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同样,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救助。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升级。在国际上,以微软和谷歌为代表的科技主义的奇迹日益发展乏力,而以苹果公司为标志的科技美学与内容服务逐渐显示出神奇的经济魔力。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使得内容原创显得弥足珍贵。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是世界性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支持力量。
继国务院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及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文化、金融相关的九大国家主管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利好,同时也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走向健康与成熟的利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随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战略,我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成就以及它不可限量的前景潜力,将给金融资本带来超额收益和崭新希望。
从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电影艺术家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其艺术理想和商业价值,同时,金融资本也需要凭借艺术创意来实现超额利益回报。比如好莱坞早期的杰出导演格里菲斯,因为获得金融资本家哈里・艾特肯(芝加哥联邦人寿保险公司的创立者)11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完成了史诗性的巨制《国家的诞生》,同时也创造了早期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奇迹,仅1916年纽约市场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20万美元,而该片的总收入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之多。格里菲斯因此声名鹊起,金融资本家因此在短期内大获收益。在如今,像《阿凡达》这样的大投资电影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一方面是电影产业越来越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金融资本对于电影市场信心倍增,不断探索新的电影金融模式,比如类似“电影期货”这样的新兴金融衍生品也在蓄势待发。
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漫、游戏,文化产业的每一个成功案例几乎都有金融资本的身影,越是发展势头好的文化产业领域越是渴望资本,各路金融资本也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对于文化产业跃跃欲试。《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是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之急,也是应我国金融资本发展之需。
根据投资中国的分析报告,2008-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对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的投资数量达到总量的41%。TMT又称为数字新媒体,并非传统的单一性产业,它是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络、移动网络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融合文化内容实现增值的各类产品性、服务性的产业群。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作为TMT产业的一个支柱,传媒娱乐业尤其成为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根据投资中国的统计,近三年(2007-2009)来,资本市场对于我国传媒娱乐行业的投资总额达到8.2亿美元,占披露投资总量的10.85%,排名IT和互联网之后第三名。
以《指导意见》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互利的时代。深入认识和理解《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互惠共赢,这一思路在《指导意见》中得到鲜明体现。
金融资本创新举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国文化产业由自我累积性的发展进入到资源聚合性的快速发展轨道,急需金融资本的支持。
由于我国文化领域长期实行事业化管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很弱。即使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也很不完善,其相关的资产属性、经营自主性、法规制度等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产业属性,金融资本进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时候,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缺乏,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和不断的尝试。鼓励和敦促金融行业通过创新来有针对性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这正是《指导意见》的核心关键。
《指导意见》共有七个部分,系统性地提出了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的总体原则和一些具体意见,每一部分都有值得说的亮点。比如产业链融资,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来说,能否以产业链的方式推动资源的整合,进而做大做强很关键。再比如联保联贷,对于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常关键。因为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即使经过评估也很难达到信贷的基本要求,所以联保联贷这种机制非常重要。此外,比如文化消费信贷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提法都是比较新的,具有开创性。
保险市场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可以说是这个文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金融创新了。《指导意见》提出了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思路和意见,把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文化产品完工险、损失险等提上了议事日程。
社会资本正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领域,除了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未来潜力等因素之外,资本实际进入文化产业所考虑的最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如果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保险市场,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就会有更大的信心。保险是其他资本愿意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中间环节。
从文化产业自身健康发展来看,文化产业自身一大特点就是初始成本非常高,因此它的预算风险及其制作风险、完成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比较突出。以制作一部电影为例,比如预算1亿元,这个初始投入已经非常高了,但后续拍摄制作过程中,很有可能1亿元根本完成不了,需要1.3亿元,而超出部分的钱很难再筹集到。这样就导致作品完成不了,已投入的1亿元得不到任何回报,其实只需再续一点钱,这1亿元就盘活了,如果有保险市场,就会大大降低预算风险。
除预算风险外,文化产品在制作完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主要创作人员能否坚持完成拍摄、政策因素、突发事件等问题。如果有比较完善的保险市场,就可以将这些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避免。
而保险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不确定性还很大,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不够规范,加之我国保险市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经验也很少,担保及保险行业在这方面的谨慎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要想使好的政策落实,要想让保险市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中发挥好中介杠杆的作用,就需要在落实上下功夫,需要在借鉴国际
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在文化产业金融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如何利用政府政策的信用以及公共资金的示范,让保险市场等金融担保中介树立信心,通过不断的尝试建立起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担保与保险体系。
北京依托每年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2009年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对担保、再担保公司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补偿,如果这种补贴激励措施能再进一步扩大到文化产业的其他保险市场领域的话,相信会给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完善起到更大更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以改革创新促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市场互利发展
《指导意见》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的情况下出台的,这既是我国文化产业寻求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动探索,也是我国金融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有潜力的增长点的积极响应。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弱小的文化产业如何得到金融资本的扶持和帮助以做大做强的问题上,金融资本在其中似乎只是一个外在的必要力量。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单向度的施惠,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一方面,金融行业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文化行业也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信用体系建设,激发金融资本更大的投资积极性和盈利信心。也只有如此,“金融支持”才能够真正实行并产生更大的价值。
文化产业是我国金融资本寻求利益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新兴领域,金融资本已经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行动还较为谨慎,除了金融资本对于文化产业的运作还不够熟悉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与金融市场的对接机制还很不完善。这其实也是《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的关键问题。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诸如文化产业的资产评估、文化产业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当然很关键,对于它们的探讨分析也已经很多,本文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实施,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在文化领域,金融资本方面的市场化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了,而文化领域的市场化问题很复杂,必须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环节,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才会顺利,才会真正实现多赢互利的格局。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本文认为文化领域还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
1、解放思想,创新文化发展思路,积极吸引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这一点,其实是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把这个思路落实到《指导意见》上,应当首先解决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某些环节上所面临的壁垒问题。这对于《指导意见》能否落到实处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越是社会力量介入之后,做出的文化内容才越有吸引力、才能真正让民众接受。另一方面,商业化以后,政府的管理反而更容易了。
2、加大文化产业核心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保障创新性的投资利益。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从去年到今年。网络视频正版内容价格飞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BT这种下载模式禁止了,因此内容资源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投资者的利益有保障了,投资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篇2
基本判断之一:数字经济将助力定盘中国经济前行新方位。发展数字经济,发挥其优势和特征,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增强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平等参与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践行我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经济的新发展。
基本判断之二:数字经济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首先,数字经济将推动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越发广泛地融入居民生活。其次,数字经济将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应用与发展,数字技术开始融入到传统产业之中,引领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者,数字经济将促进新兴业态培育汛蟆J字经济领域不断孕育出新模式新业态,倒逼传统行业领域的变革,打破贿的产业发展格局,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点。
基本判断之三:数字经济将推动构筑中国经济竞争新优势。全球产业与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各国家和地区莫不抓紧机会构筑自身竞争优势。我国人口基础大、单位数量多,市场规模大,能够构筑起数字市场优势;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发展全球领先,能够构筑起数字基础优势;网民的数字消费意识强,对新模式、新业态的接受程度快,能够构筑起数字观念优势。综合来看,数字经济将推动构筑中国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新优势。
面向2017年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展现出七方面趋势:
一是数字经济内涵外延将持续陕速扩展。当前全球对数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全球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等已非昔日可比,诞生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和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可以说,今天所说的数字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新数字经济”。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认识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将进一步创新。
二是需求增长将鼓足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从消费层面看,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期,数字消费又是消费的重点。从产业层面看,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期,大数据正成为与土地、劳动等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将加快向传统行业渗透切入,产业升级需求将孕育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创新层面看,数字经济将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具有规模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将涌入数字经济领域,为其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三是政策创新将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个国家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力,试图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近两年持续推出了多个规划、指导意见,以加快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未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将推动相关产业政策的创新,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环境。
四是数字经济发展将加速完善保障支撑。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需注重配套保障建设。在基础保障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宽带网络升级、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发展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在创新保障方面,将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的协同创新,打造公共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创业创新孵化空间。在安全保障方面,将加快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强数据资源和用户信息安全防护。在统计保障方面,将探索建设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统计体系,使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可见、可观,为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鼓足干劲。
五是数字红利共享机制建设将加速推进。要实现共享发展就要让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实现普惠性释放,为此需要推进打造相关机制,比如数字就业促进机制、数字技能提升机制、数字精准扶贫机制、数字政府强效机制等。
六是数字经济与资本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它与资本的关系更加密切。
篇3
科技革命的挑战与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中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这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方面,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求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有较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串联式”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顺序发展。以工业发展为例,德国已实现了工业1.0、2.0、3.0,正在向“工业4.0”迈进,而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中国,我们还在进行工业2.0,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很大机遇。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我国制造业有着独特而巨大的发展优势,有着光明而美好的发展未来。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必然是“并联式”发展过程,整体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对产业发展而言,就是要工业2.0、3.0、4.0同步发展,这给我们提供了机遇,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可以不再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一步步顺序发展,这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
今后三十年,在“智能制造”这一核心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并行甚至超越。
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道路自信,应该集中全国优势兵力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抉择,必将取得伟大胜利。
智能制造的内涵与愿景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有四大驱动力: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二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普及应用;三是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四是集成式智能化创新。
因此,智能制造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我们其他相关的工程和行动,如绿色制造、服务制造等都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牵引。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智能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以CPS系统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我认为,智能制造在中国工业的实现至少需要20年。目前大家提到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只是初级的智能制造,真正走向智能制造需要长远目标,也需要阶段目标。因此,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十年发展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三五”时期,即2015~2020年,这一阶段应全面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部分行业和企业可以开展智能化应用的试点示范。第二阶段是“十四五”期间,即2020~2025年,这一阶段基本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全面应用。
“十三五”三项重点工作
对“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特别是推进制造装备技术改造工程和数控的创新应用工程,推动行业和产业升级换代。需要强调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高度重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盘活巨大存量资产。支持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这是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要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着重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装备和生产线,同时抓好智能车间和工厂的试点示范项目。“机器换人”可以节省生产一线劳动力,但是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还要推动“数控一代”创新应用工程,数控和智能技术是革命性的共性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机械产品创新。“十三五”期间,要使我们工业产品整体升级为“数控一代”,同时也要抓好“智能一代”创新工程的试点示范。
二是用自主可控的先进装备和系统武装中国制造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大规模“机器换人”,但是装备从何而来,不能够也不可能大规模用外国机器来替换中国工人,不可能也不能够用大规模的外国系统来支撑中国制造业。因此,《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是做强做优智能装备制造业,用自主可控的先进装备和系统武装中国制造业。
三是强调“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即产业模式的升级换代。2016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前景广阔。长远来看,“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不断产生,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历史性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建议要着重推进定制化规模生产,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推动广大制造企业产业模式的升级换代。
推进产学研金政深度融合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企业是主体,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升级的主体。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家、管理者和工程师的积极性。企业需要思考、探索和奋斗: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新的动力在哪里?如何创新驱动?如何产业升级?企业发自内心的发展需求、企业极为强烈的发展需求,应是我们推进《中国制造2025》最强大的动力。
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产学研金政深度融合,动员千军万马,全面推进有组织的创新。需要强调的是,广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动员他们、组织他们、依靠他们。
篇4
关键词:企业 管理会计 可持续发展 研究
1、管理会计释义
1.1、释义。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它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新时期的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发展、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1.2、管理会计用途。加里・柯金斯先生认为管理会计有120多种用途,所以,它能够帮助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健康运行的机构中,各个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管理会计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其互动情况,甚而,管理会计的各种工具就像这个运作机器中的齿轮,它的快速有效运行可以保证机构更好、更快、更高效地运转。
1.3、管理会计在中国的衍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管理会计。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管理会计。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师可以凭借他们广泛、深厚的知识,将其分析能力应用于会计行业的重要领域――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财政部已经把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教授表示,管理会计正逢黄金发展时期,正在企业获得更加深入的利用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
2014年1月29日,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旨在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开创一个新的企业管理时代。
2.1、管理会计“管理”的内容得以扩展。管理会计的服务不再是成本会计和控制系统,而是要运用作业成本法等成熟的手段,帮助市场营销部门锁定更加有利可图的客户。公司需要在客户忠诚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正是管理会计的用武之地。
2.2、管理会计和企业绩效管理的融合。企业绩效管理是指整合多种方法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这种方法就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有序组合,相互衔接,通过管理会计来保证战略从基层到高层的全面执行。
2.3、管理会计向预测会计的转变。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只是企业会计的数字游戏,和战略没有任何关系。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企业除了要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经常性需求外,还要去探索风险管理,做好预算准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管理会计的职责已经开始转变为包含影响未来的决策支持与分析的管理学科。
2.4、管理会计需运用商业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企业的分析需求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长期竞争优势。商业分析不但有能力回答企业将来的走向问题,关键是能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
2.5、管理会计要学会运用多种成本计算法。就目前企业的管理会计来说这是一个颠覆传统管理会计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企业的会计管理中运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管理会计方法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达到不同类型的经理团队和雇员团队为达到不同的最好效益采用不同目的成本计算方法。
2.6、管理会计要充分认可IT服务成本。因此提供服务的成本必须成为决策制定过程的一部分。另外管理会计师需要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技巧和能力。所以新时期的管理会计需要学习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方式,学习激励理论和方法,成为组织的变革管理专家。
3、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功用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时期。中国财会专业人士也要与时俱进,不再将自己限制在会计、审计和数据收集这些传统角色里,要摆正位置参入企业管理,丰富管理会计的内容,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为自己和公司带来价值。这样企业就有可能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企业,然后开展国际贸易,吸引投资,雇佣更多的员工,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增长。应该说的是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3.1、解析企业过去(资料)的运营服务:管理会计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关注管理会计行业发展,分析预测管理会计行业发展趋势。
3.2、控制企业现在的经济指标: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决策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及时修正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为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的提供新时期信贷、供应链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的丰富信息,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筹划企业未来的经济指标:预测与决策是管理会计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企业丰富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现代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这三方面的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形成一种企业的综合性职能。
总之,新时期的管理会计虽然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发展的过程不是很平坦,但我们抱有乐观的心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的指引下,管理会计体系会逐渐像财务会计体系一样,真正能够发挥财务会计所不能的前瞻性,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互联网+” 实训基地 4I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00-03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智慧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大集合里的智慧职业教育、智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如何开展顶端设计,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探索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
1 概念的提出
该文提出的4I建设模式是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的众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调研、了解的前提下,融合互联网技术提出的。
4I模式包括: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
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分区域建设专业基地,实现不同基地不同课程的交叉组合,实现培养传统行业升级为“互联网+传统行业”过程所需人才的目的。同时,实现设备投资最小化、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如果把每个分区域建设的专业基地比喻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跨海大桥。
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如果把每个院校比喻为一个城市,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高速公路。
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
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基地智能管理,为自主培训、体验式学习管理制度的执行提供硬件条件。开放实训基地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F远程控制和管理,确保实训室的开放和安全。对学生可限期授权,也可通过选课获得授权,刷卡(支持校园卡)进入实训室,通过触摸屏派位,直接就位在打开电源进行自主学习、训练。通过开放式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为领导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2 理论基础
2.1 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早就对职业教育应当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过要求。因此,应用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现代智能制造业培养重要的技能人才的智能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政策支撑。
2.2 技术保障
日渐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用户实现跨专业交叉组合学习;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基地智能管理等设想成为现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3 “互联网+职业教育”大趋势
传统职业教育将升级为开放式实训环境、以大数据为智能管理平台、任由学习者任意挑选可实现多专业融合的学习培训环境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意义深远。极客学院创新上线,“互联网+”职业教育不但可以在线上教育平台提供职业培训,还可以实现更多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等功能。“互联网+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国内已建公共实训基地的经验
公共实训基地具备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建成并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经验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兼具有职业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双重功能。深圳市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员工培训的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青岛市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当地政府财政共同投资建成的区域共享、覆盖城乡、公益为主的大型实训基地。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定位于为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提供公共平台,具有引导性、补充性和置换性三大功能。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绍兴籍学生,完善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培训项目和服务。
3 建设的思路
3.1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产生,社会用工岗位必将导致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在的中职学校与高职衔接,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是走质量生存的必由之路。
思路:以“互联网+”战略思想为指导,通过省专家指导,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兼容共享,学校承担具体建设任务。
目标:服务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基地运行模式,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高职衔接及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3.2 携手企业,共建基地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设备、技术进基地共建环境;企业技术人员进基地共建师资;企业生产加工标准、操作流程进基地共建课程;企业制度进基地共建文化;企业生产任务进基地共建实训(教学);企业新员工进基地共建培训;企业新技术、新设备进基地共建(新技术)普及、推广平台”的7大共建目标,并给此目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携手企业,共建“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
4 建设的意义
以“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为指导,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打造“智慧”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完成实训基地复合功能的创新建设,最终实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目的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4.1 对升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互联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通过组建新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活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之配套的专业互联型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创新培养应用技能,这种建设模式的探索,对升级中职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对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工序为流、以技术标准为培养目标的基地建设模式与新形势下传统行业升级的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
4.3 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探究、完善建设思路,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基地的建设思路、细化建设环节、深化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比。这项工作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4.4 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特点,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提供支撑产业升级的新能力。“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就是顺应这一现实形势提出的,这一探索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4.5 对创新跨界思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互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融合化、综合化,搭建通用能力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破除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的倾向,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后劲。针对智能制造、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岗位能力要求,针对省电子信息公共实训基地的设备情况,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案,修订了课程标准、技能鉴定标准、基地建设标准、教师标准,推进了专业升级,创新了跨界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较以硬件实物为主的传统公共实训基地具有虚实结合、设备使用率高、易于实现开放式实训、易于实现智慧管理,能更广义地体现“公共”二字的优势。但由于4I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比较新、运作载体的虚拟化数字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备、有效教学资源大数据不够丰富、物联技术局限性等现实原因,会给公共实训基地的运作带来很多问题,如虚拟实训基地很难开展实训载体以硬件为主的训练、即时评价存在统计风险等现象。比较之时,优劣之处势均力敌,但在“互联网+”洪流面前,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这6个字是值得深思的 。
参考文献
[1] 贲志宇,孙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M].沈阳出版社,2013.
[2]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5-88.
[3] 梁克瑞,徐广智,陆玲.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4(2):35-37.
[4] 彭晓兰.基于“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70-171.
[5] 王晓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12.
[6] 王俊山,杨天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0):25-27.
[7] 姚晓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J].成功:教育版,2013(24).
[8] 朱雨兰,邹定南,陆春其.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之专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9-21.
[9] 马越超.基于内外互融的5D式实训室管理模式探索及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26.
[10] 谭静.中职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文)[Z].
[12]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Z].
[13]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篇6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又称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是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更加突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利益,追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下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吻合,因此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
绿色金融的实践最早起源于银行业。上世纪70年代德国银行业在信贷业务方面开始出现“绿色信贷”。1974年,联邦德国成立了生态银行,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政策性的环保银行,专门负责为一般银行不愿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在上世纪90年代,绿色金融开始在欧美国家兴起。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项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会后,由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和花旗银行在此基础上共同起草了一套针对项目融资中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指南,这就是赤道原则。目前,全球已有72个金融机构宣布接受赤道原则。赤道原则已经成为绿色金融在银行业的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目前,根据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绿色金融其实施模式主要包括四类:一是绿色信贷。这一模式应用最早、也最广泛。金融机构对建设高能效设施,研发节能技术,生产治污设施,研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设备,开发新能源,从事生态农业和生态保护的机构提供低息优惠的贷款服务;相对地,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实行限制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的惩罚性措施。二是绿色证券。例如,环保产业指数产品、碳金融产品等。这一模式目前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三是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它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时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四是绿色风险投资。是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和技术研发,以期获得较高风险回报的投资行为。
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指导意见,特别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G20峰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均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绿色信贷方面,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现为环保部)、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紧接着浙江、江苏等20多个省市的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联合出台了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细则。绿色证券方面,2008年2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污染行业如钢铁、火电等企业必须通过环保部的核查,才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再融资,否则证监会将不予受理。这样,这些“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将无法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2008年,我国首家综合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2011年11月起,全国有七个省市陆续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绿色保险方面,2007年12月4日环保总局出台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以防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此后,多家保?U企业相继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截至2013年全国已有2000余家企业投保,承保金额约200亿元。一些省份也出台了相应措施,探索建立环境责任保护制度。如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省份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将本地区的重点污染企业纳入保险体系。
山西省是能源资源大省。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煤炭储量的37.75%,位居首位,铝土矿储量排名第三,铁矿储量排名第五,还有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很丰富。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和冶金产业成为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山西的焦炭年产量为8039.88万吨,位居全国首位,生铁和粗钢产量都位列全国第五,钢材产量全国第七。2014年,山西省煤炭消费量为37587.43万吨,仅次于山东省。相伴而来的是高能耗、高污染,雾霾天气频发、生态植被脆弱等问题。近年来,山西省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采取了政府干预、金融助推、社会监督的办法,多管齐下,强力治污,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纠正“唯GDP”式的粗放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光靠政府干预事后处罚不是长久而有效的手段。绿色金融既能撬动社会资本,又能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既可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山西的绿色金融工作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在山西的绿色信贷业务支持了包括太钢集团和潞安集团在内的一批企业的节能降耗项目,解决了项目融资问题,保证了资金供应。保险方面,自2011年山西省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以来,截至2012年7月,共有来自煤炭、化工、钢铁、电力等多个行业的68家企业投保。2016年10月,山西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等七个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信贷、担保、保险、债券等多领域提出九项重点任务,不仅为山西省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山西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提供了助力。
总体来说,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各方面已经开始起步,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发展仍较为缓慢。特别是山西发展绿色金融时间更短,以绿色金融推动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三、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由于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也较短,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政策。虽然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多项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仍未上升到法律层面,约束力较弱。山西省也仅有2016年出台的指导意见,并未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目前,推行绿色金融,主要缺少规定绿色金融各方参与者其权利、义务、责任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绿色金融如何实施和监管的政策规章。缺乏相关标准,绿色金融自然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政府的配套政策存在不足。许多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无法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比如,企业在进行降低能耗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为经营模式的改变,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影响企业利润。此时,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政策不能跟进,影响了企业实践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第二,绿色金融规模小,形式单一。尽管国家在2012年就已经了《绿色信贷指引》,但大多数银行绿色信贷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仍低于2%,即便是最先实行赤道原则的兴业银行,这个数字也只达到3.46%。目前,山西的绿色金融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方面,其他方面是空白。而且,现有的融资产品主要面向企业,面向家庭和个人的产品少之又少,这也限制了绿色金融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不管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金融机构,往往将发展绿色金融等同于发展绿色信贷,或是减少“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额度,很少关注绿色证券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这也是造成绿色金融市场规模较小的原因之一。
第三,征信机制不完善,导致绿色信贷业务风险较高。即使是绿色金融体系中规模相对较大的绿色信贷,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比一般贷款更高的风险。央行《企业基本信用报告》中关于环保的信息较少,而金融机构自身又无法对不属于国家监管范围的企业进行环保方面的调查,很难获取相关的信息,再加上这类企业数量庞大,银行在扩大绿色信贷规模的过程中就要面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就是银行不愿开展绿色信贷的客观原因。
第四,缺乏专业人员。开展绿色金融,需要同时具备环保和金融知识的专业人员。比如,对于企业提出的绿色信贷申请,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做出环境风险评估,还要有人员来负责各项审查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山西的金融机构缺少这样的专业人员,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十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的观点。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山西这样的煤炭能源大省,大力推进势在必行。
(一)加快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首先,从制度上保证绿色金融的良好发展。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制订有关绿色金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完善从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到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和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法律组成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其次,从政策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出发点,制定一系列与绿色金融相配套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用担保等。可以适当调整现有的节能减排补贴政策,将现金补贴改为绿色信贷贴息,或者可以与绿色证券相结合,将补贴改为减排额度,以此为标的开发衍生金融工具。这样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提高企业实践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绿色金融监管。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证其健康良好的发展。绿色金融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不足。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现有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环保信息征信制度和绿色金融监管制度,降低绿色金融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二)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银行业管理机构应该首先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绿色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来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金融机构应该将绿色、可持续的理念融入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内部标准和业务流程中,针对绿色企业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如研发和推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允许低碳企业提供碳排放权质押,允许节能技术开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等。此外,由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对本地区企业了解程度更高,相对大型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因此可以在保证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
(三)推进多领域绿色证券创新
2016年12月,山西省首只排污权金融产品成功落地,该产品已经为省内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融资1000万元,这标志着山西省在排污权交易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一步,政府应鼓励和引导金融模式创新和金融产品开发,比如,推广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排污权、碳排放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环境容量资源有偿使用权等权益有关的创新金融模式,也可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债券、基金、远期、期货、期权等多种金融工具开发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政府可以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和绿色发展项目通过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进行直接融资,也可以适当放宽节能企业的上市条件,为其上市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上市核查,对环评不通过的企业,应该禁止其上市。投资者方面,可以鼓励机构投资者如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进行投资。
(四)发展绿色保险
环保部门应该与保险监管部门合作,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制度。山西是能源大省,要将环境风险较高的地区的有关企业纳入投保范围。要鼓励保险公司针对山西省的情况,开发针对性强的绿色保险产品。
篇7
根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顶层设计,既然明确了事业单位改革不是减人、甩包袱,不再沿袭“减人减负”的老路,那么政府就理应为此埋单。
分类背后的埋单问题绕不过去
一般认为,事业单位改革顶层设计的一个亮点或者难点,是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的分类改革,这固然有道理;然而分类的困难只是一种表象,标准明确后进行归类并不难,而是难在事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机构编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五个方面的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不明确,在各方博弈的过程中让改革的阻力增大;不愿埋单或者无力埋单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呈现出不愿改、不敢改或者等待观望的局面。
如果我们从资源配置,即谁埋单的角度解读事业单位的分类,就不难对埋单者的界限划分理出点儿头绪,我们不妨暂且这样归类:承担行政职能的,由政府埋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市场埋单;从事公益服务的,则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埋单。事业单位改革之所以推进得那么艰难,就是涉及到埋单思路的博弈:是先分类再埋单,抑或先埋单再归类?如果按照先分类再埋单的路径,事业单位一般都希望挤进承担行政职能或者公益服务的系列;而政府因受到行政编制和财力的限制,归入行政职能或者公益系列的事业单位自然越少越好。另一方面,在政府埋单中,成本是由本级政府还是由上(下)一级政府支付同样存在着零和关系。在埋单的问题没有敲定之前,在分类上博弈不止在所难免。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由政府埋单或者由政府财政兜底是没有悬念的;然而关键是在126万个事业单位中,有多少能够进入自己期望的系列尚属于未知数。如果说能够归入行政系列、公益服务一类的事业单位是少数,那么由此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那些将被推入市场的事业单位在完成改制前需要付出的成本由谁承担?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再好的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也难以落实。比如2008年初国务院就开始部署实施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按照《指导意见》关于“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仅试点五省(市)中的广东省,需要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至少就要数十亿元,倘若再算上按工资额的16%缴纳职业年金,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显然需要中央加大支持力度。
《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这对于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无疑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在此之前,是逐步推进还是继续博弈?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带来了一个“真推进”还是“假推进”的问题。假如在清理规范的同时,埋单问题语焉不详就要求完成改制,将一部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答案很可能是后者。“假推进”即使不会公开声言以减轻财政负担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出发点,也会在转移成本上做文章。一旦政府试图转移成本,事业单位改革难免会由成本的直接承受者主导,演变成既得利益者主导,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普通职员身上、转嫁到消费者或者服务对象身上。这样一来,还会回到投入不足、阻力大、动力小的老路,埋单的问题还是绕不过去。反过来说,如果厘清了埋单问题,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有条不紊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就会顺利得多。
政府埋单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国近10年来的财政增速年均高达19.9%,远高于GDP增速;尽管2012年的GDP增速有所降低,但是此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完全有能力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埋单。加上在分税制的实施中给地方留的比例太低,政府埋单时由中央政府多承担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不仅是一个政府有没有能力埋单的问题,人们有理由要求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由政府埋单——税收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埋单除了直接的成本外,主要是加大政府对公众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把过去试图推给市场的部分职能重新由政府承担起来。也就是说,政府为事业单位改革埋单不是仅仅为了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埋单,而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无论是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事业单位都应当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发展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需求,其最大特点当是回归公益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政府的收入最终还是要由纳税者承担的话,那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应当承认,在改革的直接成本中,历史欠账的清偿虽然不会直接施惠于老百姓。但是应当看到,现在所谓历史欠账,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包袱,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间产生的新问题,其中包括“减员增效”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的努力中,原来由财政支付的资源被切断或者部分被切断,现在重新让它们回归公益性,对由此带来的欠账的埋单实际上是一种延期支付。毋庸讳言,事业单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如果因此造成一些损失,只能作为改革的代价加以偿付。其中有一部分固然是由具体的责任人造成的损失,甚至有中保私囊的成分,但是在政府放权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在由财政隐性兜底,只不过现在需要将这种兜底兑现。
政府埋单当然会涉及到事业单位中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在改革中将会遇到的身份置换问题,由于他们此前多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在利益关系的调整中理应得到公平的补偿。这和将纳税人的钱花在既得利益群体身上完全是两回事。实际上,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并非铁板一块,收入差距同样被严重拉大。比如自2006年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来,有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连续七年没有涨工资,退休人员退休金没有提高的情况更为普遍。类似的问题不解决,或者要求原单位自行解决,等于是在推卸责任。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必须跳出由事业单位自己推动改革的思维,应当放在全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框架下通盘考虑埋单问题,这部分人同样有理由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事业单位改革没有最后的晚餐
发展社会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财政的基本职能;鉴于大部分事业单位归属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主管部门或者没有财政职能,或者财政能力不足,因此由中央财政作为主要的埋单者,既是众望所归,也义不容辞。当然,政府埋单并非财政大包大揽,不能把事业单位改革的财政支持当作唐僧肉,必须防止各路诸侯都想搭顺风车、打球、钻空子,从中分一杯羹;借鉴企业改制的经验教训,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追溯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对造成国有资产减损的有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追溯。有的事业单位现有的“历史欠账”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既得利益者盲目决策,甚至是由“穷庙富方丈”造成的,政府埋单时的个人责任不能一笔勾销;对于在政府办事业、事业办企业的“乱象”中,将本不应该列入事业单位系列的实体拉进来,应当追究其审批时的连带责任;对于一些现在已经被掏空、负债严重的事业单位,应当追究主要领导者的责任,即敢于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即使责任人已经离开该事业单位,只要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就应当在政府埋单后向他们追偿。无论责任人现在处于怎样显赫的地位也绝不姑息;否则,当政府埋单面临的是一本糊涂账时,就会有更多的糊涂账“加塞”,埋单后的糊涂账将会更糊涂。
篇8
一、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影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休闲娱乐形式,其不仅是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也是促进社会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对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电影产业作为软实力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1.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电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其不仅能使自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票房收入上,还可以通过与电影相关的衍生品的营销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已经在电影中广泛的应用,这就为与电影相关的技术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岗位。在电影产业的带动下,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起来,同时也为社会就业提供了多个岗位。这就是电影产业的关联性。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其融资方式也日渐丰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的发展。此外,电影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扭转贸易逆差,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促进作用。
2.中国电影产业对文化的影响。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国,能否将其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随着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这种文化认同感在逐渐的减弱。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之后,其凭借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展示美国人物像、社会现状和意识形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思想、甚至传统文化。美国电影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比真正的经济掠夺更令人后怕,很可能会动摇我国文化根基,甚至同化一个民族。在这种情况下,防止美国文化渗透、保护中华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3.中国电影产业对政治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仅用经济、军事为主的硬实力来提高国际影响力,已无法满足新世纪国际往来,而软实力则不同,其本身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通过亲和力和影响力能直接争取其他国家的政治支持、价值观的认同和文化的接受,能够以和平的方式不断改善我国国际环境。目前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作为文化载体,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不仅涉及到民族传统、意识形态,也涉及到政治主张,其在在宣扬民族传统、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上有重要作用。电影产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还能将本国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及政治思想传播到国外,使国外更好的了解中国,以促进彼此的交往。
二、新世纪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扶持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直接、间接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想使电影产业更好的发展,就要有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对电影产业进行扶持,才能使电影产业迅速发展,才能更好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1.新世纪中国政府政策扶持对电影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世纪也就是2000-20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电影产业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相应的体制改革都是以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而提出的,加快开放主动策略,融合不同的资金进入电影产业,已经成为这一时期主要政府扶持政策。在2000年的时候,实行了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在2001年的时候有对放映机进行了改革,并列出来改革的实施细则,同年放松了电影单片许可证的范围。之后一年的院线制改革并实行,在2003年的时候CEPA的签署以及《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20号总局令的出台及相对开放的准入制度《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43号总局令的出台等,这些方案的出台,对电影制片、发行及放映经营资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放宽了注入制度,同时对外资、港资的引进以及电影审评都作出全新调整,无一不说明政府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开放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2004-2006年间,广电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的通知》,这些政策的提出,不仅为新时期的电影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而也拓宽了海外市场。新的优惠政策的提出,为国产影片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业发展中若干税收政策问题出台了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2.新世纪中国政府政策扶持对电影产业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6年,我国电影产业处于高度繁荣时期,繁荣时期的出现与我国政府的经济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经济优惠政策出台,不仅促进使影片发展、市场的发繁荣,同时对电影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影专项资金这一先征收后返的经济优惠政策提出并实行,为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年国家征缴电影专项资金约9000多万元,与1996年相比较是其11倍。不仅如此,这些专项资金不仅资助了国家重点影片、农村影片及少儿影片的拍摄,同时也为电影走进社区及在农村数字化放映等提供了资金支持,据统计,这一年的资助总额约2亿元。
篇9
关键词:旅游业 金融业 融合 模式 法规
旅游业与金融业同属现代服务业,是金融业的战略支持产业,而且旅游业发展面临旅游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加快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是适应旅游业、金融业发展新形势,谋求双赢发展的应有之举。
一、金融是旅游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促进国民经济总体目标的实现
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识。旅游业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加大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力度。
(二)可以有力促进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等发展目标都为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也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利用金融手段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促进旅游各行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旅游业发展面临长期制约瓶颈就是资金问题,但当前涉旅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比较突出,旅游业与金融业合作可以发挥行业监管职能,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三)支持金融业发展机遇和金融创新
旅游业具有广泛的资源,金融业可抓住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扩大融资渠道,进一步开拓旅游产业与银行在投融资方面的渠道,实现旅游与金融的投资互动,培育金融业增长点,创造银旅、银政的双赢和多赢。
二、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主要有政策性融合、商业性融合两大类。前者是由政府或政策性金融机构牵头实施,例如《关于金融支持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者是由旅游主管部门或企业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如《湖北省旅游局与中国银行湖北分行签署旅游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在这些合作模式中,双方均表达了共同促进的意愿,按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针,配合财政、交通、商务等相关配套政策,为旅游业融资提供良好服务,共同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和提高旅游者服务水平,实现合作多赢的重要举措。
(一)旅游业的角色
旅游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和推动落实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创造有利于银行、企业加强合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平台。积极支持金融机构为国内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金融参与旅游项目等方面与金融进行全面合作。
(二)金融业的角色
金融业主管部门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政策和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利用自身“全产品、全平台、全方位”整体优势,共同探讨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机制,积极探索构建旅游项目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了金融支持旅游行业监测制度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报告制度,会同当地旅游等部门对支持旅游行业的贷款对象、投向、用途、利率等进行持续监测,就信贷支持提出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将旅游业信贷支持纳入评估范畴,鼓励和引导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支持旅游资源开发,扶持旅游基础旅游完善,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环境,推动旅游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
三、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从旅游方面来看
以游客需要和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为导向,围绕旅游城市发展目标和重点培育的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游客去旅行游览中面临的进入难、出去难、停车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问题,推出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开发建设。具体来看:
一是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旅游项目、旅游名镇名村建设。梳理旅游资源,研究可以上市的旅游资源并与金融机构进行接触。对旅游项目好(包括项目前景、包装等方面)、资本金到位、企业信誉度良好,重点推荐获得贷款。对基础设施和景区进行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建设。建设大型生态停车场,购置观光巴土,在景区全面实施了数字化景区建设工程。
二是扶持餐饮、家庭旅馆、旅行社、旅游商场等各类旅游经营户(特别是农家乐经营户)等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公司金融服务。解决旅游企业贷款困难、刷卡POS机手续费高等问题,切实改善景区支付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乡村旅游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旅游商品开发、土特产品种植加工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支持大型旅游企业“走出去”。
三是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推出旅游消费贷款业务,继续加大旅游消费券发放力度,增强银行卡在境内外的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者个人的便利的金融服务。培育和发展旅游业保险市场、创办旅游意外保险,为外地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氛围。增加旅游者个人保证金的形式。
四是做好旅游资金管理。做好资产抵押、担保、资本金和还款能力等放贷条件工作,可以采用保证人担保的方式提供贷款,同时降低旅游企业的贷款难度。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为旅游产业提供服务的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形成旅游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控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旅游资产证券化,积极发展旅游信托基金、旅游租赁服务公司。共同向各级政府争取到更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扶持资金,或组织企业共同设立基金,作为跷板来吸引金融机构给予旅游企业和项目更大的支持。做好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储服务。
五是推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注重采取了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政策性金融推动、最后实现多方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政策性金融以及优质企业的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对接,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打造强有力的旅游投资集团,全力支持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从金融方面来看
制度上要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加强信贷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加强协调努力营造支持旅游业发展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要明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给旅游业提供授信和融资的总额。进一步加大传统商业性信贷支持,积极寻求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引进和创新旅游产业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调整旅游业授信管理制度,引进和创立旅游银行。金融创新方案还可以使旅游行业企业可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发行基金等渠道融资。
服务上要调整和优化网点结构布局,创新技术手段,为旅游景区、饭店、游客提供便捷金融服务。主动为各主要旅游企业安装刷卡和自动取款机,大力发展上门收款和保管箱业务,主动在三星级别上酒店设立外币兑换点。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旅游项目的包装、策划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为旅游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优先发放。
产品上要开发适合旅游业的特色金融服务、努力拓宽旅游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适合旅游业的特色金融服务。积极探索景区经营权和门票质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质押等新型信贷产品。根据不同旅游产品特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出相应的融资产品和非融资服务,积极支持旅游创意企业的融资需求,如湖北省旅游局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关于“灵秀湖北”信用卡发卡合作协议,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
投向上要增加在旅游交通建设、景区建设、接待能力、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力度,加大对外向型经济、农牧业、特色旅游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旅游文化国际化贷款、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国际会展服务设施建设贷款和出口基地建设贷款。
四、旅游业与金融业加快融合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
要取得党委政府和立法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有关法规中明确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资金,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宣传。宏观部门帮助牵头召开旅游与金融机构座谈会,加强旅游与银行机构的合作,加大金融机构对旅游工作的支持力度等问题进行研究。为确保融合发展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应向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有关旅游景区、旅行社代表及金融界代表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要建立长期、稳定、良好、高效的合作关系和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协调机制,对双方合作扶持企业和项目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要明确具体的对接协调单位,负责具体事务处理和协调解决合作备忘录执行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积极开展政企对话、银企对接等活动,搭建投融资平台,向各金融机构推介旅游项目。
要加强金融法律、政策和旅游企业信息沟通和培训。当前旅游信贷困难主要是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信贷机构专业化项目主动服务不够、旅游项目研究不深入、旅游企业和项目信贷资本金不足以及信用缺失等问题造成。由于一些地区的旅游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一般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因此更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强化信息的互通有无。要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诚信意识,使乡村旅游市场更加规范化、秩序化。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企业负责人财税金融工作知识。
要保持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不断拓展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建立和提升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旅游局、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户应抓住旅游金融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以项目为载体,建立旅游项目库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①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行,《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2010年12月29日
②湖北省旅游局,中国银行湖北分行,《旅游金融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8月23日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F424;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丽水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丽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丽水市积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和“电商换市”,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实施“两化融合”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丽水“两化融合”的初步实践
(一)出台实施意见推动“技术创新”。丽水市在2013年3月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技术创新发展目标和重点扶持领域。重点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品制造等产业的扶持,包括强化用地保障、加大金融支持等各方面支持。鼓励生态产业集聚区、省级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创建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区、基地。
(二)拟定指导意见支持“两化融合”。根据国家、省级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丽水拟定了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意见。意见稿提出要加快形成丽水市以机械装备为主体的带锯床、微电机、汽车空调零部件的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区;羽绒制品、日化工业的信息化示范区;以文化创意为主体的木制玩具两化融合创新区;逐步形成合成革、不锈钢、金属制品、生物制药的“两化融合”节能减排试验区;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区,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建设基地支撑“两化融合”。建立了设计基地推进工作机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促进产品生产流程的信息化,建立了工业设计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基地运营机构、工业设计企业等三层工作体系。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基地筹建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各阶段工作任务。基地建设分两期进行,选址天宁工业区闲置厂房,签订了3000平方米承租合同。基地远期规划选址丽水绿谷信息软件园内,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
(四)深入企业指导“两化融合”。开展“两化融合进企业”活动,促进工业企业变大变强。2013年11月28日,浙江省“两化融合进企业”活动(丽水站)在纳爱斯集团隆重举行。活动传达了国家、省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精神,介绍了浙江省“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并生动地讲解了产品云展示、云管理平台在带锯床行业和服装鞋革业的应用,纳爱斯集团进行了两化融合典型经验发言。这次活动为丽水市“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强了相关企业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为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搭建平台促进“两化融合”。绿谷信息产业园完成投资1.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9.48%,加快北区块的征迁,完成41%征迁协议签订。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审批工作,完成了四维时代网络等28家企业入驻基地。完成了腾佑科技、安恒信息技术、博耀微电子等11家企业入驻天宁孵化基地,到目前为止总共有34家信息化企业入驻。多家企业快速成长,其中财源网络、丽福科技均从孵化园区向产业园的过渡迈进,绿谷信息产业园已经成为当前“两化融合”的新平台。
(六)引进人才保障“两化融合”。在全市12个专业招商分局中专门建立招才引智局,主要开展包括信息产业人才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全市扶持在建的院士工作站已有10多家,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试点站在金马逊正式挂牌成立。积极开展国内外区域合作交流,分批赴杭州、武汉、济南、西安等地考察交流学习,积极参加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年会、南京软博会、宁波智博会等各类博览会、研讨会、座谈会,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寻求各类合作机会。
二、丽水“两化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认识偏差。企业主体对两化融合的需求是企业内部发生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的强大动力。在丽水,大型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的90%左右。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发达,多数中小企业的科研水平较低、自主研发意识不够强,同时又无法承受自主购买融合技术手段的负担。由于市场对“两化融合”的理念理解不透,对融合产品的热情不够,市场的拉动效应不明显,融合产品带来的收益并不足以抵消融合成本,从而造成企业实现融合的动力不足。
(二)基础薄弱。“两化融合”的实现是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为起点的。目前丽水电子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尚在摸索过程中,与工业技术关联甚小;基础软件开发能力薄弱,与传统工业技术边界清晰,还不能与之进行有效磨合;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掌握信息技术的内核,从而不易与工业技术发生融合,阻碍了技术融合的顺利推进。
(三)力量不强。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带来了资金、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以及应用平台的变化,从而使得具备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设备能力的劳动者更具备竞争优势。当前,丽水市带动能力较强的信息化企业本身较少,这些信息化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多,但高端人才比较缺乏,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足。
三、推进丽水“两化融合”的建议对策
(一)抓住关键点,强化“两化融合”方向引导。政府是推进两化融合的主体部门,必须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找准“两化融合”切入点,大力推进各产业“两化融合”的试点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产业中的推广应用,逐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两化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加强培育信息产业发展。推动丽水市半导体电力电子、嵌入式软件制造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器件制造产业壮大。助绿谷信息产业园和天宁标准厂房孵化基地等产业平台,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进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工业软件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2)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鼓励企业建立或参与网上商品交易平台,完善供应链和客户、渠道管理,提升现代服务业,促进企业销售模式的转型。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和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推进传统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层次。
(3)开展重点企业试点示范。深入推进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科学指导企业制定全局性的信息化战略规划。确定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专业信息机构在企业两化融合、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重点抓好化工、机械、医药、皮革、电子、竹木等主要行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4)加快工业设计基地建设。通过推进工业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搭建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丽水市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和专业信息资源库,促进全市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
(二)建立支撑点,强化“两化融合”人才体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态系统中,技术进步是必然,人才体系是关键。企业行业要突出主体作用,率先探索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走出一条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径。
(1)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正规的信息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大批企业所需的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化人才。
(2)建立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储备体系。政府牵头,会集企业行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将丽水市内具有工业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高职位职称人员列入管理范围,建立人才储备资源管理信息决策库。同时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与科技部门要大力协助具备“两化融合”项目实施的企业建立人才信息储备中心,促进“两化融合”顺利进行。
(3)完善人才引进的机制体制改革。以市级为主导,科学引进人才,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IT人才给予政策支持,以人才保障科学推进“两化融合”过程的实施,维护和升级信息应用系统并提供指导。
(三)找准着力点,推进企业内部“业务融合”。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体,是信息技术装备投入的主体、应用的主体以及受益的主体。要坚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评估规范、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培育一批实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具有较强配置资源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行业骨干企业。
(1)不断加强传统工业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丽水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内外或省内已经开发和利用的智能生产工具,实现两种技术的成功对接。
(2)大力推进各产业企业内部的业务融合。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应用平台,实现设计、生产、销售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两化融合”。另一方面,积极利用计算机应用的创新与便捷,通过先进的程序设计辅助技术等,对行业企业内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
(3)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开展机联网试点。“机器换人”是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性工作。在推进“机器换人”工作中要注意四个导向:数字化导向,标准化导向,一体化导向,绿色化导向。对具有“四化”特征的技术改造要予以重点支持。
(四)围绕大数据,让“两化融合”上云平台。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智能发展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长期努力的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业产品、基础设施、关键装备、流程管理的智能化和制造资源与能力协同共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1)要框架。云服务理念框架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目标、大数据建立、“云”资源共享三方面内容,以信息化产品应用、大数据的积累为抓手,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文化、组织,重新审视僵化的企业文化和传统的金字塔式或矩阵式组织结构,重新定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彻底全面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组织。
(2)键应用。“两化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云计算为产业链上下协同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融合各类资源,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向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支持工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
总之,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系统性的重大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需要周密的方案设计和数年的艰辛探索。就当前丽水新型制造业企业发展状况而言,重点要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业发展,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为实现丽水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琳,李宁,王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时测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3.
[2]赵本纲.湖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3]两化融合: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器”[J].信息系统工程,2012.
[4]冉奥博,侯高岚.两化融合时期的工业化?信息化重解[J].信息化建设,2013.
[5]石文堂,李萍,党磊.浅谈推动山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服务业的几点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Z2).
- 上一篇: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 下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