要法制建设的保证与护航。

(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

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市场、农信社走商业化道路原因在于常规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无法克服与农户进行交易时过高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国家对利率实行管制,上下浮动的幅度是一定的。尽管现在民营资本进人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低了,但是决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力量是利润。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还有赖于利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和自由化,即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供给金融产品。但是短期内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补贴政策的支持,民营资本将很难在农村扎根。

(三)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国外成功的农村金融模式表明,政策性金融组织、商业性金融组织、合作性金融组织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很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市场定位,这是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其可以瞄准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较少涉及的领域,抓住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分支机构和调整经营战略的时机,加快发展,适当加强与大中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提高竞争力,同时业务经营要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和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地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鉴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包括通过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技术及金融支持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考虑组建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角色。其次,要尽快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双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2]丰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