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7 23: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脱贫攻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镇共有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帮扶单位13个,帮扶责任人476人,经2019年第一、第二、第四季度贫困户动态调整(自然变更涉及64户69人,出列1户2人),目前全镇贫困户553户1720人(2016年脱贫47户149人,2017年脱贫133户479人,2018年脱贫304户930人,2019年脱贫61户147人,2020年预脱贫8户15人),监测户8户25人,低保户131户385人,五保户23户23人,兜底户26户60人,残疾人155户168人(其中困难残疾人52户65人),孤儿2户2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上下联动,精准数据信息。
一是规范完善基础信息资料。按照县扶贫办的安排,9月20日至今,我们先后召开3次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基础信息“回头看”工作会议,并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资料组,利用半个月时间,对全镇553户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和镇村资料进行了建立完善。期间,对资料完善情况,入户开展了两次督查。二是扎实开展“五看六问三评估”活动。通过走访入户共梳理出贫困户环境脏乱差、数据不精准、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帮扶人入户次数少等5方面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形成了镇、村、户小结书面资料。三是积极注册社会扶贫。目前共注册爱心人士319人,贫困户305人。
(二)聚焦问题短板,实现“五个保障”。
一是产业发展有保障。通过邀请专家研判和深入实地调研,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助力脱贫攻坚。在、等村发展花椒3000亩,7月份组织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到韩城参观学习种植技术,12月份,邀请韩城花椒局专家到林间田地为群众实地演示花椒修剪技术。目前全镇已吸收2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预计每亩可增收6000元。不断扩大村玫瑰园种植规模,在原基础上再发展一百亩,吸引1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预计每亩可增收3000元。
二是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走访、调研、做思想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协同,完成了全镇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17户,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同时,协助财产保险公司,为村、大聂村、南范庄、等村8户贫困户办理了房屋财产险赔偿,共计12800元,减少了贫困户财产损失。
三是学习教育有保障。资助学前教育幼儿13名;小学义务教育寄宿生活补助39名;初中义务教育寄宿生活补助39名;高中助学补助16名;高中生入学资助2名;为40名学生办理雨露计划资助;为2名考入二本B类以上大学的建档立卡学生办理贫困大学生资助,总计37.28万元。
四是医疗健康有保障。对553户1720人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为2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为9名贫困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为80个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门诊补偿4.8万元。配合镇卫生院在、村先后开展了3次健康扶贫暖心服务义诊活动和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宣传讲座,受益人次100余人次。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2019年续签24户61人。
五是饮水安全有保障。投资150余万元,对程官庄、东蔡、、小聂等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
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为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学选定产业扶贫项目,项目一经敲定,全镇上下齐心、严格倒排工期、明确推进要求、认真监督实施。今年,共投资50万元,完成了村排水渠改造工程、村道路改造及排水工程和村北环路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确保了道路畅通无阻,群众饮水无忧。
(四)提高思想觉悟,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驾齐驱,推动造血输血双管齐下。一是在主题教育中,组织党员干部入贫困户开展志愿服务,为贫困户打扫家庭卫生,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增强致富信心。二是按照“户均一人技能人”的要求,根据贫困户就业意向,配合人社局在、程官庄、南范庄、北苏村、涧西村、村等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6次,参与人数达300人次。通过培训引导,解决了贫困户“不会干”的问题。
(五)严格人员管理,务求帮扶实效。
我镇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来抓,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帮扶工作队三支队伍协同推进扶贫,做到“三个必须”:包村干部包村必须包扶贫;村“两委”主干汇报工作必须汇报扶贫;帮扶单位负责人和第一书记必须每月参与镇党委组织的扶贫工作例会,汇报上月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镇党委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内容,今年我镇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督查2次,各村都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大部分村的巷道破损严重、少数村无文化活动广场、人居环境整治、改厕任务依然艰巨等;二是少数村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发展后劲不足;三是部分贫困户存在等、要、懒现象,没有主动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的愿望。
篇2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为核心,高质量完成剩余贫困人口退出验收工作,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对历年已脱贫人口全面检视、查缺补漏、固强补弱,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主要目标任务是:
完成2019年底贫困人口退出验收工作,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按照现行贫困标准,完成2014年至2019年已脱贫的171户808人贫困人口退出复核检视工作,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可信。
及时将因疫、因灾、因病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非建档立卡人口,纳入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监测,落实帮扶措施,降低返贫致贫风险。
全面更新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贫困户、贫困村数据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全镇脱贫攻坚成效。
二、重点工作
(一)贫困退出验收。对剩余的21户92人贫困人口开展贫困退出验收工作。原则上,执行《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定程序》(甘办发〔2018〕50号)中规定的标准、程序和要求,根据国家和省上有关要求,补充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标准和计算周期。2020年度省定退出验收收入标准为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4000元。计算周期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2.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标准不再执行。今年退出的贫困村和历年已退出的贫困村中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应降至零。
3.行业部门单项验收工作。各相关行业部门在执行《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定程序》的同时,要对照省直行业主管部门最新调整完善的相关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指标解释执行(详见附件1)。年度验收和脱贫成果全面检视工作,按照调整完善后的相关标准执行。
4.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管理。对今年上半年新识别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按照标准和程序开展脱贫验收;对下半年因疫、因灾、因病等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甘脱贫领发〔2020〕16号)明确的标准、程序和要求,纳入监测范围,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返贫致贫。
5.行业部门数据比对。涉及贫困人口识别、帮扶、退出验收的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比对。退出验收数据,由扶贫部门与教育、发改、住建、水利、交通、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统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进行比对,审核退出验收达标情况;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数据,由扶贫部门与公安、司法、卫健、民政等部门进行比对,审核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情况。
(二)脱贫成果全面检视。按照今年贫困退出验收标准,对已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检视,主要检视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4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有无反弹、是否达标。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复核检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通过进村入户实地查验排摸,检视脱贫成效的真实性;通过更新完善相关信息系统脱贫数据,进行线上线下信息比对,检视脱贫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识别监测。按照“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且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标准,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对新发生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予以识别,采集返贫致贫风险以及边缘易致贫户基础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2019年以来识别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跟踪监测,更新完善家庭成员变化情况,了解享受帮扶情况,研判分析返贫致贫风险变化情况,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予以完善和更新。
(四)完善脱贫攻坚数据信息。全面更新完善建档立卡以来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为验收、考核以及脱贫攻坚成效总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扶贫对象基础信息。主要采集发生变化的信息。家庭人口自然变更工作原则上以公安户籍为准,对户籍注销、迁出、服刑、失踪、死亡等情况进行户内成员减少;对户籍迁入、新生儿等情况进行户内成员增加;对户籍在一起而人员不在一起生活或人员共同生活而户籍不在一起的情况,按照实际居住在同一住宅内,常住或与户主共同生活的成员为准进行增加或减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在校生状况、家庭收入、外出务工等信息进行采录更新;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完善。
2.扶贫主体数据信息。更新完善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及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职务、电话、帮扶结对时间等相关信息。
3.帮扶措施数据信息。针对扶贫对象享受的帮扶措施,参照行业部门政策落实台账,更新完善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贫困村和贫困县涉及的项目资金、易地扶贫搬迁、小额信贷、就业、光伏、创业致富带头人、东西部扶贫协作、生态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兜底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
4.全面提升建档立卡数据质量。针对脱贫攻坚普查、国家建档立卡数据质量核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地核查,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修改完善,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时间安排
2020年度贫困退出验收工作从9月初开始,至10月底结束。9月底前,完成未脱贫人口和未退出村的乡、县、市三级退出验收工作。10月20日前,完成已脱贫户、已退出村、已摘帽县脱贫成果检视工作。10月31日前,完成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村、户退出标注和家庭成员自然变更、帮扶措施等数据采录工作;完成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识别及数据更新采录工作。贫困退出验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一)乡村初验(8月27日-9月12日)。各村要严格按照《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定程序》和2020年度贫困退出验收标准与程序补充说明开展验收,组织村“两委”、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对照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验收指标,逐村逐户逐项开展测评验收,提出拟退出贫困人口名单,贫困村退出申请,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公示后,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非贫困村乡镇包村干部)、拟脱贫户签字后,上报乡镇审核;经乡镇审核公示后,形成初验报告和拟退出贫困人口花名册和拟退出贫困村名单,由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签字认可后,于9月12日将初验报告及花名册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县级验收,并将拟退出贫困人口花名一并报相关行业部门审核。
(二)数据比对(9月13日-9月14日)。涉及贫困退出验收指标的县直行业部门,根据乡镇上报的拟退出贫困人口花名册和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安排懂行业政策、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围绕政策落实、退出指标达标情况逐村逐户开展信息比对,确保行业部门数据与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相一致,符合行业政策要求,达到退出标准,并填写部门审核比对意见,出具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审核报告,于9月14日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直行业部门将审核情况及时反馈至乡镇,乡镇按照行业部门反馈数据进行核实。
(三)县级验收(9月15日-9月19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县级验收组,按照乡镇和部门审核比对确认的拟退出贫困人口花名册和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对照验收标准,逐村逐户逐项开展贫困退出验收,对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由乡镇和县级验收组成员在《省贫困户脱贫达标认定书》和《省贫困村退出达标认定书》(县级自验)对应栏签字确认,将验收资料收集汇总后,形成验收报告,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时各行业部门要结合数据比对审核和验收认定情况,形成行业部门综合认定报告,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于9月19日前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市级抽验(9月20日-9月底)。根据县级贫困退出验收情况,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县贫困退出验收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县级验收报告,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请市上抽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质量完成2020年度贫困退出验收工作,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镇上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包村组长、支书、主任为成员的贫困退出验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扶贫站,具体负责联系协调、验收培训、资料整理等相关日常工作。全镇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盯时间节点,周密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排查,严格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拿条件卡”,摸清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原因、贫困程度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整改到位,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大会战。
二、督导内容
1、扶贫对象识别不准。没有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操作不规范,名单未公示,优亲厚友搞照顾;“四类人员”(财政供养人员、有小汽车户、有商品房或商铺户、个体工商户或经商办企业户)清理不彻底;优亲厚友致使不符合条件对象成为贫困户,少数真正贫困的对象未纳入;数据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善,动态调整不及时,不到位。
2、扶贫对象退出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一公示一公告”要求,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贫困户住危房被脱贫;贫困户符合退出条件(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省定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而没有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脱贫”。
3、帮扶措施不实。驻村帮扶后方单位帮扶力度不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不精准,方法单一,力度不大,成效不显著。
4、资金项目监管不严。有的扶贫项目不实、扶贫资金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拨付不及时,存在滞留闲置等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不完善,公告公示制度执行不到位。
5、工作落实不力。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完成任务;特别是一些产业项目戴着扶贫帽,用扶贫政策,却没有将贫困户、贫困人口作为参与的主体,扶贫政策、项目没有更多更好地惠及贫困对象,而是被一些能人大户主享或是独占。
三、工作步骤
本次攻坚专项行动计划利用3个月的时间,做到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
(一)第一阶段基础再夯实(8月24日—9月30日)。
分片区召开座谈会。5名县级领导分片区召开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剖析存在问题,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拉出时间表、路线图。
集中走访调研。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带队,到所选定的扶贫工作重点村逐户进行调研,摸清实质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对摸出的“五通十有”、贫困户帮扶措施等情况拉出问题清单,形成调研报告。
拉网式排查。抽调充实扶贫一线的36名后备干部、扶贫办工作人员10名、22个乡镇分管乡镇长、扶贫办主任、从事扶贫的主任科员、业务骨干88人,23个督导组成员69人,组成22个排查小组,利用15天时间,对所有未脱贫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排查,被排查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全程陪同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各排查小组成员对贫困户调查情况负责,片区联系人、乡镇(街区)联系人对排查汇总情况负责,各排查小组组长对排查负总责。
部门集中比对。对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和“四类人员”坚决清出系统,组织县人社局、财政局、公安局、交警大队、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教育局、卫生局、房产局、农机局、各银行抽调人员,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办公,进行人员比对,并汇总出应清洗人员名单。
排查资金项目落实。规范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资金项目情况进行核查,抽调县审计、财政、农业、畜牧、发改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班,集中一周时间,对2014年以来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全面检查摸排,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精准。
第三方评估。在排查工作完成后,对发现的问题各乡镇街区进行自查自纠,并整改到位,对出现问题的不予追究。9月中下旬,委托省第三方机构进行暗访评估,凡出现问题的将严肃问责。
(二)第二阶段措施再精准(10月1日—10月31日)。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由乡镇党委书记带领本乡镇科级干部,对扶贫车间、扶贫大棚等扶贫项目带动作用及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和脱贫成效进行“回头看”,确保脱贫措施再精准。一是再次查找扶贫对象不准、致贫原因不清等问题,切实加强整改,挤出水分,查漏补缺,找准对象,准确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二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了解贫困户脱贫需求,算准收入账,因地制宜、因人因村施策。三是深入查找人员选派不好、工作任务不明、驻村时间不够、帮扶责任流于形式等问题,提高帮扶成效,确保监督保障精准。四是再次查找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项目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按单项工作分别开展明察暗访督导,确保贫困户帮扶措施进一步精准。
(三)第三阶段成效再提升(11月1日—11月30日)。
一是由分管扶贫的四名县级领导干部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狠抓整改落实,分别明确谁去办、怎么办、什么时间办好。二是完善督导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扶贫项目和贫困群众,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剑指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政治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把贫困群众能否受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
篇4
一、整治重点
(一)农村低保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治理重点,结合全县民政领域脱贫攻坚行动,4-6月份开展一次社会救助全面排查。检查各地落实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情况,以及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纳入低保情况。检查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中是否存在“脱保”“漏保”“多头重复保”“关系保”、突击提高贫困户低保收入脱贫等问题,是否严格落实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备案制度,低保档案管理是否规范。
(二)低保专项整治工作作风严实。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突出“四联四增”,聚焦社保兜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做表面文章类”“违规决策类”“弄虚作假类”和其他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严肃查处专项整治工作中搞形式、走过场,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问题,经办服务中不担当、不作为,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以及农村低保等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兜底保障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精准问题。
(三)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力度。认真落实《省民政厅财政厅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排查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识别不精准、动态调整不及时,违规领取、重复领取、死亡后亲属继续领取社会救助金等问题。深入排查社会救助资金筹集、拨付、发放、使用等环节侵占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盘剥克扣社会救助资金等问题。
(四)加大低保公示长效机制力度。一是审核公示。乡镇对新增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情况进行审核,将审核情况在申请人所在村民委员会的公示栏公示,公示期为7天。二是拟审批公示。县民政局拟批准的对象,通过乡镇人民政府在申请人所在村民委员会的公示栏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部门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受益人、保障人数、保障类别、拟保障金额。三是长期末端公示。各乡镇民政员负责每月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内对辖区内当月低保对象政策享受情况进行长期末端公示。公示内容包括低保家庭户主姓名、保障对象、保障人数、户月保障金额、县民政局和乡镇人民政府监督举报咨询电话,同时在县民政局和乡镇门户网站公布乡镇和县级社会救助热线电话,接受群众咨询。
(五)规范低保行政文书和档案管理。各乡镇根据《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规定,全面使用新的行政文书,规范填写低保审核审批表、诚信声明及低保申请及授权书、入户调查表、审核审批公示单、不予批准决定书等行政文书。低保档案要做到一县一室、一乡(镇)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档,材料齐全,形成县、乡(镇)、村委员会三级档案管理体系。审批类档案(个人档案):包括申请书、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房产证、相关困难证明材料等原件或复印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授权书,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入户调查表,民主评议记录,公示照片,低保审核审批表,动态管理审核审批表等。日常管理类档案(综合档案):包括低保政策文件,会议记录、工作请示、报告、总结、批文、信函、低保资金发放汇总表、低保对象花名册、调增(减)人员花名册、低保金调增(减)人员花名册等。
二、工作安排
2020年农村低保专项整治工作从4月份开始,到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4月底至5月9日)。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有关工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策,增强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意识和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政策知晓率,营造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和支持专项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积极稳妥、公平公正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二)专项整治排查阶段(2020年5月10日至6月31日)。专项整治工作以乡镇为主,集中力量对社会救助对象,尤其是农村低保对象、返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各乡镇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切实整改。及时把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人口、新增贫困人口中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巩固兜底保障脱贫成果,在核算低保家庭收入时按规定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12个月的渐退期,对于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可给与1-3月的低保金,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积极就业,防止养懒人。
(三)扎实全面整改(2020年7月起持续推进)
一是制定整改措施。县民政局、乡镇会同纪检部门全面梳理自查中发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找准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风险点、薄弱环节和监管盲区,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切实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县民政局、乡镇对照问题整改措施,高标准抓好整改。纪检部门通过约谈、督办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推动县民政局和乡镇政府抓好专项治理问题的整改落实。坚决不让专项治理走过场,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县民政局、乡镇对排查出来的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及时予以清退;对符合条件的新申请低保对象要依据规范文书开展审核审批工作,及时予以审批纳入,做到“步步有痕迹、环环能倒查”。
三是公开整改情况。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督”,县民政局、乡镇在其网站全面推行网上低保对象长期公示,公开辖区范围内低保对象姓名(未成年人、艾滋病患者等个人信息需保密的对象除外)、居住村(居)委会、低保类别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开展督查检查(持续推进)
在各乡镇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2020年8月中下旬,县民政局将组织人员对乡镇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每个乡镇抽查1-2个村,对抽查村的低保户按照30%上门入户核查。
对、举报次数较多、群众反映问题强烈和媒体公开曝光问题的乡镇重点督查,督促乡镇针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实施)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县民政局、乡镇要与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为高效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纪律保障。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积极争取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二是规范定期报送和通报制度。各乡镇每月26日前将专项整治开展情况总结上报县民政局低保中心,务必做到工作开展有成效。要按月收集本乡镇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县民政局将视情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强化以案释纪,发挥震慑作用。
三是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各乡镇要举一反三、加强整改,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管理漏洞。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制定制度措施,建立完善防止问题发生和反弹的长效机制,把务求阶段性成效和形成长效机制有机统一起来。
三、工作要求
(一)完善制度机制。各乡镇要完善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在乡镇、村两级要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工作。要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困难群众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
篇5
一、大排查发现问题情况
通过全县“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发现我县60户非建档立卡户特殊困难户存在以下问题,分别是1、部分人有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需要医疗救助,希望纳入低保户;2、部分人住房存在安全隐患问题;3、部分残疾人残疾等级未评定,需残联评定。
二、问题整改情况
关于部分人有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需要医疗救助,希望纳入低保户问题,在与今年7月低保动态调整后的信息比对,已将8户纳入农村低保,剩余的13户,将与上级部门积极对接,力争纳入农村低保,在没有明确政策规定前提下,我们将按照临时救助政策的规定和程序实施救助,待明年7月低保动态调整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审核。涉及医疗救助的,现移交县医保局解决;涉及住房安危的,现已移交住建局解决;涉及残疾救助的,现已移交县残疾人联合会解决。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是没有很好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以致于没有更好的形成合力;二是县民政局作为低保兜底牵头部门,对低保政策的深入农户的宣传做得不够好,导致老百姓对低保政策不清楚;三是部分乡镇低保工作宣传、审核把关不严,乡镇民政助理员业务水平较低,以致于未做到“应保尽保”的问题。
篇6
茌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下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县人口5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万人,因处黄河下游故道,土地贫瘠,全县共有贫困户4899户、8956人。其中,低保和五保贫困人口7026人,占总人数的78.5%;因病致贫3699户,占总户数的75.5%;因残致贫524户,占总户数的10.7%;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1174人,占总人口数的13.1%。
强化组织保障 实施重点突破
在脱贫攻坚战中,茌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照“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的要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扶贫主体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聚全社会力量力促攻坚”的工作格局。同时,整合县直有关单位扶贫职责,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茌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综合推进,全县14个乡镇(街道)分别成立扶贫开发机构,形成了乡镇有机构,管区、村级有联络员的扶贫组织体系。
2016年,茌平在交通、水利、科技、文体、供电、林业、健康、教育、住房等方面都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
贫困户“懒汉思想”成脱贫顽疾
由于土地贫瘠,长期靠天吃饭的状态造成了一些贫困户抱着“干与不干,年底都买不了二两油”和“反正饿不死”的心态,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养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成为了扶贫攻坚的拦路虎。
茌平县洪官屯镇金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何立荣就“懒”出个笑话。去年冬天一个中午,村干部走访贫困户, 何立荣家大门紧闭,还插着门,敲半天没动静。因冬日燃煤取暖易发生煤气中毒,大家很担心就翻墙进院,结果发现何立荣老两口还赖在被窝里,连早饭都没吃。
何立荣因为种地不赚钱,所以常年养成了要么闲逛、要么逮鱼捞虾,不务农事的懒习惯。老伴有30多年胃出血病史,每年2000多元的药钱还要七拼八凑;3间土坯北屋,漏雨透风。全靠乡镇帮扶、救济生活。
洪屯镇党委书记张勇说:“何立荣这样因贫生懒,因懒更贫的事例在农村还有很多,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如果不把贫困户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光靠给钱给物,就是暂时越过贫困线,也会很快返贫。应该树立他们脱贫的信心,为他们提供脱贫的技能,让他们融入整个脱贫的大平台。”
在两年前,茌平县66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产业为“零”,34个省定贫困村里贫困户最常做的事是找干部,要低保,要补助,“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成为脱贫最大“顽疾”。“顽疾”咋治?
扶贫先扶志 不落一个贫困户
为根治“懒汉思想”,茌平县在打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组合拳”的基础上启动了“扶志工程”,扶出了贫困户的“精气神”,让贫困户“脱”去了“懒汉思维”。
去年,茌平县派出了34个第一书记进驻34个省定贫困村, 6000余县乡领导干部与6647户贫困户结成对子, “一对一”帮助贫困户定计划、选产业、解难题;从全县范围选拔出70多名种养能手组成“致富报告团”,14个乡镇轮流宣讲,听众达8万余人次;还组织群众代表进寿光、去北京,四处参观学习,累计超过1万人次。同时,出台“倒逼机制”,规定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的,连续享受低保待遇不得超过6个月,累计不得超过36个月。
茌平县第一书记“扶志”的方法也特别接地气。茌平县肖庄镇小高村第一书记杨玉德引进了博智橡皮泥加工部,让贫困户在家也能赚工钱,但是贫困户们却不买账,都站街闲聊。于是他就在村口刷上了“别再闲玩大街站,捏橡皮泥把钱赚”的一条标语。把20多位“爱站街”的贫困户劝进“博智”,现在工资最多的每天能拿50元。
“扶志工程”扶出贫困户的“精气神”。 派驻金洼的扶贫工作队给何立荣盖了新房,牵来四只“扶贫山羊”。现在,何立荣是每天早晨6:00左右起床割草喂羊的勤快人。如今,4只山羊已繁衍出7只小羊。窈屁股不兴动弹的“大懒汉”,变成起床比鸡早的勤快人。
朱中树是肖庄镇朱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有冠心病、妻子患精神病,过去他总是唉声叹气、想死的心都有。2015年他以5000元租来外村一个冬暖大棚,种起辣椒。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彻底脱贫。
目前,肉羊养殖、山药种植、大棚蔬菜等已在34个省定贫困村初成产业,6647个贫困户全部在产业中找到位置,全县的贫困人口、贫困户由14794人6647户减至8956人4899户。根据扶贫规划,2016年底,34个省定贫困村将全部“摘帽”,所有扶贫对象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篇7
(一)定目标、定时间、定奖惩资金争取力度大。今年局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配合,采取“三定” 办法,截止6月30日止,争取国省扶贫移民资金8164.5万元,超目标任务5000万元的63.29%;完成固定资产入库6.15亿元,超目标任务9.9亿元的24.42%。
(二)领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走在前列。1-6月,市委5次召开常委会、7次全市脱贫攻坚动员大会、3次专题解剖推进会有力推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经常深入到扶贫第一线去,听民声、解民难。在领导的带领下,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目光盯着扶贫看,干部围绕扶贫干,资金围绕扶贫算,督查围绕扶贫转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我局主要做实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33个贫困村摘帽(其中一季度实地规划、制定脱贫方案,二季度启动项目实施,三季度完成16个村摘帽,四季度完成17个村摘帽)、17241名贫困人口减贫细化到乡镇(街道)、村(居)(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脱贫一批7561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批2527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7701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8166人)。全年计划投资5.3291亿元各类扶贫资金,截止6月30日止己完成各类扶贫资金3.06956 亿元(其中“七有” 项目巳完成投资1.056亿元,“五个一批” 己完成投资2.01356 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7.6%。
二是在全市49个重点贫困村成立扶贫互助社,落实产业扶持周转金980万元,与三家合作银行签订目标书,落实贫困户授信15200 户,信贷额度3.8 亿元,有力助推了贫困户减贫。
三是编报了今年笫一批财政专项扶贫40个村,总投资5147万元,各乡镇、村正按照规划实施,目前己完成26个村,预计使贫困人口纯收入增加1860元。
四是督促市级行业部门按“一低七有” 要求逐项对33个摘帽村规划并实施,目前己完成23个村,投入行业扶贫资金1.05亿元,占总额的71.54%。
五是加强督查督办工作。今年3月以来,市上成立3个督查暗访组,每月对乡镇、村抓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督办和通报,3次召开片区推进会议,有14个乡镇被通报、2名党委书记作检讨、1名党委书记被诫免6个月,使全市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5月底前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了贫困人口“六有” 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公开上网运行,我市现有贫困户19429户、54605名贫困人口。
七是组织力量,编制了142个省定贫困村、全市“十三五” 脱贫攻坚和移民后扶方案,得到省、南充主管部门好评。
八是创新了五种扶贫机制模式,使贫困户持续增收。
(三)按照政策和标准,做好了移民安置工作。今年1-6月,我局严格按照中、省、市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认真做好了沙溪航电364米高程蓄水省级检查和协调工作,拟定了部分改复建规划方案,完成了解元、五马水库5处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补偿移民资金109万元,确保库区和谐稳定。
(四)抓紧石滩水库避险解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我局争取全国第二批移民避险解困项目资金5203万元,在石滩、西山、老观等三个乡镇的四个村实施,搬迁移民群众575 户、1557人。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一民生工程,4-6月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做好了规划编制、地质钻探和设计预算等基础工作,力争7月份招标启动。同时完成移民后扶直发直补资金385万元,库区基金、移民解困及整村推进项目报帐750万元。
(五)坚持首问责任制,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今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和移民安置工作来信来访量大人多,为确保稳定,局采取领导分工负责制和来访首问责任制,按政策和程序接待来人来访110人次,办理各类案件11起,省委巡视组件6起,办结率达100%,回访率达90%,受访群众十分满意。
(六)扎实开展清单工作法,提升机关干部作风和单位形象。今年上半年局党组认真开展“两学一做” 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典型引导和廉政教育等主题活动,自始自终将清单工作法贯穿工作之中,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全局干部职工团结、勤政、清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局党组还规定了精准扶贫“十不准”, 局领导带头执行并与各科室、重点岗位和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
(一)抓班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我市要求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一年巩固提升,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达到小康。作为主抓该项工作的部门任务之艰巨、压力之
篇8
一、总体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扎实做好问题整改清零,问题全面清零、整改见底见效,根据督查反馈问题,镇上高度重视,真抓真改、立行立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台账,逐一整改落实,对账销号,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到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镇上成立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进度安排和督查落实;科级领导负责指导分管部门和所包村的整改工作;各村各单位是落实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建立整改报告机制,定期上报整改情况。建立巡视整改督查机制,镇纪委、镇党建办要把督促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
(二)突出目标导向,深化问题整改。镇上对存在的问题要全面认领,主动对号入座,认真分析研究,逐项整改落实,把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
(三)靠实工作责任,从严督查问责。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落实,镇级责任领导负责组织指导分管中心站所和单位开展整改工作,各村是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镇上不定时督促检查各村整改情况,对问题整改不力、敷衍应付和虚假整改的村和个人进行从严追责问责,务求整改工作实效。
二、问题整改情况
问题:部分群众存在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仍然认为“合作医疗”的问题,部分群众对异地就医备案政策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不了解。
整改措施及成效:一是强化政策宣传。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学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在弄懂学通的基础上结合入户帮扶和大走访的有利时机,通过与贫困群众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详细解读医保政策,逐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二是巩固宣讲成效。组织镇医保专干、包村成员、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卫生院医保专干、村医等人员,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医保政策入户宣讲,让群众搞清楚“参保如何办、得病找谁看,病重怎么转、费用如何报”等关键问题,进而将医保政策精准宣传到每个家庭。经镇医保专干、包村成员、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卫生院医保专干、村医等人员对我镇6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宣讲医保政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熟知了最新医保政策,清楚了异地就医备案政策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篇9
一、提高认识,增强主题志愿服务思想自觉
利用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乡村振兴青年论坛和党员大会等,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和脱贫攻坚大走访等重点工作,传达《“强三业 促增收 助脱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告》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助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深入涉农企业、产业扶贫基地及种养殖大户家中,指导涉农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工作,确保每名员工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提供最新惠农政策咨询和产业技术指导,推动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加强与涉农企业沟通衔接,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稳妥处理和化解问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二是助力春耕生产。组织干部职工战在“疫线”,为群众送去政策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抓好春耕生产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组织开展7次农资市场(农药、兽药、种子)检查,累计检查农资经销店31家,发现问题3起,责令整改3起。
篇10
一、强化收入组织,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2016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43097万元,同比增长13 %。紧盯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采取体制激励、专项支持等方式,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工业企业,培育壮大小微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通过经济增长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坚持“依法征收、强化监管,依法减免、强化服务”的原则,增添措施、强化征管,确保税收和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努力完成预期收入目标任务。
二、加强项目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认真研判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水利、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和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等资金投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安排项目工作经费2000万元,做深、做细、做优项目的储备、申报、立项等工作,加大力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省委10个专项扶贫方案、省财政厅“1+4+4”财政扶贫等政策体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三、加强财金互动,积极争取金融支持
推进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财政继续建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农业担保基金、小微企业与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金、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专项信贷风险补偿金等共计3000万元,防范信贷风险。充分发挥红峰公司、力迅公司等企业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的中长期贷款,缓解筹资压力,支持经济发展。
四、转变投入方式,大力撬动社会资本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以奖代补、基金引导、风险补偿”等方式,积极推广运用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大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
五、加大脱贫投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坚持“规划引领,到村到户;群众主体,政府奖补;因地制宜,分类保障”的投入原则,分门别类测算“五个一批”资金需求,集中投入打好157个贫困村“整体战”,成片消除贫困;分散投入打好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歼灭战”,定点消除贫困。全额保障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六、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按照规定推进财政事项报告及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对惠农补贴、涉农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和腐败案件,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继续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