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认知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认知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杂草;政治生态学;人文素养;社会活动;除草剂;自然景观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和深化,生态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学科,其不仅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杂草生态学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研究领域之一,该文以此为例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植物因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生产、植物化工、城市绿化、庭院景观、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都离不开它。我国传统中医药还赋予植物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但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类不受人类欢迎植物——杂草。传统上,杂草被定义为没有使用价值或美观价值,且会阻碍有益植物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在社会学上,杂草被定义为在人类活动中不受欢迎的草;生态学上杂草则被定义为繁殖和生长能力突出的草。目前人们最关注的杂草生态学问题是外来植物物种入侵[1-2],其实杂草生态学问题不仅存在于野外,在农村和城市也广泛存在,后者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但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4]。比如:杂草的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侵蚀、除草方式、农药使用、环境治理及国家政策都有着密切关系。最近,科学家提出了“杂草政治生态学(politicalecology)”的概念,开始关注人类社会活动对杂草生态学的影响[5]。该文从政治生态学这一特殊视角,阐述了杂草的性质和价值、人类与杂草关系,以及人文文化和人类社会活动对杂草生态的影响,为生态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杂草政治生态学的概念与价值

目前的杂草科学主要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管理策略。杂草种子数量多,繁殖能力强,具有非常有效的种子传播机制或通过根状茎在地下繁殖。另外杂草还具有生长速度快,抵抗不良环境和病虫害的能力强、潜伏期长等特质,如有的杂草的种子能在土壤中休眠5年以上。为了适应除草剂的广泛施用,有些杂草还进化出了抗除草剂的能力,形成“超级杂草”。杂草的这些突出的生物能力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杂草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就是杂草政治生态学[1]。政治生态学是把生态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分析生态资源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来解释生态问题,提出新的发展途径,也包括人文文化对生态学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对杂草的态度有显著差异,西方文化的主流观念是“二元对立”,他们更加追求经济利益,常把杂草看作是对资本积累无用的植物[6]。我国传统文化则是从农耕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多元、平衡、和谐、共存,特别重视杂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往往从开发应用的角度去研究杂草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杂草生态学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式都与人文及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2人类与杂草关系的研究现状

2.1国家生物安全计划中的杂草

植物物种入侵、气候变化和土壤侵蚀是目前全球面临的3个主要自然威胁。物种入侵虽然并非完全由人类活动所驱动,但日益密切的全球贸易加剧了植物入侵事件的发生。2020年1~10月份,我国海关就截获有害植物3948种、40.97万次[7]。有些植物是通过自然入侵的方式进入我国,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等主要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等自然方式传入我国。但大部分入侵杂草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互花米草是一种源自美洲的植物,1979年被引入我国,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然而,引种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威胁当地海岸生态系统,影响湿地滩涂养殖,阻塞船道。为此,我国于202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植物入侵的危害常定义为“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影响当地植物生长繁殖”,但其本质上是因为杂草入侵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杂草从生态学上常分为“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两类。这种二元分类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有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植物引进,包括农作物。因此,我们应该还是以多元、平衡的理念来看待杂草的入侵,而不是一概地排斥。这里以一个故事进行说明,200年前,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位日本人带来了一种叫野葛的绿植作为装饰。有位美国人觉得野葛非常好看,就偷了一小株回去种植。野葛因其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具有很好的防止土壤沙化的作用,曾被美国政府鼓励广泛种植。200年后,野葛在美国南部泛滥成灾,即使建立了专门消灭野葛的组织,仍然收效甚微。野葛也广布于我国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却从未泛滥,这是因为在野葛在国人眼中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葛根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可制成经济价值较高的葛粉或葛酒,其茎皮纤维则可以织布、造纸或制成绳索,这在西方国家看来很不可思议。由此看来,植物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排斥对于杂草生态学具有重要影响。各国在制订物种安全计划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扩大生态学者的人文视角,有利于他们接受杂草的社会新属性,为解决杂草入侵问题提供新思路[8]。

2.2庭院杂草问题

在私人庭院、校园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庭院里,人们都会种植一些植物来美化环境。但是杂草往往会破坏我们对庭院美丽、整洁或功能的预期,这就涉及了庭院杂草生态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私人庭院较大,他们喜欢在庭院中种植大面积私人草坪;他们的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大面积公用草坪也比较多。这些草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除杂草,常常甚至大量使用除草剂来保持完美干净的草坪和庭院景观。与西方国家的草坪文化不同的是,我国居民喜欢在自家小院内种植蔬菜、花草,庭院除草时很少使用除草剂,植物多样性相对好一些。不过,新世纪以来我国单位庭院的草坪绿化面积逐渐扩大,成片的天然杂草植被在单位庭院中已经很少见到。即使在农村,由于庭院及周边的地面硬化和人工绿化,杂草生物多样性也显著降低。这使得人们与杂草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植物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减弱,人们对杂草的情感也有所减退,“人与天然植物同存”的和谐理念有所淡化。无论是曾经庇护人们生活的杂草、广泛作为生活用品的杂草,能够救荒的野菜野果,还是能够治病救人的中草药已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即使出现在我们生活区内的少数杂草,我们也大多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说明我国的自然科学教育中缺乏相关的人文教育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教育。保持一些“百草园”也许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我们真的需要把生活中的杂草全部清除吗?清除了杂草的花园才是完美的吗?庭院中“除草”还是“不除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反草坪、反单纯人为景观运动的中心问题[9]。

2.3城市与四旁绿化杂草问题

由于杂草可能导致各种虫害、传染病,或者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其本身缺乏美感,或者经常蔓延入侵到人们的生活空间,常常被人们所嫌弃。现代城市化建设中,人们更倾向于建造更清洁、健康和安全的城市,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与杂草作斗争。比如:在城市的施工或拆迁的闲置区域,由于缺乏人员管理,往往杂草丛生,这些自发形成的杂草往往是单一的优势群落,如葎草。这些带有倒刺的葎草常常给过往的人们带来不便。但茂密的葎草可避免该区域产生风尘以及雨季水土流失,效果要比遮尘网好得多[10]。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葎草嫩枝嫩叶还可以食用,并且是清热解毒的名药。所以,从不同角度看待杂草,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城市公共区域的杂草管理也一直陷入“除草”与“不除草”的矛盾冲突中。有些国家甚至颁布了《杂草法》,规定了必须清除的杂草名单。我国的文化传统使得我国居民对杂草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在城市的角落中都有一定的杂草分布,这对我国城市杂草生态多样性的合理保持和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定城市杂草管理制度时建议相关部门充分征求植物生态学家的意见;同时要普及杂草知识,经常举办“人类-杂草”互动活动,让民众了解杂草,主动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来。杂草宣传活动有助于民众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丰富民众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情趣,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城市的郊区,曾是杂草的自然分布区,现在大多都改造成了公园或者进行了人工绿化。即使曾经杂草广布的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也逐渐变成了人为景观带。这些区域过去曾经是人们踏青游玩,采摘野菜和中草药,观察或捕捉蝴蝶、蟋蟀、青蛙、蛇、刺猬等小动物的天然乐园。目前,这些区域面积广大,管理人员较少,为了保持这些区域的人为景观整齐有序,管理者大多通过喷施有毒的除草剂来控制。这些区域临近农田和河流,除草剂污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有较强的致癌性,给郊区及四旁绿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另外,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景观植物单一,动物生态也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小动物已经绝迹,人们想看到它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所以,我们在美化生活环境运动中也丢失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包括杂草和野生动物。园林学家已注意到这些问题,“自发绿化”开始被纳入公园设计,为城市和四旁绿化提供了新型的“生态美学”[11-12]。自发植物具有较好的生态稳定性和抗逆性,人们只需对特殊物种进行适当控制,无需播种、耕耘、浇水、施肥、除杂、喷施农药,就可保持美丽的自然景观,既能节约成本,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为可杂草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安全避难所。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犯错”和“纠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近些年,在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中,我们过多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大规模使用人为景观美化环境,用大量的人力和农药清除杂草,忽略了生态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在改造环境中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又开始渴望自然的生态景观,希望随处可以看到美丽的野花、美味的野菜、神奇的中草药以及生活于其中的形形的动物。自然生态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需要综合的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也需要考虑人文环境、资源管理和生态美学。

3农业杂草

“杂草”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农业,杂草种类繁多,无处不在,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土壤和阳光,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所以我们把农业杂草单独进行讨论。

3.1正确认识农田杂草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杂草的危害。如在蔬菜的种植中,杂草会使蔬菜的长势大小不均,改变了蔬菜的形态,影响蔬菜的美观度和经济价值。此外,杂草还有很多危害:杂草可以寄生作物害虫和病原体,诱发病虫害;杂草还可直接吸引脊椎动物(如啮齿动物、鸟类)和无脊椎动物(如昆虫)捕食者来摄取蔬菜;杂草种子含有丰富有机营养,可促进有害的细菌和真菌繁殖;杂草生长快速,营养吸收能力强,会导致土壤贫瘠,难以恢复。杂草的繁殖方式多样,生命力顽强,一旦杂草泛滥,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进行清除。在没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的技术之前,除草是农业曾经是农业生产中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农业的产量直接取决于除草的效果。20世纪,我国的半数以上的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业,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其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投入仍然是杂草的控制。不过有些有机农场中会把一些有益的杂草种植在农田边缘,或者与农作物间作,以促进作物生长。如用紫云英、苜蓿、山毛豆等功能不同杂草作为绿肥,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肥料,还能够将土壤深层的营养吸附至土壤表面供作物利用。有些杂草可以吸引鸟类、瓢虫等有益动物,防治病虫害,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也可以减少作物病害,我国科学家朱有勇院士提出了多项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害的策略[13]。在我国沿海地区,渔民甚至成功利用杂草预防对虾病害。此外,杂草还经常用于受损或污染土壤的修复。杂草在农业方面的有益功能也不可小觑。除上述杂草对人类的有益作用外,杂草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袁隆平院士因找到了野生型水稻中雄性不育的品系,从而打开了水稻杂交育种的大门。李振声院士利用野生小偃麦培育出抗病、耐旱、耐干热风的杂交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骨干亲本。屠呦呦先生因从青蒿中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每种生物都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只是人类还未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这是保护杂草多样性的根本意义所在。

3.2化学除草及其危害

人类在与杂草的现代斗争中发明了两大武器,一是除草剂,二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的农作物。20世纪初,西方国家曾用无机的有毒物质(铜、硫、铅)等除草,这种方法对土壤的污染难以恢复,很快被弃用。193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除草剂——二硝酚,由于二硝酚剧毒,也很少被使用。1941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高浓度生长素2,4-D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而且成本低,安全性强,选择性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它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971又出现了一种广谱除草剂——草甘膦,其后各种各样的除草剂不断被人工合成。除草剂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现代农业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农民最大限度地种植最有利可图的农作物,但导致了作物多样性锐减。比如:转抗除草剂基因大豆的广泛种植,使得上千种优良大豆品种的种植面积萎缩或消失。除草剂也并非完全根除杂草,只是在某一个季节或某一个领域暂时灭杀了杂草。不抗除草剂的杂草被灭杀,抗除草剂的杂草反而更加泛滥。像前文提到的野葛就因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而在美国南部泛滥。我国北方农村的葎草、蒺藜、白茅等抗除草剂杂草的分布面积也逐渐扩大,更多杂草却因除草剂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人们进行的化学除草犹如“植物种族灭绝主义”一样可怕。有些杂草被灭绝,有些杂草则更加顽强。西方这种“二元对立”和“追逐利益”的思维观念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极大,使人忘记了人与杂草的共生关系,忽视了杂草的功能。转基因作物大行其道,则导致经济利益小的优良品种因被弃种而消失,严重降低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如何克服除草剂带来的生态危害,又成了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除草剂,草甘膦被植物叶片吸收后,干扰氨基酸代谢,从而杀死植物。草甘膦在播种前和出苗前施用,有助于杂草在作物出土前就已被控制。20世纪90年代,人们又发明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农作物(GlyphosateResistant,GR)。GR农作物发明后,迅速风靡世界,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效、最便宜的杂草管理技术”[14],用飞机等机械喷洒草甘膦后,杂草全部死亡,GR农作物却安然无恙。目前,在美国种植的大豆、玉米、棉花中,转基因品种占到90%以上。除草变得如此简单,现在的农民似乎已忘记了还有非化学除草的方法。种植GR农作物的土地喷施草甘膦以后,土壤中已有的杂草已被杀死,落在地表的杂草种子也不能萌发,所以农田无需耕作,就能更好地除草,由此促进了农田免耕,减少了因耕作导致的土壤侵蚀,保存了土壤自然储存的各类营养,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科学永远是把双刃剑,GR农作物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忽视。GR作物促进了草甘膦大面积广泛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草甘膦对人和动物剧毒,对农产品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不仅杀死了植物,同时也杀死了依赖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活的生物,如鸟类、昆虫等(Dentzman,2018;Müller,2020)。更严重的是,化学除草压力下,进化出了一些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3.3超级杂草的危害

在同一片田地中定期和重复使用相同的除草剂,就会迫使杂草为了生存而不断进化,产生了抗除草剂能力(Adler,2011),它们在田地里迅速扩张,使得人们不得不发明新的除草剂来杀灭它们。至今为止,大约40种抗草甘膦杂草在37个国家蔓延,34种农作物受到影响[15]。有些抗除草剂杂草本身就是GR农作物,它们转移到了其他农作物田地中变成杂草,如GR油菜在英国已遍及23%的谷类种植地、9%的甜菜种植地和马铃薯种植地。超级杂草的出现,使得除草剂种类和施用量增加。除草剂本身有剧毒,其对农产品的污染以及对人类自身的直接危害逐渐增大,除草剂以及杀虫剂的施用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人类经济利益至上的除草模式不可持续。了解农业化学除草状况、除草剂施用技术和法规,以及除草剂滥用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生态学者探索维持农作物与杂草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4结语

篇2

1.1调查对象

选择本科专业为首都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含本科在读、研究生在读和已经工作的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2012和2013级的本科生虽然尚未开设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课程,但是从大一开始就接受了管理学等基础课程的教育,并且在平时通过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接触过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因此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不同的教学专题,调查这部分学生对不同专题的学习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共4个年级114人,发放问卷114份,回收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70%。由于有效回收率较低,故补充调查了在校研究生中本科同样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14人,回收有效问卷14份。采用邮件方式调查毕业生,计划调查30名毕业生(相当于在校生一个年级的人数),考虑到邮件调查的回收率较低问题,共计向已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意愿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评价,对主要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评价和重要程度的认知。

1.3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调查数据使用Eidata3.1、Excel和SPSS19.0软件录入统计分析。将2013和2012级本科生分组为未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37例;2011和201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组为已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57例;将已毕业工作的学生分组为已学过毕业生,共27例。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

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男生42人,女生79人,分别占总数的34.7%和65.3%。毕业生、研究生、本科2010级、本科2011级、本科2012级、本科2013级分别是27人、14人、19人、24人、19人、18人。

2.2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本调查结果显示,51.3%的学生认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清晰,38.9%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9.7%的学生认为不清晰。

2.3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

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调查中,50.4%的学生认为有兴趣,而认为一般、没兴趣的学生分别占30.1%和19.5%。

2.4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

教学内容的评价基于调查对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及教材的权威性,调查中,章节的名称依据卫生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事业管理学(第2版)》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第3版)》中的名称。通过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各章教学内容逐个评分其认为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部分章节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感兴趣程度比重要性程度普遍低10~20分。他们认为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卫生事业管理基础理论,重要性评价88.6±11.6;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评价77.3±14.3。最感兴趣的是卫生工作方针,平均值83.4分,但标准差为105.2;最不感兴趣的是初级卫生保健,兴趣值评分68.1±19.7。未学过的在校生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已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在校生对于各章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接近,认为最重要的是卫生改革进展和卫生管理基本理论,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7.8±13.7和87.1±14.1;同样重要的还有医疗保障和卫生政策,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6.6±13.3和86.5±11.4;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重要性评分分别为74.9±16.6和77.8±17.2。最感兴趣的也是卫生改革进展,重要性评分85.2±16.2;最不感兴趣的是中医药管理,兴趣值评分71.4±19.6。已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一致,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90.4±8.2和89.6±8.5,明显高于在校生的评分;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最低的都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63.1±21.4和62.4±16.3,评分明显低于在校生;毕业生对卫生信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两章节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在校生。

3讨论与建议

3.1对于认知状况评价的意义

综合建构主义和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知方面的学习可以分为机械式学习与建构式学习两大类。机械式学习的本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内涵,其生理过程是联想与短期记忆。建构式学习的本质是个体获得有实质意义的文字符号,并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建构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式学习的先决条件包括:第一,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基本知识的储备;第三,学习者必须具有建构式学习的意愿,即有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的倾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构建要素解释,教师的主要功能应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为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搭建桥梁的意愿,在良好的学习动机之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2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教学目标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等。卫生事业管理学来源于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而又反过来对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它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教学中必须兼顾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实际应用。

3.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

整体来看,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普遍低于已经意识到的重要程度,而且对于内容亦有侧重,例如普遍对中医药管理不重视,比较重视卫生管理基础理论和卫生改革进展,这表达了学生对理论基础重要性的认同,对目前卫生领域内时事进展的关心以及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的愿望。从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来看,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大多数专题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卫生政策、卫生规划等章节,他们都能认识到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兴趣相对较弱,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该课程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卫生组织、卫生工作方针、初级卫生保健等重要的内容也缺乏认识,看到标题感觉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已学过的在校生比较重视的内容都是卫生改革,重要原因是高年级在校生对基本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希望通过课程教学获得更多前沿信息和改革进展。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其次是卫生政策、卫生应急管理和医疗保障,这可能与多数毕业生就职于医院有关,毕业后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实用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4改进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情境;社会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生活的一种关注,是对学生特有学习表现、行为表现、生活表现等的一种关注。新课标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所特有的年龄差异、地区的差异、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并采取针对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搭建生活化的体验平台,组建社会化的实践互动,让思想品德教育课堂回归真实的生活实际,让思想品德教育指导学生深度认知社会、认知生活、认知自我,以思想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以生活体验检验思想品质,以社会实践强化行为。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主体探究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热衷于接触思想品德教育和探索其中奥秘的支点,是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无形动力。要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兴趣,就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以教材内容为根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创设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与贴切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此建立起学生、教材、生活之间的相对联系,补充教材中的实践缺陷,满足学生的差异需要。例如,在小学思想品德《假如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精彩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其中的精彩画面。进而引入明亮眼睛的话题:同学们,我们之所以能观看到这么精彩的画面是因为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倘若没有了这双眼睛,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以此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眼睛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二、组建生活化活动,搭建真实体验平台

生活化活动是发展学生各种情感和培养思维品质基础,是感化学生内心世界和强化外在行为的根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模仿、表演,让学生以高亢的情绪达成思想品质的深化培养。例如,在小学思想品德《购物场所我知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室改造成小型的购物场所,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体验购物的乐趣,认知购物行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生活的交融互动中掌握购物的生活化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生活的美丽、体会生活的真谛。

三、组织社会化实践,强化内在行为标准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不能受制于学校与课堂,要突破教材与课堂的限制,要面向生活实践,要将教学的宽度延伸至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中达成切实感悟。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想品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知识内化;更要组织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如,敬老院献爱心、道路清洁一日行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服务中感知思想品德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体验中强化外在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唤醒社会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让学生主体的潜在品质得到全面性挖掘和培养。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检验知识,才能实现学生辨析思维、探究发展、创新认识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人类语言三大传统方法 合成

Garry Palmer作为人类学家在构建文化语言学的时候,极大地吸取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方法积极有利的方面,同时更多地借助了认知语言学认识各种现象的方法,以认知语言学来弥补三大传统方法不足的地方。

三大传统方法与认知语言学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着差别。比如,Whorf在研究复杂的Shawnee文字时,对“图形与背景”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他提出了影响词素的某种抽象概念的存在,称之为cryptotypes,也就是被现代人类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称为schema或image-schema的概念,等等。这些联系性决定了认知语言学与三大传统方法之间存在合成的可能性;同时三大传统方法对于意象或认知理论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一差别有待于认知语言学的补充,这成为认知语言学与三大传统方法之间存在合成的必要性。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语言的方法,通过对“体验性”(EMBODIMENT)及对心智的研究而根置于“认知科学”的入口。其研究的各现象受到大家的关注,在Palmer构建的文化语言学中也显示了其重要性。

1 认知语言学本身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生成语法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八十年代末,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Duisburg,Germany 1989)的召开和1990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因此,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可以用认知的方法研究。这一特点使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宽泛。比如“范畴”、“原型理论”、“概念及概念化”、“时间和空间”、“隐喻”、“意象”和“图示”等问题。

其中,Palmer重视语言中意象(imagery)的主题,认为语言是在意象基础上的言语符号;虽然意象并不能解释语言的全部,但是意象有助于理解人类学家们所关注的语言的许多用途和领域;认为意象为研究广泛的语言学话题提供了基础,“意象不仅适用于叙述性语言、修辞性语言,也适用于语义、语法构建和语篇,甚至是语音”,并认为“所有这些语言学范围现象都可以通过单一的语言学意义的文化理论-文化定义的心理意象理论(即文化语言学)得到理解”。因而不必将这些语言学范围现象放在不同的理论中来认识。

而与此相同,认知语言学也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因而,正如Palmer所说,“为了唤起人类语言学家对文化意象的兴趣,认知语言学可以被直接应用到语言和文化中”。

通过语言与意象的关系可以看出,意象将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连接在一起――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关于心智意象(mental imagery)的理论。它们都寻求解释说话者组织言语以及听话者通过各种意象,如:认知模式、符号、意象-图示、原形等来理解言语的方式。因此,认知语言学在Palmer构建的文化语言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 认知语言学与三大传统方法合成的可能性

当代的人类语言学主要发展于三大交互的传统方法:博厄斯语言学(Boasian Linguistics)、民族语义学(Ethno Semantics)和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2.1 博厄斯语言学(Boasian Linguistics)

博厄斯语言学首要地关注于描述各种语言本身的语法,同时,Boas也注重发现各种语言与文化的心理基础。因此,不难理解博厄斯语言学认为语言与心理意象相关。1911年他写道,语言是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纯语言学调查仅是对世界各民族心理调查的一部分”,同时,他强调语言反映说话者的思维或心理的方式。

博厄斯语言相对论由Sapir&Whorf继续发展。Sapir提出了语言相对论的强势说:语言学分类确定了思维的边界并引导思维。Whorf将语言与文化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认为语法在引导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语法的人对相似的观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因此得到不同的世界观;他对格式塔心理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使他专著于研究如视觉场景的不同识解、语言与意义的统一、图形与背景关系等课题;同时,Whorf假设存在着影响词素但不直接表现为词素或词的抽象概念,并称之为“cryptotypes”(隐型),而当今认知语言学家与人类学家称其为schema或image-schema。因而Whorf的研究中涉及了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许多现象。

如上所述,可知认知语言学与博厄斯语言学及Whorf理论中存在着交迭的地方,主要是意象方面。也可以说认知语言学为博厄斯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的方法。

2.2 民族语义学(Ethno Semantics)

民族语义学或民族科学研究不同的文化对于各种知识领域的组织以及范畴化的方式,如植物、动物和亲属等。Tyler将民族语义学看作是认知人类学(Cognitive Anthropology)的一部分,认知人类学关注于“不同的民族是如何组织和使用各自文化的”,以及其“解释行为的组织原则”。民族语义学表现出对认知的浓厚兴趣。在民族语义学中存在着预示认知语言学出现的发展:Mathiot研究认知和世界观;Robert A. Randall(1976)引入了“记忆联想模式”和“植物意象”的概念;几个研究者使用了原形理论来定义其指示物的效用,Floyd G..Lounsbury(1964)认为在克洛・奥玛哈体系中的远亲称谓是近亲原形的系统化语义延伸;Michael Agar(1973)认为相互联系着的事件是被说话者想象化或认知化了的,等等。从而民族语义学与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的方面产生了交迭。

2.3 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Hymes在1960s和1970s之间发表的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了ES方法。明确指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也从不否认认知或知识的重要性,对民族科学家的观点进行了结构描述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个民族的认知范畴以语言形式明显表达的程度”问题。Muriel Saville-Troike(1989:21)认为交际能力包含着在特定情境下言语行为的知识和期望,同时提出为进行有效交际而必备的‘共享知识’,即语言知识、互动技能和文化知识,隐含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倾向。

综上,通过阐述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与认知语言学相互交迭的方面,可得出其合成为文化语言学的可能性。

3 认知语言学与三大传统方法合成的必要性

博厄斯语言学虽然表现了对意象的关注,但其局限在语法层面上。语言在语法层面上对经验的不同划分只是反映了对精神意象的一种选择性的表达。

民族语义学主要关注于以特征为基础的分类,虽然表现了对认知的浓厚兴趣,但是其实践者并未发展意象理论。

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关注于语篇本身的意图、社会文化情境以及文化概念,Hymes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忽视了对大部分语言方面的认知研究;他明确指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但并不认为“精神现象”(即认知)是关注的焦点;Hymes将言语作为文化行为体系,但他本身并不是从心理学或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和文化,而是强调了在社会语境下研究语言行为、语篇和言语表现的重要性;虽然他从不否认认知或知识的重要性,但他终究将语言的认知研究留给了民族科学家。

由此可知,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方法对意象及认知从理论到实践没有给予充分的发展。人类语言学越来越认识到认知语言学的优势,逐渐合并认知语言学的各项原则,认知语言学为博厄斯语言学提供现代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容纳民族语义学各种发现的框架,并为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提供了主要的认识现象的新视角。通过将认知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方法合成,Palmer形成了文化语言学,并唤起人类学对认知、意象等作用的充分认识。因此,这一合成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作为从认知的角度来认识各种语言现象的心理意象理论与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方法: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之间的合成是可能的,必要的,对人类学的发展、对于系统而全面的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Floyd,G..Lounsbury. 1964.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Kinship Semantic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is,Cambridge MA 1962 (The Hague:Mouton de Gruyter),pp.1073-1090.

[2]Gary,J.Palmer. 1996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3]Hymes,Dell .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The Haque:Mouton,1972.

[4]Hymes,Dell .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

[5]Michael,Agar. A Formal Ethnography of Urban Heroin Addi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6]Robert A. Randall The Nature of Highly Inclusive Folk-Botanical Categories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1976,Vol. 89,No. 1 pp. 143-146.

[7]Saville-Troike,M.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

[8]Turner M. The Literary Mind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王更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篇5

关键词: 中职生 职业认知 概述 重要性

一、职业认知的概念及特征

心理学百科全书(Eysenck et.al.,1972)界定认知(cognition)为:获取知识和了解环境的每一过程,其过程包括知觉、发现、再认识、想象、判断、记忆、学习、思考和经常提及,而这种有异于有意志的或情绪的过程,则是知识的获得过程。Wiley认为“认知”是个人经验的内在代表,在个人感觉到刺激以后,就会将它转变成认知,再影响到个人的反应,所以认知是知觉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1]。职业是个人在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或是在他人要求的目标下,一种系统的追求过程(Super,1976),不仅包括工作的本质,还涉及各种工作条件和情境。

职业认知(career cognition)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获得这一认识的过程可称为职业探测(career exploration)。职业探测包括自我探测(self exploration)和环境探测(environmental exploration)。自我探测是指求职者获得自己职业偏好、职业个性的过程;而环境探测是指求职者搜集有关就业信息,对可能出现的就业机会进行评价的过程。职业探测形成一定的职业认知,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2]。

徐昊杲在对高工冷冻空调科学生职业认知的研究中指出,职业认知是指经由认知作用对目前就读科别,及未来将从事的职业的感觉、看法、想象或概念[3]。魏淑娇则认为职业认知是指个人需了解各项工作技能和知识,或对于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性有所认知[4]。吴剑雄将职业认知定义为个人对工作世界或劳动市场的了解程度[5]。郭政源将职业认知定义为对于职业发展相关概念的知觉,透过对工作世界现况与各种职业趋势的了解,作为个体发展与职业环境的连接基础[6]。

综上,职业认知为个人认知发展中的一部分,其内涵会随着个人年龄或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中职生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需要了解他们所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再将职业自我概念转化成职业特性,因此必须搜集职业资讯,取得经验与专业知识,并建构职业生涯选择,使职业空想转而成为行动。本文将职业认知的概念定义为: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形成的对某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和评价,是一种主动或被动认识职业的过程或活动,是对职业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包括对于工作世界现状或劳动市场趋势的了解。

职业认知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完整性。职业认知要具有完整性,需要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尤其对职业的描述应当完整地表达出职业所涵盖的所有要素,包括职业名称、职业主体性、职业报酬、职业技术。例如:了解目标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行业的就业需求等;分析行业内标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企业文化等,做到最优化“人企匹配”;分析目标职位的工作职责、任职者所需技能、所求报酬等,做到最佳“人岗匹配”。

2.应用性。不同的职业服务不同的社会群体。因此,对职业的描述应为不同人员的实践操作服务。作为一名求职者,使用职业描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确定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从事某职业所需达到的操作层次。

3.辩证性。任何职业对从业者都存在利与弊,它们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因此,对职业的认知应全面反映该职业对从业者的利与弊,便于择业者对职业的选择。例如:牙医工作报酬较高,工作环境舒适,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工作紧张和工作时间不规律,容易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中职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求职是中职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中职生很重视求职过程,而且中职生在学校受过有关职业认知方面的教育,所以中职生在职业认知方面有较强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中职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这为中职生实现更好的职业认知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中职生职业认知的结构

根据国外学者Wise等人的生涯认知架构图,生涯认知的基础架构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图1),分别是认知、技巧、影响与决策。每个部分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影响着生涯认知与生涯选择。个体先架构出知识、价值、偏好与自我概念的细项,接着利用某种程度的技巧来评估自我认知与能力,并确认及评估生涯机会。认知、评估与决策的技巧与实际的决策,都会受到多变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大众群体等。个体便在四个部分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生涯决策。

以此架构为基础,结合中职生群体特点,本文将职业认知分为四个维度:自我概念、专业认知、职业信息与职业决策。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实线部分代表直接影响,虚线部分则代表间接影响。

以下是职业认知四个方面维度的含义:

(1)自我概念:指中职生对自我的认识,是个体对自我的了解和评估,也是个体对自己多方面只觉得总和,即对从事某职业的自我认同、自我评估与自我了解程度。

(2)专业认知: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专业兴趣。

(3)职业信息:是指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4)职业规划:考查学生职业决策和规划能力。

三、中职生职业认知的重要性

(一)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是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中职生的就业压力”成为中职学校不能承受之重。面对这个不应独自担当的社会难题,中职学校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向学生和社会呼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中职生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先就业、再择业”。尽管大众都理解中职生就业的社会性,但流于形式的“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教育在中职生日趋个性化、功利化的择业观念面前仍显苍白。中职学校应该密切联动社会的发展来培养人才,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把职业认知教育视为整体教学的一部分伴随学生学业的始终,鼓励学生成为个人职业兴趣领域中的“精英”,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二)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是中职生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基础

阻碍中职生正确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根源在于中职生的职业认知现状。根据研究及通过对中职生的访谈,发现阻碍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有什么职业可供自己从事,不知道相关职业的发展路径,即他们对外界信息掌握不充分。由于缺乏对职业的认知,当代中职生缺少属于自己的职业理想,无论是考大学还是找工作,他们总是首选发达城市,然后是名牌学校、知名企业,最后才落到具体的专业。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中职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并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反之,中职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低,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以至于要么自卑、沮丧,对找到满意工作失去信心;要么自高自大,确定的就业期望偏高,不利于实现就业。换言之,撇开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来谈树立中职生正确的兼顾个人和国家利益的职业价值观是不现实的。因此,中职生们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就应提高职业认知水平。

(三)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有助于增强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是由Bandura提出的,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能力的信念,是由认知、情绪、行为技能组织起来服务于特定目的的能力信念。国内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是自我效能感建立和提升的基础。

当代中职生身处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变革中,从媒体、网络多种间接的渠道接收了关于市场竞争的信息,大部分学生认为市场竞争是残酷、激烈、无情的。一些学生甚至产生心理畏惧,不敢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职业认知与个人能力的匹配上,部分学生存在认知障碍。这些职业认知的偏差降低了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将能否顺利就业归因于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忽视就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可以使中职生在心理上、知识储备上做好准备,增强其在职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此外,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有助于增强中职生就业的稳定性。中职生就业的现实和理想存在巨大的落差,落差产生的原因在于中职生已有认知和客观职业世界的差异性。因此,中职生在学校期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客观充分的职业认知,增强人职的匹配性,降低求职的盲目性。

职业认知是个体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和评价,是个体认识职业的一种过程或活动。职业认知对个体的一生非常重要,是个体进入社会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基础,也是个体认识社会的一个最基本渠道。通过对中职生职业认知概念、特征、结构及各维度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充分认识职业认知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就业渠道通畅,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各行业的人才建设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婷婷.大专餐旅相关科系学生性格类型对工作期望、认知之比较研究[D].世新大学管理学院观光学系,2008.

[2]孙百才,吴克明.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5,(4):44.

[3]徐昊杲.影响高工冷冻空调科学生职业认知与职业成熟态度基本因素之研究[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1990.

[4]魏淑娇.全方位的职业辅导[Z].测验与辅导,140:2895-2898.

[5]吴健雄.专科生职业认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决定程度关系之研究――以云嘉南地区为例[D].国立中正大学劳工研究所,1997.

[6]郭政源.国民中学融入式职业认知课程教学之实证研究[D].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2001.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现状;实施对策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灾害频繁发生,由环境而引起的灾害事故也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思,若是再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那么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就会会遭受更严重的影响。而对高中而言,在地理教学实施中环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更能深层次地认知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其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现实意义

1.环境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其重要性意义

保护和改善环境不仅需要国家实施相关的政策性保护,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力量。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善待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这对于祖国建设,优美环境的创设皆有重要性意义。

2.符合新课改的改革目标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不仅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及其环保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要提倡学生保护环境,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这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有意义所在,更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3.加强学生环保实践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走向成熟。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环境保护观,以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及法制教育观念皆有帮意义。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相关对策

1.综合时事,扩展学生环境知识认知

当前,电视新闻、媒体杂志等都经常报道各区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或是遭受污染的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对环境时事内容进行扩展,并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地区环境时事所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让学生提出适当的解决和防御措施。学生好奇心极为强烈,对于新闻地理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就能够更好地融合时事环境内容对学生展开环境教育。例如,近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生活的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地理教师可以此整合相关知识合理运用于环境教育教学当中。

2.综合乡土地理资源,提高学生环境认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并整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课程,如,家乡的环境、自然资源发展等相关信息,并在地理教学中补充家乡的相关地理环境问题。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能够亲身感受得到,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够更加的投入并觉得亲切富有生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知识的认知了解。

例如,某所学校所属的区域是较为密集型的工业区,地理教师在讲解工业区对于环境产生的危害时,就可以综合工业区的热电厂、石油化工等重型企业的城区河流与地址位置关系,让学生把握好工厂应该处于哪个位置才能有效避免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如此,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环境知识,更能够理性地认识家乡建设中不能忽略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3.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

只有人们正确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认识到破坏环境会产生的严重危害,人们才会自觉去实践并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因此,地理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知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自然资源开发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资源是否应该开发,该如何开发,如,开发商的立场、当地居民的立场、环境保护学者的立场等,小组之间通过激烈的讨论,更容易理解环境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而地理教师在展开此教学活动,也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相关资料,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不同的立场来分析环境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让当代学生意识到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所以,地理教师应不断探索将环境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途径,让高中生能意识到当前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继而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以为创造出更加和谐、生态、可持续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连英.解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4).

篇7

一改变否定性认知态度,消除学生对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认知因素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从态度三要素认知层面探究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体对寝室卫生工作认知的欠缺以及固有的思维倾向是影响寝室卫生工作顺利进行且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摆脱学生对寝室卫生检查工作形式主义的认知模式

诸多寝室卫生管理者在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都只是把寝室卫生当作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基本采用以面带点的研究方式研究寝室卫生工作;与此同时,在研究解决寝室卫生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时,大多从宏观的制度层面或文化层面来探究,如制定相关的寝室卫生标准、广泛宣传寝室卫生对学校寝室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应维护学校组织纪律等,寝室卫生工作及如何让其成效得到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系统、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寝室卫生工作的真正主体―――学生,没有灵活运用信息说服学生,较少地让学生认识到寝室卫生工作对他们自身的重要性,以致使学生认为寝室卫生工作只具有宏观意义,是学校应对相关部门检查的形式主义决策。与此同时,部分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对待寝室卫生工作问题上也持形式主义态度,仅在上级部门组织检查时通知学生搞好卫生,导致部分学生扭曲学校寝室卫生检查工作的初衷,致使当学校谈及寝室卫生管理工作时,学生便产生刻板印象,认为寝室卫生检查是形式主义,从而对此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对此,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把寝室卫生工作常态化,可以在走访寝室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谈及寝室卫生工作,并让学生明白其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把寝室卫生工作当做学生生活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关心学生的微观生活,而非过于强调寝室卫生工作的宏观意义,使学生从表面的依从转变为认同寝室卫生工作对于自身生活的重要性。

2把握教育的度,正反面教育相结合

一定程度地强调和教育学生寝室卫生与其学习、生活等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重视寝室卫生,而过度地教育或强调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适得其反。为了让寝室卫生工作能够收到快速有效的成果,本校大部分学院加大对不合格寝室成员的教育惩处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取消卫生不合格寝室成员的一切评优评奖、入党等资格,然而却没有相应的、明确的鼓励措施。虽然学校有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学院也有寝室美化大赛等诸多鼓励学生搞好寝室卫生的措施,但与处罚措施相比,鼓励措施并没有与其相当的力度,寝室卫生的好坏成为学生评优评奖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意即寝室卫生搞不好会抹杀学生在学习及其它方面的努力。当学生被大量反面教育影响时,容易被反面信息所感染,进而消弱学生对寝室卫生工作积极的认知,对教育者产生偏见,对寝室卫生工作产生排斥。要使学生认可寝室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进行教育,而非把某种教育措施强加给学生,更不能用某种吓唬或恐吓的手段强迫学生接受,否则,只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弗里德曼曾与另一位心理学家弗雷瑟提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认可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认可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因此,对于寝室卫生工作的教育,可以要求学生先从较小的、较易完成的方面做起,继而慢慢提高要求,逐步接受整个文明寝室建设的规范标准,在奖惩上也把握好教育的度,避免学生产生对寝室卫生标准的不合理认知及偏见。

二以情动人,重视学生内在需求,共创良好寝室风气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由与认知成分中信念联系着的感情上的情感构成,是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因此,从情感上凝聚学生非常必要,只有把寝室卫生工作内化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让学生热爱、认同寝室卫生工作,并在寝室卫生工作中产生认同感,才能在适度情境中调动和激发学生搞好寝室卫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1重视学生内在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寝室卫生管理工作不仅要以满足校方的客观需求为导向,还应以满足学生的主观需求为导向。在针对本校寝室情况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对寝室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也有一些微辞,致使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没有归属感,更不用说把寝室当做自己的家来打扫。对此,学校寝室卫生管理者应该正规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环境,以示学校对学生内在需求的理解与满足,如学校近两年加大对学生公寓内学生寝室、自习室、生活厨房等的投入与建设,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减学生对文明寝室建设的抵触,学校可以借助学生情感上的理解与原谅化解寝室卫生工作过程中的阻力。此外,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应经常深入学生,忧学生之所忧,想学生之所想,主动与学生交流寝室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以情动人,从情感上凝聚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着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寝室环境的宗旨,与学生一起发现寝室卫生工作开展中的瓶颈,一起探讨持久保鲜的解决方法,使拥有良好的寝室卫生环境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

2营造和谐的寝室风气,发挥其影响力

环境并非影响态度转变的决定因素,但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优良的情境,对态度的转变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寝室卫生工作思想教育时,教育者可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最关键的情境便是营造和谐的寝室风气,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寝室卫生工作离不开每一个寝室成员,因此,促进寝室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达成共识,在态度转变过程中,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认知以及实践,使他们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面对寝室卫生这个共通问题。

三发挥行为倾向积极的中介变量作用,将学生引入实践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而是具备准备性质,准备在将来对某个态度目标采取行动。它是一个中间变量,取决于有关行为的态度和规范。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的行为的准则,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态度。

1重视群体规范的影响力及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

人具有社会性,因此,人们的行为倾向不仅受到个人行为态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越是对其他人规范行为模式敏感的个体,越容易认可接受相应的社会规范;越是对某些社会规范的认同感强,则越会自觉按照规范约束做出决策。即使不愿意或不喜欢去做,但为了融入社会群体,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也会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青春期大学生处于社会敏感期,最需要获得的是朋辈的认同,因此,为了在朋辈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按群体的规范要求去行事。

2创设实践情境,强化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预测了行为,要促进学生由行为倾向向实践的实质性转变,惟有付诸实践,强化意向,态度才可稳定。首先,寝室卫生检查与管理工作应常态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党员、班干部、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创设实践情境,在寝室卫生工作方面做出表率,示范指导,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寝室卫生工作实践中去;其次,规定寝室卫生工作的时间和任务,长期展开,长久行为更能表明态度;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卫生管理工作,如寝室卫生大比拼,通过这些有意创设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寝室卫生工作变成学生的日常事务。

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寝室卫生管理者,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生对寝室卫生工作的态度是什么?他们喜欢用何种方式去接受寝室卫生工作?他们愿意改变现状吗?如何影响和改变他们现有的态度和方式?从而使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尤其是寝室卫生工作走向常态化、科学化,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社会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1-632.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349.

篇8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构建

以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素质的概念为理论依据,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职业性质及特点,经过专家调查、筛选确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道德素质(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守信、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服务热情周到、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价)、知识素质(职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政策理论知识;职业相关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能力素质(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健身指导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训练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精神(敬业、专业、创新、协作、规范、责任)和职业形象(外在形象: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健康匀称的体魄、大方得体的举止、从容自信的语言;内在形象: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外向的性格、十足的自信心)。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分析

1道德素质要素分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其服务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对职业道德要素的认知比较全面,有604%的指导员都认识到作为健身指导员应该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但是也有48.92%的指导员没有意识到在健身指导的时候应该给予锻炼者热情、周到服务[5]。

2职业理论知识要素分析

指导员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人才资源,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必须掌握扎实的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与方法、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认知中,50.55%以上的指导员认识到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753%的指导员没有认识到政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4]。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运用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指导,并对锻炼者更好的组织与管理,为锻炼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服务,这样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就能在国家政策形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3相关知识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中,65.22%的指导员认识到了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的重要性,70.65%的指导员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性[4]。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指导员要给予锻炼者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并为锻炼者的健身安全负责,在指导锻炼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必要心理学知识,满足锻炼者在健身指导过程中的心理需求,给予锻炼者理解与支持,成为大家的知心健身指导员,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动法规知识的认识与学习,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的情况下更好的为锻炼者提供服务。

4能力素质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5.43%的指导员在健身指导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57.61%的指导员对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4]。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能力、教学训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与提高。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一级和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有一定的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开展社会体育工作调查分析、问题研究及撰写调研报告和科学论文的实际能力[5]。

5职业精神素质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精神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54.95%的指导员认识到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规范精神、专业精神能、协作精神、责任精神的重要性[4]。作为一名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指导员也应该具有规范精神和专业精神,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种职业规范办事,体现出较高的职业规范来满足锻炼者“专业”的体育健身需求;再者,协作精神是组织管理能力表现的一种升华,一名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指导员也能表现出较强的协作精神,指导员与锻炼者的协作,也需要锻炼者具有协作精神,在健身指导过程中能够与指导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对被指导对象有很大的责任,才能给予锻炼者比较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服务,同时才能在锻炼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来培养锻炼者的合作精神。

6外在形象素质要素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一名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身体健康素质,日常注重自身健康体魄的塑造,培养从容、自信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以及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锻炼者可以通过这些外在形象来判断一个指导员的资历、水准以及职业态度等,因此指导员要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对自身的外在形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26%的指导员认识到了从容自信的语言、健康匀称的体魄、大方得体的举止、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的重要性[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没有对指导员的外在形象有一定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过程中贯穿相关的知识来提升他们的外在形象,这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

7内在形象素质要素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备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十足的自信心、外向的性格。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0.56%的指导员认识到了内在形象的重要性[4],在内在形象的选择顺序中,排在第一的是足够的亲和力,同时也对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也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目前,我国的群众体育健身网络不健全,指导员应该靠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把群众发动、吸引到健身活动中来,这对群众体育健身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指导员在给予锻炼者健身指导、对锻炼人群进行健身组织时,能否积极有效地对锻炼者进行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能否动员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能够参加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独特的人格魅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自信心也是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内在形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健身指导员,在他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其健身指导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队伍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结语

(1)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为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可以客观、合理地评价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社会体育指导员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指导员首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能做到诚实守信,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能够给与锻炼者热情周到的服务,对锻炼者认真负责,在健身指导实践工作中以自己的专业、规范精神来办事,做事讲求质量,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待需要指导的锻炼群众,有意识发挥自己的创新、协作精神,努力打造自己的健身指导特色,和锻炼者建立和谐、愉快的合作关系。

(3)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组织管理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政策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掌握与本职业有关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只有具备了丰富、扎实的职业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水平,在健身指导实践过程中体现出高水平的健身指导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也需要健身指导员有教学训练能力和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篇9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大学语法教学现状;指导作用

1.引言

作为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笔者来说,无止境的学习,不断地思考,孜孜不倦的探索是我的使命。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当然门槛也相应越来越低,然而社会竞争却与日俱增,面对着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让大学英语的教学能顺应这种巨大的改变,为社会塑造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的院校都将大学英语教学转向以听说打头阵,学生为中心的实用性教学,摈弃了以往传统的以语法为重点的填鸭式教学。这是进步,是解决英语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一大举措。那笔者思考的是,是不是语法教学就不再重要了呢?语言的流利使用需要以牺牲语言的精准性为代价吗?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托,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来尝试找到答案。

1.1理论依托――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在他们看来, 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容,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的出现“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但它决不是反对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而是反对把语言视为自治的系统,天赋的能力。如今,认知语言学已然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的一大热点,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认知语言学将是21世纪重要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1.2语法与认知语言学

语法即语句结构法,而对语言规律的专门研究,称为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同时,作为语言学的另一个分支,认知语言学也认为,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主的,而是有自然的动因,其外形通常是由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促成,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语言原本是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只有把语言看成是按特定社会的文化规约建构起来的观念内容,才能对语言结构尤其是句法结构做出重要的概括和合理的说明,只有分析语法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民族认知和理解外部现实的独特观点,才能对句法规则的解释力给予合理的说明和归纳。认知语法旨在从认知上对语言结构做出系统、严格的合理解释。它的出现象征着语法研究的钟摆又由注重形式转向注重意义。句法不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也不再是语法的中心;一定的形式约定俗成地代表一定的意义,词汇如此,句法也如此。语言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人的语言能力与一般认知能力密不可分。

2.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的亲身经历,各校调研,现阶段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轻重不一,归纳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排斥。英语是一门除了母语之外学生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门语言,而语法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一个壁垒。在将近1000份的调查问卷中,90%以上的学生承认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有接近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难,对语法无感。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任重而道远。然而,经过六年中学生涯中在英语学习中与语法的每日相伴,在高喊着远离应试教育的浪潮中,大部分大学生都期待在大学英语课堂没有语法,只有与外教的侃侃而谈。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对语法的漠视。目前,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市面上出现的大学英语教材越来越五花八门,老师和学生的选择也越发多样。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正逐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的深化。随着对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今英语交际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欢迎,随之而来的改变是,更多地大学将英语课堂与实际接轨,试图走应用英语的路线,避开以往应试英语教学带来的弊端。当然,这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听说占据了越发重要的位置,而相比之下,英语语法教学则显得单调乏味,无足轻重。而且,一些专业期刊,英语教学杂志等对语法教学的研究也乏善可陈。此外,如何评价一堂真正的好课,很多人也错误的认为,似乎只要老师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活泼风趣,没有冷场,才算得上是一堂好的英语示范课。然而,我不禁也会思考,整堂课的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听说、表演贯穿整个课堂,老师英语流利,也有启发性,学生们也积极思考,敢说能说,似乎无懈可击,但又好像缺了点什么。整堂课学生流利的英语漏洞百出,而老师不敢进行语法分析,更不敢说一句汉语,只有指挥和激发,唯恐走回以前的老路。在他们看来,一旦在大学课堂上详细讲解语法,就是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就是与现今提倡的交际法教学背道而驰。这种教师间普遍潜意识存在的默契只会让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每况愈下。

与之相反,部分大学英语教学过度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夸大语法规则在语言学习中,尤其是在“应试”中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一些三本院校,独立院校以及高职高专中尤其普遍。由于学生本身基础差,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了,但依然弄不清楚句子主谓宾,没有句法结构的概念,写的句子惨不忍睹,说出的句子更是漏洞百出,但他们又必须面临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这样的拦路虎,一部分教师痛心疾首,于是“换汤不换药”,依然以语法为中心,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详尽的语法规则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依然延续着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依然以考试作为终级目标,当然难免使得课堂陷入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率极低,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积极,而教师自己也是吃力不讨好。

由现状出发,总体来说,个人浅显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转向实用英语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更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及语言流利程度的训练。而且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和讲解,常常为了流利表达而牺牲了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英语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两极化,过度淡化或是过度重视。一些教师担心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语法的学习不扎实,太过依赖灌注式教学;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太相信现在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将语言的准确性置于流畅性之后,甚至更远。

第三,语法讲授方法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这一方面致使课堂沉闷,降低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导致教师在可预见的结果之下,对语法教学更加望而却步。

3.认知语言学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

了解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其呈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途径,是目前(下转第135页)(上接第119页)大学老师的当务之急。在对认知语言学的研习中,笔者得到了以下启示。

(1)摆正语法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位置,赋予语法学习新的内容。众所周知,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便不容置疑,但切不可走向两个极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有意义的,是与人类认知有联系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纯规则。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有能力去理解这些有意义的语法规则。因此,大学老师在讲解语法知识时,要避免高中阶段的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在讲解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有全新的发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不要孤立语法知识点,为了语法而讲语法。为了鼓励学生,提高他们语法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师应采用对比,联系,图表,和归纳演绎等多种手段将整个语法体系融会贯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吸收。

(3)输入语言文化,了解母语与英语的异同,从而更好的指导语法教学与学习。毫无疑问,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掌握好该语言的基础。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也体现在了语言上。对比中英两国语言,我们就不难发现大量的极为相似的习语或表达。它们或在价值取向一致,或审美雷同,也有些语法结构相似。当然作为分属不同语系的两门语言,它们在思维习惯,修辞,词汇,句法结构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好比汉语多主动,多短句,多重复,而英语多被动,词汇多变化等。理解了这些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转换自如。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由于母语根深蒂固,很多学生不自觉的将母语的句法结构应用到英语句子当中。当然,当他们刚好句法结构一致时,语法学习会变得更简单。但若两者结构不同时,则会大大影响外语学习,很多中国学生都因为以汉语思维来分析英语句子而影响了自身的英语学习,这也是众多中国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仍然学不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4.结语

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英语的学习早已如火如荼。而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作为对一门语言的规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规范的表达。因此,教师们要透彻理解这门语言,了解目前的窘境,将语法教学与视听说有效结合,探索教授语法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表达和应试中更好的应用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安美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种种[J].外语界,2000,(3).

[2]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外国语,1994.

[3]高强.教师认知视角下的语法教学[D].山东大学,2007.

[4]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5]卢殖.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护生;死亡教育;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20-01

受到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影响,我国每年的死亡人数仍较高。受到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以及护生均对死亡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该消极心理不仅增加患者临床前的不适感,还可能增加护生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积极性。护生是未来临床护理人员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对死亡现象还存在误解,容易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死亡教育,提高其对死亡的认知能力。本组研究中,笔者于2013年9月就死亡教育认知情况对200例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某院校200例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9例,年龄19岁至29岁,平均年龄为(25.61±1.64)岁。受教育状况:64例中专,129例大专,7例本科。

1.2 一般方法

对本组200例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生的基本资料、死亡教育程度、临终关怀态度、晚期癌症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对死亡的认知等。本组工发放200例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为2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行X2检验,P

2结果

2.1 死亡教育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死亡认知情况进行评分,其中91例及格,占44.5%,109例不及格,占54.5%。

2.2 影响因素

3结论

3.1 死亡教育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临终护理是临床护理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临终护理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死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很多护生对死亡知识的认知相对匮乏[1],且未认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讲,抑制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进程。

3.2 死亡认知情况

3.2.1 未对正确认识死亡

本组研究中200例护生参与文件调查,其中91例及格,占44.5%,109例不及格,占54.5%。其中受教育程度、丧亲状况对护生的死亡认知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既往研究表明[2],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中专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难直面死亡。同时,笔者认为,丧亲经历能够增加护生对死亡的认识。

3.2.2 面对死亡的态度

本组研究中,142例对死亡感到恐惧,占71%。笔者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工作压力、心理状况等均会造成患者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国内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会将死亡进行夸大描述,造成护生对死亡产生错误认识,笔者研究结果与相符。邹敏等学者指出[3],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往往需要面对患者死亡,该现象不仅会降低护理成就感,还易增加其心理压力,容易对死亡产生恐惧心理。

3.2.3 临终关怀的态度

本组研究中,124例护生临终护理有必要性,占62%,76例护生临终护理没有必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3.3.1 加强死亡教育

现阶段,很多护生未正确认识死亡,易导致其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生的死亡教育,增加其对死亡的认识,提高护生对死亡认知能力。该方式不仅有利于消除护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还能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对患者进行临终教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3.3.2 加大宣传力度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死亡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很多人对死亡的认识面相对狭窄。因此,必须加大对死亡的宣传力度,改善护生对死亡的认知态度[4]。笔者认为增加护生对死亡的认知态度,有利于其清楚了解癌症晚期患者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增加护生对死亡教育的认知程度,能够改善其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对提高临终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健,陈宏.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知的现状与干预对策[J].护理杂志,2010(06):429-430.

[2]郑悦.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加强对在校高职护生进行死亡教育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2):212-213.

[3]刘登蕉,谢涛.高职、中专在校护生对死亡态度的调查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