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需求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需求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需求调研方案

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地图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主要任务,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因此,为应对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本次调研从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及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以海南本地为主、兼顾珠三角地区,一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对高校社工专业的建设情况,特别是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进行考察,以期全面研究分析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基本素养及核心能力,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主动适应并引领行业、回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现状

表1所示,截至2015年底,通过职业水平考试、高校教育和专业培训,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50万人,已成为发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新兴力量。全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已达4600多家。

2.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中央19部门联合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任务。《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

中央政策的传导效应,让全国各地加快了制定社会工作政策的步伐。海南省由民政厅牵头,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2.1万人,其中初、中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02万人。同时,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力争培育发展1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从实际发展来看,海南社会工作的发展相较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比较缓慢的,体现在社工队伍建设、社工教育培训、政府服务购买、社会大众认知等多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海南社工的发展才大有可为,社工的岗位需求尚存很大空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助力海南的社会工作发展。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国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达206183人,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已有390多所,每年培养3万多名毕业生,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海南省社会工作处于教育先行、实务落后的尴尬阶段,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和资金、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均非常滞后。具体从专业社工人数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两个方面考查。截止2015年,全省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有303人,中级社会工作师的有159人,合计462人。

(三)社会工作者岗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最新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GBM20709)是指在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社区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三个职业。与社工行业高度相关的前两个岗位具体描述如下:

1.社会工作者(2-07-09-01)

从事社会服务项目开发设计、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社区建设等专门化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调查、分析社会服务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

(2)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进行困难帮扶、情绪疏导、危机干预、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服务;

(4)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5)培育社会组织,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

(6)进行专业督导,提升服务团队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能力;

(7)进行服务成效评估。

2.社会组织专业人员(2-07-09-02)

在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内部,从事机构运营和业务督导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社会组织发展战略;

(2)指导并建立分支代表机构、办事机构等管理机构;

(3)研究、制订非营利市场营销策略;

(4)创建、维护由捐赠者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组织支持群体;

(5)制订社会组织预、决算实施细则;

(6)制订、应用行业标准和规范;

(7)监督社会组织活动执行情况;

(8)制订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使用及评估方案

(四)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行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机构在招聘社工岗位时,对于持有助理社工师及以上资格证者优先录用,说明“考证”对于毕业生应聘相关岗位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鼓励考取以下三类证书。

二、人才培养方向即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建议

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了行业、高校以及毕业生走向等相关信息,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务技能的应用。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如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律实务知识,拥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综合运用能力,能在城市与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福利行政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规格

(1)基本素养

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文书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核心能力

a.社会工作伦理思辨能力;

b.发掘与分析社会问题能力;

c.助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d.直接服务能力;

e.社会福利行政与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调整建议

1.“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目前一线社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与机构对接,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争取校企合作、院地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更好地为行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2.提升社工学生专业认同度

社工专业学生大多是由其专业调剂而来,因而其认同度、归属感都相对较低,这一特点也是社工机构对社工学生的普遍评价。因此,为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认同,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加强专业入门指导教育。

a.邀请专业知名学者、行业骨干社工开展“入学教育第一课”;b.细化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从职业规划、社工机构实地体验等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兴趣所在。

第二,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

a.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量表等工具,以此为基础,每位专业教师挑选若干名大一新生,作为其专业学习导师,帮助和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认同。我们相信,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一定会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留在海南从事社工的比例,一定会促进海南社工人才的发展。

(三)专业实习配套改革的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工专业的实习以学校实习要求为主:一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一周),二、三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各四周),四年级春季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八周);以及部分课程的课程实践(e.g. 社区社会工作)。这种实习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非教学时间段的实习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督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很难监管;

第二,实习基本处于“无目的、无监督、无效果”的三无状态,学生应付了事、老师鞭长莫及。

2.教改建议

基于此,建议改夏季学期实习为学期内实习,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缩短二年级、三年级春季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前八周完成课程教学。后八周学生进入机构,按照学校老师和机构督导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

第二,毕业实习可提前至四年级秋季学期开始,既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充足的应聘时间,也能错开二三年级集中实习时老师督导任务重的矛盾。

篇2

关键词: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中D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68-03

能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表征。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将具有一定复合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实践的专门技术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保山学院政治学院作为保山学院第一批转型试点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提升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在转型中谋发展、在改革中促转型,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保山学院政治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调研、考察,进而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般路径,对于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明确转型目标和内容: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转型”意味着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是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过渡状态或过程。“转型发展”则可理解为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1]这种变革无疑有赖于准确的转型目标定位和明确的转型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转型目标和内容的明确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在转型论证阶段就提出了明确的转型目标和内容:

1.目标。通过五年的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的专业优势,凸显社会工作专业为社会治理服务的专业特色,稳步提升三个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传统,逐步提高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

通过十年的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将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中的至少一个建成培养具有高学历(研究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硕士点。

2.内容。一是学院发展定位和专业理念转型。学院为什么要转型?哪些专业要转型?哪些专业能转型?这些专业怎样转型?转型失败了怎么办?这些在转型前都需要思考。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主要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基层地方政府平台的建设。三是社会服务方式转型。一是加快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建设进度,并挂靠在政治学院,二要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转型。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石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四大功能之一,一般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的各类服务社会的活动,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向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无疑是转型发展重中之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之需。[2]

1.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加大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力度,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做了较大力度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努力将专业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社工人才的要求。已批准建设的政治学院多功能实训中心已于2015年9月正式运行。该实训中心的社会工作功能区既可以为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方向的学生提供职前强化培训,同时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社区或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需要。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幅修改,强化了该专业的公共行政方向,该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上述实训中心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培训。2017年,“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将通过增加相关软件成为“行政管理实战功能区”,届时将能提供基层行政人员行政实务能力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行政管理人员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2.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一是专业带头人服务能力。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均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能带领教师团队扎扎实实搞好课程与专业转型建设。二是教学骨干服务能力。学院现有3名校级骨干教师和多名院级骨干教师,大多有社会实践经验并承担过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研课题,有能力负责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其中部分教师还能提供法律咨询、企业文化建设、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等社会服务。三是“双师型”教师服务能力。学院已有5名“双师型”教师,占20%。下一步可通过制度设计,促使大部分年轻教师在三年内取得与政治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社会工作师、企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秘书等,并通过自培养、送出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外聘教师服务能力。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

3.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学院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除上述校内实训中心外,学院已通过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了很多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并与保山市民政局、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法院、保山市局、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曙光中学、保山市红十字会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建立了保山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了民主促进会、中华儿慈会、中国教育协会“青艾小屋”项目保山站项目运行工作;组织开展社区伙伴(香港)基金会“保山能源调查和意识提升”项目工作。深入推行产学研育人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进行广泛调研,邀请各界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办学体制。

学院已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打造了几个社会服务平台,如保山市四叶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保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

三、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政治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的教学改革之中,在遵循“目标性、层次性、规范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原则的基础上[3],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多方面拓展实践教学途剑多渠道利用教学资源,建立了校内实习实训体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自主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实践教学,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课堂实践教学。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原理》课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行政学概论》课程;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课程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每门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不少于8课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综合设计实验课和读写议实践。实践教学方案写入教学计划中,期末提交实践教学过程记录和总结。

2.校内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实践教学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体现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整体性,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是政治学院实践教学的创新之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能,政治学院利用学校内部各个教学机构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同时能较好节约时间成本,有利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不足,辅导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结合社团活动应用专业知识开展校内社会工作服务,2013级社会工作班同学针对贫困生帮扶、体育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设计了多个活动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实施。

3.校外实践教学。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完成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保山市工业园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德育实践基地、曙光中学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基地、保山市民政局社区工作实践基地、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乡镇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局行政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红十字会社会工作实践基、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隆阳区人民法院法学教学实践基。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2011、2012、2013级学生多次前往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得到了完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学工作、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实践。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和毕业实习期,结合专业需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实践、假期社会调查、毕业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实践是专业实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同时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构建产学研体系: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

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体系,是推进学院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学院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使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2014年新修订的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新方案删减了一些基础课程,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并大幅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同时在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四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法律实务方向”、“基层行政实务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向”,此外还增设了职前强化课程。

根据新方案,从2014级开始实施学用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并采用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我院学业规划为切入点,从2014级开设试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每个导师对4―6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业到就业的深度指导,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2.产学研课程建设体系加快推进。根据2014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采取了介于“学科中心模式”和“实践中心模式”两者之间的“探索型中间模式”。课程设置已初步具备产学研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开发性”、“应用性”、“可选择性”。三个专业职前强化课程的设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产学研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和要求――“职业性”。

3.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学院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已趋于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校内多功能实训中心可对外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已列入本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4.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正在构建。学院将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制定产学研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产学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承包社会服务等渠道建构起学院的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目标趋向与根本指向[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2]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灾后重建;服务框架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122-07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社会都逃避不了各种各样灾害的侵袭——无论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1〕最近几年中国较大的灾难就有: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8·8”风灾、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2013年“4·20”四川芦山大地震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尤其震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着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地震不仅破坏了灾区人民生活的物理空间,导致灾区大量人员伤亡,也使受灾地区本来脆弱的公共服务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对灾区现有社会关系网络和灾区人民内在心理空间造成强烈冲击和破坏。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伦理秩序、心灵秩序等非物质层面的重建。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经验,社会工作是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专业服务机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主旨的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而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五年来,灾区老百姓在社区层面面临的生计问题、生态问题、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关乎社区社会根基重生的议题,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都显得非常薄弱。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笔者及所带领的团队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作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员,笔者所带领的社会工作团队现在仍然在汶川地震灾区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把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经验进行一些梳理,以期望能快速运用到芦山地震灾区及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害管理中,使得社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作为专业的助人职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有长期参与应对灾害的经验,灾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实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积极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事务,国外对美国“9·11”恐怖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害等重大突发灾害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研究也比较多,已经逐渐形成灾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分支学科。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灾害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对专业性社会工作认知的偏差和实践中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没能有效理顺,社会工作还难以发挥其独具特色的功能。但由于灾害多发,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区恢复重建,其参与社会重建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社会工作者自身不断反思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现有背景下,探讨社会工作在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介入空间、服务框架及其发展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考察

(一)从主体角度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但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往往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这就要求在社会内部寻找其他力量作为中间过渡的环节,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毋庸置疑成为其最佳的协作力量和恢复重建的理所当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政府的合理定位和功能的界定,灾后恢复重建才内含着对社会工作广泛而迫切的需求。

(二)从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难发生之后,灾区人民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关系均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濒于瓦解,亟需合适而有效的救援和重建机制来加以恢复。而社会工作功能与作用契合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可以推动灾区社会和社区救助水平的提升,提供多种资源帮助和心灵安慰,促进灾区社会关系重建和家园重建。正是灾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和社会工作担负的责任、功能与作用的相互契合,才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从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和专业理论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体系的支持合作,促进社会福利和公正,其服务所蕴含的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的目标、助人自助的理念、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特有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和方法,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也是回应和缓解灾区民生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专业基础。社会工作对灾区生产生活重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获得灾后重建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具体情况,包括灾区人口类型分布、灾区人民主要需求、灾区家庭结构变化、灾区社会网络状况等。在了解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尽快找到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方法,并持续性地根据需求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上述诸多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均提到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对象、角色与功能、方法和模式,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的实践经验,尝试架构一个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一)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亦即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2〕准确界定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是社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条件,有助于将社会工作领域相对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从文献研究和实践观察而言,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的介入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领域展开:

1.救灾领域。为弥补政府救灾物资发放机制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救灾物资合理发放,满足灾区人民对救灾物资的特殊需求,社会组织可以参与救灾物资需求评估和资源链接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一是介入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震后灾区社会救助政策进行细致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相关政策法规更适合灾区弱势群体诉求;二是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对灾区家庭经济进行调查,获取灾区人民需求的真实信息,使灾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理性和恰当;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灾区自强自立、缓解其对救助依赖方面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灾区民众做到经济自立。

2.教育领域。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家长、教师、学生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以及学校重建复课后面临的诸多困难,社会工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矛盾协调、资源链接、个案辅导、成长小组、生命教育等多样化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派出驻校社会工作者,将成长小组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开进学校课堂,帮助学生改变人际关系,促进沟通互动,学习适应社会技巧,如通过对北川任家坪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工作站通过小组形式学到了知识,同时认识了新朋友,增加了对团队活动的认识,较大程度改变了他们消极、沮丧、厌学等问题。

3.就业促进领域。台湾“9·21”灾后失业率大幅提升,其就业促进措施包括三个部分。就业服务:组织灾区民众以工代赈,加速灾区清理。雇佣奖励津贴,政府给七日内登记为获得就业推荐或职业培训的灾区民众发放就业券,凡雇主雇佣持有就业券的灾区民众,政府给予雇佣奖励津贴。失业给付:给非自愿失业的灾区民众发放失业金。职业训练:愿意参与职业培训的灾区人员,政府给予随到随训政策;参与全日制的就业培训,政府给予职业训练券以补贴培训费用。在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工作在就业领域广泛借鉴了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就业援助方面探索了一些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路径,如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把灾区人民生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组建妇女手工艺小组,将心理辅导与物质帮助结合在一起;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借助社会机构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开展就业辅导,等等。

4.心理重建领域。汶川大地震之后,绝大多数灾区人民均有较强的无力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对生活感到迷茫,社会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地震伤亡家庭社会心理服务过程的跟踪、效果评估以及专业反思,总结和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即“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支持网络”的社会心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是由社会工作者衔接,在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个体、服务对象小组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并依托于外部生态系统——社区支持网络,由此促进社会工作介入灾区人民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的形成。

5.社区重建领域。社区重建是灾后恢复的关键环节。“5·12”地震灾区民众传统上处于村落以及血缘的联系之中,社区意识恰好能够在灾难之后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社区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纽带并非来自村落或血缘,而是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居住环境,为更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社区重建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重建。在物质层面,包括建筑物、环境设施、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恢复等。在精神层面,包括形成新的社区文化、社区制度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恢复等。前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划,后者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长期介入和关怀,因为精神层面的家园重建,远远复杂于物质层面的恢复。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象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根据专业使命选择并确定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汶川大地震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社会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四类群体:

1.丧亲群体。汶川大地震使近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丧亲群体成为地震灾区受到伤害最深的一个群体,面对自己挚爱的亲人死亡会产生安全感的丧失,难以理解一个意外或失去控制的事件所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及死亡,往往会经历思维上的困难,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感到困扰和迷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产生焦虑。丧亲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帮助生者恢复生存的意志和信心至关重要。日本大地震后有许多人在未来的数年间,始终无法摆脱丧亲的阴影,因而寻求自杀解脱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对丧亲群体进行哀伤处理,帮助他们减缓精神压力,重振生活信心。

2.儿童青少年群体。儿童作为地震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和最不能表达诉求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在自然灾害面前最容易受到伤害。汶川大地震以后,一些儿童因父母伤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孤儿或无人陪护的儿童,父母健全的家庭也因忙于灾后自救和重建而常常忽视对儿童的关怀。同时,在地震中学龄儿童失去同学、玩伴、学校及可以玩耍的场地,社会、学校、家庭及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也遭到破坏。此外,地震本身也对儿童产生较多不利影响,包括恐惧、厌学、自闭等。

青少年则处在人生的多变期,其生理和心理处在不断的变化成长中,他们需要有发展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青少年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他们在受到创伤的同时,又不得不承担责任。地震给他们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焦虑、迷茫、抑郁,可能会导致他们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如或者在家混日子,或者长时间呆在网吧等。

3.老年人群体。由于老年人在社会处境上的特殊情况,在经历汶川大地震之后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多特殊的反应,往往会引发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回忆,尤其是对自己以往坎坷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因缺少亲人的陪伴而感到抑郁、焦虑。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也给其生活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老年人是地震灾后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应成为社会工作组织援助灾区的工作重点。

4.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是地震灾后需要关注的一个特殊困难群体。汶川大地震尽管没有夺走残疾人的生命,但却严重损伤了其生理功能。由于自己的特殊情况,残疾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比较消极,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愿出去和人交往,但他们需要有沟通的平台,他们也想有所发展,却不知从何做起。因此,这一群体长期处于情绪悲观、受人歧视、生活不能自理、生计难以维持的状态,亟需社会工作组织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在涉及灾区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服务,扮演服务提供、资源动员及协调、服务的个案管理、方案设计、重建项目推展等多种角色,对灾区社会重建发挥积极作用。面对不同的灾区人口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深入持久,对案主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缺点是耗时、耗力,且需要掌握高度技巧的心理咨询师才能胜任此工作。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灾难中受影响较严重的个体。目前,在该领域,叙事治疗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工作方式倍受推崇。在个案辅导中,咨询师应帮助案主重新定义灾难带来的影响,抛弃旧有的消极框架,重建案主的积极框架,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改写命运。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常用方法。小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营造安全、接纳的小型“社会环境”,即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这种具有安全感和接纳氛围中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在小组工作中,团体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者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出强烈的团体动力,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进入到小组中,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地震中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小组,组内成员彼此倾诉,彼此理解,成为个体疗愈的主要因子。较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特点在于受惠人群广,团体动力足,组内成员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有助于成员重新恢复积极的生活状态。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相对于上述两种主要方法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社区是联系受灾民众的中间单元,有着人员分布广泛、需求复杂的特点,社区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的长期和持续介入,以便了解社区受灾人员的具体需求,发动和组织需要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同时将社区需要的资源有效地跟社区进行链接,促进社区的动态进步和发展。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居民重建家园的动力,培育主动积极地维持社区安定团结的意识。社区这一中间单元好比社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拥有活力,整个社会才会更焕发光彩。

(四)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介入灾区恢复重建的进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介入前期。社会工作介入前期通常处于紧急救助阶段,基于社区处境的差异性和社工专业的独特性,社工扮演社会资源链接者和社会心理陪伴者的角色。该阶段社工可以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重点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动员。地震灾害属突发性、偶然性的自然灾害,灾后急需外部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因此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应广泛组织和动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开展灾区人民的心理抚慰与康复工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二是评估灾区人民需求。准确评估灾区人民需求是开展社会工作有效介入灾区服务的基础条件。汶川大地震之后,社会工作组织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家庭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识别出服务对象所面临困境的影响因素和服务需求,包括对问题的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利用的资源等,为服务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社会工作者应主动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方案的制定,共同应对和澄清问题。深入翔实的需求调研为社会工作介入时机、内容、步骤、广度与深度提供了前提和依据。三是组建队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厅和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和服务组织、高等院校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灾区实际需求,及时组建了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队。因此,在灾区进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非常多,据估计有三百多家。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建立,有效弥补了灾区社会服务力量的不足。

2.介入中期。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准确定位,即明确社会工作服务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领域广,必须从自身实际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连结点出发,找到真正需要自己又适合自己的介入位置,以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见成效。在介入领域上,主要选择具有自身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领域。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择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选择了学校社会工作领域,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选择了社区重建领域,“鹤童”选择了老人社会工作领域。在服务内容上,着眼于灾区需要开展服务,如针对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针对受惊吓儿童的心理抚慰,针对残疾人员的康复护理,针对贫困对象的生计援助,针对临时安置点居民关系重建等等。二是搭建工作平台。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普遍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作为其开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三是构架制度。规章制度是社会工作服务得以持续的保证,主要包括人员轮换制度、督导培训制度和评估制度等。

3.介入后期。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持服务的可持续性。围绕这一任务,社会工作应该在社区重建阶段,在社区社会根基的重生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应加强引导社会工作服务实现本地化,开展灾区本地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育工作。

四、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策略和路径

(一)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角色重塑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角色的重塑。汶川大地震中服务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有的是高校办的非法人临时机构,有的是具有政府背景的临时机构,真正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较少,能够得到资源长期坚守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时性特征,导致社工服务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很难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成本较高。因此,创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重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民办非营利组织,以重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角色,改革社会工作组织的运作模式非常必要。这一角色的重塑,对于解决社工服务的长期性、可持续性,解决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本土化以及推进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问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社会工作者角色的重塑。区别于一般环境下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地震灾区社工服务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随灾难救援的步骤和时间变化而调整自身角色认知的能力,即要明确灾害管理各个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等,才能有效开展实际的社会工作服务。许多临时性社工服务机构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功能与作用发挥欠缺,就与其对自身角色认知和定位产生偏差有很大的关系。从汶川地震灾后社会工作参与社会重建的实践来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依次为服务者、使能者(增能者或赋权者)、资源链接者、支持者、咨询者、社区组织者、倡导者、个案管理者、教育者、行政者、政策影响者,其中教育者、行政者和政策影响者的认同程度最低,而服务者、使能者及资源链接者是社会工作者自我认知中最受认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扮演就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中国文化和体制的框架内,领悟角色系统的一体多面性。从整体看,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从微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对传统社会工作微观角色的强化和完善,比如,协调干群冲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关照个别案主的权益与需求。从中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如何从社会制度与观念层面对受灾群众进行调适,使其真正适应灾后的生活。从宏观层面看,如何作为政策影响者,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力求推进有利于灾区重建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1.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

在社会工作介入前有必要对灾区存在的问题、灾区需求和已实施的救援工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研判,以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介入更有针对性,避免服务资源使用的低效率。

一是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在厘清灾区特点及灾区问题特殊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并对这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进行分类,选定社会工作介入的领域与层面。

二是对灾区前期救援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研判,这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具效率。同时,还要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进行研判,要清楚社会工作组织能提供哪些介入、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哪些问题、介入的期限、介入的资源支持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其他救援、重建机制配合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包括介入目标、介入重点、介入对象、范围以及介入方式等。

三是对灾区人口类型及其特殊需求进行分类和研判,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有针对性。一方面对灾区人口进行分类,以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另一方面灾区不同群体之间对于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性,要判断灾区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住房重建、生产恢复、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节、人际交往,等等。

2.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和改善灾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目标:

第一,对接灾区特质的专业价值和服务理念目标。“助人自助”是灾害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理念,要让受灾群众明白处于非常态的社会特质只是暂时现象,鼓励和帮助他们自救和自助,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终极发展目标。

第二,回应服务对象多样诉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指需要回应不同特质灾区人民的服务诉求。包括照料、维权和增能等,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通过实现灾区人民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诉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有效对接,有效保证灾区经济恢复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嵌入灾后恢复重建路径的技术目标。针对不同特质灾区人口的当前及长远生活开展科学评估,以增强灾区人民的复原力为出发点,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传统经典工作方法为介质,协助个体及家庭重新自立,并实现各种社区服务组织重组。

最后,重塑社会工作角色和功能的目标。在我国“政府为主、社工协助、群众参与、义工服务”的灾害救助格局下,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灾区人民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社会工作要实现由直接服务者向间接服务者、支持者和咨询者转化,开展对灾区本地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与督导、项目扶持以及机构的培育等方面工作。

(三)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与策略

1.探索政府组织、社会工作组织的公私协力平台机制。“公私协力机制”是一种“复合型”灾区社会工作模式,是指通过建立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联系,形成协力机制(如政府主导机制、互信机制、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等),发挥整合性力量,为灾区提供全方位与专业的社会重建服务。

2.探索多元主体与社会工作组织的经济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组织在灾区社会重建中的作用,必须探索政府、企业、基金会等资助方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破解社工组织开展服务的资金瓶颈。将社会工作服务所需经费纳入中央、省市及对口援建单位等各级组织的救灾资金和灾害重建资金的预算,同时,建立社会公益发展基金,引导具有资金和筹款优势的企业和基金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提供支持,使社会工作服务在资金上有保障。

3.探索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组织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机制。为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化的运作水平,以提高社工组织的公信力和社会服务功能,要加大对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对在灾区工作的一线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的、持续的督导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灾区新进的工作人员、初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等,增进其专业技巧,使灾区接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4.探索法律规范、制度监管、自律他律、改革创新的社会工作发展机制。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明确社会工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治理结构、问责机制、独立评估审计机制等,规范社会工作组织的行为、机构、治理和管理体制;加快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综合监管格局,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自律机制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及自我监督制度,用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保证社会工作组织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建立包括组织监督、审计监督、捐赠人监督、公众监督在内的他律机制和监督形式,重点建设好社会工作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社会工作组织持续地改革创新,创造优质的“公共价值”,保持和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发展持续性。

5.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的引领作用,促进“社工与义工(志愿者)”的联动,推进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6.探索建立灾后社区载体的赋能增权机制。灾区人民社会关系重建、社会心理重建的核心是重新建立社区归属感、社区发展意识、社区凝聚力。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培育社区居民组织,提升社区居民协作能力。社区的问题虽然只有社区居民才真正清楚,但很多时候需要社会工作者去帮助社区居民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二是精心组织社区活动,建构灾区人民社会关系网络,重塑灾区人民的信心,推进社区建设和灾区人民参与性发展,特别是在扎根社区与民同行的过程中,可以将社区经济(生计)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满足民众生计需求的同时,整体推动社区公共参与、社会互助、生态恢复,逐步迈向天人合一、永续发展的生态社区。三是社会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社区及社区居民与外部资源链接的能力,通过社区平台,将外部资源与灾区发展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篇4

1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医疗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队伍当中的一只新生的社会力量,他们通过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医疗服务领域相融合,并作为医疗机构中的成员,协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解决与健康相关的社会和心理问题,清除他们在医院就诊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障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2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必要性

2.1促进疾病预防工作 疾病预防是当代医疗保障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往往在实际生活当中,疾病预防工作环节却十分薄弱。医疗机构中的医务工作者往往对于一线医务工作都疲于应对,开展疾病工作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此时,如果有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将会对疾病预防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社区、家庭为单位,深入基层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通过组织和培训志愿者,向基层群众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公共卫生政策,介绍相关福利措施,减轻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医疗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助医疗机构、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开展基层疾病市场调研,了解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诉求,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提供更加适应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措施。

2.2改善医患关系 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医患纠纷、医患冲突频发。现阶段,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健全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医疗社会工作者在医院整体运行的很多阶段,都应扮演重要角色。每一个患者从患病,到进入医院,都背负着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都希望早日重拾健康。此时,医疗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帮助患者构建健康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医疗方案费用信息,帮助不同经济状况的患者选择治疗计划。当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愤怒、恐慌、焦虑等情绪时。作为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缓解和疏导这些反面情绪,积极配合对疾病的治疗。

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桥梁。现阶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论过错在哪一方,最后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主要是还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原本就是纠纷的当事人,这不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此时,医疗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方中立者的角色介入进来就显得额外重要。在患者层面,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解释说明、安抚情绪、了解相关医疗知识,在医疗机构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促进患者和医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持中立的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节,寻求妥善的解决途径,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发展难点

3.1医疗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原本就起源于西方社会,相对于我们而言,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50年代我国计划经济的确立,人民的生活资源以及所获帮助都通过行政渠道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因此中断。随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专业社会工作才重新受到重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医疗社会工作,在80年代才真正起步。发展的滞后导致许多医疗机构并不知道什么是医疗社会工作者。更谈不上设置岗位培养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3.2专业人才的缺乏 医疗社会工作者想要胜任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首先要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了解医院的实际运转。现阶段,从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来看,还不具备向医院提供专业医疗社会工作人才的条件,即使他们在校园里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但是他们不懂医,缺少医院工作经验。从医疗机构层面上来看,现在有些医院的医疗社会工作者是从医务工作岗位上转任而来,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了解医院的实际运转,但是他们缺乏系统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4医院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的战略措施

4.1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医疗社会工作者 一名优秀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医学、心理学、法学等多门知识的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是高素质、专业实务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硕士、博士阶段上。在2010年,重点高校才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工作博士学位以及医疗社会工作方向教育至今仍是空白。

医疗机构应该加深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识,应该引导和鼓励与各大高校合作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高学历人才,完善学科领域,确定医疗社会工作的研究方向。高等院校在教授医疗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在医院构建立定点医疗社会工作人才实习基地,进行实务性学习,了解医院运转,从事专业医疗社会工作实务,加大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医疗社会工作者。

篇5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主题班会

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步伐大大加快,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企业社工、医务社工等实务领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由于各种原因,学校社会工作还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如何在学校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实务经验不太多。而主题班会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不能实现其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有机融合?如何使两者结合?,等等,这是目前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界和理论界者在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通过南宁市X小学主题班会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主题班会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期对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主题班会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契合

在切入主题之前,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南宁市X小学的情况。该校是专为进城农民工开办的民办小学,有教师20多人,学生800多人,学生全部为城市流动儿童。与当地的公办学校相比,无论是学校办学的硬件还是软件,该小学的均处于资源匮乏状态,这极大地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即便如此,该校努力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而引进学校社会工作以专业化的手法开展主题班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实践证明,学校传统的教育主题班会不但可以与社会工作专业相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会带来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设更好的条件。

(一)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考量

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想要利用传统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在学校实施具有一定困难。因此,通过不断地摸索与调研,发现在学校社会工作中,为保障服务覆盖面积和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是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开展服务,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时间受学校教学时间安排影响

在X小学的学校社会工作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时间基本与学校教学时间一致。学校将基础课程教育视为办学首要任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必须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开展。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一般每节小组时间在四十至六十分钟,学校的课程时间都是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班会来安排,学校社会工作者只能在每个班级利用体育课或者音乐课来开展服务。但是面对课程重的班级,校方表示尽量将时间留给学生学习。根据课程安排,学校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主题班会在班级进行兴趣培养、课外知识普及等服务。每个班级每周均有一节主题班会,社工将利用这一节班会时间开展服务,这样既不会影响校方教育工作,服务对象也从中受益。

2.服务方式受班级人数影响

在社会工作方法中,小组工作也称为团体工作,是指以团体或者小组为对象,利用团体或者小组的活动为组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小组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成员的发展,使组员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加快自身社会化的发展,并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此来发挥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快速稳步发展。在社会工作中,为保证小组工作的有效,一般将小组工作的人数都限定在6―15人之间,小组节数为6节,但是X小学一个班级有五十人以上,整个班级开展小组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全校十多个班级,按照一般的小组工作方法开展6节小组会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在校方看来这也是不可行的。经过探索,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服务,活动开展不受班级人数限制太大,将小组工作转换为主题班会来开展,更加灵活的回应服务对象需求。

3.小组工作组员的同一性限制

在小组工作中要求组员保持同质性,即小组内组员存在相同或类似的需求和目标。同质性是将相同需求的组员集合在一起,有根据的针对组员需求做出回应,通过开展活动来促进组员实现目标。X小学全校800多名学生,如果开展小组,那么就需要对这800位学生进行调查,评估需求,再根据需求来设计小组,招募组员。但是在项目中,每个项目都是有周期的,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成效,按照总体评估800位学生需求再来开展服务成效不明显。在班级中统一开展主题班会,根据班级同学的需求统一制定班会的内容目标,提高服务对象的整体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主题班会是学校社会工作者根据班级的学生的需求,在班级中开展有明确的服务目的、服务反馈的服务工作。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二)主题班会在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服务方式运用到社会工作中,是因为其弹性大,可以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来调整班会主题,可操作性、持续性较强。运用主题班会对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有很大的益处,主要体现为:

1.拓宽受益对象面积,能更全面的回应服务对象需求

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整个班级开展服务,受益对象覆盖到全班,由于项目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源有限,采用主题班会不仅节约人力成本,也能使全校学生获得服务。如果是采用传统小组的方式,一次小组受益人数最多是15人,全校800位学生,还要考虑不影响学生的上课时间,这样的效率是非常慢且学生受益范围过小。

2.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更富有弹性

采用主题班会形式,能在每次开展班会结束后做好服务对象反馈表,根据服务对象的反馈来评估此次班会的成效。如果成效好那么可以在其他班级深入推广,如果不见成效就可以反思找出原因,并及时的改变班会内容。这样的服务方式就会随着服务对象需求改变而进行改变,使服务方式更加适合服务对象。

3.利于社会工作宣传,为开展校园活动奠定基础

社会工作者在班级开展主题班会,使更多班级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一次主题班会受益对象为50人及以上,能在短时间实现开展完所有班级的主题班会。在了解社会工作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开展其他服务就省去再进行宣传“什么是社会工作”这一环节。

二、需求分析:社会工作主题班会的前期准备

需求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认为,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不仅是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基础性的前期工作,也更能体现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基于此,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我们对X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查,掌握了学生多元性的需求。

(一)心理需求

X小学的学生100%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里跟随父母打工而来到城市,在适应环境和融入城市生活方面存在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父母忙于生计,致使家庭亲子教育缺失,孩子们感觉缺乏陪伴与引导。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引导和管教,长期的家庭缺陷使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孩子们之间也不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遇到困难和问题找不到人倾诉,这种现象一持久,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孩子们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遇到陌生人腼腆、害怕交流、缺乏安全感、孤僻,或者是成为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少年” ――不爱学习,同时不听老师的教育,不遵守学校纪律,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兴趣爱好培养的需求

X小学属于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一般都不会得到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属于自负盈亏状态。并且学校场地是租用村委会用地,面临租金年年高涨的困难局面,因此学校创办人已经无力开展校园活动或者是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学校的教育方向只能偏重基础课程教育。导致孩子们缺乏兴趣爱好的培育和引导,校园生活显得十分单调。与公办小学相比,X小学的孩子明显缺乏兴趣特长。

(三)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需求

X小学师资力量非常缺乏,教师队伍由于收入低且不稳定,时常处于流动状态。语文、数学两门课程能保证正常设立,但是英语、美术、自然、音乐和体育等科目则非常缺乏专职教师,基本都是由班主任老师兼任。并且学校也得不到城区教育局组织的交流学习名额,缺乏外出培训交流的经费,学校教师素质得不到提高,导致授课方式陈旧呆板,教学质量不高。孩子们因此学习能力低、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浓。

(四)德育教育需求

在与学校访谈调研中教师表示,希望在主题班会中多开设“如何做人”、或者是采用一种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引导孩子们遵守学校纪律,协助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X小学的主题班会在没有项目进驻前都是由班主任负责开展,由于教学目标的压力与自身教学能力的缺乏,主题班会都是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或者是直接将主题班会舍弃,用来考试或者是讲课。因此一些基本的德育知识与纪律规范,孩子们基本都没有在一个正式的或者是适合的场合接受德育教育。

三、主题班会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基线调研,评估和回应学生的需求,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了诸如“爱国主题班会”、“体育月主题班会”等富有社会工作特色的主题班会。

(一)“我们是朋友”主题班会

针对X小学学生心理需求问题,社会工作者选择在六年级两个成长班开展了“我们是朋友”主题班会,通过让孩子们共同感受群体的温暖,缓解身为外来务工子女的自卑心理。班会开始前,社会工作者通过一段励志温馨视频将班会拉开序幕,学生观看励志视频之后社会工作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分享完各自感受之后,社会工作者进行总结。在感知完理念上的情感之后,社会工作者通过一个名为“我们是朋友”的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什么是朋友,以及朋友的力量。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十分注重引导,观察每位服务对象的表现。在活动结束之后,社会工作者及时收集服务对象反馈,并引导服务对象回顾本次班会内容,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独的个体,生活中还有很多跟我们一样的朋友,我们要从现有的情况中不断寻找满足与幸福。

(二)“我们一起看电影”主题班会

心理需求是全校性的问题,只在六年级成长班开展班会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社会工作选择将受益人群扩大,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成长班是最先开“我们是朋友”主题班会的学生,班会结束后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与影响力,社会工作者引导成长班孩子关注学校其他学生,试图用成长班孩子的改变来影响与带动其他班的孩子。其次社会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校园社工站,计划组织学生观看心理电影,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用正确眼光看待自身存在的缺陷,并认识到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只有我们直视他接纳他,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经过一个星期的招募,心理电影观看名单与电影播放时间。社会工作者挑选了三部不同的电影,分别针对低、中、高年级不同的学生,考虑到每个年级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差异。每场电影播放完成之后社会工作者都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遵从自愿原则引导学生撰写观后感。

(三) “藏在树叶里的秘密”主题班会

针对兴趣爱好培养这一需求,社工还将工作坊元素融入到主题班会中,开展了很多手工工作坊,比如树叶画与手工皂。社工收集了很多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树叶来教孩子们做手工,一开始孩子们表示非常好奇,树叶能做成什么画呢,它能保存久吗……面对孩子们的疑问,社工开始引导孩子们积极想象,将自己脑海中树叶画的样子展示在A4纸上,孩子们表现出非常浓烈的兴趣,树叶画手工工作坊开展过后,很多孩子主动找到社工,向社工提出意见希望还能开展更多类似的手工主题班会,自己现在在家开始收集塑料瓶还有纸盒,正在研究怎么变废为宝,做出更多新奇的东西。社工在接受到孩子们的反馈之后,决定继续开展手工皂工作坊,很多孩子在学习完手工皂之后,回家自己上网购买材料,说要教会自己的弟弟妹妹与亲戚。手工工作坊的反馈效果都非常好,很多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手工的兴趣爱好。

(四) “自然知识竞赛”主题班会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四至六年级开展了自然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在知识竞赛开展的前半个月,学校社会工作者利用班主任向班级学生宣传本次主题班会。在题目的准备中学校社会工作者积极与学校老师讨论,制定出适合学生参与的题目,将本次设计到一些课外的知识利用展板张贴在校园的角落,以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在班会开展的当天,学校社会工作者与教师志愿者一齐担任班会主持人,利用抢答积分的形式,让班级代表回答问题,最后积分最多者获胜,并颁发奖励。本次班会从前期的准备到开展当天的效果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学生在准备本次自然知识竞赛班会时自发主动地学习,没有教师的鞭策,没有学习成绩的压力,学生学习非常轻松愉快。在活动结束后学校社会工作者引导学生回想本次自然知识竞赛自己的准备过程,让其思考自己所利用的学习方式,并向其他学生分享。

(五) “沟通与规则”主题班会

根据X小学学生德育教育需求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X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与各年级学生特点,决定在六年级两个班级开展班会。在“沟通与规则主题班会”开展前,我们项目团队就做好了详细的活动申请书。制作活动申请书时还积极与学校教师沟通,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增进服务对象对规则的认识,便于其更好的反思自身行为,促进其能力的提升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班会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媒介,运用时下流行的信用卡消费与微信使用作为引导,让服务对象思考,社会无时无刻不存在规则,使用信用卡需要遵守规则,微信使用也是一样。在直观的让服务对象理解规则之后,再将问题引导至服务对象自身,思考自身是不是也应该遵守规则,遵守怎样的规则。最后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鼓励服务对象踊跃发言,适当运用小礼品来激励服务对象。

(六) 爱国主题班会

根据X小学学生师资力量弱,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需求,为了激励孩子们的自信心与发掘自身潜力。学校社会工作者决定开展爱国主题班会,活动开展前,采用优势视角分析班级学生的情况,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原理,要求社会工作者要立足于发现、探索、寻求与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开展活动,协助服务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通过调研发现,六年级班级同学有朗诵的特长,因此在班会开始前,征求得服务对象本人意见,决定让其朗诵爱国诗歌,以此发挥自身的优势,让服务对象本人带动全班,影响全班。朗诵完毕之后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爱国知识竞赛来引导服务对象关注爱国信息。本次班会收益的不仅仅是几位能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的同学,其他的学生也受到了鼓舞,开始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特长。

四、X小学社会工作主题班会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主题班会,X小学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们在各方面均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明显的积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在学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发生了正向的变化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情明显发生了改变,一些到社工站的同学向学校社会工作者表示,自己最近回家都是跟班上的某某或者是其他班级的,还向社会工作者分享自己跟同学周末去看电影、逛公园的趣事。孩子们渐渐淡化身为外来务工子弟的自卑感,开始在不断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友谊,缓解孤独感;老师也表示,最近班上同学关系也很和谐,在班上分学习互助小组时,没有出现几个要好的分在一起,或者是排挤其他同学,而是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主动与学习稍微落后的同学分在一组,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互助中逐渐增进彼此感情。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反馈,班上几位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孩子见到老师开始主动问好,在学校社会工作未进入X小学之前,这些孩子见到老师不是躲闪就是做鬼脸,表现得非常不尊重。通过学校老师的积极协助,学校社会工作者不断开展德育教育与关于兴趣爱好培养的主题班会,这些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孩子开始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引导,逐渐转变越轨行为。一些孩子开始跟班主任袒露心事,将困扰自己的心事通过字条或者是与老师私下聊天的形式向老师传达,师生之间关系也开始变得很亲密。

(二)学生的校园活动参与度逐渐提高

经过学校社会工作者不断在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渐渐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在开展大型的校园活动时踊跃出很多之前不积极的份子,开始大胆的报名参加。在向低年级学生开展班会时,五年的学生主动充当社工小助手,自己担任班会的主角,给低年级的学生讲故事;在体育月开展拔河比赛时,六年的社工小助手在比赛中担任记分员、礼仪队、秩序维持员,协助社会工作者将活动开展顺利。在比赛中参赛队员不再像以往一样需要老师动员或者是直接推选参赛队员,这几次的活动都是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在一得知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开展活动时,马上就向老师报名参加。

老师也向学校社会工作者表示,特别是在趣味手工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一看到学校社会工作者将物资搬到社工站就格外的兴奋,还时不时向老师打听,什么时候开始趣味手工班会。

(三)学生性格开始出现转变

之前在校园或者是校外看到社工很多孩子都只是羞涩的看着不敢主动打招呼,但是现在,孩子们开始主动热情的向社工打招呼,很多孩子面对陌生人表现得大方起来。由于外来务工子弟孩子缺乏陪伴,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有些来自家庭有些来自身边环境,现在通过主题班会的影响,孩子们关系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小组工作中的小组动力,组员开始互相影响。孩子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沟通,开始大胆交流,接纳自己外来务工子弟这一身份的事实。虽然平时还是会缺乏父母陪伴,在亲情方面感到孤独。但是孩子们学会转移注意力,用社会工作专业术语就是“移情”,开始用友情的陪伴来减少亲情陪伴缺失带来的伤害。孩子们开始互相关心,敢于敞开心扉跟同龄孩子做朋友。

(四)学生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社工开展趣味月一系列兴趣类的主题班会之后,孩子们开始有意识地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等着自己去探索、创造。一些孩子在学习完手工皂工作坊之后,开始将自己业余时间用在手工方面,在网上搜索教程自己制作很多新奇的东西。一些孩子现在甚至成为了“环保+发明”家,自己收集家里的废旧来改造成新的可以继续使用的东西,比如利用矿泉水瓶制作成笔筒、花盆等等。一些孩子开始学习唱歌,没有条件去报兴趣班的,都是自己在家里练习。写完作业之后拿自己的笔记本抄歌词唱歌,还有的在家里练起了舞蹈。

(五)对学习开始产生兴趣主动寻找学习方法

X小学的孩子由于父母对自身管教时间少,自身对于学习上的要求很低,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提升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系列班会之后,孩子们意识到原来学习不光是为了以后读大学,而是跟自身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开始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渐渐地开始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一些孩子开始询问成绩好的学生自己是怎么学习,开始主动学习方法,自己主动跟老师交流学习方法。

篇6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业岗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社区工作站的社区事务员和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者等一线岗位,即社区工作站的党群服务专干、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专干、综合治理服务专干、城市管理与爱国卫生服务专干、劳动保障服务专干、社会救助服务专干、住房保障服务专干、社会事务服务专干、公共事业服务(经济服务)专干等岗位以及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必备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社会工作方法、社区工作事务流程及方法等理论专门知识,具备政策执行和社区事务受理能力;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开展不同人群和不同领域的服务能力;社区活动和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的能力,具有爱心助人、助人自助等专业品质的高素质高等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1.社区常规事务受理。包括管理和服务基层党员,做好育龄群众的分类管理及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社区环境整治,协助做好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保审核工作;负责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家庭医疗救助、精神病人救助、临时应急救助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等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区党建、计生、综治、社会救助等事务内容及受理流程,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民政工作、社会救助、农村社区管理等。

2.社区各项工作相关政策宣传教育与执行。包括宣传教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规章,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劳动保障方面的接待、政策咨询,宣传贯彻关于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制度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区各项工作及服务人群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宣传教育与执行能力及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为社会管理概论、社会政策与法规等。

3.社区常见公文写作。包括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写作规范和要求,具备文字写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对应的课程包括社区公文写作、申论、档案管理实务。

4.社区关系沟通与协调。包括协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工作,发挥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议事委员会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全面化解民事矛盾,组织协调街道、社区、城管执法大队、城市协管员、驻辖区单位等各条线做好城市管理整治及执法工作;负责社区内物业服务公司的管理衔接,加强社区与物业公司、业委会的联系,积极受理、协调处理有关物业纠纷,指导业委会成立和改选工作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会互动、社会角色、人际沟通等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矛盾调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局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普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区管理沟通、物业管理实务等。

5.社区个人、家庭的个案辅导及管理。包括针对社区老年人及家庭开展长者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维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及家庭开展困难家庭帮扶、家庭暴力、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职业技能训练服务;针对外来人员提供情绪心理辅导、矛盾调解服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方法技巧,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个案辅导、资源链接的能力以及爱心助人、助人自助的职业素养。对应的专业课程有个案工作、老年健康照护、现代家政、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等。

6.社区特定人群的小组工作。包括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文体康乐、社会支援服务;针对少年儿童及其家庭开展430学校、兴趣小组、专题培训、拓展活动、健康娱乐、能力提升、亲子活动、儿童教育培训服务;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康娱与社交、社区共融服务;针对外来人员提供文体服务、关怀支持服务等。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区特定人群特点及小组工作流程及方法,具备小组招募、计划、实施与评估的能力以及协作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小组工作、成长小组、矫正社会工作等。

7.社区活动和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与评估。包括社区公益活动、娱乐活动、民俗活动、科普活动、专题活动、观念活动等和社区针对特定人群服务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与评估工作。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会工作行政、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项目的类型及策划、组织、实施与评估方法等知识,具备组织策划能力、资源整合与拓展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对应的课程有社区工作、社区活动策划、社区服务、社区建设项目管理等。

8.社区问题与需求的调研。包括掌握分析社区的社会治安和安全形势,降低刑事案件发案率;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及时收集、汇总有关综治工作数据,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及保管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状况、本人就业条件和就业愿望等情况进行核实;定期对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及时掌握其家庭动态信息;及时掌握辖区各楼宇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使每项工作有原始记载,资料齐全。以上工作任务需要了解社会问题分析及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具备发现问题及开展调研的能力以及热心为民服务意识。对应的专业课程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方法、当代社会问题等。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设计

1.根据课程性质分类,构建模块式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基础课应适当综合化,按照培养“职业人”和专业价值观来设计,包括社会管理概论、成长小组、普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专业核心课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按照岗位需求和运用性来设计,包括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民政工作、社会调查方法、社会政策与法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公文写作、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策划等。此外,专业拓展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所以专业拓展课包括当代社会问题、社区建设项目管理、申论、手语、人力资源管理、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等课程。

2.根据社区工作任务,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在每个工作任务之中。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定位要准确,要以社区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设计课程,实现个人成长和岗位需求的双重目标。二是工作任务的解构需要在了解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解构工作步骤,明确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及步骤的理论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由此来确定具体的理论章节和实践项目。三是课程内容的重构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的知识体系,从社区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依据每一个任务的具体步骤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四是课程实践任务要符合课程要求,严把实践环节确保课程实践的效果。

3.凸显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价值教育为核心,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社会服务推动教学,服务与学习相互促进,逐步建立“义工服务―寒暑假实习―阶段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递进式的实践体系。专业实践教学注重由一般服务逐渐发展到专业服务,由引导参与逐渐内化为自身意识,继而转变为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陈增荣,王星飞.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探微[J].职教论坛,2008,(10).

篇7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传递者,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维护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是体现党和政府关怀、温暖的重要使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是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措施;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民政领域和民政范围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州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州民政局组织对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培养开发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分布广泛。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一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而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我州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和团体,担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就民政系统调研显示,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社会福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减灾救灾、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临时性社会救助、艾滋孤儿救助、优抚安置、儿童收养、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残障康复、城乡社区建设、精神病患者康复、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州现有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17个、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117个、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15个、优抚安置类事业单位14个、慈善事业(包括慈善类事业单位、民间组织)27个、减灾救灾类事业单位5个、家庭生活服务类事()业单位(包括婚姻登记、婚介服务、家庭教育、婚育服务等)59个、殡葬服务类14个,城乡社区单位2609个,共2877个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15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092人,36—50岁的8785人,51岁以上的1275人;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的2457人,中专(高中)的8015人,大专的1481人,大学及以上的199人;从专业结构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极少,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的也很少。

(二)社会事业逐步发展。“十五”以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社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救灾救济和五保供养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策优惠为辅助、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建设新格局,兴办了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建成了一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全州城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后,床位达到1500多张,每个乡镇都建设了中心福利院,共收养近万名院民,全州福利救助类机构达到134个,设置床位15000多张,还有服务类事业单效发挥而不愿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是人员编制受到限制。以州、县民政部门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为例,工作人员只有19人,而面对的是全州25万多名的城乡低保对象,以及其它70余万名困难对象;州老龄办长期只有1人,而全州老年人服务对象(60岁以上)却有45万多名,编制、人员、经费多年来都没有等到较好解决,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培养专业化人才和集聚社会化人才并重原则,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建立法律规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使用体系、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全面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着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水平。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研究

建立统

一、规范的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切实解决有关党政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问题,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

好社会氛围,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会工作。

3、优化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协调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社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相关社会工作和具体岗位需求信息,吸引和鼓励社会和个人兴办社区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各类组织和个人到社区兴办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可免费使用城镇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要重视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户籍迁移、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三)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现有人才统计制度,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状况,为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担任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任务。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服务机构实习和见习。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内容。

3、开展社会工作人员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力争在2年内将所有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基本实现所有社会工作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见习、短训、函授等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时,其转评前和转评后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逐步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其他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进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力争在5年内全面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制度。

2、完善岗位设置制度。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科学设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建立州、县、乡政府社会服务事业机构定编标准。明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岗位设置和结构比例,原则上社会工作岗位不低于岗位总数的90%。研究探索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岗位设置办法,在法定岗位之外增设2—4个社会工作专职岗位。鼓励和支持村(居)委会、社区企业和个人创办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3、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社会服务机构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聘用兼职、聘请顾问和短期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州、县市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一年;择优选派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到州、县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挂职进修。以品德诚信、工作绩效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加强岗位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或续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依据。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以钱养事”的改革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财政按社会工作项目任务和社会服务人数核拨财政经费的具体办法,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完善政府按服务项目、服务人群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办法,鼓励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服务。

2、健全民间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制定工商、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州公益事业捐赠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社会工作。研究制定国内外慈善组织来我州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吸引和鼓励州外资金投入和资助社会工作。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聘到管理岗位工作的,可选择按所聘管理岗位或本人具备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进一步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福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聘用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并使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适当增长。

4、建立优先晋升(录用)制度。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社会工作。凡到城乡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评高级社会工作师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业资格;参加全州各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州、县市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可适当加分;报考乡镇办机关公务员的,优先予以录用。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时,考试总分可加10分。

篇8

关键词:B/S 系统架构 N层架构 Web Service

一、引言

MyCSW(My Children’s Social Worker)是北京儒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实际项目。此项目是美国洛杉矶郡的社区服务机构定制的一个在线工作站。利用此工作站,社区服务人员可以监督和监控已经被领养的孩子是否受到社会工作者(领养人)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是否定期给这些孩子检查身体,有没有被虐待,有没有上学,学校在什么地方等。同时,社区服务人员还必须关注已经登记,但是还没有被任何人领养的孩子,调查他们是不是符合被领养的条件,有没有人希望领养他们等。通过在线更新的方式,跟踪和确认每个被领养孩子的信息。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各种权力,并且能得到充分的照顾。

MyCSW缩减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时间,使他们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保护那些受监护人忽视或者被虐待的孩子。

二、MyCSW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公司的调研人员通过对客户的调研,得出以下的需求结果:

1.对系统的保密要求。登录系统必须进行密码验证,以保证应用系统内信息不泄漏。

2.对系统的布局要求。系统能够完成模块的定制、各个模块颜色、布局、内容的任意调整,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

3.对系统的功能要求。工作站必须能输出小孩的详细资料,包括小孩的住址、小孩亲戚的住址、父母的情况以及小孩的住址附近有无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对需要特别关注的事情都必须在事前作出提醒。工作站还必须提供论坛模块,以方便工作者之间,工作者和小孩的监护人之间,以及监护人之间互相交流信息。通过对需求的分析,MyCSW应用系统需要包含下面几部分:

(1).密码验证功能。

(2).Portal(门户)功能。

(3).小孩的情况简介。

(4).提醒日历表。

(5).标注小孩住址以及住址附近资源信息的地图。

(6).事件类别视图。

(7).工作交流论坛。

三、MyCSW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MyCSW应用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呈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负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对于应用系统来说,在这三个层次中,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在应用服务层进行处理,对于系统框架来说,主要处理的也是这个层次的架构。

在MyCSW应用系统架构中,我们将应用服务层又划分成五个层次:数据实体层、实体控制层、数据访问层、业务规则层和业务外观层。

将系统划分成这么多层次,其优点是能够使得系统的架构更加清晰,每个层次完成的功能比较单一,代码可移植性、可复用性较强。

四、MyCSW应用系统实现

微软的.Net给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系统平台,因此,MyCSW采用.NET开发环境。以下为各层的实现方式:

1.Web层。Web 层为客户端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Web 层由 Web 窗体和代码隐藏文件组成。Web 窗体只是用 HTML 提供用户操作,而代码隐藏文件实现各种控件的事件处理。

2.业务外观层。业务外观层为 Web 层提供处理、浏览和操作的界面。业务外观层用作隔离层,它将用户界面与各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隔离开来。

业务外观层只是将已经完成的系统功能,根据各个模块的需要,对业务规则进行高层次的封装。

3.业务规则层。业务规则层需要完成的功能是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业务规则完成如客户账户和密码的验证等任务。这是整个应用系统中最为复杂的部分,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但是,我们在完成详细的分层工作后,对于这个部分的开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简化的作用。

业务规则层的设计通常需要进行很好的建模工作。业务规则的建模,一般采用UML来进行。可以使用UML的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等来为业务规则建模。这个部分的工作,通常通过一系列的类之间的交互来完成。

4.实体控制层。解决了O-R Mapping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就是实体类的持久性问题了,也就是同数据库的交互问题。实体控制层用于控制数据的基本操作,如: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同时为业务规则层提供数据服务。

实体控制层的类实现 IEntityDAO 接口。这个接口定义了实现数据操纵的主要必要方法,包括增加、修改、删除和查找。IEntityDAO的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EntityDAO :IDisposable

{

void InsertEntity(EntityData entity);

void UpdateEntity(EntityData entity);

void DeleteEntity(EntityData entity);

EntityData FindByPrimaryKey(object strKeyValue);

}

同数据实体层相结合,这两部分实现了应用服务层同数据库的交互。

采用数据实体和实体控制分开的设计方法,可以单独修改实体结构和对实体数据的操纵,使得系统更加灵活。

5.数据实体层。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据的表示方式的问题,也就是通常的O-R Mapping的问题。O-R Mapping通常的做法是将程序中的类映射到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表,例如一个存储小孩信息的ChildData类:

public class ChildData

{

string Name;

string Location;

}

6.数据库访问层。为了给实体控制层提供对数据库操作的服务,我们设计了这个部分。这个层次通常执行以下一些操作:

连接数据库。

执行数据库操作。

查询数据库,返回结果。

维护数据库连接缓存。

数据库事务调用。

为了统一对数据的访问方式,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在框架的类库中包含了数据访问服务,封装了常用的对各种数据库的操作,可以访问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这样,在具体软件系统开发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同数据库的连接等问题,也使得应用系统在更换数据库时,不用修改原有的代码,大大简化了开发和部署工作。数据访问服务还维护数据库连接缓存,提高系统性能,以及对数据库事务调用的服务。

数据访问服务在核心类库中主要通过DBCommon类来提供对数据访问功能调用的服务。

7.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的建立是很关键的一步,它以降低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完整性及一致性、提高数据并发性为设计原则。本系统数据库有近20个表,主要数据表有3个:登录信息表,小孩基本信息表以及社会工作者表。我们以项目需要实现的部分功能为例,给出实现此功能的ER图。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有的用户在登录以前都必须到登录表中进行验证,验证完毕进入主界面。一名社会工作者可以管理多名小孩,一个学校也可以容纳多名孩子,而一个小孩只能归一名社会工作者管理,只能在一所学校里上学。

五、小 结

MyCSW应用系统采用B/S模式和N层架构方案进行开发。B/S结构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和前端机的配置要求都较低,而且界面丰富、客户端维护量小、程序分发简单、更新维护方便。N层架构方案使得每层的功能单一,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已经在美国洛杉矶郡社会福利儿童院使用,运行良好。该系统能同时承载500人同时登录使用。

随着web service的出现,MyCSW会得到进一步的升级,使得此应用系统可以运行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甚至PDA上。

参考文献:

[1]. 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2。

[2].刘清堂、李允贞:《远程答辩系统研究与开发》,《电化教育研究》,2007.7。

[3].唐超礼、凌六一:《黄友锐.基于B/S模式的矿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工矿自动化》,2007.2。

[4].李 鹏、夏安邦、周 茗:《基于 web service 的 EAI框架研究》,《福建电脑》,2006.7。

篇9

1)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次机械创新大赛中,很多作品创意新颖,结构巧妙,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将应用构思诠释到作品的开发设计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实用化,锻炼了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说明高校已经认识到对机械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单调程式化的常规设计能力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通过特定教师专业指导和学校统筹资助,使大学生将创新思维想象变为现实的成果作品,锻炼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经过锻炼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保持创新思维的习惯,用出色的业绩成果在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价值。

2)参赛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获得了出色的锻炼。

从机械创新大赛作品的制作水平来看,绝大多数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说明这些作品都是学生团队自己亲手制作的。正是通过这些制作较为粗糙的作品,体现了参赛大学生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并且是一种不受传统思想束缚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个锻炼过程,不但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化,而且可以将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范围扩展相关专业领域,使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3)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带动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机械专业大学生参加此类组织形式正规、评比严格的比赛,会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锻炼他们创新的头脑。拥有了知识运用的兴趣,获得了鼓励性的成果评价,他们会更加主动寻找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以获得社会评价为至高无上的精神乐趣。尤其是机械类专业,专业知识内容繁杂,理论枯燥艰深,如果知识教育的内容仅仅是课本理论和课堂教育模式,很多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失去了知识应用的乐趣,对学习无兴趣,对进步无追求,对创新的感觉,对实践没有动力,而整日沉迷于游戏或其他不求进取的娱乐活动,这样的毕业生,将来走入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更难以成为突出的人才。

2机械设计大赛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尽管参赛作品众多,但是在作品评判和学生答辩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重视。

1)缺乏高技术含量作品。

纵观这次比赛的参赛作品,尽管作品众多,但通过分析作品技术应用发现,参赛作品所使用的技术,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机械行业传统技术,甚至是过时落后的技术,缺乏高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的亮点作品,说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内容与社会最新技术发展与应用之间存在的差距和脱节,这种落后的专业知识内容和落伍的技术应用会极大限制大学生们机械科技创新的思维广度,使高校的创新培养方案事倍功半。

2)创意方案缺乏社会实用性。

实用性是机械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本质,是产生经济效益的源泉,因此创意任何一件机械作品的前提是能够在社会上具有实用性,能实际应用于社会生活。但是很多参赛作品的创意只是为了能够制作一件参赛的机械作品,而没有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因此这样的作品从创意之初就走入研发误区,缺乏应用价值。例如有一件作品,名称为“粉笔灰回收及粉笔再造机械”,主要功能是将黑板书写过程中的粉笔灰收集起来,利用这些粉笔灰再造粉笔,这台机械生产成本巨大,不具有实用性和任何社会推广价值。对于这样的参赛作品,指导教师负有很大责任的,没有掌控好作品设计开发的意义,作品从创意之初就已经是一个失败的方案。

3)作品制作缺乏严谨的科研开发方案。

由于大学生主要是以接受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要目的,科研只是其学习生活中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大学生普遍缺乏严谨的科研素养,在制作机械作品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步骤,大部分参赛作品的所谓实用功能有不少临时拼凑的痕迹,缺乏机械设计制造所需的严谨规范性,作品制作与加工水平较低,性能不稳定,故障率很高。

3面向社会应用的高素质科研型人才教育策略

倡导大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之类的竞赛活动,主要目的是拓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但是创新实践的过程不能无的放矢,不考虑实用性、新颖性、技术先进性、社会经济性。要让大学生通过社会调研、知识应用和实践开发等标准的科学研究步骤,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拥有深邃的科研素养。

1)对于机械专业大学生来说。

首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多接触最新机械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创新大赛和社会工程实践活动,适当扩大专业知识的领域,从各种各样的实践和调研活动中汲取和积累知识素材、创新源泉。其次,大学生要端正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专业学习和科研开发既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学习和科研要耐住寂寞,用踏实的态度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再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要紧扣实用性和新颖性,创新内容不分大小,而以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标准。因此,对于机械专业大学生,要充分理解“创新”的内涵,让自己辛苦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

2)对于高校来说。

培养高素质人才,要逐步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中落后的知识培养内容和学生考核模式,建立一套“专业知识与最新科技应用接轨、跨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个性化实践能力锻炼、灵活高效成绩考核”的人才培养战略,尤其要培养大学生拥有一定的科研素养,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为大学生发掘自身最优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最佳的锻炼环境。

3)对于指导教师而言。

更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扩大知识广度,了解各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方向,从而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科学研究方向,为学生快速进步成长提供最优动力。

4结束语

篇10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中,借鉴“能力为本”教育思想及课程开发方法成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国几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在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上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性实践,包括以传统的DACUM法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实践专家研讨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形成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并验证基于BAG法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DECDA模式等。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开放大学融合各类方法构建专业能力谱系的情况以及香港高校基于资历架构的“成效为本”课程改革经验,为院校层面深入实践能力为本教育模式、强化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乃至国家或地区层面统一课程标准、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关键词】 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能力分析;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9―0057―08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加强大学生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的能力培养,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按需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习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是职业教育关注的范畴,也为普通高等院校和远程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设计的课程和课程体系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不大相关,甚至毫无关系的突出问题(戴尔蒙德,2006),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源自职业教育领域的“能力为本”教育思想和课程开发方法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很有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面向社会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领域,以及面向成人、以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继续教育领域更是如此。而且,能力培养不仅应渗透到特定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更应作用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统合设计。冯晓英等(2013b)提出,“好的课程体系应当是连贯、系统的,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则应当成为连接各门独立课程的线索。”在此思路下,我国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开展了能力为本模式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改造原有的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不仅包含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还能够充分体现专业相应的社会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笔者对北京几所院校所进行的能力为本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调研,发现不同院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自身办学性质、功能和具体专业特性,在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上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为应用能力为本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开放大学融合各类方法构建专业能力谱系的情况以及香港高校基于资历架构的“成效为本”课程改革经验,以上位指标为指引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将更具科学性和普遍性,为突破院校单点改革局限、深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行路径。

一、“能力为本”教育及其

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能力为本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实施教育的模式,通常作为重视学科知识(discipline-based knowledge)传授的传统教育的相对概念来使用(黄福涛,2012)。能力为本教育兴起于美国,逐步在英联邦国家、欧洲大陆和亚洲得到重视和推广。从教育界的影响范畴来看,能力为本教育从中等教育逐渐向高等教育拓展,从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延伸。

传统的能力为本教育价值观是20世纪60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导向(behavioristic approach),强调按照不同的职种或职务将教育内容设计为相应的单元,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训练。这样的理念后来又发展为将职业能力与一般基本能力(又称为软技能(soft skills))相结合,为学生继续升学或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德国和荷兰为代表的综合能力导向学说(holistic or integrated approach),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中认知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团队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建构,故又称建构主义导向。能力为本教育在各国教育制度设计中曾体现为两大类型,即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型和以德国、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型,这两种类型的主要区别是大学机构和非大学机构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专门性方面是否存在着明确的划分(后者存在明确的划分)。虽然关于能力为本教育的制度设计及其实施方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但是总体上,行为主义导向和建构主义导向两种模式之间,近年来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例如,德国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体现了能力为本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现代学徒制将学校教育和传统学徒制相结合,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突出的职业人才。如今,“双元制”已不局限于职业教育领域,正在实现与高等教育的贯通,具有“双元制”教育属性的高等院校可以颁授硕士等高等教育学历,这反映了终身教育视野下学习途径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我国一些以专业教育为主要办学功能的高等院校,为了填补社会实践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鸿沟,在专科、本科以至硕士层次的专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引入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方法,通过专业课程建设内容和手段的创新,实现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衔接。

在调研和分析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借鉴了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能力为本课程开发方法(冯晓英,等,2013a):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erufliche Arbeitsauf Gaben, BAG)和角色分析法。DACUM法是北美能力为本教育提出的方法,以行为主义为基础,是基于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适用于工作岗位明确的职业课程或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BAG法是近年来欧美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广泛应用的方法,以专业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为基础,是基于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适用于工作过程明确的职业课程或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角色分析法是我国学者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方法,以活动理论为基础,是基于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的典型角色进行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适用于工作过程模糊、岗位不明确的专业领域课程的开发。这三种方法在下述高校能力为本教育的实践中,有着不同侧重、不同程度的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体会,对这三种能力为本课程开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职业技术教育强调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不同(如模块式技能培训,MES),能力为本教育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尤其基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其能力概念选择了更为宽广的外延,是受教育者(主体)从事职业所需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特征(Hubball & Burt, 2007),包括“能够利用技能或态度在内的各种心理的、社会的资源,去解决特定环境下的复杂问题”(吴国强,2009)。这样的概念拓展,使得高校的能力为本教育在注重发展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满足传承学科知识和提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二、建构“能力为本”专业课程

体系的几个案例

下面几所院校在建构“能力为本”课程体系时,各自采取DACUM法和BAG法进行专业能力分析,从职业需求推导出能力需求,进而按照能力培养目标开发相应课程。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DECDA法在BAG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角色分析思想,并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能力设置为一个“时间函数”,不同的职业成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能力发展要求。

(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十分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采取了传统的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能力为本课程开发模式――DACUM法,即通过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或职业方向所需职业能力来开发课程教学计划。袁光亮(2012) 团队遵循“确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建设专业课程”的思路,首先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出口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街道、社区工作者,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社会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分析胜任上述岗位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得出由横向结构层面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纵向结构层面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构成的岗位职业能力;进一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职业能力融为一体,课程考核环节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DACUM法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流程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出口十分明确,属于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故适宜采用DACUM法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对胜任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性和针对性,课程开发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人才培养存在口径相对较窄、缺乏发展性和适应性等问题,劳动力市场变化、个人职业发展或工作转岗等带来的能力需求变化都难以很好地体现在此模式中。由于不强调学科内容,在向上衔接本科教育时,可能会出现部分知识基础的结构性缺失。

(二)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简称“北医网院”):以“实践专家研讨会”提炼护理学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课程标准

在护士职业迈向专业化、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研究视角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北医网院高澍苹院长带领的课题组(高澍苹,2015)自2011年起启动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工作领域的实证研究在国内首创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学(专升本)课程标准。

北医网院在开展政策、文献、岗位能力需求、改革方法等多维度的调研之后,摒弃了传统的从社会和学科两个角度来阐释的教育目标,改为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依据该培养目标,应用BAG法进行了基于护士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根据对学习者的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完成护理职业分析后,学院召开了“护理临床实践专家研讨会”,来自北京各级医院的持本科学历且临床工作10年以上的13位专家参会,经过实践专家的梳理和归纳初步确定了护理职业的12项典型工作任务,又经来自行业领域、教育领域、专业学术领域等多方面专家的审核与论证,以及护理学专家、临床实践专家的多轮研讨交流,最终完善了这12项典型工作任务,将其按照护理职业发展阶段进行排序,作为确定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课程门类和序列的直接依据,由此搭建了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高澍苹,2015),如表2所示。按此课程体系确立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了社会需求及行业需求。

表2 北医网院由BAG法得出的护理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及相应课程

[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学习领域课程名称\&1\&职业认识\&专业认识\&2\&初级临床护理\&临床基础护理\&3\&常见病护理\&临床常见病护理\&4\&临床评估\&健康评估\&5\&危重症护理\&急危重症护理\&6\&疑难与复杂护理问题处理\&疑难与复杂护理问题处置\&7\&院内外突发事件处理\&院内外突发事件处理\&8\&护理教学\&临床护理教学\&9\&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0\&医患关系协调\&护患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11\&护理科研\&护理专业问题研究\&12\&护理质量监控\&护理质量监控\&]

北医网院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是BAG法的直接应用,以“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炼出切合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构建对应于任务名称的课程,这样构建的核心课程体系适合在职成人网络学习及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该课程体系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得到的课程集合,忽视了工作的连贯性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缺乏统一的知识架构和一个渐进式的专项能力提升路径,而且课程开发过程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投入较大。

(三)北京师范大学:设计远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新模式

作为一所综合性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从能力为本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入手,在远程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上进行了新模式的探索,并以远程教育专业为实践案例,对改进后的模式和流程进行了应用与检验。

早在2008年,李爽和陈丽(2008,2009)采用DACUM法构建了中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模型,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专业”硕士生课程的开发依据,这是国内最早把基于岗位的能力为本开发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

冯晓英和路广欣(2013b)在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针对远程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DECDA(Distance Education Curricula Development for Adults)模式。该模式以“社会实践需求为主、能力为本,兼顾学科与学生需求”为开发理念,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分为职业分析、学习者分析、实践能力需求分析、课程体系规划,以及实施、评价与修订5个阶段(如图2所示),并将DECDA 模式开发流程和方法在面向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课程体系开发中加以应用,通过分析课程设计人员、学生支持人员、教师和技术人员四类关键角色在其职业发展四个典型阶段(入职、独立工作、项目主管和部门主管)不同的能力需求,为课程体系开发提供依据,应用效果证明DECDA法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冯晓英,等,2013c)。

图2 北京师范大学以DECDA模式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流程

北京师范大学基于BAG法的DECDA模式对能力为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实践能力需求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即以广泛采用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为基础,引入角色分析的思想和职业发展阶段的观点,考虑了学习者特征,通过判断专业所对应的职业领域的关键角色和职业发展线索,得出不同角色在每个职业发展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据此提炼出更为精准的实践能力需求,将其转化为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的发展性能力培养目标。这样的课程建设模式符合人的职业成长逻辑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即本纳(Benner)和德莱福斯(Dreyfus)等人提出的人的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必须经历从新手、生手、能手、高手到专家的发展阶段,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模式能够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效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更好地匹配了远程高等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然而,DECDA模式对职业发展典型阶段的划分只是离散、单一的(业务熟练后成为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一种方式,难以体现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多元性,而且没有强调学科知识系统在(本科/硕士层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有的指导地位,使得该模式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局限。

三、开发上位标准指引的

“能力为本”课程体系

专业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冯向东,2002)。由此可见,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考虑学科知识结构这一维度。然而,上述案例都没能充分体现学科知识系统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于能力的分析缺乏上位指标的指引,除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案例具备一定的时间属性外,均没有考虑能力的层次属性,从而限制了成果迁移应用的空间。下面介绍的北京开放大学案例,综合了三种能力为本课程开发方法构建出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谱系,并试图引入上位层次的能力指标进行能力分析,继而与学科知识系统并行考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开发“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一套清晰、完整的思路和方法。香港高校基于资历架构开发的“成效为本”课程,为国家和地区层面形成由上至下、学历和非学历贯通、统筹设计的能力培养指标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参照。

(一)北京开放大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谱系

北京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大学,在学校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期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行“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意在将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中强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北京开放大学融合了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能力导向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符合自身办学目标和专业特点的“能力谱系”分析方法。具体而言,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通过行业实践需求调研和能力推演分析得出一系列专业核心能力和子能力,形成专业层面的能力培养框架,称之为“专业能力谱系”。在构建专业能力谱系的过程中,既注重工作情境的创设与学习者胜任职业所需专门能力的习得,又强调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的能力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例如,按照能力的功能属性,可以分为基础能力、通用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按照能力存在的时间属性,可以分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按照能力的适用活动范围,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等等。在以北美为代表的能力为本教育研究中,对于能力不仅有按照内容属性做出的横向划分,还有按照从抽象描述到具体描述的层次结构所做的纵向划分(Gruppen, Mangrulkar, & Kolars, 2012; Dilmore, Moore, & Zuleikha, 2011; Malan, 2000),即从能力簇、能力域到特定能力和从属能力。这样的划分应用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清晰地说明专业教育的能力分析层次和指代范围,有效地确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能力谱系分析运用了这样的层次结构划分方式(如表3所示)。

北京开放大学能力为本教育实践中,在能力簇层次上,通过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包含知识结构目标、技能结构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人才培养框架”。之后,考虑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取出能力域层次的知识基础、必备技能和价值观等培养要求,形成各专业通用的学校上位的“学生能力发展标准”,具体包含知道和理解、分析和综合、评价和反思、沟通与协作、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八个维度的能力目标描述。能力发展标准反映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6级本科教育对课程内容复杂程度和专门化程度的要求。进一步,在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框架和学生能力发展标准指导下,各专业通过聚集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力量,分析、描述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和子能力,构建专业能力谱系,结合对学科知识系统的分析,作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直接依据,并用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评价。图3呈现了北京开放大学“能力为本”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流程。

图3 北京开放大学基于专业能力谱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流程

构建专业能力谱系的关键是将行业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转化、落实成外显的、可衡量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市场用人需求的调研结果,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或角色群,进而对行业专家和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调研,灵活应用BAG法和角色分析法,描述完成专门工作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或典型活动,并按需将任务/活动层层分解,分析支持完成这些任务/活动的能力(从现有文献资料中获取充足准确的职业能力信息,也可直接进行能力分析);按表3的层次结构将能力分解和排序,得出专业核心能力和子能力,如此构建专业能力谱系,作为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的依据。在课程开发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简单地将典型工作任务/活动与开设的课程直接对应,或将能力培养的知识点直接组合为课程,而是将学科知识系统与能力培养要求进行深入、有效的融合,以建构主义的思想,整合非线性的知识和能力关系,将能力培养与知识建立真正落实到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之中。

关于“谱系”一词的使用也有充分考虑。谱系(Spectrum)指演化的系统,源于深刻的哲学观点,作为一种思想与分析方法在能力为本教育中加以使用,包含了两层意义:其一,专业人才培养是为解决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需,其研制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对应的实际工作领域有内在渊源,专业能力体系与职业背后的知识体系之间相互支撑,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二,专业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推理演变的过程,由专业定位、工作分析,逐步推导得出不同层次的专业能力,即“特定专业―岗位/角色―典型任务/活动―专业核心能力―子能力”,其中存在明显的推演关系。内在的相关和可溯源的演变,正好符合谱系分析的特征,故称能力分析得出的一系列能力为“专业能力谱系”。专业能力谱系描述了胜任相关职业领域所需的特定层次(相应的复杂与细化程度)的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该方法自2013年在北京开放大学自主本科专业建设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开放大学构建的专业能力谱系较好地融合了DACUM法、BAG法和角色分析法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并将能力在纵向层面上加以细分,使得能力分析的层次更为清晰,为人才培养上下阶段的衔接奠定了基础;同时,北京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流程中考虑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所涉及的要素更为完整。其局限性在于,能力分析虽然考虑了学校的通用标准,却缺乏国家/地区通用能力标准的指引,而香港资历架构给出的分层级通用能力指标,成为弥补其不足之处的有效武器,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二)香港高校:基于资历架构开展以“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

上述高校能力为本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是在学校的中观层面或专业的微观层面上开展的,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对象尤其是与专业的特性密切相关,使模式或方法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当然,对特定专业,尤其是应用型专业基于能力分析形成课程标准的研究本身很有现实意义,而DECDA模式和专业能力谱系分析方法的提出,对原有能力为本课程建设模式是很好的发展和补充。在宏观层面上,即国家和地区的能力为本教育实践中,我国香港地区的高校以成效为本(outcomes-based)教育范式作为教育革新的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证据”(章玳,2014)的课程体系,其理论基础与“能力为本”课程建设模式异曲同工,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建构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

香港高校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源自英美等国推行的成效为本教育思想。成效为本教育(OBE)往往与能力为本教育(CBE)等同使用,其微妙的区别在于“成效”较之“能力”在表述教育结果时更为具体和可度量(Gruppen, Mangrulkar, & Kolars, 2012)。以成效为本教育思想为基础,香港建立了资历架构(又称“资历框架”,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①,为各级各类课程的评审提供了统一的成效标准,也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成果之间的分流、衔接和融通搭建起桥梁。香港高等院校借助资历架构给出的能力标准,通过分层级(按照以成效为本原则编订的《资历级别通用指标》划分为七级)描述的教育目标,权变的课程体系和指向能力发展、细化的课程学习目标,开发成效为本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通过资历架构将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各种课程,通过所颁发的证书的种类(学位、文凭、职业资格、荣誉等)定义在不同层次的资历上,称其为资历名衔,资历名衔之间形成了相互衔接的自下而上的体系(如表4所示),为终身学习者搭建了持续进修的阶梯,形成了香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正规教育既并行又衔接的终身学习体系。

资历架构为成效为本课程体系提供了各级资历下通用的能力指标,即通用指标②,以及根据通用指标由不同行业制定的“能力标准说明”③。“能力标准说明”从介绍行业背景及其人力需求开始,给出行业的主要职能范畴,进而给出不同资历级别和职能范畴的“能力标准单元”,每一能力单元代表一组最小而不可分割的工作能力要求,即胜任一件完整而独立的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能力单元可以直接应用于不同层级的“成效为本”课程设计,通过能力单元的组合,确立课程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成效标准)及学习内容。除了行业“能力标准说明”外,香港地区还制定了涵盖四种基础能力(英语、中文、运算及资讯科技)的“通用(基础)能力说明”,与专门技能及知识相辅相成,可以作为通用/通识课程的设计依据。

英国、香港等地推行的资历架构,实际上也有学习德国“双元制”的成分。“双元制”因为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使得不同企业在培养人才职业能力与实践技能时能够达到一致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双元制”职业教育成果已经与高等学历教育相融通)。资历架构亦是国家层面的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衔接起来的标准,可供开发国家通用的对应特定职业名称的课程,不管学生在哪里接受学习,通过考核后将具备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多个具体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获得劳动力市场的承认。

我国高校能力为本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针对职业性较强的专业构建其课程体系,由下至上地开启了在特定专业领域建立职业课程内容标准的探索。由此可见,能力为本教育在资历架构下的实现将更具普遍意义,这不仅是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相互认证的途径,而且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制度建设的基础(陈丽,等,2013)。一方面,教育机构可以参照通用的能力指标和各行业的能力标准来设计和评估所提供课程的层次水平和实用性,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实践需求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能力标准的统一有助于高校之间特定课程的流通和学分互认,也有助于社会了解某一资历的毕业生具备何种能力及其程度,便于教育系统与行业系统、用人单位、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流通。进一步讲,资历等级搭建了学习者能力终身发展的阶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鼓励和支持终身学习最有效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陈丽,郑勤华,谢浩,等. 2013.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9-18.

冯向东. 2002.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3): 67-71.

冯晓英,路广欣. 2013a. 能力为本的专业培养方案暨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54-60.

冯晓英,路广欣. 2013b. 面向成人学习者的远程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模式[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5):69-75.

冯晓英,刘月,解晶晶,等. 2013c. 远程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阶段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6):85-91.

高澍苹. 2015a.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学专业远程教学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高澍苹. 2015b. 网络环境下成人在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来自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实践报告[J]. 中国远程教育(9):51-57.

黄福涛. 2012. 能力本位教育的历史与比较研究――理念、制度与课程[J]. 中国高教研究(1):27-32.

李爽,陈丽. 2008. 中国远程教育关键专业角色的工作分析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12):38-43.

李爽,陈丽. 2009. 中国远程教育关键专业角色能力需求和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35-40.

[美]罗伯特・M・戴尔蒙德. 2006. 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M]. 黄小苹,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吴国强. 2009. 大学生职业通用能力测量及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复旦大学.

袁光亮. 2012. 职业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77-80.

章玳. 2014. 香港高校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与启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79-84.

Dilmore, T. C., Moore, D. W., & Zuleikha, J. B.. 2011. Implementing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 Process Workbook.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BE Resource Group.

Hubball, H., & Burt, H. 2007. Learning Outcomes and Program-level Evaluation in a 4-Year Undergraduate Pharmacy Curriculum.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71(5): 1-8.

Gruppen,L. D., Mangrulkar, R. S., & Kolars, J. C. 2012.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global health.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10(1) : 1-25.

Malan, S. 2000. The ‘new paradigm’ of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i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Ecology & Consumer Sciences, 28(1): 22-28.

收稿日期:2016-03-21

定稿日期:2016-06-24

作者简介:谭璐,博士,助理研究员,北京开放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助理(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