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调研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调研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调研方法

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 素质指标体系 西部农村

研究源起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内地高校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会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①社会工作的“春天”似已悄然来临。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内地已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②2010年,首批33所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标志着社会工作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而与专业快速发展相伴的,是专业内部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讨论与反思。随着政府对社工职业化推动力度的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和考核方式初步明晰后,③建立在技术理性教育模式基础上的“实务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及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诸如“反思性人才培养模式”等积极建构。④

作为将专业特色定位于农村社会工作的西部农林高校,我们尝试从“需求为本”的视角构建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专业教育体系,即西部农林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在“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素质需求”基础上。因此,我们依据国家规定的社会工作人才从业领域,通过对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调查,尝试对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

研究方法与田野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并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两种具体研究方法,将访谈聚焦于工作经历、工作领域、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工作难点与应对、素质与知识诉求等六个方面,并通过对研究“前设”和“倾向”的反省来增加对访谈对象话语和行为的理解。

在研究田野的选择上,首先依据目前西部农村发展状况,将农村社区划分成“新农村建设社区”、“乡镇农村社区”和“村落农村社区”三个类别,⑥分别就其中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调研;其次对县、乡两级政府中涉农部门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调研;最后,亦对从事西部农村服务于发展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整个田野调查历时约8个月,总计完成深度访谈个案26例,焦点小组6组。

研究结论

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先专(业化)后职(业化)”的现实路径,实务领域中的人才质量指标往往依据于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指标。⑦因此,内地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也基本遵从“价值、知识、方法三位一体”的模式建构:其中,在价值层面上侧重于公平、正义、社会福利等普适性伦理道德的熏陶;⑧在知识层面强调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尤其强调对其中宏观和中观理论的理解,希望能借此培养出较为系统的分析视角(分别指向社区工作和个案工作);而在方法上则强调突出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各自较为独立的服务技能的训练。⑨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中国西部农村乡土文化、自身情境、发展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要求与上述素质指标差距较大。虽然传统的“三位一体”模式并未发生变化,但三大要素的具体内涵已截然不同(见右图):

首先是价值要求的微观化。微观化并非是社会工作教育中强调的“将价值蕴含在自身的行动中”内化,而是将价值本身从社会宏观价值层面转向个体自身的微观层面,即从强调社会层面上的“公平、正义、服务”等宏观价值,转为强调行动者个体“自身认知、环境认知、职业认知”等微观价值。以“尊重”为例:在当下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往往将“尊重”诠释成为“对人、生命、人性、能力等的认同和鼓励”,并以此而派生出“保密”、“案主自决”等操作性价值;⑩而在调研中,访谈对象往往将“尊重”诠释成为“待人接物的客气”或“学会做人”,而在这口语化的表述中,其实包含着“自我定位”、“身份认知”、“健康心态”等多方位的解读。

其次是知识要求的实用化。在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培养中,较为侧重于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主的中宏观理论的学习,并希望能以这两门学科为基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较为系统的分析视角。但一线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往往对抽象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不高,而对实用性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或领域性的具体知识要求较高:“我们并不需要晓得咋个去制定政策,或者去评价某个政策对不对,我们需要晓得的是咋个去做,去执行。”从访谈结果看,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知识诉求呈现三大类别:第一是整合性知识,主要指向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第二是业务性知识,主要指与社会工作人才所从业的领域有直接关系的专门知识,比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第三是业务性知识,主要指向较为基础的小组带领、活动策划等相关知识。

最后是方法(实务技能)要求的普适化。在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技能培养中,基本依据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板块分别进行训练,并在此脉络下依据三大板块各自的实务要求进行拓展,而较为缺乏对社会工作所有领域均适用的通用技能的培养。但从调研中看,精于某一方法的“专才”似乎需求量并不大,而掌握社会工作通用基本技能的“通才”更受欢迎:

“比如说(举个)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在这儿(街道办事处)工作十七年了,如果真是哪个屋头(谁家)出了点事,比方说生了病,发了疯(笑),你要喊我去治,肯定是不懂的。还有书上(可能是指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说的啥子(什么)家庭治疗,也不晓得是啥子。但两口子吵架,去劝一下,让他们和好,肯定是没得问题的。话又说回来了,你们那些(大学生)说起啥子家庭治疗啊、个案辅导啊,一套一套的,但连劝架都不会。你说劝架需要啥子(技能)喃?你要跟人家摆(聊天)三、你要跟人家交流三,你要晓得他们说的啥子,有问题要帮人家解决三,要随机应变三。”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中国目前城乡二元、东西部二元的客观环境,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课题依据田野调查结果,基于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方法三位一体”的素质模型,初步构建了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价值微观化、知识实用化、方法普适化”的素质培养方向,希望能为西部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探索可行性的方向,并以此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程。(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本文系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农林高校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IA070125;为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资助项目)

注释

①刘建洲:“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3期。

②张洪英:“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社会工作关系的透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12期。

④贾维周:“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念与社会工作教育”,《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⑤⑩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⑥这样的类别划分主要考虑到当下新农村建设对西部农村的影响,在我们的价值设想中认为新农村建设势必增进西部农村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调研中,我们首先将西部农村地区划分为“新农村建设社区”和“未被新农村建设社区”,再在后者中以“乡镇”和“村落”区分出“乡镇农村社区”和“村落农村社区”。

⑦向德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篇2

[关键词]社会工作 青少年 青少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23-01

引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近年来政府越加重视与青少年相关的工作领域,因为社会的长远建设和进步与青少年的发展离不开。新时代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相关问题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这促使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上需要考虑与时俱进,探索更加合理有效适应新时代下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顾名思义其服务对象为青少年,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挥自身潜能,协调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以便适应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增添社会福利。

二、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认知的广泛深入,以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地位独立性愈加显现。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通常格局是用一种部门垂直分工、各自负责的工作格局,这种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是起作用的。但缺点是针对性、细分性不强。专门的青少年事务机构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其具体工作一般由政府部门管理和承担,共青团组织做协助工作。但随着新时代下社会生活的立体化、多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特点,以往部门分割的青少年工作模式面临着严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依据有关社会建设的文件精神,团中央协同相关部委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党政主导、社会化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进而形成党政重视、群众认可、青少年接受、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

三、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时代特征

1.专业化不断增强。目前社会工作已经日益成熟,因此相应地它的成熟影响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发展出了专门的工作方法和理论,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细分不断增强。

2.专门化程度高。当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工作对象、内容,工作方法、理论上都不断深入发展,显示出专业化和细化。针对性增强、专门化程度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到比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具体化。在实际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重视实践调研并不断分析探索更适合的工作方法和青少年社会服务,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可操作性增强,早已脱离了早期抽象单一的理论,而是将理论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4.服务多样化。由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不同,多样化明显,因此社工服务内容、方法上也多样化,以便适应案主的需求,符合时代的发展。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体现。

5.综合度不断提高。随着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展开,为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研究和实践中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综合的方式,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推动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呈现出综合性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的现象。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探索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三大主要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各方法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有了细分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对个人辅导的注重是新的发展趋势体现,辅导逐渐成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流。所谓辅导,指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对需要帮助的青少年个人进行沟通,通过指示、诱导、说服、纠正等方法,协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挥潜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从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辅导相关探索越加深入,并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小组社会工作看,青少年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叛逆性,青少年通常表现出了明显的群体性,因此,青少年时期也被称为是“帮团时期”。从这个特征出发,小组社会工作往往成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想的切入点。当前青少年社工服务实践中,对团体的运用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如:康乐小组,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很有实际效果和吸引力的活动小组。除此之外,其他性质的团体小组也在不断引入,比如学习团体、治疗团体等。团体的方法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在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团体的作用在社会工作中占重要部分,越来越得到社工领域的重视,并不断探索运用到实际社会服务中。

从社区社会工作的角度,容易在短时间产生影响效果的方法是社区社会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转型,人们生活的中心逐步转移到社区,青少年在寒暑假通常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社区中,使得社区社会工作成为可能。目前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对社区资源的综合运用,通过社区机构、结合社区资源,为青少年设计多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姚航远.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京文学,2010(10).

篇3

一、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概况

在广东省内社会工作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佛山作为“广佛同城”、“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社会服务的发展在省内也紧跟步伐。早在2003年,佛山市南海区就已尝试引入专业社工来推进义工工作的开展,这是佛山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初发展。2005年,佛山市妇联提出“把社会工作手法引入妇联工作的实务过程”,在儿童和家庭领域开展的社会服务中引入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并先后建立了一批社会服务实体和公益服务平台,是珠三角地区最早实现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转型的;同年,佛山市政府开始每年出资150万委托团市委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佛山地区政府购买服务自此开始,也为之后政府向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奠定了基础。2010年2月,经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审批,佛山市首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民办非企业”身份正式注册成立,之后,佛山各区的社工服务机构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11年12月,继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佛山市也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标志着佛山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了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有牵头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社会工作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机关部门起草社会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督促检查社会工作规划、政策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等,之后,佛山市下属各区的社会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2012年11月,佛山市先后出台了《佛山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施办法》与《佛山市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第一批)》,不仅为佛山地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供了指引,也对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2月底,佛山市出台的《佛山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更是把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纲要》指出至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达到5800家,社会组织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专业社会工作者达3700人,每万人中有5名持证社工。由此可见,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从最初尝试到现在政府推动,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并借助佛山经济发展的契机,以其强劲的活力崭露头角,为广东省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色彩。

二、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以及服务体系的成熟、完善往往是以社工服务机构为载体,并且,要在各个领域推广社会工作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必须有完善坚实的组织机构作为强大后盾,因此,佛山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大发展必然催生社工服务机构的大发展。截至2013年11月底,佛山市共有社工服务机构66家,其中佛山市直属18家,禅城区10家,南海区17家,顺德区15家,三水区5家,高明区1家,并且机构数量仍在不断上升中。社工服务机构是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阵地,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目前,关于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整体情况的研究尚未有涉猎,为了了解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笔者随机从佛山市各区一共抽取了18家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其中禅城区2家,南海区7家,顺德区6家,高明区1家,三水区2家,并走访了其中几家机构,从问卷回收统计和走访调研的结果看,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机构规模及专业化程度

1. 机构成立时间短,规模普遍较小。从2010年南海区成立佛山市第一家社工服务机构以来,其他各区也纷纷实现零突破,但总体来说,佛山社工服务机构成立的时间都比较短,调研中72%的机构成立年限都在三年以内,且其中还有62%的机构都在两年以内才成立。同时,这些年轻机构的规模也普遍较小,主要从在职人员数量和机构运作经费两方面来看。调研结果显示,45%的社工服务机构人数在15人以内,只有15%的机构人数在30人以上;大多数机构每年的运作经费包括机构运营和服务项目支出都只有几十万,只有少数机构能够突破百万。

2. 机构在职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从调研结果来看,在职人员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人员比例在30%以下的社工服务机构有40%,比例在30%-50%之间的有21%,也就是说,有六成多的社工服务机构中,其在职人员只有不到一半是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背景的。而且,机构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的人员比例也不高,大多数机构的持证社工都在30%以下,有些机构甚至在10%以下。在职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会直接影响社工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二)经费来源及内部管理

1. 机构运作主要经费来源单一,对政府资金依赖性强,其他资金来源比例小。从调研结果看,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运作的经费来源有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项目、社会筹募、个人或企业捐款、机构提供收费,还有来自于企业购买部分培训活动和公益创投大赛的资助金等。由此可见,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但现实是几乎所有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都是政府购买服务,其中有38%的机构运作经费百分之百依靠政府来源,运作经费中政府来源比例最低的也占60%,约有33%的机构,即使有其他资金来源的机构,其他资金在机构经费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这对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有待加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专业服务的提供,更加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当前佛山地区有很多机构都是在政府政策和指标的引导下催生的,有如快餐出品,还来不及好好思考如何管理运作就开始承接服务项目,更别说对机构长远发展的规划了。从机构管理的组织架构来看,78%被调研的机构认为自己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且层级清晰、各部门分工明确,还有22%的机构组织架构不完善或虽有一定架构但层级模糊、部门工作交叉重复。但就笔者走访以及向相关人员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机构的架构看起来比较完善,但实际上由于人员有限或机构发展不成熟并没有实质性的职能划分,存在机构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或部门虚设的情况。

3. 机构缺乏有效员工晋升机制,员工工资水平较低,加班情况普遍。这跟目前佛山市没有一个统一的社工薪酬待遇及晋升指导方案有关。晋升机制和工资水平是员工激励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机构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从问卷统计的结果来看,56%的社工服务机构有明确晋升机制,只要员工达到一定要求和资历条件就可以晋升,且晋升岗位明确;28%的机构有晋升机制,但实际操作有难度,晋升方向模糊;还有17%的机构甚至没有晋升机制。但实际上,只要机构项目不拓展,岗位有限,员工即使达到条件也仍无法晋升。当前佛山地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普遍不大,因此,社工服务机构中员工晋升的空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在员工工资方面,佛山市只有南海和顺德两个区出台了社工薪酬方案,很多机构本身也没有明确的员工薪酬制度,只是参照其他行业或地区定价,虽然各区的工资水平有所差异,但整体一般佛山地区一线社工的工资都在2500左右,明显低于周边的广州、深圳和东莞。而且,机构普遍存在加班情况,调研中,七成以上机构有加班情况,特别是举行大型活动或赶任务时,还有两成左右机构反映项目任务繁重,员工加班加点甚至是常态。

4. 机构比较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但仍需加强督导。在社工服务机构员工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培训是提升专业水平的最重要途径。从机构调研结果看,绝大部分社工服务机构都很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经常邀请或聘请相关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同行对员工进行培训,多则每月一两次,少则几个月一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线社工的实务水平,也保障了服务质量。在督导方面,被调研的机构中60%左右既有国内专家督导,又有香港专家督导,22%左右机构只有国内专家督导,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在督导频率和效果上机构间存在一定差异性,还有个别机构表示完全没有督导,在服务开展中常常摸着石头过河。

(三)外部环境及地区差异

1. 政府支持力度与居民认同度一般。虽然佛山地区为了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和配置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引导,但在实际支持力度上还是显得比较薄弱。调研中,只有部分机构认为政府支持力度非常大,主要表现在资金保障和场地提供上,50%以上机构表示政府在态度上的支持多过实际的扶持举措,还有部分机构表示政府对机构发展并没有明确态度。同时,机构所在地居民和相关组织(如居委会)对机构及服务情况了解不足,造成对机构认同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50%的社工服务机构表示当地居民对机构有一定程度了解,但不知道其具体服务情况,30%的机构表示居民对机构及其服务都不了解,只有20%的机构表示居民对机构和服务都有所了解。

2. 地区发展不平衡。除了以上反映的情况外,由于地域广泛,佛山市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还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区与区之间、区内各个街镇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在地区之间,由于三水和高明两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发展不论在时间还是机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于南海、禅城和顺德三区,在政府投入和支持资源上也远远不足。其次在区内各街镇之间,由于地域和各基层领导对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认识不一致的原因,也导致机构发展的不平衡,往往是各区的中心街镇率先发展,边缘地带发展缓慢。

三、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困境

社会工作在国内及广东的发展已有一段时日,但在佛山地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和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佛山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总体来说,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大多数成立年限都在近两三年内,经验尚浅,根基不稳,虽然有周边广州、深圳等地发展经验的借鉴,但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瓶颈。目前,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有如下几方面:

(一)机构发展资金不足,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政府依赖性强

资金是机构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支持,在社会工作服务刚起步的阶段,资金几乎是所有社工服务机构都面临的问题,佛山也不例外,经费不足成为约束机构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目前,大多数社工服务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依靠政府购买项目,基金会、企业捐助等其他来源比例很小,再加上政府购买力度不大,机构常因支持不足或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运作经费紧张,以致勉强或不能维持机构日常的行政支出,且其本身也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一旦政府中断购买,就会威胁到机构的生存。有机构表示,迫于资金压力,为了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营,不得不压缩服务经费,从而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政府的过于依赖,也会影响机构运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例如在制定服务方案时,往往会从政府项目指标的角度考虑,而非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在投标和项目评估过程中要应付各种行政事务,使得机构成为政府的“伙计”而非“伙伴”。

(二)社工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

一线社工人才是社工服务机构开展有效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机构服务的成效。目前,制约佛山市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困境就是专业社工人才的缺乏。调研中,大多数机构表示现在招聘对口社工较难,前来应聘社工岗位的人什么专业都有,而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的应聘者甚至不超过半数,招聘有经验的持证社工更是难上加难,截至2013年底,佛山全市持证社工人员只有1740人左右,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且这些持证社工主要集中在南海、禅城和顺德,对于三水和高明两区机构来说,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只能聘请外地持证社工,但由于语言文化不同,根本不能满足本土服务需要。还有机构表示,即使能够招聘到社工专业毕业生或持证社工,其专业实务能力与工作需求的对接也有距离,机构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养,提升其专业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由于晋升空间不明确、工作多薪酬低等因素,使得一线社工缺乏积极性,导致人员流动性较高,机构难以留住人才,严重限制了机构的发展。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够,缺乏相关政策配套

虽然,近年来佛山地区政府对社会工作发展表现出越来越重视的态度,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制度推动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但机构能感受到的实际支持还是略显不足。首先,在项目购买力度上,佛山各区政府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整体性安排还比较欠缺,推出项目并不多,且以小项目为主,投入不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延续性也不是很确定。在经济欠发达的三水和高明,政府购买力度更小,以山水为例,2013年全年只有3个政府项目招标,金额都在十几万左右。这对于当前机构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阶段来说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经费少,但是服务指标大,对机构的发展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其次,在相关政策配套上,主要是佛山地区缺少对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对社工人才的生存保障政策。税费问题一直是机构的困扰,社工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却要缴纳跟普通企业同等的税费,在本来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机构负担,佛山目前有给予机构税收减免的只有南海区。社工生存保障政策的缺乏,则造成机构人才的缺乏――招不到人或人员流动性大,佛山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统一的社工薪酬制度。最后,在政策的开放度上也不足,机构反映政府对服务项目的限制较多,特别是第一年服务的开展,容易打击机构的积极性。

(四)相关部门对服务和机构整体宣传不足,社会认同度低,阻碍机构服务顺利开展

由于社会对社工服务机构的情况了解不多,且服务见效缓慢,导致大众对社工的“公益性”、“无偿性”服务存在怀疑。有机构表示,当社工下社区提供服务时,有人甚至认为他们是查户口或做传销,与居民建立关系的难度较大。大众对机构认同度低、认知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宣传不到位。这种宣传需要服务地区政府或项目购买方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仅仅依靠机构自身力量,在经费和人手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宣传是十分不足的。如果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推广宣传,就不能集中精力专注于专业服务,也不得不压缩时间完成服务指标,对服务的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佛山地区幅员辽阔,很多机构都在街镇层面提供服务,中心覆盖面广,人手不足,宣传不到位,加大了服务提供的难度和压力。

(五)机构缺乏管理理念,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佛山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机构的管理也是在摸索期,缺乏有效管理的经验。因此,大部分机构都表现出“重项目,轻管理”的倾向,或者一些在基层政府推动下成立的机构直接就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手段。一方面,由于缺乏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加上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机构较难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优势能力定位不清晰。另一方面,机构自身能力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手册和相应规章制度,如调研中多数机构表示在员工晋升、激励等方面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存在困难,也没有建立有关服务质量的标准体系,内部管理运作亟需完善和专业化。一个机构的管理如若跟不上,也难以有大的发展。

四、针对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更是初级阶段中的起步阶段,客观上存在不少制约社会工作服务推广的因素,包括政府的法规体系、社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公众的认同度等,使得机构的发展也遭遇困境坎坷。但是,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因此,要使佛山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大力推进发展社工服务机构。针对目前佛山社工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完善机构内部管理两方面提供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机构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1. 制定和完善推动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推进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引导者的角色。为机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化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针对佛山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与机构合作制度,包括服务购买机制、项目设置及管理制度,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财政常规预算,从而确保政府投入,保障机构资金有稳定来源。二是建立对机构的资源支持制度和社工保障制度,主要是制定对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佛山地区统一的社工薪酬机制,从而达到减轻机构负担和保障社工权益的目的。三是完善社工管理制度,通常国外对社工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在中国香港地区也有严格的社工注册制度,而国内对社工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低,即使有社工资格考试,但考试门槛不高,资格审批不严格,造成持证社工素质也比较参差,建立健全持证社工注册管理和评估机制就有助于改善此问题。四是建立和完善对机构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成立评估专家库和专业评估团队,形成以服务购买方、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为对象的评估体系,推进公众参与,加大服务透明度,督促机构保证服务质量。

2. 加强对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整体宣传,促进社会公众认知,提升机构的社会认同度。社会认同是推动和激励机构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当前大众对机构的认同度普遍都较低,一方面跟机构本身和服务性质有关,另一方面跟相关部门的宣传有关,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宣传。在机构本身资源和人员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如能配合推动宣传,将极大提升宣传效力,因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渠道,也更有力度和公信力,在政府协助下的对社工服务和机构的宣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机构在推进服务过程中,也需努力通过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来建立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强和完善机构内部管理

1. 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完善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合理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清晰的层级管理和角色定位,以确保机构的稳定发展。其次是建立健全机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册,对机构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制定完善内部员工福利制度、激励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吸引人才,减少人员流动,从而解决人才匮乏问题;通过探索建立机构自身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机构的服务质量。

2. 提升机构的管理水平,明确机构自身定位。在当前机构发展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必须对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较高要求,首先是要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管理者,能够带领机构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建设良好的机构文化,并依据机构的宗旨和理念制定长远战略规划,为机构提供方向指引。其次,管理者要摆正个人角色位置,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探索适合机构发展的管理理念,减少机构的行政化色彩。

篇4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实务操作性强的一门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操作的过程中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理论真正融合到实务操作中,并在操作中深化理论学习。为了总结项目化教学成果,笔者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是引入多元评价的概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专业元素、社会影响力等作为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是为了衡量改革的效果和改进课程教学的依据。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化;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15-03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熟练操作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切合实际的专业服务,并且能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实务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地连接理论与实务,打破实务教学的瓶颈,操作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对实务教学最重要的探索。以能力为本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教师布置项目―提出完成项目的思路―学生思考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归纳总结”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组织、管理、策划等项目管理能力。

社工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工,而社工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助人技巧和专业服务能力“集中体现”在社工多样化实务之中。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推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此专业根据师资不够、实习基地不成熟、高年级学生专业认可度低、低年级学生专业服务热情高等实际情况,在《社会工作实务》这一门课程中,采取大二/大三混班上课、小班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结合专业教研究方向开设实务教学方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教师教授4周的理论知识―学生去实践基地作前期调研2周―制定具体项目规划1周―开展具体的服务10周―项目总结及评估1周”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但是作为试点运行项目化改革的专业,需要针对这种探索性的工作用一种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价,以提升改革的效果,从而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一、评价基本情况

本课程评价以集中式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分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三个方向,由3位教师分成三个小组教学。评价主体为参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学习的82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二的学生39名、大三的学生43名,评价内容涉及课程教学效果、班级规模、课程内容、教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二、评价结果

1.对实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在调研结果看,81.7%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而18.3%的学生不满意课程教学效果,原因集中于教师指导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大三的学生高。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时间不够等,大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指导不够、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2.对于小班教学的满意度。从表3中可以得出,93.9%的学生满意小班教学,学生对于小班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师水平不一致这两个原因。

3.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元素。在针对课程开展的服务中是否能够体现社会工作元素,高达41.5%的学生认为无法体现社会工作元素,其中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专业能力不足,15%的学生认为是服务内容设计有缺陷,脱离社会实际,而5%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指导不足。

4.n程的教学方法合理性。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而学生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教学方法单一、对于学生服务实践中的反馈不及时或者无效、课程内容枯燥等,但是整体来说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接受度高,这说明推动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

5.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表6可以看出,89%的学生对于在课程中开展具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很高,认为自己的服务是有社会意义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专业服务有利于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专业服务的价值所在。11%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社会意义不大在于学生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接受度低。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推动专业化服务难,这些认识是服务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要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度、改变服务效果的评估方式。

三、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从评估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认可度高,并且认为可以对社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师水平、服务体现社会工作元素等方面有了消极的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在项目化教学课程中加入“一课多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实务能力参差不齐,理论深度也不一致,特别是项目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实务经历丰富,但是理论不足,用“一课多师”的方式,组成一支教学团队,能够发挥教师的各自优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具体“一课多师”的实施方式见图1,课程负责老师和助理老师作为知识的输入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在共同合作中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负责老师作为课程节奏的把控者,应非常熟悉所有理论内容,能够给予学生和助理老师更多的理论指导,助理老师作为实践的指导者,可以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2.在实践基地寻找项目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作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员,因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分配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上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指导要求。实践作为项目化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实践基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平台,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具备该领域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项目督导,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也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合作,真正达到教学服务地方的目的。

3.提高学生行动研究能力。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经过评估可以看出,学生在服务中的反思能力需要提高,学生被动地进行服务,但是却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及时反思和总结,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服务更新能力,应首先提高学生的行动研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将服务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对服务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服务能力,最终达到服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6).

[2]刘丽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3]刘继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2,(4).

篇5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功能,这一功能强调了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做”的科学,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一步步的摸索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专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整合,应构建怎样的培养模式?就这些问题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涉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二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三是深圳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负责人。因为深圳社工机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问卷采用普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20份,有效回收19份。学生问卷60份,有效回收54份,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6份。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调查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从下列三个方面对被调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武理工的项目设计大赛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安排情况

在问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善”的问题时,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工机构的社工,都没有认为很完善,只有7%的学生、41.9%的教师和21.1%的机构社工认为比较完善,其余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不太完善”或“很不完善”。接下来,调查者询问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是否合理,只有9.3%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5.8%的教师认为“合理”或“比较合理”。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虽然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设置上是较为规范的,但多数高校为了扩大就业面,较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而忽略学生对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方向深入学习。如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了解关于犯罪学理论等等。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能否及时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有84.2%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在学校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岗位只有少部分适用或基本没用。因此,应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细化,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和实习,以增强其专业性,有利于学习和就业。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1.5%的学生、61.3%的教师和63.2%机构社工赞同这一观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式情况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手段。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经采用影视案例分析、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但从图1和表3得出,仅有5.6%的学生和19.4%的教师认为这些形式的次数很多,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余多认为“吸引力不够”、“次数少”或“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学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

在问及学生“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时,没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仅有14.8%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但在问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有79.6%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或“有一定效果”。同时在对机构社工的调查中发现,有84.2%的社工认为高校社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但大多都比较认可其效果或作用。通过对教师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图2),认为理论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工作理论教材不成系统”的比例最高,占58.1%;其次是有35.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再者是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太晦涩”的占12.9%,同时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由于不知道或不确定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即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直接引进西方社会业已成形的一套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无法使社会工作真正“本土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调查中(图3),仅有41.9%的教师是社会工作本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相关或相近专业。

(二)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问题也最多。

1.实践基地不足,专业的实习机构较少。充足的专业实践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力保障,但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却是现实。从图4可以看出,有78.9%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习机构较少。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少数固定的实践基地,而且有很多实践基地具有独占性,即某一实践基地与某一大学结为对子而拒绝和其他学校合作,实际上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实现实践基地的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践基地做出连续性的服务。

篇6

1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医疗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队伍当中的一只新生的社会力量,他们通过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医疗服务领域相融合,并作为医疗机构中的成员,协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解决与健康相关的社会和心理问题,清除他们在医院就诊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障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2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必要性

2.1促进疾病预防工作 疾病预防是当代医疗保障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往往在实际生活当中,疾病预防工作环节却十分薄弱。医疗机构中的医务工作者往往对于一线医务工作都疲于应对,开展疾病工作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此时,如果有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将会对疾病预防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社区、家庭为单位,深入基层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通过组织和培训志愿者,向基层群众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公共卫生政策,介绍相关福利措施,减轻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医疗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助医疗机构、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开展基层疾病市场调研,了解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诉求,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提供更加适应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措施。

2.2改善医患关系 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医患纠纷、医患冲突频发。现阶段,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健全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医疗社会工作者在医院整体运行的很多阶段,都应扮演重要角色。每一个患者从患病,到进入医院,都背负着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都希望早日重拾健康。此时,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帮助患者构建健康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医疗方案费用信息,帮助不同经济状况的患者选择治疗计划。当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愤怒、恐慌、焦虑等情绪时。作为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缓解和疏导这些反面情绪,积极配合对疾病的治疗。

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桥梁。现阶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论过错在哪一方,最后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主要是还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原本就是纠纷的当事人,这不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此时,医疗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方中立者的角色介入进来就显得额外重要。在患者层面,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解释说明、安抚情绪、了解相关医疗知识,在医疗机构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促进患者和医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持中立的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节,寻求妥善的解决途径,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发展难点

3.1医疗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原本就起源于西方社会,相对于我们而言,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50年代我国计划经济的确立,人民的生活资源以及所获帮助都通过行政渠道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因此中断。随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专业社会工作才重新受到重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医疗社会工作,在80年代才真正起步。发展的滞后导致许多医疗机构并不知道什么是医疗社会工作者。更谈不上设置岗位培养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3.2专业人才的缺乏 医疗社会工作者想要胜任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首先要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了解医院的实际运转。现阶段,从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来看,还不具备向医院提供专业医疗社会工作人才的条件,即使他们在校园里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但是他们不懂医,缺少医院工作经验。从医疗机构层面上来看,现在有些医院的医疗社会工作者是从医务工作岗位上转任而来,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了解医院的实际运转,但是他们缺乏系统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4医院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战略措施

4.1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医疗社会工作者 一名优秀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医学、心理学、法学等多门知识的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是高素质、专业实务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硕士、博士阶段上。在2010年,重点高校才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工作博士学位以及医疗社会工作方向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医疗机构应该加深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识,应该引导和鼓励与各大高校合作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高学历人才,完善学科领域,确定医疗社会工作的研究方向。高等院校在教授医疗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在医院构建立定点医疗社会工作人才实习基地,进行实务性学习,了解医院运转,从事专业医疗社会工作实务,加大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篇7

一、员工离职商谈现场的社会工作者参与的难点

(一)社会工作与企业科层制之间的冲突

企业科层制的管理下,企业只能够按章办事。企业社会工作者对离职的员工进行介入,事先应当征求员工所在的部门领导同意。倘若,企业部门管理者不支持,企业社会员工将无法获得该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导致工作无法进行。但是在企业中,企业社会工作者无法直接同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高层进行直接对话的权限。由于沟通的繁琐,倘若企业社会工作者在遇到新情况需要临时改变策略事,可能因为层层请示而导致错失最佳的商谈时机,导致商谈的失败。

(二)企业员工对社会工作的误解

企业社会工作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因此员工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决定社会工作者工作的成败与否。由于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缓慢,多数企业员工对社会工作较为陌生,因此会存在以下几种误解。(1)觉得社会工作毫无作用。多数员工觉得企业社会工作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对自己的利益无法起到作用。(2)觉得社会工作权利巨大。部分员工觉得社会工作应当全部代表员工的切身利益,应当做到有求必应,能够解决其所有的问题,甚至应当站在员工的一边,与企业进行谈判。(3)觉得社会工作者是企业管理层派来的“间谍”。相当多的员工觉得社会工作者受雇于企业,代表的是企业的利益,与其商谈只是为了收集其对企业的真实看法,然后向企业管理层打小报告。

二、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离职面谈的对策

(一)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

员工和企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效益良好,员工的待遇才有可能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的人才才不会流失,才有可能保障竞争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员工负责便是对企业的利益负责,两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从以往的只关注企业利益逐渐转变关注员工福利和兼顾企业利益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观,服从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要求,灵活、合理地扮演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者角色,运用其个人魅力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巧,对企业用工管理的环境进行优化,对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使得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争取平衡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员工福利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二)企业赋权于社会工作者

企业赋权于社会工作者,并不是社会工作者可以滥用权力,相反这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一种鞭策。社会工作者在员工离职商谈过程当中,对企业赋予的权力进行合理地运用,再结合自身的个人魅力和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用工环境。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当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组织架构和全责分配等环境因素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社会工作所属部门通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如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和工会等部门,不能让这些部门的员工觉得社会工作者越权、抢了他们的饭碗,在对企业离职员工进行商谈时,社会工作者事先必须同员工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沟通,并寻求其介入的许可。

篇8

一 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界定

社会工作缘起于西方,其典型特征在于先实践活动后专业教育展开,而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除了港澳台地区作为先行者外,大陆的社会工作却是在先专业教育后社会服务活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由于实践服务发展的相对滞后,社工各界对于社会工作所特有的专业核心能力,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同。

核心能力概念是在1990年由美国着名管理学者普 拉 哈 德 (C.K.Prahalad)和 哈 默 尔 (GaryHamel)提出的,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

1994年他们的专着《竞争大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出版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探讨在西方掀起了。[1]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研究两个方面。

关于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研究,国内理论和实务界则更多的是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以及 社会 工作 者队伍整体的 发 展 趋 向 进 行 研究,[2]从整体上研究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的较少,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的孙亚华等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核心竞争力包括社工道德力、社工专业力、社工创造力。[3]

周献德等认为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助人职业化、独特的职业伦理、系统的工作方法体系和专业成长机制四个大方面。[4]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者长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活动,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核心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处于优势地位具备的,其他非专业人员无法在短期靠简单模仿获得的,从事社会工作所必须的各种专业素养和实务操作技能。这种素养和技能的养成往往是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 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构成

社会工作既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又是一门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职业,由于其所涉及的问题、服务对象、工作场所、介入模式和工作技巧等相对复杂,社会工作者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应突出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并具有中国本土化取向。比照英美及我国港台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5]研究者认为专业价值理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方法技巧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主体。

(一)专业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高登斯坦把社会工作者描述成为“价值注满的个人。”[6]列维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7]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终极意义在于:服务、尊重和正义。在具体的专业实践中,既注重服务的人性化,也注重环境的改善,既关注个体,也看重整体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就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基石,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在精神上,他是被价值所武装和充满的;在行为上,他是为价值所指导的和驱动的。“武装”和“指导”意味着价值的意识层次。这就是说,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层次,都充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

(二)专业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是社会工作者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形成的专业特有的、知识、理论、实务模式等。它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观点。现代社会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其大部分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而非仅仅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学习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者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项目之一。从学科专业发展来看,社会工作从产生之日起其理论知识就受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影响,其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解释问题的方法是多学科性的,因此这就要求具体的社会工作从业者具有各学科背景的训练并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工作既针对个体(在中国当前的实践中主要是弱势群体),还包括群体、组织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扶、人 口 计 生、应 急 处 置、群 众 文 化等,[8]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才能应对不同案主和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从认知和解释问题的学科理论和解释视角来看,社会工作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等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内生性的或支持性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体系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阐释和介入,形成了社会工作独特的理论优势和解释能力;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社会工作具有对微观层面的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关注,也有对宏观层面的组织、社区和社会的整体性的资源分配及由此而产生的公平和正义的关注,既有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关注,也有组织内部、社区整体和社会的宏观的关注,同时其所主张和注重的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预防---诊断---治疗的介入模式和关注具体介入程序和方法方式的特性也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体系具有与其他学科和实践不同之处。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它还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更为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

专业方法技巧 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一整套助人的方法。社会工作是一种理性行动,社会工作者力图最有效地达到其助人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志愿者、行政服务人员及普通民众的专业性所在。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种重要方法,在每一种方法中又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技巧,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着对个体及其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和介入的一种专业方法,它主要体现为一对一的问题解决。

小组工作是在个案工作的基础上,鉴于社会工作资源的有限性和服务群体在某些问题上的相似性,运用小组动力学理论对群体展开具体的服务,通过群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解决群体成员社会心理功能方面的问题。社区工作则是在社区的整体层面,针对社区群体的需求和社区本身的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相关的工作理论和方法技巧,经过一系列具体活动和工作过程实现社区整体的发展和居民群体的需求满足。

三 社会工作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重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经历了十年缓慢发展以后,最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时期,国内各类高校中社会工作专业的数量成倍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国际通行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为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依然艰辛,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流失,这一方面固然有西方式的社会工作教育方式、方法、理念难以适应中国大陆现实需要的本土化问题,[2]但更重要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如果说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是一种“实践先行”的模式,那么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发展就是一种“教育先行”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路径导致社会工作的从业者在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和案主需求时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说来,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社会需求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社会需求与专业教育在两条并行的线上相互独立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社会已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大量涌现,急需一大批受专业背景知识训练有较强实务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却是虽然我国大量的学校都设有社工专业,但是很多人毕业之后却离开了本行,加入了其它职业。流失,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而在加入社工队伍之后的流失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这里虽然有待遇等因素,但专业教育的不适应性,竞争力的缺乏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2.专业定位不清,培养目标导向性差。社会工作教育到底是应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一度成为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9]社会工作在中国早期的发展一直借鉴中国港台的早期的发展经验,推行全面的通才教育,结果形成了社会工作从业者“什么都会一点,什么又都不会”的实务中的尴尬局面。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服务对象多样化,且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应该立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真正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的目标导向。

3.专业建制分属混乱,课程体系设置不明晰。社会工作长期以来是被置于社会学或管理学等学科范围内进行发展的,使得社会工作被置于边缘地位,导致在专业的招生、资源配置、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在课程设置体系方面,源自港台模板的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分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不平衡的矛盾,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建构的技术学取向范式和社会工作多元化视角的冲突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和社会工作专业从业人才的竞争力。

4.实务教学不够系统,社会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趋势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服务输送系统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必须经过大量的实务教学和社会实践,但现实操作中很多的学校由于资源有限、师资不足等问题,使得社会工作的教育教学还停留在课堂的理论说教和断断续续的社区“走马观花”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和实践导向相背离。

针对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问题,研究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专业教育实践及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反思认为中国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养成为本位,以实务实训为手段,发展“专才”教育,打造专业特色,强化核心竞争力,最终解决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问题。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核心能力养成。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兴起本身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急需专业的人才队伍进行介入和解决,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提升社会工作从业者的实务能力为核心,强化社会工作教育教学的专业价值理念培养,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形成实务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方法技能。

塑造专业权威,强化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是某一个专业的合法性基础,专业认同度越高,意味着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专业发育就越成熟,制度就越小,从微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理论和实务研究,形成较为明确的专业教育体系,打造专业特质。逐步完善职业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确定薪酬和福利待遇标准拓展职位流动空间和渠道。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客观展示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使专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认同并接纳社会工作专业。

打造专业特色,加强专业知识体系训练。各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应该在专业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办学已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在具体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分析中,逐步凝练方向,形成专业品牌特色。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重新定位和调整,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院校特色、师资队伍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专业知识体系,并在实际的专业教学和实务实践活动中贯彻之。我相信经过不断的调整和长期的积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诸多方向和实务品牌将会形成并壮大起来。

注重实务实践取向,强化实务操作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 支持

[作者简介]田萍(1971- ),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大学生弱势群体与学校社会工作支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40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37-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弱势群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校社会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问题,弥补高校现有的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不足,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将来顺利地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高校里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能力或机会的相对缺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一般群体之外的处于相对不利境地的学生群体。①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的弱势、能力水平的弱势和心理状况的弱势。有些学生只存在一个方面的弱势,有些学生则可能面临多种弱势。

(一)经济地位的弱势及原因

在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家庭贫困,全部或部分依靠贷款或借款才能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平时的生活费用非常拮据,除了吃饭和学习方面的开销,应酬、娱乐、休闲等其他方面的开销几乎没有。除了这些学生来自偏远、贫困或遭遇自然灾害的地区外,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共需要一万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对于农村居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不轻。

(二)能力水平的弱势及原因

在能力层面,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不足,经常有不及格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不能毕业或不能取得学位;社交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业能力不足,对就业有强烈的无助感,无法实现就业的愿望。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源于对大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不适应。中小学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直接带领和督促下,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中小学的学习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大学的学习不仅强调基础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具体的实践能力。那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者进入大学后还是只知道埋头学习的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就会处于弱势。

(三)心理状况的弱势及原因

在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自卑、害羞、胆怯、冷漠、闭锁、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长期处于失衡的边缘,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中都不被重视。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往往较多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一些心理问题错过了解决的最佳时间,导致学生性格缺陷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严重不足,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却不能保证,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很有限。

二、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②大学生弱势群体都是处境困难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应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

(一)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必要性

1.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机会的公平,不仅体现在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还应体现在要为少数因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不能参与或不能充分运用教育机会的学生提供生活与学习的支持,使他们得以充分利用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弱势群体虽然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地位、心理状况、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弱势,在获取高校资源的机会上仍处于劣势。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必须给予这些大学生格外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的弱势得到弥补。

2.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希望自我实现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弱势,更加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但也正由于自身的弱势,他们的成才之路更为艰难。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学校的帮助,以达到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3.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中都是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学生,这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一致。我国高校已有的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往往侧重于经济层面,在心理和能力层面的工作则明显不足,同时也缺少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工作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因此,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工作者对弱势群体进行支持。

(二)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可能性

1.学校社会工作有着先进的价值理念。学校社会工作秉承了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包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管他(她)的任何特殊性;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允许享有共同学习的过程;个体之间的差异(包括学习效率的不同)应该被承认;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帮助学生实现对其的教育目标;每一个孩子,无论其人种或社会经济阶层,都有权利在学校获得平等的对待。③这些先进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尊重、关爱和信任,能激发其内在的潜能。

2.学校社会工作有着独特的对象和内容。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所有与学生教育有关的人,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习和社会适应有困难的学生。高校社会工作者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个案工作来评估并帮助学生处理所遇到的困扰和问题;向家长解释学生问题的内涵,使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发展状况,督促他们关心孩子,指导其与孩子进行良性互动;为教师与学校提供相关的咨询,以改善师生关系,协助教师鼓励学生发展潜能,提高综合素养;参与社区的建设发展工作,发挥社区的资源优势。④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家长和社区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整合促进学生社会人格形式的三大力量,从而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障。

3.学校社会工作有着科学的服务方法。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包括:个案工作,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服务,协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小组工作,通过对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一组学生的服务,达到个人、小组共同发展的目的;社区工作,通过在高校和高校周边社区范围内开展工作,促进学生与高校社区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利用各种资源,如物资、社会支持、合理的政策等来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这给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使得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更为有效。

三、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支持的途径

(一)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

我国高校对弱势群体已经开展了包括经济资助、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不是替代高校现有的对弱势群体的支持,而是通过自己的专业特点深化、提高、扩展这些支持,弥补现有支持的空白。比如,高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支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但目前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认定主要靠生源地开具的证明和同学们的评议,实地调查的环节基本没有,这影响了经济资助的实际效果。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协助高校核查申请贫困救助学生的真实情况,对申请救助的学生进行生源地实地调研,确保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救助。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形式比较多,学校社会工作者熟悉这些资助方式,应该帮助弱势群体学生申请合适的经济资助。学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增加资助数额,拓宽资助范围。

(二)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

目前高校已有相关部门来实施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但这些机构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学校社会工作依托这些机构开展工作,必然要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在这些工作职责范围之内,这样社会工作的独立和专业性就难以保证。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要想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发挥有效的支持,一定要设立独立的工作机构。例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于2003年启动了“心灵相约”工作室,山东工商学院依托社会学系的社会工作教研室于2003年成立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工作机构为平台,通过开展不同的专业服务项目,如人际交往小组项目、职业发展训练项目、新生入学适应项目等,专门负责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这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有专业人士用专业方法帮助他们,而且这些专业人士还可以调动社会的、学校内部的其他资源,形成合力,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协助他们达到自助的目的,使他们最终走出困境。⑤赢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信任和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社会工作机构的支持。

(三)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方法在支持弱势群体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必须综合加以运用。个案工作有利于深入细致地了解案主内心深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小组工作有利于个人学习群体的经验,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彼此得到支持,改变情绪、态度和行为;社区工作可以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和运用各种资源。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在综合运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支持大学生弱势群体时,必须坚持以增权为中心。所谓增权是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个人能够采取行动来解决自身问题和改善现状。⑥增权并不是“赋予”案利,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要实现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并使这种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使他们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改善自己状况,摆脱弱势地位。

[注释]

①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32):18.

②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352.

③(美)Paula Allen-Meares.学校社会工作[M].陈蓓丽,蔡屹,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2.

④石彤,彭君芳.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

⑤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010015445.

篇10

Abstract:The community drug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drug form, this article take the Jiangsu province 's first community service organizations ―― Suzhou self service agenc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ommunity of social workers in perspective,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they appear in the work of confusion and difficult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 with a view to China's future community business bett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关键词:社区戒毒 禁毒社会工作者

Keywords: Community anti-drug social workers

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指出,把乡镇(街道、社区)政府作为基层开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体,并确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戒毒几种戒毒形式,而社区戒毒将成为戒毒的主阵地。针对这一形式,苏州市于2008年7月,注册成立了江苏省首家社区戒毒服务机构――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提出“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政府组织领导,禁毒部门监管,相关部门指导,禁毒社工提供服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

一、社会工作实务关照下的禁毒社工

社区戒毒从人本关怀的角度,以社会工作中的“认知――行为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支撑,用优势视角发掘吸毒者自身的潜能,从家庭社会系统中发掘联系资源,帮助吸毒者从根本上也就是心理上戒毒,增强吸毒者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社工助人自助的目标。而社区戒毒的主要行动者就是我们的禁毒社会工作者,根据以上的介绍,禁毒社工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

“戒毒社工”是指具有一定禁毒和社会工作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工作对象提供生活关心、戒毒康复帮助、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服务和行为督促的非政府机关专业化人员。

二、社区戒毒中社会工作者的困境

社区戒毒是根植于自愿戒毒基础上带有监督的半强制性质的戒毒方式,此种方式将戒毒主体置于一种更加宽松的场域之内,免受场域外因素干扰和客观舆论压力的影响。社区,既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又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或是半开放的发展空间,他们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不断的恢复生理和心理上的常态。笔者深入苏州自强服务社进行研究实习,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社区禁毒社工队伍存在如下困境:

1.戒毒社工队伍不理想。

第一,戒毒社工队伍缺乏专业性。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以下简称为服务总社)属于社会团体法人组织,在苏州各乡镇、街道设立分社,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担部分戒毒职能工作。机构理想的人员配置为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具有一定专业经验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但实际的人员配置与理想状况相去甚远,第二,戒毒社工队伍缺乏经验性。

2.戒毒社会工作者处境尴尬。

戒毒社工属性和处境非常尴尬,既像民工又像勤杂工。苏州自强服务舍名义上是一个社会团体,由政府购买服务,但在实际关系上服务社是隶属于苏州公安局缉毒大队的,总社在苏州的各个街道办设立戒毒分站,在这样的一种机制体系下,社工直属于服务总社,戒毒大队有权支配社工,街道一些繁杂的事物也会找到社工,禁毒社工的系列化工作,在政策上的表达很模糊。

3.戒毒社工也需要人文关怀。

由于禁毒工作的特殊性,禁毒社工普遍的面对着“职业倦怠”和“情绪耗尽”的问题。在工作中进而产生服务意识下降,信念滑坡,制度执行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所以怎么解决禁毒社工的“职业倦怠”问题也是我们所应该重视。

4.戒毒社工工作过程不甚严谨。

社区戒毒主要依靠戒毒社工对于吸毒案主的帮助而展开,社区戒毒工作者的准则是要“掌握案主的基本概况,制定个性化戒毒计划;为戒毒者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突出矛盾;对戒毒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定期尿检。”可社工在工作过程中无法体现专业化,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这种认识的存在使案主对社工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而如何建立与案主的专业关系,对禁毒社工来讲不是一个谈话技巧问题,而是需要帮助案主实现一些愿望,如协助案主解决低保问题、就业问题、孩子入学问题等等,而如果专业关系一旦建立失败,接下来专业工作更是难以开展。由于缺乏一套成熟的理论指导,社工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去感化吸毒人员。

三、社区戒毒中社会工作者困境突围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难,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1.加大禁毒社工的宣传,提高禁毒社工待遇。

2.聘请专业督导,总结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完善禁毒社工内部督导制度。

3.明确社区禁毒社工管理机制,定位好社区社工工作职责。

4.引导禁毒社工学会缓解压力,摆脱情绪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通过聘请督导,定期组织禁毒社工开展一系列小组兴趣活动,同时,教授社工缓解情绪压力的方法,开展心理疏导。社工自身多多的培养兴趣爱好,正确地评估自己,正确定位,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2010.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2】范志海 吕伟,2005. 上海禁毒社会工作经验及其反思.《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