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国内 生态旅游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3-02

1 研究背景

旅游业可能是当今潜在影响最大而且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由社会和自然科学家倡导的“生态旅游”可能是有效保护目的地社会和自然世界免遭破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的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开始正式出现“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直至2000年研究开始多起来。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数据来源

国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数量不多,《旅游学刊》是国内创刊最早的旅游类学术期刊,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水平和发展动向。本文的检索范围是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的《旅游学刊》,使用的检索工具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题名”作为检索项,“生态旅游”作为关键词,得到文献36篇,因本文是研究国内的生态旅游,所以排除研究国外的文章4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32篇。本文主要对这32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3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分类

笔者对得到的32篇有效文献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出对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发展研究、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三个方面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研究最多,其次是基础性研究,而对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却很少。

3.1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特征、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上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问题的研究出现“宽”“泛”“乱”“浅”的局面。2007年,吴楚材、吴章文等估计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1]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业界基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有学者提出“对生态旅游的严格定义需要使用一些可测量的参数去界定什么是生态旅游。”

3.2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主要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经营管理、现今的开发模式、面临的问题以及基于生态旅游原理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等。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瓶颈”境地。2005年,李天元认为,所谓生态旅游市场其实只是整体旅游市场当中的一个亚类或细分市场。[2]对于如何估价我国旅游业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包括入境生态旅游市场和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统计和调研。例如,2004年,杨桂华认为,在生态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责任关系上,将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置于同一协调的系统,构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3]

3.3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包含生态旅游区分区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开发潜力评价、评价因素等,目前的研究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或者建立的标准体系无法实际开展。2006年,刘静艳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共生界面的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矛盾运动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2007年,徐红罡、杨彦锋认为,标准的权威性极端重要,现有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普遍面临旅游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现今,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其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

4 现有研究的不足

4.1 研究广泛,内容失衡

从检索到的文献去分析,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的数量来看,学术界和业界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研究的文献成果数量大增,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如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生态旅游资源的归类评价、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阐述过多,而对其他基础性、专业性的问题,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认证指标体系、生态资源等级评估等鲜有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2002年,赵新民认为目前就是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不深。具体讲,什么旅游产品是属于生态旅游的范围?哪些资源现在可以开发,哪些资源目前还不宜开发?对能够开发的资源,应开发到什么程度等等。对这些问题未能澄清,导致了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4.2 研究方法,定性偏多

从筛选得到的文献来看,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偏向定性研究,通过定量的研究少之又少。定性描述占76%,数理统计占18%,采用模型构造和3S(RS、GPS、GIS)技术的仅占6%。如2004年全华分析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方面,研究方法会定性研究-定位研究-实验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4.3 指标体系,建立困难

认证标准是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灵魂,目前流行的认证标准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表现的标准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由于制定这两类标准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标准评估模式在成本、效果以及标识授予方面的差异。对此,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如,2007年徐红罡指出,需要发挥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引导与规范的功能,这决定了不能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有将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将环境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从旅游动机、旅游目的、旅游市场出发进行研究,才能将生态旅游落到实处,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使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目标。

5 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仍旧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要点。目前,我国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也没有生态旅游示范点和能实际操作的认证体系。所以,对生态旅游定义、认证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生态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是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实践视角;理解误区

一、生态旅游

目前,在学术界“生态旅游”的定义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的。

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以后20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

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种(彭晓娇 2009)。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去旅行”。(二)生态旅游学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对生态旅游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旅游活动。(五)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六)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 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七)郭舒(2002)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本质属性应从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它的主体应该是旅游地;对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归纳,应是在生态旅游本质的规定下进行,其所描述的应该是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不应该同时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3):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九)卢小丽等(2006)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槊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十)吴楚材等(2007)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提炼四个生态旅游核心标准:即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文化性的体验、当地社区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的关系

1.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

在规模经济驱动下,大众旅游以其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大批量的销售形式成为的旅游热点。大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却给接待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代名词,受到诸多批判,人们开始探讨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众型旅游。选择性旅游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成为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是相对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而言的一组产品簇,它突出体现了环境意识和小规模开发,是由当地人掌握、具有自觉价值意识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为当地社区带来利益并具可持续性(肖小玉等 2010)。

总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与大众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将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的相互关系描述为一个全集表示旅游,两个子集分别表示为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而且这两个子集互补的关系(图1)。

2.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

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识,从适应阶段的理念看来,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更科学、更客观的理性旅游阶段理念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李燕琴 2006)。如今部分大众旅游景区,利用建设栈道等旅游游憩系统,进行有益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小对旅游景区的破坏,同时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还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保护中来,这符合本文关于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生态旅游没有实质性的理由不成为一种大众旅游方式。所以大众旅游的一些部分应该要包含到生态旅游之中(图2)。

摘 要: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有关界定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更具本质规定性的生态旅游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分析了理论中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得出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理解误区的有关分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实践视角;理解误区

一、生态旅游

目前,在学术界“生态旅游”的定义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的。

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以后20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

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已有200余种(彭晓娇 2009)。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包括:

(一)海克托・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1987)提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去旅行”。(二)生态旅游学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三)1993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上对生态旅游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地域文化。(四)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旅游活动。(五)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六)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 A.Fennell)(1999)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七)郭舒(2002)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本质属性应从旅游者角度定;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它的主体应该是旅游地;对生态旅游基本特征的归纳,应是在生态旅游本质的规定下进行,其所描述的应该是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不应该同时包括旅游地的某些特征。(八)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3):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九)卢小丽等(2006)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槊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十)吴楚材等(2007)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提炼四个生态旅游核心标准:即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文化性的体验、当地社区受益、以及要求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的关系

1.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

在规模经济驱动下,大众旅游以其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大批量的销售形式成为的旅游热点。大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却给接待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代名词,受到诸多批判,人们开始探讨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以取代大众型旅游。选择性旅游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成为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旅游方式。

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是相对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而言的一组产品簇,它突出体现了环境意识和小规模开发,是由当地人掌握、具有自觉价值意识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为当地社区带来利益并具可持续性(肖小玉等 2010)。

总之,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它不能与大众旅游相互交叉,所以可以将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的相互关系描述为一个全集表示旅游,两个子集分别表示为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而且这两个子集互补的关系(图1)。

2.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

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源于替代性旅游的意识,从适应阶段的理念看来,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是互相排斥的旅游方式。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更科学、更客观的理性旅游阶段理念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李燕琴 2006)。如今部分大众旅游景区,利用建设栈道等旅游游憩系统,进行有益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小对旅游景区的破坏,同时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还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保护中来,这符合本文关于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生态旅游没有实质性的理由不成为一种大众旅游方式。所以大众旅游的一些部分应该要包含到生态旅游之中(图2)。

4.游客生态保护意识较差

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如随乎乱扔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垃圾,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旅游景区的有关游览规定的违章活动行为,如乱攀乱爬,乱涂乱刻乱画,越位游览,违章拍照,违章采集,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袭击动物、捕杀动物等。

特别是在生态旅游区内,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例如,现在“驴友”这个词快要成为破坏环境,不珍惜生命的代名词。以油菜花引来大批游客的绿江被称为北方香格里拉,吸引了很多的驴友前来观赏。露营的驴友在酒足饭饱之后,都会留下满地的啤酒瓶子、饮料瓶子、塑料袋等垃圾。很多游客看到油菜花海都忍不住拍摄欲望,一小部分游客会跑到油菜花海中照相,不少油菜花都被踩倒了(王琦 2012)。

(三)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可持续旅游关系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得出在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有些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因此,图5能被修改为一个生态旅游的领域,包括了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的可持续性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大众旅游。

参考文献:

[1]戴维・A.芬内尔. 生态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David Weaver. Ecotourism[M]. John Wiley&Sons Australia, Ltd. 2001.

[3]葛安新,杨瑞峰. 关于生态旅游实践的反思[J],陕西林业,2004(6).

[4]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

[5]李燕琴. 生态旅游游客行为与游客管理研究[M].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6]刘.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J]. 商业文化,2011(9).

[7]牛然,李学东.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999年至今国内生态旅游文献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8]彭晓娇. 生态旅游概念探究[J]. 传承,2009(7).

[9]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

[10]王琦. 驴友乱丢垃圾,北方香格里拉绿江环境遭破坏[EB/OL].http:// /20120626/n346522559.shtml.

[11]肖小玉,曾小玲,吴欢强. 基于Alternative Tourism概念综述的替代性旅游发展探讨[J]. 网络财富, 2010(8).

篇3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科学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会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199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2000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二)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1995年1月8日至19日,中国旅游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96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年为生态环境年,全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如: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0多万人次和80年代末期的1000多万人次,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森林公园的客流量比1994年猛增30%,现在年接待游人达5000多万人次,2000年,我国森林旅游者将近1亿人次。我国已有各类森林公园87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92处,全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

(三)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蓬莱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蓬莱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别是在经过连续七年的“黄金周”后,观光旅游已经达到了成熟期。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规划设计起点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规划建设和市场促销等方面明显滞后于观光旅游。目前,仅有蓬莱阁西苑、兴瑞庄园、田横山文化公园等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经过初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生态旅游景区(点)。但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规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与生态旅游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例,据统计,2004年西苑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仅为21000人次,与蓬莱市全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极不相称。田横山文化公园作为我市唯一的开发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园,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我市当地居民的休闲、观光等方面的需要,尽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经济效益方面与投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现有的重点生态旅游资源: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艾山位于蓬莱市境内南端,距蓬莱市区42.6公里,海拔814米,是蓬莱境内最高峰。山峰挺拔峻峭,远望如笔架,山脉东西走向,山脊奇峰罗列,晴日登顶远眺,可望蓬莱、龙口、栖霞三市概貌和渤黄二海风光。山坡上林木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1949年4月成立艾山林场,面积4591亩,树种包括刺槐、赤松、黑松、落叶松、板栗、苹果、核桃等,森林覆盖率84.6%。1991年,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2004年底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艾山北麓有尼姑庵和八路军兵器厂遗址,此外还有扁担石、蜂窝石、靴子石、通天神水等景点。场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闲,花香鸟语,气息宜人,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游览。该区域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温泉,是开展登山观光、攀岩探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活动的绝佳区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兴瑞庄园: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位于蓬莱市经济开发区,沿渤、黄海交汇处黄金海岸而建,东邻蓬莱新港,西望蓬莱仙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该产业园建于1998年,是集农产品种植、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园,以高效、特色、高科技三大特点著称,重点向游客推出山林野趣休闲游、水上游乐健身游和农业观光游等项目。兴瑞庄园是蓬莱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下属的四个经营实体之一,占地面积300多亩,庄园内主要景点有潘华楼、小天使、石铺路、鸳鸯浴池、连心河、日式沙疗浴池、爱心桥、泉(钱)涌、八卦池、海仙桥、垂钓水寨、怡情村等,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独具特色。

3、蓬莱阁西苑景区:位于蓬莱阁西1公里的龙首山区。龙首山以山巅酷似龙首、山脊起伏盘蜒、形同巨龙腾动而得名。龙首山海拔115米,山区北麓面积360亩,北依渤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林木青葱、花草繁盛,海淮幽静,空气清新,野生鸟群盘旋鸣唱,是一方理想的度假旅游之地。1995年以来,市政府加大投入,依山势先后建起了狩猎谷、水帘洞、动物园、渔人村、动物表演场、鸟语林等景点,初步形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

4、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丹崖山西侧,距蓬莱城2.5公里,因其位处渤海海峡登州一侧,亦称“登州岬”;又因其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故又名老北山。山上建有灯塔,与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渤二海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田横山海拔72米,东南与丹崖山相联,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山阴因受浪涛冲刷,岩破石穿,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田横山为秦末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名之。明、清两代设有炮台,皆存有遗迹。1987年,田横山辟为旅游公园,陆续兴建海上观光客运索道、全周影院、田横山栈道等景点。

5、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葡萄及葡萄酒业是蓬莱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蓬莱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左右。蓬莱市将旅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旅游观光大道两侧规划了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廊。

6、温石汤温泉:温石汤温泉位于蓬莱市南34公里村里集镇温石汤村,距艾崮山风景区10公里。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50—52度,昼夜流量1000立方米。温泉水质晶莹清澈,光洁,泉水中含有丰富的氟、氯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冬浴暖,夏浴爽,去污解乏,疗伤止痒,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明显疗效,常浴温泉水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润肤、美容大有裨益。

7、生态谷:为实现蓬莱海滨度假旅游优势与艾山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优势的有效连接,市政府斥资在二者之间的山谷中规划打造了一条生态旅游专用通道,即“生态谷”,实现了南北两大度假旅游区域的直线贯通。生态谷长约50公里,两侧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美化,并建有休憩宾舍小品等,在绿化带外有许多可供游人亲自采摘的果品种植林,别有一番风情。

8、蓬莱村:蓬莱村景区占地230亩,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景区“一池三山”汇集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南方私家园林之秀为一体,表现出道家的思想精华,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书画艺术、诗词歌赋、古典建筑等文化系统工程,同时也俱备餐饮、娱乐、休闲、会务、度假等功能。

(二)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艾山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海滨沙滩等,又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蓬莱村、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兴瑞庄园等。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和在建的蓬莱村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太少。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

由于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蓬莱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而这两处景区都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3、宣传促销力度不强,参与者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旅游热点。

我市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但拥有每年大约200万人次的游客市场,以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新老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这与我们近几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向,宣传促销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对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和八仙过海口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蓬莱阁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等已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4、交通不便,无旅游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蓬莱市城区普遍较远,最近的田横山文化公园和蓬莱阁西苑距离市中心也有五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有50公里之遥。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作为蓬莱境内的第一山,艾山之名、艾山之美,相信很多蓬莱人都有所耳闻,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艾山的旖旎风光呢?有许多人想去,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则耗时耗力,而目前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人气。同艾山相比,距离城区较近的蓬莱阁西苑和田横山公园则要好一些。随着摩托车在家庭中的普及,城区居民驾摩托车到这两个景点休闲游览更经济实惠。可见,交通问题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同时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政府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四大生态旅游板块:东部以十八公里葡萄长廊为中心,结合卧虎山森林公园组成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南部以艾山国家森公园为中心,结合大刘家水库水上游乐、温石汤温泉康疗组成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西部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中心,结合田横山文化公园和主题乐园组成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北部以蓬莱村为中心,结合兴瑞庄园、海上观光、海市蜃楼组成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形成东西部以烟蓬观光大道和海滨观光大道为连接、南北部以“生态谷”旅游专用通道为连接的生态旅游总体格局。具体内容为:

1、东部: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

利用现有的烟蓬大道两侧的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规划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带。将葡萄酒厂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观光者充分领略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呼吸到田间自然清新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观光者现场讲解葡萄酒加工酿造工艺,宣传葡萄酒丰厚的历史背景知识,同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可以同世界名酒相媲美的国产佳酿。既可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为企业发展创造商机,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生态建设,葡萄加工,娱乐饮食”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保护性开发建设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卧虎山森林公园。公园建设遵循“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突出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多功能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山野情趣,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旅游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近郊森林公园。在不破坏整体风格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公园可规划为森林游览区、游乐野营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分区,丰富和完善公园的生态旅游接待功能。

2、南部: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

艾山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刘家水库、温石汤温泉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规划为三大功能区: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区内游览、区外居住”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内进行整体规划,并按功能进行分区。可分为登山游览区、体育运动区、科普教育区、红色旅游区、野营体验区、休憩服务区等,时机成熟时进行分片开发,形成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体育运动、探险、休憩、摄影、作画、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

(2)温泉康疗区:

在温泉所在地温石汤村或其附近,规划建设一处休闲度假村。其功能分区为:

A、温泉疗养区:建设水疗楼一座,可开设多个浴种,如中药浴、桑拿浴、冲浪浴等。在用温泉理疗的同时,还可与光疗、磁疗、电疗及针灸、按摩等多种理疗方法配合,为游客去疾消疲。

B、康乐度假区:建设温泉休闲别墅、温泉公寓酒店、全循环天然温泉泳池。整修原有的荷塘池,并建设一些与环境相协调的游憩建筑、平台和眺望建筑小品,使游客在享受理疗减压的同时,又可休闲观光。

C、配套服务区:根据康乐度假的需要,建设保龄球馆、网球场、商场购物、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3)水上运动区:

利用大刘家水库开发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进行垂钓、划船、摩托艇、皮划艇、渔家乐等水上娱乐活动。同时,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高品位的绿化美化,打造一个青山绿水的旅游胜地。

3:西部: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该板块内的蓬莱阁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处于旅游度假区内,距离城区较近,是本地居民闲暇时休闲观光的主要选择景点,地理位置相对具有优势。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目前这两个景点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并各有特点。蓬莱阁西苑花草繁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另有一个小型动物园,深受青少年旅游者的喜爱。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田横山上,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南面则绿树环抱,绿草茵茵,品位高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完美结合,是中老年朋友休闲健身的首选。但这两个景点共同的缺陷都是以休闲观光为主,功能比较相似,如果没有适当的连结点,两者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关系。这个连结点应该是功能与这两个景点功能不同,位置介于二者之间而更靠近于蓬莱阁西苑。因此,在蓬莱阁西苑东部建设一处以游客参与互动为题材的、以游乐项目为主的现代游乐园是必要的,以增强该板块的动感,从而使该板块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动静结合的主题乐园,游人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各个区域去游玩。

4、北部: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蓬莱村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市旅游业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而兴瑞庄园景点经过数年的发展,虽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旅游接待能力,但在旅游经营方面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除了距离城区较远的因素之外,自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热点项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蓬莱村项目的出现,将有效地缩短兴瑞庄园与城区的距离。如果兴瑞庄园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旅游功能,两个风格迥异的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在该区域内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另外,如果再结合该区域沿海海面的海上观光、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该板块必将成为我市生态旅游的热点区域。

(二)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实生态旅游更应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野炊、野营、体育等。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日游”或“二日游”,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如果不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门的普遍重视,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我们应该借助“人间仙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同时结合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四)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生态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五、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严肃的科学性,不合理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一时发展。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

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实际上,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不可否认,我市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市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半岛型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登山探险游、动植物观赏游、海滨度假观光游、农业观光游和温泉康疗等专项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篇4

【文章摘要】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建设大湘南承接产业示范区的背景下,通过对衡阳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存在问题与矛盾的分析,探索衡阳绿色经济的发展总体思路与模式,对衡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湖南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经济;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

1 发展绿色经济在湖南省四化两型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提高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湖南省四大区域板块: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为加快湖南省“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进程,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的战略构想,走一条不以牺牲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两型”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21世纪以来,湖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各种资源消耗过快,排碳量日益增多,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三大重金属污染区,目前湖南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和严重不足的环境承载能力。绿色经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湖南省率先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与当前“五位一体”相适应,湖南各地应上下一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

2 衡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衡阳市经济发展现状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面积15310平方公里,山地占总面积的21%,丘陵占27%,岗地占27%,平原占21%,水面占4%,人口 780万,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南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和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京广、湘桂、武广高铁、湘桂高铁、安张衡高铁等5条铁路、1个机场、8条高速公路在衡阳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常宁的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农副产品资源品种丰富,这为衡阳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近10年来,衡阳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已有富士康、欧姆龙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钢衡重等17家央企、广发和民生等30多家金融、保险、证券机构落户衡阳。衡阳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产总值从2000年324亿元发展到2013年2169亿元,形成现代装备制造、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矿产品开发和加工、新型能源、食品和医药加工、现代物流6大主导产业群,同时旅游经济、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衡阳经济社会已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2.2 衡阳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在建设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难度逐渐加大。一是农业发展模式转变较慢。衡阳市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市,而不是农业强市,农业生产方式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粗放经营的外延增长模式为主,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2000年以来,衡阳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内部结构却不合理,电子产业、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矿产品开发等资源型、来料加工简单装配工业占比重较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较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子不快。三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而金融业、信息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主要是南岳旅游市场,其他各景点未形成规模效益,缺乏整体规划,现代服务意识不强。

2.2.2 资源消耗快、环境污染压力大

承接珠三角产业战略转移的背景下,转移多是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衡阳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建设的步伐。一是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衡阳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耕地面积占用情况日渐增多,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较快,湘江、蒸水、耒水等河流的水质污染严重,水口山有色金属、耒阳煤炭资源虽然储量较为充足,但过度开采,且开采不完全,造成资源浪费,此类不可再生资源终会枯竭。二是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由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长期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衡阳已是湖南省三大重金属污染区之一,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

3 “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衡阳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

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衡阳如何通过实现绿色经济的转型,抓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生态农业

衡阳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下,衡阳市应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以土地流转政策为纽带的一系列农业产业政策、农村经济管理政策,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制度保障,依靠多样化的农业资源,实施一批生态农业重点工程:如常宁油茶工程、祁东县黄花菜工程、市效生态农业休闲一体化工程、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工程等,建设一批种植业、果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扩大生态农业范围。通过一系列财税政策扶持衡阳玉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探索城乡统筹与城乡互助的有机结合实践,引导城市群体投资农业,尝试成立城乡合作社,搭建一条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促进城乡一。

4 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1 生态工业

2013年衡阳市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47.9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1%,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衡阳交通基础日趋完善,衡阳工业化进程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衡阳工业自身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比重依然较大,必须将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衡阳绿色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走知识化、集约化、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绿色工业发展新路子,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充分利用重点骨干企业已推出的一批双高产品,如世界最大口径无缝钢管、国际领先的井下铲运机、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湘江牌”机油泵、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等40 多个“衡阳制造”产品,发展下游深加工制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出台系列以财税政策为核心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建设,加快常宁水口山、耒阳等资源型城镇的产业转型,打造一条有色金属、煤炭和再生资源领域的循环产业链,形成一个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工业体系。同时,支持企业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医药等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4.2 绿色旅游

衡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南岳衡山享誉全球,随着衡阳南岳机场、湘桂高铁的开通,应加快配套的各项基础设置建设和人员的培训,提高现代服务意识,吸引海内外游客。而作为衡阳本地生态旅游市场,主要以周末休闲观光为主,以占绝大多数人口的中低收入阶层为目标顾客,鼓励重复消费,整合生态旅游景区 (景点)线路,形成生态旅游一体化功能分区,重点打造耒阳蔡伦竹海、常宁天堂山、庙前财神洞、中国印山、祁东四明山、王船山故居、雨母山生态农场等一批森林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具有衡阳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旅游、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衡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楠,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商丘市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探析,区域经济,2013,1

[2]王丽,中部地区绿色经济转型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3,2

[3]张荣,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经济发展观众研究,硕士论文,2012,5

篇5

摘要分析了贵阳市南明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现状与特征,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思路与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现状;贵州贵阳;南明区

2009年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乌当区永乐乡划入南明区后,南明区土地资源面积由原来的85.4km2扩大到209.34 km2。南明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菜、果、花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转变传统农业思维方式,用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促进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1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南明区在区位、交通、资源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是省委办公所在地,全省、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南接小河区,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2009年乌当区永乐乡、花溪区小碧乡划归南明区后,全区总面积209.34km2,辖4个乡和1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约75万人。年平均气温15.3℃,全区年均降雨量1 174.7 mm,无霜期270d以上,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南明区种植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小碧4个乡,2009年有耕地面积1 834.5hm2,农业人口56 486人。2008年(包括永乐、小碧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2 394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4%,人均收入5694元,其中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3 551.5hm2(次),总产量116 665t,果树栽种面积769.5hm2,总产量7 122.6t。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逐年减少,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大。在几年的发展中,南明区城郊突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果蔬产业,努力打造品牌,初步形成了城郊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1.1果、蔬产业催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km,距乌当区政府驻地新添寨24km,离贵阳机场9km,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市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全乡总面积59.6km2,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乐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全乡共3 088户,总人口12 043人。耕地面积812.1hm2,其中专业菜地241.9hm2,粮区菜地466.7hm2,年复种面积1 800hm2(次),年产蔬菜6.45万t,外销4.8万t;有果园637.5 hm2,年产水果超过6 100t;有莲藕基地66.7hm2,年产量达1 750t。建成了占地1.76hm2的果蔬批发市场,日交易量淡季达150t,旺季可达250t以上。辖区内有风景秀丽的石笋沟水库风景区、石塘小山峡、罗吏大古钟、永乐古堡遗址、清礼部尚书李端芬墓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苗族二月场”、“布依六月六”等民族风情文化节,有“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随着永乐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悄然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永乐乡2008年也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2特色蔬菜休闲观光促进生态农业

南明区有莲藕基地66.7hm2,是贵阳市最具规模和特色的蔬菜基地和生态旅游好去处。荷花具备景观、文化、生态、食饮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及功能,受到成千上万游人的青睐,并成为农业生态旅游中的一枝独秀,且莲藕上市给当地群众带来可喜收入。农户通过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辖区内现在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有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也有20多户。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使南明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的城市田园风光。

2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障碍较多,推广力量不足

全区虽然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技推广机构,但是由于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很难将农业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当中,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仍主导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发展生态农业所要求的操作规程理解能力低,尤其是一些立体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农村中难以推广实施。另外,2009年永乐乡和小碧乡划入南明区,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66.7hm2增加到1 833.3hm2,农技推广部门工作量增大很多,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科技服务质量的提高。

2.2常规农业比重过高,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小碧乡,山地多,且主要从事以玉米、水稻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以粗放式种植方式为主对管理技术要求较低,因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较低。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果、菜等作物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因而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相对滞后。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滞后,抗御病虫草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手段缺乏,导致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能明显提高。

2.3城市扩建导致城郊蔬菜面积萎缩

主要表现在后巢、云关乡,两乡地处贵阳市城郊接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逐年增多,而这些被征用的菜地大部分是基础设施较好的坝子地,导致全区菜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生产规模急剧缩减,对该区蔬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3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强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南明、生态南明、和谐南明”的战略思路,按照“规模强菜、质量(标准)立菜、科技兴菜、筑菜外运”的指导思想,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3.1合理规划,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

按照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要求,制定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争取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创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态基地。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农民对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认识,进一步优化粮、果、经作物种植比例,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群众加大发展效益好的果、菜、花卉苗木等潜力产业。努力减少重点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创优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并举。

3.2抓生态文明城区和文化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寨整治,提高村民素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发展主题,以打造“永乐乡桃文化品牌”为发展目标,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或旅游协会),创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李端棻墓址、永乐古堡、罗吏古钟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桃园文化和李端棻历史名人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永乐乡村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

 

3.3以永乐乡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

以永乐乡为中心,永乐果蔬批发市场为平台,建立666.7 hm2蔬菜基地,辐射到小碧乡和龙里县猫场、洗马等乡镇,实现年外销蔬菜4.5万t以上,并逐年递增。建立优质果园666.7 hm2,其中优质艳红桃基地300hm2,中华寿桃基地66.7hm2,其他水果300hm2,年产量6 000t;同时,建立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等项目基地。以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为平台,做大做强“永”牌艳红桃和“黔山牌”蔬菜,发展成为“万亩桃园”、“万亩菜园”的生态农业。

4南明区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

4.1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把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到乡镇村,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网络机构,形成“区—乡—村—农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使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前有功能齐备的规划、产业选择指导和产业效果分析预测服务,减少投产的盲目性[1]。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阶段、各环节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生产安全。产出成品后,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引导销售,确保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实现。

4.2全面提升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以永乐的果园、菜园为载体,大力推进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桃树等项目基地建设[2],打造“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等有利条件,建设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公司,切实推进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4.3大力发展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目标,对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为养殖小区或周边农户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猪-沼-果”、“猪-沼-菜”以及大中型沼气建设生态模式[3]。

4.4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实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万亩果园”和“万亩蔬菜”基地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用物理技术防治虫害,最大限度减少常规农药的使用。全面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4.5加强生态农业从业主体培训

发展生态农业,主体是农民[4]。一要组织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二要推行农业生产“零距离”指导,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要多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培训,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着力实施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致富的“双带”工程。三要组织乡、村干部到外省和周边县参观学习外地的工作经验。

5参考文献

[1] 李家虎,宋松岩,白耕勤.浅谈我省生态农业的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1989(4):18-20.

[2] 李风琦,曹建华,朱再昱,等.江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12):127-130.

篇6

赤水河流域气候类型

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降水量大的特点。赤水河流域是目前世界上酿造名白酒最多的流域,赤水河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自然景观最美、革命历史最悠久的河流之一,是长江流域唯一没有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干流,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全球意义,地位十分重要。

2白酒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

2.1白酒工业产值

据初步统计,贵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有1400家,白酒产能达到40万kL,其中酱香型白酒产能约30万kL,现行白酒产量占贵州省的85%以上;现有贵州茅台酒和仁怀、习水、金沙、七星关区、赤水等白酒产业园区,培育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白酒品牌。2012年,白酒业经济产值达319.89亿元,占流域GDP的53.3%,在白酒产业集聚区仁怀市这一比重高达65.4%,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对人均GDP的贡献

人均GDP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综合指标。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评价和比较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2012年流域各县市统计年鉴统计(102个乡镇),流域内人均GDP为1.60万元,基本达到同期贵州省平均水平,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3.50万元)的45.7%。上游七星关、大方、金沙人均GDP为1.13万元;下游习水、赤水人均GDP仅1.09万元;中游仁怀、遵义、桐梓人均GDP达2.53万元,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作为白酒产业集聚区,中游是流域内经济发展最好区域,流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与白酒工业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2.3对产业结构影响

流域国内生产总值为600.17亿元,三类产业产值结构比为14.2∶53.3∶32.5。其中,流域白酒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90%以上,基本接近第二产业值。第一产业较贵州省(12.7∶40.9∶46.4)高1.5%,较全国(10.0∶46.6∶43.4)高4.2%;第二产业已超过贵州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不同区域来看,流域上游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较为贫困,产业结构比为30.1∶39.4∶30.5。中游因特殊的水质与气候环境,白酒酿造业发达,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比为6.1∶63.1∶30.8。下游区随着赤水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比为14.8∶44.6∶40.6,但与全国相比仍有10年的差距。

3白酒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3.1流域水量逐年减小

赤水河流域贵州境内设置有赤水河站(入境)、茅台站(中游)、赤水站(出境)3个水文站。根据监测数据,2009~2011年各个断面年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23.7%、34.6%和37.1%。急剧减少出现在2010~2011年。与2010年相比较,2011年入境赤水河站年平均流量减少13.7m3/s,减少34.9%;茅台站年平均流量减少30.1m3/s,减少36.9%;出境赤水站年平均流量减少80.1m3/s,减少39.0%。由此可看出,受降雨减少等因素影响,上游来水量在减少;但从茅台站开始水量减少幅度明显增大,茅台站到出境之间白酒工业取水对水量减少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3.2水质变差

根据赤水河干流设置的8个水质监测,采用2012年平均水质数据(由贵州省环保厅提供),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各断面水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COD值、氨氮、总磷均达到规定表水功能区划的水功能要求,但总磷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上游清水浦断面浓度最高,而随着河流流至茅台河段,总氮超标量呈减少趋势,这得益于河流自净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反映该河段总氮污染主要源于云南和四川。同时,贵州境内坡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施用的化肥部分“顺坡而下”进入了赤水河,可能致使水体大部分总氮超标。

3.3白酒产业自身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

根据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白酒产量要达到80万kL,赤水河流域为白酒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届时从赤水河年取水量将达3200万t,新增废水2560万t;即使污水100%达标排放,到2015年也将新增排放COD2560t、氨氮384t;2020年将排放COD4320t、氨氮648t,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非常惊人。到2020年,白酒产量规划达到135万kL,从赤水河年取水量为5400万t,产生废水4320万t。赤水河白酒工业生产用水高峰时间集中在每年8~10月,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在平均流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在这3个月,赤水河流量的1/3要被取走。水量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急减,而污染物排放增加,流域水质必定超标,水环境必将遭受严重污染。

4可持续发展方式与布局

4.1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排污空间

水质水量作为赤水河白酒工业发展的基础,是白酒产量和品质的保障。应加强流域水资源支配和管理,限定不同河段取水口位置和数量,推行取水收费制度;在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下,划定流量安全阈值作为红线,合理分配取水量及安排取水时段;加强白酒工业污染物排放管理,规范排污口位置、数量,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制;推行污染物排放空间权限管理与控制监管,根据不同河段水环境质量目标、环境容量、污染状况,推算出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将其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污权空间,并分配到流域内各县(市、区),再分配到辖区各企业,形成“流域整体-区域-企业”一体化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模式。同时,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取水收费和排污权交易收益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补偿。

4.2发展白酒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

赤水河流域以贵州茅台为领导品牌的优质酱香型白酒,在国内外赢得美誉,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总体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链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缺失白酒产区的文化,极易受突发性事件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依托白酒工业园区、旅游园区、农业园区等工程建设,将白酒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实现三产业联动,以“白酒产业激活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促进白酒产业”的内生循环,大幅拉动当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在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健康酒”的背景下,赋予不同白酒以鲜明的品质特色和文化个性,使白酒成为生态、文化、服务等产业价值的重要载体。

4.3合理整合生产要素,构建白酒产业集群

以“国酒茅台”为龙头,带动习酒、金沙回沙酒、茅台迎宾酒等系列优质白酒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参股控股、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流域内白酒企业,培育一批重点品牌和核心企业,带动酱香型白酒的全面发展,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仁怀国家名优白酒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习水白酒工业园等园区基础上,带动与白酒产业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物流、商贸、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强大配套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4.4流域整体产业发展布局

篇7

(1.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06;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低碳排放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旅游业绝不能置身事外。文章采用了综合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结合国内学者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及烟台市发展低碳旅游的紧迫性。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购物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烟台市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旅游业低碳发展和低碳城市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低碳旅游;低碳排放;低碳城市建设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8

低碳城市的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烟台市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旅游城市,在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树立城市旅游形象时,发展低碳旅游已成为一个重要手段。

一、关于低碳旅游的国内外综述

(一)国外研究历程

2003年,英政府《我们的能源未来——构筑低碳经济》白皮书,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能源持续发展利用的关系。2007年,英国贸工部了题为《迎接能源挑战》(“Meet Energy Challenges”)的新能源白皮书,这是在2006年“能源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把二氧化碳是英国面临的最大能源问题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之上。在白皮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发展低碳经济抑制碳排放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但随着旅游业在英国本土和全球的持续发展,英政府一直关心的碳排放问题在旅游业发展中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2008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是——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世界旅游组织了《气候变化与旅游:应对全球性的挑战》,阐述了旅游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旅游业的低碳减排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随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旅游组织又提出了《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缓解:框架、工具与实践》,明确指出旅游业要走低碳发展之路。

2007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国际会议,使旅游碳排放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达沃斯宣言》的,人们对旅游碳排放问题的讨论达到了一个新的。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世界经济论坛呈递了由世界旅游组织等行业机构合作研究的《迈向低碳旅游业》的报告,全球旅游界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出了一致声音,论述了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应采取长期行动的部分计划,预示了旅游业将在绿色经济的转型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2010年,旅游碳排放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国际旅游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碳排放问题在旅游交通碳排放、旅游目的地碳排放(包括旅游地内部、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几方面)、碳排放税等方面也对低碳旅游做了一定的研究,对我国学者研究低碳旅游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国内研究历程

中国关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较之于国外都要晚,而对于低碳旅游的真正关注与发展研究则要更晚一些。与之相关的

参考文献很少,且大多来自于报刊和新闻报道、会议摘要。

从2009年5月开始,以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的《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为标志,开创了低碳旅游研究的先河。在文章中作者不仅给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还从饮食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此后,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低碳的关注度迅速升温,与之相关的文章也迅速增多,并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1月到达了一个小高峰。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发现,从2009年5月至今,关于低碳旅游方面的文章已超过500篇。

但从国内学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人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意义、实现路径以及低碳旅游与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等表层上,且大多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泛泛而论,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虽然其中不乏有对成功案例的解读,如刘啸(2010)针对北京郊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低碳旅游发展理想模式[1];焦瑞、陈秋宇(2011)针对九寨沟的成功个案,对我国全面推行低碳旅游提出了一定的建议[2],但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能深入分析的毕竟少之又少。也有学者翻译并引入了很多外国学者的观点,但也仅仅停留在对外国观点的介绍和引入层面,并未结合中国实际给出实施低碳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对低碳旅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后来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以某一城市和某一自然保护区、某一景区为例的实证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纵向分析的重要性。但人们研究的角度还停留在现有问题上,对定量研究缺乏系统认识和分析,找不到新的问题切入点。简而言之,对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

关于烟台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研究,至今未见专门的学术论文,由此可见,低碳旅游城市的针对性研究还有大片空白。

二、低碳旅游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增长势头猛烈的一个行业,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如果发展不当,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样也会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因此,低碳旅游的倡导和贯彻执行势在必行。

(一)旅游业是我国不可忽视的碳排放行业

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等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0年为例,整个旅游业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一亿吨(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住宿和活动3个方面),占人类活动所有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到了5%[3],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4]。据国家旅游局2013年9月公布的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人数虽比去年略有下降,但旅游收入却有所增长。到2012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4944家,比上年末增长5.3%。全国纳入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的星级饭店共计12807家,其中有11367家完成了2012年财务状况表的填报,并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而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我国国内游客多达3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2013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0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6%,旅客运输周转量3603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总投资额为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已不容忽视。

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务院已把发展低碳旅游当做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低碳旅游方式的迫切性由此可略见一斑。

(二)低碳旅游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低碳旅游的概念,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所谓低碳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以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前提,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低碳旅游是打造低碳城市的重要一环,在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低碳城市进行的旅游活动,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以生态文明为理念,以休闲养生为目的的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样,良性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也会促进一个低碳城市的发展建设。因此,低碳旅游与低碳城市建设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然而,对于很多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本身来讲,很多人缺乏对碳排放主体的理性认知,人们低碳排放的意识不强,与低碳排放的实际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究竟由谁来为城市建设中的碳排放承担责任,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实行低碳旅游。在旅游六要素中,尤其要加强对碳排放量较大的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活动本身的管理。需要政府、行业和旅游者共同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减少碳足迹,使低碳旅游的意识真正转化为一次有意义的行为,通过低碳消费实现低碳城市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三、烟台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烟台市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以滨海观光旅游资源更为典型,为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条件。烟台市每年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且前来旅游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烟台旅游政务网数据公布,仅2013年第一季度烟台市就吸引了844.6万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同比增长11.12%;旅游创汇106.56亿元,同比增长13.24%。在这些入境游客中,有30.85%的人对烟台市的山水风光感兴趣,这无疑为烟台市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而在对国内游客的调查统计中,旅游者对低碳排放的绿色生态旅游的兴趣度已升至第三位。这组旅游数据虽令人欣喜,但烟台市发展城市旅游过程中引发的碳排放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旅游交通工具形式单一,碳排放量大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处于交通枢纽的末端,决定了烟台市铁路交通的不发达。长期以来,山东省内的主要交通方式为客运。在烟台市的国内旅游者当中,山东省内游客仍为一级客源市场。大量省内旅游者涌入烟台,绝大多数采用的交通方式为碳排放量很大的长途客车和私家车。京、沪、冀、辽、苏、粤为烟台市的二级客源市场,而这些省、直辖市与烟台之间的铁路线少,且通行的列车绝大多数为普通快速列车。以北京为例,烟台到北京的直达火车只有一列普通快速列车,具有鲜明的火车车次少、开车时间晚、运行时间长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决定了旅游结束后归心似箭的劳累人群不会首选火车这种碳排放相对较低的旅游交通工具。

虽然铁路运输产生的碳排放量远远小机,但基于铁路交通不便,迫使一半以上的国内旅游者来烟不得不采取乘坐飞机的出游方式。据统计,在烟台国内旅游收入的总份额中,交通费占16.8%,其中飞机占64.35%、火车占17.65%、长途汽车占13.05%、轮船占4.95%。除此之外,还有2.5%的旅游者采用自驾车的方式出行。

烟台市2011年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来烟旅游的外国旅游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韩国、日本、美国。入境游客消费最多的是长途交通费,约占总消费额的30.12%。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绝大多数旅游者乘坐飞机到达旅游目的地,飞机的碳排量占旅游交通碳排量的46%。500千米的航班,人均碳排放量最高[5]。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来烟的外国旅游者中,乘飞机入境的韩国、美国、菲律宾旅游者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日本游客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入境人数仍占烟台入境总人数的16.97%。大量入境者所乘交通工具所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已然不容忽视。因此,实现低碳旅游必先解决低碳交通这个核心问题。

(二)旅游饭店过分强调硬件设施设备,形成超额碳排放

我国的星级旅游饭店大多注重外在形象,在硬件方面争拔头筹。这在外观和使用上虽然赢得了顾客的好评,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超额碳排放就是其中之一。单就星级旅游饭店为客人配备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洗发水、沐浴液、浴帽、香皂、梳子等被称为“8小件”的日常用品来说,在为客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损耗了能源,造成了极大的不必要的浪费。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烟台市仅市区就有星级宾馆客房数5564间,床位数9929间,按平均入住率65%计算,每天消耗一次性日用品约14万套,年费用数目惊人。再加上入住者对空调、淋浴、日光灯、电视等设备的过度使用,造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加重了碳排放量,严重污染了环境。

2011年,来烟国内游客人均消费约为966.9元,同比增长3.29%,其中旅游饭店过夜旅游者人均花费最高,为1267.84元。国内游客在烟的各种消费中,住宿在旅游消费构成中占20.5%的比例,在总消费构成中排名第二。入境游客在烟的消费构成中,住宿也占了14%的比例,在所有消费中名列第三。据烟台市2013年一季度旅游统计情况报表显示,本期国际入境人数为10.91万人次,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0.79%。在总收入中,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所占份额最高。由此推算,旅游者在对旅游饭店的消费中,将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无法回避的碳排放。

(三)旅游商品包装过度,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浪费

2011年,烟台市旅游购物收入达到99.42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比重的 24.7%。全市从事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达 400余家,已形成葡萄酒文化、海洋文化、海产品、工艺品等为代表的 12大系列2万余种特色旅游商品。从来烟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消费构成来看,以海产品为主的烟台土特产尤其受到旅游消费者的喜欢。旅游商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固然可喜,但旅游商品在包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过度包装。从低碳旅游的角度考虑,过度包装产生的碳排放已然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旅游商品外包装华而不实的标准,节约消费成本,减少外包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发展低碳旅游的一部分。

四、推进低碳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为促进烟台市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生态平衡,烟台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必须倡导低碳旅游的理念。

(一)倡导低碳环保理念下的旅游交通方式

交通系统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而旅游交通又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任何旅游形式的实现,势必都要依赖良好的交通可进入性,航空、铁路、公路等公共旅游交通设施的便利性,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同时,旅游区外的残留废物也主要来自机、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它们的出现,使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想在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旅游之间实现发展模式的平衡,旅游交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可进入性方面,要求政府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提高火车和轮船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大的飞机的使用。可以通过提高机票价格、减少航班等方式加以控制。同时在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运作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车次/航次、提高交通工具的舒适度以及便利的出行和抵达时间等方面来加大人们对碳排放量小的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另外,对于抵达烟台市的旅游者来讲,可以通过开辟特色步行街的方式吸引旅游者步行参观游览以及娱乐、购物等。比如广泛种植烟台市的市花紫薇和市树国槐,在赋予旅游者这些花草树木美好含义的同时,花草树木本身不仅可以释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能给旅游者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更在无形中提高了烟台作为低碳城市的旅游文化内涵。也可以在沿海一带增加自行车的使用,以适当的价格租赁给旅游者自行车,使其在海边不仅能够自由自在的呼吸新鲜的空气,饱览城市美景,同时也起到了健身的作用,不失为一举多得的良好举措。

(二)做绿色消费下的绿色经营者和旅游者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发展趋势在旅游接待部门越来越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意识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亚洲太平洋旅游协会和世界旅游组织都公开采纳和拥护绿色议程,支持这一观点的文件包括《旅行与旅游产业的21世纪议程》(该议程概括了可持续旅游的12条原则)以及《关于旅游道德伦理的全球法规》[6]。虽然一些旅游饭店的宣传栏和宣传刊物上都设置了环保栏目,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旅游饭店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并没有真正贯彻实行低碳排放的理念,没有做到环境状况自查,没有制定符合环境发展的正式规章制度。因此,就很难在低碳旅游与低碳城市建设的高度出发去平衡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和经济创收之间产生的矛盾。因此要求旅游经营者从管理理念的高度出发,贯彻落实绿色消费。

而对于旅游者本身而言,绿色消费的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很多人过分强调“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宗旨,把对酒店硬件配套设施设备的消费纳入到了自己的房费里,认为不物尽其用其实是浪费了个人钱财,是不划算的表现。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旅游者在进行旅游饭店的消费时已经表现出了对低碳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赞同环境保护行动,但就其个人而言,并没有形成态度与行动相统一的绿色消费模式。因此,激发旅游者的绿色自觉行动,适度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树立低碳消费公共意识,是解决旅游饭店存在的碳排放问题的关键之一。

(三)打破伪环境论,使低碳消费成为可能

伪环境论是指人们宣称和打算对环境友好的行为态度并没有转变为实际的购买决定,或是转变为其他能够反映这些情感和态度的实际行动。伪环境论也被用来说明这种情况,当出现诸如健康或经济条件等其他更基本的引人关注的问题时,环境保护优先权就被人们放弃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要求烟台市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不要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不要在在除了旅游商品本身之外附加其他一些能够带来实惠的附加物,比如对旅游商品过度包装,以免产生过多的产品废弃物。也不要打着“绿色商品”的幌子,使得普通商品卖上好价钱。从生产和销售的源头出发,间接实现低碳旅游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生态平衡,使普通旅游消费实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总之,发展旅游业必须要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出发,本着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共赢模式,树立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与生态责任感,坚持科学与伦理相结合的文明旅游发展方式,使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01):42-46.

[2]焦瑞,陈秋宇.九寨沟对我国全面推行低碳旅游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1(06):143.

[3]王群,杨兴柱.境外旅游业碳排放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2,27(01):73.

[4]廖先旺.人民网[EB/OL].dzcom/rollnews/guoji/201002/t20100226_5715119.htm.2010-02-26.

篇8

内容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解决就业难现状,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指出其服务业水平很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为我国其他地区以服务业带动就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服务业 就业 带动作用

中国三产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认为,中国就业潜力在第三产业,建议把加快三产化作为降低失业率的战略措施。2009年11月10日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城市和地区三产化排行报告》学术成果会上,《报告》公布的排行情况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位列前三甲;最后三名为云南、江西、河南。三产化是第三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变的发展过程。三产化的程度越低,反映此地的产业结构越落后,也反映此地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和就业潜力越大。其应加快发展河南省服务业,改变目前“就业难―服务业滞后―就业难”的恶性循环,形成“就业率高―服务业发展―就业率高”互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就业现状。

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服务业发展水平常被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地位的上升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两个方面。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0%-70%,个别国家更高,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该比值也占到45%-60%。与此同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就业人口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在各部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从业人数在整个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51.6%上升到2006年的70%以上,美国、欧盟均接近80%。同期内,发展中国家该比重从41.8%上升到60%左右。因此,随着各国国民经济服务化的加强,国际间相互提供的服务也日益活跃起来。

如印度的服务部门是经济增长中最有活力的部门,这主要是由于信息通讯技术部门的增长,该部门占到产品出口总额的20%和国家GDP的4.8%以上。出口还带动了就业30%的高速增长,从1999年的28.4万增加到2008年的220万人,间接就业达300多万人。相当一部分服务性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充分就业又是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不到5000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2.2%。这表明,服务业在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第二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服务业发展基本保持平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07年为30%,但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它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在增加。2000年,河南全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为64.0∶17.5∶18.5,2007年这一结构演变为50.6∶25.8∶23.7。

1.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由于服务业不发达,就业人数受到限制,河南省服务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2007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已达到4511.97亿元,增长13.9%,占全国总量的4.5%,但这只相当于广东的33.5%,江苏的46.9%,山东的52.0%。2007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而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9598.3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3%、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7.4%。由此可知,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发展滞后于GDP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河南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和批发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优势地位,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接近50%,文化、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和新型服务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充分。金融保险业规模小,其增加值仅相当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20%-30%,金融业比重只占全省服务业的6.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5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04%。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实现增加值447.44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9.9%。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层次有待提高。

(二)河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

河南省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均呈上升趋势,1978年,服务业就业比重仅为8.9%,到2007年,就业比重达到23.7%,上升了14.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是稳定的,即农业比例减少,工业、服务业比例增加,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工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开始变得有限;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吸纳了农业、工业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但总体上看,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同农业、工业相比非常小,工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增加值的近50%,近一半的劳动力依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一方面,河南省服务业刚刚起步,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基础,以传统工业为支柱;另一方面,劳动力大量从农业和工业中转出,不断地向服务业转移,造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制约了就业规模的发展。换一个角度看,以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吸纳就业的空间还十分巨大。

河南省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分析

(一)河南省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开始加速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就河南来讲,2008年人均GDP达到2700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应该说是正当其时。河南省服务业发展2007年开始提速,2007年底,全省服务业吸纳就业1366万人,服务业完成税收444亿元。据测算,单位服务业产值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工业的5倍,服务业每增加100万元投资,就可以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最重要途径。随着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人们需要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都要依靠发展服务业来满足。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较少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较少。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从业人员为17.1万人,金融业从业人员为20.9万人,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为24.2万人,房地产业从业人员为7.7万人,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为14万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为11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为6.9万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从业人员为33.4万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尚不足整个服务业的两成。河南省服务业每年新吸纳就业人数超过80万人,2012年服务业就业总人数将超过175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将达到29%。也就是说,2012年后河南省每10个劳动者中有3个人是从事服务业的。

加快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以促进就业的对策

对正致力于实现新跨越新崛起的河南来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目前就业难的出路。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服务业应面向国内外需求,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主要是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商贸服务等。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发展高成长业,主要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商务服务、家庭服务等。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突破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瓶颈,提出一些加快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

近年来,河南省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有所增加,对于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06年底,河南省服务业吸引合同外资838893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38.8%;实际利用外资389793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38.5%。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首先是房地产占的比例最大,合同外资2833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7492万美元,分别占服务业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金额的33.8%和35.3%;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合同外资28513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3071万美元,分别占服务业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34%和46.9%。

河南省服务业对外资开放最早、发展较好的行业是商贸、餐饮、旅馆、房地产,但河南的金融、保险、证券等会计、审计、法律和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河南省应在今后几年内,继续组织和参加包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厦门投洽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宣传河南良好形象,大力吸引外资。同时,积极推动和支持金融、保险、证券和咨询等行业对外开放,把外资重点吸引到这些领域。

(二)明确服务业发展的载体

河南省为进一步带动提高全省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着手开展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郑州、洛阳、开封、鹤壁、固始五市县开展试点)等项工作,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明确服务业发展的载体。

一是依托中心城市和产业基地等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抓好园区,增强聚合力。依托中心城区、工业聚集地、交通枢纽,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快打造特色优势集群和产业基地。实践证明服务行业存在集聚发展的规律,集聚区是适应这一规律的布局形式。要加强布局规划,聚焦强势行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河南省具有比较优势又可以形成集聚区的是商贸、物流、金融等领域。服务业集聚区要布局有规划、发展有目标、认定有标准、建设有支持。

二是要抓好服务业品牌工程,增强辐射力。大力实施服务业品牌工程,精心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壮大提升品牌,力争在各个行业打造出享誉国内外的服务品牌。2009年3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河南农民工风采展”,集中展示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树立河南农民工形象,促进河南劳务输出。2008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1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11亿元。目前,河南省已经有15个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68个县(市)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网络,87%的乡镇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河南省已经培育出“安阳建筑”、“鲁山绢花”、“长垣厨师”、“遂平家政”、“唐河保安”、“永成纺织”和“禹州电子”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

(三)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河南省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强化发展措施,全面推进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的二次创业,使其上规模、上水平,主体作用更加明显。将传统的商贸、餐饮业与旅游等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是需要当地消费水平来支撑的,最好的办法是与有广大需求的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既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保持进而增强传统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比如,旅游业的发展既需要商贸、餐饮业的支持,又能进一步促进商贸、餐饮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河南省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尽快把河南省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旅游业发展快速,郑汴路沿黄“三点一线”和太行精品旅游已成规模,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加快推进,全省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旅游大省的地位基本确定。旅游业全面升温,接待海外游客数量由1979年的1.12万人次提升到2007年的88万人次,旅游创汇由1979年的101万元增至2007年的3.18亿美元。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数达到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27亿元,分别在全国占第7位、第6位,河南逐步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迈进。但是,与一些省市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还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

河南省一些城市在家庭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带动了就业。目前,郑州市有家庭服务企业700余家,从业人员4.8万多人,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60%。郑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发就业岗位近35万个,累计安置就业人员14万人次。洛阳市现有家庭服务企业97家,从业人员6500多人,80%以上的家庭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和90%以上的家庭服务人员实现了持证上岗,每年还输出家庭服务员1000余人。虽然家庭服务只是服务业中一个极小的分支,但是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32个特大城市和43个大城市的调查推算,家庭服务每年可提供的社区就业岗位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全国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不仅对缓解就业压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将发挥重大作用,而且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2

2.黄诗义.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原因及提升策略[J].商业时代,2009(15)

3.牛青杨.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

4.王军虎.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8(15)

5.王彦武.发展河南服务业的分析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4)

篇9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t present, it’s place in the world has been among the world tourism power list. Especially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will come to a new faster development perio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relies on good tourism products, so "how to develop special tourism products" will be one of the major topics in our country's tourism research.

Key words:tourism; tourism product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6亿人次的出境旅游。而因工作关系或为调剂生活等其他原因的国内旅游更是不计其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并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曾有国外专家预测,2015年以后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将在世界排名中获得霸主地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近十年,我国入世、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更加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万多个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跟随国际潮流开发的度假旅游、滑雪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和其他特种旅游快速起步,一批产品已拥有世界知名度。我国的旅游交通状况大大改善,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游船及城市出租车业全面发展。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也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有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虽然我国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目前我国旅游业在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上矛盾依然明显。反映出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统一的规划。旅游产品在开发上虽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不等于放任自流、各行其事。

第二、旅游产品的单一性。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实际上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原始性利用,缺乏活动项目策划,行为表现:公路、大门、围拦、住宿、景区…(特别是资源型景区),整个旅游过程更象是行军打仗,而旅游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游客愉悦身心,达到消遣放松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消费趋于理性化,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食、住、行、游、购、娱,而是向人文、活动、生态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目标市场定位的单一性。我国旅游的目标市场重心更多是放在城市当中的青年人和中年人身上而忽略了农民和少年、老年人及残疾人。从而导致旅游产品在开发上更多是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中心,这将大大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畴的专用词,而旅游业也将成为全球性头号大企业。在旅游产品开发这个问题上有其世界普遍性,作为世界旅游大国――德国(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是仅次于汽车和电子工业的第三大行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280万个。),他是如何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呢?

第一、在旅游产品规划开发上使开发商和销售商分开。也就是说,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旅游产品由开发商(专业旅游开发企业)进行规划开发,他们负责产品设计(主题、设计、定位)、产品加工(时间、线路、价格、服务、食宿、旅游景区……)、市场开拓(产品推广和代表产品)、产品更新(产品周期和新市场)。在德国这种开发商很多,较有名的如:Tui(途易)和Cook(库克)公司等;而作为销售商(旅行社)只负责销售旅游产品,他们从各家开发商购买旅游产品然后再推销给游客,而销售商们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同一种产品不同的开发商)的价格基本相同,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的价格竞争。开发商则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开发特色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上来吸引游客,旅行社则把重心放在如何通过宣传来吸引游客到他这里购买旅游产品上。从而使旅游业发展呈现良性循环,并井然有序。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很多的是由旅行社自行完成的,由于旅行社缺少专业人员只是单纯靠自己的经验来开发旅游产品,其重心并不是放在提供特色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上,而是放在如何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上面,对于旅游产品的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随之带来的便是价格竞争、旅游投诉的增多,旅游行业秩序混乱。鉴于德国的经验,我国在旅游开发和销售上也应进一步细分,并起用更完善的价格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使我国旅游业朝着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旅游产品单一这个问题上,德国打破了传统的旅游产品模式(皮包+床板+门票),而是针对本国情况使旅游产品呈现多样性。德国有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德国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国外游客,为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他们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不拘一格、独具匠心。德国历史上长期诸侯林立、宗教色彩浓厚并涌现了很多哲学家。不少城市留下了历代诸侯的市政厅、古堡、宫殿、教堂和博物馆,如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有名的浪漫之路――罗马大道、汉诺威的赫伦豪森王宫、奥格斯堡市政厅等这些重要的古代建筑留存至今,已成为旅游者必看的名胜古迹。此外德国还为登山爱好者设计了阿尔卑斯山之路、为情侣们设计了波罗的海浪漫之旅、为音乐爱好者设计了音乐之旅、为葡萄酒爱好者设计了葡萄园之路、为小朋友设计了童话之旅、为老年人设计了漫步在德国及自行车游等多种旅游产品。所到之处,都飘荡着诗人笔下的浪漫气氛及德国古典音乐的热情和奔放,让人悠然神往。在活动项目开发上更是异彩分呈,如国际绿色周――游客可以品尝到其他国家的特色食品;自行车比赛――来自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将来到德国参加比赛;国际电影节――电影院里播放来自各国的影片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文化狂欢节――人们穿着世界各国的民族服装,伴着优美的舞姿穿行于主要街道,加上外来游客的融入使得节日气氛更加浓烈;各种风格的音乐节――让游客留恋往返陶醉在艺术天堂之中。

与德国相比我国的旅游资源并不比他们逊色,但在人文和活动项目的产品开发上我国还远不及德国,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且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活动,因此特色人文和活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三、对于目标市场定位,德国有其自身的特点。德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而严格的法律制度,由于受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和生活思想的影响,德国人普遍趋于老龄化。因此,徒步旅行、自行车旅游和疗养型旅游将成为今后德国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德国1月平均气温为1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全年气温偏低,晴天少阴天多,所以海边度假游是他们旅游产品开发的永恒不变的主题,日光浴也成了年轻人的时尚。对于少年儿童们,德国推出的更多是童话之旅和感知大自然的生态游。在童话王国中,孩子们能保持他们的那份儿天真烂漫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素材;在生态游中,既能帮助他们认知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关系又能教会他们如何保护大自然。

相比之下我国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就显得非常单一,似乎旅游成了年轻人――青年人和中年人的代名词。我国与德国有相似之处,即人趋于老龄化,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已近1.4亿老年人口,是旅游需求较旺盛、接待要求更高更复杂的群体,把这一群体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不仅有利于充分满足老年人对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颐养天年。对于少年儿童这一群体,我们在产品开发设计上更多的是停留在游乐园等娱乐设施上面。我认为今后我们旅游产品开发上应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多下功夫,因为他们既是未来的主人更是旅游的潜在目标群,我们开发旅游产品不仅让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在我国一直被忽略的一个群体就是残疾人,虽然他们在身体上和行动上有许多不便之处,但他们对于旅游有着与常人同样的愿望。在德国,为方便残疾人出游,他们在许多公共场所里设立了残疾人专用设施,如在公交车上设残疾人扶手、残疾人座位、残疾人按钮,在火车上还有残疾人专用厕所等,既体现德国的人性化又表达了政府对残疾人出游的积极态度。想一想,我国是不是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残疾人出游提供方便呢?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站很大一个比例,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民倾斜,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对旅游的需求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把开拓这一人群的旅游作为新世纪旅游工作的一个重点。

总之,在营造旅游业发展优良大环境时,必须明确两个观念:一是旅游不仅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更主要的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旅游业发达与否,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形象。二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设计上,我们应站在旅游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给旅游者提供的不仅仅是“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而是一个更广阔的活动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虽然我国与德国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了解自身、完善自己,不久的将来中国必会成为世界旅游的焦点!

[参考文献]

[1]罗有贤.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2005,(5)

篇10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摘要:通过选取的4个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结合1998~2013年四川省乡村旅游代表性景点的年旅游收入、旅游年投资额与当地农村总收入数据,运用Stata12软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了解四川省“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概况以及乡村旅游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对内生性问题、景点数量问题处理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在分析回归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结论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年投资额;农村居民收入;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997-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59

收稿日期:2014-10-22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LYC14-26)

作者简介:王玉霞(1970-),女,四川宜宾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电话)13568063331(电子信箱)wangyuxiaqzh@126.com。

1 四川“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省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省份,拥有众多闻名中外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的建设。在社会各方的推动下,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四川省2005年旅游总收入721.26亿元,2013年增长到3 877.41亿元,增幅达到年均23.4%。同时,该省2005年的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9.8%,2013年占到了14.1%,旅游产业基本上成为了四川省支柱产业之一,四川也成为国内旅游重点省份和热点地区之一。

四川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也随着四川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早在1987年,成都郫县农村就有了面向成都市民开展的“农家乐”旅游服务,但那时的游客数量还不多,游客来源面也较窄。近年来成都锦江区打造的“五朵金花”旅游项目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五朵金花”是成都市对精心打造的5个旅游专业村的宣传用名,“五朵金花”位于锦江区三圣花乡,这里实行了城乡一体化建设[1]。其中,“花乡农居”位于该乡红砂村,主要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以生态荷塘景观出名,是以艺术创作、音乐开发为特色的艺术村;“东篱菊园”位于驸马村,这里有绚丽的美景和丰富的菊文化,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幸福梅林”位于幸福村,以梅花文化为中心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位于江家堰村,以“市民认种一分田”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春有红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园、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如此,美丽的锦江“五朵金花”逐季竞相开放,在给游客带来美好享受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两年到“五朵金花”景区的游客的人已突破1 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78亿元。农业生产总值经过5年的时间增长了9 023万元,年均增长82.3%。由于景区大受欢迎,整个景区的地价也大幅上涨,上升了5倍多。土地产出效益也日益增多,由每公顷的3万多元提高到上15万元,农户的资产也随之增值了,增值额超过13亿元。全区农民通过出租房子、租地、投资等多种形式来创收,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7 000多元。“五朵金花”的成功运作,使当地农民不必离开家乡、不进城就能享受城市的文明成果,国家旅游局对成都锦江区的成功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旅游业界也一致好评并纷纷效仿。

如今,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成为该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有效促进了该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四川省创建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已达到2.8万个,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收入突破了450亿元,全省750万农民年收入都有增加。预计到2015年底,四川省休闲农业将实现收入1 000亿元,预计会带动1 000多万农民增加收入。

2 “农家乐”乡村旅游对提高四川农民生活水平的带动

“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兴起还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农产品的生产。四川省凭借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三大优势,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各地有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也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和积极购买的旅游商品。如来自“5·12”地震灾区北川的茶叶、汶川的苹果和都江堰的猕猴桃、泡菜,还有来自雪域高原藏区的牦牛肉,“喝”矿泉水长大的白菜等。“农家乐”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高效化和优质化,在生态、安全和深加工的调整和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普通层面来看对粮食、禽蛋、水果和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从深层次看乡村旅游对农业新品种和现代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都起到了引导作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民创业增收带来了新方式。农村的观光农业通过吸引城镇市民来到农村的田地中直接摘取瓜果的形式使得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便捷地实现了销售,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产品是从田地里直接到了终端消费者的手中,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农产品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农民可以获得相比传统销售方式更多的收入。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为4 856.1元,2013年为6 218.7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1 362.6元,增长了21.4%。201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2.9∶1,2013年这一比例缩小为2.79∶1。另外,2013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又获得大丰收,实现连续五年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全新的途径,“农家乐”的经营成为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首先,乡村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劳动力进入容易,专业技术要求低,容易掌握;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乡村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的关联程度高,带动面十分广泛,能够促进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广阔空间[2]。另外,乡村旅游还对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传统的农业分工中,妇女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分工中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进程中,妇女与男子相比在体力上的差别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妇女本身的情况来说,她们天生细心,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强,这些优势不仅为她们在乡村旅游的兴起中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也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在许多地方,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与妇女的努力密不可分。而且女性通过相关的职业培训以及与外界接触交往机会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她们受教育的程度,也拓宽了她们的视野。

虽然社会各界都认可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3],但目前关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还不多。本研究选择四川省不同区域和类型的乡村旅游样本点,通过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3 代表性旅游景点的选取

乡村旅游样本点是选择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不同类型乡村,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以农家园林为依托型。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是这种类型乡村的代表。友爱乡农科村是“农家乐”的发源地,还是花草、盆栽、苗木、桩头等园艺景观的培育基地,在全国较为有名,该村被规划进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在该村可欣赏到更好的风景,享受更恬静的农家生活,使身心都得到放松。它集农家生活和园林艺术魅力于一体,体现了川西平原农家休闲旅游的主要特色。

2)花果观赏型。这种类型的景区主要位于东郊丘陵,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是龙泉驿的书房村、工农村、桃花沟、苹果村等。前些年龙泉山的果品在国内外都较有名,销路好、销量大,农民获得的收入也很可观,果品收入成为龙泉驿区的主要经济收入。不过,近年来兴起的花果观光旅游似乎更受欢迎,对旅游收入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已超过了销售果品的收入。这种旅游方式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游客可以先赏花再采食果实,既赏心悦目,还饱了口福,使游客得到了身心合一最大限度的满足。龙泉山水果业这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观光农业转变的方式,为同类景区的农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新思路。

3)景区提供旅舍型。这种类型的景区主要位于远郊区,比较出名的有都江堰的青城后山、蒲江县的朝阳湖、彭州市的银厂沟、大邑县的西岭雪山等。他们以景区为依托,在景区附近开设有农家旅舍,由于农家旅舍“接地气”,乡土气息浓厚,价格相对便宜,城镇游客乐于在游玩之余选择居住,既赏了景,还体验到了农家生活,一举多得。因此,景区旅舍“农家乐”以经济实惠和农家特色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4)花园客栈型。这种类型的景区大多由原来的农场改建而来,知名度较高的有泥巴沱风景区,它是由新都县农场改建而来的;还有由邛崃市前进农场改建的东岳渔庄等,这种将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成生态旅游景点的做法,推入市场后广受欢迎。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原来农场低效率或闲置的农业用地进行绿化美化之后,建成了小有特色的旅游地景观,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改造的园林式农家乐建筑,再配套齐全的生活设施,管理方式上接近影视剧中的那些客栈,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和喜爱[5]。

本研究特选取郫县友爱乡农科村、龙泉驿的苹果村、蒲江县的朝阳湖、邛崃市的东岳渔庄为样本景点,这四个景点既是不同类型的乡村又分别位于四川省的不同区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4 实证研究

4.1 变量、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四川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选择各村居民年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Y,乡村旅游收入为解释变量X1,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乡村旅游收入都跟乡村旅游年投资额、政府补贴密切相关,所以将乡村旅游年投资总额、政府补贴额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中,分别记为X2、X3。

研究数据来自于1998~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乡村旅游样本点的实地调研数据。调查数据来自对乡村旅游样本点的实地调查,除通过当地村委会财务报表和对外公布的数据信息外,还对乡村旅游从业者和当地村民进行了抽样访问。数据统计过程中,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核实与修正,进行实证分析所采用的均为有效数据。

由于所调查的乡村旅游样本点的乡村旅游类型、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仍然采用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将忽略各样本点的差异性从而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为此,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各调查样本点的时间序列数据所得到的面板数据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少的共线性以及更多的自由度[4]。

4.2 模型建立及回归方法

按照研究的目的,根据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将理论模型建立为:

Yit=α+βX1it+γX2it+δX3it+εX4it+μit

式中,Yit指t时期i村的居民年总收入,代表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X1it是乡村旅游收入,X2it是乡村旅游年投资总额,X3it为政府补贴额,X4it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μit为随机误差项。在控制变量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的就业人口数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将各村的乡村旅游领域的就业人口数纳入模型当中。

在回归方法上,首先,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由此获得模型的初步回归结果。其次,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变量、样本点问题进行处理后,再考察解释变量在模型中的回归结果。实证操作通过Stata12完成。

4.3 模型估计

表1给出了回归结果,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这四列的惟一差别在于所加入的解释变量不同。第一列(1)是乡村旅游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回归结果,第二列(2)加入了乡村旅游年投资总额,第三列(3)加入了政府补贴额,最后一列(4)加入了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的就业人口数。由第一行的影响系数可知,每一个系数都是正数,而且每一个t值都是显著的,说明变量X1即乡村旅游收入对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虽然随着变量个数的增加系数在变小,但是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变量X2乡村旅游年投资总额、X3政府补贴额对农民收入也具有正向影响,虽然贡献度不如乡村旅游收入大,但是影响也是显著的;最后一个变量X4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的就业人口数虽然对农民收入有正向影响,但是由t值可知影响不显著,可能与就业人口的服务类型以及文化素质有关系。

结合上面的分析以及回归结果,选择第三列的值作为回归系数,因此得到回归方程:Y=0.965+3.23X1+1.13X2+1.08X3。由回归方程可知,变量X1的系数是3.23,说明乡村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将导致总收入增加3.23元,变量X2的系数是1.13,说明乡村旅游年投资额每增加1元,农民总收入将增加1.13元,而政府补贴影响不大,基本处于1∶1的比例,没有乘数效应。

4.4 稳健性检验

内生性问题是研究几个变量之间关系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本研究而言,一方面,乡村旅游收入增加、乡村旅游年投资额的增加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存在相应的时滞,故很可能存在乡村旅游收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内生性问题。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对乡村旅游收入也有影响。农民收入增加了,他们就会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入,增加基础设施,美化旅游景点环境,这样反过来又会增加农民收入。鉴于此,本研究对自变量作滞后一期处理以消除或尽可能地减轻内生性问题对模型估计带来的误差。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的第(1)列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尽管各变量的影响系数及其显著性均有所变动,但前文关于解释变量的结论依然成立。

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4个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景点,表面上看来代表性很强,而且回归结果也比较显著,但是样本数据太少,容易造成回归误差。为了减少样本点选取带来的偏差,可增加样本点的数量,新增龙泉驿的桃花沟、都江堰的青城后山、宜宾蜀南竹海农家乐以及泥巴沱风景区四个代表性农家乐景区。增加样本数量后的回归结果如表2的第(2)列所示。由表2可知,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增加样本容量后,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年投资额这两大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都至少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成立,也就是说前文的结论依然成立。即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年投资额的增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乘数效应,带动农民收入更大幅度的增加。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以四川省1998~2013年的农民总收入、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年投资额、政府补贴额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就业人数为研究对象,以Stata12为计量工具,采用逐步回归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对乡村旅游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以上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几个结论:①乡村旅游收入对农民收入确实具有乘数效应,能成倍数地增加农民收入;②乡村旅游年投资额对农民收入也具有正向影响,只是影响不如乡村旅游收入大;③政府补贴基本上以1∶1的比例对农民收入起作用;一般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就业人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应该很大,但是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跟就业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有关。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投资力度。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年投资额对农民收入是呈正相关关系的,所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在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造福当地农民,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反之,还可惠及政府,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二是努力提高乡村旅游就业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就业人数的增加之所以对农民收入增加影响不显著,是因为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太低,不能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服务。所以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要以旅游服务为发展平台,为游客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让游客愉悦身心到放松,游客满意了,收入自然就提高了。三是各“农家乐”风景区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每个风景区都有自己的依托,有的依托于自然风光、有的依托于民族风情、有的依托于当地传统文化,不管属于哪种类型,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模仿,要给游客传达一种新鲜感,以保持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 倩.深化发展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项目探讨[D].重庆: 西南财经大学,2010.

[2] 王 健,乔立娟.乡村旅游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3(5):18-22.

[3] 周 林.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 宋慧林,宋海岩.中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关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旅游科学,2011(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