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方案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配送;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96-02

企业合理的物流配送结构设计,应首先在生产企业附近建立物流中心,在中心内合理地保管和处理生产企业的各种产品,再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实施干线运输至配送中心,对于某些合适的销售点,可由配送中心的直达运输满足其要求,这样既发挥了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使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成本的上升;其次,在销售点集聚地附近建立配送中心,干线运输的产品运送至配送中心后统一管理,再安排合适的车辆进行配送,实施门到门运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的效率。

1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将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功能网链结构的集成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包含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库存决策、运输决策和选址决策,以及与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整合决策、物流决策和关系决策等基本决策,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决策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配送网络的变化表现在:一方面是实际的配送网络,另一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配送网络。

1.1实体配送网络的变化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网络是由节点和线路两部分组成,其相互交织联结,就成了配送网络。配送结点设施的设置是确定进行存货、交付及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实体配送网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仓库数目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二是配送中心是配送结点的主要形式。仓库的专业分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另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已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三是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都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功能相似都具有完善的物流配送功能以及信息网络。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2]而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储存/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1.2配送网络信息化

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供应商或制造商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其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因特网等全球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可用性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配送网络的设计需要确定承担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地点和数量。它还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储备多少存货和怎样进行存货作业,以及安排在哪里对顾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进行物流作业的一种结构,其中融合进了运输能力和信息,还包括了与材料搬运、维持存货以及订货处理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2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优化

2.1配送线路优化

通过对需要的配送需求点、位置及接收服务时间范围的确定,把配送中的每辆车的时间、容量和行车的线路进行具体规划,安排车辆数量及车辆的流程,让每个需求点都能得到规定的服务,即使每辆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需求点作一次访问后回到配送中心,满足时间约束的前提下,让物流配送总费用最少。对复杂路线的配送也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让车辆的闲置时间、行驶距离、总配送车辆数都达到最优值。

2.2配送中心的选址

近年来计算机的应用,则进一步促进了物流系统选址理论的发展,并为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选址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专家选择法,以专家为信息索取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种方法。二是解析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以求得最优选址方案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基于成本的模型和基于效益的模型两类,基于成本的模型,主要考虑总成本最小化,而基于效益的模型则主要是考虑总收益最大。三是模拟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机逻辑推理确定最佳布局方案。四是启发式法,针对模型的求解而言,是一种逐次逼近法,对这种方法反复判断,实践修正,直到满意为止。[3]

2.3配送网络结构优化

配送网络结构是指物品从生产区域到消费区域的空间转移过程中移动和静止的控制策略与组织方式。配送结构决定了不同层次的节点在整个配送网络中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功能不同,其设施条件也必然存在一定区别。反映在对选址的要求:层次越高的节点,所承担的中转任务越多,承担运距越远;集货、分货、配货单位越大,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常常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完成,从而,高层次的节点在选址上更加靠近交通运输枢纽[4];反之,最低层节点主要承担周期库存,进出库运输设备基本上都是卡车,适应范围广,选址时主要考虑地价等固定成本。

2.4运输优化

运输优化主要包括运输方式和商品搭载的优化,按类别、品种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配送时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辆的容量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把一条送货线路上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载货车上,这样不但能降低送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流量、改变交通拥挤状况。因此,有必要对配送的产品合理分拣、配载。

3结论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效率直接受限和依赖于其配送网络结构,因此需要对配送网络构造优化,对配送中心的功能与定位,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的现状,从实体配送网络和配送网络信息化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法,从配送线路优化、配送中心选址、配送网络结构优化和运输优化四个方面研究了配送优化方案,对建立快速、高效的配送方案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华,欧国立.从公共物品供给看政府在综合物流体系发展中的作用[J].物流技术,2011(4).

[2]苗云飞.物流供应链管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9).

[3]黄荔.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20).

[4]许胜礼,王世卿,毕战科.基于GIS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架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6).

篇2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产品电子代码;实训;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50―02

一 产品电子代码的特征

产品电子代码,即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EPC代码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一般为128位,可标记世界上全部的单个货物。具有以下特性:

科学性:结构明确,易于使用、维护。

国际性:不以具体国家、企业为核心,编码标准全球协商一致。

EPC系统是一个全球的大系统,可在生产、流通、存储、结算、跟踪、召回等供应链的各环节全面应用。EPC系统的附加价格较高,目前主要适用于高价值的识别对象,如运输包装单元、高档消费品等。EPC系统正在考虑通过本身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系统的整体改进使供应链管理得到更好的应用,提高效益,以便抵消和降低附加价格。

二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模型

很多不同的公司围绕某种产品通过供应链进行合作,该链包括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对供应链的效率来说,供应链上每一点关于存货的确切信息都是需要的。

如图1所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用于产品装配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贯通整个供应链的运输及仓库等多种服务。产品制造商专注于制造消费者将会购买的产品上。经销商负责销售产品,售后服务提供商提供维护和修理等售后服务,所有这些参与者组成了产品价值链。

EPC系统在以协同的方式工作时,基于EPC标准的供应链中的数据被共享,能充分地体现出它的效率。在这个方案中零部件供应商为每一个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添加一个RFID标签,并写入带有零部件标识的EPC编码。产品制造商也会为每一个产品添加一个带有产品EPC编码的RFID标签。每一个供应链下游的收货方只需简单的用自动识别解读器解读EPC,然后和发货通知单中的EPC对照检查。EPC系统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和EPC信息服务(EPC IS)来实现全球“实物互联”。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是一个自动的网络服务系统,类似于域名解析服务(DNS),ONS给EPC中间件指明了存储产品相关信息的服务器。EPC IS提供了一个模块化、可扩展的数据和服务的接口,使得EPC的相关数据可以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共享。供应链各方通过EPC系统将在存货管理,偷窃事件的控制,商标鉴定,生产和再循环的提速等方面产生益处。

三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方案设计

图3所示是一个细化的用例图,它展示了供应链各方的相关活动,其中涉及到使用EPC应用的用例用深颜色显示。

四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实训方案

1 实训室布局设计

整个供应链管理实训室主要由四个区域构成,每个区域的出入口处都需要安装支持EPC读写的射频天线和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

(1) 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区域

在该区域给零部件装贴支持EPC的射频电子标签。同时也可在此区域模拟制造商,进行产品组装以及电子标签的装贴。区域的出厂处配有支持EPC读写的计算机终端,用于接受订货,完成电子标签中EPC码的填写以及扫描出厂信息,与物流服务区域之间通过平板货车运输产品。

(2) 物流服务区域

含立体仓库货架,配有平板货车,用于货物的出入库;出入库终端计算机,用于在出入库的时候读取相关标签数据,并用于数据处理。

(3) 经销商区域

配有卖场终端计算机,用于在货物进出卖场时读取相关标签数据,也可在实训中模拟买家通过网络进行购买的行为。

(4) 物联网、服务器区域

主要是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以及一些网络服务器设备等,用于支持整个实训过程中软件功能的实现。

2 实训过程安排

实训开始前,由教师进行角色分配,5-8人一组,轮流担当客户、供货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经销商等角色。每个角色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相关权限。实训的内容有:销售订单处理,采购订单处理,产品贴标签,写EPC,读标签(接货、入库、出库),物流线路运力装车安排等。由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都可设置多个,因此供应链下游厂商可对上游厂商和物流服务进行比较选择,可组合出几十种运行方案。每个学生轮流担当不同的角色,最后给出实训报告,并根据实训中产生的数据给出数据分析和相关报表。

五 结语

本供应链管理实训方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EPC/RFID的技术先进性和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过程。实训安排的综合性、设计性比较强。还可鼓励学生根据具体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可进行方案的对比和评价。依据此方案进行的实训中,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大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 胡险峰.RFID在协同供应链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0):67-69.

[2] 王晓华,易久,纪玉超.EPC技术及其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19):140-141.

[3] 余雷.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40-243.

[4] 苏艳,董琳媛.EPC技术及其在零售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9):16-17.

[5] 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4):95-98.

篇3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cuses on core businesses, grasps the information flow, logistics and capital flow of control industry chain and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ensur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balance, reducing inventory, shortening lead times and meeting customer demand, reducing operating costs and other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function of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n logistics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by fourth party log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business concer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fourth party logist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ulti-fun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集成管理;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Key words: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management;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025-04

0 引言

产品的竞争力并非由一个企业决定,而是由从原材料到产品完成的整个过程决定,产品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全面规划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进行整体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方物流出现后,能够将供应链上所有合作者的资源从物流角度进行大幅度优化整合,把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加充分利用了企业及供应链内外部资源。具体来讲,第四方物流的出现,使供应链的运营从提供具体合作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提升到供应链上合作者之间的合力提升层面。

1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的概念

第四方物流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美国家。1996年,埃森哲公司首推4PL这一名称。并对第四方物流作出了定义:“4PL是一个集成商,它整合自己及其他组织机构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构建并实施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埃森哲强调4PL提供商利用各种互补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

1.1 第四方物流的优势与功能 第四方物流具有较强的领导力量,通过第四方物流平台,能有效整合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管理咨询服务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资源。从而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制定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就供应链管理的优化而言,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

1.1.1 供应链再造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由于第三方物流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供应链存在明显的间断性和局部性等缺陷。通过供应链再造,第四方物流能使供应链管理达到综合化、集成化、系统最优化。

1.1.2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功能转化 通过采用新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加强并改善各个供应链环节的职能。4PL通过采用领先和高明的技术,加上战略思维、流程再造和卓越的组织变革管理,共同组成最佳方案,实现对供应链活动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改善。

1.1.3 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管理 第四方物流把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通过开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应链再造。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可以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还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等。

1.2 第四方物流基本运作模式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分析,目前4PL的基本运作模式有:协同运作模式、方案集成运作模式、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组织模式[1]。

以客户为核心将供应链外包的协同运作模式,将4PL中的战略技能、供应链策略、信息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等思想和策略,通过3PL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如图1。

4PL作为一个领导者和枢纽,集成多个服务提供商的资源,重点为一个客户服务的方案集成模式。如图2。

行业创新模式以整合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以各个行业的特殊性为依据,领导整个行业供应链创新,给整个行业带来变革和最大利益。如图3。

动态联盟是依靠强大的4PL信息技术平台,将相对独立的服务商,在某个时期内形成耦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它的组成与解散主要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与消失。如图4。

2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2.1 第四方物流与供应链集成管理 所谓供应链的集成,其实就是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将一条链上的所有环节共同进行优化管理,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上下游之间建立有形和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2]。

第四方物流集合了诸多现代物流技术(如:POS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网络通信技术等),结合企业咨询管理职能,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借助IT技术平台实现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整合现代服务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化分工、资源整合、虚拟经营等物流管理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语义web、高性能计算、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一种基于第四方物流平台。图5,第四方物流与供应链集成管理关系图。

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大致会经历制造商的采购,分配到分销渠道商的运输,满足零售商销售的末端配送,以及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销售物流等物流过程。第四方物流通过对供应链上产品流通的全过程的集成管理,将每个环节都分配给拥有了解产品专业知识的3PL企业共同完成。这样提高了商品在供应链上的流通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流通的安全性和货物的完整性,降低商品流通环节的物流费用,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产品流通过程中,伴随着物流的还有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对信息流的把握,对于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尤为重要,把握链上各个企业节点以及各流通环节的信息,对企业制定战略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第四方物流通过其IT平台,将供应链上每个企业的进行信息化,统一企业信息传输端口,可将每个节点的企业的库存、销售、采购等供需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为链上各节点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这样,就减少了各节点的库存压力,减少了牛鞭效应的产生。资金流动是供应链上及其重要的一种流,良好的资金流动情况,有利于各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节点的稳定与否,决定着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良好资金流的保证,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性。第四方物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实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解决个节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的问题,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供应链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各项业务进行集成化,进行全过程的供应链集成管理,是提高稳定性,降低风险的前提。而通过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柔性,降低风险。

2.2 集成化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优化模型 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面向整个物流系统的、集成化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是实现物流高效运作和实现物流服务提供商集成的技术平台。第四方物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将众多原材料供应商、3PL服务提供商以及各分销渠道企业、销售终端企业纳入到平台资源中心。以管理咨询公司和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智力为依托。依靠自身雄厚经济实力和商业银行,为运作提供资金支持和优化保障。第四方物流平台原材料供应商、3PL服务提供商、分销企业等企业的信息接口进行统一规范布局,使得信息在企业间能顺畅传递。面对客户需求,供应链分析中心能快速响应,对需求进行分析,根据智囊团的决策信息支持,对供应链各个节点进行分析,进行供应链的重组,提供出有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每个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形成巨大的供应网络,当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相关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该条链上的缺口。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图6,4PL供应链优化模型。

3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实践

从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第四物流的概念至今,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扩充和完善,并渐渐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与流通企业所接受和认识到。因此,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也成为了企业间增强供应链竞争的重要技术手段。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集成管理的优化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下面以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分析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中的实践。

利丰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核心业务。利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有效率的商品供应,以为每份订单/产品定制一条供应链,并要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运输都能取得最佳效益[4]。利丰集团的供应链如图7所示。

利丰集团在40个国家和地区中建立了80多家分公司及办事处,聘用员工超过43000名,网络遍布全球。但是,该集团没有一个工厂,被称为在平的世界上竞争——建立一个在无边界世界上的企业——“全球网络整合者”,即在全球性网络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4]。

利丰集团的优势在于,不仅了解客户需求,拥有服务于客户的知识技术和庞大的业务网络;而且了解各个生产基地的制造技术、质量、产能及配额和各国的进出口规定,并与有竞争力的供货商和生产商建立了长期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将各个环节的优势整合在一起以争取订单。接到客户单后,利丰才开始安排原料采购和生产工序,并负责流程监控和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和组织,具体的生产则外包给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同时,由于利丰与很多生产商有稳定的业务往来,所以生产商愿意在预定产能快速生产和各种生产细节上配合,并提供最高的生产弹性,使这个由各方组合成的供应链能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合作和信任令订单处理过程更加快捷,通过加快物流和信息流的流通,为这段供应链增值。而通过与利丰的合作,生产商也实现了专门化,在其核心业务的制造能力上专注发展。利丰与众多生产商形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供应链结构,尽力为每一个订单创造一条有效益的供应链,从而为客户提供最大的弹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4 结论

无论是何种运作模式,4PL的产生都极大的推动了物流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突破了3PL的“瓶颈”。为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升有重要意义。通过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有助于供应链服务的创新,以更好地处理供应链上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更有效的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国庆编著.第四方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冯耕中,刘伟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ERP;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96-01

一、ERP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ERP的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无效劳动和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代表着当今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是建立和规范企业管理的有利工具。

(二)供应链管理

简单地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同时它也是一个对与产品相关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进行计划、协调、组织、执行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最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供应链管理注重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供应链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目标就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ERP与供应链管理集成应用的必要性

(一)ERP存在的弊端

ERP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为很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ERP系统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1.ERP更多地停留在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管理,缺乏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支持。2.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计划管理的模型依然是MRPⅡ编制计划的方法,目前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多变化、需求个性化的市场。3.ERP的技术支持落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商业需求做出反应方面相对来说也不够灵活,对企业外部环境注重不够。

(二)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相比于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更多注重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它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从而真正实现整体的有效管理。2.供应链管理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这些使得供应链管理系统在编排计划时更合理并具灵活性,模拟性更强,因此更具指导性。3.供应链管理体现了敏捷制造和网络制造的思想,其组件中的核心部分APS采用常驻内存的操作,使信息实现企业间双向传递,有助于企业实时计划,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ERP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互补

ERP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主要面对企业内部资源信息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由此可见,将ERP和供应链管理进行集成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功能与优势互补,即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又能强化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

三、ERP与供应链管理集成应用的解决方案

ERP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必将在技术上紧密结合,实现ERP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其集成不仅是一个企业将自身的资源数据库向客户或供应商延伸,而是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数据库相互连接,不同企业的数据库一起展示在同一个交易平台上,同时供应链管理也会促使传统ERP功能不断完善。

(一)与供应商、客户的集成整合

通过向前与供应商的整合,采用专门的整合技术或软件来扩展ERP的功能,通过企业的计算机数据库与其供应链伙伴直接相联,实现包括即时需求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货运状况数据等数据的共享,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向后与分销商及最终用户的整合。销售模块设置功能时,要把从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销售,到最后的销售人员佣金管理都涵盖其中,让企业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使市场的需求信息、客户资料信息、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实现整合,使企业的内部运营过程高效统一。

(二)生产计划功能的集成整合

由于供应链管理要求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结起来,所以新的生产计划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都看作是受控对象而集成进来,根据供应链系统内部的所有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进行计划的平衡,并将时间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要素加以管理,这种新型的计划模式称为同步化供应链企业计划,它涉及了供应链系统内部各个层次的集成,从而增添了新的计划。这些信息均是整体供应链信息流的一部分,它们在供应链系统内部循环流动,并不断地得到修正,从而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

(三)库存管理功能的集成整合

为了避免整体供应链系统内部的库存量过高、资金占用过大、需求信息不真实等现象,可以进行库存管理功能整合,实现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VMI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进行同步化的运作,实施VMI使得信息在供应链系统中得到共享,尤其是订单信息,供应商、批发商使用同样的系统处理方式和信息模式,这样就可以保证库存状态的全局透明性,通过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减少需求的不真实程度,从而降低整体库存量,使库存管理实现合作性策略。

供应链管理与ERP的发展,使企业间信息和资源的集成成为可能。所以企业一定要从自己的企业出发,清醒认识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将来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与ERP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

一、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所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具备高度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本文试从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的分析入手,总结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探索促进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对策。在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之间不愿意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去争取供应链的最大利益,企业间相互不信任,总想把风险转移给“链”上的其他企业,从而造成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2. 技术落后。在我国供应链管理中支持性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当落后,而且在推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以物流条码技术的推广过程为例,物流企业埋怨生产企业不给商品印制条码,影响他们建立自动扫描系统,而生产企业则埋怨物流企业不建立应用系统,使商品印制条码费时费钱徒劳无功,物流条码的不规范也给配送带来了极大困难,增加了配货的难度,延长了运输和储存时间,使得成本提高、效益降低。

3. 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少。在我国实现上网的企业只占20%~30%,其中多数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标注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有的企业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有名无实的空站。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

4.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成本高。现阶段,我国IT厂商主要提供PC机、显示器、终端等产品,能够给企业提供售前咨询、模组化的方案、方案的实施、售后的运营维护等一条龙服务的IT厂商少之又少,这是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困难的重要原因。

5. 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发展,2003年网上交易总额达3.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导致大部分企业对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不够积极。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和可借鉴的已有成功案例

可以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可靠的支持。根据一项研究报告披露的信息,80%接受调查的管理人员反映,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在希望减少与销售有关的间接费用企业中,87%的企业计划增加或保持他们当前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自己公司的生产和库存等状况,控制企业的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加强。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在于将供应链上的企业紧密地连接起来,使链上的信息路线与产品的物理运动路线相一致,这样各个企业能够共享链上的信息,有效协调各自的行为。另外,信息技术也为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开发实施并行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加强。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供应链企业供应、生产、库存、销售中任何一环的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供应链企业的交易成本,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更快、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决策支持,使供应链企业能以低成本实现共享管理,并能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

(二)可借鉴的已有成功案例

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在短短几十年间,由一家小型折扣商店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在沃尔玛实现短时间发展壮大、超越对手、坐上世界零售企业头把交椅的各种因素中,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靠自身的、通过通讯卫星建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沃尔玛每年能够满足全球5 000多家连锁店对8万多种商品的配送需要,每年的运输总量超过78亿箱,总行程达6.5亿千米,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物流信息系统在沃尔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企业成功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由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省烟草公司杭州分公司联合承担的2003年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配送系统”获得了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在企业内部网和杭烟配送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通过输入卷烟配送中心零售网点的数量、地理位置、历史需求量等参数,以配送车辆容载量和送货线路工作量为目标函数,系统运行后即输出所有配送网点的不同配送线路划分,指出不同配送线路包含的零售网点个数及名称,输出每日每次配送车辆的调度方案,并在GIS上可视化输出,实现卷烟配送车辆的实时优化调度。

三、实施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实施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很多,但总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保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信息的标准化。信息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也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另外,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标准也有所不同。

3. 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供应链管理中,时间的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及时的信息分析有助于制定出有效的竞争策略。时间与预测也有很大的关系,快速的反应可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另外,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出准确预测和决策的保证。

4. 协同与协作。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而是扩展到供应链之间,需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消除了信息反馈的时空障碍,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简单,为企业间更好地协同与协作提供了可能。

(二)发展对策

1. 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建设信息系统。鉴于国内企业的实力相差很大,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采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方案。对于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外著名的SCM软件厂商的高端产品;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内优秀的SCM软件厂商的产品或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对于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可先从企业内部的部分信息化做起,等条件成熟后,再推行供应链管理方案。

2. 加快核心技术的推广力度。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商务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其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管理的成败。针对我国条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广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商品条码的应用质量,引导生产企业应用商品条码进行业务管理,改变过去被动应用商品条码的情况,而是让商品条码真正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同时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商品包装、运输工具、供应链成员等供应链过程中各实体的有效标识和自动数据采集中应用条码技术,为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打下基础。

四、小 结

由于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作用,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思想与理论得以实现。实践已经表明,只有那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并最终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才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思维的创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正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以前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合作竞争”。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差异,如何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畅通无阻,进而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仍然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文铭,朱慧.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J]. 化工管理,2005,(12).

[2] 黄梦醒,潘泉,齐洁,张洪才.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矿山机械,2006,(6).

[3] 陈志祥. 电子化供应链研究的国际动态与述评[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3).

[4] 彭兴,杜跃平,曹铿,杨玲. 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J]. 情报杂志,2004,(12).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中小企业 趋势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67-01

供应链管理是围绕着核心企业运作中集成的管理思想和统筹整套方案最优化,在企业日常运行中肩负着计划、实施和控制的功能。

中小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供应链集成管理和系统性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性和响应性,要让供应链系统无缝对接。

一、 供应链管理运作分析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化的物流模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要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形态和价值。

1、 中小企业供应链通过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数据利用先进技术使用分析工具和技术应用数据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利润,既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能运用高科技增加附加价值。

2、 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更新快,要创新技术,必须大力增加资金投入,聚焦核心竞争力为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提供供应链操作的灵活性和高效率,同时降低供应链运作风险。

3、 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建设,运用运筹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让信息技术及网络化技术和物流定量分析对众多约束条件数据化,通过模型利用信息化定量决策来对管理目标和约束条件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4、 供应链物流服务创新转型,塑造企业品牌。供应链服务创新是从服务能力供给角度展开的,对供应链服务进行细分。

5、 政府应提供一个制定政策、标准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供应链管理的新认识。

二、 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起步晚,管理现状比较落后,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还不能正确的定位,无法做到统筹管理企业。中小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从供应链模块管理到管理咨询,也试图为客户专门打造个性化服务,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实行多渠道处理订单。客户无论何时何地下的订单,要求货物无缝快速传递,企业为满足需求,根据线上和线上线下经营承诺,快速线上处理订单,却带来一系列的售后问题,终端客户的需求无法满足,终端环节的失误无法解决,导致信誉下降,不但没带来收益,而且还让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

2、 供应链管理过分强调降低成本带来革新技术的阻力。供应链管理目标之一是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要创新技术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多数的企业在资金投入上仅能维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现状,根本无法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3、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建设信息化平台,很难实现信息共享。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系统,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但由于投入资金的限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大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信息资源共享更难以实现。

4、 供应链物流没有形成标准化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建立供应链物流标识标准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还有很多企业无视行业标准,自行打印自身企业为准的产品标码,不但浪费了资源,加重企业负担,还严重影响企业间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衔接,降低运作效率。

三、 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未来趋势

1、供应链管理应在企业间的整个流通领域中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企业双方树立长期合作共赢意识,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相互信任,持续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诚信,培养双方的忠诚度,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建立双方合作联盟,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发挥各企业的作用。

2、供应链管理应以整合平台资源为突破口,完善供应链管理每个节点的网链作用,通过核心竞争力融合互通,聚集分散资源实施系统创新和模式创新,优化整个供应链资源。加快产品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标准统一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合作,制定平台交易标准规则,合理分配利润机制,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加快平台网络信息化集成,完善企业间同一平台建设。

3、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应以先进技术发展为突破口,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供应链管理中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信息24小时跟踪,采用TM S、W M S等专业物流信息系统,并实现与集成商、企业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促进服务集成商过程可视化系统的建设实现网上动态交易处理。

4、供应链管理运作中应招聘专业知识和操作性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产力,熟悉企业生产运作整个流程和具有商业经验的人才,不但能更好的掌握新技术,并能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设备,能更好的掌握新方法的同时,可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完善供应链管理中操作的不足。

5、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供应链管理作为新兴行业整合主力军,政府应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供应链的发展,制定标准的行业规则,并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经济秩序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让社会切实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统筹、计划、实施、运行控制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各种活动,并且让服务水平充分得到客户的认可,通过整合整条供应链资源,同时控制系统总成本最优化,实现集成技术有效结合终端客户,形成有组织、有效率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迎欣.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研究[J]供应链管理 ,2010( 29)

[2]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 .物流技术,2010(13):172―173.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现存的不足之处

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健全的供应链结构体系,保证供求关系的平衡,这就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工作。但是,从实际管理工作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解决。

(一)低碳环保意识的问题

现阶段,许多煤炭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没有意识到低碳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这就导致企业所设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目标存在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样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低碳环保问题需要相关煤炭企业引起高度重视。

(二)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衔接性问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不管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全体员工予以配合。然而,实际的工作情况是许多煤炭企业都存在有内部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内部数据信息交流沟通不及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差,没有团队协作的能力。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而且会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衔接性。因而会对企业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这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三)管理规范性的问题

不同的供应链管理工作流程所适用的管理结构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时,员工必须要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明确低碳经济的管理要点,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通常煤炭企业的工作条件比较差,位置偏远,安全指数低,许多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意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就加大了煤炭企业人才招揽工作的难度。同时,个别员工在工作能力和素质方面还达不到标准要求,就无法保证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可行方法

基于目前存在的供应链管理工作问题,相关煤炭企业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宣传教育工作

煤炭企业应当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在企业内部宣传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可以结合煤炭燃烧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制定一些有效的低碳工作方案。基于新时期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平等性,在设置工作方案时,企业应当积极采取员工的工作方案和意见。同时,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与独特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不能只关注于经济效益,这种发展观念过于片面和狭隘。此外,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结合煤炭供应链管理结构体系来进行分析,保证供应链各个环节当中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低碳经营的重要性,科学开展低碳经营工作,让各个企业之间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这是优化供应链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个环节当中,企业还需要结合供应链的主体结构明确工作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

(二)健全组织结构体系

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内容复杂,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分别管理不同的项目内容,以保证企业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煤炭开采工作当中需要使用的相关机械设备,由经济管理部门管理财务的收支问题的科学管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保证各部门分工明确,提高煤炭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企业在煤炭的加工环节,应当关注于如何减少煤渣的形成,降低煤炭能源的浪费问题,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运行。

(三)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低碳经济背景给传统煤炭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工作稳步运行的管理机制。从市场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安全管理的条例,企业在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管理规定为基础,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稳步运行。这是优化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对煤炭加工及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罚款的处罚,提高煤炭企业的重视程度。

(四)低碳新技术的创新

煤炭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化煤炭供应链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掌握低碳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在现阶段的操作基础之上研究有效优化技术操作流程的可行措施。在煤炭企业的供应链当中可以应用的低碳技术主要有:对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技术,这是降低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煤炭在使用时的效率问题的技术方法。同时,煤炭企业也在积极研究对废渣、废气、废液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这是有效提高煤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环节。能够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节约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求,值得进行大力推广。但相应操作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必须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考核工作,这也是供应链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篇8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轨道交通;供应链管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410-03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的基础设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步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虽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运营的变化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管理系统运行效率、充分满足乘客需求的要求,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1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特点

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是集合了现代通信技术、电子科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多种先进手段与一体,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传输、共享、处理和存储为目的管理系统,用最低的资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经营现状、获得最大收入。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

1.1信息数据共享

企业资产管理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内外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有效提高业务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数据共享功能能够将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连通,真正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内部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从而稳固轨道交通行业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1.2综合决策水平

企业资产管理通过数据挖掘、信息传递、智能控制的高科技技术,全面综合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列车运行控制、运行调整和硬件设备控制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精准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案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列车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轨道交通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2.1供应链管理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能够使得一切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相互结合同步,它作为一个综合一体化系统,能够完成从零件的采购、运输、处理、制造,知道最终产品投入到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行中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一般有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对于供应链中的信息数据流、资金使用流和物品运输流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指挥,所以,供应链的管理结构呈网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供应链管理结构

2.2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提高,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捷方便,能够将企业内部部门集成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响应需求速度迅速。但是,在我国部分轨道交通企业中,存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仍然采用手工记录处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企业中信息计算的部门主要是会计核算、工资核发等,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企业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界限分明、管理效率低下。

3基于ASP模式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供应链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3.1供应链管理模块平台的构建

本文设计的基于B/S结构的ASP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连接各个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企业,使供应链上的各个用户能够提供远程协同服务,实现网络信息的及时共享、信息传递,并且对供应链中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得供应链成本降至最低,且能够迅速满足响应需求。ASP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动态管理要能够广泛了解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策略,准确把握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组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例如:库存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再根据不同企业之间的业务需求进行描述和建模,包括业务层建模、数据层建模和表示层建模。

3.2供应链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了解和统计之后,抽象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与实际工作中对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并且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与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依此作为实现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策略基础,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供应链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3.3.1供应链采购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之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采购管理的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来源渠道购得数量最大化、质量最优化的原材料,采购管理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用来进行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沟通联系,如果想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加快整个供应链响应的速度,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系统中采购管理的合理建设。

3.3.2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之间只有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供应链管理方式转变,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与轨道交通企业之间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资源能够通过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紧密结合,成为轨道交通企业制造生产的良好资源。

3.3.3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是对客户需求的产品的附属信息,例如产品编号、产品数量等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货,最后进行货物运输,运输调度管理是保证供应链中物流有序、快速进行的基础。

4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成员集合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个企业成员分担着不同的工作,组合成为一个战略协调发展的有机团队,由此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本文结合轨道交通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之间的ASP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成本。

参考文献:

[1]左春荣,石云.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J].现代管理科学,2007(5).

[2]王晶,李伊岚,孙海燕.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管理学报,2007(2).

篇9

硬件:IBM打造新一代客户端计算环境

近日,IBM了基于全新BladeCenter刀片工作站的新一代客户端计算解决方案。该刀片工作站由IBM与其的合作伙伴Devon IT公司联合开发。该全新解决方案将采用新型IBM刀片工作站,并与Devon IT公司的连接软件和台式机设备配套部署,构成相关“生态”系统,能有效帮助客户远程操控工作站环境,显著降低工作区的能耗。

据介绍,Devon IT公司于2005年与IBM公司展开合作,迄今为止已投资超过800万美元用于联合研发活动,共同推动了下一代客户端计算领域的创新。IBM BladeCenter副总裁兼业务线主管Doug Balog表示:“全新的客户端计算解决方案将桌面和应用移入采用有效散热设计的刀片服务器上,再加上Devon IT公司的新型桌面设备,用无旋转硬盘进行存储,无需风扇散热,现场能耗可降低90%。”据介绍,相比能耗为300瓦的标准工作站,Devon IT公司的桌面设备能耗仅为15瓦,相当于一个电动剃须刀工作时消耗的能量。

据记者了解,IBM新一代客户端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展了IBM BladeCenter系统家族的基础设施集成能力,并对IBM于2005年推出的虚拟客户端解决方案 (Virtual Client Solution)予以补充。在此基础之上,IBM将能够为客户提供广泛的端到端的“远程桌面”计算选件,其中包括三种模式;基于服务器与客户端一对一的应用、基于服务器的虚拟客户端解决方案,以及高端工作站级刀片计算环境等。

全新的BladeCenter解决方案通过将桌面资产和企业IP移回数据中心,可增强业务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为用户提供自由选择式的灵活环境,该方案可支持长达2,500英里――相当于旧金山到纽约的距离,来访问稳固的基础设施,从而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IBM全新刀片工作站还可提供独有的突破性领先远程显示和图形加速能力。

软件:IBM

供应链产品获嘉奖

也是在不久前,IBM中国研究院主导开发的SmartSCOR供应链产品获得了“2008供应链学术优秀奖”和“全球供应链优秀奖”。这被称为是供应链领域的“诺贝尔奖”。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介绍,基于供应链的重要性,中国研究院几年前就开始了供应链的研究。去年3月,IBM在北京宣布成立首个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利用IBM在供应链研究、业务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IBM自身整合供应链的实践经验,为世界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篇10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最早是由美国安盛咨询公司提出,它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1]”。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的成本,还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IT技术服务专家、管理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2]。

1.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1.1 第四方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系统方案的规划,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其创造价值。

1.2 第四方物流承担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需求预测、供应链信息技术、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对整个供应链物流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出一个可行的系统规划方案,同时第四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对各种信息和技术的集成能力。

1.3 第四方物流偏重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第四方物流企业提供规划方案,出发点必须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通过利用信息资源、管理资料、资源规模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打造低成本运作模式,如果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第四方物流运作就难以成功。

2.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联系与区别

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和集成者,第四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没有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就没有管理、继承和整合的对象。

然而,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也存在区别,详见表1。

表1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分析

序号 项目 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1 服务目的 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 降低单个企业的外部物流运作成本

2 服务对象 大、中型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

3 解决方案 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面临的广泛而复杂的需求 只能为客户提供针对企业自身的最优化服务

4 资源整合 能最大限度地对供应链企业的资源进行利用和整合 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

5 支撑技能 管理咨询技能、企业信息系统搭建技能、物流业务运作技能、企业变革管理技能 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信息传递等服务技能

6 运作特点 多功能的集成化、物流单一功能运作专业化低 单一功能的专业化程度高、多功能集成能力差

7 设计角度 企业供应链 单个企业

8 与客户

的关系 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常有长期合作协议 合同关系、契约关系,通常有五年以内的年限

3.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国第三方物流不发达,市场份额低

尽管中国第三方物流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占整体物流业务比重较低,大多只停留在提供运输、配送等某一环节服务上,提供物流整体服务能力较差,同时第三方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占有率很低。第四方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延伸,它的发展条件要求其供应商要深入了解社会物流资源,具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设计最优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

3.2 中国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第四方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中国政府虽然意识到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却迟迟未出台有效政策及综合治理举措,以打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导致效率非常低下,限制了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

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中存在许多不足,如运输网络密度小、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范围交叉严重等。

3.3 中国供应链管理技术尚未成熟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在第三方物流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它具有很强的整合性,要求也会高于第三方物流,导致中国供应链管理技术不成熟,而且中国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第四方物流服务能力差。

3.4 中国物流人才匮乏

第四方物流为企业提供的物流解决方案,最终要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来加以实施。它对物流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IT等全面的知识与能力。中国物流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较慢,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从本质上制约了第四方物流业的发展。

4.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4.1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和集成者,第四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没有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就没有管理、继承和整合的对象。所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提高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

4.2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第四方物流是中国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应在政策上应该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协调,逐步加强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涉足物流业的投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4.3 加速物流产业信息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

中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同时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以推动中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第四方物流企业要想整合整个供应链,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人才及其匮乏,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建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同时物流企业应该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最后充分利用成功人士的经验,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物流在中国的顺利实施,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总之,第四方物流符合市场需要,但中国第四方物流只处于萌芽阶段,其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瓶颈,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面临的问题会一一解决,那时,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将会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