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

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 防洪

Abstract: Urban zoology to change development road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town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rea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 Huadian city Hongshilizi town overall planning " as an exampl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plan into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in the design and the depth of scientific planning, special plann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wage treatment; floo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镇生态环境现状

红石砬子镇是吉林省经济“十强镇” ,2009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全镇人口6.79万人,辖区面积1296.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10%,水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域内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坐落其境内,有“三湖连珠”之美,更有“森林水乡”之誉。“三湖”中的水资源是吉林省、黑龙江省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由于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森林的过度采伐,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湖”水质下降,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此吉林省政府于2011年下拨专项资金,用来制定《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中指出了“三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总体规划”设计不但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建设为着力点,而且要以创建生态家园为导向,突出生态安全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效指导红石砬子镇经济健康发展。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想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在遵循《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上,以松花江水系为纽带,坚决实施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推动“三湖”水资源的科学保护。“总体规划”设计是以污水处理、生态环境恢复、居民点防洪为设计重点,着力突出“三湖”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科学性,以达到优化生态环境、创建文明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目的,使红石砬子镇在规划期内形成沿江、沿铁路、沿主要公路的绿色经济走廊,使生态环境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家园,打造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作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强调保护历史遗迹,挖掘地域文化,突显生态环境的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并将创建生态环境、优化“三湖”水源作为规划方案的主要切入点。“总体规划”不但要遵照城市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以及旅游美学的要求,突显“森林水乡” 的自然特点,符合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更要符合生态安全、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总体规划”注重城市形象与风格的塑造,保护 “森林水乡”的自然风貌和景观特色,延续和传承松花江上的黑土地文化。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由于红石砬子镇自然环境复杂脆弱,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总体规划”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目标要分三个阶段:近期(2011-2015年)的主要目标是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中期(2016-2020年)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生态治理范围稳步扩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达到全面建成建康社会的环境要求。远期(2021-2030年)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红石砬子镇位于松花江 “三湖”两岸的台地之上,极容易受到洪水和泥石流的威胁。1995年、2010年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两次冲毁了防洪大堤,淹没了城乡低洼地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所以《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要紧紧围绕区域生态安全建设而进行设计:

1、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详细制定了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生态环境恢复是以“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退耕还水、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依据“总体规划”分以下三个时期:

近期规划(2011-2015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1500公顷,退耕还水15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00公顷。中期规划(2016-2020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增加10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00公顷。远期规划(2021-2030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增加5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0公顷。

2、污水处理规划

“污水处理规划”详细制定了污水处理方案,近期2011年至2013年完成临江污水处理厂、红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两个工程现已进入工程施工阶段,2014年完成白山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工艺,要求出水水质从国家一级B标准提高到国家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使用,将对提高“三湖”饮用水源质量,保护“三湖”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染、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防洪规划

“规划”详细制定了防洪方案,研究比较各种合理可行的防洪措施,并对规划修建的各类防洪工程的条件与作用进行估算分析,组成若干有代表性的防洪方案,包括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对其中的主要防洪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并根据设计流量拟定河道宽度、堤坝标高与纵断面形式等。“防洪规划”是按稳定水势利于行洪、防凌的要求,拟定防洪路线,确定护岸、堵汊、分水、疏浚、河道展宽、河道裁弯的工程地点。“分洪与泄洪工程”要对超过防护河段安全泄量的洪水,因地制宜确定分洪区域和行洪区域,根据国家防洪标准,科学控制洪水来源与泄洪量,拟定水库防洪限制水位、防洪蓄水位、防洪库容及其防洪调度方案等,并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在防洪调度中,既要考虑发挥各部门的综合职能,又要考虑防洪人员的安全,建全防洪安全措施,以达到洪灾损失最小和社会效益最大的目的。

结束语:

红石砬子镇是长白山下松花江流域的“重点旅游名镇” ,美丽的松花江从镇域中部穿过,辖“三湖”和国家级——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主动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相对接,在“长吉图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研究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总体架构科学严谨、论述严谨合理、依据连贯通透,规划内容丰富深入、条理清晰通畅的设计风格。《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正在付诸实施,红石砬子镇的经济必将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屠凤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J].未来与发展,2011(4)

篇2

关键词:中小河 河道治理 生物防护

一、河道化分

按河道自然条件,分为山区河道整治规划、平原河道整治规划和河口整治规划 。

1、山区河道的两岸多为基岩,河床多由基岩或粗沙、卵石组成,河床坡度陡、流速大、水位涨落快,但河床变形强度较小。山区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航运、工农业取水等,规划中应根据要求对渠化、治导等工程措施作出全面安排。

2、平原河道两岸多为冲积土壤,由于河道水沙作用和河岸土质的差异,形成微弯、蜿蜒、分叉和游荡等4种基本河型。平原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城市建设等,规划要根据不同河型和整治目标提出工程措施。对蜿蜒型河道,要力求通过整治使其成为微弯河道;对过度弯曲的河段,可考虑实施人工裁弯;对分叉型河道可考虑堵汉并流,将其整治成单一微弯河道,或使其形成稳定的汊道河段;对游荡型河道可护滩定弯,以弯导流,稳定河槽,控制流势。

3、河口段受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影响,河床演变复杂。整治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滩地利用等。规划可研究采用固滩护岸、堵汊并流、疏浚导流等工程措施。

二、河道基本特性和整治规划

河道基本特性及演变趋势分析包括对河道自然地理概况,来水、来沙特性,河岸土质、河床形态、历史演变、近期演变等特点和规律的分析,以及对河道演变趋势的预测。河道整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通过对已建整治工程现状的调查,探讨其实施过程、工程效果与主要的经验教训。

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化状态;在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某些工程的实施也常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并影响其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整治规划通常要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一部分。

三、中小河河道治理模式研究

辽宁省中小河流上修建堤防要求很多,需要治理的河流更多,因缺少治理所需资金,使中小河流治理缺乏系统性、彻底性,治理效果很不理想,严重滞后于大江大河的系统治理和防洪体系建设,未能建立中小河流防洪工程体系。近年来,中小河流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占辽宁省总洪涝损失的75%以上,成为辽宁省洪涝灾害的主体。以前,我们把治理重点放在水毁工程修复上,属于防御型被动性治理。每次暴雨洪水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单靠工程措施治理的河道,不能有效防御暴雨洪水;遭遇暴雨洪水袭击时,自身毁坏非常严重;甚至有些小河流的堤防或护岸工程年年治,年年毁。由于单纯的工程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新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科技人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资金等因素,在个别山区小河道治理中采用坝前留有5-10米,高0.5米的绿化台,人工栽柳或移栽枫柳杨,堤后栽植杨柳树的一种治河护岸(坡)的方法比较有效。中小河流治理是以枫杨柳为树种的生物防护技术,城市防洪是以修建宽体岸堤技术新建河堤,在堤坡中修建生物防护的戗台,达到河流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模式。在综合以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探索,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终于走出了一条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防护为主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生物防护工程技术。生物防护工程主要适用于洪水陡涨陡落、冲刷力强、持续时间短的山区河流中比较顺直的河段。经过对比试验,发现众多乔木中,枫杨柳树比较适合辽宁省东南部地区,属于胡桃科、阔叶乔灌两生树木,喜水,易栽植,生长速度快,并具有以下特点:①根系发达,二年生根系河株高相近,数有多高,根有多深的说法,具有较好的固滩保土作用;②具有乔灌双生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生长状态;③牛羊等大牲畜不食枝叶,便于管理和成活;④繁殖力强,可以自然修复,容易形成规模。这种新的治河理念,逐渐体现出较好的综合效益,经过总结和推广,目前建成的生物防护工程一半以上已经成林,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小河流治理生物防护工程已在抗御暴雨洪水中显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87年以来,省政府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辽宁省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各级水利部门对中小河流治理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努力寻找一条防洪保安,面向经济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防洪、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普兰店、庄河一带针对河道特性,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树种、积极施工、注重后期管理,建成了大量的生物防护工程,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开始采用生物防护工程。“十六大”以来,生态型河道建设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连市提出了“青草、清水、青蛙”的“三青”河道治理模式。青草代表河流全方位立体绿化,清水代表河水清洁无污染,青蛙代表河道生态结构良好。在长期的河道治理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宽窄结合、深浅兼顾、随弯就势、重点防护、生态优先、保障防洪”的河道治理规划建设思路,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整治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状态,尽可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篇3

一、全市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国家、省、市环保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突出抓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环保模范城区和生态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努力开创“十一五”环保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主要目标是:削减水主要污染物不低于2000吨,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6%,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6%;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不低于5000吨,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天数不低于303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分贝;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不低于95%,无危险废物排放;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40个;创建市级文明系统;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不低于70%。

围绕这总体工作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强化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

1、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的界限标志,完成对达连河、蚂蚁河、亮珠河,延寿新城、宾县二龙山、阿城西泉眼水库等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划定工作。全面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加强对四方台、朱顺屯、磨盘山饮用水源地和西泉眼备用水源地的监督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坚决取缔一级保护区内养殖业污染源、农用耕地、旅游设施和污水直排口,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土地、植被等开发活动。做好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及时水质月监测和年分析信息。继续开展松花江水质跟踪监测、评估、科研和防控工作,与上游城市建立水环境信息沟通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

2、强化重点流域和湖库区保护。制定并组织实施我市“十一五”松花江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在松花江干流及呼兰河、阿什河、五岳河、运粮河及何家沟等14条一级支流两侧5公里范围内,全面开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何家沟的平房、群力和信义沟、文昌三期工程、呼兰区老城区、松北区松浦和松乐、宾县宾西开发区、五常市五常镇、双城市双城镇、阿城市阿城镇、尚志市尚志镇等12个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文昌三期年内要通水运行。继续开展湖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对二龙山、太平湖、西泉眼等库区内日接待能力在50张床以上单位实施污水治理,限期达标排放。

3、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在石油炼制、炼焦、制革、电镀、化工、医药、食品和畜禽养殖等行业80家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50个清洁生产项目。对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的排污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对市区200家中型以上饮食服务业废水污染源分期分批进行治理,限期安装油水分离装置。按照新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对全市传染病、结核病医院等20家综合性医疗机构限期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二)大力推进环保模范城区和生态示范县(市)创建工作

1、强化目标管理。把环保模范城区、生态示范县(市)建设目标和“十一五” 环保任务,纳入区、县(市)长和有关部门环保目标责任状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和完成期限,并督促落实。进一步发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向领导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争取领导和横向部门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采取定期召开联席会和联络员会的方式,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完成各项创建指标。切实加强目标落实情况的日常协调、汇总、督办和检查,每月汇总综合,每季自检自查,年终全面检查考评,市局将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2、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在市区全面实行原煤散烧管制,加大锅炉、窑炉和除尘器改造力度,强力推进电、气、轻质油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广工作,清洁能源和洁净煤技术产品使用率达到95%以上。县(市)要以城关镇为重点,强化对超标炉、窑、灶的限期治理改造。协调推进道里三期、南岗西南部和各县(市)城关镇等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及并网工作,停用、拆除小锅炉150台,集中供热率达到61%。督促哈热电厂和化工热电厂完成粉煤灰储存场建设,哈药、东轻、松啤、哈航等20个大型企业完成封闭式储煤场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对道路、管线、拆迁工地采取围挡、湿式作业,残土拉运车辆采用密闭运输,裸露地进行软硬覆盖等防尘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三堆”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开展冒黑烟车专项检查,全面推行在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制度,市区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0%以上。强化饮食服务业油烟治理,在全市50家较大规模的饮食服务企业限期安装先进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3、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危险废物动态申报、经营许可证和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危险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储存、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在全市大专院校、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推进实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县(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和国环医疗垃圾处理场试运行。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全面开展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恢复治理工作,基本完成以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为重点的生态廊道、林地、草原湿地生态建设与恢复工程;完成方正蚂蚁河口、木兰沿江草原湿地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民主坝外、拉林河双城韩甸—万隆段防沙治沙工程计划的50%和30%;完成以阿什河、牛河等江河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重点的14个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计划的30%。抓好自然保护区的执法检查和晋档升级工作,大力推广“国有民营、国有民建”和“集中建设,分片管护”的管理经验。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1个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区。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阶段性工作任务。

5、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编制乡镇生态规划,全面开展以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垃圾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小能源建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在城乡结合部及流域5公里范围内村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城镇垃圾转移到农村,各区、县(市)要分别建设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申报工作,对污染严重的实行限期治理,依托制肥企业集中解决养殖小区和农村散户养殖污染问题,建设2个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点。

篇4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草原畜牧业现代化

1.对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概念、内涵的认识及理解

畜牧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包括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过程和现代畜牧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多数人对畜牧业现代化的理解是:在丰富的饲草料和优良的畜禽品种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现代化的手段,通过科学的经营,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和集约化的经营,实现畜牧业的稳定、高产、低成本、高效率,为社会提供日益增加的畜产品。也就是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它是把经济效益最大化视为主要目标,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很少考虑,是工业文明视域下的产物。这种畜牧业现代化的认识在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转变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是草原畜牧业也把经济效益最大化视为主要目标,带来了牲畜头数的大幅增加和畜产品不断增长,满足了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但同时,也付出了草地过度利用,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的沉重代价。

2.生态文明建设与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关系

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弥补传统畜牧业的缺陷,克服当前畜牧业的不足,促进当前现代草原畜牧业从经济目标优先的阶段向生态目标优先的阶段发展,就成为时代的要求。草原畜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游牧文明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生态观、“四季轮牧”合理利用草原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共同协作”节约劳动力成本、规避自然风险的组织形式”等等合理成分,另一方面要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提质增效,为市场提供数量有限但却质优畜产品,稳定牧民的收入,在草原畜牧业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为草原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牧区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使牧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牧民人均纯收入,并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北部生态屏障的功能的正常发挥做出贡献,实现“人口与经济、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传统草原畜牧业的合理性

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与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草原畜牧业本身包含着许多生态产业元素,是适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循环型、绿色生态产业。

传统草原畜牧业,又称之为游牧业,以游牧方式来实现经营目的草原畜牧业。传统草原畜牧业通过古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思维经营着畜牧业生产,在有些方面流露出神秘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传统的。但她却囊括了现代人所追求的许多,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机会的平等、环境的适应型、生态安全型、资源持续利用等,因此它更应是现代的,值得我们现代生产借鉴的东西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部门。

三、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不足及现代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正如上述,传统草原畜牧业蕴含很多生态文明元素,某种意义上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但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也表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生产条件的改善转变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但提高了生产成本,并没有完全改变其靠天养畜状态。众所周知,传统草原畜牧业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力的成分多,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自然条件好了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挫折也就比较大,一直被认为是发展不稳和脆弱性较大的生产部门。草畜双承包后,一方面通过草原建设、加大棚圈基础设施投入、改进防疫技术等使其发展趋于稳定,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但另一方面,这些建设也增加的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成本,不仅失去了传统草原畜牧业成本优势,甚至引起一些生态和社会问题,提高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而大部分中、小牧户由于建设力度不够、投入不足及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技能,靠天养畜仍较普遍。

2.人、草、畜矛盾突

现。草原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农区及城郊畜牧业,单位面积内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相对要求不高, 是一个以天然草地生产力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主导型的产业。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 牧业人口的成倍增加, 牲畜头数的快速发展, 多数草原牧区长期超载, 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草原牧区以往的人均草地资源相对优势逐渐下降和消失,人、畜和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3.草原沙化、退化严重。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投入,干旱草原恢复时间较长、建设与破坏并存、恢复和保护措施不当、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建设成效大打折扣。因此,草原退化、沙化仍在延续,仍然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和瓶颈。

4.草原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牧区的生产方式仍然以自然放牧加冷季补饲为主,集约化、产业化的程度很低,全区主要草食家畜中除牛的出栏率(34. 4 %)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羊的出栏率为52. 5 % ,比全国水平低17. 5 个百分点,有许多旗县牲畜出栏率处在40 %以下、母畜存栏比重为30 %~40 % ,牧区绵羊的繁殖成活率仅在80 % ,山羊和牛则更低。

5.草原畜牧业结构单一。如果传统草原畜牧业强调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那么草原畜牧业发展到今天更多地强调对市场的适应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规则驾驭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市场本身特有的滞后性、盲目性却把草原畜牧业带入发展的恶性循环。在生产中忽略了草场的承载能力、五畜的自然地理适应性,肆无忌惮地扩大生产规模、遍地饲养市场看好的山羊、绵羊、牛等单一畜种,盲目进行所谓的品种改良等。  四、促进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传统草原畜牧业在某些方面虽蕴含着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元素,但发展到今日,它已失去本身所拥有的优越性,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草原畜牧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即要走建设草原畜牧业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继续加大草原的投资力度,建设、利用和恢复并行。经历数十年的强度利用及近几年世界性气候变化导致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不堪一击,再也不能承受任何冲击。因此,不管出于何种理由,保护草原生态刻不容缓,国家和自治区必须继续加大对草原生态的投资力度,完善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的各种制度安排。同时,把握好建设、利用和恢复的程度,以达到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并重的目的。

2.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实现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在草原牧区,通过人口转移和适度控制把大部分草场留给善管理、会经营的牧民,使他们经营以放牧为主的草原畜牧业,保证所产畜牧产品的绿色、品牌优势;在农牧交所带、城郊和园区,利用农区或农牧交所带的资源优势,运用现代育肥技术,对草原牧区半成品畜进行育肥,进而提高其增加值。

3.加强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服务力度。要进一步稳定基层畜牧业科技队伍、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通过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饲养方式,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

总之,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草原畜牧业必须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人口适度条件下,占据适合放牧畜牧业发展的有利生态位,利用现代技术,依靠市场经济手段,通过合作化和产业化等有效途径,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资源持续利用型、生态友好型、科技密集型、加工增值型融为一体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现代化草原畜牧业。(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牧区经营管理站)

参考资料:

[1]邢可霞、王青立,“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农牧业未来发展_兼论如何实现中国农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农牧业环境与发展,2007.06。

[2]孟淑红、图雅,“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北方经济,2006.09。

篇5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要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城市湿地合理的利用,在保证湿地资源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利用。

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规划目标

对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是: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多是多层次的,如伦敦湿地中心的主要目标是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游憩;崇明东滩湿地主要的目标保护湿地生物栖息地。

3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随着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各个省市的建立,建设部于2005年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都作了规范,希望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时在保护和开发中找到指导依据。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1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为各种湿地生物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在湿地景观营建中,有计划的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乡土物种的采用有助于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于维持和协调对于外来物种要慎重使用,否则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如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引入的互花米草导致水质污染,滇池的凤眼莲造成水体污染,堵塞下流河道。

3.2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城市湿地由于受到城市化的破坏,城市的湿地连通性差,破碎化程度严重,湿地面积骤减,要将破碎的湿地合理的整合成为畅通的生物生态环境,必须增强整个湿地系统内各个部分的连通性。此外,湿地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和环境相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例如,西湖湖西湿地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将原来被阻隔的山水完全相融,同时还形成了山水之间的过渡带,新拓展4个相互贯通的水域,它们分别是:金沙港、茅家埠、乌龟潭、浴鸽湾。河湾港汉丰富多变的水系形式,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空间,而湖西地区也因此成为锦鳞可数,水草丰盈的湿地。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因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功能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都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在对湿地的整体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发展(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城市湿地规划的目的。在进行湿地规划之前要调查原有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情况,充分理解原有场址的特点,利用原有的水源、植物、地形地势等基本状况进行规划,才可以保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如香港湿地,在保护湿地系统的同时还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规划,形成了一个面积约60平方千米的生态缓解区,将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

3.3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湿地原有的水、生物、气候等各方面的资源,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可持续性意味着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需求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保护、回收利用的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在建设中使用高能效、生态型的资料和工艺等手段,尽可能的使湿地资源保持在弹性范围以内,实现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近、长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在城市公园中使用人工湿地就是一个资源回收利用的最好方法。

3.4综合协调合理利用原则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湿地公园内包涵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所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湿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城市公路;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国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维与战略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其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建设和谐公路是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社会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路事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克服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使得公路事业外部环境和谐;(2)公路事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即公路事业自身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也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

具体而言,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指: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能力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公路;建设功能齐全、质量过硬、方便出行的公路;建设整体和谐、出行安全舒适、快捷的公路;建设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绿色公路;建设以最少资源达到最有效果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路。

2 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公路建设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即社会发展需求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就必须保证公路投资项目的超前性与效益性,尤其是公路事业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高度重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此建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事业。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及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关系。目前,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公路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公路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以持续发展的科学原理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尽量做到对环境破坏最小化,公路安全舒适度及运输能力最大化,公路周边景观系统化。因此,公路建设不仅要具备安全舒适性及运输能力,更要处理好与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关系。

3 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高效原则。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体现在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及高效性,公路建设中必然要求运输高效便利、行车安全舒适、降低经济损耗以及减小生态环境污染,这就要求公路建设要遵循安全高效原则;(2)和谐统一原则。公路建设应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解决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公路建设由于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不得不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公路建设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实现对周边环境最小破坏与最大限度恢复相统一;(3)废物回收利用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废渣经过处理用来作为筑路材料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废物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为工业解决废渣存储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公路施工成本,具有十分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 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及措施

(1)科学合理规划,构建公路网络。科学合理的规划公路网络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确定公路总体规划要遵循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第二,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公路规划应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规划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协调好区内外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才能系统的对公路进行宏观规划与控制;第三,经济适用性原则,公路网络总体规划不仅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工程经济适用性。

(2)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公路”。“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贯穿于公路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去,公路建设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以此来全面提升现代化公路的层次,努力为社会与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公路服务,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将安全管理与施工理念融入到公路工程建设中去,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创建安全、优质的公路工程。另外,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公路的绿化质量,创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3)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公路。国家应逐步建立与完善公路环境保护法,使得公路绿化、生态保护及噪声防治更加规范化与法制化,将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资源有效利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构建“节约环保型公路”。因此,公路建设既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搞过度建设,也不能影响与制约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做到不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与资源。

5 总结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为了发挥公路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支撑与先导的重要作用,公路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协调好公路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人民提供安全、便捷、环保的运输服务。因此,公路建设应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公路事业。

参考文献

[1]李广英,张同作.公路建设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青海交通科技. 2003:(03).

篇7

答:标准设立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引导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推进草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提质增效,加快我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态家庭牧场,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促进草原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标准以实现畜牧业生产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为目标,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生态效益体现为促进天然草牧场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优质牧草比重等主要指标保持稳定进而持续提高,草牧场压力减轻,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人工草地和饲草产量增加,为牧区、半农半牧区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创造条件,使草原畜牧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提高草原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快畜群周转,增强防灾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经济效益目标是使家庭牧场年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嘎查平均水平,年增长幅度高于所在地区平均水平。2012年全区计划在牧区创建生态家庭牧场500个。

问: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组织形式有哪些?

答:标准主要适用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旗县,建设主体可以是独立的牧业养殖户,也可以是通过自愿合作、入股等形式组成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牧户形成的联户牧场等。具体形式例如:一是规模户自建型,指养殖大户依靠自身直接投资兴建的家庭牧场;二是联户型,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牧户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租赁流转草牧场形成的联户经营模式;三是公司型,指牧户间通过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按照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经营牧场。在经营管理方面,标准对发展生态家庭牧场的养殖户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牧业大户要加入本嘎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与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建立产销合作关系,订单出栏,实行产业化经营。

问: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对家庭牧场的生产规模有什么要求?

答: 标准主要在饲草生产、牲畜种群、养殖规模及建设布局等4个方面对家庭牧场的生产规模做了具体规定。饲草生产方面,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经营草牧场达到10000亩以上,其它地区草牧场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其中半农半牧区旗县在3000亩以上;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牧场达到20000亩以上;具备种植多年生产优质牧草或高产青贮饲料作物条件的地区,应配套节水灌溉高产饲草料基地不低于50亩。在牲畜种群方面,牲畜必须是通过提纯复壮的地方良种或通过选育提高及杂交改良的引进品种,具备适应性强、个体生产性能好、市场需求大、资源消耗少、经营效益高等基本特点。种公畜达到国家标准,基础母羊达到群体80%以上,基础母牛达到群体70%以上。分群饲养管理,畜群达到标准化。绒山羊羊绒平均细度在15.5微米以内;细毛羊羊毛平均细度21.5微米以下;肉羊6—8月龄出栏,胴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肉牛月龄在18~24个月育肥出栏,平均胴体重达到210千克。在养殖规模方面,牧区每年基础母羊要达到500只,半农半牧区基础母羊达到300只,或育肥出栏肉羊500只以上,荒漠、半荒漠草原育肥出栏肉羊300只以上;每年基础母牛达到100头以上,或出栏育肥牛200头以上。在生产布局方面,符合旗县、苏木、嘎查畜牧业生产建设发展规划,与周边饲草料生产加工、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畜产品加工销售形成较为完整配套的生产体系,相对集中连片,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

问: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对家庭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哪些规定?

答: 标准重点在牲畜棚圈、饲草料库、人畜用水、仪器设备、配种设施以及粪污处理等方面对生态家庭牧场的设施建设进行了规范,同时也兼顾牧场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设备。对生产设施的要求包括:配有标准化永久性封闭式或半开放式采光暖棚,暖棚面积达到牲畜饲养量需求,越冬畜暖棚面积每只羊不少于1.5平方米、牛不少于5平方米;配备单独接羔室或产房、运动场等;拥有与畜群规模相匹配的储草库、青贮窖、饲料库及草料调制室;水源井和提水饮水设施齐全,能够满足人畜饮水及人工饲草料地灌溉需求,实现机械取水、节水灌溉;拥有畜牧业生产所需配套机械设备和仪器设备,饲草料种植、收获和加工以及牲畜剪毛、防疫、消毒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所在嘎查村或牧户个人建有人工授精站点或冷配站点1处,工作用房不小于15平方米,并配备配种器材、液氮罐及小型运输工具;具备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实现资源化利用,养殖环境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生活设施的要求包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话、通广播、通电视和通网络;生活区与生产区相对分离,环境清洁;房屋设计别致,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家电、采暖、卫生功能设施齐全。

问: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对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有什么要求?

篇8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生态建设

0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进行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以林业的长远发展为背景,以保护林内生物为责任,以恢复林区环境为己任,以恢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系统过程。

1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离不开林业的支持。森林覆盖是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通过人为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类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持一种文明共进的状态。人类活动不再以牺牲其它生物为代价,林区内的所有动植物及相互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都将被人类所保护,以此形成小环境的生态恢复。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大目标驱使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1.2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迫使林业以恢复林区生态环境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林分沉积、更新和开发。林区的活动以恢复生态环境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林业的经济收益,恢复林区内各种各样生态小环境走向良性循环。一个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全国的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量变引发质变,使得全国生态环境收获良好的恢复成果。

2林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当前人类生存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负面形势,此形势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国家一切发展目标的首要内容。所以,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恢复自然、保护自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稳固水土、保持湿地面积、绿化国土资源、缩减荒漠化面积的主要手段则是森林的固碳累积。林分的沉淀,林内生物的有效保护是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以保护代替开发的一种生态经济手段。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性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表1是近几年来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和几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情况。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尽管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上升的速度着实较慢,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正在以微小的差跟在减少,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总的来说,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了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2]。

3生态文明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纵观世界发展对木材的应用可以将林业的发展归结为原始应用、工业发展综合应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应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林木的应用是不同社会文明状态下,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的结果。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恢复为目标,兼顾经济、人文、社会、生态等和谐发展,齐发共进实现共嬴。在这一形势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是多目标、多途径,以科学的管理技术来配合林分新旧更替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营模式。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对林区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以林分的可持续性沉积为手段,恢复林区内生态多样性,尽可能保护林区内食用链上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无害化林业经营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森林规划,以展示森林对环境的多种有益功能为前提,实现保护土壤、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为林区内的动植物提供安全、优质的生境。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环境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兼顾恢复优质的生态系统、实现林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扩大,林产品的累积和可持续化应用,林产品的可持续化生产、增加林区覆盖率等发展功能和发展模式,从而展现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4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更新营林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林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注重科技的更新。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才能保证林区的经济与生态兼顾。首先要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林区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更新生态文明理念,以市场运作和市场需求为依托,不断更新营林的核心技术,在恢复生态的前提下,以科技实现企业效益,推动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尽快完成科技成果化,以科技成果引导林区可持续化发展,使其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实现林区多目标多功能化发展。最后,鼓励创新研究,加强首营树种的搭配和创新,改变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4.2科学配套林业结构

这里所说的林业结包括林区内林分结构和林区企业结构。对于前者而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产高效地进行树种的多层化搭配,并根据地形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树种布局,实现高低层次、丛灌搭配,实现集约化林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发挥优势树种的生态功能,以营林科技为支撑,解决好优势树种的消耗和再生。配合科学的密度规划、营林管理、轮作混交等措施,实现林分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应用。对于后者而言,林业生产催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每一种产业都相应发展多家企业。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优化企业结构时,要以生产力为布局,陶汰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和落后企业,进行资源优化利用和人才输导,稳定社会局面,促进文明和谐局势。对于优势企业,要加强科技引导,以产业带动形式,推动企业完成结构布局。同时鼓励企业重组优化。

4.3探索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发展道路和模式终将被历史所陶汰。因此,必须在林业经营活动中,寻找生态契合点。这就要求林区要以科学保育为手段,以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内容,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以恢复林区生态环境为目标的林业经营活动,才能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

5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技术内涵、经营理念,才能实现林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生物多样性,发挥林区的功能特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建成,程宝栋,印中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中.资源与环境,2008,18(4):139-142.

[2]苏惠超.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3(6):320-321.

[3]张晓军.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篇9

(一)生态税是一个税收体系而非一种税种

对于生态税的理解有狭义、广义和更广义三种。生态税在狭义上讲仅仅指的是排污税,排污税由垃圾税、废水排放税、二氧化硫税等组成;生态税在广义上讲又可以分为排污税类和资源税(如矿产资源税、抽取地下水税、土地使用税);生态税从更广义上讲又可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破坏程度及环境污染程度较大的成品征收的消费税。例如我国税收制度下对不可再生资源及对环境污染较大产品征收高额燃油税,就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二是资源税,这是指对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以更好的体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三是排污税,即按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和种类向排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四是准环境税,相当于税收里面的各种收费,如排污费、管理自然资源使用时所收取的各种费用,例如开发使用费(土地使用费、水资源费)、补偿费、保护管理费等。五是其他税收手段,即对有害环境的产品或环境友好产品或者企业采取其他税收手段,如差别税类或税收优惠等。

(二)生态税收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

征收生态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促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从生态税的目的性出发,生态税又兼具工具性。首先,生态税是作为一种筹取征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工具,生态税金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通常作为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保护的专款来发挥执行其作用的。其次,生态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性工具。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生态税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反之,政府可以通过生态税这种激励性工具来刺激企业研究和开发治污、节能的新技术新方法,使企业或个人起到降低污染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最后,生态税是使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工具。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明白:首先,生态税不能成为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措施,不能用来防范环境资源的有偿出让。其次,生态税金并不能代替环境损害的赔偿金。生态税金主要用于弥补国家环境资源管理费用及无法确认环境资源损害人而又需要对环境资源恢复、治理的公共投入部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基金和生态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途径。

(三)生态税收具有正反调节作用

生态税制可以通过设计差别税率或者优惠措施来激励或抑制纳税人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造成的正负生态影响。同时,生态税所传输的市场信号也可以通过利益诱导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而抑制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

二、构建我国生态税制的构想

(一)我国生态税制目标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从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生态税的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三种。而生态税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由其目标模式决定的。生态税制短期目标可以包括三方面:一是减少污染产品的消费;二是筹集资金;三是取代现有规章制度。而中介目标主要包括:减少污染、减少能源使用、减少自然资源使用、发展及引导循环利用、促成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提升财政收入,矫正市场失灵,以提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生态税制的总目标。

(二)我国生态税制目的实施的模式选择和步骤

选择一定的生态税目标实现模式才能实现生态税制的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一般国家生态税目的实现模式多是循序渐进的,即修正现行税制,剔除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因素和税法条款,引入有利于生态保护功能的税因素和条款,逐渐增加生态保护税收要素比例,而这只是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对具有生态税收基础的税种的改革,并开征新的生态税种,初步构建生态税种体系,形成基础性生态税制。第三步是使税种之间更好地协调和配合就要完善生态税制,细化生态税种。第四步是对税制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要根据生态税制目标的总体要求来进行,即实现生态税收改革。目前,我国实现生态税制目标的模式第一步已经走完。第二步实施阶段,是确定我国生态税制的目标实现模式,以加大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效,因为我国目前生态税制缺位、税制设计中没有生态税收的思想和生态税种,因此,应借鉴国外与我国经济发展背景相同的国家在生态税制方法的经验,例如波兰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三)我国生态税具体税种制度的构建

迄今我国确保实施生态税制目标的模式是对通过对生态税收基础的水中进行改造,从而开征新的税种,创建初步的生态税种体制,并形成基础性生态税制。因此,按照不同进程逐步有序实施,重点突出突出税负调节的预防功能和坚持税款专用等原则,构建我国生态税制的两大税种,下分自然资源税制度及排污税制度两大子税制。其中,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税(狭义上的)虽然在当初设定目标上市调节级差收入的,但在实效上是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效应的,所以属于本文所说的具有生态税收基础的税种,只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种,我们也可以将其成为生态资源税。

(四)我国生态税征收管理制度的构建

篇10

[摘要]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