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服务;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实体经济主要是涵盖了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销售和其他的相关经济活动。因为自身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现实中被广泛采用,实体经济活动占据了经济活动的很大比例,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加大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进行研究,下面从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局势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然处于经济危机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金融工具的不理想化,使得了虚拟经济在发展中严重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主体,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很难承受虚拟经济的压力,造成实体经济危机严重。
经济模式主要分为实体经济(Real Economy)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 conomy)两种类型,其中实体经济主要指的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服务活动等。而虚拟经济则是通过有价证券、银行信用、产权、股票和物权等各种金融业的衍生产品所进行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通常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于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需要依赖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高流动性、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实体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虚拟经济,为虚拟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在两种经济的发展中,虚拟经济超出了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实体经济就会成为一个“热气球”,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针刺”就会发生爆破,则表示经济出现衰退、萧条等现象,最终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现代科技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现代社会中逐渐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品的生产和流动、消费等领域都存在很重要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会相互渗透和依赖,使得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个经济大国出现经济危机,其他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前些年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最终导致美国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为1.1%,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大大降低,如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
因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所以在发展中必须要处理好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关系,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1.提高我国的金融业服务水平,使其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局势。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但我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所以,对外来经济的依存度较大,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对外贸易的各国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会受到侵袭,国民经济就会降低,影响整体的经济的发展速度。据经济预测模型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的经济需求下降一个百分点,那么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世界各国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等都会大幅度降低。
现在的投资者都会存在一定的心里恐慌,因为在出现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虚拟经济逐渐体现了其自我膨胀的假象,使得投资者就会产生“利好”的心理反映,导致很多资金流入金融行业的虚拟产品中,很难收回。所以,一旦出现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存在的虚拟经济就会空前严重,衍生品爆发,大量的投资者资金流失,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目前,投资者主要担心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直接进行投资的几率太小,股市持续低迷状态,很难做出实体投资的决定。
小企业的实体经济会因民间借贷利率的升高而受到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由于资金的供求问题而逐渐升高,导致小型化的实体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因为资金是企业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和成熟的血液,要想发展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侵袭的实体经济,就需要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尤其是要注重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让经济市场的发展达到新的平衡,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虚拟经济大量游资的流动性,提高虚拟经济的发展水平。
2.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的经济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国家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了生活水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有关的政策进行控制和扶持,但由于快速上涨的物价,使其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面,很多投资者宁愿将资金握在手里,也不会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使得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利润大大的降低。
三、如何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具体的分析我国的国情,努力打造金融行业的新产品,同时要对落后传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银行来说,就需要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然后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实行差别服务,根据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最优化服务。
1.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现在我国针对农业经济的金融产品较少,对农业经济的金融服务较差,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国民生存需要依靠大量的农业经济,且农业经济的发展跟国外相比,较为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就需要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在农村金融中,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的概率很小,因为农民的收入不高,所以我国可以发展小额无抵押贷款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贷款的几率。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农户联保的制度,几个农户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相互保险、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同时要注重贷款周期和贷款规模的调整问题。
2.重点服务中小企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机构,但大部分的贷款都是指向大型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但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出现坏账的几率较小。但在现实的经济局势下,银行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本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企业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技园区以及高新区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为区域的发展增光添彩,如果银行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可以促进这些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中小企业依靠政府提供的平台,发展迅速。但对于银行来说,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无非是些“小鱼”、“小虾”,但对企业的帮助很大,核心的技术竞争力会快速的发展。
3.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但要提供服务,还要有选择性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要求。例如,可以做好拓展贷款产品、简化贷款流程、缩短流程周期等工作。控制好贷款的流程和审批过程,简化贷款流程,降低流程的周期,提高金融业为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国内经济紧张的局势下,需要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要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上升到最高的战略层次,尤其是要发展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晨.转变发展方式服务实体经济——2011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1(09):28-31.
[2].服务实体经济与发展转型——“中国银行家论坛2012”嘉宾发言摘录[J].银行家,2012(03):10-25.
[3]赵宝根,祝军波,郑秀.规范商业银行收费机制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发展[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3(09):34-37.
篇2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路径选择
“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侧入手,对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指定性矛盾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也存在不足,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妥善处置四对关系,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将强力驱动商业银行选定明晰的转型路径。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但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一直游走于“大而全”和“小而精”,发展路径模糊。在“需求侧驱动”的环境中,金融需求单一且旺盛,受益于经济扩张、利差锁定、牌照稀缺等政策红利,商业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业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将驱动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银行模糊定位下“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各自发展实际,选定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二)供给侧改革将深刻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推动杠杆率降低。与此相适应,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资产端的重视程度,让资产端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扩展资产配置的视角,必须将视角从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从原来单一的贷款为主拓展到表内外全资产配置,证券化、结构性融资工具比重会上升。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方,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常态化及客户需求多元化都会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以前依靠存款等被动型负债工具无法平衡商业银行的收益性、流行性和安全性,金融债券、大额存单、中期票据、结构性存款、海外存款证等市场化主动型负债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主要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将有效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空间。供给侧改革中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国企改革、并购重组都将为商业银行优化传统业务布局、加快新兴业务创新发展、形成多源动力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等消费升级势必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大量的并购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把握住这一机会,为业务创新提供新的空间。
(四)供给侧改革将全面考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短期来看,在去产能、去库存及去杠杆的过程中,钢铁、煤炭、船舶制造、房地产等产能过剩、高杠杆率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集中暴露,驱动银行资产质量加速寻底。长期来看,表内外信用风险资产配置的复杂化、多元化将加大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主动型债务工具拓展、批发性负债占比上升、新型表外业务或有负债增加、资金跨市场跨境流动日趋频繁将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上升;利率市场化深入、汇率弹性增强、结构性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增加将直接考验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保险、信托、证券、租赁、投贷联动子公司等全牌照附属公司的设立将加大并表风险管理难度;各类风险的交叉共振将检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商业银行自身存在诸多制约其助力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一)市场动力转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商业银行在支持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益,在支持部分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风险较高制约银行收益,导致商业银行依然有动力去支持过剩产能行业及落后行业,对新兴产业支持存在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才有动力慢慢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需要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管理价值取向转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速度情结,喜欢拼规模、占地盘,导致商业银行存在同质化竞争,没有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好的银行是能够经历经济金融周期的考验,运营稳健、特色化、差异化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价值,确定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取向转换对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有深远影响。
(三)商业银行存量包袱消化需要一个过程。商业银行长期对一些恢复生气无望、需要长期“输血”才能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投入信贷资金,不仅造成信贷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序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商业银行从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僵尸企业中稳步退出,但是商业银行消化这些存量包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专业人才短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业务,例如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投贷联动试点等,这都需要商业银行有相应的人才。虽然每年大量人员进入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合规管理、特殊业务等方面的人才依然短缺。
三、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应妥善处理好“四对关系”
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优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环境,为商业银行指明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供给侧改革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增长、产品创新、信用风险暴露等多个方面带来压力。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以下“四对关系”。
(一)供给侧改革和银行转型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关系紧密。一方面,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企业获取资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商业银行积极作为,要求商业银行对原来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放弃原来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换发展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变革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将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为银行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法律及公共服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给侧改革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好“两只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商业银行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着力做好小微金融、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补金融服务短板。
(三)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好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支持供给侧改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贴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把控风险的平衡点,防控自身业务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市场变化等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风险要可控,不可过度创新,导致金融风险过大,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四)加与减、破与立的关系。结构调整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扩大其他领域的信贷投放,避免我国经济在短时期内快速下滑。商业银行需要把握好“有加有减、有补有去、有进有退、有破有立”四项原则:产融结合、投贷联动、困难企业分类帮扶要加,企业融资成本、银行服务收费要减;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要补,不合理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要去;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新兴产业要进,对过剩落后产能、“僵尸”企业要退;容易引发“两链”风险的传统授信管理模式要破,新的产品、服务、模式要立。
四、商业银行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要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
(一)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明确转型升级的路径。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明确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把握好供给侧改革提供的机会,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不可急功近利,按照转型升级的路径稳步推进,不可追求短期利益,追求短期的规模、速度,而放弃长期的转型升级。
(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商业银行要充分认清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共赢。一是商业银行要着力支持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持,紧贴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紧盯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金融供给效率。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响应号召,积极推动投贷联动、PPP模式创新,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提高风控能力,开展发展空间。三是积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在遵循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与企业形成共荣共生、共建共存的良性银企关系;通过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中间业务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下沉网点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口、“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大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都对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消除工作中风险防控的空白点,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化解。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机制,不断提升风险监测、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水平,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和早处置。三是加大风险吸收能力。商业银行要利用拨备资源仍然充分的时机,进一步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风险吸收能力。四是加大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强化对僵尸企业、过剩产能、落后行业的风险防控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稳步退出;同时,在新进入部分行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强化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作者:杨吉峰 肖起峰 刘相兵 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烟台监管分局
参考文献:
[1]勾东宁:《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6.8。
[2]韩春剑:《金融创新是供给侧改革活力之源》[J],中国商业银行,2016.3。
[3]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4。
篇3
(项目编号:15JGC1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与信贷可得性研究”
(项目编号:BUCTRC201512)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42-04
摘要: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融资不畅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虽然近几年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有所缓解,但融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此,文章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融资困境的三个表现入手,围绕着实体企业自身、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等主体,深入剖析了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体经济 融资困境 金融与实业
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前进的重要推力,即使是在虚拟经济和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的广义货币M2达116万亿元,力压美国,超过日本,是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罹患资金饥渴症,特别是实体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出台了包括“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久未解决。前几年浙江温州地区爆发的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倒闭潮”和“跑路潮”就是这一问题的生动写照,2016年的“钱荒”现象,也是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现实表现。实体企业为何屡屡缺水,如何利用金融之源给养实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企业所需、经济所需、时代所需。
一、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贷与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货币投放量超过经济总量的200%,中小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数量达4 300多万户,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但是,实体经济却频频遭遇融资之困、资金之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内,自有资金占经营资本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30%,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缺口达1 000万元到5 000万元;另外,由于高额的借贷问题,70% 的中小企业利润率下降,36% 的中小企业更明确预期未来毛利率下滑,而随着宏观调控下的信贷政策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表示在银行借贷时间问题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为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实体企业的融资现状,本文统计了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年份的融资总额并计算出了单位融资利息比,如下页表1所示。但由于数据统计的限制,在年份上,我们选取了数据相对完整的2012―2014年三年;在企业类型上,我们选取了大型国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私营企业三类。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国企融资数量远多于私营企业,但单位负债利息比却比私营企业小,实体企业信贷资源分配不平衡,小微企业及私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融资主要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个是融资难,第二个是融资贵,第三个是融资慢。
(一)融资难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难,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自筹、民间借贷、政府扶持等。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股票证券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作为主板的沪深交易所对企业的进入设置了很高的T槛,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入成长期及后期阶段、相对成熟的、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只有大型上市公司才能满足其进入条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虽然现在创业板市场开板了,其主要服务于广大进入成长期的成长性企业,可以低门槛进入,但由于其监管、效率问题等无法保障,目前上市的不到600家,创业板市场力量薄弱。在自筹方面,大部分实体由于企业底子薄、原始资本积累不够、经营规模小、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自筹资本难度大。对于民间借贷来说,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在政府扶持方面,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政府的补贴对亟需大量资金发展的企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正在简政放权,进行职能转换,企业从国家得到的注资也将日益减少。所以在这许多条路径中,只有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才是实体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融资贵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贵,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大等原因,又加之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压力,在外部借贷方面,实体经济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从融资利率来看,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基准上浮20%,甚至到30%,在隐形成本方面,登记费、公证费、财务顾问费、资产评估费、担保费等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此一来,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在10%以上,远超过企业的一般毛利率。对于民间借贷来说,由于其利率高达20%,且条件苛刻,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债券收益率也一直居高不下,Wind资讯数据显示,BBB+级企业债券收益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可见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降低融资成本问题作用有限,融资贵难题痼疾依旧。
(三)融资慢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慢,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融资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正常来说,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贷款资料准备齐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仅需3―6天,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也就20―30天。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在评估和审核方面,银行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其信用审核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实时的资金需求。
由于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大融资困境,我国实体经济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增量也趋缓。正如表1企业融资数量及成本比较表所显示,大型国企的融资有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多种渠道,且融资数额巨大,而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法人资本金和个人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在单位借贷成本方面,中小实体企业却比大型国企高出许多。我国的实体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而在多重压力的席卷之下困难重重。为破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我们亟需找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的原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原因
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实体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活率低等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不够,有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少、效率低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融资方面,存在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过多,银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内因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有诸多表现,而内生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实体经济规模小,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具有不稳定性、成活率低等特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竞争时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又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难以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基于风险管理和盈利的需要,银行难以为此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再者,大部分实体经济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规模小、频次多、要求急的特点,且普遍缺乏抵押品,这些使得银行贷款成本加大,银行的支出和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政策和法律原因。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制定了多项支持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大了扶持实体企业融资的力度。2011年 10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同时,“非公经济36条”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也在修订完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走向健全。但是,政策和法律保护范围仍然不够,一方面是国家严重缺乏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即使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资金错配问题严重,政府也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发展环境和融资待遇。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信贷资金流入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注资来生存,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却霸占着宝贵的信贷资源,成为大而不倒的“僵尸企业”,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说,法律法规实施的不到位也是制约实体经济融资的一大关键原因。
2.银行方面的原因。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互促共生。金融之于实体,犹如水之于土地,水之足,则土之沃,进而万物生息。银行业始终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从信贷数量上说,企业融资的总额在逐年增长,但是中小实体企业获得信贷数量却远远滞后。从信贷结构看,信贷结构不平衡,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大型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金融等领域。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也意味着在进行信贷交易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首先考虑大型国企,而较少地考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支持传统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实体经济信贷资源被挤占的现象比较明显。银行贷款结构的失衡,究其原因,是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亏盈的企业,这样的改革,使得银行的业务更多的和自己的利益挂钩,而较少地考虑社会责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在这样的利益链下,银行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和违约责任,会将更多的钱投到信誉好、偿还能力强的大型国企,而忽视了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银行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财务报表不规范,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而且,很多实体企业具有贷款数量少、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又由于其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差,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这就给银行的审核和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贷款管理成本。另外,银行贷款注重抵押物、担保物和第三方担保等,而部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起步低、资本少、成功率低、信用低等原因而得不到贷款。以上种种限制,使得银行降低了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偏好,是实体经济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其他原因
当前金融机构不健全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沪深市场的高门槛使得大部分实体企业可望不可及;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措施,又由于公司债券具有高风险的特性,这使得实体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在信贷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型国企,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地方商业银行的实力偏弱,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专门针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机构匮乏。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实体企业自身方面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成功率低,所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1.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方式,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实体企业积极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同时,要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向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以此全面优化实体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
2.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趋势。科技是企业发展的`魂与动力,我们要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潮流,加快新技术在企业的研发应用,改造传统创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新优势。同时,企业要在传统的厂房、设备、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整合整个行业资源,整合分散的资源,也就是通过一个模式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进行有效的组合,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和品牌建设拓展,打造一个轻资产、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注重人才的培养。正如我们所知,传统实体企业是人才的洼地,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大约有几百万人,但是这里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的去向大多是出国,去国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考公务员,最后真正愿意留在传统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实体经济无法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积累。
4.实体经济要想解决融资问题,除了增强自身的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还要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财务体系,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通过的财务报表,增强财务透明度,完善财务制度,杜绝财务中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5.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使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减少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审核评估成本,使其对实体企业的发展环境及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建立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
6.企业要注意完善信息资源,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企业要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政府等有关机构部门纳入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信贷政策,提前想出解决之策。
(二)政府方面
近几年,政府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包括用金融给养实业、鼓励创新创业等,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市场结构失衡等影响,效果甚微。为此,从政府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企业抓住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使其尽快融入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以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赖以成长的重要依托,国家要对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并且加大对于上市挂牌企业的追踪服务,鼓励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将其做大做强;降低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中小企业,使得更多有潜力、有能力的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2.利用当前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鼓励政府利用债务工具筹措资金。政府债券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他机构为筹措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券”或者“国债”发展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券却远远滞后,要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试点,促进政府债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等工程,鼓励政府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PPP等方式筹措资金,以拓宽融资渠道。
3.支持创新创业,大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创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基金引导作用,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投、城投及各镇、园区重点平台公司以参股等形式,设立创业投资或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创新创业型实体企业,打造金融聚集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实体企业发展路上的一大障碍,企业若要贷款,就必须背负高额的利率,还要使用担保和质押,承担贷款项目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亏本的风险,若不贷款,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工程项目就无法开展,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使部分实体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利率泡沫的虚高增长,引导借贷利率合理发展,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5.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继续完善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通过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途径,大力发展信贷担保和再担保结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专门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要充分利用保单在信贷融资方面的促进作用,利用保单增强企业的信誉,减轻银行的压力。同时,构建实体企业的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信誉情况,以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服务。
(三)银行方面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实体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的营养,实体企业就会严重受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平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环节,多平台、多途径、多角度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
1.对于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除了银行贷款外,还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比如在直接融资方面,鼓励支持发展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以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账款、消费信贷、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提高不活跃资金的流动性,使更多的实体企业能够取得资金支持,让惰性资金更大地发挥其应有力量和价值;要多途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机端金融服务等,开辟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加快以服务实体企业为主的专业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在当下的现实经济中已不存在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严格市场分割;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大银行可以利用来自于抵押品或企业主个体信息的硬信息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中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使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信贷服务。
3.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银行工作人员注重大客户的培养,并且与之形成了固定的长期双向合作机制;而对一些小客户,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热情甚至果断拒绝。要解决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匹配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使业务人员能够公平对待大客户与小额信贷客户,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实体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追本溯源,找出制约融资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根本,鼓励政府大力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要求,拒绝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力。J
参考文献:
[1]南存辉.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N].中华工商报,2015-03-09.
[2]周茂清.“宽货币、紧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03.
[3]卢文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学,2010,(3):98-101.
[4]刘B.融资难根在实体经济困局[J].IMI研究动态,2016,(4):1-33.
[5]吴银萍,罗传健.金融业规模结构、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171-173.
[6]景春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服务[J].全球化,2013,(32):10-13.
[7]凌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2,(26):194-196.
[8]赵亚明,卫红江.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2,(11):56- 59.
[9]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带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Z].新华网,2017-2-18.
篇4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银行;信用管理;战略思想;策略探究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与通信网的拓展产物,能够实现对物理世界实时管控、精确管理与科学决策的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积极颁发一些促进物联网有关战略与发展的计划,物联网产业发展速率不断提升,积极朝着生产生活与经济金融相关领域靠拢。物联网思维有效整改了传统商业生态环境,调整了传统商业模式,为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助力。将物联网思想与相关技术整合到网络环境中,将促进当下金融信用环境的革新进程,助力于金融全新变革进程。相关人士指出,物联网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被视为对对信息技术的集成与综合应用,实现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有效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将物联网银行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一、物联网银行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物联网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类新模式,当下国际尚未对物联网银行做出明确界定与统一标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联网银行主要是采用把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整合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进程中,再构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内部管理等工作的运行模式,即推行“帕累托改进”模式,进而最大限度的压缩其运营成本以及提升效率。陆岷峰(2017)对物联网银行的概念做出如下定义,即物联网银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应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在用户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等多样化经济环境中的信息流量、资金流量与物质流量有机整合为一,进而为用户在存款、贷款以及汇款等方面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兴组织模式。
(二)特征
①普惠化:这是物联网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最大的差别。为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运行的有效性,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宗旨在于提升上述金融业务形态运行期间应遵照的原则、规定以及发展目标等[3]。但是由于传统银行业的限制,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小微金融等业务形态拓展范畴相对狭窄,应不断提升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而物联网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服务对象为传统抵押担保模式下不能兼顾周全的中小微企业,该类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可抵押固定资产少、存货动产充沛、融资需求高等特征,在网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以及相关技术协助下,能够实现对企业现实生产情景全过程、多维度信息获取,不断扭转商业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局面,有效解除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拓展其发展空间,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普惠能力也相应提升。②智慧化:这是物联网银行积极迎合金融科技发展模式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金融科技力量的集成与联合作用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朝着智慧化方向转型,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实力。在2017年上半年中,国内四大行强强联手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与互联网企业金融化改革进程被推进。在物联网技术协助下,传统商业银行智慧化转型目标的实现获得新的战略机遇。在多种智能计算技术的协助下,物联网银行多大批量用户的相关信息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处理,构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务发展格局,落实信贷决策与风险管理智慧化发展目标。③精致化:传统银行由粗放式发展模式朝着集约化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细化。从本世纪初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规模不断拓展。相关资料记载,在201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了200余万亿元,存款余额高达140余万亿元,贷款余额也突破了100万亿元。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共给侧改革理念的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经济发展形态,践行精细化发展路线是其后几年中主要发展趋向。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的合力作用下,物联网银行采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更为精确的获得客户资源,对用户资质、还款能力以及行为方式等多样化信息进行整体分析,进而明确其在金融领域中的现实需求,改善了传统商业银行在客源获得方面的局限性。此外,精细化还体现在客户风险管理方面上,具体是在物联网技术的支配下,物联网银行把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整合到大数据风险控制后台系统中,动态式的对用户风险进行辨识、计算、预测与警示,有效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滞后性、粗放性缺陷。
二、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一)信贷业务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在传统信贷业务模式的支配下,商业银行业务运行成本高始终是业务发展中最大瓶颈,进而对借款用户整体融资成本造成影响。信贷业务成本高具体在如下几方面有所体现:①客源获得成本高;②风险辨识成本高;③运行成本高。在过去,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缺乏情景的“广撒网”措施去获取客户资源,人力资源投入量大,但是效益微弱;在风险辨识方面上,多采用线下方式采集、梳理、解析用户的信用情况,耗时耗力;在运营方面上,银行物理网点敷设面积大、参与运营人员数目多、运营管理投放资金量大。
(二)信贷业务效率低下
只有不断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效率,才能够迎合当下市场经济主体间频繁进行商业交易活动的需求。但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行速度迟缓,其与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频繁需求间产生较大分歧,以致社会公众投诉事件与日俱增。诱发信贷业务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信贷业务办理环节对流程规范性提出较严格要求;②手续多样且繁杂;③业务程序繁琐,存在冗余部分;⑤层层审核批准;⑥尚未建设可执行的快速反应体制等。此外,银行信贷业务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大大削弱了金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也有所降低。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构中物联网的应用
(一)提升风险控制思维客观化
在物联网思维与相关技术的协助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思维重建目标得以实现。在没有物联网技术支配情景中,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管控中,多采用现场调查与访谈等方式,捕获借款企业客户以往行为方式后,采用人为方式对其信用程度等级判断,该种方式主观性色彩浓烈,难以实时、动态、真实的获得与企业生产营销业务运行状态此相关信息资料。但是若能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情景进行整改造,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将直接和借款企业生产作业情景中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流程相连接,以真实性、客观性的生产作业情景数据信息为依托,进行贷前调研、贷中审核与批复、贷后管理等系列性工作,有效规避信息真实度缺乏以及人为主观臆断的弊端。上述全方位、多维度客观信息源的提供,能够更为真实的呈现出借款企业的营销水平与业务发展状态,在有效辨识商业银行风险方面提供极为有价值的参照信息。
(二)提升风险控制程序数据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重构过程,对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也表现出强烈依赖性。伴随着物联网在用户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改造升级中的应用,物联网银行在发展中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动态式感知信贷用户原料采购情况、原料库存管理、生产流程、成品囤积、营销状况等实际信息,同时把上述信息有机整合,构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连贯性数据等数据集合,进而在大数据技术协助下建设相关模型,勾勒出用户的风险特点,达到对用户风险辨识、风险计量、风险监管、风险管控等风控程序的处理、解析与决策。
(三)提升风险控制决策精细化
物联网不仅在风险控制思维以及控制流程重构方面有所应用,同时在商业银行风控决策重构过程中的应用机制也到认证。具体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大批量、客观性的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数据、交易活动中数据信息等构建进一步充实,同时进行交叉验证,建设崭新化的“三流合一”模式,协助商业银行对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有更全面性、立体化认识,促使信用等级评价积极由主观判断转型为客观洞察等方面上。物联网银行把采集到的、与客户相关的大量真实情景信息,勾勒出客户的真实画像,进而建设物联网风险控制模型,科学精确的评估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违约率与违约损失率等数据计量正确率也得到相应保障,进而协助银行进行贷前调查,贷中授信管理,贷后追踪预警,构建时效性与整体性特征共存的风险控制局面,物联网银行的风控决策科学性也相应提升。
(四)构建全视图管理模式
结合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性质以重要驱动因子,可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构建全视图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已经是当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积极摒除以往单视角的管理模式,对某一业务运行态势、某些资产重组期间面对的各类风险类型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将债券投资交易业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不仅需应用物联网思维有针对性的建设债券市场波动风险的止损限额、VAR限额,还必须从其他角度出发,结合债券发行体基本面变动特点、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建设与其相匹配的追踪监侧、风险管理体制与程序。全视图、多维度的风险管理模式,和传统风控模式相比较,最大特征是在风险部署环节上整体分析多样因素,例如发行体基本面产生本质性恶化、信用风险提升,止损机制将会一触即发,在信用风险转变成市场风险损失初期就应施以相关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对于操纵风险的辨识与评价结果,均可以被整合到市场风险管理进程中。例如某一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结果在一定标准之下,就可在市场风险限额部署上,采用多层次限额规划进行管理加以控制。
(五)建设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
分散化处理是组合风险管理的重点,实质上就是在不同区域、不同对象间对资产组科学配置,尽可能的承担微小的波动(以资本占用量呈现出来),进而去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与此同时也实现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目标。主动推行组合风险管理,侧重点是落实如下几个方面:①明确科学化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策略,以国别、行业、产品等为主,最大限度的规避在方向选择上出现的错误。②采用排布组合限额的方式,强化风险、资本与收益三者间的平衡性,防控集中性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顺周期效应带来的影响。③推行主动风险管理措施,以主动组合调整、分散化处理和风险对冲等为主,实现组合的优化调整目标。在这里本文笔者需重点强调的是,“分散化”绝非是单纯式的资产分散,而是对资产背后风险因子的分散化。
四、结束语
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使金融行业所处供应链上的程序实现“可视追踪”,进而实现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配置资源以及降低成本等目标,其是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用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进而实现风险有效管理思想本质相一致。伴随着物联网思想与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应用的深入化,将会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革新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夏蜀.商业银行构建旅游金融的基本思维与整体框架[J].金融论坛,2017(9):15-26.
[2]张广雷.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6(16):158-158.
[3]王光远.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投资研究,2015(6):154-160.
[4]常亮,陈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4(5):28-32.
[5]孔文韬.启发潜能教育理念下有效班级管理思维重构与实践探析[J].教师,2015(12):125-126.
[6]连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转型[J].上海金融,2013(11):24-30.
[7]孙玉荣,左婷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2(3):48-49.
[8]雷光勇,王文.政府治理、风险承担与商业银行经营业绩[J].金融研究,2014(1):110-123.
篇5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微;创新;困难;思考
宁波通商银行的前身是原成立于1993年3月,由印尼金光集团控股的浙江省首家外资银行———宁波国际银行。在宁波市政府的主导下,2009年启动重组改制工作,通过引入国内13家优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股东,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由外资银行成功重组改制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国有企业为大股东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为深入贯彻监管部门关于普惠金融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等新经济形势的挑战,宁波通商银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实践,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为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
宁波通商银行一直恪守服务甬城千万家的宗旨,全面推进“向下、向小、向个人、向特色”的“四向”转型战略,在普惠金融服务上开启了四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即服务小微,助力宁波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全力推进个性化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服务于“三农”的实践;大力拓宽国际金融服务的实践,通过推进这四大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渗透率和便利性,大力支持了小微、涉农、民生事业等国民经济较薄弱环节的发展,并取得积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服务小微,助力宁波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
宁波通商银行依托网点、网络和人员优势,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为其量身设计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水平:
1.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浙江省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关要求,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打造商贸金融专业银行的战略定位,通商银行深入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研发众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不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在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业务在2015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8月末,单户贷款金额在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74%,贷款规模同期增长259%,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
2.不断拓宽对小微金融服务领域。在保证满足涉农、涉渔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基础上,还加大对从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相关传统服务业的贷款投放,积极满足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资金需求。
3.不断增强对小微金融服务的功能。以城郊、城区居民小区为重点,逐步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大厅,配备专门人员,对营销模式、审批流程、风险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再造,尽量简化贷款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推行限时服务,提高放贷效率。目前宁波通商银行已在分行、总行专业经营部门设立了5个小微专营团队,专门从事小微业务拓展,专门建立小微业务快速审批通道,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列小微信贷计划,信贷资源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小微倾斜,加大了对小微的支持力度,最大满足小微业务“短、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2015年8月,小微金融贷款达20亿元,有力支持小微及民生工程,推动了市域经济发展。
4.不断创新银行服务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有效解决单个小微客户轻资产、难以从银行直接获取融资这一普遍性难题,宁波通商银行运用核心企业信用绑定、物流控制及债项管理等先进风控手段,为小微客户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弱化抵押担保,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小微业务的特色化发展。宁波通商银行主动承接宁波市政府提出的淘汰废旧黄标车、加快节能减排的行动计划、为集卡车营运主体定制个性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监测车辆进出港数据实时掌握企业运行状况达到风险控制目的,客户无须抵押即可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截至2015年8月末,已累计为100多家集卡车运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近1亿元。至今,通商银行已共为30多个小微客户群量身定制个性金融服务方案,包含快递加盟商群、通商科技卡、电商群、白领公寓、小超市群等,并通过深入挖掘同类客户的共性特征和金融需求,不断总结提炼成熟模式,创新推出集卡通、抵押通、E速贷等10多个特色小微产品,群模式和产品模式并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全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宁波通商银行紧紧围绕未来大消费概念与个人财富管理两大业务主线,在2015年重点推进个人消费信贷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并加快移动金融建设,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普通人群。1.加强消费贷业务发展。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结合区域特征,加强消费贷产品开发设计,2015年新推出产品5个,产品总数11个,汽车消费贷、精英通、房按通等多个特色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带动消费贷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8月末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09%,客户数同期增长464%。今后,通商银行还将继续加强特色产品开发,并依托系统的建设完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海量客户的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个人消费金融服务需求。2.丰富理财产品。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根据通商银行客户的年龄层次、风险评估情况和财富管理需求,分别推出薪盈通保本理财产品和稳利通非保本理财产品。截至2015年8月末,共发行保本理财产品32期,发行金额11.6亿元,发行稳利通非保本理财产品26期,发行金额4.1亿元。今后,随着个人客户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理财需求更趋多元化、个性化,通商银行将适时推出T+0开放式理财等新产品。3.加快移动金融建设。为深化普惠金融科技服务创新,提升移动金融应用的安全性和便捷度,通商银行以安全支付为出发点,加快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符合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的可信交易环境。今后,还将加快推进移动金融TSM平台和手机银行项目的开发,同时积极打通第三方支付渠道,加强与国内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4.逐步加强自助银行建设。在自助银行建设方面,通商银行现均为“在行式”ATM或CRS,今后,为满足公众金融服务需求,在大型居民社区、重要旅游景点、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放置“离行式”ATM机,为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三)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服务于“三农”的实践
宁波的块状经济特征使得个别县域和农村经济较为活跃,金融需求旺盛,通商银行非常重视农村金融市场,开业以来在宁波新设的三家支行全部为县域支行,分别为余姚支行、慈溪支行和鄞州支行,对县域经济支持较大。2015年初,提出要“向下”转型,就是要求发展眼光向下,业务拓展向乡镇、向社区、向商圈下沉延伸,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服务于“三农”。针对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不足的现状,宁波通商银行开始尝试乡村金融服务站项目,通过设立乡村金融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存取款结算等各种便民金融服务。首个乡村金融服务站设在鄞州横街镇万华村,已于2015年8月正式开始营运,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运行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开设更多的乡村金融服务站,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发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在农村推广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先进金融设备应用,普及移动金融,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普通农村客户群体。为顺应宁波市域农业和渔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发展的新趋势,宁波通商银行还不断强化对海产品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生态农场等新型农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8月,现代农渔业贷款余额大幅提升,增长幅度达245%。
(四)大力拓宽国际金融服务的实践
国际业务作为通商银行传统优势业务,开业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服务对象和服务内涵不断延伸,对宁波涉外经济特别是中小贸易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业务量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8月末,同比增长近30%,外汇存款同比增长129%,外汇贷款同比增长52%。具体主要有以下举措:一是不断扩充服务对象。通商银行基础客户群不断壮大,国际业务客户数较开业初增长了25.6%,新增客户中境内公司客户占67.6%,且以中小型贸易企业客户为主,都属于小微,伴随客户结构的变化,业务结构也逐渐从单一的出口业务为主,向进出口业务并重转变,使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通商银行具有较好的国际业务发展基础,开业之初即拥有完备的信用证、托收、汇款、押汇、福费廷等基础国际结算和融资产品。近年来,随着客户和业务结构的变化,通商银行又逐渐推出内保外贷、远期结售汇、外币流动资金贷款、离岸代付及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等新产品,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和发展,满足多方的需求。三是不断拓展国际结算渠道。与同类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从外资行改制而来使得通商银行在行渠道建设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与全球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银行建立行关系,搭建了快速便捷的国际结算通道,并与1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型银行建立了全方位的业务合作关系,能够完全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四是大幅优惠让利支持涉外企业。通商银行非常重视银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建立,多年来对合作较好的存量客户和长期合作意愿较强的新客户一直在国际结算手续费、融资利率、结售汇汇率等各类费用上给予较大的优惠,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大力支持涉外企业发展。总之,普惠金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较长时期,宁波通商银行将立足市域,深耕“三农”,服务城乡,以更加务实的经营作风、切合实际的市场定位、加快创新的工作导向和高效灵活的运作机制,力争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长久均衡,做普惠金融的忠实践行者。
二、践行普惠金融所遇到的难题
宁波通商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过程中取得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提升,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遇到不少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风险管控任务更加艰巨
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者叠加的敏感时期,带来了宁波通商银行资产风险管控的巨大压力。二是普惠金融服务以覆盖弱势产业、弱势群体为主,风险管控任务自然会更加艰巨。三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中,中小商业银行力量单薄,“独木难支”的缺陷将进一步显现,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将暴露出救助体系设计与建设工作的严重滞后。
(二)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普惠金融的概念是世界银行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内涵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相关金融业务成本较高、回报率相对较低,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三)普惠金融配套机制的欠缺,法规保障未健全
目前,普惠金融配套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发展普惠金融的统一战略规划和管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尚需制度化、长期化,货币、监管政策仍需差异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有待完善,主要是“三农”政策性担保体系不够健全,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等农业风险抵补机制有待健全,支持“三农”服务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支持“三农”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的创新需要提升。这些造成了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时有所差别,商业银行多从自身的经营发展和风险防控等角度来计划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这样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发展普惠金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有效规范其运营,没有相关法规的有力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
三、对今后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思考
普惠金融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各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尚有差异,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同,宁波通商银行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解决探索出今后发展普惠金融的具体路径:
(一)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以保障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涉农、民生事业等企业,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意义显得特别重大。涉农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且范围广泛,小微初创期又力量薄弱,风险损失率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完善涉农和小微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渔业保险覆盖范围,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体系。
(二)丰富功能,抓好“三个创新”,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水平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银行自身,通过引入现代金融元素,加大银行创新力度,更加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以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助推普惠金融发展。一是抓好产品创新。重点推出了富有宁波特色“集卡通”、“抵押通”、“E速贷”等10多个特色小微产品。目前一次授信、随用随贷,适应城乡客户“短、小、频、急”需求的贷款要持续提升。二是抓好服务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扁平化管理,在设立涉农、小微、个人等金融服务站基础上,开展网点创新,推出一些重点支持特色产业的银行网点,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重点支持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涉农龙头企业。三是抓好渠道创新。在服务渠道上,建设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互为结合的多元销售渠道,丰富电子银行产品功能。
(三)建立和完善涉农和小微的信用体系,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目前,要尽快全面建立涉农的经济档案,确立规范的经济档案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还款能力的不同等,对同一信用等级的涉农客户再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加强小额信贷的信用知识宣传,让涉农客户认识到金融和信用的关系,增强信用涉农客户意识,通过信用评级和公开,让涉农客户理解信用的价值,使得民众争当“信用户”形成风气,“有借有还”的信用观念得到进一步弘扬,最终通过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办好“三个银行”,提高小额信贷效率,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办好“三个银行”,提高小额信贷效率,服务好普通大众,这主要是:一是办好电子银行,加大通商银行卡的发行,拓展网银业务,提升重点客户群电子银行渗透率,开展定向营销,加快新开户、新签约客户电子银行同步开通,深化同步营销、做好个人电子银行“自助注册”营销宣传,通过银行官方网站在线进行“自助注册”,提升电子银行综合替代率。二是办好手机银行。通商银行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高度加密技术开发具有一流水平的手机银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次电子银行服务的弯道超越,必将为农村居民享受普惠金融带来重要的契机。三是办好社区银行。在鄞州横街镇万华村通商银行金融服务站基础上,开展社区金融服务新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建设新网点,助推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增强社区服务与居民消费的互动融合,努力打造专业化、多元化、便民化的社区银行。综上所述,当前新形势下,要开创普惠金融的新局面,必须深刻理解普惠金融内涵,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努力构建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才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所有人群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仇卫平 单位:宁波通商银行
参考文献:
[1]茅于轼.兴办小额贷款的几点经验[J].金融经济,2007(5)
篇6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在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开始从严重的危机中复苏,迈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危机给予我们很多的经验教训,从金融创新角度看,以下五点启示至关重要。
金融创新不应脱离实体经济需求
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金融创新出现了过度扩张的倾向。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西方国家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连续、持续地实行低利率政策,流动性长期过剩。在这样的背景下,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虚拟经济呈现爆炸性增长态势。虚拟经济大大超出实体经济,最终导致泡沫破灭,而后整体经济剧烈动荡,银行呆坏账大量增加,资产加倍缩水,从而使本次金融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冲击性。
危机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的需要为基础,这是衡量虚拟经济发展是否健康,金融创新是否过度的一个根本标准。
金融创新不应丢掉风险标准
近几十年来,在商业银行信用体制和信用工具的创新当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失去了风险的控制。很可悲的是,这次危机又忽视了这一最简单、最朴素的风险管理道理。次贷、次债、CDO、CDS,每一步都是信用体制和工具的创新,但是每一步创新也都忽视、放松、弱化了风险标准。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创新过程中,风险一步步变得难以辨认、计量和控制,丧失了基本的风险控制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一向被人们认为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也忽视了“借钱还钱”这个天经地义的道理,成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2002~2007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创造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但却丢掉了风险标准,放松了固有的信贷标准和风险控制要求,根本不能还钱的人也可以轻易借到钱。此外,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评级公司等各类机构也都违背了风险控制原则。投资银行降低业务的风险门槛,大规模投资于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保险公司放松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标准,为各类高风险衍生品提供保险;评级公司也放松了对信用评级模型合理性的实质审查,模糊的评级结果掩盖了衍生产品的真实风险。
实践证明,金融创新如果丢掉了风险标准,就会隐藏和积聚风险,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换句话说,没有风险元素的金融创新同样可能成为“毒药”,这是危机给予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金融创新不应违背资本覆盖风险的要求
无论是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还是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资本准备。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器,资本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或者缓冲器,有限的资本不能推动业务的无限扩大,资本必须对所有业务和创新的风险进行有效覆盖。这正如筑坝防洪一样,低水坝抵御一般洪水,而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则需要构筑更高的水坝。风险越大,资本准备也应越高。
从这次危机的演变情况看,西方商业银行忽视了资本覆盖所有业务的要求。比如说对于流动性风险、交易账户的风险、衍生产品风险,资本就没有进行有效覆盖。由于近年来表外业务的迅速膨胀,银行真实杠杆率大幅上升,银行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被严重低估。考虑这些因素,实际上在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缺口就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经营更加突出,同样违背了资本覆盖风险和所有业务的理念。比如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危机前杠杆率已经达到50~60倍,若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它们的资本充足率仅有1%~2%。
危机第三个启示就是,资本必须对创新的所有业务和风险进行有效覆盖,这理应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金融创新不应降低信息透明度
信息透明不仅是金融市场交易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有效风险监管和风险控制的前提。本次危机中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链条不断延伸,信息不透明程度在日益加剧,最终成为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的催化剂。从创新过程来看,华尔街投行将“次级抵押贷款”分割、打包并组合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又不断地“击鼓传花”交易此类产品。在金融产品不断交易的同时,信息变得越来越模糊,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隐蔽,以至许多衍生产品的买家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更无从了解产品的信息和质量。
表面上看来,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有效地分散了个体金融机构的风险,但同时原始金融产品的基本信息和风险特征被一步步弱化和掩盖,造成金融市场整体风险不断被隐蔽、模糊和积聚。可以看出,信息不透明使得有效风险控制的基础被冲垮了。
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推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保持信息的透明度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是第四个启示。
金融创新不应弱化审慎监管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全球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危机,比如美国储贷危机、拉美危机、北欧四国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有一个重要的“元凶”,就是在金融创新中忽视了审慎的监管要求。并且也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缺乏有效风险监管的金融创新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甚至酿成危机。
从监管理念看,过去几十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府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都把放松金融监管作为政策基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坚定地奉行“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监管理念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取消存贷款利率上限,超越了“Q条例”的限制,打破了单一分支机构的禁锢,最终在1999年废除了实施60多年具有严格防火墙限制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直接造成这次金融危机中风险在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交叉感染、蔓延和放大。从监管体制看,金融监管体系总是落后于金融创新的步伐,出现了许多监管真空。比如说,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监管上仍然采取“双线多头式的伞型监管”模式,实际上就是由多重监管主体针对不同的监管机构实施监管。这种分割的监管造成了对交叉金融业务监管的缺失,系统性风险容易迅速积聚。大量表外业务和复杂金融工具的发展,也缺乏明确的监管规范,造成了对这类金融产品和实体的监管空白,导致风险的积聚,埋下了危机的种子。从监管国际合作看,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深入,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超出了一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对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出迫切要求。有效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缺乏,为风险和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第五个启示。
综上,这五个启示告诉我们,金融创新不在于是否过度,有效风险监管的金融创新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否则再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也只能成为摧毁社会肌体的毒药。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不言而喻,金融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就停止银行业创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重新恢复增长,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转型发展阶段,金融创新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基于危机的教训,我们必须在金融创新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金融创新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立足中国国情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国经济金融的交叉融合、整体联动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金融创新也是如此。中国的商业银行既要顺应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更要立足于自身国情。银行推进金融创新的视野应更具有战略性、全球性,要与时俱进。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以及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将赋予经济增长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各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传统产业的整合重组,新能源、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格局。
在世界这个大格局下,我国经济正处于加速转型时期,面临着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任务。国有资产重组、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都需要金融创新大力支持,这就是我们结合中国经济实际要进行金融创新的重点,也是中国银行业的社会责任。国内银行如果没有看到这些,就肯定会在竞争中走向劣势。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战略发展、市场层次,还是金融手段和工具、风险控制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结合这次危机,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金融创新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
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衡量创新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创新要适应企业客户发展需要。商业银行要根据各类企业的具体情况实施差异化金融创新战略,满足企业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金融需求。比如说,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化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银行应该积极提供现金管理、产业链融资、人民币跨境结算、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咨询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银行应更一步提供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投资银行服务。针对企业资本运作和资产增值的需要,银行应提供并购融资、套期保值和公司理财等多方面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因此,社会在呼唤银行通过产品、流程、机制等创新,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近期笔者在浙江的社会调研中发现,某些银行已经在上述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针对企业境外融资需求的“保证金锁定计划”,针对上下游企业开发的国内保理、数据质押等产业链融资计划,针对小企业融资的“种子基金计划”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广受浙江社会各界肯定。
金融创新要适应居民客户的金融需求。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高收入阶层的迅速崛起。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投资意识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信用卡消费、个人信贷、出国金融、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金融活动日趋活跃。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已接近4万亿元,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迅速攀升到3.7万亿元。庞大的居民财富和金融消费、投资需求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巨大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适应上述需要,银行自身也要通过金融创新实现经营模式、组织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金融创新要以适度有效为基本出发点
诚然,我国经济金融化、虚拟化的程度还比较低,与西方国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可以通过适度杠杆化的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比如,2008年末,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为1.6,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17%,远低于西方国家70%以上的水平;企业和银行的杠杆率水平也相对较低,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55%,银行平均贷存比约为65%,还不到美国水平的一半。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还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这将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危机证明,金融创新适度有效是一个重要原则。如何实现这个原则,目前看,在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各商业银行都应探索建立金融创新的总量控制标准、风险容忍标准以及风险监测体系、信息披露体系,从而保证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分散风险、驾驭风险、对冲风险和稳定盈利的作用。另外,监管当局和银行要立即研究建立健全金融创新的操作流程。
金融创新要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前提
从现代银行的观点来看,银行是一部“经营风险的机器”,在对冲、分散、驾驭风险中获取利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仅自身会遭受巨大损失,也会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一方面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还有重大缺陷,在金融创新中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有几点急待加强,如我国银行要进一步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到信用、市场、操作和流动性风险的全面管理,抵御风险的交叉感染;要进一步从一般定性的风险管理发展到综合运用风险计量技术的定量管理,精确资本计量;要进一步从分散的风险量化控制发展到以经济资本为纽带的总量风险管理,总体把握风险状况,防范系统性风险。
金融创新要以审慎的风险监管为保障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风险监管能力的提升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事实证明,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发展,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总是不断地冲击原有的金融秩序。如果没有与之配套、不断深化的金融审慎监管与法律规范,风险就会不断积累。
审慎监管原则又被称为“结构性的早期干预和解决方案”,其精髓就在于尽可能在银行资本金完全损失掉之前采取行动,避免让客户遭受损失。应该看到,近几年我国的审慎风险监管大有成绩,监管的前瞻性明显加强,银行业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但是这次金融危机提示我们,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的监管更应审慎,从银行实践来看,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大力鼓励创新,为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是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出路。第二,增强监管的前瞻性、差异性。第三,对不同种类、评级、地区的银行业机构,以及不同的金融产品实行差异化监管。第四,强化防火墙和交易账户管理机制,弥补这方面的重大监管缺失。第五,在监管体制、技术上要不断改进。对于综合化经营过程中推出的跨市场金融创新产品,要建立健全联动监管机制。同时,对当前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金融创新领域,例如对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政府融资平台等,应尽快制订更为有效、更为清晰、更有操作性的监管标准和措施。
促进有效风险监管下金融创新的几个要点
基于危机的启示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原则,当前推动金融创新至少应关注以下几点。
培育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在加速国际化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变化莫测的金融市场环境,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工具来管理风险。但是,近年来出现的多起国内企业金融衍生品浮亏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企业从事金融创新业务必须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前提。
第一,强化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企业从事融资、投资类金融创新活动要有明确目的,特别是参与衍生产品金融创新,必须坚持套期保值、对冲风险的原则,必须坚持与业务经营范围、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必须坚持结构简单、交易透明、风险可控的产品选择的原则。
第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在企业从事金融创新交易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为此,应做好两方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一是要有明确的止损机制。企业在从事交易中要量力而行,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损失,出现浮亏以后如何应对,“谁来负责、谁来决策、谁来止损”要进一步予以明确,否则延误市场机会,风险会更加无法控制。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隔离制度。这几年国内企业的风险案件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缺乏风险隔离、丧失内控的影子。因此,企业应建章立制,对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约束,完善授权体系和审批流程,在交易指令下达、交易操作、资金划拨等环节形成有效制衡机制。
第三,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通过信息披露提高企业透明度,有利于银行了解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状况,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参与金融创新产品业务的全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尤其是“谁受益、谁负责、谁决策”等问题都要明确披露。这种信息披露机制是企业融资的基本要求。
经过这次金融危机,银行从实践中感觉到,企业作为金融创新的参与者和需求的提出者,确实有一个适用度的问题。不是实力强的企业就一定能够成为衍生品最适用的企业,特别是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盈亏承受能力只有在严格的授权和审批管理下,适用度才能提升。
提高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能力
银行整体上有推动金融创新的客观要求,但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风险和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对此,中国商业银行应高度给予关注和改进。
第一,夯实金融创新的基础。坚持金融创新发展战略,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银行自身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我们从危机中感觉到,银行在适应金融创新要求过程中,更需要强化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流程和市场反应能力,尤其要在银行内部产品研发、定价、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前中后台流程管理、风险控制、科学决策的制衡机制。
第二,健全“防火墙”制度。金融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的风险特征往往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是高盈利的业务,实际上可能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在银行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条线之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防止风险产生后的扩散和蔓延。此外,要重点应抓好前中后台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对敞口的交易风险和平盘止损要实行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责任管理,完善跨部门的市场风险磋商机制,平衡收益和风险,提升科学决策机制。
第三,加强对表外业务和交易账户的风险控制。从这次危机形成和爆发过程看,西方商业银行忽视了表外业务和交易账户的风险控制,导致各类风险的不断积聚。同时,由于交易账户的盯市制度具有扩大市场波动的特性,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引以为戒,要立即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表外业务的风险资本计量方法,强化表外业务和交易账户的风险管理。
第四,改进风险计量方法和技术。资本是银行承受各种损失的“缓冲器”,是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从这次危机的实践来看,资本没有能够有效覆盖所有风险,特别是没有覆盖金融创新型业务,因而不能全面计量相关风险。比如,新资本协议中对流动性风险提出了管理的准则但却没有计量的要求,为了有效控制这类风险,银行应着力发展这类风险计量技术。此外,应采取更加审慎的资本计量方法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完善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的资本计量,针对表内表外的复杂衍生产品,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专业计量公司。
加强政府对金融创新保障作用
危机爆发以来,在中央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很快。作为政府融资方式的金融创新,这些平台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压力,推动了经济发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这些贷款一般占银行贷款增量的40%~50%左右。从贷款的结构看,大部分流向了土地储备中心、开发区、城建项目、交通运输等项目,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部委和省级以上平台占20%、地市级平台占50%、区县级占30%。总体上讲,风险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是,必须指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已经积聚了风险隐患,比如部分平台的规划性不强、政府偿债能力薄弱、项目资本金不足、操作程序不规范、资金运作信息不透明等等。
为了保证和推进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及时解决隐藏的问题。建议政府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各项法律法规之间要保持一致,政府担保要真实可靠,资金运作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第二,坚持稳健发展、风险可控的原则。对缺乏真实项目背景、出资不实、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融资平台要及时加以清理和规范。第三,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为避免政府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独木桥”,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拓宽政府融资渠道。
发挥银行监管的创新引导和监督作用
应该承认,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总体上是审慎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左右,拨备覆盖率达到110%左右,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4%左右,这些指标应该说是世界水平的。但是,从银行实践出发,建议银行监管过程中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化审慎监管理念。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银行创新。简化创新审批流程,提高创新审批效率,引导银行从借鉴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品创新向经营体制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事前监管。审慎监测和评估金融创新风险,加强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透明度建设等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事前监管,防范风险于未然。
其次,推进差异化监管。我国各家银行在金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监管机构综合考虑银行监管和市场评级、资本充足率水平、公司治理完善程度、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区域经济环境等一揽子综合指标构建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针对不同种类商业银行、不同难度创新产品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于创新能力强、风险管控好的高评级银行,在业务和产品创新上可先行先试。对于创新实力薄弱,综合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银行应该在创新业务的准入上实行严格限制。
再次,建立衍生金融产品分类监管。大致可分为三类,对于从事利率掉期、外汇掉期等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正常类”衍生品业务,监管部门应侧重信息的掌握。对于从事期权、期货、结构性衍生产品等“关注类”衍生品业务,监管机构应要求银行实施对衍生产品的全面风险管理和资本覆盖要求,加强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对于杠杆倍数偏高、具有投机倾向的复杂金融衍生品业务,监管机构要“严格限制”。
最后,加强监管协调配合。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近几年一些带有混业性质的金融创新产品和运作模式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步伐将明显加快,风险监管和风险控制必须始终跟上创新的步伐。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避免监管交叉和重叠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推动国际监管体系改革与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陷,中国应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动国际金融新秩序建设和超货币的实施,维护国家金融和安全。同时,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信息交换、政策的相互协调、危机管理和联合行动,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向相对集中统一、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要积极推动和落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国际普遍性规定,推动完善国际会计准则,促进评级机构强化自身制度和能力建设。
篇7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全球金融环境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则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发展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轮危机过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会发生一定程度转移,以力争扩大客户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大力提高市场份额。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外资银行 发展趋势
一、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1.金融危机难以阻碍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存在的两个趋势,金融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一个潮流。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波及全球,在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反对金融全球化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大趋势下,金融全球化也将进行下去。但与此前金融全球化进程有所不同的是,危机后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以及发展重心可能会有所不同,且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将发生变化。
2.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格局重心逐渐转移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业损失惨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难度较大。而同时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损失较小,而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推动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将大幅提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处于加快转变之中。
3.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虽然危机中欧美银行业遭遇重创,很多大型银行亏损严重,且由于货币贬值和去杠杆化而导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银行业竞争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其竞争力。不过同时也应注意到,虽然发达国家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其在全球银行业竞争中的霸主地位并未得以改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在全球银行竞争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尤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通过注资、并购等形式,使美国的6大银行和5大独立投行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在全球前25家大银行中占据6席,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和花旗银行超越英国汇丰银行居前3位。而且日本3大银行也未受重大影响,继续居于全球25大银行之列。
4.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力度将会加大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金融监管不力有直接的关系。这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国家的监管当局都认为危机的发生与监管理念没有跟上金融系统的变化有关。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在监管理念、监管规则、监管方法等方面开展根本性改革。首先,金融业监管方面将会扩大监管范围,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纳入监管。其次,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约束将会加强,如限制过度杠杆以及加强金融交易信息披露等。未来监管当局会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的控制,除纯经纪业务和结算服务外,所有业务均应有资本约束。同时会加强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要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各国应扩大对本国金融监管范围,对所有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产品与衍生品及金融市场实行全面监管,确保各金融市场之间监管信息通畅和信息共享,防范跨行业风险。
二、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全球金融环境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日益则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发展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1.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和经济刺激政策,使得中国经济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同时,中国的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功的经受了考研,显示出多年来金融改革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经过危机的洗礼,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危机后全球金融业重心呈现出向亚洲转移的新趋势,这些都凸显出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银行市场远未饱和。
2.危机中部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不降反升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虽然外资银行所受损失要远远大于中资银行,但那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所受到的损失要小很多,甚至有些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更为迅速,与母国银行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入都没有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环境相对要简单,外资银行在中国面临的机遇也较好。
3.外资银行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拥有强大竞争力
相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很多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产品创新和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正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特有的优势。
在经营理念方面,外资银行一直把盈利性放在首位,而且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注重对客户具体需求的调查和沟通,通过细化市场等方式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而且注重盈利性的同时,还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说明同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商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创新也是外资银行同中国银行业竞争的优势。目前,中国国内大多数银行的主营业务依然集中在存贷差方面,利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甚至更高,中间业务收益仅占总利润的10-15%。而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则是中间业务,而且中间业务收入、资金交易收入和利息差收入约各占三分之一,比较平衡。由于中间业务所具有的高盈利性和高服务性,未来银行业竞争的核心必然将集中于中间业务的竞争。而在此方面外资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金融创新经验,在个人理财、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领域发展客户群,提高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此外,外资银行还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遍及世界的机构网络体系,24小时快捷的咨询渠道,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差异服务,这种技术上的硬件优势极其派生的服务优势是对中资银行的巨大考验。
三、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危机后外资银行遭遇信誉危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下降
金融危机下,因为国外母公司的亏损严重,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也遭遇了巨大的信誉危机。金融危机之前,很多客户被外资银行提供的高投资回报率所吸引,但危机爆发后,这些客户很多都迅速转向中资银行更为安全的投资。为此许多外资银行流失很多客户资源。除此之外,危机发生后中国启动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信贷投放总量增长30%,但外资银行在拓展业务过程中并没有能借势取得发展。中资银行原本就在整个银行业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外资法人银行所占比重相当低,而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目前市场总份额维持在2%左右。
2.外资银行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
虽然中国金融业绝大部分市场都已开放,但外资银行对中国的监管环境依然存在担忧,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现在外资银行必须要应对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其中包括新账户的开立指引、客户账户余额对账、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新限制以及理财产品的推出。这些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中资银行的竞争将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最大对手
金融危机发生后,同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所受冲击较小,并乘此机会缩小了与外资银行的差距,随着中资银行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在中国无与伦比的网点优势,外资银行面临着比其他因素更为严峻的形势。在理财、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业务领域,中资银行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使外资银行在优质服务上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而外资银行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完全施展,这使得外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倍感压力。
四、后危机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与策略分析
1.完善东部重点城市布局,加大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网点建设
2010年是中国经济走出危机后巩固提升的一年,在各项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协调之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出,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尤其是对中西部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必然会带动当地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追求金融资源为战略目标的外资银行必然会在完善东部重点城市网点布局的同时,加速对中西部中心城市金融市场的开拓。而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将成为外资银行中西部布局的重点,同时安徽、内蒙古、广西、海南等省区有望成为外资银行青睐的新热点。
2.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速亚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步伐
虽然亚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要迟缓于欧美银行,但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亚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恒生银行、富邦银行、香港大新银行、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等纷纷加大对中资银行的股权投资。而且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以及EPA补充协议六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和两岸金融合作备忘录的正式生效,东南亚地区银行、香港地区银行和台湾银行都将加大对内地市场的渗透,这也是中国在亚洲经济中影响力不断提高及于亚洲地区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亚洲银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所表现出的利益诉求。
3.加大农村市场建设力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现象,即外资银行“下乡”,汇丰、渣打开设了多家村镇银行,而花旗也在湖北公安县、赤壁县和大连瓦房店等先后设立多家贷款公司,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为农村市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非常单薄,这种尚待大力开发的农村市场,将成为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机遇。
4.业务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市场开拓
在具体业务实施开展方面,未来外资银行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加强风险控制,同时会加速银行卡、个人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融资等业务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外资银行逐渐由多年来重点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等高端客户的战略转移为亲民策略,这是因为外资银行认为中国中小企的融资困境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因为一方面中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如果想加快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以此来破解网点稀少、客户资源欠缺以及存款和贷款额度的政策限制等方面的劣势。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全球网络和国际清算系统,帮准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刘鹏.后危机时代欧美银行业的几个趋势.中国金融.2010(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