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经济与管理

篇1

一、环境经济法律调整机制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必要性

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的形式,将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事实和行为确定为合法,以最大限度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一系列的立法过程之中,目的的设定是第一重要的,它体现着立法的价值观,这种目的理念支撑着立法的指导思想以及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建立。环境法的目的无疑就是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体现了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二元性,也就是既注意维护人类本身的健康,又不放弃对未来环境的保护和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之上。这一理念也是一项贯穿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始终的基本原则。然而,目前的环境现状,正亦步亦趋地与我们的环境立法目的走向反面。而综观我国的环境立法,通过大量的行政性质的硬性手段治理环境,既没有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亦没能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环境资源这一特殊的社会财富并不具有“外部经济性”,从而使得环境的利用主体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中,很少考虑到由此产生的对财产、人身、生产活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并将其折算到有关的产品成本或收益当中,而往往只考虑到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这种视环境价值为零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人们的经营理念,并因此也给人类带来了牺牲环境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惨痛代价,造成了环境的深度污染和破坏。针对这种情况,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念应运而生。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指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将环境与资源费用计算到产品成本中去,从而根本上反映产品的真正价值,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成本内部化理念源于20世纪中期产生的环境经济学。它的施行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的环境行政管理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地确立环境法律的经济手段,来确保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从而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结构,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合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二、环境经济法律机制的含义及在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中的体现

环境保护的经济法律体制是在现实社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也就是说,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性的手段。《21世纪议程》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政府,主要是工业国家的政府,但也有中欧、东欧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愈来愈多的采用面向市场的经济法律手段……。”因此,我们提出的环境经济法律体制是指以“生态人”理念为出发点,以兼顾环境道德、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环境价值、社会效益为标准,以含有生态效益的经济杠杆为主要调节方式的经济法律规制手段。环境经济法律机制的关键性优势在于,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针对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㈠环境资源的市场化,使环境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更为合理的有效利用,使污染者的经济成本随着污染物的多少而变化,从而激发生产者扩大技术投资,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有利于环境管理成本的降低。㈡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的环境经济保护措施,更体现了在污染分担上的公平原则,一改往日“公共绿地的悲剧”,而是采取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分担,而不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环境污损的成本。㈢刺激市场主体的环保积极性。一方面,污染者尽量选择经济上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或受行政管制,或利用市场手段发展无外部成本的生产方式,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环境的污染防治;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更积极地选用绿色健康的产品,因为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污染环境产品的成本价值高于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这样形成的价格差异自然让人们乐于“绿色消费”,从而有利环境污染的治理。目前,在环境保护立法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的交易制度,而在OECD国家广泛采用的税收和抵押金制度,虽在我国环境法的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但随着环保立法的不断完善其最终亦将被纳入到体系中来。首先,收费制度在我国体现为环境保护费的征收,它包括:⑴排污费的征收制度,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我国排污费的征收体现为强制性的特点,主要拟订“三废”排放标准,超过一定标准排污则收取一定费用。对于向大气、海洋、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排污即收费,进一步严格收费的标准。征收的排污费作为环境保护的专向基金,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按区域实行分级管理。⑵征收环境生态补偿费,是指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向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定数额费用。其主要适用于排污收费没有覆盖到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的开采、森林采伐、草原的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区的建设等。其次,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是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约束,之所以在此提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因为它是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基础。排污权交易是指排污单位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的交易。通过政府事先设定某一区域的总量调控,对该地区或空间内可容纳的最大污染物总量向企业进行分配,在初始分配后允许企业进行交易排污权,以此通过运用市场刺激机制,鼓励企业采用低费用、少污染的措施,将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税收制度。税收是指政府征收一定的环境税,主要包括产品税和排污税两种。产品税主要针对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如石油、煤、天然气、塑料制品等;而排污税,主要是针对污染企业,进行从源头控制到生产行为控制的全程控制,纳税主体主要是从事造纸、化工、冶炼等“夕阳产业”的生产企业。最后,环境抵押金制度,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在玻璃或塑料等容器(包装物)上或支付押金,以促使消费者退回或者循环使用这些容器或包装物。消费者在购买饮料等商品时,为包装或装有这些饮料或商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待消费者使用完毕,若消费者按消费的数量退回包装物或容器,则销售者根据这些数量退还给消费者预期支付的相应数目的押金;否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意愿返回这些包装物或容器,则相应地不能取回预先支付的押金。其实,这种环境保护措施在我国早已有之,例如早期牛奶瓶的处理就是这样。只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成为了消费的主导理念,以致于让人们遗忘了更重要的环境保护。所以,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我们有必要放弃一点方便,而采取环境保护的押金制度。除了以上这些环境经济法律手段的适用,还有环境发展基金、环境损害保险金等经济手续,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环保立法中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于环境经济法律的调整机制,最大限度地内部化环境成本,使环境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环境经济法律体制在环境立法中的发展方向

虽然环境经济法律体制已在环境法规中初步建立,各项经济手段的运用也得到了立法的肯认,但在经济手段的具体实施环节上还存在着亟待改善的地方:

㈠在征收环境税方面,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环境税收的计税依据是关键。首先,征收排污费的标准应该采用双重指标,即以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来计征税费,单一的计征标准往往造成显失公正,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的现象。《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经环境保护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单位核实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事实依据。”有经验证明,根据单一的排放浓度标准来征税,致使许多排放浓度小但排污量很大、污染严重的企业逃避了缴纳排污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公平性。

其次,排污费的收费税率根据污染物对环境危害程度大小不同实行多标准征收。按照《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附表的规定,个别工业密集、污染严重的城市,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征税标准进行适当调整。理想的税率计算方法是通过国家各级环保部门拍卖含不同污染元素(如含硫、氯等)的商品的生产权,同时与同类绿色产品的价格成本进行比较,综合平衡来确定相关税种的税率。

再次,注重间接课税手段的利用。例如,对于由于消费者的使用而造成污染的产品(例如,烟花爆竹),宜根据污染程度采取改变生产和需求结构的征管方式;对于其他产品则应当根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对其所用的原材料和能源施以不同税率。这样的产品如非绿色冰箱的生产。

最后,关于税费的管理和使用。环境污染税和产品税费的计征,应当纳入预算,作为环境保护的补助资金,按专向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之所以对税费进行严格的专款专用,就是为了制止和纠正环境税金被挤占、被挪用的的违法行为,以保证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在控制污染和促进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㈡在征收排污费方面,关键是要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要加大排污费的收费力度。以往的收费标准定位较低,这导致大多数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因为相比较下来似乎交纳排污费更合算一些,结果造成环境污染不但难以改观,甚至更为严重,征费的初衷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其次,推广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化的双收费制度。

再次,实行按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数量等多维度的量值进行计征的标准,同时对于多个因素造成的污染现象,即多因一果,实行全部征收排污费。

最后,同环境污染税金一样,通过独立核算,纳入专项帐户,保证资金的合理用途。

㈢建立并扶植环境经济法律体制下的新型活动主体。

首先,应该大力扶植专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实行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一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为“谁付费谁治理”,以降低治理费用,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效益。

其次,鉴于环境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为保障污染的及时整治,应建立类似“环境权益公司”的非营利组织以提高环境权益的保护效率。

再次,应当建立类似于“控污银行”的中介组织以期代替政府在环境资源交易市场的既担当组织者又充当中介机构的尴尬地位。

㈣针对我国现实的具体国情,在环境经济法律体制中适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取得环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首先,引进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篇2

关键词:环境管理;园林施工;法律保证;预测与决策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管理是贯穿于园林施工全阶段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已有大批专家学者从事相关研究[1-3]。Brennan M A[1]等人认为园林绿化施工过程需要结合周边的建筑考虑生物群落的搭配,从整体上保证环境管理的实现和后续工作进行。国内也有很多研究与之结论相近,强调城市居住区域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整体设计规划环境,以规划、景观和建筑完善环境[2],特别是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建筑及城市景观的作用尤为明显[3]。

环境管理基本理论及原则

2.1 环境管理基本理论

城市园林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管理首先是考虑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大脑对于客观需求所发出的个体缺乏上某种事物形成的主观状态,这又包括个人需求和群体需求。首先,园林施工中环境管理必须保证人的生理需求,这也是人类最为原始且最为基本的需求,保证环境给予人类较大的行为动力,方便人们衣、食、住、行以及新鲜空气等的索取。其次,环境中不允许出现对人生存存在威胁的因素,所有的园林元素保证对环境的安全控制,并实现稳定的、干净的且清洁的环境状态。再次,便于人们社交上的需要,环境要适宜人们日常交流,这就要求空气质量、温湿度控制和场地上的满足。另外,环境必须保证对人的尊重,以人的需要为核心,同时照顾人对于环境的动机,以园林激励模式实现环境的公平价值。最后,满足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环境促进社会提升的价值。

2.2 环境管理基本原则

2.2.1 双赢总体原则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双赢的原则已经皮鞭存在于社会、经济乃至于环境关系之中,逐渐同环境文化融合成新的观念,也就是双赢观念,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总体的原则。一方面,在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基于综合追求生态经济效益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目标。这就要求对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且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环境管理工作必须实现大到多地区、多区域,小到多部门间的双赢。

2.2.2 全过程实时控制原则

全过程实时控制实现了全面的持续性贯彻原则以及预防控制原则方面的环境保护策略。随着园林施工、工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操作实践的进行,大量末端治理产生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全过程实时控制就是以改正末端治理等不科学流程为基础,把握污染源头以预防园林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推行清洁施工意义重大。从空间控制的范围而言,需要从污染源的扩展控制拓宽到整个相域和所有活动区域的控制。从时间控制的范围而言,要全面考虑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对于可能危害到后代人的当代人不当园林施工行为坚决禁止或加以限制。

2.2.3 全民参与原则

环境管理中实现全民参与就是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成后强调全民权益,公民利用自己参与环境利益决策的权利,并对其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的原则。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中都明确规定了全民参与的保障措施。要求赋予全民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保护参与权,提供公民及社会组织园林施工中对于环境管理的信息,让公民有被动环境信息权利,同时公民拥有主动参与环境管理的权益。

环境管理控制手段

3.1 法律保证的环境管理手段

以法律形式强制执行环境管理的执行,是对人们社会关系行为标准实行调整最为有效的手段,保证了人们遵循环境管理的实施。针对环境管理制定法律法规具体化、定型化和条文化,保证建设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机器以法律强制性来保障。一方面,国家及地方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法律,对园林施工权限、义务和操作明晰化,以规范化文件强化城市环境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执行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要求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全民参与到法律规范规定的园林活动操作之中,维护城市的环境秩序。近年来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得到逐步完善,相应的环境执法力度也有所提升,这些都推动着城市环境管理事业的进步。

3.2 行政干预的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执行主体是政府各个部门,其发挥着国家及政府管理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法律监管下,各级环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自身行政权限执行的环境管理手段,这一形式极为行政干预的环境管理手段。其中主要的行政手段包括环境政策的颁布及执行、环境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和对于部分环境管理事务执行必要措施。通过行政干预可以实现权威化、强制化、具体化且规范化的环境管理。

3.3 经济导向的环境管理手段

通过经济导向手段执行环境管理指的是按照国家环境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遵循价值规律以限制性或者是鼓励性措施,调整园林施工中各个方面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促使施工建设过程中推动并促使相关企业污染的防治、逐渐消除污染,全面实现环境管理作用。最主要的经济导向手段包括三个方面,即:宏观调控、市场激励以及微观调整等经济手段。园林施工创造的商品主要针对环境,这些环境商品大部分使用都是免费的,不能体现其价值,通过商品价值间接调整才能予以补救。园林绿化中制定环境管理经济导向可以实现一劳永逸的绿化执行效果,宏观上调整并规范环境管理的价值,将公共物品支持力度以经济标准规范下来,市场刺激方面明细化企业对环境的义务,控制排污,微观上通过排污费用等经济制裁方法加以控制。

3.4 宣传教育的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战略性的措施即在于全民宣传教育,其为环境管理成败的关键,必须强化大众对环境管理的意识,做到全社会管理环境人人有责。弘扬环境道德和环境标准规范,大力倡导涉及环境各项活动的道德态度及行为规范,以一定程度环境上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及行为约束教育和影响社会舆论。环境道德基本原则包括正义原则、平等权利原则、节约原则和责任义务原则,让每个人认清身上所要承担的生态责任。首先,从高校引入专业人才参加到环境管理工作中,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建设者;其次,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环境,环境管理教育从小学、中学至非专业高等教育抓起;另外,扩大全民环境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及相关生态活动,发挥广大群众的学习积极性。

3.5 科技支持的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理念,合理执行,园林施工工作者及其他环境工作者要以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综合采用环境工程、环境预测、环境评估、环境监测和环境决策技术手段,不断强化环境管理的科学水平。一方面做到宏观的管理手段,通过环境预测、环境评价以及环境决策等技术,管理工作者实现宏观的控制效果。另一方面是对特定环境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标准,通过监测技术、整治技术和遥感成像技术等以规范化各类建设行为和经济生产行为。

环境管理综合方法应用

4.1 以环境评价带动环境管理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评析,用数据预测环境质量发展的趋势,继而评判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效应,科学管理环境可以起到对环境管理很好的带动作用。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深入剖析环境特性,对关系到的工程性质、能源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综合定性分析。

4.2 以环境预测推动环境管理的方法

选用较为成熟、通用且简便的方法进行环境影响预测,通过数学模式方法、物理模型方法、专业判断方法以及类比调查方法可以很好地保证环境管理的决策。

5.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的环境管理意义深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综合利用好法律保证、行政干预、经济导向、宣传教育以及科技支持等手段,运用环境评价和环境预测等方法全面实现园林施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Brennan M A, Luloff A E.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forested regions[J].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5,18(9):779-782.

篇3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新晨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篇4

一、提升管理强度,完善成本预算工作

在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在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过程势必会有松懈现象,故此,提升管理强度则成为非常必要的解决对策。举例来说,项目施工中领用材料和施工工艺以及承接一个项目后,需要先进行图纸会审,项目经理确定项目预算材料数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材料数量控制,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严防浪费现象发生;要严格对材料的数量,批次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这些环节是加强管理强度最直接的方式,既能有效减少材料的浪费,还利于培养员工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强调和实施,更利于推动成本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从整体出发,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战略观念,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为充分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信息与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拓宽信息的来源途径,丰富信息的传送方式,要保证传递到相关部门的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也为企业经营运转效率创造良好条件。设立内部经营管理系统,通过软件控制制度的执行,鉴于成本管理战略涉及的范围广泛,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势必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基于此,要充分发挥信息科学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处理工作,为满足成本管理战略的信息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三、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为保证企业在经济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比如,从战略角度上树立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站在成本管理的视角上想法设法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投放,全面发挥企业成本管理的自身作用,真正实现企业效益影响范畴的延伸。再者,在开展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进行深究,在此基础上来决策出成本的投放数量。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比如,需临时用工、用机械(含挖机、运输车辆),需要各工点技术干部或物质员提前申请,调度不再行使此职责,所有机械全部要履行验工计价程序,运输车辆也需要按照零星机械计价的方法给予办理。

四、完善监督体系,加强资金控制

资金是促进施工企业发展的支柱。在资金管理方面,加深对资金管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配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只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等部门管理好,企业就能得到良好发展,但监督职能的重要性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并没有给予其重视。完善资金管理监督,能够全面实现对资金的监督,包括对资金使用的事前预测、事中检查以及事后分析,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会导致监督作用发挥不到最优。故此,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加强资金控制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合理的机构设置与人员保障是推动企业成本管理有效实施的条件,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顺利施行开辟道理。故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同时,要建立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以及成本决策体系与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评体系,确保企业成本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也要以人为本的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员工的职业操守,切实有效降低成本,使企业成本管理迈向新的台阶。

篇5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1.1培养学生经济头脑,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中学德育的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按照社会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行的要求,开展德育,改革德育工作的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新德育观念,主要包括新的价值观,新的德育内容观、新的德育过程观、新的德育工作管理观。

德育内容观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适当地修正原有德育内容中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部分,使德育内容更加务实、有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德育内容需要突出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等内容,以弥补市场经济引发的消极、不良的东西。在形式上更强调生动可感,避免空洞说教。根据市场经济开放、竞争、创新的特点,德育应向培养学生拓宽视野,锐意创新、坚定果断、经济务实的品质方面转移。

1.2由"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全面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1.3树立正确的德育效果观,由"务虚"到"务实"。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2.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2.1创设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3.注重切身体验,建立评比竞赛制度

3.1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目前学校德育"假、大、空",教育效果甚微,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结合本地区的现实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企业见习实习中体会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结合地区特色、本校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体验活动。

3.2建立评比竞赛制度。学生会下设文体部、生活部、礼仪部等。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同时设立礼仪示范岗、礼仪示范生培训班、在思想道德和礼仪方面为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监督的作用。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授予其"五四表彰"或"礼仪示范标兵"等称号。这样的活动不仅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有督促管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这样的活动和组织中,让学生自己成为德育管理的主人,让学生既是德育管理的管理者,又是德育管理的被管理者,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4.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德育管理工作应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时时处处,它不只是一节课,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合作。我们不仅重视教育的三大支柱分别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以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人的一生发展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学龄前,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下长大,上学时期更是在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下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加强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影响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对孩子产生着无言而最直接的影响。

5.立足课堂,落实各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学阶段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时期,学校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场所。但往往各科教师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升华,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其实,中学各学科无论是政史地还是语数外,无论是体音美还是理化生也都包含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合作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这样,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班主任或是学生犯纪律时学校政教处的事,而应是各学科老师共同承担,这符合教学与育人的目的。只有各学科教师有意识地担当,落实各自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德育只是少数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学德育管理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有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使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教师设计这么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辩论、交流。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在答应开门的片刻,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阿姨;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种种的想法无法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5.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学习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介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就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生机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如:在讲《我的小手》一课时,首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面点图片,水果拼盘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制作,制作精美的面点不仅增加餐桌的喜庆气氛,而且能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及大脑创造思维的开发,以及激发学生制作面点及水果拼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己的创意。创作面点和水果拼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份作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如教学《我国的水资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税资源短缺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调查,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水资源短缺的资料。然后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把学生从网上收集了各种资料和自己补充的资料制成生动直观、学生易懂的网页,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上,给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搭设了平台。课堂上,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小组讨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激活了品德与生活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的课堂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超时空,多维感受,把课内、外知识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精神上得到了熏陶,在能力上得到了训练。提高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标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方案》

[3]《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小学信息技术,黄利锋)

[4]钟志贤.《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

篇6

关键词:装备环境; 工程管理; 环境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T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0102

1 引言

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是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前提,环境适应性对装备尤其重要。我国进行装备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实行管理,但是经过国人的不断努力,装备工作总体已经有很大提升,全面装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国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发展比较缓慢,由于观念的不同,国人对装备环境工程认知不足,所以装备环境工程各项制度与试验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从而造成我国装备适应性较低,使装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提高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研究装备环境适应性尤其重要。从根本出发,进行科学研究,使环境工程体系进一步细致化,以保证装备适应性强。

2 装备环境工程总体概念

装备环境工程能够试验不同环境对装备的影响程度,所以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至关重要。在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已经作为标准工程来进行开发,并使不同装备研究体系进行协助研究,使装备环境工程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与整个装备研究工程相互协调,共同整合成立整个系统。同时,装备环境工程试验目的是使装备在适应不同环境时,追求装备的性比价。使装备在耐不同环境设计时,进行规格准确的试验。

装备环境工程研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使环境测量设计全面,完全模拟不同环境,突出特点来进行试验,以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在装备环境工程试验方面,有关部门需要考虑装备的寿命周期,使环境技术综合考量装备的适用性,同时不损害装备的寿命周期,使装备环境适应性达到相关要求,以最适合性价比进行装备的生产和研究,不浪费资源,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

3 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有关部门对装备环境适应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我国固有观念不同,人们对装备环境适用性认知不足,使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发展缓慢,大多体现在装备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面对装备环境工程问题,缺少具体责任人进行承担。同时,有关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的了解,缺乏具体研究方法,我国有关责任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领导,使装备环境工程不能全面进行建设,使现有的制度不能落实,工程化管理措施无法实行。再者,有关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的监督,使装备研制部门对环境工程重视程度不足。

3.2 环境工程试验不规范

装备环境工程试验不全面,负责人用不规范技术进行试验,使装备试验不能通过不同环境要求。工程试验项目不全面,缺少环境特点试验,试验技术与试验设备操作不规范,导致装备寿命受到损伤。同时,试验项目要求不严格,缺少顺序安排过程。在试验过程中,有关负责人采取数值不对,缺乏相依据,无法进行对装备的判断。再者,试验过程比较简单,随意进行试验或是试验项目不全面,甚至在生产后进行环境试验补救,导致装备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浪费国家大量资源。有关部门对环境试验监督较少,缺乏正规质量认证部门,使装备数据缺少正规判定。另外,有关部门的试验场地与设备老旧化严重,试验人员缺乏正规培训,试验资格确认不及时,操作试验设备不规范。

3.3 环境试验方法较少

装备环境试验规范在一定程度可以预期装备寿命,不同环境对装备寿命损伤不同,我国目前有具体规定来规范环境试验项目,对装备进行综合性试验,或是运用不同环境的转变来进行装备试验。我国对于常见的环境项目能够具备相对准确的试验能力,能够使装备进行合理的试验,但是对于特点试验项目,或是综合性环境的试验,我国现有的环境试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缺乏相应的试验能力。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改革,装备试验能力也得到提高,但是我国应该更加重视装备环境试验,在原有的试验规格上进一步提高。

3.4 环境工程人才队伍建造不全面

装备环境适应性需要考虑不同领域内容进行研究,所以需要大量人才来建设装备环境工程。由于我国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的认知,使从事环境工程的人才大量流失,使环境工程发展比较缓慢。同时,环境工程在我国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无法进行系统管理。我国并没有设立专门学科来进行教学,培养人才能力不足,使我国环境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不全面,环境工程发展停滞不前,无法进行装备环境试验。

3.5 环境工程适用性研究程度不足

装备环境工程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环境适用性技术理论缺少更新,使我国现有环境适用性知识不完善,导致装备环境体系建设不全面,缺乏系统管理,使装备环境技术不能满足当下需求。装备适用性研究程度不足,虽然全面概括整体装备环境,但是使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发展进度缓慢。而且,由于我国发展比较晚,各项制度建设不够全面,装备环境适用性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缺少装备对比数据,使试验人员无法进行对比,导致环境试验不够全面。

4 完善装备环境工程问题的对策

4.1 有关部门需提高认知

装备环境工程需要进行发展,有关部门需加强对装备环境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装备适用性。针对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现有制度进行完善,对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有关部门需要统一安排,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我国需成立相应部门来进行管理,建立不同试验室等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责任具体化制度,注重加强对装备环境工程领导,在一定程度指导装备环境工程发展方向,使装备环境工程受到统一指挥,方便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4.2 增加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装备环境工程需要不同领域知识来进行试验,需要相应的人才与知识进行管理。由于我国受传统思想影响,使装备环境工程发展体系建设不全面,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管理,各部门比较松散,无法进行有机结合,效率低下。所以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装备环境工程制度,建设相应管理机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知识,进行充分研究,进一步提高环境试验准确度。同时,建设交流平台,使各行业进行密切交流,探讨试验技术与基础理论,使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大力发展,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

4.3 增加环境试验方法

装备环境试验需要相应能力来进行,由于我国装备种类繁多,环境试验方面比较复杂,但是我国综合性试验与特定试验方法比较少,导致装备试验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类问题,我国需要加强特定试验项目,按照装备寿命周期进行周密的环境试验,运用科学试验来判定装备对不同环境承受能力,试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操作,对试验样品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数据符合规范要求。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发展比较缓慢,各项制度建设不够全面,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依靠专业人才来建设制度,能够更好提现制度的合理化,制定专属装备环境工程制度,吸引外来人才。同时,加大对各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有关部门需要成立装备环境工程专有学科,进行系统化教学,使知识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装备环境工程大力发展,以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

4.5 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技术研究

装备环境适应性需要不同领域知识来进行管理,我国需要加强对装备环境适应性重视程度,建设基础技术与知识培养基地,使试验人员能够进行综合性环境试验,能够根据不同数据来进行装备判断。装备研制生产周期中,环境适应性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没有基础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就没有保证,发展将失去根基;不积极引进、学习、研究和应用各种新技术,环境适应性研究就难以取得突破,就可能停滞不前,必然制约装备的可靠性。对此各方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5 结语

全球化的发展,使信息流通加快,各行业发展也大大提高。装备环境工程需要有关部门重视,以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根据装备环境工程现有制度来进行管理,提高研究力度,使装备适合不同环境,防止损伤装备寿命。同时,国家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相互融合各科知识来培养人才,增加环境试验方法和项目,使装备能全面进行试验。有关部门也需要建设相应组织机构,更新原有信念,加强装备环境工程建设,提高装备环境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高化猛. 装备的体系适应性评估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6(6).

[2]裴嵩. 实施装备环境工程的探讨[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5(2).

[3]张 铮.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J].装备环境工程,2004(3):18~21.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约束;环境成本;环境政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05

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环境的约束,经济增长也从来没有摆脱环境的制约,环境可持续发展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学过度重视了经济增长问题,但是,经济学从来没有漠视环境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30年来,世界各国和国家社会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从追求增长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经济学理论也承继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环境问题。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环境问题分析的简要回顾

在所有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包括亚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的理论,都有关于经济增长受环境条件限制的论述[1]。新古典经济学也没有忽视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剑桥学派的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就曾经说,“在某种程度上,仅有两种产品,即自然界与人类。人类自身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所处的境况,其中自然界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一国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劳动和资本每年所能够生产的净产品总量是既定的’”[2]。这段论述表明,马歇尔把自然界和自然资源视为生产的根本性因素。在马歇尔之后,皮古在福利经济学中论述了环境对福利的影响,阿尔文•费雪在对资本做出各种定义时,将湖泊、河流等自然禀赋视为资本。郝特林在解释“后代需求”时提出的“使用者成本”在凯恩斯那里被用来解释“永久性收入”,即可持续性收入[3]。诚然,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里,新古典经济学几乎只强调经济增长问题,如哈罗德、多马、索洛、萨缪尔森等假设产出是由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决定的,并假设自然条件给定,将自然环境排除在生产函数之外,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只是强调储蓄、投资、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与劳动替代率等因素[4]。但是,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排除并未维持太久。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模型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稀缺性问题,如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Karl-Goran Maeler、剑桥大学的Partha Dasgupta、加拿大皇后大学的John Hartwick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 Solow等[5]。

二、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其一,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支出,使IS曲线向内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这种政策安排的结果是低的利率和低的产出水平,这种政策也称为“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其二,压缩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左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c点,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一致。这种政策称为“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其三,在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支出的同时,压缩货币供给,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就从a点移动到d点,保持利率不变的同时,使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相一致。这种政策称为“紧财政-紧货币政策”。

第二种情况是IS-LM模型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没有超出了环境成本可承受的限度。见图3。

图3显示,由于环境成本相对宽松,国民收入水平可以从Y0增长到YH,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扩大经济规模。这个结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政策方式中的任一政策方式达到:

其一,降低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使IS曲线向外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就从a点移动到b点。这种政策安排的结果是高的利率和高的产出水平,这种政策也称为“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其二,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右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c点,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一致。这种政策称为“松货币-紧财政政策”。

其三,在降低税收和增大政府支出的同时,增大货币供给,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d点,保持利率不变的同时,使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相一致。这种政策称为“松财政-松货币政策”。

四、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

在标准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总供给曲线(AS)是综合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因素和价格变化因素而推导出的一条曲线。引入环境成本因素,将改变总供给曲线。这里为简便起见,只考虑在总需求分析中引入环境成本因素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见图4。

图4a)中,L表示劳动力,在资本(K)和技术(T)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为Y=Y(L),这是不考虑环境约束的标准经济分析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后,国民收入方程为Y=Ye(L)。如果LF表示充分就业,那么,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就业水平为LN,也就是说,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就业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水平。

不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实际工资为wF,充分就业水平为LF,国民产出水平为YF,如果此时的商品市场均衡价格为PF,则名义工资水平为WF。图4d)显示了均衡价格为PF、均衡国民产出为YF的总供给曲线ASF。如果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且存在名义工资下降的刚性,那么总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表示为ASF的曲线部分;超过曲线部分的ASF则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明价格水平提高,名义工资水平提高,但总产出YF不变。

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国民总产出水平将由YF降低到PH。相应地,劳动力需求由D降低到De,因此,实际工资水平为wH。由于名义工资具有下降刚性,出现价格水平上升的压力,价格水平由PF上升到PH。考虑环境成本约束的总供给曲线为ASH。这样,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出现了失业LF-LN。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以下两种选择:

其一,投资于环境保护技术,保证环境资源高效率使用,从而使Ye(L)移动到Y(L)。这样的结果是总供给曲线ASH向右移动到ASF。

其二,增大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供给曲线由S移动到Se,这样,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五、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

凯恩斯的收入-支出一般均衡模型是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基础,见图5。

在国民产出模型中引入环境成本约束。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名义工资是富有弹性的,因此AS曲线便是一条产出最大化点上的垂直线。图5d)中的AD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国民收入的均衡状态,相应地又与图5b)中不同的总支出水平相联系,即当总支出E0(P0)相关的价格水平为P0,与总支出水平EF(PF)相关的价格水平为PF,P0>PF。

假设国民经济的初始均衡为总支出(E)与总收入(Y)之间的均衡,均衡点为E0。国民总产出水平为Y0,实际工资水平较低,为w0,此时的失业水平较高,为LF-L0。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经济刺激的干预措施,使支出线由E0移动到FF,从而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水平的总产出YF。经济刺激的干预措施同时也会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D0向DF移动,实际工资也随之由w0提高到wF。

上述模型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约束的凯恩斯总支出-总收入的一般均衡模型。如果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则总支出线无法超越Eh(Ph),那么,国民总产出也就只能够限于Yh。相应地,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工资水平为wh,失业水平为LF-Lh。

过去,一般认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措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影响[7]。现在看来,环境成本约束无疑也消减了经济刺激措施的效果。面对环境成本约束,政府消除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选择是:

投资于环境保护技术,保证环境资源高效率使用,从而使Ye(L)移动到Y(L);

压低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将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到Se。

六、环境约束下经济增长政策路径的简要归结

通过构建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IS-LM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和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宏观经济学框架下引入环境约束的分析,不难得出在环境约束下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路径。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下,不同的经济增长政策路径可以作以下简单的归纳。见表1。

[参考文献]

[1] Dasgupta P,Heal G M.Economic Theory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201-202.

[2] 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M].2nd Edition,Volume I,London:Macmillan,1891:199-300.

[3] Keynes J.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M].London:Macmillan,1936: 88.

[4] Samuelson P A,Nordhaus W.Economics[M].New York:McGraw-Hill,1990:76-77.

[5] Dasgupta P,Heal G M.Economic Theory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10-11.

[6] Todaro M P.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Addison Wesley,2000:86-87.

[7] Daly H E,Cobb J B.For the common Good:Redirecting the Economy Towards Community,the Environment,and a Sustainable Future[M].Boston:Beacon Press,1989:66-67.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Economic Growth: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acro-economics

YANG Pei-l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

当前,我国早已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承担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等重要任务和使命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具体实际,就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概况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经济学概念,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成本的概念问题还没有取得高度一致的共识。企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管理,是指围绕企业发展全局目标,按照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不断控制、改善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从而提升企业长久性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企业成本管理包括对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形成的产品成本所开展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环节和内容。

(二)成本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成本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成本信息,努力、持续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则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成本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材料、人工等产品成本,提高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增加国有企业的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过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环境成本管理难度加大

长期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生态恢复等任务越来越重。而循环经济是追求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型经济,它对资源能源节约、废弃物无害化排放、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提出很高要求,从而对企业研发设计能力、工艺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这就势必对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带来更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挑战。

(二)质量管理成本逐步增加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逐步把严重依赖资源消耗实现简单线形增长的传统经济模式,通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逐步转变为通过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生态型、环保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有企业要确保市场上的竞争性地位,必须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并加大对质量管理的人、财、物投入,这就会使得国有企业质量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难度增大

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生产发展的第一资源,对国有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具有关键和决定性作用。在循环经济背景下,需要更多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具备新价值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新经济观的技术性人才,这样一方面意味着国有企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单个人才资源市场物价的大幅上涨,这就势必人力资源工资性成本逐步增加。同时,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绿色生态意识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加大对存量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助推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

(四)销售成本管理难度提高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环境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国有企业产品在技术公关、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而减少利润空间,增加销售成本管理的难度。例如: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的一些商品可以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取得很好的价格竞争优势,在产品销售中成本较低,但随着各国对环境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因而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使得公司面临的销售成本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五)战略成本管理难度增大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为了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这就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成本问题。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成本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按照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从而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实现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信息的对称性、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

三、循环经济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篇9

摘要:云计算技术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云计算技术对图书馆资

>> 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策略 云计算环境影响下的图书馆展望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优化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 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与著作权保护 云环境下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虚拟化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创新 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低碳的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创新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专业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云计算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机制探讨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思想理念的转变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孔凡娟.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2).

[5]卢晓娟.云计算与未来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6).

[6]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

篇10

[关键词] 政府投资环境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