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5 17:5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社区年度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社区年度工作计划

篇1

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规范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按规定组织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心理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项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二0XX年,和静镇社区矫正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及县司法局的大大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 增强矫正工作的整体力量、构建科学的矫正体系、推动矫正工作的理论研究、培育社区矫正工作的亮点 的要求,着力深化和推进全县社区矫正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提高罪犯矫正质量为核心,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及县司法局的大力指导下,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全镇对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改造质量。

二、工作目标

实现社区矫正业务规范、保障有力、监管严密、教育科学、成效明显。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重大恶性犯罪现象。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领导组织网络,保障工作深入推进。

1、进一步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加强工作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和静镇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社区(村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2、积极探索志愿者参与矫正的新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专业机构、高校、群众团体的资源优势,优化社区矫正志愿者结构;二是积极引入一些法律、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员,制定专业矫正个案,给矫正对象个别教育和帮助、扶持,对矫正对象实施心理、行为矫正,三是探索兼职和专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完善社区矫正队伍知识结构,提高矫正工作队伍整体矫正水平。

3、进一步加强队伍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的形式可以通过面对面辅导、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学习和观摩法庭庭审、监狱管理等多种形式,内容可涉及部、省、市、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奖惩考核、对象的档案管理、谈话、教育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学习。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工作规范化。

1、进一步强化请示报告制度。

社区(村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遇有紧急情况采取边处置边报告,预防脱管、漏管现象、重大事件发生。

2、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保证金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保证金制度细节操作的研究,如扩大保证金的适用范围、保证金的退还、扣除以及公益劳动时间补足问题,进一步发挥保证金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3、执行严格的社区矫正奖惩机制。

要充分用好表扬、评比矫正积极分子和减刑等奖励措施,激励矫正对象的改造积极性;又要加强对严格管理对象等重点人头的管控力度,对个别对抗管理教育或严重违反管理规定行为的矫正对象,要依法严肃处理社区矫正年度工作计划社区矫正年度工作计划。

(三)着力增强管控能力,初步建成社区矫正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定期排查制度。

定期对全街道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确定重点人头,防止脱管、漏管,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2、认真落实分类管理和分等级、分阶段管理。

根据矫正对象犯罪类型、年龄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可能性因人制宜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等级管理。

3、加强对流动人员管理。

各社区(村和相关单位要积极探索、总结管理经验,严格请销假制度,落实审批责任,消除管理盲区。

4、建立社区矫正管控平台,对重点人头实行适时监控,掌握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及重大事件发生。

5、研究制定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尽快形成应急处置体系。

(四)全面总结系统提炼,致力探索社区矫正方法的新体系

1、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测评。

结合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对其犯罪背景、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及再犯罪可能性进行严格测评,确定对象的管理等级,落实矫正个案措施,提高矫正质量和成效。

2、引入心理矫正理念。

实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与专业单位(部门筹划,开设心理矫正场所,聘请专业人员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强化个案矫正。

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个案质量,增强社区矫正个案的针对性、改造质量与成效,重点强化个案的矫正质量。

4、强化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

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思想帮教,培养其是非观念;二是开展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的技能培训,为其谋生和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增强其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感。

5、是配合法院开展社区矫正可行性评估工作。

严格执行判决前对罪犯的人格调查和矫正环境评估制度,对其能否判缓进行详细测评,提高对社区矫正对象改造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要进一步认识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把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二要加强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协调性。加强与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协调,做到工作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三要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性。通过普法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展示社区矫正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支持、配合试点工作。

篇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措施。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努力构建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质,兼顾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满意为工作宗旨;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坚持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2、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严格按照《*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和配置现有卫生资源,建立资源配置和功能更加合理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3、严格机构准入。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含非驻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和调整,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站”的设置原则,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避免盲目建设新的卫生机构。

4、严格人员准入。配备精干、适当人员,卫生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乡村医生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专业资格证书。

5、依法设置审批。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注册。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卫生工作目标管理与考核内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度。2009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0年达到100%。

(三)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任务。年度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募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进社区,逐步建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和水平。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医院、区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作机制,按照分级医疗原则,实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居民70%以上的医疗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得到解决。

(五)落实老年保健工作。2009年农村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2010年达到95%以上;每年随访次数大于4次。

(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慢性病人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2010年达到95%以上。

(七)利用健康体检、临床资料,结合主动上门服务,逐步为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2009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以上,2010年达到8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调整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按照《*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每个建制镇(办事处)必须举办和建设好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乡镇卫生院转型),对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可改作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或中心的门诊部),同时完善综合卫生服务功能;每个行政村或3000~5000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与《*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原则不符的,各镇(办事处)要及时做好规划调整工作。对于目前一些因历史原因存在的“一村多室”问题,各镇(办事处)要根据村级卫生机构人员变化,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逐步予以撤并。

(二)扎实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按照省《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和市示范产科、儿保、妇保、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加强镇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旧危房进行改造,添置必要的设备,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提高其履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及水平。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审定施工图纸,统一标准验收,严格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达到省、市建设标准要求。

(三)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继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业务骨干、社区护士和乡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任务,保证培训工作质量。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政策,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整体结构。

(四)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区卫生局将加强对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中心要加强对职工服务绩效的考核,禁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经济收入考核指标同个人分配挂钩,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全面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预防保健机构、区医院的业务分工,把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项目调整到社区,强化互补与协作关系,确保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比例达到80%以上。

(六)切实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观念

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责任医师团队,每个服务团队配备2名责任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2名社区护士、1名妇幼保健医师、1名公共卫生助理员和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通过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上门巡诊,开设家庭病床,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家庭式、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要。

(七)完善管理制度,推进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建立健全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按照省、市《农村(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标准》,加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八)落实一体化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认真落实一体化管理制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业务、财务、药品等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能够认真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等综合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执行基本用药目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区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各镇(办事处)亦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同时要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检查监督,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区卫生局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强化监督、考核评估,重点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同时,全面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积极创建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并确保每年创建1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3所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3

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一)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职责,按照《长沙市消防发展十一五规划》内容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逐年、逐阶段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将消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使消防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进一步加大消防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办力度,确保消防工作责任制、消防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区政府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消防工作能力,积极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区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对消防工作组织管理、协调督办和检查考评机制,落实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消防安全形势,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火灾形势稳定。

(三)按照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各部门、行业单位消防安全评价考核体系,深化部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推动部门、系统和行业单位各负其责,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掌握、通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工作动态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宣传、推广好的经验作法,提高全区消防工作整体水平。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法制意识

重点围绕今年5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消防法》,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宣传工作。

(四)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消防宣传“五进”(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为重点,有组织、有计划并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改革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方法,扩大消防宣传教育面、覆盖面。各级领导要带头主动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督促下属单位及员工学习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同时,区教育局要重点抓好学校的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五)宣传、劳动、教育、民政、文化、工会和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巩固并扩大消防宣传阵地,使消防知识宣传融入社会生活。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动,以专刊、专栏、专访、专题等形式,集中报道消防工作重大活动和灭火救援英雄事迹。

(六)教育、劳动及公安消防部门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员工职业教育、岗前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全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重点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消防培训,分类指导,按责施训,确保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落实持证上岗。继续做好消防站对外开放,配备火灾案例警示、成因演示等先进设备。

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采取法律措施,督促各有关单位彻底整改火灾隐患。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和“三合一”建筑等实行专项治理,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七)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活动,摸清全区火灾隐患底数和分布特点、状况,指导相关部门分类制定整治方案,逐步减少火灾隐患存量,控制增量。结合地域和时期特点,重点抓好“三合

一、多合一”等消防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同时按照公安部和省政府统一部署,适时开展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专项整治活动。

(八)完善并落实火灾隐患公众举报、政府通报、媒体公示、挂牌督办和重大火灾隐患立、销案等制度,建立有效防范火灾隐患滋生和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的长效机制。通报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并按照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定期升级制度要求,凡超过半年未整改的,本级政府要及时挂牌督办;凡挂牌超过半年未整改的,要及时升级由上一级政府实施挂牌督办。

(九)坚持依法治火,公安消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重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久拖不改、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酿成火灾、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和非法承揽消防工程等违法违章行为。大力开展消防执法竞赛、执法质量考评等活动,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查处亡人或重特大火灾事故,认真分析、研究火灾发生规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社会单位消防自主管理水平,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

(十)积极探索重点单位现代消防管理模式,重点推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年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0%达标,人员聚集场所和宾馆饭店60%达标。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适时推广,不断强化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管理科技含量。

(十一)努力培育和整合社会消防资源,加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工程设备操作等岗位职业化步伐,强化消防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建立金融、保险与消防安全良性互动机制,鼓励、引导并逐步规范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增强平时防灾和灾后社会救助等功能。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消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认真抓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将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补齐旧账,不欠新帐”的要求,加快市政消防设施建设步伐。

(十二)按照财政部、公安部和省财政厅、公安厅《关于印发〈武警湖南省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长沙市六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确保消防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逐年增长。严格落实消防业务费最低保障标准,足额、及时拨付到位。

(十三)年内完成五里牌消防站营房翻新改造工程,并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设一座集应急物资、装备器材、医药等后勤资源于一体的灭火救援物资储备库,以提高处置大型灾害事故部队遂行作战能力。

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消防试点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社区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以专职消防队伍为骨干,以联村警务室治安防火巡查队伍为依托的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社区消防组织管理体系。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七部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抓好农村消防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并全区推广。

(十四)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大力引导街道、社区开展“争创消防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公安、消防部门要以建设“社区警务室”为契机,切实加大社区消防建设指导力度,组建多种形式社区消防安全组织,重点加强社区65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十五)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和安全保障制度,指导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村民防火公约等措施。

(十六)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消防力量、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我区要重点推进街镇乡专(兼)职消防队建设,相关装备及人员经费由各街道、乡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负责解决。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灭火抢险救援能力

(十七)加强对火灾、重大灾害事故的分析预测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完善消防部队与公安、安监、城管、市政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整合社会灭火救援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对火灾及其他各类交通、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年内,区政府要组织一次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多单位参与的消防综合演练。

篇4

一、狠抓三项落实,健全工作管理体系

一是组织落实。上半年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综治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健全主要领导抓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考核制度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成立完善了街道主要领导为主体、分管领导主抓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小组、防范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织机构,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

二是责任落实。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各类资料台帐,夯实工作基础。对综治平安工作做到年初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各项应急预案,按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专题研究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创安分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措施、有小结。并分别与各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反、消防、外口、工作目标责任书140余份。

三是人员、经费落实。为了使矛盾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同时将街道各社区(村)治调主任确定为综治维稳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本辖区矛盾隐患的情报信息工作,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为了保证综治工作正常运转,街道计划年度投入资金523.20万元用于综治工作的专项开支。其中人员经费105.20万元,公用经费包括禁毒、610、社区矫正、维稳、交管、宣教、户户联防等专项经费共计418.00万元。

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区域化综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以陈华浦、凤凰、黄鹂、新浦、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五大区域为重点,着力打造以党建为核心,社会融合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完善综治工作室和公共服务中心两大工作平台,以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便民实事联办”六联机制为运作基础,专职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为主体,区域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创建“市级”综治工作中心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扎实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上半年来,街道严格按照市综治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通过规范建设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平台,建立健全以维稳综治、司法、、派出所、社保、安全生产、人民武装等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综合性维稳综治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和调处矛盾纠纷,实行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处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的运行方式。逐步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便民实事联办”工作格局。

在积极争创市级综治工作中心的同时,继续深入推进村、社区、企业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按照《区基层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夯实了我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根基。

四、专项攻坚整治,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以来,街道紧密围绕全区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排查问题促稳定”活动和治安重点地区及突出问题整治攻坚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重点整治与严打结合,主要开展了重点地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夯实了平安创建工作基础。

一是开展通山、书院村治安整治行动。首先将通山、书院村等列为重点整治地区,及时下发《霞浦街道治安重点地区及突出问题整治方案》整合综治、文卫、派出所、城管中队、交警中队、卫生监督所等各部门力量,进行周期性的联合综合整治,并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治保巡逻队和辖区单位保卫部门,各物管小区保安的作用,坚持重点时段加大巡逻盘查力度,及时处置重点地区及周边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各方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排查问题促稳定”专项活动。按照区、乡镇(街道)二级联动的要求,组织霞浦政法干警、综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村入企、走访调研,努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全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政法干警、综治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联系基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在实践中提高政法干部、综治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认识到稳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工作作为全街道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扎实推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着重协调解决难题。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对街道调解处理的积案,由当事人所认可且威望较高、公道正派的社会贤达和对事件来龙去脉熟悉的人员先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传递街道和各方当事人的之间的意见和想法,解释说明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为积案化解及时沟通信息,协调立场。

二是建立会审调解机制。街道组织积案的会审调解,制定程序规则,由社会贤达担任调解员。事权单位与人就事项各作详细陈述,由社会贤达根据事实、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道德规范,提出合理建议。街道则根据社会贤达的调解意见,制定各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

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社会贤达各方面的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对于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事件所在地社会贤达必须最大限度地在第一时间到达、保护和处置好第一现场,及时上报案情,稳定群众情绪,确保不造成重大后果和影响。

四是建立协同化解机制。对于涉及多方的积案、矛盾纠纷、重大事件,由局、街道、各相关部门或专业技术部门共同参与,社会贤达主持调解,各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和专业技术支持。如今年上半年调解的台塑亡人事件、宁钢劳资纠纷、协力模具等企业老板“跑路”事件等重大矛盾纠纷,当事人所在街道和村、企业领导、劳动局领导、保险理赔专业人士等多方社会贤达共同担任调解员进行协调化解,使这些矛盾纠纷得以有效化解。

五是建立积案化解双向选择机制。街道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区局的协调下举行积案化解工作双向选择座谈会,由区人大、区政协相关部门根据案情邀请合适的代表和委员、局和街道提供积案事项,供代表、委员根据案情和自己的优势选择积案负责化解。当事人也可以按照自己意愿选择负责调解的社会贤达。

六、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为更好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全面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霞浦街道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抓实效、抓重点、抓亮点,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抓实效。上半年累计开展了各类广场法制服务活动十余次,分发了法律图书、宣传册和法制环保袋等万余份,陈列法制展板近十次,提供法律咨询百余次,开展法制讲座十余次。通过法制宣传的源头预防作用,全街道矛盾纠纷案件与去年相比同期下降了10%,治安案件同期下降13%。

二是抓重点。目前,霞浦辖区内共有常住人口26819人,而流动人口却已达35579人,因此流动人口已成为当前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街道紧紧依托宝新、吉利等四大企业和现代国际物流园区,深入企业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讲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工伤事故、劳动、社会治安等法律法规知识,加大禁毒、反邪、防诈骗等知识普及工作,并积极吸收外来务工人员担任法制宣传员,营造和谐社会新老人共同打造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亮点。近年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霞浦的特色亮点,其中九峰“书香家庭”已成为全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品牌。街道坚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法制宣传活动,去年在凤凰社区成功创建了全市首个市级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过该基地的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全街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七、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社会人口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暂住人口实行分层管理。到6月中旬街道登记做证的外来人口35597人,在册登记出租房6123间。坚持在村、社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站,设立外口专管员做好信息采集、登记、备案、治安和安全管理,并积极向上级汇报进展情况,半年来,开展出租房屋暂住人口集中清理活动2次,出动街道干部、警力200人次,共清理房屋13户,申报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10本,补办暂住证1000本,签订出租房屋安全责任状2150户。开展村、社区、企业和谐促进会工作,所有村社区标准性融合组织已全部初步建立。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安全生产、劳动权益相关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和推广“村企结对”工作。

二是加强社区矫人员和归正人员的帮教管理。街道共有社区矫正人员29人,归正人员27人。为加强对这些特殊人员的管控工作,围绕“两会”、“十”等重要时期的安保重任,街道积极开展了“三防”专项活动(防脱管、防漏管、防严重再犯罪),推行了每月一次大排查、来电来人汇报结合、名单双向核对、签订保证书、GPS定位等措施,加强和规范了相关工作制度执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工作,切实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人员及吸毒人员的教导、稳控。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及禁毒工作,开展了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同时重点监督和稳控人员,做好相关教育、转化工作,目前街道共有3名练习人员。结合“6.26”国际禁毒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努力形成全民禁毒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共接受吸毒人员8名,现社区戒毒8名。

四是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凤凰社区法制教育基地,在辖区五所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开设法制、德育课程,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八、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开发建设环境。我街道正处全区“中提升”开发区域的“东咽喉”,针对下半年街道通山、书院村的拆迁任务,确立“抓好稳定促发展,抓好发展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化解征地拆迁存在问题,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配合国土、规划有关部门,开展控违拆违工作。进一步整治、优化街道拆迁、发展环境。

(二)加大平安创建工作力度。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开展”的原则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加强平安检查考核的力度,深化“平安霞浦”创建工作,全面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三)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今年以创建“市级”综治工作中心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硬件标准配套设施建设和整体效能提升,有效整合综治、、司法、调解、警务、外口管理、安全生产、610、禁毒等工作力量,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便民实事联办”整体工作格局。切实抓好村、企综治队伍建设,加强对村、企(13个村、8家重点企业)综治室建设作为重点,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提供软件资料的质量,有效提升基层综治工作水平。

(四)强化区域化综治建设。突出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全区社会管理创新总体目标,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村社区和重点企业的区域化综治建设。

(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五五”普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继续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六)开展消防平安镇村建设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范畴,下半年将以整体推进方式,在全街道全面推开该项工作,力保消防平安村镇创建覆盖率达到100%。

(七)加强积案处置工作。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和引导。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群众政策宣传教育,做好重点对象(鲍信祥、邹龙义、徐亚凤等)的稳控,防止出现群体性进京上访,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八)加强区域群防群治工作。针对街道农村外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技防设施难配备,治安防范体系相对薄弱现状。为预防和减少农村治安问题,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水平,大力推进建设和完善“户户联防”工程。着力形成“一呼百应”的治安联防效应机制。

篇5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和谐、创满意、创品牌”为工作目标,以“务实、创新、高效”为工作要求,以抓规范、破难题、强基础、促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1055”计划,即:实施“十大项目”、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五化格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三生融合·幸福__”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__年着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根据__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思路,我们确立了“十大项目”重点工作,并以此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1.人民调解机制创新项目。加强村、居、企业、集贸市场、外来人口聚居地以及接边毗邻地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继续深化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在县级层面的覆盖率达80%以上。全年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8%以上,行业性专业调解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2.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创新项目。深入宣传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的重大意义,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将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工作列入“平安城市”创建、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重点目标考核体系,__年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即完成全市90%的村居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签订顾问合同,由市县两级政府购买服务。

3.法律服务进政府载体创新项目。争取市政府发文,在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引和考核办法。__年,要确定市政府及*个县级政府、70%的部门、30%乡镇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

4.公证服务城乡统筹方法创新项目。__年底,实现涉农公证业务年增长率达5%以上;充分发挥农村公证法律服务队伍作用,在重点乡镇设立公证联系点,指导农村公证信息员提供公证咨询、资料初审等服务;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题法律宣传村居覆盖率达100%;监督公证机构落实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法律援助等便民惠民服务。

5.法律援助惠民服务方法创新项目。加快法律援助“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络提高法律援助审批、指派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至年底要在市、县两级12家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建成“三个网络平台”,网络咨询和网络申请量要比上年有增长,网络咨询服务要实现微博化、即时化、互动化,网络申请要实现零等待、零遗憾、零投诉。

6.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控机制创新项目。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强化管控措施。继续深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导航工程”,切实落实“一助一”、“多助一”等结对帮教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教机制。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9%以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7.“六五”普法宣教平台创新项目。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组织一次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评选20名市级优秀法制副校长。组织“六五”普法讲师志愿团为全市1000家以上的企业举办法治讲座。

8.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模式创新项目。加强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推进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核心专业人员比例达到75%。着力提升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应对场所安全稳定对执法水平的考量。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

9.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基础网络平台,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升级改造局机关局域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面覆盖市局、县(区)局、基层司法所三级的专 线网络。建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完成司法行政基础资源库,以及包括相关业务在内的的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司法行政相关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完善OA系统功能,力争实现公文流转无纸化。

10.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司法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我市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__年,市本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改建工程完成投资额__万元,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劳教所劳教综合业务用房工程计划总投资__万元,年内完成25%的投资量,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协助瑞安、文成两地完成办公大楼建设,促成苍南县司法行政办公用房动工新建。

(二)拓面提质,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1.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维稳中的先导性作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扩大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努力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是要全方位开展法制宣传。围绕服务保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六进”活动。深入分析普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各类普法对象学法制度。尤其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和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实行错位普法和差别普法,加强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专项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推进工程,打造主题鲜明的“六五”普法示范单位,全年培育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10名,示范基层站所30家,先进企业15家。

二是要多渠道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挥好农村法律顾问作用;要依托工业园、企业集中区,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打造法律知识教育、法治实践、法治文化展示“三合为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建设数量和质量;要放大法治文化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将法制元素融入到公园、广场、街区、市场等群众的驻足点,__年要实现全市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法治文化阵地;要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普法网、手机短信、LED显示屏等法制宣传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名言、警句、动漫,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是高质量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继续推进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加强行业依法治理,针对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深化创建工作动态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三调对接”和各类专业调解组织发展,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夯实基础,完善人民调解网络。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直派司法所外观形象标识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市累计完成建设率达80%以上,积极开展省级(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年底前累计完成创建率达司法所总数的50%以上。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巩固村、居调委会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等传统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化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健全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结合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化解的同时,重点解决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引发的热点问题,推进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着力构筑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解机制。

二是要拓展领域,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要健全完善村、乡镇调解组织之间,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要以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调解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多方位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巩固完善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五大衔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与劳动保障、劳动仲裁、、民政等部门的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

三是强化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分级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大力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实行全员轮训。大力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能力。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各项经费的落实,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升城乡一体化法律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

一是 要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五进”活动。要围绕“十二五”时期政府投资规划,积极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做好政府决策风险评估的智囊团。要开展企业法律服务升级行动,围绕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以企业“法律体检”为平台,为1200家企业开展深度法律服务。开通公证服务中小型企业绿色通道,公证机构走访中小型企业100家以上。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进村入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提供法律服务。推进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主动为村房“两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业创新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等事项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鉴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构建法律顾问体系。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扎实推进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乡村法律顾问等多层面的法律顾问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荐优秀律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政府参与行政诉讼和民事案件的处理,为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及重大合同行为提供法律意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法律顾问目标考核制度、定期服务制度、工作交流制度,推动规范运行。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努力为村级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为基层组织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深入探索“法企”对接的新形式与新途径,向企业推荐合适的法律顾问人才。

三是要深化法律服务惠民措施。继续健全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平台网络体系。至年底,要在90%的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赋予工作站初审权,实现工作站和援助中心的网络审批,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认真部署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等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便民惠民力度,公证服务窗口设立电子屏幕、叫号系统的公证处要达到30%以上,公证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4.打造新型化教育管控体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首要标准”,着力把握工作规律,构建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升对劳动教养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水平。

一是加强精细化劳教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劳教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和安防一体化建设,确保劳教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加强场所布局和设施建设,启动劳教业务用房和墙建设工程,提升场所内部正规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现代化文明监所创建工作。要突出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劳教人员法制、道德、文化、劳动教育,加大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出入所教育接受率要达100%。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矫治工作体系,把心理矫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教,特别是做好重点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依法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不断创新劳教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是加强规范化社区矫正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运行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完善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定位率,充分发挥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功能的作用,建立并推广使用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声纹识别系统,提高动态管控能力。深入开展心理矫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认真开展危险性评估,不断提高矫正质量,防止再次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在全市11个县建立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在全市有5名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居建立工作站,按1:1的比例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按20:1比例建立专兼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三是加强社会化安置帮教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安置帮教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做好归正人员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帮一”、“多帮一”责任帮教制度。加大科学帮教、联合帮教力度,深化刑释解教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不少于5个,构建“衔接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安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5.拓展“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效能发挥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对中心运行规律的研究,按照“内部职能融合”的原则,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资源,集成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职能要素,在统一的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按照“组织体系链接”的要求,加强与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乡镇司法所、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区矫正工作站等基层司法行政组织的业务对接,实现服务分解、案件分流,扩大中心的运行效能和辐射效应;按照“横向联动拓展”的思路,积极引入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集中受理调处有关医疗、交通事故、劳资等矛盾纠纷;协调工青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中心设立接待窗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科学工作体系。牢牢把握中心公益、专业、便民的性质,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的内容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条龙”、“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

(三)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五化”工作新格局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大局,整合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着力形成“以项目化为抓手、以品牌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保障”的工作格局。

1.以项目化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强责提速。今年,市局在局机关开展了“互学互比”活动,要求各处室结合工作实际,申报本处室的“争先创优”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筛选确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大项目”。这些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事关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考绩的实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 任人,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分解、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分阶段目标的要求,确保年度重点项目的有效落实。市局将进一步强化考核考绩工作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对县局和市局机关职能处室的考核新办法,各县局也要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实现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同时,各县局也要根据本地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项目化建设,通过搭建项目工作平台,将重点工作以项目化来设置,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以项目带动、靠项目创新、用项目落实,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长效性,成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一大亮点。

2.以品牌化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进位升级。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说服力。实施品牌化就是要通过树典型、带全面,抓示范、促一般,实现面上工作进位升级,整体推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推进品牌化建设,以“创和谐、创品牌、创满意”为总要求,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科学整合职能资源,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纳入品牌的大旗下,推进工作出亮点、树品牌、显特色,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引领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深入抓好品牌项目论证、品牌打造规划、品牌服务实施等环节的思想发动,使每名司法行政干部掌握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特征,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出精品、树形象、作表率的意识,自觉积极投身到品牌创建活动中去。二是要引领行动,强化品牌运作。各地要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找准本单位服务中心大局、维护社会和谐、服务弱势民生、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炼确定好品牌主题。同时,要积极有效地运作品牌,用品牌标准来开展工作,用品牌形象来接受监督,用品牌服务来吸引群众,用品牌效应来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作为空间,实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要引领成效,做好品牌宣传。我们要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简报、宣传栏、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各种载体,进行公示、宣传、推介,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为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面,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3.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各项工作提能增效。当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基础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能增效。今年市局将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大项目”之一大力推进,来解决这一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一是要夯实基础,加强网络系统建设。要开展市局机关机房和数据中心建设,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要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专网互联互通,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一个三级联通的稳定、安全、高效的专线网络。二是优化资源,加强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行业资源和行政资源,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三是要深化应用,加强业务软件系统建设。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建设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不断加强对司法行政基本情况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日常司法行政工作管理,让信息化应用真正融入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每一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