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

篇1

截至2012年5月底,安徽省财政累计拨付交通建设专项资金70亿元,预计全年财政投资将超过100亿元,这将有力带动社会资金投向交通建设领域,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立体交通”。

2012年1~5月,安徽财政资金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码头航道水运设施等建设上同比增加投资近40亿元,增幅近120%。截至5月底,安徽省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5.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2.9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4.3亿元,同比增长24.5%。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1.7亿元,同比增长10%;国省道路网改造完成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25.1%;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呈增长态势,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县乡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9.9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6.9亿元,同比增长224.5%。

(章韬)

福建建设4550km绿色交通生态长廊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印发了《2012年绿色交通“生态长廊”建设实施方案》,决定在继续实施公路绿色通道工程的基础上,启动4550km的绿色交通“生态长廊”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绿化美化水平。

根据《方案》,每个设区市要抓一条高速公路“生态长廊”的建设,2012年要实施1350km。重点提升沈海高速公路福建段的绿化水平,绿化面积超过1400万m2。对公路沿途精心设计,内侧种植开花灌木,中间种植开花中等乔木,外侧种植成排大乔木,营造梯次美感。中央分隔带以灌木为主,实现防眩效果。在碎落台和上边坡开展垂直绿化,使植被错落有致。在互通立交、出入口、服务区广场、铁路公路夹角地、空旷地等区域建设“大花篮”,打造园林景观;服务区还将点缀假山、石雕、园景,使绿化、美化、彩化全面结合。

(张波)

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预计年底通车

肖安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保山市获悉,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不含龙江特大桥)预计将于2012年年底通车。作为中国至印度国际公路的一段,保腾高速将缩短昆明至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的车程。

保腾高速公路起于保龙高速公路小田坝,止于腾冲县中和乡毛家营村,连接已经建成通车的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全长63.87km。线路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80km,批准概算投资63.72亿元。

保腾高速从昆明经腾冲出境,经缅甸北部密支那等地,到达印度雷多,是二战期间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线路走向。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动这条公路的升级改造,促进孟、中、印、缅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肖安)

2013年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5000km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介绍,2013年,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5000km,到2015年,通车总里程将达到6350km,建成18条进出川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网。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要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强化监督,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强化农村公路日常管养和预防性养护,推进样板示范路和养护示范街镇建设,实现公路通行环境“畅、安、舒、美”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一)管养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加强后续管理、保障农村公路持续通行能力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认识,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浓厚氛围,营造“政府重视、上下联动、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管养机制进一步健全。通过活动开展,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资金落实、专款专用的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管养成效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公路实现常态化管养,保持路面平整、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沿线设施完好,标志标牌和安保设施齐全完善、绿化美观,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综合好路率达到75%以上,形成“五纵、六横、二环”的文明样板路网络。

(四)管养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体系,保证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三、活动范围

全区所有农村公路,包括除国、省道干线以外的所有县道、乡道和村道。

四、考核标准

农村公路管养检查考核标准参照《市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检查考核方案》和《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区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考核评分表》附后)。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2月)。区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各街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各街镇认真查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深入组织开展路容路貌整治、边沟疏通、公路绿化、文明样板路建设、危(窄)桥整治、标准化养护站建设、路田(路宅)分家和公路安保“八项养护工程”。通过活动开展,到2011年底,全区206公里县道及部分主要乡道基本实现标准化养护,宜林路段全部进行绿化,加强路域环境整治,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到2013年底,完成所有农村公路管养提升工作,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的总体目标,基本建立符合我区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正常化和规范化。

区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并及时通报情况,保证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结评比阶段(2011年—2013年每年年终)。认真总结“农村公路管理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组织成果展示和综合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六、工作措施

(一)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优势,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喷涂标语等各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街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制度、图表上墙,内业资料齐全;村村要有养护员,制订《乡村公路管护村规民约》。二是落实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业务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养路工养护技能。三是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养路工上路作业时机具齐全,穿着安全标志服,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四是完善养护资金管理制度。积极筹措养护专项资金并及时足额到位,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五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完善考核办法,做到年年有计划、有目标、有安排,月月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六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制定奖惩措施,严格兑现奖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加强公路养护。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一是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公路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路容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结构物完好、标志标线齐全醒目、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定期召开养护工作例会。二是加强养护巡查。对影响交通安全的公路病害,应及时、快速处治,消除隐患;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交通中断,应迅速上报并设立醒目、规范的警告标志,及时组织进行抢修。三是打造养护样板示范路。每个街镇必须创建以县、乡道为主的1—2条养护样板示范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四)加强路域综合整治。各街镇与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管执法、工商、交警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综合环境整治工作,积极组织沿线村民开展公路两侧违法违章建筑物整治、取缔占道经营集市贸易、堆积物清除,公路排水边沟开挖、路肩培土拓宽等工作。可结合环卫进农村、农田水利整修、关停沿线石料场等工作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改变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以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环境美观。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巡查治理力度,鼓励沿线村组及村民提高爱路护路意识,及时举报、制止损坏破坏公路行为,有效保护路产路权,保障交通安全。对因违法占路引发安全事故诉讼案件的街镇,要视情节轻重扣减养护补助资金。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公路环评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7021703

1引言

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工程项目在计划阶段或计划正式实施前,对其生产过程排放污染物而引发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八项主要内容中,明确规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确定为开发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前置程序,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成为其他审批环节的前提,即在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时,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否则,相关部门一律不予立项或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但实际上,开发建设项目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数量与应编报的总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之编报环境影响的从业人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不甚了解,在一些环境影响报告中却一味地将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抄袭过来,不做任何分析,造成内容冗杂,无法突出重点。一般来说,部、省级审批的大、中型项目,建设单位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水土保持方案比较完善,落实比较到位,监理、监测和竣工验收的各项程序健全,治理效果明显。但市、县审批的中、小型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项目在水保监督部门的催办下虽然编报了方案,但又不落实治理措施,更谈不上竣工验收等环节。个别建设项目,视法律、法规于不顾,执意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不按规范操作,滥挖乱倒,损坏地貌,压埋植被,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灾害性气候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行政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审批建设项目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

部分中、小型建设项目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对编报水土保持只是形式上的强调,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大部分建设项目在批准实施并已造成水土流失后,水保监督部门才跟踪催报方案,进行补救。二是项目建设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极不相适应,违背了水土保持法确立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初衷和原则。三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以眼前利益、自身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阻挠、干预水土保持工作,把减免水土流失补偿费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会重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执行,加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重视环保工作,环评工作开展以来,不断完善,从业人员从培训到管理十分规范,工作比较顺利。但是,由于水土保持方案工作的滞后,造成有些项目环评工作中水土保持措施没有针对性,施工期间造成大的环境问题。为了能使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双赢,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从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源头抓起,把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的先决条件来管理,否则生态环境问题仍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实。所以,理顺这一关系,是解决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

3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关系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研究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对周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的影响。而水土保持方案,主要解决的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坡面、损坏地貌、破坏植被和堆放的废弃物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预防和保护,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纯净水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强调“局部剖析”,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的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为造成地貌、植被的破坏和影响进行防治和改善。从建设时序上讲,“环评”研究解决的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方案”解决的是建设过程破坏的地貌植被。从建设内容上讲,“环评”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方案”是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从建设意义上讲,都是以改善环境为目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是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替代。

4协调理顺建设单位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关系

治理与保护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是基础,组织实施是关键。建设单位既是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单位,又是方案的组织实施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后,建设单位职责是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制定实施计划,组织招投标,落实监理和监测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治理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开展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地方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加强联系,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原则,水土保持监督部门职责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遵循“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与建设单位共同联手,创建生态环境的建设平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保持工作的要点

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是由于人为开挖坡面或堆放固体废弃物(废土、废渣及其他建筑材料)而造成的岩、土及其混合物的搬运、迁移和沉积过程,其结果必然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1]。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如何全面考虑水土流失点、正确预测水土流失量、切实可行地提出消除或减少不利影响的防护措施,是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南方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以本地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对南方地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流失评价要点展开讨论,旨在为南方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5.1南方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南方地区湿热多雨,地质状况复杂,各种特殊土分布广泛,如膨胀土、高液限土、过湿土、软土、风化岩等。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河岸的拓宽开挖、道路修筑、河岸砌护等工程动用的土石方开挖量大,使岩土物质与原地面相比,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1)路堑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且广泛。公路的挖方地段也称路堑,其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土方开挖的地面上,由于开挖原地面后开挖面,遇到雨水冲刷从而产生水土流失。路堑愈深、坡面愈陡,土壤愈容易受到侵蚀。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发暴雨和台风天气,路基路面和边坡在暴雨作用下,将主要以沟蚀的方式向下游流失。南方地区公路沿线土质多为亚粘土,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粘粒度含量高,土壤渗透能力低,若遇地表径流,极易引起水土流失[2] 。

(2)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区以填方路段为主要流失源。南方区域多地处丘陵地带,区域降雨量较大并集中在雨季,经常出现台风暴雨性天气。受路面汇水的影响,路基填筑期间因土方暴露、土质松散,容易发生路基侵蚀,成为主要的流失源。

(3)取土场、弃土场水土流失较严重。南方地区公路沿线多为中、低山丘陵区,存在较多的局部性高挖深填地段,由于受地形、运距制约以及有相当数量的挖方填土不适合再用作工程建设,导致因土石方难以平衡而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3]。弃土弃渣一般呈松散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在水力作用下将发生严重的坡面冲刷,在水力、重力综合作用下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在取土场取土过程中不仅要破坏地表上的植被,改变原有的地形,而且当大量的土体被运走后,留下来的是一片暴露风化层,这层土吸水性差,降雨时大部分雨水转为地表径流,从而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同时施工中产生的弃方在堆放处暂时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堆坡,由于弃土松散,抗蚀性弱,遇雨会产生水土流失,甚至较取土场更为严重。

(4)南方地区公路修筑时常经过河流,因此需要进行桥架建设。桥涵的施工需要填筑或深挖,而且桥函工点水流集中,涵洞的出口处及桥梁两端的桥台均会受到水流的严重冲刷,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5)施工区的布置、料场开采、预制厂及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会改变土地使用功能,由于压实、分隔、挖损及践踏,表土层土壤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了上游山体的水源涵养能力,在南方多雨或暴雨冲刷下地表上的降水易形成径流,加大了洪水的洪峰流量,使洪涝灾害加剧。

5.2水土保持体现在具体的工程措施中公路边坡防护的措施

较之北方公路沿线的平原地形,南方公路沿线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南方公路边坡具有如下特点:①边坡基土多由岩石构成;②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差,易出现干旱;③边坡水土流失以水蚀和风蚀为主;④边坡岩石类型多,气候跨度大;⑤施工艰巨和管理困难。在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并时常伴有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气候条件下,南方公路建设中的边坡是其主要的水土流失源,在南方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更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措施[4]。

在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并时常伴有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气候条件下,南方公路建设中的边坡是其主要的水土流失源,在南方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更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一般多是单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边坡防护,即用浆砌片石护砌,这种做法易造成路容路貌不雅观,甚至破坏整体景观,而且不利于生态恢复。当前对于公路边坡防护,除采用工程措施如护坡墙等来减少土壤冲刷外,还积极采取了坡面植被工程[5],尤其是将这两种措施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即保持了水土,又恢复了生态,可谓一举两得。最典型的护坡为低矮挡土墙加挂网喷草,上部加以天沟排水,特别在南方气候土壤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需要采用浆砌片石“三维植草网”等防护措施。

5.3绿化设计

绿化植物对抑制水土流失有非常有益的效果,应非常重视其方案的确定,以充分发挥其在恢复和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目前在有关南方公路环境影响的评价报告中大多提倡的生态恢复措施主要就是对公路建设中的坡面进行人工种植草被,使被破坏的土地在短期内恢复植被,且达到一定的覆盖率。对公路坡面进行草被种植,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坡面种草要根据坡面松软坚硬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路基坡面土质相对较松软、草易扎根,种草宜采用铺草块和喷种方法;若路基坡面坚硬,宜采用在坡面上挖小坑填入较肥沃的客土,再种上草。边坡防护草种宜选用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草等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种。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6结语

编报、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环评和水保方案是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在建设过程中,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互为一体,同心协力,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把工程建设好,把环境整治好。实际工作中,有些项目的环评工作以施工期水土流失为主,而从业人员未编报过水土保持方案,造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特举公路项目,是因为此类项目比较典型,望能给予环评从业人员一些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建东,王美芝,许兆义,等.道路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3(6):82~85.

[2] 郭锐,薛志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00(2):36~37.

[3] 沈林洪,黄炎和,谢晋生,等.闽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性状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2):95~97.

篇4

讨论活动紧紧围绕着如何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各种途径献策献计,群策群力从而立足自身实际,谋求的发展之路。会议部署了“三送”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积极宣传“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开展“振兴发展—我怎么看怎么干”讨论,做好梳理和记录工作,将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同时利用“三送”工作中所做的调研和总结材料,制定今后的发展措施。我乡工作组自开展“三送”工作以来,深入各村小组及农户调研,了解村情、民情实情。全乡共有62名干部参与包组联户,所有“三送”干部均能按时到岗到位,全乡“三送”工作真正做到了帮扶农户全覆盖。干部帮扶联系农户后,及时做好了“民情日记”,全乡共记录民情日记450多篇,梳理“民情台帐”21条,已经解决15条。

在对大讨论活动中干部群众的讨论意见进行梳理之后,形成了以下几点对乡发展具有极大指导意义,可行性较强的举措:

一、以对外宣传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积极建设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宣传“绿色、生态”,打造“油茶之乡”的美誉,扩大知名度。鼓励干部积极对外投稿,扩大我乡影响力。维护好的生态环境,大打生态牌,打造休闲养生基地。利用辖区内的七星望月度假村和赣南树木园,提高两个景点的知名度。同时围绕陡水湖区风景秀美的特点,在沿湖地区建设民居示范点,开展农家乐等生态产业。整体提升乡的形象。

二、关注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争取扶贫资金,争取定点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自筹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公路建设:建设中洞至李坑公路,中洞至李坑公路全长12.7公里,总投资285万元,对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对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建设石壁下至李坑公路,有利于“水上漂”农户运送建材,上岸建房,解决上犹江库区“水上漂”农户上岸安置问题。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改善民生有极大意义,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也是今后重点建设的部分。

三、产业富民,发挥油茶发展增资增收的作用

通过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高产高效油茶产业基地,引领广大群众做大做强油茶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网箱养鱼产业。

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明确奖惩措施,聘请省林科院和市林科所专家,到乡村举办高产油茶种植技术办班,并现场指导。新建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和高产高效油茶基地。

组建专业合作社,在油茶连片集中地带建设油茶路方便油茶的种植抚育管理和采摘。开展党员创业示范带动活动,引领党员群众创业,开展评选“产油大户、新种大户、低改大户”活动,每户给予1000元奖励。

四、开放活乡,招商扩投进展加快

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组织人员外出到湖南、广东、福建等地联系客商。引进回乡创业青年,建设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基地。积极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实施公路、桥梁、产业、学校教学楼改建、新农村建设、油茶合作社组建等扶贫项目。

五、加强干部服务,建设高标准的新社区

按照“十个一”建设标准,建设农民服务中心,设有社区小学、社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所、连锁农家店、农资服务部、党员远程教育室、书报阅览室、文体娱乐室、农民休闲运动场、油茶专业合作社等场所,社区服务内容多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为农民搭建良好的活动和交流平台,建设服务农民的有效阵地。

六、以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积极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

规范建设乡农民服务中心。乡农民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服务、行政服务、综合服务、农技服务四大窗口,实行AB岗制,干部定岗定职坐班,统一集中办公,添置办公设备(计算机、电办公桌凳等),完善办事程序和制度,公开岗位职责和办事流程,实行了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民事村”制度等。

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政风行风工作。成立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代表对站所进行民主政风行风评议。

畅通干部群众诉求平台。乡、村设立机关效能建设意见箱,开通机关效能建设群众热线,公示各站所干部联系电话。每周组织干部下访到农户,听取意见和建议。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

建立由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股室、站所和道班,并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能耗指标,将各股室的能耗指标纳入每月的统计台账,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定期对各局属单位的能耗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纠正各种能源浪费现象,有力地推进了全系统节能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对照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结合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要求,健全和完善了《能源管理办法》和《能耗定额标准》等制度。坚持从小事做起,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从节约一滴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减少废水、废气排放。在日常工作,保持公务车辆性能良好,节约用油,在夏季,尽量避免使用车载空调,多开车窗,有效地控制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在办公用纸方面,能够正反面反复使用,节约用纸;在办公用电方面,能够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电,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机关办公。

通过互联网、LED、宣传栏积极向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做好节能减排宣传工作,倡议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 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淘汰耗能高的办公设备和电器,引导使用耗能低、效率高的设备和电器,减少耗能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以“绿水青山、节能增效”“绿色低碳、全面小康”主题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在区汽车站滚动播放节能宣传主题标语,在局机关及未集中办公的下属事业单位办公区域醒目位置张贴节能宣传画,普及节能知识。倡议干部职工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共同创建绿色交通发展环境。

四、大力开展“三绿”工程,努力构建绿色交通。

一是加大公路绿化力度。完成公路行道树的补植种植8560余株,种植草皮13800余平方米,修剪粉刷公路行道树39590余株,美化了公路、美化环境。二是认真落实公交优先战略,采取设置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LED广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绿色出行月”宣传活动。三是进一步规范城市公交经营行为,有效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公交服务。鼓励运输企业在车辆更新和新购时优先选择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我区12辆城市公交已全部采用电动新能源,县内45辆城乡公交、42辆出租汽车、县际、市际12辆班线客车中的11辆也采用的是CNG清洁能源为燃料。四是积极探索绿色施工工艺。在108国道开展就地热再生试验段铺筑,该机组采用流水化作业,对表层破损路面一次性完成就地加热、翻松、复拌、摊铺、整平、成形新路面的功能,施工速度达到3-5米/分钟,其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大提高,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就地热再生工艺使再生层与老路面热联接,杜绝了层间联接不良的问题,改善了再生路面整体受力状态。我区作为片区就地热再生技术推广试点,在绿色公路建设的政策指引下,作为一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技术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将为绿色养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五是根据施工现场用水量合理设计和布置供水管网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基坑降水储存起来,用作混凝土养护用水、车辆冲洗用水、路面喷洒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是省4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之一,属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维护。近年来,我县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农牧、水务、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具体任务。

二是建立生态保护规划。根据《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按照“一核二廊三区多点”的生态建设构架要求,编制了《省州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2014~2020年)》,继续以开展4大体系和9大重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来支撑我县的自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是编制了检测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2014年度环境监测方案》,继续委托州环境监测站对我县大渡河流域2个断面25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和县城区4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2家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现场环境监测,确保辖区内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安全。

四是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考核办法,准确把握各项指标的报送要求。同时,将考核指标填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要求每年1月15日前提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所需的各项数据和资料,并由县环保局负责完成考核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在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严把指标的填报关,确保了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自查报告的资料收集、汇总、软件录入等工作已经完成。

(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014年,我县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根据《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资金专户,并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资金监管,严格实行投资评审、公开公示、绩效考评等管理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相关程序,按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2014年,州下达我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额度为2331万元。按照转移支付资金70%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30%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要求,今年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632万元(其中:德威乡涨水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612万元,g318线绿色通道绿化工程500万元,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119万元,得妥乡新华湾东生态保护治理项目401万元),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累计投入699万元,主要用于我县偏远乡镇卫生基础设施改造。

(三)多措并举,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一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修复。近年来,全县共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及人工造林1.43万亩,封山育林1.29亩,实施森林管护196万亩,实施大渡河绿色长廊(泸桥镇浑水沟至伞岗坪)建设绿化造林3300亩,兑现集体公益林补偿基金3100余万元,开展了国道318线过境段32公里绿色通道生态恢复绿化工程建设,成功创建省绿化模范县。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使区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主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高山多样性生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构筑了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

二是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2年来,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5处,解决了1.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总投资17652.15万元的顺河堰综合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投入资金200万元,维修整治渠道52公里,新增有效灌面2000亩,改善灌面2134亩。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平方公里;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和维护堤防3公里,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完成了电站野生鱼类增殖放流50万尾,促进了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三是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及治理。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13平方公里,实行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相继实施了得妥乡发旺村、德威乡大庄子、冷碛镇凉风顶荒草地等土地整理项目,累计新增耕地3513亩。实施了涉及全县10个乡镇、20余个村社的地质灾害生态修复工程。目前,非灾后重建项目中的7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完成投资3455.13万元;灾后重建项目中的5处应急排危项目和30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0%;完成全县242个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开展避险搬迁150户;8个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5个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11个,剩余2个正有序推进。

四是加强生态农牧业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建成万亩示范区基地1个;建成玉米基地2.8万亩、马铃薯基地0.5万亩、油菜基地1.4万亩、蔬菜基地2.8万亩、魔芋1.4万亩、中药材6500亩、食用菌100万袋;新建果园、改造低产果园2000亩;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1个、示范村1个;改造500亩樱桃观光园;建成生猪养殖小区17个,规模养殖场31个;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完成草原禁牧补助18万亩,草畜平衡奖励60万亩,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和人工种草1.7万亩;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4871.02公顷,无公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个;累计建成农村沼气5409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00台、节柴灶500台。

五是加强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文化建设。投入资金385万元,完成了桥的保护维修;投入资金1000万元,启动了河西街基础设施建设和民居风貌改造工程,并对桥及周边旅游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完成了桥至纪念碑公园步游道上方滑坡体的治理;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开工建设了纪念馆暨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借力“乡村旅游·红樱桃”节,全县已发展农家乐和乡村酒店30余家,从业人员160余人,杵坭乡旅游农家乐已小有名气。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基地建设,我县《岚安锅庄》被评为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山歌》、《范氏·中藏医药疗法》被评为州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六是强化环境保护,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对县城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了日常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其取水口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对大渡河2处出境断面水质开展了日常监测,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对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开展了日常监测,空气质量情况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建成投入运行6参数空气自动监测系统1套。完成了羊圈沟、木角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开展了1个水泥企业降氮脱硝系统改造,实现氮氧化物(nox)减排496t-595t;完成县桑吉卓玛青稞酒厂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540吨,氨氮(nh3-n)排放1.35吨。全面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全县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州级生态村20个,生态小区2个,绿色学校3所,县级生态家园1317户。有序推进10个中央、省级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扎实开展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汛期饮用水源排查、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畜禽养殖专项环境执法检查、旅游全域化“绿盾”行动、环境敏感区清理核查等环保专项行动。加强环境应急工作,在2家水泥生产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并不定期开展了专项检查。全年无特大生态破坏事故发生,未发生污染事故,未发生隐瞒、不报或报告不及时情况,未发生因污染处理不力,造成社会不稳定和重大损失的环境事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测能力滞后。随着县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力度加大,工矿企业逐步增多,环境保护任务日益艰巨,环境监测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但我县环境监测站仅有工作人员4人,无专业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无专业监测设备,无论是在人员编制、监测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西部三级标准要求,监测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主要监测工作均委托州站完成。

(二)农村生态环境急待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坝及公路沿线居住人口日益增多,乡镇的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和生活垃圾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再加之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农户生活污水与灌溉用水长期混合排放,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全县10个乡镇100多个村群众的农村饮用水源地缺乏有效保护,水源地无明显的取水标识、警示标志和钢丝围栏等隔离设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城乡白色污染依然严重,限塑令执行效果不明显,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势头还没有真正得到遏制。

(三)生态建设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开展生态县建设涉及领域宽、所需资金大,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投入不足已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极为突出。而对水土流失治理、农村公路建设生态恢复治理等资金的投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得改善。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县将在省州有关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既有成果,认真查缺补漏,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进一步严格环境监测。我县将严格按照要求,合理确定环境监测点位(断面),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并按照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所要求的项目、频次开展监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二是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省环保厅转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通知精神,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强化资金监管,切实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方面,将有限的资金切实用于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中来。

篇7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致力生态保护,蓄足新能量

突出生态资源保护。继续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高标准打造浏东公路、象形景区沿线等精品绿道;开展“创绿”活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继续创建一批特色突出、代表性强的绿色庭院、绿色村庄;全面实施天然林封山育林,巩固和扩大森林覆盖率,加强对重要水源、沿河两厢植被修复和保护,切实抓好林地保护、退耕还林和森林防火工作。

谋划山水资源特色。对接“三山三河”战略,重拳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实施河道保洁,保护好连云山、__河源。加强河流沿线排污企业、养殖场等日常监管,杜绝污水直排或不达标排放现象,加大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沼气等工程建设和再生能源利用,开展畜禽污染治理。

引导生态农业发展。积极配合“__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优化畜禽养殖业。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认真做好剧毒农药的禁限用宣传工作,加强工作巡查,控制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品牌,普及生态有机肥料的使用率。

(二)致力产业发展,激发新活力

发展现代农业。遏制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壮大油菜、

油茶、花木、烤烟、水果、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构建绿色生态经济走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健全水利项目运营机制,积极对接椒花水库建设。借力达兴标准化油菜基地、象形万葵园基地、红果树多功能庄园、书香“三二”现代农场等项目,结合传统农林生产、生活,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推动工业转型。深入实施花炮产业“整合提升、科技攻关、品牌营销、文化创意”四大工程,依托象形精品烟花、世纪红烟花等烟花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传统花炮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成长有前景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逐步淘汰散小乱差企业,树立__花炮“科技、环保、安全”新形象。引导金仁林业发挥林产龙头示范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林产效益。

做活旅游产业。对接市政府提出的“访千年古县、觅美丽乡愁”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大围山“一园四镇”规划做好对接,做到规划先行,实行差异发展,打造达浒旅游的品牌与特色。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农家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挖掘达兴老街文化、丰田古树文化、金石儒家文化、椒花红色文化底蕴为载体,积极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以生态体验为依托,提质金坑户外溯溪拓展、丰田榴花洞漂流等运动休闲项目,激活达浒独特的山水灵气,切实做好山水户外旅游。

(三)致力基础提质,打造新形象

深化环境整治。严格按照市委“32字方针”要求对集镇实施精细化管理,宣传推广实施“最严城管令”,开展“十佳门店”和“十差门店”评比活动,对违规停放车辆实行抄牌和锁车处罚。突出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和集镇规范化管理两项重点;推进拆违控违、环境提质、素质提升三项工程;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水域环境、大气环境三项治理;健全共建共享、多元投入、群众自治三项机制。以象形风景区、金石孔庙、老浏东公路沿线、书香桃花城片区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和幸福屋场建设,深度结合山水资源自然风光,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做好生态旅游产业结合文章。

推进拆违控违。积极开展“无违建村、镇”创建活动,严控严管利用违法建筑从事生产加工、经营、仓储等行为,按照“一年基本拆除,二年基本清零”的目标积极开展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清零集中行动,改变城乡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和渣土运输行为,开展渣土扬尘治理。加大国土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完善功能设施。借助“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平台,进一步优化镇域内的交通网络,对接蒙华铁路和北横线建设,提质改造老浏东公路、浏东公路至象形风景区道路。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对达兴沿河片区进行棚户区提质改造,完善老街配套设施,恢复古街面貌;对象形风景区核心区域进行提质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功能,美化景区环境,增加观景和游乐设施,通过实施道路提质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让象形景区焕发新的活力。

(四)致力社会治理,展现新风貌

开展平安创建。深化平安达浒创建工作,抓好“红袖章”巡防工程,整合公安民警、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队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治安防范力量,增强防范能力、提高防范效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与周边乡镇在矛盾调解、治安防控、信息共享、犯罪严打等方面的联防联治工作,共同打造平安乡镇。

落实群众工作。继续深化“一推行四公开”群众工作,强化网格化服务,坚持帮办、代办和承诺办理工作机制,提高群众满意率。推进制度改革,落实逐级走访,坚持依法治访,推进诉访分离,加强部门协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做好“12345”热线投诉办理和回访工作,提高办理的满意率。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继续实施领导安全联厂、企业安全早会、部门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坚持严查严管、严处严罚,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安全。

(五)致力民生保障,共享新成果

发展社会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加快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用卫生院。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让群众享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扎实抓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与落实,稳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加强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关爱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事务系统化台账,关爱散居五保户、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做好农村低保、优抚优恤、结对帮扶、扶贫济困工作。贯彻落实《__市2015-2017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认识、聚焦问题、把握关键抓扶贫,全面组织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扶贫机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加快民生项目。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改造及村级扩网工程,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按照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工作方案要求,启动环境整治重点村的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尽快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启动集镇供排水专项规划,实现集镇污水达标排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加快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统一规范的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

(六)致力服务优化,推进新提升

加强队伍管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注重培育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影响人、教育人、激励人。完善考评机制和激励措施,深入推行镇、村干部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大对项目建设、交办任务、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的督查和考核,按季度对重点工作进行点评,按实绩来评价干部。

篇8

工作思路

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

工作思路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综合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交通建设有力推进。全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73亿元,同比增长14.2%,再创历史新高。市域铁路s1线全线通车;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公路瑞文段、泰顺到福建段建成通车,实现了陆域县“县县有高速”;新增高速公路近14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公里。杭温高铁、市域铁路s2线全线进场施工,瓯江北口大桥、g104、g330等项目提速推进,金丽温高速东延线、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瑞苍高速、文青高速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提前启动60余个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做准备。深入谋划、积极争取温义高速、乐永青高速、泰苍高速等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

(二)民生交通喜获丰收。完成“四好农村路”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50%,建设提升3300公里,新改建乡镇运输服务站17个,港湾式停靠站1114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732个。《温州市生态美丽公路设计指南》,实施美丽公路建设“三比三看”,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600多公里;创成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瑞安)1个、省级示范县1个(总数已达3个),美丽经济走廊示范县1个、达标县6个。深入开展“公交进乡村、票价惠农民”行动,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国有化改造城乡客运班线466条、营运车辆2328辆。“民选民评”整治堵点20个,新增brt2条,主线总里程突破80公里;优化调整86条常规公交线路,开通各类特色线路28条,新增社区巴士(微公交)34条。超额完成1150辆公交车、2500辆出租车清洁能源化更新,分别占全省1/4、1/2。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撤站任务全面完成,新增etc用户112万户,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行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三)交通产业取得突破。推动引进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北斗产业基地,招引7家龙头物流企业入驻合作,并成功举办全国性、高规格的“交通强国、智慧物流”高峰论坛,“国字号”平台集聚效应显现。成功申报获批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温州机场新版总体规划获批,机场飞行等级提升为4e级,航空物流园(一期)开工建设,机场旅客吞吐量1229万人次,同比增长9.56%。温州港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外贸内支线成功转移至深水港区,新增近洋集装箱航线2条,开启了汽车滚装业务,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80.1万标箱、同比增18.9%。精心组织做好第二届省智慧交通博览会参展,签约额达53亿元。

(四)交通改革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顺利完成交通机构改革、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并入渔检大队、上收三个区公路路政队伍,撤销港航、公路、运管三个副县级单位,新组建综合执法队、公运中心、港航中心。),“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交通“互联网+综合监管”入选省交通厅建设试点。交通“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深化,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办理事项313项,网办率、掌办率、跑零次率、材料电子化率实现4个100%。积极推动枢纽门户综合改革,促进“最多跑一次”向交通公共服务领域延伸。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聚力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全力冲刺完成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任务。计划实施交通建设重点项目126个,力争年度交通建设投资增长10%以上。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深化综合交通战略研究。一是谋划交通强国温州实施方案。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交通强国浙江试点工作要求,深入开展综合立体交通网编制,深化高水平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路径、举措。二是高质量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重点谋划提出“十四五”规划“六个重大”(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盘子。三是开展温州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浙南闽北赣东综合交通发展、瓯江流域港口资源整合、物流平台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等专题研究,做好交通发展项目和政策储备。

(二)高效推进综合交通建设。综合施策,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加快打造三个“1小时”交通圈。建成龙丽温高速文泰段、七都北汊桥、235国道泰顺段改建工程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瑞苍高速、温州港深水航道、330国道浅滩坝头霓屿侧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等28个项目;提速续建高铁北站、杭温高铁一期工程、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大桥、龙丽温高速文景段、金丽温高速东延线、g104、g330等项目。着眼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建设提升“四好农村路”1600公里以上,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以新建成高速公路为重点,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把高速公路全线打造成美丽风景线。前期方面,创新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工可深度开展储备项目库建设方案研究,固化功能定位、线位方案和技术标准,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强化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深化温义高速、机场t3航站楼、第二跑道等项目前期。

(三)深入整治城市交通拥堵。紧紧围绕群众获得感和出行满意率提升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交通治堵。一是落实责任,合力治堵。强化协调督导,督促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交通秩序管理等工作。二是补齐短板,科学治堵。加快轨道交通和brt成网建设,优化s1线接驳体系,建成brt7号线(一期)、8号线,着力补齐大容量公交发展短板。加快清洁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推广应用,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是打通堵点,精准治堵。按照“真治堵、治真堵”要求,继续开展堵点整治“民选民评”活动,全域整治堵点20个,全面完成三年整治任务,编制实施新一轮堵点整治计划。

篇9

一、活动对象

县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党员干部。

二、活动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三、活动计划

县局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干部走村入户活动,结合“百名干警服务百村、政法干警下基层大走访”、“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和我局开展的“法律服务进家庭”活动,每个村至少走访5户。结合司法行政实际,以“四个结合”为抓手,推进干部走村入户活动。

1.把“干部走村入户”活动与帮助村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民间纠纷、维护村民的安定团结。一是进一步健全村级调解网络,构筑覆盖乡村、快速反应、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预防纠纷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协助地方政府健全预防处置突发性、的工作机制。二是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干部在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时注重了解排查村民的矛盾纠纷,把农村赡养、婚姻家庭、损害赔偿、村组级公路建设、山界林权的权属争议以及土地流转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纠纷作为重点,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调处方案,会同中心户长和村调委会进行逐一化解。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人民调解档案建设。统一制定印发人民调解文书,指导村级调委会进一步规范调解文书的制作和登记工作。

2.把“干部走村入户”活动与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下乡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将法律送进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水平,在联系村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下乡活动,以增强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一是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讲政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老百姓做政策的明白人。二是结合访民情,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在组织走村入户进行走访时机关干部要积极宣传贴近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法律知识,为老百姓积极解答有关法律咨询和法律事务,培养老百姓当一个法律明白人。三是采取赠送普法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进行法律宣传。四是进一步指导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指导村委会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指导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

3.把“干部走村入户”活动与开展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家庭走访帮扶相结合。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中积极关注、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解他们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和对抗情绪,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改造意识,自觉融入到社会。一是开展谈话教育。进村入户时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谈话教育,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的思想状况和活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止脱管、失控。二是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扶结对。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对象在村级实行村干部“一对一”的结对矫正、帮教,强化责任落实,实行人性化管理。三是强化帮扶措施。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早日成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公民,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4.把“干部走村入户”活动与对基层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相结合。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活动。一是向村民免费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手册,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知晓面。二是畅通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渠道。承诺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便利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打造“绿色通道”。三是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司法所人员到联系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并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

篇10

一、年度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固定资产完成情况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协助责任单位做好7个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完成投资14.01亿元”。年中,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我局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调整为50亿元,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85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完成省高总司在我市境内实施的沪昆高速至清镇段等重点项目10.01亿元;东二环、环线二期19.53亿元,南二环1.74亿元,桐荫路、东站路2.16亿元,客运东站等枢纽项目2.37亿元,农村公路路网改造项目5.04亿元,年内能够确保完成全年固投任务。

(二)客货运量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10月30日,完成客运量29825万人,旅客周转量742999万人公里,货运量10689万吨,货运周转量651092万吨公里,客货运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预计到年末可以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力争实现客货运量同比增长15%。

二、201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东二环:该项目已于9月6日实现全线通车。已累计完成投资28.31亿元(含征地拆迁),其中,今年完成14.31亿元。

2、环线二期。项目全长约7公里,工程总概算13.9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2.32亿元(含征地拆迁),其中2011年累计完成投资5.22亿元,工程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2%,其中机场路至东客站段已于7月31日实现通车。

3、东站路、桐荫路。全长约30公里,总投资约90亿元,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水交集团正加快锁定土地一级开发及招投资人相关工作的推进,积极完善投资方案,计划今年11月开工建设。

4、客运枢纽。客运东站和南站均为一级客运站,占地面积340亩,总投资约8.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37亿元。客运东站临时周转客运站已建成,预计11月投入正式营运,水交集团正加快推进永久性场站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客运南站已于今年6月30日开工,目前正在加紧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公路路网改造项目(含修文海马冲大桥和息烽乌江大桥)共计56个689公里,总投资8.43亿元。今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

6、高速公路项目

(1)清镇至黔西高速公路。全长70公里总投资约65亿元,我市正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其中,清镇段工可已完成,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金阳段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红线图已审批,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已完成。

(2)至瓮安高速公路。全长93公里总投资约80亿元,目前,我市与黔南州政府对项目建设标准、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已达成共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修改调整中,水保、环评、地灾等专项报告正在编制中,我市将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3)开阳至息烽高速公路。全长34.9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已累计完成投资5770万元。项目工可已经批复;水保、环评、压覆矿、地灾、安评、文保评估等工作均已完成,并取得相关批文;用地规划许可证已取得,初步设计省交通厅正在审批,我市目前正抓紧研究该项目BOT相关事宜。

(4)平坝至城市快速干道。我市与安顺地区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展项目洽谈、对接等各项工作。目前我市已测绘完毕1:500地形图,道路线形基本确定,正协调规划部门调整方案,组织开展融资、报建等前期工作。

7、省重点公路建设配合工作

(1)沪昆高速至清镇段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9月5日金阳二铺至清镇东门桥段已建成通车。目前我市正积极配合业主处理新增加和遗留的征拆问题,以及项目施工涉农、炮损等相关工作。

(2)厦蓉高速清镇至织金段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成立了市、县两级征拆指挥部,目前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已完成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后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待批。目前项目业主单位已取得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批复,已完成社保手续的办理,同时征地拆迁工作已与地方政府进行对接,待省交通运输厅与市政府签订工作协议后即可实施。

(3)市环城高速都拉营、东郊水厂及金竹互通立交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根据省的工作安排,我市主要负责三个立交工程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截止10月底,东郊水厂互通房屋拆迁完成100%,迁改工程完成95%,征地完成95%,累计完成投资1630万元;都拉营互通房屋拆迁完成10%,迁改工程完成50%,征地完成95%,累计完成投资2406万元;金竹互通房屋拆迁完成100%,迁改工程完成20%,征地完成80%,累计完成投资5400万元。

(4)至惠水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支撑性文件已基本完成,土地勘界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花溪段全段及惠水段局部地段征地工作。

(5)G210沙文至云岩区三桥过境公路项目。今年初,我市已部署安排道路改造计划,拟将G210沙文至云岩区三桥过境公路按城市I级主干道路标准改造建设,纳入白云金阳片区及城市道路项目开发建设规划中,项目全长18.46公里,路基宽度40米,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已确定项目业主单位为市城司。

(二)行业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三创一办”、迎接酒博会、贸洽会和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几项大的工作任务,加大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树立窗口文明形象。

1、多措并举迎盛会,为“酒博会”、贸洽会和“九运会”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服务保障。一是加强城市客运交通秩序管理,大力整治车容车貌,努力提升客运窗口形象。1至10月,共检查出租汽车33842余台次,查处各类客运违法行为5720起;处理乘客有效接诉5756起,回复率100%,经查实并受到停业整顿、罚款、年度考核违法记分的1635起,书面检查462起,批评教育731起。二是严厉打击中心城区“黑的”和长途客运“黑车”等非法营运行为。目前,共出动执法人4400人次,执法车辆2300台次,查处非法营车辆1955台,取缔为非法营运车辆组客的“黑票点”14处,为维护城市客运秩序和行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深入实施畅通工程,努力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投入迷你巴士27辆,新开辟4条迷你巴士线路,解决了部分住宅小区、1公里断头路出行难问题;新购200辆空调大型公共汽车已到位即将投入营运;投入出租车1205辆上线运营;优化公交线路,开辟新线路9条,调整、延伸线路15条;进一步优化公交站点布局,新辟公交港湾站3个,优化调整公交站点33个;四是出色完成了“九运会”运力保障工作,在为期210多天的服务周期内,为近7500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11000名演职人员、2500名观摩团成员、1500名新闻记者以及10000名志愿者、3000名安保人员等提供抵离、彩排、比赛、训练、观赛、采访、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等多方面的交通服务,涉及服务场所108个,共发车35000辆次,运送宾客140余万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5719169公里,交通运输保障实现了精准、安全、高效、智能的目标。首先是做好了大中型客车的统筹工作,共筹集大型客运车辆1147辆、公交车约250辆;其次是制定车辆运行时刻表,并按照项目时间、项目代表团、项目人员三个参数,逐一落实每趟车辆的出发时间、运行时间,基本做到了按时、按量将人员送达各个场地;再次是研究制定了《开、闭幕式交通运力保障工作方案》、《车辆筹集子方案》、《观众出行保障子方案》、《应急子方案》等工作方案,为开闭幕式安全有序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立足部门工作职能,努力提升交通运输工作水平。一是探索和推动城市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公交体制改革。制定了公交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方案,以资本为纽带,母、子公司为主体,实行集中决策、分层管理的垂直控制管理模式;优化企业公交客运资源配置,组建四个公交客运分公司,构建企业内部适当竞争的经营格局,提高公交的运营服务能力;二是狠抓安全生产管理,认真组织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年”活动,查处并整改车辆一般隐患365个、公路危险隐患治理15个,到目前为止,全系统未发生较大(含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水上交通、公路施工、企业生产、消防无事故;属籍客运车辆境内同等以上一般责任死亡事故7起死亡7人,其中,长途客运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城市公交运输事故5起死亡5人;在7起责任事故中,因行人违规横穿公路所致事故6起。

3、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度。按照《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我局加强了对全市7573公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和监督工作。经检查,全市县公路好路率达90%,乡、村公路好路率达75%。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对重点区域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力度,在城市主干道花二道、机场路开展昼夜巡查,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彭家湾工程超限运输车辆实施重点治理。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检测车辆15800余辆,办理处罚案件18起,补偿案件56起,制止红线控制违法建筑10起。

4、积极抓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将市列为全国10个“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这是全面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今年,我局完成了《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市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2011-2013)》等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建立健全绿色生态体制和机制,明确交通运输行业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循环“两低两高”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了“十二五”低碳交通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建成区域交通便捷、枢纽设施布局合理、交通科技现代化、多种运输方式协调、绿色低碳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13年,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比2010年降低14%,营运货车降低6%;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25%,营运货车下降6%。

三、2012年主要工作打算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推进“经济区”核心区项目建设的关键之年,为确保真正成为“经济区”的“火车头”、“排头兵”,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谋划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加快构建市立体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力度,继续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一)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明年,拟计划推进以下总投资约307.67亿元的6大重点项目:

1、城市道路项目。完成总投资约90亿元的东站路、桐荫路项目建设工作。

2、高速公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45亿元的清镇至黔西、至瓮安高速公路。

3、客货运站。推进客货运枢纽项目的建设,主要涉及客运东站、客运南站、改貌货运站和货运站,总投资约15.77亿元。

4、低碳交通试点项目。经交通运输部审查批复,我市将继续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建设工作,涉及的低碳交通试点项目共14个,约需资金20亿元。主要是:客运枢纽优化工程、公交车清洁能源应用等直接产生节能减排效果的项目9个;低碳交通运输信息指挥中心、客货枢纽信息化系统等低碳交通能力建设的设施条件项目5个。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农村公路路网改造项目200公里总投资9000万元。同步开展总投资18.4亿元世行贷款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完成国内前期手续。

6、省级高速公路项目。配合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实施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至惠水高速公路,我市境内段投资共约36亿元。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力度。

一是继续整顿交通运输市场秩序,规范城市客运管理,大力整治车容车貌。对出租汽车驾驶员随意停车,不在指定地点和路中停车上下乘客,在火车站、客车站、机场客运码头乱停乱放停车候客等影响交通畅通的现象进行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出租汽车驾驶员不使用计价器、选客、拒载、宰客,出租汽车车容卫生差等客运违法及驾驶员吸烟、接打手机、向车外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努力提升客运窗口形象。

二是加强路政、运政管理,重点治理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切实规范公路养护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加大对重点区域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力度,在城市主干道开展昼夜巡查,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治理超限运输车辆。

三是加大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力度。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严厉打击中心城区“黑的”和长途客运“黑车”,广泛发动、强化宣传,规范程序、严厉惩戒,加大投入、改善装备,加强队伍建设、严肃执法风纪,突出整治重点,精心部署力量,把打击行动不断引向深入,维护城市客运秩序,为出租汽车、长途客运行业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紧密结合全市交通工作实际,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每季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积极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工作督查行动,认真检查安全生产隐患并进行相应整改,狠抓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系统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