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供应链 外包服务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的需求特征
(一)信息的开放性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性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一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它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为物流需求方和物流服务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使得物流需求方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可以更大范围地选择合适的对象,减少盲目性,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二)合作的互利性
供应链管理将众多企业以供求关系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相互之间由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共同开发、数据及信息交换与共享、市场机会共享、风险共担等激励因素而连在一起,要求各成员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互补、相互信任、相互协作,以降低交易费用和履约风险。这种不以资本为纽带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并不意味着要消除竞争,而是将传统企业为了各自利益的竞争转变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
(三)交货的准确性
供应链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和反馈供求信息,运用JIT等技术支持物料计划的执行,可缩短市场反应时间、降低库存水平和减少浪费,给供应链节点企业实现物流作业的精细化运作奠定了基础。衡量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的核心是能否按规定的要求向客户准时交货。
二、第三方物流在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形式
在第三方物流内容上,外包形式分为混合外包和全部外包两种。混合外包也叫部分外包,就是企业只是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这是将自营和外包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企业从自身特点出发,将自身不具有优势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这样可以使企业提高效率。但是这种形式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全部外包就是将企业全部的物流作业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全部外包可以使企业充分享受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集中全力开发优势资源,取得物流外包的最大权益。但是全部外包可能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外包服务服务商的选择上,外包形式可以分为总包和分包两种。总包就是指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全部外包给一个物流服务商。这种形式对服务商的服务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企业对外包商的依赖性会加强,这就要求双方企业文化应该相近,彼此要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目前能够承担总包业务的物流企业还较少。分包就是企业选择多家物流服务商进行外包。分包要求服务商在某一个活动领域内拥有优势,这样多个提供商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风险。分包将一体的物流活动分给为多个独立部分,不利于企业物流活动的一体化管理。
在外包层次上,外包形式有随机交易、战术外包和战略合作三种。短期交易情况下,常常会采取随机交易外包形式,企业与物流企业没有契约及合同作为保障。战术性外包则是一段时间内的合作形式,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契约,契约到期,就会发生变更,这种形式的外包具有不稳定性。战略性外包则是形成了建立在长期合作基础之上的,企业与外包商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二)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在供应链管理中实行第三方物流,能够可以给企业带来众多益处,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集中主业。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第二,减少库存。企业无法承担多种原料和库存的不断增长,企业必须将一些高价值的部件及时送往装配点,减少库存量。第三方物流通过适时的运送手段和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库存量,以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为企业提供更大的成本优势。第三,节省费用,减少资本挤压。第三方物流拥有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个环节能力的利用率来节省费用,企业可以从中获益。如:企业解散自己的车队可以减少固定设施费用以及员工的开支。第四,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从物流环节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行家具有丰富的物流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高水平完成货主企业交付的物流任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现代物流系统开发设计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成为企业之间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者,这是一些中小企业无法完成的工作。
三、结论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协助供应链核心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核心业务的管理,降低供应链核心企业成本,提高核心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可以协助核心企业快速进入新兴市场。因此,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在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骆温平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何中考.浅析基于供应链的第三方物流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7,(03) .
[4]蔡泓.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3).
篇2
【关键词】制造业;供应链;重要性
0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它的发展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供应链管理是从原材料的供应到最终实现销售的全过程,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消费者及物流等相关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最大效益。未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能否获胜,就在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实现共赢。所以,在制造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是其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研究它具有实际意义和战略作用。
1 实施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业的重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在适应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要选择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它是从发挥供应链最大效益的角度,对企业所有节点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注重汇总信息资料、对市场快速反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等。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与采购信息的公开化,使得销售成本和采购成本降低,也改变了企业原来的采购、销售模式,原来的采购部门实现了从完全控制成本到创造新利润的转变,减少了原来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使企业的成本在行业里得到降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实现了企业对企业(B2B)的形式,同时我国制造业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但是还有许多企业反应其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营业绩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在供应链上消耗了大量成本,无法将供应链中的资金、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供应链管理的失控,造成利润降低、成本增加。
我国的制造业要想与国际接轨,适应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制造业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解决企业以下问题:第一,精简机构减少冗员,降低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第二,减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投入,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第三,将有效资源集中,开展研发和销售工作,或进行企业重组、兼并,实现企业迅速扩张。
2 供应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从国外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才真正关注供应链管理,它与工业化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的。早期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注重的是其操作效率,包括供应链的组成和财务、多级库存等方面,而近期是从战略角度去研究其管理体系,注重的是参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而不是供应链的简单连接问题。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但相关管理思想早就形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当时制造业非常落后,完全没有供应链的概念。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关心的是扩建厂房、更新设备、技术改造等,企业的产能不是取决于销售量,而是根据原材料的供给情况。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经济开始起步,对外贸易日益增长,企业越来越注重将内部资源有效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在市场需求拉动、刺激下,企业开始对日常经营管理加以控制。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初期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日益繁荣,许多商品开始逐渐过剩,如何控制成本渐渐成为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从原材料供给——生产制造——销售全过程加以管理控制,以便使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真正意义上对供应链的研究才刚开始,过去的关注只是停留在材料供给——生产制造这一层面,注重的是: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降低成本费用、保证质量等问题,缺乏对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把控,更谈不上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随着国外大企业的不断涌入,许多企业从观念和经营管理上开始追求供应链管理,但由于对供应链管理的生疏,许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存在问题。
3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的问题
3.1企业注重竞争意识,缺乏合作意识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的企业既是竞争关系,又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许多企业却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关系,仅仅当成交易关系,而不是战略合作关系。有些制造企业进行采购时,把供货方完全当成竞争对手,在进行谈判时双方把焦点放在价格上,尽量使供货商做出最大的让利。实际上要想建立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实现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共赢,只谈竞争而丧失合作基础,最终还是企业自身收到损失。
3.2应链管理水平偏低
目前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应用的还不到位,其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企业片面强调下游的重要性,与供应链下游密切联系,而忽视了供应链上游材料供应商的重要性,不愿同上游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同上游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原材料市场发生动荡供不应求时,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会增加,同时企业需要增加库存量,库存费用也会增加,如果供货受到影响,就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出快速反应,这也必然给下游的销售和客户服务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3.3供应链管理缺乏需求驱动
需求驱动型的供应链管理最明显的优势是因需定产,有效降低库存成本。这样的供应链建立后,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及时应对,无论是对商品个性化的追求,还是产量的不确定性,都能快速反应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其真正的核心价值。我国的制造业一方面受到计划经济长期影响,注重生产忽视流通,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研究起步晚,对供应链管理中的终端客户缺乏重视,特别是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产量,所以我国制造业没有建立起需求型的供应链管理。
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急需准确掌握市场需求,还希望能与消费者沟通,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动态,但最终许多企业把重心还是放在生产制造上,没有真正做到因需定产,造成产能过剩。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年产量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还是依据年初的预测计划模式,造成供应链缺少弹性。
3.4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发展对策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从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开始,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直到实现最终的销售交易,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特性真正变革企业各项流程,使得各节点的企业都具备自我适应的能力,都能有效处理信息流和物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4.1提高企业的协同力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协作,对制造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业务之间进行整合。通过建立跨部门、业务的客户团队进行企业内部协作,确保企业内部上下一心面对市场需求,该团队需要拥有企业内各方面的人才,包括市场营销、财务、采购、库管等专业人才。其次是开展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协作,通过信息技术创建一个企业间协作的平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信息共享,最终目标是实现动态的企业供应链联盟。我国制造业企业以往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运用的是包括仓储管理系统、电子采购系统等比较独立的专业系统,如果继续使用这些不同的软件系统来组合管理企业,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这就需要对这些不同的专业系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例如采用以ERP为核心,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两个模块集成的ERP软件。
3.4.2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做好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要注重物流管理,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就是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适应性进行物流管理,因此需要有合理的采购计划,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做好库管工作,提高物资的供应效率。除此以外,在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时,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密切相连的整体。这其中密不可分的就是生产系统的设计,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产品制造过程,既要考虑到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又要考虑到产品的成本和服务。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范围扩大了,把生产系统运行的企业内部因素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联系在一起,所以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是整个企业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4.3提高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水平
衡量供应链管理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是否满足终端用户需求,追求需求驱动的思维方式,不但对供应链上的制造商有重要作用,对供应链上的分销商也是意义重大。所以供应链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客户需求的了解和预测,那么要想提高需求预测水平,就必然要对分销渠道进行改革。
三星公司曾经为了提高自身在供应链上的灵活性,在全世界为其手机业务寻找地区级商,实现分销渠道的扁平化。同样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络销售,也是实现分销渠道改革的另一种方式。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就是京东商城,该公司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涵盖了强大的需求信息,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某类产品在某个区域内的销售量,这样京东商城就能依据预测将订单传给上游供货商,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由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的演变。这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库存,所以制造业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企业连接起来,通过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信息平台,真正做到以订单为主的生产模式。
4 结论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通过降低商品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这就需要制造业企业具备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眼光,提高自身供应链管理水平,这样才能顺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流企业 供应链 优化管理
一、前言
随着全球国际化采购、生产与销售格局的形成,国际化物流随之而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格局中,国际物流也走向了全球化经营的道路。随着国际物流的顺畅,全球物流的大循环把现代物流推向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物流进入了供应链时代。随着供应链时代的来临,物流企业的生态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成本与规模优势已经被整个供应链优势所取代,也就是说供应链的优劣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哦。而当前市场经济的情况,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买房矛盾突出,企业从由市场支配价格得转变为由消费者支配价格,物流企业也更加强调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另外,国际物流企业也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相比内地物流企业,其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金融各方面都更具优势,这对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威胁甚大。因此,为了应对市场的严酷考验,国内物流企业必须首要的加强供应链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在新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顺应时势,供应链的管理应该成为物流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管理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将从供应链的内涵说起,分析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优化管理方案。
二、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物流企业供应链是以物流企业为核心,包含采购,销售,制造各个环节的一个网状结构。这其中包含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以及消费者,这事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网络中同时流通着物流、工作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包括管理公司、制造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中转仓库、物流公司和配送中心、以及终端用户。供应链的管理要为包含最终用户到最初的供应商的所有客户提供增值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的重要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大部分认为是用计划和控制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合作,本质上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供应链和增值链两方面的内容。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要更加关心物流费用和客户服务指标的平衡。如何能优化各个供应链的环节,使之能爆发出供应链系统的优势,让整个供应链企业得到更多的利益,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的货物控制与管理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体现在四个点:一是将供应链视为一个生态群体;二是管理者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决策与管理;三是供应链对于库存的管理有很大区别,及时清理库存,保证灵活性;最后是供应链管理对于管理方法的要求也日新月异,通过系统化、信息化、集成化等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三、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1)保证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这是供应链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才能保证运输货物的按时到达,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保证货物的通畅运行,从而保证供应链系统内的各个企业长期合作。
(2)避免库存积压。在供应链的生态中,各个参与企业在信息互通的情况下,沟通与合作顺畅,加强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增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对市场的把握,从而减少不可抗因素,降低了供应链各个企业的库存量。
(3)降低企业预购周期。通过降低企业订单处理的时间,降低企业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出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缩短了企业的周转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加强出货量,缩短现金周期,也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4)提高服务质量。在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下,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能够更加真实准确的把握,这样企业的生产与供应建立在准确的数据上,企业管理者就能更加迅速、更加准确地将产品供应给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水准。
(5)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敏感度。供应链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各个环节能及时获取整个生态的信息数据,提高了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分析和反应。从而增强了对于客户市场需求的敏感度。
四、优化供应链管理方案
为了应对全球物流竞争的挑战,物流企业需以以下方向来发展和优化供应链的管理。
(1)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型。在应对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内容的复杂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国内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从理念上宣传支持,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这样一批熟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管理人员和专家,政府、科研院校以及咨询团体,也要发挥他们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长处,积极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彻底的革命,打破企业部门之间的藩篱,从一个整体出发,对各个子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这要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文化的革新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来进行。
(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调整。传统的物流运作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和一体化的管理。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运输管理的混乱、运输成本高昂、以及规划死板,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客户满意度不高等等;整个系统的运作混乱,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程序的复杂,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效益。这样,物流企业就有必要将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取消中间层次,实现信息化管理,保证信息的流畅与有效传递。从而保证各个环节,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体环节的把控和效率的提高。
(3)建立先进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及时传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利于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平台,整合物流企业和各个企业的数据,同时建立面对消费者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客户能够方便快捷的与物流企业保持沟通,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于商品供小于求的时代,制造业投资的重点都放在广告宣传、通过批量生产降低商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物流的概念尚未得到企业的理解,更谈不到供应链管理。
90年代以后,随着制造业全球化协作生产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进步,世界步入了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时代。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商品周期日益缩短,小批量、多品种、快速更新换代成为商品供需的主要变化趋势。此外,信息技术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逐步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跨国协作生产使得企业的供应链越来越长,并且更加复杂,而商品的快速消费品化使得商品更新换代时在供应、流通、生产、贸易等各个环节的剩余库存大幅度增加。在供小于求(90年代以前)的时代,好的商品是有其固有客观价值的;而在供大于求的当今时代,库存的用途指向性强,一旦变成剩余则价值大幅度下降,随便处理甚至会影响到市场秩序和企业将来市场。因此,当今时代的商品成本是生产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总和,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的推动模式(Push)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需求拉动方式(Pull,拉动=按需生产)下的生产供应管理模式。
在需求拉动式的生产供应管理模式下,库存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企业内部的狭义库存,而是包括分散于企业外部各个供应、流通、贸易和加工生产环节上各种库存(包括生产资源等)的广义库存。如何监控、管理、优化整个供应链上的广义库存,成为当今国际跨国企业管理的重要经营课题。
在跨国协作生产中还存在一个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跨国供应链管理能力。广义上的供应链管理核心在于企业对于其上下游协作企业采购、供应、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库存量的规划、协调、整合、管理,目的在于降低整个产业链上的综合成本。越是规模大的企业、越是依赖于跨国协作生产和国际市场的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当前,以海尔、TCL、联想、万向等为代表的许多企业正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这些企业不仅面对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包容性、国际经营人才不足等问题,还要面对从研发、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上跨国协作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在国内市场,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工厂的生产制造成本,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成本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跨国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日本企业的全球化靠的是日本综合商社的支持;欧美企业的全球化靠的是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规模巨大化下的资源整合。中国参与跨国协作生产的企业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游,是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果没有跨国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支撑,将变得十分困难。
企业跨国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 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
跨国供应链管理在国际上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只有少数跨国企业把提升其跨国供应链管理能力当成非常重要的经营课题加以对待,也有某些跨国企业只有课题研究对应组织,而无相应规划和实施执行组织,还有一些跨国企业将其视作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采用了错误的实施方法,直接导致实施效果不良,甚至全面失败。
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在特定产业协作链(跨国=全球范围)上降低整体库存(即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的能力。个人能力有技能和素质之分,企业能力有机能和性能之分,企业机能的强大有时会掩盖企业性能上的弱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能力、配套资源、组织管理等都是企业的机能,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则是企业的重要性能。例如,有甲、乙两个服装企业,甲的单一产品损益分歧点为5000件,而乙的单一产品损益分歧点为10000件,则可以说甲的企业成本性能高于乙。但如果乙方的所有产品的单品销售都可以达到10000件以上,则乙在企业成本性能上的劣势可能不被体现。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成本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甲的盈利能力高于乙,乙不盈利的项目在甲就可能变成盈利项目。
2 供应链管理采用的手段
企业除了对供应链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差异巨大外,在对应手段和方法上也大为不同。欧美企业集团控制力强且事业规模庞大,因此只要把供应链管理问题作为企业内部问题应对,即可取得巨大效果(戴尔是例外)。这种模式往往在对应外包业务或在生产机能国际化时遇到问题。日本本身自然资源缺乏、人力成本高、生产和市场非常依赖于国际环境,所以日本企业对于跨国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十分强烈。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的“系列化”渊源、对于商社机能的依赖程度和企业欧美化程度不同,造成日本企业的外界资源整合能力和整合方针各有不同,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实现方法基本上是效仿欧美模式。
“中国制造”意味着制造产业的生产制造功能和相关物流功能向中国的转移,实际上也就伴随了供应链功能向中国的转移。一方面,跨国企业在“中国制造”的环境下,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从而引发其强烈地强化、整合中国产业供应链资源的需求,许多企业正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探索成功的模式;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给中国带来了市场繁荣的假象。产业上的兴旺从全球角度来看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繁荣,中国企业在“市场繁荣”的假象环境下很容易产生错觉。
事实上,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尚未十分清晰,除联想等几个为数不多的企业引进欧美模式进行应对以外,中国企业(包括许多制造行业领头企业)很少站在跨国企业的角度去思考跨国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没有把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进行考虑。长此下去,不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难以实现,恐怕许多中国企业还将成为国外跨国企业整合的对象。
3 白领域存在的误区
要实现供应链管理,采用正确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系统化、流程化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是实现在特定产业协作链(跨国=全球范围)上物流/整体库存信息的可视化、协作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离开IT技术,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将无法实现。
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在实践上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不少企业(包括用户企业和解决方案/服务提供企业)在认识上存在以下误区:
(1)将供应链管理问题当作企业内部问题对待,将供应链管理问题当作管理问题对待;
(2)采用内部管理系统(如ERP)实施的方法(BPR=流程重组再造):
(3)队为供应链管理系统是ERP系统的延伸,
采用错误的lT产品;
(4)过分依赖lT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或服务提供商的知名度,而忽视其中的内容;
(5)将系统工程当作产品采购对待,忽视其中的服务要素;
(6)将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当作企业的形象工程对待;
(7)系统设计层次结构问题导致无法对应跨国管理和外包业务管理;
(8)将系统使用强加于人,不注重双赢/多赢关系的实现,不注重现场操作效率的提升;
(9)现行的IT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的成本巨大,使得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本来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事情反而导致成本上升;
(10)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工程当作一件事(一个项目)而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待。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设计的基本观点
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病人到医院治病有些相像。名牌医院并不是所有专科都强;著名大夫不等于所有病症都能治疗;再昂贵的药物也不能包治百病;简单病症短期治疗的情况下药物重要,疑难病症需要长期治疗的情况下大夫重要。
遗憾的是,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构建实施上,许多企业做出了错误决定,表现为找错医院、找错大夫、选错药物,甚至把长期的治疗过程当作药品采购进行招标处理。虽然用户(病人)不知情,但医院或行业也有责任,或是出于盈利目的,并未把真实情况告诉病人,或者自己根本就没有搞清楚。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是服务解决方案
与ERP系统不同,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应变的过程。ERP系统面向的对象是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推广;而供应链管理系统面向的对象是企业外部和企业之间,流程需要得到使用各方的认可,以达到双赢/多赢的目的。
企业与外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而且随着市场、行业、企业功能、需求和相关企业本身经营情况的变化随时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供应链管理系统也要随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中,IT产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施服务提供商对应需求变化的服务质量和能力问题。这就是大夫比药物更重要的原因,因为药物可以选择更换,而大夫一旦选择错误,再好的药物不能对症应用也起不到疗效。
应变是一个服务的过程,是不能通过产品简单对应的。所以,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应该是服务解决方案,根据需求解决问题、对应需求的变化,而不是产品解决方案。
在这方面,上海菱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服务提供商,公司开发的跨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虽然其产品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但产品只是菱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手段之一。
2 尽可能降低系统实施、维护和运营成本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服务,服务的载体是人,因此在跨国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和维护中,服务(人力)所占的成本比例要高出许多。
供应链管理本身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但巨大的IT系统成本使得很多企业无法承受。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实施、维护、运营成本对于用户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企业必须具有的能力。
3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应面向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业务。
篇5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绩效评价;研究趋势
一、引言
21世纪,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绿色化”运动普遍展开,而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环境管理标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无法达到环保的真正目的。为此,以集成的思想整合整个供应链环境管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众多国内外大型公司与企业或多或少地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
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及研究的复杂性,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节点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视了其相关行为对环境引起的危害。
进入21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实际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及各国公共部门的关注,提高“绿色”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资源投入的减少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美国两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和福特已于去年宣布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它们所有的供应商和协作商于2003年7月(大众)和2002年12月(福特)获得ISO14001认证。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内涵非常广的术语,它的发展起源于制造业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思想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的。较有意识的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内外还没有公认、权威的概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基于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定义。Steve V. Walton 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并强调供应链内战略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Sean Gilber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重视长期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采取管理策略、行动,将环境管理战略纳入各个环节(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中。Zsidisin和Siferd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在设计、采购、制造、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个环节中注重实施环境友好实践,而采取的行动及合作关系等。Jeremy Hall的观点更进一步完善,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友好设计,建立战略联盟,树立供应链成员环保意识,为整条链营造一种绿色氛围,最终实现协调优化。但斌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环境制造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王能民、汪应洛等人着重从分析、比较前人研究成果和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的区别入手给与定义,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目标是资源的最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指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强调了知识流的重要性。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是多维的,这些不同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包括:(1)产品生命周期(PL),包括产品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能够充分显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水平。(2)运作生命周期或价值链(OL),主要有采购过程、生产工序、配送及传输运作网络、逆向物流、包装等五个环节。(3)企业环保实践(EN),通常被称为“4R+D”原则:减量化(reduce)是通过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延长生命周期、控制废弃物的发生,实现建立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再利用(reuse)是指促使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再制造(remanufacture)则需围绕一个中心来分解和取代一部分组件;循环再生(recycle)是指促使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通过处理实施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disposal)系统对企业具有长远意义,若不彻底治理废料会经常困扰企业。(4)企业绩效标准(PE),包括成本(C)、质量(Q)、时间(T)、柔性(F)四个方面。这些动态绩效因素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持,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改进供应链环境管理标准,改善整体环境管理质量。
2、外部因素。从各国环境保护的状况来看,与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直接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制度、社会准则、市场、信息和技术。(1)政府在保持自身命令――控制体系主导地位的同时直接提供或经营环境“服务”,更加注重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和公众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给与支持。已有研究表明,政府通过运用规章制度、经济激励等手段在产品设计绿色化、消费者需求转变、产品链关闭三方面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发挥推动作用。(2)风险管理是为了规避因制度规则等因素所导致的供应链管理中断的奉献、市场优胜劣汰的风险、环境风险等。(3)社会准则,即通过社会准则的建立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典型的社会准则理论的代表者为斯蒂格利茨的黄金律及黄有光的良心效应。(4)市场是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行的重要的激励因素。消费者逐渐显示对环境友好公司的偏好以及核心企业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充分表明市场的环境压力。(5)环境信息传达不畅通直接导致企业与顾客沟通的冲突,同时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知识、技术创新与商业机密存在曝光的危险。保障绿色化技术创新和知识的更新,加强供应链组织的绿色文化,达到增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柔性。另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率运作,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核心企业的示范作用更加关键。Richard指出供应商评价、精益供应链以及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等有利于改进整个绿色供应链条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Steve Lippman说明了有效实施绿色化供应链的关键因素包括: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多功能团队的集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创新等;Ken Green认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是推动、激励与强迫各企业运营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因素;Jeremy Hall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整个供应商的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渠道中占有主导地位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运作;HAW同样指出合作研发等供应商之间环境方面的合作方式是激励绿色供应量管理有效实施的因素。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决策问题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中的决策问题是一个典型复杂的新问题,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王能民、汪应洛等对此曾给出相关研究: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2000)在基于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成本降低和环境质量提高的探讨中,提出了四个步骤的决策框架(成本识别,机会确定,计算收益,决策、执行和监管);Joseph Sarkis(2002)发展了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基于ANP技术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框架模型;Anna Nagumey(2003)的研究侧重了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决策行为,在参考博弈论基础上,运用网络模型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涉及面广,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其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供应商选择的因素/标准以及评价工具。Noci给出的定量评价标准:绿色能力、环境管理效率、声誉、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将层次分析法作为供应商选择的评价工具。Walton基于对美国制造商的调研,分析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标准。朱庆华等比较了中美不同环境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Anna Nagurne研究了制造商、一级分销商、顾客三个层次中主体的决策行为。Sarkis J.发展了决策技术层次网络分析,并指出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在价值链所处活动、环境意识活动、组织绩效要求、可选择的系统/方案等。王能民等提出了绿色制造模式下平价供应商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决策的方法给出了评价模型。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技术工具
Steve V. Walton(1998)指出从选择与环境相容材料、改进产品设计过程、改善供应商过程、有效的供应商评价和改善制造商内部的供应链五个方面来改进供应链运营;Guide V.(2000)在研究基于再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中,指出信息系统、新产品计划和控制技术资源和产品的回收具有可控性;EPA(2000)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四步骤模型、产品评价矩阵等;Stefan A.(2001)重点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运营成本管理问题;Jens Brobech Legarh(2001)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意识采购的框架;绿色供应链的构建是其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Geoffrey(2002)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了绿色供应链构建问题,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分为遵循战略、过程战略和市场战略三类。利用LCA设计了供应链结构,指出不同绿色供应链战略类型需要相应的LCA、信息与数据。同时,利用LCA对供应链的环境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联盟复杂程度与成员间联系紧密程度两个维度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构分为圆桌会议结构、分散结构、多中心简单结构及多中心网络结构;Sarkis J.(2003)指出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使用环境管理、有效的逆向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建立专家信息系统、使用仿真系统的重要性。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定产业运营现状
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实践在几个特定产业中的运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例如房地产业、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王能民等通过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案例研究,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障碍分析及运营环境。2000年,瑞典、荷兰、美国分别由针对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研究项目;Remko I.(2001)从技术与运营两个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Giannis T.Tsoulfas(2002)研究了废旧电池回收问题;U.Sonesson(2003)分析了牛奶供应链,认为在牛奶供应链中对环境影响最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包装材料、运输及废弃物的管理方法。Qinghua Zhu(2004)研究了中国一家制糖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绩效评价问题。通过真实、准确、全面的绩效评价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绿色供应链及节点企业的运行轨迹和存在的不足,为实施相关流程的改进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Jacquelin(1995)在原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问题,同时提出评价时需要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等工具;Fiksel,Joseph(1995)支出供应商可以通过一些公认的标准(如ISO14000体系的认证)来表现其环境管理水平与绩效;Benita M.Beamon(1999)提出了一个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方法。申成霖等人(2004)利用标杆管理的思想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能民等(2005)给出基于经济、顾客和环境三维目标的绿色供应链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学者、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理论发展和实践检验,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提出至今,内涵不断被扩大,涉及领域广,其不确定性因素多,研究的复杂性较明显。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待新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来支撑,很多领域等待开发。
(一)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前沿理论,需要包括现代化手段与方法、环境管理技术等成果,特别是针对其产业特征的工程技术知识应引起重视。
2、科学问题的提炼。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探究,由操作层面向提炼科学问题前进。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性研究加强力度。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或方向
1、集成管理的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集成。由于其主体的多样性与目标多元化及其手段方法、理论、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集成管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2、协调机制与控制系统。鉴于以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对绿色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机制与控制系统应给与相应的进一步研究。
3、市场机制与制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运营必须得到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的保证。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及绿色产品的市场地位,需要对市场和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六、小结
环境问题的突显使得绿色供应链管理迅速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供应链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申亮,王玉燕.绿色供应链研究述评[J].山东经济,2007(2).
3、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4、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 管理分析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已风靡全球。同时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的飞速膨胀;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要求,强烈的冲击着原有经济管理模式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深刻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正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在新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呈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 R 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 2006,(457):147-149.
[2]张福荣.电子化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篇7
规范课程名称
在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分析比较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方法”“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有“供应链”关键词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发现主体内容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重合率非常高。尽管不叫“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有的高校采用的教材就是“供应链管理”教材。另外,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来看,物流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些课程实质上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名称上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课程名称统一为“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促进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交流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规范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的内容说法不统一,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既要有对教师“教”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对学生“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比较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包括课程性质(依据面向的专业而定)、课程教学目的与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目的与目标、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环节和考试环节等)、教材选用及参考书推荐和其他说明(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
科学设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应紧密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来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并把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章节之中,形成以各章节具体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具体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总的来说,“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论观点,以及结合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工程技术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需要指出,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区别。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应采用“了解、领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宜采用“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鉴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缺陷。
精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体系的核心,要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精选课程内容就成为完善该课程内容体系的关键。从对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精选后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12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考虑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提高,也要把供应链管理战略作为供应链管理概述的一部分纳入课程内容。为了体现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些课程内容中都要以案例分析、模拟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入实践教学内容。
合理分配学时
学时分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总学时的分配,二是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学时的分配。总学时方面,鉴于各高校的做法以及“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建议给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3学时,总学时为48学时~54学时;而给非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2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36学时。具体总学时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每学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周数。在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的学时方面,具体学时的分配不仅取决于总学时,而且还要看课程具体内容、相应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具体环节以及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程度等。就前面的12部分课程内容来说,如果总学时分别为32学时和48学时,则建议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分配如下:
供应链管理概述为4学时~6学时;供应链构建为3学时~5学时;供应链业务外包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合作伙伴为4学时~6学时;供应链采购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物流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库存管理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信息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管理方法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绩效管理为3学时~5学时。其中,前面的数字为32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后面的数字为48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当总学时为48学时时,各教学单元(每章)可根据需要扩充理论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安排课程设计、现场参观、实验等。
选用合适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合适的教材,按教材进行生动的教学,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各种《供应链管理》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内地高校目前选用教材情况来看,选用最多的是马士华教授等所(编)著的《供应链管理》一书,同时由于这本书与精选后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符合度非常高,因此建议在选用教材时首选此书。至于参考书,可以推荐5本左右,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一本英文版的《供应链管理》和一本《供应链管理案例》,为学生全方位学好“供应链管理”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供应链贸易融资;供应链管理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外贸易方式的发展,贸易融资也经历了一个产生与深化的进程。对我国而言,贸易融资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又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尤其加剧了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下我国企业的融资困境和外汇贸易风险。在此背景下,普通贸易融资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出口复苏的过程中较为被动。
在新形势下,传统贸易融资无力解决民营经济贸易融资的问题,其效果就更为突出。供应链贸易融资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进行的金融创新,根据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上各种交易关系和结构的把握,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对交易过程的管理控制来满足各方的资金需求。根据当前的需求趋势来看,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贸易融资工具,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都将逐步提升,但是,其潜在风险也日益显现。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分析,总结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贸易融资
传统贸易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供应链环节。实际上,从供应链角度,企业的资信状况能够被综合权衡。因此,供应链贸易融资近年来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事实证明,在应对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时,供应链贸易融资显得更为灵活和有效。
(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逐步向战略方向转换,供应链的思想也由此产生。企业进行供应链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和竞争力提升,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现实需要。狭义的供应链指的是原材料通过加工转换和销售传递价值的过程。广义的供应链则将核心企业作为基准,设定产业价值链框架下不同企业的制造、分销、渠道推广过程,是一个包含各方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系统。供应链系统不会自发形成,它离不开企业的激励和管理活动。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各方的互利共赢关系,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各方的战略协作关系,进而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价值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一是计划部分,即企业的策略设定,实现有效的资源管理需要;二是采购部分,即与供应商达成定价、配送和相应付款的流程,并实施监控;三是加工制造部分,即安排生产、测试、送货准备等的各种活动;四是配送部分,即物流管理过程;五是退货部分,即建立网络接收产品退回的过程。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使供应商掌握企业存货水平,及时获得信息,并且可以借此预测市场变化,增强其反应能力。
(二)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及发展
供应链贸易融资指的是银行基于上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整合,从产业链的角度给企业提供一定金融服务的贸易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它是以特定产业链核心企业为基准,以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针对企业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款和存货而衍生出的贸易融资方式。从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来看,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其本身已经成为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加之制造业外包的发展,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成为供应链贸易融资的服务对象。
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适用性在于它充分吸收了供应链的思想,一方面使核心企业在资源和资金支持下获取谈判和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也基于自身利益,希望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不希望终止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其优势在于,通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面对较大的资金负担和信用不足的情况下,愿意成为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对象,实现维持供应链稳定的目的,获得自身发展。就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来看,全球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发展迅速,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成为双赢的选择。通过供应链贸易融资,双方的战略协同关系得以稳固发展。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种融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降低了对外融资的风险。
(三)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的业务类型及具体运作
从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预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三部分资产出发,供应链贸易融资可以形成预付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三种融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是预付款贸易融资。这种方式是基于产业链上的核心上游企业、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展开的,以预付账款为某种意义上的未来存货而进行的融资。其担保基础则是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实现了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获取金融机构融资的方式。其次是应收账款贸易融资,即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一定的短期贷款,由银行对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再次是存货贸易融资,通过先票后货的方式,银行获取存货质押融资,进而放贷给融资企业,完成融资。
二、我国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实践,但从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不断进行融资产品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
企业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与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都需要具体考量,一旦融资工具在供应链上不断延伸,风险会不断放大。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产生扩散效应,导致整个供应链受损,核心企业则受到最大的影响。同时,我国缺乏统一的信用体系,银行无法全面考察产业链企业的信用状况,导致决策和监督效果大打折扣,银行资金使用风险加大。另外,在银行的汇率风险承担方面,当前的供应链贸易融资加大了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企业期望通过贸易融资避免外汇风险,但实际上这些风险相当一部分转移到银行,进而对银行在使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从银行业务开展来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机构进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同质性强,基于单笔贸易合同而发生的贸易融资占多数。同时,银行在对整个供应链交易各方进行关注、以实现真正的供应链融资方面还欠缺能力。另外,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业务开展方面的创新有限。我国现有的专业人才在市场和风险应对中缺乏必要能力,也成为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来分析
虽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供应链在运作方面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互动,供应链的实际作用有限。同时,供应链的控制过程不尽完整,当前企业在成本控制、客户服务等的目标建设方面实际效果有限。因此,当前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而进行的贸易融资活动还有待深入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改进措施方面投入不足,供应链管理与贸易融资活动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有待建立。
三、新形势下供应链贸易融资发展及完善对策
(一)针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对策
要建立可以应用于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经营和信用风险的信息系统。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反应,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行调整,以减少流动性风险。同时,考虑到核心企业的特殊地位,要力主在资金结算中体现公平原则。通过建立相应的可以用于观察上下游企业生产和销售数据的监控系统,对核心企业的合作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及时调整信贷对象和资金规模。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开发满足当前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信息平台,以加强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针对业务实施方面的对策
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经验,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结合我国企业现实需求,研究出台相应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方式,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同时,及时关注融资企业及其交易对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建立结构性融资模式,并可以联合第三方服务供应机构提供融资产品,进而提供系统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方案。另外,考虑将供应链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的其他方式相结合,推动供应链贸易融资方式的演进与发展。
(三)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对策
银行要基于当前系统的信用体系缺乏的现状,建立供应链企业贸易融资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在其业务范围内,实现小范围信用体系的可用性。通过建立第三方或者中介信用评价与风险控制机构,加快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同时,针对产业链上的企业,要建立相应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另外,通过加强相关产业内部社会征信机制的建立,完善相关立法,促进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的发展。
篇9
关键词:物流经济;重要性;发展策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公众的生活质量,人们开始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地政府开始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来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物流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开始衍生出多种管理模式,研究物流经济管理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物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物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我们在探讨物流经济管理重要的性的时候主要是以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例。
1.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下进行物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下,进行物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了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在新时期,不管是整个物流行业还是具体到某个单位,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的数据和信息,就能够在市场中取得机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信息收集与整理分析的速度。信息处理对于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降低行业成本来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快了物流经济的发展速度。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公众开始喜欢网络购物,这给物流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我国物流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
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进行物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把物流经济的发展带到了注重效率与成本的时期。主要是因为进行供应链管理能够很好的减少物流成本,成本管理是物流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现阶段,成本越低就意味着竞争力越强。供应链管理在合理控制库存的基础上提高了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此外,供应链管理还整合了物流企业的运输能力,实现了成本运输与运输速度的统一,结合产品的特点与运输成本、时间等制定相应的运输措施,从而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
二、物流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加速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融合
首先,要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这是新时期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标准统一的网络系统,保证系统的开放性,能够为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信息处理平台。其次,建立大型的动态数据库。发展物流经济需要建立面向全社会跟企业流通环节的信息收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及时整理与分析大量的数据,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支撑。通过基本的信息共享方式,为物流企业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其运行的速度与效率。再次,加快先进物流网络技术的应用。随着物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很多物流网络技术,像物流跟踪系统等。物流跟踪系统能够对物流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强化了物流供应链内部与外部各个环节的联系。只有技术足够先进,才能更好的进行物流管理。物流供应链整合的基础是管理与技术,因此,加快物流网络技术应用能够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
2.打造科学合理的全国性的现代物流网络
首先,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心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步伐。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主要是整合物流企业的运输能力。中心城市在供应链整合中的地位就越重要。进行中心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形成高速运转的物流网络。从当前的状况来看,物流经济已经引进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是各个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缺少明确的规划,基础物流设施建设也跟不上物流经济发展的脚步。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培养大型物流企业,进而带动这个地区物流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其次,要打造合理的全国性物流网络。这是物流经济发展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的保障之一。要推动全国性物流网络建设,这样才能保证物流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重复建设的现象,通过调控保证物流经济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
3.积极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建立物流行业协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提升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物流行业协会能够不断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强化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这样对提高物流经济整体的实力有很大的帮助。站在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需求方面来看,现阶段物流行业协会要积极规范企业行为,引导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其服务质量,从而为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改变公众对于物流从业人员的认知,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明确物流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经济是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对物流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在发展物流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物流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不断推动我国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田.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0).
[2]叶善椿,王普玉.现行经济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振兴策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9).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07-01
1 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性
供需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战略依存关系,从竞争发展到竞争、合作、协调。供应链建设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也事关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力培育,供应链建设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企业的现实需要。因此企业高层应从战略高度和培育竞争力的角度来重视供应链建设。
供应链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过程;而广义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特定产业价值链系统中的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化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始于原材料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储设施、产品、与作业有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订货、发货、货款支付相关的商流信息组成的有机系统。
供应链的协调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激励。供应链的系统效能来自于各成员企业的真诚协作,但成员企业作为个体理性者未必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协作,因此有必要通过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使得各成员企业均能从协作中获得更多利益,这样他们才有积极性参与协作。因此,供应链建设必须解决以利益分配和再分配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简单地说,激励是在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供应链激励就是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委托人和人的积极性,兼顾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败德行为带来的风险,实现共赢。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激励机制包括激励者、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测评、激励方式等内容。
供应链激励的目标就是以新的理念和思维与供应商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基于合作、竞争、协调的供应链管理新机制,在质量、服务、交货期等方面为公司战略实现和竞争力培育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供应商共同打造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服务好、抗风险能力强、符合物流发展趋势的稳定、持续、共赢的内外部供应链。
2 企业供应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指的供应链是上游供应链,是供应链的一部分,覆盖供应物流,不包括分销。低水平、原始意义上的供应链是存在的,但不是建基于机制之上,是自发、原生态的;供需关系也是存在的,但不是建基于战略合作之上。因此,这种供应链是没有机制驱动的初始形态。因此,与其说是建设,不如说是战略合作层面的供应链重构,为供应链建立机制。纵观现实经济生活,一方面供应链的建设是如此重要、迫切,而另一方面,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又是那么不尽人意。以前的供需关系,双方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利益博弈,互相损害。目前,供应体系仍存在交货不及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意识不强等问题:
(1)质量问题仍然严峻,个别单位质量意识不强,体系管理不严,实物质量问题突出;
(2)部分单位人员诚信度不高,短斤少量,以次充好,服务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
(3)战略合作意识差,短视行为和利益驱动仍然是战略合作的主要障碍;
(4)对供应商的考核管理感情化现象仍然存在;
(5)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化,如招标管理;
(6)供需关系仍停留在利益的零和博弈状态;
(7)供需关系不稳定,市场低迷时,关系相对较好,市场较好时,关系不稳定,甚至见异思迁,短期行为明显;
(8)损害供需双方利益的行为;
(9)资金的老大难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观念性的、技术性的和机制性的。从零和博弈到战略互惠,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供需关系,转变合作观念,而观念转变需要机制保证,不可能自发完成。机制建设主要是管理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包括供需双方的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技术性问题主要是与质量相关的体系建设问题,如引进先进的供方控制模式。
3 加强企业供应链建设的途径
企业供应链建设包括外部供应链建设和内部供应链建
设。企业供应链建设的基本思路:抓好“五方面建设(内部供应团队、供应商队伍、供应链、过程控制体系、能力)”,从战略高度重构“两个链条(内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整合“一个系统(企业物流系统)”、提升“两个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服务能力)”,做好“三个层面支撑(战略、经营目标、服务)”,实现“三个层面适应(物流发展、公司扩张、精益生产)”,达成“三方面控制的明显改善(质量、成本、交货期)”。
3.1 抓好外部供应链的机制建设
为了在战略层面,重构企业外部供应链,把供需关系从利益博弈关系调整到互利互惠的新型合作关系,需要建立供应链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竞争、合作、协调的供应链管理机制,解决供应链冲突,稳定供应链,共享价值链。
3.2 加强对供应商的“引导、培植、管理”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供应商队伍建设,从观念、关系定位、利益目标方面进行引导培育,从传统的供需合作到战略合作,从买卖博弈关系到基于战略合作的新型关系,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到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新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根据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进行供方管理扶植,协助供应商进行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和供应链建设,帮助供应商提高管理能力。对战略供方要积极的引导,对一般供方要积极的培植,对临时供方要严格的管理。要把管理的理念传递给供方,把管理的触角伸向供方,把管理的课题交给供方,把管理的考核做到供方,把对供方的监控延伸到供方的供方。
管理就是通过资格“三审(预审、复审、后审)”认证,分级管理和积分管理结合,综合定量评价、末位淘汰优化供应商队伍结构。
3.3 完善内部供应链
按照“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原则,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完善内部供应链,整合物流系统。切实解决质量、成本、交货期及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3.4 加强核心企业内部团队建设
在吸收已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以管理创新引领内部供应团队建设,逐步建成一个学习创新型、战略前瞻型、服务集成型的物流组织,建设一支遵守程序与制度,能力强、服务好、善沟通、具有执行力的专业清廉的内部供应团队。
3.5 创新控制方法,提升过程控制能力
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就是在利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公司对供方控制的模式,进一步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提高过程控制能力,为发展准时供应打基础。过程控制能力包括了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力建设包括内外采购过程控制能力和对内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