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

篇1

关键词:资本管理;金融市场;影响

JEL分类号:G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9-0066-04

一、普通股在一级资本中的重要性提高,使股票融资的吸引力上升,但必须权衡市场承受力以及新旧股东利益

为了增强银行监管资本在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损失吸收能力,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提出要恢复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一级资本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并在当年9月召开的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GHOS)上确定将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由原来的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同时决定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保留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buffer),全部由普通股构成,还指出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占普通股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buffer)或其他具有充分吸收损失能力的资本。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已参考国际组织和其他主要国家监管改革做法,积极推动实施有关计划,督促银行业提高资本质量标准。2011年5月3日,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将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确定为5%、6%和8%,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并提出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这些监管要求将显著提高银行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本的动力。

截至2010年末,我国商业银行通过A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总额达6387亿元,通过H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和配股)5398.32亿港币。通过股票融资,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夯实了资本基础(图1),2010年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值为9.4%,资本充足率均值达到12.1%,同时改善了公司治理,加快了发展步伐,并抵御住了经济波动的冲击。从资本的具体构成来看,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净额占全部资本净额的比重为78.3%,并且一级资本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组成。

主要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也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行业结构更加完善,市场容量、流动性都明显提高。2010年末,我国上市银行的总市值达到3.79万亿元,占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的14.32%,成为影响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2010年,银行业股票全年交易金额为2.1万亿元,占沪深股市总交易金额的3.84%,其中沪市14只银行股占绝大比重,累计成交额1.89万亿元,占沪市总成交额的6.21%。

但同时要看到,未来商业银行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补充普通股本以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做法面临着来自市场和股东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由于银行板块在证券市场的占比较大,融资量通常较多,频繁发行会加大整个市场的压力。2009年以来银行业的密集融资就对证券市场运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引起了一些波动。另一方面,当前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处于低位(图2),最高的仅2.25,最低的只有1.38,二级市场价格接近每股净资产,增发、配股行为不会明显增厚净资产,且如果盈利增长跟不上融资速度,还会降低未来的收益率,现有股东可能会抵制融资活动。所以,银行在进行股票融资时必须审慎把握筹资时机,才能化解来自各方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扩大一级资本的规模,商业银行需要逐步将筹集资本的渠道由外部转向内部,即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不断增加留存收益以补充一级资本。留存比率(即股息政策)是关键因素,如果留存比率太低,会使得内部资本积累缓慢,从而削弱银行的正常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如果留存比率太高,又会降低股东的股息收入,减少对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对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来的筹资活动。从上市银行的留存比率(图3)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普遍较高,全部都在70%以上,国有银行则相对较低,在60%上下,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二、对附属资本的监管新规使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发行成本提高,有关债务融资活动将有所萎缩

2004年以来,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债务资本工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各类商业银行纷纷发行来补充附属资本。截至2010年末。已有46家商业银行发行6239.1亿元长期次级债务、有4家银行发行188亿元混合资本债券。这大大补充了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强化了银行业务扩张的基础,同时丰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有力推动了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2010年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的托管额为5209亿元,占全部信用债券托管总额的12.56%。同时,有关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10年全年长期次级债券的换手率达到114%,同比提高了28%。

但是新的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将使得有关债务融资活动的供需明显下降。

一是不得包含赎回激励机制将使得债券发行成本上升。

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资本监管改革方案中明确,附属资本的最低标准包括原始期限不低于5年、没有赎回激励条款并对赎回操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如发行5年后方可申请赎回,行使赎回权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行使赎回权时必须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替换赎回的资本工具,只有在银行收入能力具有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或者证明其行权后的资本水平仍远高于最低资本要求,并规定2009年12月17日后发行的债务资本工具应满足上述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都达不到上述要求。以后,商业银行要发行符合最低标准的债务资本工具,其成本必然会上升,供给量将有所下降。

二是减少银行互持、额度限制等使债券未来发行空间有限。

之前。我国商业银行互相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现象很普遍。这明显压低了发行成本,刺激了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但由此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本义看,监管部门通过资本监管约束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防范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但长期次级债务的银行间互持相当于在没有新增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了提高,信贷扩张无法得到有效抑制,监管目标无法实现。2009年10月,为了降低银行间债务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银监会下发

《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这一举措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长期次级债务的需求,使得其市场的需求方主要限于保险资金和农信社。目前,该规定的影响已开始显现。2010年,保险机构取代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债券最大的持有机构,较2009年增加764.14亿元至3012.66亿元,占托管余额的49.4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而商业银行的持有量出现了较大下降,较2009年减少738.87亿元至2047.11亿元,仅占托管余额的33.59%,较2009年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同时,长期次级债务的发行利率明显走高(图4)。2009年,评级为AAA的“5+5”固息品种次级债发行利率在3.2%到3.32%之间,明显低于同期限、同评级的中期票据3.5%到4.8%的利率水平。2010年以后,同样品种的次级债发行利率大幅提高到3.9%-4%,与中期票据的发行利率相比已无优势,甚至还高出一些。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将减弱。

另外,《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占一级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这进一步限制了通过长期次级债务补充资本的空间。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报》披露的数据,2010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净额为39788.71亿元,按照25%的比例计算,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上限为9947.17亿元。2010年底,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的商业银行长期次级债务余额为5021亿元(上市银行占比九成),说明至多还能发行4900多亿元,还要扣除一级资本充足率达不到7%或5%发行标准的。若根据上市银行2010年报数据测算,未来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规模将被限制在4000亿元以下。

以上情况都表明,未来通过发行债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来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

三、探索减少风险资产使信贷转让、资产证券化市场迎来机遇,信用债券市场结构或面临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经营模式以持有到期为主,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资本占用不断增加。这种经营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已经难以为继。杠杆率(即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监管指标的引入将会进一步促进这种转变。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杠杆率计算方法与监管标准达成共识,决定自2011年3月起按照3%的标准监控杠杆率变化。2011年以来,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中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并将指标确定为4%。

在这种背景下,贷款转让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缩小分母,银行的资本压力可以得到缓解。我国自发的贷款转让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2002年起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转让业务的申请陆续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之后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也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在内的多类金融机构。2009年以来,受新增信贷规模大幅增长、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要求等因素影响,贷款转让交易规模增长明显。但长期以来,我国贷款转让业务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和文本规范,交易成本高,信息不透明,存在风险隐患。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2010年9月25日,全国统一的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正式建立。设立了统一的交易平台,出台了标准化的《贷款转让主协议》。到2010年末,已有49家主要金融机构签署主协议,未来市场的快速发展可期。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管理压力,决定了其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增加。资产证券化能够直接降低风险资产的绝对值,这样就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缓解了资本补充压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自2005年启动以来,先后有11家金融机构发行MBS和ABS产品合计667.83亿元,2010年末托管余额182.32亿元。发起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基础资产类型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不良资产等。但总体来说,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危机爆发后未发行过一笔证券化产品。原因很多,从银行业自身来讲动力也不足:一是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贷款属于优质资产。风险较低、收益较高,没有向外转移的需要;二是之前的资本约束仍是软约束,银行业没有增加融资、扩大资本的需要。新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决定了银行业现在有迫切的动力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2011年以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的高管频频呼吁要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步伐,就是很好的例证。但同时要注意到,本次金融危机后,为充分反映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内在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大幅提高了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导致资本要求上升。这就使得银行业在开展有关业务时更加需要权衡成本和收益。

篇2

根据银监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无论是总资产还是总负债,增速均再度双双下降,并均创下历史新低。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2.8%;总负债同比增长12.5%。分别低于2012年的5.6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银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特殊在是经营信贷货币赚钱的。是通过扩大经营负债和资产,主要是存款和贷款以及同业负债、同业资产、短期拆进拆出和投行业务等实现经营利润的。

存款等负债和贷款等资产增速均减缓,银行最大的经营利润来源渠道必将受到严重威胁。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双双下降背后折射的是其业务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开始显现出来,是其发展潜力正在下降。

同时,也说明传统商业银行独霸金融市场的局面正在被打破,金融融资市场化趋势正在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特别是至今仍带有浓厚行政化、机关化色彩的大型商业银行带来空前挑战。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占比逐渐下降,而社会其他渠道融资方式比重越来越高。10年前的2002年社会融资规模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1.85万亿元,占比92%,其他社会渠道提供的融资占比只有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10年后的2013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为51.4%,下降40.6个百分点,为年度历史最低水平;社会渠道融资规模占比48.6%,上升40.6个百分点。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岂能不下降呢?

受融资社会化市场化挑战最大的是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增速最慢,双双降至个位数。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末,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8.2%,总负债比上年同期增长7.9%,双双低于平均增速的4.6个百分点。

总资产总负债增速减缓,不但直接威胁到银行的经营利润,而且直击银行赖以生存的命门――资金来源,导致银行不断闹出“钱荒”。中国整个社会并不缺流动性,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还相对过剩。是体制内的商业银行在闹“钱荒”。“荒”了体制内的银行,背后是市场机制在向非市场的管制体制挑战,是市场机制与管制经济发生了激烈碰撞,是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融资在向死板一块的体制内金融叫板。

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增速减缓的原因在于社会化市场化程度高的各种金融竞争者动了其奶酪,正在蚕食银行的市场份额。社会化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正在打破银行垄断贷款等金融资产的局面;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正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等负债业务;社会融资渠道形成的市场化较高的资金价格,给银行死守管制下的利率资金低价格带来空前挑战,使其在存款负债业务发展上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和诱惑力。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创新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发展现状

(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但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1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没卖点”

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结算类、类、外汇买卖及结售汇、咨询类和房改金融业务等,这6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6%。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三)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

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分业经营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间业务品种的科技含量,但是却相反专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五)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并且错误理解“关系营销学“

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随着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营销已经成为只有战略者才能生存的阵地。西方商业银行已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研究出的营销管理创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根据西方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及发展特点,配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管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

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者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二)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银行营销的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二)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

(三)切实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把握网络背景下中间业务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银行业务的网络化促使银行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银行中间业务由类传统业务向创新类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类中间业务时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或者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或者垫付一定的资金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银行为客户提供银行信用,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务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风险补偿或银行信用补偿。

(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各商业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连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辽宁经济,2007.3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创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特点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人)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的过程中,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不涉及自己的资产与负债运用,发生的业务一般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不受影响。

1、资金的非占用性或少量占用性。商业银行进行投资或贷款业务活动时,必须动用吸收的负债或自有资金,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提供金融服务,一般不动用自己的资金,不以银行信贷资金为经营资本,而是利用自身的银行信用、金融信息、服务网络、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依靠自身强大的资金优势作为后盾,以银行信誉这种无形资产为“资本”,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有些中间业务,如承诺类业务,商业银行要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商业银行在做出承诺后,虽然不要商业银行立即为客户垫付款项,但为了应付客户随时提款需要,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流动资产。另外,开展中间业务同样要耗费商业银行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当于动用了银行资财,只是同资产业务相比,在量上要远远小于它们而已。

2、业务品种繁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也不断涌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规模得到迅猛发展,中间业务品种日益多样化。从中间业务产生的基础来看,有的中间业务体现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这类业务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货币支付、资金划拨,如结算类中间业务。有的与银行信息、信誉、技术和机构优势相联系,商业银行通过对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形成系统的资料,为客户在业务经营管理的特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如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有的直接体现了银行的信用职能,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担保类中间业务。从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所处的地位来看,有业务,还有自营性业务和委托性业务。随着金融工具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将来还会出现更多、更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各式各样的中间业务品种极大地满足了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业务经营的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收益。中间业务是在商业银行办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拓展和延伸。由于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时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因此开办中间业务不需要再额外投入很多资源,只是在原有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了这些的资源条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样,商业银行经营总成本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收益也得以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另外一个特点是风险较低。传统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较多,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如果借款人不能到期归还银行贷款本金,银行的资金就面临巨大的风险,就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只以中间人身份出现,不动用或较少运用银行资金,并依托商业银行在资金、技术、机构、信誉、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因此中间业务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来讲,风险相对较小。当然,表外业务也有各种风险,它可以使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转化成现实的资产、负债,但这种概率还是比较小的。传统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直接动用自己资金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这些业务依赖利差获得收益,而中间业务却以手续费收入作为业务收入。当前,由于传统业务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中间业务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科技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其带来的手续费收入相当可观,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现在的中间业务已从单一的办理收付,扩大为包括清算担保、融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等广泛内容的业务。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也逐步上升,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25%以上,国外有些大银行甚至超过了50%。由于中间业务的收益可观,且风险相对较低,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措施

1、发展中间业务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供贷款之外的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就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战略需要。首先,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在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条件下,银行贷款的扩张不仅会受到资金来源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自身资本金数额的约束。中间业务对资金本的依赖较低,甚至不占用资本金。其次,银行存贷款的规模变化容易受经济周期以及政策调控的影响,由此导致利差收入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过度依赖利差收入,会导致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相对而言,中间业务收入的变化则相对平稳,其发展会有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收入的稳定。

2、中资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重点。一是理财业务。银行利用境内外多类型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票据市场、贵金属现货及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多样化金融投资工具,进行代客资金的投资、交易,获取投资管理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二是金融衍生业务。随着利率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衍生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性领域。三是私人银行业务。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这几年是个人财富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正被广大人民所享受。国内一大批富裕阶层,迫切需要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监管限制的放松,从未来看,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服务领域(如各种投资银行业务、基金管理业务等),以及与保险合作的业务(如银行保险等等)都应该是银行重点发展的领域。在结构上,国外也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按照产品线分为公司银行、个人银行部门,还是应该以客户为导向,因为产品最后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外或以业务部门和行领导组成中间业务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中间业务的规划,负责管理中间业务及新产品的开发,协调中间业务与公司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的关系,使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创新对策。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有了一个飞跃的进步,大量中间业务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创新是中间业务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就是不断创新以满足客户的新需要。银行业在中间业务创新中,应把握好几下几点:一是要把握中间业务的新趋势和重点。把握中间业务的新趋势可以使银行也在创新时引领创新潮流,把握重点可以使建行快速建立领先优势。二是在创新中应注意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风险防范。中间业务属于低风险业务,但不等于无风险,甚至创新产品的风险很可能要高于传统产品的风险。既然产品创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与之相配的制度、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等,也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摸索到成熟的过程。创新产品的风险点和传统产品风险点有许多不同,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创新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就会出现纰漏,甚至是严重的不足。一是加快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创新产品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三是强化风险工具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宋蓓超: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3).

[2] 阎子刚、吴小节: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3).

[3] 韩继云:应重视外资企业中间业务和金融产品技术创新[J].金融会计,2007(5).

[4] 程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国际经验及启示[J].南方金融,2006(8).

篇5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货币政策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产品,从而推动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在规模和品种创新方面的快速发展,呈现规模化、个性化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趋势的研究,从这一新兴的事物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动向,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在新的形势下稳定而快速的发展。

首先,加强商业银行长远、稳定、健康的发展可以拓展融资的渠道,扩大资本积累,为国家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缩小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这是迎接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发挥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及信用流通的作用。商业银行发展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加强商业银行健康、合理、科学地发展,同时扮演好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即充分实现其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以及金融服务职能。

而且,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和信用创造职能也给储户和客户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其金融服务职能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了国家刺激消费的需求,提高了货币的利用率,降低了货币周转周期。

纵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上的投资类理财产品,我们可以知道,从币种来看,可以分为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和外币个人理财产品,其中外币理财产品涉及的币种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加元、澳元、港币等;从产品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信托类、新股申购类、QDII类、结构型等;从收益类型看,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和浮动收益类;从收益是否保本来看,可以分为保本型、非保本型;从是否可赎回看,可以分为可赎回与不可赎回两类;从风险等级看,可以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从是否自主设计看,可以分为自主设计开发类、联合设计开发类。

对现有产品分析后,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及其发展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全覆盖,结构创新日趋活跃,产品门类日益多元化。目前,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基本覆盖了国内外的主要可投资品种。以投资币种为例,从人民币拓宽至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商品货币澳元以及港元等币种。投资范围方面,除传统的债券和信贷产品,通过银信(银行信托)合作,以及 QDH等渠道,已基本覆盖了国内外股票、基金、商品、衍生品、指数、期货等主要投资品种。在产品设计上,也从起初简单复制国外产品,发展到目前各类创新层出不穷。

第二,金融风暴冲击下,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上升,避险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金融风暴洗礼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认识程度大幅提高,对风险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偏好于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国内银行的现有客户结构也决定了产品类型应以风险规避型为主;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和机构则偏好于直接投资于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

第三,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申购赎回机制日益灵活,流动性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具有较多不确定性,缺乏流动性的产品将面临额外的风险溢价。投资者也较为偏好流动性强的各类资产,因同等条件下,流动性好的资产可降低变现成本,以应对突发性现金需求,或及时转换为其他资产。因此,银行需在产品开发中,通过软硬件系统升级,以及建立资产池和资金池等方式,逐步增强产品流动性,改善产品期限结构。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大幅增长,在丰富社会投资品种、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的同时,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货币供应量以及银行体系流行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一是减少表内贷款,规避存贷比管制,弱化信贷调控效果;二是减少存款,同时影响存贷比,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准备金;三是影响利率政策,通过较高预期收益率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

第二、信贷调控政策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最主要和有效的渠道,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绕开了信贷规模控制,弱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这种影响的主要是贷款类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其中信托贷款类是指由商业银行将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交给信托公司运作,然后由信托公司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或项目。这种理财产品实质上是商业银行把筹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公司,把本应该计人表内的客户贷款变成资金类金融资产或者表外资产计人到表外业务,从而一定程度规避存贷比限制,绕开信贷规模控制。

篇6

[关键词]混业经营;地方商业银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14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30-02

混业经营亦称合业经营、综合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指在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可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甚至参股非金融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及动因,以探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必然的选择

1.1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内在动因

20世纪50年代后,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使得许多原有的分业监管措施部分失去意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发展,因此,金融自由化迫使法律对这一发展趋势给予确认,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同时,金融创新也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收入在利润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扩大资金来源和寻找新的客户群落也不断地向商业银行渗透。

1.2 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从事多种经营,广泛地向客户推销多种金融产品,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经营资源,在多个行业、多种金融工具中进行广泛的资产负债组合,选用最富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从事最有利的金融业务,并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固定成本分摊,这既降低了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

1.3 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业趋于稳定

全能化的业务经营使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即银行业某一领域金融业务的亏损可由其他金融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小。当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业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随时调整经营方针和业务拓展重点;此外,全能化经营不仅使资产风险分化,而且资产更富有流动性,更容易实现金融机构的整体稳定性。

2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瓶颈

2.1 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主要集中在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少数法人大股东之手,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由于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中处于控股地位,在决定董事长和行长人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有些甚至是地方政府直接委派,在人员选派的原则上,较多考虑相应的行政级别,对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不够重视,无法保证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导致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董事会(或理事会)、监事会等权力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对银行人形成有效的监督。

2.2 技术支持尚未足够,更多更新的业务没有得到更高的技术支持

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的正是对银行业务提供支持的业务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各种子系统与技术平台。包括:①营销子系统。随着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念和方法,受到了银行业的推崇并得到了积极运用。营销虽然不能独立地列为一项银行业务,但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它对各项银行业务的促进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②风险控制子系统。由于银行的每一项经营活动和营运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风险,风险控制成为关系银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子系统。③评审子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信贷评审是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抑制信贷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全面提高信贷决策的专业和技术水平,遏制信贷管理的短期行为,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好评审子系统,以提升对经济政策、市场发展趋向的把握能力。

2.3 目标市场不明晰,导致发展的不平衡

目标市场是在明确自身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或差异化服务来实现的。如香港四大银行中,汇丰银行定位于分行最多、全港最大的银行;恒生银行定位于充满人情味、服务内容和服务态度最佳的银行;渣打银行定位于历史最久、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位还处于初始阶段,比较模糊,缺少特色,忽视了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居民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淡化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方特点,使其经营品种、发展模式只在简单地复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标准和模式,缺乏应有的差异性和弹性。

3 对策办法

笔者认为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3.1 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弊端主要源于它们的产权安排,由于地方财政一股独大,行政干预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人事制度无法与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相匹配。因此,改善股权结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通过充分引进民间资本和适度引进外资改善股份结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经营风险。同时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发挥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和控制作用,保证经营决策准确无误地贯彻到业务经营的各部门及各个环节,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3.2 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使银行在对客户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满足整个市场中的个性化要求,获得竞争优势。①通过市场细分,区分金融市场中需求的差别性,然后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把资源集中到相对盈利的部分。②市场定位上突出依托地方经济,以服务中小企业、推进零售业务发展为基础,努力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③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考虑产品服务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弹性强度来确定价格。

3.3 尽快形成品牌经营

拥有著名的金融品牌,对于金融机构占有金融资源、拓展市场份额、维护持续稳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品牌问题是制约其拓展市场尤其是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一个瓶颈,也是阻碍当前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个人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通过银行品牌推广,促进业务在特定市场区域的渗透和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推广和宣传具有核心价值的银行产品,促进企业形象的清晰表达和不断强化。

3.4 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同业合作,如业务合作、股权参与等,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空间,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坚强后盾,也是谋求生存的更为积极的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上:①加快个人银行业务开发。构建包括个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在内的全能化银行为标志的个人银行业务体系,在保持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②加快对公银行业务开发,利用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全面提高公司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改善资产质量,提高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盈利能力。③加快技术开发与创新步伐,围绕信息技术建设的整体性、市场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信息建设的有效性、网络银行发展的整合性、科技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建立经营数据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完备的科技应用和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斌,陈志伟.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新金融,2005(8).

[2]张腾.浅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及战略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08(5).

[3]陈峰.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困境及成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4]崔妮.混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J].新西部,2007(14).

[5]段葵.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现状与趋势[N].证券时报,2005-06-02.

篇7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1世纪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国际大银行的形成和信息技术革命等新趋势极大地冲击着我国金融业,引起我国银行业的深刻变化和银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我国银行业该如何发展,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已有许多应对措施出现。然而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国银行业在新世纪赋予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克服困难、适应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规划未来发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我国银行业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毋庸置疑,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属于公司制企业,应该从商业银行的市场机制化入手。笔者认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去考虑:

一、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

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体系,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均衡发展,是矫正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非均衡结构态势、造就更多国际化大银行、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制度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优化的基点必须定位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三位一体基础上的金融制度变迁,其根本目标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金融稳定和良性发展。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及未来趋势看,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体系必须实行“改革主体,发展两翼”战略。“改革主体”是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解决发展的体制约束和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同时,要在系统内进行机构撤并重组,实现减员增效。“发展两翼”是指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战略选择和既定目标下的努力程度,而且从根本上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途径是通过上市和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规模迅速扩张。由于目前合作金融的风险较大,所以,在强调大力发展合作金融的同时,首先必须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即是说,当前必须对合作金融组织进行规范整顿,通过合并、撤销和关闭等方式,加大整顿力度,进一步严格合作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标准,健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考核体系,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二、通过撤、并、售的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调整,建立区域性分行,实行“一级管理,三级经营”模式

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裁减,建立区域性分行模式。根据规模适当和效益最佳的原则,通过撤、并、售的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调整。首先,取消省级分行和经济效益差的地方支行,建立大区分行、向周边辐射的组织模式。其次,对效益差的基层行处按经济原则进行撤、并、售。第三,根据市场原则、客户需求设置和重组各职能部门,提高对客户需求的满意程度;设立信息调研部、业务开发规划部、客户经理部、市场开发部、风险控制部等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职能部门。第四,将处于边远和贫穷落后地区的基层行处下放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实行科学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放宽政策限制和制度的约束,真正实现法人治理。科学、合理的分支机构和内部职能分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

三、大力发展标准化和个性化业务,推进业务综合化发展

商业银行应该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创新金融品种、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开拓其盈利空间。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大力发展个性化、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理财服务,推进业务综合化发展。商业银行要在做好传统存、贷、汇业务的同时,努力拓展业务领域,大力发展基金托管等新型银行业务,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力争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0%以上,改善收入结构和盈利水平。在个人业务方面重点为大户开展以下服务:设计综合理财账户,并受托开展账户管理;提供理财咨询和建议;代客进行股票、债券以及外汇交易,并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在对公业务方面要着力开展以下服务;发挥外汇业务传统优势和电子化技术优势,实现国际结算和国内结算的双重突破;依托货币市场,开展现金管理业务;利用利率逐步自由化带来的政策空间,为企业设计账户,提高企业综合收益;与券商广泛合作,并积极争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根据客户类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目的在于减少客户应对部门的数量,提高客户办理各项金融业务的效率。应根据客户价值贡献大小、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处理程序是否灵活、多样等原则,重新思考和设计业务流程。

四、建立银行资本补充机制,不断化解不良资产,确保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包括外源资本和内源资本两方面,内源资本即留存盈余,外源资本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证券发行的诸多安排。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政策条件以及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部供给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实有效的途径是发挥外部供给机制的作用,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途径可考虑:上市、并购和战略联盟。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扩股增资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上市。如目前发行股票上市的银行有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三家,这对银行筹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通过并购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通过兼并重组产生一批资本充足、资产雄厚、业务领域广泛的大型银行,增强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对银行并购予以充分调研,按照市场优势互补、业务优势互补和管理优势互补的原则,择优收购。收购兼并的目的,是着眼于国际化、多元化的战略,在扩张规模的同时,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并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三是通过战略联盟扩充资本,强化核心竞争能力。战略联盟主要是指遵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与战略伙伴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达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扩充资本、扩张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市场形象等多方面目的。我国银行机构可以采取实际行动,与国内外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其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1)股权联盟:通过引进国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参股商业银行,或与商业银行合资建立金融机构,共同经营金融业务和准金融业务,以促进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扩大商业银行的国内外影响力,并为国际化经营和境外资本运作提供必要的铺垫。(2)业务联盟:与国内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产业机构和连锁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稳固的业务合作关系,并通过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弥补银行服务范围、机构网络和管理能力的缺陷。

篇8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国经济新方位的概念,这在全党、全国人民聚焦扶贫攻坚的新年头,非常重要和及时。

截至2015年底,按照2010年制定的年收入2300元为贫困人口的划分标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为2800元),全国还有贫困人口5575万。同时,我国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其中上海最高为2.3万元,为全国贫困人口划分标准的10倍。这说明我国不仅有城乡收入差异,农民之间也有贫富收入差距,且差距甚大。

现阶段,扶贫工作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符合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方位、新思路要求的关键,其难点就在于农民尤其贫困地区农民。因此,如何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解困,至关重要。

金融支撑成为首要难点 我国服务“三农”目前主要还依靠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发行、邮储银行等机构,规模和覆盖面可谓杯水车薪。

首先,产业扶贫是关键。不论是解决5575万现有贫困人口,还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最重要的都是产业扶贫。

可以说,产业扶贫是解决绝大多数地区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其他包括移民搬迁、社会保障兜底、教育扶贫等,均应该是产业扶贫之外的其他选项。而产业扶贫的重难点,是农民发展生产普遍缺乏信J支持。

2006年前,农民普遍反映我国农业税赋不合理、负担重;2006年取消农业税赋制度后,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90%以上的农民都反映称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本金,充分说明了人、地、钱三者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性――“人”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地”指加快农地流转,“钱”即指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包括价格政策、补贴政策、投入政策、用地用电以及及时配套金融保险政策。金融支撑成为首要难点。

其中还存在配套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例如,当前急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用以规范和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行为。

借钱不还,可能是“三农”金融中一个屡见不鲜的难题,导致一些银行的贷款意愿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农业保险体系快速跟上。但现阶段,农业保险中不动产保险相对容易操作,例如种植业如果遭遇洪涝灾害,索赔则较为清晰明确,而家畜等活体保险却很难定损,容易产生诚信问题。

因此,产业扶贫、精准扶贫都亟待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农民征信体系的建设,将极大推动金融系统对各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需高度关注三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金融需求与改革开放初期全然不同,需要高度关注三大变化:

一是金融需求呈多元化发展。早年,贫困地区农民发展产业就是简单的借钱、用钱,但如今却囊括了质押、抵押、金融租赁、保险,大型农业企业上市等多层次金融需求,走过了从单一信贷变成多元信贷及衍生品需求的历程。

二是需求主体发生改变,从普通农民发展成了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数据显示,全国2.6亿农户中有2.3亿拥有承包地,其余3千万是牧民、渔民、林农,过去这就是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全部主体。但现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87.7万家庭农场,175万家合作社(平均每个行政村有3个合作社)以及35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中12万家是龙头企业且有1245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因此,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成为了新的金融需求主体。

三是金融业本身正在经历变革,其中“三农”金融又包含了三方面变化:

其一是小额变大额。农民早期的金融需求通常是小额、短期,但借贷主体增加了家庭农场、新型合作社等机构之后,单笔信贷额度大多上升到数万元、数十万元乃至数千万元不等。

其二是短期变长期。当前,“三农”信贷需求普遍从早年根据农作物种植周期而定的短期、超短期融资,逐渐拉长至一个种植周期或者一年,从短期、小额信贷逐渐转变为了中长期、大额化的需求。

其三是交易方式发生改变。过去表现为单一的实体柜台交易,如今扩充到互联网线上交易,其中有机遇也有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适应新变化

那么,面对这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应该如何顺势而为?

这将涉及两方面工作:一是供给层面,需要国家财政和商业银行给予更多支持;二是需求层面,需要各领域、各机构顺应新趋势,做出三大创新――机构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首先是机构创新。通过分析发现,全球其他国家尤其发达国家,几乎很难完全依靠商业银行来覆盖“三农”,均由专门的农村金融机构来提供服务。例如法国、日本和美国,要么是政府主导的补贴型借贷体系,要么是合作型金融体系。但在中国,尽管有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政策性银行,但其业务面却长期受到限制,之前多从事粮棉油收储业务,近期才开始衍生到其他金融服务领域。

当前,我国银行机构分为“三大体系”: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主要是各类信用社,但它们近期纷纷申请成为独立法人,谋求商业银行身份和盈利渠道,这就意味着信用社体系在逐步非农化,真正的合作金融在我国并不存在。

我国服务“三农”目前主要还依靠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发行、邮储银行等机构,规模和覆盖面可谓杯水车薪。加之服务成本高昂,一些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即便开展相关业务也更多是为了获得国家的扶贫再贷款、降准政策和监管绿色通道。因此,应该考虑成立专门从事“三农”业务的金融机构,由政府在监管和税收上给予特殊补贴,做出重大的制度创新。

其次是产品创新。地方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一些网贷机构更是创新了农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等产品。

例如,黑龙江的农民以200万元买拖拉机就应该能够抵押,或者应该探索金融租赁模式来解决农民买不起拖拉机的问题,多在贷款抵押物方面大胆创新。现阶段,我国已有291个农地经营权、农房抵押试点县,试点推广在东北地区意义尤其重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尤其显著。此外,能否探索以生猪作为中型农企的贷款抵押品?能否建立银行与农户之间承担信用担保和抵押品流转作用的中介平台?这其中可探索的空间相当大。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金融业务 现状 发展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现代经营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可以在高技术手段的辅助下通过全方位、多类型金融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客户个人综合性金融需求,所以它作为一项新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而存在。目前,良好的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环境,使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需求存在着越来越大潜在市场。

一、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近年来受到强烈冲击,银行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而不断努力,个人金融业务逐渐被看成新的经营亮点,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业务展示了其自身的发展速度迅猛势头。

(1)战略定位不够明确。个人金融业务被定位为一项新兴业务,由于没有成熟的体系和经验积累,目前它还没有很高的战略地位,使得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在贡献率方面抵不过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可以说,银行的主导产品仍然还是传统的贷款业务。在战略定位不够明确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盲目跟随,不愿意花大力气对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培养,最终会由于技术含量低下而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缺乏成本效益分析的个人中间业务。代收代付作为中间业务中比例最高的业务,由于其不收费或收费偏低,使大量的信息、设备和人力资源被耗费。现实中,就连银行员工也无法对多达上百种的个人中间业务有全面的掌握,所以银行各种业务品种急待整合,并建立起以“大零售”为核心的销售方式。

(3)个人信用评级机制的缺乏。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个人金融服务提供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当前,由于我国身份证管理没有完善好,也就是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一个人的信用性经济活动,在这种个人金融业务的道德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金融服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

(4)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手段落后,营销力度不够。目前,“以客户为中心”虽然是商业银行的理念,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健全和完善的问题亟需解决。首先,从根本上说,那种以产品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和设计业务流程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其次,陈旧的经营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再加上科技含量较高、虚拟性强、品种繁多的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不重视宣传和培训的情况下,使得金融业务功能介绍、业务咨询、金融导购滞后的现象严重,导致很多客户不会使用信用卡多达几十项的功能,卡尽其用也就很难做到了。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对策

(1)对合理指导思想的确定。商业银行想要使业务竞争潜力提高,并加快业务发展速度,合理的指导思想是前提。首先,要细化评估现有的产品,把核心产品确定好,在结构调整时围绕着核心产品来进行。利用市场原则,逐步淘汰那些创造价值少、亏损的、不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产品;对于发展前景好、价值贡献大的产品,应大力支持,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形成核心产品。其次,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对现有金融品种进行组合与包装,争取更多地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最后,产品创新的速度加快。新产品要在与国民经济、社会财富分配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推出,而且还要使用融资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所以产品创新要求银行重视对个人理财和咨询服务积极开拓,并在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间合作时,不断加深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经受住外资银行混业经营经验的挑战。

(2)不断完善发展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要求必须重视注意人才培养,在培养力度上加大,在理论与实践并重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一支个为人金融服务的队伍。然后,在此基础上,在营造起人才归属感的氛围的同时把相应的责、权、利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并落实到个人。在居民金融意识增强、社会观念改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规律来合理地改造我国金融市场。

(3)在银行经营之中运用营销观念。营销经营不仅被国外大多数银行接受,而且还被运用于实践中。但是,由于我国曾经受计划经济意识的浓厚影响,使得营销经营仍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存在于我国银行业。于是,我国应该以其他国家在营销经营方面的经验为教材,用“市场营销”的观念来对商业银行进行经营,也就是利用营销来开展计划、分析和管理工作,利用营销手段作为新的揽储手段。

(4)我国需要加强防范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从全社会来看,想要对个人金融业务风险进行防范,具体有四点:第一,以金融秩序规范化为目的加强立法,打击金融犯;第二,以分散金融风险更合理为目的,对多形式的金融市场大力发展;第三,重视中央银行的监管,发挥其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导作用;第四,以宏观调控为手段使金融运作的经济环境得以改善。

由于在金融行业客观存在着金融风险,个人金融业务要想健康地发展,其基础和前题就是对客户的利益加以保护,并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受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金融管理体系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时只能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措施,来对付日益加剧的金融风险,达到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风险防范的目的。首先,为了防止风险蔓延下滑,可以在萌芽状态发出风险警报;其次,需要通过稳住客户来使金融秩序稳定。而想要稳住客户,就需要做相应的宣传和培训,让客户知道就算有个别银行破产,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存款受到损失,避免挤兑的产生。因为在金融危机时,想要让存款保险部门减小向存款人损失赔偿的概率,就需要控制挤兑风波,所以只要提款人减少,就对渡过金融企业的难关越有利于。

参考文献:

[1]邹丽君.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D].广西大学,2006.

[2]蒋伟.论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叶新阶.论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科学发展的策略[J].南方金融,2005.

[4]苏振天.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篇10

银行股对股票指数的影响权重较大,银行业上市公司(16家)的总市值约占到A股(2400多家)总市值的20%以上,五分天下有其一。银行股股价的升跌对A股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银行股的市盈率已较长时间徘徊在6倍左右,大约相当于沪市平均市盈率12倍的50%、深市平均市盈率24倍多的25%。其中,工商银行的市盈率约5.8倍,在众多的银行股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市场对工商银行的经营前景相对看好。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存贷款息差。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涵盖了加工制造、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房地产、教育文化等几乎所有经济部门,贷款客户经营的安全、盈利是商业银行信贷安全性、盈利性的基础和保障。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未来盈利前景的预期。商业银行是综合经济部门,商业银行的盈利前景取决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前景。当前股票市场对银行股的定价偏低,表明投资者对银行未来的经营前景看淡,对银行未来的信贷资产质量看“劣”,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投下了不信任票。如何研判未来的经济走势,对我们正确制定经营发展战略甚为重要。

二、客观研判经济趋势,适时调整经营战略

经济决定金融。只有比较深刻地认识经济周期规律,对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研判,商业银行才能做到顺势而为,才能比较科学地确定面向未来的经营战略、信贷战略。

未来的中国经济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一如既往延续前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还是可能步入下行通道,走进中低增长的长期周期?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但如果我们能扼其要领、破其迷雾,仍有可能理出一条虽然粗糙但比较接近客观的思路来。

(一)我国经济将步入中低增长的长期周期

1978年起,中央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同时全面启动了市场化改革;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更好地融入了全球市场体系。至2011年33年时间,我国经济一直在快车道上行驶,GDP年均增幅达到9.9%。

支撑中国经济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核心因素有二:一是对内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换,对经济运行产生长期影响的超级重大因素。在经济总量极小、经济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改革,唤醒了广大人民压抑已久的追求财富的热情,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生产要素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来配置,原有沉淀的“死资产”一跃变成了能够创造新价值的活资本,产能裂变式急剧提升,并很快就膨胀到过剩的程度。大体上看,市场化改革因素为前大半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二是对外开放,融入了全球市场体系。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标志,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参与了国际产业分工,以“低成本”赢得了竞争优势,并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制造业王国”。全球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吸纳和消化了我国巨大的产能。大体上看,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因素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到了今天,其主要推动力量均已呈现出难以为继的明显迹象:

1.市场化改革提供的动能已经衰弱

市场化改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国退民进”的所有制改革为标志达到,之后难见市场化改革的新举措。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倡导“抓大放小”,在有形之手的强力呵护下,在能源、通信、交通、电力等有关国计民生领域形成央企并确立了垄断地位;近几年又通过对煤炭行业的整合、参与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等方式,在一些竞争性领域更出现了“国进民退”的体制回归现象,市场经济的空间反而呈现被压缩的趋势。日渐衰弱的市场体系已经无力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新的支持。

2.“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1)土地低成本优势不再。长期以来,通过“征地”“强拆”等手段对农民土地的低价剥夺,实际上将经济成本转嫁成了社会成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亟需矫正、化解,土地成本面临急升的局势。

(2)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劳动者报酬长期被压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廉价的劳动力已开始“用脚投票”,分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逐渐失去。

(3)资金低成本优势难以持续。历年累计的超发货币,造成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实际上银行利率,存款人的正当、既得利益不断被通货膨胀所吞噬。作为最大借款人的政府、企业成为这场财富重新分配游戏的最大受益者,因此而造成贫富悬殊,不断累积的社会矛盾已经不堪负荷,稳定币值必将摆上决策层的重要议事日程,流动性将呈现阶段性短缺,低资金成本的优势将难以为继。

(4)GDP环境低成本已不可持续。罔顾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污染和无节制的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环保方面将面临还债式的加大、集中投入,环境成本必将面临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30多年来,我国各种生产要素具有较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时至今日已逐渐丧失,必然导致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难以继续保持。

3.人口红利已然消失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近十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逐年放缓,至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并且将持续下去。经济高速发展所依靠的、持续多年的劳动力规模优势已逐渐丧失,依靠劳动力要素的增量供给来维持经济总规模扩张的日子已经过去,反而成为拉低未来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4.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后继乏力

GDP增长的“头号马车”——投资,也将失去以往的威风和影响力。多年来,每当经济放缓,我们就奉行“凯恩斯主义”,注入流动性,依赖“铁公基”,尤其是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竟高达92.3%,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经过多年累积,地方融资平台借款总量之大、负债率之高,已达到难以还本付息的边缘,已开始危及金融的稳定。中央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个隐患,银监会牵头主导、各商业银行已经采取刚性退出措施,再依赖投资来主导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很难取得银行增量信贷资金的支持。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筋疲力尽、难以持续。

5.全球市场体系提供的动能正在衰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全球庞大的市场洞然开放,为我国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极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经济近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美欧各国政府在财富创造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长期依赖财政赤字,保障民生开支,使国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和生活素质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作依托,其国民在消费方面也有恃无恐,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标志,宣告美欧依靠负债来刺激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去杠杆化将必然会纳入美欧国家各类经济主体的长期财务安排。在这样的大背景、大趋势下,美欧国家的消费总量也将难免会经历长期停滞甚至收缩的过程,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国经济无疑也将失去支持高速增长的一大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十分担忧的情况很可能出现:支持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各种重大因素几乎同时处于衰退、衰弱甚至逆转的阶段,我国经济已经面临大拐点,步入下行通道、进入中低速增长的长期周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二)适时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

战略关系到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只有能够顺应大趋势的战略,才是一家大银行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障。大趋势是各种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长时间共同推动的综合结果。大趋势一旦形成,就会以其强大的惯性,沿原来的方向推进。只有推进的时间足够长,上行或下行的幅度足够大,原有的推动力量逐渐式微、能量衰竭后,转折点才会出现,新的趋势才会形成。从更长的时间框架来看,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上行与下行、繁荣与衰退是经济运行的常态。但由于人们长期习惯了一个单向上行的高速增长周期,从而容易对转折点的出现、对新趋势的到来视而不见。因认识固化而形成思维盲点,是常见的人类认知现象。

认识转折点,增强预见性,客观预判大趋势,尊重顺应大趋势,并合理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未雨绸缪,才能长期保持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

商业银行调整经营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如下:

1.降低盈利预期

近几年,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业绩显示,每年的盈利增幅都在20%-30%以上,这是与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周期,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盈利大幅增长的情形恐怕也将难以再现。目前多数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在4-5倍之间,参照彼得·林奇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即市场投资者预期未来若干年银行的年均盈利增长率约在4%-5%之间,这与我们预期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大致相当。

基于降低盈利的预期,商业银行对退出“贷大、贷长、贷集中”的信贷结构调整思路有必要做及时的修改完善。信贷结构调整,要转入突出强调安全性,并要降低对盈利性的标准要求。即对目前盈利水平不高,但安全性有良好保障的长期贷款,不宜再要求刚性退出,而应继续维持原有存量甚至适度进入,并对其过高的经济资本占用适当降低,以对冲信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留下的资产缺口。

2.改进信贷投向战略

总的来说,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信贷的有效需求将面临收缩,想保持原来的贷款投放增幅将会变得困难。因此,应当根据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及时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战略。

(1)投向新兴战略性产业

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周期,经济增长方式必然面临转型,产业结构必然面临重大调整。新兴战略性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头作用,成长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银行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机遇,加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投入,抢占新的盈利增长点。

(2)投向资源型行业

现有的纸币发行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往往通过多发货币、加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即以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这种方法简便、见效快捷,几乎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选择。但“凯恩斯主义”利在当前、弊在长远,过剩的流动性最终必然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货币贬值,即意味着以货币标价的资源价格将会呈现震荡式的长期上涨趋势。煤炭、石油、铜铁等各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藏资源,其物理性能稳定,抗通胀能力强,可抵押、易监管、易变现,能够充分满足银行贷款安全性、盈利性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当作为信贷投向的战略性选择,以最大的力度积极进入资源型行业,将之开辟成为主要的新增信贷市场。

(3)投向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

每一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从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可以有朝阳行业、夕阳行业之分,但只要排除由于技术革命而完全替代的因素,哪一家传统行业都将会长久存在。龙头企业经过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已经形成并确立了在本行业难以动摇的市场地位,生命力将与其行业同在。商业银行应当作为信贷投放的优选重点,而不能因其属于夕阳产业而主动放弃,甚至退避三舍。

(4)投向个人消费领域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格局,降低对投资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长期以来的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占比偏高,居民收入占比偏低;而在财政支出中,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比过低,欠账太多。正在酝酿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将会得到矫正,民生保障方面将会出现还债式的加大投入,这都将直接或间接增加居民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商业银行来说,就应当看到这个趋势,把个人消费作为信贷投向的重点领域。在重点客户选择中,应把收入来源稳定的中高端客户放到突出位置;在融资工具的选择上,可以将信用卡透支作为营销重点。

3.改善信贷退出战略

经济下行、进入中低增长周期,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将会受到新的考验,原先在经济上升周期被掩盖和被忽略的问题、矛盾,将会集中暴露、凸显,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和在经济下行中可能面临的变局,及时制定信贷退出战略,未雨绸缪,防风险于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果断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长期以来,GDP的增速几乎就代表了地方政府的政绩。通过融资平台借款,放大财务杠杆,对于推高GDP、创造优良政绩,可起到“短、平、快”之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款用途有相当比例用在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市政基础设施方面,还本付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基于高增长的地方财政的统一预算安排。一旦经济增速放慢,地方财政收入也必然锐降,则融资平台借款的还本付息就很可能得到保障了。因此,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早一步退出、多一份退出,信贷资产质量就会多一份安全保障。

(2)抓紧退出房地产领域贷款

当房地产的主要功能体现为居住时,属于消费品;当房地产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保值增值时,就属于投机品。由于通货膨胀和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少,近些年房地产已主要成为闲散资金的炒作对象,不论是按房价收入比还是按租售比来估价,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有较大的泡沫成分。随着经济下行周期的拉长,要讨论的就只能是房地产泡沫何时破裂、以什么样的方式破裂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价格下降概率极高。对占比已经不低的房地产领域贷款,商业银行应当从总量上严格控制,只降不增;特别是对涨幅过大、泡沫成分较高的城市和地方,炒作成分较高、价格水分较多的住房类,尤其应当加大贷款的退出力度。

(3)及时退出产能过剩的行业

依赖外贸出口的加工制造业,在美欧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关停并转;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整体经济下行的长周期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新的生存危机。商业银行有必要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存量贷款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认真分析潜在风险因子,对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及早退出,化解风险于未然。

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存贷款息差和资金收益,纯服务性收入占比仍然较低。随着投融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直接融资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金融脱媒”现象将会越发突出,经济下行必然导致银行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新的经营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些因素都将会严重制约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