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度抑郁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度抑郁指导意见

篇1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1、学校办学目标较明确,素质教育意识较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年青有为,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努力发挥班子成员在教师中的带头作用,全体教师敬业奉献、积极向上。学校认真推行素质教育,制定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案,提出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确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依法治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开展“评每月之星,促素质教育”评选活动,为全体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学习榜样,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创办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管理逐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一定成绩。

2、抓师德师能,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引导教师将个人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学校发展目标,将生活需求、家庭幸福与专业成长、价值实现和人生追求联系起来,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学校重大决策交由教代会研究决定,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校内、校际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狠抓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要求新教师一年适应、二年上路、三年成熟。在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参评、考核组综合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突出开展以学评教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方法、效果、作业批改、辅导等进行评价,学校对满意率低于75%的老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对情况进行分析,寻找不足的地方,制定今后的整改措施,有力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学年考核、奖惩、评优评先的依据,改变以往评价较片面、不够客观、时效性不强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重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重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德育工作的系列活动富有新意。重视德育队伍的培训工作,制订班主任月评比制度,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学生干部例会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团队工作,成立由团员组成的国旗班,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校园里“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重视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成立了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有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上好体育课,学校根据实际每学年组织一次学校运动会,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面向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落实常规教研,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制度,把教学常规与教研要求整合,对各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考核,有效促进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重视专题教研,鼓励教师参与并承办各种公开教学活动,通过落实听评课制度、强化教学反思,收集汇编教师优秀、成功教学个案、教育教学论文,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促进其迅速成长。三是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强教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培训,结合学科特点提供课题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是培优扶差并重,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抓全面、促发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和学法经验交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年来,中考也取得好成绩。

二、问题与建议

(一)注重办学经验的总结,确立更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学校更好发展

1、注重总结,明确定位,引领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学校如何取得质与量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如何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应成为今后追求的目标。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学校已走上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品味,关键在于学校要对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考,从文化管理的高度来明确学校定位,确立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发展。

2、正确处理好继承、引进和创新的关系

学校领导班子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引进先进学校的一些做法,加以改造、提升,扬长补短,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值得探索。在检查中发现学校有明显的应付痕迹,许多方案、材料是泊来品,还没来得及消化。希望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评促建,利用好各种迎检的机会,对学校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整改、补强,以推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议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学校精神,寻找不足和问题,征集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科学论证,形成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完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加强校本研训,强化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强校本培训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学校要加大校本的培训力度,进行课程改革相关内容、上级有关新规范、新要求等的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学校要整合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分层达标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师专业达标的指导、检查、监督、奖惩机制,结合新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引导教师寻找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提升综合素质。

2、做实校本教研

学校中青年教师多,有朝气,有潜力,但教学研究经验相对不足。调动与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关键就要搭建发展平台,落实校本教研。首先是加强常规教研,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落实教学反思。其次是加强专题教研,落实同伴互助。特别要做实课改宣传周、公开教学活动、教学大比武等活动。三是要加强课题研究,借助专家指导,落实专业引领。

3、着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一切教学的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是我们永远的主题。首先要落实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只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有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强化课堂教学监控,学校领导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课,同时要落实教师听课制度,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平常教学情况的监控,而不是到期中期末才进行质量监控。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如教师互评、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等,引导教师在平时下苦功,在课堂教学上下苦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深化课程改革、精细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跃升

1、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特别是各年级要开设好体、音、美课,规范开好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和校本课程,提高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性;落实学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和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重视兴趣小组的过程性指导。

篇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考试说明》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种版本的“新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能力层级为B。考查难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句子成分。

题型多为选择题,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材料来源上,所选阅读材料的例句多选自初中所学课文(包括“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统编教材)及与课本有关联的文章。

如何掌握好“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呢?:1.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2.可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对照课文和单元知识短文认真填写,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

备考策略

1.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1)历年中考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实在必要。

(2)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3)以课外文段为主,联系课内已学知识。与课内的知识融合,贯通起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别给10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

2.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懂得它和白话中哪些说法大体相当。

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1)少数沿用下来。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使用。

(2)有的完全消失。例如作发语词的“夫”“盖”,如“盖追先帝之殊遇”;起提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所以”在文言里表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结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词,表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作副词,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4)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语气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用“在”“向”“到”“对”“从”“同”“给”“被”等介词代替。

3.分辨词性,以词性统率用法。

例如:“之”有三个词性。

动词,“辍耕之(到、往)垄上”,“之”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

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代词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可以不必特别记;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近指代词用法,如“均之(这)二策”。

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师”;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和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定语标志区分开来。

这样,通过词性统率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而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的用法,也减少了复习量。

4.结合语境辨明用法。

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方法。

【解题方法】

1.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则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转贴于

2.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作语气副词,如“秦王恐其破璧”(代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

3.注意作词法、句法分析。比如分析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1)“俅以幸臣躐跻显位”;(2)“得全首领以没”;(3)“扈从以行”;(4)“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其中,(1)(4)中的“以”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但一个用在身份前,一个用在工具前,所以意义不同;(2)(3)中的“以”用在两个表行为的动词前,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4.分清虚实,审视语气。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要弄清词义及用法,就要先分清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是虚词还是实词。有的虚词只是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审视句子的语气。

失分会诊

根据平时训练和中招阅卷的情况,解答文言虚词题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性判断错误。

例:“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中的“为”是动词,译为“做”,不少同学当作了介词“给”。

2.主动被动判断错误。

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于”表被动,译为“被”。

3.注意用法变化。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而”表并列,可译为“和”“又”“并且”;“挟天子而令诸侯”中的“而”则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或不译。这是中考考生最易失分的一类题目,难度也比较大。

例题透视

[例1](200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

[剖析]此题以解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把握,常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因此,解答此题,分析具体语言环境,对所在文段进行整体翻译是前提和关键。题①中的“是”当“这”讲,题②中的“者”是“……的人”的意思。

[例2](200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剖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的异同。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在中考试题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虽不是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

专项训练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固以怪之矣()

④一狼洞其中()

2.判断下列加点虚词的语法特点。

①宋何罪之有。()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下列每组加线词用法不同的是哪一项。

(1)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舍鱼而取熊掌

D.佣者笑而应曰()

(2)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A.肉食者谋之 B.或置酒而招之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闻之,欣然规往()

参考答案:1.①指失道者②指修岳阳楼这件事③这件事④指柴草堆。

篇3

新华社讯记者近日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各地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街接,构筑起更为完善的兜底保障机制,但仍不同程度存在养“懒人”、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经办力量薄弱等问题,亟待施策破解。

一、存在问题

1、养“懒人”现象仍存。基层面对“保人”还是“保户”时,大部分会选择”保户”,易出现养“物人”情况。此外,扶贫领域多种考核要问及群众满意度,一些基层干部为争取”满意度”,就把一些已不满足条件群众留在低保范围内。

2、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低保户动态调整有难度。部分干部反映,由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核查低保户情况比较困难。比如房子、车子等情况,村干部要分别到房产中心、交通部门去核查,工作量大,存在误识别、漏识别风险。

3、基层社会救助经办力量存在薄弱环节。乡镇民政部门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年龄普遍偏大,兼职业务多。低保相关工作广泛使用大数据、电脑系统发放资金、进行信息比对,一些工作人员力不从心。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层面长效机制。兜底保障人群大多是弱势群体,需在国家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加以保障。首先,做好财力支持工作,做到保障不断档;其次,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保障范围;第三,设置政策保持期,确保稳定脱贫。此外,建议提高低保兜底标准,针对无劳动能力家庭加大保障力度。

二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破解低保对象识别不精准问题,把好政策切实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当前需加强覆盖市县范围的兜底保障人员信息平台建设,充分采集分析银行、房产、交通等部门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并向基层村镇开放,为识别、调整低保对象提供依据。

篇4

一、厘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原则

要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厘清和恪守以下教育原则。一是学生成长元素的系统性原则。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幸福、成功人生奠基。学生成长是一个多元、联系的系统。从成长的元素角度看,包括“身体与心理,智力与体力;知识与能力,行为、意志与品质;性格、思想与精神”等。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各元素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从而实现为幸福、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目标。反之,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残缺,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给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遗憾甚至是悲剧。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导致学业不成、人生失败、甚至危害社会的例子举不胜举,马加爵、药家鑫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二是培育先导,兼顾矫治的原则。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客观地说,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全体学生健康的心理,预防和减少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同时,兼顾少数出现不良心理倾向和疾病的个体,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心理咨询等手段进行矫正和治疗。三是实施教育的渐进性原则。中小学阶段,学生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漫长过程,学龄达12年之久。其间,随着学生学龄的不断提高,学业提升,学生身体、心理会发生一系列渐进性变化,中小学只有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渐进性的需求,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长。

二、应对策略:驾好三辆马车,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马车之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是实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规定,初中、小学要保证至少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每班安排8-9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各种版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雨后春笋般出版发行。许多教材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全面精当,能够根据各学段学生学龄特点,系统安排了“自我意识、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教育辅导内容。中小学校选取合适的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好处有:一是系统性、普适性强,即有利于分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够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可操作性强,既能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可为具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的非专业教师从教提供蓝本。中小学校应当充分运用好这驾“马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马车之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载体。在活动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变认知观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形式有个体、小组、团体活动等多种。我县基安中学把每年5月25日至5月30日确定为心理健康活动周,命名为“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周内,学校组织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心理健康活动游戏,通过激烈、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心笑脸”图像,将征集来的单人、多人微笑、开怀大笑的正面或侧面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以此引导学生们开心面对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于可移动黑板上,制作成“心愿墙”,通过这种形式,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将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制作成横幅,让全体的师生签名,通过这一郑重的仪式,来增加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有效促进了全体同学心理健康。马车之三: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并且越来越低龄化。据笔者调查,2014年某县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近3000名学生中,出现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达10人之多,占0.3%;初中阶段也先后出现几名患抑郁症的学生,更有个别学生因极度焦虑不能及时排解,出现跳楼自杀现象,给自身、家庭、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学校开辟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通道,是为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化解心结,驱散心灵阴霾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通常有:一是建立德育(心育)导师制,即安排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老师,与一部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如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等)学生结成对子,作为他们的德育(心育)导师,定期和他们谈心交流,随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二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专兼职教师坐班,接受师生来访,通过相对专业的咨询手段,矫正不良心理,矫治心理疾病,及时将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转移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心理健康是健康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目前的学业成败,还将长期影响其未来社会适应、价值观念、职业选择、婚姻家庭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重任,办一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学校,理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驾驶好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辅导与咨询“三辆马车”,引领学生踏上成功幸福的人生征程。

作者:余学军 单位:广德县教体局教研室

篇5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0-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贫困生以来自农村、小城镇居多,非贫困生以来自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居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 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2011年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近90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中学生的教育资助,其中包括普通高校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增长5.6%[2]。众多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探索出有效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给出了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当地民政部门调查,填报贫困生数据认定表,以及认定贫困生的程序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认定贫困生当中遇到很多困难。2008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在名额和金额的资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认定贫困生增加了难度。如此相对来说,高校贫困生是增加了,那么如何认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很难采取统一的办法,由此带来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高校对“贫困生”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制定贫困生评判的标准。严格界定贫困生和建立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贫困生群体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对于实际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界定贫困生可以按以几个指标进行。第一,贫困生必须首先具备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其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数据,其年平均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或高校所在区域消费水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最低生活费用。第二,在校思想品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良好。第三,来自所在班级同学的推荐和监督,日常消费无不良表现。第四,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学院负责领导的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研究路径

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向量表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根据具体表现形式,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学习焦虑、压力大、嫉妒、困惑等等。产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贫困生。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繁华的城市,心理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公益爱心,甚至看不起贫困者,对贫困人群采取鄙视、厌恶的态度,这些都导致贫困生自卑、敏感性格的出现。

学校环境因素:贫困生在进入高校以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学习和生活中精打细算,总是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学生干部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来自城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由此贫困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加重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背景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过早就尝到生活的辛酸。加上文化资本匮乏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普遍落后于一般大学生,使其在大学里很难融入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其他同学的生活圈子。贫困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主观因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由于自卑,多数贫困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孤独、情绪不稳定,与周围人的接触较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人格特质上敏感多疑较为突出,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持有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当做一种耻辱,把家庭贫困看成无能,丢人的事情,心理引发了心理危机,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很可能在其年少时就已经形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良的自我认知是逐步积累的,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时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测量和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多采用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测量量表的方法。如测试心理症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抑郁程度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自尊程度的“自尊量表(SES)”,测试焦虑程度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以及团体辅导实验等等。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下贫困生性别、年级、专业、籍贯、家庭经济情况等详细信息。在众多研究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特别关注。

(一)研究采用SCL-90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进行比较,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均值上都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常模,尤其体现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亦得出与其他地区普遍相似的心理特点。

(二)在差异性检验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出现“二年级”、“四年级”现象。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贫困生。农村、城镇、城市来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因子上。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贫困生。是否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贫困生也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数据也得出大致相似的调查研究结果。应当根据贫困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调查发现,25%的贫困生承认“常常自卑”,52%的贫困生“偶尔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其中轻度忧郁者35%、中度忧郁者13%、重度忧郁者3%。胡俊武和张小远在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得到了与孔德生、林晓桂等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贫困生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和常模水平。特困生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高自尊水平的人。在进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时候,可以针对其自尊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中、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应通过提升其自尊程度,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四)研究表明:贫困生最大压力构成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所占比例较小。贫困认为家庭经济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而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面临压力时最愿意求助于知心朋友,其次是父母、男∕女朋友或同学,仅少部分学生选择求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贫困生学生均认为积极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压力应对方式,其次如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娱乐等自我方松也是常选择的方式,有少数学生选择听教育讲座和心理热线,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班主任辅导员求助,希望学校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超过半数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希望学校丰富课余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增进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仅极少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减压必修课程、团体心理咨询和其他帮助[4]。

(五)在预防干预措施上,有研究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另有研究认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结构特征是高校贫困生能否积极应对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6]。

四、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如何解决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削减造成贫困不良心理的因素,使其健康成长。

(一)改进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

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完善和改进“奖、贷、助、补、减”等为主体的资助机制和措施,改进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不足,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创建物质基础。鼓励一些真正贫困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优秀奖学金;完善校园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专职办理助学贷款机构,保证人员,简化办理程序,减少操作难度,加强诚信教育;创造岗位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意识;加强和完善助学金资助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和提高主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防止“假贫困生”争先恐后争取现象,让真正贫困、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益,改进贫困生公示制度,充分保护贫困生隐私,给贫困生创造温暖资助环境;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正面引导,杜绝享受、依赖思想,使之在获得学校和社会丰厚资助后,懂得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重视贫困生乃至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之纳入学校教务教学计划,选拔优秀专业教师任教,加强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同时,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提供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采用团队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能够充分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健康成长。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班主任和辅导员与贫困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所以高校加强定期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培训班,提高其素质,使其端正自己的心态,尊重贫困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与贫困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关心他们,用真心来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爱,帮助他们构建完美人格;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切实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心理障碍贫困生辅导、救治的师资力量。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正常开展。成立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保卫部门、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和危机学生所在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救助小组,救助小组在危机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使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建立由高校二级学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贫困生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充分唤起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师生都能结合班务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其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报告,及时干预。同时,学校要畅通与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渠道,形成联动机制,以便更好地强化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武,张小远.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8)24:1435-1436.

[2]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定性和定量研究[J].农垦医学,2010,(6):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