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时代性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时代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时代性

篇1

关键词:公益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各行业;替代率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15-04

20世纪90年代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展开,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阶段和高额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财政支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迫在眉睫,2008年广东省拟定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从2009年起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10年,广东省正式印发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改革后,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养老金缴费比例和计发办法类似于企业,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金。

然而,先行试点地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效果却不明显,没有实质性进展。郑秉文(2009)认为地方政府不积极,对改革方案存在争议[1]。张悦、蒋云赟(2010)研究表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存在严重的代际不平衡,将极大损害其可持续性,并且维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不利于减轻未来财政的负担[2]。姜爱林(2010)总结了事业单位难以推行的原因:时机不好;拉低了现行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有失公平;双轨制使然;人员众多,单位结构复杂[3]。综合以上和其他学者观点(封、戴超,

2010[4];许晓丹、郭圣乾,2011[5];赵子涛,2011[6]),事业单位改革难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制度的退休养老金待遇下降。本文从公益类事业单位和其不同行业角度入手,以平均工资替代率为主线,分析广东省养老金水平的前后变化,为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1 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测算公式、假设前

提与参数设定

1.1 假设前提

首先,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选取依据。借鉴相关学者观点(韩国明、于佳,2009[7];孙波,2010[8];封、戴超,2011[4]),本文采用我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准,将公益类事业单位界定为七类作为研究范畴:“农林牧渔业”、“科学技术服务行业和地质勘探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选取“文化和体育业”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养老金计发依据。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 2005]38号》)文件、2008年《试点方案》和2010年《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本文将公益事业单位细分为:“老人”、“中人”、“新人”。具体计发办法如下:“老人”养老金计发办法维持不变,具体计发比例由不同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本文养老金比例为“当年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平均工资的70%”[9]。基于养老金改革的持续性,本文将“中人”养老金计发水平按照“老人”计发办法处理。参照《国发[2005]38号》文件,“新人”基本养老金由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组成。第三,替代率指标选取依据。替代率分静态的替代率和动态的替代率,前者指退休后的养老金对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即自我工资替代率),后者指养老金对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即社平工资替代率)[10]。动态的替代率指标可以反映退休者个人与同时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比关系,通过个人养老金收入与在岗职工收入比例大小真实的展现养老保障程度,而且满足公益类事业单位及其不同行业平均工资替代率水平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因此,本文选取动态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这一指测算标。第四,基本假设。本文以广东省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为基础,结合实际差异情况,提出以下假设:预测目标期间为2010~2050年,2010年广东省开始实施新制度改革方案并持续到2050年,期间关键政策和制度方案保持一致;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平均工资和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暂不考虑通货膨胀对平均工资的影响;各个行业在岗职工即“标准人”开始参加工作时就参加养老保险,不同行业男女职工初始就业年龄、退休年龄、岗位级别和岗位变迁、生存年限均相同,养老金缴纳时间上没有中断,不考虑提前退休、退保等因素。

1.2 替代率测算公式

1.2.1 参数设定与数据来源

“标准人”各个参数假设、变量以及数据来源所示如下:a初始就业年龄,为大学本科毕业平均年龄近似值23岁);b退休年龄,女职工、女干部、男职工退休年龄的平均值54岁[9];m计发月数,《国发[2005]38号》附表为170;n养老金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与就业年龄之差为32 a;Kn全国在岗职工第n年社会年平均工资,《中国统计年鉴》; Kn全国在岗职工第n年社会月平均工资,《中国统计年鉴》;Wn广东省在岗职工工作第n年年平均工资,《广东省统计年鉴》; Wn广东省在岗职工工作第n年月平均工资;Wn广东省公益性事业单位各个行业在岗职工工作第n年年平均工资,《广东省统计年鉴》; Wn广东省公益性事业单位各个行业在岗职工工作第n年月平均工资,《广东省统计年鉴》;C个人账户缴费率,依据《国发[2005]38号》确定为8%;r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目前我国各省记账利率2%~4%之间的近似平均值取3%[11];Y1月基础养老金;Y2个人账户养老金;T a年参加工作b年退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b“老人”:≤2009,“中人”:2010≤b≤2041,“新人”:b≥2042。

1.2.2 替代率测算公式

前文第1.1点已详细阐述退休时的养老金计发依据,“老人”、“中人”计发方法相同,“新人”按照新办法,依据计发方法推导替代率测算公式,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①“老人”、“中人”替代率公式。

“老人”替代率=T =

= (b≤2009)

“中人”替代率=T =

= (2010≤b≤2013)

②“新人”替代率测算公式。

“新人”养老金替代率=月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

月基础养老金替代率=Y1÷ K32= Wn×(1+ ÷n)× ×n×1%÷ K32

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Y2÷ K32=C× Wn×(1+r)32-n÷m÷ K32

“新人”养老金替代率=(Y1+Y2)÷ K32

=[ Wn×(1+ ÷n)× ×n×1%+ C× Wn×(1+r)32-n÷m] ÷ K32

2 测算结果分析

2.1 平均工资测算

养老金缴费都是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要预测未来养老金替代率需要知道每年具体缴费基数数额即每年行业平均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基于假设,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历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平均工资(因变量)与时间(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以后确认各自的预测模型,运用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全国和事业单位各行业平均工资变化趋势。采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以及二次曲线、复合曲线、增长曲线、对数曲线、三次曲线、S曲线、指数曲线、幂函数、逆函数、逻辑函数共10种曲线回归拟合,其结果如图1所示。

2.2 “老人”替代率测算

“老人”退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如图2所示:第一,从2003年到2010年全部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总体水平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从107.11%下降到85%),但总体替代率水平都在85%以上,这一结果这与其他学者(许晓丹、郭圣乾,2011)观点相同。第二,公益类事业单位各行业替代率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科学研究、基数服务业替代最高(130%以上),其次是卫生和社会保障业替代率水平(100%以上),文化和体育业95%以上,教育业替代率水平在82%以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替代率在60%与82%之间,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最低(45%与31%之间)。总之,除农林牧渔业外其它五类行业替代率水平较高。

2.3 “中人”替代率测算

“中人”退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如图2所示:预测结果显示:首先,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全部事业单位还是各个行业“中人”替代率水平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各有不同。其次,全部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总体水平由2010年的86.87%持续下降到2042年的49.99%。第三,2010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水平最高(130.93%),其次是卫生和社会保障业99.32%,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最低(28.84%),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第四,2041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水平下降为68.13%,下降幅度最大(下降62.8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相对其它行业最高;卫生和社会保障业(50.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和体育替代率分别为23.88%、25.73%;农林牧渔业最低(6.1%)。总之,除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外其它行业替代率水平较低或很低。

2.4 “新人”替代率测算

“新人”退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如图2所示,预测结果显示:首先,“新人”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2042年到2050年全部事业单位与各行业替代率水平呈逐年下滑趋势。其次,全部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总体水平由2042年的89.40%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41.88%。第三,2042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水平最高(117.24%),卫生和社会保障业93.33%,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最低(46.73%),行业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第四,2050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水平下降为48.57%,下降幅度最大(下降70.47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相对其它行业最高;其次是卫生和社会保障业(42.62%);教育、文化和体育业替代率分别为40.66%、35.76%;农林牧渔业最低(28.05%)。总之,除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本身较低外其它五类行业替代率从2042年的较高水平变化为2050年的较低水平。

3 养老保险替代率比较

上文已测算公益类事业单位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各行业替代率水平,不管是与公益事业单位改革前的总体水平相比,还是与各行业之间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3.1 “老人”“中人”“新人”替代率总体水平

图2显示了公益类全部事业单位和各行业“老人”、“中人”和“新人”替代率水平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全部事业单位中“老人”替代率最低水平(107.11%)要高于“中人”替代率最高水平(86.87%),即在岗职工无论哪一年退休,“中人”替代率水平总是低于“老人”并且退休时间越晚替代率水平越低,到2041年“中人”替代率下降到49.99%。2042年全部事业单位“新人”替代率为89.40%,相对“中人”有所上升,但到2050年仅八年时间其替代率迅速下降到41.88%,不言而喻其替代率明显低于“老人”。总之,改革后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中人”和“新人”养老金替代率总体水平低于“老人”,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3.2 不同行业的“老人”“中人”“新人”替代率水平

如图2所示,公益类事业单位各行业替代率呈下降趋势,但行业之间差异较大。同一时期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在六类行业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水平总是保持最高,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总是最低水平;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保障业替代率高于全部事业单位。“中人”除2013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替代率有所上升,其他各个行业“中人”替代率总是低于同行业的“老人”替代率。2042年,各个行业“新人”替代率有所上升,但之后迅速下降;农林牧渔业替代率水平(40%左右)与“老人”相近,其他各个行业替代率均低于“老人”。总之,不同行业“中人”养老金替代率均低于同行业“老人”,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新人”替代率水平除农林牧渔业外的其他五类行业均低于同业的“老人”。

4 结论与建议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大幅度降低了养老金待遇,使其改革难以持续推行,由此可以理解2008年广东省高校提前退休潮。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首先,职业年金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职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延期支付,可以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福利。其次,鼓励有条件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商业保险,可以规避退休后的收入急剧降低的风险。最后,继续强化其他养老保障,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

{2}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个人账户基金替代率要达到24%这一制度目标水平,基金收益率须达到19.67%[12]。然而,目前各我国各省记账利率在2%~4%[11]之间,这与目标替代率相差甚远。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入市是基金保持增值的较佳选择,同时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承担最后的兜底责任。

{3}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首先,2010年人口预期寿命男性为74.492岁,女性为78.712[13]。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目前我国女性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女性职工为50岁,男性职工为60岁,对于从事特殊工种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可以提前退休。因此,提高退休年龄具有生理上的基础。其次,提高退休年龄可以延长个人缴费年限和扩大缴费人数,可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同时可以降低养老金的领取年限,即降低计发月数,从而增加个人账户基金计发额。

{4}加快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首先,在岗职工工资直接关系到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将职工工资与个人工作绩效直接挂钩,以工作业绩确定个人工资水平和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测算提供依据。其次,事业单位各个行业工资制度改革应当区别对待,尤其是工资水平较低农林牧渔业,应加快提高行业工资,以推动并跟上公益类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在何方[D].石家庄:河北贸易大学,2009.

[2] 张悦,蒋云赟.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代际平衡分析[J].经济管理研究,2010,(9).

[3] 姜爱林.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0,(3).

[4] 封,戴超.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与政策仿真——基于养老保险制度参数的优化设计[J].科技与社会,2010,(8).

[5] 许晓丹,郭圣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替代率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1,(5).

[6] 赵子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J].理论学刊,2011,(11).

[7] 韩国明,于佳.公益类事业单位向第三部门转化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9,(13).

[8] 孙波.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运行发展的研究——以广东省事业单位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9).

[9] 庄序莹,范琦,刘磊.转轨时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市事业单位的方案设计和选择[J].财经研究,2008,(8).

[10] 褚福灵.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11] 吴永求,冉和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分析:精算模型与政策模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

篇2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就必须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注意可行性和注重主体性。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途径。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几种倾向

1、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

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对德有的内涵理解不深,或是对党和国有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政策文件领会不透,因此存在一种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把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当作像数学、物理那样的文件知识课,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认识去培养道德行为。忽视了《中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的实效性,致使《守则》、《德育大纲》、《行为规范》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

目前最常用最受重视的还是说服教育。它的讲解谈话、讨论等主要方式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问题在于,有的教师在品德教育中几乎把讲解当做一种惟一的方式,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这种讲解甚至包括某些谈话,一律被看做空洞说教,产生了厌烦甚至反感情绪。正因为如此,榜样示范教育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其实,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是师品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值得提倡的重要经验。

3、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

目前,德育为首已得到普遍认同,中学对学生的有意教育是抓得紧的,但是如何把德育工作做到社会上去,做到家庭里去,做到生活中去,还显得薄弱。

4、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

当前,种仍旧存在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这种倾向。虽说目前我们已开展了一些适时的有益的活动,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活动安排的随意与临时性,活动目的不明确性,活动组织欠严密性,活动结束的总结与强化作用的忽视性,缺乏全盘的科学的考虑,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嫌疑。这些不足都使得活动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

5、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状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状况,既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其表现为忽略了要把“灌输”和启发、引导结合起来,也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德育观念

要加强和改进德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德育任务和要求的变化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用全新的观念去对待,使学校德育工作更注意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状态、生活体验、知识结构、审美意识等进行开导,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再者,注意可行性。只有对于不同的个体施与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可行度。此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和德育活动中,思维牌积极活动的状态,德育的教学和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息息相通,才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收到实际效果。

三、加强德育重新,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如何使中学德育工作适应时展与要求,如何创造出一些整体优化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办法,这既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下面结合本校探索和尝试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使德育组织网络化

网络就是组织系统,能产生巨大力量。我校组建了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队伍。一是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党、政、团、队的专职干部队伍;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政治课及各科教师队伍;二是校团委、学生会干部队伍及各年段班干部队伍。三是家长德育工作队伍。这样构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结合”网络,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着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发展。

2、使教育内容序列化

我们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生理心理特点及政治课教材的内容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明确各年级德育内容,使之互相连接、互相配合,形成我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

初一:以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着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思想。

初二:以爱国主义、成人教育为主,着重培养爱国热忱和做社的有用之人。

初三:以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为主,着重培养法制观、劳动观念。

规范了德育内容,就使各年级只学段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

3、使教育管理制度化

一是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定人、定时、定职责,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有奖励,做到件件落实,项项到位。

二是坚持每天的十项综合评比,每周的流动红旗评比,文明服务队的执勤检查等常规管理措施。

三是制定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并打印成册,人手一本,从而规范德育,使有规可循,有章可循。做到规章化、制度化进而达到科学化。

4、使教育渠道立体化

一是坚持抓好学科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从学科特点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寓德育于文化课教学之中。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与体制。做到学校、家庭联系制,校外辅导员下班制,社会监控制,三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三是营造学校德育软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5、使德育活动多样化

活动就是教育,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影响更持久。为此,我们应充分注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动,使我们在活跃的氛围里,愉快的心境中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篇3

【关键字】高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低效性 成因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78-02

德育能有效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而高中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从而担负着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以及领导者的角色,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是德育的对象,对整体的德育发展过程而言,学生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高中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主要是高中班主任,接受教育者是学生。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高中围绕高考升学率竞争逐渐激烈。高中班主任一方面帮助学生顺利考入大学,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德育影响下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由于各方面的影响,高中德育工作往往不受到相应的重视,从而造成了高中德育工作低效的现状。

一、高中德育工作低效成因

1.高中班主任德育目标模糊

德育应通过德育活动,从而对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发展上所应达到的要求,也是德育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高中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究其原因,高中德育目标模糊。高中班主任的德育目标应参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而部分学校的德育计划本身空洞,为班主任实际德育目标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学校整体的德育目标清晰,但班主任的德育目标模糊,德育工作也难以落到实处。

2.高中德育内容陈旧落后

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形成学生品德的社会思想的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综合,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选择以相应主体的、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感的德育内容。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中,还喜欢利用传统的题材故事教育学生,传统故事听的次数多了,学生会产生不解甚至反感情绪,德育工作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考上大学作为学生的唯一理想,学生不自觉感到了学习的压力,进而丧失学习心情。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并未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而未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德育方法未考虑班主任自身因素

德育方式是在德育过程中所采用的班主任以及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包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方式以及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班主任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德育的真实有效性,班主任的言行将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不一将直接导致学生言行不一,并且将给学生带来伤害。

4.德育教育的方式不恰当,缺乏交流

实际中,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方法就是德育教育方式的综合。而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修正学生品行的重要过程。班主任是这个过程的领导者,起到领头和模范的作用,师生之间进行合理的交流能够促进师生友谊的增长。班主任除了运用说服教育法讲授德育外,还以身示范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服从管理的情况下,自主陶冶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表面听从,心里反感的状态,从而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班主任的信誉度也会因此下降。这就阻碍了班主任顺利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也影响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并在心灵上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应对措施

1.制定具体可实施的德育目标

高中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制定具体可实施的德育目标,从而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奠定有效的基础。班主任应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德育工作开展的观念,充分重视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学生为本,制定不同年级阶段的不同德育目标,从而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

2.选择适应时展的德育内容

针对高中德育内容的落后陈旧特点,高中教师应通过筛选时代感较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在实践中亲身感悟自身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以新型的德育形式开展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从而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紧张的学习致使学生压力大,从而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3.德育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意识

在高中德育过程中,高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品德和素质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榜样。在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可通过换位思考,将自己看作班级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4.正确运用德育方法,促进师生的互动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给学生讲授相关的德育知识前,先要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依据教师的标准检验自身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并纠正存在的不恰当行为。班主任要以自身优良的道德品格和崇高的品质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其从内心学习德育教育,规范和纠正自身的不足,增强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提高德育学习的能力。还要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做到相互欣赏、感染、监督和促进,同时提出存在的不足。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的交流,增强师生的感情,始终把学生放在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严格要求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学习和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史立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 2009,(08).

[2]刘光恒.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科技信息, 2008,(28).

篇4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

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

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p#分页标题#e#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决摒弃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标准,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估手段和技术,将中学的合格率与升学率分开,并在评价上脱钩,建立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运行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

篇5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成人教育;启示

收稿日期:2006―04―05

作者简介:张成涛(1979-),男,汉族,山东省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漫长过程中,综合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为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并挖掘其中的内涵,对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 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赋予生活以教育的含义,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三者互相联系,统一于生活教育之中,揭示了生活教育的内涵。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容包括:首先,以生活为教育的中心,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生活就是受好教育,过坏生活即是受坏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其次,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如陶行知所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 再次,1935年陶行知在谈到生活教育时又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即教育”也就是生活决定教育,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教育是满足人生的需要,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生活教育是与人生相始终的终身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以社会为学校,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世界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所有社会活动都是我们的生活内容,整个社会环境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增强信仰,改造生活,创造生活。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着眼点在于扩大教育的领域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把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真义就是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办学校,办学校必须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内容上说,人民需要什么教育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上说,适合办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论和方法论。“在生活里,对事来说是做,对已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做”是这一理论的中心,因而陶行知特别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这里的做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做”,而是指在劳心的基础上劳力。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教学做合一”,以生活为中心,教与学都是为了“做",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学做合一”既

强调了教与学都要服从于实际需要,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又强调了教育要手脑并用,学用结合。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成人教育的启示

1.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仍需进一步丰富

陶行知早就明确指出,学习的含义就是学习人生之道,懂得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做真正的人。陶行知将学会做人的教育摆在了教育的核心地位,从而使教育的内涵得到深化,外延得到拓展。

目前成人教育还主要是以课本为载体,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受到限制,同时也缺乏时代性和灵活性。虽然有些教学内容注重了实用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成人素质,但离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差甚远。这样的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与社会所赋予成人教育的责任相背离,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走向多样化、全面化,将成人教育完全融入生活,将生活与成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人教育应该着眼于生活的全部,应回归到培养人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上来,回归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上来。这对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倡生活与教育的结合。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肯定是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教育;这就使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时空的限制,使教育与广阔的生活相衔接,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

成人教育的对象来自社会不同的群体,接受成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成人教育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里进行的,这样的教育显然没有有效的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潜力。因此,成人教育应该积极地走出学校单一的办学场所,走进社会、融入生活,把社区、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宫等作为开办成人教育的资源和进行教育的场所。社区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方式的有益的探索。它将成人教育的场所融入人们生活的社区,使成人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生活的同时接受教育,在受教育的同时学会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并且要不断探索成人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新途径。

3.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更新

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陶行知主张为行动而读书,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当前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方法,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造成了成人学员知识与实践的脱节,使成人教育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广泛借鉴各种教学方法,取其之长为我所用。如艺友制是古代中外通过长期实践的演变培养工匠艺人的通用方法。陶行知通过借鉴艺友制这种教学方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共教共学共做的朋友式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成人教育中应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使人人都可成为我们的老师、人人都可成为我们的同学、人人都可成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共教共学共做的气氛,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汇集到一起形成强大的学习资源,使师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这种教育资源,以此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同时还要广泛地寻求更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的探索运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法、现场调查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发挥成人教育最大的优势。

4.成人学员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需进一步转变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学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所以成人学员必须学会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把学习作为日常的活动,将学习活动彻底的融入生活,还要将其贯穿终生,并且每个阶段都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终身学习落到实处。

成人学员要突破被动的学习方法,施行主动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亲自参与研究,培养探求的意识和掌握探求的方法,具有探求的精神,并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是探究的目的所在,成人学员应将一切的探究都建立在做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不断创新。在探求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3〕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叶圣陶 人己一体 主体间性

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因其丰富内涵、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的影响力,自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叶圣陶的人己一体说与习惯说、育人说一起,构成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伦理思想渊源、[1]个人与群体关系以及民主社会建设等内涵研究及其人生观教育、行为养成和政治方向指导等德育意义方面。[2]当前,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思想道德教育亲和力、针对性、获得感等新要求的提出,参照现代西方哲学文化中关于“主体间性”研究动向,挖掘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中关于主体间性内涵,对于促进德育工作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关系内涵

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早期儒家学派主张“以己及人,视人犹己”的忠恕之道,体现在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学派思想体系中,其代表性观点是心学学派代表人物王阳明,他曾以“良知”为桥梁把天地万物统一起来,展现了万物一体之仁的主体精神。王阳明提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该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市,与人原只一体。”[3]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何心隐把人心之“仁”视作派生万物的“太极”,认为它具有“不分彼我,人己一体”的至大至纯特征,“以至凡有血气之类莫不亲莫不尊”,[4]因此人人都应有“一体同仁”,不分彼此,互亲互尊,避免利害冲突,各得其所。这种思想打破了以往血缘中的亲亲和等级制下的尊贤界限,因而曾在封建等级社会中被视为异端,但他无疑具有个性平等的现代社会思想特征。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也推崇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己,人也,人,亦人也,此心同,此理同,性情或异,嗜好或殊,既同为人,当不相远,故道本诸身,欲征诸己。己所欲者,与人同之;己所不欲者,则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如心而出,反诸至近,而可行诸至远。盖万物同原,人己一体,至浅之理,而为极善之方。”[5]康有为在人己一体、人人独立的现代思想基础上重建儒家政治哲学,对其改革变法运动起到了理论支持的作用,也推广了人格独立平等的意识,为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基于传统文化中圣贤理想人格,认为人己一体思想就是能够替代他人抵御灾难、造福社会的思想与举动:“舍己救人的动机,从一方面说,由于人己一体的观念。既认定人己一体,他人将要遇到的灾害,就如自己的灾害一样,若不竭力抵御,不是对不起他人,简直是对不起自己:这样想时。自然表现出舍已救人的行动来。从另一方面说,由于灾害宁归于我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反面,便是乐利宁归于人;许多圣贤豪杰的存心.实在也不外于此。既见灾害到来,猜测其结果,必将有人受难,与其让人受难,不如由我来受:这样想时,自然也就表现出舍己救人的行动来。”[6]叶圣陶以道德教育为例指出,如果希望学生拥有节俭、诚信、勤劳、守纪、正派等美德,教师就应该在和同事、学生交往中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其基础在于人己一体:“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7]其伦理依据在于行为规范的普遍性与统一性:“为什么要如此?无非实作两句老话,叫做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叶圣陶所引用的“老话”来自传统儒家哲学典籍《大学》,意为有德行的人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自己先消除了恶德,然后再禁止别人悖德。从现实依据来看,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根植于社会生活实践,叶圣陶以前苏联教育影片《天职》中的主人翁为例分析道:“阿略沙是在孤儿院的集体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有好些优点,最主要的是不自私。”[8]因为当时苏联孤儿院的教育是“绝不容许只顾一己不顾旁人的”,而娇生惯养的音乐家之子波里亚“逐渐养成骄傲懒惰种种习气,总括起来就是自私,而自私,是跟社会主义社会绝对不相容的。”[9]因而需要克服只爱自己的个人主义态度,做到诚实正直,爱人如己,细心耐心,不妨碍别人,遵守纪律,勤学苦练,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二.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间性分析

中国古代人己一体思想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当然也具有缓和阶级矛盾的客观性一面。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是在现代革命与新社会建设实践中,借助于道德建设规律,对人的行为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对于调节新时期人际之间的道德关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叶圣陶生活的时期(1894―1988),古老的中国正经历着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经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上,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包括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交流、批判与融合中得到新的发展。叶圣陶的民主意识、劳动教育思想、人己一体观念等均产生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通过比较分析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叶圣陶相关思想的内涵。与叶圣陶同时代的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发展了当时流行的“主体间性”理论,与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具有类似之处。主体间性的提出主要针对以往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工具理性所带来的的弊端,即主客二分自然观、社会观与交往观所引起的异化现象:在人c自然的关系上,对自然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际淡漠、猜疑、算计与不安全感成了社会关系的主流,引起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此起彼伏;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人们的物质欲望膨胀,精神需求与物质生活不平衡,致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而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强调主体与同样作为主体的他者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既包括社会性,也包括个体性、群体性,注重主体之间的共在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共识性等关系,共在性强调多个主体的共同存在及其互相依存、彼此影响,平等性指主体之间具有同等言说,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互动性指主体之间的通过互相沟通、交流、协商、论辩等达成共识的过程。[10]在此过程中,主体不再把自身以外的存在者视为的对象性存在,而是视为是平等的主体性存在,双方通过交往、对话达到“共在”。海德格尔在教育观方面曾提出了“让学习”的教育思想,即教育要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活动,将学生的学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将学习作为一种自我发展方式和个体素质倾向,热爱和享受学习。这种学习观与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等理论相比,其所表达的基本意涵是一致的。[11]在方法论意义上,主体间性方法主张“对对象主体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通过互相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人对象主体的内心世界,才能充分理解对象主体。”[12]比较而言,从思想内容来看,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有着思辨性特点和主体理性优势,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则更具有深厚文化渊源和崇高思想境界的优越性;从话语体系来看,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繁琐、艰深,影响了理论传播的广度,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以轻人的文学为载体,寓意明确,深入浅出,得到广泛传播与推广。同时,引入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深入理解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促进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现代化具有启发意义。

三.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交往价值

20世纪初,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有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此后对文学、法学、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叶圣陶作为生活于20世纪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与文学家,其著作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在各个方面均有着对个体命运和生存状况的关注,与主体间性哲学家们所提倡的交往活动有着相似性,更有着自身思想的优越性和境界的超越性。从哲学史来看,古代西方哲学是本体论哲W,对世界本源的质料、理念等本质的研究成为主流。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主要课题,在主客体两元分割的机械论思想指导下,主体性膨胀,理性高扬,人的绝对精神统摄一切,甚至可以“为自然立法”,人与人之间成为对立、竞争和冲突关系,社会分化为“单子式”个人,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被消解,也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等严重问题。比较而言,我国古典哲学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合一,在人际交往方面重视人己一体,在人与自身关系上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优秀文化传统的合理性一面。传入中国后,为我国思想界提供了辩证、适度、人民主体等正确的理论武器,对革命、改革和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叶圣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修养,集中体现在人己一体的伦理思想之中,并导向民主活动的参与与管理等社会实践。与叶圣陶同时代的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其主体间性理论是对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灵魂与身体、理性与欲望、物质与精神对立冲突立场的扬弃,其理论武器则是从其老师胡塞尔那里继承来的主体间性概念,胡塞尔试图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根据意识总是有所指向并对其赋予意义的特征,从理论上使意识与事物、他人联系起来,将客观性的衡量基准置于群体成员相互沟通、检验、理解与普遍认同的基础上,认为主体意识在“推己及人”的思维逻辑指导下开展统摄、统觉、移情、同感、联想等共通性的精神活动,组成生活世界中的共同体。海德格尔则以人的存在替代意识主体,将具有独立性、实践性、自足性的人称之为“此在”,它与世界、事务和他人共同存在,浑然一体,在持续互动中相互产生关切、操心等“烦忙”的存在状态,通过相互开放与移情中达到“共在”。海德格尔的再传弟子哈贝马斯以相互理解的交往哲学来取代意识哲学,主张加强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交往主体要保持交流内容真实、交往态度坦诚、交往过程规范,[13]建立起自主、平等、合理的主体关系,达成理解和相互认同。叶圣陶的人己一体伦理思想也可以细分为认识方面、存在领域和交往活动方面,且在认识方面根植于社会实践,在存在领域同情和关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在交往活动方面主张严格自律,较之西方主体间性理论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可行性特点,但由于叶圣陶的文学家、出版家的工作特点,其理论融合在文学作品之中,在“文以载道”的文本形态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理论形态建构上不同于西方哲学著作,这一点是不能苛求于作家本身的。

参考文献

[1]熊华生,吕佩霞,陈S.小学教育精选文集语文教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3

[2]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63

[3]王阳明.传习录

[4]何心隐.爨桐集・仁义

[5]康有为.论语注

[6]叶圣陶.指导大概.

[7]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叶圣陶集.(第十一卷).98

[8][9]叶圣陶.苏联的教育影片.叶圣陶集.(第十一卷).202

[10]齐建英,语用学视域中的法律推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68

[11]张健,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25

[12]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商务印书馆,2014.:36

[1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